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西迎政五彩石地质特征及开发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车璐[1](2020)在《泛在旅游视域下民族山区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 ——以北川县桂溪镇为例》文中认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实现“五个振兴”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从我国发展现状来看,城乡发展失衡,乡村发展滞后的问题愈加突出。民族山区地区多数作为“欠发达”地区,其乡村发展往往更为落后,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发展短板,同时也成为多项国家战略和政策的聚焦点。因此,研究民族山区的乡村振兴规划非常重要。基于此,笔者首先对民族山区乡村振兴的内涵进行研究,充分了解了什么是乡村振兴。其次通过对民族山区乡村规划演进的回顾,明确了在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发展思想指导下民族山区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在了解其发展现状之后,系统性总结了规划中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包括产业发展、建设管控、文化复兴、土地利用方面的种种问题。其次,由于在研究中已经发现现有的乡村发展思想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指导民族山区的规划,规划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而笔者在明确民族山区自身特征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能推动民族山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以及提出了一种新的乡村发展思想—“泛在旅游”,并构建其思想体系,包括概念、要素体系(景象、时相、体验、情感要素)、理论特性(美学、行为心理学、可持续发展特性)以及思想内涵。然后,在新思想提出的基础之上,进行民族山区乡村振兴规划思考,针对其面临的规划问题提出了新的规划理念、规划策略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其中规划策略包括文化、产业、基础建设、土地利用四个方面。实施保障措施包括健全规划管理体制和落实规划实施管理。最后将提出的规划思考理论运用于北川县桂溪镇的乡村振兴规划实践,提出其乡村振兴思路、愿景和策略,并进行具体的规划构想,以期能做出真正指导地方乡村振兴的规划。本文研究的是泛在旅游视域下的乡村振兴规划方法,可以加以运用以期补足乡村振兴中民族山区发展相对滞后的短板,以如期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
邱铁鑫[2](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李典璟[3](2018)在《夹金山(小金片区)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文中认为森林旅游以其独有的森林生态资源优势,满足了人们回归大自然、走近大森林的愿望,已成为一种新的、世界性的时尚旅游。因此旅游产品开发的合理与否成为森林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森林旅游业也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蓬勃兴起,但是我国部分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带有盲目性,而且出现森林旅游产品品种单一,产品开发雷同、市场宣传力度薄弱等问题;在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许多森林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的旅游发展要求,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模式,旅游产品急需升级转型。本文首先对森林旅游的概念进行归纳分析,进而对森林旅游产品相关概念进行研究。在对旅游产品概念、分类、发展趋势、开发原则、理论指导进行分析以及相关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夹金山(小金片区)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借助SWOT分析法对森林公园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森林公园具有自然条件好、区位优越、民俗文化明显、特色旅游商品丰富等优势;暴露出基础设施薄弱、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产品单一、管理人才缺乏等劣势;面对政府政策支持、旅游消费转变、旅游市场扩展、交通设施改善等机遇;迎接具有环境压力、旅游产品多元化、周边旅游业竞争等挑战;接着用SWOT-AHP分析法,计算S、W、O、T各个因子层指标权重,从权重计算排序中可得出: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优势(S)中森林旅游自然资源影响比较大,权值约为0.506;劣势(W)中,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影响较大,权值约为0.407;机遇中(O)政府政策支持影响大,其权值为0.439;挑战中(T)周边旅游竞争压力最大,权值为0.47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制约每一部分的关键因素,进而确定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最优发展策略,其对应的发展措施为:(1)立足资源优势,深挖特色资源,提升产品品牌;(2)体现民俗特色,打造精品节庆旅游产品;(3)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精心设计森林旅游产品;(4)优化旅游线路,与外部旅游环线融合。
庄俊超[4](2016)在《风景区度假酒店的特色营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旅游方式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度假休闲型旅游的转变,度假酒店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以自然风光优美与文化底蕴深厚的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的发展最为明显,但是我国现阶段仍有部分的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不但不能满足度假者的休闲需求,而且同质化倾向严重,部分酒店过于追求奢华与规模,忽略对自然环境的回归融合,模仿照搬外国已经比较成熟的设计实践,这种得不到整个本土文化系统支撑的度假酒店往往生命力不强,因此以注重融合保护地域自然环境,注入度假场所文化内涵,营造度假休闲生活,以建构符合度假旅游者身心体验的特色营造为核心的思想理念,成为了必然的设计发展趋势。本文首先通过对当代度假旅游热潮的社会背景与度假酒店建设中出现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问题,提出度假酒店特色营造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国内外现有的度假酒店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建构研究方法。其次,分析问题度假旅游的概念与特征,总结得出风景区度假酒店的概念,阐释了风景区度假酒店特色营造的设计内涵,最后提出了风景区度假酒店特色营造的设计原则。本文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以三大策略方向进行论述阐释,首先提出的是针对风景区度假酒店对地域自然环境因素的融合设计策略。景区地域自然环境有其独特的地域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水体,处于自然中的度假酒店可因地制宜,迎合地域气候,顺应地形,融合水体,与自然植物相结合,建筑生于自然,审美于自然,为度假者营造出亲近自然,回归大自然的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氛围。其次提出的设计策略是对度假酒店建筑场所空间环境注入文化内涵。大部分风景区所在地文化资源丰富,有着多姿多彩的地方传统文化,多样的异域民族民俗风情文化,以及悠久的地方历史文化与多样的宗教信仰文化,将以上特色文化运用到度假酒店的空间环境营造中,进行度假场所内涵的文化氛围演绎,以营造出具有独特人文内涵的度假环境,满足度假者的身心归属。最后提出的设计策略是度假酒店应以人为本,迎合度假心理行为需求,打造完美的度假休闲生活体验,迎合度假身心静养的亲和静谧化营造,迎合人们康体户外休闲的动态开放化营造,以及迎合度假趣味探索的创意个性化营造和迎合时代度假休闲理念的绿色健康,环保生态,原始野奢化体验营造。最后,论文针对以上三大核心策略做了总结性论述,对今后度假酒店的设计创作提供了新的展望。为风景区度假酒店建筑的特营造这一创作趋势提供了内涵深刻有效的设计表达策略方式。
赵丽娜[5](2014)在《西北地区女娲文化的流播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地区是女娲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是女娲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西北女娲文化是由民间叙事、物质模塑、民俗活动与审美艺术等形态构成,各种形态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女娲文化系统。西北女娲文化在生成过程中,与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和仰韶文化中的蛙崇拜信仰有密切关系,也同这种文化区域中生活的古羌戎民族的文化融合形成结构性关联。西北女娲文化就是在古代西北特有的原始文化环境中形成,依托炎黄文化背景向周边扩散,进入中原、西南等地。以羌戎民族为主体的西北女娲文化在东渐中,由于受东部华夏主流文化中的龙蛇崇拜因素影响,原有的蛙崇拜信仰衰落,最终走向“龙蛇化”的演变之路,上升为人类始祖母神的女娲也被定格为人首龙(蛇)身形象。随着非遗保护和文化商业化时代的到来,以文化经济为导向的文化传承理念,将女娲文化推上了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产业开发之道。如何协调与学术研究导向、现代文化氛围和文化经济发展等各种关系,走传承创新和文化生态之路,是西北女娲文化乃至于整个传统文化发展应共同面对的问题。
王芸[6](2013)在《环丹霞山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集群在当今世界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他体现在各行各业,并受到了众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重视。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旅游产业集群是从产业集群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的一种研究。目前,虽然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广泛存在,并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总结旅游产业集群实践,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理论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还可为当地政府指导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更重要的是用它来指导具体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区提升旅游竞争力的有效模式。近年来中国许多旅游区都在积极培育旅游产业集群,要真正实现由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演变,必须深入研究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理解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找出培育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依据。本研究以广东省韶关市环丹霞山区域为例,从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角度对该区集群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同时面对保护和发展双重课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动态进行了相关的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己经开始密切地关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开始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进行研究,并出现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对与论文相关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回顾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渊源;解读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包括其概念、特征、形成机理。第三部分是对环丹霞山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包括环丹霞山区域游线、游程、市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第四部分是对环丹霞山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分散,发展不平衡;集聚产业关联度低,同质化严重。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包括行政区划原因、体制机制原因、涉农协调原因、保护和发展矛盾原因等。第五部分是对环丹霞山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钻石模型分析。通过资源、需求、机遇、发展支持系统、相关实体产业、政府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相关实体产业较弱,没有形成区域网络,因此钻石模型有缺角。但其资源、需求、机遇以及政府都具有很强的优势,相信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环丹霞山区域旅游集群发展将步入快车道。第六部分对环丹霞山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针对第四章所指出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试图通过这些对策建议,加快环丹霞山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进程。第七部分是结语。
杨梦楚[7](2012)在《云南龙陵黄龙玉的成因分析,以及矿物学特征、品质特征耦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龙玉原生矿体产于龙陵县小黑山矿区,原生矿体产于三叠系公养河群板岩与花岗岩接触带上,部分产于花岗岩张性裂隙中,一般呈透镜状、囊状和不规则状产出。原生矿产出山料,主要以洞坑石料为主。次生矿床分布于以小黑山为源头的苏帕河流域,分散于河底、河滩、河流两岸田地中,次生矿产出籽料。组成黄龙玉的硅质种类主要分为,蛋白石、玉髓、微晶石英和粗晶石英。典型的黄龙玉呈现均一或非均一的隐晶及凝胶结构,微晶结构及以上两种结构的镶嵌结构。物相分析显示黄龙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玉髓及石英,次要矿物为绢云母、铁泥质矿物、高岭石等。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中发现的残留白云石提供了成矿硅质流体交代白云质碳酸盐岩的证据。本次首次发现了黄龙玉样品中含有细分散状的高岭石。黄龙玉中的高岭石呈细分散状或者细脉状并呈现出长石假象,其周围常伴有板片状绢云母颗粒,是黄龙玉围岩花岗岩发生高岭石化的产物。高岭石具有很好吸附性,能够在黄龙玉局部富集一定致色成分。是硅质黄龙玉出现类似印章石质感的根本原因,对黄龙玉的品质优越性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龙玉含有较多的陆源输入物,主要为高岭石。稀土元素的特征分析显示,黄龙玉的δCe及δEu值偏高证实了黄龙玉地下水主导成岩过程的机制。通过对小黑山矿物样品的石英及玉髓的氢氧同位素分析发现,小黑山矿床具有明显偏负的δD值,介于-131‰-179‰之间,远远低于龙陵地区地热温泉水的δD值范围,与高纬度大气降水特征相符,,进一步证明其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黄龙玉的原生矿脉形成于浅地表的开放拉张裂隙环境,属于由地下水携带的二氧化硅形成的表生无矿硅质岩。黄龙玉是沉积作用、风化淋滤作用等多种过程协同而成,使原生黄龙玉的外观发生多种变化,丰富了黄龙玉的内涵并极大地扩展了其工艺设计与想象空间。
贾玲利[8](2009)在《四川园林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此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四川园林成果丰硕,具有历史悠久、典雅大方的独特风格,是我国重要的地方园林。但是目前,对四川园林的研究成果很少,更没有对其发展过程进行过系统研究。长期以来理论研究的薄弱导致其在中国园林体系当中地位的缺失,也为四川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造成了困惑。本文经过对大量史料的研究和现存园林实例的调研,系统论述了四川园林的起源及其在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至清初、清中期、近现代八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得出了四川园林的发展分期。由于鸦片战争以后,四川园林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内容庞杂,且目前对四川近现代园林研究较多,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古代四川园林。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文献分析和考古资料比对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园林的起源的一种可能性,即是在古蜀国的杜宇王时期,其园林形式是王族园囿。2.经过大量文献的查阅和现存实例的调研,论述了四川园林的发展分期:①先秦时期是四川园林的萌芽期。先秦四川园林有王族园囿和墓园两种形式,目前文献可考的两处王族园囿是羊子山园囿和南中园囿。现存最早的四川园林是武担山王族墓园。园林动物和植物是先秦时期四川园林的两大要素。②秦汉三国时期是四川园林的发展期。秦汉三国园林类型主要有宫室园林、豪族庄园、寺观园林、墓园。宫室园林多为秦之时筑城取土而成的池沼改建而成,具有蓄水、养殖、观景的多重作用;豪族庄园以农业种植为主,近年出土的画像砖显示了当时的庄园胜景;陵园较先秦时期有所发展,植物仍然是主要元素;这一时期四川园林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寺观园林的产生,但其形式尚较简单。③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四川园林发展的滞缓期。由于两晋南北朝四川战乱较多,经济文化较之前朝没有太大进展,园林亦发展缓慢,无可称道之处。④隋唐五代时期是四川园林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这个时期的四川园林类型丰富,寺观园林和官署园林占据了主要地位。隋唐寺观园林开始向偏僻的山地发展,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青城山道教建筑群是其典型代表;隋唐五代,四川有多位文化名人到此宦居或游学,如杜甫、李德裕、韦庄等,特别是“花间派”文学在四川的广泛传播,这直接促进了四川园林的发展,提升了其文化品质,四川园林也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潮期。隋唐官署园林修建盛行,四川亦修建了如新繁东湖、广汉房湖这样的优秀官署园林。⑤宋元时期是四川园林发展的平稳期。盛唐之后,四川经济文化各方面仍然延续前朝盛景,尤其是成都平原经济繁荣,游玩之风盛行,带动了四川园林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宫苑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发展。宋代,四川尊孔重儒之风渐盛,修建了多座文庙,随之产生了文庙园林,四川园林类型更加丰富。⑥明至清初是四川园林发展的转折期。明末的战火使四川人口锐减,很多宫观、园林毁于大火,四川园林经受了自产生以来最大的一场灾难。明至清初,四川园林进入了从盛期到衰败再逐渐走向重建的转折期。⑦清中期是四川园林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期。清中期以来,四川经济逐渐复苏,很多战乱中毁坏的园林开始重建,建设类型最多的属寺观园林、名人纪念园,代表园林有文殊院、杜甫草堂、望江楼、桂湖、峨眉山多座佛教寺院等;此外,随着清代四川文化教育的发展,四川园林出现了新的类型,即书院园林;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促生了清中期四川会馆建设的兴盛,也产生了会馆园林。现存会馆园林代表有自贡西秦会馆、洛带广东会馆。清中期,四川园林从类型和数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风格逐渐趋向成熟,进入其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⑧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有资本主义文化侵入,又有民主共和思想的兴起,直到上世纪末现代西方景观理论的引入,四川园林进入了多元共生的发展时期,其类型以城市公共园林为主。3.比较了四川园林与中国园林发展脉络的异同。隋唐之前的四川园林发展基本与中国园林大系统的发展历程一致,但是在隋唐五代之后,四川园林经历了两宋元时期一段稳定的发展期之后,遭受了明末战火的毁坏,对四川园林形成了重创;而中国园林则在盛唐大发展的基础上走向成熟。
王君萍[9](2008)在《二滩库区米易县生态安全评价》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着环境,破坏和改变着自然生态系统,致使生态系统的安全受到越来越大的损害,并由此危及人类自身的安全。因此,生态安全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论文结合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会项目“水电工程对干热河谷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及评价模型研究”,以二滩水电站库区米易县为研究区。研究区位于四川省南部,东、南与凉山州会理县毗邻,西接盐边县,北与凉山州德昌县、盐源县相连,地理座标为东经101°42′~102°15′,北纬26°38′~27°11′,地处干热河谷,为较典型高山峡谷地貌,植被种群结构简单,种类较少,近几年,由于人为干扰破坏,植被覆盖率变得更低。研究区内人口众多,致使地区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不适应性。伴随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如风沙、干旱及水土流失等,恶劣的生态环境最终使得经济发展不能正常运行。因此,对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采用P-S-R模型,展开RS、GIS支持下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最终使生态环境调控具备数量化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生态安全的定义,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探讨了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框架,最终根据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米易县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经济社会压力(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粮食总产量、人口密度,自然环境状态(S)—地质灾害频度、坡度、水土流失强度、植被盖度、交通线缓冲区分级、居民点缓冲区分级,人文响应(R)—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耕地面积、地质灾害的监测及治理费用。(2)结合米易县的实际情况,在GIS技术支持下提取坡度、交通线缓冲区和居民地缓冲区因子,制作米易县地质灾害分布图和以乡镇为区域的人口密度图。同时利用遥感技术提取了土地覆被、植被盖度和水土流失强度分级等主要生态安全因子,得到米易县土地覆被图、植被盖度图和水土流失强度分级图。(3)利用AHP法确定了生态安全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加算模型得到米易县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图。根据综合评价图,得出2003年米易县生态安全状况在总体上堪忧,只达到等级Ⅱ—即中警状态水平。并对此安全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提出对策,即采取包括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等在内的米易县生态安全综合调控措施,以更好的改善米易县生态环境。
徐小玲[10](2007)在《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全球变化的加剧,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显着增强,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实践需要互动双赢。作为典型的生态敏感区和特殊的生态功能区,三江源地区是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生态安全的“生态阀”,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滞后的地区,生态恶化形势严峻,生态难民逐年增多,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研究,探讨该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人类活动的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机制、互动模式、产业政策等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应用实测数据、实地入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运用Excel、SPSS软件和图表分析法、多元回归方法、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判别函数、问卷调查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变化特征,模拟径流量变化并分析其人为影响程度,评价各县的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及三者之间的互动程度并判别其互动关系类型,探讨经济与生态互动机制、互动发展模式。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有意义的结论:(1)近47年来三江源地区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蒸发量呈微弱减少趋势,不同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趋势不同。平均升温率为0.0195℃/a,升温0.7℃。冷季和暖季分别升温0.8℃和0.5℃,冷季升温贡献率达61.54%。气温由外向内递减。降水量平均递减率为0.4449mm/a,减少28.8mm。干季降水量平均递增率为0.3436mm/a,湿季降水量平均递减率为0.459mm/a。湿季降水减少贡献率达92.55%。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蒸发量平均递减率为0.635mm/a。干湿季蒸发量平均递减率分别为0.6471mm/a和0.3815mm/a,湿季蒸发减少贡献率70.15%。蒸发量在长江、澜沧江源区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黄河源区由北向南递减。近47年气候趋于暖湿,90年代以来气候趋于暖干,近5年来气候趋于暖湿。(2)根据径流量累积曲线,1982年以前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较小。用多元线性回归模拟径流量,1958~1982年黄河沿和吉迈年径流量模型分别为y=87.6827+0.0129x1+3.2988x2-0.0615x3、y=164.8666+0.076x1+4.6895x2-0.116x3(x1、x2、x3分别为源区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气温、蒸发量),唐乃亥、直门达月径流量模型分别为y=44.969+2.4826x1-0.059x2-0.2293x3、y=13.634+1.0854x1+0.0965x2-0.1203x3(x1、x2、x3分别为兴海/玉树县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1983年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具有增大趋势,吉迈和唐乃亥人为影响程度都低于50%,黄河沿多数年份人为影响程度为50%~80%,表明黄河源区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在东部是自然因素,西部是人为因素,即径流量的人为影响存在西强东弱的区域差异,越靠近源头地区经流量的人为影响越强烈。(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三江源地区各县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脆弱度从外围向中部增强,贫困程度长江、澜沧江源区由西南向东北减弱,黄河源区由中部向周围增强,人类活动强度长江、澜沧江源区由东南向西北减弱,黄河源区由东北向西南减弱。玛多、称多、曲麻莱3县属极度脆弱型(脆弱度0.8~1.0),治多、甘德、玛沁3县属强度脆弱型(0.6~0.8),泽库、达日、杂多3县为中度脆弱型(0.4~0.6),同德、久治、河南、兴海、班玛5县为轻度脆弱型(0.1~0.4),玉树、囊谦2县为微度脆弱型(-0.2~0.1)。杂多1县属极度贫困型(贫困程度0.5~0.6),达日、治多、称多、泽库4县属强度贫困型(0.4~0.5),甘德、曲麻莱2县属中度贫困型(0.3~0.4),囊谦、同德、河南、兴海、班玛5县属轻度贫困型(0.2~0.3),久治、玉树、玛多、玛沁4县属微度贫困型(-0.6~0.2)。同德、玛沁、泽库、兴海4县属人类活动极强型(活动强度1.4~0.8),河南、班玛、玉树3县属人类活动很强型(0.8~0.5),甘德、久治、囊谦3县属人类活动较强型(0.5~0.4),称多、玛多、达日3县属人类活动较弱型(0.4~0.2),曲麻莱、杂多、治多3县属人类活动微弱型(0.2~-0.1)。(4)初步探讨了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互动发展观、互动链、互动圈、互动网、平衡互动等新概念。从多角度对互动类型作了划分,对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路径、阶段、动力、条件、途径等互动结构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其中两者的互动途径主要包括产业互动、制度互动和投入互动。(5)根据三江源地区各县生态脆弱度与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程度判别函数Cxy=(x+y)/(x2+y2)1/2(x、y分别为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呈较强的负向互动关系。生态脆弱性与贫困性的互动关系类型,玛沁、玛多2县属脆弱不协调型,囊谦1县属贫困不协调型,其他13县属极不协调型;人类活动强度与贫困性的互动关系类型,玛沁、玛多2县属人为干扰贫困型,治多1县属自然贫困型,其他13县属人为加剧贫困型;生态脆弱性与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关系类型,囊谦1县属人为干扰脆弱型,治多1县属自然脆弱型,其余14县属人为加剧脆弱型。(6)三江源地区需要建立起产业置换与生态置换机制、社会化投融资与多元经营机制、生态补偿与利益驱动机制、信息技术传递和公众参与机制、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区域互动与创新机制等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机制。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制度政策创新+区域互动+生态工程+社会协调+产业置换”三江源模式为:以政府体制调整和制度政策与组织管理机制创新以及科学的规划设计为互动节点,以生态产业为互动纽带,通过社会化投融资和系列政策支持,加强与西宁、拉萨、格尔木的区域合作互动,形成以该区为中心、以3市为顶点的三角形互动网络,实施生态移民、生态补偿、生态购买等系列生态工程,实现生态资本产权化和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加强后续产业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小城镇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信息技术传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置换和产业生态化改造,发展区域特色生态产业,由区域互动与投入互动到制度互动再到产业互动,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7)依托长江、黄河、澜沧江沿线、唐蕃古道旅游专线(214国道)和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旅游线(109国道),加强沿线小城镇建设,培育空间或产业增长极,形成“三江两线”交叉型经济发展格局。开发地区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以中藏药材业、畜产品加工业、特色种植业、草业、绿色食品业、水产养殖业为代表的特色生物产业,以民族手工业、民族商贸业、民族文化业为代表的民族产业,以矿产、沼气、水电、太阳能、风能开发为代表的生态能源业,建立起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创新点:(1)三江源地区原本是人类影响较弱的区域,但近年来人为影响加剧,本文通过模拟黄河源区天然径流量,评价其人为影响程度,认为东部人为影响程度低于50%,西部人为影响程度一般在50%~80%。(2)通过对互动结构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互动发展观、互动链、互动圈、互动网、平衡互动等新概念。(3)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的区域环境与发展水平的系统分析,评价了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与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度,并判别三者间的互动关系类型,认为该区生态与经济及人类活动间存在较强的负向互动关系,急需建立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机制和互动模式。(4)通过区域结构分析,根据环状分布特点以及周边三大城市的三角形辐射环境,提出了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三江源模式与“三江两线”交叉型特色生态经济的发展格局。
二、川西迎政五彩石地质特征及开发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迎政五彩石地质特征及开发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泛在旅游视域下民族山区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 ——以北川县桂溪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
1.1.2 拟编制空间规划 |
1.1.3 贫困民族山区扶贫攻坚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实践局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民族山区乡村振兴规划演进与反思 |
2.1 民族山区乡村振兴内涵研究 |
2.1.1 乡村发展与城镇发展并重 |
2.1.2 乡村现代化而不是城镇化 |
2.1.3 集合不同类型的乡村居民 |
2.2 民族山区乡村规划演进回顾 |
2.2.1 发展思想 |
2.2.2 一般策略 |
2.2.3 发展现状 |
2.3 民族山区振兴规划问题反思 |
2.3.1 产业振兴发展 |
2.3.2 基本建设管控 |
2.3.3 在地文化复兴 |
2.3.4 土地资源利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民族山区乡村振兴思想探索 |
3.1 民族山区乡村共性分析 |
3.1.1 特殊优势 |
3.1.2 共同劣势 |
3.1.3 机遇与挑战 |
3.2 民族山区乡村振兴研判 |
3.2.1 明确以旅游产业为主体 |
3.2.2 新的思想驱动乡村振兴 |
3.3 泛在旅游理论思想体系 |
3.3.1 泛在旅游概念 |
3.3.2 泛在旅游要素体系 |
3.3.3 泛在旅游理论特性 |
3.3.4 泛在旅游思想内涵 |
3.4 本章小结 |
4 民族山区乡村振兴规划构想 |
4.1 建立新的振兴发展理念 |
4.2 实施泛在旅游规划策略 |
4.2.1 挖掘特色资源,构建泛在旅游空间 |
4.2.2 泛在旅游驱动,链接产业循环机制 |
4.2.3 补充完善设施,建设美好人居环境 |
4.2.4 创新土地利用,实现增值生效 |
4.3 加强规划实施管控 |
4.3.1 建全规划管理体制 |
4.3.2 落实规划实施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5 北川桂溪乡村振兴规划实践 |
5.1 桂溪镇现状研究 |
5.1.1 基本概况 |
5.1.2 生态资源 |
5.1.3 生产资源 |
5.1.4 生活资源 |
5.1.5 设施资源 |
5.1.6 文化资源 |
5.2 桂溪镇规划思考 |
5.2.1 乡村振兴思路 |
5.2.2 乡村振兴愿景 |
5.2.3 规划设计策略 |
5.3 桂溪镇规划构想 |
5.3.1 空间结构网络化 |
5.3.2 全域化泛在旅游 |
5.3.3 土地利用留弹性 |
5.3.4 基础设施成体系 |
5.4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不足 |
6.3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3)夹金山(小金片区)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森林公园的概念 |
2.2 森林旅游的研究 |
2.2.1 森林旅游的概念 |
2.2.2 国内外关于森林旅游的研究 |
2.3 森林旅游产品 |
2.3.1 旅游产品的概念 |
2.3.2 森林旅游产品的基本概念 |
2.3.3 森林旅游产品的分类 |
2.3.4 森林旅游产品的特征 |
2.3.5 森林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 |
2.4 森林旅游产品开发 |
2.4.1 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研究 |
2.4.2 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
2.4.3 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研究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条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 |
3.1.3 土壤条件 |
3.1.4 气候条件 |
3.1.5 水文条件 |
3.1.6 生物资源 |
3.2 社会经济条件 |
3.3 森林公园建设现状 |
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3 技术路线 |
5 夹金山(小金片区)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SWOT分析 |
5.1 优势(S)分析 |
5.1.1 资源和环境 |
5.1.2 优越的区位条件 |
5.1.3 独特的民俗风情 |
5.1.4 宏伟的红色文化 |
5.1.5 特色旅游商品 |
5.2 劣势(W)分析 |
5.2.1 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
5.2.2 森林旅游产品单一,开发挖掘不够 |
5.2.3 人才匮乏,旅游发展受限 |
5.3 机遇(O)分析 |
5.3.1 政府政策支持 |
5.3.2 森林旅游消费方式转变提升 |
5.3.3 森林旅游市场的发展 |
5.3.4 交通设施改善 |
5.4 挑战(T)分析 |
5.4.1 周边旅游竞争 |
5.4.2 环境保护力度提高 |
5.4.3 旅游商品需求多元化 |
6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SWOT-AHP分析 |
6.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6.1.1 判断矩阵确定 |
6.1.2 各层因素权重的确定与一致性检验 |
6.2 夹金山(小金片区)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品开发对策与设计 |
6.2.1 森林旅游产品规划 |
6.2.2 文化主题活动规划 |
6.2.3 路线规划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问卷调查部分专家名单 |
附图3 森林公园森林资源总体规划图 |
附图4 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图 |
(4)风景区度假酒店的特色营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度假发展背景 |
1.1.2 目前度假酒店的设计存在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风景区度假酒店特色营造相关解析 |
2.1 风景区度假酒店的概念及相关解析 |
2.1.1 度假旅游的概念 |
2.1.2 度假旅游的特征 |
2.1.3 风景区度假酒店的概念 |
2.2 风景区度假酒店特色营造的内涵 |
2.2.1 回归自然环境 |
2.2.2 注入文化内涵 |
2.2.3 营造休闲生活 |
2.3 风景区度假酒店特色营造原则 |
2.3.1 地域性 |
2.3.2 文化性 |
2.3.3 休闲性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回归度假自然环境的地域融合策略 |
3.1 融合自然气候环境 |
3.1.1 布局上对气候的融合 |
3.1.2 空间上对气候的融合 |
3.1.3 界面上对气候的融合 |
3.2 融合自然地形地势 |
3.2.1 化整为零 |
3.2.2 形体共构 |
3.2.3 凿穴大地 |
3.2.4 覆土重构 |
3.2.5 悬空地表 |
3.2.6 统领超越 |
3.3 融合自然水体 |
3.3.1 水平舒展 |
3.3.2 轻盈漂浮 |
3.3.3 空透流通 |
3.3.4 藏于水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注入度假场所内涵的文化演绎策略 |
4.1 演绎地方传统文化 |
4.1.1 承继地方传统建筑形式风格 |
4.1.2 延用地方传统技术材料 |
4.2 演绎民族文化 |
4.2.1 演绎特色民族建筑风格 |
4.2.2 演绎异域民族民俗风情 |
4.3 演绎历史文化 |
4.3.1 复兴历史风格形式 |
4.3.2 再现历史人文风情 |
4.3.3 更新历史场所内涵 |
4.4 演绎宗教文化 |
4.4.1 蕴含宗教信仰符号装饰 |
4.4.2 置入宗教信仰活动场所 |
4.4.3 营造宗教信仰理念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度假休闲生活的体验营造策略 |
5.1 适应度假身心疗养体验营造 |
5.1.1 私密舒适的别墅居所 |
5.1.2 宾至如归的家居氛围 |
5.2 适应度假康体休闲体验营造 |
5.2.1 休闲功能复合化 |
5.2.2 整体形态动态化 |
5.2.3 空间界面开放化 |
5.3 适应度假趣味探索体验营造 |
5.3.1 趣味仿生化的形态结构 |
5.3.2 个性艺术化的造型氛围 |
5.3.3 旧物创意化的功能转换 |
5.4 适应度假绿色野奢体验营造 |
5.4.1 外在淳朴与内在奢华的营造 |
5.4.2 绿色生态的技术材料引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西北地区女娲文化的流播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本论文对女娲文化研究的创新思考 |
第一章 女娲文化的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民间叙事形态 |
一、 古代典籍记载 |
二、 口头活态传承 |
第二节 物质模塑形态 |
一、 庙宇建筑、风物与雕塑 |
二、 考古文物、石刻绘画 |
第三节 民俗活动形态 |
一、 甘肃秦安的女娲祭祀活动 |
二、 河南淮阳的女娲信俗 |
三、 河北涉县的女娲庙会活动 |
第四节 审美艺术形态 |
第二章 女娲文化生成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一节 考古实证的文化底蕴 |
一、 大地湾文化中的鲵鱼纹 |
二、 马家窑文化中的蛙神纹 |
三、 仰韶文化中的蛙纹 |
第二节 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构特征 |
一、 古羌戎与华夏文化的交汇 |
二、 炎黄文化与伏女文化的关联 |
第三章 女娲文化流播中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发源地与流播地关系分析 |
一、 女娲文化发源地种种 |
二、 女娲文化的西北起源说分析 |
三、 西北女娲文化的流播关系分析 |
第二节 蛙文化与龙蛇文化的互补互渗 |
一、 基于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蛙文化与龙蛇文化 |
二、 蛙文化与龙蛇文化互补互渗 |
三、 女娲文化的龙蛇化问题思考 |
第四章 女娲文化实践的转型问题思考 |
第一节 走向文化整合的基本趋势 |
一、 多种研究方法的统筹兼顾 |
二、 以理论研究带动文化实践 |
第二节 女娲文化实践中的问题与前景 |
一、 女娲文化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思考 |
二、 女娲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环丹霞山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理论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4.2 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 |
2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基础 |
2.1 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
2.1.1 产业集群概念 |
2.1.2 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
2.2 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要素 |
2.3 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 |
2.3.1 资源依赖性强 |
2.3.2 产业链条化 |
2.3.3 易形成网络式发展格局 |
2.4 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
2.4.1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 |
2.4.2 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
2.4.3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3 环丹霞山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环丹霞山”的释义 |
3.1.1 区位 |
3.1.2 产生缘由 |
3.2 旅游开发现状 |
3.3 游线组织与游程安排分析 |
3.3.1 游程现状分析 |
3.3.2 游览线路现状分析 |
3.3.3 游览交通现状分析 |
3.4 市场现状 |
3.5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5.1 旅游项目和投资额不断增多 |
3.5.2 当地农村居民成为旅游产业参与主体 |
4 环丹霞山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环丹霞山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分散,发展不平衡 |
4.1.2 集聚产业关联度底,同质化较为严重 |
4.2 环丹霞山旅游产业集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分跨两县(区)”的行政区划 |
4.2.2 “政企不分”的体制机制 |
4.2.3 紧缺又关键的土地指标 |
4.2.4 涉农协调 |
4.2.5 世界遗产地保护和利用的双重课题 |
5 环丹霞山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钻石模型分析 |
5.1 旅游资源 |
5.1.1 高品质的自然旅游资源 |
5.1.2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
5.1.3 区内风景资源结构和评价 |
5.2 旅游需求 |
5.2.1 旅游者地域结构 |
5.2.2 过夜旅游者地域结构 |
5.3 发展机遇 |
5.3.1 申遗成功 |
5.3.2 国家政策导向 |
5.3.3 韶关市面临向生态经济的转型 |
5.4 旅游发展支持系统 |
5.4.1 旅游交通支持系统 |
5.4.2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
5.5 相关产业实体 |
5.6 政府作用 |
5.6.1 用科学系统的规划指导旅游产业集群发展 |
5.6.2 园区旅游产业及主导旅游开发项目定位 |
5.6.3 成立了环丹霞山旅游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
6 环丹霞山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
6.1 政府决策层面 |
6.1.1 划定范围,成立机构,加强管理和保护 |
6.1.2 出台优惠政策,创新区域招商 |
6.1.3 制定相关制度,优化发展大环境 |
6.1.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政府主导型向政策导向型过渡 |
6.2 行业管理层面 |
6.2.1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优质人文品牌 |
6.2.2 疏通融资渠道,搭建信用平台 |
6.2.3 重视人才培养、鼓励服务创新 |
6.2.4 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完善问讯投诉系统 |
6.3 企业参与层面 |
6.3.1 实施精品战略,塑造旅游名牌 |
6.3.2 提高服务品位和档次 |
6.3.3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
6.3.4 区域协作、优势互补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1 丹霞景区主要景点游赏方式和开发情况一览表 |
附表 2 环丹霞山区域已建及在建亿元以上项目 |
附表 3 环丹霞山区域意向性投资项目 |
附表 4 环丹霞山主要旅游资源特征 |
附表 5 环丹霞山旅游资源类型数量统计 |
附图 1 环丹霞山区位及交通图 |
致谢 |
(7)云南龙陵黄龙玉的成因分析,以及矿物学特征、品质特征耦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矿床成因 |
1.2.2 黄龙玉颜色成因的新说 |
1.2.3 宝石矿物学特征、品质特征及鉴赏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黄龙玉的矿床地质特征 |
1.3.2 黄龙玉的矿物学特征及品质特征耦合分析 |
1.3.3 成矿机理研究 |
2 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矿区地理概况 |
2.2.2 地层 |
2.2.3 构造 |
2.2.4 岩浆岩 |
2.3 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
2.3.1 山料的产状及分布 |
2.3.2 籽料的产状及分布 |
2.3.3 山流水的产状与分布 |
3 样品描述及常规宝石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分组及样品描述 |
3.3 黄龙玉常规宝石学特征 |
3.4 黄龙玉的鉴定与评价 |
3.4.1 黄龙玉的鉴定特征 |
3.4.2 具印章石质感黄龙玉的鉴定特征 |
3.4.3 黄龙玉的品质分级 |
4 矿物特征与品质特征耦合分析 |
4.1 显微镜下结构特征 |
4.1.1 硅质晶体种类和颗粒度 |
4.1.2 典型结构特征 |
4.1.3 围岩及亚类结构特征 |
4.2 X 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
4.3 红外光谱分析 |
4.4 次要矿物特征 |
4.4.1 暗色硫化物包裹体 |
4.4.2 绢云母包裹体 |
4.5 高岭石矿物特征 |
4.6 矿物特征与品质特征耦合分析 |
4.6.1 高岭石矿物成因 |
4.6.2 黄龙玉中铁的双重作用 |
4.6.3 硫的漂白机制 |
4.7 小结 |
5 黄龙玉地球化学特征 |
5.1 数据来源 |
5.2 常量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5.3 稀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5.3.1 ∑REE 及 LREE/HREE 特征 |
5.3.2 δCe 值及δEu 值 |
5.4 黄龙玉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1 成矿温度估算 |
5.4.2 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
5.5 小结 |
6 黄龙玉矿床的成因分析 |
6.1 黄龙玉成因的矿物学证据 |
6.1.1 黄龙玉成因假说 |
6.1.2 硅质岩成因学说 |
6.2 黄龙玉的成矿要素 |
6.3 成矿机理和成矿阶段分析 |
6.3.1 成矿机理 |
6.3.2 成矿流体 PH |
6.3.3 成矿阶段 |
6.4 黄龙玉构造特征及各品种形成机理探讨 |
6.4.1 波状纹理构造及其变种 |
6.4.2 角砾胶结构造 |
6.4.3 包浆构造及浸染构造 |
6.4.4 裂隙愈合构造和裂隙侵染构造以及其他应力构造 |
6.5 总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备注 |
(8)四川园林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外传统园林研究现状 |
1.2.2 四川园林及四川园林发展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1.3.2 相关重要概念界定 |
1.3.3 研究方法与表述形式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先秦时期的四川园林 |
2.1 历史背景概述 |
2.2 四川园林的起源 |
2.3 古蜀王族园囿 |
2.4 古蜀大石文化 |
2.5 武担山王室墓园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秦汉三国时期的四川园林 |
3.1 历史背景概述 |
3.2 既丽且崇成都城 |
3.2.1 秦王朝大规模修建活动 |
3.2.2 成都城池的修建 |
3.3 居有良田广宅的四川豪族庄园 |
3.3.1 秦汉园圃业的兴盛 |
3.3.2 自给自足经济体系下的四川庄园 |
3.3.3 豪族庄园特点 |
3.3.4 卓王孙家庄园 |
3.4 陵园 |
3.4.1 汉室广修陵墓之大业 |
3.4.2 四川秦汉三国时期的陵园 |
3.4.3 植物在陵园中的重要作用 |
3.4.4 刘备陵园 |
3.4.5 蒋琬陵园 |
3.5 初露端倪的寺观园林 |
3.5.1 古蜀仙道与道教 |
3.5.2 佛教在巴蜀的传播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四川园林 |
4.1 巴蜀文化大衰落的两晋南北朝 |
4.2 缓慢发展的四川园林 |
4.3 望丛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四川园林 |
5.1 历史背景概述 |
5.1.1 "扬一益二"之锦官城 |
5.1.2 唐及五代的四川文化大繁荣 |
5.2 寺观园林的大发展 |
5.2.1 隋唐时期四川的佛道二教 |
5.2.2 隋唐时期四川的寺观园林建设 |
5.2.3 昭觉寺 |
5.2.4 大慈寺 |
5.2.5 青羊宫 |
5.2.6 青城山道教山林 |
5.2.7 隋唐时期四川寺观园林特点 |
5.3 政治斗争与土地私有化下的庄园再发展 |
5.3.1 历史背景 |
5.3.2 四川的私家庄园 |
5.3.3 隋唐四川私家庄园特点 |
5.4 地方官员推动下官署园林的发展 |
5.4.1 隋唐官署园林概况 |
5.4.2 唐代四川官署园林建设 |
5.4.3 四川官署园林现存情况 |
5.4.4 文化名人对四川园林的贡献 |
5.4.5 摩诃池 |
5.4.6 合江园 |
5.4.7 新繁东湖 |
5.4.8 房湖 |
5.5 "花间派"文人及作品对四川园林的影响 |
5.5.1 花间派 |
5.5.2 "花间派"对四川园林的影响 |
5.5.3 文人带动下的成都私家园林 |
5.5.4 韦庄与花林坊 |
5.5.5 西园 |
5.6 宫苑园林 |
5.6.1 锦城花郭大成都 |
5.6.2 万岁池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宋元时期的四川园林 |
6.1 历史背景概述 |
6.1.1 两宋人文之盛,莫盛于蜀 |
6.1.2 元代四川的经济文化 |
6.2 宋元时期四川着名园林 |
6.2.1 江渎池 |
6.2.2 罨画池 |
6.2.3 东园 |
6.2.4 苏轼宅园 |
6.3 尊孔之风与文庙园林 |
6.3.1 文庙之历史渊源 |
6.3.2 四川文庙园林 |
6.4 两宋理学的发展和书院园林的出现 |
6.5 佛事最胜的四川寺观园林 |
6.5.1 两宋四川寺观园林建设 |
6.5.2 峨眉山寺观园林 |
6.5.3 伏龙观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明清时期的四川园林 |
7.1 历史背景概述 |
7.1.1 明末四川经济文化大衰退 |
7.1.2 清代"湖广填四川"与四川经济的复苏 |
7.2 客家与巴蜀文化相融合的四川会馆园林 |
7.2.1 四川会馆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
7.2.2 四川的会馆园林 |
7.2.3 四川会馆园林特点 |
7.2.4 现存四川会馆园林状况 |
7.2.5 西秦会馆 |
7.2.6 洛带会馆群 |
7.3 名人纪念园林 |
7.3.1 名人纪念园林产生及其概念 |
7.3.2 四川文化名人纪念园林特点 |
7.3.3 重庆地区的军事名人纪念园林 |
7.3.4 现存名人纪念园林状况 |
7.3.5 杨升庵与桂湖 |
7.3.6 文君井园林 |
7.3.7 杜甫草堂 |
7.3.8 薛涛与望江楼 |
7.4 经济复苏之后的寺观园林大重建 |
7.4.1 佛教的发展与寺庙园林建设 |
7.4.2 道教的发展与宫观园林建设 |
7.4.3 高僧丈雪对清初四川寺观园林的影响 |
7.4.4 寺观园林特点 |
7.4.5 文殊院 |
7.4.6 二王庙 |
7.4.7 武侯祠 |
7.4.8 宝光寺 |
7.4.9 报国寺 |
7.4.10 万年寺 |
7.5 崇文重教思潮与书院园林的再发展 |
7.5.1 书院之历史渊源 |
7.5.2 四川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
7.5.3 四川书院基本型制 |
7.5.4 四川书院园林特点 |
7.5.5 植物在书院园林中的作用 |
7.5.6 四川书院园林现状 |
7.6 清代四川文庙园林 |
7.6.1 清代文庙园林大重建 |
7.6.2 富顺文庙 |
7.6.3 德阳文庙 |
7.6.4 崇州文庙 |
7.7 庄园的重兴 |
7.7.1 清代庄园的发展 |
7.7.2 夕佳山庄园 |
7.8 经济重振之后的私家园林 |
7.9 本章小结 |
第8章 近现代四川园林 |
8.1 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阶段(1840-1911) |
8.1.1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格局的改变 |
8.1.2 西教入川及四川的教堂园林 |
8.1.3 平安桥主教座堂 |
8.1.4 庄园的再发展与其在历史舞台的谢幕 |
8.1.5 刘氏庄园 |
8.2 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1911-1949) |
8.2.1 民主共和思潮下的近代城市公共园林 |
8.2.2 战时内迁带来的四川文化浪潮 |
8.2.3 近代四川宅园 |
8.3 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 |
8.3.1 城市公园的建设 |
8.3.2 古典园林的改扩建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四川园林发展特点 |
9.1 四川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 |
9.1.1 萌芽期——先秦 |
9.1.2 发展期——秦汉三国 |
9.1.3 滞缓期——两晋南北朝 |
9.1.4 第一个高潮——隋唐五代 |
9.1.5 平稳期——宋元 |
9.1.6 转折期——明至清初 |
9.1.7 第二个高潮——清中期 |
9.1.8 新纪元——近现代 |
9.2 四川园林与中国园林发展对比 |
9.3 四川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
9.4 四川园林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
9.4.1 对传统园林的保护和基础资料的收集 |
9.4.2 四川园林发展与文学、绘画的关系 |
9.4.3 四川新景观应传承传统园林的文心与神韵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二)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工作 |
附录一 四川园林主要研究文献一览表 |
附录二 历代名人咏西园诗词一览表 |
附录三 各历史时期四川园林一览表 |
附录四 四川园林发展大事一览表 |
(9)二滩库区米易县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自然条件 |
1.3.2 社会经济条件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2.1 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 |
2.2 区域生态安全本质特征 |
2.3 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内容 |
2.4 生态安全评价的P-S-R模型 |
2.5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5.1 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
2.5.2 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6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2.6.1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
2.6.2 生态安全评价步骤 |
第3章 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3.1 数据库地图投影与比例尺 |
3.1.1 地图投影的选择 |
3.1.2 数据库比例尺的确定 |
3.2 GIS支持下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3.2.1 DEM信息提取 |
3.2.2 地质灾害因子信息提取 |
3.2.3 以乡镇区域为基础的人口密度图 |
3.2.4 缓冲区分级指标因子信息提取 |
3.3 RS技术支持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3.3.1 遥感图像处理 |
3.3.2 米易县土地覆被数据解译 |
3.3.3 米易县植被盖度遥感分析 |
3.3.4 米易县水土流失遥感分析 |
第4章 二滩库区米易县生态安全评价 |
4.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数据量化 |
4.2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 生态安全评价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
4.3.1 米易县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3.2 米易县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三江源地区概况 |
1.5 三江源地区生态工程建设 |
2 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程度分析 |
2.1 气候变化 |
2.2 水文变化 |
2.3 主要生态问题 |
2.4 生态恶化原因分析 |
2.5 生态脆弱度评价 |
3 三江源地区贫困程度及人类活动强度评价 |
3.1 经济发展 |
3.2 入户调查分析 |
3.3 贫困原因分析 |
3.4 贫困程度评价 |
3.5 人类活动强度评价 |
4 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机制研究 |
4.1 生态与经济互动理论研究 |
4.2 生态与经济及人类活动的互动度评价 |
4.3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机制 |
5 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三江源模式研究 |
5.1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战略 |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模式 |
5.3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对策 |
5.4 生态移民对策与后续产业开发 |
5.5 建立特色生态经济体系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川西迎政五彩石地质特征及开发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泛在旅游视域下民族山区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 ——以北川县桂溪镇为例[D]. 车璐.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夹金山(小金片区)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品设计开发[D]. 李典璟.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4]风景区度假酒店的特色营造设计策略研究[D]. 庄俊超.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3)
- [5]西北地区女娲文化的流播关系研究[D]. 赵丽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6]环丹霞山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研究[D]. 王芸.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3(06)
- [7]云南龙陵黄龙玉的成因分析,以及矿物学特征、品质特征耦合分析[D]. 杨梦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0)
- [8]四川园林发展研究[D]. 贾玲利.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2)
- [9]二滩库区米易县生态安全评价[D]. 王君萍.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9)
- [10]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 徐小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