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殊画面在知识类影视作品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和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我国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制作水平、内容创作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思想主题和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时代思想和艺术变革的是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其具有多元的意识嬗变和形象创新。从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乡村女性形象在中国影视艺术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与中国乡村社会传统观念和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思想相纠葛,乡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意识。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以及大环境的变迁,都是女性形象变迁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同类题材创作的基础上,再次肩负起了反映社会变革和变革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历史重任,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风貌和乡村女性群像。她们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思想解放的主体。我们在梳理和评价这些形象鲜明的乡村女性形象时,不能不思考几个问题:她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们与新时期姊妹们有些什么样的异同?她们的形象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为观众和研究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努力在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中去寻找相关答案。从社会学和影视创作理论的角度分析并阐述新世纪以来乡村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表现对乡村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惯性影响下,新世纪影视剧中乡村女性的形象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此其形象的变迁来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并从中看到了乡村女性在人生价值观、道德取向、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女性的社会处境也发生进一步变化乃至分化。在市场化、都市化和网络化等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社会结构、道德伦理、人生行为和家庭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份、价值和命运的变化最为显着。以乡土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够充分表征这种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最适宜表达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下的深层影响。不同于以往或从电影或从电视的单一形式和单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乡村女性形象的常见方式,本文以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为起点进行纵向梳理、以作品中女性形象类型及其特征横向比较的全方位视角,力求从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演变和乡村女性形象谱系的延续中,去溯源乡村题材影视剧对乡土和乡村女性的重新审视和再塑造,同时从中探索新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变革及其引发的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职业身份、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通过梳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人生历程,发现当下乡村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更加趋于开放和现代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们接受了当代文明的洗礼,也留下了当代文明的伤疤。这类女性通过现实和网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并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勇于挑战传统宗法观念和女性道德,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乡村女干部、女性创业者和某些大学生女村官等。同时,在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乡村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现代性的畸变。她们从社会底层冲杀出来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人性良知、自然身体和个人尊严都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纵欲享乐成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堕落或复杂女性的形象,其中包括乡村女贪官、风尘女和留守情妇等。另一类是受传统道德影响和宗法观念迫害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和最持久的保守者,往往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由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自然间隔,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女性的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影响培养和保留了中国乡村女性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具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价值。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其中的代表,她们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和好邻居。在商品化大潮中,这类形象和这种思想性格成为现实生活的东方女性的楷模,也成为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审美价值中最诱人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贤妻良母式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往往是建构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坚忍性格之上的,她们往往是传统道德的崇高者,又是封建道德的殉葬者。因此,除去正常的贤妻良母之外,在传统乡村女性中还有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抛家舍业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和城里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支队伍在新时期是人数寥寥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壮大,同时也就在乡村社会产生出另外一支数量众多的队伍—留守妇女。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留守妇女这一新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人生处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过去寡妇和弱女的命运。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表现出将其与贤妻良母形象融合的模糊认识。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走出家庭或乡村作为新旧女性和觉醒蒙昧女性形象的划分依据,因为从新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家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或者全职太太也可能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类的形象和观念还十分鲜见,可能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意识制约所致。论文在比较全面的对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类、界定的基础上,对于“留守妇女”“风尘女”等形象及其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仅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会遇到,而且还是“女性形象”在社会变革中必然面临的困惑。因此,以女性形象为理论出发点,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创作为背景,探讨未来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新途径,试图为影视剧中的女乡村性形象的创作及批评提出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这两大类乡村女性形象系列之间,还有两种跨界性的女性形象,那就是靠近现代文明的大学生女村官和靠近乡村民间文化的农村“泼妇”形象。大学生女村官严格来说不属于乡村社会中人,但是其中扎根农村就业的女村官从身份和生活来说,具有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特质;而“泼妇”形象既有传统乡村民间文化的源流,又有现代文化的自我意识张扬。应该说,乡村现代女性中的这两类形象大多并不是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才新出现的人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时期文艺中已经登场,但是,在新世纪同类题材影视剧中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而且这其中有的是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新世纪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具有了新的人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受当代影视艺术观念和技巧的影响,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显示出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而在艺术手法上更加注意融会新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特别是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相结合,运用色彩、声音、构图和音乐等多种方式的不同变化来刻画各种女性形象,创造了比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乡村女性形象。本文力图从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中梳理总结出乡村女性形象并全面地分析其影像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将所研究的影视作品放置在新世纪市场化、城市化的叙事语境下,对其进行全景式的解读和阐释,并努力综合社会学、传播学、电影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方法,以尽量扩展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中专门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于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区,努力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女性形象建构进行艺术本体分析。新世纪以来的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新风貌,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乡村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当然,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女性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表达女性内在精神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塑造出具有文艺史价值的典型形象。
陈曦[2](2021)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B站知识类视频的媒介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晶[3](2021)在《论漫画图式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
樊强[4](2021)在《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梳理了建筑作为“实物”和影像同构的事实,从建筑的认知、建筑影像与建筑实体之间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建筑实体的原生影像(物像)伴随着建筑过程而产生,与建筑实体同构,不存在独立于原生影像之外的建筑实体。建筑与影像的“同构性”和“共生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论文对建筑本体与建筑影像之间创作的产生、互动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研判,深入分析了建筑影像的作用、价值、文化属性与媒体属性,以及当建筑物的原生影像被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与记录,成为次生影像,并进入科研、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文化形态与意义。研究遵循建筑影像史的发展脉络,对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进行辨析,界定了建筑影像的涵盖范围、表达与记录方式。文章从建筑思想的产生、建筑实体的建造、建筑艺术表达入手,剖析了建筑与影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生关系,明确了影像之于建筑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征,建筑影像的界定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继而认为建筑影像展示出来的样态和结构特征既是其本体形像的表达,也是进行建筑艺术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审美研究和建筑批评的重要依据。研究同时定义了影像建筑(非实体)的概念及涵盖范围,认为建筑的设计和营造过程是思维的逻辑图像的具体体现和现实投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从思维到成为实体的形成机制,认为在建筑实体不复存在或“未建成”的情况下,建筑的“思”的过程依然可作为非实体的状态也就是图像的方式持存在和发生。在非实体情况下,建筑影像依托计算机生成图像、VR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和游戏等方式和途径独立表达,构成虚拟建筑。并成为思想传递、理念传承、美学感受和建筑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阶段性非实体成果。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影像中表达的建筑,即展示建筑师思想的“未建成”建筑、电影中的建筑及游戏中的建筑,研究认为影像建筑终将成为建筑构思展示的重要部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既可以作为实体建筑之前的影像虚拟建筑,也可以彻底的在游戏电影教学等领域成为纯粹的影像建筑。文章通过类比、推演与例证,就建筑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对思维的精神影像、意识之于建筑生成的哲学关系以及思维与影像、超影像的内生关系及其反作用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清晰的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学这一研究方向,并新定义了影像建筑学这个研究方向,对两个方向的研究范围、研究主体、相互联系和延伸进行了探索。论文将建筑影像学的研究主体界定为对于建筑实体的影像及其次生影像及其生成媒介与传播。将影像建筑学研究主体主要定位为建筑命题的提出、思维的产生,从建筑思维到影像呈现的可能,以及影像建筑在建筑设计探索过程中发挥的先导作用。研究认为,建筑影像(包括原生影像和次生影像)是建筑师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传输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终结期,建筑影像仍能够作为建筑信息的重要和有效载体,继续承载、表达并传承建筑的语汇和信息。而影像建筑学已经在建筑设计、效果图、虚拟现实、影视以及游戏领域成为了事实和现象,并将在一定范围影响和推动建筑理念的发展。
张慧儒[5](2021)在《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征服者之一,他的功业绝不仅仅在于他建立了疆域广阔的帝国,更在于他对蒙古民族、对中国乃至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讲述成吉思汗的故事,历史上真实的成吉思汗已经与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中的成吉思汗形象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分析成吉思汗形象塑造在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中的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成吉思汗形象这一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丰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扩大国际影响力。首先,对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进行了历史和理论溯源。成吉思汗在绝境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却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成吉思汗形象塑造和传播过程中,积极因素都得到了表现,而争议之处却让创作者为难,如何全面展示成吉思汗形象向创作者们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这些争议之处往往是创作能够出现新思路的契机,随着人们对成吉思汗评价越来越客观,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些争议因素,无疑会给塑造成吉思汗形象注入新的活力。在新历史主义理论视域下,历史文本与文学、文化文本没有严格的界限,都是一种话语实践,是某一特定时代或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文学与文化文本不是历史的传声筒,而是与历史一起共同创造了人类文化符号体系。从文化符号学角度出发,不同国家、民族所创造的成吉思汗形象文本处在不同的符号域中,这些符号域间的互动、交流、“翻译”又使成吉思汗形象产生了新的意义。这也正是文化交流的实质,不同符号域之间打破边界的交流,更可以促进文化创新。成吉思汗形象在西方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对外国作品中成吉思汗形象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外文化间的差异,也可以更好地认识成吉思汗与中国文化。其次,从文本细读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成吉思汗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蒙古叙事中,成吉思汗形象随着历史的变迁发生着变化,在《蒙古秘史》中,他是一个受长生天庇护的英雄;在17、18世纪历史文学作品中,他的形象有了佛教文化和汉文化的影子,一些蒙古民间故事的加入也让成吉思汗形象有了更多人性化色彩;《青史演义》的作者将成吉思汗塑造成了儒家文化的仁君圣主,也强化了他蒙古民族英雄的形象。对外国作品中成吉思汗形象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国文化,进而更好地认识自身文化;外国作品塑造成吉思汗形象时角度多样,内容丰富,这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和解读。在我国当代作品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依然带有演义小说的色彩,追求宏大叙事,九十年代以来的作品则开始从更多的角度挖掘成吉思汗形象的深刻内涵。新历史主义将文学与文化文本看成是文化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创作本身与历史书写一样,也是对社会文化的塑造。文学文本所描述的成吉思汗形象,一方面是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种“可能的”的形象,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另一方面,不同时期成吉思汗形象的文学叙事,更为历史叙事提供了一种参照。再次,对成吉思汗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不论是展现成吉思汗一生功绩的纪录片还是表现成吉思汗成长历史的电影,近年来国外影视作品对成吉思汗的评价都比较客观,虽然其中也有对成吉思汗和中国文化的误读,但人们都在力求塑造一个符合自身文化系统和价值系统要求的成吉思汗形象。在我国,成吉思汗题材影视剧数量不算多,但质量都很高。如今,中国电影市场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秀影视剧需求热度持续不减,这正是我们创作的大好契机。21世纪以来,网络迅速发展,人们观看影视剧的形式和媒介也发生着变化,如何利用这一契机,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大对成吉思汗题材电影电视剧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深挖成吉思汗这一文化资源,是我们当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最后,论述了成吉思汗陵祭祀情况和成吉思汗的旅游文化形象。由于蒙古人的秘藏习俗,人们至今不知道成吉思汗的真身到底埋葬何方。根据传说,成吉思汗的灵魂留在了伊金霍洛,人们将他的一些遗物放在这里,建立宫帐进行祭祀,几经变迁形成了今天的成吉思汗陵。在成陵祭祀中,成吉思汗是中心,也是文化符号,成陵祭祀有其神圣庄严的特点,在发展历程中也渐渐融入了蒙古民族特色。近年来文化旅游成为热点,以成吉思汗形象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和商业活动都得到了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应该认清现状,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成吉思汗形象是我们珍贵的文化资源,应该对其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学术研究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应该在当下,成吉思汗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其形象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强化成吉思汗形象塑造和成吉思汗精神的传播,将其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对内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新力,对外可以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英雄,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形象是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是我们民族文化共同体伟大精神和思想的一部分,对这一形象进行研究和塑造,可以增强民族团结,更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创作出紧跟时代步伐的优秀作品。成吉思汗的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部分,成吉思汗的英雄形象是中华民族伟大形象的一部分,讲好他的故事是我们向世界全面展现中国的一个途径,在这里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向世界介绍中国思想和中国主张。
刘慧洁[6](2021)在《我国影视公益广告创作策略研究 ——以2020年中国广告黄河奖获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同时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变得愈加迫切,广告不仅仅局限于告知公众的商品信息,也更加注重对公益信息的传播,即公益广告对于受众了解国家发展以及社会热点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公益广告领域,经过层层选拔评选出来的中国广告黄河奖获奖作品,以其灵活多样的呈现形式、新颖丰富广告创意,逐渐成为中国广告评选的一个重要类别。本研究选取2020年中国广告黄河奖影视公益广告获奖的128则广告作品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借助“5W”模式对影视公益广告创作的全流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影视公益广告的实施主体、表现主题、创意策略、表现策略以及目标受众五个方面。通过分析发现上述获奖作品在创意策略和表现策略方面都呈现出了明显的特点,但仍然在创意和表现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获奖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在广告创意方面,首先,要对广告主题进行深入的挖掘,以及要对广告创意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迭代。其次,要完善制作机制,提高社会化运作流程,应将影视公益广告的理性说理和感性抒情相互融合。在广告表现方面,要注重表现数字技术的互动效果、强调广告表现的纯粹性和突出性、巧妙运用语言和艺术的修辞手法,合理安排解说词与广告画面的对应关系。
马卓恺[7](2021)在《中国警察题材纪录片创作手法创新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平时期,公安队伍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一支队伍,以这一职业群体或从业个体为塑造对象,在小说、电影以及电视剧等表现形式中均有丰富作品呈现,而展示工作内容、彰显社会价值的警察题材纪录片,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视纪录片《中华之剑》播出开始,其发展历史并不久远,同时,在纪录片市场逐渐完善、受众日益增长的当下,警察题材纪录片由于作品数量及影响的局限,其相关研究也略显匮乏。通过搜集、鉴别、分析、整理警察题材纪录片作品了解认知客体,将我国警察题材纪录片从初始到探索再到发展的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并通过案例分析法研究相关文本,提炼各阶段作品创作特征,从创作手法层面梳理出警察题材纪录片典型类型。以发展脉络为经、创作手法为纬,对各阶段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的同时,基于对不同发展时期警察题材纪录片创作手法的提炼,结合自身毕业作品,以比较分析法为支撑,阐释当下警察题材纪录片边际拓展可能并思考警察题材纪录片未来走向。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对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各篇章重点内容进行概括介绍。第二部分为正文,其中第一章从发展脉络及创作类型两个维度对警察题材纪录片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通过政治价值、教育价值和文献价值三个层面,阐释警察题材纪录片社会意义;第二章对警察题材纪录片常规创作手法进行概括;第三章基于警察题材纪录片一般创作手法,罗列警察题材纪录片创作手法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创新;第四章围绕笔者毕业作品《鼠年》,从创作层面阐述该片与已有警察题材纪录片的区别;第五章以新兴技术、成果输出、纪录电影三个角度前瞻警察题材纪录片未来走向。第三部分为总结,概括正文各部分内容并呈现个人观点,旨在对警察题材纪录片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沈慧[8](2021)在《戏剧线上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传播是其生命力的延续。纵观戏剧发展史,戏剧传播离不开新技术和新媒介,同时,戏剧传播也推动着戏剧这项古老艺术在不同时代探索出新的艺术发展路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戏剧线上传播已经成为戏剧传播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对今后戏剧的传承与发展,艺术形式的创新,观演关系的重构,商业模式的探索,以及戏剧艺术的重生,都起着积极作用。本研究以戏剧为对象,结合时代特色,从互联网传播的角度出发,探究互联网不同发展阶段戏剧线上传播的主要特征。通过具体案例,对不同阶段的戏剧线上传播形态进行梳理,归纳出戏剧线上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构想戏剧线上传播的未来,进而对戏剧传播路径拓展研究,助力戏剧未来的蓬勃发展。首先,本研究对戏剧线上传播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划分依据主要基于戏剧线上传播的发展呈现出与互联网技术迭代同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本文将参照互联网的阶段分期Web1.0、Web2.0及Web3.0三个阶段,将戏剧线上传播相应分为1.0、2.0及3.0三个阶段。而且,本研究拟对三个阶段的戏剧线上传播形态及案例分别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三个阶段的戏剧线上传播呈现以下特征:第一,1.0阶段是以门户网站为主要形式的戏剧单向传播;第二,2.0阶段是以社交为需求的戏剧交互式传播;第三,3.0阶段呈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智能沉浸式的传播。由于3.0阶段是我们正在经历且持续到未来的时间状态,所以对3.0阶段的研究分为对已有案例分析,以及对智能数字技术不断升级下戏剧未来传播模式的构想。其次,3.0阶段的戏剧传播策略研究是本文的重点。本文总结出3.0阶段四种主流的戏剧线上传播样式:短视频、网络社区、长视频和网络直播。通过对每一种形式的案例分析研究,笔者发现这一阶段渐渐形成了以UGC、PUGC为主,PGC协同内容生产模式;且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传播服务;传播内容、传播主体的多元形成了自由开放的传播环境;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模糊形成了戏剧受众在心理和感官上的双重沉浸等新趋势。但与此同时,当下的戏剧线上传播也暴露出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戏剧版权保护的缺失、戏剧商业化变现难度大等问题。最后,本研究从戏剧和传播的视角出发,对戏剧传播的未来进行了畅想,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未来将继续重视戏剧传播内容的把控,需要由专业戏剧KOL引导把关,并基于受众戏剧进行内容创造;第二,未来区块链技术在戏剧产权保护领域的应用会构建起稳定的传播秩序;第三,XR、全息声等沉浸媒介技术的普及会让人和媒介形成深度沉浸,拓宽戏剧观演关系的边界,推动戏剧艺术进一步发展。同时,本研究也认为,未来戏剧市场将会形成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的新业态。
刘敏[9](2020)在《知识传播类短视频产品的话语体系与影像空间建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短视频的不断更新与垂直化发展,知识类短视频迎合了受众的口味、受到了行业的青睐。在此趋势下,本文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当下知识类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过程进行了详细探讨。首先,从知识类短视频的发展情况来看,其涉及知识内容类型较为广泛,本文在通过对学术资料及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后,将知识类型归纳为六大类别。并将其中知识内容所呈现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其次,以“赋权”理论为研究依据进行分析:互联网技术的赋权使得现实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都参与到知识的创作中,无论是权威的官方机构、文化名人,还是普通教师,他们均以话语主体的身份在平台中进行知识的创作与传播。知识赋权解释了受众在面对大数据下“信息超载”时所产生的焦虑现象,以及知识类短视频巧妙利用这种焦虑,在平台中实行制造焦虑、贩卖焦虑、解决焦虑的方法,以此来吸引更大受众群体。在此基础之上,又将理论延伸至“赋能”,分别从技术赋能、内容赋能、制度赋能三方面对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再次,以“祛魅”理论角度展开探讨:从平台所传播的知识内容入手,将其中包含的精英文化、隐性文化、抽象文化等进行内容祛魅。并以此作为影像空间构建的基础前期,再将理论延伸至“赋魅”,从现实性空间、想象性空间两个维度对知识类短视频影像空间建构逻辑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本文对知识类短视频目前的创作与传播过程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思考与反思。并针对其不足,在毕业设计说明中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和创新。希望可以对相关课题研究以及短视频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洪妍娜[10](2020)在《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文中研究指明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从幼儿视角出发,同时以满足幼儿需求为创作宗旨的文学。随着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媒体文化和视觉技术的进步,视觉文化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形态。从幼儿的日常认知、学习和交流方式来看,视觉文化环境构成了当代幼儿的一个基本生活和文化语境,幼儿以视觉文本作为其观看世界、认识生活的主要媒介,电视、电脑、手机以及各类具备视觉传播功能的电子产品进一步构成了对幼儿文化生活的覆盖和建构。对于以幼儿读者为接受对象的幼儿文学来说,视觉文化正以极强的影响力改变乃至重塑其艺术面貌。幼儿视知觉理论、幼儿视觉素养与幼儿文学理论是理解和思考视觉文化视域中幼儿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走向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前提。顺应视觉文化的潮流,幼儿文学文本的形态呈现出视觉化趋势。例如,幼儿文学文本插图的图像叙事意识逐渐增强;图画书的自觉和兴盛,与视觉文化时代创作、出版和阅读密切相关;在幼儿期刊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视觉符号来呈现刊物特色以及打造图画书板块,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向;当下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更是将幼儿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生产和传播空间;根据网络游戏改编和转化而来的网络游戏书正逐渐成为幼儿文学出版的重要品种。幼儿文学的视觉文本并不是孤立、静止的文本,它始终处在幼儿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中,并由此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意义。面对幼儿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新变,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思考幼儿文学的概念、美学特质与文学功能。对于这些问题的重视与思考,是我们对视觉文化语境中幼儿文学进行艺术考察时,应持有的一个基本立场。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有关幼儿文学创作的童年经验与文化责任的深入思考,对于进一步实现幼儿文学的艺术突破和提升有着根本性的意义。面对新的文化语境,幼儿文学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以及幼儿文学独有的感性深度,构成了当代幼儿文学理论研究课题。顺应视觉文化的时代背景,坚持文字与图像的互文阅读与提升幼儿的视觉素养是幼儿文学阅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在视觉文化语境下思考当代幼儿文学发展的核心意义在于,视觉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开阔、综合的理论视角把握当代幼儿文学的发展思潮及其特征,进而催生出一种更具当代性的对于幼儿文学的理解,同时对于整个儿童文学研究也是大有助益的。
二、特殊画面在知识类影视作品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殊画面在知识类影视作品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定量”与“变量”: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理论辨析 |
一、“乡村题材影视剧”和“乡村女性形象”的概念界定 |
二、影视剧对“乡村”的发现、叙述和再造 |
三、“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文化之“根” |
第二节 “一体”与“多面”:“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一、1949-1978 年:在传统女性藩篱内外 |
二、1978-1992 年:革命女性的现代借用 |
三、1993-2000 年:世俗女性的“无名”和“分散” |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 |
第一节 德性与重负:传统乡村女性形象 |
一、传统的贤妻良母 |
二、被“遗弃”的女性 |
三、留守女童 |
第二节 乡土与城市:由乡入城的乡村女性形象 |
一、“打工妹” |
二、“风尘女” |
三、“泼妇” |
第三节 坚守与新生:乡村新女性形象 |
一、女村官 |
二、创业“女强人” |
第三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转型与裂变: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乡村伦理的转向 |
一、乡村传统伦理中的女性意识 |
二、“女性主义”、乡村传统伦理与女性主体 |
第二节 觉醒与新生:乡村女性意识的强化与乡村伦理的弱化 |
一、现代法理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自审 |
二、现代生活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唤询 |
三、身体爱欲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激发 |
四、女性传统身份的转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超越 |
第四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视听语言艺术手段 |
一、视觉与认知:画面元素交错间乡村女性形象的确立 |
二、听觉与情感:声音元素构架与乡村女性形象的烘托 |
第二节 乡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
一、时代与环境中呈现的形象之美 |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人伦之美 |
三、不同时空交错下的意象之美 |
第五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愿景 |
第一节 困境突围与精神再造:乡村女性形象的两个价值维度 |
一、影视剧的商业困境与乡村题材的突围 |
二、乡村女性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愿景与可能性: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
一、乡村女性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 |
二、乡村女性故事的现实化 |
三、乡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
四、乡村女性意识的内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主要作品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相关研究 |
1.3.1 哲学层面的研究 |
1.3.2 电影建筑与建筑影像传播的研究 |
1.3.3 思维、影像与建筑间联系的探索 |
2.语言、建筑与影像记录 |
2.1 “影像”及“建筑影像”的涵盖 |
2.2 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 |
2.3 被记录和转译的建筑 |
3.建筑影像与机械复制 |
3.1 机械复制时代的开启 |
3.2 动态影像——“这一段”的影像呈现 |
3.3 声音记录及“超文本”影像 |
3.4 建筑影像是维系建筑记忆的重要途径 |
3.5 建筑影像的标志性意义及其纪念碑性 |
4.哲学思维与建筑影像 |
4.1 建筑影像、想象与空指谓建筑 |
4.2 以影像思维创作的逻辑图像 |
4.3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思维投影 |
4.4 建筑的共时性影像和历时性影像 |
5.建筑影像空间与影像呈现 |
5.1 建筑空间及其影像空间 |
5.2 建筑影像的表皮与影像特性 |
5.3 在影像中“视为等同” |
5.4 影像技术的演进与影像修改 |
6.“未建成”与影像建筑 |
6.1 建筑之“未建成”——机械生成作为原生影像 |
6.2 影视领域的影像建筑实践 |
6.3 影视城与影像建筑 |
6.4 电子游戏与影像建筑 |
6.5 线性与非线性——从影像建筑到建筑实体 |
7.建筑影像及影像建筑实践 |
7.1 建筑影像的拟仿 |
7.2 “被动给予”与“主动获取”的建筑影像 |
7.3 方兴未艾的影像建筑 |
8.建筑影像学与影像建筑学的提出——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5)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史料部分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从历史形象到文化形象——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的历史与理论溯源 |
第一节 成吉思汗的英雄之路 |
第二节 成吉思汗历史形象的两个面向 |
一、成吉思汗历史形象的积极因素 |
二、成吉思汗历史形象的争议因素 |
第三节 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理论溯源 |
一、历史文本与文化文本——一个新历史主义的视角 |
二、作为文化符号的成吉思汗——文化符号学的启示 |
三、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与“他者” |
四、英雄的神性与人性——成吉思汗形象及文学体裁的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第一节 史诗、史传与长篇小说——蒙古叙事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一、蒙古民族的叙事史诗——《蒙古秘史》 |
二、史传文学的典范——17、18 世纪蒙古历史文学作品 |
三、蒙古叙事的集大成者——长篇历史小说《青史演义》 |
第二节 “异国形象”的变迁——国外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一、西方作品中的“东方想象”——20 世纪以前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 |
二、形象学的“憎恶”模式——瓦西里·扬的《成吉思汗》 |
三、英雄的心灵成长史——井上靖的《苍狼》 |
第三节 从“宏大叙事”到多元叙事——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一、“宏大叙事”与完美形象——20 世纪80-90 年代初小说中的成吉思汗 |
二、“微观叙事”与多元视角——包丽英的《成吉思汗》 |
三、多声部叙事与生态书写——听冉平讲《蒙古往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视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第一节 国外影视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一、“新历史”纪录片——BBC纪录片《成吉思汗》 |
二、跨文化碰撞中的英雄成长史——《蒙古王》中的成吉思汗 |
第二节 国内影视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一、作为“他者”的母亲与成吉思汗的成长之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
二、成吉思汗形象的全景呈现——电视剧《成吉思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吉思汗陵祭祀和成吉思汗的旅游文化形象 |
第一节 成吉思汗陵祭祀 |
一、英雄的陨落 |
二、成吉思汗陵祭祀的历史与现在 |
第二节 成吉思汗的旅游文化形象 |
一、成吉思汗主题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
二、成吉思汗主题文化旅游策略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
参考文献 |
附录 ——对约翰·曼的访谈 |
英文原文 |
汉语译文 |
致谢 |
(6)我国影视公益广告创作策略研究 ——以2020年中国广告黄河奖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影视公益广告概念的界定 |
1.5.2 广告创意策略的含义 |
1.5.3 广告表现策略的含义 |
1.5.4 ROI广告创意理论 |
1.5.5 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 |
2 中国广告黄河奖影视公益广告创作策略研究设计 |
2.1 样本概况及选择依据 |
2.2 研究维度 |
2.2.1 获奖作品的实施主体的类目构建 |
2.2.2 获奖作品传达主题的类目构建 |
2.2.3 影视公益广告创意层面的类目构建 |
2.2.4 影视公益广告的表现层面的类目构建 |
2.2.5 影视公益广告的目标受众类目构建 |
2.3 编码标准及统计过程 |
2.4 数据统计及内容分析 |
2.4.1 影视公益广告实施主体梳理及分析 |
2.4.2 影视公益广告传达主题梳理及分析 |
2.4.3 影视公益广告创意策略梳理及分析 |
2.4.4 影视公益广告表现策略梳理及分析 |
2.4.5 影视公益广告的目标受众梳理及分析 |
3 获奖作品创作策略的特征呈现及不足之处 |
3.1 获奖作品创意策略层面的特征呈现 |
3.1.1 创意主题紧跟时代变化 |
3.1.2 叙事视角贴近日常生活 |
3.1.3 ROI创意原则的综合运用 |
3.2 获奖作品表现策略层面的特征呈现 |
3.2.1 充足的广告时长保障公益信息的全面渗透 |
3.2.2 紧凑的故事情节确保广告信息的有效表达 |
3.2.3 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的全面体现 |
3.3 获奖作品创意层面存在的不足 |
3.3.1 公益广告主题涉及领域有限,缺乏创新内涵 |
3.3.2 制作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化运作程度较低 |
3.3.3 广告情感表达片面,缺乏情绪的全面展现 |
3.4 获奖作品表现策略层面的不足 |
3.4.1 广告表现形式单一,生动不足刻板有余 |
3.4.2 广告语言乏味,削弱影视公益广告沟通效果 |
3.4.3 视觉冲击感不足,弱化广告的触达性 |
4 影视公益广告作品创作的优化策略 |
4.1 影视公益广告创意层面提升策略 |
4.1.1 广告主题的深入挖掘和创意的更新迭代 |
4.1.2 广告运作机制的合理搭建和全面优化 |
4.1.3 广告创意的理性说理与感性抒情相互融合 |
4.2 影视公益广告表现层面提升策略 |
4.2.1 注重表现数字技术的互动效果 |
4.2.2 强调广告表现的纯粹性和突出性 |
4.2.3 巧妙运用语言和艺术的修辞手法 |
4.2.4 合理安排解说词与画面的对应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中国警察题材纪录片创作手法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警察题材纪录片发展及价值阐释 |
1.1 警察题材纪录片脉络梳理 |
1.1.1 初始时期:电视纪录片1.0阶段(1995年-2009年) |
1.1.2 探索时期:电视纪录片2.0阶段(2009年-2017年) |
1.1.3 发展时期:网生化纪录片阶段(2017年至今) |
1.2 构成模式划分 |
1.2.1 画面+解说 |
1.2.2 画面+采访 |
1.2.3 画面+演绎 |
1.3 警察题材纪录片社会价值阐释 |
1.3.1 政治意义 |
1.3.2 教育意义 |
1.3.3 文献意义 |
2 警察题材纪录片常规创作手法梳理 |
2.1 基本类型:立足“画面+解说+采访”的阐释型纪录片 |
2.2 叙事结构:线性叙事 |
2.3 视听呈现 |
2.3.1 画面:单一素材来源+无技巧剪辑 |
2.3.2 声音:同期录音+解说+采访+配乐 |
2.3.3 声画关系:音画同步 |
3 警察题材纪录片创新性手法解析 |
3.1 类型延伸:以直接电影创作手法呈现观察型纪录片 |
3.2 结构拓展:非线性叙事 |
3.3 视听呈现 |
3.3.1 画面:多维素材来源+技巧性剪辑 |
3.3.2 声音:同期录音+解说+采访+配乐+独白+音效 |
3.3.3 声画关系:音画并列/平行 |
4 毕业作品创作手法创新性阐述 |
4.1 诗意型警察题材纪录片尝试 |
4.2.1 从中心城市到西部县城 |
4.2.2 从压缩事件到延展时间 |
4.2.3 从音画同步到音画对立 |
4.2 作品表现内容转向 |
4.2.1 时代交互意识增强 |
4.2.2 拍摄对象多维塑造 |
4.3 项目周期跨度创新 |
5 警察题材纪录片走向思考 |
5.1 VR、AR、AI新兴技术辅助升级 |
5.1.1 互动模式延伸 |
5.1.2 内容边际拓展 |
5.2 创作成果系统输出 |
5.3 院线纪录电影呈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毕业论文分析作品片单 |
致谢 |
(8)戏剧线上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成果综述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戏剧线上传播研究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传统戏剧传播的主要问题 |
一、戏剧市场发展不均衡戏剧传播范围受限 |
二、传统媒体影响力下降戏剧年轻受众短缺 |
三、戏剧文化构建缺失戏剧观演习惯未形成 |
第二节 戏剧线上传播的优势 |
一、扩大戏剧传播范围吸引年轻用户 |
二、提升戏剧传播速度实现即刻交互 |
三、丰富戏剧传播形式拓展戏剧外延 |
四、建立戏剧文化认同创新发展思路 |
第三节 线上戏剧传播的主要阶段与相应特征 |
一、1.0 阶段:戏剧网站为主导的戏剧单向传播 |
二、2.0 阶段:社交分享为需求的戏剧交互传播 |
三、3.0 阶段:深度体验为目标的戏剧智能传播 |
第二章 戏剧线上传播1.0和2.0 阶段传播形态研究及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戏剧线上传播1.0:内容为中心的“大众门户”传播研究 |
一、戏剧门户网站的内容聚合 |
二、综合门户网站的资源整合 |
三、戏剧官方网站的信息发布 |
第二节 戏剧线上传播2.0:用户为中心的“个人门户”传播研究 |
一、基于网络社区平台属性的戏剧表达 |
二、基于微博裂变和影响力的戏剧扩散 |
三、基于微信多重交互的戏剧渗透 |
四、基于App垂直聚合的戏剧深耕 |
第三章 戏剧线上传播3.0 阶段传播形态研究及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戏剧短视频传播的基本形态研究 |
一、戏剧“短视频化”的内容表达 |
二、戏剧多元化的用户参与 |
三、戏剧的特色化传播运营 |
第二节 戏剧视频社区传播的重要形态研究 |
一、UP主生态下戏剧的搬运与科普 |
二、社区氛围下戏剧受众的交互与聚合 |
第三节 戏剧长视频传播的主要形态研究 |
一、《声入人心》:音乐剧推广与竞演综艺的交融 |
二、《瑜你台上见》:京剧科普与脱口秀的碰撞 |
三、《戏剧新生活》:戏剧普及与真人秀的融合 |
第四节 戏剧网络直播的常见形态研究 |
一、线下舞台的移位 |
二、线上戏剧的探索 |
三、线上戏剧节的诞生 |
四、专业化直播的形成 |
五、跨行业直播的摸索 |
第四章 戏剧线上传播的主要问题与思考 |
第一节 戏剧线上传播的主要问题 |
一、戏剧碎片化表达导致艺术价值不高 |
二、戏剧版权保护薄弱 |
三、戏剧商业化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
第二节 戏剧线上传播的优化路径 |
一、戏剧传播内容的价值优先和专业把关 |
二、戏剧网络版权保护意识提升以及审查机制强化 |
三、互联网思维下的戏剧传播创新与内容升级 |
第三节 戏剧线上传播的未来展望 |
一、内容为核心创作线上戏剧新内容 |
二、技术为支撑打造以人为本的戏剧沉浸式传播体验 |
三、线上线下联动构建完整的戏剧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知识传播类短视频产品的话语体系与影像空间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短视频平台知识传播类短视频的发展概况 |
1.1 知识传播类短视频的界定 |
1.2 知识传播类短视频的分类与概括 |
1.3 知识传播类短视频的特征 |
1.3.1 立体化的知识 |
1.3.2 精简化的知识 |
1.3.3 趣味化的知识 |
第二章 从“赋权”到“赋能”:知识类短视频产品的话语体系建构 |
2.1 赋权:知识类短视频创作及其话语权的确立 |
2.1.1 技术赋权:话语主体的产生 |
2.1.2 知识赋权:焦虑成为逆向动力 |
2.2 赋能:知识类短视频创作表意实践 |
2.2.1 技术赋能:AI技术的加持 |
2.2.2 内容赋能:科普知识的普及 |
2.2.3 制度赋能:媒体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从“祛魅”到“赋魅”:知识类短视频产品的影像空间建构 |
3.1 祛魅:影像空间的构建基础 |
3.1.1 精英文化走向大众化 |
3.1.2 隐性知识转为显性知识 |
3.1.3 抽象知识呈现具象化 |
3.2 赋魅:影像空间的构建逻辑 |
3.2.1 现实性影像空间的构建 |
3.2.2 想象性影像空间的构建 |
第四章 知识传播类短视频产品的思考与设计 |
4.1 知识传播类短视频产品的思考 |
4.1.1 知识深度的浅化 |
4.1.2 “知识信息茧房”的生成 |
4.1.3 观者思辨能力的缺失 |
4.2 知识传播类短视频《时事求师》毕业设计说明 |
4.2.1 拍摄缘起 |
4.2.2 知识类短视频产品《时事求师》设计 |
结语 |
附录 毕业作品影视知识类短视频《时事求师》设计文案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视觉文化视角的确立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视觉文化 |
二、图像转向 |
三、幼儿与幼儿文学 |
第三节 中国幼儿文学的历史发展 |
一、19世纪末之前的幼儿文学 |
二、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幼儿文学 |
三、1949年之后的幼儿文学 |
第一章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幼儿视知觉理论 |
一、幼儿视知觉的生理基础与心理基础 |
二、幼儿视知觉的心理特点 |
三、视觉文化环境中幼儿视知觉的发展 |
第二节 幼儿视觉素养理论 |
一、视觉素养与幼儿的视觉学习 |
二、幼儿视觉素养与语言素养的整合 |
第三节 视觉文化视域中的幼儿文学理论 |
一、立体的幼儿文学文本观 |
二、幼儿文学的召唤结构 |
第二章 当代幼儿文学的视觉文本形态 |
第一节 幼儿文学文本的插图语言——以《365夜故事》图画本为例 |
一、《365夜故事》:从文字版到图画本 |
二、《365夜故事》图画本的艺术特性 |
三、从听赏到观赏 |
第二节 幼儿文学出版的图画书化趋势 |
一、图画书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发展 |
二、图画书的定义 |
三、图文互动:幼儿文学叙事空间的拓展 |
四、视觉艺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重写——以童谣图画书为例 |
第三节 幼儿期刊文本的视觉呈现 |
一、幼儿期刊文本的视觉传达 |
二、幼儿期刊文本的图画书化 |
第四节 幼儿文学文本的影像化延伸 |
一、幼儿文学的影视改编 |
二、影像文本反哺幼儿文学 |
第五节 幼儿文学新型视觉文本——“网络游戏书” |
一、“网络游戏书”的兴起和发展 |
二、网络游戏书的文学化复制——以《植物大战僵尸》为例 |
三、反思与展望:从游戏走向游戏精神 |
第三章 幼儿文学活动的视觉化表现 |
第一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生产 |
一、视觉媒介与幼儿文学的视觉生产 |
二、幼儿文学视觉生产的产业化运营 |
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传播 |
一、幼儿文学视觉传播的形式与内容 |
二、关于幼儿文学视觉传播的思考——以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第三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消费 |
一、视觉消费下的幼儿生存状况 |
二、视觉消费对幼儿文学的影响 |
第四章 视觉文化与中国幼儿文学重构 |
第一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观念重塑 |
一、幼儿文学的复杂性 |
二、视觉文化时代中的幼儿文学 |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形态重塑——以电子图画书为例 |
一、电子图画书的定义与分类 |
二、电子图画书的艺术特质 |
三、电子图画书的未来发展 |
第三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功能重塑 |
一、幼儿文学传统功能的坚守 |
二、幼儿文学功能的再认识:视觉艺术欣赏功能 |
三、幼儿文学视觉艺术欣赏功能呈现 |
第五章 对视觉文化时代幼儿文学的思考 |
第一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创作 |
一、童年经验的回归 |
二、文化责任的坚守 |
第二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研究 |
一、幼儿文学文字与图像之关系的再思考 |
二、幼儿文学感性深度的再理解 |
第三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阅读 |
一、图画书阅读与幼儿视觉素养 |
二、图画书阅读对幼儿视觉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 |
三、图画书阅读在幼儿视觉素养能力培养实践中的应用 |
结语 |
征引文献 |
一、中文着述 |
二、中文报刊论文 |
三、外文着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特殊画面在知识类影视作品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B站知识类视频的媒介叙事研究[D]. 陈曦. 烟台大学, 2021
- [3]论漫画图式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D]. 王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4]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D]. 樊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研究[D]. 张慧儒. 吉林大学, 2021(02)
- [6]我国影视公益广告创作策略研究 ——以2020年中国广告黄河奖获奖作品为例[D]. 刘慧洁.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7]中国警察题材纪录片创作手法创新性研究[D]. 马卓恺. 成都大学, 2021(08)
- [8]戏剧线上传播策略研究[D]. 沈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知识传播类短视频产品的话语体系与影像空间建构[D]. 刘敏. 天津工业大学, 2020
- [10]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D]. 洪妍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