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8年江苏省不同地区血站消毒管理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承叶奇[1](2020)在《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提出
李倩[2](2020)在《国际视野下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在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对近几年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深入了解江苏省分级诊疗政策、双向转诊、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情况,寻找江苏省深化医疗改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将国外各国经验与江苏省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完善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也为全国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运用罗伯茨模型从控制项目、中间绩效措施以及绩效实施目标三方面共11维结构对各国医疗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泰尔系数和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对江苏省医疗卫生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进行公平性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对江苏省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率进行纵向、横向分析。研究结果:1.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日本、古巴、泰国五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历史沿革以及现状,得出以下启示:分级诊疗制度的必要性;明确政府及市场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定位;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实行家庭医生制度,限制患者就医选择;重视医疗服务质量,亟须信息公开。2.江苏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1)配置现状:江苏省各项资源总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床位数量平稳上升,共增加99229张,增长率为25.3%;医疗机构数量上涨1233个,增长3.85%;卫生工作者共增加149696名,增长率为25.4%;政府财政补助收入增加171亿元,增长率为83.5%;医疗机构总支出费用5年内增长1074亿元,增长率达到56.2%;2018年医护比例为1:1.114;基层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总数的比例超过90%,医院拥有的床位数量及增速远超基层医疗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均在增加,但诊疗人次比例失衡加重;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率都低于1.5%。(2)配置公平性:江苏省基础医疗资源的配置整体上是公平的,按地域配置的公平性机构数>床位数>卫生工作者,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床位>卫生工作者>医疗机构,整体上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高于按地域配置的公平性,公平程度苏中>苏南>苏北。苏南、苏中、苏北的基础医疗资源密度指数均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其中苏北地区的医疗机构密度指数最高,苏南地区床位数和卫生工作者密度指数最高。卫生财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不高,按地域分配相对不公平,按人口配置比较公平,苏北地区财政补助收入的公平性最差,苏南地区的总支出费用公平性最差。南京市的HRDI和增长速度都远高于省内平均水平和其他城市,苏北地区各市的HRDI值最低。(3)配置效率:江苏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较高,2018年综合效率达到0.947,DEA有效的城市共有9个,分别是南京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DEA结果弱有效的城市有镇江市、扬州市,DEA结果无效的城市有无锡市和连云港市。2014-2018年江苏省tfpch均小于1,技术变化和纯技术效率变化在降低,除南京市和扬州市其余11座城市的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下降的情况,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下降的趋势。研究结论:1.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1)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2)卫生资源总量稳定增长,结构合理性欠缺;(3)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公平,地域间差异较大;(4)卫生资源效率整体较高,部分城市需要调整;(5)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技术效率亟待提高。2.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2)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构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3)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和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4)促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疗保险政策杠杆作用:(5)建立居民健康信息库,推进“互联网+医疗”;(6)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夯实分级诊疗根基;(7)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蒋政[3](2019)在《输血感染侵权责任案例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侵权责任法》的实施结束了二元化的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统一了输血感染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但是其第59条对不合格血液致害和医疗产品损害规定了相同的裁判规则,导致学界对输血感染侵权责任是否适用产品严格责任产生了分歧。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侵权责任法》实施后109份与血液致害相关的生效判决进行实证分析,显示司法审判中此类案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分歧。一个是输血感染侵权责任是否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另一个是此类案件的证明责任该如何分配。从归责原则来看,输血感染适用严格责任符合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而且适用严格责任是我国目前解决无过错输血感染问题的最佳途径,具有正当性。再看举证规则中血液合格证明责任,依《医疗损害司法解释》第7条第3款可知应当由医疗机构和血液提供机构承担。至于因果关系的证明,简单的让任何一方完全承担因果关系证明责任都不可取,应当在平衡医患双方利益的基础上适当的减轻患者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罗菲[4](2019)在《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与建国之初同样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的烈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同,新法接生直至1985年才基本得到普及,时间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时期,其中原因也远非普遍接种疫苗那样简单。因此,研究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历史过程,勾勒新法接生推行的社会图景,探究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各种因素,剖析影响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即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新中国推行新法接生直至基本普及的全过程加以系统考察,从而再现新法接生推行的基本历史面貌。与此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法接生的36年间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变迁,采用医疗社会史与医疗经济学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运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传统生育观念是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新法接生率的起伏变化的命题。成果:通过分析推行新法接生的各个构成要素,诸如宣传动员、人力资源、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全面梳理新法接生推广的基本历史经验,客观再现新中国新法接生由推广到基本普及的历史。通过查阅、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史料,发现“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率存在虚高的成分,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时期农村产妇受到的医疗照顾也并不像前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少。“文革”时期许多中、高级妇幼保健人员或参加巡回医疗队,或被下放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他们培训的“在地化”初级医疗人员也为“文革”后期新法接生迅速推广并普及储备了人力资源。在构建新法接生推行历史图景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旧产婆改造、妇幼保健员培训、助产教育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结合社会制度变迁,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业者以其技术水平、庞大数量和广泛分布,受到政府关注,并被组织到新法接生推行工作之中。文中还对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行特色作了分析,并结合政策环境,提出医疗资源配置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收集与分析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数据的基础上,生动再现新法接生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浪式走向,借助医疗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新法接生推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因素,提出导致这种起伏变化及新法接生推广历时36年才宣告基本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环境多变、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条件落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等几个方面。结论:本文力求在再现新法接生普及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新中国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主要成就及基本历史经验,并由此揭示出新法接生普及耗时长久的主要原因及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背后隐藏的内外制约因素。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行以来,保护妇婴健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心工作,采取了团结改造己有人员,培训新生力量,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并在城乡和厂矿广泛建立新法接生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措以施,运用点面结合、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国展开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妇幼保健人员的艰苦努力,新法接生于1959年在城市基本普及,此后,推行新法接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新法接生推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构成新中国新法接生推行的独特面貌。在新法接生宣传中,除了教育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外,重点在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民众对新的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在接生员培训方面,既有接生技能内容的培训,也带有土地改革、合作化、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也能看到传统中医或隐或显的影响。在执业资格管理上,1949-1957年间较严格地实施专业化与证照制度;限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1958年提出卫生人员都要做新法接生工作的要求,1963年正式提出只要采用了消毒接生与消毒断脐的方法,即使是家属或亲邻等实施的接生操作一样算作新法接生,事实上弱化了对接生员执业资格的管理,并使新法接生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1978年后,在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着重推广了1963年以后的做法,从而提高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新法接生推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的质量及新法接生率的稳定性。“文革”时期虽然妇幼保健机构大量撤销,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但由于前此“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以及“文革”时期包括妇产科专家在内的大批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下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母婴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采取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法接生推行办法,加之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医疗装备与专业人员基本到位,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新法接生很快在全国基本普及。
俞小红[5](2019)在《苏州地区规模猪场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与种猪场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技术》文中指出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共患的传染病,猪感染后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高病死率,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饲养管理方式的改变,猪场伪狂犬病的流行及发病特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大部分省市关于该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方面的文献表明,2011年后该病发病多、范围广,对养猪业危害十分巨大。国内一些科研人员通过对规模种猪群带毒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种猪尤其是母猪带毒现象普遍存在[1]。因此,开展生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并对种猪群进行伪狂犬病净化势在必行。为了解苏州地区规模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对该地区多个自繁自养猪场进行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并选择3个市(区)的种猪场进行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试验,通过制定净化方案,采取一系列控制与净化措施,在试验猪场开展伪狂犬病净化效果比较明显,猪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技术试验可在全市规模种猪场推广应用。一、苏州地区规模猪场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为了解苏州地区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的野毒感染和免疫情况,应用ELISA方法,对2016-2017年采集的苏州地区7个市(区)45个规模猪场共1863份猪血清样品开展PRV gB和g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PRV gB样品阳性率为75.42%,场点阳性率为93.33%;PRV gE样品阳性率为42.14%,场点阳性率为84.44%。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猪群PRV gE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种猪群.:生产母猪、公猪及后备猪PRV gE阳性率分别为45.44%、44.66%、42.86%,为严重感染群,表明苏州地区规模猪场PRV野毒感染严重;在2016年和2017年抽样检测,2016年PRV gB和gE样本阳性率分别为73.67%、30.01%。2017年PRV gB和gE样本阳性率分别为79.99%、29.89%。结果表明,在苏州地区规模场不同猪群中普遍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且种猪群的野毒感染率较高,gB抗体水平偏低。猪伪狂犬病在苏州地区呈地方流行态势,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压力较大,苏州市开展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迫在眉睫。二、种猪场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技术研究为探究苏州地区规模猪场种猪群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技术,本研究选择了本市3个不同地区、规模种猪场作为试验猪场,对试验猪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净化方案的建立与实施、免疫与野毒抗体的检测、疫苗免疫和严格的防控措施等净化技术。持续性监测和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按照“检测→淘汰/分群→免疫→检测→淘汰-净化”程序,持续对3个试验种猪场实施净化工作,其中2个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基本达到净化标准,1个种猪场猪伪狂犬病阳性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本研究在试验猪场开展伪狂犬病净化效果比较明显,猪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技术也为全市规模种猪场控制净化PRV提供参考。
毛慧[6](2018)在《契约农业视角下的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以肉鸡养殖为例》文中认为农业技术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把农业技术创新应用到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改革开放以来,1982-1986年、2003-2017年中国中央政府的“一号文件,,都以“三农”为主题。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为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奠定了政策基础。尽管如此,农业技术的应用率依然较低,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势必影响农业发展。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暴露出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特点,抑制了农业技术推广。小规模且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农户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单靠政府的力量解决技术推广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借助合作社、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促进农户参与契约农业生产,进而提高农民技术水平。近年来,契约农业对农民生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民有较大影响,契约农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有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比如,契约农业能降低农户面临的生产风险、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因此,本研究以肉鸡产业为例,首先探讨肉鸡养殖户参与契约农业的动因及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从农户风险偏好异质性、技术属性异质性、契约安排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契约农业对肉鸡养殖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总结出引起农户参与契约农业的规律和原因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下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特征,由此为促进契约农业发展以及保障肉鸡养殖户收入稳定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同时为国家推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证借鉴。在行文安排上,本文首先探讨肉鸡养殖户契约农业参与动因及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户契约参与行为对要素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户普遍参与契约农业,农户风险偏好、养殖技术交流、距最近肉鸡养殖企业的距离对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有显着影响。此外,农户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投入、兽药使用、养殖规模有显着影响,且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投入行为影响最大。其次,将农户生产行为聚焦于受契约农业影响最大的技术采用行为,紧紧围绕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该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从农户风险偏好异质性、技术属性异质性、契约安排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机制。具体来看:第一,分析契约农业对不同风险偏好类型农户以及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有显着促进作用,能缓解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抑制作用,且参与契约农业对风险厌恶型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更大。并进一步探索契约农业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发现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均有显着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第二,分析不同契约安排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条件”的契约农业对肉鸡养殖户技术投入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契约农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条件”对农户技术投入行为产生显着影响,不同的契约安排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补贴类的“激励机制”和非保证金类的“约束条件”对农户技术采用程度、投入金额、采用时间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保证金类的“约束条件”对农户技术采用程度、投入金额、采用时间有显着抑制作用。(2)契约安排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影响不同。首先,非保证金类的“约束条件”对资金密集型技术、安全生产型技术有显着促进作用。其次,补贴类的“激励机制”对资金密集型技术、安全生产型技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环境友好型技术有显着抑制作用。再次,保证金类的“约束条件”对资金密集型技术、环境友好型技术有显着抑制作用,而对安全生产型技术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再次,重点研究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对农户收入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对农户收入及其稳定性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2)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效益有显着促进作用。一方面,契约参与与技术采用的交互项对农户收入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说明相对于非契约农户,契约户采用技术带来的增收效应更大。另一方面,在分样本回归中,在契约户中,农户采用技术对收入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在非契约户中,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对收入没有显着影响。(3)是否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稳定性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说明相对于未参与契约农业的农户,参与契约农业的农户收入更稳定,即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稳定性有显着促进作用。根据以上研究结论,论文最后从引导农户参与契约农业、完善农户与契约组织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政府服务职能强化农户抗风险能力、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许艳[7](2015)在《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对粮食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城市周边大量优质耕地不可避免被蚕食。中国政府实行全球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且不断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海岸带淤泥质滩涂由于土壤相对肥沃,是我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之一。2009-2020年江苏省沿海开发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将成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新型工业区以及土地后备资源基地。江苏省海岸线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约5%,海岸类型简单,多为淤泥质海岸,围垦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开发是其主要利用方式之一。因此,分析江苏省海岸带滩涂围垦活动对粮食产能的影响对沿海开发土地利用规划,缓解地区人地矛盾,促进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3S技术,借助ENVI,ArcGIS,SPSS,Origin等软件,综合运用经典统计方法、地统计方法、空间换时间方法、网格法土壤采样设计、土壤实验分析、农业生态区划(AEZ模型)以及Maas-Hoffman模型等,从滩涂围垦区开发利用方式以及农业滩涂围垦区滩涂土壤发育两方面入手,分析滩涂围垦后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过程,揭示耕地数量与土壤质量与围垦年限的关系,阐述滩涂围垦活动对沿海地区粮食产能的影响机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江苏滩涂围垦后农业滩涂围垦区时空变化过程。江苏滩涂围垦存在时空特征,1948-1984年滩涂围垦面积最大,分布在整个沿海地区;其次为1995-2014年,位于沿海中南部。滩涂围垦后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下耕地数量差异显着,其中农业开发滩涂围垦区耕地比重较大,而其他开发方式养殖开发、盐田开发、港口和城镇建设、工业开发等耕地比重很小。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滩涂围垦区不断从农业开发向港口、城镇、工业和养殖开发转变,农业开发占比不断减少。1949-2014年,1999年之前农业滩涂围垦区占比为49.5%,2000-2014年占比降低到2.9%。滩涂围垦与开发对耕地数量的贡献越来越小。针对农业滩涂围垦区进一步分析随着围垦年限滩涂围垦区内耕地数量的变化过程。以农业开发为主的滩涂围垦区,围垦初期由于土壤含盐量高,需要首先开展沟渠路基础设施建设,种植改良作物、养殖等改良土壤,直至土壤能够生长粮食作物为止。不同年限滩涂围垦区由于土壤质量不同,耕地数量不一。年限久(约30年)的农业滩涂围垦区由于耕地土壤质量较好,耕地数量占比较高;年限短(<15年)的农业滩涂围垦区由于耕地土壤质量差,耕地数量占比较低。以如东典型不同年限农业滩涂围垦区来看,围垦后约30-50年期间,农用地数量达到最高,50年后农用地数量占比下降。从江苏省滩涂围垦区耕地数量来看,围垦后40-50年耕地占比达到最高值,50年后由于城镇建设等,耕地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综上说明耕地面积变化到稳定水平需要约30-50年的时间。农业围垦区土壤质量演变达到稳定需要30-40年,土壤盐分为主要限制因子。不同年限滩涂围垦区,由于土壤质量差异,土地利用方式不甚相同。围垦初期主要是盐生植被、光滩以及养殖水体等,围垦后期棉花、玉米、大豆、水稻等土地利用类型不断出现。通过网格法均匀采样分析不同年限滩涂围垦区土壤质量与围垦年限的关系来看,滩涂围垦后土壤盐分约在38年后达到脱盐水平,土壤养分在围垦后30年达到稳定水平,土壤综合质量约在38年后达到稳定状态,说明滩涂土壤从滩涂沉积物经历脱盐和养分积累过程发育为耕地土壤需要30-40年的时间。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关系来看,土壤盐分与土壤pH值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颗粒组分分形维数、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盐分是农业滩涂围垦区土壤质量的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基于土壤盐分和气候生产潜力测算和预测出江苏省2012年和2020年沿海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大小。滩涂围垦开发不仅影响耕地数量,耕地质量也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综合耕地数量、质量以及气候生产潜力测算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大小。首先基于AEZ模型,计算江苏省滩涂围垦区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光温水生产潜力。其次,由于土壤盐分是滩涂围垦区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本文引入Maas-Hoffman模型中土壤盐分对作物产量的相对限制程度改进原有土地生产力模型中的土壤有效性系数;最后结合不同年限围垦区耕地数量,测算出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大小。通过计算得到滩涂围垦区水稻土地生产潜力从1982年的13886kg/hm2增加到1951年的21469kg/hm2;小麦土地生产潜力从1982年-1951年垦区均为10329kg/hm2。通过沿海地区气候生产潜力、不同滩涂围垦区土壤盐分含量以及耕地数量测算出2012年江苏省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为147.2万吨,占江苏省沿海县市粮食产量的11.03%;并预测2020年江苏省滩涂围垦粮食产能为162.42万吨,比2012年粮食产能增加了 15.22万吨。综上所述,由于耕地效益相对较低,1990年后江苏省滩涂围垦开发重点逐渐从农业向城镇工业和渔业养殖等转变。不同年限农业围垦区耕地数量随着土壤质量的改良不断增加,达到稳定周期较长。江苏省滩涂围垦区用江苏沿海县市13.7%土地生产11.03%的粮食,粮食生产潜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把握耕地变化驱动机制,提高滩涂围垦区新增耕地数量,同时缩短滩涂围垦区土壤改良周期,并对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引入管理因子,测算滩涂围垦区土地生产力大小。
赵晓梅[8](2015)在《西安市首次献血志愿者常见传染病感染状况及献血动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西安市首次无偿献血人群的来源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解决血液安全问题以及从低危人群中建立一支稳定的无偿自愿献血者队伍提供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西安市献血志愿者献血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西安市献血志愿者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第一部分:收集19992013年15年间,解放军西安血站415657名首次献血者的全血样本,其中男性261032例,女性154625例,采用ELISA方法,分别进行HBs Ag,anti-HCV,anti-HIV,anti-TP的检测。第二部分: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456名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动机进行问卷调查(2010年218名;2014年238名)。采用Epidata v3.0软件进行数据库编写和调查问卷的数据录入。定性资料之间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判断捐献的受感染样品随时间变化采用卡方趋势检验法,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19.0(SPSS Inc.,Chicago,IL,USA),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统计学显着水平设定为p<0.05。结果:第一部分:(1)西安市首次献血志愿者常见传染病的感染状况:HBV感染率随时间变化有降低趋势(χ2=7.35,p=0.007),2013年HBV感染率明显低于1999年(0.80%vs 1.90%;χ2=136.70,p<0.0001);HCV的感染率虽然随时间变化的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χ2=2.73,p=0.10),但是2013年HCV感染率显着低于1999年(0.30%vs 1.10%,χ2=134.38,p<0.0001);HIV感染率随时间变化有显着上升的趋势(χ2=7.52,p=0.006);梅毒感染率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χ2=8.39,p=0.004);(2)西安市首次献血志愿者总不合格率为3.94%,其中以30-49岁年龄组不合格率最高为5.38%;(3)男性献血志愿者常见传染病的感染率显着高于女性(2.09%vs 2.01%;χ2=198.99,p<0.0001),而且男性和女性感染率的高峰时期都出现在30-39岁年龄组(男性感染率6.38%,女性感染率4.76%;χ2=121.63,p<0.0001)。第二部分:(1)2010年的调查研究显示83.0%的研究人群认为献血是一种道德义务,同时81.2%和72.6%的被调查者认为献血是一种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在2014年的调查者中,对以上三种观点的支持比率也分别是高达76.0%,73.1%和68.0%。而且,2010年调查中,83.9%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能帮助他人而免费献血,这一献血动机的比例在2014年更是高达95.0%。然而,我们也发现在调查者当中有47.8%将获取免费验血的机会而进行无偿献血作为他们的献血动机之一(2010年比例为56.5%,2014年比例为40.0%);(2)周围人的行为和态度对无偿献血者存在很大的影响;(3)参与献血的男性多于女性,且85%以上集中于17-39岁年龄段。(4)94.7%的被调查人群相信采血机构会使用无菌性针头(2010年94.5%vs 2014年95.0%;χ2=0.05,p=0.83);同时94.5%的被研究人群相信不会因为献血而感染疾病(2010年94.1%vs 2014年95.0%;χ2=0.19,p=0.67)。有不满意情绪的献血者,3.70%的人群担心护士采血过多(2010年5.1%vs 2014年2.5%;χ2=2.02,p=0.16),17.3%的被调查者对某些献血地点不满意(2010年18.8%vs 2014年16.1%;χ2=0.64,p=0.42),36.0%的献血者则担心感染HIV等血源性疾病(2010年4.6%vs 2014年2.5%;χ2=1.43,p=0.23)。结论与建议:1.第一部分:西安市首次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CV、HIV和TP的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临床用血相对比较安全;血液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HBs Ag感染,但感染率从1999-2013年间呈下降趋势;但HIV和TP的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第二部分:自身价值观及社会预期认知是西安市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主要献血动机,94.5%以上的献血志愿者对无偿献血有认同感;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献血地点不方便,担心由于献血而感染疾病以及担心护士会多采血液。2.建议:(1)根据地方特点,完善《献血法》;(2)从人群特点出发,针对不同人群,实施不同的招募策略建立一支多元化的献血队伍;(3)进一步提高采供血机构的服务水平;(4)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献血志愿者的自身保健知识和健康水平。
周士新,顾健[9](2000)在《1998年江苏省不同地区血站消毒管理状况调查》文中提出目的 :了解江苏省不同地区血站消毒管理工作状况。方法 :由省防疫站直接调查和向各市防疫站发放调查方案 ,由各市对本地血站进行调查 ;同时参照GB15 982 1995Ⅲ类医院环境标准进行消毒质量监测和评价。结果 :各血站消毒管理组织健全 ,一次性采输血器材使用和处理方式规范 ,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各血站相差较大。结论 :血站环境与医院有一定的差异 ,建议制定国家或省级血站消毒质量监测的规范或标准
施亚利[10](2013)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年)》文中认为血吸虫病最早在日本发现。中国从1905年起,陆续从病原学证实有血吸虫病流行。中国古代尽管没有使用“血吸虫病”这个病名,但是,传统医典中有大量的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血吸虫病在江苏流行历史悠久,流行范围广泛,造成的危害性大。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江苏省卫生处在吴县木渎镇建立了苏南地方病防治所,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由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防治工作未超出草创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血吸虫病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华东当局首先发现血吸虫病在江南一带流行严重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治。在华东局的领导下,南京市、苏南区、苏北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初步展开,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953-1955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发现血吸虫病在我国长江流域造成的极大危害。1955年,毛泽东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小组宣告成立,长江流域十二个省市建立了血防工作的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制定了防治血吸虫病的方针和措施,召集有关高等院校及科学研究单位的专家、教授开会,解决了防治的技术问题和工作方法问题。中共中央对防治工作的正确领导,使全国大规模的防治血吸虫病运动逐步开展起来。江苏建省后,贯彻执行了华东局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不仅制定了防治工作的规划,提出了 1956-1958年的防治工作计划,而且对血防科学研究和经费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在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江苏省的群防群治工作随即展开,防治工作在全国率先取得突破性的成果。1958年,我国工农业生产开始了大跃进。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要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以更快的速度来进行,为生产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中央血防九人小组发出“鼓足革命干劲,全面跃进,加速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提出了血防“大跃进”的目标,鼓励各地打破常规,树立“血防跃进”典型,发动了“血防大跃进”。江苏省委积极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江苏省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随即出现了大跃进运动。整个运动可以分为“空前跃进”、“继续跃进”和“持续进行”三个阶段。血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跃进后却留下了不少的问题,如:机构裁撤,人员裁减,血防工作处于半停顿或停顿状态;螺情、病情大幅度回升,急性感染非常严重;建国初年血防工作中形成的科学工作方法和踏实作风多被破坏;三年经济困难使政府主要应对浮肿病或其他疾病,血吸虫病疫情雪上加霜。大跃进过后,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各省市,由于粮食紧张,浮肿、消瘦等疾病突出,群众都忙搞生产,防治浮肿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逐渐放松。血吸虫病疫情的快速回升和急性感染的不断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当地的农业生产。这些现象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对大跃进后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针作出调整。中央血防九人小组从1961年初陆续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制订了“血防工作调整”方针,并且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调整。江苏省党政当局随即贯彻执行,调整了血防工作的总目标。1961-1965年,江苏省的“血防工作调整”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的调整(1961、1-1962、5)、重点阶段的调整(1962、5-1963、12)和后期阶段的调整(1963、12-1965)。各地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成功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由于受到中共中央“左”的路线的影响,1964-1965年,江苏省在血防工作中贯彻“阶级观点”。“血防工作调整”作为国民经济调整的一部分,是在“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随着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的推行,它逐渐偏离了调整的轨道。1966-1967年,江苏省按照中央血防九人小组制定的工作计划,对各项防治工作进行部署。1967年,“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血防战线,江苏省的血防工作陷入停滞。1970年,由于疫情再度严重,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的专门文件。从1970到1973年,江苏省的防治工作再度重启。1976年10月,江苏省在防治工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宣布全省实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二、1998年江苏省不同地区血站消毒管理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年江苏省不同地区血站消毒管理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国际视野下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1.2.2 分级诊疗 |
1.2.3 家庭医生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1.2.4 医疗机构 |
1.2.5 医联体 |
1.2.6 卫生资源配置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资料来源 |
1.6 创新性与不足 |
1.6.1 创新性 |
1.6.2 不足 |
第2章 国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
2.1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
2.1.1 美国 |
2.1.2 英国 |
2.1.3 日本 |
2.2 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
2.2.1 古巴 |
2.2.2 泰国 |
2.3 五个国家的特点及经验启示 |
2.3.1 特点 |
2.3.2 经验启示 |
第3章 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
3.1 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 |
3.2 江苏省分级诊疗制度研究 |
3.2.1 分级诊疗制度探索历程 |
3.2.2 分级诊疗政策措施分析 |
3.3 江苏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
3.3.1 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3.3.2 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
3.3.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3.4 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障碍 |
3.4.1 医疗服务参与者角度 |
3.4.2 现有政策措施角度 |
3.4.3 医疗资源配置方面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
4.1.2 卫生资源总量稳定增长,结构合理性欠缺 |
4.1.3 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公平,地域间差异较大 |
4.1.4 卫生资源效率整体较高,部分城市需要调整 |
4.1.5 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技术效率亟待提高 |
4.2 建议 |
4.2.1 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 |
4.2.2 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构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
4.2.3 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和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
4.2.4 促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疗保险政策杠杆作用 |
4.2.5 建立居民健康信息库,推进“互联网+医疗” |
4.2.6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夯实分级诊疗根基 |
4.2.7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输血感染侵权责任案例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样本选择及案件基本情况 |
2.1 样本案件的选择 |
2.2 样本案件的总体情况 |
2.2.1 样本案件的审结年份分布情况 |
2.2.2 样本案件的地区分布情况 |
2.2.3 样本案件的审判程序分布情况 |
2.3 样本案件的事实梳理与裁判要旨归纳 |
第3章 样本案件的裁判分歧 |
3.1 输血感染侵权案件中归责原则的裁判分歧 |
3.2 输血感染侵权案件中举证规则的裁判分歧 |
第4章 输血感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4.1 血液的法律属性 |
4.1.1 血液的概念 |
4.1.2 国外关于血液的规定 |
4.1.3 血液具备产品特征 |
4.2 严格责任在输血感染损害案件中适用的法律依据与优势 |
4.2.1 严格责任适用的法律依据 |
4.2.2 严格责任在输血感染损害案件中的优势 |
4.3 公平责任在输血感染损害案件中的认定与适用 |
4.4 无过错输血感染风险分担问题分析 |
第5章 输血感染侵权责任的举证规则 |
5.1 血液合格证明责任 |
5.1.1 血液合格的标准 |
5.1.2 血液合格证明责任的承担 |
5.2 因果关系证明责任 |
5.2.1 我国因果关系证明责任的演变历程 |
5.2.2 《医疗损害司法解释》对因果关系证明责任的规定 |
5.2.3 国外输血感染案件中的因果关系的证明 |
5.2.4 因果关系证明的司法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缘起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核心概念:新法接生及其演变 |
2. 前人研究述评 |
2.1 涉及“新中国新法接生”的史学着述 |
2.2 有关新中国新法接生队伍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 |
2.3 接生制度化与社会动员 |
2.4 新中国新法接生研究的多个面向 |
2.5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的范围、分期及意义 |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
3.2 研究对象的分期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
4.3 创新之处 |
5. 文献资料 |
5.1 文献来源 |
5.2 文献资料的甄选原则 |
第一章 新法接生推行的三种传统 |
1. 民国时期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1.1 新法接生推行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 |
1.2 卫生试验区的工作与新法接生推行试点 |
1.3 助产教育与接生婆培训开启生育医疗化进程 |
1.4 建立妇婴卫生公共服务网络的尝试 |
1.5 免费接生实践及其经验 |
2.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2.1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新法接生推广的理论基础 |
2.2 陕甘宁边区建立和完善妇幼卫生制度 |
2.3 开展群众性新法接生宣传 |
2.4 多样化的新法接生队伍培训 |
2.5 加强新法接生的组织管理 |
2.6 积极团结各方面力量推行新法接生工作 |
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
3.1 学习苏联医学的历史选择 |
3.2 学习苏联先进的妇幼卫生组织管理经验 |
3.3 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助产教育制度 |
3.4 引进新技术,为新法接生注入时代内容 |
3.5 学习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 |
4. 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新法接生宣传 |
1. 进行新法接生宣传的必要性 |
1.1 新生儿破伤风与产妇产褥热高发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
1.2 歧视妇女歧视助产的旧生育思想普遍存在 |
1.3 新法接生宣传是打破旧思想束缚的有力措施 |
1.4 新法接生宣传是构建“人财两旺”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宣传主体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2.2 1960年代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实施主体 |
2.3 1970-1985年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3. 结合政治运动宣传新法接生理念 |
3.1 土改时期新法接生宣传 |
3.2 结合“大跃进”宣传新法接生 |
3.3 结合革命话语宣传新法接生 |
3.4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法接生 |
4.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新法接生家喻户晓 |
4.1 利用妇幼卫生展览会等受众面广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面 |
4.2 利用个别谈话或小型会谈的方式专注点上深入 |
5. 宣传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
5.1 宣传工作的成效 |
5.2 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6. 小结 |
第三章 新法接生队伍培养与提高 |
1. 初级新法接生人员培养 |
1.1 旧产婆改造与新法接生员培训 |
1.2 妇幼保健员训练与女赤脚医生培训 |
2. 学校教育 |
2.1 新中国早期的助产士培训 |
2.2 助产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
2.3 助产士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 |
3.1 由学校培养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2 由中级晋升而来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 |
4. 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4.1 行政干部的培训与提高 |
4.2 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5. 小结 |
第四章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1 国家政策与各省市举措 |
1.2 各地试点区域选择与重点培养 |
1.3 由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
2. 个案分析:广东兴宁县新法接生工作的全面推广 |
2.1 兴宁县开启新法接生试点工作 |
2.2 新法接生工作全面推广 |
3. 民族地区的新法接生推广 |
3.1 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广的方针政策 |
3.2 新法接生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实践 |
4. 小结 |
第五章 新法接生的管理措施 |
1. 新法接生队伍的组织形式 |
1.1 群众性妇幼保健组织 |
1.2 国家举办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
2. 新法接生队伍的管理措施 |
2.1 加强党政领导,实行第一书记挂帅 |
2.2 实行劳动报酬与免费接生的双向经济驱动机制 |
2.3 建章立制,严格制度管理 |
2.4 建立妇幼保健网,实施一体化管理 |
2.5 启动评模奖优的荣誉激励机制 |
3. 小结 |
第六章 新法接生与中医 |
1. 传统中医学产科理论与实践 |
1.1 产科专着中与新法接生有关的分娩方法论述 |
1.2 产科专书以外的医书中与新法接生相关的论述 |
1.3 与产前检查及产后疾病防治有关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
2. 产婆(接生员)接产中体现的中医理论 |
2.1 优秀产婆接生技术源于中医理论 |
2.2 接生员运用中医理论处理难产 |
3. 中医积极参与新中国新法接生推广 |
3.1 中医积极参与新法接生宣传 |
3.2 中医参与培训与辅导管理接生员队伍 |
3.3 中医理论与实践对新法接生的促进 |
4. 中医被纳入新法接生制度之中 |
第七章 推行新法接生的成就及历史经验 |
1. 新法接生推行工作的成就 |
1.1 在全国基本普及新法接生,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
1.2 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
1.3 革除旧生育习俗,初步形成科学生育观 |
1.4 加强新法接生科学研究,推动助产学与产科学学术进步 |
1.5 保障国家建设的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
1.6 新法接生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
2. 普及新法接生的基本历史经验 |
2.1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根本保障 |
2.2 持续有效的宣传工作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思想基础 |
2.3 接生队伍建设是普及新法接生的人力保障 |
2.4 创建制度化接生模式是新法接生普及的组织基础 |
2.5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新法接生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 |
2.6 合理解决接生报酬是调动新法接生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
2.7 善用传统中医力量丰富了新法接生理论并促进其推广 |
3. 小结 |
第八章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1. 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的起伏 |
1.1 作为评价标准的新法接生率 |
1.2 全国历年新法接生率呈现阶段性变化 |
2. 1958-1959年新法接生率修正 |
2.1 “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统计方法直接导致新法接生率过高 |
2.2 通过《人口志》等资料修正新法接生率 |
2.3 通过回顾性调查修正新法接生率 |
3.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3.1 变动较大的政策环境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2 人力资源匮乏迟滞新法接生普及进程 |
3.3 长期经济水平低下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4 传统生育观念长期存在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4. 除旧布新非易事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法接生大事记 |
附录2 《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摘录 |
附录3 广东省农村接生员之组织领导 |
附录4 关于普及新法接生工作的报告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5)苏州地区规模猪场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与种猪场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1 病原学 |
2 PRV流行动态 |
3 疫苗的研究与发展 |
4 猪伪狂犬病的检测 |
5 伪狂犬病的净化与根除计划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苏州地区规模猪场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种猪场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生猪伪狂犬病综合净化技术试验方案 |
附录2 苏州地区规模猪场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 |
附录3 苏州市不同地区规模猪场PRV gB和gE抗体检测结果 |
致谢 |
(6)契约农业视角下的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以肉鸡养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户行为理论 |
2.1.2 有限理性理论 |
2.1.3 交易成本理论 |
2.1.4 农户技术采用理论 |
2.1.5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 文献评述 |
2.2.1 契约农业及参与契约农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2 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
2.2.3 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
2.2.4 农户风险偏好对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
2.2.5 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
2.2.6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
2.2.7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对收入的影响研究 |
2.2.8 文献评述 |
3 分析框架、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3.1 分析框架 |
3.2 理论分析 |
3.3 数据来源 |
3.4 研究对象 |
4 肉鸡产业、契约农业与农户生产现状 |
4.1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
4.1.1 中国肉鸡产业在世界中的地位 |
4.1.2 中国肉鸡产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 |
4.1.3 中国肉鸡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4.1.4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 江苏省养鸡业发展现状 |
4.2.1 肉鸡业产量稳定发展 |
4.2.2 规模化养殖水平迅速提高 |
4.2.3 区域优势特色逐步形成 |
4.3 肉鸡养殖户基本情况及生产现状 |
4.4 肉鸡养殖户契约参与情况分析 |
4.4.1 农户契约参与模式状况 |
4.4.2 契约期限及参与契约年限 |
4.4.3 技术指导状况 |
4.4.4 保证金缴纳状况 |
4.5 肉鸡养殖技术的介绍和农户采用情况 |
4.5.1 肉鸡养殖技术的介绍 |
4.5.2 农户技术采用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5 农户契约参与行为及其对要素投入的影响 |
5.1 农户契约参与行为及其对要素投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农户契约参与行为的理论分析 |
5.1.2 农户契约参与行为对其要素投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
5.2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
5.2.1 计量经济模型 |
5.2.2 变量选择 |
5.3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5.3.1 农户契约参与行为 |
5.3.2 契约参与对农户要素投入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1 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6.1.1 契约参与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6.1.2 契约参与对不同风险偏好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6.1.3 契约参与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6.2 计量经济模型 |
6.3 变量选择 |
6.3.1 契约参与 |
6.3.2 风险偏好 |
6.3.3 控制变量 |
6.4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6.4.1 契约参与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4.2 契约参与对不同风险偏好类型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4.3 契约参与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不同契约安排对农户技术投入程度的影响 |
7.1 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投入程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
7.1.1 契约参与对农户技术投入程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
7.1.2 不同契约安排对农户技术投入程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
7.1.3 不同契约安排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投入程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
7.2 变量选择与实证模型 |
7.2.1 计量经济模型 |
7.2.2 变量选择 |
7.3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7.3.1 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投入程度的影响 |
7.3.2 不同契约安排对农户技术投入程度的影响 |
7.3.3 不同契约安排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7.4 案例介绍: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补充分析 |
7.4.1 立华模式 |
7.4.2 温氏模式 |
7.4.3 其他模式 |
7.4.4 案例对比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技术采用、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8.1 技术采用、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
8.2 变量选择与实证模型 |
8.2.1 计量经济模型 |
8.2.2 变量选择 |
8.3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8.3.1 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
8.3.2 技术采用、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
8.3.3 技术采用、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保障农户利益、引导农户参与契约农业 |
9.2.2 完善契约安排机制、支持契约组织发展 |
9.2.3 提高政府服务职能、强化农户抗风险能力 |
9.2.4 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政策、鼓励农户采用技术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对粮食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海岸带滩涂相关概念 |
1.2.2 全球海岸带滩涂围垦开发利用 |
1.2.3 海岸带海涂土壤质量变化过程 |
1.2.4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5 粮食产能研究进展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章节安排和技术路线 |
1.5.1 章节安排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江苏沿海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地质地貌 |
2.1.4 成土母质与土壤分布 |
2.1.5 江苏海岸历史变迁 |
2.1.6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1.7 江苏沿海土地利用格局 |
2.2 江苏沿海粮食生产情况 |
2.2.1 江苏沿海县市粮食生产情况 |
2.2.2 江苏沿海县市农用地分等和产能核算 |
2.3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区概况 |
2.3.1 沿海滩涂围垦区示意图 |
2.3.2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过程 |
2.4 如东县滩涂围垦区概况 |
2.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格局演变特征 |
3.1 江苏海岸带滩涂围垦时空特征分析 |
3.2 江苏省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3.2.1 江苏省滩涂围垦区类型划分 |
3.2.2 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时空特征分析 |
3.2.3 1980-2010年江苏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3.3 江苏省滩涂围垦区耕地数量空间分布 |
3.4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滩涂围垦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过程及机理分析 |
4.1 研究区选取 |
4.1.1 如东县成陆历史和地貌概况 |
4.1.2 研究区土壤类型分布 |
4.2 野外采样方案 |
4.2.1 野外采样时间 |
4.2.2 土壤样品采集和前期处理 |
4.3 土壤理化性质选取和测定 |
4.3.1 土壤理化性质选取 |
4.3.2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测定 |
4.4 滩涂围垦区土壤理化性质时空特征 |
4.4.1 滩涂围垦区土壤理化性质时间变化特征 |
4.4.2 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 |
4.5 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关系 |
4.5.2 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因素分析 |
4.6 滩涂围垦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4.6.1 不同围垦年限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4.6.2 土壤综合评价结果空间分布 |
4.6.3 土壤理化性质演变时间周期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测算研究 |
5.1 土地生产力模型构建 |
5.1.1 土地生产潜力模型框架 |
5.1.2 作物生长期划分 |
5.1.3 太阳总辐射计算 |
5.1.4 光温水土修正系数确定 |
5.2 江苏沿海县市气候生产潜力 |
5.2.1 江苏沿海县市气候生产潜力测算 |
5.2.2 气候生产潜力比较分析 |
5.2.3 气候生产潜力利用率 |
5.2.4 沿海县市空间差异 |
5.3 如东滩涂围垦区气候生产潜力测算 |
5.3.1 如东县光温水生产潜力 |
5.3.2 气候生产潜力比较 |
5.4 土地生产潜力估算 |
5.4.1 土壤盐分修正系数 |
5.4.2 土壤基础地力修正系数 |
5.4.3 水稻和小麦土地生产潜力 |
5.5 土地生产潜力实现程度 |
5.6 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测算和预测 |
5.6.1 2012年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测算 |
5.6.2 2020年江苏省滩涂围垦区粮食产量预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西安市首次献血志愿者常见传染病感染状况及献血动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西安市首次献血志愿者常见传染病的感染状况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生物样本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西安市献血志愿者献血动机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1998年江苏省不同地区血站消毒管理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法 |
2 结 果 |
2.1 消毒管理组织和消毒隔离制度 |
2.2 一次性采输血器材使用和处理情况 |
2.3 消毒质量监测 |
3 讨 论 |
(10)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问题说明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目的与路径选择 |
五、资料的使用 |
第一章 1949年以前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
第一节 血吸虫病的流行史 |
一、医学界发现和证明血吸虫病的经过 |
二、病原与病症 |
三、传统医典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江苏省的防治情况 |
一、江苏境内的流行状况 |
二、江苏当局的血防活动 |
第二章 1953年建省之前的血防工作(1949-1953)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医疗卫生事业的国家目标 |
一、疫病的流行与防治 |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国家目标 |
第二节 华东当局发现疫情的过程与措施 |
一、发现的过程 |
二、采取的措施 |
第三节 江苏三地防治工作的启动 |
一、南京市血防工作的开展 |
二、苏南区血防工作的开展 |
三、苏北区血防工作的开展 |
第三章 中共中央开展血防工作的决策与部署 |
一、中央核心层发现疫情严重的过程 |
二、建立血防工作的领导机制 |
三、制定防治工作方针和计划 |
四、开展对血吸虫病的研究 |
五、解决防治的技术问题 |
六、典型经验的推广 |
第四章 “一五”时期江苏省的群防群治(1953-1957) |
第一节 省当局对中央方针的执行 |
一、江苏建省的过程 |
二、对华东局血防工作指示的执行 |
三、制订1956-1958年的工作计划 |
第二节 科研工作的部署与开展 |
一、科研机构的成立与工作部署 |
二、科研工作的开展 |
第三节 血防经费的管理 |
一、血防经费的管理规定 |
二、经费执行情况的调查 |
三、经费管理办法的调整 |
四、医疗欠费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群防群治的展开 |
一、治疗 |
二、灭螺 |
三、管理粪便 |
四、水源管理 |
第五章 中共中央发动“血防大跃进 |
一、提出血防“大跃进”的目标 |
二、对各地党委的要求 |
三、鼓励各地打破常规 |
四、树立“血防跃进”典型 |
第六章 江苏省的“血防大跃进”(1958-1960) |
第一节 省“血防跃进”的目标 |
一、“纲要”颁布后的江苏计划 |
二、中央目标提出后的江苏规划 |
第二节 推动“血防大跃进”的举措 |
一、宣传血防大跃进的必要性 |
二、明确各级党委的责任 |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
四、树立医疗跃进典型 |
五、推广快速疗法 |
六、放宽治疗对象与修改经费管理 |
第三节 “血防大跃进”的三个阶段 |
一、“空前跃进”阶段 |
二、“继续跃进”阶段 |
三、“持续进行”阶段 |
第四节 成绩分析与遗留问题 |
一、成绩分析 |
二、遗留问题 |
第七章 中共中央的“血防工作调整”方针 |
一、血防工作调整的原因 |
二、血防工作调整方针的内容 |
三、为贯彻调整方针采取的措施 |
第八章 江苏省的“血防工作调整”(1961-1965) |
第一节 总目标的调整 |
第二节 初期阶段的调整 |
一、制订1961年的工作计划 |
二、开展灭螺工作的试点 |
三、积极治疗 |
四、重抓粪便管理 |
第三节 重点阶段的调整 |
一、制订1962-1963年工作计划 |
二、充实防治队伍 |
三、进行防病再教育 |
四、组织查螺 |
五、把责任落实到生产队 |
六、合理解决报酬问题 |
七、抓好预防工作 |
第四节 后期阶段的调整 |
一、1964-1965年的工作计划 |
二、充实领导班子 |
三、树立血防战线上的样板 |
第五节 血防研究的进展 |
一、科研工作的部署 |
二、治疗及预防药物 |
三、查螺灭螺方法研究 |
四、急性感染研究 |
第九章 尾声:“文革”期间的江苏血防工作(1966-1976) |
第一节 前期防治工作(1966-1967) |
第二节 后期血防工作的重启(1970-1976) |
结语 |
一、中央政府的决策作用 |
二、不同时期社会动员的效益 |
三、不同阶段医疗福利制度的功能 |
四、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1998年江苏省不同地区血站消毒管理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承叶奇. 东南大学, 2020
- [2]国际视野下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研究[D]. 李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输血感染侵权责任案例实证研究[D]. 蒋政. 湖南大学, 2019(07)
- [4]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D]. 罗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苏州地区规模猪场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与种猪场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技术[D]. 俞小红. 扬州大学, 2019(02)
- [6]契约农业视角下的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以肉鸡养殖为例[D]. 毛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对粮食产能的影响研究[D]. 许艳. 南京大学, 2015
- [8]西安市首次献血志愿者常见传染病感染状况及献血动机研究[D]. 赵晓梅. 第四军医大学, 2015(08)
- [9]1998年江苏省不同地区血站消毒管理状况调查[J]. 周士新,顾健.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2000(04)
- [10]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年)[D]. 施亚利. 南京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