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的“荆棘”中前行——《中国民办教育问题》述评

在问题的“荆棘”中前行——《中国民办教育问题》述评

一、在问题的“荆棘”中前行——《中国民办教育问题》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贺晓婕[1](2021)在《形式与意味 ——符号视域下艺术作品中的视觉隐喻生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视觉隐喻是视觉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隐喻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并与视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之前的隐喻研究集中在语言、修辞领域并以文字为载体,以相似性为基础,具有逻辑性和直接性,而视觉隐喻以图像为载体,形成从本源领域到目标领域的映射关系,将深刻的意味隐藏在形式之后。我们研究视觉隐喻,旨在重新唤回人们被日益增多的图像所麻痹的人文精神,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论文将范围集中在艺术界,以艺术作品为例,讨论视觉隐喻的生成机制并将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视觉隐喻的构建机制,二是视觉隐喻的解读机制。在讨论视觉隐喻的生成机制之前,论文梳理了视觉、视觉性、视觉文化的含义并对比视觉隐喻与语词隐喻,为研究视觉隐喻奠定基础。视觉隐喻的构建机制以艺术家为中心,艺术家在自身认知、情感、经历以及外界客观因素如政治环境、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运用变形、色彩等艺术手段使常见的事物陌生化,将要表达的意味隐藏在形式中。艺术家在构建视觉隐喻时预设了隐含欣赏者,也可以称为第二个艺术家,同时艺术家要适当地营造审美距离,既不能完全陌生,也不能纯粹写实。视觉隐喻的解读机制以欣赏者为中心,欣赏者在看见视觉隐喻的基础之上,运用自身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对视觉隐喻进行阐释,这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欣赏者重构艺术家的过程。解读的过程不是全凭主观意志,欣赏者需要借助艺术史并通过比较不同作品中的同一视觉隐喻,为阐释寻找客观依据,尽最大可能还原艺术家的意图。经历以上两个动态过程,视觉隐喻最终生成。研究视觉隐喻生成机制,艺术作品中的某些被忽略却有意义的细节性的因素将被召唤回人们的视野,重新焕发活力,同时也使人们从两个方向、两种途径触摸到作为认知主体的艺术家和欣赏者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思维能力。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图像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人们容易流连于图像的形式层面,忽略其背后广阔的内涵世界。在被各式符号席卷的时代,让无意义产生意义,沿着“不可见”——“可见”——“不可见”这一视觉隐喻生成路径进行研究,揭示符号的隐蔽义,是意义的传达,也是当下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一个有力举措。

宋甜甜[2](2020)在《边缘化的“真相” ——小学课堂参与边缘生之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堂参与是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学生课堂参与非投入的现象。课堂非投入学生不仅是指课堂学习零参与的学生,更包含那些通过表面的浅层参与掩盖事实上的无心向学,成为游离课堂中心、危及自身学习和发展的“边缘化”学生。由于课堂参与边缘生的潜隐性、差异性、以及生成机制的复杂性,对边缘学生的有效教学与管理一直是各中小学校的薄弱环节,不仅有违教育公平的倡导,更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因此,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边缘生展开深入了解,结合现有资料做出相关解释并提出有效建议就显得十分必要。针对于此,本研究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在对个案行为有着密切影响的家庭、学校两大场域中运用深度访谈、田野调查、作品分析等方法,围绕个案课堂参与的行为表现、影响个案行为的外部环境、个案课堂行为构建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与个案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密切接触,从而对个案的生活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还原了个案课堂参与边缘化的真实面貌,探讨了隐于课堂“游离”之后的动力与机制问题,突显出个案在课堂学习乃至生活中的危机与处境。在描写上,本研究以叙说的方式从师生疏离、母子对弈、自主性丧失三部分呈现出影响个案课堂行为构建的人际关系脉络,并从家庭方面的家庭教育、互动形态、社会身份,以及学校方面的教师教学行为、学生期待、教师倦怠、教师行为抑制对个案课堂“游离”的现象进行了解构与诠释。研究得出:儿童的课堂行为是由相互关联的系统组成的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并非是由个人造成的,而是生活背景中所有系统共同“创造”的。最后,研究从家长和教师两方面提出建议,都希望面对儿童课堂行为问题,能以生态、系统、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充分考虑到彼此之间的连结与互动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将课堂行为的构建视为动态的历程,从整体上加以审视,做出最有效的支援。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3](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方亚玲[4](2019)在《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的最大变化就是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并在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学业质量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对如何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做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的聚焦点,而核心素养的落实离不开历史教学实践与各种历史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历史教学中常见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前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不断涌现,但大多局限于对其内涵、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历史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论述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问题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缘由,即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对于高考改革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落实。同时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问题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另外,简单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及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是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问题式教学相关理论的论述,包括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介绍与解读、对问题式教学法的阐释及其对历史教学的积极作用的论述。第二部分主要对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原则与策略进行了阐述,从教学立意、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评价四个方面结合相关的教学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第三部分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为例,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法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第四部分是本次教学实践的反思,主要从本次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本文以历史课程改革和新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问题式教学的基础上,探索了如何在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落实与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以具体的课例进行了实践。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在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必须以历史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在教学立意、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充分落实核心素养。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不仅关注问题式教学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同时注重如何在新的历史课程改革下对问题式教学进行优化,使问题式教学更好地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仲敏[5](2019)在《学校文化的创生 ——基于一所合并学校的实地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教育发展的今天,学校文化已经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学校文化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多地被学校和社会认可,有关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涌现,各个学校都在进行自己的学校文化建设。然而在这样的进程中,学校文化更多地被当做一种手段,在制度的设计规约之下参与、介入、影响学生的成长。在这样的广泛实践中,需要关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追问学校文化是如何生成的。研究者借鉴赫克曼的观点,将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这个场域内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且行为以价值观念为导向,以学校文化为看问题的视角,认识学校群体习得观念、形成行为的过程,在普遍意义上探寻学校文化创生背后的逻辑和机理。本研究以一所合并学校为个案,通过教育人类学的田野考察方式,对学校文化的创生进行深描与呈现。从适切性出发,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学校的教育实践,进而为普遍意义上改进学校文化的建设提供一些经验与思考。论文主要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节是对案例学校的背景描述,包括学校的诞生历史、坐落、物质文化环境、学校的群体与日常呈现,描绘了学校、凸显了学校运行的内在法则。第二、三、四章节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依次探讨了价值观的生成、认同及实践的转化,是对学校文化如何创生这一核心问题的回答。第五章节是讨论和反思,对研究的结论以及不足进行了梳理。价值观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通过反思学校文化传统、分析学校现状和提出共同愿景的三大过程得以生成,并通过冲突和理解的关键构件被群体成员内化。在价值观生成、群体认同后,通过学校的实践转化使得学校的价值观念在学校环境、组织规范、课程设置等领域得以实施,价值观在“理念—实践”的过程中完成了外化,切实地进入了学校场域中参与学校的运作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从概括和抽象意义上来说,学校文化创生的过程机制包括了价值观的生成、价值观的认同、理念—实践的转化、实践的反哺等环节的循环运转,具有互动、更新的特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校文化的创生是动态的而非结果化的,这个动态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不断修正的过程,不仅仅包含了价值观的生成、认同和转化,还内含了情感、态度、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等多个维度的互动生成。

黄腾飞[6](2018)在《福建小三线建设研究(1964-1978)》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我国开展的以国防科技、工业、交通为主要内容的,以备战和调整工业布局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即为三线建设。它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布局、国防建设都有重大的影响。三线有大小三线之分,福建小三线建设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福建小三线建设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从1964年三线建设的决策到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考究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详细梳理福建小三线的建设历程,对福建小三线的职工的生活、心态进行考察分析。最后,力图对福建小三线建设进行考量,探究福建小三线建设的特殊性,成效和偏差,以此,为福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借鉴。

曾建辉[7](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提出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李静雯[8](2018)在《《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研究 ——基于文本与受众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明万历六年,“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本草纲目》的诞生令全世界为之惊叹。2016年5月20日,中国大陆首部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上映。难觅踪迹的草药已不再神秘,荧屏中的本草鲜活灵动,诉说着与大众世俗生活的百般纠葛。中药文化传播缘何兴起,如何进行文本建构,又产生了怎样的传播效果,这些都极具学术探讨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鉴于此,《本草中国》可以作为个案,并以传播学理论范式为基础,并综合影视学、社会学理论,对中药文化传播进行跨学科的文化解读;同时审视当前中药文化传播的困境,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中药文化传播之路。中药文化传播有其显着的社会动因,在特定的历史变迁和政策扶植政治语境下,快节奏生活与市场经济发展让大众重新聚焦健康事业;沿袭千年的中药智慧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启发意义。就《本草中国》的传播文本而言,灵活的叙事策略与精妙的视听符号共同诠释出意蕴丰富的多元主题,灵动的本草和坚韧的老药工一同带领受众感悟“探寻生命”的至高境界。《本草中国》指引大众探索医学与养生之道,激发国人身份与情感的双重认同,提供压力疏解与心绪转换之效用。当然,中药文化传播也暴露出诸多弊病,资源危机日趋加剧、古法技艺濒临失传、中西医药纷争不断等均严重制约其进一步传播。我们只有将中药文化的传统核心理念与现代科学的创新观念完美融合,长善救失,推陈出新,中药文化传播之路才能走得更为长远。

李先帆[9](2018)在《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中提出云南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陲,地理环境特殊,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因交通问题,长期远离主流文化,被视为“秘境”。自古以来,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其美术风格与中原地区也有较大区别,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国门初开,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众多根植于云南本土的画家有感于时代的变化,将深厚宏博的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以云南神奇多彩的地域风光、悠久的民族历史、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绘制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画面中营造了野境、景境、情境、灵境,在海内外造成广远的影响,使国人为之侧目,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些作品堪称中国民族美术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深度的突破,不但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地区的美术地位,而且奠定了其后云南乃至全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解读,具有人类学、民族志与美术学上的多重价值,在中国民族美术发展与现代美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论文以民族美术的发展为视角,以“造境”为过程工具,研究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探讨其在坚持地域个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灿烂的美术成果的成功经验。通过剖析组成该时期云南地区民族题材绘画这一母题的众多艺术现象与艺术群体,厘清该时期发生的详实历史背景,全面探讨其艺术现象在中国美术现当代进程中的地位,发掘潜藏在艺术对象与绘画图式下的审美精神与时代意志,以期对中西方文化互斥与结合、传统与现代文化摒弃与继承、边缘与主流文化对话与融合等核心问题有所揭示。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论,共分五章。绪论为本文的导论,以近年相关的田野调研积累为基础,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原由,以及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另外就论文中涉及到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造境”等概念作了定义与简要分析,提出“造境”作为过程工具的意义。第一章以大量的文献梳理与田野调研为依据,考察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诞生的土壤——“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指出云南民族美术的发展受地域性的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交融背景影响,阐述了云南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成因以及道路文化、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融等独特的文化现象,列举了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影响的崖画、壁画、古滇青铜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以及甲马、剪纸、东巴画等典型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这些背景为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多元、融合的特点提供了铺垫。第二章研究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时代因素——“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阐述了云南美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的美术创作情境、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的创作者,构成其独特的文化立场与审美取向。最后介绍了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包括“申社”、“云南画派”、“新具象”群体、云南版画现象、写生活动等,这些美术现象与群体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的关联。第三章以大量的作者与作品资料为依据,以“造境”为过程工具,解析云南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化的民族审美文化、旺盛的生命意识、独特的宗教与信仰状况等因素对创作者的影响,解读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审美意境的成因。将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呈现的审美意境归纳为四部分:“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此章列举了 20世纪80、90年代较为活跃的50多位画家的170多张作品,较为完整地覆盖了该时期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个方向。针对作者的创作历程与其重要作品中营造的意境,展开详实的分析与研究,追溯作品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解析其作品的审美特征与意境的独特性。第四章上承第三章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解析,就其艺术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审美意境的创造展开思辨:提出民族美术场域视野下边缘与主流、地域与整体的问题;研究云南地域性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题材创作的关系、地域性意境的生发;以地域性审美场域的视角展开对“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四重意境的解读;研究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的视域中,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的承接、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对抗与交融所产生的作用及意义;进而推导出,在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中,新的民族美术场域的衍生及其意义。第五章以大量的田野调研为依据,延续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余绪的跟踪与研究:反思民族风情热的起伏;研究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商品经济对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影响;研究在全球化文化场域中表达地域情境、实现地域符号突围的可能性;进而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寻找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能给予的启示,并以此展望云南乃至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梁剑[10](2017)在《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文中提出转型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主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已经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格局,资源配置方式已经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已经开始发挥。经济领域的变化要求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从而促使我国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转变。高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对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也都在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并将高中教育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战略性目标与突破口。然而,我国高中教育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它总是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夹缝中生存与发展。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接受高层次、高质量的高中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必需。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对原有高中教育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社会转型导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迫使传统办学体制向现代办学体制转型。自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开始,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在内的办学体制改革就拉开了序幕,迄今已有三十多年,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效果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到底遭遇到哪些困境致使其举步维艰?其转型的机理是什么?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促进我国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丰富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普通高中教育为问题研究域,以办学体制改革为落脚点,针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遵循“是什么”→“为什么”→“现状如何”→“怎么样”的逻辑,综合运用社会学、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各种理论方法进行分析。论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六章以及结语所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问题提出、已有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以及对论文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正文第一章从本体论角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计划配置方式向现代市场配置方式转型;又是我国中等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制度变迁,即由传统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型的过程;也是高中教育领域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政府及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的过程,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决定了办学体制改革的成效;还是一个适应性调整的过程,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做出的适应性调整。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分析为后文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文第二章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要求。内在因素主要是人的多元全面发展的要求与现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不能满足人们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外在因素主要是经济社会转型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要求、传统办学体制下高中教育办学经费不足的外在要求、教育治理现代化以及新高考改革对办学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国际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所迫。正文第三章是在分析了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基础上,重点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容即转什么问题进行分析。论文主要从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办学经费投入以及办学评价等四个维度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容进行分析,办学主体是由传统单一政府办学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型;办学模式是由传统单一办模式向多样化办学模式转型;办学经费由单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向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转型;办学评价由单一升学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型。论文第四章主要是以重庆、四川两地共四所普通高中学校为考察对象,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际境况进行考察。通过实践考察发现,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还存在着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学校办学自主权尚未真正落实、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发展不平等、政府职能缺位失位现象仍然存在以及制度供给困境等问题。论文第五章主要是在实践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理论成果,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所遭遇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传统的社会文化、改革的路径依赖、政府主导办学体制改革所产生的政府悖论、改革的制度缺陷、教育改革的行政化制约以及改革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等因素制约了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其中,文化作为教育改革所蕴含的内在机理,它主要体现在实用主义文化、功利主义文化、行政主义文化和族群主义文化上;路径依赖作为一种旧体制与新变通,它是任何制度改革都无法避免的一种规律,必然要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悖论作为认识转型难的一个新视角,它是政府在办学体制改革中自身利益和角色冲突而引起的;制度是教育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供给不足是制约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难的根本;教育行政化作为我国教育体制的主要特征,它影响和制约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利益分化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根本性特征,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影响和制约着改革的进程与成效。论文第六章主要是针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所面临的困境,提出进一步推进办学体制转型的建议。第一,体制转型必须要以观念作为先导,因为观念变革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转变观念要立足于现实,准确把握现实转变;加强舆论宣传与教育,以制度实现对思想观念的现实化和具体化。第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通过转变政府教育办学管理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政府理念,科学定位政府教育职能,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清单制度,实现政府在教育办学过程中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第三,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大高中教育制度供给,通过制定《高中教育法》及其相应配套制度等正式制度供给,来保障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有法可依;通过现代化媒介宣传与引导,转变广大民众对高中教育以及人才的思想观念,以非正式制度形式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第四,优化利益协调机制,消解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各种矛盾,通过构建利益引导机制、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构建利益保障机制,形成利益共享,从而降低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阻力。第五,多方联动,形成协同效应。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需要社会各方面改革齐头并进才能取得成效。通过重新科学定位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普职融通、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效益评价机制等形成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协同效应,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做一个总体性总结以及对未来改革进行展望,认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在当下中国教育改革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要,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提高整个国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进程十分艰巨,周期也十分漫长。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要想顺利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必须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一系列转变。与此同时,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还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注重改革的协同性,以政府自身改革为关键,以制度为保障。

二、在问题的“荆棘”中前行——《中国民办教育问题》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问题的“荆棘”中前行——《中国民办教育问题》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形式与意味 ——符号视域下艺术作品中的视觉隐喻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符号学与视觉隐喻:异质同构
    第二节 视觉隐喻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视觉隐喻生成机制:构建与解读
第一章 从隐喻到视觉隐喻
    第一节 从视觉到视觉文化
    第二节 视觉隐喻的特殊性
第二章 视觉隐喻的构建机制
    第一节 形式的重要性
    第二节 艺术家构建视觉隐喻的动机
        一、主观动机
        二、客观动机
    第三节 如何构建有意味的形式
        一、寻找相似性
        二、运用陌生化手段
第三章 视觉隐喻的解读机制
    第一节 看见:可见之物——形式
        一、视觉行为——“看”
        二、“看见”——“看”的特殊结果
    第二节 如何阐释:不可见之物——意味
        一、阐释的无利害审美路径
        二、阐释的融合路径
    第三节 从“看见”到“阐释”
        一、联想能力
        二、想象能力
第四章 视觉隐喻构建与解读机制的对应关系
    第一节 隐含欣赏者
    第二节 重构艺术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2)边缘化的“真相” ——小学课堂参与边缘生之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四)研究思路
一、核心概念界定及资料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界定
        1.课堂参与
        2.边缘化
        3.边缘生
        4.课堂参与“边缘生”
    (二)资料分析框架
        1.个人来自社会系统
        2.资料分析框架的建立
        3.故事叙说的组织线索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的探究
        1.以个案研究为探究形式
        2.以对象建构为研究起点
        3.以研究角色与介入程度为线索
    (二)研究问题的确定
    (三)研究者作为工具
        1.研究者背景
        2.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四)研究对象的确定
        1.研究对象的身份背景
        2.研究对象选择的依据
    (五)介入过程
    (六)资料收集与整理
        1.资料的收集
        2.资料的整理
        3.资料的类型
    (七)研究的严谨性
    (八)故事的建构与呈现
三、渐行渐远的游离者
    (一)序曲
        1.背景介绍
        2.主人公出场
        3.沉默的课堂参与边缘者
        4.躁动的课堂参与边缘者
    (二)师生疏离
        1.叶落自舞
        2.冷漠的放任
        3.冰火交融
    (三)母子对弈
        1.竞争傀儡
        2.服从的对抗
    (四)自主性丧失
四、课堂参与边缘生之面貌
    (一)课堂行为的构建方式
        1.不断地寻求认同
        (1)早期经验的习得
        (2)渴望被人关注
        (3)在亚群体中获得自尊的满足
        2.在“回归”与“游离”之间摆荡
        (1)草率鲁莽而又易受挫折
        (2)心不在焉而又善于伪装
        (3)易下决心而又意志薄弱
        (4)不甘落后而又得过且过
        3.小结
    (二)课堂行为的构建机制
        1.家庭环境中情感支持的缺位
        (1)家庭教育的失衡
        ①过分保护
        ②过多干涉
        ③过度辅导
        ④过高期望
        (2)难以转变的互动形态
        ①不当的奖惩方式
        ②畸形的爱
        ③行为动机的偏执
        ④标签作用
        (3)一位年轻母亲的独白
        ①婚姻失调
        ②社会身份的焦虑与希冀
        2.学校教育中师生情谊的淡漠
        (1)教师刻板印象下教学行为的失当
        (2)学生合理性期待的落空
        (3)教师的独白
        ①教师对职业的倦怠
        ②是什么让教师不想管、不敢管?
        3.小结
    (三)讨论
        1.关系中的儿童与教育
        (1)亲子关系存在异常
        (2)师生关系不断异化
        (3)亲师关系未得良性互动
        2.功利主义下的儿童与教育
        (1)学习视为谋生手段
        (2)以成绩论优差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1.个人来自动态的系统脉络
        2.课堂参与“边缘化”的研究在教育上的意义
    (二)建议
        1.给父母
        2.给教师
六、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摘选)
致谢

(3)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问题式教学的相关理论
    (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 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的解读
二、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原则与策略
    (一) 教学原则
    (二) 教学设计与策略
三、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为例
    (一) 教学立意
    (二) 教学目标
    (三)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四) 针对本课学习评价设计
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问题式教学反思及建议
    (一) 教学实践所取得的成效与不足
    (二) 教学实践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学校文化的创生 ——基于一所合并学校的实地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基于现实的召唤:学校文化的应然与实然之别
        (二) 寻求学校文化研究的突破:了解学校文化、让学校重生
    二、文献综述
        (一) 学校文化的本体论追问
        1. 学校文化的界定
        2. 学校文化的要素与结构
        3. 本研究的着眼点
        (二) 学校文化的重要性与有效性
        (三) 学校文化的建设
        (四) 已有研究的问题与研究趋向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 研究方法的选择
        (三) 研究过程
        1. 进入现场
        2. 田野观察
        3. 收集资料
第一章 背景呈现——一所合并学校
    一、学校的诞生与发展
        (一) 口述诞生史
        (二) 为何如此办学
    二、区域中的学校
        (一) 学校的社区环境——玄武区教育状况
        (二) 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
    三、教师、学生与家长
        (一) 差强人意的师资水平
        (二) 特殊的学生
        (三) 缺乏资本的家长
    四、学校的一天
        (一) 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
        (二) 一天、一周、一学期,周而复始
        (三) 第一个周一
第二章 价值观的生成
    一、C校精神话语的透视
        (一) “当师爱遇上母爱”
        (二) “合格+特色”
    二、何以为此?
        (一) “新优质初中”创建工程
        (二) “后进学校”的联合
        (三) 关键人物的作为
    三、价值观生成的过程
        (一) 反思学校传统
        (二) 分析学校现状
        (三) 提出共同愿景
第三章 价值观的认同
    一、一个风云教师的成长史
        (一) 成绩还是成长?学校还是家庭?
        (二) 在触动中领悟
        (三) 走遍我的七(四)班
    二、城乡相遇的故事
        (一) 龙生龙,凤生凤还是冲破藩篱?
        (二) 在碰撞中体会
        (三) 给学生开课
    三、价值观认同的关键构件
        (一) 冲突
        (二) 理解
第四章 理念的实施
    一、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
    二、结构开放的组织制度
        (一) 组织的变革
        1. 从教务处到校长室——学校组织结构的调整
        2. “相约星期二”——非行政化组织的探索
        (二) 制度的创新
        1. 现有学校制度的分析
        2. 新制度框架的搭建
    三、不断探索的课程建设
        (一) 教材观的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不是圣经
        2. 要开放,要实践
        (二) 课程的立场
        1. 拒绝“唯知识性”
        2. 体育的重要性
        3. 跨越边界
第五章 讨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 学校文化创生的实践逻辑
        (二) 学校文化创生的过程机制
        (三) 学校文化创生的特点
    二、研究反思
        (一) 研究表达问题
        (二) 研究角色问题
        (三) 研究伦理问题
结语 自主创生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福建小三线建设研究(1964-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相关学术史回顾
    二、论文选题之缘由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三线建设的背景
    第一节 三线建设原因
        (一) 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
        (二) 改善我国工业布局
    第二节 三线决策过程
        (一) 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
        (二) 福建小三线建设指导方针的确立
    第三节 福建进行三线建设的客观条件
        (一) 生产条件
        (二) 工业基础
第二章 福建小三线建设历程
    第一节 小三线的部署
        (一) 领导机构的成立
        (二) 勘测选址
        (三) 劳动力的投入
    第二节 福建小三线建设起伏
        (一) 艰苦创业(1965.5-1966.11)
        (二) 步履艰难(1966.12-1969.3)
        (三) 热火朝天(1969.3-1972.12)
        (四) 犹豫彷徨(1973.1-1978.12)
第三章 福建小三线职工考察
    第一节 小三线的民生问题
        (一) 后勤保障
        (二) 卫生医疗
        (三) 子女教育
    第二节 迁厂动员下的职工心态分析
        (一) 革命狂热型
        (二) 利益驱动型
        (三) 拱手听命型
        (四) 迫不得已型
第四章 福建小三线考量
    第一节 福建小三线的特殊性
        (一) 后方建设起步早
        (二) 二三线区分不明显
        (三) 思想戒备高
        (四) 备战经验丰富
    第二节 福建小三线取得成效
        (一) 改善福建经济布局
        (二) 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
        (三) 培育了一批人才
    第三节 福建小三线的偏差
        (一) 选址缺乏科学性
        (二) 夸大主观能动性
        (三) 生活保障脱节
    第四节 启示
附录一: 1964年福建省行政区划
附录二: 内迁福建小三线企业名称
附录三: 福建小三线军工厂厂名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一、新闻体
        二、论文体
        三、杂感体
        四、文艺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三、关于童书出版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本章小结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研究 ——基于文本与受众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药文化传播的社会动因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中药文化传播的政治语境
        一、中药地位变迁的历史性
        二、国家政策扶持的现实性
    第二节 转型与兴起:中药文化传播的经济语境
        一、市场经济下传统中药产业升级
        二、快节奏生活中养生行业的兴起
    第三节 传承与汲取:中药文化传播的文化语境
        一、传统自然哲学智慧的汲取
        二、古老医学中药精华的传承
第二章 《本草中国》的传播文本解读
    第一节 《本草中国》的主题诠释
        一、天人合一:万物有序,繁荣共生
        二、人文关怀:世间有情,相守相伴
        三、工匠精神:锲而不舍,至臻至善
    第二节 《本草中国》的叙事策略
        一、散文化线性叙事结构
        二、玲珑多面的形象塑造
        三、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第三节 《本草中国》的视听言说
        一、镜头呈现:细腻情感的流露
        二、画面解说:文化韵味的提升
        三、同期音效:真情实景的营造
第三章 基于《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受众与效果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基于《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一、调查样本与方法
        二、调查结论与分析
    第二节 功能透视:中药文化传播的使用与满足分析
        一、格物致知:探索中药健康与养生之道
        二、云集景从:谋求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
        三、陶情适性:实现压力疏解与心绪转换
第四章 中药文化传播下的审视与建议
    第一节 在困境中踌躇
        一、消费主义浪潮下的资源危机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古法技艺失传
        三、中西医纷争中的“伪科学”污名
    第二节 在沉浮中前行
        一、浴火重生:古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二、与时俱进:东方本草的跨文化传播
        三、正本清源:中药文化的普及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引言
    二、相关定义与说明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手段
第一章 “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
    第一节 云南美术的原始性生态环境与多元文化交织的秘境背景
    第二节 云南民族美术“多元”、“融合”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云南民族美术产生的文化交融背景
        一、云南的道路文化与文化交融
        二、云南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
    第四节 云南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典型样式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
    第一节 云南现代美术创作情境及其学脉
        一、新时代的云南美术创作情境
        二、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
    第二节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发展概况与重要美术现象、美术群体
        一、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
        二、20世纪80、90年代云南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意境表现
    第一节 审美因素的流转——云南民族题材绘画中“境”的形成
    第二节 边陲的野境
        一、丰饶、苍郁之境
        二、雄奇、壮阔之境
        三、平静、悠扬的之境
    第三节 形式的景境
        一、多变的图境
        二、梦幻的画境
    第四节 生命的情境
        一、野性之境
        二、厚土之境
    第五节 魔幻的灵境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化场域
    第一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一、建构于地域文化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二、边缘化、地域化的意境与场域视野
    第二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东方与西方美术元素
        一、地域与时代背景下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
        二、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
    第三节 融合与造境中衍生中国民族美术场域
第五章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余绪与启示
    第一节 余绪: 时代与地域情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
        一、民族风情热起伏中“融合与造境”的思考
        二、商业热潮催生新的创作场域及其余绪
    第二节 启示: 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云南特性的“融合与造境”对新时代的呼唤
        二、地域性、民族性为主线的艺术理想的坚守
        三、全球化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融合与造境”特质的民族美术之光
结语
注释及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0)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社会转型对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
        (二)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促使办学体制转型
        (三)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是办学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
        (四)传统办学体制弊端对现有教育发展的制约
        (五)高中教育问题研究的相对滞后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二)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
        (三)体制、机制与办学体制
        (四)转型、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
    四、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
第一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一)资源及其配置方式
        (二)经济体制通过资源配置来影响教育体制
        (三)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制度变迁的过程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中等教育领域的一种制度变迁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高中教育领域各种利益的重新调整
        (一)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之利益调整的规定性
    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个适应性调整过程
        (一)适应性: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个核心特征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适应性调整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适应性调整具体表征
第二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必要性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在因素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在要求
        (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使然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外在因素
        (一)社会转型对普通高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二)办学体制转型是缓解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办学体制转型是新高考改革的客观要求
        (四)办学体制转型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五)国际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必须推进办学体制转型
第三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表征
    一、办学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型
        (一)政府单一主体下的办学体制及其弊端
        (二)多元化主体办学的必然性
    二、办学模式:由单一公办学校向多样化办学转型
        (一)办学模式的内涵
        (二)单一公办学校办学模式及其弊端
        (三)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必然性
    三、经费投入方式:由单一政府财政投入向多渠道经费投入转型
        (一)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来源的阶段性变化
        (二)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筹集多元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四、办学评价:由单一升学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型
        (一)传统办学体制下办学评价的特征
        (二)现代社会对办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践考察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证分析——基于四所学校的调查
        (一)四所学校的基本办学情况
        (二)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的编制以及调查对象的选取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现实境况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影响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主要因素
    一、办学体制改革的文化制约
        (一)文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所蕴含的内在机理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社会文化制约表征
    二、办学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一)路径依赖:旧体制与新变通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路径选择
        (三)政府主导型办学体制改革及其缺陷
    三、办学体制改革中的政府悖论
        (一)政府悖论:认识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难的一个新视角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政府悖论的具体表征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政府悖论的形成机理
    四、办学体制改革的制度缺陷
        (一)制度是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二)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转型下的制度环境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制度问题分析
    五、办学体制改革的行政化制约
        (一)行政化:内涵及其危害
        (二)教育行政化及其异化
        (三)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行政化制约表现
    六、办学体制改革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利益相关者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第六章 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建议
    一、体制转型,观念先行
        (一)观念变革是教育改革的先导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对观念变革的要求
        (三)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转型中思想观念转变的路径
    二、由管理走向治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一)政府职能的内涵
        (二)政府教育职能转变的历程
        (三)政府教育职能转变的理论依据
        (四)高中办学体制转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
    三、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大制度供给
        (一)高中教育之供给侧改革意蕴
        (二)基于制度供给的普通高中教育供给侧改革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制度供给的路径
    四、构建利益协调机制,保障各主体利益
        (一)利益协调: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亟需关注的内容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的路径
    五、多方联动,形成协同效应
        (一)协同理论及其适切性
        (二)协同效应下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四、在问题的“荆棘”中前行——《中国民办教育问题》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形式与意味 ——符号视域下艺术作品中的视觉隐喻生成机制研究[D]. 贺晓婕. 山东大学, 2021
  • [2]边缘化的“真相” ——小学课堂参与边缘生之个案研究[D]. 宋甜甜.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4]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研究[D]. 方亚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学校文化的创生 ——基于一所合并学校的实地考察[D]. 仲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6]福建小三线建设研究(1964-1978)[D]. 黄腾飞.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 [8]《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研究 ——基于文本与受众的视角[D]. 李静雯.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D]. 李先帆.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10]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D]. 梁剑. 西南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在问题的“荆棘”中前行——《中国民办教育问题》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