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政治思想解读

李大钊政治思想解读

一、李大钊政治思想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陈兰馨[1](2021)在《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立足于“本土化”的概念,着重论述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被知识界、思想界接纳,被中国共产党转化为具体实践,逐步融入本土文化并拥有“民族身份”的过程。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解构为两个维度:一是认知维度的本土化,即马克思主义如何在认知层面“化”中国;二是实践维度的本土化,即中国如何在实践层面“化”马克思主义。二者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本土实际融合的重要方面。本文的研究时段从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始,到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止。文章主要选取了三个要素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概念语词、思想话语和本土实践,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跨语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汉语词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土话语形成及本土化主体的确立、本土化自觉的唤醒、本土化经验的升华阐释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实现本土化,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又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思想资源,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本文的叙述逻辑始于西学东渐下中国知识体系和文化土壤的变化。西方分科的知识体系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与西方知识输入相伴的是世界观的重构和思想界地覆天翻的变化。一方面,现实迫使经世致用的士大夫不得不走出“天下主义”,重新审视中国和“万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的读书人受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开始反思儒道历史观下的中国命运,他们开始了中西哲学、中西文化融合的又一次尝试,试图通过接纳进化论来构想改变中国历史天命的进路。当西方文化的新观念传入中国,传统汉语知识和观念开启又一轮的自我更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自然需要为每一个新概念找到合适的汉语对等词,西学译介的术语及译着的传播在认识论上构建了不同界域之间的“转义之门”,成为中国人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起点。20世纪初,日本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桥梁。大量日译马克思主义文献和由日文转译的汉译文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概念语汇,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也为中国人接纳这门艰深晦奥的学问搭建了理解的基石,并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输入了早期的学理。1919年,五四运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程得以加速。一方面,五四之后,中国思想界整体反映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表达方式和政治蓝图的心态,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提供了这种可能。另一方面,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在五四之后开始了新一轮重组。一是话语议题的转变,即使用话语的范畴开始从学术议题向政治议题递进。二是话语功效的凸显,主要体现在话语在政治传播的功效方面,马克思主义语汇开始被附着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三是话语主体的建立,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个体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初的话语争锋最终回归到“中国向何处去”的元问题,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侧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认知维度被接纳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主体,自此,马克思主义开始从众多外来思想的一支,正式转变成一种可实践的革命方案。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早期阶段“以俄为师”,按照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案指导中国革命。其间,中国共产党从奉为圭臬地模仿到有自觉地反思,在曲折的探索中,形成了对统一战线、农民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权等问题的独立见解。毛泽东的观点无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他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革命主体、革命方式和群众政策,并首次在党内会议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回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在文化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对“体用论”的超越,是对中西文化评估固有范式的突破。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的价值。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了本土化过程中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正确处理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问题。总之,本土化要完成从认知维度向实践维度的跨越,应该避免脱离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现实,避免变成为一种理论自身的逻辑演绎。理论必须经过和现实的结合才能算是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否则只能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局限在知识层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之所以如此典型,在于其不仅形成了本土化运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还实现了理论的民族化,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顾烨青,郑锦怀[2](2021)在《李大钊“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说考论》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图书馆协会世界图书馆与情报服务百科全书》收录了两位并非长期专门研究中国图书馆史的美国学者撰写的李大钊词条,将其誉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李大钊凭借其他中国图书馆人物无可比拟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优势得以入选。通过对该词条内容和之前相关论文及其参考文献的解读,文章认为这两位美国学者之所以将李大钊誉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是因为他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基地,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图书馆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引领民众树立了开创性典范。文章进一步梳理中国图书馆界对李大钊的评价和对"之父"誉称标准的探讨,分析李大钊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对比同时期其他中国图书馆学人,认为李大钊属于第二层次的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距第一层次的真正的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尚有差距。

张好[3](2021)在《五四时期《新青年》论东西文化问题及其现代启示的研究》文中指出五四时期由《新青年》与《东方杂志》发端围绕东西文化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在中国学界引发了一场长达十余年的学术论战。这场论战不仅是前半个世纪关于文化问题各种论争的逻辑延伸,也是清末民初新旧杂糅的时局以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与激烈斗争的产物。《新青年》与这场东西文化问题论战关系密切。一开始《新青年》就是这场论战的主要阵地,《新青年》同人作为论战的重要一方,围绕着东西文化问题进行了非常充分的阐释,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围绕着东西文化的特性、差异、优劣等问题,《新青年》同人在分析、概括中西文化不同特性之后,认为东西文化差异巨大,是“古今之别”,西方文化且优于中国文化;其次,在东西文化能否调和的问题上,《新青年》同人坚持“破旧立新”,反对“调和论”;最后,论战聚焦于中国文化的出路这一时代命题,此时《新青年》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扛起了“社会主义文明”的旗帜,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在五四时期这场论战背景下,《新青年》围绕东西文化问题提出了非常鲜明的思想主张,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它激起国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以及东西文化关系,激励新一代青年自觉承担起文化发展的重任,它带来的思想革新不仅为中国未来文化建设指出了方向,而且从整体上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同时,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新青年》同人没有充分意识到文化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过激批评的立场,对西方文化也缺乏较为辩证的分析,等等。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我们从《新青年》的视角回溯和研究这场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问题论战,认识到目前中国文化建设需要客观认识、辩证分析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勇于对内自我革新、善于向外借鉴吸收,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传统文化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孔晓菲[4](2021)在《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文中提出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近代中西方思想文化大激荡背景下产生发展的。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再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每前进一步都要同中国近代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开展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一思想斗争经历了一个“交锋碰撞——批判斗争——引领发展”的矛盾交织运动过程。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则是贯穿这一思想斗争的主线,更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社会思潮挑战和攻击的基本遵循。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转化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应对和回答当前意识形态冲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思想史视角,着眼于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实际为现实依据,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思想斗争为主要线索,综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科学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发展过程中同各种社会思潮开展的思想斗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从而揭示不同阶段思想斗争的核心主题、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主体在思想斗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为新时代辨识、批判、破除各种反动社会思潮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本文包括六个部分。其中,引言阐述与本研究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第一章是理论前提性研究;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主体部分,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围绕阶段性主题同社会思潮展开的思想斗争,以及在思想斗争中获得的进一步发展。第六章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对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做出理论总结。引言主要说明研究问题的缘起,述评当前学术界关于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研究现状,呈现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指出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一核心论题,厘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社会思潮展开思想斗争的主线,并确立了不同阶段的论争主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影响。一方面,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东方社会和中国问题的研究及其在中国近代的早期传入,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时代主题相适应,促使我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觉醒,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做出新的文化抉择。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初步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早期共产主义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将马克思主义初步运用于中国社会变革。与此同时,中国近代不断涌动的各种社会思潮掀起了对马克思主义不同维度的攻击。中国共产党在对各种社会思潮挑战的积极回应中,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实证主义、社会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界限,批驳了科学派和玄学派、戴季陶主义、国家主义派的错误思想主张。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系统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土地革命初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提出,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在党内的初步确立。中国思想界,以“新生命派”、“动力派”、“中国经济派”、“全盘西化派”、“本位文化派”为主要代表,同共产党人组成的“新思潮派”,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思想大论战。中国共产党在回应和批驳这些思想派别中,提出并深入论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第四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正式提出的思想文化背景。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战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正式提出。这一命题的提出,引发国民党新专制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烈攻击和对三民主义的重新阐释。为此,国共两党间展开关于“三民主义”的思想论战。中国共产党在对“伪三民主义”的批判中,划清了新旧三民主义的界限,厘清了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关系,最后系统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全党确立的思想文化背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虽然党内已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成基本共识,并提出了毛泽东思想,但党外各政治派别围绕抗战胜利后国家政权如何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形式各异的政治主张。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对国民党“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和中间党派“中间路线”建国主张的批判中,创造性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第六章,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而且是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制度和文化创新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因此,新时代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应当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展开斗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主体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丁红岩[5](2021)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征程的开创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恒久发展的源头所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元素和基本经验。在异常艰辛的革命斗争中,早期共产党人积极传播、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并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思想成果,写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研究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逻辑、发展历程,深刻理解其理论成果,可以帮助我们重现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体图景,深化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性意义的认知,澄清一些人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的误差和偏颇。与此同时,对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的探寻和总结,能为我们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智力支持和思路启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特定的条件和基础上生成的。20世纪初,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统治下,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全面觉醒,急于“救亡图存”的中国人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与此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与弊端充分暴露,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重心东移,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在两制并存的复杂局势下经过反复的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党之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关注和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化”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萌生了“相结合”的思想意识;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理渊源、社会理想、价值目标、实践理性等多方面的融通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能够顺利推进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经历了准中国化、正式开启、艰辛推进三个阶段。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进步社团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者队伍日益强大,工人阶级逐渐觉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组织主体、思想主体、阶级基础逐渐完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和使命,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国共合作后,在不断总结国民大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认识逐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艰难中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相对丰硕的理论成果。虽然此时中国共产党刚刚创建,但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对关乎革命前途和命运的社会性质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对象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妇女解放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尽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有些问题的认识相对青涩,理论阐述尚待提升,但是这一时期的理论思考构筑了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雏形,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准备了丰厚的思想养料。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它开启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征程,奠定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基石,铺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基础,推进了中国革命领袖主体的生成。总体看来建党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了“举什么旗”和“建什么党”的问题。新时代我们要不断汲取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经验和智慧,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理论自信、强化问题意识、树立世界眼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结合,在创新发展中实现筑梦伟业。

李天昊[6](2021)在《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朱执信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领导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活动上,更体现在当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波三折的时候,他能够认识到《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思想对于中国近代革命活动的意义,并加以学习吸收并结合近代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解读并传播。他的阶级斗争思想经历了从早期译介《共产党宣言》,到运用阶级斗争思想分析和解释近代中国革命,再到五四运动后阶级斗争思想日益成熟的发展过程。朱执信译介《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相关内容以及在文章中对阶级、阶级斗争相关问题做出结合近代中国实际的解读,在客观上达到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效果,同时他的译介和传播活动对于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正向作用,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贡献。

王雪[7](2021)在《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大钊是近代史上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领导中国进行救亡图存和民族解放的伟大革命者之一,他始终将爱国主义作为思想发展和实践活动的根本遵循,始终将复兴中华作为人生的终级目标。在为实现救国救民的伟大尝试与努力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文章以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为研究对象,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在还原历史、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前提下,运用文本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示法等对李大钊的爱国主义思想进行研究。通过深挖其在民族解放和再造中华之中所形成的先进思想和实践经验,在总结其历史价值的同时探索当代启示。文章将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对选题缘起、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点与不足等进行论述,为文章的写作提供整体思路。第二部分为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条件,主要从社会背景和文化渊源两个方面阐释其爱国主义思想的成因。第三部分是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逻辑,将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实践相结合,将其划分为萌芽、成长、完善的三个阶段,并对应具体实践活动。第四个部分对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的目标与内容进行研究,为最后一个部分奠定理论基础。第五个部分探究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启示,为党和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建设提供思路。

万永彪[8](2020)在《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李大钊主张向十月革命学习,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主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建党思想,聚焦“建立什么样的党、怎样建立党、建党为了什么”等问题,形成了其建党思想。因此,深入探究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深刻内涵、鲜明特点以及当代价值,不仅有助于全面揭示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理论体系,而且也为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长期以来,学界对李大钊从事的事业、思想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地位与作用、思想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仍有可以拓宽和挖掘的领域,尤其是在其建党思想领域,截止目前此方面尚没有系统性的论着问世。因此,借鉴学界同仁已有的成果,采用逻辑分析、概念史研究、新文化史研究等方法,力图在对李大钊原着深度解读、阐释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总结李大钊着作、论述、实践活动中带有规律性、个性化的建党思想结构及鲜明特点,更为全面地把握李大钊建党思想内涵和体系,以求对当前加强党的建设有所指导,是本论文的主旨。李大钊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建党思想为指导,借鉴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经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建党思想,从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等层面,系统阐述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这样的党、建党为了什么”等问题,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工人阶级的、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坚实保障,工农大众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社会革命变革的根本力量”“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其崇高目标是挽救民族和振奋国群”等一系列重要主张、论断和观点。伟大时代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斗争形成伟大的实践。李大钊不仅在理论上阐明在中国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原则,而且积极主导参与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设。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不仅参与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想的论辩,而且积极领导、指导和参与北京、天津、唐山、内蒙等地方党团的建设,积累丰富的建党经验,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深邃宽广的思想视野和亲力亲为的党团建设,展现李大钊建党思想历史的继承性、鲜明的时代性、非凡的实践性、卓越的预见性等鲜明特点。李大钊建党思想对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升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同盟军思想、武装斗争思想的认识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也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大钊建党思想是时代的产物、革命的产物,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即使放之于今天的中国,也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闫文娟[9](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1)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种民生问题的突出迫切要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相关的民本资源,重新评价并结合时代特点发掘新的价值。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着名的思想家,他的民本思想不仅把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而且把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深入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发展,探究其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对于当代更好地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本文从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和新时代民生问题的突出出发,在寻找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孟子民本思想之间关联的基础上探索重评和发扬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整合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需要与现代化建设的理念相结合,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论文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在分析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和意识形态领域百家争鸣文化现象的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孟子之前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孟子的性善论分析了他的民本思想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民贵君轻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认识到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民贵君轻思想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影响,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朴素民本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的思想有契合之处。接着,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深刻分析了仁政对于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君权神授的观念,提出治民者的权利表面上来自于天,实质上则来源于人民的寄托。井田制和制民之产的提出,体现了孟子对土地重要性的肯定和认识。推恩在仁政中的应运表达了孟子对统治者的期望和要求。省刑罚和薄税敛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深耕易耨和重教化体现了在保障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对民生的改善和对人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视。本质上,仁政思想看到了生产发展之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而且意识到阶级斗争和国家权利的争夺都是通过人民来实现。也就是,仁政思想认识到了改善民生之于社会发展和安定的重要性,但却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未能全面实行。然后,论文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孟子在区分王霸之辩的过程中表达了对王道思想的认同,王道也成为他对当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孟子所处的时代显然属于社会发展的第二形态。在这一阶段,王道思想能够就治国模式进行有关社会发展和治国理论的探讨,体现出了他对社会发展的独特洞察。同时,他的王道思想试图构建君民和谐向前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社会批判精神。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对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批判和继承中,我们发现他的民贵君轻思想肯定了民众在国家存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对民意的表达中表现出了原初的民权观念,蕴含着民主思想的萌芽。但本质上,民贵君轻思想并没有摆脱君本位的封建阶级基础。仁政思想不仅为当时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案,而且也从社会道德方面提出了教育设想,力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人民素质来巩固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虽然表现出了朴素的民生观念,却只把民生的改善寄希望于君王自身的觉醒上,并没有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权利的真正主体。王道思想一方面提倡君主要向圣王先贤学习以仁义行仁政,通过得民心来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君与民之间存在的阶级矛盾,主张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教民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防止社会危机的产生。然而,王道思想在具体的实施中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法律的保障,因而表现出了空想的重民主张。近现代以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对孟子民本思想的汲取,再到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深刻体现、群众路线的深入以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这些思想中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关注部分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能动作用。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当积极探索其中的正面因素,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其消极因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弃之。通过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孟子民本思想中的民贵君轻思想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体现出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对于我国当下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着积极的意义。仁政思想中对民生改善的具体措施对于当下我国提倡的精准扶贫、科教兴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孟子对王道思想的肯定对于尊贤使能、廉政爱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以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着启发作用。同时,在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和其中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陈雨婷[10](2020)在《20世纪初期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和背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胡汉民(1879-1936)是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年轻时期的胡汉民反对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改造社会。他先后两次赴日本留学,积极寻找中国近代社会的改革之路。在日本期间,胡汉民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回国后成为国内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胡汉民在介绍唯物史观时,先从唯物史观的定义和内容入手,认为唯物史观是“以经济为中心的历史观”,介绍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阶级斗争理论、群众史观、劳工问题等唯物史观的具体内容,并将其与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性等同起来。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即进行中国哲学史的梳理、提出女子解放思想、审视中国自古以来的道德伦理思想、考察中国传统家族制度、介绍了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奠定了理论基础。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和宣传主要集中在20世纪初期,旨在从唯物史观中吸收借鉴有益内容来丰富和发展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统治地位。因此,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也导致他背离唯物史观并最终走上了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从胡汉民对马克思主义态度的转变,探究其成败得失,吸取经验教训,进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全面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二、李大钊政治思想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大钊政治思想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由
        (二)溯源: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历史的维度:以实然证必然?
        (二)文化的维度:古今中西的文化选择?
        (三)思想的维度:谁改造了谁?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一)本土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二)研究范围界定
        (三)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重构自我:与西方世界的遭遇
    第一节 西学东渐:知识体系的冲击
        一、知识分类和体系的整合
        二、知识生产的体制重塑
        三、知识权威及价值符号的更替
    第二节 走出“天下主义”:进化的世界与中国的天命
        一、“天下主义”的式微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二、进化论下中国的天命
        三、进化宇宙观的思想冲击
    第三节 本土化的几种类型
        一、延续型本土化
        二、吸纳型本土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词的溯源:马克思主义语汇的传入及影响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下的语词译介
        一、在华传教士的语词译介
        二、日译中的新语厘定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语汇的早期传播
        一、“日马”入中:马克思主义从日本到中国
        二、取道东洋:探源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语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语汇到话语:马克思主义本土话语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思想序曲:马克思主义话语进入中国语境的背景
        一、思想的转型:从启蒙重回革命
        二、认识的转变:从“日马”到“俄马”
    第二节 话语议题的转换: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渐次接纳
        一、 “主义”话语的来临:问题与主义
        二、从空间到时间:东方与西方
        三、唯物论话语的胜利:科学与人生观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语适用
    第三节 话语的替代与综合:马克思主义本土话语的初步形成
        一、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话语交错
        二、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明辨
        三、平民主义(Democracy)的话语演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体转换:实践维度的本土化
    第一节 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一、“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列宁主义的启示
        二、共产国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土化
    第二节 本土化自觉的唤醒: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早期实践
        一、马列主义本土化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本土化自觉的唤醒:早期本土化的政治实践
    第三节 “不做一定公式的奴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本土化自觉的几次转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实践
    第一节 认知维度的接纳与融汇
        一、“天动人斗”:接纳的思维基础
        二、“一本万殊”:融汇的思想特征
    第二节 实践维度的本土化创造
        一、本土化的话语重塑
        二、革命道路的中国化探索
        (一)革命主体的中国化
        (二)革命形式的中国化
        (三)群众政策的中国化
    本章小结
结语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再思考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过程解构与视阈融合
        (一)两个维度的叙事框架:以语词、话语和实践为对象
        (二)民族主义运动和革命的“宏事件”影响
    三、“中国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答案
        (一)走出“古今中西”之惑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三)进行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李大钊“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说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ALA百科》中李大钊词条的撰写者等相关问题探析
    2.1 关于词条的撰写者
    2.2 影响李大钊词条撰写及词条入选《ALA百科》的若干因素
3 李大钊被美方称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的原因探析
    3.1 《ALA百科》李大钊词条的内容
    3.2 对《起源》《红楼》等相关文献的解读
4 中国图书馆界对李大钊的评价
    4.1 民国图书馆界对李大钊的研究与评价
    4.2 20世纪50—60年代图书馆界对李大钊的研究与评价
    4.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对李大钊图书馆成就的评价
5 对李大钊“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誉称的理解和认识
    5.1 “之父”誉称的冠名标准和使用探析
    5.2 对李大钊“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誉称相符性的探讨

(3)五四时期《新青年》论东西文化问题及其现代启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根据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2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论争的历史脉络
    2.1 近代中学西学之争的出现
    2.2 洋务运动时期“中西”之别与“体用”之辩
    2.3 维新变法时期“变”与“不变”的哲学之争
    2.4 清末民初思想文化领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与复杂斗争
3 五四时期《新青年》论东西文化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
    3.1 《新青年》论东西文化差异和优劣
        3.1.1 《新青年》论东西文化的特性与差异
        3.1.2 《新青年》论东西文化的优劣
        3.1.3 《新青年》与《东方杂志》的思想交锋
    3.2 《新青年》论东西文化、新旧问题能否调和
        3.2.1 《新青年》同人从新旧角度论中西文化关系
        3.2.2 东西调和论、新旧调和论的提出
        3.2.3 《新青年》对调和论的辨析
    3.3 《新青年》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思考与选择
        3.3.1 中国文化出路问题的提出与《新青年》的政治转向
        3.3.2 《新青年》对中国未来文化选择的思考
    3.4 本章小结
4 五四时期《新青年》论东西文化问题的历史评价与现代启示
    4.1 五四时期《新青年》论东西文化问题的积极影响
        4.1.1 《新青年》的思想主张激起国人对东西文化的深入反思与重审
        4.1.2 《新青年》的思想启蒙激励新一代青年勇于承担重任
        4.1.3 《新青年》带来的思想革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4.2 五四时期《新青年》论东西文化问题的历史局限性
        4.2.1 《新青年》同人在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采取过激批评的立场
        4.2.2 《新青年》同人在宣传西方文化时缺乏辩证的分析
    4.3 五四时期《新青年》论东西文化问题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4.3.1 打破传统文化发展的“惰性”因子,勇于自我革新
        4.3.2 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文明成果,善于为我所用
        4.3.3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青年》中与五四时期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相关内容
附录二 《东方杂志》中与五四时期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相关内容

(4)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思想文化背景
        (一)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和发展
        (二)西方国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三)马克思对西方国家古典思想的批判性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和中国问题的论述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入及其思想文化背景
        (三)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觉醒与文化抉择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初步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初步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运用
    二、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涌动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二)社会主义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三)无政府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四)“科玄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五)戴季陶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六)国家主义派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三、马克思主义对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回应与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对实用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改良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四)马克思主义对“科玄论战”的回应与批判
        (五)马克思主义对戴季陶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六)马克思主义对国家主义派的回应与批判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步系统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初步探索与理论的初步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提出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在党内的初步确立
    二、社会思想流派对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认识
        (一)“新生命派”对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历史的认识
        (二)“动力派”对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认识
        (三)“中国经济派”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认识
        (四)“全盘西化派”对中国文化发展出路的认识
    三、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对各种思想流派错误观点的理论批判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化革命运动的实践回应
        (三)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正式提出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
        (一)新启蒙运动的兴起与“中国化”思潮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的产生及其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与初步阐释
    二、国民党的新专制主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攻击
        (一)国民党的新专制主义倾向及其思想文化宣传
        (二)新专制主义对“三民主义”的篡改与重新阐释
        (三)新专制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责难和攻击
    三、“三民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对“伪三民主义”实质的揭示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论证
        (三)学术中国化运动开展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全党确立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全党的确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共识在党内的形成
        (二)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提出及其在党内的确立
    二、中国各政治党派关于抗日建国主张的思想分歧
        (一)国民党关于“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
        (二)中间党派关于“中间路线”的建国主张
    三、政治党派思想主张的破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新专制主义的揭露和批判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党派的争取与“中间路线”的破产
        (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系统提出与全面阐释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历史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现实重要性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时代发展性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复杂艰巨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现实启示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准确把握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与思想实质
        (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社会思潮斗争的原则和方法
        (四)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主体的理论自觉和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价
    三、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时限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与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内环境
        (一)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二)中国社会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十字路口
        (三)中国人民主体性民族意识全面觉醒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环境
        (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格局重构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心东移
        (三)国际思潮博弈中马克思主义异军突起
    三、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一)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理论阐述
        (二)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创新论断
        (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相结合”的思想前瞻
    四、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脉相承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理想契合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目标相似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理性相通
    注释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轨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1919-1921)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二)进步社团的创建培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织主体
        (三)马克思主义者队伍的形成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主体
        (四)工人阶级的成长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式开启(1921-1924)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
        (三)中国工农运动的勃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推进(1924-1927)
        (一)建立民主联合战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步探索的必然选择
        (二)推进国民革命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方式
        (三)共产国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影响
    注释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社会性质问题理论
        (一)“半殖民地”学说的中国化
        (二)“半封建”学说的中国化
        (三)“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联壁创新
    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理论
        (一)中国革命性质问题
        (二)中国革命阶段和革命前途问题
        (三)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四)中国革命的动力构成问题
    三、党的建设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装
        (二)中国共产党必须建设强固精密的坚强组织
        (三)中国共产党必须锻造铁的纪律
        (四)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四、武装斗争理论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方式
        (二)武装斗争必须建立正规的革命军队
        (三)武装斗争必须坚持人民战争
        (四)武装斗争必须加强军队自身的建设
    五、妇女解放理论
        (一)“四条绳索”是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二)工农劳动妇女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锋和主力
        (三)建立妇女联合战线是妇女解放的基本途径
        (四)参加国民大革命是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任务
    注释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及现实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
        (一)开启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征程
        (二)奠定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基石
        (三)铺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基础
        (四)推进了中国革命领袖主体的生成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加强党的建设中推进同心筑梦新征程
        (二)坚持理论自信,在多思潮互动中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三)强化问题意识,在破解社会重点难点课题中推动实践发展
        (四)秉持世界眼光,在加强国际合作中汲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五)坚持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与本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
        (一)对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来源的研究
        (二)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的具体内容
        (三)对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的争论及评价
    三、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本论文的重点、难点
        (二)本论文的创新点
    四、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法
        (二)文献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第一章 朱执信简介及其思想概述
    第一节 朱执信生平及其政治思想
        一、朱执信的生平
        二、朱执信政治思想概述
    第二节 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的形成
        一、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历程
    第一节 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的内容
        一、阶级起源及阶级的划分
        二、近代中国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暴力革命
        三、近代中国阶级斗争的主客体-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四、近代中国阶级斗争的发展方向-消除阶级
    第二节 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的演进历程
        一、留学时期初识《共产党宣言》
        二、革命时对中国革命进行阶级分析
        三、“五四运动”后重视无产阶级力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的独特性
    第一节 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与《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思想的异同
        一、从阶级斗争起源来看
        二、从阶级划分来看
        三、从阶级斗争形式及阶级斗争前景来看
    第二节 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与同时代思想家阶级斗争思想的比较
        一、与梁启超对阶级斗争理解的比较
        二、与孙中山对阶级斗争理解的比较
        三、与李大钊对阶级斗争理解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的进步性
        一、其思想超越同阶级思想家
        二、其思想紧密结合近代中国国情
        三、其思想重视劳动人民的力量
    第二节 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的局限性
        一、历史局限性
        二、阶级局限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1、选题缘起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
    (一)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辛亥革命的爆发唤起民族意识的觉醒
        2、“内忧”与“外患”的双重压力
        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无产阶级革命带来胜利的曙光
    (二)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文化渊源
        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民本”思想
        3、达尔文进化论的宇宙发展观
二、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脉络
    (一)从新式学堂求学中萌芽
        1、少年启蒙时期
        2、北洋政法专门学校求学时期
        3、日本留学时期
    (二)在以文启民中成长
        1、《言治》至《民彝》期间
        2、《晨钟报》到《甲寅》期间
        3、《新青年》至《晨报副刊》期间
    (三)于领导和参与革命运动中完善
        1、社会党活动
        2、反对“二十一条”的爱国主义运动
        3、新文化运动
        4、五四运动
三、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的目标与内容
    (一)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的目标
        1、增强爱国意识
        2、培养爱国人才
        3、实现民族解放
    (二)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
        1、以倡导民族主义革命谋划救国出路
        2、以唤起民族自觉意识实现“青春中华”
        3、以发展救国主体来壮大救国力量
四、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
    (一)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
        1、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
        2、明确青年对实现“青春中华”的重要意义
        3、发挥群众的力量进行爱国主义革命
        4、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的当代启示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凝聚爱国共识
        2、培养青年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国梦助力
        3、丰富爱国主义的内容与实践以增强教育效果
        4、打造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李大钊建党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2.1.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
        2.1.2 十月革命的胜利
        2.1.3 民国初年政党建设的实践
        2.1.4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
    2.2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基本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
        2.2.2 列宁建党思想
    2.3 李大钊的自身文化背景
        2.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3.2 日本留学经历
    2.4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发展历程
        2.4.1 民国初年超政党思想的政党观的形成
        2.4.2 “府院之争”时期政党观的提高与变迁
        2.4.3 十月革命后创建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思想的形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党的性质:建立什么样的党
        3.1.1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3.1.2 建立工人阶级的、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
    3.2 党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怎样建立党
        3.2.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
        3.2.2 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坚实保障
    3.3 党的基本纲领:建党为了什么
        3.3.1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方向
        3.3.2 挽救民族、振奋国群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崇高目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实践
    4.1 李大钊与北京、天津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4.1.1 李大钊与北京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4.1.2 李大钊与天津党团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4.2 李大钊与唐山党团组织的创建及工人运动的开展
        4.2.1 李大钊与唐山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4.2.2 李大钊与唐山工农运动的开展
    4.3 李大钊与其他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创建
        4.3.1 李大钊与内蒙古、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创建
        4.3.2 李大钊与晋、豫、陕、甘等地党组织的创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特点及地位
    5.1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特点
        5.1.1 历史的继承性
        5.1.2 鲜明的时代性
        5.1.3 非凡的实践性
        5.1.4 卓越的预见性
    5.2 李大钊建党思想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影响
        5.2.1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认识
        5.2.2 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认识
        5.2.3 对农民同盟军思想的认识
        5.2.4 对武装斗争思想的认识
    5.3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建党思想
        5.3.1 李大钊建党思想与陈独秀建党思想
        5.3.2 李大钊建党思想与蔡和森建党思想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当代价值
    6.1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6.1.1 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这个“拯救中国的导星”不动摇
        6.1.2 不断增强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6.2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有机结合
        6.2.1 必须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情状”和“实境”
        6.2.2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
    6.3 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6.3.1 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保障
        6.3.2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6.4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6.4.1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6.4.2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6.5 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6.5.1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革命的目标
        6.5.2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1.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2.民生问题的突出要求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民本资源
        3.发扬并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特殊意义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唯物史观的研究现状述评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研究现状述评
        (三)学界主要观点分歧和评析
        (四)进一步研究空间及待深化的问题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唯物史观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
    四、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思路方法
        (一)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一、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社会经济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二)社会政治方面阶级结构的变迁
        (三)意识形态方面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
    二、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尚书》“民为邦本”的记载
        (二)周代的民本思想——敬天保民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开端——孔子的仁者爱人
        (四)墨家的爱民、利民思想
        (五)道家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以老子为代表
    三、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性善论在社会中的实践
    本章小结: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一、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民贵”的出发点——“重民本”
        (二)民贵君轻思想对君民关系的新认识
    二、对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新对君权起源的解释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现代民主的转化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民与人民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三、对民贵君轻思想的分析
        (一)民贵君轻与民意的表达
        (二)民贵君轻与原初民权观念的体现
        (三)民贵君轻与民主萌芽的出现
        (四)民贵君轻与君本位封建阶级基础的关联
    本章小结: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第三章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仁政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仁政的政治基础——以民为重
        (二)仁政的经济基础——井田制
        (三)仁政的人性论基础——推恩
        (四)仁政的最高原则——仁义
        (五)实施仁政的方法——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重教化
    二、对仁政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仁义到修身治国的思想转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政与社会制度的革新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仁政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
    三、对仁政思想的分析
        (一)仁政在改善民生中对朴素民生观念的表达
        (二)仁政与人民在国家中享有真正权利的区别
        (三)仁政的实现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联
    本章小结: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第四章 孟子的王道思想
    一、王道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王道和霸道区别的源起
        (二)王道的前提——民贵君轻
        (三)王道的具体措施——施仁政以保民
        (四)王道与民本的关系
    二、对王道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王道到王道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王道与人民的自由结合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保民而王到以人民为中心
    三、对王道思想的分析
        (一)王道对中国儒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
        (二)王道理想与空想重民的现实困境
        (三)王道的实践与相应制度和法律保障的缺乏
    本章小结: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孟子的王道思想
第五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必要性
        (二)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可能性
        (三)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边界条件
    二、民贵君轻思想与党的执政理念
        (一)对民贵君轻中的“民”和“人民”的区分
        (二)汲取民贵君轻中的重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三)民贵君轻思想对新时代执政为民的借鉴意义
    三、仁政思想与新时代民生改善的实践
        (一)制民之产与精准扶贫
        (二)谨庠序之教与科教兴国
        (三)推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四)仁民爱物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王道思想与国家治理方略
        (一)尊贤使能与廉政爱民
        (二)教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三)王霸之辩对国际关系处理的启发
    本章小结:从意识能动性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10)20世纪初期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和背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预期创新点
2 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及引介
    2.1 引介唯物史观的背景分析
    2.2 唯物史观的定义及来源
    2.3 唯物史观的内容
    2.4 唯物史观的价值
    2.5 对唯物史观的辩护
3 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运用
    3.1 中国哲学史的梳理
    3.2 女子解放的分析
    3.3 伦理道德的审视
    3.4 家庭制度的考察
    3.5 社会主义的介绍
4 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背离
    4.1 脱离人民群众,公开仇视共产党人
    4.2 反对阶级斗争,积极拥护三民主义
    4.3 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4.4 从实用主义出发,错误地解读马克思主义
5 胡汉民背离唯物史观的原因探析
    5.1 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5.2 陷入“经济决定论”的误区
    5.3 脱离人民群众
    5.4 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李大钊政治思想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D]. 陈兰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李大钊“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说考论[J]. 顾烨青,郑锦怀. 图书馆, 2021(06)
  • [3]五四时期《新青年》论东西文化问题及其现代启示的研究[D]. 张好. 浙江大学, 2021(01)
  • [4]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D]. 孔晓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丁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朱执信阶级斗争思想研究[D]. 李天昊.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研究[D]. 王雪.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8]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万永彪. 河北大学, 2020(02)
  • [9]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闫文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20世纪初期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和背离研究[D]. 陈雨婷.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李大钊政治思想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