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公共场所卫生问题及对策

乌海市公共场所卫生问题及对策

一、乌海市公共场所存在的卫生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1](2020)在《丰镇市非正常上访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信访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发挥着人民群众权利救济、信息沟通、民主监督的作用,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但是,近年来,信访权利出现了被滥用的趋势,非正常上访现象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非正常上访,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以丰镇市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从行政类、涉法涉诉类及“三跨三分离”类信访事项不同的侧面选择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方法,对丰镇市近几年非正常上访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寻求非正常上访产生的原因、处置机制的弊端,进而寻求治理非正常上访的对策,以期为非正常上访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正文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信访和非正常上访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的简要阐述。第二部分是通过深入剖析四个典型非正常上访案例,得出其共性特征和丰镇市非正常上访的一般特性。第三部分是非正常上访成因的分析,主要从社会因素、信访体制因素、公共部门以及公职人员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分析。第四部分是对治理非正常上访提出对策,包括加大源头控制力度、加大依法解决问题力度和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

黄喆[2](2020)在《“放管服”背景下经济发达镇行政审批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Z市F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有些乡镇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部分甚至达到了许多中小城市的水平,其行政管理体制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无法满足企业和群众对于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办事便利程度的期待。为了激发市场活力和大众创业热情,2010年以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部分地区进行了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其中承接市(县)级行政审批权限为经济发达镇的改革重点之一,2016年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改革明确要求“整合基层行政审批职责,突出政务服务平台便民高效的特点,实行一式门办理及一站式服务”。在国家推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大背景下,经济发达镇承接上级行政审批权限的实质是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进行的角色转变,也是实现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乡镇一级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经济发达镇改革模式下,镇行政审批局直面企业和群众行使承接的县级行政审批职能,其工作质量的高低是企业和群众能否真正享受到改革红利的关键所在,对改革能否落地见效有着重要影响。前期改革试点中,乡镇行政审批工作从渐入佳境到不断提档升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限于改革经验、人员、技术等原因,在探索前进的道路上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整体型政府理论为基础,围绕F镇在经济发达镇改革中承接市级行政审批权限后的运行情况,结合该镇企业登记、规划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中的一些例证,深入探索了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五个问题,主要概括为:审批能力不足、审批权限不实、审批流程繁材料多、“一网通办”尚未实现、审批事项清单调整慢。在此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对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分析后,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及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根据F镇参与经济发达镇改革的实际情况,从各个角度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员力量缺乏导致审批能力不足、官僚主义思想导致审批权限不实、信息化运用不充分导致办事效率不高、调整机制不健全导致清单更新不及时、考评机制不完善导致审批效能低等,并在微观操作层面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对策,即:强化组织领导、加强人员力量、革新审批理念、深化集中审批、加快系统整合强化共享应用、健全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构建政社合作共治格局、建立健全考评机制等方面。本文的研究是专门针对经济发达镇的行政审批工作进行的,且目前关于动态完善权限、加强政社合作、建立考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期待其成果能为进一步深化经济发达镇改革中的行政审批工作提供操作性较强的借鉴参考。

张洋[3](2020)在《内蒙古乌海市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域旅游是旅游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的完善、实现生态环境和城市文明素质的优化提升。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性,资源开采和生产势必会对城市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污染,并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会导致开采枯竭。考虑到城市在长期发展上面临的问题,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内蒙古乌海市,则逐步开始探索城市转型,积极发挥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近年来,虽然乌海市在旅游景区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一些限制因素,分散的旅游资源后续增长劲头不足,在国家对旅游业新的规划指导下,全域旅游成为乌海市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本文以乌海市的全域旅游为样本,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定性分析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研究乌海市政府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职能作用,指出当地政府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存在公共资源有效开发不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整、行政有效支持不足、投资倾斜力度不够等问题,并进一步梳理出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公共服务职能缺位、行政管理效能较低、财政状况不容乐观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深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能,突破资金瓶颈、促进政策倾斜等对策建议。期望本文能够对于乌海市政府发展全域旅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及应用价值,同时为国内其他城市更好地发展全域旅游提供新的思路。

杨角[4](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张晓东[5](2020)在《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大震造成巨灾,引起国内外高度重视。尤其是汶川、玉树、芦山等地震所带来的震撼力已极超地震本身,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然灾害防御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生命线系统也越来越复杂。那么,如何建设一个与实际密切相合的地震应急管理体系以最大程度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成为现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内蒙古自治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震活动断裂纵横交错,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较高风险。正因为如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地震灾害防御和地震应急救援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在地震应急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但与发达国家或我国先进省份相比,仍有不足之处,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地震应急管理方面的文献,访谈内蒙古诸多地震应急方面的专家,全面客观地分析目前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认真总结和汲取国内外地震应急管理的经验与教训,探索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思路,设计出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体系模型,对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地震应急管理体系提出建议和对策,将对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大有裨益。

刘秋良[6](2019)在《湖南省县级文明城市的创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类文明不断演化发展的产物,城市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增进城市的文明程度,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遭遇过大城市病的困扰,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症状,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追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如何破解大城市病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困扰,尤其是避免大城市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在中小城市重复蔓延意义重大。本文从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视角下,结合湖南省县级城市文明程度指数现场测评工作实践,以测评数据和案例直观生动地指出了湖南省县级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重建轻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力度有待加强、市民文明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统筹发展不足、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机制未建立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着力从政府职能、参与主体、基层治理和长效常态机制等角度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合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规律和湖南省县级城市的实际情况,着力从强化文明创建的法制保障环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县级城市文明创建城乡一体化、强化县级城市文明创建的基层基础、对症下药整治文明创建的薄弱环节、构建文明城市创建的常态长效机制、坚持湖湘特色县域发展新道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湖南省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对策建议,对于湖南省县级城市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舒宇[7](2020)在《创建文明城市中政府职能转变相关问题研究 ——以乌海市为例》文中提出自我国宏观领域提出建设“文明城市”的规划战略开始,全国各个地区都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文明城市建设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推进作出了有力推动。基层地方政府属于国家行政基础单元,是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推进的关键性执行主体,其在文明城市建设实施上承担着重要作用。文明城市创建并不容易,虽然很多地方政府都是在争创文明城市,也在创建的过程中积极的发挥自身的职能,但仍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而其关键问题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存在不足。因此,如何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来更好的发挥政府职能的效用,这是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集中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国际上理论领域有关现代城市公共治理与文明建设的代表性文献与理论着作,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思想为指导,针对乌海市的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展开论证研究,分析了其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上当地政府的职能发挥问题,并通过深入到当地进行信息采集与调查,就其现阶段政府职能的实际履行情况与取得的成效展开分析,并对乌海市在文明城市创建方面当地政府职能转变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分析发现该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存在侧重“管理”,轻视“疏导”;“机关”主导,“群众”从属;注重“显性”,忽视“隐性”;“形式”为重,“内容”为轻;重视“突击”,忽视“长效”;“共性”为主,“特性”为次的问题,而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职能略显单一,服务意识不高;市民参与不足,政民联动不强;执政理念陈旧,行政思维落后;职能导向偏差,形式主义严重;管理体制不全,长效机制缺乏;特色不够突出,文化创新不足。最后从政府职能转变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当地政府如何科学地从过去的“管理型政府”成功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以物为本”向“协调发展”转变等方面的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领导机制、城建管理机制、道德实践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创建投入机制、责任监督机制的保障措施,以期以点带面为乌海市更好地推进实施文明城市建设,并实现当地政府的成功转型,构建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而提供理论方面的有益参考。

屈娜娜[8](2019)在《乌海市中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进程加快、家庭结构小型化,当今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作为西北部边远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也深受其困。机构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底环节,在缓解养老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乌海市的机构养老存在着若干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机构养老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乌海市中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为研究对象,基于笔者对乌海市全市范围内416名中老年人各项状况的调查数据,利用SPSS软件,分别从个人、家庭、养老机构自身等多层面出发,通过交叉分析、相关分析探讨中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乌海市中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特征:女性、年龄长者、学历高者、目前未退休者、生养独生子女者、经济收入高者、享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者具有更为强烈的机构养老意愿,而另一方面婚姻状况、居住情况、身体状况、与周围邻居朋友相处情况与机构养老意愿没有明显关系。结合乌海市机构养老发展现状,笔者从中老年人自身及家庭、养老机构、政府等多层次面提出有效引导乌海市中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建议及对策:中老年人自身要注意转变养老、消费观念,培养多种爱好;养老机构方面要优化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政府层面要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大型养老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并为其提供全方面政策支持并进行严格的行业监管。

高乐[9](2019)在《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文中指出针对居委会的行政化,实务界(在理论界的建议下)推行了以民主选举、政社关系厘清及社区组织体系优化等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能让居委会充分履行其自治职能,反而是让居委会陷入了“要么继续行政化,要么被边缘化”的“两难困境”。这对于基层群众自治的实现以及社区治理乃至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制约因素。因此,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居委会摆脱去行政化改革中所遭遇的“两难困境”?为能对这个问题予以有效的剖析,本文选择了“权力”作为分析视角。第一章首先基于对权力动态运作过程的考察赋予了“权力”一个操作性定义,并由此析出权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权力资源、权力意图与权力指向,进而用它们构建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基于这一分析工具,本文第二章对居委会当前的权力运作格局进行了剖析。本章指出,现有去行政化改革试图通过事务分割及组织分设的方式来恢复居委会的自主管理权力,并让之在独立的领域得到充分的运作。然而,由于居委会的权力运作在资源基础、运作指向与主体意图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自主管理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运作,进而陷入“两难困境”。第三章试图跳出现有改革所带来的自主管理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元对立格局,从居委会的参与权力以及协调监督权力的运作维度寻求突破“两难困境”的新思路。这一章主要围绕着居委会这两种权力与行政权力所形成的非二元对立式的双向制衡关系,以及在这种新权力格局之下居委会的这两种权力为何能得到有效运作展开论证。第四章则通过对其资源基础、主体意图以及运作指向在现实中的可行性之考察,对居委会的参与权力以及协调监督权力在当下我国的可实现性予以了证实。第五章具体分析了两个典型案例:北京朝阳区麦子店的“问政”实践以及深圳南山区所推行的居委会“枢纽化”相关实践,由此设计出了一套推动和保障居委会权力有效运作的制度体系。结语和展望部分对本文的基本结论从两个维度进行了概括,并就本文所研究问题在宏观层面所涉及的两个问题作了简单的引申。

张樱孺[10](2018)在《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政府行为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前中国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国家级城市品牌)是一项由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并涉及一座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社会系统工程。论文以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政府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公共治理和新公共服务相关原理为理论支撑,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着重从结构体系与运行机理两个层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首先对全国文明城市中政府行为的结构体系和运行机理进行了概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政府行为模式包括全能越位型、缺位型、引导型三种。这内含政府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角色、职能的转变,即政府主导城市规划及产业发展、加大公共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调控公共管理机构、监督评建成效。其次对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结合政府行为的结构体系和运行机理,对汕头市的一系列政府行为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究其存在问题(拆违行动进度不平衡、交通秩序管理不平衡、环境综合整治不平衡、基础设施配套不平衡、长效机制建设不平衡、对标创建工作不平衡)的成因(政策执行人认识不到位、部门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合力、部分柔性政府行为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部分强制性政府行为导致民众接受程度低、市民的整体素质不高)。最后对完善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更新创建理念、提高政策执行力、完善保障措施、鼓励公众参与、建立长效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建议。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政府行为既结合了汕头市本地特色,又体现了民本政府的本质属性,是当代服务型政府行为的重要表现。

二、乌海市公共场所存在的卫生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海市公共场所存在的卫生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丰镇市非正常上访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信访
        2.非正常上访
    (二)相关理论
        1.社会冲突安全阀理论
        2.社会治理理论
二、非正常上访的现状——基于丰镇市典型案例的分析
    (一)非正常上访的典型案例
        1.案例一:郭某夫妇反映企业转制、伤残军人待遇等问题
        2.案例二:农牧、技校定向生等学生群体要求安排工作的问题
        3.案例三:杜某某反映乌海市城镇拆迁问题(三跨三分离、涉法涉诉)
        4.案例四:富邦现代城部分业主与富邦公司合同纠纷问题(涉法涉诉)
    (二)本文案例选取标准
        1.多样性
        2.代表性
        3.完整性
        4.真实性
    (三)典型案例的共性分析
        1.上访时间长、次数多
        2.行为的违法性
        3.择机信访情况严重
    (四)丰镇市非正常上访的整体特征
        1.非正常上访数量占比大
        2.越级访问题严峻
        3.重复访问题严重
        4.群体访现象突出且出现严密的组织性
        5.一些上访者把上访作为敛财的渠道
三、非正常上访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增加
        2 部分群众的“清官情结”深厚
        3.部分舆论的不当引导
    (二)信访体制因素
        1.依法信访实施不畅
        2.信访终结制度形同虚设
        3.信访责任追究力度不够
        4.信访考核机制不合理
    (三)公共部门以及公职人员因素
        1.领导决策科学论证不足
        2.少数部门和干部的作风问题
四、治理非正常上访的对策研究
    (一)加大源头控制力度
        1.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
        2.提高政府服务群众能力
        3.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4.加强情报信息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5.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司法救助制度
    (二)加大依法解决问题力度
        1.加快信访立法
        2.依法分类办理信访事项
        3.大力加强法制的宣传工作
    (三)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
        1.加强信访工作者作风建设
        2.建立高素质专业信访干部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放管服”背景下经济发达镇行政审批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Z市F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放管服”改革
        2.1.2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1.3 行政审批
    2.2 理论依据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整体型政府理论
第三章 “放管服”背景下经济发达镇行政审批改革概况
    3.1 改革的背景
        3.1.1 响应国家政策的需要
        3.1.2 经济发达镇自身发展的需要
        3.1.3 满足企业群众期盼的需要
    3.2 当前改革内外环境的变化
        3.2.1 从单纯的体制改革到“放管服”背景下的演变
        3.2.2 从先定层级到“实干在先”的理念变化
        3.2.3 城镇化突显出责、权、利不平衡的矛盾
    3.3 改革的主要内容
        3.3.1 完善组织架构
        3.3.2 规范权限运行
        3.3.3 集中高效审批
        3.3.4 网上办提高审批效率
        3.3.5 联合办优化服务质量
        3.3.6 延伸办打通最后一公里
第四章 经济发达镇行政审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审批能力不足
        4.1.2 审批权限不实
        4.1.3 审批流程繁材料多
        4.1.4 “一网通办”尚未实现
        4.1.5 审批事项清单调整慢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4.2.1 人员力量缺乏
        4.2.2 官僚主义思想未破除
        4.2.3 信息化运用不充分
        4.2.4 调整机制不健全
        4.2.5 考评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经济发达镇行政审批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队伍建设解放思想观念
        5.1.1 强化组织领导
        5.1.2 加强审批人员力量
        5.1.3 革新审批理念
    5.2 优化审批流程强化系统整合
        5.2.1 深化一窗服务集中高效审批
        5.2.2 加快系统整合强化共享应用
    5.3 完善配套政策建立考评机制
        5.3.1 健全审批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机制
        5.3.2 构建行政审批政社合作共治格局
        5.3.3 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考评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Z市F镇行政审批工作满意度测评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3)内蒙古乌海市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全域旅游
        2.1.2 政府职能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治理理论
        2.2.2 府际关系理论
        2.2.3 消费层次理论
3 乌海市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及政府职能分析
    3.1 乌海市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3.2 当地政府在全域旅游中的职能定位
        3.2.1 规划发展职能
        3.2.2 公共服务职能
        3.2.3 社会治理职能
        3.2.4 经济扶持职能
    3.3 乌海市政府在全域旅游中履行职能的情况
        3.3.1 规划理念与目标逐步成熟
        3.3.2 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3.3 公共交通网络初具规模
        3.3.4 旅游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
4 乌海市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4.1 旅游资源有效开发不足
        4.1.1 公共景观建设不足
        4.1.2 城市缺乏吸引力
    4.2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整
        4.2.1 缺乏高效的旅游信息网络平台
        4.2.2 交通网络覆盖不够完整
        4.2.3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不高
    4.3 行政有效支持不足
        4.3.1 多元主体参与度不高
        4.3.2 部门之间协作力度较低
    4.4 投资倾斜力度不够
        4.4.1 行业投资占比不足
        4.4.2 资金续航能力不强
5 乌海市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
        5.1.1 资源开发模式缺乏创新
        5.1.2 旅游发展模式缺乏特色
    5.2 公共服务职能缺位
        5.2.1 信息技术更新滞后
        5.2.2 交通职能比较单一
        5.2.3 公共服务意识欠缺
    5.3 行政管理效能较低
        5.3.1 缺乏成熟的治理理念
        5.3.2 机构职能不够健全
    5.4 财政状况不容乐观
        5.4.1 财政可支配资金较少
        5.4.2 投融资渠道单一
6 政府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发挥职能的对策建议
    6.1 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
        6.1.1 丰富旅游公共产品架构
        6.1.2 优化产业发展导向
    6.2 深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6.2.1 以信息技术实现旅游智慧营销
        6.2.2 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
        6.2.3 推进旅游公共制度的建设和创新
    6.3 优化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能
        6.3.1 形成全域旅游的多元化治理格局
        6.3.2 优化行政主体管理职能
    6.4 突破资金瓶颈,促进政策倾斜
        6.4.1 探索资金来源新模式
        6.4.2 促进优惠政策落地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主要观点
2 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2.1 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相关概念
        2.1.1 地震相关概念
        2.1.2 突发事件概念
        2.1.3 应急管理概念
    2.2 应急管理体系内涵和外延
    2.3 危机管理理论
3 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现状
    3.1 内蒙古地震活动特点
    3.2 地震应急预案现状
    3.3 地震应急管理体制现状
    3.4 地震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现状
    3.5 地震应急管理法制现状
4 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4.1.1 地震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4.1.2 地震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1.3 地震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4.1.4 地震应急管理法制存在的问题
    4.2 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地震应急预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2 地震应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3 地震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4 地震应急管理法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国内外地震应急管理经验启示
    5.1 日本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特色
    5.2 美国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特色
    5.3 汶川、芦山地震应急经验与教训
        5.3.1 汶川地震应急经验教训
        5.3.2 芦山地震应急经验教训
    5.4 国内外地震应急管理启示
6 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6.1 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体系模型设计
    6.2 完善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6.2.1 结合内蒙古实际修订地震应急预案
        6.2.2 优化现有地震应急体制
        6.2.3 完善地震应急机制
        6.2.4 构建完整的地震应急法制体系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湖南省县级文明城市的创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县级城市
        2.1.2 文明城市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经营城市理论
        2.2.3 优化管理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文明城市创建的价值导向和路径原则
        2.3.1 文明城市创建的价值导向
        2.3.2 文明城市创建的路径原则
第3章 湖南省县级城市文明程度的测评
    3.1 县级城市文明程度测评体系
        3.1.1 县级城市文明程度的测评内容
        3.1.2 县级城市文明程度的测评标准
        3.1.3 县级城市文明程度的测评方法
        3.1.4 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的动态管理措施
    3.2 湖南省县级城市文明程度的测评结果
        3.2.1 总体分布
        3.2.2 分项描述
        3.2.3 区域分析
    3.3 湖南省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的特征
        3.3.1 文明创建范围越来越广
        3.3.2 各地比学赶超氛围浓厚
        3.3.3 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3.3.4 城乡社会道德风尚良好
        3.3.5 创建力度决定文明程度
第4章 湖南省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湖南省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存在的问题
        4.1.1 城市建设和维护力度有待加强
        4.1.2 市民文明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4.1.3 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4.1.4 城乡之间文明创建差距较大
        4.1.5 一些地方将文明创建活动化
    4.2 湖南省县级文明城市创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文明创建机制刚性约束不够
        4.2.2 发动群众参与文明创建不够
        4.2.3 文明创建基层环节较为薄弱
        4.2.4 社会公共服务理念引领不够
        4.2.5 城乡文明创建呈现二元结构
        4.2.6 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第5章 推动湖南省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的对策建议
    5.1 强化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的法治环境
    5.2 着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创建格局
    5.3 推动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城乡一体化
    5.4 夯实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的基层基础
    5.5 对症下药整治文明创建的薄弱环节
    5.6 构建文明城市创建的常态长效机制
    5.7 坚持走湖湘特色中小城市发展道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2015版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致谢

(7)创建文明城市中政府职能转变相关问题研究 ——以乌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文明城市建设中政府职能的体现
第三章 乌海市文明城市创建中政府职能落实及转变情况
    第一节 乌海市文明城市创建中政府职能的落实情况
    第二节 乌海市文明城市创建中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
第四章 乌海市文明城市创建中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侧重“管理”,轻视“疏导”
    第二节 “机关”主导,“群众”从属
    第三节 注重“显性”,忽视“隐性”
    第四节 “形式”为重,“内容”为轻
    第五节 重视“突击”,忽视“长效”
    第六节 “共性”为主,“特性”为次
第五章 乌海市文明城市创建中政府职能转变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节 职能略显单一,服务意识不高
    第二节 市民参与不足,政民联动不强
    第三节 创建理念不足,管理意识淡薄
    第四节 职能导向偏差,形式主义严重
    第五节 管理体制不全,长效机制缺乏
    第六节 特色不够突出,文化创新不足
第六章 乌海市文明城市创建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及保障机制
    第一节 乌海市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
    第二节 乌海市政府职能转变的保障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乌海市中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文献评述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深度访谈法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1.创新之处
        2.存在的不足
    (六)论文框架结构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中老年人
        2.机构养老
        3.机构养老意愿
        4.养老机构
    (二)理论基础
        1.福利多元主义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二、乌海市中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调查
    (一)乌海市机构养老现状
        1.乌海市老年人及养老机构概况
        2.乌海市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二)乌海市中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调查
        1.样本、方法与问卷
        2.调查结果描述
三、乌海市中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特征及成因分析
    (一)乌海市中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特征分析
        1.个体特征类及家庭因素分析
        2.社会因素分析
    (二)乌海市中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形成原因
        1.中老年人自身层面
        2.养老机构层面
        3.政府层面
四、有效引导乌海市中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建议及对策
    (一)老年人家庭及自身方面
        1.转变养老观念
        2.转变养老消费观念
        3.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4.注重培养多种爱好
    (二)养老机构方面
        1.提供不同层次的多种服务
        2.推进医养融合
        3.人才队伍建设
        4.信息公开
        5.加大宣传
    (三)政府层面
        1.统筹规划
        2.全方位的给予政策支持
        3.加强养老服务业的行业监督
        4.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5.多渠道开展学历再教育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第一章 权力的界定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权力的操作性定义
    第二节 权力的三个关键要素
        一、权力资源
        二、权力意图
        三、权力指向
    第三节 权力运作状况的分析框架
        一、对权力资源的考察
        二、对权力意图的考察
        三、对权力指向的考察
        四、三个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章结语
第二章 当前居委会面临的“两难困境”与权力困局
    第一节 “两难困境”的出现与表现
        一、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实践
        二、“两难困境”的表现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节 居委会权力资源方面问题及其负面影响
        一、当前居委会在权力资源方面所遭遇的主要问题
        二、居委会权力资源方面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当前居委会两种权力指向状况之殊异
        一、居委会自主管理权力之客体的模糊与错位
        二、缺失的城市社区自主公共空间
        三、依旧倾向于行政管理逻辑的权力运作方式
    第四节 居委会两种权力运作意图之错位
        一、居委会两种权力运作意图错位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二、居委会权力意图错位问题的持续存在及强化
    本章结语
第三章 突破“两难困境”的新思路
    第一节 居委会的三种法定权力
        一、居委会三种法定权力共同的资源基础与权力意图
        二、居委会三种法定权力各自的法定权力指向
    第二节 对居委会权力指向的扩展与优化
        一、居委会自主管理权力运作指向划定中的逻辑缺陷
        二、居委会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的运作指向之有效性
    第三节 以居民共同意志为基础的集体理性之达成
        一、居民的共同意志的充分聚集
        二、多方权力的合作共赢
    第四节 更全面且更健康的居委会权力资源基础
        一、重获正当性资源的关键要素:居民参与的效能感
        二、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之于居民参与效能感的积极意义
    本章结语
第四章 居委会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的可行性
    第一节 权力资源基础维度的可行性
        一、来自政府与历史的丰富资源
        二、社会内部公益力量的存在与被挖掘的可能性
    第二节 权力主体意图维度的可行性
        一、“政府代理人”与“居民带头人”之间的关系
        二、政府促成居委会“居民的带头人”得以恢复的意图和努力
    第三节 权力运作指向维度的可行性
        一、当前城市基层的居民非制度化参与及其成因
        二、扩展与升级居委会制度化参与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制度化参与”的另一种解读:可行的“利益的组织化”方式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居委会权力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与居委会参与权力相关的已有实践及典型案例
        一、城市社区中基层社会协商与基层政府协商之发展概况
        二、典型个案:麦子店街道的“问政”实践之概况
        三、麦子店“问政”实践之于居委会参与权力运作的效果评析
    第二节 与居委会协调监督权力相关的已有实践及典型案例
        一、已有的社区协调议事机构机制及其效果评析
        二、典型案例:深圳市南山区的居委会“枢纽化”改革实践之概况
        三、南山区的改革实践之于居委会协调监督权力运作的效果评析
    第三节 居委会权力的整体实现路径设计
        一、居委会权力运作的资源获取与保障机制
        二、居委会权力运作的意图实现与保障机制
        三、居委会权力运作的指向构建与保障机制
    本章结语
结语与展望
附录一 已有社区治理相关地方改革资料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10)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政府行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 基本概念与核心理论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 本文的贡献与后续研究
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政府行为的结构体系与运行机理
    (一) 政府行为的模式
    (二) 政府行为的结构体系
    (三) 政府行为的运行机理
三、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一) 文明城市创建历程与相关成效
    (二) 相关政府行为
    (三) 存在的问题
    (四) 存在问题的成因
四、完善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一) 更新创建理念
    (二) 提高政策执行力
    (三) 完善保障措施
    (四) 鼓励公众参与
    (五) 建立长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乌海市公共场所存在的卫生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丰镇市非正常上访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D]. 李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3)
  • [2]“放管服”背景下经济发达镇行政审批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Z市F镇为例[D]. 黄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3]内蒙古乌海市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张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5]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 张晓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湖南省县级文明城市的创建研究[D]. 刘秋良. 湖南大学, 2019(05)
  • [7]创建文明城市中政府职能转变相关问题研究 ——以乌海市为例[D]. 张舒宇. 北方民族大学, 2020(04)
  • [8]乌海市中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调查研究[D]. 屈娜娜.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9]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D]. 高乐.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1)
  • [10]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政府行为探析[D]. 张樱孺. 厦门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乌海市公共场所卫生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