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重大科技着作目录(1957-1985)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重大科技着作目录(1957-1985)

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主要科技论着目录(1957—1985)(论文文献综述)

王嫣婕[1](2021)在《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文中提出

魏秦星[2](2021)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科初探(1902-1949)》文中研究表明

高心怡[3](2021)在《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文中指出贵州地质文学作为行业文学的一种,有其先天的行业题材优势,同时贵州地质文学又是盛开在贵州高原上的“杜鹃花”,地域特色是贵州地质文学独特的创作资源,“黔”与“地”的文化基因赋予了贵州地质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使得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杜鹃花》成为了贵州地质文学坚实的创作阵地,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队伍日趋规模化,文学体裁渐趋完备,文学的活动日益丰富,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本文研究贵州地质文学,以贵州地质文学特征最明显的小说为中心,从小说叙事内涵以及小说叙事艺术等方面对贵州地质文学进行综合的研究,探寻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持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通过分析贵州地质文学的命名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综述贵州地质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通过对贵州地质文学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来探究各个时期贵州地质文学的显着特点,其次通过考察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探究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具体内涵,对贵州地质文学的发展作出全景式的扫描。第二章主要是对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进行的研究,分析贵州地质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贵州地质小说题材与主题的独特性,展现贵州地质小说对行业题材写作的超越。第三章通过分析贵州地质小说的非虚构叙事、空间叙事、主旋律叙事以及对地质概念的诗意解构,探究贵州地质文学在叙事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结语部分总结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内涵以及贵州地质文学总体的创作风貌,分析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之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黄荷[4](2021)在《复杂岩溶矿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研究及充水条件辨识 ——以云南毛坪铅锌矿为例》文中提出我国西南地区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滇川地区是全国五大铅锌矿采选冶生产基地之一,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的毛坪铅锌矿区作为该区域典型代表矿床品位高、储量大,且开采历史长、开采深度大。随着矿区的延深开采,矿区地下水位显着下降,涌排水量不断增大,成为制约矿山安全开发的主要因素,也构成了典型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系统。因此,系统地、准确地辨识矿区充水水源及径流通道显得十分迫切,是矿区地下水防治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也帮助认识人类活动影响下复杂岩溶水系统的响应与表征。毛坪铅锌矿区以石炭系、泥盆系碳酸盐岩地层为主要赋矿地层,矿区外围以二叠系灰岩、峨眉山组玄武岩为主,而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这三套主要岩溶含水层则分别为二叠系下统梁山组、石炭系下统万寿山组组成的相对隔水层所间隔。矿区区域构造活动强烈、岩溶含水层结构复杂,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其充水来源与通道问题复杂且一直未有定论:虽然矿区充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但其主要充水岩层、补给区域、径流方向有待商榷;矿区延深开采中不断揭露深层低温热水,其来源与成因尚未明确,贯穿矿区的洛泽河渗漏是否构成矿区主要补给来源也仍存疑。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是岩溶水系统补给来源与径流通道认识的重要、有效的工具。本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基础,基于不同路径、不同深度、不同时期的矿区水化学取样及分析工作,针对性地综合利用多种水化学指标对矿区主要充水水源与径流通道等进行系统辨识,并结合水文动态监测的系列数据加以论证,同时拓宽了若干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指标对于充水条件研究的指示意义。结合历史时期数据,分析总结了矿区在长期开采过程影响下的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与规律,及其反映出的矿区充水条件变化。本文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和认识:(1)基于硝酸盐组分总结了矿区浅层水源的补给来源与径流通道。矿区岩溶含水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硝酸盐污染,这种硝酸盐污染通常伴随着低水温、富集重同位素等特征,指示了来自东侧洼地区的浅层水源补给。地下水硝酸盐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指示了矿区岩溶含水层的优先径流通道,并帮助揭示了石炭系、泥盆系岩溶含水层间由断层控制的北东向或北东向的直接的水力联系通道。尽管并未发现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但矿区地下水受硝酸盐污染影响深度之大,揭示了随矿区不断延深开采浅层地下水径流深度加大的结果。同时,矿区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且在各次降雨事件中反映出的先升高后下降的动态特征表现为淋滤作用控制,结合地下水的其他物理化学指标,可以很好说明矿区所处的岩溶水系统的含水介质仍是以裂隙介质控制为主。总的来说,硝酸盐组分是矿区地下水补给来源、径流通道、滞留时间的良好示踪剂。(2)基于热储系统研究认识了矿区深层热水的补给来源与循环特征。矿区所揭露的深部低温热水氢氧同位素组成比当地泉水或冷水异常偏负,普遍适用的高程效应理论难以解释其偏负的组成特征,反映其主要接受古气候环境下偏冷时期的大气降水补给。该类低温热水属未成熟水,阳离子温标基本不适用,K-Mg温标和石英温标最为合适估算该类热储系统平衡温度,计算所得热储温度为50~65℃,循环深度约1900m,矿区低温热水主要是降水入渗后深循环过程中受地温增温梯度控制而形成。偏重的硫、碳同位素等数据及其表现出的p H降低,HCO3-、SO42-等浓度显着升高的特征,指示了与成矿背景相关的深部CO2、H2S等来源影响,从而使得碳酸盐岩继续溶解、硫化矿物氧化生成硫酸盐。深部地下水与围岩的长期水岩相互作用使得深部低温热水富集了放射性成因锶,并为深部水源贡献比例评价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混合模型。综上,矿区深层低温热水水化学组成特征与成矿地球化学背景密切相关。(3)基于低电导率背景揭示了地表水渗漏补给矿区的模式与程度。长期采矿活动影响下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导致矿区主要地表水系—洛泽河目前属于亏水河状态,构成了河流渗漏补给地下水的客观条件。地表水直接入渗补给河床下部孔隙水后,主要是在松散含水层中沿平行河流的方向快速径流,因此上下游监测孔对河床扰动试验表现出即时、同步的水位响应;受第四系下部粘土层的控制,孔隙水向下伏岩溶水垂向补给河床扰动后需经数天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并在阳离子交换过程下形成极低电导率,这种低电导率背景指示了孔隙水与下伏岩溶水之间垂向补给过程之缓慢;钻孔稀释试验证明,河床下部岩溶含水层周边存在径流滞缓带,经多方法估算地下水流速在10-2m/d数量级,指示投入示踪剂后需数月才可消减迁移。总体而言,受控于河床沉积结构,地表水渗漏补给并不构成矿区主要充水水源。(4)基于矿区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规律阐明了开采影响下充水条件变化。在长期开采影响下,矿区岩溶水系统演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矿区涌排水量逐渐增大,水位下降的同时形成明显的降落漏斗,石炭系、泥盆系岩溶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增强,且泥盆系岩溶含水层的补给来源和径流方向则明显改变;石炭系、泥盆系岩溶含水层在矿区开采影响下的水化学演化模式不同,前者水化学组成变化较小,而后者包括硫酸盐浓度在内的离子组分、矿化度大幅减少,SO4型、SO4·HCO3型向HCO3型、HCO3·SO4型转化;黄铁矿等硫化矿物氧化过程仍是矿区岩溶水硫酸盐组成的主要来源之一,这是集中开采前期异常偏高SO42-组成及当前南部深层热水SO42-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泥盆系岩溶含水层水化学变化主要得益于北部石炭系浅层水源的跨层补给、南部泥盆系深层水源托顶补给及其两者的混合过程。综上,地下水径流条件变化越大,水化学组成变化程度也就越大,长期开采活动下的径流条件变化是矿区水化学演化的主要控制过程。本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在于:(1)基于水化学、同位素的方法全面地讨论了毛坪铅锌矿可能的充水来源及其贡献,包括浅层大气降水补给、深层低温热水补给及地表河水渗漏补给,这些水源问题在滇川铅锌矿集区具有共性,可以为研究区其他复杂岩溶金属矿区的防治水研究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在传统水文地球化学方法解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相关水化学指标的指示意义,如硝酸盐组分对于补给来源与通道的示踪、锶同位素混合模型较之氢氧同位素混合模型的优势等;(3)矿区作为典型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岩溶水系统,本研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长期开采活动对地下水径流条件的改造,及其径流条件变化控制下的水化学演化特征与规律,是后续进一步探讨水动力场与水化学场耦合演化规律的基础。

郭晋威[5](2021)在《古老大陆地壳的成熟稳定过程:以扬子陆核的垂向演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陆地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地球区别于其他星球的重要特征。了解古老大陆地壳的成熟和稳定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形成历史,探寻地球的物质资源,以及找寻地外的宜居星球。但是想要研究古老大陆地壳是十分困难的,不仅因为完整的太古宙地壳剖面极难留存,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为了探寻古老大陆地壳结构稳定的特点和化学成分演化的特征,本文选取了扬子克拉通太古宙、古元古代的岩石为研究对象。扬子克拉通陆核的崆岭杂岩,位于该克拉通的北缘,也是扬子最具规模的太古宙、古元古代岩石出露区。我们以崆岭杂岩中的古元古代岩浆岩为切入点,包括A型花岗岩和基性岩脉,通过分析它们的源区、地壳捕虏体和浅部地壳围岩,来复原与之相关的太古宙大陆地壳的组成。研究发现地壳深部的源区、捕虏体岩石和浅部围岩都属于古老大陆地壳岩石,而它们位于地壳的不同层位,这些新发现的信息能够揭示大陆地壳垂向演化的规律。我们选择了代表性的古元古代岩浆岩和太古宙TTG岩石样品,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包裹体的晶体物理学等分析,试图探索扬子克拉通内太古宙大陆地壳的垂向结构和成分演化的规律。针对这些科学问题,本研究的主体目标是:(1)了解扬子北缘崆岭古元古代岩浆岩的成因,具体包括其中的A型花岗岩及基性岩脉;(2)反演识别出A型花岗岩的源区,并且调查源区的岩石属性;(3)调查基性岩脉与其中包含的大陆地壳捕虏体之间的同化混染和壳幔相互作用;(4)探索A型花岗岩、基性岩脉与它们的源区岩石、捕虏体岩石和围岩之间的联系;(5)约束并对比不同古老大陆地壳岩石在地壳层位上的差异;(6)揭示扬子克拉通太古宙大陆地壳化学成分随时间的演化趋势。基于以上目标,我们的研究获得了以下基本认识:(1)扬子克拉通北缘的古元古代时期(~1.84-1.82 Ga),存在连续的A型花岗岩岩浆的侵入,包括粗粒花岗岩和花岗斑岩。锆石SHRIMP方法的U-Pb定年显示出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在1840±17 Ma,而粗粒花岗岩的年龄为1821±8 Ma。其中花岗斑岩包含钾长石(~15%)、石英(~5%)、斜长石(~4%)和少量石榴子石(~1%)斑晶,基质主要是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的微晶组成(占全岩约~75%)。粗粒花岗岩以岩体形式产出,包含有钾长石(~60%)、石英(~30%)、黑云母(~5%)和斜长石(~5%)组成。花岗斑岩和粗粒花岗岩都具有类似于A型花岗岩的化学组成,分别显示出高的SiO2含量(69.2–71.5wt%、72.6–74.5 wt%),高的Fe2O3T/Mg O(21.5~27.7、5.9~19.5)、104*Ga/Al比值(3.6~4.3、2.7~3.5),并且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s、Th、U、Pb、Ga)。花岗斑岩也具有更高的微量元素含量和锆饱和温度(平均892℃),比粗粒花岗岩的温度高(平均803℃)。两种岩石的岩浆锆石的εHf(t)值分别是-17.6~-11.7和-21.0~-14.8,对应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分别为3.6~3.3 Ga和3.8~3.4 Ga,均落入到崆岭2.9~2.8 Ga TTG岩类的同位素演化趋势中。微量元素模拟的示踪表明,两种A型花岗岩的源区仅可能是崆岭地区地表出露的英云闪长岩。即,崆岭~1.84-1.82 Ga的A型花岗岩都是由先存的~2.9-2.8 Ga的太古宙英云闪长质地壳经过深熔作用再造形成。它们的形成反映出扬子克拉通在古元古代时期处于持续拉张的构造环境。(2)扬子克拉通崆岭杂岩内野马洞地区出露的基性岩脉,包含深部古老大陆地壳TTG岩石的捕虏体。基性岩脉为辉绿岩,由斜长石(~45%)和呈辉石假象的角闪石(~55%)组成。靠近捕虏体的基性岩脉区域,可见极少量的石英斑晶(<1%)。相较于远离捕虏体的基性岩脉样品而言(SiO2:49.06–49.14 wt%、P2O5:0.15–0.16 wt%、Ca O:9.23–9.32 wt%、Mn O:0.19–0.20 wt%、K2O:2.25–2.28 wt%),临近捕虏体的基性岩脉显示出较高的SiO2(49.79–54.30 wt%)、P2O5(0.23–0.30wt%)和较低的Ca O(6.63–8.22 wt%)、MnO(0.14–0.17 wt%)、K2O(1.02–1.99wt%)含量。靠近捕虏体的基性岩脉样品具有更高的Th(2.7–5.7 ppm)、U(0.39–0.84 ppm)、Zr(111–200 ppm)、Hf(3.2–5.1 ppm)元素含量,具有更强的负Eu异常(δEu=0.78–0.95)和更高的La N/Yb N比值(7.31–9.98),与远离捕虏体的基性岩脉样品有明显差别(Th=0.9、U=0.22–0.27、Zr=64–66、Hf=2.1 ppm,δEu=0.92–0.96,La N/Yb N=3.33–3.53)。远离捕虏体的基性岩还显示出最原始的εNd(t)值(-1.2),比靠近捕虏体的基性岩脉样品(-8.5~-6.7)更接近于地幔的Nd同位素特征。岩相学观察、全岩地球化学特征,结合Nd同位素的EC-AFC模拟,我们发现基性岩浆受到捕虏体的强烈混染,代表此时期的壳幔相互作用。(3)野马洞地区的辉绿岩脉中的锆石仅发育在靠近捕虏体的基性岩部分。这些锆石的激光U-Pb定年结果为2009±17 Ma(n=34,MSWD=1.2)。此外,还发现有一颗太古宙的继承锆石存在(2890±31 Ma)。锆石的Lu-Hf同位素示踪显示,2.0 Ga的锆石的εHf(t)的值在-19.0至-10.3之间,在球粒陨石演化线以下,体现出典型的地壳同位素特征。并且这些锆石的Hf同位素演化趋势与崆岭2.9 Ga的TTG岩石十分接近,仅略高于后者的εHf(t)值。而这与崆岭同期的古元古代基性岩有着显着的差别,其他基性岩脉中的锆石均显示出地幔来源的锆石Hf同位素特征。结合研究区的基性岩浆同化混染其捕虏体的证据,我们认为这些古元古代锆石同样形成于壳幔相互作用过程,且存在两种可能的成因。第一种是这些2.0 Ga的锆石是先存的深部地壳结晶岩石中所包含的锆石,属于基性岩浆在上侵过程中直接捕获的锆石捕虏晶。这种情形下,这些锆石记录的是崆岭TTG岩石发生深熔作用和区域上高级变质作用的时间,也意味着基性岩浆就位晚于2.0 Ga。另一种则是因为基性岩浆同化混染了酸性大陆地壳中的~2.9Ga TTG捕虏体,使得岩浆中Zr、Si含量大幅上升而造成基性岩浆中锆石的饱和而结晶析出,同时继承了捕虏体的锆石Hf同位素信号。此时,锆石年龄代表了基性岩浆发生地壳混染的时间和基性岩浆的侵位时间。结合基性岩浆与捕虏体之间的同化混染证据,后者是更可能的机制。因此,我们研究的基性岩脉中~2.0Ga锆石是地壳混染的结果,限定了基性岩浆侵位时间的下限。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在于,基于对崆岭杂岩中的A型花岗岩和基性岩脉的基础研究,我们分别发现这两类古元古代岩石与深部的太古宙大陆地壳岩石之间存在更深层的联系。进一步的研究聚焦于两种古元古代岩石的深部源区、捕虏体和它们的浅层地壳围岩。这些古老大陆地壳中常见的TTG类岩石分布于大陆地壳的不同层位,启发我们去探索扬子克拉通太古宙时期的垂向地壳结构:(1)扬子克拉通古元古代A型花岗岩的源区物质是深部地壳的2.9~2.8 Ga英云闪长岩。我们对崆岭广泛出露的TTG类岩石进行了多元素、完整的微量元素模拟,并且分别使用了主量元素模拟和实验岩石学的结果估计了残余矿物相。我们发现,这些A型花岗岩的源区岩石微量元素特征非常接近于崆岭地表出露的~2.94 Ga的英云闪长岩。这和锆石Hf同位素示踪结果也高度相符。同时,野外地质调查发现~1.84 Ga的花岗斑岩脉体侵入的浅部地壳岩石是~2.87 Ga的花岗质片麻岩。这意味着,从深部较老的源区岩石向上到浅层稍晚的围岩,大陆地壳的组成发生了转变。这充分说明扬子克拉通陆核的太古宙大陆地壳具有成分分层的特性,即从深部较老的英云闪长岩向上逐渐演化为较晚的富钾花岗岩类。这是首个扬子克拉通大陆地壳逐渐向浅部地壳层位分异的证据。(2)崆岭杂岩内野马洞基性岩脉中,携带了深部地壳的TTG捕虏体岩石,同时侵入于浅层的TTG围岩。其中TTG捕虏体和围岩都属于典型的奥长花岗岩,均具有高的SiO2(65.02–70.70 wt%)、Na2O(4.79–5.92 wt%)、Al2O3(15.07–16.92 wt%)含量。相比于围岩(K2O/Na2O=0.24–0.25,Fe2O3T=1.65–1.85,Mg O=0.68–0.80),其中捕虏体具有稍高的K2O/Na2O(0.29–0.60)比值和较高的Fe2O3T(1.85–2.89)、Mg O(0.68–1.69)含量。它们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组成,如Nb-Ta-Ti负异常和轻稀土富集的特点。捕虏体和围岩中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893±18、2869±21 Ma,176Hf/177Hf同位素比值在0.280782-0.280904、0.280821-0.280998之内,εHf(t)值范围分别在-6.2~-1.3、-5.9~-2.3之间。捕虏体中的锆石Ti温度比围岩锆石的温度稍高,分别是803±65℃和761±51℃。因此基性岩脉的捕虏体和围岩都是属于相同的~2.9 Ga奥长花岗岩。而野外的岩石包裹和侵入接触关系则暗示着两种岩石来源于地壳的不同深度位置。(3)为了验证捕虏体和围岩是否位于大陆地壳的不同层位,我们开创性地探索了锆石寄主矿物中包裹体的残余压力。我们选择了锆石中埋藏深度较深、远离裂隙和矿物表面、封闭性较好的磷灰石包裹体。两种岩石的化学成分和锆石同位素组成近乎一致,它们的磷灰石都属于高度相似的氟磷灰石晶体,观察到的包裹体都具有随机定向性,并且锆石寄主矿物的Ti温度十分接近。结果显示,虽然扬子陆核基性岩脉的捕虏体和围岩都是成分相似的~2.9 Ga奥长花岗岩,但二者之间锆石中的磷灰石包裹体记录的残余压力具有系统性差异,分别介于-0.60~-0.49 GPa和-0.79~-0.64 GPa之间。这暗示了两种同时期、同成分的奥长花岗岩在~2.9 Ga时,分别位于古老大陆地壳的深部和浅部位置,即两种岩石已经具有可以识别的深度差异。据此,我们首次提出扬子克拉通局部地区在中太古代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可识别的、相当厚度的奥长花岗质大陆地壳,这为后续的大陆地壳演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4)除了上述垂向结构的演化外,我们还对扬子克拉通不同地区广泛分布的太古宙大陆地壳岩石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发现,在2.9 Ga之前克拉通大陆地壳主体部分(>78%)都是奥长花岗岩。而在此之后,大陆地壳成分逐渐向花岗质岩石转变(>34%)。结合我们在扬子陆核崆岭地区的研究,以及扬子克拉通大陆地壳岩石的平均Na2O/K2O比值降低的特点,我们提出:在中、新太古代之交,扬子克拉通的大陆地壳成分从较厚的钠质奥长花岗岩,向着地壳浅部位置逐渐分异成更接近于现代大陆地壳成分的花岗质岩石组成。这一趋势表明扬子克拉通太古宙大陆地壳的成分成熟度逐渐提高,化学性质逐步达到稳定的特点。以上,通过对扬子克拉通陆核的古元古代岩浆岩和与之相关联的太古宙大陆地壳岩石的全面研究,我们发现古老大陆地壳岩石的时代差异、化学物质组成的细微变化,以及在地壳不同层位的分布特征,能够给地球早期的大陆地壳演化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同时,我们探索性地提出了扬子克拉通陆核大陆地壳岩石的时空分布规律,本文的创新发现标志着扬子克拉通太古宙大陆地壳化学成分的成熟和垂向结构上的稳定。

刘洪娜[6](2021)在《东南太平洋富稀土区沉积物—海水界面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稀土元素(本论文中指REE和Y,统称为REY)是继结核、结壳和硫化物之后又一重要的深海矿产资源,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了解REY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于揭示富稀土海区沉积物中REY的富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较多研究显示,深海富稀土沉积物中的REY主要是自生来源,很可能来源于对海水或者孔隙水中稀土元素的吸附。然而,目前针对富稀土海区稀土元素富集机制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沉积物,较少对海水和孔隙水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富集机制的探讨。为研究REY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早期成岩过程、迁移和转化规律,本论文首先建立了适用于小体积孔隙水中REY的测试方法,然后选择东南太平洋富稀土海区,针对水体、孔隙水和沉积物短柱中的REY及其相关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了三相中REY含量、垂相分布、轻、中、重稀土比值、配分模式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稀土元素的分布变化规律、赋存相态和富集主控因素等。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海水中稀土元素的垂向分布主要受风尘输入、水团横向运输和颗粒清除作用的影响。表层水受风尘作用影响REY浓度较高,中层水和深层水受年轻水团(南极绕极流)影响,导致其较北太平洋海水中REY浓度低;除Ce外,溶解态REY在水体中的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增高,应为颗粒物在深层水中降解所致。PAAS标准化配分模式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Ce的负异常和Gd、Y的正异常;NPDW标准化配分模式相对较平缓,可明显区分出研究区内的AAIW、NPDW和LCDW等水团。(2)孔隙水中较低的Fe、Mn含量及较高的Mo、U、V含量显示到访站位的沉积物短柱都处于氧化环境中。表层孔隙水中REY浓度较低,均为皮摩尔量级。除Ce外,表层孔隙水与底层海水的浓度比接近1。随深度的增加孔隙水中稀土元素浓度有所增大。在表层沉积物中,受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随着有机质的降解及铁锰氧化物的还原分解,REY被释放进入孔隙水中,与底层海水相比表现出中稀土富集的特征。(3)研究区内所选沉积物短柱中稀土含量在767-2276 ppm,部分短柱受到东太平洋海隆热液来源的影响。根据主因子统计分析和相态淋滤实验结果,东南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最主要的赋存载体为生物磷灰石,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缓慢的沉积速率有助于生物磷灰石与海水充分接触,吸附海水或孔隙水中的稀土元素;在水深小于碳酸盐饱和深度时,生物组分含量较高,对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具有稀释作用;强烈的底流活动为表层沉积物提供氧化环境,有利于稀土元素的富集。

梁丹丹[7](2021)在《陕南及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纪末期管状化石生物群及地层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埃迪卡拉纪晚期的化石生物群对于研究早期生命在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埃迪卡拉纪末期化石动物群的证据目前比较匮乏,研究基础薄弱,这大大地限制了我们对整个早期生命演化事件的认识。因此,只有加强对埃迪卡拉纪晚期化石生物群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科学问题。本论文选择扬子地台两个代表性剖面(陕西宁强胜长坝剖面和鄂西三峡白马沱剖面)中的三套化石组合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开展系统的化石古生物学与埋藏学研究。此外,本论文对陕南经典的左家湾剖面埃迪卡拉系的地层框架及地质年代学做了初步研究。目前取得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1、在鄂西三峡地区白马沱剖面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白马沱段首次发现了全球埃迪卡拉纪标准化石Cloudina。这些化石证据扩大了Cloudina–Sinotubulites生物组合带的全球古地理分布范围。三峡地区的该套生物组合带成为目前全球仅有的几套Cloudina–Sinotubulites生物组合带之一。2、在鄂西三峡地区白马沱剖面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白马沱段发现了全球埃迪卡拉纪标准化石Sinotubulites的新种S.quadratus n.sp.(四辐射震旦管新种)以及管状化石Bambootubus nodus gen.et sp.nov.(多节竹节管新属新种)。S.quadratus n.sp.是一类四辐射对称的管状化石,区别于Sinotubulites属其他已知种的三辐射、五辐射、六辐射对称形态特征。B.nodus gen.et sp.nov.是一类直管状化石,在管体外表面发育有近于等间距的横向肋状结构。3、在陕南地区胜长坝剖面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碑湾段发现了全球埃迪卡拉纪标准化石Cloudina和Sinotubulites。这些发现扩大了Cloudina–Sinotubulites生物组合带在陕南地区的分布范围(过去仅见于陕南李家沟剖面)。4、在陕南地区胜长坝剖面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碑湾段报道和描述了新类型管状化石Unicyliatum shengchangbaensis gen.et sp.nov.(胜长坝单层圆管新属新种)以及疑似的Sinospongia typica(标准震旦海绵)化石。U.shengchangbaensis gen.et sp.nov.整体呈圆柱状,单层管壁,两端开口,管壁上发育规整密集的横脊。新属新种与同时期的化石(例如:Corumbella)在纹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5、在陕南地区胜长坝剖面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碑湾段发现了与寒武纪早期形态相似的锥管状化石以及其他未命名的新类型化石。这些与寒武纪早期化石(例如:Conotheca)形态相似的化石类型提供了研究埃迪卡拉纪末期普遍存在的锥管状化石与寒武纪早期锥管状化石之间演化关系的重要线索。6、胜长坝剖面硅化化石生物组合与白马沱剖面硅化化石生物组合都经历过搬运作用。化石管体的长轴方向有微弱的定向性,均以略微优选的方向与层面平行保存,而且化石管体保存不完整。7、修正了关于陡山沱组地层学的传统认识。陕南左家湾剖面的陡山沱组,由于地层连续、出露完整,是陕南宁强地区传统经典的标准剖面。我们在过去划分的陡山沱组中发现了寒武纪早期的典型管状化石(例如:Conotheca、Siphogonuchites、Cambrotubulus),再通过区域地层序列对比研究后认为,左家湾该剖面过去划分的“陡山沱组”,至少其中的部分地层应该是寒武纪早期的。8、限定了陕南地区陡山沱组沉积时限,约为633–551 Ma。黎坪剖面陡山沱组底部泥岩中所获得的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632.9±6.96 Ma,上部砂岩中所获得的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558.5±5.94 Ma,结合三峡地区陡山沱组顶部年龄551 Ma,得出了陕南地区陡山沱组沉积时限。

刘建东[8](2020)在《高构造应力缓倾斜厚大矿体厚硬顶板与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及沉降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缓解国家部分能源和资源供应危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区域构造和高海拔特点决定了矿产资源开采面临着高构造应力扰动和脆弱生态保护问题。充填开采可减小地表沉陷,保护地表生态,是高海拔矿区地下采矿方法的首选。充填开采覆岩以完整的弯曲带结构形式存在,使得水平构造应力对覆岩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围绕高构造应力环境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顶板沉降问题,采用人工智能、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构造应力环境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顶板与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和变形规律以及沉降控制对策,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PSO-ERF算法的矿区三维地应力反演方法。将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RF)算法和高效寻优的粒子群(PSO)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粒子群寻优改进随机森林模型(ERF)的地应力实测值-地应力场模型边界参数反演算法(PSO-ERF),确定其算法流程和实现步骤,基于该算法提出了矿区三维地应力场反演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甲玛矿区地应力场反演,其结果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建立了构应力作用下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顶板沉降力学模型。分析了水平构造应力对覆岩移动和变形的影响机理,得出水平构造应力有利于减小顶板沉降的结论。将充填体视为弹性地基、顶板岩层视为深梁,采用弹性地基上的简支深梁模型表述坚硬厚大顶板下缓倾斜(水平)厚大矿体充填开采的覆岩移动问题,利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和弹性力学分析方法,推导了构造应力作用下充填开采顶板应力应变的解析解;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充填体地基系数、水平应力侧压系数、开采深度、采充长度等因素对顶板沉降的影响,明确了充填体与顶板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大面积开采充填体强度与顶板沉降控制的相互影响机理。(4)揭示了构造应力作用下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侧压系数和充填体强度下顶板沉降和盘区矿柱支承压力变化规律,分析了水平构造应力有利于减小顶板沉降的应力拱效应,揭示了水平构造应力具有将顶板垂直应力部分转移至矿体两端围岩中的作用机理,侧压系数越大,应力转移效果越显着。(5)提出了构造应力作用下考虑地表沉降控制的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充填体强度设计方法。建立充填体地基系数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依据地表沉降与充填体地基系数的关系,提出基于地表沉陷控制等级的缓倾斜厚大矿体两步骤嗣后充填开采充填体强度设计与配比参数反演方法。论文研究成果对于高构造应力矿区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和地表沉降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相关成果也可应用于同类矿体条件的自重应力型矿山充填开采领域。论文有图87幅,表18个,参考文献180篇。

冯书静[9](2020)在《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文中认为温州矾矿指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及周边乡镇的明矾石矿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察温州矾矿大岗山、水尾山和鸡笼山三个矿段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材料和口述史资料,展开技术史视角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本论文不仅弥补了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揭示温州矾矿工业遗址、工业考古与技术史的关系,以及工业考古个案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以及特定时期内矾矿的历史影响;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探讨各遗址的历史年代问题及遗址布局存在的科学内涵,考察温州矾矿“水浸法”炼矾工艺及设施改进;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复原并绘制焙烧炉炉型结构示意图,展示温州矾矿焙烧及炉型演进情况;比较古今中外炼矾工艺,探讨温州矾矿炼矾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基于本文对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研究,总结关于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观点如下:保存和复原包含在温州矾矿工业遗址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初步确定其历史年代,即温州矾矿明矾业最晚始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庚辰日;清早期为民营生产模式,清中期开始官营,清末出现民营股份制经营模式;民国(1912-1949)期间的经营模式为官督商办;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于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私营、公私合营逐渐走向国有企业模式。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明矾产地分布情况,结合温州矾矿历史阶段的明矾外销,探讨温州矾矿明矾业的历史重要性;发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温州矾矿明矾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对温州矾矿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阐释。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温州矾矿开采最开始采用露天法,清朝时期采用无留柱窿道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其中,溪光采矿遗址和雪花窟遗址均为无留柱窿道法;溪光采矿遗址约为清代中期或更早,雪花窟采矿遗址大约为晚清时期;水尾山深洋矿洞群和鸡笼山南洋矿洞群均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对于采矿业来讲,矿产资源本身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技术可行性是其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需要却是采矿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矾矿炼矾车间选址和布局,按照工业地理学理论建设,反映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的互补与联系。对温州矾矿技术发展特征及内涵进行新解释。综合分析发现,温州矾矿600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浸法”炼矾工艺,其核心为煅烧-风化-溶解-结晶;虽然该工艺比较保守,但其各生产工序的设施在不断演进。其中,借助CAD复原焙烧炉,考察炉型演变序列,阐释业已消逝的传统焙烧技术,为明矾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见证;结合矾矿明矾产量,对焙烧炉生产技术与明矾产量关进行了新解释。同时,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温州矾矿的加温溶解主要采用逆流循环洗涤法;矾矿炼矾场址的各工序按地势由高到低布置,遵照物料运输最省力原则,其对机械化生产前的工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工业考古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扩展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比较分析西方工业考古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工业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考古调查,借助多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阐释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科技内涵等内容。同时,工业考古为技术史研究提供详实的物质证据和数据信息,技术史反过来又有助于工业考古阐释其背后的技术特征及内涵和工业社会等深层次内容。

成升魁,沈镭,封志明,钟帅[10](2020)在《中国自然资源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大规模、长时期、持续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活动推动下,中国自然资源研究形成了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区的综合集成的发展特色,并且在"任务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创建了较为系统的资源科学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论体系。面对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国家对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重大需求,推动建立并完善独立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和研究的发展过程,着重论述了不同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及特点,完成了对不同时期历史机遇的总结与展望。可以发现:中国自然资源研究已经形成了国家需求导向并引领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未来应继续坚持以多学科整合为特色的综合研究范式,开拓中国特色的资源科学系统研究新视角;加快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完善资源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资源科学的学科史研究,厘定资源科学与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积极引入大数据理论框架及技术优势,创新"自然资源大数据"或"资源利用大数据"等相关理论及技术,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动态评价方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自然资源本底及其与生态环境综合影响评价方面的决策支持,探索解析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系统关联机制。

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主要科技论着目录(1957—1985)(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主要科技论着目录(1957—1985)(论文提纲范文)

(3)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第一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阶段分期
    第二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
第二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单一的地质题材取向
    第三节 多元化的主题表达
第三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超越
    第二节 营造独特的文学空间
    第三节 行业性与文学性的兼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世纪以前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附录2 新世纪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复杂岩溶矿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研究及充水条件辨识 ——以云南毛坪铅锌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区充水条件研究
        1.2.2 水化学组分演化研究
        1.2.3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滇东北毛坪铅锌矿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基础地质与成矿背景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成矿背景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含水岩组划分
        2.3.2 矿区开采历史
        2.3.3 关键水文地质问题
    2.4 研究工作概况
        2.4.1 水文地质调查
        2.4.2 河床扰动试验
        2.4.3 样品采集分析
第三章 基于硝酸盐组分的浅层水源识别
    3.1 地下水补给来源
        3.1.1 地下水硝酸盐特征
        3.1.2 浅层水源补给识别
    3.2 地下水径流通道
        3.2.1 跨层联系通道
        3.2.2 优先径流通道
        3.2.3 通道深度特征
    3.3 硝酸盐动态特征
        3.3.1 季节尺度的动态特征
        3.3.2 暴雨事件中动态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元同位素的深层水源识别
    4.1 热水补给来源
        4.1.1 热水水化学特征
        4.1.2 补给高程与时期
    4.2 热水循环深度
        4.2.1 热储温度计算
        4.2.2 循环深度计算
    4.3 水岩相互作用
        4.3.1 放射性Sr来源
        4.3.2 深部碳源补给
        4.3.3 硫同位素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区地表河流渗漏补给模式辨识
    5.1 渗漏条件分析
        5.1.1 前人研究基础
        5.1.2 河道沉积结构
    5.2 低电导率指示
        5.2.1 低电导率背景
        5.2.2 钻孔稀释试验
    5.3 水文动态指示
        5.3.1 水温序列监测
        5.3.2 河床扰动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采影响下的矿区充水条件演化
    6.1 水文地球化学演化
        6.1.1 时空演化特征
        6.1.2 地球化学过程
        6.1.3 演化过程研究
    6.2 矿区充水通道变化
        6.2.1 地下水位变化
        6.2.2 径流途径变化
    6.3 矿区充水水源变化
        6.3.1 补给来源变化
        6.3.2 补给比例计算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5)古老大陆地壳的成熟稳定过程:以扬子陆核的垂向演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克拉通
        1.2.2 古老地壳与TTG岩石
        1.2.3 TTG岩石的时空演化特点
    1.3 设计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问题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地质背景与研究对象
    2.1 扬子克拉通与崆岭地体
    2.2 样品描述
    2.3 岩相学特征
第三章 分析方法
    3.1 样品的前处理
        3.1.1 岩石薄片与粉末样品的制备
        3.1.2 矿物的分选与制靶
    3.2 全岩测试分析手段
        3.2.1 主量元素分析
        3.2.2 微量元素分析
        3.2.3 Rb-Sr、Sm-Nd同位素分析
    3.3 矿物化学测试分析手段
        3.3.1 光学与扫描电镜显微成像及成分分析
        3.3.2 锆石U-Pb SHRIMP定年
        3.3.3 锆石U-Pb LA-ICP-MS定年
        3.3.4 锆石Lu-Hf同位素示踪
        3.3.5 磷灰石包裹体的电子探针分析
    3.4 矿物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第四章 崆岭古元古代花岗岩反映古老大陆地壳的成分分层
    4.1 古元古代花岗岩的分析结果
        4.1.1 花岗斑岩岩脉
        4.1.2 粗粒花岗岩岩体
        4.1.3 SHRIMP与LA-ICP-MS锆石U-Pb定年对比
    4.2 花岗斑岩的太古宙花岗质片麻岩围岩的分析结果
    4.3 古元古代花岗岩的岩石成因
        4.3.1 崆岭古元古代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
        4.3.2 古元古代花岗岩形成于太古宙大陆地壳的深熔作用
        4.3.3 微量元素模拟还原花岗岩的深部太古宙英云闪长岩物源
        4.3.4 古元古代花岗岩岩石成因中基性岩浆的贡献
    4.4 太古宙的深部英云闪长岩源区与浅部花岗质片麻岩围岩
    4.5 扬子克拉通古元古代的持续伸展事件
第五章 扬子陆核较厚的太古宙奥长花岗质大陆地壳
    5.1 崆岭杂岩内的基性岩脉,以及其太古宙奥长花岗质捕虏体和围岩
        5.1.1 全岩的地球化学组成
        5.1.2 锆石的形态学、U-Pb定年和Lu-Hf示踪结果
    5.2 太古宙奥长花岗质捕虏体和围岩中锆石的成因分析
        5.2.1 锆石寄主矿物中的磷灰石包裹体电子探针分析
        5.2.2 磷灰石包裹体的拉曼光谱学特征
        5.2.3 围岩和捕虏体的锆石成因
    5.3 基性岩脉与太古宙奥长花岗质地壳的混染作用
        5.3.1 基性岩浆混染了深部地壳来源的奥长花岗岩捕虏体
        5.3.2 基性岩脉中的锆石:捕虏晶还是受地壳混染而结晶的产物?
    5.4 不同深度的太古宙奥长花岗质地壳:锆石中磷灰石包裹体压力
第六章 扬子克拉通古老大陆地壳在中太古代的成熟稳定
    6.1 扬子陆核太古宙大陆地壳组成的垂向分异
    6.2 扬子陆核较厚的太古宙奥长花岗质地壳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致谢
参考文献

(6)东南太平洋富稀土区沉积物—海水界面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海水中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
        1.2.1 稀土元素的来源
        1.2.2 稀土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
        1.2.3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其特征
        1.2.4 太平洋海水中稀土元素研究进展
    1.3 稀土元素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早期成岩过程
        1.3.1 沉积物-海水界面的早期成岩过程
        1.3.2 孔隙水中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
    1.4 稀土元素在沉积物中的研究进展
        1.4.1 富稀土沉积物中的赋存相态研究
        1.4.2 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研究进展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水文环境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稀土元素相关参数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主要仪器及装置
        3.2.2 主要试剂
        3.2.3 实验器材清洗过程
    3.3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3.3.1 海水
        3.3.2 沉积物
        3.3.3 孔隙水
    3.4 分析方法
        3.4.1 海水分析方法
        3.4.2 沉积物分析方法
第四章 孔隙水中稀土元素测试方法的建立
    4.1 孔隙水中稀土元素测试方法进展
    4.2 富集与测试流程
    4.3 实验最佳pH
    4.4 洗脱体积
    4.5 洗脱酸浓度
    4.6 有机质络合作用
    4.7 质控数据
    4.8 所需的最小孔隙水样品量
    4.9 小结
第五章 稀土元素在海水、孔隙水和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特征
    5.1 海水中稀土元素的分布变化规律和存在形态分析
        5.1.1 溶解态稀土元素垂向分布
        5.1.2 溶解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5.1.3 海水中的Ce异常
        5.1.4 小结
    5.2 孔隙水中稀土元素的分布变化规律和存在形态分析
        5.2.1 沉积物海水界面氧化还原环境分析
        5.2.2 溶解态稀土元素垂直分布
        5.2.3 溶解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5.2.4 小结
    5.3 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分析
        5.3.1 沉积物总量分析结果
        5.3.2 沉积物受热液影响
        5.3.3 沉积物相态淋滤实验结果
        5.3.4 小结
    5.4 稀土元素在沉积物-海水界面迁移、转化和富集机制的研究
        5.4.1 海水与孔隙水之间稀土元素的迁移转化
        5.4.2 沉积物与水体之间稀土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
        5.4.3 深海沉积物中控制稀土元素富集的因素
        5.4.4 稀土元素在研究区沉积物中的自生累积通量
        5.4.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未来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陕南及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纪末期管状化石生物群及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第二章 论文选题及技术路线
    2.1 论文选题
    2.2 研究目的
    2.3 技术路线
    2.4 工作总结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3.1 大地构造背景
    3.2 地层学背景
第四章 系统古生物学
    4.1 化石埋藏学
    4.2 背景概况
    4.3 Cloudina
        4.3.1 小引
        4.3.2 Cloudina描述和讨论
    4.4 Sinotubulites
        4.4.1 小引
        4.4.2 Sinotubulites quadratus sp.nov.系统古生物学
        4.4.3 Sinotubulites其他种
    4.5 Bambootubus nodus gen.et sp.nov
    4.6 Unicyliatum shengchangbaensis gen.et sp.nov
    4.7 “似寒武纪型”化石
    4.8 未命名化石
    4.9 Cloudina–Sinotubulites组合带
第五章 陕南埃迪卡拉系地层学
    5.1 岩石地层学
    5.2 地层学框架
    5.3 地质年代学
        5.3.1 样品采集
        5.3.2 测试结果
        5.3.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高构造应力缓倾斜厚大矿体厚硬顶板与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及沉降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矿区地质特征与地应力分布规律
    2.1 矿区地质特征
    2.2 矿岩物理力学参数试验
    2.3 矿区地应力测量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PSO-ERF算法的三维地应力场智能反演
    3.1 参数反演的基本理论
    3.2 参数反演的PSO-ERF智能算法模型
    3.3 基于PSO-ERF算法的三维地应力场智能反演
    3.4 本章小结
4 构造应力环境充填开采充填体与顶板相互作用机理
    4.1 充填开采覆岩结构特征
    4.2 构造应力对覆岩变形的影响机理
    4.3 充填开采覆岩变形力学模型及求解
    4.4 充填体与顶板相互作用机理
    4.5 本章小结
5 构造应力作用下充填开采覆岩移动规律
    5.1 数值模拟方案及模型建立
    5.2 不同侧压系数和充填体强度覆岩移动规律
    5.3 不同侧压系数和充填体强度盘区矿柱支承压力变化规律
    5.4 矿体回采过程地表沉降与支承压力显现规律
    5.5 本章小结
6 胶结充填材料力学性能预测与配比参数反演
    6.1 胶结充填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6.2 低温环境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6.3 胶结充填体需求强度计算
    6.4 基于PSO-ERF模型的胶结充填材料配比参数反演
    6.5 本章小结
7 工程实践与应用
    7.1 充填系统概况
    7.2 甲玛矿区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测
    7.3 实测数据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工业考古研究
        1.1.1 工业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1.1.2 国外工业考古研究
        1.1.3 国内工业考古研究
    1.2 明矾史研究
        1.2.1 国外明矾史研究
        1.2.2 国内明矾史研究
    1.3 温州矾矿相关研究
    1.4 小结
2 论文选题
    2.1 研究内容及意义
    2.2 研究思路及框架
    2.3 研究方法
    2.4 史料来源
    2.5 创新点
3 温州矾矿历史文献考察
    3.1 地理、地质概况
    3.2 历史沿革
        3.2.1 明清时期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
        3.2.3 新中国成立后
    3.3 生产状况
    3.4 运输销售
    3.5 采矿炼矾工艺技术
        3.5.1 采矿工艺技术
        3.5.2 主要炼矾工艺技术
        3.5.3 其他炼矾工艺技术
    3.6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
        3.6.1 资源综合利用
        3.6.2 矿区整改及环境治理
    3.7 工人教育及企业办社会
    3.8 小结
4 温州矾矿田野考古调查
    4.1 采矿遗址
        4.1.1 溪光采矿遗址
        4.1.2 水尾山采矿遗址
        4.1.3 雪花窟采矿遗址
        4.1.4 南洋400平硐
        4.1.5 南洋312平硐
    4.2 炼矾遗址
        4.2.1 鸡角岭炼矾遗址
        4.2.2 溪光炼矾遗址
        4.2.3 福德湾炼矾遗址
        4.2.4 主厂区炼矾遗址
        4.2.5 其他炼矾遗址
    4.3 小结
5 温州矾矿炼矾工艺及设施演进
    5.1 “水浸法”炼矾工艺化学原理
    5.2 焙烧及其设施
        5.2.1 第一代焙烧炉
        5.2.2 第二代焙烧炉
        5.2.3 第三代焙烧炉
        5.2.4 第四代焙烧炉
    5.3 风化及其设施
        5.3.1 无底木桶浸取设施
        5.3.2 石-竹-草结构风化车间
        5.3.3 砖-瓦-木结构风化车间
    5.4 溶解及其设施
        5.4.1 逆流循环洗涤溶解
        5.4.2 滚筒洗砂-蒸汽加温溶解
    5.5 结晶及其设施
        5.5.1 简易结晶设施
        5.5.2 矿硐内结晶设施
        5.5.3 半机械化结晶设施
    5.6 小结
6 讨论
    6.1 温州矾矿历史价值
        6.1.1 遗址年代问题
        6.1.2 温州矾矿在中国明矾石矿中的历史情况
        6.1.3 历史时期内的明矾外销
    6.2 温州矾矿技术价值
        6.2.1 炼矾工艺技术特征及内涵
        6.2.2 焙烧炉演变序列
        6.2.3 中外非金属矿工业遗存比较
    6.3 工业考古的几点思考
        6.3.1 基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6.3.2 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之关系
7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7-2019年间对温州矾矿相关人员的采访情况
附录B 温州矾矿老窑(即二代焙烧炉)二十四工种岗位资料
附录C 解放前温州矾矿使用的部分生产工具草图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中国自然资源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资源综合研究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2“任务带学科”建立了资源科学的学科基础
3 自然资源综合研究的历史机遇推动了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初步创建
4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四、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主要科技论着目录(1957—1985)(论文参考文献)

  • [1]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D]. 王嫣婕.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西北大学地质学科初探(1902-1949)[D]. 魏秦星. 西北大学, 2021
  • [3]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D]. 高心怡.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复杂岩溶矿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研究及充水条件辨识 ——以云南毛坪铅锌矿为例[D]. 黄荷.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5]古老大陆地壳的成熟稳定过程:以扬子陆核的垂向演化为例[D]. 郭晋威.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6]东南太平洋富稀土区沉积物—海水界面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刘洪娜.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1(01)
  • [7]陕南及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纪末期管状化石生物群及地层学研究[D]. 梁丹丹. 西北大学, 2021(12)
  • [8]高构造应力缓倾斜厚大矿体厚硬顶板与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及沉降控制[D]. 刘建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9]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D]. 冯书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10]中国自然资源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 成升魁,沈镭,封志明,钟帅. 自然资源学报, 2020(08)

标签:;  ;  ;  ;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重大科技着作目录(1957-198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