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国庆情诗中意象的运用

论杜国庆情诗中意象的运用

一、论杜国清爱情诗中意象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爱勇[1](2020)在《“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事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除去绪论、结语共有六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风景叙事研究现状及废名小说研究中有关风景叙事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论题,概括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上篇题为“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形象问题,为第一、二、三章,分别从儿童、女性、自然三个角度深入,透视废名通过风景叙事表达“美的‘三位一体’”审美观念,即儿童的纯真之美、女性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风景之美合一的审美理想。下篇题为“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塑造问题,为第四、五、六章,探讨废名文体观、语言观、艺术观与风景书写的关系。结语总结本文重要观点,指出废名小说风景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价值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审美理想如何通过“风景儿童化”表达。废名小说的儿童之美常与风景之美、女性之美并存,表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废名小说的风景儿童化叙事,通过风景陌生化、风景去道德化等,表现儿童眼中之景的“纯真新奇之美”,让人重拾自然与人性的美好。为凸显儿童眼中风景之奇特,废名小说中出现“视角越界”等违背叙事常规的现象。废名风景儿童化叙事往往给读者带去愉悦、轻松与暖意,但有些作品也会让人感到伤感、沉重与寒意,短篇代表作《桃园》便呈现出这样的“哀伤之美”。第二章题为“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如何通过“女性风景化”叙事表达其审美理想。女性风景化叙事是废名小说表达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将女性自然化、物化、诗画化和神圣化。在乡土题材小说中,废名多采用女性自然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与风景之美的融合讴歌乡土之美;在都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则多采用女性物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的坍塌、风景之美在都市的隐匿,讽刺都市之恶。女性之美和风景之美的合一,是废名审美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将女性“诗画化”的风景叙事手法,营造女性与风景一体、人事与意境合一的“诗意世界”。废名还将女性之美提升到宗教高度,通过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建构由圣洁女性与纯净风景合成的“人间圣境”,作为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废名的女性风景化叙事,体现了女性崇拜思想。第三章题为“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小说中的风景叙事如何表达废名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废名认为自然世界是客观的物象存在,人类的情感意识投射其上,自然世界才能被感知和生发出意义。基于这种带有唯心色彩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废名小说通过风景书写,体现出境由心生、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流露出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唯美倾向。为表达渴求美之永恒的“乌托邦”愿望,废名小说推崇静止时间观,在生死观上体现出歌颂死亡、以死亡来凝固留存美的极致唯美倾向。第四章题为“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废名小说文体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来表达。废名认为“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牠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他的小说文体观是“要有文辞没有意思”,所以与文辞密切相关的风景描写就成为他文体实验中最为倚重的手段。废名被公认的小说诗化、散文化文体特征,其实是频繁使用风景比拟、风景象征、风景想象、风景典故等媒介营造意境和叙述故事的结果。大量风景书写的加入,淡化了小说情节,松散了叙事结构,冲击了传统小说讲故事方式,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界线,体现出废名的小说文体创新与自觉,也反映出古典文学对废名现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第五章题为“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的是废名语言文字观和风景叙事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语言文字又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废名小说通过风景叙事这种极具包容度和申延性的方式进行突围。其具体描写模式体现为:意欲言说——无法言说——风景出场“立像以尽言”——人景合一“得意而忘言”。废名小说语言还呈现出文白夹杂、汉英杂陈的文字形态,这不仅是求学经历和创作个性的外在显露,也是作者表达策略的自主选择。而当这种杂陈的语言形态用于风景叙事时,则往往是作者“澄明自由”心境的率性流露。废名对文字极为苛求,不仅要精炼而且要精美,对自己的小说反复修改,从篇章句段的增删到字词标点的调整,无不体现“求美增美”的追求。这种修改过程,在小说的风景书写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第六章题为“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废名的艺术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表达。对于艺术追求的真善美,废名认为应追求情感之“真”而非事实之“真”,而“美”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由此他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就统一在“美”之上。面对“真而不美、美而不真”的困境,废名倡导用想象构筑艺术的“白日梦”去弥补,所以作者小说中的风景更多的是由当下风景引发的想象风景(“心景”)。这种独特的“心景”,体现出废名追求主观真实之想象之美、情感之美的艺术观。面对“善而不美、美而不善”的困境,废名借用“投身饲虎”典故,表达愿为美而献身,阐明自己“趋美从善”的审美取向和道德选择。在废名小说中,隐晦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抽象的理念、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多借助风景书写来表现,对废名而言,几乎是无风景不小说的。废名小说的风景叙事,已成为废名独特文体的重要标识。从风景叙事这个窗口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废名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

邢海滨[2](2020)在《叶嘉莹文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叶嘉莹以其毕生精力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近一个世纪的古典诗词创作、教学、批评实践过程中,叶嘉莹既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论之精华,又学习借鉴了西方文论之所长,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论思想,提出了“兴发感动”说、“双重意蕴”论和“弱德之美”观等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念,对中国文论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全文分六个部分具体阐述叶嘉莹文论思想,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正文第一部分是从创作实践与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教学实践与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批评实践与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等三个角度论述了叶嘉莹文论思想具含实践性,有扎实的实践基础。正文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对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内涵作了具体阐释,详细论述了叶嘉莹文论思想的三个核心理论:“兴发感动”说、“双重意蕴”论、“弱德之美”观。其中,对“兴发感动”说的阐述是从其本质特征、理论来源、动因与效果、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等四个维度加以展开的;“双重意蕴”论是从其内涵、形成因素、在词作中的体现等三个角度详加阐释的;“弱德之美”观则涉及到了该观点提出的缘起、内涵及其在批评实践中的体现、文化背景、理论价值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正文第三部分总结归纳了叶嘉莹文论思想的两个突出特点,即:情理兼擅的思维特质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正文第四部分则从注重对中国文论的继承与批判、注重对西方文论的学习与借鉴等两个方面探讨了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当代启示。结语部分先总结了全文,接着对叶嘉莹文论的不足之处有所提及,最后谈了叶嘉莹文论思想研究的前景。

孔灵婕[3](2019)在《彭燕郊晚期诗歌研究》文中认为从1938年到2008年,中国现代每一时期的现实语境,都在彭燕郊的诗歌作品中有所呈现。本文根据彭燕郊晚期诗歌大气、圆融的艺术个性,着力探讨诗人从1979年到2008年晚期诗歌写作的追求和诗作特征。绪论部分回顾学界目前对彭燕郊诗歌创作的认可,厘定了“晚期”诗歌的起始时间及其合理性,并介绍论题的研究现状,引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构架。第一章探讨彭燕郊晚期诗歌中的知性追求。从回顾“知性”在诗歌中的概念,以及新诗史上的知性写作始,以此为背景探究彭燕郊晚期核心的诗歌观念“思考的抒情”的意义,并结合诗人的生命经历、与当代诗坛的互动,受《野草》现代主义精神的滋养,以及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对话等经验,考察彭燕郊晚期诗歌重视“知性”的原因。第二章通过阐释彭燕郊晚期两首重要长诗《混沌初开》和《生生:多位一体》,来呈现彭燕郊晚期创作阶段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第三章分别论述了彭燕郊晚期诗歌中的核心意象,“海洋”、“气”和“光”,深入阐发彭燕郊在意象选取上的独特性与敏锐的洞察力。第四章从彭燕郊晚期诗歌的艺术策略出发,考察其晚期诗作的语言特征、艺术传达手段的多样性以及诗人重视散文诗写作的意义。综上不同侧面的探索,进而得出结论:彭燕郊在晚期写作阶段从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走向了现代的知性写作,从单向度的艺术传达手段转变为综合的、多变的艺术手法,从质朴的意象选择到能够呈现人类生存困境和生命理想的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屈服于身体年龄,愈老愈丰富,愈老愈包容,愈老愈具人文关怀意识的诗人形象。

祖木来提汗·阿里木[4](2018)在《铁依甫江·艾里耶夫抒情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撰写的。铁依甫江·艾里耶夫(1930-1989)是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爱国主义诗人、文学家和研究家。他所创作的爱国主义诗歌、翻译作品与其它散文体裁的作品及学术论文均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在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圈内,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还有着“爱国主义诗人”的美誉。他在40余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先后出版了《东方之歌》(1951年)、《和平之歌》(1956年)、《唱不完的歌》(1957年)、《祖国颂》(1964年)与《铁依甫江诗选》(1982年)等十多部维吾尔文和汉文诗集。其中不少作品还被译成英、俄、法、日等文字。他的诗歌创作始终以“歌颂党和祖国”“赞美幸福生活”为主线。这些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形式多样的诗歌不仅得到我国多民族读者的喜爱,而且在国外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无论是诗人也好,还是诗歌也罢,都在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定地位,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铁衣甫江·艾里耶夫从我国多民族文学中积极汲取营养,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诗歌观,并得以在诗歌呈现。铁衣甫江诗歌中蕴涵的中西方文化互文特点为他的诗歌研究领域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此外,这些诗歌形式多样、韵律优美、语言精炼但寓意颇深,这实现了诗人诗歌当中的形式和内容的高度一致。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对少数民族文艺发展的殷切关怀与政策支持下,少数民族文艺所取得的发展机遇和成果。并进一步讲述了我国当代诗歌创作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影响。最后将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创作置于我国当代诗歌创作大背景下进行了分析,概括出了研究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创作研究的价值。第一章围绕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被誉为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诗人进行展开,首先有力地探析了他爱国思想的形成。揭示了铁依甫江·艾里耶夫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深受维吾尔传统文学、中华传统美德与我国着名诗人屈原的影响,此外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我国前辈诗人也影响了他爱国思想的形成与深入;其二,运用符号学对诗人爱国主义诗歌中所运用的意象进行符号学解读;其三,仔细分析了他诗歌中所呈现出来的民族团结话语。第二章介绍到铁依甫江·艾里耶夫是在我国多民族文学环境中成长起来,甚至从国外的优秀诗人的诗歌中也吸取了不少营养成分的一位诗人。这自然而然的赋予了他诗作鲜明的互文性特征。本章,笔者将运用米哈伊尔·巴赫金、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杰勒德·热内特等人的互文性理论来系统观察分析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的互文性特点、运用的互文性手法和与原文的关系以及新文本中的作用等。第三章按照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的“文学研究以作品本身为主”观点,以“文学性”、“张力论”、“语境论”、“语义论”及“整体性”等相关理论和观点为切入口,着重探析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创作中为了展现出诗歌的“文学性”而运用的艺术技巧和材料安排。第四章铁依甫江·艾里耶夫与他的诗歌在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认可,不可分离于诗人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风格。况且,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1945-1989)起着积极作用,在当今社会还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因此,本章中着重探析铁依甫江·艾里耶夫的创作个性、艺术风格及诗歌中所呈现出来的美学价值。第五章提到在铁依甫江·艾里耶夫研究中其诗歌的接受和读者对他诗歌的再创作中对凸显其创作特点的作用一直被忽略。本章主要以补充铁依甫江·艾里耶夫研究的缺陷,完善相关研究为目的。笔者依据接受美学及其相关学科理论,围绕“我国当代文学史讲述中的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各民族读者阅读视野中的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世界性的译解与接受”及“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研究与批评”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最终,概括指出了铁依甫江·艾里耶夫对本民族文学与主流文学所作出的一份贡献。

张东艳[5](2018)在《清代杜诗评论研究》文中认为清代是杜诗研究的集大成时期,学界对清代杜诗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杜诗注本,而对以诗歌选本、诗话、笔记、书信、诗集序跋、专题着作、诗歌创作中的集杜、和杜、题咏杜祠、杜像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清代杜诗评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清代的杜诗评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王夫之、清代四大诗学代表王士禛、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等人的杜诗学进行研究,探讨清人如何解释杜诗的丰富内涵和发掘杜诗的审美价值,阐明这些解释和它们的历史条件的关联,以求重新认识杜诗的价值,探求杜诗与清代诗学建构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明末清初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和卢震《杜诗说略》两部稀见的论杜专着进行整理和研究,以求窥得明末清初杜诗学新变之一斑。本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七章,七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王夫之论杜的表现及其贬杜的原因和意义。在简要介绍王夫之诗学主张的基础上梳理其褒贬互陈的论杜表现,从诗学主张、政治背景、诗学背景三方面分析其贬杜的原因。王夫之贬杜的本质是其坚守的汉魏六朝审美传统与杜诗所代表的对传统的新变之间的矛盾冲突。王夫之对杜诗褒贬互陈的态度,更清晰地展现了杜甫在诗歌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审美传统,又开创了新的审美风尚。第二章探究王士禛以审美为中心的杜诗学,并探讨“渔洋不喜少陵”、《唐贤三昧集》不选杜诗等有争议的诗学问题。在探析王士禛“神韵说”的形成原因、美学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歌体裁、艺术、考证、评选、传播接受和杜甫人格等六方面梳理王士禛的论杜表现。王士禛颠覆了杜诗的集大成地位,从侧面揭示了杜诗的新变和丰富多样性;厘清了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了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力图重构以王维为中心的诗学价值系统,从反面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第三章探究沈德潜以政教为中心的杜诗学。在探析沈德潜“格调说”的渊源、内涵和诗学主张的基础上,从诗歌宗旨、诗歌体裁、集大成、诗法等四方面梳理沈德潜的论杜表现,并探析其在诗歌创作中对杜诗的借鉴和以政教论杜的不足之处。沈德潜推尊杜甫的主张一方面顺应了清王朝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借助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大助推力,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第四章探究翁方纲以诗法为中心的杜诗学。探析了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着重研究翁方纲《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和批杜特色。翁方纲将杜诗作为“肌理说”的典范,深入探讨了杜诗之“法”,借助杜诗建构“肌理说”,又用此说阐释杜诗,证明“肌理说”的正确性。杜诗成为翁方纲阐明诗学主张以及与前贤后学交流的媒介和平台。作为金石学家、书法家,翁方纲采用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批杜,首次大量借用书法术语批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系统,对清代杜诗学批评方法的创新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乾嘉年间杜诗学与金石学、书学交融的新特色。第五章探讨袁枚、赵翼、蒋士铨以性情为中心的杜诗学。三人论杜都以性情为中心,揭示了杜诗的抒情本质。但袁枚强调杜诗长于言情、“苦”和“多创”的特点,学杜并不独尊杜。赵翼肯定杜甫的创新,提出杜甫“天才论”,具有鲜明的尊杜倾向;并发挥史学家之长考证杜诗。蒋士铨没有摆脱“忠孝义烈”和“温柔敦厚”的窠臼,论杜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杜诗对诗歌创作的指导、借鉴意义。第六章探究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从《秋兴八首》的题目渊源、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等四方面论述《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贾开宗论《秋兴八首》的突出特点是以史证诗和借杜言志,体现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对杜诗学的影响。《秋兴八首偶论》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一部《秋兴八首》专论,又体现了清代杜诗学深入化、专题化的新特点。第七章探讨卢震《杜诗说略》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将《杜诗说略》的二十四则分为正变论、创作论、诗法论、鉴赏论等四部分进行论述。卢震论杜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道家、道教、佛教、书画艺术的术语譬喻诗学;突破了以往局限于杜诗的研究范式,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论杜。《杜诗说略》的性质类似于一本较为系统的《杜诗概论》,这在清代杜诗学史上尚属首例,体现了清初杜诗学的新变。

贾逸璇[6](2018)在《清代女性咏史诗中的政治评议与性别书写》文中研究指明清代女性创作有三千余首咏史诗,不仅在数量上远超前代总和,质量上也有令人叹服的佳作。在梳理了咏史诗的定义之后,本文主要从政治和性别的两个角度入手,通过分析汪端对元明之际的朝代想象与叙述、清代女性对西施随蠡说的贬斥、清代女性对杨贵妃形象的多样化评议,以此把握清代女性的人才观及其对于贞节观、祸水论的看法。在汪端看来,相较于朱明、蒙元,张吴政权更符合汪端人才观的美好想象,理想的君臣关系应当是上层爱才重士,至于个人品行上的荒淫不明、用才不当并不值得非议;而作为臣子,为主尽忠的体现不仅在不仕二朝上,平日里是否勤勉治事也是一大评价标准。汪端人才观的背后,暗含着对爱士之风的呼吁。西施背负有“美人计”的使命,因其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女性对她的贞节评价更为严肃。她们不愿意承认、不愿意赞同范蠡载施之举,不愿意强调其中的情爱因素,女诗人固守名节,以此自重,以此抵抗男性对个人名誉上的污蔑。在正史中,杨贵妃被视为“祸基”,经过了《长恨歌》《长生殿》的文学重塑,杨妃的政治性有所淡化,更多表现为痴情薄命的妃子形象。清代女性在书写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时,受到史实记载和文学重塑的双重影响,对杨贵妃的评价有多样化的趋势,主要有三种倾向:祸水,弃妇,巾帼,占据主流的仍是对杨妃充满同情怜惜的书写和评议。

唐臻娜[7](2017)在《刘若愚文学批评与翻译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认为国内刘若愚(James J.Y.Liu,1926-1986)研究理应由三大板块构成,一是刘若愚中国文学批评思想的评价及研究;二是对刘若愚英语着作中采用的翻译策略、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研究,对刘若愚中国文学批评的英语翻译实践进行翻译批评,实际也为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跨文化传播策略与如何推动中华文化翻译实践发展提供启示;三是刘若愚英语着作中译本的逐步完善、对中译本进行翻译批评与修订改进。遗憾的是至今较之第一板块研究的如火如荼,第二、三板块研究成果寥若晨星。本文以第一板块研究为主,第二板块为辅,并将研究触角伸展至第三板块,希冀为二、三板块研究的未来繁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第一章以追溯刘若愚在中国北京的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海外求学与任教经历的方式揭示了影响刘若愚文学批评成就的文化积淀是如何逐渐形成的,探讨刘若愚先生人生经历与学术成就之间的联系,并对刘先生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与分类。本文第二章对刘若愚的中国诗学系统化之路作了深入分析探讨,对作为系统化雏形的“四种诗观”现有的中译名是否妥当发表一己之见,对于刘若愚最为世人所知的“六大理论”的依托——刘若愚的圆形架构与艾布拉姆斯的三角形架构在内涵上差异与相同作了深入探讨,并对圆形架构及“六大理论”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归纳了七点不足,包括没有在“作家”与“读者”之间连线,没有在“宇宙”与“作品”之间连线,“决定理论”章节安排不当,“拟古主义”处理欠妥等方面。此外,刘若愚提出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an eventual universal theory of literature)”概念与“世界文学理论(world literary theory)”尽管英语原文不同,但译成汉语后由于表述接近易于混淆,本章追木溯源,对二者作了辨析,澄清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本文第二章主要探讨刘若愚的诗歌批评观点(诗歌是境界与语言的双道探索)以及刘若愚藉此观点进行的诗歌批评实践。本文将刘若愚的诗歌批评观点简称为“境界-语言论”,它是贯穿刘若愚诗歌批评实践的思想主脉。刘若愚在“境界-语言论”的基础上建立起诗歌评价标准:第一,这首诗在探索和体现它的境界上到什么程度?第二,它在发掘诗歌语言潜力上的程度又是怎样?本章对刘若愚“境界-语言论”形成的渊源作了探讨,刘若愚运用境界-语言论对李商隐诗歌、晏殊等六位北宋着名词家及其他的诗词名家进行批评实践,本文选取刘若愚的英语专着《李商隐的诗——中国九世纪的巴洛克诗人》作为境界-语言论的批评实践典范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第四章分析刘若愚在英语世界传播中国文学艺术所采用的一系列翻译策略,并探讨其翻译实践从而总结翻译经验。刘若愚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翻译观点,说明了自己的某些翻译策略,而某些翻译策略刘若愚本人并未言明,但在其翻译实践中体现出来,本文进行梳理总结、发掘呈现,并概括为“一致法”、“折中法”、“兼容法”、“角色说”、“注释法”、“祛模糊法”等。刘若愚的翻译策略与实践紧密结合,其翻译实践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他的翻译策略,本章逐一予以分析。刘若愚英语着作若从翻译实践类别上说可分两大主体:中国文论翻译与中国文学文本(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主体)的翻译,前者以《中国诗学》、《中国文学理论》为出色代表,后者以《李商隐的诗——中国九世纪的巴洛克诗人》、《北宋主要词家》为出色代表。对于刘若愚的中国文论翻译,本章采用译本比较的翻译批评方法将刘若愚的翻译与宇文所安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呈现出刘若愚中国文论翻译的匠心独具与显着特色。刘若愚的中国古典诗词翻译又以唐诗英译为亮点,尤其是李商隐诗歌英译较多。本章在梳理美国唐诗译介概况的背景基础上总结、评价刘若愚的翻译策略,例如“注释法”、“祛模糊法”等,凸显了刘若愚在英译唐诗时为彰显中华文化本土特色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与良苦用心。本章从文学批评与文学文本两个维度来梳理总结刘若愚的翻译实践,以期为今后中国文论与文学文本的英译积累宝贵经验,同时也为公正、全面地理解刘若愚传播弘扬中国文化之功提供切实的参考。本文第五章致力于呈现刘若愚文学批评的跨文化传播启示。通过结合心理学角度的“缺乏性动机”、“丰富性动机”以及巴赫金的“外位性”理论、帕森斯的“文化维模”等跨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来分析刘若愚的中国文学传播思路与策略,从而肯定了刘若愚在英语世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之功,总结了刘若愚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对于今后中华文学的域外传播带来三点启示:简言之,第一,理解缺乏性动机与丰富性动机;第二,考虑“文化维模”功能;第三,提倡“外位性”眼光。在时代呼唤“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的今天,总结刘若愚先生在英语世界传播中国文学艺术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对于加强和改进中国文化域外传播工作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与参考价值。中国文学与文化在异质文化语境的输出对于打破世界文学体系的不平等、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并且倡导多元文化并存、和而不同的世界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王小平[8](2016)在《东亚诗学流动视野中的杜国清诗歌传播》文中研究说明杜国清是着名的台湾旅美诗人,在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方面均有重要建树。其诗作在中国大陆地区传播已久,亦有日译本《希腊神弦曲》及韩译本《望乡》面世。杜国清诗歌作品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的翻译、传播各具特点,反映了作者与在地国文化的不同关系,另一方面,其诗作也体现出东西方诗学艺术相融合的诗歌特质。杜国清"台湾——日本——美国"的海外经历,与其诗艺探索、诗作传播的路径相交织,构成了东亚与世界文学关系的重要互动现象。

简婉[9](2013)在《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文中认为文化认同在当今台湾社会是一个争论不休、难解难分的议题,尤其「去中国化」意识升起,造成了台湾文化场域的巨大震荡,使得原为文化母体的中国竟变成了他者。但台湾文学根植於中国文化,是不争的事实。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於探究一九四九年之後台湾历经两岸政治的突变以及西方思潮的冲击,在社会环境剧烈震荡以及文化场域变迁下,现代诗如何穿越历史波澜与政治暗流,将中国在地理、历史、文化、思想、政治等方面之影响与冲击,带入不同时期各类型的书写,融汇西方文学主义思想以及本土意识,深刻表达出各时代不同的创作精神与风格,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以中国为脉络的书写路线。探讨的时间范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迄八十年代,横跨战前「前行代」及战後「新世代」两代诗人,涵盖现代主义及现实主义两个诗潮。探讨的内容,系以台湾现代诗体现的「中国(情结/意识)」书写为范围,它可以是具体的,例如地理的、政治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包括历史的、文化的、或情感的,综合归纳为四个层面:一是「政治中国」,一个造成两岸分裂、握有实体政权的中国,那是反共复国的目标,政治抗争的对手;一是「离散中国」,一个令人魂牵梦系的乡愁中国,那是先祖埋葬的地方,是亲人等候重逢的家园,那也是民族血缘关系不可分割的乡土故国;一是「古典中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优美的中国,是诗人至死不渝的精神信仰,也是诗人渴望回归的精神原乡;一是「临履中国」,一个出现在眼前的真实中国,解严开放之後,许多有人回到朝思暮想的故园,或探望亲人,或祭拜先祖,也有人回到书本上的历史现场,或文化凭吊,或旅游探索。这些不同层次、不同内涵、的中国情怀(意识)在不同时期的文化场域都有着不同的解读、反思与展现,彼此重叠交错,相互应声和鸣,共构成台湾现代文学中最严整的中国书写内容与辩证美学。

王鹏飞[10](2012)在《海外李商隐研究 ——以无题诗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商隐是晚唐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尤其是其意象优美却诗意难明的无题诗和相当于无题诗的短题诗,更是引起了众多的关注。虽然相对于众多其他古代着名文人而言,海外学界对李商隐的研究却一直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但是依然闪现出了一些颇有影响力的研究学者和研究成果。本文选取海外学者对李商隐诗意难明的诗歌的研究为核心对象,从诗题和明清以前流传的李商隐诗集版本、诗人生平、诗学理论及具体诗歌的个案研究三个角度入手,对来自北美、法国和日本三大传统海外汉学研究重镇的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展开对比分析和研究,并将之置于国内长期以来的研究传统和研究方式的背景之中,以期通过在一个更广阔的视域内的对比参照,发现各家之长,取以补短;或窥视彼之缺憾,为己借鉴;并最终归于对国内现有可见的李商隐研究的补充。本文第一章通过对晚唐有宋以来至清前期数百年间李商隐诗歌流传状况有重点的探析,并结合法国汉学家吴德明及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的研究,突出了流传行为本身对李商隐本人及其诗歌的诗题、风格、评价的可能的影响,以及当代对李商隐及其诗歌的风格与评价的形成可能;第二章综合对海外各家的李商隐诗歌本体研究成果中涉及李商隐生平及评价的内容,不仅整理出具有对比各家研究意义的李商隐生平系年谱表,更重点对李商隐的生年认定、婚姻党争与仕途、情感与情事、性格及仙道信仰等方面,结合相应的典型性诗篇进行具体的论证和分析,并对争论交集的问题提出个人观点;第三章首先对海外汉学界李商隐诗歌的诗学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综合和比较,继而以《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昨夜星辰昨夜风)二首和《燕台》四首为例展开论证,并对此前综合比较过的诗学理论进行参照性解读和分析,一方面对合理的、有创建的理论进行印证和补充,另一方面也对不合理的误读和不够科学的界定予以说明和驳论。

二、论杜国清爱情诗中意象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杜国清爱情诗中意象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学(小说) 风景研究概述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废名小说(风景)研究概述
        (一)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 新时期以来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论题的提出与创新之处
        (一) 论题的提出
        (二) 论文创新之处
上篇 “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
    第一章 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儿童风景化与“纯真新奇之美”
        一、“童恋三部曲”与追求“纯真之美”
        (一) “童恋三部曲”:《柚子》、《初恋》、《鹧鸪》
        (二) “发乎情止乎礼”的叙事模式
        二、风景的“陌生化”、“去道德化”与追求“新奇之美”
        (一) 风景的“陌生化”
        (二) 风景的“去道德化”
        (三) 儿童视角与“视角越界”
        第二节 儿童风景化与“哀伤之美”
        一、孤独恐惧之情与“以风景为家”
        (一) “桃园两个日头”与内心寒冷孤独
        (二) “橘树之梦”:渴望打破乏爱生活的美梦
        (三) “茅屋大概不该有”:生活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双重缺失
        (四) “桃子好吃”与隔膜误解
        二、风景叙事的诗意化、反讽性与“桃园之美”
        (一) 未被发现的“心病”与“美”的损毁者
        (二) “哀伤之美”与复杂的风景叙事特征
    第二章 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桃源之景”与“风景的阴暗面”
        一、女性自然化风景叙事与乡土“桃源之景”
        (一) “桃源三部曲”与人性之美的赞歌
        (二) 女性自然化与乡土之美的赞歌
        二、女性物化风景叙事与都市“风景的阴暗面”
        (一) 风景反讽与都市小说的女性物化
        (二) “风景道德化”与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
        三、赞“美”刺“丑”—审美理想的殊途同归
        第二节 “诗意世界”与“人间圣境”
        一、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与“诗意世界”
        (一) 早期小说的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 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与“人间圣境”
        (一) 女性崇拜与“美即宗教”:从人道主义到唯美主义
        (二) 女性之美: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
    第三章 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自然之美是心灵之美的折射
        一、追求心灵之美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一) “画图上的相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自然观
        (二) “最美的自然,还是人类的情感”: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人生观
        二、追求心灵之真的世界观
        (一) “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大小”—世界即记忆
        (二) “真善美三个字都是神”—“世界原不是虚空的”
        第二节 渴求美之永恒与死亡审美化
        一、“雨中山果落”: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一) 废名早期小说的死亡问题—作为人生主题的表现方式
        (二) 《枣》和《墓》—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二、“我所想像之死盖就是一个想像”:因惜美而想象死亡
        (一) 《桥》上卷下篇的死亡审美化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死亡审美化
        三、“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因存美而向往死亡
        (一) “做人类的坟墓”—凝固诗意生活之美
        (二) “细竹之睡”—“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
        (三) “投身饲虎”—以身“殉美”
        (四) “春天无今昔”—渴求时间静止与美之永恒
下篇 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四章 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以风景叙事为媒介的文体实验
        一、风景、故事与典故—中外文体之辨
        (一) 中外文学异同的整体认知与自我定位
        (二) 中外文学风景书写异同的认知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小说文体内部的实验与创新
        (一) 早期小说:风景结构文本与风景人物化
        (二) 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反讽与文体创新
        三、跨文体的小说文体实验与创新
        (一) 《去乡》、《花炮》:诗化、散文化、戏剧化
        (二) 《桥》上卷上篇:“要有文辞没有意思”与小说散文化
        第二节 “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中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桥》上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桥》下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三) 《桥》“风景典故”运用的统计分析
        二、外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外国小说、诗歌、戏剧中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外国风景典故运用背后的“风景”
    第五章 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言意之辨”的具象化
        一、“言不及意”与“言不尽意”的语言困境
        (一) “言能及意”“由言及意”与“言不及意”“言不尽意”
        (二) 人物无法言说与叙述者“代言”
        (三) 从“踌躇满志”到“很是疲倦”:“言意之辨”思考的深化
        二、“立像以尽意”与“得意忘言”的语言突围
        (一) 《桥》的语言突围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突围
        第二节 语言文字形态的杂陈—“亦庄亦谐”的无碍之境
        一、文白夹杂—“澄明自由”心境的自然流露
        (一) 文白夹杂与风景典故的运用
        (二) 文白夹杂与“庄”“谐”艺术效果
        二、汉英杂陈—讽刺与抒情的强化表达
        (一) 早期小说的汉英杂陈:情节讲述
        (二) 中期小说的汉英杂陈:反讽与抒情
        (三) 后期小说的汉英杂陈:事实陈述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修改—“求美增美”的极致追求
        一、以《竹林的故事》集为代表的早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二、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一) 文本意境的营造
        (二) 思想情感之美、心境之美和想象之美的凸显
        (三) 小说叙述视角的甄选
        (四) 标点符号的修改
    第六章 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真
        一、“时景”(现时之景)与“心景”(想象之景)
        二、“想像的雨不湿人”:从局部到整体的“心景”运用
        (一) 《清明》:“心景”的章内运用
        (二) 《今天下雨》:“心景”的整章运用
        (三) 《桥》上卷下篇:“心景”的整篇运用
        三、小说文本内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一) 小说文本内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二) 小说文本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第二节 情感之美与道德之善
        一、爱情叙事与风景叙事的“交响曲”
        (一) 早期小说:情感与道德的和谐相生
        (二) 中期小说:情感与道德博弈后的再度和谐
        二、艺术与道德关系之思的小说文本内表达:人物的艺术自觉
        (一) 《莫须有先生传》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二) 《桥》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结语
附录:废名小说创作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叶嘉莹文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实践与理论
    第一节 创作实践与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教学实践与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批评实践与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内涵阐释
    第一节 “兴发感动”说
    第二节 “双重意蕴”论
    第三节 “弱德之美”观
第三章 叶嘉莹文论思想的特点分析
    第一节 情理兼擅的思维特质
    第二节 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
第四章 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注重对中国文论的继承与批判
    第二节 注重对西方文论的学习与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彭燕郊晚期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对象的提出
    2 研究现状及不足
    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 知性的诗:彭燕郊晚期诗歌写作的追求
    1.1 从“感性”向“知性”: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
        1.1.1 诗歌中的“知性”
        1.1.2 新诗史上的“知性”写作脉络
        1.1.3 “思考的抒情”;彭燕郊晚期诗学观的核心
    1.2 彭燕郊晚期诗歌知性追求的来源
        1.2.1 对自我复杂经验与历史语境的沉思
        1.2.2 当代新诗审美趋向的回应
        1.2.3 受《野草》现代主义精神启发
        1.2.4 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对话
2 《混沌初开》与《生生:多位一体》:彭燕郊晚期的两部心灵长诗
    2.1 心灵史之一—《混沌初开》
        2.1.1 内省式生命存在之思的喷发
        2.1.2 “你”—保持审视距离的人称选择
        2.1.3 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
    2.2 心灵史之二—《生生:多位一体》
        2.2.1 生命哲学与历史反思的强音
        2.2.2 “五位一体”向“多位一体”的转变
        2.2.3 戏剧性角色与旁白解说
3 彭燕郊晚期诗歌的核心意象
    3.1 “海洋”:彭燕郊对个体存在境遇的揭示
    3.2 “气”:彭燕郊对生命的讴歌
    3.3 “光”:彭燕郊生命理想的象征
4 综合的诗:彭燕郊晚期诗歌的艺术策略
    4.1 彭燕郊晚期诗歌多元的艺术传达
        4.1.1 超验的想象
        4.1.2 感情和哲理熔铸的寓言化书写
    4.2 彭燕郊晚期诗歌的语言特征
        4.2.1 陌生化的语言
        4.2.2 对话性的沉思语言
    4.3 散文诗创作:彭燕郊晚期对新诗形式的探索
        4.3.1 现代散文诗的蔚然之风
        4.3.2 综合诗思的自由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铁依甫江·艾里耶夫抒情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本题目的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作的爱国情怀
    第一节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爱国思想的形成
        一、屈原的爱国思想对铁依甫江·艾里耶夫的影响
        二、诗人的个人经历与爱国思想的深入
        三、维吾尔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二节 爱的呐喊——诗歌的爱国情感与表达
        一、爱国主义诗歌的情感内涵
        二、爱国主义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
    第三节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中的民族团结话语
        一、爱国情怀的深化:诗作中民族关系的呈现
        二、文艺与文艺家的任务在诗人诗歌中的真实体现
        三、新疆各族人民文化在诗作中的呈现
    注释
第二章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创作的互文性
    第一节 主流文学与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之间的互文性
        一、鲁迅小说与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讽刺诗歌的互文性
        二、对艾青诗歌的改动
        三、符号和代码的替换
    第二节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与维吾尔传统文学之间的互文性
        一、诗人诗歌与维吾尔民间文学之间的互文性
        二、诗人诗歌与古典诗歌之间的互文性
    第三节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与国外诗歌之间的互文性
        一、符号和代码的替换
        二、仿作伊萨克维斯基
        三、诗歌跟国内外文学历史的对话性
    第四节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创作中的意象互文现象
        一、自然意象的互文性
        二、“动物”意象的互文性
    第五节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中的其他互文性
        一、铁依甫江·艾里耶夫微型小说与诗歌之间的互文性
        二、歌词语言和诗歌语言的互动
    注释
第三章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形式之美
    第一节 传统诗歌格律和韵式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中的表现
        一、阿鲁孜,巴尔玛克
        二、韵式
    第二节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的“平行式”
        一、排比平行
        二、复合平行
    第三节 诗人格律诗(阿鲁孜和巴尔玛克)的语言运用
        一、隐喻-悖论语言的运用
        二、语法结构的倒序
        三、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陌生化审美效果
    第四节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自由体诗歌文本解读
        一、复议理论:自由体诗歌中的含混
        二、充满张力的有机整体性
    第五节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文本叙事艺术
        一、叙事视角与叙述声音
        二、叙事时间
    注释
第四章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
        一、铁依甫江·艾里耶夫的创作个性
        二、铁依甫江·艾里耶夫的艺术风格
    第二节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的美学价值
        一、给读者带来真切的感受
        二、激发人们对生活与人性的思考
        三、引导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注释
第五章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史讲述中的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
    第二节 各民族读者阅读视野中的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
        一、艺术表现形式
        二、期待视野的相符合
    第三节 世界性的译介与接受
    第四节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诗歌批评与研究
    注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创作年表
附录二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 1945 年到 1989 年的诗歌创作年表
附录三 本论文所用的音标对列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的情况
致谢

(5)清代杜诗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杜诗学”概说
    二、研究范围及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基本框架
    五、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王夫之的杜诗学
    第一节 王夫之非杜批评析辨
        一、质疑杜甫的忠君爱国
        二、反对“诗史说”
        三、批判杜甫“诞于言志”
        四、批判杜诗直露和以议论入诗
        五、认为“杜诗不足法”
        六、抑杜扬李
    第二节 王夫之肯定杜诗的批评析辨
        一、相对肯定杜甫律诗
        二、部分肯定杜诗的艺术成就
    小结
第二章 “神韵”派的审美中心论:以王士禛为中心
    第一节 王士禛的“神韵说”
        一、“神韵说”的形成原因
        二、“神韵说”的美学内涵
    第二节 以辨体论杜诗
        一、古风
        二、律诗
        三、绝句
    第三节 以诗歌艺术论杜诗
        一、褒扬杜诗
        二、杜诗指瑕
    第四节 以考证论杜诗和杜甫
        一、考证杜诗注本、版本
        二、考证杜诗声律、真伪
        三、考证杜诗中涉及的制度、人名、物名、地名
        四、考证杜甫的生卒年和后代
    第五节 以选诗论杜诗
        一、《古诗选》
        二、《十种唐诗选》
        三、《唐贤三昧集》
        四、《唐人万首绝句选》
    第六节 以传播接受论杜诗
        一、概论前人学杜
        二、论王安石论杜
        三、论黄庭坚学杜
        四、论杜诗的民间流传
    第七节 以人格论杜甫
        一、批评杜甫人格的表现
        二、批评杜甫人格的原因
    小结
        一、以辨体论杜诗,凸显杜诗的新变和复杂多样
        二、厘清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
        三、重构诗学价值体系,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的经典地位
第三章 “格调”派的政教中心论:以沈德潜为中心
    第一节 沈德潜的“格调说”
        一、“格调”的渊源与内涵
        二、“格调说”的诗学主张
    第二节 沈德潜的诗教观
        一、温柔敦厚与比兴含蓄
        二、诗教与性情
    第三节 以宗旨论杜诗
        一、忠君爱国
        二、温柔敦厚
    第四节 以辨体论杜诗
        一、古风
        二、律诗
        三、绝句
    第五节 以集大成论杜诗
        一、杜诗对《诗》《骚》的继承
        二、杜诗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继承
        三、杜诗的新变
    第六节 以诗法论杜诗
        一、字法
        二、句法
        三、章法
    第七节 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小结
        一、政治方面:迎合官方意识形态
        二、诗学方面: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
        三、不足之处:道德批评的片面性
第四章 “肌理”派的诗法中心论:以翁方纲为中心
    第一节 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
        一、杜诗:“肌理说”的典范
        二、“铺陈排比”: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三、学习杜诗的态度:“师其意则其迹不必求肖之”
        四、学习杜诗的途径:“由苏入杜”和“黄诗逆笔”
        五、杜甫对前人的学习和对后人的影响
    第二节 翁方纲《杜诗附记》研究
        一、《杜诗附记》的动机目的
        二、《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翁方纲的批杜特点
        一、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
        二、借用书法术语论杜诗
        三、以“史法”论杜诗
    小结
第五章 “性灵”派的性情中心论:以袁枚、赵翼、蒋士铨为中心
    第一节 袁枚的杜诗学
        一、论杜诗之长于言情
        二、论杜诗之“苦”和“多创”
        三、论学杜
        四、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五、考证杜诗
        六、论杜甫之人品
        七、小结
    第二节 赵翼的杜诗学
        一、论杜诗之创新
        二、论杜甫之天才
        三、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四、考证杜诗
        五、杜诗指瑕
        六、小结
    第三节 蒋士铨的杜诗学
        一、论杜甫“忠孝义烈之心”和杜诗“温柔敦厚之旨”
        二、论杜诗注本
        三、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四、小结
第六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一: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
    第一节 《秋兴八首》的渊源
    第二节 《秋兴八首》的章法结构
        一、不可分割
        二、承上启下
    第三节 《秋兴八首》的语言艺术
        一、虚实相生的意象系统
        二、虚实交错的对偶方式
        三、用典
    第四节 《秋兴八首》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
        一、《秋兴八首》与《诗经》“六义”
        二、《秋兴八首》的温柔敦厚
    第五节 以史证诗与借杜言志
        一、以史证诗
        二、借杜言志
    小结
第七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二:卢震《杜诗说略》
    第一节 正变论
    第二节 创作论
    第三节 诗法论
    第四节 鉴赏论
    小结
结语
    一、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内容
    二、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特色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国内着作
    三、国外着作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科研论文
    二、科研项目
后记

(6)清代女性咏史诗中的政治评议与性别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第一章 咏史诗概念述义及辨析
    第一节 咏史诗定义
        一、古人之定义
        二、今人之定义
    第二节 咏史诗与怀古诗辨析
        一、咏史诗与怀古诗区别明显
        二、咏史诗与怀古诗为一类诗
        三、怀古诗与咏史诗有同有异
    第三节 咏史诗与咏怀诗辨析
    第四节 咏史诗与典故辨析
    第五节 咏史诗取材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抑朱崇张尊元统:汪端朝代想象背后的爱士诉求
    第一节 斥朱明之残暴
        一、忠贰排序中的斥明立场
        二、同情惨遭杀害的入明士人
    第二节 崇张吴之重才
        一、突出张吴爱才美誉——以张士信、潘元绍复杂人物形象的美化为例
        二、强调士人严守职责——以饶介、陈基评价差异为例
    第三节 尊蒙元之正统
    第四节 张吴与蒙元之间
        一、忽略元官仕张的变节问题
        二、褒扬劝张降元之义举
    小结
第三章 知是西子归何处,岂随陶朱浮扁舟?——清代女性对于西施下落的评述倾向
    第一节 西施下落考
        一、沉杀说
        二、随蠡说
    第二节 西施下落之争在清代女性咏史诗中的表现
        一、绝代佳人葬浪花——沉杀说在诗歌中的表现
        二、惜逐鸱夷未忍论——批评随蠡说在诗歌中的表现
        三、胜有斜阳照五湖——淡化随蠡说在诗歌中的表现
    小结
第四章 祸水·弃妇·巾帼: 杨贵妃形象的多样化评议
    第一节 祸国的妖星
        一、唐主宠妃危社稷: 祸水何以为祸?
        二、梅花高洁杨花荡: 咏梅妃诗中的杨妃侧影
    第二节 薄命的弃妇
        一、钿盒金钗誓已非: 盟约遭毁的可怜弃妇
        二、白骨抛残古驿荒: 马嵬惨死的薄命美人
        三、毕竟君王误妃子: 批评玄宗的潮流倾向
    第三节 报君的巾帼
        一、佩环零落委荒尘: 杨妃之死的史实记载与文学重塑
        二、为报君恩不顾身: 主动赴死的巾帼英雄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刘若愚文学批评与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着作
        (二) 博士硕士毕业论文
        (三) 期刊论文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刘若愚文学批评成就的文化积淀
    一、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
    二、任教经历与诗歌创作
    三、学术成果概貌
第二章 刘若愚的中国文论系统化建构
    一、系统化雏形——“四种诗观”
        1 “四种诗观”译名新探
        2 “四种诗观”的分野
        3 “四种诗观”的意义
    二、系统化成形——“六大理论”
        1 《中国文学理论》的目的
        2 “六大理论”的依托
        3 “六大理论”概貌
        4 圆形架构和“六大理论”的启发与缺陷
    三、刘若愚文学研究与世界文学
第三章 刘若愚诗歌批评观点与运用
    一、境界-语言论的渊源
        1 境界论
        2 “四种诗观”的短板
        3 儒家经学中心主义
        4 英美新批评
    二、境界-语言论的内涵
        1 境界-语言论的主张
        2 境界-语言批评标准
    三、境界-语言论实践典范
        1 海外李商隐诗歌研究
        2 李商隐诗的境界与语言
第四章 刘若愚翻译策略与实践
    一、刘若愚翻译策略及观点概要
    二、刘若愚的中国文论翻译
        1 中国文论翻译之难
        2 中国文论英译举隅
    三、刘若愚的诗歌翻译
        1 李商隐诗歌中的中国文化
        2 刘若愚的李商隐诗歌翻译背景
        3 刘若愚的李商隐诗歌翻译
        4 李商隐诗翻译之不足
第五章 刘若愚中国文学批评的跨文化传播启示
    一、理解缺乏性动机与丰富性动机
    二、考虑“文化维模”功能
    三、提倡“外位性”眼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一、 台湾文化认同的转移:从中国到乡土、从中心到边缘
        二、 文学史观的争议: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
        三、 「中国」主题在台湾现代诗中的脉络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现况分析
        一、 台湾对於中国文化认同之研究回顾与现况
        二、 大陆及海外对於台湾现代诗「中国意识」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一、 「中国情意结」的意涵与演变
        二、 「中国」书写主题与范围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述架构
第二章 文化场域变迁中台湾现代诗发展及其中国书写
    第一节 文学场域自主原则:世代诗人内部结构及其创作趋向
        一、 战前「前行代」诗人:现代主义的兴起及没落
        二、 战後「新世代」诗人:现实主义的回归与转向
    第二节 文学场域不自主原则:现实外在环境对现代诗发展影响
        一、 文艺政策与媒体传播对现代诗发展的压抑与推进
        二、 社会结构转型以及文化思潮变迁下现代诗的勃兴与转换
    第三节 文化场域思潮更迭对现代诗的中国书写冲击与影响
        一、 殖民化的混语书写
        二、 现代化的异质书写
        三、 「去中国化」的叛逆书写
    第四节 现代诗「中国」书写的因应调整与表现
        一、 中国书写在思潮变迁中的因应与自我调整
        二、 文化场域变迁中现代诗的中国书写表现
第三章 政治中国:从反共诗、政治抒情诗到抗议诗
    第一节 政治即非政治是名政治
        一、 「政治」与「诗」之间
        二、 「政治」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意涵
        三、 「政治中国」在台湾现代诗中的界说与表现
    第二节 “国仇家恨”的五○年代:反共战斗诗
        一、 国家机器主导下的反共文艺政策
        二、 反共狂飙时期集体吹奏的战斗诗歌
        三、 反共诗歌的特质及其作品表现
    第三节 放逐压抑的六○年代:政治感伤诗及忧患意识诗
        一、 现代主义兴起的背後:失根与放逐
        二、 存在的荒谬感:放逐於内在世界的政治感伤诗
        三、 飘泊在历史迷雾的忧患意识诗
    第四节 风起云涌的七○年代:民族回归的中国意识诗
        一、 「美」梦初醒的民族回归浪潮
        三、 重返现实与回望乡土:「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合体
        四、 民族主义热潮中的中国意识诗
    第五节 风云变色的八○年代:游移的两岸诗
        一、 认同摇摆的年代
        二、 乡土变调:谁的乡?谁的土?
        三、 认同游移中的统独意识
第四章 离散中国:乡愁诗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第一节 动乱时代中的生命迁徙:从离散、流亡到回归
        一、 「怀乡」之路:「离散」与「放逐」
        二、 中国文学史上的「离散」与「离伤」
        三、 台湾现代史上的离散文学──「怀乡」书写
    第二节 一九四九年後台湾「怀乡」文学的书写特质
        一、 时空变异中的怀乡书写:外省(迁台)第一代诗人
        二、 异域想像中的乡愁书写:外省第二代诗人
    第三节 以母体为圆心的乡愁:永远的「乡愁诗人」余光中
        一、 母亲是乡愁的起源
        二、 母亲是家国的化身
    第四节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远更生:外省第一代的原乡记忆
        一、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怀乡
        二、 悲莫悲兮生别离:怀亲
    第五节 万里关山万里愁:战後新生代想像的乡愁
        一、 血脉寻根:本省新生代诗人的想像乡愁
        二、 祖籍追想:外省第二代的继承乡愁
第五章 古典中国:现代诗人的古典追寻
    第一节 现代诗的古典路径探微
        一、 五四新诗的传统基因: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过渡
        二、 现代主义的古典倾向:断绝?欲拒还迎?还是拥抱
        三、 现实主义的古典风潮:从反传统到返传统
    第二节 古典传统的现代性与继承性
        一、 古典传统的现代意涵
        二、 古典的继承形式
        三、 古典的继承内容
    第三节 传永不熄灭的古典灵火
        一、 古典意绪的重铸
        二、 古典诗句的化用
        三、 古典诗题的新写
    第四节 塑永不凋零的古典形影
        一、 诗人源祖的追摩
        二、 诗人群像的再塑
第六章 临履中国:解严後多元混声中探亲诗、旅游诗
    第一节 原乡神话的变貌:中国意识的转折与失落
        一、 後现代与後殖民的去中心化理论在台湾
        二、 从中土到他土的意识转换及认同的位移
        三、 返乡现实冲击下「家」乡的再思考与再定义
    第二节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返乡诗或探亲诗
        一、 往事并不如烟:外省第一代诗人的返乡之路
        二、 家国的追梦:外省第二代的返乡诗
    第三节 重访故国旧游踪:文化乡愁诗
        一、 遇见江南的古典诗意
        二、 探访江河的文化流源
        三、 走进城市的历史记忆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文化场域变迁中诗人的世代交替及其中国意识
    第二节 思潮更迭中现代诗的中国性演义
    第三节 中国书写在现代诗中的起承转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海外李商隐研究 ——以无题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研究概况
    二、海外研究概况
第一章 无题之题——诗题和明清以前李商隐诗集版本研究
    一、作为诗题的“无题”
    二、明清前流传中的李商隐诗集版本
    三、诗歌流传过程对诗题的影响
第二章 诗人之谜——海外学界李商隐身世研究
    一、生年问题
    二、婚姻、党争及仕途
    三、情感与情事
    四、性格
    五、仙道信仰
第三章 诗之无题——海外学者无题诗论及个案分析
    一、海外各家无题诗论研究
    二、以《锦瑟》《无题》(相见时难、昨夜星辰)《燕台》为例的个案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海外李商隐研究部分资料简目
后记

四、论杜国清爱情诗中意象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D]. 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2]叶嘉莹文论思想研究[D]. 邢海滨.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彭燕郊晚期诗歌研究[D]. 孔灵婕. 宁波大学, 2019(06)
  • [4]铁依甫江·艾里耶夫抒情诗歌研究[D]. 祖木来提汗·阿里木. 新疆大学, 2018(12)
  • [5]清代杜诗评论研究[D]. 张东艳. 苏州大学, 2018(12)
  • [6]清代女性咏史诗中的政治评议与性别书写[D]. 贾逸璇. 南京大学, 2018(01)
  • [7]刘若愚文学批评与翻译研究[D]. 唐臻娜.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4)
  • [8]东亚诗学流动视野中的杜国清诗歌传播[J]. 王小平. 思想与文化, 2016(02)
  • [9]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D]. 简婉. 苏州大学, 2013(09)
  • [10]海外李商隐研究 ——以无题诗为中心[D]. 王鹏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论杜国庆情诗中意象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