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套种小麦高产轻质栽培技术

稻田套种小麦高产轻质栽培技术

一、稻田套播小麦高产轻型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瑀茜[1](2020)在《品种、密度对滴灌饲料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优质的饲料油菜(华油杂62和饲油2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2、3、4、5、6万株/667m2)对两品种饲料油菜的形态指标、干物质积累、经济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生理生化、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品质等的影响。旨在为饲料油菜生产中进行合理栽培提高产量、品质实现高产,优质的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在不同密度下,两饲料油菜品种的株高表现为一茬高于二茬,主茎叶数、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一茬小于二茬。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华油杂62品种株高、主茎叶数和茎粗及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4万株/667m2处理下达到最优。饲油2号品种株高、主茎叶数和茎粗均随密度变化呈下降低趋势,在2万株/667m2处理下达到最优。2.不同密度下,油菜的一、二茬经济性状指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茎粗、主茎叶数的表现也不一样,一茬中,华油杂62品种株高、茎粗存在差异极显着(P<0.05)变化,主茎叶数差异不显着(P<0.01)。饲油2号品种茎粗存在差异显着或极显着,株高、主茎叶数差异不显着。二茬中,两品种株高、茎粗与主茎叶数均成差异极显着。不同种植密度产量差异显着,品种之间也有较大差异。华油杂62品种随种植密度增加一、二茬产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以4万株/667m2处理产量最高,相较其他各处理均差异极显着,各处理间也表现差异显着或极显着。饲油2号品种随种植密度增加一、二茬产量均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一茬2万株/667m2亩产较高,2、3、4、5万株/667m2差异不显着;二茬3万株/667m2亩产较高,2万株/667m2与3万株/667m2差异不显着,与4、5万株/667m2和6万株/667m2存在差异显着或差异极显着。3.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华油杂62品种的还原性糖、淀粉、可溶性糖、粗蛋白、粗脂肪等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4万株/667m2处理达到最大值,粗纤维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万株/667m2处理值最小。饲油2号品种的淀粉、可溶性糖、还原性糖、粗蛋白、粗脂肪等含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2万株/667m2处理达到最大值,粗纤维含量呈上升的趋势,2万株/667m2处理达到最小值。4.华油杂62品种的叶面积指数随栽种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叶倾角和无截取散射随栽种密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密度为4万株/667m2时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叶倾角和无截取散射达到最小值;饲油2号的叶面积指数随栽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叶倾角和无截取散射随密度的增大递增,在密度为2万株/667m2时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叶倾角和无截取散射达到最小值。5.随栽种密度的增大,华油杂62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胞间CO2浓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4万株/667m2密度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高,胞间CO2浓度最低。饲油2号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胞间CO2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2万株/667m2密度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高,胞间CO2浓度最低。6.根据不同种植密度,华油杂62品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为4>3>2>5>6万株/667m2,植密度在M3时氨基酸含量最大;饲油2号品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为2>3>4>5>6万株/667m2,种植密度在2万株/667m2时氨基酸含量最大。两饲料油菜品种叶绿素含量均为一茬高于二茬,且6万株/667m2处理含量最低。华油杂62品种两茬次叶绿素含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4万株/667m2处理含量最高;饲油2号品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大体上呈下降趋势,一茬为M1处理含量最高,二茬为3万株/667m2处理含量最高。7.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华油杂62品种一茬密度与粗分灰和粗纤维呈不显着正相关;产量与叶绿素呈显着正相关,与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呈不显着正相关。饲油2号品种一茬密度与粗灰分、粗纤维都呈极显着正相关;产量与茎粗呈不显着正相关,与主茎叶数、叶绿素、粗脂肪、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呈显着正相关,与氨基酸、还原糖、淀粉呈极显着正相关。华油杂62品种二茬密度,与粗分灰、粗纤维和产量都呈不显着正相关;产量与茎粗、可溶性糖和淀粉呈不显着正相关,与主茎叶数、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和还原糖呈显着正相关,与叶绿素呈极显着正相关。饲油2号品种二茬密度与株高、茎粗、主茎叶数、粗灰分、粗纤维和产量都呈极显着正相关;产量与株高、茎粗、粗脂肪、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主茎叶数和还原糖呈极显着正相关。8.华油杂62优于饲油2号品种。

于健波[2](2020)在《盐碱地晚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云台农场土壤属于滨海黏质盐土,由于受到气候条件、栽培方式等影响,水稻迟熟,收获推迟,进而导致小麦迟播。然而晚播小麦由于分蘖成穗少、穗粒数减少和千粒重降低,晚播小麦的产量和效益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提高云台农场小麦的产量和效益,从品种选择、浸种催芽、播种方式、肥料运筹、叶面肥喷施和病虫防治等方面对盐碱地晚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综述了盐分胁迫、晚播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特征,探讨了云台农场影响盐碱地晚播小麦产量提升的限制因素。2、试验研究了不同管理措施如品种、浸种催芽方式、播种机型、肥料运筹、叶面肥、喷药机械等措施对盐碱地晚播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认为:(1)云台农场晚播小麦宜选用连麦8号、连麦7号和淮麦33品种,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比较协调,能够取得高产。(2)在相同灌溉方式条件下,浸种催芽播种比干种播种出苗早、出苗齐,提前3-5天出苗,同时出苗率高于干种播种;沟灌出苗率高于漫灌和不灌溉的出苗率。(3)45行宽幅播种机播种效率是24行播种机播种效率的3倍左右,作业费用节省60元/hm2,播种出苗早4天左右,有利于形成壮苗和促进分蘖,基本苗多、出苗率高,同时产量更高。(4)晚播小麦中后期肥料运筹返青肥施用150kg/hm2、拔节肥施用225kg/hm2、孕穗肥施用150kg/hm2、抽穗期和扬花期两次叶面喷肥37.5kg/hm2,能够取得高产,肥料利用率较高。(5)抽穗期和扬花期叶面喷施彩特美细胞酶叶面肥、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磷酸二氢钾+丰产灵可以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彩特美细胞酶叶面肥增产2.8%、净效益194.24元/hrri2,增产增效最高,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2.1%、净效益133.31元/hm2,增产增效次之,磷酸二氢钾+丰产灵增产1.3%、净效益111.45元/hm2,增产增效最低。(6)植保无人机(大疆T16和极飞P30)对赤霉病防治效果和易田自走式植保机相当,然而作业效率较低,但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成本较少,而且无人机可以夜间作业,通过增加作业时间来弥补作业效率的不足,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3、综合相关研究结果与生产中推广应用效果,提出了云台农场盐碱地晚播小麦生产技术模式,主要技术措施包括:(1)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2)合理耕整,适宜播量,浸种催芽,合理机型,镇压开沟,提升播种质量。(3)调整肥料品种,合理肥料用量;因苗追施,合理肥料运筹;适时叶面喷肥,抗逆防早衰。(4)推行“一封二杀”除草模式,强化新型机具使用,适期用药重防赤霉病,实现高质高效防治病虫草害,减药增效。(5)适期收获,烘晒一体,提升产品质量。4、思考了今后进一步提升云台农场盐碱地小麦生产的途径,认为:(1)强化学习国家政策,并在实践中应用;(2)通过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实现人才素质提升,为持续发展提供基础;(3)积极引进新型农资,为持续发展提供后劲;(4)积极探索产业化联动开发,提升产品效益。

郑乐[3](2018)在《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传统耕作方式引起的水土流失、扬尘和沙尘暴天气频发、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稻种植中用工多、人工成本高、南方稻区土壤含水率高、秸秆量大韧性强等问题,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水稻精量直播技术相结合,借鉴保护性耕作中条带旋耕理念,提出了一种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技术,研制了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对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及部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测定了土壤相关参数,对南方稻区水稻根茬复合体剪切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对三种破茬圆盘进行离散元仿真和土槽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平行四杆仿形机构、型孔轮式排种器和弹性地轮驱动于一体的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南方稻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求,对南方稻区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采用自制的剪切试验装置对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进行了剪切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极限剪切应力与复合体的含水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土壤容重呈幂函数关系;与根茬-土壤复合体直径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剪切速度呈对数函数关系。剪切位置距离根茬中心越远极限剪应力越小,切刃刃角越小极限剪切应力也越小。在4种形状的刃口切刀中,凹圆弧切刃的极限剪切应力最小。在剪切速度450 mm/min、含水率25%、切刃刃角15°时,极限剪切应力最小,为水稻根茬破茬开沟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南方稻区土壤和水稻秸秆的离散元模型,以三种类型的破茬圆盘刀、台车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仿真试验,并通过土槽试验进行了验证,两种试验误差为12%30%。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以缺口圆盘作为主要的破茬工作部件,据此设计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2025%之间、秸秆覆盖量小于0.6kg/m2、缺口圆盘直径Φ为435mm、驱动刀轴转速为350r/min、机具的前进速度为3.6 km/h时破茬装置的秸秆切断率和根茬率可以达到90%。(3)设计了一种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可同步完成驱动破茬、开沟、精量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对水稻免耕旱穴直播机的破茬性能、开沟性能、排种器和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增加时,水稻秸秆的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下降,但在驱动刀轴的转速为450r/min时,前进速度2.8 km/h、3.6 km/h和前进速度4.3 km/h时,三种前进速度下秸秆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都达到95%;在鞋靴式(锐角)、鞋靴式(钝角)、标准双圆盘、限深双圆盘和缺口双圆盘的开沟器对比性能试验中,限深双圆盘能开出深13cm、宽46cm的适宜水稻播种的种沟。在地轮滑移率试验中,在土壤含水率为23%,秸秆覆盖量为0.75kg/m2时,地轮滑移率在3%12%。以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采用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在前进速度为2.73.6 km/h时,穴粒数合格率为90.57%,穴距合格率为88.77%。当前进速度超过3.6 km/h时,田间试验的穴距合格率为80%左右。机具较优作业参数为:前进速度3.6km/h、刀轴转速350 r/min。(4)进行了机械免耕直播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免耕撒播相比,机械免耕直播的出苗率高10%,实现了水稻免耕机械精量有序播种,成穴成行,满足水稻直播相关技术要求,与机械插秧和常规耕作机械直播相比产量降低约3%5%。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与人工免耕撒播、常规机械直播和机械插秧相比,每亩节约成本80100元。2017年,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进行了生产试验,采用甬优4149品种,水稻整体生长平衡,株高、穗形均匀,结实率高,无明显病害,平均亩产705.88kg,高于当地平均产量5%。

蔡良俊,李兰,李良玉,赵永康,袁亚章,杨震,徐敬洪,沈超[4](2017)在《超高茬麦套稻零共生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文中认为超高茬麦田套稻自然还田技术是麦秸就地全量铺盖还田新的栽培模式。节本、省工、增效明显,通过试验示范本表明,地区宜采用零共生期栽培技术模式。

陈春桦[5](2017)在《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及农户采用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稳产增产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水稻生产面临着新的变化。一方面农村留守劳动力数量减少,老龄化趋势明显,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每年减少,农民“兼业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农村可用耕地增加,人均可耕地明显增加,闲置耕地也增加。但是农村的农业劳动力不足,家庭农场和大规模专业经营农户数量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因此,一些稻农采用了轻简化的水稻种植方式,如直播。直播稻的生产方式是否能够节约成本甚至提高现有经济效益,是否能够保证产量,成为学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微观地块层次探究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和农户采用的影响因素。首先对所调查区域农户整体情况和其承包土地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稻农采用的种植模式情况及不同种植环节用工方式与产量差异,还分析比较了直播稻投入产出的绝对变化情况以及其相对其他插秧方式的相对变化情况,进而通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物质生产率、总成本、收入及利润等指标分析比较了直播稻的经济效益。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农户采用直播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1)直播稻不同环节各用工方式下单产存在明显差异。耕整方式及其用工、收获方式及其用工对直播稻单产影响较大。(2)直播稻的经济效益是较高的,对比其他插秧方式亩均利润,直播稻比抛秧稻高26.52元,比人工插秧稻高130.59元。(3)影响农户采用直播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户主年龄小、非村干部身份及具有冒险精神的农户倾向于采用抛秧/插秧方式;而务农人数少、女性劳动占比多、非农工资率高的家庭倾向于选择劳动强度低、用工量少的直播方式;中稻生长光温均衡,不易受春寒和秋旱气候影响,稻农倾向于种植直播稻;而若当地请工或请机械较为容易,稻农可用人工或机械替代自家工,倾向于采用抛秧或插秧。从地块特征看,稻农对直播/抛秧和直播/插秧的选择影响因素并不完全相同,相对于抛秧,丘陵水田、离家步行距离远及灌溉条件差、冷浸田的地块,由于地块条件较差,为降低成本,稻农倾向于采用省工和劳动强度低的直播方式;而相对于插秧,影响稻农直播的因素主要是交通条件和灌溉条件,其他因素影响并不显着。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农业政策,提高水稻收购价格和完善水稻补贴政策;还应加快研究水稻直播技术,完善水稻种植体系,使直播成为水稻传统种植方式的有力补充;完善直播稻育种技术,建立多样化和多方面适应的育种目标,推出更多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高产直播稻种。

顾克军,杨四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刘勇[6](2017)在《稻收麦播秸秆覆盖还田一体化装备的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提升秸秆还田条件下稻茬麦播种质量、提早播期与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设计稻收麦播秸秆覆盖还田一体化装备。以久保田PRO688Q联合收割机为母机,将小麦播种装置安装在收割机输送装置上方,通过链轮将收割机驱动轮轴的动力传输至种子箱内的排种轴进行排种,种子经6根均匀分布的输种管下落至地表,秸秆随后覆盖。测试作业试验结果显示,在播量被分别设置为150、225和300kg/hm2时,实际播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2%、3.3%和2.5%;在收割留茬25cm条件下,稻收麦播秸秆覆盖还田一体化作业效率为0.277hm2/h,田间切碎秸秆分布的变异系数为19.3%。该装备可替代传统的零共生人工稻田套播小麦作业,同时为稻麦轮作地区稻田套播小麦与秸秆还田复式作业机械的研制提供了研究思路。

戚士胜,张建群,赵立军[7](2016)在《江淮之间麦田套种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水稻旱直播的优点以及其区别移栽水稻栽培的特点,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水分管理、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麦田套种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朱新开,郭凯泉,李春燕,封超年,彭永欣,郭文善[8](2010)在《氮肥运筹比例对稻田套播强筋小麦产量及花后旗叶衰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给稻田套播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江苏淮北地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运筹比例对稻田套播强筋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施氮量(240 kg.hm-2)相同条件下,随拔节肥和孕穗肥施氮比例的上升,小麦产量、氮肥偏生产力(PFP)和氮肥农学效率(NAE)逐渐升高,但后期施肥比例过高,产量有所下降,以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3∶2∶2的处理籽粒产量、PFP和NAE最高。随花后生育进程的推移,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MDA含量呈上升趋势。随拔节肥和孕穗肥施用比例的提高,旗叶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速率变缓,MDA含量上升速率也减缓。本试验条件下,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氮肥运筹方式有利于减缓花后旗叶衰老,提升氮肥利用效率,提高粒重和产量。

陈波,陈品,陆建飞[9](2010)在《稻田套播小麦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及其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通过对我国南方稻麦两熟地区稻田套播小麦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实践的剖析,提出了在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要重视农民的探索和创新、重视适用技术的研发、重视政府部门的作用、重视农业科研人员与推广人员的合作。

许轲,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张军[10](2008)在《稻田套播麦共生期农田生态环境特征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比方法研究稻田套播麦共生期的农田生态环境特征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稻田套播和常规条播两种不同麦作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稻田套播麦与常规条播麦相比,麦田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种际空气湿度日变幅为56%~100%;种际温度较低,日变化较小。土壤含水量和温度达到种子萌发所需要求。麦田地表光强为自然光强的4.2%~6.5%;土壤容重较大,穿透阻力增强。稻田套播麦种子吸水、萌发出苗速度慢,根系入土困难,叶片瘦长,光合速率低,麦苗健壮度下降,根系活力较高。随共生期延长,麦苗生长受到抑制的程度增加,缓苗期显着延长;共生期不宜超过14d。高产栽培下两种麦作方式产量差异不显着。【结论】改善稻田套播麦种际空气湿度、土壤容重和采用合理共生期,可促进稻田套播麦种子萌发出苗,提高成苗率,形成壮苗。

二、稻田套播小麦高产轻型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套播小麦高产轻型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品种、密度对滴灌饲料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密度对油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1.2.1 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1.2.2 密度对油菜品质的影响研究
        1.2.3 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研究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生长发育观测及取样
        2.3.1 生育期观测
        2.3.2 生长情况、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测定
        2.3.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4 生理生化指标、品质的测定方法
    2.5 土壤情况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指标的影响
        3.1.1 对株高的影响
        3.1.2 对主茎叶数的影响
        3.1.3 对茎粗的影响
        3.1.4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 密度对饲料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3.2.1 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3.2.2 对产量的影响
    3.3 密度对饲料油菜品质的影响
        3.3.1 淀粉含量的变化
        3.3.2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3.3 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3.3.4 粗纤维含量的变化
        3.3.5 粗蛋白含量的变化
        3.3.6 粗脂肪含量的变化
        3.3.7 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3.3.8 粗灰分含量的变化
    3.4 密度对饲料油菜冠层特性的影响
        3.4.1 密度对饲料油菜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2 密度对饲料油菜叶倾角的影响
        3.4.3 密度对饲料油菜无截取散射的影响
    3.5 密度对饲料油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5.1 密度对饲料油菜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5.2 密度对饲料油菜气孔导度的影响
        3.5.3 密度对饲料油菜胞间CO_2 浓度的影响
        3.5.4 密度对饲料油菜蒸腾速率的影响
        3.5.5 密度对饲料油菜叶绿素的影响
    3.6 密度对饲料油菜形态指标、品质与产量指标相关分析
        3.6.1 密度对饲料油菜形态指标与产量相关分析
        3.6.2 密度对饲料油菜品质与产量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密度对饲料油菜产量的影响
        4.1.2 密度对饲料油菜个体发育及干物质的影响
        4.1.3 密度对饲料油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盐碱地晚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盐碱地小麦的生育特点及提升产量的途径
        1.1.1 盐碱地分布概况
        1.1.2 盐碱地小麦生长发育特点
        1.1.3 盐碱地小麦生长发育伤害的生理机制
        1.1.3.1 造成渗透胁迫,影响水分吸收
        1.1.3.2 影响养分平衡吸收,甚至产生离子毒害
        1.1.3.3 膜结构破坏
        1.1.3.4 渗透调节物质积累
        1.1.3.5 活性氧含量增加
        1.1.3.6 光合速率降低
        1.1.3.7 植物激素与调节物质变化
        1.1.4 提升盐碱地小麦产量的途径
        1.1.4.1 培育、筛选、推广应用耐盐的小麦品种
        1.1.4.2 农业工程技术应用
        1.1.4.3 农业生产技术应用
    1.2 晚播小麦的生长特点与栽培调控措施
        1.2.1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
        1.2.2 晚播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2.3 晚播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措施
        1.2.3.1 浸种催芽技术
        1.2.3.2 适当增加播种量
        1.2.3.3 合理氮肥运筹
        1.2.3.4 喷施叶面肥
    1.3 云台农场基本情况及小麦生产概况
        1.3.1 云台农场基本情况
        1.3.2 云台农场小麦生产概况
        1.3.3 云台农场小麦产量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4.1 目的意义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提升云台农场盐碱地晚播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研究
    2.1 盐碱地晚播小麦品种的筛选
        2.1.1 试验设计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1.4 小结
    2.2 盐碱地晚播小麦浸种催芽与灌溉对出苗的影响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4 小结
    2.3 不同播种机型对盐碱地晚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3.1 试验设计
        2.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3 结果与分析
        2.3.3.1 播种效率
        2.3.3.2 出苗情况
        2.3.3.3 幼苗素质
        2.3.3.4 产量表现
        2.3.4 小结
    2.4 盐碱地晚播小麦中后期不同氮肥追施比例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4.1 试验设计
        2.4.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2.1 主要生育期考苗
        2.4.2.2 成熟期考种
        2.4.2.3 数据整理和分析
        2.4.3 结果与分析
        2.4.3.1 中后期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茎蘖动态的影响
        2.4.3.2 中后期不同氮肥运筹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4.4 小结
    2.5 盐碱地晚播小麦不同种类叶面肥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2.5.1 试验设计
        2.5.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3 结果与分析
        2.5.4 小结
    2.6 盐碱地晚播小麦不同植保机型对赤霉病防治效果、效率及成本的影响
        2.6.1 试验设计
        2.6.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6.2.1 安全性调查
        2.6.2.2 防效调查
        2.6.2.3 防治成本估算
        2.6.3 结果与分析
        2.6.3.1 安全性
        2.6.3.2 不同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2.6.3.3 不同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率
        2.6.3.4 不同处理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成本估算
    2.7 小结
3 云台农场盐碱地晚播小麦生产技术模式
    3.1 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
    3.2 提升播种质量
        3.2.1 合理耕整,提升整地质量
        3.2.2 争早播种,因期调整播量
        3.2.3 浸种催芽,实现早苗壮苗
        3.2.4 合理机型,提高播种质量
        3.2.5 镇压开沟,灌溉速灌速排
    3.3 合理肥料运筹,节肥增效
        3.3.1 调整肥料品种,合理肥料用量
        3.3.2 因苗追施,合理肥料运筹
        3.3.3 适时叶面喷肥,抗逆防早衰
    3.4 高质高效防治病虫草害,减药增效
        3.4.1 推行“一封二杀”除草模式,提升防效
        3.4.2 强化新型机具使用,减药高效
        3.4.3 适期用药,重防赤霉病
    3.5 适期收获,烘晒一体,提升产品质量
4 进一步提升云台农场盐碱地小麦生产途径的思考
    4.1 强化学习国家政策,并在实践中应用
    4.2 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实现人才素质提升,为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4.3 积极引进新型农资,为持续发展提供后劲
    4.4 积极探索产业化联动开发,提升产品效益
参考文献
致谢

(3)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
    1.3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发展及现状
    1.4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的发展现状
        1.4.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研究现状
        1.4.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发展现状
        1.4.3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南方稻区的发展现状
        1.4.4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1.4.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及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2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
        2.2.1 土壤颗粒大小的测定
        2.2.2 土壤含水率测定
        2.2.3 土壤容重
        2.2.4 土壤颗粒密度
        2.2.5 土壤孔隙率
        2.2.6 土壤内聚力和内摩擦系数的测定
        2.2.7 土壤液塑限测定
        2.2.8 土壤坚实度
        2.2.9 结果与分析
    2.3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及切断试验
        2.3.1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
        2.3.2 水稻秸秆切断转速试验
    2.4 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结构特征及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2.4.1 水稻根茬的外观形态以及结构特征
        2.4.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及装置
        2.4.2.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2.4.2.2 试验设备与装置
        2.4.2.3 剪切极限测定
        2.4.2.4 试验方法
        2.4.3 试验设计
        2.4.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2.4.3.2 正交试验设计
        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4.1 根土复合体含水率因素试验
        2.4.4.2 根土复合体的土壤容重因素试验
        2.4.4.3 水稻根茬直径对极限切割力的影响
        2.4.4.4 切割位置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2.4.4.5 剪切速度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2.4.4.6 切刃刃角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2.4.4.7 切刀形状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2.4.4.8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并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3.1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具破茬装置的研究现状
        3.1.1 免耕播种机发生堵塞的形式
        3.1.2 国外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3.1.3 国内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3.2 水稻茬地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工作原理
        3.2.1 破茬装置的初步选型和设计
        3.2.2 刀片运动分析
        3.2.3 驱动破茬防堵装置的功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3.2.3.1 建立目标函数
        3.2.3.2 破茬装置功率计算
    3.3 破茬装置的离散元仿真分析
        3.3.1 离散元方法在土壤切削中的应用
        3.3.2 驱动破茬装置的离散元模型
    3.4 三种不同种类的圆盘破茬开沟性能土槽试验
        3.4.1 试验设备
        3.4.2 试验设计
        3.4.3 结果与分析
    3.5 稻茬地破茬装置的改进设计与参数优化
        3.5.1 驱动圆盘尺寸设计
        3.5.2 切割类型
        3.5.3 砍切与砍滑切
        3.5.4 圆盘刀滑切角的分析与设计
        3.5.5 驱动圆盘刀安装角度设计与分析及有限元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整机设计
    4.1 稻茬地水稻免耕精量穴旱穴直播机的设计依据
        4.1.1 免耕栽培的农艺要求
        4.1.2 免耕播种机工作要求
        4.1.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原则
    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工作原理与整机结构
        4.2.1 整机结构
        4.2.2 工作原理
        4.2.3 主要技术参数
        4.2.4 关键部件设计
        4.2.5 传动设计
    4.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开沟播种装置的选型与设计
        4.3.1 播种机开沟器概述
        4.3.2 开沟器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4.4 仿形机构设计
        4.4.1 仿形机构方案的确定
        4.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播机平行四杆仿形机构
        4.4.3 四连杆机构参数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5.1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
        5.1.1 试验地块情况
        5.1.2 破茬性能试验
        5.1.3 开沟性能试验
        5.1.4 排种器性能试验
        5.1.5 地轮滑移率试验
    5.2 水稻机械免耕精量直播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5.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5.2.2 调查的项目和方法
        5.2.3 试验数据和分析
    5.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田间生产试验
        5.3.1 广东增城教学科研基地
        5.3.2 广东惠州博罗水稻种植基地
        5.3.3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
        5.3.4 经济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6.3.1 机械免耕直播水稻的经验总结
        6.3.2 机械免耕水稻直播在生产应该注意的问题
        6.3.3 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4)超高茬麦套稻零共生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生长特点
    1.1 出叶速度表现为“慢-快-正常”
    1.2 分蘖多, 成穗率低
    1.3 后期绿叶数多, 功能叶大, 功能期长
    1.4 产量构成三要素表现为“三多一低”
2 技术优势
    2.1 节本、省工增效明显
    2.2 稳产、高效
    2.3 培肥土壤, 减少环境污染
    2.4 产量性状结构协调, 增产潜力大
3 主要关键技术措施
    3.1 选择好田块
    3.2 优选适宜的小麦、水稻品种
    3.3 及时抢收、适时适量播种
    3.4 科学管控肥水
    3.5 及时除草, 匀苗补苗
    3.6 合理施肥
    3.7 搞好病虫防治, 适时收割

(5)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及农户采用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2.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2.1.1 概念界定
        2.1.2 水稻种植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2.2 已有研究
        2.2.1 关于水稻直播的技术演进与发展状况
        2.2.2 关于直播稻的经济效益评价
        2.2.3 关于直播稻采用的影响因素
        2.2.4 简要的评述
3 直播稻发展状况
    3.1 中国南方水稻产区直播稻发展状况
        3.1.1 2008 年和2014年水稻直播面积概况
        3.1.2 2011-2014 年水稻直播面积与单产变化
    3.2 调查区域稻农情况
        3.2.1 样本农户整体情况
        3.2.2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3.2.3 样本村农户承包耕地情况
        3.2.4 样本村农户的水田经营地情况
    3.3 调查区域直播稻发展基本状况
        3.3.1 调查样本村农户直播稻的基本情况
        3.3.2 调查样本村农户插秧方式采用情况
4 稻农典型地块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
    4.1 直播稻各环节的用工方式及单产
        4.1.1 播种用工方式及单产
        4.1.2 其他各环节用工方式及单产
    4.2 不同插秧方式投入产出分析
        4.2.1 各环节与物质投入比较分析
        4.2.2 产出比较分析
    4.3 不同插秧方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4.4 小结
5 稻农采用直播稻影响因素分析
    5.1 农户采用直播稻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5.2.1 变量定义
        5.2.2 研究假说
        5.2.3 实证分析模型
    5.3 农户插秧方式选择模型结果分析
        5.3.1 直播/抛秧方式选择模型估计
        5.3.2 直播/插秧方式选择模型估计
        5.3.3 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稻收麦播秸秆覆盖还田一体化装备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装备设计
    1.1工作原理
    1.2工作机构设计
        1.2.1总体结构设计
        1.2.2播种装置设计
    1.3主要技术参数
2性能试验
    2.1试验条件
    2.2试验方法
    2.3结果与分析
        2.3.1作业效率与能耗
        2.3.2秸秆田间分布均匀度
        2.3.3播种均匀度
3结论

(7)江淮之间麦田套种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旱直播的优点
2 旱直播不同于移栽水稻的栽培特点
    2.1 品种选择限制
    2.2 防除杂草难度加大
    2.3 倒伏风险增加
3 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3.2 种子处理
    3.3 适期播种
    3.4 小麦收获
    3.5 水分管理
    3.6 肥料运筹
    3.7 病虫害综合防治

(9)稻田套播小麦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创新的缘起和过程
2 技术推广的主要做法
    2.1 采用多维、多方位的结合法, 充分利用多方面的力量与条件, 形成成果开发应用的合力
    2.2 各级行政领导亲自“挂帅”主持项目, 实现了政、技、物相结合, 加快了技术推广的速度
    2.3 因地制宜地建立稻田套播小麦轻型高效技术体系
3 启示
    3.1 发现和创新的过程是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2 农业科技的发展不一定要追求高科技, 先进是相对而言的, 合适就是最好的
    3.3 农业技术的推广启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的行为
    3.4 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要十分重视科研人员与推广人员的有效合作

(10)稻田套播麦共生期农田生态环境特征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处理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2.1 温度
        1.2.2 光照强度
        1.2.3 土壤含水量和种子含水量
        1.2.4 田间湿度
        1.2.5 土壤物理特征
        1.2.6 叶绿素含量与叶片光合速率
        1.2.7 植株形态
        1.2.8 籽粒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田套播麦共生期农田生态环境特征
        2.1.1 种际土壤含水量变化动态
        2.1.2 近地表(0~0.3 cm)空气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变化动态
        2.1.3 种际温度变化动态
        2.1.4 土壤表面光照强度变化动态
        2.1.5 土壤物理特征
    2.2 稻田套播麦共生期生态环境对麦苗生长的影响
        2.2.1对种子萌发出苗和麦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2.2 对麦苗形态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2.3 共生期长短对麦苗生长的影响
    2.4 稻田套播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 讨论
4 结论

四、稻田套播小麦高产轻型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品种、密度对滴灌饲料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D]. 张瑀茜.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2]盐碱地晚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 于健波. 扬州大学, 2020(06)
  • [3]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D]. 郑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超高茬麦套稻零共生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J]. 蔡良俊,李兰,李良玉,赵永康,袁亚章,杨震,徐敬洪,沈超. 农业科技通讯, 2017(08)
  • [5]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及农户采用影响因素分析[D]. 陈春桦.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稻收麦播秸秆覆盖还田一体化装备的设计与试验[J]. 顾克军,杨四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刘勇.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05)
  • [7]江淮之间麦田套种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J]. 戚士胜,张建群,赵立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3)
  • [8]氮肥运筹比例对稻田套播强筋小麦产量及花后旗叶衰老的影响[J]. 朱新开,郭凯泉,李春燕,封超年,彭永欣,郭文善.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5)
  • [9]稻田套播小麦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及其启示[J]. 陈波,陈品,陆建飞. 农业科技管理, 2010(02)
  • [10]稻田套播麦共生期农田生态环境特征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J]. 许轲,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张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08(08)

标签:;  ;  ;  ;  ;  

稻田套种小麦高产轻质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