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当今大学生的消极行为、成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庆[1](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韩丹凤[2](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影响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对策进行研究,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也关系到大学生成长的根本问题。本文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社会存在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借鉴认知心理学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深入阐释了对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中国强国梦想的历史考量。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提出提升引导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对策思考,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任务、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夯实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根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进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理论阐释,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意识理论、社会存在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借鉴相关学科认知心理学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历代国家领导人关于中国发展目标进行系统梳理,这些思想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次,对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中国梦进行历史考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始终不渝追求的梦想。追溯从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历史阶段,揭示了中国梦的孕育、演变和发展历程,把握中国梦的历史脉络,概括了中国梦的历史内涵。再次,透过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揭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总体状况。本研究认真设计调查问卷,并做好大学生认中国梦同状况频率分析和差异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政治面貌和不同院校类别的学生进行比较,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取得成效。当前大学生中国梦认同表现出基本认知状况向好、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参与践行主动性较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一些问题和成因,其中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模糊动摇、存在功利主义倾向,理论付诸实践的知行脱节等方面。对于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从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从国际背景来看,西方不良价值观渗透消解学生理性认同;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致使政治认同式微;从高校因素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国梦认同未协调推进;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成长阶段相对特殊。最后,提出增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路径分析。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三大育人”规律,深入实施“三全育人”,加强教育过程的有机协同,着力创新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范式。通过借助社会力量持续优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社会环境;同时注重整合育人资源,有效化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制约因素;还要强化学校教育,不断强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思想引领;更要注重内外结合,科学激发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体自觉。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意识形态领域交锋争夺的主要对象,他们对中国梦认同整体状况体现了当前高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育人的效果,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问题。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不仅要通过话语体系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丁佳楠[3](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新近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现阶段我国在道德领域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为价值旨归。社会公德规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正确认识社会公德,大力发展社会公德,保障社会公德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是推动整个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当务之急。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精神面貌,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社会公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对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平要求也越高。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全体公民,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公德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除了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广泛性等一般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外,新时代中国社会公德还体现为基准性与强制性、消极性与积极性、物质性与精神性辩证统一的鲜明特质。实证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目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整体状况相对较好,但仍与新时代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知行脱节;部分大学生助人为乐意识及行为有待加强;部分大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意识及行为不够;大学生网络社会公德状况欠佳等。其主要成因可归结为私德惯性意识制约、市场经济负面价值取向影响、奖惩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网络社会公德治理体系不健全等。为此,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需要做到:强化大学生社会公德主体意识;发挥高校教育主渠道作用,着力完善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体系;运用自律与他律双重手段,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公德奖惩机制;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公德行为,提升大学生网络社会公德水平。
徐墨岩[4](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大学生网络民意表达意愿与表达能力较强,但所表达民意的内容与形式参差不齐。对此,高校教育者很有必要开展回应。面对实际回应工作的不足,需对“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进行研究,以切实提升回应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具体从收集、分析、实施、反馈四环节落实工作目标。该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维护网络生态环境、助力社会持续进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回应在回应对象选择、民意分析质量、教育方法运用、信息传输模式等方面尚存缺陷。这些问题的产生,缘于回应属性认识程度、回应队伍协同程度、回应主体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为此,高校教育者需要从三个维度有效开展回应工作: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全员共建回应队伍;配合民意发展动态,全程统筹回应流程;并用网上、网下载体,兼顾主流、支流回应,全局构建回应布局。为提升高校回应工作有效性,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视角,进而运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回应工作,将消极民意与积极民意共同纳入回应对象,等等;以期通过整合人与时空要素,促使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周莹莹[5](2020)在《“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延伸到千家万户,网络自媒体尤其直播行业更是受到社会的热捧。得益于移动宽带和4G技术迅猛发展,2016年迎来了“网络红人元年”,在网络上掀起一波“网络红人热”:即“观看网络红人”、“学习网络红人”、“争做网络红人”。当一部分“网络红人”通过发挥自身优势,蓄积力量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另一部分却呈现出泛化特质,暴露出大量问题,甚至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成为网络主流媒体眼中的“网黑”,对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建立在具有很强互动性特点直播平台上,“网络红人”既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目前学术界在此方面的研究多是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本身,由于“网络红人”是新兴群体,最近几年才开始蓬勃发展,学术界对此研究的文献资料为数不多,而将“网络红人”与大学生价值观联系起来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基于此,本论文将对“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践的发展以及相关理论问题做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网络红人”的发展情况,大学生对“网络红人”的态度、认识、行为,以及“网络红人”出现的现状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本研究共由四个部分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系统的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本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并介绍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分别对“网络红人”和“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涵义、特征、类型及两者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榜样教育法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作概述。第三部分为“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数据统计对调查结果进行现状描述和结果分析。并结合社会现实,分别从社会、高校、网络媒体这三个方面着手全面具体的分析“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的成因。第四部分则借助有关理论与调查研究,分别从政府、高校及网络媒体三个方面入手,提出“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基本路径和对策,提出用“管控”和“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黄丽娟[6](2020)在《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不同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旧媒体”的新型媒体形态,如电子杂志、电子报纸、移动电视、互联网络、智能手机、触摸媒体等,也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时下,学界普遍认为新媒体已成为促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广大受众的思想意识、社会认知、行为举止等等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反映社会矛盾显隐、社会主题转换、社会发展趋向、社会动态进程、时代精神变迁的“感应器”和“晴雨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仍然存在着诸如利益多元依旧明显、贫富差距依旧存在、生态环境仍有破坏、贪污腐败仍有滋生等问题。这些问题为各种社会思潮兴风作浪提供口实,并为其利用新媒体肆意传播提供了先决条件。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三观”尚未完全定型,且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重要时节,正处于从青涩懵懂走向成熟稳重的重要阶段,极易被新媒体包裹的各种社会思潮所影响而不察觉。传播媒介一直以来就承担着意识形态功能,“大众媒介给人的初始印象是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的载体,但实质上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却发挥着思想引领、政治控制等功能。”①社会思潮与新媒体“携手同行”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的传播更加亲民、平等、渗透、无障碍等。这些特点为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大肆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同时,各种社会思潮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诸多特点进行广泛传播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的普及,大学生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反过来又为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某种恶性循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产生影响。“思想催生行为、激发行为,也限定行为。”①思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将直接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行为方式和行为力度。因此,本研究从新媒体和社会思潮基本概念入手,研究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的影响。通过开展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系统梳理和研究影响的表象和本质,总结不同国家在不同时代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经验教训。最后,思考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尝试破解和应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理论和实际难题,拓展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内容,掌握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文章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其中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总体概述,包括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本章主要从国内及国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出发,阐释什么是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对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阐述了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12种社会思潮和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第二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本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1724份问卷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整理出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数据。第三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主要是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第三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本章主要从三个部分入手展开论述。一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四个方面;二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四种主要方式: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三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原因分析。即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现实问题为重点,着重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同原因,主要包括国际原因、社会原因、教育原因、新媒体原因、大学生自身原因等五个方面。第四章,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教训借鉴。首先,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总结。这一部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其次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训反思。再次是以埃及和突尼斯为例,反思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以吸取教训。最后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个发达国家借助媒体应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借鉴。第五章,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这一章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五个方面原因,从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和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凝聚价值目标共识、回应社会热点问题、遵循思政工作“三大规律”并抓好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好新媒体以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良影响。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可能拓展的研究及未来的展望。
景辉[7](2020)在《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研究 ——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与此同时,西方社会标榜的“普世性”价值观念在全球不断蔓延,对我国社会和中华传统美德造成持续性冲击,并消解了部分国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对此,党和国家积极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寻求解决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社会道德问题之道。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极其珍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其所蕴含的伦理思想精华有助于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由于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时代重任,民族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水平关乎个人前途及国家未来。基于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笔者对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法和对比研究法,对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现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提升路径。全文除绪论外,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概述。本章涉及中华传统美德、文化认同等核心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重要意义等内容,这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现状。本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的积极表现及存在问题。第三章,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基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本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即,社会道德环境的曲折,部分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低迷,部分家庭的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功能弱化,部分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知行主动性欠缺等。第四章,提升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的现实对策。基于对现状主要问题成因的深入分析,本章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对策。即,创建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优化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重视家庭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大学生学习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自主性等。
耿曦彤[8](2020)在《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功利性学习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学习现象,学习不是纯粹对知识的探索和渴求,而是为了获得功名利禄、满足个人利益。功利性学习就是将学习作为实现自身利益和目的的工具,违背了学习的初心。功利性学习的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种行为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为:课程选择方面偏向功利化;在时间、学习内容上功利化;在就业导向下学习功利化;学习氛围的不断功利化;自身利益驱使下的利己主义功利性学习等。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积极性表现为:有利于增长学习热情、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高效获取所需信息;有利于明确学习目标,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指南等。消极性表现为:导致学生个体的单向度、畸形发展;导致学习氛围恶化、学习资源浪费;导致大学精神弱化、影响教育发展等。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将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形成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自身因素,其中包括理想信念的缺失和学生自身的急功近利等。第二,家庭方面,包括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长对社会要求认知偏差等。第三,学校方面,包括过度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标准过于单一等。第四,社会方面,包括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思潮的影响等。针对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消极影响以及形成原因,要立足现实,多措并举多源发力。正确引导和纠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思想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大学生本身入手,深入学习习近平的学习观,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要树立良好的家风,给予子女适度的关爱。三是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使学生成为“单向度”的人。四是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学习风气的建设。
滕敏娟[9](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引领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们在物质层面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社会心态作为精神层面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社会心态的积极与否既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社会的进步。新时代社会背景下,做好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引领与培育,既是促进党和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亦是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内涵、理论基础和时代价值;第二部分,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状与表现;第三部分,归纳大学生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成因;第四部分,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引领与突破路径。第一部分,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相关内涵、理论基础和时代价值。首先,界定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相关概念,从四个维度厘清其科学内涵。其次,挖掘新时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理论基础,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最后,强调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时代价值。第二部分,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状与表现。该部分主要阐述了问卷设计和实施情况、调查概况以及现状分析。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总体上呈现积极良好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日益增强、大学生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日益突出、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社会心态不断强化、大学生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日益呈现。与此同时,部分大学也存在一些消极社会心态,即部分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社会认知迷茫困惑,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压力过大、社会情绪焦虑浮躁,部分大学生存在社会价值取向急功近利。第三部分,归纳大学生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成因。具体从内因与外因两个层面展开探索。外因主要有西方不良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网络媒体负面舆论影响、高校教育的不够深入、家庭教育的忽略与缺漏、朋辈群体的失范与影响;内因主要源于大学生自身发展局限、自我意识的不成熟。第四部分,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引领与突破路径。该部分尝试从三个方面探讨培育路径,即坚持社会发展与心态嬗变的交融,厘清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原则;遵循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建设与优化大学生成长的思想舆论环境,注重提高大学生自我培育的能力,探索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规律;突出优化与调适的结合,着力增强高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庭教育的充足度。
郑达理[10](2020)在《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所谓网络亚文化是一定的群体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利用网络符号所创造的那些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具有独特风格和价值观的网络边缘文化。该文化新颖独特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与渗透力较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左右他们的价值取向。当今中学生群体被喻为互联网时代的原居民,相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的价值体系没有完全形成,思想与心理也不够成熟。在此情况下,他们在参与网络亚文化实践的过程中,一些边缘化的价值思想就容易对他们的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根据调研显示,如今中学生整体上接触网络亚文化内容较多且较为喜爱,网络亚文化在中学生群体之间影响力较大,同时部分中学生对网络中的消极思想缺乏警觉意识。而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物化了部分中学生的人生理想、模糊了部分中学生的道德标准、干扰部分中学生的科学精神、淡化了部分中学生的集体意识、降低了部分中学生的政治信念五个方面。冲击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网络亚文化对主流价值观具有消解作用、中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缺陷、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不足、网络空间监管与治理的缺失等因素。针对上述问题以及原因,应全方位的构建起抵御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冲击的对策体系:从网络亚文化双重效应的角度分析,应善于对网络亚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从根源上降低该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从中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的角度分析,应增加对中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避免他们因心理和情感上的困惑而过多的认同网络亚文化中的消极思想;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应对网络亚文化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增强中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从网络传播空间的角度分析,应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与治理,为中学生群体营造一个出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
二、浅析当今大学生的消极行为、成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当今大学生的消极行为、成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3.2 舆论引导理论 |
2.3.3 道德建设理论 |
2.3.4 理性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
4.2 同伴关系因素 |
4.2.1 不良交往对象 |
4.2.2 不良交往内容 |
4.3 家庭因素 |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
4.4 学校因素 |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
4.4.3 教育管理缺位 |
4.5 社会环境因素 |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4.6 网络社会因素 |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
6.4.5 净化网络空间 |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理论概述 |
一、概念厘定 |
(一)认同 |
(二)“中国梦” |
(三)大学生“中国梦”认同 |
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存在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意识理论 |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
三、相关学科理论的理性借鉴 |
(一)认知心理学理论 |
(二)社会认同理论 |
(三)社会交换理论 |
注释 |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国强国梦想的历史考量 |
一、中华民族“百年沉沦”的历史时期(1840-1949) |
(一)追求平均主义思想的太平天国运动 |
(二)追求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
(三)追求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
(四)探索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 |
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时期(1949-1978)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 |
三、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历史时期(1978-2012) |
(一)改革开放时期“三步走”发展战略 |
(二)世纪之交“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
(三)新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
四、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时期(2012--至今)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二)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
(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五)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实证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样本和频率分布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样本分析 |
(三)调查问卷的频率分布 |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分析 |
(一)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频率分析 |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差异性分析 |
三、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要成效 |
(一)大学生对中国梦基本认知状况总体向好 |
(二)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 |
(三)大学生参与践行中国梦的主动性较强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模糊动摇 |
(二)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功利主义 |
(三)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知行脱节 |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西方不良价值观渗透消解学生理性认同 |
(二)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致使政治认同式微 |
(三)高校思政工作与中国梦认同有效协同不够 |
(四)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成长阶段相对特殊 |
注释 |
第五章 增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路径分析 |
一、聚焦“立德树人”引领中国梦认同方向 |
(一)坚持“三全育人”明确中国梦认同目标 |
(二)把握“三大规律”提升中国梦认同实效 |
二、注重“有机协同”构建大思政格局 |
(一)构建中国梦认同合力育人格局 |
(二)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 |
三、持续优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社会环境 |
(一)积极营造优良的社会文化氛围 |
(二)发挥大众传媒的辐射引领作用 |
(三)提升网络话语方式的引导能力 |
四、激发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体自觉 |
(一)引领大学生坚定精神支柱 |
(二)明晰小我与大我的责任担当 |
(三)推动大学生的日常实践养成 |
五、有效化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制约因素 |
(一)凸显中国梦教育的社会问题导向 |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 |
(三)发掘新媒体在筑梦育人中的作用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的学理透视 |
2.1 时代发展与社会公德变化的关系 |
2.2 新时代的深刻内涵与主要特征 |
2.3 新时代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与鲜明特质 |
2.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的价值意蕴 |
2.5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的目标要求 |
3 我国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历史回顾 |
3.1 我国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历史演变 |
3.2 我国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成功经验 |
3.3 我国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不足之处 |
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现实审视 |
4.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 |
4.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 |
4.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问题成因 |
5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的多维路径 |
5.1 强化大学生社会公德主体意识 |
5.2 完善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体系 |
5.3 构建大学生社会公德奖惩机制 |
5.4 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公德行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1.4 基本概念阐释 |
2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机理分析 |
2.1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内涵 |
2.1.1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概念 |
2.1.2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主体 |
2.1.3 回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 |
2.2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环节 |
2.2.1 回应的收集环节 |
2.2.2 回应的分析环节 |
2.2.3 回应的实施环节 |
2.2.4 回应的反馈环节 |
2.3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意义 |
2.3.1 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有利于提升个体思想政治素质 |
2.3.2 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环境 |
2.3.3 改进大学生网络表达有利于助推社会持续良性发展 |
2.3.4 关注大学生网络民意有利于获取思想政治教育反馈 |
3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问题及成因 |
3.1 回应工作的现存问题 |
3.1.1 回应对象选择范围有限 |
3.1.2 民意分析准确程度较低 |
3.1.3 教育教学手段运用不足 |
3.1.4 回应信息侧重单向传输 |
3.2 回应工作问题的成因 |
3.2.1 回应的德育属性认识有限 |
3.2.2 回应队伍的协同程度较低 |
3.2.3 回应主体的能力素质不足 |
4 有效回应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对策 |
4.1 全员共建回应队伍 |
4.1.1 凝聚多部门教育者力量 |
4.1.2 发挥同辈群体协助作用 |
4.2 全程统筹回应流程 |
4.2.1 运用大数据提升响应效率 |
4.2.2 有机联通回应与日常教育 |
4.2.3 以反馈机制落实回应效果 |
4.3 全局构建回应布局 |
4.3.1 灵活开展网上引领 |
4.3.2 综合运用网下载体 |
4.3.3 适当实施支流回应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本文难点与创新之处 |
五、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网络红人”与大学生价值观概述及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网络红人”概述 |
一、“网络红人”的含义 |
二、“网络红人”的特征 |
三、“网络红人”的类型 |
第二节 大学生价值观概述 |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含义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 |
三、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理论基础 |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理论 |
二、榜样教育理论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二章 “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正面“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分析 |
一、榜样传播正能量 |
二、培养创业创新精神 |
三、展示自我才艺 |
第二节 负面“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分析 |
一、弱化主流意识形态 |
二、散播不当价值观念 |
三、降低现实社会责任感 |
第三章 负面“网络红人”造成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成因 |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 |
二、相关部门监管不足 |
三、传统道德规范的弱化 |
第二节 学校成因 |
一、教师立足网络场域开展价值观教育的能力有待提升 |
二、学校价值观教育内容有待完善 |
三、学校价值观教育方式有待优化 |
第三节 网络媒体成因 |
一、互联网的开放性 |
二、传播渠道复杂性 |
三、传播主体多样性 |
第四章 “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引导策略 |
第一节 加强政府对“网络红人”的法律监管 |
一、健全网络相关法律法规 |
二、建立网络动态监管机制 |
三、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 |
第二节 增强高校价值观教育有效性 |
一、提升网络环境下教师育人能力 |
二、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 |
三、创新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提升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感 |
一、加强网络媒体行业自律 |
二、提高“网络红人”个人自律 |
三、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策略研究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㈠选题缘由 |
㈡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㈠国内研究 |
1. 有关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2. 有关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3. 有关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4. 有关“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5. 有关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㈡国外研究 |
1. 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传播的研究 |
2. 关于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㈠研究思路 |
㈡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㈠研究创新 |
㈡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及其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 |
二、 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 |
一、 新媒体与社会思潮传播 |
二、 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社会思潮 |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 |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 |
一、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忠实拥趸者 |
二、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 |
三、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再传播者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 |
一、 问卷设计说明 |
二、 问卷调查说明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调查的情况 |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 调查的具体情况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正面影响 |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负面影响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 |
一、 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 |
二、 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 |
三、 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 |
四、 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 |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世界观 |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人生观 |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价值观 |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政治观 |
(一) 淡化大学生政治情感 |
(二) 动摇大学生政治意志 |
(三) 颠覆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 瓦解大学生政治信念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方式 |
一、 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 |
二、 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 |
三、 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 |
四、 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原因 |
一、 国际原因:社会思潮成为西方国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武器 |
二、 社会原因:社会思潮以某些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础影响大学生 |
三、 教育原因:社会思潮放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某些局限影响大学生 |
四、 新媒体原因:社会思潮利用新媒体特点影响大学生 |
五、 大学生自身原因:大学生易受社会思潮打造的“网络舆论场”影响 |
第四章 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 |
一、 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中国革命道路 |
二、 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
三、 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二节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教训反思 |
一、 国内舆论失控:苏联解体中的殷鉴昭示 |
二、 西方操控媒体:东欧剧变中的惨痛教训 |
第三节 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影响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警醒 |
一、 维基革命:突尼斯政治动乱中新媒体为助推器 |
二、 推特助力:埃及国家政变中新媒体变身组织者 |
第四节 发达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经验教训 |
一、 意识形态渗透:媒体是美国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武器 |
二、 公众观点塑造:媒体是英国塑造公众观点的重要工具 |
三、 教化教育推进:媒体是德国推进教化教育的特殊载体 |
四、 普罗大众动员:媒体是法国动员民众斗争的主要战场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 |
第一节 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并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完全改变了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 |
二、 实事求是地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传播与影响 |
第二节 价值引领:在凝聚价值目标共识中应对意识形态渗透 |
一、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
二、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
三、 用浩然正能量引导多元社会思潮 |
四、 用豁达包容心对待多元社会思潮 |
第三节 回应现实:在回应社会现实与热点问题中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
一、 提高因事而化的针对性 |
二、 增强因时而进的时代性 |
三、 彰显因势而新的鲜活性 |
第四节 守正创新:在遵循规律和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补齐教育短板 |
一、 遵循和运用“三大规律”以做好思政工作 |
二、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
三、 以“八个相统一”为要求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
四、 以“三进和两入”为目标推进思政课话语体系重构 |
第五节 化堵为疏:在用好新媒体中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 |
一、 创新宣传理念以占领新媒体宣传阵地 |
二、 创新宣传手段以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 |
三、 创新基层工作以努力贴近大学生实际 |
四、 创新新媒体监管以清朗网络舆论空间 |
第六节 提升素养:在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一、 提升学生对新媒体上不良信息的应对能力 |
二、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的本质与危害 |
三、 积极与各种新媒体上不良社会思潮作斗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一、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一、 发表论文 |
二、 主持课题 |
三、 参与课题 |
(7)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研究 ——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对比研究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概述 |
第一节 相关重要概念界定 |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
二、文化认同的内涵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理论 |
第三节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的意义 |
一、有利于促进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现状 |
第一节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的积极表现 |
一、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总体认知度较高 |
二、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强烈 |
三、大多数大学生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度较高 |
四、大多数大学生以身体力行诠释扶危济困及尊师重教 |
第二节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的主要问题 |
一、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知方面的问题 |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践行方面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道德环境的曲折 |
一、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 |
二、社会对民族高校人才的评判标准出现偏差 |
三、社会现实消解了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 |
四、不良社会信息引发的美德认知混乱 |
五、多元文化削弱了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 |
六、美德榜样宣传效果实效性不足 |
第二节 部分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低迷 |
一、部分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缺乏实效性 |
二、部分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式失衡 |
三、部分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法多样性不足 |
四、部分民族高校教师中华传统美德素养欠缺 |
五、部分民族高校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未能形成合力 |
六、部分民族高校网络层面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开发乏力 |
七、部分民族高校办学理念的偏差 |
八、民族高校大学生主体地位未获得充分保障 |
九、部分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目标的偏差 |
第三节 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家庭的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功能弱化 |
一、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家庭过分关注物质需求 |
二、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家长自身美德教育素养欠缺 |
三、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凸显盲目性和主观性 |
四、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家庭过度依赖学校教育 |
第四节 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知行主动性欠缺 |
一、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主动性欠缺 |
二、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及理想信念淡漠 |
三、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践行传统美德的主动性欠缺 |
四、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慎独”修养的缺失 |
五、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引发思想行为偏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提升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的现实对策 |
第一节 创建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
一、全方位宣传中华传统美德 |
二、创建社区层面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基地 |
三、确立“德才兼备”的民族高校人才衡量标准 |
第二节 优化民族高校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二、合理开设中华传统美德相关课程 |
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形成合力 |
四、完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法 |
五、提升民族高校教师的中华传统美德素养 |
六、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形成合力 |
七、搭建网络新媒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平台 |
八、重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三节 重视民族高校大学生家庭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
一、提升家长的传统美德素养 |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美德教育环境 |
三、选择适当的家庭美德教育方法 |
第四节 提升民族高校大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自主性 |
一、通过学习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信念 |
二、通过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8)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二、调研情况分析 |
(一)调研对象 |
(二)问卷结构 |
(三)调研结果 |
三、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表现 |
(一)课程选择方面偏向功利化 |
(二)在时间、学习内容上功利化 |
(三)在就业导向下的学习功利化 |
(四)学习氛围的不断功利化 |
(五)自身利益驱使下的利己主义功利性学习 |
四、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利弊分析 |
(一)功利性学习的积极性 |
(二)功利性学习的消极性 |
五、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成因 |
(一)学生自身 |
(二)家庭方面 |
(三)学校方面 |
(四)社会方面 |
六、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应对策略 |
(一)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
(三)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四)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引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1.课题的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的思路 |
2.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五)创新之处 |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相关内涵、理论基础和时代价值 |
(一)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相关概念阐释 |
1.新时代 |
2.社会心态 |
3.积极社会心态 |
4.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 |
(二)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理论 |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 |
4.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借鉴 |
(三)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时代价值 |
1.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要求,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 |
2.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 |
3.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新时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
二、调查与分析: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具体表现 |
(一)问卷设计和实施情况 |
1.问卷设计情况 |
2.调查对象以及发放、回收问卷情况 |
3.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情况 |
(二)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表现 |
1.大学生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日益增强 |
2.大学生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日益突出 |
3.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社会心态不断强化 |
4.大学生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日益呈现 |
(三)新时代大学生消极社会心态的表现 |
1.部分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社会认知迷茫 |
2.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压力过大、社会情绪浮躁 |
3.部分大学生存在社会价值取向急功近利 |
三、问题归因: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一)外部原因 |
1.西方不良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 |
2.网络媒体负面舆论影响 |
3.高校教育的不够深入 |
4.家庭教育的忽略与缺漏 |
5.朋辈群体的失范与影响 |
(二)内部原因 |
1.大学生自身发展局限 |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成熟 |
四、引领与突破: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 |
(一)坚持社会发展与心态嬗变的交融 |
1.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实现大学生自我发展 |
2.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促成大学生社会主体认知 |
3.紧贴社会现实,社会心态培育与时俱进 |
(二)遵循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
1.建设与优化大学生成长的思想舆论环境 |
2.注重提高大学生自我培育能力 |
3.探索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形成规律 |
(三)突出优化与调适的结合 |
1.增强高校教育引导,突出教育优化与调适 |
2.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突出家校联动与合力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亚文化与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相关概述 |
一、亚文化与网络亚文化 |
(一)亚文化 |
(二)网络亚文化 |
二、网络亚文化的特征 |
(一)网络亚文化的外在表现 |
(二)网络亚文化的内在特性 |
三、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 |
(一)价值观 |
(二)主流价值观 |
四、中学生主流价值观及其内容分析 |
(一)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内涵 |
(二)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分析 |
五、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双重效应 |
(一)正向效应 |
(二)负向效应 |
第二章 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冲击的现状分析 |
一、调查样本情况 |
二、中学生参与网络亚文化现状调查 |
(一)中学生整体上接触网络亚文化较多且较为喜爱 |
(二)网络亚文化在中学生群体之间影响力较大 |
(三)部分中学生对网络中的消极思想缺乏警觉意识 |
三、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冲击的具体表现 |
(一)物化了部分中学生的人生理想 |
(二)模糊了部分中学生的道德标准 |
(三)干扰了部分中学生的科学精神 |
(四)淡化了部分中学生的集体意识 |
(五)弱化了部分中学生的政治信念 |
第三章 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产生冲击的成因分析 |
一、网络亚文化对主流价值观具有消解作用 |
二、中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 |
(一)心理叛逆期,容易认同不良思想 |
(二)情感动荡期,价值观易发生摇摆 |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不足 |
(一)思想政治课程吸引力不足 |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手段相对刚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对陈旧 |
四、网络传播空间监管与治理的缺失 |
(一)网络自媒体平台缺乏自我监管意识 |
(二)政府网络治理与法规建设的不足 |
第四章 抵御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冲击的相关对策分析 |
一、正确对待网络亚文化的双重效应 |
(一)发挥网络亚文化的正向效应 |
(二)克服网络亚文化的负向效应 |
二、增加对中学生的人文关怀 |
(一)注重满足中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 |
(二)注重以情育人,帮助中学生形成积极稳定的价值观 |
三、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
(一)结合网络热点开展思政课教学 |
(二)善用刚柔并济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 |
(三)利用网络媒介,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四)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创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
四、净化网络传播空间 |
(一)网络自媒体平台增强自我监管意识 |
(二)政府健全网络治理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与对策调查问卷 |
附录B: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
致谢 |
四、浅析当今大学生的消极行为、成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D]. 韩丹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路径研究[D]. 丁佳楠.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研究[D]. 徐墨岩. 浙江大学, 2020(08)
- [5]“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策略研究[D]. 周莹莹.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6]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D]. 黄丽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7]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研究 ——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D]. 景辉.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8]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D]. 耿曦彤. 延安大学, 2020(12)
- [9]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引领路径研究[D]. 滕敏娟.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与对策研究[D]. 郑达理.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