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想电脑公司网络营销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佳[1](2021)在《善因营销中契合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营销形式不足以帮助企业应对外界冲击,也难以促使企业形成内部竞争优势。与此同时,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也给企业提出了新的任务,企业在追求效益,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把社会责任履行嵌入自身发展战略,主动承担新时代赋予企业的重要使命。企业有义务履行社会责任、改善社会环境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使经济社会符合新时代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此外,消费者日益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举措,并将其与自身商品选择和慈善参与需求结合从而作出购买决策。善因营销作为一种兼顾企业经济价值实现与社会责任承担的营销形式,在营销得当时能够吸引消费者广泛参与,在促进品牌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基础上带动企业、消费者与慈善组织实现多方共赢。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善因营销在不同情境下开展应用,但实施效果并非完全理想。部分企业品牌与其所选择的善因事项契合程度不高、或在选择了与之较为契合的善因事项时仍未达成预期的盈利目标,此类问题制约了善因营销的效果实现,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与长远发展,还可能使消费者产生抗拒抵触、难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善因营销背景下对契合这一概念的深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即善因营销中契合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理性行为理论、联想学习理论,构建了善因营销中契合类型与消费者购买意愿间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借助SPSS26.0等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通过理论推演与实证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善因营销中的两种契合类型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即品牌与善因事项间存在的功能契合与形象契合两种契合类型均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在两种契合类型中,形象契合相对于功能契合,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的影响作用更大;第二,消费者品牌态度在契合类型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即消费者的认知性品牌态度和情感性品牌态度均在契合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围绕上述结论,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启示:第一,从品牌出发,选择合适的善因事项。善因营销不仅可以作为企业的营销战略之一,更不失为一种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企业需精心选取合适的善因事项并与之合作,使善因营销不仅符合品牌主推产品或服务的鲜明特点,也与品牌自身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具有一致性。第二,从消费者出发,关注品牌态度。企业应从引导消费者品牌态度出发,将产品特性与消费者需求紧密结合,引起消费者对品牌的较好认知。同时要注重正向宣传引导,塑造品牌形象、讲好品牌故事、做好品牌文化、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推动品牌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张国信[2](2020)在《中等收入群体品牌认同的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研究 ——基于自我概念一致性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等收入群体因其特殊地位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与之相关的政策也相继出台。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使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把“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目标。而中等收入群体作为品牌消费的主力军,随着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的明显提高,品牌市场也会产生重要的变化。因此,探索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状况的影响因素以及边界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中等收入群体为研究对象,从自我对品牌的感知价值以及参照群体影响的角度入手,来分析两者对中等收入群体品牌偏好的影响。具体来说,感知价值可从功能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三个维度对中等收入群体品牌偏好产生影响,参照群体影响可从信息性影响、功利性影响和价值表达性影响三个维度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品牌偏好产生影响。另外,本研究还将探讨感知价值与参照群体影响中等收入群体品牌偏好的中介机制以及边界条件。通过与中等收入群体进行深度访谈和预测试来修正问卷,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我国六个地区的中等收入人群进行了正式的问卷调查。经过实证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感知价值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品牌偏好具有显着性地正向影响。另外,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感知价值的三个维度也影响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偏好,感知价值的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会显着性地正向影响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偏好。第二,参照群体影响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品牌偏好具有显着性地正向影响。参照群体影响可以为中等收入群体提供可供选择和值得信赖的品牌信息,其信息性影响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品牌偏好具有显着性地正向影响;功利性影响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品牌偏好具有显着性的正向影响;品牌作为一种品质和文化的象征,能够有效识别一个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形象,能够反映中等收入群体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品牌的价值表达性影响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品牌偏好具有显着性的正向影响。第三,感知价值和参照群体会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品牌认同有显着性影响。具体来说,感知价值以及其三个维度(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中等收入群体品牌认同的个人品牌认同维度有显着性的正向影响,参照群体影响及其三个维度(信息性影响、功利性影响和价值表达性影响)对中等收入群体品牌认同的个人品牌认同维度有显着性的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及其两个维度(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中等收入群体品牌认同的社会品牌认同维度有显着性的正向影响,参照群体影响及其两个维度(功利性影响和价值表达性影响)对中等收入群体品牌认同的社会品牌认同维度有显着性的正向影响。第四,品牌认同在感知价值、参照群体影响对中等收入群体品牌偏好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具体来说,品牌认同的个人品牌认同维度在感知价值的功能性价值、情感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对中等收入群体偏好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在参照群体影响的信息性影响、功利性影响以及价值表达性影响对中等收入群体品牌偏好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品牌认同的社会品牌认同维度在感知价值的情感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对中等收入群体偏好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在参照群体影响的功利性影响以及价值表达性影响中等收入群体品牌偏好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第五,自我概念一致性在感知价值和参照群体影响对品牌偏好的影响中起着调节作用。具体来说,自我概念一致性程度越高,感知价值与中等收入群体品牌偏好的关系越强,参照群体影响与中等收入群体品牌偏好的关系越强,而自我概念一致性越低,感知价值、参照群体影响对中等收入群体品牌的影响未达到显着性,另外自我概念一致性在感知价值通过品牌认同影响中等收入群体品牌偏好的过程中起着调节的中介作用,在参照群体影响通过品牌认同影响中等收入群体品牌偏好的过程中起着调节的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中等收入群体品牌偏好研究思路,并为中等收入群体品牌偏好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性贡献,也为品牌企业提供实践性价值。
胡宏雁[3](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周光[4](2020)在《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信息生成更多、传播速度更快和影响范围更广着称。互联网情境与传统情境存在很大区别。在互联网情境下,传统媒体纷纷走向网络,公众获取信息和表达舆论的方式发生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活动出现新的行为。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为品牌危机的研究带来挑战和机遇。已有研究表明,品牌危机的伤害程度与互联网直接相关。在互联网情境下,许多知名企业曾遭遇品牌危机;品牌危机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但不难发现,当前对品牌危机中互联网特性及作用的挖掘仍处在发展阶段;如何利用互联网情境及其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对品牌危机进行探索,是挑战也是机会。在这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如何对品牌危机进行界定,此问题涉及界定的角度,以及基于此角度的品牌危机内涵、特点、类型和年度变化趋势。其次要明确如何对品牌危机影响因素进行判定,此问题涉及对品牌危机构成影响的媒体、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因素。第三要弄清品牌危机如何对企业构成影响,此问题涉及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情境因素;以往研究注重对这一关系的定性分析,而如何进行实证分析将值得深入探讨。第四要关注品牌危机研究的落脚点,它涉及品牌危机的应对策略以及策略效果等。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和扎根理论,提出研究概念和基本模型框架。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品牌危机水平概念,对不同类型品牌危机进行区分。本文运用中国内地品牌100强的报刊报道文章,对品牌危机事件进行编码与统计;基于品牌危机的报道次数和影响程度,对品牌危机水平进行测量,最终得出不同事件和企业的品牌危机水平,进而明确其年度变化趋势。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运用解释水平理论观点,从媒体、企业和公众的角度辨析品牌危机的影响因素。本文将媒体作为品牌危机影响因素的主要来源,以此深入挖掘互联网情境下媒体的突出特点。解释水平理论将心理距离作为影响解释水平的主要因素,恰好可以帮助解释报纸版次、权威性、级别和地理距离等因素对品牌危机水平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对这些因素的显着性进行检验。针对第三个问题,本文首先运用免疫理论观点,预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此关系受到可控型、道德型和可辩解型品牌危机类型的调节。然后本文基于情感-认知理论,探索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内地品牌100强在报纸上的品牌危机报道文章;本文通过编码和统计,构成100强品牌企业在2000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工具变量的稳健性回归,证实了三种类型危机对品牌危机负面影响的削弱作用,以及公众情感与认知在影响机理中的作用。针对第四个问题,本文再次运用免疫理论观点,厘清企业的三种危机应对策略:辩解策略、沉默策略与和解策略。通过编码和统计,本文揭示三种应对策略为企业最常用策略。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三个种策略在三种类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不同作用。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首先,结合不同理论对品牌危机现象进行解释,其中免疫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被首次运用到品牌危机的研究中;研究结论反过来丰富理论本身。其次,本文通过互联网文本数据,对互联网特性进行了深入挖掘,其研究过程和结论,为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研究带来洞察。最后,合理地运用跨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也为同行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视角。
严鹤卿[5](2020)在《基于价值链的手机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以M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完善优化,其中企业的成本控制就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目前国内的手机市场是华为、小米、OPPO、VIVO四分天下的格局,M公司作为一家手机制造企业,想要在这些大型企业中站住脚跟获得一定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就必须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做到极致,而价值链能够从企业的战略层面对企业整体进行把控,全方位的对成本进行管理。为此本文以M公司为例研究其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归纳整理价值链的相关文献资料能够得知,企业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时利用价值链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所具有的竞争力,制定出能够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竞争战略,同时借鉴苹果小米公司的价值链成本管理的模式,本文在对M公司的成本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时发现,M公司在成本控制上存在对上游供货商成本控制不足、对下游客户成本控制不足、公司自身成本控制不完善的问题,然后利用价值链对M公司进行成本控制分析,通过分析发现M公司在战略定位是中低端产品、低价竞争。其优势是人力资源底子厚,有老牌的研发团队,与国际运营商的合作给了其宽广的销售网络。其劣势是公司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导致原材料供应商不稳定,次品率较高。同时在中低端市场也面临着华为、小米等一线品牌的挤压。同时M公司必须在了解成本形态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成本动因,实现对成本有效控制。并总结了成本控制存在的原因是对上游供货商、下游客户成本控制不到位,同时阐述了M公司自身的问题。最后根据全文的分析总结归纳出了M公司在战略定位、价值链和成本方面的对策建议。
吕丹[6](2020)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认为作为互联网与农业结合而形成的新业态,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普及之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借助电子商务的交易便捷、信息互联等特性,有效减少了农产品传统流通渠道的繁冗环节,拓宽了农产品的价格空间,推动了农业高质量生产与标准化建设进程。在满足城镇居民对食物多样性与高品质消费需求的同时,利用网络信息的公开透明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提升了农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此,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及农村地区相融合的扶持政策,力求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促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以及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学术界普遍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一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相较于普通农户更具备开拓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的资源和条件。如果能够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但有助于扩大“农产品进城”的规模,而且还能发挥带动作用以推动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然而,有调查显示,目前真正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不足五成,且其中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举步维艰。就在各级政府不断推出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利好政策以及电商扶贫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的情形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缘何仍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如何更好地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项亟需破解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对此提出的解题思路是:首先,深入剖析擎肘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根本原因,甄别和区分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明确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决定性条件;然后,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行为与收入变动的关系,揭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作用机理,其目的是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入增长着手,探讨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源动力;随后,进一步明晰不同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程度的增收效应;最后,综合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条件和增收效应两方面的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广泛而深入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即“甄别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异质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吸收程度的增收效应”,是本研究需要深入而系统阐释的重要科学问题。基于这一研究目标,以“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收入变动测度—增收机理分析”为研究思路,将全文布局如下:第一部分(第1-3章)介绍研究的缘起、理论渊源与文献综述,旨在阐明选题的研究目的、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性;同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相关理论与文献史进行梳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特点、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第二部分(第4、5章)回答“甄别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的问题。通过对理性行为理论、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等技术采纳理论的整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开展实证分析,明晰影响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作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第三部分(第6章)回答“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异质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等问题。从技术踏车理论和数字经济特征视角,设定收入决定方程,分别测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收入变动方向,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带动社员或签约农户收入变动关系;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动态能力—增收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引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揭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与增收效应之间的内在转化“黑箱”。第四部分(第7章)回答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吸收程度的增收效应”这一问题,解释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增收效应异质性。基于IT吸收理论,提出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概念,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过程,根据不同电子商务吸收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各阶段的增收效应。第五部分(第8章)结合前文研究结论,针对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以及阻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挥增收效应的各因素,提出形成“采纳→增收→采纳”动力循环的对策建议。通过开展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具有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的人才、良好的物流运输条件、开展电子商务所需资金以及政策扶持等要素,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条件。其中,对于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人力资源和政策扶持是其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必要因素,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定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则更看重效果易察和资金充裕度等因素。(2)对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投入,将有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收入的增加,但现阶段还不及对土地面积、劳动力、品牌建设等要素投入所产生的增收效果显着。不过,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正向影响,将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加深而同步增长。特别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高级阶段,网络规模效应将逐步得到释放,边际成本递减也会显着增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3)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人力资本进行投入,比资金投入对收入增长的作用更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于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主观认同感,相比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为显着。(4)流通渠道、交易费用和信息互联的共同作用,触发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效应,动态能力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环境动态性会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发挥作用。(5)农产品电子商务适销性、物流条件、粉丝社群、入驻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等因素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不同阶段中,均对增收效应产生了显着影响。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获得收入增长的根本条件,但是,针对所处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各阶段,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是获得增收的关键一环。(6)只有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才能切实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而扩大增收效应的根本是要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的动态能力,即从本质上而言,需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电子商务适应化”水平。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表现在:(1)针对电子商务采纳理论无法较好地解释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问题,本研究将农产品的属性、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农业生产经营者特征等因素纳入理论范畴,延伸了技术采纳理论的适用边界,较为全面地提供了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机理的理论模型,明晰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电子商务应用动态能力提升→产生增收效应→更广泛、更深入地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一动力循环机制。(2)针对现有研究多以单一农户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分类开展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各主体之间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的差异特征。(3)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过程中收入变动关系不明确的问题,本研究引入IT吸收理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之后,不同发展程度所呈现的增收效应阶段性差异进行阐释,明晰了各阶段的资源配置对增收的作用强度。(4)从实践层面,探索性地提出了农业生产经营全流程与电子商务相适应以提升增收效应的建议,其中,对于“电子商务适应化”的解释为科学地评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提供了创新思路。
王泽民[7](2020)在《多重制度逻辑下企业社会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剧增,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宏观环境背景下,企业国内外经营管理活动将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只有采取措施增强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产品与服务的认同,强化企业社会认同,才能稳定企业产品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此外,面对信息时代带来信息、知识的碎片化,人们对企业的认知日益模糊,企业社会认同面临认同解构的风险,亟待企业重塑社会认同,明晰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身份和形象。在这一背景下,制度逻辑作为宏观环境的反映,与企业合法性关系密切,故可以作为影响企业社会认同的前因变量,对企业社会认同塑造乃至重塑发挥作用。在梳理制度逻辑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本研究发现制度逻辑理论起源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在“文化效应”和“结构效应”的理论引导下被制度逻辑学派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制度理论,并逐渐形成了以国家、市场、公司、社区、宗教和家族为核心的制度逻辑分类。据此,本研究给出符合中国情境的制度逻辑,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制度逻辑、政府逻辑、社会逻辑的文化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实现制度逻辑微观基础整合模型与管理学理论内容的融合,一方面,本研究认为制度逻辑所彰显的文化内容嵌入在组织中,会成为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且制度逻辑理论关于文化知识激活在可用性、可获取性与活性三个方面的理论阐述同企业信息配置能力存在理论互通;另一方面,本研究从认知图式出发,通过整合组织学习能力、环境动态性与组织认知图式、企业战略导向之间的相互关系,架构了组织意向性四方格图,实现了管理学层面组织意向性与心理学层面图式理论、制度逻辑理论有界意向性的有效衔接。结合上述两方面在管理学上的理论拓展,以及制度逻辑宏观-微观跨层次模型的研究范式,本研究给出了多重制度逻辑对企业社会认同的影响机理。在系统阐述多重制度逻辑对企业社会认同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重制度逻辑量表、企业社会认同量表、管理者注意力量表、企业信息配置量表、组织意向性量表(包括组织学习能力量表和环境动态性量表两部分内容)和社会互动量表,本研究运用Mplus 7.4对该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多重制度逻辑对企业社会认同的影响存在两条作用路径,一是多重制度逻辑对企业社会认同存在直接效应,且会受到类社会互动的调节;二是管理者注意力在制度逻辑与企业社会认同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且会受到企业信息配置能力和社会人际互动水平的调节,组织意向性则会调节企业信息配置能力的调节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结合本研究为推动制度逻辑现实应用讨论的关于联想、华为和宝洁的案例,给出企业塑造社会认同在制度逻辑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吴瑞莲[8](2020)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华为与联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一直被称为制造大国,但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优势不复存在,只有高度重视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才能拯救我国多数企业的现实处境。至此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目标让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同时5G技术在起步之际,各国为了抢夺资源,必须大力自主研发科技,摆脱技术上的绝对依赖。本研究围绕“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展开。本文以我国120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2015-2018年四年期的数据为样本,研究样本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期研发投入对滞后一期和二期的财务绩效影响最为显着,不仅说明研发投入对企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也说明该影响具有时效性。案例部分从战略完全不同的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出发,对比分析注重技术研发的华为与走“贸技工”路线的联想近十年的年报数据,主要从两家企业各自研发投入强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出发,华为的研发投入强度远远高于联想,财务绩效水平也远比联想可观。科技创新是大势所趋,联想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也在逐年提高,但是增长量却不如高新技术样本企业的平均值,导致对财务绩效反而出现消极作用,据此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活动提出相关建议。
瞿淦[9](2020)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研究 ——理论与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杠杆。按照国际经验,产业升级动力结构源自国内与国际环境变动的双重驱动。无论是边际产业论,还是产品生命周期假说,都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的结构变革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已经从资本净输入国转变为净输出国,因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内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所产生的驱动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在探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产业升级方面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这类研究成果主要是描述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与母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研究或囿于对产业升级概念内涵理解的差异、或囿于理论关注的层面的不同,大多未能对国际直接投资助推产业升级的特殊性作出准确概括,同时对这种产业升级助推作用的内在机制及其传导过程也缺乏系统分析。本文在对产业升级作出“改进型”与“结构型”归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证据,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的基本假说。对外直接投资回馈国内产业升级的“反哺效应”,其本质是导入国际市场机制而非政府政策参数推进产业升级,从而将产业升级置于世界市场的大格局中加以考察和定位。基于这一假说,本文对“反哺效应”展开了分层解构。通过选取不同行业代表性厂商,刻画其在效率改进或产业链升级的具体路径。相关的案例分析不仅总结了我国厂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推进产业升级的运作经验,而且深入揭示了产品升级-企业升级-产业链升级的产业升级的微观和中观基础。并且,本文通过采集相关的面板数据,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定计量经济模型,从宏观视角对不同投资类型的“反哺效应”进一步加以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企业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和技术(效率)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其“反哺效应”的作用机制不仅存在路径差异,而且厂商的空间分布和行业选择的异质性,对效应的强弱程度亦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的案例研究和计量检验,本文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反哺效应”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机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建议认为,跨国公司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主体,是“反哺效应”能否生成的关键战略支点。“反哺主体企业化”要求我国大力培育多元化的跨国公司体系,这是国内产业升级耦合世界产业发展方向的有效抓手。而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反哺效应”的必要前提,是厂商的对外直接投资遵循国际市场需求导向,高效率的对外直接投资助推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反哺机制市场化”政策建议的实质,是要求企业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和投资区位时注重合理性和稳健性。对外直接投资视角下的产业升级企业化的“反哺主体”和市场化的“反哺机制”,其特点集中在反哺路径的国际化。“反哺路径国际化”对我国国内产业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制定产业升级政策。综上所述,“反哺效应”假说表明在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的“回路”中,产业升级并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副产品”。放大“反哺效应”既对中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国内产业升级开创了更广阔的国际经济空间。
朱燕[10](2019)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分工是国际交换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同时也是世界市场存在和运行的基本方式。18世纪60年代国际分工形成,随着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分工方式不断变化,形成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演化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外包、垂直FDI等形式将产品生产中的加工组装环节大规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产品内国际分工发展迅速,形成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以对外投资和跨国并购为主要形式的,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国际分工体系。加工贸易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视角来看,产品内国际分工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在生产力视角下,产品内国际分工发挥了分工的一般属性,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效应。但是在生产关系视角下,产品内国际分工是由掌握技术、拥有大量资本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发达国家企业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权利不对称导致利益分配的不均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而被动加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环节生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资源等初级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以加工贸易方式切入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全球生产网络,中国制造业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中国制造企业长期被锁定在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和组装环节,不能更多地分享由国际分工带来的利润。以技术为支撑的“发达资本”对“廉价劳动”主宰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国制造面临巨大的升级压力。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为基础,全面剖析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价值创造逻辑和价值分配逻辑,阐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二重性;同时,以发展中国家视角,分析中国制造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及发展困境;最后,结合马克思主义分工思想为中国制造产业升级提出有效路径。首先,梳理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包含的国际分工思想。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国际分工的二重性,辩证剖析了国际分工体系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并提出了消灭异化、消除被动分工从而建立主动分工的思想。萨米尔·阿明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结合国际分工现状阐述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现象,并为发展中国家提出摆脱依附的政策建议。本部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思想的系统梳理和全面分析,总结概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国际分工的动因、国际分工体系不平衡的根源以及国际分工的新选择,为全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其次,全面分析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涵、格局及实现形式,并基于马克思主义分工视角研究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二重性。产品内国际分工是企业分工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内部分工向外扩张的结果,是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网络分工。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及资源优势,将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剩余。但是在生产关系视角下,国际分工协作创造的经济剩余,在技术密集型环节生产者和劳动密集型环节生产者之间出现了不均等分配,掌握技术的发达的中心国家更多地占有“经济剩余”,形成了“中心”和“外围”的格局。再次,结合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二重性,深入分析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制造业升级的方向。制造业升级有三大方向:由简单的组装加工环节向核心零部件生产环节升级,由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环节升级,由生产制造环节向品牌营销环节升级。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产业链治理模式,产业升级过程中技术进步的类型与方向,产业升级过程中高素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和水平都会影响制造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变化。然后,结合中国制造业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并深入剖析中国制造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并以计算机产业为例分析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成为中国制造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通过承接国际跨国公司的制造外包,中国制造较快地融入了产品内国际分工价值链,实现了高速增长和快速发展,国际分工地位逐渐提高。但是中国制造业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产业链中长期被低端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中逐渐丧失主动权和控制权,外资企业成为中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因此,以加工贸易方式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中国制造业生产力获得了较大增长,但是却导致中国制造依附发展,中国制造面临较强的产业升级压力。最后,针对中国制造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提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中国制造产业升级、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必须要实现从“强链”向“新链”演进升级,并在“新链”中创新国际分工和利润分享模式。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最终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制造企业应该由被动参与国际分工转向主动创新国际分工模式,由融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转向积极构建全球自主价值链,由“依附型发展”转向“自主型发展”,建立新型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和利润共享模式。中国制造企业要改变被动分工,不能只是静态地利用自然的初级要素比较优势,而是要积极发展动态的后天获得性资源禀赋,实现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培养动态竞争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联想电脑公司网络营销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想电脑公司网络营销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善因营销中契合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 |
2.1.2 理性行为理论 |
2.1.3 联想学习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善因营销的相关研究 |
2.2.2 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相关研究 |
2.2.3 消费者品牌态度的相关研究 |
2.2.4 文献评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型构建与假设推演 |
3.1 模型构建 |
3.2 假设提出 |
3.2.1 契合类型对购买意愿的直接效应 |
3.2.2 品牌态度的中介效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量表设计与变量测量 |
4.1.1 契合类型特征量表选取 |
4.1.2 品牌态度量表选取 |
4.1.3 购买意愿量表选取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4.2.1 样本选取 |
4.2.2 数据收集 |
4.3 统计分析方法 |
4.3.1 信效度分析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多元回归分析 |
4.4 小样本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4.4.1 小样本数据的收集与描述 |
4.4.2 小样本量表的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信效度检验与相关性分析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检验 |
5.2.3 相关性分析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5.3.1 契合类型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检验 |
5.3.2 品牌态度的中介作用检验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管理启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中等收入群体品牌认同的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研究 ——基于自我概念一致性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1.3 研究结构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中等收入群体文献综述 |
2.2 感知价值研究回顾 |
2.3 参照群体研究述评 |
2.4 品牌认同文献回溯 |
2.5 品牌偏好研究综述 |
2.6 自我概念一致性文献回顾 |
第3章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
3.1 理论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第4章 研究方法与变量测量 |
4.1 深度访谈 |
4.2 变量测量 |
4.3 预测试 |
第5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样本来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4 假设检验 |
5.5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 |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
一、市场评估方法 |
二、成本评估方法 |
三、收益评估方法 |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互联网相关概念 |
2.1.2 危机相关概念 |
2.1.3 品牌危机相关概念 |
2.1.4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 |
2.1.5 企业绩效相关概念 |
2.1.6 品牌危机与企业的关系 |
2.1.7 品牌危机与消费者的关系 |
2.1.8 品牌危机的溢出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组织合法性理论 |
2.2.2 企业免疫理论 |
2.2.3 解释水平理论 |
2.2.4 情感-认知理论 |
2.3 简要总结 |
第三章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特征的定性分析 |
3.1 样本与数据 |
3.1.1 样本 |
3.1.2 数据收集 |
3.2 扎根理论分析 |
3.2.1 扎根理论 |
3.2.2 数据分析 |
3.3 分析结果 |
3.3.1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相关概念 |
3.3.2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影响因素 |
3.3.3 互联网情境下的企业相关因素 |
3.3.4 互联网情境下的公众情感与认知 |
3.3.5 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
3.4 简要总结 |
第四章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品牌危机影响因素研究 |
4.1 理论推导与假设建构 |
4.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4.2.1 研究模型 |
4.2.2 研究变量 |
4.3 样本与数据 |
4.3.1 样本 |
4.3.2 数据收集 |
4.3.3 数据编码 |
4.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
4.4.1 品牌危机事实描述分析 |
4.4.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 实证分析 |
4.5.1 互联网情境下媒体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
4.5.2 互联网情境下企业相关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
4.5.3 互联网情境下消费者相关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
4.6 简要总结 |
第五章 基于危机分类的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5.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 |
5.1.1 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 |
5.1.2 危机类型的调节作用 |
5.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5.2.1 研究模型 |
5.2.2 研究变量 |
5.3 样本与数据 |
5.3.1 样本 |
5.3.2 数据收集 |
5.3.3 数据编码 |
5.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
5.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变量年度变化趋势 |
5.5 实证分析 |
5.5.1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5.2 数据特征分析 |
5.5.3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假设检验 |
5.6 简要总结 |
第六章 基于公众情感与认知的品牌危机影响机制研究 |
6.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 |
6.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6.2.1 研究模型 |
6.2.2 研究变量 |
6.3 样本与数据 |
6.3.1 样本 |
6.3.2 数据收集 |
6.3.3 数据编码 |
6.4 基本事实与统计分析 |
6.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公众情感与认知变化趋势 |
6.5 实证分析 |
6.5.1 变量相关性分析 |
6.5.2 假设检验 |
6.6 简要总结 |
第七章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的企业应对及效果研究 |
7.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设 |
7.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7.2.1 研究模型 |
7.2.2 研究变量 |
7.3 样本与数据 |
7.3.1 样本 |
7.3.2 数据收集 |
7.3.3 数据编码 |
7.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
7.4.1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企业应对策略描述分析 |
7.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企业应对策略的年度变化趋势 |
7.5 实证分析 |
7.5.1 互联网情境下行业与所有制对应对策略的影响 |
7.5.2 互联网情境下企业应对策略相关的假设检验 |
7.6 简要总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8.2.1 理论贡献 |
8.2.2 实践启示 |
8.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5)基于价值链的手机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以M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成本控制概述 |
2.1.1 成本控制定义 |
2.1.2 成本控制目标 |
2.1.3 成本控制内容 |
2.2 相关理论 |
2.2.1 价值链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精益生产理论 |
2.2.4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
2.3 价值链模型 |
2.3.1 价值链分析框架 |
2.3.2 价值链分析内容 |
第三章 国内外手机制造标杆企业价值链管理案例分析 |
3.1 苹果公司价值链案例 |
3.2 小米公司价值链案例 |
3.3 行业标杆企业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模式总结 |
第四章 M公司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
4.1 M公司简介 |
4.2 M公司成本控制现状 |
4.2.1 公司营收状况 |
4.2.2 公司营业利润 |
4.2.3 公司成本利润率 |
4.2.4 公司成本构成分析 |
4.2.5 敏感性分析 |
4.3 M公成本控制问卷调查 |
第五章 基于价值链的M公司成本管理分析 |
5.1 基于SWOT的M公司战略定位分析 |
5.1.1 SWOT分析 |
5.1.2 M公司的战略定位总结 |
5.2 行业价值链 |
5.3 供应链综合成本分析 |
5.3.1 M公司研发成本分析 |
5.3.2 M公司采购成本分析 |
5.3.3 M公司生产成本分析 |
5.3.4 M公司销售成本分析 |
5.3.5 M公司库存成本分析 |
5.4 M公司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5.4.1 上下游供应链掌控力度不强 |
5.4.2 研发投入不足影响公司获得竞争优势 |
5.4.3 公司产品市场占比较小,不重视新市场开发 |
5.4.4 库存管理不合理,物流成本过大 |
5.4.5 营销模式不丰富,客群为中低端 |
5.5 M公司成本控制中对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建立 |
第六章 M公司解决成本控制问题应采用的策略 |
6.1 完善公司的上下游企业供应链 |
6.2 加大研发投入 |
6.3 开发海外市场,扩大市场规模 |
6.4 优化库存管理模式 |
6.5 拓展营销方式,提高品牌形象 |
6.6 小结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M公司成本管理问卷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项目管理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1.2.2 电子商务采纳 |
1.2.3 增收效应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理论基础 |
2.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增收的理论基础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 |
2.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 |
2.2.3 农民增收内涵 |
2.2.4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 |
2.3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现状分析 |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
3.1.1 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 |
3.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3.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现状 |
3.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情况 |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 |
3.3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难点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因素梳理及量表设计 |
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1 技术因素 |
4.1.2 内部因素 |
4.1.3 外部因素 |
4.1.4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关系 |
4.1.5 控制变量设定 |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量表设计 |
4.2.1 初始量表设计 |
4.2.2 调查问卷设计 |
4.2.3 调查问卷前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样本数据来源 |
5.1.1 样本地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 |
5.1.2 样本容量的确定及采集方法 |
5.1.3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SEM分析 |
5.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2 实证分析与假说检验 |
5.2.3 检验结果分析 |
5.3 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组间恒等性检验和多群组SEM分析 |
5.3.2 多群组SEM实证结果分析 |
5.4 研究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效应分析 |
6.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 |
6.1.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分析 |
6.1.2 变量选取与样本统计 |
6.1.3 收入影响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
6.1.4 研究结论 |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分析 |
6.2.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模型构建 |
6.2.2 变量测量与数据统计 |
6.2.3 增收机理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
6.2.4 研究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吸收的增收效应分析 |
7.1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与增收效应的理论分析 |
7.1.1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内涵 |
7.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程度的划分 |
7.1.3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与收入增长的关系 |
7.2 研究设计 |
7.2.1 变量设定 |
7.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分析 |
7.3.1 因子分析 |
7.3.2 模型检验 |
7.3.3 研究结论 |
7.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案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对策与措施 |
8.1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思路 |
8.2 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原因 |
8.2.1 客观条件方面 |
8.2.2 主观意识方面 |
8.3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措施 |
8.3.1 政府部门应着力完善电子商务扶持机制 |
8.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着力提升电子商务动态能力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 |
9.2.1 研究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多重制度逻辑下企业社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社会认同理论 |
2.1.1 认同理论 |
2.1.2 社会认同理论 |
2.1.3 社会认同解构与危机 |
2.1.4 企业社会认同建构 |
2.2 制度逻辑理论:起源与发展 |
2.2.1 新制度主义下的制度逻辑:起源 |
2.2.2 制度逻辑学派下的制度逻辑:发展 |
2.3 评述与理论拓展 |
2.3.1 制度逻辑研究评述 |
2.3.2 制度经济学与制度逻辑理论 |
2.3.3 多重制度逻辑的理论拓展 |
第3章 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模型 |
3.1.1 文化知识激活与企业信息配置 |
3.1.2 有界意向性与组织意向性 |
3.2 研究假设 |
3.2.1 制度逻辑的主效应 |
3.2.2 管理者注意力的中介效应 |
3.2.3 企业信息配置被调节的调节效应 |
3.2.4 社会互动的调节效应 |
3.2.5 管理者注意力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
3.2.6 影响机制的概念模型 |
第4章 指标设计选取与数据收集 |
4.1 问卷设计与指标测度 |
4.2 数据收集 |
4.3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4.3.1 问卷信度检验 |
4.3.2 问卷效度检验 |
第5章 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5.1 制度逻辑的主效应检验 |
5.2 管理者注意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 管理者注意力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社会互动的调节效应检验 |
5.5 影响机制两条路径的综合分析 |
5.5.1 直接效应路径的综合分析 |
5.5.2 管理者注意力中介路径的综合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现实背景再讨论 |
6.3 对策建议 |
6.3.1 理解制度逻辑,精确把握文化符号 |
6.3.2 完善信息配置,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
6.3.3 协同利益群体,丰富社会人际互动 |
6.3.4 平衡品牌塑造,优化关注焦点配置 |
6.3.5 互补逻辑内容,彰显企业价值观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华为与联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关研发投入的研究 |
1.2.2 有关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现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新技术企业 |
2.1.2 研发投入 |
2.2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现状 |
2.2.1 企业分布格局较单一 |
2.2.2 研发投入总量及强度不足 |
2.2.3 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不足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 |
3.1 影响机理与假设的提出 |
3.2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择 |
3.2.1 投入指标与绩效指标的选取 |
3.2.2 模型建立 |
3.2.3 数据来源及样本的确定 |
3.3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3.3.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样本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 |
3.3.2 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3.3.3 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回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
4.1.1 华为基本情况介绍 |
4.1.2 联想基本情况介绍 |
4.1.3 企业对比 |
4.2 案例企业的研发投入、产出及绩效比较分析 |
4.2.1 华为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情况分析 |
4.2.2 案例企业研发投入及财务绩效比较分析 |
4.3 启示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企业投资眼光要长远 |
5.2.2 增加研发投入并提高产出效能 |
5.2.3 加强基础性研发工作,培养原创核心技术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谢辞 |
(9)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研究 ——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对外直接投资 |
1.2.2 产业升级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理论综述 |
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形成与发展 |
2.1.1 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成果 |
2.2.2 国内研究成果 |
2.3 现有理论评述 |
第3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特征分析 |
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 |
3.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增速快 |
3.1.2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跟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
3.1.3 中国已步入净资本净输出阶段 |
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分布特征 |
3.2.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
3.2.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分布 |
3.2.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选择 |
3.2.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选择 |
3.3 中国产业升级的特征和演化分析 |
3.3.1 中国产业升级基本特征 |
3.3.2 中美产业升级水平对比 |
第4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生成机制分析 |
4.1 产业升级的基础条件 |
4.1.1 资源供给 |
4.1.2 市场需求 |
4.1.3 技术创新 |
4.1.4 战略资产 |
4.2 反哺效应假说 |
4.2.1 反哺效应的定义 |
4.2.2 反哺效应的特征 |
4.2.3 反哺效应的内涵 |
4.2.4 反哺效应微观理论模型 |
4.3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生成机制 |
4.3.1 对外直接投资资源供给反哺机制 |
4.3.2 对外直接投资市场扩张反哺机制 |
4.3.3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帕累托改进机制 |
4.3.4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战略导向反哺机制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跨案例分析 |
5.1 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
5.2 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
5.3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
5.4 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
第6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实证分析 |
6.1 理论假说和变量选择 |
6.1.1 理论假设 |
6.1.2 变量设置 |
6.2 样本选择和模型介绍 |
6.2.1 样本选择 |
6.2.2 模型介绍 |
6.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1 基于整体视角 |
6.3.2 基于年份视角 |
6.3.3 基于区域视角 |
6.4 平稳性检验 |
6.4.1 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 |
6.4.2 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
6.5 整体实证分析 |
6.5.1 静态面板结果 |
6.5.2 动态面板结果 |
6.5.3 稳健性检验 |
6.6 母国空间异质性与产业升级反哺效应 |
6.6.1 东部地区 |
6.6.2 中部地区 |
6.6.3 西部地区 |
6.6.4 小结 |
6.7 东道国投资区位与产业升级反哺效应 |
6.7.1 平稳性检验 |
6.7.2 协整检验 |
6.7.3 回归分析 |
6.8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和产业升级反哺效应 |
6.8.1 灰色关联度方法 |
6.8.2 数据选取 |
6.8.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有显着的反哺效应 |
7.1.2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反哺效应不均衡 |
7.1.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区位选择有差异 |
7.1.4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 |
7.2 产业升级反哺效应放大的政策建议 |
7.2.1 反哺主体企业化 |
7.2.2 反哺路径国际化 |
7.2.3 反哺机制市场化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主持和参与课题 |
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的研究 |
三、简要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内容与总体框架 |
一、主要内容 |
二、总体框架 |
第五节 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思想及西方国际分工思想评析 |
第一节 马克思国际分工思想 |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 |
二、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
三、马克思“消灭分工”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不发达政治经济学中的国际分工思想 |
一、保罗·巴兰的国际分工思想 |
二、安德列·冈德·弗兰克的国际分工思想 |
三、西奥东尼奥·多斯—桑托斯的国际分工思想 |
四、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的国际分工思想 |
五、阿吉里·伊曼纽尔的国际分工思想 |
六、萨米尔·阿明的国际分工思想 |
七、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国际分工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思想科学内涵 |
一、国际分工的动因是资本的逐利性 |
二、国际分工不平衡的根源是技术差距 |
三、国际分工的格局是中心和外围并存 |
四、国际分工体系存在二重逻辑 |
五、国际分工的新选择是消除异化、消灭被动分工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与西方经济学国际分工思想比较研究 |
一、西方经济学有代表性的国际分工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与西方经济学国际分工思想的差异 |
第二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主导力量及实现形式 |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发展演变 |
一、产业间分工 |
二、产业内分工 |
三、产品内分工 |
第二节 产业间、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演变的原因 |
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 |
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
三、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
第三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涵及特征 |
一、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涵 |
二、产品内国际分工价值链 |
第四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和实现形式 |
一、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 |
二、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实现形式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分工视域下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二重逻辑 |
第一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价值创造逻辑 |
一、产品生产环节的技术可分割性 |
二、各参与者的特殊职能及比较优势 |
三、产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
四、组织模式和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创新 |
五、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 |
六、中间产品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 |
第二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价值分配逻辑 |
一、经济剩余向价值链的主导企业转移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丧失长期发展能力 |
三、高素质熟练劳动力不断流向发达国家 |
第三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中心—外围”格局成因 |
一、技术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
二、经济剩余的持续转移 |
三、劳资关系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大 |
第四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制造业升级方向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制造业升级方向 |
一、加工组装环节向核心零部件生产环节升级 |
二、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环节升级 |
三、生产制造环节向品牌营销环节升级 |
第二节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互动机制 |
一、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极强互利性 |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
三、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价值链的主导力量 |
第三节 影响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因素 |
一、产业升级过程中技术进步的类型与方向 |
二、产业升级过程中高素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和水平 |
三、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产业链治理模式 |
第五章 中国制造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二重性及产业升级紧迫性 |
第一节 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和历程 |
一、加工贸易成为中国制造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 |
二、加工贸易形成与发展的动因 |
三、中国制造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历程 |
第二节 中国制造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二重性 |
一、加工贸易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
二、加工贸易导致中国制造陷入依附发展困境 |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研发强度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二、高端人力资本匮乏,过度依赖低端劳动力比较优势 |
三、品牌培育能力不足,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滞后 |
四、中间产品国内采购率较低,国内产业链有待于进一步延长 |
第四节 计算机产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网络及利润分享格局 |
一、计算机产业的产品内国际分工网络 |
二、计算机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利润分享格局 |
第五节 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紧迫性 |
一、增强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紧迫性的国际因素 |
二、增强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紧迫性的国内因素 |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由“强链”向“新链”演进升级 |
第一节 “强链”:积极参与现有国际分工体系,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
一、在国际产业合作中提高技术水平,向价值链上下游延伸 |
二、推动内资企业主导加工贸易,提高我国资本积累速度 |
三、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 |
第二节 “新链”:消除被迫分工,构建全球自主价值链 |
一、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加快高素质劳动力要素积累 |
二、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提高本土企业专有生产能力 |
三、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国制造企业协同发展 |
四、积极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大力发展出料加工贸易 |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培育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 |
第三节 在“新链”中,创新国际分工和利润分享新模式 |
一、建立各国平等参与、协同发展的国际分工产业链 |
二、构建普惠共赢、利润共享的国际分工新格局 |
第七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案例实证 |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现状 |
第二节 万向集团产业升级路径分析 |
一、初创时作为专业化代工企业,具有较强依附性 |
二、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环节攀升 |
三、整合全球品牌资源,向全球价值链下游环节延伸 |
四、资源整合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构建全球自主生产网络 |
第三节 万向集团产业升级成效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联想电脑公司网络营销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善因营销中契合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 孙晓佳.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中等收入群体品牌认同的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研究 ——基于自我概念一致性的调节作用[D]. 张国信. 吉林大学, 2020(03)
- [3]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4]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周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基于价值链的手机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以M公司为例[D]. 严鹤卿.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吕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多重制度逻辑下企业社会认同研究[D]. 王泽民. 吉林大学, 2020(08)
- [8]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华为与联想为例[D]. 吴瑞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9]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研究 ——理论与实证[D]. 瞿淦. 苏州大学, 2020(06)
- [10]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 朱燕.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