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色多普勒对颈部肿块的术前应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章建全,闫磊,陈红琼,程杰[1](2021)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与微波消融治疗异位甲状腺结节2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1病例资料病例1,女,39岁,因"发现颈前正中隆起近2年,加重近1个月"于2008年4月15日至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外科门诊就诊。体格检查示颈前正中明显隆起(图1A),扪及一直径约4 cm的包块,质地中等,活动度较小,无明显局部压迫感。以"颈部肿块"收入院,拟行手术切除"肿块"。门诊超声检查示甲状软骨前上方一大小约36.5 mm×14.5 mm、以实性为主的囊实混合性回声"肿块",包膜完整,"肿块"实性部分的回声与正常人甲状腺回声相似(图1B),
蔡东燕[2](2021)在《多参数超声成像逻辑回归模型评估颈部局灶性病变良恶性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二维灰阶超声成像是评估颈部局灶性病变的常用方法,但对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效能还不够理想。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频谱多普勒测量、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和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可以为二维灰阶超声成像评估局灶性病变提供补充信息。我们假设,整合应用各种声学特征可以进一步提高颈部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诊断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科学整合多参数超声成像(Multi-parameter ultrasound,MPUS)特征以评估颈部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粗针穿刺病理证实的232个颈部局灶性病变的Duplex US特征,分析比较这些特征在诊断颈部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间差异并绘制各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根据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评价其诊断效能。232个颈部局灶性病变中的86例患者共87个病灶进行了包括UE的MPUS检查,以病理为金标准将其分为良性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对其MPUS特征参数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绘制各特征参数的ROC曲线,根据AUC值评价其诊断效能。将以上有诊断意义的特征参数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最佳参数,构建多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根据AUC值评价其诊断效能。将得到的多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AUC值与Duplex US、UE的ROC曲线AUC值进行比较,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最后筛选出28个非淋巴结性颈部局灶性病变,分析其Duplex US特征参数,分析比较这些参数组间差异并绘制曲线绘制各参数的ROC曲线,根据AUC值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222例患者的232个颈部局灶性病变中,良性病变110个,恶性病变122个。颈部局灶性病变的Duplex US特征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大小(短径、长径)、形态、短径/长径(S/L)、边界、内部成分、回声水平、异常无回声区、点状强回声、淋巴门情况、淋巴结融合、血流信号、血流信号类型及条索状高回声,这14项特征参数在颈部良恶性病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P<0.05);淋巴门情况这一参数的ROC曲线AUC值高于0.70,其余参数的ROC曲线AUC值均低于0.70。232个颈部局灶性病变中的86例患者共87个病灶进行的包括UE的MPUS检查的患者中的良性病变为31个,恶性病变为56个。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这项参数与颈部局灶性病变的MPUS特征参数中的病变短径、形态、S/L、边界、点状强回声、淋巴门情况、淋巴结融合、血流信号程度、血流信号类型和UE图像评分、弹性应变率比值(Elastography strain ratio,ESR),在颈部良恶性病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P<0.05);短径、淋巴门情况、UE图像评分和ESR参数的ROC曲线AUC值高于0.70,其它参数的ROC曲线AUC值均低于0.70。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患者一般特征年龄和87个病灶MPUS中最佳参数,结果显示年龄、短径、形态、S/L≥0.5、边界、血流信号类型、UE图像评分、ESR对判断颈部局灶性病变良恶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各P<0.05)。建立的Duplex US模型方程式为Logit(P)=-4.365+(1.460×年龄>40岁)+(1.581×S/L≥0.5)+(3.416×血流信号呈周围或混合型),以上特点的各项回归系数P值均<0.05,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61.3%、86.3%及80.9%,预测性的准确率为82.4%,ROC曲线AUC值为0.861。MPUS模型方程式为:Logit(P)=-5.962+(2.324×S/L≥0.5)+(3.911×血流信号呈周围或混合型)+(2.513×ESR>3.24),以上特点的各项回归系数P值均<0.05,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1%、61.3%、81.5%及95.0%,预测性的准确率为84.7%,ROC曲线AUC值为0.894。比较Duplex US、UE、Duplex US模型及MPUS模型的ROC曲线的AUC值,发现Duplex US与UE、Duplex US模型与UE、Duplex US模型与MPUS模型三组的AUC值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各P>0.05);Duplex US模型与Duplex US的AUC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US模型与Duplex US、MPUS模型与UE这两组的AUC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的28个颈部非淋巴结性局灶性病变中良性病变24个,恶性病变4个。单因素分析发现,颈部局灶性病变的US特征参数中边界这一特征在颈部良恶性病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ROC曲线AUC值为0.813,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75.0%。结论:通过数学方法整合病变声学影像特征建立的Duplex US模型和MPUS模型能够显着提高颈部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诊断效能。
魏君慈[3](2021)在《基于SWE参数对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效能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探讨包括彩色血流显像处最大杨氏模量值(Edoppler)在内的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elastography index,EI)对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效能评价,并分析不同EI值对鉴别转移性淋巴结和结核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行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US)发现存在可疑淋巴结的患者106人共153枚淋巴结,行二维超声(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2D-US)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u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查,记录淋巴结长径、短径、长短径之比、血流类型、目标淋巴结的具体位置及皮髓质界限等信息。采用SWE技术,测量最大杨氏模量值(Emax)、平均杨氏模量值(Emean)、最小杨氏模量值(Emin)、淋巴结最大杨氏模量值与同平面肌肉组织最大杨氏模量之比(ER)、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处最大杨氏模量值,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淋巴结性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判断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五个参数(Emax、Emean、Emin、ER、Edoppler)在良性及转移性淋巴结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Emin的AUC小于0.5(0.396),真实性较低,无应用价值,其余四个参数的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最大约登指数筛选出最佳截断值,Emax、Emean、ER、Edoppler分别为48.6k Pa、23.5k Pa、2.15、45.2k Pa。五个参数在不同原发癌、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将五个参数在转移性淋巴结与淋巴结结核之间作比较,E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四个E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这四个参数Emax、Emean、ER、Edoppler绘制ROC曲线,得出的AUC(95%置信区间)分别为0.815(0.711-0.918)、0.700(0.582-0.818)、0.715(0.595-0.836)、0.811(0.698-0-924)。结论:1.Emax、Emean、ER、Edoppler鉴别良性及转移性淋巴结的准确性没有差别,Edoppler真实性最高,可作为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首选。2.Emin不能鉴别结核与转移性淋巴结,且鉴别良性与及转移性淋巴结的准确性过低。3.EI不能预测转移性淋巴结的病理类型以及原发灶类型。
李卓原[4](2021)在《术前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效能的研究》文中提出[目 的]1.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术前高频超声特征;2.通过高频超声造影及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诊断PTC患者颈侧区良性淋巴结及转移性淋巴结。[方法]纳入标准:①行甲状腺切除术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资料详尽且术后病理证实为PTC;②术前高频超声及CEUS检查影像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甲状腺未见异常声像,而淋巴结疾病是由淋巴结原发性或除甲状腺外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颈部的肿瘤患者;②既往有颈部射频或微波消融手术史的患者。1.灰阶超声:采用高频线阵探头调节至8~12MHz,根据AJCC提出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方法,自颌下沿颈内静脉依次向下至锁骨上对颈侧区淋巴结行横切、纵切扫查,注意颈侧区淋巴结分区的重要解剖标志。记录并比较两组淋巴结长短径比、有无淋巴结门、内部回声、有无团状高回声、有无微钙化、有无囊性变。2.彩色多普勒:采用低速血流条件模式,适当调高彩色血流增益以不出现噪声为准,调节Scale范围为3~9cm/s。根据Adler分级将血流分为0~3级,根据血流分布情况,分为无血流、中央型、周围型及混合型。记录并比较两组血流Adler分级、血流类型。3.超声造影:高频超声显示可疑淋巴结纵切长轴面,调节至彩色多普勒条件,选择彩色血流显示最清楚最丰富的切面。将超声诊断仪调至造影双幅对照模式并设置相应参数。配制声诺维微泡造影剂,经肘正中静脉注射2.4ml造影剂,于3s内团注,随后用5ml生理盐水冲管。在团注完造影剂的同时打开计时器,观察并存储约2min的动态图像。记录并比较两组造影增强模式、增强均匀性、有无增强缺损。4.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采用Siemens Helx S3000内置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分别在目标淋巴结的中心区域、周边区域选取同样大小的感兴趣区。获得对应的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并记录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比较两组淋巴结相应中心区、周围区对应参数。比较两组TIC走行趋势。[结 果]共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住院的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获得64枚淋巴结超声检查资料。经术后病理诊断,其中42枚为PTC转移性淋巴结,22枚未见PTC转移。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共纳入良性淋巴结(n=22)、转移性淋巴结(n=42)。1.术前高频超声具有较高时间及空间分辨率,可提高颈侧区淋巴结的定位诊断效能。转移性淋巴结在颈侧区分布中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Ⅳ区、Ⅲ区、Ⅱ区。2.良性、转移性淋巴结对有无淋巴结门型结构、有无团状高回声、有无微钙化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良性、转移性淋巴结的长短径之比、内部回声、囊性变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与良性淋巴结相比,转移性淋巴结多表现为缺乏淋巴结门型结构、内部存在团状高回声区、多发微钙化。3.良性、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分布类型、血流Adler分级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与良性淋巴结相比,转移性淋巴结的彩色血流分布多表现为混合型及周围型血流,血流分级较高即血流更丰富。4.良性、转移性淋巴结的增强模式、增强均匀性、有无增强缺损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与良性淋巴结相比,转移性淋巴结的实时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向心性增强、不均匀性增强且内部存在增强缺损。5.在超声造影的定量分析方面,良性淋巴结中心区PI、AUC显着高于周边区PI、AUC;良性淋巴结中心区与周边区的TTP、MTT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转移性淋巴结周边区PI显着高于中心区PI。转移性淋巴结中心区与周边区的TTP、AUC、MTT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6.在超声造影的定量分析方面,良性淋巴结中心区PI显着高于转移性淋巴结中心区PI。鉴别良性、转移性淋巴结中心区PI的界值为21.55%、AUC为0.677、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56.1%。良性、转移性淋巴结中心区的TTP、AUC、MTT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良性、转移性淋巴结周边区对PI、TTP、AUC、MTT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7.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造影可提高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结 论]术前高频超声对PTC患者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的定位效能较高,PTC患者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在高频超声表现中存在差异,与良性淋巴结相比,转移性淋巴结多表现为淋巴结门型回声缺失、内部团状高回声区、微钙化、混合型及周围型血流,且血流更丰富。PTC患者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在超声造影表现中存在差异,与良性淋巴结相比,转移性淋巴结多表现为向心性、不均匀性增强,且存在增强缺损。在造影定量分析中,良性淋巴结中心区PI、AUC显着高于周边区PI、AUC;转移性淋巴结周边区PI显着高于中心区PI。良性淋巴结中心区PI显着高于转移性淋巴结中心区PI。术前高频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可提高PTC患者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
杨剑铭[5](2021)在《高频超声在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颈部淋巴结核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颈部疾病,该病也是一种肺外结核。随着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颈部淋巴结核多发于年轻女性。颈部淋巴结核在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是由于颈部发现了肿物而进行就诊。同时,颈部也是淋巴结疾病的常发部位,临床症状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而且该病在不同病程时期会出现不同特点[1]。
贾志莺[6](2021)在《双模态超声联合bFGF表达、BRAF V600E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评价中的应用及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和探讨常规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BRAF V600E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侵袭性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计算杨氏模量诊断阈值并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评估各相关因素对甲状腺癌侵袭性的诊断效能,为临床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风险评估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措施提供更多信息。方法:1)307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甲状腺结节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行常规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良性结节及PTC组,对组间杨氏模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PTC是否侵及被膜和/或周围组织进一步分为两组,对组间常规超声特征及杨氏模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应用ROC曲线计算各组间杨氏模量最佳诊断阈值。2)根据病理结果对181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分为有转移和无转移组以及单区域(n=1)和多区域(n≥2)淋巴结转移组,分析PTC结节超声特征及杨氏模量值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根据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应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3)307例甲状腺结节术后标本送检bFGF检测,181例PTC行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分析bFGF表达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与PTC侵袭性的关联,分析常规超声特征、杨氏模量值与bFGF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根据有统计学意义的各相关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应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1)307例甲状腺结节的病理结果分别是结节性甲状腺肿90例,局灶性甲状腺炎36例,PTC 181例。在PTC是否侵犯被膜和/或周围组织组间年龄及常规超声特征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年龄、结节最大径、边缘不规则、钙化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杨氏模量值(Emax、E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Emax曲线下面积为0.642,95%的置信区间为0.562-0.722,据此得到最佳诊断阈值为65.3KPa;Emean曲线下面积为0.648,95%的置信区间为0.569-0.728,据此计算最佳诊断阈值为49.0KPa。杨氏模量值Emax及Emean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PTC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ax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9,95%的置信区间为0.674-0.804,据此计算最佳诊断阈值为42.2KPa;Emea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95%的置信区间为0.649-0.781,据此计算最佳诊断阈值为35.2KPa。36例局灶性甲状腺炎与181例PTC两组常规特征及超声表现的统计学结果显示内部回声、纵横比>1、内部微钙化、边界模糊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杨氏模量值Emax及E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1例PTC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两组间杨氏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81例PTC根据其是否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其中年龄、最大径、内部钙化、被膜侵犯、Emax、Emean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数量组间仅年龄、结节最大径、内部回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统计学有意义的参数引入方程,建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ROC曲线下面积为76.7%,检验效能中等。3)307例标本行bFGF表达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PTC组间、局灶性甲状腺炎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间bF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1例PTC是否侵及被膜和/或周围组织器官两组间bF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是否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组间bF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PTC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ROC曲线下面积为0.864,检验效能较好。结论:1)PTC患者年龄>45岁、结节径线增加以及具有边缘不规则、内部钙化等超声特征时,发生局部侵袭性的概率增加。PTC的杨氏模量值总体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PTC伴有局部侵袭性的杨氏模量值总体高于不伴局部侵袭性者,PTC杨氏模量值不受桥本甲状腺炎背景的影响。2)PTC表现为径线增加、内部钙化、侵及相邻被膜时,更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同时随着PTC结节径线增加、超声表现为非低/极低回声时,发生多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更大。年龄<45岁的病例较≥45岁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且累及多区域的可能性增加。PTC杨氏模量值越高,即结节越硬,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越高。3)本组病例bFGF表达阳性强度由高到低排序:局部侵袭性PTC>局部非侵袭性PTC>结节性甲状腺肿>局灶性甲状腺炎。而bFGF表达与PTC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无关。本组PTC病例BRAF V600E基因突变阳性率高于既往文献报道,且在是否合并局部侵袭性两组间无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最大径、边缘不规则、内部钙化、Emax、bFGF预测PTC局部侵袭性有意义,双模态超声及bFGF检测可以为临床对PTC精准评估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信息。
郝萌萌,肖农,陈玉霞[7](2019)在《超声检查在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诊治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是目前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CMT最常见的分类为:①颈部肿块型CMT,颈部可扪及肿块;②颈部肌肉质地改变型CMT,患儿颈部肌肉质地发生改变,但是颈部不可扪及肿块;③既无颈部肿块,又无颈部肌肉质地改变型CMT。目前临床对CMT患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较多,包括颈部超声检查、X射线摄片、CT及MRI等。与X射线摄片、CT及MRI相比,超声检查对CMT患儿的诊断,具有检查费用低、耗时短、患儿在检查过程中无需暴露于放射线辐射等优势,而且超声检查可为CMT患儿的临床诊断及其预后评估,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笔者拟分别从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等,在CMT患儿的临床诊断,以及协助治疗方案制定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李亚洲[8](2019)在《多模态超声在三种浅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颈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三种浅表淋巴结疾病的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征,并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0例颈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0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43例颈部淋巴瘤的一般资料及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记录淋巴结的部位、数目,每例病例均选取1枚较大淋巴结测值分析,记录淋巴结的位置、纵径、横径、纵横比、形态、边界(包膜)、淋巴门、内部回声、钙化、坏死液化、淋巴结周围软组织炎性改变等情况,并记录淋巴结内部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从三组病例中分别选取40枚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45枚淋巴结结核(非液化或少液化类型)、8枚淋巴瘤的淋巴结进行了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率比值(其中淋巴瘤7枚)以及弹性图20%蓝色部分占淋巴结面积比值(HRDLEV20%);对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颈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组(KFD组)与颈部淋巴结结核组(TL组)、淋巴瘤组(ML组)比较:KFD组的发病年龄最小、病灶纵横经最小、纵横比最大;KFD组多数淋巴结形态规则(98.0%)、边界光整(81.0%)、淋巴门存在(中心型44.0%、偏移型26.0%),周围软组织炎性改变出现率高(73.0%),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部回声多不均匀(75.0%),但KFD组钙化(4.0%)、坏死液化(4.0%)出现率较低,与T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化出现率低于ML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KFD组淋巴结内部血流分型70.0%为Ⅰ型(淋巴门型),显着多于TL组与ML组,Ⅲ型(边缘型,4.0%)与Ⅴ型(无血流型,2.0%)显着低于T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分级(采用Adler法)内部血流KFD组以Ⅲ级(40.0%)、Ⅳ级(52.0%)为主,其余少见,与TL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L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检查KFD组在应变率比值法(ESR)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成像评分法、弹性图20%蓝色部分占淋巴结面积法(HRDLEV20%)KFD组硬度小于TL组(非液化或少液化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FD组与ML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具有一定的超声影像特征: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KFD与TL、ML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弹性评分法、弹性图20%蓝色部分占淋巴结面积(HRDLEV20%)法KFD组硬度均小于TL组(非液化或少液化类型)(P<0.05),有鉴别诊断价值,ESR法无显着差异;KFD组与ML组、TL组与ML组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姚运明[9](2013)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应用研究,进一步探讨并评价此项技术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总结此项技术的操作经验,为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经验和参考资料。方法:以2010年9月2013年2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住院的、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肿大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96例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对96例患者的病理标本取材效果,肿大淋巴结的病理结果,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以及手术操作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对96例患者共穿刺取材400针,其中364针穿刺所取的组织适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1.0%。②96例标本中病理明确诊断94例,未确诊2例,诊断率为97.9%。③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淋巴结恶性病变72例,符合率100%(72/72);诊断淋巴结良性病变22例,符合率91.7%(22/24)。④淋巴结恶性病变中,最多见的是转移癌和淋巴瘤;淋巴结良性病变中最多见的是淋巴结炎症。结论:①超声引导下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术取材成功率高,取得的病理标本,基本可以满足病理诊断的要求。②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符合率高,可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③本项目研究病例中,颈部淋巴结恶性病变占绝大部分,其中转移癌和淋巴瘤所占比例最大。
孙丽超[10](2013)在《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肿块诊断应用中的临床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口腔颌面颈部肿块是口腔颌面外科许多疾病的共同表象,可生长于口腔颌面颈部任何区域,其病因复杂,诊断困难,不同性质的肿块治疗方法各异,因此明确口腔颌面颈部不明原因肿块的病理诊断,直接关系到整个疾病的治疗和预后。目前针对口腔颌面颈部肿块的常规诊断仍然依赖于传统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诊断标准主要是组织形态学变化。近年来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技术日益成熟,已经广泛应用于胸腔、腹腔、盆腔及浅表器官病变活检,目前已被认为是非手术条件下获取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最佳方法,但在口腔颌面颈部病变的诊断中应用较少。本论文将探讨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技术对口腔颌面颈部不明原因肿块进行活检诊断的可靠性,总结此种取检方法在口腔颌面颈部肿块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评价其作为常规活检方法的可行性,为患者治疗提供临床诊断的依据。方法:实验组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89例,均以口腔颌面颈部肿块入院,肿块最小直径1.5cm,最大直径13cm。所有选取病例患者均完善常规检查,排除麻醉及手术禁忌,行术前谈话,签署穿刺手术知情同意书,对其行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组织学活检。为进一步证实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技术对口腔颌面颈部肿块临床诊断价值,本实验设立2个对照组。对照组1:收集同期行术中快速冰冻活检46例患者的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组2:收集同期口腔颌面颈部触诊明显的肿块经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76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三组均以手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的诊断结果作为本试验的金标准,同时以肿块良性病变为阴性标准,应用的统计方法包括诊断性试验指标和卡方检验,实验结果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取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检验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组织活检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组织学类型一致率,比较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活检三者病理诊断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是否有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89例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穿刺共取材204针,其中196针适合病理组织学诊断,取材成功率为96.1%(196/204)。根据诊断病理学界公认的病理诊断确切度的分级标准,穿刺组织学病理诊断结果符合0级或1级的病例有86例,结果显示96.6%(86/89)的病例通过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能得到明确的诊断。穿刺组织学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组织学类型完全一致的病例占93.3%(83/89)。去除因取材等因素导致的3例不能明确诊断性病例,将其余86例穿刺组织学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对比,Kappa值为0.930,具有高度一致性。以肿块良性病变为阴性标准,89例口腔颌面颈部颈部肿块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3%(83/89)、89.8%(44/49)、97.5%(39/40)。同期总结比较了46例术中快速冰冻活检的病理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3%(38/46)、77.5%(18/24)、90.9%(20/22)。76例口腔颌面颈部肿块患者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5.0%(57/76)、73.2%(30/41)、77.1%(27/35)。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不明原因肿块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优于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快速冰冻活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穿刺活检方法在口腔颌面颈部不明原因肿块的诊断敏感性P>0.05,目前不能认为三种取检方法诊断敏感性有差异。结论:1超声引导下口腔颌面颈部肿块穿刺组织学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高,同手术治疗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高度一致。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技术操作简便易行,价格低廉,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取材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快捷、微创、有效的活检手段,可作为口腔颌面颈部肿块组织病理学检查首选方法。2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技术同传统常规的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活检术相比较,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准确性、特异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实验认为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肿块的临床诊断中可作为常规活检方法。
二、彩色多普勒对颈部肿块的术前应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多普勒对颈部肿块的术前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与微波消融治疗异位甲状腺结节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 论 |
(2)多参数超声成像逻辑回归模型评估颈部局灶性病变良恶性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和方法 |
1.3 图像分析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Duplex US诊断颈部局灶性病变(总体)的价值 |
2.2 UE和 MPUS在颈部局灶性病变(87例)的诊断价值 |
2.3 Duplex US在颈部局灶性病变(非淋巴结)诊断价值 |
3 讨论 |
3.1 总体颈部局灶性病变Duplex US参数的ROC曲线评价 |
3.2 MPUS在颈部局灶性病变(87例)的诊断价值 |
3.3 非淋巴结颈部局灶性病变 US 参数的 ROC 曲线评价 |
3.4 总结与展望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部局灶性病变的多参数超声成像评估 |
综述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基于SWE参数对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效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病理结果 |
2.3 二维超声检查结果 |
2.4 SWE检查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3.1 一般资料及2D-US特征分析 |
3.2 CDFI特征分析 |
3.3 转移性与良性淋巴结SWE参数分析 |
3.4 不同原发灶和病理类型淋巴结SWE参数分析 |
3.5 淋巴结结核与转移性淋巴结SWE参数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对术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4)术前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术前高频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效能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效能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术前诊断甲状腺癌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高频超声在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患者Vmax与RI对比: |
2.2 各组淋巴结L/S对比: |
3 讨论 |
(6)双模态超声联合bFGF表达、BRAF V600E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评价中的应用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局部侵袭性与双模态超声的相关性分析及 SWE 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双模态超声的相关性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双模态超声联合bFGF、BRAF V600E突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的评估价值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bFGF 表达与BRAF V600E 突变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7)超声检查在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诊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规超声检查 |
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3 高频超声检查 |
4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 |
5 小结 |
(8)多模态超声在三种浅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内容与方法 |
2.1 仪器 |
2.2 检查方法 |
2.3 评价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和二维灰阶超声表现 |
2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
3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 |
讨论 |
1 淋巴结的功能与疾病 |
2 超声技术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应用 |
3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与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的一般资料和二维灰阶超声(B-US)对比分析 |
4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与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的彩色血流对比分析 |
5 超声弹性成像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文献综述 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评估与诊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对照词表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颈部肿块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表现 |
1.1.1 颈部先天性肿块 |
1.1.2 炎性肿块 |
1.1.3 新生物肿块 |
1.2 颈部肿块的影像学诊断 |
1.2.1 超声检查 |
1.2.2 CT 检查 |
1.2.3 MRI 检查 |
1.3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临床中的应用 |
1.3.1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
1.3.2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
1.3.3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肺脏疾病中的应用 |
1.3.4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 |
1.3.5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
1.3.6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
1.4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技术在颈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
1.5 前景与展望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常规超声检查方法 |
2.2.2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方法 |
2.3 仪器设备 |
2.4 结果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临床资料 |
3.2 穿刺取材效果评价 |
3.3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结果 |
3.4 穿刺淋巴结的临床表现及超声表现 |
3.5 超声诊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超声影像学在颈部肿块诊断及肿大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
4.1.1 淋巴结病变 |
4.1.2 甲状腺病变 |
4.1.3 颈部囊性病变 |
4.2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颈部肿大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4.3 颈部肿大淋巴结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操作经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肿块诊断应用中的临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口腔颌面颈部肿块组织病理学诊断取检方式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彩色多普勒对颈部肿块的术前应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与微波消融治疗异位甲状腺结节2例报告[J]. 章建全,闫磊,陈红琼,程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21(06)
- [2]多参数超声成像逻辑回归模型评估颈部局灶性病变良恶性价值研究[D]. 蔡东燕. 海南医学院, 2021
- [3]基于SWE参数对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效能评价研究[D]. 魏君慈. 延安大学, 2021(11)
- [4]术前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效能的研究[D]. 李卓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5]高频超声在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分析[J]. 杨剑铭.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02)
- [6]双模态超声联合bFGF表达、BRAF V600E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评价中的应用及相关性研究[D]. 贾志莺.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7]超声检查在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诊治中的应用[J]. 郝萌萌,肖农,陈玉霞.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04)
- [8]多模态超声在三种浅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D]. 李亚洲.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9]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D]. 姚运明. 吉林大学, 2013(08)
- [10]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肿块诊断应用中的临床探讨[D]. 孙丽超. 河北医科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