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郝梦圆[1](2021)在《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包头市Z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介,以其海量的信息、共享的资源、个性化的内容等特点,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网络用户低龄化日益凸显,小学生成为重要的网络使用群体。因此,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既是强化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开展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能够规范小学生的网络行为,促使他们文明上网,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社会、学校和家庭应作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一方面,社会要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为小学生营造积极的网络道德教育氛围;另一方面,学校要对小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小学生学习网络道德规范;同时,家庭要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着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本研究聚焦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样本学校的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以此发现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并不充分,从社会层面看,网络道德教育关注力度不够,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良好的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尚未形成;从学校层面看,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内容比例少、途径较单一,且教师对网络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足;从家庭层面看,网络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家长的网络道德教育意识淡薄,正向引导不足。针对现阶段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提高全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的关注度,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健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提升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强化家庭的道德影响力等方面提出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吕怡慧[2](2021)在《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文中指出时下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无线网络覆盖面扩大,手机使用率提高,使用网络获取信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但网络上横行的负面信息正冲击着现有的社会秩序,不断突破未成年人的心理防线,阻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尤其像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虚假等不良信息,对处在特殊成长阶段、好奇心重、喜欢模仿但辨别能力较低的未成年人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容易促使未成年人滋生犯罪心理,诱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这些由网络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主体年龄低龄化、手段暴力化趋势,涉性犯罪增多,亟需积极治理。重视网络因素在未成年人犯罪与预防中所“发挥”的作用,找寻网络不良信息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原因,以源头治理、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因网络不良信息而诱发的犯罪问题,整治网络“原住民”成长的网络环境,实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网络不良信息的概念,表现特点以及对未成年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根据现有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成年人在网络因素诱发下实施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阐述如何有效治理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部分分析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类型和特点。网络不良信息中,较为常见的是暴力、色情信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这些不良信息如何诱使未成年人产生犯罪动机,或者在其滋生犯罪动机的基础上,如何强化其犯罪心理,使其实施犯罪的可能性增大。第三部分剖析从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到形成犯罪行为整个过程中多种相互作用的因素。一方面,在未成年人犯罪形成过程中,网络不良信息通过强化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弱化内在控制系统和外在控制系统促使未成年人产生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实践中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监管治理中,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监管责任不清晰,网站和网络新媒体平台等对信息发布的审核过于形式化,以及家庭、学校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欠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扩大催化、诱发了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最后一部分针对目前由网络不良信息存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对具有可操作性的、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立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网络各企业、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同时通力合作,从源头上、外部监管上共同清理网络空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李苗苗[3](2021)在《新时代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步入新时代,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近10亿的中国人在网络上获取他们想要掌握的信息,交流他们对于某个热点事件的看法,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求知途径,还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同时,对于国家、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也会因其接受知识的不同而产生理念冲突。青少年网民是网络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比例占我国网民总数的二分之一强。而新时代的青少年任务艰巨,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而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过度的关键期,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传统的单一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积极利用新时代网络带给我们的机遇,克服其负面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新时代为研究背景,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视角。首先,从新时代、网络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新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着重指出新时代网络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即新时代网络既丰富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教育载体,又强化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新时代网络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体现在新时代网络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工作方法改革创新、教育效果优化提升。挑战体现在弱化了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加剧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针对新时代网络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把重点放在积极发挥新时代网络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优势。学校要充分发挥其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社会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家庭要重视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青少年要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四方联动,形成合力,使得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做得到位、落到实处、收到效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好入口关。
蔡漫纯[4](2020)在《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研究 ——以J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网络作为新时代技术的产物,注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随着网络进入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作为当代高中生也不可避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当代高中生处于这样的成长和生活环境,对网络这样的新兴事物接受度非常高,然而网络世界复杂多变,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对高中生成长的影响不得不重视。自“互联网+”提出后,互联网更是成为教育领域的讨论热点,一方面网络文化为我国高中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双面性也相应会为高中生的人际交往带来挑战。本文以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作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搜集、查阅、整理,主要对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已有研究成果、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整合,能为笔者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针对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进行实证调查,以J市Y高中、D高中、H高中为调查场所,在高一、高二、高三随机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高中生的上网情况和人际交往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查发现,网络文化总体上对当代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比较正面。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络文化对当代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在年级、住宿、生源地、独生子女、班干部、学业水平等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虽然网络文化总体上对当代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比较积极正面,但是与此同时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高中生人际交往也出现了消极影响。笔者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当代高中生的真实想法,了解教育者和家长对当代高中生上网的具体态度和教育观念等,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潜在原因。根据实证调查的结果,针对网络文化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和原因分析,笔者从多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学校应注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素养,加强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积极的网络氛围。
肖曾柯[5](2020)在《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在四川藏区的广泛普及,以QQ、微信、快手、抖音等基于移动媒体而诞生的新型社交网络深受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的喜爱。缺失与父母面对面的交流,移动社交网络成为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与父母交流沟通最主要的工具;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和陪伴,移动社交网络成为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陪伴;因文化、代沟的差异缺少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监护人的沟通,娱乐和聊天交友成为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最主要的目的。移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进行交流沟通、调节情绪、信息获取、消遣娱乐的首要平台,在其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化状况。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移动社交网络和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状况的关系出发,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初一至高二的留守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究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其社会化状况所产生的影响。首先结合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的结果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以及社会化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以呈现其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及其社会化的现状、特点。在此基础上,借助相关、回归分析方法从使用强度、依赖程度、使用态度这三方面来考察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交往、学习能力、心理情感、国家认同等社会化状况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的社会化状况具有特殊性。留守青少年仅在生活技能这一维度上要高于非留守;在社会交往、学习能力、性格行为、道德行为以及心理情感上都要低于非留守。第二,在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情况方面,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娱乐化倾向明显,留守青少年在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和依赖程度上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第三,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营造新的社会环境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了显着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强度、依赖程度、使用态度都会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的社会化状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而言,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学习能力、生活技能、道德行为产生了负向影响,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心理情感、国家认同产生了正向影响,而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的性格行为却没有影响。最后本文针对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情况所产生的影响在经过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较系统性地从多维度提出了正向促进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的对策:一是留守青少年父母要善于借助移动社交软件加强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二是学校及老师要承担起促进留守青少年正常社会化的角色;三是加强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新媒介素养教育;四是加强四川藏区村落文化设施建设;五是引导发挥公益组织、社会力量的作用。以期促进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的良性发展,帮助其更好地茁壮成长、更好地融入社会。
吴月华[6](2020)在《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游戏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青少年道德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研究以上海七所中学的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纸质问卷调查了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并以社会认知理论为框架对其具体的影响因素、路径和机制予以了分析。研究发现:网游青少年的实际道德行为频次和道德环境感知都显着低于不玩网游的青少年;最常玩网络对战类游戏的青少年的道德行为频次显着低于其他类游戏玩者。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进一步发现:网游时间、网游环境中的非道德行为和道德环境感知均可以显着预测网游青少年的道德表现,同时各变量之间还通过相互介导对道德行为施有间接作用。
马赫[7](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何泉蓉[8](2020)在《听障儿童网络使用行为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在互联网普及度和信息可及性大幅提高的今天,听障儿童已经被卷入到了复杂多变的网络世界中,成为数亿网民的一部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听障儿童亦是如此,相比健听儿童,他们在使用网络时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而交流障碍导致他们在网上遭遇风险时无法及时和家长老师们反映,长此以往可能会对听障儿童造成一些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为了探索网络时代听障儿童面临的问题,本文以佛山市某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听障儿童的网络使用特点、网络媒介素养水平以及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从家长和学校教育角度分析影响听障儿童使用网络的因素,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一)听障儿童网络依赖性较强,上网动机偏娱乐性;(二)听障儿童整体网络媒介素养水平较低;(三)网络对听障儿童机遇与风险并存;(四)使用网络未对听障儿童的社会融入产生积极影响;(五)家庭、学校对听障儿童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力度不足。本文最后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从听障儿童、家长、学校和政府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同时呼吁社会各方关心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白昕鹭[9](2020)在《小学生网络交往现状研究 ——以沧州市孟村县Z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分享和交互信息。网络不仅拓展了传统交往方式,也重塑了生活方式。“网络化”的浪潮就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下产生了。因此,本论文关注的是网络影响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化。本研究是以沧州市孟村县Z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研究有针对性的论述了网络与小学生社会化的有关现象,其中理论的启发意义、参考价值很大。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掌握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对沧州市孟村县Z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掌握了一手数据,并对问卷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整理,掌握小学生网络交往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交往现状、网络交往产生影响的实际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思考造成形成此现状的起因,并提出引导小学生网络交往的相关对策,减少网络交往的消极作用。使小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论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简单介绍了本研究的问题提出、研究意义、核心概念定界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然后对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创新点进行了介绍,最后补充了研究思路图。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小学生网络交往现状调查。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小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是小学生网络交往现状的相关问题,包括5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网络交往结构;第二个维度是关于网络交往规模与和内容;第三个维度是关于上网的态度、行为的区别;第四个维度是关于网络交往、现实交往之间的关系;第五个维度是关于影响网络交往因素。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小学生每次上网主要以半小时以内和半小时左右;网络交流主要方式是聊天工具、直播工具、网络游戏这三项;上网目的主要目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娱乐消遣(玩游戏或看短视频等)、讨论学习、参与兴趣群体;深入分析和讨论小学生网络交往现状的调查结果。第三部分是第二章剖析网络交往影响小学生的哪些方面。概述和分析了小学生网络交往的影响和存在的危险,分析了网络交往的利与弊,指出了小学生网络交往中存在的消极影响的缘由。第四部分是第三章引导小学生安全网络交往的措施。本研究提出详细的建议,针对小学生本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四个层面,以帮助小学生避免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引导小学生健康网络交往等。
徐瑶[10](2020)在《农村初中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村互联网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初中生接触网络,而学生的网络应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焦虑。因此,无论是针对农村初中生网络应用的宏观研究还是针对各个群体或个人的研究都存在着必要性和迫切性。农村初中生作为农村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发展任务也在吸引研究者进一步关注这一群体的互联网应用。本文旨在对农村初中生的网络行为展开调查,探究新时期他们的网络行为现状,并且进一步考察他们的网络行为与学业成绩、人际交往、参与活动态度、身体状况的相关关系,以回应公众对网络行为的质疑和困惑,引导农村初中生发挥网络的积极效用,为促进其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调查采用班级整群抽样法,选取400余名农村初中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约28.9%的农村初中生上网时长过长;网络社交频率最高;网络行为水平不高;上网场所集中在家;上网设备主要是手机;上网安全存在隐患;约97.4%的家长对子女上网进行干预,约72%的教师认同学生上网。第二,不同群体学生的网络行为及相关要素存在差异。留守或寄宿学生的网络行为频率更低,上网设备种类更少;网络行为及相关因素存在性别差异;初二学生网络行为频率更高,上网条件更好,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也更多;不同家庭收入的学生网络行为存在分化,高家庭收入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的上网设备,家长干预更多。第三,学生不同的网络行为对发展的影响不一致,不同人群的同一网络行为对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网络学习和其他网络行为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不一致;网络行为对于人际交往一般具有正向影响;网络学习、高阶网络行为和参与活动态度更多呈正向相关;网络行为对于学生身体状况影响较小;相对同类型群体而言,寄宿留守学生、男生、初二学生、高收入家庭学生,他们的网络行为对发展具有更多正向作用。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包头市Z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网络用户低龄化现象引起社会关注 |
2.小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繁发生 |
3.新时代网络社会文明体系亟需构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1.核心概念界定 |
2.国内外相关研究 |
3.已有研究述评 |
二、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内容分析 |
(一)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之举 |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强化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 |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培养小学生网络道德的内在之需 |
(二)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 |
1.基础道德教育 |
2.网络道德意识规范教育 |
3.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
4.网络道德心理规范教育 |
5.网络相关法律法规教育 |
三、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设计与问题分析 |
(一)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
1.研究工具分析 |
2.研究样本分析 |
3.问卷的发放与整理 |
(二)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1.小学生触网年龄早,自控力较差 |
2.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相对滞后 |
3.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
4.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相对弱化 |
四、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从社会层面看,对网络道德教育关注度不够 |
1.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2.良好的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尚未形成 |
(二)从学校层面看,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不健全 |
1.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目标不明确 |
2.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内容比例少 |
3.学校网络道德教育途径较单一 |
4.教师对网络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足 |
(三)从家庭层面看,家长对网络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 |
1.家长的网络道德教育意识淡薄 |
2.家长的网络道德教育正向引导不足 |
五、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
(一)提高全社会网络道德教育意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
1.完善网络道德教育的法律法规 |
2.加强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
(二)健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
1.明确网络道德教育目标,强化具体要求 |
2.丰富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凸显阶段任务 |
3.拓展学校网络道德教育途径,改善实施方法 |
4.强化教师网络道德教育意识,丰富教学实践 |
(三)提升家庭网络道德教育关注度,增强家庭道德影响力 |
1.家长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
2.家长加强对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2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家长调查问卷 |
附录3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2)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网络不良信息的概述 |
第一节 网络不良信息的界定 |
一、网络不良信息的概念 |
二、网络不良信息的表现特点 |
三、网络不良信息与其他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
一、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 |
二、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的人际关系建构 |
三、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
第二章 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及特点 |
第一节 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 |
一、受暴力信息影响引起的暴力型犯罪 |
二、受色情信息影响引起的性犯罪 |
三、受虚假信息影响引起的骗财型犯罪 |
四、受传授犯罪方法信息影响引起的窃财型犯罪 |
第二节 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特点 |
一、主体年龄低龄化发展 |
二、主观侵财性目的明显 |
三、行为暴力性加重 |
四、性犯罪占比提升 |
第三章 未成年人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引起犯罪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机制 |
一、网络不良信息强化未成年人犯罪的内部推力 |
二、网络不良信息增强未成年人犯罪的外部拉力 |
三、网络不良信息弱化未成年人行为的内在控制系统 |
四、网络不良信息削弱未成年人行为的外在控制系统 |
第二节 网络不良信息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原因 |
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体系不完善 |
二、家庭对用网情况的监护不合理 |
三、学校对网络素养教育培养不重视 |
四、行业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审核不规范 |
第四章 网络不良信息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 |
第一节 制度预防:健全网络保护的制度体系 |
一、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立法 |
二、制定网络信息内容分级制度 |
三、建立专职的基层网络安全监察机构 |
第二节 技术预防:强化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管理 |
一、建立未成年人网络身份“识别”系统 |
二、利用搜索引擎技术建立网络“失信”黑名单 |
三、设立并推广未成年人专门网站 |
第三节 社会预防:强化未成年人合理用网教育 |
一、行业强化内部自律机制 |
二、学校加强用网教育指导 |
三、组建青年网络社工队伍 |
第四节 心理预防:纠正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
一、利用“贝克认知疗法”建立正确认知 |
二、利用“情感转移疗法”转移消极情绪 |
三、利用“行为主义疗法”强化正性行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新时代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2 新时代网络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2.1 新时代网络 |
2.1.1 新时代 |
2.1.2 网络 |
2.2 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
2.2.1 青少年及其生理、心理特征 |
2.2.2 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
2.3 新时代网络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
2.3.1 新时代网络满足了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
2.3.2 新时代网络的负效应迫切要求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
2.3.3 新时代网络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
3 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
3.1 调查基本情况及调查数据分析 |
3.1.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3.1.2 调查的数据分析 |
3.2 新时代网络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
3.2.1 丰富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3.2.2 创新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
3.2.3 提升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3.3 新时代网络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
3.3.1 挑战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权威 |
3.3.2 冲击了传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3.3.3 加剧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
3.4 新时代网络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原因分析 |
3.4.1 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不到位 |
3.4.2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途径不适应新时代网络的要求 |
3.4.3 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作用发挥不够 |
3.4.4 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 |
4 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4.1 发挥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4.1.1 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 |
4.1.2 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 |
4.1.3 加强青少年校园网站建设和维护 |
4.2 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网络环境 |
4.2.1 加强红色网站建设 |
4.2.2 完善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宣传体系 |
4.2.3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
4.3 重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
4.3.1 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 |
4.3.2 家长要以身作则 |
4.3.3 加强家校联系 |
4.4 新时代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
4.4.1 青少年要提升网络认知水平 |
4.4.2 青少年要提高网络道德素质 |
4.4.3 青少年要加强网络法律素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青少年部分) |
附录2 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访谈提纲(老师部分)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研究 ——以J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文化 |
二、网络文化 |
三、人际交往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二、合作博弈论 |
三、人际需要三维理论 |
四、自我呈现交往理论 |
第三章 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内容 |
一、调查问卷的对象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数据处理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当代高中生上网基本情况结果分析 |
二、当代高中生网络人际交往基本情况结果分析 |
三、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结论 |
第四章 网络文化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网络文化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
一、有利于扩展高中生人际交往范围 |
二、有利于丰富高中生人际交往方式 |
三、有利于提高高中生人际交往效率 |
第二节 网络文化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
一、造成高中生人际交往信任度的下降 |
二、造成高中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 |
三、造成高中生网络道德的缺失 |
四、造成高中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偏离 |
第三节 网络文化影响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原因分析 |
一、网络文化本身特点的迎合 |
二、高中生身心社会化的发展需求 |
三、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
四、家庭教育的疏忽 |
五、当代高中生成长环境的改变 |
第五章 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 |
一、提升高中生自律能力,合理上网 |
二、发挥同辈群体的教育功能 |
三、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兴趣爱好 |
第二节 学校应注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相结合 |
一、树立“科学引导,有效开展”的管理理念 |
二、建立规范的网络管理制度 |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
四、重视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理教育 |
第三节 提高教师教育素养,加强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 |
一、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网络教育素养 |
二、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 |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
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
第四节 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
一、清楚认识网络文化中的人际交往,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
二、家长要提高网络素养,以身作则 |
三、关心孩子,理性看待上网行为 |
第五节 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积极的网络氛围 |
一、建立健全网络监管体制 |
二、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移动社交网络的研究 |
1.2.2 留守青少年社会化的研究 |
1.2.3 移动社交网络对留守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研究 |
1.2.4 综述小结 |
1.3 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调研地区与对象的选择 |
1.3.3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的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变量定义及其操作化 |
2.1.1 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测量 |
2.1.2 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的测量 |
2.2 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 |
2.2.1 研究假设 |
2.2.2 研究框架 |
2.3 问卷设计 |
2.3.1 问卷内容设计 |
2.3.2 调查对象抽样 |
2.3.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2.4 深度访谈对象及内容分析 |
第三章 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及其社会化现状的调查 |
3.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
3.1.1 性别、年龄、年级分布 |
3.1.2 学习成绩 |
3.1.3 父母受教育程度 |
3.1.4 父母外出务工情况 |
3.1.5 监护人情况 |
3.1.6 外出父母与自己联系情况 |
3.1.7 移动设备拥有情况 |
3.2 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 |
3.2.1 移动社交网络各APP使用情况 |
3.2.2 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目的 |
3.2.3 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强度 |
3.2.4 移动社交网络依赖程度 |
3.2.5 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 |
3.3 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情况 |
3.3.1 留守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弱于非留守 |
3.3.2 青少年学习能力均偏弱,留守要弱于非留守 |
3.3.3 留守青少年情感缺失情况较为严重 |
3.3.4 留守青少年普遍缺乏自信,少数会感觉自卑 |
3.3.5 青少年生活技能均较强,留守要强于非留守 |
3.3.6 相较于非留守,留守青少年道德行为较差 |
3.3.7 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均较强,留守非留守无明显差异 |
第四章 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数据分析 |
4.1 信效度检验 |
4.1.1 信度检验 |
4.1.2 效度检验 |
4.2 相关性分析 |
4.2.1 各变量与社会交往的相关性分析 |
4.2.2 各变量与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4.2.3 各变量与心理情感的相关性分析 |
4.2.4 各变量与性格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2.5 各变量与生活技能的相关性分析 |
4.2.6 各变量与道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2.7 各变量与国家认同的相关性分析 |
4.3 回归分析 |
4.3.1 相关变量对社会交往的回归分析 |
4.3.2 相关变量对学习能力的回归分析 |
4.3.3 相关变量对心理情感的回归分析 |
4.3.4 相关变量对生活技能的回归分析 |
4.3.5 相关变量对道德行为的回归分析 |
4.3.6 相关变量对国家认同的回归分析 |
4.4 研究汇总 |
4.5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第五章 移动社交网络时代正向促进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的对策研究 |
5.1 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评价 |
5.2 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原因分析 |
5.2.1 过度依赖虚拟社交,弱化现实交往能力 |
5.2.2 娱乐化倾向明显,削弱学习能力 |
5.2.3 占据大量自由时间,弱化生活技能 |
5.2.4 盲目认同模仿,导致行为偏差 |
5.2.5 调节消极情绪,获得精神支撑与心灵慰藉 |
5.2.6 信息获取与互动交流,强化国家认同 |
5.3 多维度探寻移动社交网络时代促进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
5.3.1 留守青少年父母要善于借助移动社交软件加强与孩子的互动交流 |
5.3.2 学校及老师要承担起促进留守青少年正常社会化的角色 |
5.3.3 加强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新媒介素养教育 |
5.3.4 加强四川藏区村落文化设施建设 |
5.3.5 引导发挥公益组织、社会力量的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现状与非留守青少年存有异同 |
6.1.2 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的社会化状况具有特殊性 |
6.1.3 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营造新的社会环境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了显着影响 |
6.1.4 探讨促进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健康发展的策略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访谈记录(节选) |
附录3 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老师访谈记录(节选) |
附录4 实地调研图片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研究假设和模型 |
(一) 网络游戏的道德属性 |
1. 网游引发青少年道德失范 |
2. 网游对青少年道德培育具特别优势 |
3. 中文文献总结 |
4. 英文文献概览 |
(二) 社会认知理论 |
(三) 研究假设与模型 |
三、 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调查法 |
(二) 变量测量 |
(三) 数据收集及样本构成 |
四、 研究发现 |
(一) 描述性统计: 青少年网游行为现状 |
(二) 网游青少年道德发展现状 |
(三) 网游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机制: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五、 实证结果讨论 |
(一) 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现状 |
(二) 网游青少年道德发展现状 |
(三)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机制 |
六、 结论 |
(7)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流行文化 |
1.4.2 明星偶像 |
1.4.3 偶像崇拜 |
1.4.4 青少年 |
1.4.5 失范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1.5.3 评述 |
1.6 研究理论依据 |
1.6.1 功能论 |
1.6.2 结构分析 |
1.6.3 亚文化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7.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
2.3 小结 |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
4.1.2 粉丝消费 |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
4.2 自我的丧失 |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
4.3 狭隘性 |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
4.4 非道德化 |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
4.5 娱乐极端化 |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
5.1.1 文化与认同 |
5.1.2 个体与组织 |
5.1.3 制度与科技 |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
6.1 政府层面 |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
6.2 多元社会层面 |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
6.3 个人层面 |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
6.3.2 偶像的角色 |
6.3.3 传媒者的角色 |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
第7章 结语 |
7.1 回视偶像崇拜 |
7.2 本研究的结论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8)听障儿童网络使用行为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研究框架 |
2、研究方法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1、听障儿童 |
2、网络使用行为 |
3、网络媒介素养 |
4、听障儿童的社会融合 |
5、新型数字鸿沟 |
(五) 研究综述 |
1、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综述 |
2、网络媒介素养研究综述 |
3、听障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与影响研究 |
二、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
(一) 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 |
2、研究对象选取 |
3、研究实施过程 |
(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听障儿童的网络使用行为分析 |
2、听障儿童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
3、网络对听障儿童的影响分析 |
4、家庭、学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
(三) 访谈结果分析 |
1、网络沉迷:第三人效果现象 |
2、网络社交:以听障人群为主,未冲破群体社交壁垒 |
3、网络诈骗:威胁听障儿童上网安全 |
4、网络色情:侵害听障儿童身心健康 |
5、网络赋权:获取知识,认识世界 |
6、家长教育:消极的新媒体介入方式 |
(四) 调查结论 |
1、听障儿童网络依赖性较强,上网动机偏娱乐性 |
2、听障儿童整体网络素养水平较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
3、网络对于听障儿童机遇与挑战并存 |
4、网络未推动听障儿童的社会融合进程 |
5、家庭、学校对听障儿童的网络素养教育力度不足 |
(五) 本章小结 |
三、影响听障儿童网络使用的因素分析 |
(一) 听障儿童自身特殊性 |
1、青少年儿童的共性特点 |
2、听障儿童的个性特点 |
3、现实生活中的交流障碍 |
(二) 家庭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
1、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
2、亲子之间存在交流障碍 |
3、家长自身网络媒介素养水平低 |
(三) 学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不完善 |
(四) 开放但不平等的网络社会 |
(五) 本章小结 |
四、改善听障儿童网络使用行为的建议 |
(一) 听障儿童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诱惑 |
(二) 完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缩减新数字鸿沟 |
1、父母提高自身网络媒介素养水平,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2、学校完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
(三) 搭建听障儿童与健听人群交往平台,促进社会融合 |
(四) 整顿网络秩序,建设文明、健康、公平的网络社会 |
1、整顿网络秩序,完善未成年保护机制 |
2、建设无障碍网络传播环境,增强网络赋权 |
(五) 本章小节 |
五、讨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小学生网络交往现状研究 ——以沧州市孟村县Z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互联网运用低龄化明显 |
(二)小学生自控力和信息分辨能力差 |
(三)网络对小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加剧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人际交往 |
(二)网络交往概念与特性 |
(三)小学生 |
(四)小学生社会化的概念及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六、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小学生网络交往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 |
(二)调查对象 |
(三)统计工具及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一)小学生互联网使用基本情况 |
(二)小学生网络交往的结构 |
(三)小学生上网的态度、行为方式有何区别 |
(四)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 |
第二章 小学生网络交往影响分析 |
一、小学生网络交往的积极影响 |
(一)锻炼小学生的交往能力 |
(二)缓解和释放心理压力 |
(三)增加对自身的了解 |
(四)利用丰富信息资源提高学习成绩 |
二、小学生网络交往的消极影响 |
(一)沉迷网络自制力变差 |
(二)降低现实交往的主动性 |
(三)产生虚拟交往的安全隐患 |
(四)产生负面信息危害思想的隐患 |
三、影响小学生网络交往的因素分析 |
(一)小学生社会化特点 |
(二)同辈群体的影响 |
(三)网络交往特点的客观性 |
(四)教育管理者的疏忽 |
第三章 引导小学生健康网络交往的对策 |
一、小学生自身方面的建议 |
(一)强化小学生自我教育 |
(二)促进自我发展 |
(三)正确处理自己与网络交往的关系 |
二、家庭方面的建议 |
(一)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 |
(二)营造民主型的家庭环境 |
(三)建立“家庭防火墙” |
三、学校方面的建议 |
(一)加强学校网络思政教育 |
(二)提升小学生网络素养 |
(三)帮助小学生调适心理 |
(四)引导小学生正确评价自我 |
四、社会方面的建议 |
(一)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交往环境 |
(二)大力宣传社会积极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农村初中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简介 |
一、研究背景 |
(一)城乡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
(二)农村初中生成为主要网民群体 |
(三)初中阶段是农村学生发展的关键期 |
(四)儿童互联网应用的广泛焦虑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一、文献分析 |
二、概念界定 |
(一)网络行为概念 |
(二)网络行为操作化处理 |
三、调查内容 |
(一)网络行为一般状况 |
(二)网络相关素养的调查 |
(三)网络行为的影响 |
四、调查方法 |
(一)比较研究 |
(二)历时研究 |
(三)质化研究 |
五、结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农村初中生 |
(二)学生发展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研究工具 |
(一)基本信息 |
(二)网络行为问卷编制 |
四、抽样方法 |
五、样本说明 |
第四章 农村初中生网络行为的现状调查 |
一、网络行为内容分类 |
二、网络行为时长分析 |
(一)网络行为时长总体状况分析 |
(二)网络行为时长人口学分析 |
三、不同内容网络行为分析 |
(一)不同内容网络行为总体状况分析 |
(二)不同内容网络行为人口学分析 |
四、不同水平网络行为分析 |
(一)不同水平网络行为总体状况分析 |
(二)不同水平网络行为人口学分析 |
五、小结与讨论 |
(一)农村初中生上网时间过长 |
(二)网络社交得分最高,网络消费得分最低 |
(三)农村初中生网络行为水平普遍不高 |
(四)留守或寄宿学生的网络行为频率更低 |
(五)网络行为存在性别差异 |
(六)初二学生网络行为频率最高 |
(七)不同家庭收入的学生网络行为存在分化 |
第五章 农村初中生网络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上网场所分布 |
(一)上网场所总体状况分析 |
(二)上网场所人口学分析 |
二、上网设备选择 |
(一)上网设备总体状况分析 |
(二)上网设备人口学分析 |
三、网络安全行为和意识 |
(一)网络安全行为和意识总体状况分析 |
(二)网络安全和意识人口学分析 |
四、网络行为的师长干预 |
(一)网络行为的师长干预总体状况分析 |
(二)网络行为的师长干预人口学分析 |
五、讨论与小结 |
(一)农村初中生总体的上网场所集中在家里 |
(二)手机是主要的上网设备 |
(三)网络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
(四)留守寄宿学生上网设备种类较少,家长干预更松懈 |
(五)网络行为的相关因素存在性别差异 |
(六)初二学生上网条件最好,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也多 |
(七)家庭收入高学生有更多的设备选择,以及更好的家长干预 |
第六章 网络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
一、不同内容网络行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
(一)农村初中生总体 |
(二)寄宿与非寄宿学生总体比较 |
(三)留守与非留守学生总体比较 |
(四)留守与寄宿学生交叉比较 |
(五)男生与女生比较 |
(六)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学生比较 |
(七)家庭收入低与家庭收入高学生比较 |
二、不同水平网络行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
(一)农村初中生总体 |
(二)寄宿与非寄宿学生总体比较 |
(三)留守与非留守学生总体比较 |
(四)留守与寄宿学生交叉比较 |
(五)男生与女生比较 |
(六)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学生比较 |
(七)家庭收入低与家庭收入高学生比较 |
三、讨论与小结 |
(一)网络学习和其他网络行为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不一致 |
(二)网络行为对于人际交往一般具有正向影响 |
(三)网络学习、高阶网络行为均和参与活动态度呈正向相关 |
(四)网络行为对于学生身体状况影响较小 |
(五)寄宿留守学生的网络行为对成绩具有更多的正向作用 |
(六)男生的网络行为对发展更加具有积极意义 |
(七)初二学生的网络行为和发展更多正面相关,初三则更多负面相关 |
(八)高收入家庭学生的网络行为和发展具有更多正向相关 |
第七章 网络行为提升对策 |
一、家庭 |
(一)家长注重培养子女良好的上网习惯 |
(二)家长引导子女利用网络,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 |
二、学校 |
(一)学校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网络资源 |
(二)学校加强对农村初中生网络生活的指导 |
(三)教师的教学考虑学生的网络生活,并融入网络素养教育 |
三、社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问卷 |
四、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包头市Z小学为例[D]. 郝梦圆.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D]. 吕怡慧.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新时代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李苗苗.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4]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研究 ——以J市为例[D]. 蔡漫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5]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四川藏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D]. 肖曾柯.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6]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机制研究[J]. 吴月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7]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8]听障儿童网络使用行为及其影响研究[D]. 何泉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小学生网络交往现状研究 ——以沧州市孟村县Z小学为例[D]. 白昕鹭.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农村初中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影响研究[D]. 徐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