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单纯网络到多协议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网络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李其成[1](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程中帅[2](2019)在《建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零售业务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支柱性业务之一,表现为该业务的营收和利润率已相对较高,且增长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为了在零售业务领域抢占市场先机,国内商业银行纷纷提出了打造零售银行的目标。然而,受传统银行经营理念和各种外因影响,各家银行的个人业务发展仍普遍缺乏系统性的远期规划。本文认为,建设银行具有电子支付技术优势、互联网用户长尾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通过建立金融平台,降低培育用户的成本,并以此提高客户黏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阿里的支付宝、腾讯的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牢牢占据支付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纷纷转型,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电子支付、商户业务等,竞争日趋激烈。加上近年来国家监管逐步加强的政策环境,业务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建设银行S省分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数据资料,从组织架构、渠道建设、客户规模、业务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建设银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指出了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产品特性不强、渠道建设水平较低、重审计轻防控等问题,并总结了相关原因,为后文正式提出发展策略奠定基础。之后,利用PEST、SWOT等分析方法,对建行S省分零售业务发展的内部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分析。通过一系列分析论证得出相关论断。最终确立了涵盖进一步市场挖潜、客户服务差异化、持续开展渠道建设、构建金融生态圈、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等发展措施,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从实践入手,实现建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的优化发展,并尽可能达成其零售业务的长远发展目标。
罗杨焱[3](2019)在《大理下关商会的组织变迁和金融职能研究(1937~1949)》文中研究说明大理地区不但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滇川藏和滇缅印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以此为基础,晚清以来在大理商业重镇下关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关商会,在中国全面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这一国内政治、经济力量前所未有地进入云南并有所消长的背景下,对区域商业活动、社会控制,乃至地方政治、经济势力与中央的关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很显然,研究此一时期的下关商会,对于区域商业及社会经济、西南地方与中央关系、中国商会的发展诸问题的研究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对今天中国西南对外交往也不乏借鉴。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商会史的研究成果已很丰硕,对近代以来商会的发展历程、机构与功能等作了较好的探讨,也对北京、上海、天津、苏州等大城市商会以及中东部、沿海地区等典型区域的商会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对西部地区及不发达城市的商会研究较少,对边疆商会更是缺乏关注,形成了中国近现代商会研究的失衡现象。就近代西南边疆和云南地方历史的研究而言,成果亦较多,已经以军阀—地方实力派为主线,对民国时期西南的历史发展及其与内地的关系进行了较好的研究,相对而言学界对大理等西南地区商会发展情况的探讨显得较薄弱,下关商会的系统研究则尚未很好开展,制约着我们从下关商会这一近代社会独特元素对近代西南边疆加以探讨和审视。有鉴于此,本文共分三章,对下关商会建立发展的背景、下关商会在全面抗战时期从委员会制到理监事制的组织变迁和职员分布特征、下关商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金融调控职能等方面作了专门梳理和探讨。通过努力,本文在此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一些新的收获:首先,在研究资料的搜集和利用上有所拓展。在传统史志文献、文史资料搜集、利用的基础上,笔者到大理、下关一带开展调研与资料搜集,在大理州档案馆获得了20卷下关商会资料,形成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支撑,也有利于学界对此资料的认识和重视。第二,探究了下关商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包括下关商会成立时期的大理经济和滇西商帮贸易发展状况、中国商会建立的历史环境、云南和中央的政治博弈等。认为下关商会的成立,是滇西近代商业发展和绅商阶层形成、近代中国基层民主力量兴起、地方和中央就统治权的博弈等因素共冋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因素对其后下关商会相关特征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首次较系统地论述了全面抗战时期下关商会委员会制和理监事制下的组织结构、职会员构成、选举制度、政党势力介入等特征。认为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对商会从委员会制到理监事制的改组,体现了中央在战时统制政策下力图将商会等民间团体纳入政府管控的诉求,虽然下关商会表面上建立了一套近代化、规范化的组织制度和选举流程,但实际上商会内部权力分配依旧体现的是大商帮和商号占据绝对地位的原则,商会选举仍然由血缘和地缘关系主导。国民党势力虽然一定程度上介入了下关商会,但党员究竟代表着谁的利益尚无法辨清。最后,探析了解放战争时期下关商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角色,及其在政权更迭、国民政府货币危机、央地关系紧张的特殊背景下金融职能的发挥。解放战争时期,云南地方实力派和蒋中央展开了对云南货币控制权的争夺,加上此时法币和金圆券政策的失败,以及滇缅贸易的不畅、战争局势动荡等原因,下关商业走向萧条,而这对下关商会金融职能的影响非常重要。下关商会作为一背后被大商帮和资本家控制的机构,虽然表面上作为中央政府下属机构执行政府职能,但实际上受南京国民政府、滇省地方实力派势力消长的影响,其金融职能的履行体现了不同特征。这表明了近代下关商会在中国基层政权转型时期,其性质大体介于地方自治机关和政府下属机构之间,并处在从前者向后者转化的过程中。
徐纯[4](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王静芳[5](2013)在《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竞争格局,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的趋势:存款理财化、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金融综合化和融资投行化,在这些变化前,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商业银行的公司金融业务。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收入稳定、贡献度不断提升的个人金融业务逐渐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从上海地区来看,居民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总额迅速提升,人口总量的稳步提升,人口结构的加快调整,居民素质不断提高。居民财富的稳步增长以及自贸区建设给上海带来的人口聚集效应,将催生更多的零售金融需求,这些都为上海地区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脱媒加速的外部环境下,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也必须走转型创新的道路,才能赢得持续成长的良好局面。本文运用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通过分析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及产业竞争环境等,深刻剖析了中行上海分行的竞争能力及竞争优势,提出中国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差异化的分层客户营销战略,并提出了具有可执行力的具体策略。全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新意与不足;第二部分为基本概念及理论综述,介绍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相关概念,并回顾和梳理国内外的营销战略理论;第三部分是战略环境分析,通过宏观环境分析和产业竞争环境分析,明确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业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条件,找出面对的机会和威胁。其中产业竞争环境分析包括五力模型分析、产业价值链分析、战略群组分析;第四部分是中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业务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第五部分运用SWOT分析及STP,确定了中行上海市分行个金业务战略选择;第六部分重点讨论中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战略的实施;第七部分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并对全文进行小结。本文可能的新意在于三方面:一是摒弃了传统银行单纯以客户资产进行客户群划分的原则,主要以客户的贡献度和忠诚度为标准对个人客户进行归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差异化营销战略;二是针对中行上海市分行,系统地使用VRI0分析框架,识别出其独特资源和核心能力;三是以全面系统的分析支持了中行上海市分行个金业务的营销战略定位。由于个人客户信息量庞大,目前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尚未能达到全量数据精准获取及分析的能力,在战略定位及选择上尚无充分的数据支撑,对于本文全面分析其个人金融业务现状、提出更切合实际的战略实施和控制方案有不小的影响。
周立[6](2013)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处于战略转型和快速国际化发展阶段。中国银行业需优化资产质量,提供优质产品和金融服务,改造业务流程,完善银行治理机制,提高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效益,进一步降低成本投入和资本消耗,转外延粗放式增长为内涵集约化增长,将规模与增长、风险与收益、稳健与创新、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方面全盘结合起来,从银行治理机制上引导和规范中国银行业基于长期优质增长而非规模粗放扩张,真正做到经营方式的转变。中国银行业全球化布局需加快,在全球范围内要敢于直面与各国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全面的业务竞争,进一步提高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银行业从“大”到“强”的转变。对国际银行业来说,改革、兼并、重组一直是其主要的发展旋律,更是一流大型商业银行阶梯式成长的基本路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欧美诸国或对危机银行部分股权国有化,或注资银行业,或大银团之间业务重组,或资金充沛、经营尚可的银行收购濒临倒闭的银行,以此来推动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则抓住经济强势增长的机遇,不断深化和推进银行业改革,以此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并加速拓展海外业务和机构布局,如中国、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国商业银行业。面对金融全球化及国际银行业的深刻变革,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要转变依靠国家金融政策保护和外延粗放式的发展思路,深切地认识到提高银行经营水平、国际化经营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性。随着中国银行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脱媒发展的态势、资本和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体制其他方面的深化改革,在竞争性的国际银行业市场中,中国商业银行需要能够持续地比外资银行更有效率地向金融市场提供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并获得持续的盈利和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中国银行业的资金效率和资本充足率、改善银行治理机制、坚持市场主导和创新发展的经营原则,建立起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大型商业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工程,不仅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全面整合和补充,更能够为商业银行业国际竞争力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指明路径;不仅为大型商业银行制定异质性的竞争策略、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也能够为政府部门(央行、银监部门等)的宏观决策、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提供综合性的评价标准和理论依据。构建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各因子要素进行实证检验,能够较为明晰地了解决定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面对一流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强有力的外部竞争时,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做出理性的应对措施,巩固和发展自有市场、客户和业务,并逐步迈入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队列。同时,能够为中国大型企业走出去和海外投资战略服务,有利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全球影响力提升。科学而全面地评价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取英国《The Banker》以一级资本排名全球前50强大型商业银行(剔除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资银行)和另外5家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大量文献、资料及研究方法,进而较为全面而准确地界定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评价体系。整个研究分为8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文章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介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对研究的基础概念予以说明,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述;第三部分,介绍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实践和构成要素;第四部分,介绍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国际化进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第五部分,介绍各国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国际化经营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强弱;第六部分,介绍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并对国际银行业绩效与混业经营、竞争环境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混业经营和国际化发展对于提升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是有益的结论,重点探讨了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类型和其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第七部分,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从理论框架出发、介绍研究样本和评价指标选取、指标标准化及模型的建立。介绍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排名、各具体指标细项得分,并为提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理论上分析。第八部分,介绍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建议。通过理论的演绎和实证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重要的参与者;其次,中国大型商业银行优势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高盈利性和规模增长优势明显,包括总资产收益率较高、资本收益率较高和经营成本较低等三个方面的优势明显;再次,中国银行业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国家注资国有商业银行、组建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大力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IPO募资和扩股再融资、政策保护下的高额盈利、内生性跨越式发展和行业内并购整合等手段并举,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实力迅速增强;另外,中国银行业的整体风险管理能力需要加强,经营的稳健性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最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品牌竞争力不强,在国际银行业市场难以俘获国外客户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在参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全球意识,全面参与国际竞争;(2)坚持创新发展,保证稳定盈利水平;(3)加强基础设施,提升管理体系效率;(4)实现综合经营,提供全能银行服务;(5)整合业务流程,打造强大银行品牌。另外,在国际银行业的排名中,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得分逐年上升,竞争实力逐步提升,但竞争实力上升趋势能不能持久,还得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进和自身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变。
居松存[7](2011)在《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爆发于美国2007年的次级贷款危机,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等传播途径迅速波及全球而形成国际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给全球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给世界银行业、尤其是欧美银行业造成了重创,使多家国际大银行相继发生破产或被收购。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印证了银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了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促使各国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并实施金融监管改革,造成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使得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西方国际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普遍下降,而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水平提高,特别是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中国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积极配置金融资源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下,中国银行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发挥竞争优势,盈利总量在金融危机后有所提升,但和国际大银行相比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核心竞争力没有相应地大幅度提高、在资产规模和质量上仍有很大差距,在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和资本补充机制等方面也有不断提升的空间。因此,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同时借鉴西方银行业发展历程中一些成功经验,积极抓住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之良机,根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情况,扬长避短,积极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提高整体实力和参与国际银行业竞争能力,提升中国银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对确保中国金融安全和稳定,有力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分析法来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展开具体分析:首先,分析中国和主要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发展历程,对银行业发展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第二、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西方银行业遭受的不利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第三,对西方主要国家和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刺激经济政策加以对比分析,并对中、西方采取的刺激政策对银行业竞争力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有助于推导出对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有借鉴意义的政策手段和具体措施。此外,本文还通过实证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来剖析中国银行业和国际银行业竞争力情况。通过上述分析,最后推导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参与世界金融规则的制定权也将不断增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竞争力的增强,对中国金融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竞争活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保证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以及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具体情况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相关理论综述、基本框架,及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第一章是对竞争力与银行竞争力理论进行回顾。先是从西方学者及马克思对竞争力理论的分析,再到一般企业竞争力理论和评价指标分析,最后到银行业竞争力理论分析,并对评价银行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进行分析。首先,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按照几个比较重要的时段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二,着力对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的现状及竞争力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并按照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分别分析;最后,对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并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作总体评价,进而分析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存在的不足。第三章对西方主要大银行竞争力进行分析及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首先,对主要西方银行业竞争力作总体评价;第二,分析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和途径;最后,根据西方银行业发展历程和竞争力提升的经验,引申出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启示。第四章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政府应对措施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其特定的背景,在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成因与演进进行分析后,再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第二,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银行业的影响,西方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对西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第三,分析国际金融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第五章是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进行分析。首先,就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对提高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必要性进行理论和现实层面的分析;第二,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及相关政策建议。银行业竞争力分析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的整体系统,本文试图从银行业发展背景和经营环境方面、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银行品牌价值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崛起等角度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进行多角度视察,以期提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但因笔者认知深度和能力的不足,对一些问题的分析,常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未能通晓其内涵,对银行业竞争力方面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理论和政策等仍需笔者进行深入研究。
王昌盛[8](2010)在《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在以银行业为主导的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变革与良性成长。过去几年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财务重组和公开发行上市等一系列成功的变革,刷新了整个中国银行业的版图,成效斐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市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主力军,如何选择持续变革的战略和路径,在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科学地培育并提高整体竞争力,其意义和影响将是多元的、重大的和深远的。为此,构建一套全面、客观、可行的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从全球视野出发,进行上市银行竞争力变迁的比较与分析,对科学评价过去几年里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的显着成效,进一步坚定深入改革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认清我国上市银行与国际先进同业的差距,指导我国上市银行实践过程中的战略发展方向和业务经营重点,持续提高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正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国内外研究机构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过程,逐步深入与完善。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对象都是基于普通的商业银行,没有对上市银行与普通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点进行区别与分析,这就导致现行的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反映上市银行竞争力总体情况。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绝大多数都是上市银行,而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为代表的我国上市银行也构成了我国银行业的主体,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公开发行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主体将越来越集中于上市银行。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在深入研究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首次系统论述了上市银行竞争力的科学内涵,将以往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进一步深化并集中到上市银行,在理论上拓宽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新领域,在实践中直接指导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本文充分考虑上市银行竞争力的科学内涵,首次提出了包括宏观环境、经营能力、资本市场影响力、社会形象影响力为评价内容的上市银行竞争力“四圈十四因素”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形成了多个层面的结构关系,是互相依存并进行信息交流和能量转换的统一体,只有在共同作用的情况下,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竞争力。本文广泛收集数据,对所构建的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与分析。为使实证研究更具广泛代表性,本文选取了涵盖主要发达国家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瑞士银行等十家国际先进银行和国内四大上市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作为比较对象;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上市银行竞争力水平,本文通过年度报告、主流媒体、权威评级机构等多个途径广泛搜集相关数据;为深入分析研究对象的竞争力变迁情况,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2003-2008年六年间所涉及的2300多个数据进行了繁杂的处理和运算。实证分析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经过财务重组、股改上市后,四大行的经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整体竞争力得到迅猛提升,在盈利能力等方面已经赶上或超越国际大银行,在公司治理等方面与国际大银行的差距显着缩小;四大行在风险管理、国际化经营、综合化经营、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与国际十大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样本上市银行竞争力水平在比较期间发生较为显着的变迁,并且根据变迁路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本文紧密结合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结果,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先进做法,提出了我国大型上市银行进一步巩固并提高竞争力水平应采取的措施及具体实施路径,对我国上市银行提高整体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韩彬[9](2009)在《上海商业银行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发展构想研究》文中认为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确立建设国际会融中心的目标以来,会融产业就一直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城市能级提升的支柱产业。上海集聚了诸多金融要素,在产品、人才、机构和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位居全国前列,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集聚经济的外部效应。作为上海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近几年来也呈现出突破性的发展态势,不但业务规模和网点数量稳步攀升,而且各项经营指标也增长明显,同时其在城市内部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特性。本文以第一手调研资料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比较归纳的研究方法,并辅助以地理制图和数理统计的技术路线,从区位的角度分析了在沪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同寸展望了未来银行布局发展趋势。本文共分六章内容:第一章阐述了金融业和商业银行的概念,也是对相关研究动态的提炼和理论基础的总结,从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重点以及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第二章概括了上海商业银行的发展背景,探求以自然地理优势为发端的产业兴盛动因,以及在政府推动下产业递进发展的轨迹,并指出在现有组织体系下,中外资商业银行的竞合关系;第三章重点分析了上海商业银行的空间布局特征:广域性和不均衡性同时并存,从总体上看上海商业银行依据其分布密度和等级具有明显的“核心—中心—过渡区—外围”多层次的空间体系,而从偏远郊县的角度看,商业银行又大量集中在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郊县中心城区中;同时,不同等级和体制的商业银行又由于相异的业务职能和服务对象而具有不同的布局倾向。进一步地,笔者概括了影响商业银行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人口、收入水平和商务流量为代表的经济因素以及政府推动、产业关联和企业通达性三个不同维度的非经济因素,从而使看似随意分布的银行网点有了一个规律性和结论性的阐述;第四章利用SWOT方法分析了上海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能扬长避短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确保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持续性和稳固性;第五章是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用前瞻性的眼光展望了上海商业银行网点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传统物理银行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市城内一体两翼和异地活跃扩张的空间布局模式;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产业空间布局的角度出发,以商业银行这一上海重点发展的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统计指标系统而全面地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细化研究区域的划分,从而使分析论证更明显、更深刻。
周振海[10](2007)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由导言和四章基本内容组成。本论文以马克思货币理论为基础,以当代货币银行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和法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1978年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为研究目标,在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背景下,提出深化中国金融改革政策选择的可行性方案,切实解决束缚中国金融发展的羁绊,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最终实现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改革目标。理论上,金融体制主要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三大部分,其中,金融机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载体,是联系经济和金融的纽带,可以说是一国金融体制的核心;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和其他经济主体从事金融活动的场所和领域;金融工具则是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的手段。通常来说,不同的国家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发展路径,正是由于不同国家制度环境、金融活动的主体以及创新活动产生和扩散的过程存在着差异。我国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发展之所以具有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路径,原因正是在于我国的转型经济与西方的市场经济之间的差异,不仅决定了金融机构创新活动的环境、动因不同,而且决定了金融创新效应的差异,进而影响了我国金融体制的演进方向。我国在建国初期实施的是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在改革初期采用的是有计划的政府主导型的金融管理体制,即发展的起点是处于金融抑制状态,金融深化水平较低,金融体系不发达,金融创新的微观主体缺乏追求主动创新的经济激励。到目前,为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中国的金融体制由政府主导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其本质特征就是国家推动下的金融制度变革和创新。论文第一章是对中国30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实践的全面论述,从金融改革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纵、横两条线展开论述。纵向上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分为五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横向上从八个方面对银行中国金融改革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论述,一是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及发展;二是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四是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和业务创新;五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六是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七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创建和深化改革;八是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论文第二章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成效做出充分肯定,得出了通过金融改革,中国金融业自身得到不断成长和发展,同时金融有效地支持和促进了中国经济近30年的快速发展的结论。客观地总结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几个重要经验,即:应坚持金融的改革开放,以配合不同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借鉴外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服务;积极、稳妥、渐进地推进改革;正确处理好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现有的金融体制,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高速发展;以法制来规范金融体系,立法上留出空间,支持金融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必须坚持政府对经济的适度调控和监管,保证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论文第三章本着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借鉴现代经济学、政治学中最新理论-公共选择理论、金融抑制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行为选择理论等,对近30年的金融改革存在的弊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两难困境的根本制度原因进行了阐述,由于金融活动的微观主体缺乏创新激励,国家成为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主体,但是现有金融机构产权结构的缺陷又使得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创新活动进行寻租和掠夺的行为盛行,而且国家对金融机构寻租行为进行监管的成本极大化而导致监管效率低下,这样我国金融改革中金融活动的微观风险就容易加总转化为制度性整体风险,从而使国家陷入一种两难的困境,为了推动改革、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国家需要鼓励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但是金融机构又会利用金融创新进行寻租而导致社会金融风险的积累。论文第四章对中国金融改革所处的国内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世界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借鉴亚洲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金融改革的经验,深刻剖析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金融体系自身的问题,如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和服务功能较弱、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高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亟待建立、外汇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推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逐步完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现以及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如: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建立健全问题、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问题、存款保险机制的建立问题、与金融体系相一致的法律、法规的完善问题等。最后,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笔者提出深化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支持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金融体系。深化金融改革的政策选择应从金融体系内部的改革与完善和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两方面入手,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
二、从单纯网络到多协议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网络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单纯网络到多协议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网络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建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分析工具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内涵与外延 |
2.1.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涵义 |
2.1.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特点 |
2.1.3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演进 |
2.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建设银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建设银行S省分行简介 |
3.2 建设银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3.2.1 建设银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宏观环境分析 |
3.2.2 建设银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行业环境分析 |
3.3 建设银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内部资源分析 |
3.3.1 管理部门组织架构 |
3.3.2 服务网点配置情况 |
3.3.3 个人客户发展情况 |
3.3.4 网金业务发展情况 |
3.3.5 个人存款发展情况 |
3.3.6 个贷业务发展情况 |
3.3.7 中间业务发展情况 |
第4章 建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调查数据及简要分析 |
4.2 建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产品特点不够突出 |
4.2.2 服务方案缺少特性 |
4.2.3 服务渠道缺乏联动 |
4.2.4 风险管理有待加强 |
4.3 建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客户分层不明确 |
4.3.2 渠道建设不到位 |
4.3.3 人才流失严重 |
4.3.4 管理太过粗放 |
第5章 建设银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制定 |
5.1 建设银行S分行零售业务发展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S) |
5.1.2 劣势分析(W) |
5.1.3 机遇分析(O) |
5.1.4 威胁分析(T) |
5.1.5 发展策略建议--SWOT矩阵分析 |
5.2 建设银行S分行零售业务发展定位与目标 |
5.2.1 建设银行S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定位 |
5.2.2 建设银行S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目标 |
5.3 建设银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的选择 |
5.3.1 挖掘市场潜力 |
5.3.2 做好“公私联动” |
5.3.3 加快产品创新 |
5.3.4 构建金融生态圈 |
5.3.5 加强渠道建设 |
5.3.6 加强人才培养 |
第6章 建设银行S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的实施与保障 |
6.1 建设银行S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的实施 |
6.1.1 有效借助营销场景 |
6.1.2 尽快做好客户细分 |
6.1.3 不断实现产品创新 |
6.1.4 完善构建金融生态圈 |
6.1.5 不断拓展业务渠道 |
6.1.6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
6.2 建设银行S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
6.2.1 组织保障 |
6.2.2 人力资源保障 |
6.2.3 技术保障 |
6.2.4 风险控制保障 |
第7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大理下关商会的组织变迁和金融职能研究(193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旨趣及价值 |
二、时空范围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五、研究重难点 |
第一章 下关商会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初步发展 |
第一节 明清至民国初年滇西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 |
一、明至清中叶滇西北经济文化的变迁 |
二、清末至民国初年滇西北绅商群体的崛起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政局的变迁 |
一、云南军都督府的成立及唐继尧政府的治理 |
二、龙云主滇时期的“新云南”建设 |
三、战后卢汉政府的治理及云南政局的演变 |
第三节 从“丝花会馆”到“下关商会” |
一、光绪年间“丝花会馆”的成立 |
二、民国初年“丝花会馆”向“下关商会”的转型 |
第二章 全面抗战时期下关商会及其下属同业公会的组织变迁(1937~1945) |
第一节 委员会制时期下关商会及其下属同业公会的组织特征(1937~1943) |
一、全面抗战时期下关商业的发展及人民团体改组运动 |
二、委员会制时期下关商会及下属同业公会职员分布特征 |
三、国民党势力对下关商会及同业公会的介入情况 |
四、小结 |
第二节 理监事制时期下关商会及其下属同业公会的组织特征(1943~1945) |
一、理监事制时期下关商会下属同业公会的职能特点 |
二、理监事制时期下关商会职员分布特征 |
三、理监事制时期下关商会下属同业公会职员、会员分布特征 |
四、小结 |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下关商会的金融调控(1946~1949) |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云南的金融背景及下关商会组织变迁 |
一、解放战争时期云南的金融背景 |
二、解放战争时期下关商会的组织变迁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下关商会的金融措施 |
一、金圆券发行前下关商会与地方金融 |
二、金圆券发行后下关商会与地方金融 |
第三节 下关商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地方金融治理角色探究 |
一、金圆券发行之前下关商会的金融治理角色探究 |
二、金圆券发行之初下关商会的金融治理角色探究 |
三、金圆券发行后期下关商会的金融治理角色探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1.3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 逻辑框架与基本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
1.4.1 可能的贡献 |
1.4.2 可能的不足 |
2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银行金融 |
2.1.2 个人金融 |
2.1.3 金融营销 |
2.1.4 风险管理 |
2.2 基本理论 |
3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战略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PESTEL)分析 |
3.1.1 政治环境(Political Factor)分析 |
3.1.2 经济环境(Economical Factor)分析 |
3.1.3 社会文化因素(Sociocultural Factor)分析 |
3.1.4 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分析 |
3.1.5 环境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分析 |
3.1.6 法律因素(Legal Factor)分析 |
3.2 产业环境分析 |
3.2.1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2.2 价值链分析 |
3.2.3 战略群组分析 |
4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业务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4.1 有形资源与能力分析 |
4.1.1 物理渠道规模 |
4.1.2 网点效能 |
4.1.3 电子渠道规模与效能 |
4.2 无形资源与能力分析 |
4.2.1 客户服务 |
4.2.2 员工效能 |
4.2.3 品牌文化 |
4.3 资源与能力的VRIO分析以及核心资源与能力的确定 |
5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战略选择 |
5.1 SWOT分析 |
5.2 营销战略(STP)的确定 |
5.2.1 市场细分(Segmenting Market) |
5.2.2 选择目标市场(Targeting Market) |
5.2.3 市场定位(Positioning Market) |
6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战略的实施 |
6.1 营销组合策略(4C) |
6.1.1 客户(Customer):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 |
6.1.2 成本(Cost):通过差异化定价,提高收益,降低成本 |
6.1.3 便利(Convenience):通过渠道触角延伸及效能提升,提高服务便利度 |
6.1.4 沟通(Communication):通过交叉销售,实现与客户间的多途径沟通 |
6.2 营销策略创新 |
6.2.1 从“传统渠道”向“新兴渠道”转变,打造智慧银行 |
6.2.2 从紧盯国内市场向放眼全球市场转变,打造全球化银行 |
6.2.3 以低碳、绿色金融为发展方向,打造可持续发展银行 |
7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结论 |
7.1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7.2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不足 |
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和说明 |
2.1.1 商业银行 |
2.1.2 企业竞争力 |
2.1.3 商业银行竞争力 |
2.1.4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 |
2.2 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 |
2.2.1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2.2.2 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
2.2.3 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述 |
3.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构成要素 |
3.1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实践 |
3.1.1 WEF和IMD设立的评价标准 |
3.1.2 骆驼评价体系(CAMELS) |
3.1.3 国外专业评级和研究机构评价体系 |
3.1.4 国内专业评级和研究机构评价体系 |
3.2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3.2.1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基础性要素 |
3.2.2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资源性要素 |
3.2.3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业务性要素 |
4.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与国际竞争力变迁 |
4.1 国际化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意义 |
4.1.1 银行国际化是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战略的必然要求 |
4.1.2 银行国际化是提高中国银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4.1.3 银行国际化是中国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 |
4.2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 |
4.2.1 改革开放前中国银行业 |
4.2.2 改革开放后至加入WTO前中国银行业 |
4.2.3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 |
4.2.4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案例 |
4.2.5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正处于快速国际化发展阶段 |
4.3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4.3.1 外资银行初入期 |
4.3.2 外资银行成长期 |
4.3.3 外资银行收缩期 |
4.3.4 外资银行大发展期 |
5. 国外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与国际竞争力变迁 |
5.1 发达国家大型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与国际竞争力 |
5.1.1 美国大型商业银行 |
5.1.2 欧洲大型商业银行 |
5.1.3 日本大型商业银行 |
5.1.4 澳洲大型商业银行 |
5.2 新兴市场国家大型商业银行改革与国际竞争力 |
5.2.1 “金砖国家”大型商业银行 |
5.2.2 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型商业银行 |
5.3 离岸金融中心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 |
6.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与国际竞争力:经验借鉴 |
6.1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一般模式 |
6.1.1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类型 |
6.1.2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目标市场选择的标准 |
6.1.3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新特点及其趋势 |
6.2 混业经营、银行绩效与竞争环境:国际经验 |
6.2.1 研究样本与模型设定 |
6.2.2 回归结果及简要结论 |
6.3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借鉴 |
6.3.1 发达国家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 |
6.3.2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 |
7.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国际比较 |
7.1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依据与经济模型 |
7.1.1 银行国际化的经济行为分析 |
7.1.2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 |
7.1.3 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的“五因子”模型 |
7.2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7.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7.2.2 研究假设 |
7.2.3 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7.2.4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 |
7.2.5 研究样本的选取、数据来源与相关说明 |
7.3 实证结果 |
7.3.1 基于数理统计法的样本银行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7.3.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样本银行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7.4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变迁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
8.1.1 主要结论 |
8.1.2 提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8.2 进一步展望 |
8.2.1 加快国际化步伐 |
8.2.2 转变发展模式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理论综述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竞争力与银行业竞争力有关理论 |
第一节 企业竞争力理论 |
一、主要竞争力理论回顾 |
二、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演变 |
第二节 银行业竞争力理论 |
一、银行业竞争力定义及特征 |
二、银行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三、银行业竞争力主要指标 |
第三节 本文对银行业竞争力比较的重点 |
一、利用英国《银行家》1000 家银行数据分析 |
二、注重中国银行业竞争的外部因素分析 |
第二章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大一统”的中国银行业 |
二、改革开放后到加入WTO 前的中国银行业 |
三、加入WTO 后中国银行业发展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总体评价 |
一、中国银行业总体竞争格局 |
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显着增强 |
三、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增强的原因 |
四、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的制约因素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具体分析 |
一、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
三、其他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
第三章 西方银行业竞争力分析及启示 |
第一节 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总体评价 |
一、主要西方国家银行业发展历程 |
二、西方银行业竞争力状况 |
三、西方银行业竞争力评价 |
第二节 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提升分析 |
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提升 |
二、创新与监管推动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提升 |
三、综合化和全球化促进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提升 |
第三节 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提升对中国的启示 |
一、在银行业与政府关系处理上的启示 |
二、在推动金融创新发展主导力量方面的启示 |
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银行推进海外经营的启示 |
第四章 国际金融危机及政府应对措施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分析 |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及政府应对措施对西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银行业的影响 |
二、西方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 |
三、西方政府应对措施对西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及政府应对措施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
二、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 |
三、中国政府应对措施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
第五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必要性 |
一、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有利于增强金融稳定 |
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
三、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金融竞争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再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金融脱媒影响和金融创新不足问题 |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和银行业务国际化压力 |
三、经营方式和赢利模式转变压力 |
四、巴塞尔新协议对资本要求的挑战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途径 |
一、完善公司治理 |
二、打造持续盈利的核心竞争力 |
三、提高银行核心资本质量 |
四、提高风险管理和运营能力 |
五、创造有利于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国内上市银行 |
1.2.2 国际上市银行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企业竞争力理论文献综述 |
2.1.1 企业竞争力内涵研究 |
2.1.2 企业竞争力理论逻辑 |
2.1.3 企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
2.1.4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
2.1.5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
2.2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3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综述 |
2.3.1 分析比较法 |
2.3.2 分类模型法 |
2.3.3 定量评价法 |
2.3.4 主要方法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3.1 上市银行的特点 |
3.1.1 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的不同 |
3.1.2 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的不同 |
3.2 上市银行竞争力的科学内涵 |
3.3 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3.3.1 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3.3.2 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4 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
4.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历程 |
4.2 四大行股份制改革历程简要回顾 |
4.2.1 建设银行 |
4.2.2 中国银行 |
4.2.3 交通银行 |
4.2.4 工商银行 |
4.3 上市银行经营状况定性比较 |
4.3.1 四大行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迁分析 |
4.3.2 四大行上市前后经营业绩的国际比较 |
4.3.3 小结 |
4.4 上市银行竞争力定量分析 |
4.4.1 样本数据的来源 |
4.4.2 上市银行竞争力水平计算 |
4.4.3 上市银行竞争力排名及变迁分析 |
4.4.4 上市银行竞争力总体比较及变迁分析 |
4.4.5 上市银行竞争力变迁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提高上市银行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
5.1 通过收购兼并快速提升上市银行国际化水平 |
5.1.1 我国上市银行与国际大银行国际化水平的差距 |
5.1.2 国际化路径:收购兼并 |
5.1.3 中国银行国际化之路 |
5.2 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综合化经营 |
5.2.1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改革进程回顾 |
5.2.2 上市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国际比较 |
5.2.3 上市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必要性及现实条件 |
5.2.4 上市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顺序和步骤 |
5.2.5 上市银行综合化经营需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
5.3 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
5.3.1 银行业面临风险管理的新挑战 |
5.3.2 加强风险集中管理 |
5.3.3 改进合规风险控制 |
5.3.4 积极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5.3.5 后危机时代的风险管理思考 |
5.4 加速产品创新 |
5.4.1 我国上市银行产品创新的外部环境 |
5.4.2 我国上市银行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
5.4.3 我国上市银行产品创新应采取的措施 |
5.5 树立良好资本市场形象 |
5.5.1 我国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现状 |
5.5.2 我国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际十大银行简介 |
附录B 2003-2008年各上市银行竞争力得分情况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上海商业银行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发展构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展望 |
1.4 商业银行网点布局的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1.6 小结 |
第二章 上海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组织结构 |
2.1 上海商业银行的发展背景 |
2.2 改革开放后上海商业银行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2.3 上海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
第三章 上海商业银行网点的空间格局分析 |
3.1 上海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及其特征 |
3.2 影响商业银行网点空间布局的因素探析 |
3.3 小结:上海商业银行的基本空间结构及其成因 |
第四章 上海商业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
4.1 优势 |
4.2 劣势 |
4.3 机会 |
4.4 威胁 |
第五章 上海商业银行网点布局模式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
5.1 上海商业银行网点的转型与升级 |
5.2 上海商业银行一体两翼的布局趋势 |
5.3 上海本地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及其布局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意义 |
二、近年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 |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结构 |
第一章 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金融体制的建立 |
(一)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创建 |
(二) 社会主义计划金融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
二、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
(一) 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体系的创建 |
(二)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引下的金融改革 |
(三)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 |
(四) 维护经济稳定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 |
(五) 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 |
三、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一) 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
(二)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三) 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
(四) 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 |
(五)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 |
(六)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七) 中国金融市场的创建和深化改革 |
(八)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
第二章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及经验 |
一、中国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一) 金融体制改革中,金融体系的成长和发展 |
(二)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一) 应坚持金融的改革开放,以配合不同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 |
(二) 借鉴外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服务 |
(三) 积极、稳妥、渐进地推进改革 |
(四) 正确处理好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五) 现有的金融体制,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高速发展 |
(六) 以法制来规范金融体系,立法上留出空间,支持金融的发展 |
(七) 金融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 |
(八) 必须坚持政府对经济的适度调控和监管,保证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
第三章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阻滞因素分析 |
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
(一)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二) 政府失灵的成因分析 |
(三) 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公共选择失灵 |
(四) 创新不足与金融抑制——失灵在金融领域的表征 |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顽疾与难点分析 |
(一) 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 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进程中的价格失真 |
(三) 金融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
(四) 宏观金融调控、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 |
一、经济全球化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
(一)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发展态势 |
(二) 金融国际化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
二、金融国际化对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 |
(一) 金融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 |
(二) 金融国际化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影响 |
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及政策选择 |
(一)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金融改革目标 |
(二) 深化金融体系内部改革的政策选择 |
(三)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的政策选择 |
(四) 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从单纯网络到多协议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网络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2]建行S省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程中帅. 山东大学, 2019(03)
- [3]大理下关商会的组织变迁和金融职能研究(1937~1949)[D]. 罗杨焱. 云南大学, 2019(03)
- [4]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5]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战略研究[D]. 王静芳. 复旦大学, 2013(01)
- [6]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 周立.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7]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D]. 居松存.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8]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 王昌盛.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9)
- [9]上海商业银行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发展构想研究[D]. 韩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10]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D]. 周振海.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