一、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学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孔俐颖[1](2021)在《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佩列文小说中的东西方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维克多·奥列格维奇·佩列文是当代最受欢迎的俄罗斯作家之一,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俄罗斯青年作家中最着名、最神秘和最有争议的一位。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西方学者常常将他与海明威、卡夫卡等大文豪相提并论。中国学者将其比作当代着名作家王朔和莫言。还有学者认为佩列文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十分类似,二人皆成功填平了严肃文学和大众文学之间的鸿沟。佩列文在作品中体现了睿智的思想和哲学思辨能力,在这一点上甚至有评论家将其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提并论。不同于一些后现代主义作家对苏维埃神话和俄罗斯传统的狂热解构,佩列文在内容上忠实地继承了关照现实的文学传统。我们认为,佩列文在创作中延续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西方派”与“斯拉夫派”关于东西方问题的论争。他擅于精准把握时代脉搏,透过荒诞的故事揭示深刻的哲理。苏联解体后人们的幻灭感和迷惘感、大众传媒对人们思想的控制,西方商品、科技、语言与文化对俄罗斯的渗透、俄罗斯在东西方间的踟蹰均被他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当代俄罗斯人在文化归属上的西方化倾向,佩列文以东方文化抵抗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浪潮和转型时期俄罗斯人的心理迷茫,并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之下将历史、现实和人的存在本质均指向虚空,旨在放下对民族定位的执念,号召俄罗斯人以精神自由的姿态踏入新的历史道路。在本论文中,我们以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思想为着眼点,对俄罗斯、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符号域特点进行了梳理,将佩列文笔下的东西方问题转换为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西方文化符号域和东方文化符号域,以探究不同文化符号域之间交流碰撞所产生的意义。我们在洛特曼文化符号学基础之上结合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思想、“拟像”论和“内爆”论,霍米·巴巴的“模仿说”和“中间地带”思想、德勒兹的“游牧空间”说等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及日本“空无”思想、中国禅宗的“空观”和道家的“无为”思想等东方哲学理论对佩列文小说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域、东方文化符号域、小说人物在符号域边界地带的求索及佩列文小说中东西方问题的思想意蕴和审美效果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文本分析。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我们简述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东西方问题的缘起,综述了俄罗斯、国内与西方学界对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和难点。在第一章“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与佩列文作品的东西方问题”中,我们对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并对“二元对立”“符号域”等概念进行重点论述,总结出东方文化符号域与西方文化符号域的特征,并以佩列文的系列作品加以比照,分析将文化符号学理论运用于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研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第二章“佩列文小说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域”中,我们结合了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思想、霍米巴巴的模仿说等相关理论从“资本主义全球化浪潮下的俄式消费社会”“令人神往的俄式民主社会”和“人工智能打造的虚拟未来”三个层面来探究佩列文小说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域,揭示苏联解体后西方的文化、商品、政治、科技席卷俄罗斯社会的图景;在第三章“佩列文小说中的东方文化符号域”中,我们采用了中国禅宗思想、道家思想、日本“空无”思想等相关学说从“日本实用主义和空无思想打造的理想之境”“中国禅宗的虚空之境”和“中国道家的无为之境”三个层面来探究佩列文小说中的东方文化符号域,分析作者如何以东方文化来抵抗资本主义全球化浪潮并揭示俄罗斯社会的“智慧转型”的东方转向;在第四章“边界地带的求索”中,我们结合身份理论及德勒兹的游牧空间理论,从“身份的焦虑”“无望的恋情”“游牧空间下的逃逸”三个方面分析边界地带人的求索,揭示苏联解体后,面临不同模式在人的心理层面的激烈碰撞与冲击,人的心灵形成的巨大“虚空”;在第五章“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的思想意蕴和审美效果”中,我们主要从“虚空:东西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多元文化共生的美学图景”两个层面进行阐释,揭示了佩列文立足“虚空”思维对俄罗斯的东西方历史地理意义进行消解,并构建了一个东西方及多种文化和谐共生的美学图景的过程。通过对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的特点、思想内涵和建构艺术的研究,我们发现佩列文以后现代主义的荒诞和文字游戏为面具,充满对生命本源的执着,对人性的诘问,对物欲横流的时代和虚拟世界的担忧,以及对俄罗斯未来发展道路的紧张思索,至此,一个忧国忧民的作家形象跃然纸上。
王琳珠[2](2021)在《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的传播符号学研究》文中认为“匠心精神”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所推崇的精神特质和理念,随着中国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匠心精神”在新时代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呼吁。享誉国内外的李子柒短视频很好地诠释了敬业、专注、精益和创新等层面的“匠心精神”内涵,为研究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的符号生产与传播提供了研究范本。以李子柒短视频为研究对象,结合符号学、传播符号学等理论,分析和研究基于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的符号呈现和意义建构,并在此基础上对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生产和创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短视频领域的符号生产和传播提供启发和借鉴,进而实现“匠心精神”更加多元地传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符号学、传播符号学、“匠心精神”以及李子柒短视频进行了文献综述,为后续的研究做好学术积累,进一步明晰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符号内涵在以下六个方面的表达: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精益求精和耐心专注、知行合一和事必躬亲、敬畏自然和坚守文化、求索创新和与时俱进以及尊师重道和文化传承等德艺原则,在此基础上,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架构,并阐述了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至第四章属论文的重点部分,论述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的符号呈现、意义表达、价值取向。第一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李子柒短视频的传播内容与传播特点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基础。第二章从皮尔斯符号学研究视角出发,依据“符号三元构成说”中的表现体、对象和解释项,以及符号的组合、聚合双轴关系具体剖析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的符号呈现过程和方式,在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上,对语言符号中的说明性文字语言符号、声音语言符号、伴随文本符号以及非语言符号范围下的道具、行为、镜头、音乐音响等符号进行细致分析。第三章重点论述了符号的意义构建和解读,主要从符号建构方式、受众意义着手,在共同解释项、集体记忆、文化语境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匠心精神”表达展开论述,进而从传播仪式观、符号传播的转喻机制、符号传播中多重意指链上的解码等方面,细致地展现“匠心精神”符号传播效果的完整表达。第四章则锁定李子柒短视频如何在实践层面构筑“匠心精神”,从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现代人的精神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三个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和分析。第五章则在前四章分析的基础上,对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的符号表达展开思考,指出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符号建构的缺憾,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同时也提出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缺憾,以期为今后的延伸研究完善思路。
张鹏[3](2021)在《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后半叶视觉研究作为西方现代性启蒙的一部分,是否提供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还未得到充分阐释。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种视觉文化读本及其研究方法论的出现,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工作已然成为研究的焦点。在此思潮下,视觉文化不仅仅被看作一种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论,更是重新获得了其特有的独立和自治身份。但现有的这些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构筑成一个普遍有效的理论体系,它们彼此孤立于自身的视觉研究领域,只通过强行打开的一个文化研究的范围,或是与某些跨学科性的知识专业的综合体建立少量的联系。本文意在通过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为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提供系统性的认知视角,有助于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文化现象作出一种价值判断论的导向。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解读杰伊的视觉政体研究方法,可以发现西方哲学话语中隐藏着一条关于视觉性隐喻的正反叙事,作者成功地将视觉文化研究重新纳入到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的传统之中。第二部分分析了米歇尔的图像转向并对该理论展开批判,即指出其为一种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第三部分分析了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考古学,指出克拉里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对观察者身体注意力问题的操控,忽视了视觉现代性中本雅明关于辩证意象的启蒙路线。第四部分分析了德波的景观社会,指出了他作为一种景观的否定性力量,为视觉文化理论提供了阐释的路径;而德波在景观社会语境下提出的总体都市主义计划,也将研究目光转向了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本文对四种视觉文化理论固有的现代性方案进行并置且提出批判,同时着重引出德波的“景观社会”概念,即这位逐渐被视觉文化研究者所淡忘的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学者,使其重新返回到西方视觉现代性可行性方案的谱系之中,将视觉现代性谱系的目光转向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上来。
王嘉欣[4](2021)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自2013年开始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凭借春晚舞台权威性强、受众面广的特点,并结合春节的节日氛围,在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家国情怀、展示中国名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13年至2020年的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以电影符号学和广告符号学为理论依据,运用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常见的符号及文化内涵,运用电影符号学分析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语言符号和人物身份如何参与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的表意过程,并运用广告符号学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的创意表现如何更好的发挥广告的说服作用,总结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和看法。在视觉符号中,节日符号象征着民俗文化,不仅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也渲染了春节热闹的节日氛围;地域符号则彰显地方特色,引起观众共鸣;科技符号反映时代特征,记录生活变化;色彩符号展示中国特色文化内涵。在听觉符号中,音乐配合广告主题,暗示人物心理变化,声响诉诸解释项参与构建表意,人声传递直接信息,揭示情绪变化。在语言符号中,话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文字升华广告主题。在身份构建中,个体身份实现了家国同构的文化认同,集体身份召唤集体记忆构建家国情怀,他者身份则通过划分自我与他者的区别,强化内部统一性,实现跨文化交流与认同。在创意表现中,央视春晚公益广告通过鲜明的叙事特点、真实的情感诉求和多元的表现手法引起观众的注意,并通过显性伴随文本和生成伴随文本帮助观众理解影片中构建的意义。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在特色文化展示、广告情感传递、年份特征标记、观众参与度四方面存在不足,并提出细化特色文化、丰富多元情感元素、突出年份特征、引导观众互动的建议。通过对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文本分析,笔者希望未来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能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以更好地发挥公益广告的宣传作用,弘扬主旋律,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邵丹[5](2021)在《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罗兰·巴特身体理论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罗兰·巴特是20世纪法国文学批评界的伟大旗手与思想家,在众多理论领域中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身体理论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思想转变中,巴特的身体理论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章以罗兰·巴特的文本着述为根基,在着述中去探寻其身体特点变化的轨迹。罗兰·巴特的身体理论与他符号思想的转变密不可分。结构主义时期,巴特重视语言与符号,身体是二级符号系统“神话”言说的载体,因而身体呈现出被规范化的特点;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时期,符号系统变得更加开放,身体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性,不再背负符号意义,没有中心与所指,因而身体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可书写的特点;后结构主义时期,巴特将身体与文本同构,将欲望引入到文本之中,写作与阅读成为身体快感的生产之地,在写作与阅读中身体获得了享乐,因而身体在后结构主义时期是重享乐的。探析罗兰·巴特的身体理论,利于我们对罗兰·巴特的身体观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认识,更加清晰地掌握罗兰·巴特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思想转变的历程和巴特借助身体这一行为来与意识形态进行对抗的历程,以及把握巴特身体理论在整个西方身体观发展历程中所占据的位置。
王亚杰[6](2021)在《“女性图像”的意涵:小红书APP神话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观念的变化,女性形象逐渐摆脱原有的家庭从属地位与作为男性附属的“第二性”地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受以往的文化观念及审美影响,女性图像的符号被固化且解读方式单一陈旧,无可避免地被固定化与刻板化,而随着网络社区的兴起其呈现出新的内涵变化。小红书APP是近年来影响力广泛且用户参与度较高的社交平台,其所讨论的话题多与生活相关且饱受女性关注因而成为时下影响力巨大的社交平台。该平台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用户基于共同话题下以图片为展示主体的经验交流、消费分享及物品的展示与推介等内容的碎片化创作,在分享主题下,小红书APP逐渐成为了一个大型的网络文化社区,女性图像也成为该平台内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罗兰·巴特的神话学思想为指导,探究网络社区中女性图像展露出的新特征。选取小红书APP内的219个女性图像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与参与式观察的方式分析图片信息特征,并使用罗兰·巴特所提出的神话学分析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女性图像在现代消费文化、女性文化下的新意涵。经研究与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由自我厌弃、审美焦虑及消费文化影响下建构的女性图像神话,并发现在网络文化主导下的女性图像逐渐脱敏与使用夸张修辞追逐流量利益,同时,当代女性在“男性凝视”的基础上反行其道,将男性的凝视化作对创作内容的审视以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小红书APP中女性图像的意涵并发现当前图像符号表达存在复合化、功利性及符象各异的特点,并探讨由身体符号、社区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女性图像神话构建的因素。
高园[7](2021)在《《这!就是街舞3》的街舞传播符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这!就是街舞3》以舞蹈真人秀为载体,通过“明星导师+专业舞者”的模式传播街舞文化,其模式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节目背后特殊的价值观与精神内涵不仅塑造着街舞的时代内涵,更使观众加深了对街舞的理解与喜爱。本文运用传播符号学理论与视角来总结《这!就是街舞3》节目中呈现给受众的典型街舞符号,探究节目中街舞传播符号的特点以及受到观众喜爱的街舞传播符号的内涵,致力于使符号接收者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街舞符号的价值,充分挖掘街舞传播符号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中的作用。本文以2020年《这!就是街舞3》共12期节目的官方看点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节目的街舞作品中较为典型的街舞符号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按照传播符号学的研究对象逻辑予以梳理展现,从传播主体、传播文本、传播媒介、传播符码、传播意义这五个方面对街舞传播符号进行解析,其中传播文本及传播符码是本研究的核心要素。研究发现,符号发送者将街舞的艺术性与街舞精神内涵根植于街舞的传播符码中,通过传播符码构成的传播文本表达街舞的文化价值。通过对街舞符码构成的传播文本进行解析,能够更好的诠释街舞传播符号的内涵,发挥街舞符号的实用价值。符号接收者在协商式解码的过程中表达对街舞的态度与观点,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产生沉浸式体验,主动接收街舞符号的传播意义,传受双方共同促进街舞传播符号的创新发展。在对节目中街舞传播符号研究中发现,街舞符号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传播主体认知偏差,接收者刻板印象固化街舞符号;传播文本符号失衡,街舞作品缺少文化共鸣;传播媒介仪式繁杂,街舞特色符号内涵未能完全凸显;传播符码失去语境,符号传播效率降低;街舞传播符号表意泛娱乐化,街舞文化认同感被弱化。根据以上问题,本文也针对性地提出了街舞符号传播的发展策略:符号发送者植入符号共通意义空间,加强用户黏度,满足符号接收者好奇心;创新街舞传播文本,实现中国式街舞文化“走出去”;发挥街舞IP效应,呈现典型街舞传播符号;创造传播符码语境,灵活使用传播符码;推广街舞艺术价值,立足街舞精神文化长远发展。
蔡青辰[8](2021)在《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乌托邦是西方文学、美学、哲学的重要母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乌托邦”的真正提出者是16世纪英国着名学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不仅仅是一种对终极完美社会的设想,更是对完美人性及人生幸福的理想追求,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理解东西方文学文化的发展、反思乌托邦冲动本身所具有的集权虚无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课题从乌托邦理论的基本问题出发,以经典的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着作为对象,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度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和分析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前乌托邦时期的着作,文艺复兴背景下现代乌托邦肇始初期的着作,工业革命背景下深受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品,20世纪以来反思乌托邦主义弊端的作品,具有鲜明后现代思想的乌托邦作品。本课题共分为五章。绪论主要讨论: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及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着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卢梭的《爱弥儿》、詹姆逊的《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及其他科幻小说》等,阐明乌托邦文学的范畴及其内涵,厘清乌托邦文学及研究发展的历程,指出乌托邦文学及理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为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主要讨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从古希腊作品关注完美的国家转向近代作品关注完美的人;分析乌托邦思想的萌芽,在《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新大西岛》等近代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展开比较研究,说明乌托邦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并阐述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第二章为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主要讨论:生态乌托邦、技术乌托邦、审美乌托邦等新文学主题,阐释工业革命时期乌托邦文学的审美意象与意义;展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揭示特定历史时期乌托邦小说对劳动异化、工业化、商业化、自然主义等问题的独到见解与态度。第三章为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主要讨论:作为现代主义乌托邦文学体裁之一的反乌托邦文学,回顾其关注的新文学主题;阐释极权主义、工具理性、女性主义、空间问题等新文学批评主题与乌托邦文学的渊源;阐述反乌托邦文学的历史语境、意象隐喻、叙事空间、文化逻辑等理论问题。第四章为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主要讨论:传统乌托邦模式在后现代社会状态中的转迁;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概述新美学共同体的形成,及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建构;分析新型与传统乌托邦文学的共同体差异,总结新乌托邦模型的特色。第五章为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主要讨论:反乌托邦文学与乌托邦文学的关联性,阐明反乌托邦对乌托邦思想的承继及其乌托邦冲动;探究乌托邦共同体在后现代理论中遭遇的危机,指出新时代中乌托邦文学的出路等。
马姣姣,陈英娴,章富淼,饶广祥[9](2021)在《2020年中国符号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2020年符号学相关论文、着作和学术会议情况,总结了 2020年符号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本年度,符号学研究在艺术符号学、中国传统与民俗文化符号学、消费符号学、传播符号学等相关领域推进,理论与应用进一步融合。整体来看,符号学与各种前沿话题、交叉学科的混合研究全面展开,成为各种话题和各个学科的主要理论分析工具,为各学科领域的具体研究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李静[10](2020)在《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庆是地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是蕴含丰富意义的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吸引物,节庆能够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近些年来,节庆在数量、多样性和受欢迎程度方面均有所增加,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吸引物,获得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认同和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举办的节庆活动近万个,然而能成功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的节庆活动并不多见,说明多数节庆活动仍缺乏足够吸引力,因此,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探索节庆吸引力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的满足现代游客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节庆是文化的庆典,在社会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其因具有仪式和节日的社会文化意义备受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关注。然而,在节庆旅游的研究中,节庆常被视为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地方营销的工具,多数研究主要关注节庆的经济影响,节庆现象的文化研究始终缺乏一种理论的深度,而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好为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学者们也逐步深入旅游符号学和节庆旅游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旅游符号学涉及到节庆旅游的研究以及节庆旅游的社会文化研究成果较少,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从研究内容来看,当前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仍十分有限,大多数研究停留在景观型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忽视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关注;旅游现象的文化研究理论深度不够,节庆的社会文化研究有待完善。从研究方法来看,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多以探索性研究为主,揭示现象内在规律的解释性研究仍需进一步补充和深入。旅游吸引物兼具客观和符号(社会)的双重属性,相应地,国内外有关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客观属性和符号属性的研究。而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独特之处在于以节庆场景为中心,客观和符号属性的可塑性和变动性更强。组织者可通过对节庆场景的操纵,为游客设定特定体验,游客通过节庆体验解读组织者意图传递的意义,组织者和游客共同参与符号建构过程。但组织者如何塑造节庆场景?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机制如何?游客在节庆场景的体验如何?游客如何解读符号意义?学术界对旅游吸引物的现有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回答上述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符号学理论,将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界定为节庆组织者和游客共同赋予其吸引力意义的过程,主要目标在于探讨节庆组织者如何通过打造富有吸引力的节庆场景进行符号生产,游客如何参与到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中通过节庆体验进行符号互动,最终游客如何在符号消费过程中对符号承载的意义进行解读。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共同构成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整个过程。广府庙会是本研究的案例地,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政府以城隍庙重修为契机,举办首届广府庙会,随后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内容上不断调整、丰富和创新,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广府民俗文化盛会。作为现代节庆,广府庙会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较强的活动影响力,为我们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收集资料,使用的资料来源于第九届广府庙会筹备、举办到结束全过程以及第十届广府庙会筹备过程的调查。获得的资料包括历届广府庙会总体方案、宣传稿以及主要负责人的访谈资料,组委会筹备期间的会议现场记录、实地踩点记录等;广府庙会举办期间在活动现场收集的游客访谈资料,以及田野观察记录(拍摄的照片、视频、调研日志),为研究带来更全面的理解,网络资料包括广府庙会官方微信、微博和游客的游记资料等。此外,还收集在节庆现场和网络平台的问卷调查数据。共获得文字资料近65万字,照片1045张,问卷761份。在资料分析过程中,采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符号学方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NVivo、SPSS、AMOS等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符号生产阶段,节庆组织者秉承吸引力理念,经由组织策划,塑造体验式场景。广府庙会经历了初创与探索的起步阶段、承接与调整的规范阶段、成熟与创新的稳固阶段。广府庙会组织者在不断摸索既能弘扬地方文化又能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组织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节庆理念由适应需求向创造需求的转变,节庆主体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的转变,节庆内容由观赏性向参与性主导的转变,这种转变让节庆旅游吸引物所呈现的符号在不断变化。总结组织者的符号生产过程,发现节庆吸引力、节庆组织管理、节庆策划理念和节庆场景分别是符号建构的基础、路径、思路和内容。具体来说,节庆组织者基于对节庆吸引力的理解,通过调动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组织和管理符号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注重文化创新、紧跟国家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等多思路的策划理念,塑造了包含安全保障、节目表演、创意互动、美食小吃、商贸展销、人员服务、辅助设施和节庆氛围所构成的节庆场景,该场景浓缩了节庆文化内涵,其灵活多样、可塑性强,组织者可不断调整以形成节庆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第二,符号互动阶段,游客在充斥着符号的节庆场景中,开展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体验活动。游客的参与是节庆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必要条件,当游客进入一种暂时性超越日常时空间的阈限体验,进行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此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才发挥着其承载吸引力意义的作用。为探究游客符号互动下的节庆体验,本研究利用符号学方法对游客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发现,游客不仅被动地接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要素,而且主动创造出新的要素,他们还关注参与人群和建筑设施,说明在场景中游客不仅仅是简单的参与,还与其他参与者一起成为场景中的构成部分,在自觉与不自觉间点缀了节庆场景,游客也会透过节庆举办区域周围的特色建筑,了解地方文化特色。游客这种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让游客产生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节庆体验,遵循量表开发的程序,进一步验证节庆体验四维度的合理性。这些体验为游客的意义解读做好铺垫。第三,符号消费阶段,游客遵循“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符号解读过程。当游客开始探索节庆场景蕴含的内涵和意义,便预示着进入符号解读阶段,研究基于“直接解释项-动力解释项-最终解释项”的解释项三分理论,对游客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游客通过对节庆场景的解读,形成节庆吸引力感知,他们认为节庆吸引力由浓厚的节庆氛围、和谐的人际互动、鲜明的文化符号和丰富的节庆活动所构成,这种感知会促使游客培育功能上、文化认同上和情感上的节庆依恋,“人-节”依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节庆吸引游客的行为产生,表现为积极的口碑宣传和重游意愿。由此构建“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解读理论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证实节庆吸引力感知对节庆依恋有积极的贡献,节庆依恋同样对游客的节庆忠诚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以上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三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系统,该系统会伴随着节庆活动周期性的举办,得以继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节庆旅游吸引物的形成过程进行解释,将符号学理论扩展至节庆活动中节庆吸引力的意义传递视角,提出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模型,扩展了符号学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该理论模型跳出原有旅游领域的符号学框架,为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同时深化以往旅游符号解读止步于符号感知的研究,指出游客的符号解读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动态过程,构建和验证的游客符号解读模型,建立了节庆吸引力影响节庆依恋形成进而影响节庆忠诚度的递进机制,证实了游客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节庆活动的主动创造者。
二、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学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佩列文小说中的东西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第一节 佩列文的创作与俄罗斯文学中的东西方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写作思路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与佩列文作品的东西方问题 |
第一节 文化符号学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
一、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文本观 |
二、洛特曼的文本思想与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文本观 |
三、文化符号学理论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
第二节 多元文化符号域与佩列文的创作个性 |
一、作家的个人经历 |
二、东方写作 |
三、对传统的批判继承 |
第三节 文化符号学思想与佩列文小说的东西方问题 |
一、“二元对立”思想 |
二、二元对立的两种模式 |
三、俄罗斯文化符号域、东方文化符号域与西方文化符号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佩列文小说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域 |
第一节 虚空之上的虚空:资本主义浪潮下的俄式消费社会 |
一、消费主体:俄式消费社会的突出景观 |
二、广告、电视:俄式消费社会的躯体 |
三、金钱:俄式消费社会的血液 |
第二节 “令人神往”的俄式民主社会 |
一、模仿:“俄式民主社会”的内核 |
二、大众传媒:打造“俄式民主社会”的肌体 |
三、民主VS反民主:俄罗斯民族身份的重构 |
第三节 人工智能打造的虚拟未来 |
一、人机共生:人的主体地位面临的挑战 |
二、人与物的翻转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佩列文小说中的东方文化符号域 |
第一节 日本实用主义和空无思想打造的“理想之境” |
一、讲究实用主义的“理想国” |
二、“空无”作为一种精神向度 |
三、日本式东方道路:实用主义和“空无”思想的结合 |
第二节 中国禅宗的虚空之境 |
一、闭环:虚空的存在状态 |
二、涅盘:虚空的超越 |
第三节 中国道家的无为之境 |
一、亦真亦幻的梦境 |
二、“天人合一”之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边界地带的求索 |
第一节 身份的焦虑 |
一、姓名:混杂的身份和文化隐喻 |
二、变装:通往西方世界的名片 |
三、广告撰稿人:边界地带的“翻译官” |
第二节 无望的恋情 |
一、跨国恋 |
二、人神恋 |
三、人机恋 |
第三节 游牧空间下的逃逸 |
一、人物生成中的逃逸 |
二、逃逸的理想归宿: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佩列文小说中东西方问题的思想意蕴与审美效果 |
第一节 虚空:东西方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一、地理虚空 |
二、历史虚空 |
第二节 多元文化共生的美学图景 |
一、狂欢化的人物群像 |
二、多样化的语言和文本形式 |
三、内爆型的审美效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的传播符号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符号学与传播符号学的研究综述 |
二、“匠心精神”研究综述 |
三、短视频符号生产与传播研究综述 |
四、李子柒短视频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理论基础 |
一、研究内容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李子柒短视频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 |
二、类目构建 |
第二节 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分析 |
一、传播话题——洞悉李子柒短视频传播热度逻辑 |
二、视频主题——聚焦李子柒短视频内容展示核心 |
三、发布节点——探析李子柒短视频内容创作规律 |
四、视频时长——解码李子柒短视频内容生产转向 |
第二章 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的符号呈现:皮尔斯视角 |
第一节 李子柒短视频“匠心精神”的常规型符号呈现 |
一、说明性文字语言符号 |
二、声音语言符号 |
三、伴随文本符号 |
四、道具符号 |
五、行为符号 |
六、镜头符号 |
七、音乐音响符号 |
第二节 李子柒短视频“匠心精神”的传播符号双轴呈现 |
一、情节设定:“匠心精神”符号组合叙述 |
二、剪辑逻辑:“匠心精神”符号聚合依据 |
第三章 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的符号意义:共同基础、集体记忆与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共同基础上的“匠心精神”彰显 |
一、李子柒短视频受众评论的研究设计 |
二、解码端符号意义触达的三大取向 |
三、共同基础上“匠心精神”同向解码 |
第二节 集体记忆中的“匠心精神”重塑 |
一、陌生化处理下的符号意义延伸 |
二、乡土人情里的符号意义投射 |
三、传统工艺中的符号意义书写 |
第三节 文化语境下的“匠心精神”诠释 |
一、生活仪式化符号的具象化表达 |
二、物我协调的哲学观念渗透 |
三、返璞归真的人文价值映射 |
第四章 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的符号价值取向:讲好中国故事 |
第一节 推动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 |
一、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二、实现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现代化转换 |
第二节 涵养现代人的精神培育 |
一、标榜诚实劳动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 |
二、弘扬“十年磨一剑”的社会风尚 |
第三节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
一、身体力行彰显文化自信 |
二、创新性地讲好中国故事 |
第五章 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建构的传播符号学反思 |
第一节 符号意义的直接映射 |
一、符号艺术化表达导致意义失真 |
二、强化符号建构的真实性取向 |
第二节 符号缺失的解读偏移 |
一、实质性符号取舍增加理解难度 |
二、凸显符号运用的说明性功能 |
第三节 营销符号的柔性表达 |
一、直抒式营销符号降低好感度 |
二、增强符号表达的自然化取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李子柒短视频受众调查问卷 |
附录 B 李子柒短视频受众的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 C 李子柒短视频样本信息一览表(微博平台发布)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3)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谓西方视觉现代性 |
一、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阐释 |
二、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定位 |
第二节 西方视觉现代性的理论梳理 |
一、作为现代性哲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二、作为现代性社会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三、作为现代性审美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政体 |
第一节 视觉中心主义的视觉政体 |
一、笛卡尔的视觉中心主义 |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20世纪反视觉主义的视觉政体 |
一、反视觉中心主义的解构理论 |
二、新视觉本体论的理论重建 |
三、反视觉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
第三节 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的视觉政体 |
一、视觉技术中的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 |
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人造视角与技术拜物教 |
第二章 视觉现代性与图像转向 |
第一节 米歇尔与视觉文化 |
一、视觉性与艺术性 |
二、视觉文化的霸权主义 |
三、视觉媒介的批判 |
第二节 米歇尔的图像转向 |
一、作为图像学1.0的转义修辞 |
二、作为图像学2.0的图像何求 |
三、作为图像学3.0的甜蜜形象科学 |
第三节 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 |
一、形象的价值 |
二、形象的政治 |
三、虚假的面孔 |
第三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技术装置 |
第一节 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装置 |
一、观察者技术的外在性研究 |
二、观察者知觉的内在性研究 |
三、反视觉: 走向晚期资本主义的观察者技术 |
第二节 散心的谱系——对克拉里视觉考古学的批判 |
一、散心概念与消遣娱乐 |
二、散心感受与早期电影技术 |
三、散心概念的价值差异 |
第四章 视觉现代性与景观社会 |
第一节 景观社会中的视觉文化 |
一、景观社会与图像转向 |
二、景观社会与视觉化 |
三、景观社会与视觉性 |
第二节 总体都市主义与视觉民族志 |
一、德波与总体都市主义计划 |
二、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视觉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4)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央视春晚与央视春晚公益广告 |
一、央视春晚是一种“新仪式” |
二、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是一种“新民俗” |
第二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主题建构与插播作用 |
一、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主题建构 |
二、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插播作用 |
第二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符号中的文化意涵 |
第一节 视觉符号:传递文化价值 |
一、节日符号:传承民俗文化,烘托热闹氛围 |
二、地域符号:展示风土人情,勾起民众共鸣 |
三、科技符号:贴合时代文化,记录生活变化 |
四、色彩符号:彰显中国特色文化 |
第二节 听觉符号:交代辅助信息 |
一、音乐服务于广告主题和人物心理 |
二、声响借助相似性表意并诉诸解释项 |
三、人声传递信息和揭示变化 |
第三节 语言符号:突出广告主旨 |
一、话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
二、文字升华广告主题 |
第三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中的身份构建 |
第一节 个体身份的表达 |
一、个体的多重身份 |
二、家国文化的意义建构 |
第二节 群体身份的建构 |
一、勾勒社会群像,唤醒集体记忆 |
二、从小我到大我,构建家国情怀 |
第三节 “他者”身份的构建 |
一、通过界定“他者”来界定自身 |
二、通过构建“他者”来强化自身同一性 |
三、通过互为“他者”进行跨文化传播 |
第四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文本创意 |
第一节 多元方式呈现广告创意 |
一、叙事特点鲜明多样 |
二、情感诉求深入人心 |
三、表现手法引人入胜 |
第二节 伴随文本强化创意表现 |
一、生成伴随文本辅助观众理解广告主题及创意 |
二、显性伴随文本加持意义构建 |
三、解释性伴随文本吸引观众注意力 |
第五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策略 |
第一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存在的问题 |
一、特色文化展示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人心 |
二、广告情感单一且压抑,与过年氛围相矛盾 |
三、年份特征过于弱化,缺少时代感和独特性 |
四、解释性伴随文本较少,广告知名度、讨论度较低 |
第二节 对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细化特色文化,推出系列央视春晚公益广告 |
二、丰富多元情感元素,打造明快广告画风 |
三、总结过往,展望未来,突出年份特色 |
四、善用解释性伴随文本,引发大众关注与互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罗兰·巴特身体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规范化的身体 |
第一节 神话符号体系中的身体 |
一、罗兰·巴特的“神话”内涵 |
二、“神话”中的身体 |
三、“神话”中身体的特点 |
第二节 消费社会中身体现状的再思考 |
一、当代的身体“神话” |
二、身体工业中的“身体” |
三、消费社会中身体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可书写的身体 |
第一节 结构符号向解构符号的转变 |
一、“五月风暴”运动 |
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
三、德里达的“延异”思想 |
第二节 “空无”符号中的身体 |
一、身体姿态的展现 |
二、灵魂的退场 |
三、身体“神话”的解构 |
第三节 “空无”符号中身体的阅读 |
一、阉割的故事 |
二、阉割身体的阅读 |
三、传统阅读的颠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享乐的身体 |
第一节 享乐的缘由 |
一、经济的匮乏 |
二、疾病的困扰 |
三、真理观念的转折 |
第二节 写作与阅读中的身体 |
一、写作中身体的享乐 |
二、阅读中身体的享乐 |
三、身体享乐的文本实践 |
第三节 巴特身体享乐观的继承与反拨 |
一、巴特身体享乐观对尼采身体观的继承 |
二、巴特身体享乐观与福柯身体观的背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女性图像”的意涵:小红书APP神话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基础 |
1.2.1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4.1 内容分析法 |
1.4.2 参与式观察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女性图像意涵的概念界定与分析指标 |
2.1 罗兰·巴特的神话学分析 |
2.1.1 神话:符号学基础上的二级符号系统 |
2.1.2 能指与所指 |
2.2 女性图像及其意涵 |
2.3 研究方法设计及指标建立 |
2.3.1 研究方法设计 |
2.3.2 样本选择 |
2.3.3 研究类目建构 |
第三章 小红书APP“女性图像”样本选择与分析 |
3.1 女性图像的媒介社交形象特征分析 |
3.1.1 全妆出镜成为常态 |
3.1.2 服饰的外部装饰开放度更高 |
3.1.3 女性表情强调“诉说”感 |
3.1.4 重视情感交流,不以女性裸露做卖点 |
3.2 女性图像的画面特征分析 |
3.2.1 展示背景更近日常与虚拟 |
3.2.2 展示目的凸出美化自我之效 |
3.3 女性图像的信息传达特征分析 |
3.3.1 图像表达的浅表化与文字语言的缺席 |
3.3.2 界面设计高度符合碎片阅读需求 |
第四章 小红书APP女性图像神话学分析 |
4.1 女性成为审美主体,“自我厌弃”促成类型化图像 |
4.1.1 被妆容裹挟的女性 |
4.1.2 陷入“身材焦虑”困境的女性 |
4.1.3 为物欲符号而着迷的女性 |
4.2 女性成为话题中心,逐渐掌握图像修辞权力 |
4.2.1 网络文化中女性图像符号脱敏 |
4.2.2 挣脱枷锁却“放弃抵抗” |
4.2.3 凝视中的转向,以“被看”做参考 |
4.3 “她经济”成为财富之源,图像创作引发用户狂欢 |
4.3.1 打破权威,用户成为“野生代言人” |
4.3.2 流量至上,夸张修辞追逐流量利益 |
4.3.3 图文内容异质化,女性图像成为文字的背景板 |
第五章 研究发现及讨论 |
5.1 小红书APP女性图像的意涵分析 |
5.1.1 女性为中心的外延扩充成为创作核心 |
5.1.2 塑造女性“样板”与贩卖焦虑成为典型图像内涵 |
5.1.3 迎合文化语境与追逐流量成为创作的重要目的 |
5.1.4 从“晒”到“炫”,逐渐偏离的创作驶向 |
5.2 女性图像意涵的符号特点 |
5.3 影响网络社区内女性图像神话构建的因素 |
5.3.1 小红书APP社区的营销与社交特性 |
5.3.2 女性主义热潮:建构图像的视觉编码 |
5.3.3 身体符号的消费:女性图像审美框架建构 |
5.3.4 社区间的共鸣:跨越空间的解码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这!就是街舞3》的街舞传播符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1.1 关于传播符号学的研究 |
1.2.1.2 关于街舞符号研究 |
1.2.1.3 关于《这!就是街舞》节目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2.1 关于传播符号学研究 |
1.2.2.2 关于街舞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2.1 理论意义 |
1.3.2.2 现实意义 |
1.3.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3.3.1 研究重点 |
1.3.3.2 研究难点 |
1.3.3.3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文本分析法 |
2.2.3 内容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3.1.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1 传播符号 |
3.1.1.2 街舞传播符号 |
3.1.2 理论基础 |
3.1.2.1 皮尔斯传播符号学理论 |
3.1.2.2 罗兰·巴尔特现代神话理论 |
3.1.2.3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理论 |
3.1.2.4 赵毅衡传播符号学理论 |
3.2 《这!就是街舞3》节目中街舞传播符号分析 |
3.2.1 传受主体:符号编码与解码的主体 |
3.2.1.1 符号发送者:符号意义的植入者 |
3.2.1.2 符号接收者:文本意义的确立者 |
3.2.2 传播文本:伴随文本构建符号语境 |
3.2.2.1 生成性伴随文本:街舞作品表达符号价值 |
3.2.2.2 解释性伴随文本:情感融入符号意义解读 |
3.2.3 传播媒介:建构街舞符号表意的媒介仪式 |
3.2.3.1 视频平台:确立街舞符号标签 |
3.2.3.2 粉丝社群:主动接收符号文本 |
3.2.4 传播符码:控制街舞符号建构方式 |
3.2.4.1 编码:观念传达与主题塑造 |
3.2.4.2 解码:内外互动与态度表达 |
3.2.5 传播意义:街舞传播符号的价值体现 |
3.2.5.1 实用符号意义:传递街舞文化知识 |
3.2.5.2 非实用符号意义:传递街舞精神价值 |
3.3 《这!就是街舞3》节目中街舞符号传播的现实问题 |
3.3.1 传受主体认知偏差,刻板印象固化街舞符号 |
3.3.2 传播文本符号失衡,街舞作品缺少文化共鸣 |
3.3.3 传播媒介仪式繁杂,特色符号未能完全凸显 |
3.3.4 传播符码失去语境,符号传播主题内涵模糊 |
3.3.5 符号表意泛娱乐化,街舞符号认同感被弱化 |
3.4 《这!就是街舞3》节目中街舞符号传播的发展策略 |
3.4.1 植入符号共通空间,满足接收者好奇心 |
3.4.2 创新街舞传播文本,助推中国街舞文化 |
3.4.3 发挥街舞IP效应,呈现典型传播符号 |
3.4.4 创造传播符码语境,灵活使用传播符码 |
3.4.5 推广街舞艺术价值,立足精神文化发展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一 《这!就是街舞》节目中街舞传播符号研究 |
附录二 《这!就是街舞》中街舞文化传播符号研究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二轮) |
附录三 《这!就是街舞 3》样本案例汇总 |
(8)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 |
第一节 从完美的国家到完美的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 |
第二节 前乌托邦时代的思想萌芽到近代乌托邦文学的经典化进程 |
第三节 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 |
第二章 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 |
第一节 生态乌托邦 |
一 生态审美视角对“手工业复归”趋向的解读 |
二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细节描写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技术乌托邦 |
一 异化理论与机器文明的反思 |
二 去商业化的文学想象及其叙述 |
第三节 审美乌托邦 |
一 道德伦理与乌托邦审美 |
二 乌托邦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观 |
第三章 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极权主义 |
一 监视和规训——反乌托邦文学的叙事空间 |
二 为谎言狂欢——死亡意象的叙事隐喻 |
三 双重颠倒空间里的整体主义批判 |
第二节 工具理性 |
一 工具理性历史语境的文学叙事 |
二 官僚主义社会想象的文化逻辑 |
第三节 女性主义 |
一 自由劳动叙事中的女权主义理论 |
二 女性乌托邦写作实践中的平权诉求 |
第四节 空间隔离 |
一 乌托邦文学中“墙”的符号学解读 |
二 反乌托邦作品中“墙”的复归 |
三 后现代乌托邦文学中“墙”的崩塌 |
第四章 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 |
第一节 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社会学渊源及内涵变迁 |
一 传统乌托邦共同体的社会学理论渊源 |
二 后现代与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构建 |
第二节 传统乌托邦文学模式的转迁 |
一 全球化浪潮与失业、社会福利和歧视链 |
二 全社会确定性与自由主义向往的悖谬 |
第三节 怀旧的乌托邦——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构建 |
一 后现代视域中怀旧病的隐喻 |
二 生态诗学与共同体的危机 |
第四节 重建乌托邦——新乌托邦文学的特征 |
一 新身份认同共同体的建构 |
二 美学共同体的生成和分类 |
第五章 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反乌托邦文学对乌托邦文学的承继与反叛 |
第二节 乌托邦、反乌托邦与现代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乌托邦共同体 |
第四节 永恒的乌托邦冲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收集方法 |
1.5.2 分析方法 |
1.6 研究案例和资料收集 |
1.6.1 研究案例 |
1.6.2 资料收集情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2.1 符号学思想历史演进 |
2.2 文献综述之一:旅游符号学研究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总结和评述 |
2.3 文献综述之二:节庆旅游研究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3.3 总结和评述 |
2.4 文献综述之三:有关庙会的旅游研究 |
2.4.1 庙会的旅游研究 |
2.4.2 广府庙会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节庆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框架 |
3.1 相关概念体系 |
3.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特点 |
3.3 皮尔斯符号学概述 |
3.3.1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定义 |
3.3.2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关系 |
3.4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学分析框架 |
第四章 生产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建构 |
4.1 广府庙会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发展阶段 |
4.1.1 研究思路 |
4.1.2 样本数据获取 |
4.1.3 研究分析与发现 |
4.2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研究过程 |
4.2.1 研究思路 |
4.2.2 资料收集和处理 |
4.2.3 研究的编码过程 |
4.3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理论模型 |
4.3.1 符号生产的基础:节庆吸引力 |
4.3.2 符号生产的路径:节庆的组织管理 |
4.3.3 符号生产的思路:节庆的策划理念 |
4.3.4 符号生产的内容:节庆场景 |
4.3.5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运作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动视角: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旅游体验 |
5.1 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体验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步骤 |
5.1.3 图像明示符号的内容分析 |
5.1.4 图像隐含符号的体验要素 |
5.1.5 节庆体验维度模型 |
5.2 节庆旅游体验维度模型的验证 |
5.2.1 研究思路 |
5.2.2 研究步骤 |
5.2.3 节庆体验量表开发过程及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消费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 |
6.1 节庆吸引物符号系统的意义解读 |
6.1.1 研究思路 |
6.1.2 资料收集和处理 |
6.1.3 研究的编码过程 |
6.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模型 |
6.2.1 直接解释项:节庆吸引力感知 |
6.2.2 动力解释项:节庆依恋 |
6.2.3 最终解释项:节庆忠诚度 |
6.2.4 符号意义解读:感知-依恋-忠诚度模型 |
6.3 节庆吸引力感知、节庆依恋与忠诚度的关系 |
6.3.1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
6.3.2 量表设计 |
6.3.3 数据收集与基本描述 |
6.3.4 节庆吸引力感知的因子分析 |
6.3.5 节庆依恋的因子分析 |
6.3.6 结构方程检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3 管理启示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学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佩列文小说中的东西方问题研究[D]. 孔俐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李子柒短视频中“匠心精神”的传播符号学研究[D]. 王琳珠.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D]. 张鹏.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4]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研究[D]. 王嘉欣. 兰州大学, 2021(12)
- [5]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罗兰·巴特身体理论探析[D]. 邵丹.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女性图像”的意涵:小红书APP神话学分析[D]. 王亚杰. 河北大学, 2021(02)
- [7]《这!就是街舞3》的街舞传播符号研究[D]. 高园. 沈阳体育学院, 2021(02)
- [8]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D]. 蔡青辰. 浙江大学, 2021(02)
- [9]2020年中国符号学发展研究[J]. 马姣姣,陈英娴,章富淼,饶广祥. 符号与传媒, 2021(01)
- [10]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D]. 李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