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拓 创新 团结 进取——丘亮辉同志在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苏彬[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苏峰[2](2018)在《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的二十余年,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受苏联模式影响以及长期被“左”的思想所禁锢,中共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规律;认为公有制结构越大越公越纯越好,致使新中国成立初期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不断“过渡”和“升级”,最终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按劳分配也被异化为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经济发展,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调动多方积极性,多种经济成分经历了从默认、限制到引导、促进的过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贸经济、集多种经济成分于一体的股份制经济,以及获得法定地位的私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突破与发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改革开放40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培育市场竞争环境、解决人民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聚焦1978年至1988年多种经济成分的复苏和兴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总结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正反两方面经验,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1978年至1988年,北京城乡多种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多种联产责任制和安置待业青年工作为集体经济的兴起、个体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从实际出发、探索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京郊之路”和推动乡村工业化的乡镇企业,有力推动了京郊农村集体经济的崛起;引发全国关注的“牛奶难”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展现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探索;改革开放后十年间,商业流通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对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和合资饭店,标志着外资经济在北京的起步;中关村一条街早期的三个争论和三次风波,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尝试、政府作用对民营科技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正是这些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力促进了购销政策、物价政策、商业流通、财政管理、街道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深刻改变了所有制经济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总的来说,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呈现出国有和集体经济主体地位巩固、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特点,扭转了人们此前的思想观念,迎来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从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是制定所有制政策的根本依据;二是生产力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客观标准;三是解放思想是推动所有制理论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四是政府推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有力支撑;五是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时代使命,不能站在今天苛责昨天。改革开放后这十多年北京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基本做到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内在需求和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特色鲜明,成绩突出,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郭景川[3](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崔良晓[4](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陈明辉[5](2017)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文中研究表明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社会的救国思潮相结合,形成了影响广泛的体育救国思潮,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发展。然而,重要的国内外赛事和全国性体育组织几乎都掌握在以基督教青年会为代表的外国人手中。随着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发展,收回体育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热心体育事业的社会名流及一批受过体育专业教育的体育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于1924年正式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停滞、复会、恢复重建,直至改组的曲折历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后,先后采用董事制和理监事制,不断完善组织的内部结构,同时制定了较为规范的议事制度和内控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组织的有序运行。以张伯苓、王正廷、沈嗣良、董守义等为核心的领导群体成员热心会务,并通过邀请社会各界名流担任职务等方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网络,对中华体协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通过编译、发行体育书刊,举办体育讲习会、体育讨论会和体育培训班,组织体育表演团,派遣体育指导员,联络社会各界名流、放映体育电影及举办体育展览等方式积极传播体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观,而且还通过组建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使得体育空间不断拓展,逐渐由学校推及社会,由东部地区扩散至西部地区,推动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社会化和普及化进程,促进了西方现代文明在中国的传播和扩散。在此过程中,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通过与政府开展广泛的合作,使得南京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得以扩展、国家渗透能力和政治控制能力得以增强,推动了现代民族国家建构。随着各种体育赛事的发展,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逐渐建立起一个包括统一的赛事规范、多层次的赛事格局、多元化的赛事目标、中西合璧的赛事内容及现代化的体育设施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体育赛事制度,推动了民国时期体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此外,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还以体育为载体开展体育慈善活动,扩展了社会体育事业的范畴和体育文化的内涵,而且还在一定程度起到了补助政府行政之作用。作为民国时期社会体育事实上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仅积极发展国内社会体育事业,而且代表中国开展国际体育交往。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仅致力于加入国际体育组织,主办、参与国际体育赛事以及开展国际体育间的交流与考察,而且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极大地推动了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推动中国体育国际化进程的同时,还借助国际体育舞台,开展体育公共外交,在展示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敦睦邦交及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和中国的国际化进程。
刘奕[6](2016)在《中国教育学会研究 ——基于学科制度视角》文中指出中国教育学会是在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全国性的教育学术团体组织,旨在团结、凝聚教育学科中众多的理论研究者与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传播教育知识,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教育学会自身的成立是教育学术交流发展的产物,也是教育学科中学术共同体的典型代表。基于学科制度视角,以中国教育学会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使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对中国教育学会进行纵向、横向研究,这是全面、深入认识中国教育学会的一次尝试。首先,结合1979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及社会学科制度重建的背景历史地分析了中国教育学会创立的原因,梳理了中国教育学会发展历程,根据其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发展特征分为:中国教育学会的筹备、建设、发展与活动繁荣四个阶段。其次,从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上,通过教育学会开展的学术活动,重点分析教育学会在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中——促进学科知识的增长,引领学科知识的发展前沿,促进学科内部范式的形成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再次,从学科制度的外在建设上,进一步探讨了教育学会对学术共同体及学科中“无形学院”形成的促进作用,教育学会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打破地域、组织部门的界限,联结、打通教育学科领域内各个学术共同体,促进学术的交流与传播。最后,总结中国教育学会发展中的主要经验,对比中国教育学会与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从主观与客观上反思教育学会发挥作用的有限性,认为学会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服务意识,从而在教育学科制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夏忠仁[7](2015)在《强化市场功能 提升服务能力 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做出新贡献》文中提出2014年,协会在国务院国资委的领导下,在各常务理事、理事和会员单位的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协会二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和协会二届二次理事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在业务培训、资格认证、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提供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现将2014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15年主要任务向常务理事、理事进行报告,请审议。
黄庆桥[8](2013)在《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国际着名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钱三强为研究对象,在挖掘、利用新史料和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这一视角出发,分析钱三强的社会角色及其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原因与影响。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和意义天然地与其在现实中的“功业”密不可分,“时代—角色—功业—影响”构成了本文的分析逻辑。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有:(1)梳理钱三强功成名就的历史过程与历史机缘;(2)澄清已有的对钱三强的误读和误解;(3)研究钱三强的思想与实践对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影响;(4)探讨钱三强与新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发展、演变之间的关系。第一章“新中国科学体制的‘制礼作乐’者:钱三强与中国科学院的创建”,主要研究1949—1956年期间,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主要创建人之一,钱三强在中国科学院的早期历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钱三强是中国科学院发展蓝图的实际绘制者;第二,钱三强的留法和访苏背景使得中国科学的建制化打上了很深的苏联和法国模式的印迹,而这种集中管理独立研究相结合的科技体制模式,适应了当时中国发展的需要;第三,钱三强在中科院的领导经历对日后“两弹”攻关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后世研究者惊叹于“两弹”科研攻关中钱三强调兵遣将轻车熟路,殊不知,这一基础是在1950年代早期打下的。第二章“大科学工程中的战略科学家:钱三强在中国核能事业中的角色担当”,从“中国原子弹之父”争论的学术史梳理开始,探究钱三强在开创新中国原子能事业以及“两弹”研发中的特殊角色,系统分析他之所以能够发挥特殊作用的历史背景、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探讨大科学时代科学精英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西方模式与中国特色等诸多理论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钱三强是新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奠基者和领导者,是研制“两弹”的帅才人物。在这一意义上,对于“中国原子弹之父”这一称谓,钱三强是当之无愧的。钱三强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非凡经历以及后世者对他的褒贬评价,引发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话题,即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大科学工程中的帅才人物。第三章“新时期的科技领导人: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系统梳理钱三强在“文革”之后的科学活动这一至今学者涉及较少的论题,研究钱三强在中科院乃至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探讨科学家与科技政策的互动、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与局限等理论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钱三强是“文革”后中国科技事业的领导人,并担当了国家科学顾问的角色,在推动中国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晚年热心于软科学,既是个人兴趣的使然,又是中国科学共同体、科学规范制度发展的迫切需要,因而可以看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第四章“科学家的科技现代化思想:钱三强对中国科技现代化之路的思考”,则从思想者与思想史的视角解读钱三强。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式科技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科学精英的意见和建议往往左右着国家决策的方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既是对国家宏观科技战略的引导,也是对其的呼应与诠释,并对具体的政策实践产生影响。钱三强的科技思想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钱三强的科技现代化思想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现实针对性、中介性等特征,解读钱三强的科技现代化思想,其实也就是对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解读。钱三强的科技现代化思想还体现着科学的开放精神。没有自我反思的单向度的向外学习,在钱三强那里是不存在的。这种精神对于今日之中国,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第五章“科学家的科学史情怀:钱三强与科学技术史”则专门论述了钱三强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造诣及其对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的贡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钱三强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重要的直接参与者。这可以看作是钱三强科学贡献的独特方面。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理论思考和总结:从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与局限的视角,探讨钱三强多重角色的历史合理性并由此反思如何防止科学精英的角色滥用;从科学家与当代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的视角,探讨研究以钱三强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个案的特殊意义。总结钱三强一生之功业,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钱三强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且每个角色都在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第一,钱三强担当了建国初期中国科学体系设计者的角色;第二,钱三强在新中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史上担当了开拓者和奠基者的角色;第三,钱三强在中国“两弹”事业中担当了特殊角色:对上,他是中央的参谋和助手;对科学家,他是慧眼识人用人的“伯乐”;对科研难题,他既是“出题目”者,又是带领科技人员攻关的“解题目”者;第四,钱三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担当了科技事业的领导人和国家科技顾问的角色;第五,钱三强在中国软科学事业的发展中担当了创建者、发起者、倡导者的关键角色;第六,钱三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实践家”,还是一位高水平的“思想家”。概括钱三强一生所担当的多重角色,其显着特点是“一宽一窄”。“宽”是指钱三强涉足的领域相当之宽,“窄”是指钱三强只在科技领域参加活动、发出声音。这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总结钱三强多重角色形成的历史原因,除了钱三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之外,他的政治信仰和时代需求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文革”前,钱三强的人生历程可以归纳为“成也政治,败也政治”。“文革”后,钱三强历经磨难而不悔,继续矢志为国家科技事业做贡献,走上国家科技建设的重要领导岗位,焕发出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反思钱三强多重角色的价值和局限,其角色的多重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这种必然性和合理性随着时间的发展却在当代中国发生了某种蜕变,表现为当代科学精英的角色滥用。通过对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之间关系的细致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新中国的科技决策过程其实就是中共决策层及其执行机构与科学家的协调沟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为了体现自身价值和实现强国梦想,把自己对科学事业的理解和建议通过党组织往上输送,最终在党组织的甄别采纳下形成科技决策或科技制度。这可以看作是新中国“摸着石头过河”,自力更生发展科技事业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科技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因此,要研究中国的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简单解读党的文件和政策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到历史的深处,深究文件和政策文本背后的形成过程和各方力量的博弈,唯有如此,我们对新中国的科技体制起源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通过对钱三强在“文革”之后的科学贡献和科学活动的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国家建设恰如1950年代一样,急需大量科技工作者,急需科技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老一辈科学家再次在国家需要面前走向前台,担当起领导和组织科技事业的重任,即使是退休后,他们仍利用自己的影响,通过与中共高层的直接沟通,为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也就是说,中国科技体制与科技制度的再生,也与他们密切相关。故此而言,钱三强那一代科学精英不仅直接参与了新中国科技体制的早期建构,而且直接参与领导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科技体制的再生,中国的科技体制也因此深深打上了他们的印记。总体来说,作者围绕钱三强生平和科技功业做了大量口述访问,掌握了大量口述史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档案材料及其他文献史料,对钱三强的多重角色和科技功业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明确了其历史定位。通过对钱三强科技思想的研究,填补了学术界已有研究的空白,使人们对钱三强的认识,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通过对钱三强科学活动的研究,阐释了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以钱三强的活动为线索,挖掘出了新中国科技体制建立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对学术界已有研究提出了不同意见。通过对钱三强社会活动的研究,弥补了现有研究中对科学学、科学技术史这些软科学学科建立过程中某些遗失的环节,使这些学科的发展史得以健全。通过对钱三强的个案研究,提出了杰出科学家社会角色转型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论题,剖析了这种现象的社会合理性及其蜕变。由此,让我们看到了研究老一辈杰出科学家的特殊意义:要深入了解中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从对杰出科学家的研究着手,也许是一条合理的渠道。
宫浩宇[9](2012)在《1927-1937年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7至1937年是国民党统治大陆期间的一段政权相对平稳的时期,史称“南京十年”。这十年也正是南京政府与电影界发生密切联系的一段时期:一方面,南京政府文艺政策的制定者无不将与电影有关的大事小情视为要务;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甚至包括来华的外国电影)在艺术外观上的变异更迭,很多亦可从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中找到源头活水。叩问早期中国电影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理路,只要肯多向前凑近几步,我们就不难看到南京政府活跃的身影。此外,这一时期南京政府的电影政策,强化了电影与政治之关系,为延续至今的一种由政府深入介入电影事务的管理体制,提供了一个原初规范和早期样板,其中既包含了诱使国人致力于促成这一体制破茧而出的“阳谋”与“阴谋”,又包含了国人回应这一体制果真降临时的各色反应,亦包含了这一体制的得失利弊、功过是非。本文将以这一时期的南京政府电影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依照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将其划分为防范性电影政策和建构性电影政策这样两大类别,并借助对大量的一手史料钩沉与开掘,梳理、呈现了南京政府电检制度的演变轨迹以及以建立国营电影机构、推动教育电影为主的电影活动之历史原貌,进而深入地探讨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的外在特征及内在理路。此外,本文还详细地讨论了南京政府电影政策与彼时电影界及舆论话语之间的深层联系,既对电影政策之推行对电影业所形成的影响,予以评估,又可还原出彼时复杂多义的历史声像,撞击固有历史结论,进而加深我们对这段电影史的理解。总之,南京政府的电影政策处在由国民党政权的意识形态、中国电影的现实境遇以及舆论呼声所共同构筑的复杂的历史环境之中。它成为建构早期电影业形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力量,也是我们如今理解早期中国电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因素。谈论早期中国电影的创作观念的此消彼长、产业格局的移形换位乃至整个电影传统的演化变迁,若绕开了南京政府的电影政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说得清楚透彻的。
刘海燕[10](2010)在《中国法学社团研究 ——以中国法学会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法学社团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力量。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社团革命”的背景下,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我国法学社团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法学社团管理体制和内部机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准确认识法学社团的性质、作用,改革法学社团管理体制,完善法学社团内部机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学社团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我国国情,立足于科学发展,从宪法的角度,通过分析社团一般理论,回顾中国法学社团的历史,考察中国法学会的历史和现状,对中国法学会的地位及法学社团的管理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中国法学会法律地位的具体内涵,并提出了我国法学社团发展的三项主要建议:第一,提出了中国法学会作为全国法学社团的枢纽组织的定位,并进一步提出了形成全国学社团枢纽组织负责管理和培育法学社团的新格局的设想,分析提出了中国法学会应发挥其特殊优势,发挥出全国法学社团枢纽组织的应有的理念枢纽、资源枢纽、网络枢纽功能作用,准确把握枢纽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与法学社团的关系的建议;第二,提出了中国法学会作为中国法治思想库的定位,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法治思想库的研究目标和要求、发挥中国法治思想库的影响力的建议;第三,提出了中国法学会引领全国法学社团规范化进程的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法学会内部治理的规范化,中国法学会统一引导全国法学社团的规范化进程的建议。
二、开拓 创新 团结 进取——丘亮辉同志在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拓 创新 团结 进取——丘亮辉同志在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研究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四、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城乡多种经济形式兴起的动力 |
一、多种联产责任制的联动效应 |
(一)改革开放前夕的京郊农村 |
(二)多种联产责任制调动多方积极性 |
(三)多种联产责任制效应分析 |
二、城市待业青年问题推动多种经济形式兴起 |
(一)北京就业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各项改革开始突破现有政策 |
(三)安置就业使多种经济形式迎来发展契机 |
(四)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创新与所有制调整 |
一、京郊之路:集体经济的搞活放开与适度规模经营 |
(一)窦店开展多种经营 |
(二)四季青实行专业化生产和横向联合 |
(三)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与波折 |
二、乡镇企业的转型与高速发展 |
(一)社队企业实现历史转折 |
(二)政社分开与高速发展 |
(三)乡镇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分析 |
(四)北京乡镇企业的主要特点 |
第四章 个体、私营经济的回归与发展 |
一、北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 |
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国家、集体、个人“三足鼎立” |
(一)“放开”“搞活”阶段 |
(二)深入到体制改革阶段 |
三、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个体经济 |
(一)向街道放权,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
(二)部门利益博弈下的街道个体经济 |
四、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基本分析 |
(一)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 |
(二)个体工商户收入基本情况与来源分析 |
(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简析 |
第五章 农村国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
一、京郊国营农场发展概述 |
二、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喝奶难”问题根本解决 |
(一)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引发全国关注与基本解决 |
(三)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
三、农场系统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 |
(一)农场系统乡镇企业的兴起 |
(二)京郊农垦系统三资企业的起步 |
(三)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畜牧业结构 |
第六章 外资经济在北京城乡的起步 |
一、外贸体制开始实行承包制改革 |
二、三资经济的兴起 |
(一)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的艰难起步 |
(二)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的兴建 |
三、北京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
四、外资经济对北京经济结构的影响 |
第七章 民营科技经济的迅速崛起 |
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 |
二、早期的三个争论与三次风波 |
(一)三个争论与股份改制尝试 |
(二)三次风波 |
三、民营科技经济初步形成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
(一)优化高新技术发展环境 |
(二)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酝酿与初创 |
(三)试验区初创时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
第八章 结语 |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逻辑和现实意义 |
二、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主要特点 |
三、几点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及文献资料 |
二、着作 |
三、论文 |
四、报刊及档案 |
后记 |
(3)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
一、书信往来 |
二、学术交流 |
三、工作交往 |
四、社团活动 |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
三、维护传统中医 |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
一、成医历程 |
二、职业生活 |
三、日常生活 |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
一、崇尚医籍经典 |
二、注重临床实践 |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
一、上海中医学会 |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
四、上海国医公会 |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
附录 |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 近代体育社团研究概况 |
(二) 中华体协研究概况 |
(三) 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四、概念说明 |
第一章 中华体协的成立及其演变 |
一、中华体协成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 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二) 民族危机笼罩下体育救国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
(三) 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与体育主权意识的觉醒 |
(四) 中国体育人才的成长和推动 |
二、中华体协的发展演变 |
(一) 萌芽期(1910-1924) |
(二) 发展期(1924-1937) |
(三) 停滞期(1937-1941) |
(四) 复会期(1941-1945) |
(五) 恢复重建期(1946-1949) |
第二章 中华体协的治理结构 |
一、中华体协的组织结构 |
(一) 会员制度 |
(二) 组织形态的演变:从董事制到理监事制 |
(三) 领导群体分析 |
二、中华体协的运行机制 |
(一) 议事制度 |
(二) 内控机制 |
第三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国内传播 |
一、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大众传播 |
(一) 编辑、出版体育刊物 |
(二) 编译、撰写体育着作 |
(三) 放映体育电影 |
二、中华体协与体育的群体传播 |
(一) 开展体育巡回表演 |
(二) 举办体育讨论会和体育演讲 |
(三) 举办体育讲习会和培训班 |
三、中华体协与体育的人际传播 |
(一) 联络社会各界名流 |
(二) 派遣体育指导员 |
四、中华体协的体育观 |
(一) 对体育内涵的理解 |
(二) 对体育精神的阐扬 |
(三) 对体育功能的解读 |
第四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空间的拓展 |
一、体育空间扩散:由学校推及社会 |
(一) 成立各种体育联合会 |
(二) 组建各地分支会 |
二、体育空间迁移:由东部走向西部 |
(一) 西部地区分支会陆续建立 |
(二) 西部地区体育赛事兴起 |
第五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赛事制度的确立与规范 |
一、制定统一的赛事规范 |
(一) 制定运动竞赛规则 |
(二) 制定业余运动原则 |
(三) 审订各项运动记录 |
二、推动体育设施建设 |
(一) 建设体育场地 |
(二) 推动国产体育器材的创制和发展 |
三、构建多样化的赛事类型 |
(一) 多层次的赛事格局 |
(二) 多元化的赛事目的 |
(三) 中西合璧的赛事内容 |
第六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慈善活动的开展 |
一、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 |
(一) 社会救济 |
(二) 同业救济 |
(三) 抗战募捐 |
(四) 赞助卫生、教育事业 |
(五) 赞助体育事业 |
二、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方式 |
(一) 举办体育慈善比赛 |
(二) 举办体育慈善拍卖 |
(三) 设立体育基金 |
三、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特征与影响 |
(一) 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特征 |
(二) 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国际交往 |
一、加入国际体育组织 |
(一) 参加远东业余体育协会 |
(二) 融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
(三) 加入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
二、主办及参与国际体育赛事 |
(一) 主办及参与综合性国际运动会 |
(二) 主办及参与国际单项锦标赛 |
三、开展国际体育间的交流与考察 |
(一) 走出去:派遣体育专家、运动队出国考察与交流 |
(二) 引进来:邀请外国优秀运动员、体育专家指导体育 |
四、中华体协国际交往之透视 |
(一) 推动体育进步,融入国际体坛 |
(二) 展示和重构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地位,寻求国际化 |
(三) 开展体育公共外交,敦睦邦交,促进世界和平 |
(四) 反对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6)中国教育学会研究 ——基于学科制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提出问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提出问题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对学会的研究 |
二、对教育学会的研究 |
三、对学科制度的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教育学会的创立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教育学会创立的背景 |
一、政治与经济发展为中国教育学会的创立提供条件 |
二、文化与教育发展为中国教育学会的创立奠定理论基础 |
三、社会学科制度重建的大背景促成了教育学会的创立 |
四、教育学科精英推动了教育学会的创立 |
第二节 中国教育学会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教育学会的筹备 |
二、中国教育学会的建设 |
三、中国教育学会的发展 |
四、中国教育学会活动的发展繁荣 |
第三章 中国教育学会对教育学科知识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中国教育学会在学科知识发展中的角色 |
一、学科知识的领路人 |
二、学科知识的守门人 |
三、学科知识的继承人 |
第二节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活动对学科知识发展的促进 |
一、全国教育学术讨论会引领学术理论的发展方向 |
二、普及教育科学知识,培养学科后继人才 |
三、对外交流,跟踪学术发展前沿 |
四、学术出版物对教育知识的推广与传播 |
第三节 中国教育学会对学科知识规范形成的促进 |
一、学科边界的厘定与超越 |
二、对学科知识规范形成的促进 |
第四章 中国教育学会对学术共同体及无形学院的促进 |
第一节 学科中学术共同体的代表及其制度的形成 |
一、学术共同体 |
二、学科中学术共同体的典型代表 |
三、中国教育学会制度的形成 |
第二节 教育学会中的学术领导人对学会工作的推动 |
一、董纯才会长与中国教育学会 |
二、张承先会长与中国教育学会 |
三、顾明远会长与中国教育学会 |
第三节 中国教育学会与“无形学院” |
一、“无形学院”的形成过程 |
二、教育学会促进教育学科中“无形学院”的形成 |
第五章 中国教育学会的主要经验及其反思 |
第一节 中国教育学会发展的主要经验 |
一、人才是教育学会发展的基础 |
二、教育学术活动推动学科制度化建设 |
三、权威期刊的发行促进学术传播与发展 |
第二节 对中国教育学会发展的反思 |
一、对比中国教育学会与美国全国教育协会 |
二、对中国教育学会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强化市场功能 提升服务能力 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做出新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 2014年工作简要回顾 |
(一) 行业发展有了新的进步 |
(二) 会员单位业务建设取得新突破 |
(三) 为会员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
四是为推进行业规范化建设提供服务。 |
(四) 协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 |
(五) 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提高 |
(六) 党的建设逐步加强 |
二2015年的工作安排 |
(一) 在“依法治国、惩治腐败、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 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发展方向的研究 |
(二) 加大对产权交易市场的宣传力度, 提升产权交易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 |
(三) 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 凝聚行业共识, 提升产权交易市场公平有序、阳光交易的整体竞争力 |
(四) 强化协会建设, 贴近政府、贴近行业、贴近机构、贴近企业, 提升协会对产权交易市场的服务能力 |
(8)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任务与文献 |
四、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一章 新中国科学体制的“制礼作乐者”:钱三强与中国科学院的创建 |
第一节 中科院早期发展的核心骨干 |
一、 筹建中科院 |
二、 主持计划局 |
第二节 访苏及其深远影响 |
一、 访苏背景与任务 |
二、 钱三强在苏期间的活动 |
三、 访苏代表团总结报告及其影响 |
四、 基本科学制度的创建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大科学工程中的战略科学家:钱三强在中国核能事业中的角色担当 |
第一节 “中国原子弹之父”的学术史梳理 |
一、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原子弹之父‖说的传入及影响 |
二、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有关―中国原子弹之父的几种观点 |
三、 关于―之父说的几个问题 |
四、 讨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三条路径 |
第二节 旧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推动者 |
一、 钱三强与 1940 年代末的原子能科普 |
二、 钱三强与国民政府的原子梦 |
三、 钱三强筹组原子能科学研究机构的努力 |
第三节 新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的创建者 |
一、 创建近代物理研究所 |
二、 谋划研究所初期发展方向 |
三、 主持对苏原子能合作 |
第四节 “两弹”大科学工程中的特殊角色 |
一、 特殊角色之一:决策系统里的战略科学家 |
二、 特殊角色之二:知人善任的组织科学家 |
三、 特殊角色之三:攻关科研难题的领军科学家 |
四、 从核心人物到“靠边站”:钱三强角色与地位的转变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的科技领导人: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 |
第一节 钱三强与“文革”后中国科学院的恢复和发展 |
一、 时代背景与“文革”后期的钱三强 |
二、 组织实施―文革后重大科学工程 |
三、 推动科学研究的对外交流 |
四、 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制度化建设 |
第二节 钱三强在“文革”后的政治参与 |
一、 与中国科学院院长人选的两次际遇 |
二、 建言中南海 |
第三节 钱三强与中国软科学事业 |
一、 创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
二、 推动科学学事业的建制化发展 |
三、 促进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 |
四、 促进中国科技名词审定事业的发展 |
五、 主持召开“科学与文化论坛”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科学家的科技现代化思想:钱三强对中国科技现代化之路的思考 |
第一节 论什么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
一、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意义 |
二、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内涵 |
第二节 论“红专矢量论”与“知人善任” |
一、 红专矢量论 |
二、 “知人善任”说 |
第三节 论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 |
一、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
二、 基础科学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
三、 如何发展应用科学 |
第四节 论学习引进与自主创新 |
一、 向国外学什么、怎么学 |
二、 科技自主创新的内涵与路径 |
第五节 论经济与科技的“面向、依靠”方针 |
一、 科技现代化与“四个现代化”的关系 |
二、 诠释“面向、依靠”方针 |
第六节 论科学技术普及 |
一、 对科普的理论思考 |
二、 科普创作与科普实践活动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科学家的科学史情怀:钱三强与科学技术史 |
第一节 原子能科学技术史的开拓者与传播者 |
一、 1950 年代大力宣传原子能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发展史 |
二、 《原子能发现史话》和《重原子核三分裂与四分裂的发现》的学科史意义 |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记录者与研究者 |
一、 对中国近代科学发展概况的回顾 |
二、 对中国原子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总结 |
三、 对中国科学院发展概况和主要成就的回顾 |
四、 对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重要人物的追忆与评价 |
第三节 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组织者与推动者 |
一、 为国家领导人讲授科学技术史 |
二、 推进科学史研究的建制化 |
三、 多次向社会推荐优秀科学史着作 |
第四节 钱三强科学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 重视科学史的学术价值 |
二、 重视科学史的科普功能 |
三、 重视科学史的教育功能 |
四、 重视科学史的资政功能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一、 时代、角色与功业:对钱三强科技实践活动与思想的历史总结 |
二、 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与局限:从钱三强多重角色的历史合法性反思当代科学精英的角色滥用 |
三、 科学精英与当代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研究以钱三强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个案的特殊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1927-1937年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由民间走向官方: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的初创 |
第一节 各自为政:南京政府成立前的电影政策概况 |
第二节 延续与渐变:南京政府成立初期的电影政策 |
第三节 电影作为“社会问题”:影响南京政府电影政策形成的舆论因素 |
第二章 权力的强化:全国性电检制度的建立与运作 |
第一节 电影政策的推进与电检机构的沿革 |
第二节 检查重心:从完成片转向剧本 |
第三节 电检机构运作下的几个“重灾区” |
第四节 电检制度的强化对早期中国电影业的影响 |
第三章 以影音易民风:南京政府对教育电影活动的推动 |
第一节 教育电影观念的创生与演变 |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教育电影活动 |
第三节 其它机构及个人的教育电影活动 |
第四章 走向“国家经营”:中央电影摄影场与国营电影事业的创建 |
第一节 中央电影摄影场之“前史” |
第二节 中央电影摄影场的建立及其早期电影活动 |
第三节 行营电影股与西北影业公司的创立及活动 |
第五章 在官方“意志”与电影界“意见”之间:协商与抵制 |
第一节 政策协商的渠道:三次全国电影公司负责人谈话会 |
第二节 媒体对电影政策的监督与批评——以《电声》周刊为中心的考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辞 |
(10)中国法学社团研究 ——以中国法学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社团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社团的界定 |
一、国外对社团的界定 |
二、我国对社团的界定 |
第二节 社团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结社自由的理论 |
二、社群主义理论 |
三、第三部门理论 |
四、治理理论 |
五、协商民主理论 |
第三节 社团的分类 |
一、政府关于社团的分类 |
二、学者关于社团的分类 |
第四节 社团的发展历程 |
第五节 社团的合法性基础 |
一、法治、宪政与自治理论的关系 |
二、结社自由及其历史发展 |
第二章 中国法学社团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法学社团的分类 |
一、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成立的法学社团 |
二、依据《中国法学会章程》成立的法学社团 |
第二节 中国法学社团的职能 |
一、聚合职能 |
二、法学交流职能 |
三、法学学术评价职能 |
四、教育职能 |
五、维权职能 |
第三节 中国法学会的历史发展 |
一、中国法学会的组织机构历史沿革 |
二、中国法学会各学科、专业、专门研究会的建设与发展 |
三、中国法学会与地方法学会的关系 |
四、中国法学会与其他全国性法学社团的关系 |
第三章 中国法学会的地位及功能 |
第一节 中国法学会的地位 |
一、中国法学会的性质 |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国法学会的地位 |
三、中国法学社团改革与中国法学会的地位 |
第二节 中国法学会的功能 |
一、中国法学会的法学社团体枢纽组织功能 |
二、中国法学会的思想库功能 |
三、中国法学会的政治参与功能 |
第四章 中国法学社团的规范化 |
第一节 中国法学会内部治理规范化的价值追求 |
一、建立科学而高效的内部治理结构 |
二、建立创新型内部治理结构 |
第二节 中国法学会引导全国法学社团规范化进程 |
一、依法登记法学社团 |
二、依法变更登记法学社团 |
三、依法审批成立法学社团 |
第三节 中国法学会引导法学社团建立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自律机制 |
一、规范章程 |
二、推进内部民主机制规范化 |
三、内部民主机制规范化的展开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开拓 创新 团结 进取——丘亮辉同志在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D]. 苏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4]“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5]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D]. 陈明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中国教育学会研究 ——基于学科制度视角[D]. 刘奕.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7]强化市场功能 提升服务能力 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做出新贡献[J]. 夏忠仁. 产权导刊, 2015(05)
- [8]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D]. 黄庆桥.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9]1927-1937年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研究[D]. 宫浩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2)
- [10]中国法学社团研究 ——以中国法学会为例[D]. 刘海燕. 武汉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