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的控长促壮效应(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王祯仪[1](2020)在《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荒漠化是全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植被建设是遏制土地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可用水资源短缺是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限制性因子。为了提高荒漠地区植被建设的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解决沙区植被建设和可用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增加灌丛根茎比,减弱植被蒸腾损失,促进地上部分的保水力,实现人工调控荒漠灌丛构型,改变植物空间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沙区植被盖度和防风固沙效果。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液浓度、施药频次及作用时间展开全面研究,通过测定大白刺的形态、生理生化、营养物质、根系及残留等指标,培育出矮壮、分蘖多、根系发达的植株,并筛选出改善大白刺构型的最佳施用方法,这不仅为降低施用量和提高药剂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逆苗木的定向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为了继续探明人工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固沙机制和抗风蚀效应,基于室内风洞模拟,对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大白刺的防风固沙效果展开研究,为干旱区风沙危害防治和防风固沙林设计提供参考,并为人工调控大白刺理想构型标准参数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以下为主要研究结论:(1)该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够降低植株的株高、冠长、叶长、叶宽、地上鲜重及干重,而且能促进基径、冠幅、叶片数、叶厚、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分支强度、根尖数、根鲜重及干重。但是高施药频次(4次)会使促进作用减弱。低于0.1mm径级的根系对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最强烈。交叉数的变化幅度较分叉数相对平缓。通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TOPSIS法对不同施药频次间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评判结果中得知,当施药频次为一次或两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施药;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施用较低浓度300mg/L施药。(2)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具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会减弱其促进作用,且各试验小区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除了试验一区蒸腾速率外)。当施药频次仅为1次时,蒸腾速率的最佳施药浓度为900mg/L,但是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处理浓度都不宜超过750mg/L。7月和8月的植物光合特性指标均高于9月,且8月的光合特性指标均达到峰值。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当施药频次为1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当施药频次为2次或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3)除试验四区外,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它试验小区内的植物全氮、全磷及全钾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药频次间的养分回收效率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各养分回收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施药浓度的上升,养分回收效率会出现一定的负值,且高施药频次(4次)会降低植物养分的回收效率,同时各试验小区对照组的养分回收效率均为负值。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植物养分而言,当施药频次为1次或2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浓度处理;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较高浓度750mg/L处理;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处理。(4)植物中的残留浓度(量)远高于土壤,且施药浓度与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呈正比关系,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越高。随着施用时间的增加,各试验小区内土壤和植物中残留浓度逐渐下降,且原始附着量与施药浓度呈正比,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始残留浓度(原始附着量)就越高。高施药频次和高浓度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完全降解的时间会滞后。由此证明该上述施用方法(高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可行性和安全性。(5)纺锤形大白刺对风速的减弱效果最佳,且行距越大其效果越稳定,而半球形和扫帚形的作用效果相差不多。大白刺对风速的有效减弱高度在0.2cm~14cm内,且对风速的有效减弱距离主要集中在第一排前侧0.5H至最后一排后侧-0.5H处。不同大白刺构型对风速的减弱强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风速和行距对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影响较小。不同集沙仪高度下各大白刺构型的粒级百分含量主要集中在粒径为500μm~250μm范围内的中砂,其次是250μm~100μm粒径范围内的细砂,黏粒含量最少。各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随着风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风速下17.5cm ×17.5cm行距内纺锤形大白刺和17.5cm × 26.25cm行距内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最好。8m/s风速下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优于纺锤形和半球形;而12m/s和16m/s风速下17.5cm×35cm行距内不同大白刺构型间阻沙效果差异较小。
陆海英[2](2015)在《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形态、生理及解剖结构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以冷季型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暖季型的马尼拉草(Zoysia matrella)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对两种草坪草的形态、生理及解剖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株高净增量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株高净增量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长而降低,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200 mg/L、600 mg/L、1000 mg/L的多效唑处理与CK相比差异显着,其中各处理总的株高净增量以1000 mg/L的处理为最低。CK处理下的两种草坪草株高净增量变化幅度较大,经200 mg/L和600 mg/L多效唑处理的株高净增量与CK相比变化幅度较小,600 mg/L多效唑处理的总的株高净增量要低于200 mg/L多效唑处理。而两种草坪草的分蘖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多效唑施用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其中以600 mg/L多效唑处理的效果最佳。在处理后22天,两种草坪草的分蘖数达到最大,之后呈降低趋势。在处理后44天,马尼拉草各处理的分蘖数变化幅度降低。在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面,经600 mg/L多效唑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当多效唑浓度为200 mg/L、600 mg/L和1000 mg/L时,两种草坪草叶绿素含量和CK存在显着差异,且各处理间差异显着。当浓度升至1000 mg/L时,叶绿素含量显着下降。在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方面,经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两种草坪草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提高,各处理间差异显着。在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处理中,以1000 mg/L多效唑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为最高。但在对马尼拉草的处理中,以600 mg/L多效唑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为最高。在对相对含水量的影响方面,经600 mg/L多效唑处理的相对含水量最高。CK与200 mg/L、600mg/L和1000 mg/L的处理之间差异显着,而1000 mg/L的处理与200 mg/L和600 mg/L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在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面,经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两种草坪草的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600 mg/L多效唑处理的MDA含量最低,各处理间差异显着,并且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升高,MDA含量逐渐减少。在对解剖结构的影响方面,经600 mg/L的多效唑处理后,两种草坪草叶片和茎的角质层厚度增加最多,且两种草坪草叶片的泡状细胞达到最大。综合两种草坪草的形态、生理特征以及解剖结构,本试验认为600 mg/L的多效唑是较适宜的喷施浓度,可以作为两种草坪草生产和养护管理上的参考用量。
李芸[3](2014)在《多效唑对杨柴和沙地柏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多效唑是一种三唑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调节植物的内源激素,改变植物的空间分布型(形态结构和生物量分配)和生理特征,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本文将多效唑引用到沙生灌木的栽培和养护管理中,以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和植被恢复林草的存活率,提高植被盖度,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文章通过土柱模拟试验和盆栽控水试验,探讨不同施用方法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对杨柴和沙地柏生长和生理的作用效果,筛选出有效的施用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多效唑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残留率与降雨量和处理浓度有关,施用条件(干/湿)的影响较小。处理浓度相同,降雨量越大,多效唑在20-60cm的土壤中的残留量和残留率都高;降雨量相同,处理浓度越大,多效唑在20-60cm的土壤残留量高,但残留率降低。(2)降雨淋溶会促进多效唑在土壤中的纵向移动,降低土壤对多效唑的吸附能力,使多效唑向下迁移、流失。降雨淋溶条件下,多效唑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施用方式和处理浓度有关,单纯多效唑处理在土柱中的分布上低下高,残留量与浓度成正比;多效唑+粘着剂处理在土柱0-20cm的残留量最大,残留量与浓度成正比。降雨淋溶条件下,多效唑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与施用方式、处理浓度和土壤理化性质有关,其中单纯多效唑处理在土壤中的残留率较大,与处理浓度成反比,浓度越小残留率越大,对植物的有效性也最高。(3)多效唑可以抑制杨柴和沙地柏的高生长,减小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促进根系生长,调节生物量分配格局,增大根冠比和叶厚,促进其旱生形态的形成,降低耗水;同时增大叶绿素含量,调节气孔导度和增大胞间CO2浓度,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片保水力,促进光合同化速率和物质积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添加粘着剂处理可以减小多效唑对杨柴的药害,但添加粘着剂和不添加粘着剂对沙地柏的影响差异不显着。(4)多效唑在杨柴和沙地柏生长基质中的残留量和残留率与处理浓度有关,残留量与处理浓度成正比,残留率与处理浓度成反比。同时还受植物的吸收、多效唑降解及日常管理(浇水)的影响。综上所述,在降雨量≥30mm,施用浓度为0.5g/m2时,多效唑对植物的有效性和利用率最高。对杨柴综合效应的最佳处理方法是多效唑+粘着剂处理,浓度为200400mg/L;对沙地柏的综合效应适宜处理方法为50600mg/L,两种处理方法均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高青[4](2014)在《多效唑对芒果炭疽病诱抗作用及调控芒果相关抗病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多效唑(Paclobutrazol)是80年代研制成功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多效唑在农业生产上运用广泛,能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枝伸长、促进分蘖、促进成花和座果等。在生产上我们发现喷施多效唑以后,作物病害有一定的减轻,多效唑调控植物病害方面研究少见报道,本文以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为靶标,确定了多效唑对芒果炭疽病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验证了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通过cDNA-AFLP技术检测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半定量RT-PCR验证部分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供测试的700mg/L、800mg/L、900mg/L、1000mg/L4个浓度的多效唑药液都能一定程度影响炭疽病菌在芒果离体叶片上的扩展,但800mg/L多效唑能明显抑制炭疽病斑的扩展,炭疽病斑大小较对照减少68.5%,减轻炭疽病病症。800mg/L多效唑在玻璃纸上能够抑制芒果炭疽菌菌丝生长,致使孢子畸形,不形成附着胞,但其在寄主叶片上对病原菌生长影响较小,病菌孢子形态正常,能萌发产生附着胞,但附着胞产生的时间晚于对照1d,说明药剂在寄主上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不强烈。因此,定浓度的多效唑能减轻病原菌对寄主的危害,但其可能主要通过调控寄主抗病性抑制病菌的侵染。2.通过半定量RT-PCR研究发现,多效唑单独处理叶片后各防御基因的表达情况差异不明显。但多效唑与病原菌共同诱导下除了Chi-E(几丁质酶)基因各个阶段的表达情况弱于对照组,PAL(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在接种1d、2d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DF1.2(防御素)基因在接种1d、2d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R基因在接种后1d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PO(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量在接种3d和5d出现两个峰值,且接种第3d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植物在多效唑和病原菌共同诱导下,能提高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量。3.利用cDNA-AFLP技术在多效唑和病原菌共同处理的植物样本中筛选到118条功能不同的基因片段。其中17.8%的片段与抗病及防御反应、信号转导、转录及其调控有关,5.2%的片段与光合作用相关。推测这些片段可能与多效唑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相关。4.对部分差异片段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多效唑与病原菌共同诱导可以提高抗干旱基因、光合作用基因的表达量。多效唑和病原菌共同诱导了与F-box蛋白和泛素蛋白酶同源性较高的两个差异片段的表达量的升高,我们猜测多效唑和病原菌共同诱导了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从而影响到植物的抗病能力。
白小明,相斐,罗仁峰,孙吉雄[5](2009)在《多效唑对高羊茅扩展性和根系特性的调控效应》文中提出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喷施多效唑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单株扩展性和根系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19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多效唑能有效抑制高羊茅植株的生长速度、地上枝叶的水平扩展、地上植物量的积累和根系生长,提高根系的表面积、体积和根冠比,促进分蘖和地下植物量的积累,质量浓度越高,调控效应越明显。质量浓度大于1000mg/L时,对分蘖的影响趋缓;大于1300mg/L时,对地上最大扩展距离、覆盖面积和地上植物量的影响趋缓。质量浓度为1300mg/L时,地下植物量、根系体积最大,根冠比最高。
相斐[6](2009)在《不同栽培措施对高羊茅扩展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坪草的扩展性是指草坪草由于具有地上和(或)地下根茎而产生的分蘖和再生性能,在建植方面表现为具有较强的地表覆盖和侵占能力及地下固土能力,它是草坪草区别于其它非草坪植物的主要特性之一,也是草坪草抗旱、抗寒、耐瘠薄、耐践踏、耐修剪等坪用特性的综合表现。施肥、灌水、喷施多效唑是草坪草养护管理的主要栽培措施,也是影响草坪草扩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肥、灌水、喷施多效唑对高羊茅单株扩展性和根系特性的影响,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田间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N、P、K组合对高羊茅扩展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是影响高羊茅地上扩展的主要因素,N肥施量越大,植株越高,地上植物量越大;分蘖和覆盖面积随N肥施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0g/m2N肥高羊茅的分蘖数最多,覆盖面积最大。三种肥料对株高的影响大小顺序为N>K>P,对分蘖、覆盖面积和地上植物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N>P>K。P肥是影响高羊茅地下扩展的主要因素,P肥施量越大,根系越深,地下植物量、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越大;根系扩展幅度随P肥施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0g/m2 P肥高羊茅的根系扩展幅度最大。扩展性评价结果表明,处理组合N10P15K4,即10g/m2N肥、15g/m2磷肥(P2O5用量)、4g/m2钾肥(K2O用量)是促进高羊茅地上扩展的最佳施肥组合;处理组合N5P15K12,即5g/m2N肥、15g/m2磷肥、12g/m2钾肥是促进高羊茅地下扩展的最佳施肥组合;对地上和地下综合扩展性最好的处理组合也是N10P15K4。2.盆栽条件下,在100-1900mg/L浓度范围内,多效唑能有效抑制高羊茅植株的生长速度、地上枝叶的水平扩展、地上植物量的积累和根系伸长,提高根系的表面积、体积和根冠比,促进分蘖和地下植物量的积累,浓度越高,调控效应越明显。浓度大于700mg/L时,对植株生长速度和地上植物量的影响趋缓,浓度大于1000mg/L时,对分蘖、地上最大扩展距离、根系生长的影响趋缓。浓度大于1300mg/L时,对覆盖面积的影响趋缓。浓度1300mg/L时,地下植物量、根系表面积和体积最大,根冠比最高。扩展性评价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对高羊茅地上扩展性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而低浓度多效唑对高羊茅地下根系的扩展具有促进作用,且呈现随浓度增大先促进后抑制的变化趋势,其中以为1000mg/L浓度处理对高羊茅地下扩展的促进效果最好,其次是700mg/L和1300mg/L浓度处理。3.盆栽条件下,在100%W~80%W、80%W~60%W、60%W~40%W、40%W~水分下限(萎蔫)四种水分处理下,灌水量越大,蒸散量越大,高羊茅生长速度越快,分蘖数越多,最大扩展距离、覆盖面积、地下和地上植物量越大,根系越长;根系体积和根系表面积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80%W-60%W的灌水处理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最大,分别为375.44 cm2/株4.69 cm3/株。扩展性评价结果表明,100W%-80%W灌水处理对高羊茅地上扩展最为有利,80%W-60%W灌水处理对高羊茅地下和综合扩展最为有利。
王存[7](2009)在《多效唑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枝伸长,促进分蘖,促进成花和座果,增强抗旱及抗寒性,提高耐盐性和延缓植物衰老等多种效应。本文从组织培养、抗逆性研究、产质量研究以及残留问题等方面综述了多效唑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和研究情况,为多效唑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提供方便。
漆放云[8](2008)在《植物生长延缓剂和修剪对高羊茅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高羊茅作为一种冷季型草坪草在我国温带、亚热带地区的绿地草坪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冷季型草坪在生产中的养护管理成本较高,其中剪草费用一般占养护成本的60%左右,为提高草坪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国际上先进绿化国家对化学修剪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我国草坪业的兴起也面临着养护管理的巨大压力,因此应用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草坪进行药剂修剪,减少修剪次数,同时与修剪相结合增强草坪的整齐度,这样在方便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观赏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采用二因子裂区试验设计,修剪高度(A)为主区,设低剪(4cm)、中剪(6cm)和高剪(8cm)三个处理;每30d修剪1次。不同浓度的延缓剂(B)为副区,5个处理水平,分别为0 mg/kg、20mg/kg、40mg/kg、60 mg/kg、80 mg/kg。结果表明:1.修剪后施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高羊茅的生长高度,并加深草色。低留茬修剪可刺激高羊茅的生长,增强其再生能力。烯效唑对草坪植物的外观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同留茬高度下比较,留茬高度越高,密度越小,高度越高,质地越差,颜色越淡,盖度越差,抗拉力能力越差。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高羊茅都有明显的促进分蘖作用,可提高草坪的密度,还可以显着提高高羊茅的根冠比,并促进侧根发生,使根增粗,根量增加,从而增加了草坪草对环境的适应性。2.通过不同生理指标的测定可以得出,烯效唑可提高高羊茅的耐热性、抗旱性和抗寒性。修剪与烯效唑二者交互作用对高羊茅抗寒性影响差异显着,经测定相对电导率以A2B3、A2B4最低,所以各处理以A2B3与A2B4的抗寒性最强;各处理叶绿素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以A2B5、A2B4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合理的留茬高度和适宜的烯效唑浓度能显着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光合速率,有利于植物积累更多有机物,为植物抵抗不良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叶片MD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均低于对照,最低的为A2B4;可溶性糖的含量在不同留茬高度下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大均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相同浓度下可溶性糖的含量随株高的增大而减小,可溶性糖含量含量以A2B5含量最高;不同留茬高度下脯氨酸含量随不同烯效唑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B1到B4上升,B4到B5下降),说明就烯效唑对高羊茅脯氨酸的影响,B4浓度是最合适的浓度;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随着烯效唑浓度和留茬高度的增加都呈现上升的趋势。
王晓英[9](2008)在《草地早熟禾草坪生长季节肥料与Trinexapac-ethyl需求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更科学、经济地管理草坪,达到人草和谐共处,在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草坪返青后,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N、K、Trinexapac-ethyl(TE)对草坪地上、地下部分生长量、草坪颜色、草坪地上、地下部分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草地早熟禾草坪510月份的最佳管理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草坪新增株高、剪草量(鲜、干重)随着施N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TE浓度的增大而减小,K对其在不同时期的影响不同。草坪新增株高、剪草量(鲜重)、剪草量(干重)在整个试验处理期间均以N1K1T3(N-0kg·ha-1·month-1,K-0kg·ha-1·month-1,TE-625ml·ha-1·10days-1 )或N1K2T3 ( N-0kg·ha-1·month-1 , K-20kg·ha-1·month-1 ,TE-625ml·ha-1·10days-1)处理值最小。2.草坪根重随着施N量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随着TE浓度的增大而上升,K在6、9、10月份极显着抑制了根系的生长。草坪根重最大的处理在不同时期分别为N1K1T3( N-0kg·ha-1·month-1 , K-0kg·ha-1·month-1 , TE-625ml·ha-1·10days-1 )、N1K2T3(N-0kg·ha-1·month-1,K-20kg·ha-1·month-1,TE-625ml·ha-1·10days-1)处理。3.草坪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施N量的增大呈上升的趋势,随着TE浓度的增大而上升,K在不同时期对草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草坪叶绿素含量在6、10月份以N4K1T3(N-30kg·ha-1·month-1,K-0kg·ha-1·month-1,TE-625ml·ha-1·10days-1)的叶绿素含量最大;5、7、8、9月份以N4K2T3 ( N-30kg·ha-1·month-1 , K-20kg·ha-1·month-1 ,TE-625ml·ha-1·10days-1)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大。4.草坪叶片N、P含量随着施N量的增大而上升,随着TE浓度的上升而下降,K对N含量的影响从7月份开始达显着水平,对P含量的影响仅在6、7月份达显着水平。在5、6、10月份N4K1T1(N-30kg·ha-1·month-1,K-0kg·ha-1·month-1,TE-0ml·ha-1·10days-1)处理的N含量最高,7、8、9月份N4K2T1(N-30kg·ha-1·month-1,K-20kg·ha-1·month-1,TE-0ml·ha-1·10days-1)处理的N含量最高;7月份N2K2T3(N-20kg·ha-1·month-1,K-20kg·ha-1·month-1,TE-625ml·ha-1·10days-1)处理的草坪叶片中P含量最高,其他时期N4K2T1处理的P含量最高。5.随着施N量的增大,根中N含量呈显着上升的趋势,P含量呈显着下降的趋势。随着TE浓度的增大,根中N、P含量呈显着上升的趋势。施K对草坪根中N含量的影响仅在前两个月达显着水平,对根中P含量影响仅在6、7月份达显着水平。在整个试验处理期间N4K2T3(N-30kg·ha-1·month-1,K-20kg·ha-1·month-1,TE-625ml·ha-1·10days-1)处理的N含量最高;草坪根中P含量在5、7、10月份以N1K2T3(N-0kg·ha-1·month-1,K-20kg·ha-1·month-1 , TE-625ml·ha-1·10days-1 )处理最高; 6、8、9月份N1K1T3(N-0kg·ha-1·month-1,K-0kg·ha-1·month-1,TE-625ml·ha-1·10days-1)处理的草坪根中P含量最高。6.对整个处理时期各个处理草坪的综合评价得出:在5~10月份期间,综合评价效果最好的处理依次是N3K2T3 ( N-25kg·ha-1·month-1 , K-20kg·ha-1·month-1 ,TE-625ml·ha-1·10days-1 )、N4K1T3 ( N-30kg·ha-1·month-1 , K-0kg·ha-1·month-1 ,TE-625ml·ha-1·10days-1 )、N2K2T3 ( N-20kg·ha-1·month-1 , K-20kg·ha-1·month-1 ,TE-625ml·ha-1·10days-1 )、N4K1T3 ( N-30kg·ha-1·month-1 , K-0kg·ha-1·month-1 ,TE-625ml·ha-1·10days-1 )、N4K2T3 ( N-30kg·ha-1·month-1 , K-20kg·ha-1·month-1 ,TE-625ml·ha-1·10days-1 )、N1K1T3 ( N-0kg·ha-1·month-1 , K-0kg·ha-1·month-1 ,TE-625ml·ha-1·10days-1)。
何霞,杨志民,徐迎春[10](2007)在《生长延缓剂在草坪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阐述了生长延缓剂对草坪草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影响研究,揭示了生长延缓剂可以有效地降低草坪草修剪频率、延长绿期和减少管理费用,并提高草坪草对光照、温度、水分的利用率和病害胁迫的抵抗能力,指明生长延缓剂在草坪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的控长促壮效应(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的控长促壮效应(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效果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1.2.5 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植被特征 |
2.4 水文状况 |
2.5 地貌特征 |
2.6 土壤类型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方法 |
3.3.1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
3.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3.3.3 植物养分含量的测定 |
3.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测定 |
3.3.5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防风固沙效果的风洞模拟 |
3.3.6 土壤粒度参数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
4.1 对植株枝系特征的影响 |
4.1.1 对植株地上部分形态的影响 |
4.1.2 对植株分枝特征的影响 |
4.2 对植株根系形态的影响 |
4.2.1 对植株部分根系指标的影响 |
4.2.2 对植株根系分支强度的影响 |
4.2.3 对植株根尖数的影响 |
4.3 对植株叶片特征的影响 |
4.4 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4.4.1 对植株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
4.4.2 对植株鲜干比的影响 |
4.4.3 对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
4.5 植物生长指标的综合评判 |
4.5.1 植物生长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4.5.2 植物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4.5.3 植物生长指标TOPSIS法判读 |
4.6 小结 |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5.1 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
5.1.1 同一时间内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 |
5.1.2 不同时间内光合指标变化的趋势比较 |
5.1.3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多重比较 |
5.1.4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2 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5.2.1 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
5.2.2 植物应激性指标的变化趋势 |
5.2.3 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 |
5.2.4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多重比较 |
5.2.5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5.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综合评判 |
5.3.1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
5.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5.3.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TOPSIS法判读 |
5.3.4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5.4 小结 |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6.1 植物养分对不同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响应特征 |
6.1.1 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
6.1.2 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
6.1.3 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
6.2 不同施用时间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6.2.1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
6.2.2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
6.2.3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
6.3 植物养分回收效率 |
6.4 植物养分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6.5 小结 |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7.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浓度 |
7.1.1 土壤中残留浓度分析 |
7.1.2 植物中残留浓度分析 |
7.2 不同时间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动态特征 |
7.2.1 土壤中残留动态特征 |
7.2.2 植物中残留动态特征 |
7.3 小结 |
8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防风固沙效果 |
8.1 大白刺构型对气流场的影响 |
8.1.1 半球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1.2 扫帚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1.3 纺锤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2 大白刺构型对过境风速的影响 |
8.3 大白刺构型的风速降低率 |
8.4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和集沙量 |
8.4.1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特征 |
8.4.2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分布 |
8.5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径组成 |
8.6 大白刺构型的分形维数特征 |
8.7 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9.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
9.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性 |
9.1.4 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佳施用方法与同类研究的对比 |
9.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沙旱生灌木构型的影响 |
9.1.6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水分利用的关系 |
9.1.7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环境适应性 |
9.1.8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工程治沙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形态、生理及解剖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多效唑的作用机理 |
1.2 多效唑在草坪上的应用现状 |
1.2.1 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对草坪草抗逆性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形态指标 |
2.3.2 生理指标 |
2.3.3 解剖结构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形态特征的影响 |
3.1.1 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株高净增量的影响 |
3.1.2 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分蘖数的影响 |
3.1.3 讨论与小结 |
3.2 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生理特征的影响 |
3.2.1 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2 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3 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4 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2.5 讨论与小结 |
3.3 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解剖结构的影响 |
3.3.1 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3.2 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茎解剖结构的影响 |
3.3.3 讨论与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多效唑对杨柴和沙地柏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效唑作用机理 |
1.2.2 多效唑的应用领域 |
1.2.3 多效唑的应用方法 |
1.2.4 影响多效唑作用效果的因素 |
1.2.5 使用多效唑对环境的影响 |
1.2.6 多效唑在植物上应用的研究趋势 |
1.3 沙生植物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土壤特征 |
2.4 植被类型及分布 |
第三章 多效唑在沙地土壤中施用方法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材料 |
3.1.3 仪器、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模拟降水在沙地土壤中的下渗过程 |
3.2.2 模拟多效唑在沙地土壤中的运移过程 |
3.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3.3.1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 |
3.3.2 多效唑在沙土中残留的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模拟降水在沙地土壤中的下渗过程 |
3.4.2 模拟多效唑在沙地土壤中的运移过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多效唑对杨柴和沙地柏生理生态的影响及在生长基质中的残留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设计 |
4.2.1 多效唑对杨柴生理生态影响的试验设计 |
4.2.2 多效唑对沙地柏生理生态影响的试验设计 |
4.2.3 多效唑在生长基质中的残留试验设计 |
4.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4.3.1 生长指标测定方法 |
4.3.2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4.3.3 多效唑残留测定方法 |
4.3.4 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多效唑对杨柴生长及生理的影响分析 |
4.4.2 多效唑对沙地柏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
4.4.3 多效唑在生长基质中的残留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多效唑对芒果炭疽病诱抗作用及调控芒果相关抗病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多效唑的研究进展 |
1.1.1 多效唑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1.1.2 多效唑在组培上的应用 |
1.1.3 多效唑提高植物的抗逆 |
1.2 芒果炭疽病概述 |
1.2.1 病原菌特征 |
1.2.2 芒果炭疽病的症状与流行 |
1.2.3 芒果炭疽病的防治 |
1.3 植物诱导抗病性 |
1.3.1 植物诱导抗病性种类 |
1.3.2 诱导抗病性的物理机制 |
1.3.3 生理生化机制 |
1.3.4 诱导抗病性的信号途径 |
1.4 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方法 |
1.4.1 抑制差减法 |
1.4.2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 |
1.4.3 基因芯片技术 |
1.4.4 mRNA差异显示 |
1.4.5 蛋白组学 |
1.5 cDNA-AFLP原理及应用 |
1.5.1 cDNA-AFLP原理 |
1.5.2 cDNA-AFLP优缺点 |
1.5.3 cDNA-AFLP的应用 |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多效唑对芒果炭疽病的诱抗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病原菌 |
2.1.2 供试品种 |
2.1.3 供试药剂 |
2.1.4 离体叶片试验 |
2.1.5 多效唑抑菌能力测定 |
2.1.6 病原菌侵染叶片后活性氧检测 |
2.1.7 病原菌侵染叶片的显微观察 |
2.1.8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多效唑药剂在PDA平板上对炭疽病菌落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
2.2.2 多效唑控制寄主病斑扩展能力具有局限性 |
2.2.3 800mg/L多效唑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
2.3 讨论 |
3 多效唑诱导与芒果抗病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多效唑单独诱导芒果叶片 |
3.1.3 多效唑与病原菌共同诱导芒果叶片 |
3.1.4 叶片总RNA的提取 |
3.1.5 mRNA反转录 |
3.1.6 抗病相关基因的RT-PCR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总RNA质量 |
3.2.2 多效唑单独诱导叶片各基因表达量变化 |
3.2.3 多效唑与炭疽菌共同诱导离体叶片各基因表达量变化 |
3.3 讨论 |
3.3.1 多效唑与病原菌的共同诱导下可以提高PAL基因的表达量 |
3.3.2 多效唑与病原菌的共同诱导下可以提高PDF1.2基因的表达量 |
3.3.3 多效挫与病原菌的共同诱导下可以提高/y?基因的表达量 |
3.3.4 多效唑与病原菌的共同诱导下Chi-E基因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 |
3.3.5 多效唑与病原菌的共同诱导下可以提高PPO基因的表达量 |
4 多效唑诱导芒果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总RNA质量 |
4.2.2 双链eDNA质量 |
4.2.3 预扩增 |
4.2.4 选择性扩增 |
4.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4.2.6 差异片段二次PCR |
4.2.7 差异片段同源性及功能分析 |
4.2.8 差异表达片段的RT-PCR |
总结 |
创新点 |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将要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多效唑对高羊茅扩展性和根系特性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Excel统计分析程序, 对数据进行LSR显着性检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喷施多效唑对高羊茅地上扩展性的影响 |
2.1.1 对高羊茅生长速度的影响 |
2.1.2 对高羊茅分蘖的影响 |
2.1.3 对最大扩展距离和覆盖面积的影响 |
2.1.4 对地上植物量的影响 |
2.2 喷施多效唑对高羊茅地下扩展性的影响 |
2.2.1 对根系长度的影响 |
2.2.2 对根系表面积和体积的影响 |
2.2.3 对地下植物量的影响 |
2.2.4 对根冠比的影响 |
3 讨论和结论 |
(6)不同栽培措施对高羊茅扩展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施肥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
2.2 喷施多效唑对草坪草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
2.3 灌水量对草坪草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
第二章 氮、磷、钾施肥组合对高羊茅扩展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P、K施肥组合对高羊茅地上扩展性的影响 |
2.2 N、P、K施肥组合对高羊茅地下扩展性的影响 |
3 N、P、K施肥组合下高羊茅扩展性综合评价 |
3.1 各项指标权重的计算 |
3.2 N、P、K施肥组合下高羊茅扩展性综合评价 |
3.3 各综合评价值与 N、P、K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效唑对高羊茅扩展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喷施多效唑对高羊茅地上扩展性的影响 |
2.2 喷施多效唑对高羊茅地下扩展性的影响 |
3 喷施多效唑对高羊茅扩展性影响综合评价 |
3.1 各项指标权重的计算 |
4 本章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灌水对高羊茅扩展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灌水处理下高羊茅的蒸散量 |
2.2 不同灌水处理对高羊茅地上扩展性的影响 |
2.3 不同灌水处理对高羊茅地下扩展性的影响 |
3 不同灌水处理下高羊茅扩展性评价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存在问题及展望 |
1 存在问题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8)植物生长延缓剂和修剪对高羊茅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立论依据 |
2 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特点 |
3 植物生长延缓剂的种类 |
3.1 金翁类化合物 |
3.2 含氮杂环化合物 |
3.3 酰基环己烷二酮 |
4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草坪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4.1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草坪草生长方面的应用效果 |
4.1.1 延缓生长,减少修剪次数 |
4.1.2 促进分蘖,增加密度,培育壮苗 |
4.1.3 增加绿度,延长绿期,改善草坪质量 |
4.1.4 增加根冠比,提高匍匐性 |
4.1.5 提高种子生产性能 |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提高草坪草生理机能方面的应用效果 |
4.2.1 提高抗旱性 |
4.2.2 提高耐热性 |
4.2.3 增强抗病性 |
5 植物生长延缓剂的施药时间和施药频率 |
6 经济效益 |
7 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
8 植物生长延缓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9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 试验材料 |
2.1 草种与试剂 |
2.2 主要仪器、机具设备 |
2.3 高羊茅建坪情况 |
3 试验设计 |
4 试验方法 |
5 观测项目及方法 |
5.1 株高净增量 |
5.2 密度 |
5.3 高度 |
5.4 盖度 |
5.5 质地 |
5.6 颜色 |
5.7 根冠比 |
5.8 根长 |
5.9 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测定 |
5.10 叶绿素含量测定 |
5.11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5.12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5.13 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 |
5.14 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留茬高度与不同生长延缓剂浓度交互对高羊茅生长性能的影响 |
1.1 株高净增量 |
1.1.1 留茬高度对株高净增量的影响 |
1.1.2 不同烯效唑浓度对高羊茅株高净增量的影响 |
1.1.3 不同留茬高度与不同延缓剂浓度交互作用对株高净增量的影响 |
1.2 不同留茬高度对高羊茅品质的影响 |
1.2.1 等级评价标准 |
1.2.2 各处理得分 |
1.3 根长、分蘖与根冠比 |
2 不同留茬高度与不同生长延缓剂浓度交互对高羊茅生理性能的影响 |
2.1 不同留茬高度与不同生长延缓剂浓度交互作用对电导率的影响 |
2.2 不同留茬高度与不同延缓剂浓度交互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留茬高度与不同生长延缓剂浓度交互对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留茬高度与不同生长延缓剂浓度交互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留茬高度与不同生长延缓剂浓度交互对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的影响 |
2.6 不同留茬高度与不同生长延缓剂浓度交互对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不同留茬高度和不同延缓剂浓度对高羊茅草坪生长性能的影响 |
1.1 对株高的影响 |
1.2 对草坪质地的影响 |
1.3 对根长、分蘖和根冠比的影响 |
2 不同留茬高度和不同烯效唑浓度对高羊茅草坪生理性能的影响 |
2.1 对电导率的影响 |
2.2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对丙二醛的影响 |
2.4 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5 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6 对总酚和类黄酮的影响 |
3 结论 |
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5 本论文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草地早熟禾草坪生长季节肥料与Trinexapac-ethyl需求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施肥在草坪上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1.1 氮肥对草坪草的作用及在草坪上应用的研究现状 |
1.1.2 钾肥对草坪草的作用及在草坪上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草坪上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1 植物生长延缓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
1.2.2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草坪上使用现状 |
1.3 肥料与植物生长延缓剂混合施用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研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方案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N、K、TE 对草地早熟禾草坪新增株高的影响 |
3.1.1 N、K、TE 平均效应对新增株高的影响 |
3.1.2 N 与TE、K 与TE 两因素对草坪新增株高的影响 |
3.1.3 N、K、TE 三因素互作对草坪新增株高的影响 |
3.2 N、K 与TE 对草坪剪草量(鲜重)的影响 |
3.2.1 N、K、TE 平均效应对草坪剪草量(鲜重)的影响 |
3.2.2 N 与TE、K 与TE 两因素互作对草坪剪草量(鲜重)的影响 |
3.2.3 N、K 与TE 三因素互作对草坪剪草量(鲜重)的影响 |
3.3 N、K 与TE 对草坪剪草量(干重)的影响 |
3.3.1 N、K、TE 平均效应对草坪剪草量(干重)的影响 |
3.3.2 N 与TE、K 与TE 两因素互作对草坪剪草量(干重)的影响 |
3.3.3 N、K 与TE 三因素互作对草地早熟禾草坪剪草量(干重)的影响 |
3.4 N、K、TE 对草地早熟禾草坪根重的影响 |
3.4.1 N、K、TE 平均效应对草地早熟禾草坪根重的影响 |
3.4.2 N 与TE、K 与TE 两因素互作对草坪根重的影响 |
3.4.3 N、K、TE 三因素互作对草坪根重的影响 |
3.5 N、K、TE 对草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5.1 N、K、TE 平均效应对草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5.2 N 与TE、K 与TE 两因素互作对草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5.3 N、K、TE 三因素互作对草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6 N、K、TE 对草坪叶片中N 含量的影响 |
3.6.1 N、K、TE 平均效应对草坪叶片N 含量的影响 |
3.6.2 N 与TE、K 与TE 两因素互作对草坪叶片中N 含量的影响 |
3.6.3 N、K 与TE 三因素互作对草坪叶片N 含量的影响 |
3.7 N、K、TE 对草坪叶片中P 含量的影响 |
3.7.1 N、K、TE 平均效应对草坪叶片P 含量的影响 |
3.7.2 N 与TE、K 与TE 两因素互作对草坪叶片中P 含量的影响 |
3.7.3 N、K 与TE 三因素互作对草坪叶片P 含量的影响 |
3.8 N、K、TE 对草坪根中N 含量的影响 |
3.8.1 N、K、TE 平均效应对草坪根中N 含量的影响 |
3.8.2 N 与TE、K 与TE 两因素互作对草坪根中N 含量的影响 |
3.8.3 N、K 与TE 三因素互作对草坪根中N 含量的影响 |
3.9 N、K、TE 对草坪根中P 含量的影响 |
3.9.1 N、K、TE 平均效应对草坪根中P 含量的影响 |
3.9.2 N 与TE、K 与TE 两因素互作对草坪根中P 含量的影响 |
3.9.3 N、K 与TE 三因素互作对草坪根中P 含量的影响 |
3.10 各处理的综合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4.1 N、K、TE 对草坪新增株高及剪草量的影响 |
4.2 N、K、TE 对草坪根重的影响 |
4.3 N、K、TE 对草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 N、K、TE 对草坪叶片中N、P 含量的影响 |
4.5 N、K、TE 对草坪根中N、P 含量的影响 |
4.6 草坪各处理的综合评价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生长延缓剂在草坪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长延缓剂的种类 |
1.1 鎓类化合物 |
1.2 含氮杂环化合物 |
1.3 酰基环已烷二酮 |
2 生长延缓剂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抑制徒长, 降低修剪频率 |
2.2 促进分蘖, 提高草坪密度 |
2.3 改变叶片形态和色泽, 延长绿期 |
2.4 调节同化产物的运输, 提高根冠比 |
3 生长延缓剂对草坪草抗逆性的影响 |
3.1 耐荫性 |
3.2 耐热耐寒能力 |
3.3 抗旱性 |
3.4 抗病能力 |
3.5 耐践踏性 |
4 生长延缓剂使用技术研究 |
4.1 草种的敏感性 |
4.2 施用季节和频率 |
4.3 剂量和吸收方法 |
5 研究展望 |
四、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的控长促壮效应(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D]. 王祯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2]多效唑对两种草坪草形态、生理及解剖结构的影响[D]. 陆海英. 扬州大学, 2015(03)
- [3]多效唑对杨柴和沙地柏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D]. 李芸.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1)
- [4]多效唑对芒果炭疽病诱抗作用及调控芒果相关抗病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D]. 高青. 海南大学, 2014(07)
- [5]多效唑对高羊茅扩展性和根系特性的调控效应[J]. 白小明,相斐,罗仁峰,孙吉雄. 草业科学, 2009(10)
- [6]不同栽培措施对高羊茅扩展性的影响[D]. 相斐.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7)
- [7]多效唑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现状[J]. 王存. 热带农业科学, 2009(02)
- [8]植物生长延缓剂和修剪对高羊茅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 漆放云.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9]草地早熟禾草坪生长季节肥料与Trinexapac-ethyl需求规律的研究[D]. 王晓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10]生长延缓剂在草坪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何霞,杨志民,徐迎春. 草业科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