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农村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一、农村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1](2021)在《房颤患者卒中防治药物利伐沙班与华法林的药物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心房颤动(临床简称为房颤)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调查数据显示,房颤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血栓栓塞并发症,即卒中是最常见的并发疾病类型之一。有人认为,房颤引起卒中的风险高于高血压、高血脂等其它因素,即如果患者诊断为房颤,其发生卒中的概率就会明显高于无该类疾病的患者。而房颤卒中往往会显着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经济成本。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如果要从根本上减少卒中的发病率,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房颤的发生。事实上,近年来因为受到了很多权威专家的广泛推荐,临床上通常服用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或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来防治房颤卒中。已证实,这两种药物均可显着降低患者卒中疾病发生的概率。然而,患者服用华法林期间,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的医疗机构监测凝血等相关指标,以便根据指标检查的结果调整服用剂量,该过程可能需要多次重复,费力耗时,患者依从性较差,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虽能有效弥补华法林的上述各种不足,但是价格昂贵,治疗花费较大,成为其应用的劣势。这样,如何权衡利弊、确定选择合理的房颤卒中防治药物,已成为一个人民健康卫生领域不得不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首次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 hea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5 dimensions,EQ-5D)和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两个表给房颤卒中患者进行评分,将评分结果作为效果指标,系统比较和评价了华法林和利伐沙班这两种药物的经济学价值,期望能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根据入组筛选标准选取了房颤伴卒中的患者共228例。根据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对房颤卒中的患者分为A组(n=114例)、B组(n=1 14例)两组。A组服用华法林,B组服用利伐沙班,根据随访结果,进行临床指标判定并对方案作出治疗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显示A、B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98.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7%、42.1%,二组均不存在差异。运用成本-效果分析及敏感性分析两种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对这两种房颤卒中药物的预防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方案进行增量分析,与我国人均GDP进行比较,确定意愿支付阈值(Willingness-to-pay,WTP)。问卷内容包括利用EQ-5D和SS-QOL两个量表涵盖的选项给患者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计算健康产出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QALYs)。QALYs指标能准确反映患者生命质量及健康状况的改善状态。研究时限假定10年,算出一年的QALY,由此推算出10年的计算结果。因考察参数的变化能影响研究结果,所以还应要进行敏感度分析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本研究着重从昂贵药物成本降低10%及检验费上涨7%、贴现率三个方面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抗凝血药物利伐沙班和华法林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 ration,ICER)分别是485865元、599640元、520412元,均大于我国2020年人均GDP的3倍。药物价格成本因素是敏感性分析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即使药物降低10%,该药物相比于华法林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仍大于该区域WTP阈值,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基本一致。该研究表明在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下,除了深圳、无锡、珠海等少数几个发达城市外,其它地区ICER仍大于该区域WTP阈值,这说明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在我国大部分区域尚不具备成本优势。

张雪艳[2](2020)在《江西省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与生命质量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现状、各自影响因素,探索中医药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有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15个县(市、区)的1480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调查或集中作答的方式收集调查居民的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中医药健康素养情况、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情况。采用百分比和频率描述分类变量,x±s描述连续性变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对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药健康素养及其三个维度、EQ-5D五个维度的影响因素,Tobit回归分析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和Tobit回归研究中医药健康素养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1.江西省居民整体中医药健康素养具备率为7.57%,其中知识型中医药健康素养、信念型中医药健康素养、行为型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4.05%、23.04%、17.91%。江西省居民平均健康效用值为0.9140±0.137,自测健康状况平均得分85.44±20.10分,生命质量五维度方面,自我照顾维度最好,疼痛/不适维度最差。2.中医药健康素养方面:女性、本大专及以上学历为具备整体中医药健康素养的有利因素,家庭人口数变多、家庭氛围差、居住环境差为不利因素(P<0.05);非农业户口、中专/高中/职高学历、本大专及以上学历为具备知识型中医药健康素养的有利因素,家庭人口数变多、≥60周岁为不利因素(P<0.05);≥60周岁、有商业保险为具备信念型中医药健康素养的有利因素,居住环境变差为不利因素(P<0.05);女性、参加商业保险为行为型健康素养的有利因素,家庭人口数变多、居住环境变差为不利因素(P<0.05)。3.生命质量方面:无慢病、个人月收入高者健康效用值高,45周岁及以上、无业、家庭氛围差、居住环境差的人群健康效用值低(P<0.05)。4.中医药健康素养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面:知识型中医药健康素养、信念型中医药健康素养、行为型健康素养均为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33、0.124、0.094。结论 1.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中医药健康素养呈正相关关系。2.江西省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较低,生命质量有待提高。3.中医药健康素养和生命质量有不同的影响因素,整体维度与结构维度影响因素也不相同。4.老年人、低学历者、家庭氛围改善、居住环境改善是中医药健康素养和生命质量提升方面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素养提升还需要重点关注农业人口、男性、家庭人口数多者,在生命质量提升方面,还需要重点关注慢性病患者、低收入者、无业人员。5.建议推进中医药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高全民中医药健康素养;加大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其生命质量;倡导和谐家庭氛围,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

何光秀[3](2020)在《药品福利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及其分解研究 ——基于甘、川、冀、浙、津的调研数据》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慢性病目前已经对整个社会、家庭和个人产生不可小觑的经济影响并显着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慢性病患者健康受损的情况下,需要长期服药,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受到药品政策、收入、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药品福利的视角,利用课题组在甘肃、河北、四川、浙江、天津五个调研地区的慢性病患者的数据,分析城乡间、东西部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的不平等状况,采用回归方法找出造成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并对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最终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缩小健康差距、提升药品福利的对策建议。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示出国内外研究健康不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进展。使用中文版EQ-5D-5L量表计算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效应值,并以此衡量和评价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采用Tobit回归模型从慢性病患者基本特征、药品可及情况、药品价格情况、药品公平情况四个方面找出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再利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对城乡和东西部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对造成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贡献情况。结果:(1)药品福利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研究:对甘肃、河北、四川、浙江、天津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进行Tobit回归后,发现地区、户口、性别、BMI、婚姻、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医疗保险、健康体检、15分钟内能到达医疗机构数量、药品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比例合理性、实体药店药品费用合理性、住院费用占比合理性、自付药品可负担水平对健康水平有显着影响。造成城乡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文化程度、收入、医疗保险、药品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比例合理性、实体药店药品费用合理性、住院费用占比合理性。造成东西部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收入、文化程度、药品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比例合理性、实体药店药品费用合理性、药品负担。(2)药品福利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分解研究:城镇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集中指数为0.027小于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集中指数0.049,年龄对城乡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作用最大,贡献率分别为30.52%和20.64%,其次收入在3000元以上对城镇和农村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贡献率分别为29.1%和19.32%,文化程度也在不同层次上加剧了城乡慢性病的健康不平等,医疗保险能够减小城乡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差距;东部地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集中指数0.024高于西部地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集中指数0.018,东西部慢性病患者年龄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0.58%和18.5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对东西部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贡献度分别为59.5%和11.52%,其次收入也加剧了东西部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不平等,贡献率分别达到27.6%、23.64%。药品负担对东西部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不平等也产生一定影响,起到了扩大偏穷人的健康不平等的作用。药品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比例合理性、实体药店药品费用合理性的贡献度很低,这两个因素的集中指数都为负数,说明这些因素可以对东西部慢性病患者起到缩小偏向富人的健康不平等作用。结论:根据研究结果,甘肃、河北、四川、浙江和天津的慢性病患者都存在明显的城乡、东西部之间的健康不平等现象,因此提出建议应该加大对贫困慢性病群体的扶持力度,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针对城乡区域的慢性病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改善健康水平的措施;重视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普及健康相关知识;完善药品价格机制、加强廉价药供应保障机制,确保药品和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许辉[4](2020)在《基于跨理论模型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及健康行为的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制信效度较好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问卷和健康行为问卷,为评价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行为执行情况提供测量工具;对影响乳腺癌病人服药行为因素的质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主题分析,总结影响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原因;横断面调查了解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依从性变化趋势,寻找依从性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准确找出干预时机及干预对象;在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知信行理论制定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及健康行为的干预方案并实施,帮助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维持健康行为的稳定期,评价干预方案对病人服药依从性、疾病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健康指数及服药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混合性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问卷及健康行为问卷的研制及应用严格按照心理学测量工具编制指南,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疾病知识及健康行为进行概念界定,根据现有指南、专家共识及乳腺癌病人心理特点构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问卷和健康行为问卷的各维度和初始条目;邀请5位专家对问卷初稿内容进行两轮评价和修订,应用内容效度指数CVI测定问卷的内容效度;选定10名病人进行问卷表面效度的测定,并获得测试所需的时间;综合专家和病人评价结果,形成初始化问卷。应用该初始问卷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进行调查;项目分析后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问卷的结构效度;计算Cronbach’sα系数来确定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疾病知识问卷同时测量问卷的折半信度,健康行为问卷测量重测信度和折半信度,最终形成正式问卷。应用正式形成的疾病知识问卷和健康行为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的疾病知识和健康行为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第二部分: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及健康行为干预方案的构建及效果评价1、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整合:按照SPIDER系统检索方法制定检索式,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Psyc INFO、CINAHL,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9年2月。2名研究者独立阅读文献并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根据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筛选出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2名研究者独立分析纳入的研究并提取作者、国家等一般信息,将纳入的研究导入NVivo 11计算机数据分析软件,按照主题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的信息进行主题综合,提出新的解释与说明,找出病人报告的影响服药行为的因素。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应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及自行设计的内分泌治疗现状调查表对符合标准的病人进行横断面电话随访及资料收集。对可能影响病人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显着性差异的变量进一步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检验水准α=0.05。3、基于跨理论模型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及健康行为干预方案的构建及效果评价成立研究团队,根据第一部分疾病知识问卷和健康行为问卷内容编写乳腺癌健康知识手册,基于跨理论模型并根据服药行为影响因素质性整合的结果制定阶段性知信行干预方案,建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随访流程。基于乳腺癌病人服药依从性横断面调查的研究结果,选择在辽宁省某两家三甲医院就诊术后行内分泌治疗第18~30个月的符合纳排标准的乳腺癌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并于第1、3个月按照标准随访流程,对病人进行电话或微信常规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干预前评估病人的健康行为所处阶段及服药行为类型,建立微信群,根据跨理论模型各阶段的定义总结出的病人各行为阶段特点及研究团队制定的干预方案实施干预。每周一个主题,每天两次,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与及时的解答。比较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的干预效果。结果:第一部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及健康行为问卷的研制及应用1、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问卷最终包括5个维度,21个条目:问卷内容效度CVI是0.92,内容效度变化范围为0.867?1.0。项目分析初始条目全部保留。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21个条目5个因子的问卷,累积贡献率为63.985%;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各项拟合指标符合要求。问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19,分半信度为0.882(p<0.01),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范围为0.604?0.85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平均得分为79.79±14.49分,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疾病知识主要受病人的教育程度、医疗费用负担影响(p<0.05)。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健康行为问卷最终包括5个维度,25个条目:问卷CVI0.93,内容效度指数范围为0.8?1.0。项目分析后删除10项,保留27项。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形成25个条目,5个因子的问卷,累积贡献率为59.425%;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拟合指标符合要求。问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99,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在0.616~0.896之间,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59、重测信度0.704(p<0.05)。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健康行为平均得分为97.38±13.00;服药时长、饮酒状况、工作状况是影响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及健康行为干预方案构建及效果评价1、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整合:通过数据库检索,共筛选出486项研究,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17篇。样本量从12例到43例不等。经过对纳入研究的内容分析及主题凝练最终获得知识、决策平衡、自我效能、支持和服药行为5个主题及17个副主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的服药行为归纳为接受坚持型、犹豫尝试型、忍受煎熬型和拒绝放弃型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可以相互转换,病人可以由任何一种服药类型直接变为拒绝放弃型,也可逐渐改变。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888例病人配合完成横断面调查随访,769例(86.6%)坚持治疗,119例(13.4%)中断治疗,TAM服药第2~3年的病人出现明显的服药中断率,而AIs组在第1~2年及第3年开始服药中断率明显升高。仍在服药的769例病人中,422例病人报告一直坚持服药,几乎没有发生过漏服药物的情况,占服药病人的54.88%;754人完成MMAS问卷,63.9%病人依从性良好,36.1%依从性差。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服药持久性主要受年龄(≤39岁或≥60岁)、服药时长、服药种类、副作用的影响;服药的依从性主要受服药时长、合并疾病数量及副作用影响。3、基于跨理论模型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健康行为干预方案构建及效果评价:基于跨理论模型制定的阶段性知信行干预方案的实施,干预组与对照组、不同测量时间服药依从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与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得分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健康行为所处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组间与时间交互作用(p<0.05);不同测量时间点的健康指数和健康状况自评得分有显着差异(p<0.05),将EQ-5D健康五维度三水平进一步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不同测量时间点的自理能力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组与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不同测量时间点的日常生活能力维度有显着差异(p<0.05);不同测量时间服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行为在分组与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将服药行为类型按照对应依从性得分给与相应的赋分比较后发现,接受坚持型和忍受煎熬型干预前后存在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研制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问卷及健康行为问卷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有效、客观地评价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的执行情况。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行为受知识、决策平衡、自我效能和支持的影响,知识和决策平衡决定病人是否进行内分泌治疗,而支持和自我效能决定了服药行为的类型,临床应注意和识别忍受煎熬型和犹豫尝试型的女性。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依从性在第2~3年下降明显。服药依从性受服药种类、服药时长及副作用等因素影响。提示对服药第2~3年的病人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病人的药物副作用得到有针对性的干预及内分泌药物相关知识的及时获得性。4、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分阶段知信行干预方案能够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指数和健康状况。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测量可以联合服药行为类型及MMAS量表进行评价。

卓日娜图娅[5](2019)在《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多维健康 ——以宁夏固原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当前的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贫困地区农村老龄化更面临“未备先老”的问题。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流,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农村人口结构呈空心化现象。贫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医疗资源配置落后且不均衡,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加之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缺少收入来源保障,获取各项资源的能力较弱等。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村老年人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已有研究对于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有诸多关注,但是家庭养老功能和代际支持弱化使得他们缺乏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慰藉,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令他们逐步成为社会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所以对其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和参与感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家庭和社区是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最重要的养老主体。家庭和社区所能提供的资源,无疑对老年人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囿于经济落后、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医疗和教育水平低下等特点的限制,探究家庭禀赋和社区资源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影响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多维健康的研究,不仅是精准扶贫实施工作中的必要问题和重要挑战,推进积极老龄化、老龄事业的根本原因与动力,也是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战略,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和实施健康中国等战略需求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家庭禀赋和社区资源的双重视角,以健康需求、健康行为理论为指导,在系统地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宁夏固原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数据,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进行测度,进而运用多种数理模型及方法,深入探析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在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三个维度的影响机理与作用,并提出基于家庭、社区层面的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促进方式,以期为贫困地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养老模式的创新提供政策建议和解决思路。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从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看,家庭禀赋对老年人生理健康有正向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通过老年人就就医行为的选择来间接影响的。家庭禀赋中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老年人生理健康指数有显着的正向提高作用;而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则对其生理健康指数没有显着影响的关系;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健康有正向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通过老年人就医行为的选择来间接影响的。社区服务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最为显着,其中社区卫生室设备、社区卫生室医生和社区卫生室便利度三个维度全部通过显着性检验,对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有促进作用;而社区社会资本中,信息传播和社区活动对老年人生理健康有正向的影响效应。(2)从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看,家庭禀赋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提高作用。首先,家庭人力资本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有负向影响。家庭的经济资本会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着保障作用。即当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多时,能够被农村老年人利用的养老资源就会更丰富,这种对潜在的支配权保障了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提高。从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看,所以家庭社会资本越高,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越高;社区服务资源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显着的影响。从社区服务资源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显着的提高效应。对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卫生室医生的评价越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指数越高,医生等专业医护人员的配备对当地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保障作用最为重要。社区社会资本的大部分变量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都有显着提高效应。(3)从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看,家庭禀赋可以显着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健康。家庭禀赋中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的主观社会适应性和农村老年人客观社会参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区资源可以显着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健康。社区资源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主观社会适应和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客观社会参与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区服务资源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客观社会参与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社区卫生室医生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主观社会适应的影响不显着。社区社会资本可以显着提升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社区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主观社会适应和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客观社会参与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4)从家庭禀赋和社区资源的交互作用看,总的来说家庭禀赋和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但在各个细分维度上的表现有所差异。同时,家庭禀赋、社区资源的交互作用更进一步加强了它们各自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影响。

卓辉立[6](2019)在《晚清传教士群体的鸦片观演变(1807-1911)》文中研究说明鸦片输入与传教士来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近代史进程,影响深远。由鸦片贸易引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我国饱含屈辱近代史的序幕。从此“欧洲诸国与天朝立约,通商传教,来往自如”,开启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与此同时,大量传教士来华传教并居住,开启了宣教的黄金时代。“通商加传教”这一组合成为西方对华的普遍诉求,引发不小争议,令人诟病至今。在革命史研究范式的影响下,早期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往往得出传教士是“鸦片帮凶”、“鸦片贩子”的结论。改革开放后,学界逐渐转向用文化交流与现代化的角度看待传教史,其中大多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传教士为“反鸦片斗士”。事实上,传教士群体对鸦片的认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渐变的过程。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以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1851)为代表的早期来华传教士,由于合法居住权和经费不足等问题,往往依附于鸦片商行或外交官,以换取他们对传教工作的支持,对鸦片贸易往往采取暧昧默许之态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来华传教士特别是医疗传教士的剧增,以德贞(John Dudgeon,1837—1901)、杨格非(Griffith John,1831—1912)、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1832—1905)为代表的中期传教士,开始从生理、道德、社会危机和传教前景等方面抨击鸦片贸易,揭露鸦片危害,对鸦片的负面评价达成一致观点。这种共识成为在华传教士群体合作的基础,在19世纪后半叶,以杜步西(Hampden Coit DuBose,1845—1910)、柏乐文(William Hector Park,1858—1927)为代表的后期传教士,不再停留于谴责鸦片贸易,而是积极参与禁烟运动:在各地建立戒烟所;出版反鸦片的着作;在三次全国传教士大会上提出反鸦片决议;成立跨宗派、跨国籍、跨身份的全国性反鸦片联盟——中国禁烟会;并推动官方禁烟与国际禁毒合作。1907年,清英政府签订《禁烟条约》;1909年万国禁烟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这场运动走向高潮。自1807年第一位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入华,到1909年万国禁烟会在上海召开,正好跨越整整一个世纪。来华传教士群体对鸦片的态度,大体经历了暧昧默许、口头谴责和行动制止、禁烟官方化四个阶段,传教士也实现了从负面的鸦片贩形象到正面的反鸦片人士的转变。本文试图分析在晚清百年的历史里,作为一个群体的新教传教士鸦片观的演变,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及影响。

郭海健[7](2018)在《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效果经济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高血压健康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重要项目之一,针对高血压的高流行情况及产生的疾病负担,同时结合目前高血压的防控形势,从公共卫生角度,重视血压升高的危害,提出了加强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重视。高血压前期是临床高血压之前的一段血压范围,本质上是可能罹患高血压病的一个表现,而不是高血压病的病因,可以将血压升高作为高血压病的一个生物标志。很多的研究认为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拥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同时心血管疾病的队列研究认为血压从115/75开始,收缩压每提高20mmHg或者舒张压每提升1OmmHg,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提升两倍。研究也证实高血压前期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于正常血压人群。该概念提出后,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的:本课题立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疾病防控形势的需要,分析高血压前期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多因素聚集性,遵从随机抽样原则选择监测点,在人群危险因素诊断的基础上,开展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基线调查;对筛查出的高血压前期人群,依据社区实验的原则,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确立健康干预方式,开展为期4年的干预,分析短期干预效果,客观评价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取得的投入产出,同时利用已发表的调查、卫生统计年报及Meta分析结果,建立Markov模型,拟合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项目的中远期成本效果和效益分析,提供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推广医防融合,关口前移、注重高血压前期二级预防工作的有效数据。对象和方法:根据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及城乡分布等特征,以及研究工作的基础,选择无锡市梁溪区,泰州市姜堰区,盐城市射阳县作为本次的研究地区。根据高血压前期的纳入排除标准,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在城市(无锡市梁溪区)和农村(盐城市射阳县)各设立3个干预组,干预组共575人。在泰州市姜堰区设立对应的3个对照组,共700人。采用在群组干预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干预,对4年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利用Markov模型拟健康干预投入产出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基线调查结果江苏省高血压前期患病率较高,呈现出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男性高于女性、40岁以上高血压前期高发的特点,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随着年龄的上升呈现先上升后稳定在一定范围的趋势。高血压前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男性、高年龄、超重与肥胖(和/或中心型肥胖)、高血压家族史等,多个危险因素呈现聚集性。静坐方式可提升DBP,主食摄入量越多,腰围越大,蔬菜摄入量越多,SBP水平越低,提示饮食可影响腰围和血压。建议应在筛查的基础上,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针对可变危险因素,开展人群社区干预试验研究,论证健康干预效果。经过四年的健康管理和随访干预实践,干预组人群高血压转归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人群正常血压转归率优于对照组。同时干预后运动量、腰围和BMI等指标干预效果干预组优于对照组,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干预效果更显着,取得短期净效益,达到项目设计目的。说明本次群组干预项目对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健康管理和随访干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分析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的短期成本,以及利用Markov模型拟合的远期成本投入,与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成本和日常管理成本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比较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健康干预与不干预的两种策略下的投入产出,结果发现Markov模型拟合的干预方案比不干预方案多投入成本36659038.81元,但因实施了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健康干预,从而使得高血压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正常血压人群增多,节省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干预方案中高血压前期人均干预成本为518.36元,低于高血压的年度疾病经济负担,远低于药物控制高血压的成本。每减少一位高血压患者,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4767.73,同理干预后增加一位转归为正常血压值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980.29,因干预减少的CVD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5636.38,CHD和ESRD等其他高血压并发症干预,也取得了良好增量成本效果比,根据ICER越大,越节省医疗成本的原则,研究结果优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干预的ICER。成本效用分析,干预人群与不干预人群分别获得了 29.26和25.97个单位的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s),经过干预可多获得3.29个QALY,干预的平均成本效用比1654.32¥/QALY低于不干预方案的2087.59¥/QALY,同时干预方案中,干预总投入,却远小于不干预的策略,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765.92¥/QALY,优于药物控制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的效果,也优于临床高血压药物控制的成本效用比,因此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方案是优势方案,健康干预有效可行。分析收益成本比发现,开展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净收益远大于成本的投入,优于不同药物控制高血压带来的收益。干预取得高血压的收益成本比为227.93,CVD的收益成本比为160.57,CHD和ESRD的收益成本比依次为47.93和34.27,相关文献报道的收益成本比大于5,为高效益的服务。同时与农村地区每投入1元的防治费用,可节约11.63元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结果相比,高血压前期干预的净效益及效益成本比,远大于高血压患者控制和干预。综合Markov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认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干预具有长远的社会价值。建议:鉴于血压升高的危害及可干预性,提示从公共卫生的角度,为控制血压的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有开展高血压前期人群筛查和健康干预策略的必要性。建议在目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高血压健康管理内容中,重视高血压患者管理的同时,应“关口前移”,从普通人群中筛检发现高血压前期人群,以社区为基础,门诊首诊测血压,发现高血压前期人群,及时跟踪管理和干预,实现“源头”控制式二级预防,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预防病程的发展,减少和延缓高血压的发生,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负担,符合健康中国的大健康策略。同时,应加强对健康干预方式的研究,创新专注于改变行为、可持续性的健康行为模式,及时对供需双方进行效果评估,建立起供需双方的有效的激励和契约机制。强化健康教育项目综合评价方法学研究,注重项目的目标性,才能更有效合理的为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高仲淳[8](2018)在《近视眼手术患者健康效用测量方式比较与生命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截至2016年,全球约有14亿人患近视眼,其中东亚地区发病率约为欧美地区的2倍。目前,中国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达78.4%,大学生群体近视发病率高达95.5%。近视眼不仅影响人群健康,还造成严重社会经济负担,与此同时,接受近视眼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也逐年攀升,开展相关经济学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卫生经济学评价作为各国卫生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与健康效用值的有效测量是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和HTA的关键和基础,直接影响其在决策中的应用。健康效用值的测量方法较多,主要分为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两大类,直接测量法中标准博弈法(SG)和时间权衡法(TTO)较为常用。间接测量法以多属性效用量表(MAU)为主,MAU更容易被受访者理解,通过积分体系可转化为效用值,在测量健康效用方面更具优势,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常见的成人MAU量表主要有6种(QWB,15D,EQ-5D,HUI,SF-6D和AQoL)。目前,国际上在眼科领域采用直接与间接测量法的研究较多,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且不同测量方法的选择、应用缺乏统一标准。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不同方法开展我国近视眼手术患者健康效用值的测量研究,结合生命质量测评,探索近视眼健康效用值的最佳测量方法,为近视眼卫生经济学评价提供有效的方法借鉴和数据支持。同时分析该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持。1.采用直接测量法(TTO、SG)和间接测量法(AQoL-7D量表)测量我国近视眼手术患者的健康效用值;探索患病人群健康效用值的主要影响因素。2.比较3种测量工具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与视觉生命质量量表VFQ-25进行比较,寻找适合我国近视眼手术人群的健康效用值测量方法。3.采用视觉相关生命质量量表(NEI-VFQ-25)测量近视眼手术患者健康生命质量;分析影响我国近视眼手术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资料来源与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包括文献收集与现场问卷调查。2014年10月~2016年3月于山东省某眼科医院对确定进行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500名近视眼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样本人群的社会人口学信息与临床信息,通过TTO、SG、AQoL-7D三种测量方法测量患者的健康效用值,并采用NEI-VFQ-25视功能量表,测量近视眼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AQoL-7D量表已获得相应研发机构授权使用,TTO、SG的问题设计参考国际上相关文献,结合我国近视眼疾病特点设计完成。最终在被调查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完成调查。主要分析方法包括:(1)描述性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2)组内相关系数(ICC)、Bland-Altman plot 图法和 Spearman 相关系数;(3)有序多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4)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研究结果1.样本人群基本情况。500名调查对象中,477名完成问卷的受访者被纳入分析,占被调查人群的95.4%。受访者平均年龄为25.2±6.0岁,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学生群体约占总样本的35.4%,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超过总样本的50%。在居住地方面,近四分之一的样本人群来自农村地区,其余患者全部来自城市。2.样本人群健康效用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TTO、SG、AQoL-7D量表对样本人群进行效用值的测量,3种方法平均健康效用值分别为0.95、0.95、0.80。SG测得被调查者健康效用值在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不同亚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别效用均值为0.94±0.10,女性的效用值均值0.96±0.10;在年龄方面;25岁以上人群效用值0.97±0.11,25岁以下人群为0.93±0.07;职业分类中,学生组效用水平相对较低。TTO各组别结果间没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测量法AQoL-7D量表测得效用值在受教育程度、近视程度不同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测健康效用值结果明显低于直接测量法TTO、SG,所得效用值随近视程度提高而减小,随学历不断提高而增加。3.不同效用量表与VFQ量表比较。通过TTO、SG、AQoL-7D量表3种效用测量方式的比较显示,SG、TTO存比较严重的天花板效应(20.5%、7.5%),AQoL-7D效用量表未出现明显的天花板效应。三种测量方法总体组内相关系数为0.08,总体不具备一致性。Bland-Altman Plot图对三组方法间的两两分析显示,各组方法间总体不具备一致性。针对TTO、SG、AQoL-7D与VFQ的Spearman相关系数的分析显示,AQoL-7D与VFQ间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51,TTO、SG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1,存在低水平相关性,其余组别无明显相关性体现。针对AQoL-7D与VFQ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5个公因子间的条目构成上差异明显,交叉较少。但在不同因子维度组成上存在相似性,量表间各因子存在重叠,这使得两量表存在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4.AQoL-7D量表各维度测量的比较。AQoL-7D关系维度得分最高,平均得分达0.94±0.13,独立生活、视觉维度分别为0.93±0.11、0.93±0.09,心理健康维度得分最低,约为0.80±0.19。AQoL-7D各维度间相关程度较高,心理健康维度与感官维度相关性最高,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2。5.VFQ-25量表所测近视眼患者视觉相关生命质量。样本人群测得生命质量得分均值为82.70±11.82分,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生命质量因素中,教育、手术原因、近视程度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与国际同类型数据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多种维度下的中外生命质量得分存在差异。主要结论三种健康效用测量方法中,SG、TTO得分显着高于间接测量法AQoL-7D,且天花板效应明显,AQoL-7D无明显天花板效应,一致性检验显示三种量表间总体上不具备一致性。在不同量表的相关性分析中,AQoL-7D与VFQ-25眼科疾病量表相关性较高,进一步进行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不同因子维度间具备一定相似性,因子载荷部分重叠,两种量表间存在可替代性,同时结合国际研究现状,建议在近视眼健康效用值的测量中,以AQoL-7D量表测量为主。样本人群健康效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与近视程度等。AQoL-7D在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测量效果,心理维度健康效用得分较低。VFQ-25测得生命质量平均得分为82.70分,分值低于国际同类研究,教育、手术原因、近视程度是影响样本人群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

刘增强[9](2017)在《清代度量衡知识形态研究》文中提出度量衡,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管理、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一个文明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中国传统度量衡起源很早,至迟在春秋时已形成严密的计量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具有独特礼乐特征的度量衡文化,表现在多种构思巧妙的度量衡器具上。虽然,随着王朝的兴替,器具淹没存留不定,但历代典籍对度量衡制度、器物形制的记载,从未间断。后代据存世古器和史籍文献的片断记忆,多次尝试恢复度量衡古制,当然也曾因时制宜的创制。有清一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在国家度量衡制度、管理上,仍然因循前朝,并以不滋扰百姓为其宗旨,在度量衡制度建设方面并无显着建树,似无足观。然而,前辈度量衡史家,对清代部颁度量衡器的形制、量值标准、制度建设及管理等方面,仍然作了有益的总结,取得了重要成果。而本文则转换视角,基于对清代复兴古学与西学渗透并存的学术特点的认识,试图从学术史角度,讨论清代度量衡的知识存在状态和演化情形。由于清人在这方面工作众多,本文仅做了初步的研究,选取律学中、经学中、西学下的部分工作进行梳理,希望对理清清代度量衡学术和深化认识有所裨益。第一章,首先对度量衡的一般认识和明末至清末的总体学术背景做了交待;接着简要介绍了西方度量衡和近代计量发展的情况。在这一章,重点梳理了清代以前中国度量衡相关文献,分析了民国以来学者对古代度量衡的研究成果。其中,着重讨论了前人对明末至清末度量衡的研究情况,并尽可能的介绍与度量衡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如律与度量衡关系、民间度量衡及海关度量衡、清宫仪器、物质比重、清代测量以及科技翻译中的度量衡问题。总之,本章尽可能的梳理清人学术之外的度量衡研究成果,以作为后面研究清代度量衡学术之基础。第二章,探讨清代学者律学中的度量衡研究。首先讨论了清人对律与度量衡关系的认识,发现康熙及之后的官方表述不打算脱离《汉书·律历志》以黄钟律为根本、度量衡为其用的藩篱,这也是清代大多数律学家的一般认知;而仍有一些律学家有不同的观点,江永从早期的以象数为本、度量衡为范、律生于度数之中的认识到宗承朱载堉的观点,认为律度相互为用而无相生关系。揭示安清翘超越前此众家的认识,律与度本无相生,也无须相互未用,律仅是一种数学比率,这是一种与今人观点相近的认识。本章又从度、量、衡三个方面梳理了清人的研究。在考度方面,指出康熙累黍工作与朱载堉的异同之处,并揭示了康熙考尺度时曾使用西法验证;首次梳理江永考古尺的工作,指出其在朱载堉学说之外,坚持以人体起度、用水银校准并完善数学计算等不同认识;首次讨论了孔尚任及之后清代学者群体对建初铜尺的狂热追踪及鉴赏考证;揭示了钱塘在考证历代尺度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及前人成果,驳乱反正,认清了周尺、汉尺的不同,在清人尺度考证上成就最高,其汉尺尺度与今日所得基本相同。在容量考证方面,本章梳理并重新解读了江永、戴震、钱塘、徐养原、成瓘、邹伯奇对《考工记》“栗氏量”的考证工作,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观点,并发现成瓘试图解释《九章算术·商功章》粟斛、米斛、菽麻麦斛斛积的工作;全面梳理了钱塘因律考律的工作,认为其汉斛研究是闭门造车之举,但其对《隋书·律历志》所载晋以来及唐宋造律考律工作能追溯源流并纠正史书错误,功力独到;并考察了孔继涵所作周代、汉代容量与清代量值折算表。在权衡考证方面,梳理了江永、钱塘、孔继涵所得古今量值,指出清人使用传统的以黍定权、以钱定权、以米定权,虽有实验验证,但均为间接方法,与今人依据出土古权直接测量所得,差距很大。第三章,选取《小尔雅》“度量衡”三篇作为窗口,考察清代经学研究中的度量衡问题。首先介绍了《小尔雅》的版本、体例以及清代注解情况。接下来,围绕戴震以《小尔雅》中度量衡进位关系的混乱为判据、贬低《小尔雅》的观点,以此讨论了莫栻、王煦、胡承珙、胡世琦、葛其仁、宋翔凤对“度量衡”三篇的解读,发现王煦和胡承珙、胡世琦的解读最详尽,对《小尔雅》的维护最有力;并介绍了诸家的生平和着述情况以见其人学术工作之概况;同时,探讨了诸家的研究方法;并揭示了胡世琦《小尔雅义疏》参考了胡承珙的工作;另外,对胡世琦、洪亮吉、段玉裁围绕《小尔雅义疏》书信交流的情况,做了分析。本章还统计分析了这些注家注释《小尔雅》度量衡三篇时所引用的文献,发现以经部文献最多,而经部中又以三礼文献最多,并专门讨论了《考工记》、《汉书·律历志》、《说文解字》、《春秋》的引用情况。指出清代诸家注解《小尔雅》“度量衡”主要使用经部文献,是为读经、读礼服务的。也可以认为,清代考据家眼中的“度量衡”是存在于经学和及其礼学中的,这是其知识存在的状态。同时,本章讨论了清人注解《小尔雅》的缘由及其价值,认为注解缘由是随清代考据学之潮流,提升《小尔雅》的地位;也考察了这些注家对《小尔雅》度量衡三篇并没有区别对待,而是基于名物之学的训诂研究;至于其价值,仍然是经学之羽翼,潜在的目标是求古礼以治世。最后又介绍了晚清学者邹伯奇补充《小尔雅》度量衡三篇的工作,笔者对其内容作了分类,并逐条考察了其内容,认为邹伯奇与此前诸家不同,对经学中的度量衡,已区别对待,有客观的度量衡标准意识,并形成认知体系。第四章,论述晚清西学东渐影响下,洋务运动时期、维新变法时期及庚子事变后政体改革中,清代学者的度量衡研究状况。首先讨论了冯桂芬在洋务时期,以今文经学家托古改制的目标,撰述《校邠庐抗议》,提出《一权量议》;但在此后的丈量田亩实践中,遇到阻碍而无法统一步弓,最终妥协,并以清代官方文献为准,施行新旧两套办法,取得相对统一;并统计分析了戊戌变法中朝廷官员对冯桂芬《一权量议》的签注意见,揭示了庚子事变后的意见与戊戌时期截然不同。接着,研究了叶在扬的《度量衡新议》,指出其着作综合中、西两种办法,取长补短,以数理协和为宗旨创制新度量衡,是出于对时局的忧虑和强烈的民族自尊;文章对其着作做了详细分析,纠正一些错误;并交代了该着作产生的时代背景;最后揭示了清末政府颁定度量衡改革办法和章程时参考了叶在扬的着作,并推断叶氏可能直接参与了清末度政改革。本章最后,对清末众多的中西度量衡用表,作了考察,介绍了其基本情况、对各表翻译名词作了统计、分析了中西尺度折算的数据来源;并讨论了这些数表的流传和影响,指出其对民国时期划一度量衡的工作作了铺垫。最后一章,对前面三章的工作作了总结,同时提出并讨论清代度量衡学术研究的若干问题。如,清代学者的学术旨趣、度量衡知识的存在情状及在时间向度的演化、度量衡研究者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清代学者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官方学术对民间学者的影响等等。文章最后,分析了本文的不足,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有待深化、拓展的内容。本文仅仅是对清代度量衡学术的初步研究,还有很多工作可以从事,研究清人的度量衡学术,对认识清代学术的整体面貌,将有助益。

王鸟[10](2017)在《河南省65岁以上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河南省65岁以上居民健康现状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特征,分析影响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制定老年人群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以从2013年河南省卫生服务调查中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的河南省常住居民中筛选的65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对抽取的常住居民使用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表进行询问调查。对抽取的居民的基线资料、健康状况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统计描述分析,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率或构成比的比较,用秩和检验进行中位数的比较,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健康相关生命质量EQ-5D五个维度的因素,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居民VAS评分(自感健康状况评分)的因素,用Tobit模型中的非参数方法CLAD估计(截取最小绝对化离差)分析影响老年居民健康效应值的影响因素。结果1.基线资料中,老年居民65岁至75岁年龄层占的比例最高,为68.35%,城市地区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最高,占到了34.02%,农村地区文盲或者半文盲的比例最高,占到了41.46%。2.老年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为55.05%,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7.97%,城市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44.80%)高于农村地区(29.97%)(χ2=78.426,P<0.001),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42.18%)高于男性(31.69%)(χ2=25.877,P<0.001);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5%,城市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14.72%)高于农村地区(4.75%)(χ2=82.088,P<0.001),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11.72%)高于男性(7.75%)(χ2=15.108,P<0.001);城乡之间及不同性别之间慢性病数目构成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604,P<0.001),(χ2=24.247,P<0.001);老年居民慢性病系统别顺位的前八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眼及附器疾病;老年居民慢性病疾病顺位前十位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其他类型心脏病、运动疾病、椎间盘疾病、急慢性肠胃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3.健康状态回答为完全健康的老年人群占53.91%,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EQ-5D五维度中自我照顾这个维度回答无问题的比例最高,为87.90%,其次是焦虑/抑郁这个维度,为87.60%;身体疼痛或不适这个维度出现问题的比例最高,为32.40%,其次是身体功能-行动这个维度,出现问题的比例为22.30%;VAS评分中,除了是否有医疗保险外(P=0.900),其余各个变量之间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效应值中,除了城乡分布(P=0.072)、是否健康体检(P=0.096)、是否有医疗保险外(P=0.900),其余各个变量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健康相关生命质量EQ-5D五个维度(行动方面、自我照顾、从事平常活动、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抑郁)的共同因素有年龄、是否低保户、慢性病数目和每周体育锻炼次数,Tobit回归(CLAD)估计结果显示影响健康效应值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每周体育锻炼次数、是否有慢性病、慢性病数目和就业状况;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居民VAS评分的因素有婚姻状况、文化程度、BMI、年龄、体育锻炼次数、慢性病数目、就业状况、是否低保户。结论1.城市地区老年居民自感健康状况高于农村地区,在婚老年居民的健康状况高于非在婚老年居民,文化程度与老年居民的健康状态呈正相关。2.慢性病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慢性病及慢性病的患病数目是影响老年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3.适度饮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建立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和防治慢性病均可以提高老年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二、农村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论文提纲范文)

(1)房颤患者卒中防治药物利伐沙班与华法林的药物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房颤卒中疾病负担及其流行病学
    1.3 房颤卒中患者经济负担
    1.4 房颤卒中抗凝治疗原则
    1.5 传统和新型房颤抗凝药物简介
    1.6 药物经济学简介及评价现状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药物治疗方案及随访
    2.3 健康效果指标
    2.4 敏感性分析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治疗方案的成本评价分析
    3.2 治疗效果分析
    3.3 成本-效果分析
    3.4 敏感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总结与思考
    4.2 研究的局限性
    4.3 科学研究建议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江西省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与生命质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数理统计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健康素养的研究
        1.5.2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研究
        1.5.3 小结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2.1.1 健康素养
        2.1.2 中医药健康素养
        2.1.3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知信行理论
        2.2.2 行为阶段改变理论
        2.2.3 Baker健康素养模型
3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3.1 调查对象与数据来源
    3.2 抽样方法
        3.2.1 调查点抽样
        3.2.2 居民抽样
        3.2.3 调查方式
    3.3 质量控制
    3.4 指标选择
        3.4.1 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
        3.4.2 中医药健康素养
        3.4.3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3.5 指标解释
    3.6 问卷信效度
    3.7 模型选择
        3.7.1 数据处理
        3.7.2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3.7.3 Tobit回归模型
        3.7.4 变量赋值表
4 研究结果
    4.1 调查对象人口学和家庭环境特征
        4.1.1 人口学特征
        4.1.2 家庭环境特征
    4.2 调查对象中医药健康素养情况
        4.2.1 中医药健康素养问卷得分情况
        4.2.2 中医药健康素养具备情况
        4.2.3 中医药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4.2.4 中医药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4.3 调查对象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情况
        4.3.1 调查对象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总体情况
        4.3.2 EQ-5D五维度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4.3.3 整体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中医药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相关性
5 分析与讨论
    5.1 一般人口学和家庭特征
    5.2 江西省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5.2.1 江西省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现状
        5.2.2 江西省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江西省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5.3.1 江西省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现状
        5.3.2 江西省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中医药健康素养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6 对策建议
    6.1 推进中医药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高全民中医药健康素养
        6.1.1 加大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力度
        6.1.2 关注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素养
    6.2 加大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其生命质量
        6.2.1 实施社区慢性病患者三级预防和药物治疗管理
        6.2.2 推行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
    6.3 倡导和谐家庭氛围,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
7 小结
    7.1 研究创新和特色
    7.2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3)药品福利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及其分解研究 ——基于甘、川、冀、浙、津的调研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健康不平等的研究动态
        1.3.2 健康水平度量方法的研究动态
        1.3.3 健康不平等影响因素的研究动态
        1.3.4 健康不平等分解方法的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
        1.5.4 统计分析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局限性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药品福利
        2.1.2 健康不平等
    2.2 相关理论
        2.2.1 健康需求理论
        2.2.2 公平正义理论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样本数据来源
    3.2 调查问卷
        3.2.1 调查问卷的内容
        3.2.2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3 变量选取
        3.3.1 被解释变量
        3.3.2 解释变量
    3.4 研究方法
        3.4.1 Tobit模型
        3.4.2 集中指数分解法
第四章 药品福利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状况
    4.1 样本地区慢性病患者描述性统计
        4.1.1 基本信息
        4.1.2 药品可及情况
        4.1.3 药品价格情况
        4.1.4 药品公平情况
        4.1.5 健康效用值情况
    4.2 样本地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不平等状况
        4.2.1 城乡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不平等状况
        4.2.2 东西部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不平等状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药品福利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药品福利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研究
        5.1.1 全样本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
        5.1.2 城乡慢性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
        5.1.3 东西部慢性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
        5.1.4 药品福利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药品福利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影响因素的分解研究
        5.2.1 城乡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影响因素的分解
        5.2.2 东西部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影响因素的分解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议与展望
    6.1 政策建议
        6.1.1 加大对贫困慢性病群体的扶持力度,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6.1.2 根据城乡、区域发展水平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的措施
        6.1.3 重视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普及健康相关知识
        6.1.4 完善药品价格机制、加强廉价药供应保障机制,确保药品在医疗机构的可及性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基于跨理论模型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及健康行为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知信行模式
        1.2.2 跨理论模型
        1.2.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2.4 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1.3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健康行为问卷的研制及应用
    第一阶段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问卷及健康行为问卷的设计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调查工具
        2.4 问卷编制过程
        2.4.1 初始化问卷
        2.4.2 项目分析
        2.4.3 效度检验
        2.4.4 信度分析
        2.5 伦理学
        2.6 资料收集
        2.7 资料处理与分析
    第二阶段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知识问卷的结果及应用
        1 结果
        1.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知识问卷一般资料
        1.2 初始化问卷形成
        1.3 条目分析
        1.4 效度检验
        1.4.1 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
        1.4.2 结构效度
        1.5 信度分析
        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知识知晓现状
        2.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相关知识的单因素分析
        2.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相关知识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项目分析
        3.2 效度分析
        3.3 信度分析
        3.4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知晓现状
        3.4.1 影响疾病知识的单因素分析
        3.4.2 疾病知识的多因素分析
        3.5 问卷的实用性及局限性
        4 小结
    第三阶段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健康行为问卷的结果及应用
        1 结果
        1.1 病人一般资料
        1.2 初始化问卷形成
        1.3 条目分析
        1.4 效度检验
        1.4.1 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
        1.4.2 结构效度
        1.5 信度分析
        1.5.1 内部一致性信度
        1.5.2 重测信度
        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健康行为现状
        2.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健康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2.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健康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项目分析
        3.2 效度分析
        3.3 信度分析
        3.3.1 内部一致性
        3.3.2 重测信度
        3.4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健康行为现状
        3.4.1 健康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3.4.2 健康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3.5 问卷的实用性及局限性
        3.6 研究的优势及局限性
        4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跨理论模型提升疾病知识、健康行为干预方案构建及效果评价
    第一阶段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整合
        1 前言及背景
        2 材料及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 文献检索策略
        2.3 文献筛选
        2.4 文献质量评价
        2.5 信息提取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方法学质量评价
        3.3 整合结果
        3.3.1 知识
        3.3.2 决策平衡
        3.3.3 自我效能
        3.3.4 支持
        3.3.5 治疗行为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阶段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2.1 调查工具
        2.2.2 服药中断率计算方法
        2.2.3 副作用发生率计算方法
        2.2.4 伦理学
        2.2.5 资料收集
        2.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服药中断率
        3.3 服药依从率
        3.4 影响因素
        3.4.1 服药持久性影响因素
        3.4.2 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4 讨论
        4.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治疗依从性现状
        4.1.1 服药中断率
        4.1.2 服药依从率
        4.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4.2.1 药物种类
        4.2.2 服药时长
        4.2.3 副作用
        4.2.4 其他因素
        4.3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5 结论
    第三阶段 基于跨理论模型提升疾病知识、健康行为干预方案构建及效果评价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结局评价指标
        2.4 质量控制
        2.5 干预方法
        2.5.1 对照组的措施
        2.5.2 干预组的措施
        2.6 数据收集
        2.7 统计分析
        2.8 伦理学原则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3.3 干预前后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的比较
        3.4 干预前后健康指数的比较
        3.5 服药行为类型量化赋分及比较分析
        4 讨论
        4.1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案可明显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依从性
        4.2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健康知识、信念及行为状况
        4.3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案对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健康指数有影响
        4.4 服药行为类型赋分量化后可以作为评价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的依从性的补充
        5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对临床工作和未来研究的启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多维健康 ——以宁夏固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村老龄化程度加深
        1.1.2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面临诸多问题
        1.1.3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1.1.4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1.3.1 农村老年人健康测度的研究
        1.3.2 农村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农村老年人健康增进方式的研究
        1.3.4 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贫困与贫困地区
        2.1.2 社会老龄化
        2.1.3 老年人多维健康
        2.1.4 家庭禀赋
        2.1.5 社区资源
    2.2 理论基础
        2.2.1 “贫困—健康”理论
        2.2.2 健康需求与健康行为理论
        2.2.3 社会资本理论
        2.2.4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5 健康管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现实问题与影响机理
    3.1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现状与现实问题
        3.1.1 贫困地区老年人健康的现状
        3.1.2 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家庭支持方面
        3.1.3 农村老年人健康的社区依托方面
        3.1.4 农村老年人健康的社会保障方面
    3.2 贫困农村地区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理分析
        3.2.1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多维健康指标体系构建
        3.2.2 基于家庭禀赋视角的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的作用逻辑
        3.2.3 基于社区资源视角的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的作用逻辑
        3.2.4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理的框架
    3.3 宁夏固原基本现状
        3.3.1 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3.3.2 人口构成与老龄化
        3.3.3 经济社会情况
    3.4 宁夏固原调研情况及样本特征
        3.4.1 调研过程
        3.4.2 样本分布与特征
        3.4.3 家庭禀赋变量的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3.4.4 社区资源变量的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生理健康——以宁夏固原为例
    4.1 生理健康的测度
        4.1.1 健康状态
        4.1.2 健康投入
        4.1.3 日常生理表现
    4.2 基于AHP方法的老年人生理健康评价
        4.2.1 指标标准化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生理健康指标生成
    4.3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
        4.3.1 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
        4.3.2 变量说明
        4.3.3 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家庭禀赋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效应
        4.4.2 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效应
        4.4.3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其它影响因素
        4.4.4 家庭禀赋、社区资源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贫困地区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心理健康——以宁夏固原为例
    5.1 心理健康的测度
        5.1.1 心理健康指标的设置
        5.1.2 心理健康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5.2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价
        5.2.1 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步骤
        5.2.2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5.2.3 心理健康指标的生成
    5.3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
        5.3.1 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
        5.3.2 变量说明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家庭禀赋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
        5.4.2 社区资源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
        5.4.3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其它影响因素
        5.4.4 家庭禀赋、社区资源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贫困地区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社会健康——以宁夏固原为例
    6.1 社会健康的测度
        6.1.1 社会健康指标的设置
        6.1.2 社会健康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6.2 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老年人社会健康评价
        6.2.1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步骤
        6.2.2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
        6.2.3 社会健康指标的生成
    6.3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影响
        6.3.1 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
        6.3.2 变量说明
    6.4 实证分析结果
        6.4.1 家庭禀赋对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影响效应
        6.4.2 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影响效应
        6.4.3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其它影响因素
        6.4.4 家庭禀赋、社区资源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的结论
        7.1.2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结论
        7.1.3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影响的结论
    7.2 政策启示
        7.2.1 促进形成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相辅相成关系
        7.2.2 优化配置贫困地区农村社区服务资源数量与结构
        7.2.3 建立健全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
        7.2.4 加快落实贫困地区老年人多维健康促进模式的实施
        7.2.5 积极复兴乡村传统文化和孝养文化
        7.2.6 积极引导养老产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7.3 研究展望
        7.3.1 研究不足之处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晚清传教士群体的鸦片观演变(1807-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暧昧不清:早期来华传教士与鸦片的相遇(1807-1842)
    第一节 传教士的传教热情与现实困境
    第二节 晚清政府的鸦片政策
    第三节 传教士与在华鸦片商人
    第四节 传教士与在华外交官
第二章 群而攻之:中期传教士对鸦片的认知与谴责(1842-1862)
    第一节 “甚于砒霜十倍”:鸦片之生理危害
    第二节 “罪恶之沼”:鸦片与道德问题
    第三节 “帝国的深渊”:鸦片与社会危机
    第四节 “福音的绊脚石”:鸦片与传教障碍
    第五节 “撒旦的咒诅”:传教士对鸦片问题的宗教化构建
第三章 身体力行:后期传教士反鸦片活动的开展(1862-1907)
    第一节 传教士对鸦片状况的调查
    第二节 各地基督教戒烟机构的出现
    第三节 传教士的反鸦片出版与宣传
    第四节 全国传教士大会的反鸦片议题及请愿活动
    第五节 跨身份、跨国籍、跨宗派反鸦片联盟的形成
    第六节 传教士反鸦片运动的国际合作
第四章 修成正果:传教士反鸦片运动的落幕(1907-1911)
    第一节 传教士与官方禁烟运动
    第二节 清末反鸦片运动的成果
    第三节 反鸦运动的延伸:传教士的反吗啡活动
    第四节 各界对传教士反鸦片的回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与鸦片相关的在华传教士名录
附录二 :中国禁烟会面向所有在华传教士的调查表
附录三 :晚清计量单位换算表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效果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 高血压的流行现况及疾病负担
2 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现况及危害
3 高血压前期健康干预研究情况
4 高血压前期研究中的Markov模型应用
5 本研究的切入点和设计 第二章 高血压前期人群社区干预的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地区
    1.2 高血压前期的诊断标准
    1.3 高血压前期人群筛查和干预样本量
    1.4 高血压前期社区干预入组标准
2 总体设计
3 社区干预
    3.1 干预设计
    3.2 干预对象
    3.3 对照对象
    3.4 两组人群健康管理与随访
    3.5 具体干预措施
    3.6 干预实施
    3.7 观察指标
4 质量控制
    4.1 现场调查阶段
    4.2 干预实施阶段
    4.3 过程及结局评估阶段
    4.4 数据管理阶段
5 分析方法
    5.1 一般统计学方法
    5.2 健康干预评价方法
    5.3 Markov模型的应用评价远期的投入产出 第三章 高血压前期人群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1 调查目的
2 调查方法
3 调查结果
    3.1 基线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3.2 高血压前期人群分布特征
    3.3 不同血压分组人群相关危险行为因素分布
    3.4 高血压前期人群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3.5 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3.6 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聚集性分析
    3.7 高血压前期人群生活方式与血压等指标的典则相关分析
    3.8 高血压及前期人群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
    3.9 高血压信息来源分析
4 讨论
    4.1 高血压前期的分布特征
    4.2 中心型肥胖、超重或肥胖、吸烟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
    4.3 高血压知识的传播途径和文化水平的影响
    4.4 Bayesian模型平均法等多元统计方法在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血压前期人群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1 评价目的
2 评价方法
3 干预结果
    3.1 干预前两组高血压前期人群入组情况
    3.2 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3.3 干预组和对照组高血压转归情况
    3.4 干预组和对照组正常血压转归率情况
    3.5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值指标变化情况
    3.6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BMI和腰围指标变化情况
    3.7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生活方式指标变化情况
    3.8 干预组和对照组行为变化自我评估情况
    3.9 干预组和对照组效用值评价结果
    3.10 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取得效益分析
4 讨论
    4.1 高血压前期健康干预血压转归效果,达到项目设计目的,优于对照
    4.2 运动量、BMI等指标干预效果干预组优于对照组
    4.3 高血压前期健康干预的效用分析
    4.4 高血压前期4年健康干预的效益显着
5 高血压前期人群社区干预效果总结 第五章 高血压前期干预措施的投入产出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成本测算
    2.2 拟合高血压前期的Markov干预模型
    2.3 成本效果分析
    2.4 成本效用分析
    2.5 成本效益分析
    2.6 敏感性分析
3 数据统计和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干预的投入成本
    4.2 Markov模型拟合结果
    4.3 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队列模拟结果
    4.4 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与不干预方案Monte Carlo拟合结果
    4.5 高血压前期干预方案的策略选择
    4.6 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方案的成本效果
    4.7 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方案的成本效用
    4.8 高血压前期干预方案的成本效益
    4.9 敏感性分析
    4.10 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的影响因素Tornado分析
5 讨论
    5.1 高血压前期健康管理和随访干预的成本优势明显
    5.2 Markov模型拟合显示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方案是优势策略,成本低,效益高
    5.3 成本效果、效用分析体现出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方案的优势
    5.4 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的成本效益比远大于高血压人群的干预
    5.5 敏感性分析支持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前期健康管理与随访干预策略
    5.6 模型研究的局限性及建议
6 高血压前期人群社区干预方案投入产出分析总结 第六章 主要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1 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研究的结论
    1.1 高血压前期人群特征及危险因素的聚集性
    1.2 设立干预目标,确保高血压前期健康干预的有效性
    1.3 高血压前期健康管理和随访干预短期效果明显
    1.4 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投入少,取得ICER、QALYs等优于不干预方案
    1.5 群组干预模式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优势
2 政策建议
    2.1 鉴于血压升高的危害,应对高血压前期“提前”干预
    2.2 高血压前期健康干预的成本优势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筛查和干预的实际意义
    2.3 群组干预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建议
    2.4 契约关系是健康管理与随访管理的核心
    2.5 创新专注于改变行为,可持续性的健康行为模式是健康干预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
    2.6 健康干预项目的目标设定和综合评价至关重要 第七章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 研究的创新
    1.1 研究设计的创新
    1.2 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方式进步
    1.3 高血压前期健康干预效果综合性评价
    1.4 综合的统计方法学应用
2 不足之处
    2.1 缺少对高血压前期的进一步分期
    2.2 样本量估算和统计中对于组内相关性的分析不到位
    2.3 信息收集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信息偏倚
    2.4 干预效果不到位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近视眼手术患者健康效用测量方式比较与生命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近视眼的发病与流行 2.
    生命质量评价 3.
    成本—效用分析 4.
    眼科疾病健康效用值测量现状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结果分析 1.
    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 2.
    样本人群健康效用及影响因素 3.
    时间权衡法、标准博弈法、AQoL-7D量表效用测量比较 4.
    AQoL-7D效用测量结果分析 5.
    近视眼患者视觉相关生命质量(VFQ-25量表) 讨论与建议 1.
    社会人口学特征 2.
    健康效用值测量与影响因素 3.
    不同健康效用测量方法的比较 4.
    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NEI-VFQ-25)测量结果 创新性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清代度量衡知识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人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1.2.1 西方度量衡史及近代计量史的研究简述
        1.2.2 明末之前中国度量衡相关史料及研究简述
        1.2.3 对明末至清末中国度量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1.3 概念界定
    1.4 本文的目标及研究思路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律学与度量衡:清代学者律学研究中的度量衡问题
    2.1 清代对律与度量衡关系的讨论
        2.1.1《律吕正义》、《律吕正义后编》及嘉庆御制诗中的认知
        2.1.2 江永对律与度量衡的认识
        2.1.3 钱塘《律吕古谊》所述观点
        2.1.4 安清翘《律吕心得》之见解
        小结
    2.2 清代学者对古代尺度的考订
        2.2.1 清代学者古尺考订的基础:朱载堉考历代尺度
        2.2.2《律吕正义》及其后编论古尺
        2.2.3 江永的考订
        2.2.4 孔尚任及钱塘的考订
        2.2.5 陈澧《声律通考》中的考订
    2.3 清代学者对量之考订
        2.3.1 清代官方文献历代量考
        2.3.2 江永对古代量值的讨论
        2.3.3 戴震、徐养原、成瓘、邹伯奇对栗氏量形制的探讨
        2.3.4 钱塘因律考量
        2.3.5 孔继涵《同度记》推算古今量值
    2.4 清代学者对权衡之考订
        2.4.1 清代官方文献论历代权衡
        2.4.2 江永宗承朱载堉论权衡
        2.4.3 钱塘因律考权
        2.4.4 孔继涵《同度记》推算古今权重
第3章 经学与度量衡:清代学者注解《小尔雅》度量衡三篇研究
    3.1《小尔雅》编辑体例、度量衡三篇内容及注本简介
        3.1.1 编辑体例
        3.1.2 度量衡三篇内容
        3.1.3 注本简介
    3.2 清代学者注解《小尔雅》之成果
        3.2.1 莫栻《小尔雅广注》
        3.2.2 王煦《小尔雅疏》
        3.2.3 胡承珙及胡世琦《小尔雅义证》
        3.2.4 宋翔凤《小尔雅疏证》及葛其仁《小尔雅训纂》
    3.3 清代诸家注疏《小尔雅》度量衡三篇所引用文献
        3.3.1 清代诸家注解《小尔雅》引文统计分析
        3.3.2 清代其它学者对度量衡相关引文的统计
    3.4 清代诸家注解《小尔雅》之缘由及价值
    3.5 乾嘉经学之余绪:邹伯奇《补小尔雅释度量衡》
        3.5.1 邹伯奇及其着述
        3.5.2 邹伯奇对度量衡的关注
        3.5.3《补小尔雅释度量衡》着述方式及内容
        3.5.4 小结
第4章 西学与度量衡:晚清度量衡礼乐特征蜕变后的研究
    4.1 晚清官绅对度量衡统一的认识:围绕冯桂芬及其《一权量议》讨论
        4.1.1 冯桂芬及其《校邠庐抗议》
        4.1.2 冯桂芬《一权量议》及其划一度量衡的思想演变
        4.1.3 戊戌时期朝廷官员对划一度量衡的看法
        4.1.4 庚子事变后《一权量议》的影响
        4.1.5 余论
    4.2 叶在扬对中西度量衡的研究与清末度量衡的改制——以《度量衡新议》为中心
        4.2.1《度量衡新议》着者的一度误解
        4.2.2 叶在扬对度量衡划一的理论探讨
        4.2.3《度量衡新议》产生的时代背景
        4.2.4《度量衡新议》与《画一章程》关系
        4.2.5 小结
    4.3 清末度量衡用表浅谈
        4.3.1 清末度量衡表简介
        4.3.2 中西度量衡表术语统计
        4.3.3 各表数据分析
        4.3.4 中西度量衡表用途及影响
        4.3.5 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清代度量衡知识的存在状态
    5.2 清代度量衡知识在时间向度的演化
    5.3 清代学者对于度量衡的学术旨趣
    5.4 清代学者研究度量衡的方法
    5.5 清代学者研究的成就
    5.6 度量衡研究者之间知识共享及交流
    5.7 官方学术对民间学者的影响
    5.8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河南省65岁以上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
    2.2 抽样方法与调查方法
    2.3 调查内容
    2.4.质量控制
    2.5 相关定义及指标说明
    2.6 统计分析方法
        2.6.1 Tobit回归模型
        2.6.2 数据整理
        2.6.3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地区 65 岁以上居民的基本情况
    3.2 调查地区65岁以上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状况
    3.3 调查地区65岁以上居民VAS评分情况
    3.4 健康效应值
    3.5 影响河南省 65 岁以上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因素
4 讨论
    4.1 调查地区65岁以上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基本特征
    4.2 调查地区65岁以上居民慢性病的相关情况
    4.3 调查地区65岁以上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情况
    4.4 影响河南省65岁以上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4.5 TOBIT回归(CLAD)估计在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中的应用
    4.6 创新点
    4.7 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农村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论文参考文献)

  • [1]房颤患者卒中防治药物利伐沙班与华法林的药物经济学分析[D]. 李伟. 山东大学, 2021(11)
  • [2]江西省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与生命质量相关性研究[D]. 张雪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药品福利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及其分解研究 ——基于甘、川、冀、浙、津的调研数据[D]. 何光秀.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0)
  • [4]基于跨理论模型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疾病知识及健康行为的干预研究[D]. 许辉.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5]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多维健康 ——以宁夏固原为例[D]. 卓日娜图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6]晚清传教士群体的鸦片观演变(1807-1911)[D]. 卓辉立.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效果经济学评价[D]. 郭海健.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6)
  • [8]近视眼手术患者健康效用测量方式比较与生命质量评价研究[D]. 高仲淳. 山东大学, 2018(12)
  • [9]清代度量衡知识形态研究[D]. 刘增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4)
  • [10]河南省65岁以上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D]. 王鸟. 郑州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农村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