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珠江口近岸水域浮游藻类及其与关键水质因子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瑾[1](2021)在《岱海水体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时空分布及其组分来源分析》文中指出有色溶解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是水体溶解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和空间分布对全球碳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择内蒙古典型封闭湖泊岱海作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夏秋两季开展5次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对岱海及入湖河流的常规水质进行监测,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EEMs)--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技术对CDOM的时空分布、吸收和荧光光谱特征、来源和组成以及对环境要素的响应进行了全面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湖区表层和底层水质参数均表现出相同的月际变化规律。在水平空间上,由于径流输入和浅水区底泥再悬浮,悬浮物(Suspended Particular Matter,SPM)浓度呈现湖中心低(浓度范围:4.0~12.9 mg/L),近岸高(浓度范围:4.5~45.1mg/L)的特点。在垂直空间上,底层SPM>表层SPM。湖区其他水质参数的空间差异不显着,表层和底层差异也较小。湖区Chl-a浓度在3.5~15.6μg/L之间,且在夏季,表层Chl-a>底层,秋季相反。不同入湖河流由于本身水文地质条件和流经环境的复杂性,使其水质参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较大差异。(2)岱海和入湖河流水体的CDOM吸收系数光谱曲线在紫外和可将光波段均随波长增加呈指数下降。CDOM吸收系数表现为河流>湖区。湖区上下两层水体CDOM呈现相同的空间和月际变化规律。湖区CDOM浓度表现为8月>10月>6月>7月>9月,且湖区西部CDOM浓度较高,北部较低。不同河流的光谱曲线差异性显着,CDOM同样表现为:8月>10月>7月>9月,CDOM浓度在西部河流较高,在北部和东部河较低。浮游植物的生长代谢与降解死亡导致8月和10月CDOM浓度较高。(3)本文通过计算CDOM吸收光谱的相关参数分析了其来源和组成。湖区表层和底层,以及水平空间分布上吸收参数差异性较小,均呈现相同的月际变化趋势。湖区S275-295>0.011 nm-1,SR>1,1.63 L·(mg·m)-1<SUVA254<2.07 L·(mg·m)-1,表明湖区水体维管植物输入较少,CDOM多为内源产生。湖区M值较大,说明水体CDOM相对分子量较小,且含有更多的芳香族和脂肪官能团。河流CDOM吸收参数与湖区相反,0.015 nm-1<S275-295<0.049 nm-1,SR<1,SUVA254值较大,M值较小,表明CDOM相对分子量较大,水体腐殖化程度较高,更接近陆源输入水体的特征。通过湖区水体CDOM浓度和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水体CDOM浓度与Chl-a浓度、DO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SPM、氮磷等富营养化指标呈显着负相关,说明这些水质参数可通过干预浮游植物生长代谢和死亡降解过程,进而对CDOM产生影响。(4)本文利用EEMs--PARAFAC模型对湖区表层、底层和河流水体进行了荧光组分鉴别。湖区表层水体包含三种类腐殖质C1(Ex=245/305 nm,Em=385nm)、C2(Ex=265/350 nm,Em=445 nm)、C3(Ex=275/420 nm,Em=515 nm)和一种类蛋白质C4(Ex=235/285 nm,Em=335 nm)。底层水体同表层相同,包含C1(Ex=245/305 nm,Em=385 nm)、C2(Ex=260/345 nm,Em=440 nm)、C3(Ex=275/415nm,Em=515 nm)三种类腐殖质和一种类蛋白质C4(Ex=235/285 nm,Em=335nm)。河流水体鉴别出C1(Ex=245/350 nm,Em=460 nm)、C2(Ex=240/330 nm,Em=400 nm)、C3(Ex=235 nm,Em=450 nm)、C4(Ex=285/420 nm,Em=515 nm)四种类腐殖质和C5(Ex=225/280 nm,Em=335 nm)一种类蛋白质。湖区自生源组分贡献率较大,而河流外源输入贡献较多。(5)CDOM的荧光参数FI、BIX、HIX和β:α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湖区水体CDOM均多表现为内源产生,而河流水体CDOM多表现为外源输入。通过对湖区荧光组分、荧光参数与各水质参数进行RDA分析,结果表明湖区CDOM荧光组分与荧光参数主要受Chl-a浓度、DO含量和p H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表明湖区水体CDOM荧光组分多为自生源,受外源影响较小。
马奔[2](2021)在《夏季珠江口浮游植物叶绿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浮游植物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是支撑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叶绿素浓度(Chl a)是指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参数,其时空变化特征与诸多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2019年夏季珠江口海域水文及生物地球化学观测数据,初步探讨该时期浮游植物叶绿素a和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并选取2种代表不同类群的典型赤潮生物进行室内培养实验,重点分析南海北部海域常见赤潮藻在不同环境因子(N、P浓度及比例、光照、盐度)影响下的生长状况,进一步讨论藻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及其受环境调控的机制。以期为南海北部近海海域初级生产力精准评估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现场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调查海域表层温度、盐度的范围分别为28.30~30.88℃、0.81~29.01 psu,由珠江口内向外海逐渐增大,具有明显的温盐跃层。水体表层Chl a和溶解氧浓度分别为4.19~88.21μg/L和4.61~10.59 mg/L,Chl a浓度水平分布呈斑块状,河口西侧低于东侧,垂直分布上随深度增加迅速降低,高值区分布在珠江口外海域,分别位于香港东南部海域和S21站位附近海域。调查期间珠江口外海域表层水体Chl a浓度较高,依据美国河口营养状况评价(NEEA-ASSETS)标准,44.4%的调查站位为高度富营养化(20μg/L<Chl a<60μg/L),25%的站位为过度富营养化(Chl a>60μg/L)。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P)和活性硅酸盐(Si O3-Si)浓度分别为0.17~1.25 mg/L、0.01~0.04 mg/L和0.69~6.92 mg/L,近岸高远岸低,DIN、Si O3-Si主要受到陆源和径流输入的调控,与盐度呈显着负相关。珠江口内Chl a浓度较低,浮游植物生长受光限制和径流稀释影响,珠江径流是夏季珠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珠江口外海域由于浮游植物生长消耗大量营养盐,PO4-P浓度较低,Chl a与PO4-P呈显着负相关,PO4-P成为珠江口外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依据营养盐限制因子标准,调查海域86.11%的站位存在P限制。研究表明光照(透明度)和PO4-P分别是珠江口内、外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河口冲淡水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显着。室内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藻类对营养条件及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当P源充足时,赤潮异湾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lleri)生物量随着N浓度增大呈现增加趋势,但两种藻对氮的利用能力不同,牟氏角毛藻对氮的吸收速率比赤潮异湾藻快。两种藻的生物量在适度范围内随氮磷比值增大而显着降低,在N/P=18时两种藻都生长较好,在实验设定梯度中,赤潮异湾藻比较适宜的营养盐比例是N/P=9,而牟氏角毛藻比较适宜的营养盐比例是N/P=18。室内实验结合现场调查结果表明,珠江河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由于受到高氮磷比限制,Chl a含量较低。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藻的生物量随光照的增强先增加后降低,在实验设定梯度中,最适光强都约为4000 lx,但牟氏角毛藻比赤潮异湾藻更耐受低光强。室内实验结合现场调查结果表明,珠江河口内水体浊度较大,藻类易受到光照不足的限制,导致Chl a含量较低。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赤潮异湾藻和牟氏角毛藻都是广盐性藻类,但高盐组和低盐组藻类生物量都有所降低,在实验设定梯度中,最适盐度约为20 psu,牟氏角毛藻比赤潮异湾藻对低盐的忍耐能力更强。室内实验结合现场调查结果表明,近岸河口附近海域盐度变化较大,对藻类生长易产生限制,但低盐对赤潮异湾藻和牟氏角毛藻生长的限制相对较小。
韦光领[3](2021)在《北部湾夏季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型真核生物(Microbial eukaryotes)是真核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种类繁多,且形态大小各异。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所覆盖,浩瀚海洋中,微型真核生物无处不在,它们在水生食物网中充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对物质和能量循环有巨大贡献。北部湾海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揭示北部湾典型海域生态系统中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是海洋与海岸带环境演变的基本研究内容,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全球环境问题以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0年8月在北部湾铁山港、营盘、涠洲岛、斜阳岛及涠洲岛西部远岸海域共布设21个站位采集海水和底层沉积物,检测常规环境理化因子水温、水深、透明度、盐度、pH、COD、DO、硅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活性磷酸盐、有机碳、总磷、总氮,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微型真核生物数据,从而对北部湾夏季典型海域微型真核生物的丰度、丰富度以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通过主坐标分析(PCo A,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无度量多维标定法(NMDS,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分析了微型真核生物群落间的差异,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Mantel test相关性检验和CCA分析了微型真核生物群落及其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北海半岛夏季表层海水以潜在N限制为主,铁山港和营盘港近岸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比较严重,其余站位基本良好,影响表层水体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可能与海域微生物强烈降解作用相关。2、检测到17219个OTUs,包含72门,241纲,431目,516科,990属,1839种。北部湾海水群落中丰度最高的微型真核生物类群为动物界,其次为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后生动物界>Discoba,丰富度表现为原生动物界(Eukaryota)>动物界(Animalia)>真菌界(Fungi)>植物界(Chloroplastida)>后生动物界(Metazoa)>Discoba。沉积物群落丰度则是原生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后生动物界>Discoba,丰富度表现为原生生物界(Eukaryota)>动物界(Animalia)>真菌界(Fungi)>植物界(Chloroplastida)>Discoba>后生动物界(Metazoa)。3、海水中微型真核生物alpha-多样性整体表现为铁山港和营盘港近岸海域较涠洲岛及其周边海域低;沉积物中则表现为铁山港和营盘港海域较涠洲岛及其周边海域高;整体而言,湾内及湾口高,湾外低,且沉积物群落alpha-多样性高于海水。4、根据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海水群落结构组成与沉积物群落之间有显着差异。海水样品之间差异性相较于沉积物明显,且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地理位置相近的海水样品在结构上也更相似,沉积物样品则无明显区域差异。5、北部湾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与总氮(TN)、盐度(Salinity)、pH、透明度(Transp)、溶解氧(DO)、活性磷酸盐(PO4-P)、亚硝酸盐(NO2-N)、化学需氧量(COD)、铵盐(NH4-N)、硅酸盐(Si O3-Si)呈显着相关关系。本研究对北部湾夏季微型真核生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初步了解了北部湾海域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地理分布差异及其相关环境因子,为北部湾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资源利用开发提供了生物基础。
赵海萍[4](2019)在《渤海湾有机碳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文中指出陆源污染物的高排放和沿海区域的高强度开发,致使渤海湾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海洋生态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周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碳的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渤海湾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和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碳循环、气候演变等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综合利用多种多元统计方法对1995~2015年渤海湾的实测资料进行信息挖掘,分析了渤海湾表层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陆源输入等人类活动显着影响渤海湾水生态环境,渤海湾主要污染物存在显着的年际变化。1995~2001(不含1998和1999年)年,氮、磷是主要污染因素;2007~2008年,有机物为主要污染因素;1998~1999年、2002~2006年、2009~2010年,氮和磷、石油类、有机物为主要污染因素;2011~2015年,氮、磷和有机物为主要污染因素。2011~2012年对渤海湾33个站位进行了三个航次的现场观测和定点采样,进行了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溶解有机碳、营养盐等生态指标的实验分析,研究了渤海湾水中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调控因素。浮游细菌生物碳在渤海湾内存在显着的时空特征,并且受近海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显着。渤海湾表层水体中,浮游细菌生物碳为4.35~174.52μg C/L。三个航次浮游细菌的空间分布均是近岸高于外海。不同季节环境因素对浮游细菌的影响程度不同。渤海湾由近岸到外海浮游细菌的上行控制逐渐增强。2011年和2012年对渤海湾42个站位的表层和柱状沉积物进行了两个航次的样品采集,研究了渤海湾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碳、氮和碳氮比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对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估算。渤海湾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为0.12%~0.73%,总氮含量为0.02%~0.16%,表层沉积有机质的碳氮比为3.61~14.38。渤海湾沉积有机质以混合来源为主,陆源有机碳的贡献率为20%~95%。陆源有机质在渤海湾近岸海域的贡献率高于外海的,海源有机质在外海海域的贡献率高于近岸的。基于有机碳循环,综合考虑微食物环、沉积有机质、沉积物-水界面等物质循环过程构建了渤海湾海洋生态模型,并实现了其与水动力学模型的耦合。利用2011~2012年各生态指标的现场监测和实验分析数据对模型参数、模拟结果分别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关系数达0.9以上,相对均方差误差在20%以内,二者符合较好。综合分析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渤海湾海域沉积有机质碳氮比作为一个生态模型参数被确定为8.175mol/mol。利用该生态水动力学模型对渤海湾海域的物质循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定量估算。渤海湾海域春、夏、秋、冬季微食物环对生态系统的贡献量分别为0.0644、0.134、0.0873、0.0590 mmol C/m3,年平均贡献量为372.28 mg/m3/a;通过沉积物-水界面的新生氮对浮游生态系统的贡献率为17.2%~56.0%,平均贡献率为41.4%。
刘兆冰[5](2019)在《渤海及入海河流水体中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时空分布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对渤海表、中、底层水体及环渤海36条入海河流表层水体的溶解有色有机质(CDOM)进行了冬、春、夏、秋季的同步采样,分析了其紫外吸收和三维荧光光学性质,研究了环渤海区域CDOM空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可能来源,并简单讨论其迁移转化、分子特征及稳定性等。采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s-PARAFAC)方法对渤海海域CDOM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传统“寻峰法”来辨别河流水体CDOM,主要结果如下:(1)渤海不同季节CDOM吸收系数a355与荧光组分的分布相似,与总荧光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近岸海域向远海盐度梯度升高,a355值逐渐减小。河流CDOM吸收系数a355与渤海近岸海域有相近的变化特征。(2)本研究中,渤海CDOM吸收系数a355与盐度、DOC、叶绿素等没有相关性,但渤海近岸海域与入海河流CDOM吸收系数a355及DOC变化相近,渤海近海受陆源径流输入影响较大。(3)通过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鉴别出渤海CDOM的荧光组分:冬季为类腐殖质、类色氨酸及类络氨酸共3个组分,春季为两个类腐殖质组分及一个类色氨酸组分,夏季为三个类腐殖质组分及一个类色氨酸组分,秋季为三个类腐殖质组分及一个类络氨酸组分;利用传统“寻峰法”识别出不同季节的河流中有类络氨酸、类色氨酸、类富里酸、类腐殖质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及等五类有机物。(4)不同季节CDOM各荧光组分整体显示出相近变化模式,荧光强度由近岸向远岸逐渐递减,近岸海域在不同季节均较高,渤海近岸海域CDOM受陆源输入较为明显。(5)渤海HIX值在不同季节整体呈现由近海向远岸逐渐递减,与荧光强度分布相似。类腐殖质组分较类蛋白质组分与HIX值相关性更强,腐殖化程度更高。渤海近海FI、HIX、BIX均与河流CDOM有不同程度的相似变化,荧光组分也大为相近,这也说明近海受陆源输入较为明显。(6)不同季节渤海CDOM中各类腐殖质组分间相关性关系明显,表明其相似的来源及去除途径;类腐殖质组分与类蛋白质组分间相关性较弱,说明类腐殖质与类蛋白质组分间相似性较小。(7)不同季节渤海M断面CDOM的吸收系数a355、荧光强度、盐度、DOC及叶绿素的系统分析表明,黄河口、辽东湾等入海河流对M断面两端CDOM输入明显,浮游植物在M断面中部海域贡献更大。M断面CDOM荧光组分特征、浓度、分布等与环渤海整体水域有相同的季节性变化。
高宇[6](2019)在《中国典型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库分布特征及控制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树林是海洋蓝碳碳汇的重要生态系统,其碳库包括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碳库,后者主要来源是红树植物,而藻类、互花米草等也是潜在贡献者。中国红树林湿地碳循环与碳库虽然已有众多研究报道,但目前对不同红树林土壤碳库分布特征与来源还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互花米草入侵和藻类异常增长对土壤碳库的贡献程度和影响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选择我国东南沿海有代表性的红树林区(福建云霄、广东高桥和福田、海南文昌和东寨港),通过对土壤的理化特性、碳含量、碳储量、碳同位素、碳溯源及红树林区藻类分布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红树林区、不同红树群落和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有机碳(SOC)变化特征,量化了不同类型红树林湿地土壤碳库的主要来源,阐明了藻类异常增长和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土壤碳库的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区域、不同红树群落、不同土壤深度SOC存在显着差异。四个红树林区SOC为云霄1.19±0.06%、高桥2.52±0.11%、东寨港0.81±0.10%、文昌4.78±0.35%,除东寨港外,SOC整体呈现随纬度而降低的趋势;海莲和银叶树的SOC相对较高,土壤表层的SOC显着高于深层。(2)土壤碳储量(Mg C/ha)亦存在地理和土壤深度的差异,变化趋势与SOC相似,文昌421.8±66.0、高桥260.3±28.0、云霄95.9±11.1、东寨港84.8±2.6。SOC和碳储量与土壤p H、盐度、容重、含水率间呈显着的相关关系。(3)土壤剖面δ13C值随深度的增加呈明显的增大趋势;δ13C平均值分别为云霄-25.37±0.52‰、高桥-26.68±0.38‰、东寨港-24.87±1.76‰和文昌-26.29±1.02‰,从北到南整体呈降低趋势。红树林区土壤碳来源主要是红树植物(61.56-79.92%),云霄和东寨港红树植物的碳贡献值较小(61.56±4.70%、65.88±16.82%),藻类贡献值较大(24.86±3.06%、24.38±12.17%),与互花米草入侵(云霄)和养殖业发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大量繁殖有关。(4)红树林区藻类以硅藻为主,福田红树林区藻类种类可能影响碳库的定量和溯源;云霄底栖微藻生物量、碳含量和碳贡献值比高桥高,与碳溯源结果耦合。这些结果为红树林湿地碳库的分布特征、形成过程与受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和蓝碳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吴志明[7](2019)在《内陆富营养化湖泊CDOM浓度及其组成遥感估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DOM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DOM浓度大小能显着改变水下光场,CDOM组成特征可以表征CDOM的来源,CDOM的含量与光学特性显着地改变了湖泊水色及水下光强和光谱分布,在水环境及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开展富营养化湖泊CDOM浓度及其组成的相关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揭示湖泊生源要素循环机制,服务于蓝藻水华控制和湖泊水质改善。本文以巢湖,太湖,滇池等为代表性湖泊,通过多次不同时相野外获取的水体光学参数和相关水质参数,参考哨兵-3AOLCI影像的波段设置,构建了适用于OLCI影像的内陆湖泊CDOM浓度及组成的遥感估算模型,包括经验模型,半分析模型,机器学习模型以及深度学习模型等,并对各个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比较,最终选择将精度最好的随机森林模型应用到OLCI影像上,得到了太湖2017年春、夏、秋、冬四季的CDOM浓度及组成空间分布图,并对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探讨,了解其演变特征。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首先对三大湖泊的表观光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遥感反射率光谱曲线具有典型的内陆湖泊水体的光谱特征;通过对CDOM吸收占比以及ag(443)与遥感反射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550nm附近是CDOM反演的敏感波段;通过对ag(443)与水质参数叶绿素a浓度以及叶绿素a浓度与实测遥感反射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709nm附近也是CDOM反演的重要敏感波段。(2)基于对实测数据的光谱分析,CDOM光学特性及敏感波段分析,分别构建了 CDOM浓度反演的经验,半分析,以及机器学习模型,并利用统一独立的验证数据集对上述模型进行了精度评价。(3)本文选择250nm,290nm,320nm,400nm以及500nm为临界点,划分CDOM吸收光谱,拟合得到不同波段范围内的CDOM光谱斜率Sg值。通过对Sg值的数据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太湖、滇池、巢湖水体的Sg(250-290)值均符合正态分布。不同拟合波段范围的Sg值与ag(443)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且短波波段范围相对于长波波段范围敏感性更高。因此本文选择Sg(250-290)来指征CDOM的组成,并基于Sg与CDOM浓度的固有光学关系,构建了 Sg(250-290)的估算模型。(4)本文将反演精度最好的随机森林模型应用到预处理后的太湖2017年的4景OLCI影像上,得到太湖2017年不同季节的CDOM浓度及组成的时空分布图,并对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从空间上来看,太湖西部CDOM浓度常年处于较高梯度:春、夏季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秋、冬季高值区则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由西向东,太湖CDOM浓度逐渐呈降低趋势。从季节上来看,春季和秋季太湖表层水体CDOM浓度值较高,夏季和冬季CDOM浓度值相对较低。太湖CDOM组成的时空分布图表明,Sg(250-290)值与ag(443)的空间分布特征呈大致相反的分布。从空间上来看,太湖西部Sg值常年处于较低梯度:春、夏季低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秋、冬季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西南部。从季节上来看,在不同的季节,太湖的不同湖区的内外源的主导情况不同,因此Sg值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王九江[8](2019)在《大亚湾增殖放流生态与经济效果评价》文中提出大亚湾是广东省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黑鲷的增殖放流,是广东省主要的增殖放流水域。目前增殖放流仍然存在重投入而轻视增殖效果的现象,虽然在标志放流以及种群动态评估方面都取得不错的进展,但是在增殖效果评价上的研究还鲜有报道。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以及国家对增殖放流的不断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了大亚湾黑鲷增殖放流的生态和经济效果评价,本研究通过实地采集数据和进行相关放流实验并采用相关模型对大亚湾增殖放流的生态和经济效果进行评价。2015年采用浅水I型浮游生物拖网对大亚湾鱼卵,仔稚鱼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结果表明,4个季度共采获鱼卵31361粒,仔稚鱼244尾.经鉴定分析共有27种,其中鱼卵19种,隶属于6目16科18属;仔稚鱼18种,隶属于5目15科16属;鱼卵,仔稚鱼共有种11个,鱼卵平均丰度为614.55ind/1000m3,稚仔鱼的平均丰度为3.69ind/1000m3。鱼卵丰度季节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空间分布显示,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辣甲,人工渔礁区,湾口东岸.鱼卵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052.26,平均值为0.86,稚仔鱼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2.53,平均值丰度0.82;鱼卵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0.020.99,平均值为0.50;稚仔鱼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01.00,平均值为0.52.根据Pearson相关性结果分析表明,与种群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子为温度和溶解氧(P<0.01).研究结果显示大辣甲海域是大亚湾鱼类繁殖的关键区域。2015年对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分为水质、海洋生物、栖息地质量三个水平中的水温、悬浮物、透明度(m)、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种类、浮游动物种类、底栖生物种类、底栖生物多样性、栖息地指数10个评价指标构建大亚湾海洋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标准本次调查16个站点中,I级有2个站位点,II级有3站位点,III级有7站位点,IV级有3个站位,V级有4个站位。大部分处在轻微污染状态,也存在四个站位点生态环境极差,说明大亚湾生态系统大部分受到了干扰,部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衡。根据大亚湾黑鲷增殖放流的经济效果评价,2014年放流群体在第三年开始有效益延续第7年,共收益417万元,大于45万的年份有5年。在第5年是经济效益最好91.7万,从第3年起每年至少留下繁殖群体2.9万尾,可捕生物量在逐年递减;2015年放流群体在第三年开始有机效益延续第7年,共收益305万元,大于45万的年份有5年,从第3年起每年至少留下繁殖群体1.45万尾。根据成本效益评价模型,增值税率按7%计算,边际成本收益率计算得出0.685,固定投入45万元(苗种费用),每年运作资金4.6万元(按照其他投入资金总额除以9得到每年的运作资金),结果显示NPV除了第1,2年是负的,其余大于0,这说明从第三年增殖放流的鱼类开始捕捞产生经济效益,而前两年因为没达到捕捞规格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从总体来说九年总的NPV也大于0说明增殖放流项目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富砚昭[9](2019)在《水体叶绿素α卫星遥感数据重构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辟倡导,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水体富营养化防治作为“绿水青山类课题”更是学界义不容辞的科研任务。叶绿素a是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的重要指标,它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最主要的色素,也是衡量其生物量的重要参数。以卫星遥感技术对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估算具有范围广、时效性高、连续性强与经济成本低等优势,目前在水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时序连续同步观测的卫星遥感资料为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与其对物理环境多尺度动态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然而,受到天气条件、卫星传感器运行故障等因素的影响,卫星遥感叶绿素a浓度数据存在大量、无规律的缺失。另外,常见的时间分辨率较高的卫星遥感叶绿素a浓度数据空间分辨率普遍偏低,无法提供小尺度区域具体信息,难以在区域尺度进行应用。这两个问题严重制约了卫星遥感叶绿素a浓度资料的应用,限制了水生态环境的遥感监测技术的推广。因此,建立合理的数据重构与降尺度方法,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完整的叶绿素a浓度数据集对扩展遥感数据应用广度,提高遥感数据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对传统卫星遥感数据的重构算法经验正交分解数据重构(DINEOF)进行改进,提出了可变模糊聚类DINEOF重构算法(VF-DINEOF)。随后,为实现小尺度水域遥感监测,提出了基于降尺度的遥感数据融合方法,有效提高了高时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叶绿素a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最后,利用上述方法,获得了完整的叶绿素a浓度与相关环境因子遥感数据集,对渤海海域多年叶绿素a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全文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传统DINEOF算法对渤海海域2003~2014年MODIS卫星遥感叶绿素a浓度日均值数据集进行重构,并对重构精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原算法缺陷,将可变模糊集思想引入重构过程。通过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对海域进行深度分区,提出了 VF-DINEOF重构算法。改进算法结果与原数据的相关系数提高了 10%,误差降低了 50%,且改进算法比原算法收敛快40%,方差贡献率高6%,有效提高了重构算法精度与模型运行效率。(2)提出了基于降尺度的遥感数据融合方法,将分辨率4km的MODIS卫星遥感叶绿素a浓度与分辨率30 m的Landsat 8 OLI波段反射率数据相融合,实现了研究区范围内2013~2014年春夏季叶绿素a浓度降尺度,并最终得到30 m分辨率的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图谱。利用海上现场采样数据对数据融合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融合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显着线性相关关系,且误差满足35%精度要求,具有一定的可信度。降尺度数据融合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研究区叶绿素a浓度空间分布,将MODIS L3叶绿素a浓度数据空间分辨率有效地提高至30m,更好的反映了研究区富营养化基本情况。(3)应用VF-DINEOF对遥感反演叶绿素a浓度与相关环境因子数据进行重构,获得时空全覆盖、全系列的渤海海域全时空精细化卫星遥感数据集,并对重构叶绿素a数据时空动态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探明了其时空变化最主要的特征,在空间分布上,渤海表层叶绿素a浓度空间差异显着,在靠近陆域、赤潮频发的浅层水域浓度偏高。在季节变化上,叶绿素a浓度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渤海湾、莱州湾与辽东湾三个海湾均呈春、夏季双峰分布,冬季量值最低。利用Mann-Kindle非参数检验与Hurst指数综合分析方法探求了叶绿素a年际长期变化趋势与未来发展态势。渤海叶绿素a浓度演化的主要流动轨迹具体表现为70%以上海域春、夏、冬季叶绿素a浓度呈持续增长趋势,60%以上海域在秋季呈持续降低趋势。叶绿素a在春、夏季与海表温度正相关,秋、冬季负相关;春、夏、秋季与光合有效辐射负相关;秋、冬季节与风速负相关。另外,水动力条件、径流输入、沿岸人类活动、悬浮物浓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叶绿素a浓度。近岸海域叶绿素a浓度偏高的特征反映了其富营养化和赤潮问题发生风险较高,更加值得学界关注。
张邦杰,莫介化,李敏,黄林波,陈浩,张瑞瑜[10](2016)在《虎门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以1982~1983、2008~2010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19821983年、20082010年两时段对虎门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群落结构与数量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9821983年检出浮游植物7门9纲20目42科100属,平均细胞密度24 500cells/L,生物量0.1176mg/L;20082010年检出7门10纲21目45科83属,平均细胞密度65 550/L,生物量0.1486mg/L。浮游植物可分为3个群落:河口半咸水性群落、淡水性群落和近岸广温低盐性群落。两时段的目、科、属群落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93、0.92和0.78,优势属为0.55。20082010年耐污、富营养化指标性藻类大量出现,一些水域可见超富营养和污染指示属。比较该水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的历史变化,分析变动原因。
二、珠江口近岸水域浮游藻类及其与关键水质因子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江口近岸水域浮游藻类及其与关键水质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岱海水体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时空分布及其组分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定义 |
1.2.2 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可见-紫外吸收特性 |
1.2.3 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荧光特性 |
1.2.4 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来源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现场观测实验 |
2.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站位设计 |
2.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3 室内实验分析 |
2.3.1 水样CDOM吸收系数测量 |
2.3.2 水样CDOM三维荧光光谱测量 |
2.3.4 其他水质参数测量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CDOM吸收系数处理及参数计算 |
2.4.2 CDOM三维荧光光谱处理及参数计算 |
2.4.3 EEMs-PARAFAC方法 |
第三章 岱海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参数时空分布 |
3.1 悬浮物浓度时空分布特点 |
3.1.1 表层水体悬浮物浓度 |
3.1.2 底层水体悬浮物浓度 |
3.1.3 入湖河流悬浮物浓度 |
3.1.4 夏秋两季湖区上下两层水体悬浮物浓度对比 |
3.2 叶绿素浓度时空分布特点 |
3.2.1 表层水体叶绿素浓度 |
3.2.2 底层水体叶绿素浓度 |
3.2.3 入湖河流叶绿素浓度 |
3.2.4 夏秋两季湖区上下两层水体叶绿素浓度对比 |
3.3 其他常规水质参数分布特点 |
3.3.1 表层水体常规水质参数 |
3.3.2 底层水体常规水质参数 |
3.3.3 入湖河流常规水质参数 |
3.3.4 夏秋两季湖区上下两层常规水质参数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岱海及主要入湖河流水体CDOM吸收特性 |
4.1 水体CDOM吸收光谱 |
4.1.1 表层水体CDOM吸收光谱 |
4.1.2 底层水体CDOM吸收光谱 |
4.1.3 入湖河流CDOM吸收光谱 |
4.2 CDOM浓度时空分布特点 |
4.2.1 表层水体CDOM浓度 |
4.2.2 底层水体CDOM浓度 |
4.2.3 入湖河流CDOM浓度 |
4.3 吸收参数指示下的CDOM特征和来源分析 |
4.3.1 表层水体CDOM吸收参数 |
4.3.2 底层水体CDOM吸收参数 |
4.3.3 入湖河流CDOM吸收参数 |
4.4 CDOM吸收参数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岱海及主要入湖河流水体CDOM荧光特性 |
5.1 水体CDOM三维荧光组分解析 |
5.1.1 平行因子(EEMs-PARAFAC)分析过程 |
5.1.2 湖区EEMs-PARAFAC模型指示下的CDOM组分 |
5.1.3 湖区CDOM荧光组分贡献率 |
5.1.4 入湖河流EEMs-PARAFAC模型指示下的CDOM组分 |
5.1.5 入湖河流CDOM荧光组分贡献率 |
5.2 荧光参数指示下的水体CDOM特征和来源分析 |
5.2.1 湖区CDOM荧光参数 |
5.2.2 入湖河流CDOM荧光参数 |
5.3 湖区CDOM组分和荧光参数与水质参数的冗余分析(RDA)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基金项目资助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2)夏季珠江口浮游植物叶绿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南海北部海域 |
1.1.2 营养盐限制 |
1.1.3 藻类生长影响因素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2 珠江口海域现场调查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站位布设与样品采集 |
2.2.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盐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2 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3 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4 溶解氧空间分布特征 |
2.3.5 Chl a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水体营养状况评价 |
2.3.6 珠江口营养盐的空间分布特征 |
2.4 讨论 |
2.4.1 珠江口海域水质和富营养化评价 |
2.4.2 Chl a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2.4.3 Chl a对营养盐的响应 |
2.4.4 营养盐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2.4.5 溶解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实验室藻类培养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藻种及保存条件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4 生长指标测定 |
3.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光照强度和P浓度对赤潮异湾藻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光照强度和N浓度对赤潮异湾藻生长的影响 |
3.3.3 不同光照强度和盐度对赤潮异湾藻生长的影响 |
3.3.4 不同光照强度和P浓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3.3.5 不同光照强度和N浓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3.3.6 不同光照强度和盐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3.3.7 不同盐度和P浓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磷、氮营养盐对赤潮异湾藻和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3.4.2 光照强度、盐度对赤潮异湾藻和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3.4.3 现场调查与室内实验的相关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北部湾夏季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微型真核生物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北部湾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线路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水文特征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样点布设 |
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3 环境因子检测 |
3.4 文库制备及高通量测序 |
3.5 数据分析 |
3.5.1 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
3.5.2 有机污染指数法 |
3.5.3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
3.5.4 Beta-多样性分析 |
3.5.5 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4 北部湾夏季环境因子特征 |
4.1 表层海水常规理化因子分析 |
4.2 表层海水营养盐分析 |
4.3 底层环境理化因子分布状况 |
4.4 讨论 |
4.4.1 营养盐含量比较 |
4.4.2 营养盐结构变化 |
4.4.3 富营养化与叶绿素a含量 |
4.4.4 有机污染 |
5 北部湾夏季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特征 |
5.1 微型真核生物alpha-多样性 |
5.1.1 海水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及OTU分布 |
5.1.2 沉积物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及OTU分布 |
5.1.3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
5.2 微型真核生物群落beta-多样性 |
5.2.1 PCoA分析 |
5.2.2 NMDS分析 |
5.2.3 MetaStat分析 |
5.2.4 UPGMA样本聚类树 |
5.3 显微镜观察结果 |
5.4 讨论 |
6 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6.1 环境因子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6.2 环境因子对微型真核生物种类组成的影响 |
6.3 CCA分析 |
6.4 讨论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渤海湾有机碳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海洋碳循环过程研究 |
1.2.1 海洋二氧化碳通量研究 |
1.2.2 海水中碳的迁移转化 |
1.2.3 海洋沉积有机碳的地球化学循环 |
1.3 微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中的作用 |
1.3.1 以海洋细菌为核心的微食物环 |
1.3.2 微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中的作用 |
1.3.3 海洋细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沉积有机质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 |
1.4.1 海洋沉积有机质的来源 |
1.4.2 海洋沉积有机质在海洋碳循环中的角色 |
1.5 海洋碳循环与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 |
1.5.1 海洋碳循环模式研究进展 |
1.5.2 海洋生态水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
1.6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渤海湾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
2.1 数据处理方法简介 |
2.1.1 判别分析法 |
2.1.2 聚类分析法 |
2.1.3 主成分分析法 |
2.1.4 因子分析法 |
2.1.5 滑动平均法 |
2.2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及前处理 |
2.2.1 研究区域 |
2.2.2 数据来源及前处理 |
2.3 渤海湾水质的时间演变特征 |
2.3.1 1995~2015年渤海湾水质的演变特征 |
2.3.2 1995~2010年渤海湾水质的演变特征 |
2.4 渤海湾水质的空间演变特征 |
2.4.1 2011~2015年渤海湾水质的空间演变特征 |
2.4.2 1995~2010年渤海湾水质的空间演变特征 |
2.5 渤海湾水质污染源解析 |
2.5.1 渤海湾表层海水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
2.5.2 2011~2015年渤海湾水质污染源分析 |
2.5.3 1995~2010年渤海湾水质的污染源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渤海湾水中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调控因素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的实验与分析 |
3.2 浮游细菌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
3.2.1 浮游细菌丰度分布特征与讨论 |
3.2.2 浮游细菌生物碳的分布特征与讨论 |
3.3 水体中其他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
3.3.1 浮游植物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
3.3.2 海水中溶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
3.4 浮游细菌颗粒有机碳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
3.4.1 2011年5月份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
3.4.2 2012年5月份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
3.4.3 2012年11月份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
3.5 浮游细菌在渤海湾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3.5.1 浮游细菌与浮游植物颗粒有机碳的生态关系 |
3.5.2 浮游细菌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3.5.3 浮游细菌在渤海湾碳循环中的生态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渤海湾沉积有机碳、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
4.1 采样与样品处理方法 |
4.1.1 研究区域和采样站位 |
4.1.2 样品采集和保存 |
4.1.3 样品前处理及实验分析 |
4.2 渤海湾沉积有机碳、氮的时空分布 |
4.2.1 沉积有机碳、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沉积有机碳、氮的垂向分布特征 |
4.3 渤海湾沉积有机质碳氮比的分布特征 |
4.3.1 沉积有机质碳氮比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2 沉积有机质碳氮比的垂向分布特征 |
4.4 渤海湾沉积有机质的源解析和定量估算 |
4.4.1 渤海湾沉积有机质的源解析 |
4.4.2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的定量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浮游-底质耦合的有机碳循环生态模型 |
5.1 浮游-底质耦合的有机碳循环生态子模型 |
5.2 浮游生物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
5.2.1 浮游植物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
5.2.2 浮游动物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
5.2.3 浮游细菌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
5.3 有机碳的迁移转化模型 |
5.3.1 悬浮碎屑的迁移转化模型 |
5.3.2 溶解有机物的迁移转化模型 |
5.3.3 沉积有机碳的迁移转化模型 |
5.4 无机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
5.4.1 氨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
5.4.2 硝酸盐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
5.4.3 沉积无机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
5.5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模型的状态变量及参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生态水动力学模拟研究 |
6.1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生态水动力学模型验证 |
6.1.1 渤海湾水动力学验证 |
6.1.2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生态水动力学验证 |
6.2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过程的模拟结果和定量估算 |
6.2.1 渤海湾生态变量时空变化的模拟结果 |
6.2.2 微食物环对渤海湾生态系统贡献的定量估算 |
6.2.3 新生氮对浮游生态系统贡献的定量估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渤海及入海河流水体中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时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CDOM的概述 |
2.1 CDOM的光学性质 |
2.2 CDOM的来源与归宿 |
2.3 CDOM的荧光光谱分析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材料 |
3.3 采样区域与站位分布 |
3.4 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和保存 |
3.5 实验室测定与分析 |
3.6 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 |
3.7 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和生物指数(BIX) |
4 渤海及入海河流中CDOM的光谱吸收特征 |
4.1 渤海CDOM吸收特性的时空分布 |
4.2 环渤海河流CDOM吸收系数a_(355)与DOC的水平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 |
4.3 环渤海河流CDOM吸收系数a_(355)、DOC与海洋中的关系 |
4.4 渤海CDOM吸收系数与盐度、Chl-a、DOC的关系 |
4.5 小结 |
5 渤海及入海河流中CDOM的荧光特性 |
5.1 CDOM的荧光组分特征 |
5.2 渤海CDOM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 |
5.3 渤海及入海河流中CDOM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及生物指数(BIX)的分布和季节变化 |
5.4 不同季节渤海CDOM各荧光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6 渤海M断面CDOM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国典型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库分布特征及控制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或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
1.1.1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
1.1.2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
1.2 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库 |
1.3 红树林湿地碳的稳定同位素溯源和影响因素研究 |
1.3.1 红树林湿地碳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溯源方法 |
1.3.2 同位素分馏对红树林湿地碳同位素分析的影响 |
1.4 红树林湿地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及影响碳储量的因素 |
1.5 红树林湿地藻类多样性 |
1.5.1 红树林湿地浮游植物多样性 |
1.5.2 红树林湿地底栖硅藻多样性 |
1.6 藻类多样性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 |
1.7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典型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库分布特征及控制机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地点简介 |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统计分析和作图 |
2.3 结果 |
2.3.1 四个典型红树林区土壤理化参数 |
2.3.2 土壤有机碳含量 |
2.3.3 土壤有机碳密度 |
2.4 讨论 |
2.4.1 中国不同红树林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
2.4.2 不同红树林群落土壤有机碳特征 |
2.4.3 土壤理化因子对碳含量的影响 |
2.4.4 人类活动对红树林土壤碳库年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同位素特征与碳源解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地点简介 |
3.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3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四个红树林区土壤碳的稳定同位素比值 |
3.3.2 四个红树林区不同类型植物在土壤不同深度中的碳贡献值 |
3.3.3 四个红树林区之间土壤碳来源的比较 |
3.4 讨论 |
3.4.1 土壤δ13C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
3.4.2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δ13C值的关系 |
3.4.3 不同碳来源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的贡献 |
3.4.4 影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固定的其他因素 |
3.5 小结 |
第4章 红树林湿地藻类多样性及其对沉积物碳库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地点简介 |
4.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红树林区藻类种类组成及其变化 |
4.3.2 红树林区藻类优势种及其变化 |
4.3.3 红树林区藻类细胞丰度及其变化 |
4.3.4 红树林区藻类种类多样性及其变化 |
4.3.5 福田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6 叶绿素a含量 |
4.3.7 底栖微藻碳含量 |
4.3.8 土壤理化参数 |
4.4 讨论 |
4.4.1 红树林区藻类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的比较 |
4.4.2 红树林区藻类多样性的比较 |
4.4.3 红树林区藻类丰度与叶绿素a、碳含量和水体富营养化 |
4.4.4 红树林区藻类与土壤理化参数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内陆富营养化湖泊CDOM浓度及其组成遥感估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CDOM光学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CDOM吸收系数估算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CDOM组成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4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面实验数据的获取 |
2.2.1 光谱测定 |
2.2.2 CDOM吸收系数测量 |
2.2.3 总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的测定 |
2.2.4 非色素颗粒物吸收系数及浮游藻类吸收系数的测定 |
2.2.5 水质参数浓度的测定 |
2.2.6 CDOM光谱斜率Sg值的计算 |
2.3 OLCI 19个波段遥感反射率的拟合 |
第3章 基于遥感反射率的CDOM浓度反演 |
3.1 水体光学特征分析 |
3.2 CDOM光学特性与敏感波段分析 |
3.3 基于经验方法的CDOM浓度反演模型构建 |
3.3.1 偏最小二乘回归 |
3.3.2 波段比值法 |
3.4 基于半分析方法的CDOM浓度反演模型构建 |
3.4.1 基于已有QAA算法的a_g (443)分解算法的适用性检验 |
3.4.2 QAA-w19反演算法构建 |
3.5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CDOM浓度反演模型构建 |
3.5.1 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
3.5.2 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 |
3.6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CDOM浓度反演模型构建 |
3.6.1 随机森林算法原理 |
3.6.2 随机森林算法构建 |
3.7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CDOM浓度反演模型构建 |
3.7.1 深度学习算法原理 |
3.7.2 深度学习算法构建 |
3.8 模型精度评价与验证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遥感反射率的CDOM组成反演 |
4.1 Sg值的数据统计特征 |
4.2 Sg值与CDOM浓度敏感性分析 |
4.3 Sg值遥感估算方法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CDOM浓度与组成的时空变化研究-以太湖为例 |
5.1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
5.2 大气校正方法介绍及精度评价 |
5.3 太湖水体CDOM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
5.4 太湖水体CDOM组成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会议 |
致谢 |
(8)大亚湾增殖放流生态与经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亚湾概况和增殖放流现状 |
1.1.1 大亚湾概况 |
1.1.2 大亚湾渔业资源状况 |
1.1.3 大亚湾增殖放流现状 |
1.2 研究问题 |
1.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鱼卵、仔稚鱼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研究 |
2.1 材料方法 |
2.1.1 调查的航次和站位分布 |
2.1.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1.3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亚湾鱼卵、仔稚鱼种群特征 |
2.2.2 鱼卵、仔稚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大亚湾鱼卵、仔稚鱼种群特征 |
2.3.2 大亚湾鱼卵和种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三章 大亚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生物样品采集与鉴定 |
3.1.2 环境因子测定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3.2.2 评价指标的权重 |
3.2.3 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3.2.4 海洋生态系统单项指标健康评价 |
3.3 讨论 |
3.3.1 指标的选择 |
3.3.2 大亚湾生态环境健康 |
3.4 总结 |
第四章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对大亚湾黑鲷增殖放流的经济评价 |
4.1 材料及方法 |
4.1.1 调查方法 |
4.1.2 成本效益模型的构建 |
4.1.3 经济量的计算 |
4.2 结果 |
4.2.1 黑鲷的标志重捕率与分布 |
4.2.2 死亡系数 |
4.2.3 增殖鱼量与经济效益 |
4.3 讨论 |
4.3.1 标志重捕 |
4.3.2 死亡系数 |
4.3.3 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
4.4 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水体叶绿素α卫星遥感数据重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海洋叶绿素a卫星遥感 |
1.2.2 水色卫星遥感数据重构 |
1.2.3 水色卫星遥感数据融合 |
1.2.4 叶绿素a浓度变化与近岸海域藻华发生机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2 研究区域水环境特点与资料采集 |
2.1 引言 |
2.2 渤海水环境特点 |
2.2.1 自然地理特征 |
2.2.2 海洋动力特征 |
2.2.3 水文气象特征 |
2.2.4 富营养化现状 |
2.3 莱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特点 |
2.3.1. 自然地理特征 |
2.3.2. 海洋动力特征 |
2.3.3. 水文气象特征 |
2.3.4. 潜在污染源来源 |
2.4 数据资料采集与分析 |
2.4.1. 遥感数据获取与分析 |
2.4.2. 现场调查与采样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可变模糊聚类的改进DINEOF数据重构方法 |
3.1 引言 |
3.2 叶绿素a产品缺失数据的DINEOF方法重构 |
3.2.1 DINEOF方法的基本原理 |
3.2.2 结果验证方法 |
3.2.3 DINEOF法重构结果 |
3.3 可变模糊聚类理论对DINEOF重构方法的改进 |
3.3.1 可变模糊深度分区依据 |
3.3.2 可变模糊聚类方法与聚类效果验证方法 |
3.3.3 聚类结果及其有效性验证 |
3.3.4 改进后重构方法结果与精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近岸海域叶绿素a多源遥感数据降尺度融合方法 |
4.1 引言 |
4.2 降尺度数据融合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降尺度数据融合原理 |
4.2.3. 结果验证方法 |
4.2.4. 不确定性分析 |
4.3 降尺度融合模型结果与讨论 |
4.3.1. MODIS与VIIRS重构数据有效性检验 |
4.3.2. 叶绿素a降尺度数据融合模型及结果检验 |
4.3.3. 叶绿素a降尺度数据融合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渤海全时空精细化卫星遥感数据集创建 |
5.1 引言 |
5.2 数据准备与缺失值重构 |
5.2.1. 重构结果数值统计分析 |
5.2.2. 重构数据合理性判定 |
5.3 全时空精细化卫星遥感数据集创建 |
5.4 本章小结 |
6 渤海叶绿素a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
6.1 引言 |
6.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6.2.1.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
6.2.2. Mann-Kendall检验 |
6.2.3. Hurst指数 |
6.2.4. 综合指标体系 |
6.3 渤海表层叶绿素a时空演化特征 |
6.3.1. 叶绿素a时空变化结构 |
6.3.2. 叶绿素a季节演化态势 |
6.4 叶绿素a浓度演化影响因子与主要误差来源分析 |
6.4.1. 叶绿素a浓度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
6.4.2. 遥感反演叶绿素数据主要误差分析 |
6.5 近岸海域赤潮的控制途径 |
6.5.1 外源营养物管控 |
6.5.2 内源污染控制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虎门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以1982~1983、2008~2010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
2.2 群落结构与地理分布 |
2.3 细胞丰度与生物量 |
2.4 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
2.5 浮游植物的环境影响因子 |
3 讨论 |
3.1 浮游植物种群数量历史变化分析 |
3.2 浮游植物种群数量变动原因分析 |
3.2.1 调查水域盐度逐年上升所致 |
3.2.2 水域富营养化和污染所致 |
四、珠江口近岸水域浮游藻类及其与关键水质因子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岱海水体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时空分布及其组分来源分析[D]. 李瑾. 内蒙古大学, 2021
- [2]夏季珠江口浮游植物叶绿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 马奔.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3]北部湾夏季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韦光领.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4]渤海湾有机碳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D]. 赵海萍. 天津大学, 2019(01)
- [5]渤海及入海河流水体中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时空分布研究[D]. 刘兆冰. 山东科技大学, 2019
- [6]中国典型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库分布特征及控制因子研究[D]. 高宇. 清华大学, 2019
- [7]内陆富营养化湖泊CDOM浓度及其组成遥感估算方法研究[D]. 吴志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9
- [8]大亚湾增殖放流生态与经济效果评价[D]. 王九江.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9]水体叶绿素α卫星遥感数据重构及其应用研究[D]. 富砚昭.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虎门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以1982~1983、2008~2010年为例[J]. 张邦杰,莫介化,李敏,黄林波,陈浩,张瑞瑜. 海洋湖沼通报,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