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长寿与衰老研究史精要(论文文献综述)
石雪华[1](2021)在《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主要成就及特点》文中认为明清时期政治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稳定,疆域逐渐扩张,对外交流日益广泛。中医学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上达到了鼎盛时期,中医学的发展带动了中医美容学的进步。本研究以中医美容为着眼点,从明清时期的医籍入手,确定明清时期与中医美容相关的主要医籍,其内容涉及到方书、外科专着、眼科专着、医学综合着作、本草学专着、美容装饰专着、针灸专着等。通过对明清时期的中医美容学的成就及特点进行整理、总结、分析,以期为现代中医美容业的发展及中医美容学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运用断代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文献学研究等方法,对明清时期医籍所载的中医美容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医美容学的概念及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并详细论述了中医美容学的发展概况,并且对明清时期美容相关的医籍进行分析归纳,继而着重对明清时中医美容学取得的成就与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美容学发展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的美容学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思想意识、中医学发展及人们自身对美的追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并取得了显着成就。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主要成就:医籍记载的美容内容颇丰,推动了中医美容学的发展;治疗美容发展迅速,美容外科学传承创新,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美容疗法;为后续中医美容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现代美容日化、保健品及美容食品的研发具有指导意义。主要特点:理论上突出整体辨证,美容治法丰富全面;美容药物种类繁多,尤喜香药;保健美容发展迅速,宫廷民间区分明确。通过对明清时期医籍中载录的损容性和保健性美容的理论、治疗方法及其中涉及到的美学思想的研究,丰富了现今中医美容学的内容,对中医美容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沈楠[2](2021)在《银杏果粉成分分析及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银杏(Ginkgo bilob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银杏种仁(白果)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营养丰富、可食用性高,但迄今为止银杏种仁的营养保健功能研究极少。本研究选择银杏果粉(种仁粉)作为实验材料,在果粉及其提取液成分分析的基础上,以秀丽隐杆线虫为研究模型,通过不同浓度的银杏果粉提取液处理,观察统计其寿命、生殖能力、运动能力等指标,初步评价银杏果粉的保健功能,结合转录组和相关突变体线虫分析,展开银杏果粉对线虫保健功能机理的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银杏果粉及其提取液广靶代谢组结果显示主要共同代谢物有甾体及其衍生物、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生物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脂质类化合物。差异代谢物有190种,KEGG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淀粉和蔗糖的代谢”以及“磷酸肌醇代谢”等通路。(2)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银杏果粉提取液可延长线虫寿命,改善了部分与衰老相关的生理功能,显着增强了线虫的头摆动和身体弯曲能力,减少了线虫的脂肪积累,提高了线虫在氧化应激和热应激逆境下的抵抗能力,降低了活性氧水平。此外,银杏果粉提取液处理后的线虫体内的SOD、GSH-PX酶活性明显增加,进一步证实银杏果粉提取液的抗氧化功能。(3)选择银杏果粉提取液浓度为20 mg/mL处理和对照组的线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共筛选出1336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防御反应”、“先天免疫系统”、“有机酸代谢过程”、“胶原蛋白三聚物”等。KEGG富集通路有“溶酶体”、“脂肪酸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药物代谢的影响”、“氨基酸生物合成”等通路。(4)对脂质代谢和自噬通路分析发现,脂质代谢差异基因主要分布于9个相关通路。在脂质代谢途径中,Fasn-1、Pod-2、Acs-5、Elo-5、Gpx-7、Gpx-8、Asm-3基因在处理组发生了显着差异表达,这些相关基因对处理组线虫脂质代谢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银杏果粉喂食不能延长daf-2、daf-16突变体线虫的寿命,表明线虫脂质代谢介导的长寿可能与抗逆性增强相关。处理组线虫自噬通路相关基因大部分上调,显示其增强的自噬功能,其中BEC-1参与了果粉对线虫自噬功能的调节。与饮食相关的eat-2突变体线虫和野生型线虫(对照组)结果表明Eat-2可能参与了处理组线虫的寿命延长。果粉对线虫的寿命延长机理可能与饮食介导的脂质代谢和自噬通路两者协同作用相关。(5)对Aβ蛋白诱导的CL4176线虫分析发现,银杏果粉提取液在线虫体内具有抗淀粉样蛋白毒性的作用,能够延缓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线虫瘫痪。
薛中华[3](2020)在《道教辟谷文化研究》文中提出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众对辟谷的认识往往趋于简单化和片面化。目前已有的研究也尚未将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方法等基本问题做出系统完整的阐述。本文希望能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整体把握明晰内涵并梳理其历史发展、整理其思想与方法,以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本文以“总-分”的结构展开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解析。首先,总体上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内涵,并给出其在道教文化中的清晰定位,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梳理,说明其在道教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对道教辟谷文化进行分维度论述,从纵、横两个维度对道教辟谷文化展开系统的梳理和讨论。纵向维度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结合道教文化发展的历史对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做出清晰的分段,并就各分段关于辟谷的记载做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审视道教辟谷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必然。横向的维度,主要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以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形态,解析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与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相关文献,逐条理出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思想理论及对应的辟谷方法。在整理思想理论与方法的时候,本文依据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分段,将其划分为早期道教内丹兴起前的辟谷和内丹兴起之后的内丹辟谷两个大的部分来分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对国内外道教辟谷及其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在此过程中,围绕本文设定的主要研究问题,从内涵定位、历史发展、思想方法等方面分别做了相关研究进展的综述,然后明确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指出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第二章是道教辟谷及其在道教文化中地位与作用。对辟谷文化进行考察时,本文区分了一般的辟谷文化和道教辟谷文化,并注意阐述了辟谷文化的层次性与丰富性。运用文献综合考察法,本文以统观的视角指出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的地位,论述了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修仙中具有核心地位、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康寿追求中具有基础地位等观点。在关于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的论述中,本文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归纳得出道教辟谷文化具有对神仙的阐释作用、对生命的保障作用和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等重要作用。第三章是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本文依据对道教历史的总体把握,把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分为起源阶段(先秦到西汉)、早期发展阶段(东汉到唐朝)、成熟发展阶段(唐末至近代)等三个大的阶段,结合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各阶段的主要表现是:起源阶段提出了辟谷的概念,且已存在一些零散的辟谷思想和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早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在道教思想理论和修仙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较完整的辟谷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成熟阶段主要表现是,在标志着道教养生修炼走向成熟的内丹修仙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基于内丹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辟谷方法。第四章是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本文着重从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和内丹辟谷思想两个部分来论述。根据文献综合分析得出,早期的辟谷思想主要包括:节食尚俭思想、食气者寿思想、虚静无为思想、天气地味思想、除三尸九虫思想、清肠除滓思想、仿生导引思想、气药疗病思想、金津玉液思想、日精月华理论、减食增寿理论等等。内丹辟谷思想部分首先阐述了内丹辟谷理论的几个内涵,然后进一步阐示内丹辟谷思想有:绝粒为宗思想、精气神全思想、减阴增阳思想、先天自动思想等等。第五章是道教辟谷方法。本文在这一章主要论述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和内丹辟谷方法。道教早期辟谷方法主要有:代谷辟谷法、节食辟谷法、导引行气辟谷法、除三尸九虫辟谷法、存思辟谷法、守一辟谷法、服药服丹辟谷法、服水辟谷法、服气辟谷法、胎息辟谷法等等。内丹辟谷方法,主要是根据内丹修炼程序分为炼己筑基辟谷、炼精化气辟谷、炼气化神辟谷和炼神还虚辟谷。
李心苑[4](2020)在《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观音信仰作为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主体,其中的观音感应信仰也一直是中国佛教菩萨感应信仰的典型。而在观音感应信仰当中,回应众生诉求的观音菩萨往往外化为观音经、观音像、观音道场、观音圣号、观音咒语等很多不同形式的神圣象征,从而形成各种形态的观音感应,其中观音经典感应是源于观音经典崇拜的一种观音感应信仰,其突出特色是信仰者在观音经典的多重神化之后,通过具体的经典崇拜方式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诉求,从而出现各种神奇效应,并最终使信仰者获得某种满足。在这种宗教实践以及由此而来的宗教体验中,观音信徒与观音菩萨之间的感应关系表现为观音信徒与观音经典之间的感应关系,观音菩萨的神圣性及其现实救度职能借助于观音经典的神圣性及其神奇效应而得以实现。通过对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研究,我们可以理解观音信仰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化的菩萨信仰,并为全面把握中国特色佛教文化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作为观音经典感应之客体的观音经典,经历了从教义诠释体系向感应信仰体系的转变,诠释观音神力保佑、净土接引、智慧觉悟、密仪持咒等教义的经典以及介于这些经典之间并实现不同教义相互贯通的一些经典,支撑了观音信仰的基本教义体系。在教义诠释型经典体系之外,中国化的神力崇拜型观音经典体系逐渐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框架便是:一经独领、二经呼应、诸经支撑、伪经偕行。所谓一经独领,就是《普门品》独占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主体地位;所谓二经呼应,就是《心经》与《大悲心陀罗尼经》尤其是其中的《大悲咒》紧随《观音经》之后兴起并流行;所谓诸经支撑,就是在此三经之外,还有《华严经》《楞严经》《授记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经典的全方位辅助支撑作用;所谓伪经偕行,就是像《高王观世音经》这样的大量民间观音经典与正统观音信仰相伴而行,彼此互动。汉译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前提之一便是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神圣化。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之源是观音菩萨所拥有的神秘力量和超凡智慧,而观音经典的神圣化则是信众在观音信仰实践中对观音经典神圣性的接受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情感表达。就神圣性而言,主要取决于经典的来源、内容、价值等三个方面;就神圣化而言,主要体现在信众对观音经典的受持、传承、安奉等三个方面神圣性的基础与神圣化的进程正是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直接推动力量。《普门品》作为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第一载体,在其初期流行过程中便与当时非常盛行的经典研习热潮相互激荡。通过对两晋南北朝时代汉地观音经典感应事迹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观音信仰者通过自己的宗教实践在努力证明《观音经》在与《法华经》《维摩经》《涅盘经》《华严经》等诸多经典的并立争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奇价值,从而在诸经竞秀的时代以一种神力崇拜型经典信仰,与众多义学诠释型经典信仰并立而行,既为《观音经》拓展了足够的社会生存空间,也为中国佛教的经典运用开辟出一条神圣的路径。第一本汉译观音经典诞生后不久,中国便陷入激烈的夷夏冲突之中。所谓“五胡乱华”所引起的人间灾难,使很多无依无靠的受难者将观音菩萨作为应对生命危急的依赖,而诠释这种依赖的经典本身,也成为信众心目中具有神圣意义的对象,由此产生很多以诵念《普门品》来应对夷夏冲突所带来的各种个体灾难的信仰实践。这些信仰实践体现了具有时代烙印的信仰需求与具有普遍意义的信仰趋向之间的融合。分裂动荡的南北朝也是一个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不同政权之间以及不同官僚之间交织着复杂的恩怨情仇。各级官僚在面对其政治角色的所引发的生命危急时,同样难以主宰自己的生命安危,只好像普罗大众一样通过诵念《观音经》而向观音菩萨发出虔诚的呼唤。这种观音经感应信仰实践见证了不同社会阶层在基本人性需求方面的趋同性以及由此共同需求所激发的信仰选择的一致性,也反映了观音经感应信仰的普适性,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家国同构,体现在个体生活方面,在忠君爱国、天下使命等宏大理想之外,作为最底层的家庭生活始终是中国人的社会根基和情感归宿。通过观音经典感应事迹看两晋南北朝时代汉地家庭生活中的诸多困惑与危难应对,可以更深切地理解那个时代中国人在家庭完整、家族延续、生命健康、家庭和美、来世向往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美好向往。这些信仰实践把日常生活与观音经典链接在一起,反映了神圣信仰的世俗基础,也说明观音经典感应信仰已经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的深处。通过对两晋南北朝汉地四大领域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探讨,我们可以比较深刻地认识观音经典感应信仰中所蕴含的神圣与世俗彼此交织的关系,如:作为信仰对象的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作为信仰者的信众的世俗性;受持经典方法的神圣性与受持经典动机的世俗性;受持观音经典所调动的主体力量(观音神力)的神圣性与仁善、孝顺、建寺、布施、持戒等的辅助力量的世俗性;观音神力的神圣性与观音神力显化对接苦难时的世俗性。在这种神圣与世俗的对接中,理性与超理性、人间与超人间等宗教信仰的核心问题均清晰地显露出来。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观音经典感应信仰在观音信仰以及整个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董博[5](2019)在《宋金元时期中医运动养生技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宋金元时期中医古籍中的运动养生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混俗颐生录》《保生要录》《调燮类编》《二十四气坐功导引却病图》《东坡养生集》《圣济总录》《儒门事亲》《三元参赞延寿书》《寿亲养老新书》《世医得效方》等10部着作中的中医运动养生文献资料运用综合归纳、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宋金元时期运动养生的核心技法为动体、按摩、行气、调神四种技法。动体法具有上下俱达、内外皆动;肢体合同、配合联动;数法先天、阴阳相应;动而有时、早晚为佳的特点。按摩法具有摩擦摸揉、以轻为主;数之多少、以热为度;祛病养生、自体为法的特点。行气法具有吸咽吞吐、以息为法;入少出多、阴阳相合;按摩动体、诸法配合的特点,调神法具有诵念为主、法出有为;诸法相合、调神为佐的特点。动体、按摩、行气、调神四种技法的祛病养生机理主要是:动体法促进运动部位气血活跃,产生阳热之气,可以祛除气血运行所至之处的阴寒之邪。按摩法产生热量,与动体法产生的阳热之气,同类相引,使动体法产生的活跃气血,流向按摩部位,促使气血流通,从而补虚祛邪。行气法,鼻入口出可以祛除五脏实邪,咽津下气可以滋阴去火,屏息闭气可以生发元气。调神法则益养心神,使神与形阴阳相合、形与神俱,尽度天年。宋金元时期的中医运动养生,具有去繁就简、由博返约;融古汇今、采编成套;内外皆动、形神同养;运行气血、助阳生热;应时而动、时序助养的特点。现代中医运动养生,应当借鉴宋金元时期中医运动养生的启示:编创运动养生技法,当四法同用,形神同养;练习运动养生技法,当顺其自然,天人合一;推广运动养生技法,当提高素质,注重审美。
刘帅帅[6](2019)在《中西方古代养生思想与实践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养生,又称摄生、卫生、保生等,指的是通过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防御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手段或方法。中国古代的养生术最早可以追溯至尧舜禹时代,传说中“阴康氏”部落的先民为了摆脱因潮湿生活环境带来的“关节不利”,他们发明了“摔筋骨、运肢节”的养生方法。战国时期的《庄子·养生主》首提“保身、全生”,这中国古代最早有关养生的文字记载。在西方,虽然没有与中国“养生”完全对译的词汇,但西方人民很早也开始了保养健康的实践。古希腊着名医生希波克拉底在其着作《希波克拉底文集》中最早使用“Regimen”一词,汉译为摄生法,指的是一种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饮食、锻炼进而有益健康的方法。综上可知,“养生”并非中医所特有的产物,西方很早也展开了对生命保养的实践和研究。因此,本论文拟通过中西医养生文献的对比研究,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来全面了解人类的养生保健历史。通过中西对比,总结中西方古代养生思想和实践异同点,追古思今,为现代人类的养生保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中外医学史上着名医学家的代表,仔细研读、总结他们有关养生保健的论述、思想和具体实践。同时,利用关键词如“养生思想”、“养生实践”、“health preservation thought and practice”等,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CNKI、Pubmed、Google Scholar和Google Library等国内外大型图书馆和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检索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中英古籍和学术论文。对上述科研文献进行仔细梳理、对比分析和逻辑归纳,进而总结中西医养生思想和实践之异同点。结果:中医养生重视天人一体,养生要随着自然四季气候和温热寒凉变化提前做出调整,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人体自身健康的平衡。同时特别强调养生要注意身心的协调,既要内养精神,又要外养形体,而且更重视精神的调养。因此,中医养生思想带有明显的整体观念,既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又包括人体内部的形神同治。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所提出的“四体液平衡”思想是西方医家在疾病治疗和养生保健中所遵守的一贯原则,它也带有一定的整体观特点,它强调健康受到人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饮食、锻炼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体内四种液体进行平衡调整,可以很好的维护个体的健康。不过这种观念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逐渐被以研究人为主体,尤其重视个体内部结构与健康之间关系的,且带有明显局部观特色的现代保健思想所取代。通过对中西养生实践手段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双方养生实践的相同之处在于手段全面且部分内容一致。比如双方均重视饮食和运动对健康维护的重要作用,并在这两个领域进行了大量有益健康的养生实践。不过,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地域差别,尤其是养生指导思想的差异,其养生实践侧重点又各不相同。在饮食方面,中医饮食养生讲究谨和五味,但西方对食物的性味罕有论述。其二,中西医饮食养生都提出“药食同源”的观念,中医强调“先食后药”的思想,而这一理念并未在西方养生实践中形成共识。在运动方面,中医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但西方强调“动则强身,以动为主”。精神养生方面,中西差异十分明显。中医精神养生包含精神调节和情志调摄两方面,手段全面且系统。西方则更重视宗教信仰对心理卫生保健的作用。在环境养生方面,中西养生实践差异也比较大。中医提倡人类要主动适应自然变化,从顺天时、审地势和慎起居三个方面进行全面且主动的环境养生实践。西方环境养生虽然在早期有所建树,尤其是古罗马时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繁荣。但进入中世纪以后,被动的环境养生观念导致了西方人口健康质量的整体下降,虽然政府颁布了很多卫生条例和法规试图来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居民健康,但收效甚微。此外,西方非常重视放血疗法,是一种在西方风行了尽两千年的养生保健手段。而中医仅将其作为针灸学的一种治疗手段,并未纳入养生范畴,这也是中西养生实践最明显的差异之一。结论:通过中西方养生思想和实践的对比研究,本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中西医不同的医学发展轨迹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养生指导思想,中医养生思想带有明显的整体观特点,而且一直传承至今。西方养生思想虽在早期也带有整体观特点,但自文艺复兴起,逐步被带有明显局部观特征的现代医学保健思想所取代。就养生实践而言,中医养生手段全面且系统,涉及饮食、运动、精神和环境四大领域,西方养生实践偏重饮食、运动和放血疗法。
许天虎[7](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杨文豪[8](2018)在《多巴胺对家蚕寿命和行为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黑化普遍存在自然界中,是产生昆虫体色多样性非常重要的一种着色模式。黑化多是由黑色素积累导致,受黑色素合成代谢通路影响。然而,黑化不仅仅能产生昆虫体色的多样性,还在昆虫的生态适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机体的抗逆性、生存质量、能量保存、求偶能力、生殖能力和先天性免疫等密切相关。家蚕属鳞翅目蚕蛾科,具有悠久的驯化历史和颇为丰富的遗传突变资源。目前家蚕遗传突变品系高达七百多种,是研究体色拟态、寿命衰老、医药病理、鳞翅目害虫防治靶标的宝贵实验材料。最近,本课题组发现家蚕从性黑蛾sml的黑化个体具有显着的长寿特征,然而是什么原因造成黑化个体长寿的现象,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针对从性黑化家蚕sml有趣的生物学现象,从家蚕黑色素代谢途径相关突变体出发,发现黑色素代谢途径的关键中间物质多巴胺不仅参与黑色素形成,而且还可以调控家蚕寿命并影响家蚕行为,这为进一步探索多巴胺参与生理学功能和寿命调控的分子机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巴胺参与家蚕黑色素代谢路径相关突变体寿命调控(1)为了探究黑化与寿命的关系,我们选取黑色素代谢路径相关突变体进行蛾期寿命的统计。对黑化表型的近等位基因系Dz-mln、Dz-Bm寿命调查,发现Dz-mln、Dz-Bm蚕蛾寿命均显着高于野生型Dz蚕蛾寿命。因此,我们推测黑化可能会延长蚕蛾的寿命。对黑色素代谢路径相关基因突变的白蛾品系Dz-ch和sch寿命调查,其中Dz-ch是黑色素代谢路径中yellow基因发生了突变;sch则是该路径中多巴胺合成限速酶TH基因的突变,突变后体内多巴胺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调查发现Dz-ch雌雄蚕蛾的寿命分别长于野生型Dz蚕蛾,而sch的雌性蚕蛾寿命显着短于野生型Dz雌蛾。基于黑色素代谢路径突变体Dz-mln、Dz-Bm、Dz-ch和sch寿命调查结果,我们发现黑化可以延长蚕蛾寿命,但非黑化的家蚕也存在寿命长短的差异,推测导致寿命差异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不同品系中多巴胺含量的差异。(2)为验证蚕蛾寿命差异与多巴胺含量差异有关,利用超高效液相质谱法(UPLC)对不同品系蚕蛾体内的多巴胺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证实具有长寿表征的突变体Dz-mln、Dz-Bm、sml和Dz-ch蚕蛾体内多巴胺的含量均要显着高于野生型Dz蚕蛾。对羽化1 d和7 d的蚕蛾进行多巴胺的含量检测比较,发现多巴胺的含量随蚕蛾衰老而降低。该结果表明多巴胺的含量的多少与蚕蛾寿命的长短呈正相关。此外,对家蚕不同组织多巴胺含量进行检测,确定了多巴胺在蚕体中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头部与表皮。推测多巴胺在头和表皮的累积是其同时影响寿命和体色的物质基础。2.多巴胺影响家蚕寿命和行为(1)对蚕蛾注射不同剂量的多巴胺,调查蚕蛾寿命的变化。发现注射多巴胺剂量低于5x10-5 mmol时蚕蛾寿命变化不显着,在一定剂量范围(2.5x10-3 mmol1.25x10-3 mmol)可显着延长蚕蛾的寿命,注射过高剂量(5x10-3 mmol)会造成蚕蛾的寿命缩短。注射3-I-L-酪氨酸(多巴胺抑制剂)和β-alanine(多巴胺消耗剂)均会造成蚕蛾寿命的显着地缩短。蚕蛾体内注射实验表明多巴胺参与家蚕寿命调控,在合适剂量下增加多巴胺含量,可以造成寿命的延长;相反蚕蛾中多巴胺的含量被降低后,寿命会被显着地缩短。(2)先前本研究组发现家蚕体内的抗氧化能力提升会延长家蚕的寿命。为探索多巴胺延长蚕蛾寿命的机制,我们调查了多巴胺处理后有延寿表现的蚕蛾总抗氧化能力和多巴胺含量差异品系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多巴胺注射后会显着地提升蚕蛾体内总的抗氧化能力。此外,多巴胺含量较高的突变体蚕蛾的总抗氧化能力要高于野生型Dz蚕蛾。于是,我们推测多巴胺延长寿命可能是通过提升蚕蛾体内总抗氧化能力而实现的。(3)为探索多巴胺对家蚕行为的影响,我们比较了多巴胺处理后的蚕蛾和多巴胺含量差异突变体蚕蛾的行为能力。发现蚕蛾体内多巴胺增加后,雄蛾(化蛾后1天)求偶运动能力得到显着加强,衰老蚕蛾(化蛾后7天)的求偶运动能力得到显着改善。研究首次发现多巴胺的体内增加,会提高家蚕雄蛾同性恋的趋向,多巴胺含量增加后雄蛾的同性求偶交配的比例显着升高。结果还发现多巴胺含量高的突变体的求偶能力也显着高于野生型Dz。基于多巴胺对家蚕运动和行为能力的调查结果,我们证明多巴胺影响并调控蚕蛾的求偶运动能力。
娘·尼玛沃色,许渊钦[9](2017)在《《娘氏教法源流》译注(九)》文中指出《娘氏教法源流》是12世纪的重要宗教史籍,藏文原名《教法源流·花蜜精粹》。本次译文为《娘氏教法源流》第三章"宣说吐蕃"中第十三节,阿阇黎莲花生从吐蕃至罗刹国(藏文版第315页第二段至第354页第一段)。
裘晓强[10](2017)在《吴门医派生命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说的“吴门医派”,是明清时期以吴中温病学派为主,兼及师承吴医名家的江南中医流派。吴门医派主要特征是名医众多,疗效显着,着作丰硕,生命哲学和生命科学理论先进。吴门医派对传统中医经典理论进行发挥,并结合明清之际传入的西方生命科学,再次寻求生命本源,提出了“先后天本源论”、“元质元神论”、“血气关系论”、“卫气营血论”、“生命体质论”等生命学说,从而构建出一个完备的生命本源论及生命发展论体系。薛己在“肾为先天之本”的基础上,提出人以胃气为后天之本,脾胃为人身根蒂的之论。缪希雍在论证了“气”、“血”之间及“血气”与神、津、液、精之间相互生成,相互转化的过程,重点研究脾胃构造论,提出脾胃为后天元气之根本说。王宏翰提出了元神元质说、命门胎生说等新的生命本源论。叶天士提出了“卫气营血辩证法”,论证了后天之气可以补助先天元气,对内伤杂病治疗提出脾胃分治论。徐大椿着《元气存亡论》,指出先天元气是生命之根,完善了中医气化生命学说。吴门医派提出了人体“体质”、“体质差异”和“体质病变”等概念,认为体质就是人体先天禀赋和后天营养的综合特性,在生理表现上,不同个体具有特殊性,且随着生命过程不断变化。吴门医派身心观即身体观与心理观合称,主要回答“身体”是什么,“心理”是什么,“身体”与“心理”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在吸收西方近代生命科学基础上,在身心神情意关系上提出了“心神为体,脑神为用”的命题。同时在身体骨骼结构论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对髓理论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为后世脑髓学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吴门医派探讨经络理论,将络病理论用于温热病治疗,提出经络三焦论。吴门医派秉持动静结合、药食同源等中医养生理论,在动养、静养、药膳、食疗与生态养生等方面,形成了富有江南区域特色的,修与养兼备的新养生论。吴门医派提出“五脏次第衰老论”和“迫生顺死论”,在死亡定义上注重人的精神特征和社会特征,强调远死而近生、向死而生等新死亡观,认为尊重死者抚慰生者是对生命的真正尊重。
二、西方长寿与衰老研究史精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长寿与衰老研究史精要(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主要成就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明代与美容相关的主要医籍 |
2.1 《本草纲目》 |
2.2 《普济方》 |
2.3 《外科正宗》 |
2.4 《审视瑶函》 |
2.5 《疡医证治准绳》 |
2.6 《香奁润色》 |
2.7 《鲁府禁方》 |
2.8 《针灸大成》 |
3 清代与美容相关的主要医籍 |
3.1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
3.2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3.3 《医宗金鉴》 |
3.4 《疡医大全》 |
3.5 《本草纲目拾遗》 |
3.6 《摄生总论》 |
3.7 《串雅内外编》 |
3.8 《随息居饮食谱》 |
3.8.1 重视水饮 |
3.8.2 饮食有节,注重素食 |
4 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成就与特点 |
4.1 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主要成就 |
4.1.1 医籍中对美容内容载录丰富 |
4.1.2 治疗美容发展迅速,美容外科学传承创新 |
4.2 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特点 |
4.2.1 理论上突出整体辨证,美容手段发展全面 |
4.2.2 美容药物种类繁多,尤喜香药 |
4.2.3 保健美容发展迅速,宫廷民间区分明确 |
5 讨论 |
5.1 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 |
5.1.1 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意识对中医美容学发展的影响 |
5.1.2 中医学对中医美容学发展的影响 |
5.1.3 中国传统美容学思想的影响 |
5.2 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成就对现代医学的指导意义 |
5.3 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特点对现代美容方药应用的指导意义 |
5.3.1 香药在美容日化及保健品中的应用 |
5.3.2 重视美容食品的现代化发展 |
5.4 保健美容品的阶层性差异的原因 |
5.4.1 保健美容品的价格高昂 |
5.4.2 古代宫廷贵族对抗老防衰的追求 |
5.5 关于促进中医美容学发展史研究的思考 |
5.5.1 加强对中医美容学文献的系统整理 |
5.5.2 加快对古文献整理中命名的标准化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2)银杏果粉成分分析及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
1.1 银杏种实结构 |
1.2 银杏种实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研究 |
1.2.1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淀粉体发生的变化 |
1.2.2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发生的变化 |
1.2.3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油细胞发生的变化 |
1.2.4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发生的变化 |
1.3 银杏种实有效成分功能研究 |
1.3.1 银杏种实的有效成分 |
1.3.2 银杏种实的药用功能 |
1.3.3 食用价值 |
2 |
2.1 银杏种实产品加工 |
2.2 银杏种实产品 |
2.2.1 银杏种实休闲食品 |
2.2.2 银杏种实发酵食品 |
3 |
3.1 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
3.1.1 保健食品常见的抗氧化成分 |
3.1.2 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实验体系 |
3.2 秀丽隐杆线虫概况 |
3.2.1 秀丽隐杆线虫的生物特征及生命史 |
3.2.2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抗氧化模式动物的依据 |
3.2.3 调控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经典通路 |
4 |
4.1 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株及线虫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所需溶液及常用培养基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银杏果粉与银杏果粉提取液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检测 |
2.2.2 秀丽隐杆线虫的实验方法 |
2.2.3 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转录组测序 |
2.2.4 秀丽隐杆线虫cDNA获取 |
2.2.5 线虫突变体寿命分析 |
2.2.6 亚细胞定位表达检测 |
2.2.7 CL4176线虫麻痹实验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银杏果粉及其提取液成分分析 |
3.1.1 银杏果粉及其提取液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 |
3.2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影响 |
3.3 线虫生长衰老过程中运动能力与繁殖能力 |
3.4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秀丽隐杆线虫抗逆性的影响 |
3.5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肪积累和体长的影响 |
3.6 野生型N2线虫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3.6.1 转录组数据概况 |
3.6.2 差异基因的筛选与富集分析 |
3.6.3 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 |
3.6.4 脂质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3.6.5 自噬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3.7 银杏果粉提取液介导的线虫脂质代谢对抗逆性的影响 |
3.8 银杏果粉提取液调控的线虫脂质代谢与自噬途径的协同作用 |
3.9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淀粉样-β蛋白诱导的CL4176线虫影响 |
第4章 小结与讨论 |
4.1 银杏果粉提取液主要成分分析 |
4.2 秀丽隐杆线虫生理生化表型分析 |
4.3 秀丽隐杆线虫脂质代谢和自噬途径分析 |
4.4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CL4176线虫瘫痪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道教辟谷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道教辟谷文化的概念和定位 |
2.1 道教辟谷文化的相关概念 |
2.1.1 一般辟谷的概念 |
2.1.2 道教辟谷的概念 |
2.1.3 辟谷文化的丰富性 |
2.2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 |
2.2.1 道教辟谷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
2.2.2 道教辟谷在道教修仙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
2.2.3 道教辟谷在道教康寿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
2.3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 |
2.3.1 道教辟谷对神仙文化的阐释作用 |
2.3.2 道教辟谷对修炼过程的保障作用 |
2.3.3 道教辟谷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 |
3. 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 |
3.1 道教辟谷的起源:西汉之前 |
3.1.1 辟谷的提出 |
3.1.2 先秦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1.3 西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 道教辟谷的早期发展:东汉至唐 |
3.2.1 东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2 三国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3 两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4 唐朝关于辟谷的记载 |
3.3 道教辟谷的成熟发展:唐末至近代 |
3.3.1 内丹的兴起与道教辟谷的成熟 |
3.3.2 内丹辟谷早期代表人物 |
3.3.3 钟吕派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
3.3.4 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
3.3.5 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
3.3.6 正史中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
3.3.7 近代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
4 道教辟谷的思想 |
4.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 |
4.1.1 节首尚俭思想 |
4.1.2 天气地味思想 |
4.1.3 食气者寿思想 |
4.1.4 城食增寿思想 |
4.1.5 去除三尸思想 |
4.1.6 清肠除滓思想 |
4.1.7 轻身疗病思想 |
4.1.8 金津玉液思想 |
4.1.9 虚静无为思想 |
4.1.10 仿生导引思想 |
4.1.11 存思日月思想 |
4.1.12 知一守一思想 |
4.1.13 闭气胎息思想 |
4.2 内丹辟谷思想 |
4.2.1 内丹辟谷思想的内涵 |
4.2.2 绝粒为宗思想 |
4.2.3 精气神全思想 |
4.2.4 减阴增阳思想 |
4.2.5 先天自动思想 |
5. 道教辟谷的方法 |
5.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 |
5.1.1 节食辟谷法 |
5.1.2 代食辟谷法 |
5.1.3 咽津辟谷法 |
5.1.4 除三尸辟谷法 |
5.1.5 服符水辟谷法 |
5.1.6 导引行气辟谷法 |
5.1.7 守一辟谷法 |
5.1.8 存神辟谷法 |
5.1.9 存思日月辟谷法 |
5.1.10 服气辟谷法 |
5.1.11 胎息辟谷法 |
5.2 内丹辟谷方法 |
5.2.1 炼己筑基阶段的辟谷法 |
5.2.2 炼精化气阶段的辟谷法 |
5.2.3 炼气化神阶段的辟谷法 |
5.2.4 炼神还虚阶段的辟谷法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研究对象的时间界定 |
二、研究对象的空间界定 |
三、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四、观音感应类文献的形成 |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的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本选题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一、观音经典研究 |
二、观音感应信仰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信仰视域的汉译观音经典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从观音经典教义体系到汉译观音经典崇拜体系 |
一、古代印度观音经典教义体系的形成 |
二、古代汉地观音经典崇拜体系的基本格局 |
第二节 《普门品》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
一、《普门品》第一个汉译本的流行 |
二、《普门品》流行本的定型 |
第三节 《心经》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
一、传说中的《心经》首译本 |
二、玄奘本《心经》的出现与特征 |
三、关于《心经》来源的探问 |
第四节 《大悲咒》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
一、《大悲心陀罗尼经》的脱颖而出 |
二、最终定型的《大悲咒》 |
第二章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神圣化 |
第一节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性 |
一、宗教经典的神圣性结构 |
二、观音经典来源的神圣性 |
三、观音经典内容的神圣性 |
四、观音经典价值的神圣性 |
第二节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化 |
一、观音经典受持的神化 |
二、观音经典传承的神化 |
三、观音经典安奉的神化 |
第三章 诸经竞秀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第一节 《观音经》在诸经竞秀中的传播与影响 |
一、诸经竞秀局面的形成 |
二、《法华经》的受持与感应 |
三、《观音经》在义学高僧中地位与影响 |
第二节 从感应故事看《观音经》在诸经竞秀中的独特魅力 |
一、感应事迹书写中的《观音经》与《维摩经》 |
二、感应事迹中的《观音经》与《华严经》 |
三、感应事迹中的《观音经》与《涅盘经》 |
四、与诸经论一拼高低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第四章 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一、“冉闵杀胡”时三位胡人的观音经感应 |
二、被慕容鲜卑抓捕后的观音经感应 |
三、僧人开达羌人监牢中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四、乞伏暮末欲屠城时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第二节 南朝宋代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一、涪陵陷落后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二、元嘉七年北伐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三、元嘉二十七年北伐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四、对夷夏冲突中观音经感应信仰的总体认识 |
第五章 政治纷争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第一节 观音经感应信仰在政治集团中的传播 |
一、《观音经》与统治者的关系 |
二、《观音经》感应信仰在统治者当中的传播 |
第二节 地方政治纷争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一、孙恩之乱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二、黄龙国守库吏观音经感应事迹 |
三、彭子乔观音经感应事迹 |
第三节 皇权争夺战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一、荆州作逆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二、义嘉之难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三、宋末争夺皇权斗争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第六章 家庭生活中的观音经典感应信仰 |
第一节 子嗣诉求中的观音经感应 |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诵经求子信仰 |
二、后世观音经求子感应信仰的变化 |
第二节 家庭伦理建设中的观音经感应 |
一、家宅平安诉求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二、维系家庭完整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三、儒家家庭伦理影响下的观音经感应 |
第三节 愈疾延命诉求中的观音经感应 |
一、汉地民众对疾病与长寿的理解 |
二、观音经愈疾感应及其在后世的变化 |
三、观音经延寿感应及其在后世的变化 |
第七章 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特征与宗教定位 |
第一节 佛教感应与中国传统感应的区别 |
一、“感应”的原始意义 |
二、佛教感应的基本含义 |
三、佛教感应与儒家感应的区别 |
第二节 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基本定位 |
一、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功能定位 |
二、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内涵定位 |
参考文献 |
一、佛教文献 |
二、历史文献 |
三、今人着作 |
四、期刊论文 |
五、学位论文 |
六、外文着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宋金元时期中医运动养生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宋金元时期中医运动养生文献概述 |
1.1 《混俗颐生录》 |
1.2 《保生要录》 |
1.3 《调燮类编》 |
1.4 《二十四气坐功导引却病图》 |
1.5 《东坡养生集》 |
1.6 《圣济总录》 |
1.7 《儒门事亲》 |
1.8 《三元参赞延寿书》 |
1.9 《寿亲养老新书》 |
1.10 《世医得效方》 |
2 宋金元时期中医运动养生技法特点及作用机理 |
2.1 动体法特点及养生机理 |
2.1.1 动体法特点 |
2.1.1.1 上下俱达、内外皆动 |
2.1.1.2 肢体合同、配合联动 |
2.1.1.3 数法先天、阴阳相应 |
2.1.1.4 动而有时、早晚为佳 |
2.1.2 动体法养生机理 |
2.2 按摩法技法特点及养生机理 |
2.2.1 按摩法技法特点 |
2.2.1.1 摩擦摸揉、以轻为主 |
2.2.1.2 数之多少、以热为度 |
2.2.1.3 祛病养生、自体为法 |
2.2.2 按摩法养生机理 |
2.3 行气法的技法特点及养生机理 |
2.3.1 行气法技法特点 |
2.3.1.1 吸咽吞吐、以息为法 |
2.3.1.2 入少出多、阴阳相合 |
2.3.1.3 按摩动体、配合行气 |
2.3.2 行气法养生机理 |
2.4 调神法的技法特点及养生机理 |
2.4.1 调神法技法特点 |
2.4.1.1 诵念为主、法出有为 |
2.4.1.2 诸法相合、调神为佐 |
2.4.2 调神法养生机理 |
3 宋金元时期中医运动养生特色 |
3.1 去繁就简、由博返约 |
3.2 融古汇今、采编成套 |
3.3 内外皆动、形神同养 |
3.4 运行气血、助阳生热 |
3.5 应时而动、时序助养 |
4 宋金元时期中医运动养生方法的启示 |
4.1 编创运动养生技法,当四法同用、形神同养 |
4.2 练习运动养生技法,当顺其自然、天人合一 |
4.3 推广运动养生技法,当提高素质、注重审美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中医运动养生发展及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中西方古代养生思想与实践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西古代医学典籍中养生理论的比较研究 |
1.2 中西运动养生理论及方法对比研究 |
1.3 中西方养生观的对比研究 |
1.4 中西健康观和疾病观的对比研究 |
1.5 中国传统饮食保健学与西方现代营养学的对比研究 |
1.6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文献资料法 |
2.2 逻辑分析法 |
第三章 中西方古代养生思想溯源 |
3.1 中医养生思想溯源 |
3.1.1 先秦时期 |
3.1.2 秦、汉时期 |
3.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
3.1.4 隋、唐时期 |
3.1.5 宋、金、元时期 |
3.1.6 明、清时期 |
3.1.7 小结 |
3.2 西方养生思想溯源 |
3.2.1 古希腊医学时期 |
3.2.2 亚历山大医学时期 |
3.2.3 古罗马医学时期 |
3.2.4 中世纪医学时期 |
3.2.5 文艺复兴医学时期(15-17 世纪的医学) |
3.2.6 西方18-19 世纪医学时期 |
3.2.7 小结 |
第四章 中西方古代养生实践总结 |
4.1 中医养生实践总结 |
4.1.1 饮食养生 |
4.1.2 运动养生 |
4.1.3 精神养生 |
4.1.4 环境养生 |
4.2 西方养生实践总结 |
4.2.1 饮食养生 |
4.2.2 运动养生 |
4.2.3 精神养生 |
4.2.4 环境养生 |
4.2.5 放血疗法 |
第五章 讨论 |
5.1 中西方古代养生思想异同比较 |
5.1.1 中西方古代养生思想发展脉络之异同 |
5.1.2 中西方古代养生思想特点之异同 |
5.2 中西方古代养生实践异同比较 |
5.2.1 饮食养生实践之异同 |
5.2.2 运动养生实践之异同 |
5.2.3 精神养生实践之异同 |
5.2.4 环境养生实践之异同 |
5.2.5 放血疗法实践之异同 |
5.3 中西方古代养生思想与实践异同的成因探讨 |
5.3.1 政治、经济条件的差异 |
5.3.2 科学技术条件、文化起源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
5.3.3 哲学背景的差异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3 创新点、研究不足及将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2.1 研究理论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医药” |
2.1.2 “中医药文化” |
2.1.3 “降噪” |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
3.2.1 宏观“噪音”源 |
3.2.2 宏观“降噪”策略 |
3.2.3 微观“噪音”源 |
3.2.4 微观“降噪”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
5.1.1 翻译的本质 |
5.1.2 可译性问题 |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
5.2.1 创新 |
5.2.2 局限 |
5.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多巴胺对家蚕寿命和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黑化概述 |
1.1.1 昆虫的黑化与意义 |
1.1.2 黑色素代谢路径与多巴胺 |
1.1.3 家蚕体色突变体研究进展 |
1.2 寿命与衰老 |
1.2.1 寿命与衰老的研究现状 |
1.2.2 参与寿命调节的信号机制 |
1.3 多巴胺的研究进展 |
1.3.1 多巴胺在生理和行为学上的研究 |
1.3.2 多巴胺在寿命和衰老上的研究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家蚕黑色素代谢突变体寿命调查及生理水平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3.1.3 主要溶液配制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1 家蚕蛾期阶段寿命时长统计方法 |
3.2.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3 液相检测方法与步骤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黑蛾Dz-mln、Dz-Bm与野生型Dz寿命差异的分析 |
3.3.2 白蛾Dz-ch、sch与野生型Dz寿命差异的分析 |
3.3.3 多巴胺标准品的UPLC峰型图和标准曲线 |
3.3.4 蚕蛾寿命差异突变体多巴胺含量的检测 |
3.3.5 蚕蛾衰老时多巴胺的含量检测 |
3.3.6 蚕体各组织多巴胺含量的检测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多巴胺对家蚕寿命和行为的影响 |
4.1 研究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1 药物注射的准备 |
4.2.2 家蚕的注射处理 |
4.2.3 数据统计与处理方法 |
4.2.4 家蚕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测定 |
4.2.5 多巴胺影响家蚕行为能力的调查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多巴胺注射家蚕(Dz/Dz-mln)的寿命统计 |
4.3.2 多巴胺抑制剂(3-I-L酪氨酸)注射家蚕的寿命统计 |
4.3.3 β-alanine(多巴胺消耗剂)注射家蚕(Dz/Dz-mln)的寿命统计 |
4.3.4 多巴胺对蚕蛾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5 多巴胺对家蚕行为能力的影响 |
4.3.6 多巴胺增加导致雄蛾同性交配现象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在读期间参与发表文章及参研课题情况 |
致谢 |
(10)吴门医派生命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宗旨与意义 |
二、研究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吴门医派概述 |
第一节 吴门医派的形成及特点 |
一、吴门医派的形成 |
二、吴门医派名医众多 |
三、吴门医派着作众多 |
第二节 吴门医派的主要流派 |
一、医经学派 |
二、伤寒学派 |
三、温病学派 |
四、吴医易水派 |
第三节 吴门医学的专科世家 |
一、吴中葛氏世医 |
二、昆山郑氏妇科 |
三、阊门金氏儿科 |
四、昆山白塔港闵氏伤科 |
第二章 吴门医派生命本源论 |
第一节 吴门医派气化生命论 |
一、“元气”与“气化”释义 |
二、缪希雍的血论和气论 |
三、王宏翰元神元质论与四液说 |
四、徐大椿“元气存亡论” |
第二节 吴门医派身体本源论 |
一、肾为先天之本 |
二、脾胃为后天之本 |
三、先天真气为生化之本论 |
第三节 吴门医派人体体质论 |
一、吴门医派体质分类法 |
二、体质差异论 |
三、体质病变论 |
四、病患体质辨别法 |
五、患者体质攻补论 |
第三章 吴门医派身心结构观 |
第一节 吴门医派身体结构论 |
一、身体脏腑结构论 |
二、身体骨骼结构论 |
三、吴门医派经络三焦论 |
第二节 吴门医派身心关系论 |
一、“心主神明”论 |
二、“脑主神明”论 |
三、“脑主”论?“心主”论? |
第三节 吴门医派身体论理论渊源 |
一、阴阳和合论 |
二、天人相应论 |
三、体轻用重论 |
第四章 吴门医派养生观 |
第一节 吴门医派动养论 |
一、体操强身论 |
二、运动康复论 |
三、器具舒筋论 |
第二节 吴门医派静养论 |
一、吴门医派调息静心论 |
二、吴门医派静坐养气论 |
三、吴门医派意念内守论 |
第三节 吴门医派药膳·食疗·食养论 |
一、吴门医派“药膳”论 |
二、吴门医派“食疗”论 |
三、吴门医派“食养”论 |
第五章 吴门医派居住生态观 |
第一节 居住环境与健康关系论 |
一、居室环境与健康 |
二、四时星象与生理变化关系 |
三、九星北斗与人体健康 |
第二节 中医与堪舆学理论结合 |
一、经络学与堪舆学结合 |
二、脉理学与堪舆学结合 |
三、望诊法与堪舆论结合 |
第三节 吴门医派建筑生态论 |
一、建筑选址与生态保健 |
二、建筑规划与家居生态 |
三、建筑营造与起居生态 |
第六章 吴门医派生死观 |
第一节 吴门医派五脏次第衰老论 |
一、五脏次第衰老说 |
二、五脏衰老时间与症象 |
第二节 吴门医派死亡判定论 |
一、死亡预测论 |
二、死亡征兆论 |
第三节 吴门医派迫生顺死论 |
第四节 吴门医派死亡超越论 |
一、吴门医派乐生恶死论 |
二、吴门医派终始俱善论 |
三、尊重死者抚慰生者论 |
结语 |
附录一: 吴门医家汇表 |
附录二: 吴医汇讲汇总表 |
附录三: 明清吴门医派主要着作列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西方长寿与衰老研究史精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主要成就及特点[D]. 石雪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银杏果粉成分分析及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D]. 沈楠. 扬州大学, 2021(08)
- [3]道教辟谷文化研究[D]. 薛中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4]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D]. 李心苑.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宋金元时期中医运动养生技法研究[D]. 董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中西方古代养生思想与实践的对比研究[D]. 刘帅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9)
- [7]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多巴胺对家蚕寿命和行为影响研究[D]. 杨文豪. 西南大学, 2018(01)
- [9]《娘氏教法源流》译注(九)[J]. 娘·尼玛沃色,许渊钦. 中国藏学, 2017(04)
- [10]吴门医派生命哲学研究[D]. 裘晓强. 苏州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