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心理治疗与疗效(论文文献综述)
Zhang De Hua[1](2021)在《有关《黄帝内经》和佛法相结合的情志理论的研究及其在针刀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一种全新的以调心为主的医禅情志疗法的创立》文中研究说明
韩琳[2](2020)在《清瘟败毒饮治疗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治疗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热毒蕴结证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清瘟败毒饮口服,日1剂,每剂2袋,150ml/袋,分早晚饭后30分钟温服。对照组:给予皮肤病血毒片口服,日2次,每次6片,每片0.5g。每周复诊1次,疗程为4周。在治疗当日及每周复诊时对患者的主观症状(瘙痒、疼痛、灼热、干紧感),客观症状(潮红、肿胀、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样皮疹、皮肤萎缩),中医症候(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三方面指标进行评分。在治疗结束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两组病例治疗后的有效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主观症状(瘙痒、疼痛、灼热、干紧感),客观症状(潮红、肿胀、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样皮疹、皮肤萎缩),中医症候(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等方面均有显着效果。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均为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就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痊愈6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效率经统计学对比,结果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疗效比对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安全性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肝功肾功检验均无相关异常。结论:1.清瘟败毒饮可显着改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症状。2.用清瘟败毒饮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方法是安全可靠的。
付璐[3](2020)在《《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人类健康需要依靠多种医学体系的相互融合与发展。然而东西方医学的跨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医在西传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阻碍。在此背景下,回溯中西医学交流的历史脉络、挖掘其影响因素,或可为当今医学交流的相关政策制定、模式构建等提供一些史学意义上的启示。本文选择《本草纲目》传欧史作为研究切入点,原因在于此书在欧洲的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且评价较高,是中医西传的一个较为典型和成功的案例。对《本草纲目》传欧史加以阐述和解析,或可加深人们对东西方医学交流的历史脉络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为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医学交流提供某些历史借鉴。《本草纲目》系中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纂的一部本草学巨着,于1593年刻成、1596年发行,最迟在1604年传入日本,之后相继传入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并于17世纪末传入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18-19世纪期间,诸多欧洲学者对《本草纲目》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翻译、引用、研究及评价。20世纪以来,《本草纲目》进一步引起了国际的重视,如1953年,莫斯科大学将李时珍像镶嵌在该校大礼堂;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本书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18年,在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本草纲目》成书44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学者围绕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学术成就及影响,举办了多场国际性学术会议和纪念活动。《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贯穿17-21世纪,跨越了欧洲多国,其流传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影响较大且在不同时期的流传特点不同,故值得对其传欧过程进行研究。本文以《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目录调查、网络调查以及实地考察3种方式,收集17世纪至今的多种专着、论文、信件、手稿、政策文件、照片、画册、标本等珍贵资料;采用传统文献学、史学研究方法,系统梳理本书从17世纪至今在欧洲多国的流传过程及欧洲读者对本书的收集、翻译、引用、研究和评价;此外,本文运用接受理论作为核心理论指导,挖掘影响欧洲读者接受本书的动力及阻力因素;同时,借鉴知识社会史的研究框架,从知识的收集、分析、传播及应用四个阶段探讨了《本草纲目》传欧的全过程。关于《本草纲目》在欧洲的版本流传,本文考察了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梵蒂冈、比利时、奥地利8国17家藏书机构所藏《本草纲目》的不同版本22种38部,对其馆藏地、书号、版本信息及特征进行论述。特别是法国所藏3种《本草纲目》彩绘本,本文对其药图来源进行考证后,认为彩绘本所绘816幅药图系参考《本草纲目》钱蔚起刻本所附药图上色而成,并在个别细节处进行了增补、删减和修饰。关于《本草纲目》在欧洲的译本流传,本文阐述了 4种英文、法文译本的主要内容、体例以及翻译特点。其中,18世纪由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所编写的手稿“《本草纲目》中水、火、土、金石诸部药物”,为目前已知最早的一种《本草纲目》法文节译本;由法国27位传教士联合供稿、并由杜赫德所编纂的《中华帝国全志》一书,专设一章翻译《本草纲目》的前言部分及16种药物,该书在欧洲流传甚广,对《本草纲目》传欧影响较大。20世纪英国学者伊博恩联合北京博物学会诸位学者编纂的8种着作,涉猎《本草纲目》所载植物、矿物及动物药,内容全面。至21世纪,由中国学者罗希文所译《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BencaoGangmu)》,是世界上首部、亦是目前唯一的《本草纲目》英文全译本,从内容到体例还原度都非常较高。关于《本草纲目》的欧洲接受史,本文将其分为“传入与翻译期”“研究与评价期”“文化印象构建期”三个时期:在17-18世纪,欧洲的《本草纲目》接受者主要为来华传教士,他们在中国收集此书的文本、图像与相关药物标本,并将部分文本内容译成西文传到欧洲。至19世纪,《本草纲目》的接受者以药理学家、化学家、植物学家、生物学家等学者为主,他们对《本草纲目》所载药物标本进行化验分析,从化学、药理学角度阐释这些中国药物,并与欧洲当地的植物进行对照研究。20世纪以来,西方对《本草纲目》的接受形式趋于多样化,如通过雕塑、动画等形式向国际展示李时珍及中草药文化形象,特别是《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本草纲目》欧洲接受史的梳理,可以认为:影响欧洲读者接受本书的动力主要来自“新鲜(猎奇)”和“实用(需求)”,而阻力则主要来自“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此外,本文在“《本草纲目》传欧之疑误考”一章中厘清了《本草纲目》传欧研究中的3个常见争议性问题:一是波兰传教士卜弥格关于中药的两种着作《中国植物志》《单味药》皆非《本草纲目》的外文节译本,但卜弥格在《单味药》中引用过《本草纲目》丹砂及龙骨的条文。二是法国汉学家雷慕沙的博士毕业论文并非以《本草纲目》为研究对象,但他年轻时很可能在奥布瓦修道院见过《本草纲目》彩绘本,并为了阅读彩色植物图旁的汉文去学习汉语,终成为一位着名汉学家。三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其三大着作《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及《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中共出现8处“古代中国百科全书”的表述,8条相关引文中有5条可能引自《本草纲目》,主要为对家鸡和金鱼相关资料的引述。其余3条可能来自《中国纪要》转引《齐民要术》对养羊法的记载。达尔文可能误认为此8条引文出自同一种“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即《本草纲目》。最后,本文从知识社会史的视角出发,将《本草纲目》知识的传欧过程分为收集、分析、传播、应用四个阶段:从知识收集来看,欧洲人通过购买、赠送、掠夺等方式,收集了《本草纲目》的多种版本及相关的药物标本;随后对《本草纲目》中的知识进行了筛选、翻译、引用、研究;通过论着、会议、展览等传播方式,将《本草纲目》的相关知识展示给其他欧洲学者;同时从资源获取、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等角度实现了知识的应用。有关本文的创新点,笔者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讨:新材料:本文收集、补充了一些前人论述中未载的史料。如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图书馆、法国第戎市立图书馆等藏书机构的《本草纲目》明清版本、相关绘本、剪贴画册、学者手稿等多种珍贵文献资料。特别是收集了 5种与《本草纲目》相关的药图绘本及剪贴画册。其中的3种彩绘《本草纲目》药图,迄今学界知之不多,尤其珍贵。本文将其中的图像与《本草纲目》多种版本的药图逐幅进行对比,详细分析其绘图特点,进一步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了欧洲学者获取《本草纲目》药图的背景及意义,弥补了现有研究关于《本草纲目》图像传欧的某些缺失。对前人虽有提及、但未做深入研究的资料,本文进一步探究其特点与价值。如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本草纲目》“金石部”法文译稿、法国汉学家毕瓯及化学家布朗涅尔对《本草纲目》所载药物的化验分析、英国药理学家汉伯里对《本草纲目》的研究等,都是前人相关研究中鲜少涉及或研究较浅的珍贵资料。本文详细分析了上述欧洲学者论着的成书背景、体例、内容、特点及其对《本草纲目》传欧的意义,拓展了现有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新观点:对《本草纲目》西传研究中存在的某些争议性问题,本文在详细考证后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波兰传教士卜弥格的着作是否为最早的《本草纲目》西文节译本?”“法国汉学家雷慕沙的毕业论文是否为欧洲史上最早的以《本草纲目》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是否盛赞《本草纲目》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本文综合多位学者的论述,追本溯源,厘清了既往研究中的某些讹误,并基于文献证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视角:本文在研究视角与方法学上亦有所创新。本文在传统的文献学、史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引入接受理论及知识社会史的研究框架,试图从社会史、文化史角度,深入探讨《本草纲目》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将来的东西方医学交流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借鉴。
陈怡君[4](2020)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临床疗效,为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30例、对照组(中医普通针刺)30例、参照组(口服百忧解)30例。其中对照组取穴主穴为水沟、百会、内关、神门、太冲,采用中医针刺辨证论治进行治疗;治疗组取穴为壮医特定穴龙脊穴、发旋穴和眉心穴,采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参照组口服百忧解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析对比3组分值以评价疗效。结果:1.年龄、性别比较: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分布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HAMD评分及HAMD减分率测定:治疗后三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在HAMD评分上,治疗组<参照组<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治疗组与参照组比较(P>0.05),无显着差异;对照组与参照组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根据患者HAMD减分率得出,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参照组有效率为86.7%,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抑郁症症状的临床疗效更好。3.SDS评分:经治疗后三组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在SDS评分上,参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与参照组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显着差异;对照组与参照组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说明在改善SDS评分上,参照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4.PSQI评分:经治疗后三组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分值下降较其他两组明显(P<0.05),说明三组均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但治疗组均优于其他两组。5.经治疗后三组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组分值下降较其他两组更明显(P<0.05),说明三组均能改善抑郁症临床症状,但治疗组优于其他两组。结论:1.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中医普通针刺疗法、口服百忧解均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缓解抑郁症状,无明显副作用。2.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能够有效降低中医症候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以及PSQI量表评分,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患者躯体性焦虑以及全身症状。
张霜梅[5](2020)在《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对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脑卒中相关的睡眠失调常见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与卒中之间的关系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卒中后失眠作为公认的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卒中幸存者的康复治疗,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现代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但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总结,体质、症候、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与卒中后失眠的关系等方面尚未有系统总结。本课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前瞻性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横断面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和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治疗网状Meta分析,以期完成对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初步探索并明确其与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中医体质症候方面的关系,系统地总结中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特色和经验,丰富对卒中后失眠研究的中医内容并以此作为中医开展相关研究开端,争取为今后中医研究卒中后并发疾病方面提供方法学经验。方法:本课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梳理国内外对卒中与各种形式睡眠障碍的研究报道完成文献综述,初步从中西医两方面整理卒中与多种睡眠障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通过前瞻性和横断面临床研究收集不同时期卒中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或常见合并症状的总结;第四部分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中医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进行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与单纯西药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当代医家在治疗卒中后失眠时的主方中药与穴位选择,为推广使用针灸等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疗效依据。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睡眠障碍与卒中发病、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对于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发现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卒中之间通过多种病理机制相联系,甚至可形成恶性循环而产生不利影响。2.中医经典中无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名和专门论述,但其作为理论来源指导着我国医家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目前对于卒中后合并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以个案和临床经验总结为主,且尚未形成对卒中后多种形式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系统认识。我国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进行了大量探索,尤其是多种治疗方法合用,疗效较为显着,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推广。3.通过前瞻性收集275例急性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糖化血红蛋白、年轻老年、失眠、NIHSS评分>10分、抗生素应用、颈动脉硬化、焦虑、脑卒中、抑郁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92、0.3、4.4、5.33、6.81、2.73、2.92、3.53、2.94。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40分、不欲饮食、善太息、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失眠多梦、血瘀质、肌肤甲错、心悸、痰湿质、湿热质、多痰、脘腹胀满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常见要素,其OR值分别为4.29、4.3、5.15、2.6、4.56、17.04、9.99、2.86、3.09、5.55、11.7、13.36、3.5、7.83。4.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恢复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病位在左侧、右侧,年龄大于75岁与卒中后失眠风痰阻络证常同时出现。血瘀质、后循环、男性不常与风痰阻络证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常与卒中后失眠的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而男性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5.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后遗症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综合两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男性、BMI>24kg/m2、脑干、心脏病史、失眠史、糖尿病、运动习惯、焦虑史皆为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胸闷、气虚质、失眠多梦、头痛、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20分、情绪低落、善太息、神疲乏力、头昏、风痰阻络、气短懒言、恶风是卒中后遗症期失眠的常见合并要素。6.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后遗症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卒中后失眠的病人中年龄小于44岁、年龄大于75岁在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的卒中后失眠中更常见,而出血性卒中少与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平和质常与阴虚风动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而出血性卒中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7.通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上,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结论:1.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血糖异常、既往有失眠史都是卒中后失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恢复期,与卒中相关的急性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NIHSS评分>10分是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2.在中医方面,通过临床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平素有善太息、情绪低落、失眠多梦都是卒中后不寐易发的常见合并症;恢复期卒中后不寐的发生更易受体质如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的影响。3.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风痰阻络证卒中患者,年龄大于75岁都是其常见因素;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阴虚风动证卒中患者,常与阳虚质、卒中发病季节在春季都是同时出现在卒中后失眠的患者中。4.通过Meta分析显示,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有着不俗的临床疗效,结合本课题组既往的直接Meta部分,针灸可能在改善肢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上更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但鉴于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不一以及研究间异质性的存在,鼓励未来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规模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国际推广提供试验依据。
王玉娇[6](2020)在《平肝运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平肝运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小儿厌食症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为小儿厌食症的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思路,从而更好的治疗小儿厌食症。方法:本课题将符合中医肝旺脾虚证诊断标准的厌食患病儿童90例,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自身症状积分变化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予中药自拟方口服,以2周为1疗程(14天),共4周2疗程(28天),记录纳入试验的患病儿童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体重指标,通过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及体重变化情况以评价其有效性。结果:1.本课题总病例纳入数共计为90例,纳入病例无剔除,病例脱落数共计为10例,病例实际完成数共计为80例。2.在治疗前以中度病例所占比例最多,共51例(64%),轻度病例共27例(34%),重度病例共2例(2%)。治疗2周后,无症状为0例(0%);病情轻度为35例(44%);病情中度为44(55%);病情重度为1(1%)。治疗4周后,无症状为44例(55%);轻度为33例(41%);中度为3例(4%);重度为0例(0%)。说明经过治疗后,病情分度明显降低。3.疾病疗效评价方面:本次试验收集的80例患儿,治疗4周后临床控制2例(2.5%);显效30例(37.5%);有效42例(52.5%);无效6例(7.5%);总有效74例,总有效率达92.5%。4.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P=0.000<0.01,可认为前后差异较大,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比较,中医证候在治疗前后有显着变化。5.治疗前后主症总积分比较P=0.000<0.01,可认为前后差异较大,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中医主症积分的比较,中医主症在治疗前后有显着变化。6.治疗前后次症总积分比较P=0.000<0.01,可认为前后差异较大,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中医次症积分的比较,中医次症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7.本研究共收集病例90例,其中脱落病例共计10例,在脱落病例中病情轻度为8例(80%);病情中度为2例(20%);病情重度为0例(0%)。脱落病例中有3例因患儿试验过程受凉感冒,有7例因治疗过程中服用其他与治疗本病相关的药物而影响了疗效评价。8.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受试患儿未出现恶心呕吐、器官脏腑功能受损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平肝运脾法对肝旺脾虚证小儿厌食症患儿各项主证、次证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平肝运脾法在治疗该病时安全有效,治疗期间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王英璟[7](2019)在《中国画养生功能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典型性代表,其所具有的养生功能伴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而得到强调,属于中国绘画美学“体用美学”的部分。然而,中国画这部分属于最高层级,即上升到道的境界的功能,在清末民国时期因外部大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受到影响,中国画养生功能发挥和探索几近中止。由于目前中国画的存在环境、发展模式、人员构成及其性质与养生功能中止前有很大的不同,原本已经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和探索的中国画养生功能,迄今为止仍然处于在本领域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与研究的状态。有鉴于此,本文致力于对中国画养生功能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对其核心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和新角度的探索,借此推进对于中国画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本文以中国画为研究对象,不是从具体的养生门派(比如道家养生、道教养生、儒家养生、中医养生)等出发,而是从整个养生链的原理出发,为中国画养生找到根据和定位。本文以中国画的养生功能为研究中心,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跨学科分析法,访谈法,以中国历代书论画论为基础资料,以中国养生理论为对应依据,辅以对中国画所呈现出来的养生功能与西方绘画及其它养生方式的对比,解析一直流传但没有得到深入探索和辩证分析的“中国画养生”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画养生功能因为创作主体主观能动性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探讨了写意画与工笔画在养生方面产生的不同效应,不同画科在养生方面的差异,以及文人写意背后所要求的综合素养、整个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中所包含的养生功能。本文认为,中国画养生是以静为主,动静结合的养生方式,其核心是修性,也可以说是修心神,但是其修命的部分也很重要。综合各方面来看,中国画的确是比较完美的养生方式。论文一共分为六小部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从总体上阐释和论述中国画养生功能的原理和历史流变,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大部分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画养生功能进行具体的解析和阐述,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此三小部分;第三大部分是对中国画养生中的不足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文的余论部分。第一章首先对争论已久的“中国画”概念进行梳理,对养生概念进行解析并概括论述其原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画的养生功能与其它在普遍意义上被认可的审美功能和教化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尝试为中国画养生功能定位。中国画养生功能在养生链条中进入的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怡情养性,从长远来看可以调节人的性情,完善人的性格;二是养命,与气功和太极拳有相通之处,在命体上进行调节。中国画养生功能的发生是分层次的,与艺术所达到的水平直接相关,艺术境界所达到的阶段与养生功能到达的层级实现了完美对接,如果实现书画艺术养生的各个层面,必须达到相当的艺术水平和修为,并非浮于表面的一日之功。第二章梳理了中国画养生的流变,依次讨论了魏晋山水画“畅神”“卧游”说中隐含的养生之义,隋唐时期提出的“代取杂欲”,宋代到明代文人写意画中对“得意”“适意”“尽意”的追求,清代中国画养生的综合发展,清末民国从“养生”到“治生”的转变,新时期中国画养生大众化和外向化的转向。论文提出,中国画的养生功能与“以书入画”密切相关,新时期,正是书法在中国画中的缺位,不但使其养生功能减弱,而且影响了中国画的正常传承和特色的保留。第三章首先对文人画、写意画和工笔画等概念进行厘清,着重探究中国画创作主体在身份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创作原动力对作品风格的影响。继而探讨三者对养生的影响,从心源上分析各种中国画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主要创作动机的不同所生发出来的不同艺术精神和作品风格,从而区别了中国画创作主体的不同内在驱动力与作画方式。由此探讨了如下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作品审美要求的差异,决定着创作过程的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养生效果。本章认为,文人写意画能够更加全面的体现中国画的养生功能。第四章沿着文人写意画的创作流程,进一步研究了文人写意画中的养生功能。文人写意画是自然产生的,先有文人后有文人写意画,但是在文人写意画兴起之后,对文人画家这一群体有了比较全面的要求,分别体现在文化素养、书法功力和品德修养上,这是文人写意画产生的前提,其中的养生意蕴是综合性的,包括读书以养气,以书入画以抒情,万物静观中的休闲情调。不过,这是比较理性的人为可以控制的,最重要的是人的本心喜好所决定的“同气相求”,主动地选择中国画作为修身养性的渠道,形成良性循环。在文人画家成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整个创作过程所包括的环境要求、心理准备、身心状态和具体的创作技术中的养生功能。这一部分以整个中国画的完成活动为线索,以文人写意画为核心,将“环境”“器具”“心态”“技术”“评”“赏”中的养生机理进行了概括整合。第五章辨析中国画中最主要的三科(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在养生方面所处的位置以及原因。由于三个画科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文人参与和重视程度不同,最主要的是其自身特质的差异,其养生功能也就有所差别。其中,山水画被称为“画中烟云供养”,而人物画的养生功能由于种种原因无人提及,花鸟画还没来得及提及中国画的养生功能的发展就进入了中止期。在对画中三科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三者体现出来的特质,同时根据中医情志相胜理论,以及人的性格所具有的后天可塑性的特点、性格对疾病发生的影响等,将三科设定性格类型并与人的性格进行匹配,以期待达到调节性格,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效应。历来对书画养生功能的研究只从正面即优势入手,对其可能存在的不足有所忽视。余论从现实接触到的画家群体实况入手进行分析,对中国画养生功能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隐患,从多个角度尝试提出解决方法,提出中国画养生功能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不可避免,也并非其自身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关键还是从事这项活动的个人,主要是个人要有意识的进行防护,提高养生意识的观点。
李启文(Lee Kai Man)[8](2019)在《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特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及文化特色的关系,岭南地区的疾病类型和居民体质均具备其特点,辨治和用药也须相应配合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香港位处岭南地域,回归后中医药日渐受到重视,对中医妇科的求诊需求亦随之增加,求诊于中医妇科的病种也愈加广泛。对于香港的中医师,能掌握更多切合岭南地区的辨治和用药方法,对治疗效果必定有所帮助,使广大患者受惠。本研究探讨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证型有否地区性的特点,与及是否受香港的岭南特色因素所影响,从而探讨切合香港地区的中医妇科病的辨治和用药方法,供临床中医师参考,以期帮助提高疗效。方法:本研究参照德尔菲(Delphi technique)专家咨询法进行,受访专家人数设定为14位。专家的纳入标准为具备中医妇科临证经验15年或以上,年龄为39岁或以上;或之前任职于医院的职称达副主任或以上。数据收集方式以两轮的问卷咨询进行。第1轮问卷就7种中医妇科常见疾病,包括:痛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不孕症、胎漏胎动不安、症瘕,咨询专家们在香港地区最常见的病因及证型。拟定相关的病因与证型选项时,参考《中医妇科学》五版及六版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医妇产科学》与及个别专家的建议,列出选项以供专家们选择。如专家认为有常见的病因或证型未有包括在所提供的选项中,也可作增补。请专家对7种病的病因和证型的选项按照常见的程度排序。另外,向专家们谘询香港的气候、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文化特色等因素对病因及证型有什么影响,与及每种病的诊治注意点和常用的方剂及中药。第1轮问卷全部收回后,将专家之意见分析整理。关于病因及证型部份,对各选项作频数统计,根据统计的综合结果,把每种病的病因和证型的各个选项依常见的程度作排序。所得出的排序结果放在第2轮问卷中,让专家就7种病的病因和证型再次填答,请他们参考过第1轮问卷综合各专家意见所得出的病因和证型排序之后再次作选择。将两轮咨询问卷收集所得的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对于常见病种类、病因、证型选择、常用方剂和中药等结果,可作量化统计的,则作统计并列表,作出分析。对于意见陈述的内容,加以分析,撰写报告。结果:受访专家年龄介乎47至76岁,从事中医妇科诊疗工作22至51年,在香港从医10年至39年。根据受访专家的长期临床观察,本研究中的7种中医妇科病在香港地区的最常见病因和证型排列首5位者如下:一、痛经最常见病因:情志抑郁、过食寒凉生冷、先天肾气不足、感受寒邪、素体气血虚弱。最常见证型: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血虚弱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二、崩漏最常见病因:更年期肾气衰退、元气虚弱、劳倦过度、情志抑郁、忧思过度。最常见证型:肾阴虚证、肾气虚证、脾虚证、脾虚肝郁证、血瘀证。三、绝经前后诸证最常见病因:情志抑郁、忧思过度、素体阴虚、性情急躁、劳倦过度。最常见证型:肝郁肾虚证、心肾不交证、肾阴虚证、肾阴阳俱虚证、肝阳上亢证。四、带下病最常见病因:素体脾虚、感受湿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感染湿毒。最常见证型:脾虚湿热证、脾虚证、湿热下注证、阴虚夹湿证、肝经湿热下注证。五、不孕症最常见病因:年逾五七,冲任耗损、禀赋素弱、情志抑郁、素体肥胖、饮食不节。最常见证型:肾气虚证、肝郁证、痰湿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六、胎漏、胎动不安最常见病因:禀赋不足、劳倦过度、素体气血虚弱、素有症瘕、饮食不节。最常见证型:肾虚证、气血虚弱证、脾肾两虚证、肾阴虚证、血瘀证。七、症瘕最常见病因:情志抑郁、忧思过度、素体脾虚、饮食不节、经行产后,风寒侵袭。最常见证型: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肾虚血瘀证、寒湿凝结证、湿热瘀阻证。总括而言,本研究中的7种中医妇科常见病在香港地区的病因和证型确实有本地特色,反映出香港的气候、生活环境、起居饮食习惯、社会风气、文化特色等因素对病因和证型产生显着的影响。较为突出的因素是岭南潮湿炎热气候的影响已被过用冷气有所改变;工作、学业及家庭的压力大,情志失调;工时长,睡眠少,熬夜,运动少;衣着贪凉,不注重保暖;饮食不节,嗜食寒凉生冷、甜腻、辛辣燥热;晚婚晚育,行房次数少;性观念开放;卫生常识普及不足等。以上种种因素,可以理解为在岭南特色的基础上增添了香港本地特色。综合各种病来看,证型较多见肝郁气滞、肾气虚、肾阴虚、脾虚、痰湿、湿热、寒湿、血瘀等,以肝郁气滞、肾气虚、肾阴虚、脾虚最为显着,所以治疗中医妇科病,调理冲任,以肝、肾、脾为主。专家们更对个别病种提出了中医妇科学教材的证型举例中未有列出的证型,例如痛经的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崩漏的脾虚肝郁证,绝经前后诸证的肝郁肾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阳上亢证、脾虚肝郁证;胎漏、胎动不安的脾肾两虚证,反映香港的临床实际情况和证候特点。专家们的选方用药亦对应常见病机,贯彻理法方药的原则,但因应香港人体质薄弱,虚实夹杂,用药轻灵,免伤正气;亦少用辛燥的中药。当中亦有运用地道的中药,即岭南地区特有的“南药”。此外,因情志、生活习惯及环境导致的因素较多,除药物治疗外,调摄、情绪疏导、卫生常识指导也须重视。结论:本研究参照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合文献分析,探讨香港地区常见的中医妇科疾病的证候与治法用药特点。研究发现:在香港地区较为常见之中医妇科病如痛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胎漏胎动不安、不孕症、症瘕等,其中医证候分布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香港执业的资深中医师在诊治疾病时,均认同香港地区的气候、工作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社会风气、文化特色等因素对各种中医妇科病的病因和病机均产生显着的影响。专家们的诊治思维和用药也受到岭南医学的影响。
李贵意[9](2019)在《应用临床状态医学诊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拟在临床状态医学指导下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总体临床状态的疗效,为临床状态医学理念及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两部分来进行。第一部分是文献研究,通过系统回顾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中西医学认识观及治疗方法进展,结合临床状态医学的理念、方法及主要内容框架,探讨了临床状态医学改善恶性肿瘤生活质量、情感症状及总体临床状态的方法及可能性。同时,本研究也以循证医学方法为基础,通过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实施中医药结合心理疗法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的Meta分析,为临床状态医学的实施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第二部分是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纳入在深圳中医院肿瘤科就诊的100例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合并常规中药辨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临床状态医学的干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状态医学的“君、臣、佐、使”处方和中医心理治疗,干预周期均为2个月。分别于入组基线、治疗后2周、1月和2月时评定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卡式量表、总体临床状态量表、中医症状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meta分析研究中:(1)中医药干预研究包括了 16项研究,有1084人参加;中医心理干预研究5项,有293人参与;3项有关生活质量(Kam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评价的,有268人参加。(2)与单纯西药化疗相比,中医药合并化疗能显着提高治疗有效率,合并OR=1.58(95%CI:1.24,2.03),两组间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中医药联合化疗组治疗肿瘤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3)与单纯化疗相比,中医药合并心理干预能显着提高治疗有效率,合并效应量OR=17.22(95%CI:2.14,138.7),两者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联合心理干预总临床疗效高于单纯化疗。(4)与单纯化疗相比,中医药合并心理干预能显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合并效应量OR=2.69(95%CI:1.40,5.17),两者组间改善生活质量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药联合心理干预在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率高于单纯化疗。在临床研究中:(1)本研究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单纯中医辨证组(对照组,n=50)和临床状态医学组(治疗组,n=50)。经过2个月的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各脱落2例(均因无法联系而脱落),最终每组各48例。(2)两组基线一般特征(年龄、性别)、临床特征(肿瘤类型、KPS、总体状态、中医症状、生活质量积分、HAM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两组基线齐,具有可比性。(3)经过为期2个月的治疗,治疗组在KPS(Z=-3.856,p=0.000)、总体状态(Z=-4.837,p=0.000)、HAMD(Z=-2.329,p=0.020)、中医症状(Z=-2.239,p=0.025)、生活质量(Z=-2.307,p=0.021)5个方面均全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临床状态医学的干预方案能全面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情绪状态、躯体症状,最终改善患者总体临床状态。(4)KPS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Bonferroni两两比较发现:除基线与两周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总体临床状态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Bonferroni两两比较发现:基线与治疗后各次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中医症状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Bonferroni两两比较发现:基线与治疗后两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和治疗2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7)生活质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Bonferroni两两比较发现:两周后与治疗1月比较(p>0.05)、治疗1月和治疗2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HAMD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Bonferroni两两比较发现:两周后与治疗1月比较(p>0.05)、治疗1月和治疗2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合应用临床状态医学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生存质量、情绪状态、躯体症状,从而显着改善患者总体临床状态,且总体临床状态积分变化是恶性肿瘤患者症状改善的敏感指标。
彭丽华[10](201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进行现状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探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在COPD稳定期患者SP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现状调查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和青岛市某两所三级甲等中医院肺病科病房住院的27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气道量表(Airways Questionnaire 20,AQ20)为研究工具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录入,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第二部分为干预性研究:采用类实验研究中的非随机同期对照设计,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山东省济南市一所三级甲等中医院肺病科病房住院的8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择时五行音乐疗法,选取商调式、宫调式、徵调式乐曲,分别于申时、巳时、午时施乐。干预时间为每天3次,每次30min,一周5天,共干预12周。采用SPBS、AQ20于干预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SPB及生活质量。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录入,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及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第一部分现状调查研究:1.SPBS总分(30.94±6.00)分,处于中度水平,89.1%的患者存在SPB。SPBS的3个维度中,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付费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能否支付医疗费用、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数量、生活自理能力,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与患者的关系、照顾时间、健康状况为影响COPD稳定期患者SPB的因素(P<0.01)。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能否支付医疗费用、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数量、照顾者的健康状况进入回归方程,此6个变量能解释COPD稳定期患者SPB总变异量的46.4%。4.AQ20得分为(9.14±2.95)分,AQ20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生活质量按分数高低分为4个等级,仅有13.9%的患者生活质量处于较好水平。生活质量得分与SPB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着正相关(r=0.455~0.621,P<0.01)。第二部分干预性研究:1.基线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及照顾者的一般资料、SPBS得分、AQ20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均衡可比。2.自我感受负担组内比较:干预组干预后SPB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后SPB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PB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组内比较:干预组干预后AQ20得分较干预前大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后AQ20评分较干预前略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AQ20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COPD稳定期患者普遍存在SPB,其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能否支付医疗费用、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数量、照顾者的健康状况。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SPB及其影响因素,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与指导。2.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处于较低水平。且生活质量与SPB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即SPB越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的SPB心理体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SPB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改善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二、略谈心理治疗与疗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心理治疗与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2)清瘟败毒饮治疗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传统医学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认识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方药分析 |
3 结果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3)《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中医西传”研究现状 |
“《本草纲目》传欧”研究现状 |
1 前言 |
1.1 研究范围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材料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性 |
2 《本草纲目》在欧洲的版本流传 |
2.1 法国藏本 |
2.1.1 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 |
2.1.2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图书馆所藏 |
2.1.3 法国第戎市立图书馆所藏 |
2.1.4 法兰西公学院亚洲协会图书馆所藏 |
2.2 英国藏本 |
2.2.1 大英博物馆所藏 |
2.2.2 Wellcome医学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 |
2.2.3 剑桥大学图书馆所藏 |
2.2.4 曼彻斯特大学约翰·赖兰兹图书馆所藏 |
2.3 德国藏本 |
2.3.1 柏林国立图书馆所藏 |
2.3.2 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所藏 |
2.4 西班牙藏本 |
2.4.1 西班牙国家图书馆塞万提斯阅览室所藏 |
2.4.2 西班牙巴厘阿多里德市菲律宾奥斯定会图书馆所藏 |
2.5 俄罗斯藏本 |
2.5.1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图书馆所藏 |
2.5.2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
2.6 梵蒂冈藏本 |
2.7 比利时藏本 |
2.8 奥地利藏本 |
2.9 小结 |
3 《本草纲目》在欧洲的译本流传 |
3.1 《本草纲目》节译本 |
3.1.1 范德蒙德的金石部药物译稿 |
3.1.2 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 |
3.1.3 伊博恩的研究译着 |
3.2 《本草纲目》全译本 |
3.3 小结 |
4 《本草纲目》欧洲接受史 |
4.1 传入与翻译期(17-18世纪) |
4.1.1 踏上欧洲土地(17世纪) |
4.1.2 翻译的出现(18世纪) |
4.2 研究与评价期(19世纪) |
4.2.1 博物学图鉴的收集(17-19世纪) |
4.2.2 中国药物的鉴定与研究 |
4.2.3 《本草纲目》及中国科学的评价 |
4.3 文化印象构建期(20-21世纪) |
4.3.1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译本 |
4.3.2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研究 |
4.3.3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印象 |
4.4 小结 |
5 《本草纲目》传欧之疑误考辨 |
5.1 卜弥格与《本草纲目》——最早的“《本草纲目》译本”之争 |
5.2 雷慕沙与《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学位论文”之争 |
5.3 达尔文与《本草纲目》——“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由来 |
5.4 小结 |
6 《本草纲目》传欧之讨论:以知识社会史的视角 |
6.1 《本草纲目》的知识收集 |
6.2 《本草纲目》的知识分析 |
6.3 《本草纲目》的知识传播 |
6.4 《本草纲目》的知识应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欧洲相关藏书机构及资料来源 |
附录2: 欧洲藏书机构所藏《本草纲目》明清版本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壮医热敏探穴针刺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轻中度抑郁症的认识 |
1.1 抑郁症的定义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 |
1.2 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抑郁症的治疗 |
1.3.1 药物治疗 |
1.3.2 物理治疗 |
1.3.3 心理治疗 |
1.3.4 其他疗法 |
2 中医学对轻中度抑郁症的认识 |
2.1 抑郁症理论探究 |
2.2 抑郁症治疗 |
2.2.1 中药治疗 |
2.2.2 针灸治疗 |
2.2.3 其他治疗 |
3 壮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
3.1 壮医理论体系 |
3.2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 |
3.3 壮医对抑郁症相关病症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和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注意事项 |
1.8 针刺的意外情况及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临床疗效判定 |
2.5 统计工具和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三组一般情况分布情况 |
3.2 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
3.3 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
3.4 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
3.5 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 |
3.6 HAMD减分率的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意义 |
2 立题依据 |
2.1 督脉-脑-神系统和“巧坞”主神论 |
2.2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 |
3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 结果分析 |
4.1 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评分分析 |
4.2 HAMD评分及HAMD减分率测定分析 |
4.3 SDS评分分析 |
4.4 PSQI评分分析 |
4.5 安全性分析 |
5 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壮医外治疗法对抑郁症的诊疗现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卒中与睡眠的中西医认识 |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得卧的认识 |
二、西医对卒中与睡眠的认识 |
第二节 不同睡眠障碍类型与中风 |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寐的研究概况 |
二、西医对中风与失眠的研究概况 |
三、中风与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四、西医对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
五、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
六、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西医研究概况 |
七、其他形式睡眠障碍与卒中的西医研究进展 |
八、小结 |
第二章 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
第一节 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恢复期卒中后失眠前瞻性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二、脑卒中3月时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四、卒中后3个月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观察研究 |
第一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研究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二、后遗症期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四、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 |
一、Meta分析研究设计 |
二、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
三、网状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 |
四、网状Meta证据图 |
五、网状Meta结果图 |
六、网状Meta分析森林图 |
七、网状Meta分析贡献图 |
八、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及SUCRA排序 |
九、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 |
十、纳入研究中穴位及中药使用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第一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危险因素探讨 |
一、脑卒中急性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情况 |
二、常见因素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 |
第二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症候、体质探讨 |
一、体质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
二、常见症状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Meta分析结果探讨 |
一、普通Meta分析结果探讨 |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探讨 |
三、局限性 |
四、现代医家常用针灸穴位、中药总结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平肝运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对象标准 |
3.1 中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3.3 西医诊断标准 |
3.4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
3.5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药物制备 |
4.2 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5.1 疗效观察指标 |
6 判定标准 |
6.1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标准 |
6.2 疗效评价标准 |
7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一般资料情况 |
2 研究结果 |
2.1 治疗后总疗效对比 |
2.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
3 脱落及剔除病例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平肝运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小儿厌食症的立题依据 |
2 肝旺脾虚证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 |
3 肝旺脾虚证小儿厌食症的治法分析 |
4 平肝运脾法的方义及药理分析 |
4.1 方义分析 |
4.2 单味中药解析 |
4.3 现代药理研究 |
4.4 方药的药物机理 |
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
5.1 一般情况分析 |
5.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5.3 疗效分析 |
5.4 安全性评价 |
6 本课题的特色与优势 |
7 不足与展望 |
8 结语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
致谢 |
(7)中国画养生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释题 |
二、选题缘由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选题意义 |
第一章 养生原理与中国画养生功能之根据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与阐释 |
一、“中国画”简述 |
二、“养生”的概念及原理 |
第二节 中国画养生功能概述 |
一、中国画养生功能发生的位置 |
二、中国画养生功能发生的途径 |
三、中国画养生功能发生的层面 |
第二章 中国画养生功能观的历史流变 |
第一节 中国画养生功能的萌芽时期 |
一、隐含于魏晋时期 |
二、显现于隋唐时期 |
第二节 中国画养生功能的发展时期 |
一、宋元至明代前期基本成型 |
二、明代中后期到清代的丰富发展期 |
第三节 中国画养生功能的转变期 |
一、清末民国——从“养生”到“治生”的转变 |
二、近现代——外向化与大众化的转变 |
第三章 写意画与工笔画养生功能之差异论析 |
第一节 中国画创作内驱力的差异 |
一、绘画者名称的演变及其内蕴 |
二、中国画创作主体内在动力与养生 |
第二节 写意画与工笔画养生功能的不同 |
一、文人画与写意画的界定 |
二、写意画与工笔画在养生中产生的不同结果 |
三、文人写意画中的养生意蕴 |
第四章 文人写意画养生功能论析 |
第一节 文人画家综合素养中的养生功能 |
一、读书以养气——文人画家所读的书 |
二、“以书入画”——书法养生的移入 |
三、“万物静观皆自得”——文人的养生情调 |
第二节 创作环境与用具中的养生功能 |
一、中国画创作环境中的养生功能 |
二、古代文房用具中的药物养生 |
第三节 创作时的心理要求与养生功能 |
一、“兴”的产生与养生“恍惚”之境 |
二、作画过程中的“守一” |
三、延续到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之道 |
第四节 创作姿势中的养生功能 |
一、创作姿势的演变 |
二、正确的创作姿势 |
三、创作中的姿势与练功的关系 |
第五节 执笔创作所刺激到的穴位 |
一、指实掌虚对穴位的刺激 |
二、运腕用笔对原穴的作用 |
第五章 不同中国画科相应的养生功能 |
第一节 “画中烟云供养”之论析——山水画的养生功能 |
一、山水画养生功能的渊源 |
二、山水画养生功能产生的原因 |
三、山水画养生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花鸟画与人物画中的养生功能 |
一、关于花鸟画、人物画养生功能现状的分析 |
二、花鸟画养生功能论析 |
三、人物画养生功能论析 |
第三节 情志相胜-体质与中国画的配伍 |
一、不同画科的选择与创作者身心的关系 |
二、性情、性格、气质和个性及其关系 |
三、中国画与性格的培养 |
余论: 中国画养生功能中的优缺点及其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岭南医学 |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 |
一、岭南中医妇科流派 |
二、岭南妇科流派的主要学术观点 |
三、岭南妇科医家的临证特色 |
第二章 岭南妇科名家 |
第一节 罗元恺 |
一、简介 |
二、学术思想 |
三、临证经验 |
第二节 欧阳惠卿 |
一、简介 |
二、临证经验 |
第三节 张玉珍 |
一、简介 |
二、临证经验 |
第四节 罗颂平 |
一、简介 |
二、临证经验 |
三、诊治特色 |
第五节 岭南罗氏妇科枝繁叶茂,惠及五洲 |
第六节 岭南罗氏妇科与香港的深厚渊源 |
第三章 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设计 |
第二节 研究的实施 |
一、第1轮问卷咨询 |
二、第2轮问卷咨询 |
三、资料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结果 |
一、专家基本资料 |
二、专家最经常诊治的中医妇科病 |
三、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见病因与证型 |
四、香港地区的气候、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文化特色等,对病因、病机与治法的影响 |
五、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两地的中医妇科辨治和用药选择的比较 |
六、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用方剂、中药及其他疗法 |
第二节 研究数据分析 |
一、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见病因与证型 |
二、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用方剂、中药及其他疗法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第一节 讨论 |
一、香港地区的气候、生活环境、起居饮食习惯、社会风气、文化特色 |
二、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两地的中医妇科辨治和用药选择的比较 |
三、7种中医妇科病的诊治注意点 |
四、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用方剂、中药及其他疗法 |
五、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临床诊治须重视香港特色 |
二、专家的临床经验及用药心得有参考价值 |
三、性教育、女性卫生常识的普及工作 |
四、晚婚晚育问题必须正视 |
五、中医妇科的专业培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应用临床状态医学诊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肿瘤的流行病学 |
2. 中医治疗肿瘤的研宄进展 |
3. 西医治疗肿瘤的研宄进展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宄进展 |
5. 肿瘤治疗的展望 |
第二节 临床状态医学 |
1. 临床状态医学概述 |
2. 临床状态医学理论体系简介 |
3. 临床状态医学在中医学中的渊源 |
4. 历代医家状态医学思想 |
5. 现代中医对临床状态医学的认识 |
6. 临床状态医学推动医学模式的发展 |
7. 心身行为状态 |
8. 恶性肿瘤与社会心理因素 |
9. 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变化 |
10. 当前医疗模式的思考 |
11. 临床状态医学促进临床诊治方式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医药结合心理疗法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临床状态医学改善恶性肿瘤临床状态及生活质量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本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 |
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
文献综述 |
1 西医学对COPD及其SPB的认识 |
1.1 COPD概念及流行病学 |
1.2 COPD患者SPB的研究现状 |
2 中医学对COPD及其SPB的认识 |
2.1 中医学对COPD的认识 |
2.2 中医学对COPD患者SPB的研究现状 |
3 五行音乐疗法概述及其干预COPD患者SPB的研究现状 |
3.1 五行音乐疗法概述 |
3.2 五行音乐疗法的研究现状 |
4 子午流注理论概述及其研究现状 |
4.1 子午流注理论概述 |
4.2 子午流注理论的研究现状 |
4.3 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的研究现状 |
第一部分 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调查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样本量 |
2 研究工具 |
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 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 |
2.3 气道量表(Airways Questionnaire 20,AQ20) |
3 研究方法 |
4 数据处理 |
5 质量控制 |
6 伦理问题 |
结果 |
1 COPD稳定期患者的一般状况 |
1.1 COPD稳定期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 |
1.2 COPD稳定期患者疾病相关资料 |
1.3 COPD稳定期患者照顾者一般资料 |
2 COPD稳定期患者SPB现状 |
3 COPD稳定期患者SPB的单因素分析 |
3.1 COPD稳定期患者一般资料对SPBS总分的影响 |
3.2 照顾者一般资料对SPBS总分的影响 |
3.3 COPD稳定期患者一般资料对SPBS三个维度得分的影响 |
3.4 照顾者一般资料对SPBS三个维度得分的影响 |
4 COPD稳定期患者SPB的多因素分析 |
5 COPD稳定期患者SPB与生活质量 |
5.1 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
5.2 COPD稳定期患者SPB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COPD稳定期患者及照顾者的一般资料 |
2 COPD稳定期患者SPB现状 |
3 COPD稳定期患者SPB的影响因素 |
3.1 单因素分析 |
3.2 多因素分析 |
4 COPD稳定期患者SPB与生活质量 |
4.1 生活质量现状 |
4.2 COPD稳定期患者SPB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5 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的必要性 |
第二部分 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干预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退出标准 |
1.4 样本量 |
2 研究工具(同第一部分) |
3 研究方法 |
4 干预方案 |
4.1 初步构建干预方案 |
4.2 初步实施干预方案 |
4.3 形成最终干预方案 |
4.4 干预方案的评价指标 |
5 数据处理 |
6 质量控制 |
7 伦理问题 |
结果 |
1 完成干预情况 |
2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SPB、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
3 两组干预前后SPB、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
3.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PB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
3.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
讨论 |
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 |
1.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
1.2 两组患者SPB及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
2 实施五行音乐疗法的关键环节 |
2.1 选乐 |
2.2 操作要点 |
2.3 施乐程序 |
3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
3.1 减轻COPD稳定期患者的SPB |
3.2 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性 |
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略谈心理治疗与疗效(论文参考文献)
- [1]有关《黄帝内经》和佛法相结合的情志理论的研究及其在针刀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一种全新的以调心为主的医禅情志疗法的创立[D]. Zhang De Hua.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清瘟败毒饮治疗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观察[D]. 韩琳.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0(02)
- [3]《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D]. 付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壮医热敏探穴针刺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临床观察[D]. 陈怡君.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D]. 张霜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平肝运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玉娇.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中国画养生功能研究[D]. 王英璟. 山东大学, 2019(02)
- [8]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特点的研究[D]. 李启文(Lee Kai Ma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应用临床状态医学诊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D]. 李贵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 彭丽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