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黄土高原地区高速公路高陡边坡绿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学林[1](2020)在《基于渐近均匀化理论的植物根系固土效果分析》文中指出植被根系会与土壤颗粒紧密结合,构成具有一定空间异构性的天然复合材料,不仅能有效减少径流对坡面的冲蚀,防止土壤资源流失,还改善了当地水文资源条件。已有诸多研究对植物根系的力学特性以及固持土壤、提高堆积体安全系数能力进行了分析,但根系与土壤的耦合机制(本构关系)搭建尚需进一步探索。现有理论多停留对单根或单个根束阶段,缺少精度高、实用强的仿真建模方法,难以估算大量根系对土壤的加固效果,普遍存在着理论结果与试验数值相差较大的现象。本文以山西省吉县地区数种抗旱优势灌草、乔木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其根系不仅具有竖向纵深生长的特性,许多植物的竖向根在坡体剖面中呈现出均匀排布状态,形成了具有周期性分布的长纤维复合材料。基于该现状,本文基于周期性结构与均匀化理论,参照钢筋、混凝土的仿真技术,选取根土复合体的仿真模型横截面作为该复合材料本构关系模型,通过该“单胞”模型和数值仿真运算得到根系对土壤的增益效果。为进一步验证该“单胞”模型数值运算结果的准确性,使复合体中的根系符合周期性排布。以山西试验地所采集的刺槐根、侧柏根、油松根及当地黄土进行三轴试验,将参数带入“单胞”模型中与仿真数据进行对比,证实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开发含林边坡的多尺度耦合力学模型,尝试从周期复合材料角度揭示含根系固土机制,利用实体单元和均匀化两种建模方式,分析林木根系对浅层坡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模拟估算不同类型的边坡安全系数。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根土复合体本构关系方程,成功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平面“复合单胞”仿真模型。通过改变弹性模量、单胞尺寸等因子探究对其极限载荷的影响,以及复合体三轴压缩试验,从理论和试验角度均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2)通过建立素土边坡与含植物根系边坡模型,证明草本(以披碱草为例)和乔木(以油松、刺槐和侧柏为例)根系能改善边坡浅层土体的应力场,边坡模型内的根系分布区受到的剪应力更加均匀,稳定性得到提升。(3)通过实体根系边坡模型与均匀化根系边坡模型的数值仿真结果对比,两种建模方法具有相近精度,但是均匀化方法极大地减少了模型计算工作量,节省了约95.58%的单元数。(4)30°边坡模型中,无草边坡安全系数为F=4.28,根系对边坡的稳定性平均提高约2.92%;当坡角增大到45°时,无草边坡安全系数下降为2.90,而含草边坡平均安全系数提升了13.45%,根系固土效果更加显着。(5)通过油松、刺槐、侧柏三种乔木根系的三轴压缩试验,证实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的平均误差仅为4.9~13.3%。这可能是由于试件存在少许弧形边缘造成的,也侧面说明本文方形平面“单胞”模型适用性强、准确度高。
王少凯[2](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潘天辉[3](2020)在《黄土区自然群落和潜在护坡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分布特征》文中认为植物根系形态与力学特性是影响植物固土护坡功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植物根系形态在土体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根系抗拉力学特征,能够更好的了解植物根系的护坡力学效应,对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增强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并为护坡植物的选择与空间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为了探究黄土区乡土植物的护坡力学效应,本试验选取了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和沙棘三个自然群落,及狼牙刺和长芒草两种植物的个体植株,利用三维坐标土柱采样法逐层进行根-土复合体采样,和去土清根后的根系采样,以测定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及其在土体中的分布;自然群落与潜在护坡植物单株根系形态及其根际分布;和不同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性,计算并分析了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与根系形态参数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黄土区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和沙棘等3种自然群落的根系指标,如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系生物量密度等根系分布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个体上,狼牙刺根系集中分布于0-30 cm土层和距主根40 cm范围内;长芒草根系集中分布于0-20 cm土层深度和距主根25 cm范围内。(2)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沙棘、狼牙刺以及长芒草的根系最大抗拉力均随根径的增大而增大;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沙棘根系延伸率随根径的增大呈线性增加。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沙棘、狼牙刺以及长芒草根系的抗拉强度均随根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3)白羊草自然群落、达乌里胡枝子自然群落、沙棘自然群落以及单株植物狼牙刺、长芒草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均随重力荷载和根系生物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狼牙刺、长芒草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在其根际范围内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狼牙刺根际范围内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增强主要在0-60 cm土层深度,其抗剪强度较素土增强1.5倍以上;长芒草根系抗剪增强主要在0-40 cm土层深度,其抗剪强度较素土约提升1.1倍。因此,通过对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和沙棘三种自然群落以及狼牙刺以及长芒草的个体植株的根系在土体中的分布特征、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性分析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对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特性的研究与分析,对于护坡植物增强坡体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护坡植物类型及合理的配置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何怡帆[4](2020)在《都四铁路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项目是我省重大工程,线路途径成都的都江堰市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和小金县,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偏弱。整条线路拥有都江堰(青城山)、映秀古镇、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等诸多名胜景点,生态脆弱。轨道线路的修建势必会进行边坡开挖,影响边坡稳定性,破坏边坡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开展沿线边坡生态与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研究。针对研究区边坡,开展边坡特征及植物资源现场调查,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边坡植被选型及配置研究;在现有岩土工程防护技术与生态防护技术基础上,进行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研究;提出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体系,为都四铁路沿线边坡防护提供参考。通过研究,主要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和认识:(1)对沿线边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针对研究区不同类型的边坡(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和土石混合边坡)特征进行分析,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体系的研究奠定基础。调查了都四轨道沿线边坡植物资源类型,分析了沿线植被群落组成及结构,为研究区植被选型与配置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都四铁路沿线边坡植被选型库及其配置模式。在边坡乡土植物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地理及气候区划,加入性能指标良好的植物类型,建立植被初选库。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植被进行选型,评价指标包括:防护性指标(植物生长速度、根系固土能力)、适应性指标(乡土性、耐贫瘠性、耐旱性、耐热性、抗寒性和抗病虫害性)、生态性指标(绿期长短、枝叶美观性和枝叶覆盖度)和经济性指标(植物单价和培育成本),建立判断矩阵,对初选库中植被进行综合排序,筛选出排名前列的适生植物。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区植被配置模式,包括乔、灌、草、藤组合模式、目标植物与先锋植物搭配模式和禾本科植物与豆科植物搭配模式。(3)在现有边坡岩土工程防护技术和生态防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研究,达到既能稳固边坡,又能实现生态恢复的目的。1)提出一种生态土工格室护坡技术。通过室内边坡冲刷试验,分析格室形状对其抗冲刷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菱形、正方形、六角形格室形状中,六角形格室抗冲刷性能最优。结合六角形格室形状、波浪形格室片材、土工布和支出插片等组成生态土工格室,增加了边坡抗冲刷性能、有利于植物生长,适用于一般土质边坡;2)提出一种生态锚杆挡墙加固边坡技术。采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生态锚杆挡墙护坡模型,通过模拟计算比较了未支护边坡与生态锚杆挡墙支护边坡的稳定性系数、位移、应力等特征,结果显示生态锚杆挡墙可对边坡进行较为有效的加固;3)提出一种生态主动网加固边坡技术。将边坡主动防护网和JYC生态基材结合组成生态主动网,经可行性分析显示该技术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边坡稳定,又可解决植被难以附着岩石坡面的问题,适用于高陡岩石边坡、崩塌落石边坡。(4)基于以上对植被选型、配置和生态与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的研究,探讨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点,分别针对研究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土石混合边坡和特殊路段边坡提出了相应的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体系。最后选取都四铁路三段典型路段边坡进行了详细的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设计。为都四铁路沿线边坡防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结合应用提供了参考。
孙其河[5](2020)在《高陡石质边坡植被修复技术应用与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矿产开采形成的废弃尾矿对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影响等诸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以甘肃漳县祁连山水泥厂采矿区石质终了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调研对矿区的自然环境、工程地质、水文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对废弃终了边坡生态修复并进行效益分析。主要有以下成果:(1)利用边坡赤平极射投影及稳定性计算模型对泥岩段边坡、灰岩段边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高陡石质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局部地区稳定性较差,主要发生在泥岩段边坡存在小规模滑移。对泥岩段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后稳定系数分别为1.183、1.075、1.030,边坡已经达到稳定状态可直接进行植被修复。(2)采用锚杆+植生袋+生态草毯设计方案,对高陡石质边坡进行植被恢复效果初步研究。植被成活率达到95%,植物长势良好。对高陡石质边坡植被修复及保持边坡稳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3)依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该修复区进行生态效益价值分析,结果显示:净化环境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净化水源价值>水土保持价值。其中净化环境价值最大,占总价值的66.06%。本研究以高陡石质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该类边坡进行植被修复。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发生,而且可以为今后该类边坡的修复提供参考。
戴晗[6](2019)在《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识别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施行了大量的边坡生态治理技术,技术的质量参差不齐,然而在技术的评价上,以往的研究过度关注技术实施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忽视了技术成本以及技术成熟度的综合评价,使得很多技术使用后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制约着公路建设及经济发展。本研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态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全球生态治理技术评价”,针对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状况,综合考虑技术成本、技术成熟度以及技术的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边坡生态治理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指标体系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文献收集、书籍查阅以及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及验收报告的收集以及市场调研工作,整理出我国实际应用到公路边坡的所有生态治理技术,并以我国北方风沙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西南喀斯特山区等四大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为研究区域,对所应用到各区域的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进行全面识别,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评价指标及对应的量化方法,结合典型公路实地调研,计算出各技术的指标参数,对不同区域的各项边坡生态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北方风沙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分大小排序为厚层基材喷附技术(7.24分)>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技术(5.47分)>柴草沙障护坡技术(4.98分)。单项指标评分结果表明,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技术的成熟度最高,厚层基材喷附技术的生态效益最高,柴草沙障护坡技术的成本最低。(2)黄土高原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分大小排序为客土喷播技术(6.72分)>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6.53分)>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技术(5.52分)。单项指标评分结果表明,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技术的成熟度最高,客土喷播技术生态效益最高,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的成本最低。(3)青藏高原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分大小排序为客土喷播技术(5.42分)>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4.84分)>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技术(4.61分)。单项指标评分结果表明,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技术的成熟度最高,客土喷播技术生态效益最高,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的成本最低。(4)西南喀斯特山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分大小排序为厚层基材喷附技术(7.35分)>喀斯特灌木护坡技术(7.15分)>香根草生态护坡技术(7.09分)>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6.27分)>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技术(4.26分)。单项指标评分结果表明,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和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技术的成熟度最高,厚层基材喷附技术的生态效益最高,香根草生态护坡技术的成本最低。
郭贝贝[7](2019)在《生态理念下关中地区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及乡村旅游大力发展,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建设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然而如何进行生态设计,实现公路景观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紧迫而严峻的问题。原因在村公路景观设计存在重建设轻养护、重工程轻规划等问题,另一方面,在生态理念及修复公路沿于:传统农线生态环境目标下,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营建尚缺乏具体可操作的策略与指导方法。因此,本研究基于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现实需求及生态目标,以传统农村公路景观存在问题为导向,以设计方法为切入点,旨在整体把握公路景观与沿线生态环境的自然协调,结合当前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成果,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探讨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方法和具体可操作策略,为日后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提供参考。论文研究首先通过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农村公路生态问题及农村公路景观现状的分析,指出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的需求性,强调生态设计的必要性;其次,梳理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理论基础,对平原、山区、滨水旅游路等不同类型进行优秀案例调研,从生态视角出发,对其进行分析,结合景观三元论、生态设计及低影响开发措施相关理论,提出适用于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的设计目的、设计原则和设计内容,从线状景观布局、功能设施景观、植物绿化景观三方面提出公路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1)线状景观布局强调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原则,应起到充分利用资源和组织协调沿线景观节点的作用。(2)功能设施景观包括交通标识的直接认知性、基础排水的畅通性及连续性,并介绍客土喷播、三维网喷播、框架梁绿化等常用边坡生态防护形式。(3)植物绿化景观梳理绿化交通、环境、景观及生态功能;提出统一、强调、软化、封景、露景、诱景、透景等设计手法;结合景观资源特点,营造开敞、半开敞、封闭景观空间;利用单层、双层、复层等栽植方式构建生态稳定的植物群落。最后,依据旬邑至马栏红色旅游路现状反思,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通过上述设计方法对旬马路进行局部提升设计:从设计和养护方面改善排水设施常见问题;结合边坡特征,以客土喷播、框架梁绿化等方法进行边坡防护;利用封、露、诱、透景设计手法,结合生态植草沟、低势绿地等措施进行植物绿化景观提升。
腾莹[8](2018)在《乌鲁木齐城市裸露边坡生态修复与绿化技术的研究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文中指出本文针对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以下简称乌鲁木齐经开区)坡面绿化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地察看和专家咨询的方法,研究了乌鲁木齐裸露坡地的生态修复、绿化技术、景观效果和投资成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经调查,乌鲁木齐经开区坡面绿化形式有拱形骨架护坡、植草护坡、土工格护坡、藤本植物护坡、阶梯式护坡、客土喷播和普通喷播七种护坡方式。其中坡度小于30°的坡面绿化形式是植草性护坡和阶梯型护坡,其他护坡形式的坡度均大于60°。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坡面绿化形式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在坡度小于30°时,采用的是植草护坡和阶梯式护坡,在植物的选择上更为广泛,坡度大于60°时,选用的护坡形式有拱形骨架护坡、土工格护坡、藤本护坡、客土喷播和普通喷播,除普通喷播方式外,其他护坡形式都能适用,在植物选择上,单一树种或者灌草混合都可以,为了尽量避免护坡作业量太大,往往可以在护坡作业过程中,选择以草本植物与灌木二者相结合,可以起到快速持久的护坡效果。因此,坡度对坡面绿化的影响很大。(2)坡度对坡面绿化的影响很大,在坡度较小时,任何一种坡面绿化形式都能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在坡度较大时,土工格护坡、拱形骨架护坡、藤本护坡和客土护坡的景观效果均较好,但普通喷播景观效果较差,不适用于坡面绿化。(3)在坡面绿化形式中,综合考虑造价成本和景观效果,应尽量选用生态护坡。工程护坡造价较高,防护能力也会逐渐减弱,而生态护坡能够进行自我更新,不需要重新更换植被,仅从投资成本比较,生态防护也优于工程防护。
赵兴凯[9](2018)在《半干旱黄土路堑边坡表土干化及植被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半干旱黄土区陡峭土质路堑边坡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也是植被构建的难点。本研究以位于半干旱黄土区的吴起县为代表性研究区,以陡峭路堑边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Mann-Kendall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实地调查研究区内路堑边坡的侵蚀现状,证实在路堑边坡进行植被恢复重建的必要性,进而在基于土壤持水性曲线探究路堑边坡表土干化这一植被构建限制因子的基础上,探索了适宜路堑边坡植被构建的方法(抗侵蚀纤维喷播方法和容器苗深植绿化方法)。本研究可为半干旱黄土区路堑边坡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1960~2016年间年降水量表现为减少趋势(幅度为10.82 mm/10a),侵蚀性降水的降水总量以约为2.86 mm/10a的幅度增加而发生频次几乎无变化,侵蚀性降水在年降水中所占比重升高,单次侵蚀性降水的侵蚀力有所加强;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为干旱评价指标,得出研究区处于变干旱趋势下,且干旱程度在加重。(2)半干旱黄土区形成时间在1至25年的典型路堑边坡侵蚀程度各年均属剧烈等级,建成6年的道路路堑边坡侵蚀模数高达15.30万t/km2·a,其他年限基本介于5~6万t/km2.a,并且土质道路的3个侵蚀单元(路堑边坡、路堤边坡和路面)间,除建成当年路面的侵蚀强度最高外,其余年份均以路堑边坡的侵蚀强度最高。(3)半干旱黄土区路堑边坡在雨季结束后仍存在表土干化现象,干表土层中水分均为无效水,成为植被构建的限制因素。干表土层厚度受坡向(太阳辐射)的影响,并且会随着坡度的增加和坡面形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随着坡面形成时间的增加,坡面干表土层的厚度会接近某一厚度不再明显增加,这一厚度小于40 cm。(4)抗侵蚀纤维喷播方法施工简便、高效,成本投入主要为购置喷播机械和喷播基质,喷播基质(HP-FGM)的用量达到400 g/m2时可有效减少坡面侵蚀,并可消减路堑边坡干表土层对植物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结合坡面粗糙化处理方式,可有效地促进坡度在60度左右及以下路堑边坡的植被恢复;容器苗深植绿化方法的主要成本投入为人力支出和种苗购置,较之抗侵蚀纤维喷播方法的成本投入少,种植孔深度设定为40 cm时可完全突破坡面干表土层对植物生长的限制,对坡度的适应性强,在坡度45度以上至80度的陡峭路堑边坡其植被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可达93%以上,可取得理想的植被构建效果。
王骑虎[10](2016)在《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甘肃红层是具有鲜明工程特性的区域型特殊性岩土,一直是甘肃公路的主要建筑场地。随着甘肃省公路持续向红层地区推进,边坡变形破坏成为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十多年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养护的实践,运用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通过地质调绘、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以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为目的,进行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1)为阐明红层在甘肃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通过32个公路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总结,分析了甘肃红层的地质特征,发现甘肃红层地区的自然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公路工程病害具有复杂性和长期危害性。2)针对甘肃省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复杂性,通过2000多组岩石试验成果的数理统计,分析了甘肃红层的物理力学和水理特性,发现了甘肃红层的岩石强度在分布区域和岩性类别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了甘肃红层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红层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推荐指标体系。3)根据典型隧道钻孔波速测试,初步总结了白垩系和第三系岩体波速特性;通过刘家峡大桥大型岩体综合性原位测试,发现甘肃省第三系宁夏组砂质泥岩属于塑-弹性岩体,其岩体抗剪强度大于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的;对比岩体和岩块的抗剪断试验结果发现,同样是切层抗剪断强度,岩体凝聚力是岩石的66.7%,岩体内摩擦角是岩石的63.46%;对比切层和顺层条件下的抗剪断强度试验成果还发现,宁夏组砂质泥岩在不同剪切方向下的内摩擦系数变化不大,但内聚力差别悬殊,表明其岩体抗剪强度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4)从甘肃公路边坡支护的需要出发,将甘肃省红层公路边坡的结构类型划分为覆盖型红层边坡和岩质边坡两种,并将前者细分为黄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碎石土-红层边坡、碎石土-红层边坡、砂土-红层边坡等5个类型,将后者分为整体结构和层状结构2个类型,并详细总结了各类边坡的变形模式和破坏机理。5)结合十天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分析了典型覆盖型红层边坡的渐进式破坏过程及其桩板墙失效的变形特征。通过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分析,揭示了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切穿含水层-拉张裂缝充水-静水压力作用-边坡滑移”的渐进式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根据现场拉张裂缝状态快速估算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方法。研究了覆盖层的抗剪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建议覆盖型红层边坡稳定性计算宜采用残余强度。6)针对红层边坡顺层滑动的危害性,根据静力学基本原理,推导了顺层边坡极限平衡状态下的临界坡高、坡度和坡顶卸载平台宽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整体滑移长度的计算公式。依托兰永一级公路施工过程的典型边坡顺层破坏实例,分析了采用坡顶卸载平台预防顺层滑动的有效性,并指出含软弱夹层边坡顺层滑动时滑面位置位于软弱夹层底面,并得到具体工程实例验证。7)针对影响桥台岸坡稳定性因素的复杂性,依托刘家峡大桥系统研究了红层库岸的岩体特征;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考虑降雨、地震、库水位升降、桥台加载等因素组合的8种工况,采用Geo-slop软件分析了自然状态和开挖建桥后的桥台岸坡的稳定性,发现地震对库岸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库水骤降;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岸坡稳定性随岩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增加而增加、水位下降速度越快岸坡稳定系数越低的基本规律;采用变形理论,通过7个阶段的FLAC模拟计算,发现库水上升过程桥台岸坡竖向位移增大、库水位的升降没有引起岸坡整体孔隙水压力场的大幅度波动,岸坡整体上均处于稳定状态。数值模拟计算评价结论与桥台岸坡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二、陕西黄土高原地区高速公路高陡边坡绿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黄土高原地区高速公路高陡边坡绿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渐近均匀化理论的植物根系固土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1 植物护坡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2 根系固土理论与模型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内容 |
2.1.1 均匀化理论及其在根系固土中的应用 |
2.1.2 技术路线及说明 |
2.2 研究区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均匀化理论与周期结构理论 |
3.1.1 控制方程 |
3.1.2 等效刚度求解与三维本构关系 |
3.2 边坡的有限元模拟 |
3.2.1 草本根系边坡模型 |
3.2.2 乔木根系边坡模型 |
3.3 三轴试验方法 |
4 黄土高原草本植物根系固土效果分析 |
4.1 方法验证与本构关系计算 |
4.2 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和分析 |
4.2.1 边坡应力分布 |
4.2.2 边坡安全系数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5 黄土高原乔木根系固土效果分析 |
5.1 根土复合体等效参数的影响规律 |
5.2 三轴压缩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饱和度下粘聚力、内摩擦角及残余强度的变化 |
5.2.2 不同根径对油松根土复合体强度的影响 |
5.2.3 不同根系(油松、刺槐、侧柏)对复合土体强度的影响 |
5.2.4 主应力差和轴向应变曲线 |
5.3 根土复合体等效弹性参数的试验与理论对比 |
5.4 乔木植被根系固土效果数值分析 |
5.4.1 本构关系计算 |
5.4.2 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和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致谢 |
(2)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
2.3.1 宏观界面成因 |
2.3.2 宏观界面类型 |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
2.6 黄土构造节理 |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
3.1.1 时间分布状态 |
3.1.2 空间分布状态 |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
3.2.1 地质构造分区 |
3.2.2 地震分区 |
3.2.3 粒度分区 |
3.2.4 降雨分区 |
3.2.5 地貌分区 |
3.2.6 人类活动分区 |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
3.3.5 陇东群发区 |
3.3.6 陕北群发区 |
3.3.7 吕梁群发区 |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5 实例分析 |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
3.6.1 城镇建设 |
3.6.2 交通建设 |
3.6.3 能源开发 |
3.6.4 水利建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
4.2.1 边界条件 |
4.2.2 建立模型 |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
4.3.3 地应力场分析 |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
5.4.1 典型滑坡群 |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黄土区自然群落和潜在护坡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护坡植物选择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2 植物根系分布特征 |
1.2.3 植物根系固土护坡的力学机制 |
1.3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试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 |
2.4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4.1 试验内容 |
2.4.2 试验方法 |
2.4.3 根系生物量测定和形态参数的分析 |
2.4.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自然群落及单株植物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
3.1 自然群落及单株植物根系垂直方向分布特征 |
3.1.1 自然群落植物根系垂直方向分布特征 |
3.1.2 单株植物根系垂直方向分布特征 |
3.2 单株植物根系在水平方向分布特征 |
3.2.1 狼牙刺植物根系在水平方向分布特征 |
3.2.2 长芒草植物根系在水平方向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
4.1 .植物根系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
4.1.1 白羊草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
4.1.2 达乌里胡枝子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
4.1.3 沙棘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
4.1.4 狼牙刺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
4.1.5 长芒草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
4.2 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征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然群落及单株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
5.1 重力负载与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的影响 |
5.1.1 重力负载与自然群落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
5.1.2 重力负载与单株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
5.2 含水量与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的影响 |
5.2.1 含水量与自然群落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
5.2.2 含水量与单株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
5.3 根生物量与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的影响 |
5.3.1 根生物量与自然群落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
5.3.2 根生物量与单株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
5.4 单株植株根际范围内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分布特征 |
5.4.1 狼牙刺根际范围内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分布特征 |
5.4.2 长芒草根际范围内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分布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自然群落与单株植物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
6.1.2 植株根系单根抗拉特征 |
6.1.3 自然群落与单株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
6.1.4 狼牙刺及长芒草根际范围内抗剪强度特征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都四铁路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1.1 研究意义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植被选型及配置研究现状 |
1.2.3 生态与岩土工程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边坡及植被特征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地质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不良地质现象 |
2.3 都四铁路边坡类型及特征 |
2.3.1 土质边坡 |
2.3.2 岩质边坡 |
2.3.3 土石混合边坡 |
2.4 都四铁路沿线边坡植物资源现场调研 |
2.4.1 都江堰-耿达段植物资源调研 |
2.4.2 耿达-邓生沟段植物资源调研 |
2.4.3 邓生沟-四姑娘山段植物资源调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岩土工程护坡基本理论 |
3.1 生态-岩土工程防护概念 |
3.2 生态-岩土工程防护作用机理 |
3.3 现有防护措施及适用性 |
3.3.1 现有工程防护措施 |
3.3.2 现有生态防护措施 |
3.3.3 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结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护坡植被选型及其配置研究 |
4.1 植被选型原则 |
4.2 植被初选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植被选型 |
4.3.1 层次分析法基本流程 |
4.3.2 植被选型评价模型建立 |
4.3.3 都江堰-耿达段植被选型 |
4.3.4 耿达-邓生沟段植被选型 |
4.3.5 邓生沟-四姑娘山段植被选型 |
4.3.6 选型结果 |
4.4 植被配置研究 |
4.4.1 植物配置原则 |
4.4.2 目标植被群落 |
4.4.3 都江堰-四姑娘山轨道沿线边坡植被配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研究 |
5.1 设计思路及原则 |
5.2 生态土工格室护坡技术 |
5.2.1 概述 |
5.2.2 土工格室边坡冲刷试验 |
5.2.3 生态土工格室方案 |
5.2.4 施工工艺流程 |
5.3 生态锚杆挡墙加固边坡技术 |
5.3.1 概述 |
5.3.2 生态锚杆挡墙方案 |
5.3.3 生态锚杆挡墙计算理论 |
5.3.4 生态锚杆挡墙有限元分析 |
5.3.5 施工工艺流程 |
5.4 生态主动网加固边坡技术 |
5.4.1 概述 |
5.4.2 生态主动网方案 |
5.4.3 施工工艺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都四铁路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设计 |
6.1 设计原则及技术要点 |
6.2 都四铁路沿线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体系 |
6.2.1 土质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 |
6.2.2 岩质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 |
6.2.3 土石混合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 |
6.2.4 特殊路段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 |
6.3 都四铁路沿线典型边坡防护设计 |
6.3.1 DK28+290~DK28+320段边坡防护设计 |
6.3.2 CK34+196~CK34+215段边坡防护设计 |
6.3.3 D2K122+760~D2K123+278段杜家磨子1号崩塌防护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都江堰-四姑娘山植被选型排序表 |
附录B CK34+196~CK34+215段边坡防护设计计算书 |
(5)高陡石质边坡植被修复技术应用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边坡分类、修复原则及修复技术 |
2.1 边坡 |
2.2 边坡的分类 |
2.3 边坡修复原则 |
2.4 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
2.5 边坡植被修复作用机理 |
2.5.1 边坡植被修复的力学效应 |
2.5.2 边坡植被修复的水文效应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自然条件 |
3.2.1 气象 |
3.2.2 水文 |
3.2.3 土壤 |
3.2.4 植被 |
3.3 地形地貌 |
3.4 地层岩性 |
3.5 地质构造 |
3.6 水文地质条件 |
3.6.1 松散岩类孔隙水 |
3.6.2 碳酸盐岩溶水 |
3.7 工程地质条件 |
3.7.1 岩体工程地质条件 |
3.7.2 土体工程地质条件 |
第四章 治理区地质环境现状分析 |
4.1 采矿区地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采矿区边坡现状调查 |
4.3 采矿区终了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4.3.1 定性分析 |
4.3.2 定量分析 |
4.4 影响边坡稳定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
5.1 治理可行性分析 |
5.2 治理原则 |
5.3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
5.3.1 泥岩段边坡治理 |
5.3.2 灰岩段边坡治理 |
第六章 矿山生态修复效益评价 |
6.1 社会效益评价 |
6.2 生态效益评价 |
6.2.1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
6.2.2 涵养水源效益评价 |
6.2.3 净化水质效益评价 |
6.2.4 净化环境效益评价 |
6.2.5 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识别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概念及界定 |
1.2.2 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3 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
1.3.1 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体系的现状 |
1.3.2 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体系研究的不足 |
1.4 生态环境脆弱区公路边坡主要环境特征 |
1.4.1 北方风沙区 |
1.4.2 黄土高原区 |
1.4.3 青藏高原区 |
1.4.4 西南喀斯特山区 |
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主要研究方法 |
2.2.1 技术识别及参数确定的方法 |
2.2.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 |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体系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及指导思想 |
3.3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 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
3.4.1 技术成熟度标准化 |
3.4.2 技术的生态效益标准化 |
3.4.3 技术成本标准化 |
3.5 指标权重确定结果 |
4 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综合评价 |
4.1 技术清单收集结果 |
4.2 技术评价值确定实例——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 |
4.2.1 技术所在公路调研概况 |
4.2.2 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技术指标计算 |
4.3 北方风沙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4.3.1 技术指标计算结果及标准化 |
4.3.2 技术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 黄土高原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4.4.1 技术指标计算结果及标准化 |
4.4.2 技术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4.5 青藏高原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4.5.1 技术指标计算结果及标准化 |
4.5.2 技术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4.6 西南喀斯特山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4.6.1 技术指标计算结果及标准化 |
4.6.2 技术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生态理念下关中地区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四好农村路”建设 |
1.1.2 乡村旅游发展 |
1.1.3 农村公路生态影响 |
1.1.4 农村公路景观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理论基础研究 |
2.1 旅游型农村公路相关概念 |
2.1.1 农村公路 |
2.1.2 旅游型农村公路 |
2.2 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相关概念 |
2.2.1 景观 |
2.2.2 公路景观 |
2.2.3 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 |
2.3 生态理念相关概述 |
2.3.1 生态设计 |
2.3.2 低影响开发 |
2.3.3 景观三元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中地区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优秀案例分析 |
3.1 调研安排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概况 |
3.1.3 调研内容及目的 |
3.2 调研结果分析 |
3.2.1 平原旅游路景观 |
3.2.2 山区旅游路景观 |
3.2.3 滨水旅游路景观 |
3.3 调研结论 |
3.3.1 景观特色 |
3.3.2 景观不足及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
4.1 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要点 |
4.1.1 设计目的 |
4.1.2 设计原则 |
4.1.3 设计内容 |
4.2 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
4.2.1 线状景观布局 |
4.2.2 功能设施景观 |
4.2.3 植物绿化景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验证—旬邑至马栏红色旅游公路景观提升设计 |
5.1 旬邑县概况 |
5.1.1 地理环境 |
5.1.2 自然资源 |
5.1.3 旅游资源 |
5.1.4 交通现状 |
5.2 项目概述 |
5.2.1 区位分析 |
5.2.2 设计指标 |
5.2.3 现状反思 |
5.3 提升内容及目标 |
5.3.1 提升目标 |
5.3.2 提升流程 |
5.3.3 提升内容 |
5.4 景观提升设计 |
5.4.1 线状景观布局 |
5.4.2 功能设施景观 |
5.4.3 植物绿化景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问题总结 |
6.1.2 设计方法 |
6.1.3 局部提升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乌鲁木齐城市裸露边坡生态修复与绿化技术的研究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2.3 研究方法 |
第3章 坡面绿化的方式 |
3.1 经开区坡面绿化常用类型 |
3.2 经开区不同坡面绿化类型的调查结果 |
第4章 不同坡面绿化形式的评价 |
4.1 经开区不同坡面绿化形式的特点 |
4.2 经开区不同坡面绿化的成效对比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半干旱黄土路堑边坡表土干化及植被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影响因素研究 |
1.2.2. 土壤侵蚀及其与植被恢复关系研究 |
1.2.3. 坡面植被构建方法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貌特征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水文特征 |
2.6. 植被特征 |
2.7.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区气候特征分析 |
3.2.2. 土质道路侵蚀研究 |
3.2.3. 路堑边坡表层土干化研究 |
3.2.4. 陡坡植被构建技术研究 |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技术路线 |
4. 研究区气候变化特征 |
4.1.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变化特征 |
4.1.1.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4.1.2.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周期性变化特征 |
4.1.3.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
4.2. 半干旱黄土区吴起县气候变化特征 |
4.2.1. 吴起县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
4.2.2. 吴起县降水和气温周期性变化特征 |
4.2.3. 吴起县侵蚀性降水变化特征 |
4.2.4. 基于SPEI吴起县干旱变化特征 |
4.3. 讨论与小结 |
5. 半干旱黄土区路堑边坡分布及侵蚀特征 |
5.1. 路堑边坡分布特征 |
5.1.1. 路堑边坡坡向分布特征 |
5.1.2. 路堑边坡坡度分布特征 |
5.1.3. 路堑边坡坡长分布特征 |
5.2. 土质道路侵蚀特征 |
5.2.1. 路堑边坡侵蚀特征 |
5.2.2. 路面侵蚀特征 |
5.2.3. 路堤边坡侵蚀特征 |
5.2.4. 土质道路总侵蚀特征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侵蚀性降水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
5.3.2. 小结 |
6. 半干旱黄土区路堑边坡土壤水分特征及表土干化现象 |
6.1. 路堑边坡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
6.1.1. 路堑边坡土壤水分对坡度的响应 |
6.1.2. 路堑边坡土壤水分对坡向的响应 |
6.1.3. 路堑边坡土壤水分对坡面形成时间的响应 |
6.2. 路堑边坡表土干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
6.2.1. 路堑边坡表土干化现象对坡度的响应 |
6.2.2. 路堑边坡表土干化现象对坡向的响应 |
6.2.3. 路堑边坡表土干化现象对坡面形成时间的响应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陡坡土壤水分与SPEI的关系 |
6.3.2. 表土干化对植被构建的影响 |
6.3.3. 小结 |
7 半干旱黄土区路堑边坡植被构建方法 |
7.1. 抗侵蚀纤维喷播方法 |
7.1.1. 喷播基质保水性和抗侵蚀性分析 |
7.1.2. 喷播坡面土壤水分分析 |
7.1.3. 植被构建效果分析 |
7.1.4. 喷播坡面土壤养分分析 |
7.1.5. 喷播坡面土壤容重分析 |
7.1.6. 讨论 |
7.2. 容器苗深植绿化方法 |
7.2.1. 容器苗深植绿化效果分析 |
7.2.2. 深植绿化方法对干表土层影响 |
7.2.3. 讨论 |
7.3. 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表 |
(10)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甘肃公路发展概况 |
1.1.2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
1.2 国内外红层研究现状 |
1.2.1 红层分布概况 |
1.2.2 红层与工程 |
1.2.3 红层地区自然地质灾害 |
1.2.4 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
1.2.5 红层水理特性 |
1.2.6 红层地基承载力 |
1.2.7 红层岩体工程特性 |
1.2.8 国内红层研究成果简评 |
1.3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
1.3.1 土质边坡 |
1.3.2 岩质边坡 |
1.3.3 红层边坡 |
1.4 甘肃红层研究进展 |
1.4.1 白垩系 |
1.4.2 第三系 |
1.5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5.1 红层研究成果评价 |
1.5.2 甘肃红层研究的不足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主要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4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和灾害特征 |
2.1 引言 |
2.2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 |
2.2.1 甘肃红层概况 |
2.2.2 白垩系 |
2.2.3 第三系 |
2.2.4 红层地区典型地貌特征 |
2.3 甘肃红层自然地质灾害特征 |
2.3.1 灾害概况 |
2.3.2 灾害类型 |
2.3.3 分布规律 |
2.4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病害 |
2.4.1 路基病害 |
2.4.2 路堑边坡病害 |
2.4.3 桥梁病害 |
2.4.4 隧道病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肃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物质组成 |
3.2.1 颗粒组成 |
3.2.2 矿物组成 |
3.2.3 化学成分 |
3.2.4 微观结构 |
3.3 物理性质 |
3.3.1 白垩系 |
3.3.2 第三系 |
3.3.3 甘肃红层物理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
3.4 力学性质 |
3.4.1 白垩系 |
3.4.2 古近系 |
3.4.3 新近系 |
3.4.4 甘肃红层力学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
3.5 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1 物理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2 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 |
3.6 水理性质 |
3.6.1 软化性 |
3.6.2 膨胀性 |
3.6.3 崩解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肃红层岩体原位测试研究 |
4.1 引言 |
4.2 红层岩体波速特性 |
4.2.1 白垩系 |
4.2.2 古近系 |
4.2.3 新近系 |
4.3 新近系红层大型岩体原位测试 |
4.3.1 依托工程及地质概况 |
4.3.2 试验现场布置 |
4.3.3 岩体变形试验 |
4.3.4 砼/岩直剪切试验 |
4.3.5 岩/岩直剪试验 |
4.3.6 平硐声波测试 |
4.3.7 试验成果 |
4.4 抗剪断强度对比分析 |
4.4.1 岩/岩与砼/岩 |
4.4.2 岩体与岩石 |
4.5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各向异性 |
4.6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试验值和计算值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其变形破坏模式 |
5.1 引言 |
5.2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
5.3 覆盖型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
5.3.1 风积黄土-红层边坡 |
5.3.2 风积黄土-老黄土-红层边坡 |
5.3.3 粘性土-红层边坡 |
5.3.4 夹块石粉质粘土-红层边坡 |
5.3.5 粘性土-卵砾石-红层边坡 |
5.3.6 粘性土-碎石-红层边坡 |
5.3.7 粘性土-块石-红层边坡 |
5.3.8 块(碎)石-红层边坡 |
5.3.9 风积沙-红层边坡 |
5.4 红层岩体结构特征 |
5.4.1 红层结构面特征 |
5.4.2 红层岩体结构类型 |
5.5 红层岩质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
5.5.1 整体结构 |
5.5.2 层状结构 |
5.5.3 含软弱夹层结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甘肃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性变形特征研究 |
6.1 引言 |
6.2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特征及处治研究 |
6.2.1 依托工程概况 |
6.2.2 覆盖型红层边坡变形概况 |
6.2.3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处治研究 |
6.2.4 渐进式破坏小结 |
6.3 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计算及其渐进式破坏机理 |
6.3.1 边坡地质模型构建 |
6.3.2 边坡计算模型 |
6.3.3 拉张裂缝与边坡稳定性 |
6.3.4 渐进式机理数值模拟 |
6.3.5 拉张裂缝小结 |
6.4 残余强度在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6.4.1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6.4.2 抗剪强度特征 |
6.4.3 抗剪强度与边坡稳定性 |
6.4.4 残余强度小结 |
6.5 降水对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
6.5.1 计算模型 |
6.5.2 计算方法 |
6.5.3 计算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甘肃红层岩质边坡顺层滑动特征研究 |
7.1 引言 |
7.2 坡顶卸载平台与同向顺层边坡稳定性 |
7.2.1 模型构建 |
7.2.2 模型求解 |
7.3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面位置与整体滑动长度 |
7.3.1 计算模型 |
7.3.2 模型求解 |
7.4 兰永一级公路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
7.4.1 工程简况 |
7.4.2 工程地质条件 |
7.4.3 边坡结构特征 |
7.4.4 同向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
7.4.5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红层库岸桥台岩体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
8.1 引言 |
8.2 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8.2.1 自然地理条件 |
8.2.2 工程地质条件 |
8.3 桥台库岸岩体特征 |
8.3.1 岩石的物理力学属性 |
8.3.2 岩体结构特征 |
8.3.3 岩体变形及强度特征 |
8.4 基于赤平极射投影法的桥台库岸稳定性分析 |
8.5 基于强度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1 基本原理 |
8.5.2 自然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3 开挖架桥后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8.6 基于变形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
8.6.1 基本原理 |
8.6.2 模型建立 |
8.6.3 分析方法 |
8.6.4 计算结果分析 |
8.7 桥台库岸实际稳定状况 |
8.8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陕西黄土高原地区高速公路高陡边坡绿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渐近均匀化理论的植物根系固土效果分析[D]. 王学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
- [3]黄土区自然群落和潜在护坡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分布特征[D]. 潘天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都四铁路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技术研究[D]. 何怡帆.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高陡石质边坡植被修复技术应用与效益评价[D]. 孙其河. 兰州大学, 2020(12)
- [6]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技术识别与评价[D]. 戴晗.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生态理念下关中地区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研究[D]. 郭贝贝. 长安大学, 2019(01)
- [8]乌鲁木齐城市裸露边坡生态修复与绿化技术的研究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 腾莹.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9]半干旱黄土路堑边坡表土干化及植被构建研究[D]. 赵兴凯.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10]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D]. 王骑虎.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