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一、抗病毒疗法治疗肝炎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吴秀秀,杜文玲,占思思[1](2022)在《被动免疫疗法联合抗病毒法对妊娠合并乙肝患者母婴阻断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被动免疫疗法联合抗病毒疗法对妊娠合并乙肝患者母婴阻断成功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乙肝患者138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69例。单药治疗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替诺福韦联合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谷氨酰转肽酶(GGT)、丙谷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统计对比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HBV DNA阳性率以及母婴阻断成功率,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AST、GGT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与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血清ALT水平及HBV-DNA载量更低,ALT复常率(91.3%)、HBV-DNA转阴率(87.0%)、阻断率(97.1%)、HBsAb阳性率(97.1%)升高,HBsAg阳性率(0)、HBV-DNA阳性率(1.5%)、新生儿IgA、IgM、IgG水平以及并发症(2.9%)降低(P<0.05)。结论:采用被动免疫疗法联合抗病毒疗法治疗妊娠合并乙肝,可更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HBV-DNA水平,提高患者肝脏功能、免疫功能,提高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改善新生儿免疫能力,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母婴阻断效果更佳。

王凯龙[2](2021)在《IgA肾病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肾脏替代终点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免疫球蛋白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于1969年首次由Berger报道,故又称Berger氏病。近年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IgAN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经肾活检确诊的IgAN发病率至少为2.5/100,000人/年。尤其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家,IgAN发病率更高。在中国,IgAN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例的24%-45%,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尽管我们在IgAN的诊断和治疗上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确诊疾病后的10-20年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的患者仍有约20%-50%之多。而且,与正常人群相比,IgAN患者的预期寿命减少、死亡风险增加。IgAN的进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前人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包括大量蛋白尿,高血压,高尿酸水平和低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等。而且,肾脏的组织学异常,如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和新月体形成也与IgAN患者进展至肾衰竭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促进IgAN的进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感染性疾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较高水平。据估计,全球总人口中有5%-6%感染了HBV,其中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感染率更高。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一大重要特征。相较于HBsAg阴性者,HBsAg阳性者患有其它疾病时会限制患者药物使用、促进疾病进展并增加死亡风险。例如,HBsAg阳性者接受免疫抑制疗法时,必须要评估HBV再激活风险,并需要加用药物以防止HBV再激活。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即使加用抗病毒药物,HBV也可能出现再激活,导致原发疾病快速进展,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据报道,无论透析与否,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HBV感染率均在较高水平。此外,既往研究发现HBV感染与IgAN之间关系密切,HBV可能通过体液和/或细胞免疫损伤机制在IgAN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然而,HBV与IgAN的临床病理、治疗和预后关系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因此,本研究拟阐明HBsAg阴性或阳性的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肾脏替代终点发生率的差异;明确HBsAg阳性是否为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探讨HBsAg阳性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HBsAg阳性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的影响有无差异,以期确定HBsAg阳性IgAN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研究内容和方法:我们连续地纳入了2010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证实的838例IgAN患者。IgAN患者根据血清HBsAg是否阳性分为HBsAg阳性IgAN患者和HBsAg阴性IgAN患者。首先比较了HBsAg阳性IgAN患者与HBsAg阴性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然后使用倾向性评分方法中的最邻近匹配法1:1配对两组人群。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匹配后模型中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的危险因素,我们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匹配前与匹配后模型中两组患者的肾脏替代终点有无差异,进而确认HBsAg阳性是否为IgAN肾脏替代终点的独立危险因素,肾脏替代终点定义为e GFR下降超过30%。另外,我们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HBsAg阳性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的危险因素。最后再次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HBsAg阳性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影响的差异。研究主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838患者,他们年龄的平均值为39.3岁,其中男性占比为54.0%,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2.17(1.45,2.99)年。其中,21.0%的IgA患者合并有HBV感染,10.4%的患者出现了肾脏替代终点。结果显示在年龄、性别、收缩压、肉眼血尿、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血清尿酸、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水平、Lee氏分级等指标上两组人群有显着差异。肾活检病理结果提示两组人群系膜细胞增生阳性率、新月体形成阳性率、Ig G及Ig M的沉积阳性率等指标存在显着差异。为减少两组患者基线的差异及混杂因素造成的偏倚,我们采用倾向性评分的方法成功配对176对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HBsAg阳性是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e GFR下降>30%)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96;95%CI 1.091-4.026),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配对前及配对后模型中HBsAg阴性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发生率相较于HBsAg阳性IgAN患者更低,从而确认了HBsAg阳性是促进IgAN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我们发现在配对后模型中,BMI(HR=1.165;95%CI:1.041–1.303)、血红蛋白水平(HR=0.975;95%CI:0.958-–0.991)以及Lee氏分级(HR=4.347;95%CI:1.409–13.415)会影响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e GFR下降>30%)的发生。另外,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HBsAg阳性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的因素,包括血红蛋白(HR=0.974;95%CI 0.952–0.997),血清肌酐(HR=1.007;95%CI 1.001-1.014),血清Ig G(HR=0.833;95%CI0.709-0.979)和动脉透明样变性(HR=2.673;95%CI 1.025-6.971)。此外,对于HBsAg阳性IgAN患者,接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疗法的肾脏替代终点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则较高。结论:1.HBsAg阳性IgAN患者与HBsAg阴性IgAN患者的临床基线和病理特征存在显着性差异:HBsAg阳性患者其年龄大、男性比例高,BMI、收缩压、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Lee氏分级较高,而肉眼血尿比例、血清白蛋白、血清C3和血清C4水平较低。2.HBsAg阳性是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e GFR下降>30%)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HBsAg阳性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危险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血红蛋白、血清肌酐、血清Ig G水平以及动脉透明样变性是HBsAg阳性IgAN患者肾脏替代终点的独立危险因素。RAAS抑制剂仍是不伴大量蛋白尿HBsAg阳性IgAN患者首选治疗。

李昌旭[3](2021)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文中认为目的:收集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检验结果、影像结果等指标,寻找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公式,预测术前微血管侵犯阳性的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入组219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据选取的临床症状、检验指标、影像指标中的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自变量是微血管侵犯的“可疑危险因素”,再将“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自变量即为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公式。使用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鉴别模型公式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经ROC曲线分析,该变量临界值为2.32时,微血管侵犯具有最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2.32将该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且期间未接受规范化抗病毒治疗(OR=3.447,95%CI:1.045-11.368,P=0.042)、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 年且期间接受规范化抗病毒治疗(OR=4.450,95%CI:1.194-16.579,P=0.026)、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 0年且期间未接受规范化抗病毒治疗(OR=7.855,95%CI:2.497-24.714,P<0.001);甲胎蛋白>400ng/ml(OR=2.563,95%CI:1.128-5.823,P<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大于2.32(OR=5.181,95%CI:2.466-10.887,P<0.001);肿瘤最大直径在 5cm 和 10cm 之间(OR=4.379,95%CI:1.909-10.044,P<0.001)、肿瘤最大直径>10cm(OR=10.963,95%CI:3.458-34.753,P<0.001);肿瘤周围异常强化(OR=4.704,95%CI:2.203-10.045,P<0.001)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公式。ROC曲线对模型公式进行区分度检验,结果较好(AUC=0.885,敏感度为87.72%,特异度为79.05%),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公式进行校准度检验,χ2=8.184,P=0.416,实测值和期望值拟合优度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及治疗情况、甲胎蛋白、肿瘤周围异常强化、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肿瘤最大直径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模型预测公式。基于模型公式计算出的概率数值并结合其他肝功能指标制定个体化的手术切除方案。

王蓉[4](2021)在《522例肝细胞癌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收集我院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近年来HCC患者的特征及临床有关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52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饮酒史、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以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AFP、AFP-L3、AFP-L3%、DCP、肝炎病毒标志、凝血检查及影像学结果等资料,输入Excel表,借助SPSS 26.0统计软件就HCC患者的人群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病因分布及家族史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用Logistics回归对HCC的肿瘤学特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绘制ROC曲线对肝癌三联检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了HCC患者522例,其中患者年龄分布为20-86岁,以41-70岁多见,平均年龄为(57.72±11.24)岁。男性390例,占74.7%,女性132例,占25.3%,男女比例为2.95:1。有乙肝家族史者86例,占16.5%,肝癌家族史26例,占5.0%。其病因分布,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384例,占73.6%,其次为丙肝病毒(HCV)感染52例,占10.0%。2.HCC患者肿瘤最大直径(MTD)相关指标的单因素分析显示:BMI、MVI、远处转移、AFP、AST、PLT与MTD呈现显着相关(P<0.05)。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MVI、AFP及PLT是MTD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是2.654(95%CI:1.455-4.838,P=0.001),3.074(95%CI:1.720-5.496,P<0.001),1.870(95%CI:1.005-3.481,P=0.048)。3.HCC合并大血管侵犯(MVI)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数目、MTD、远处转移、AFP、DBIL、TBIL、ALB、AST、ALT与HCC合并MVI呈现显着相关(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数目、MTD、AFP及DBIL是MVI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是2.575(95%CI:1.415-4.684,P=0.002)、2.743(95%CI:1.464-5.140,P=0.002)、3.594(95%CI:1.941-6.655,P<0.001)、2.038(95%CI:1.049-3.961,P=0.036)。4.AFP-L3%、AFP-L3、DCP、AFP的灵敏度依次为54.1%、62.3%、68.9%、70.5%,AFP、AFP-L3、DCP、AFP-L3%的特异度依次为59.6%、69.2%、73.1%、78.8%,可见单独检测时AFP的灵敏度最高,AFP-L3%的特异度最高。AFP、AFP-L3%、DCP三联诊断(串联)时的灵敏度为47.5%,特异度为94.2%;三联诊断(并联)时的灵敏度为82.0%,特异度为44.2%,结果表明三联诊断(串联)可提高诊断的特异度,三联诊断(并联)可提高灵敏度。结论:1.从本研究纳入的522例HCC患者资料分析,HCC发生以50岁以上年龄段为主,男女比例接近3:1,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中,病因以HBV感染为主;2.HCC的肿瘤学特征:PLT、AFP及MVI是HCC患者MTD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数目、MTD、AFP及DBIL是HCC合并MVI的独立影响因素;3.“肝癌三联检”的诊断效能:AFP、AFP-L3%及DCP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细胞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赵鑫[5](2021)在《鱼芩解毒免煎饮片治疗艾滋病合并咳嗽(痰热郁肺证)临床疗效回顾性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36例艾滋病合并咳嗽中医辨证论治诊断为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实验结果。研讨鱼芩解毒免煎饮片对该类患者疗效的确凿性及安全性,挖掘鱼芩解毒免煎饮片组方中能抗HIV病毒活性有关药物。为中医药更好地救治艾滋病合并咳嗽的患者提供客观的临床诊疗思路与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选取国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试点项目实施单位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温馨家园收治中医辩证属痰热郁肺证,西医确诊为艾滋病合并咳嗽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试验共纳入36例患者,通过随机双盲原则将受试人群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将接受为期一周的鱼芩解毒免煎饮片或空白安慰剂的治疗,并观察入组时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血常规等变化。并记录危险事件、肝功、肾功、尿粪常规、心电图、肺部平片等安全性指标,将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客观评价鱼芩解毒免煎饮片临床疗效性与安全性。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列举芩解毒免煎饮片方中抗HIV病毒活性药物与作用靶点,并探讨方中单味中药作用机制与用药目地。结果:在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治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88.89%。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治疗组中医总体症状积分、咳嗽、咳痰与对照组对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胸部平片恢复正常人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咳嗽视觉模拟评分,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主要症状积分,发热、乏力等次要症状积分前后比较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胸部平片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1<0.05),表现为胸部平片正常结果人数增多。余入组患者肝功、肾功、尿粪常规、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中国知网、Pub Med等数据搜索平台检索到鱼芩解毒免煎饮片组方中黄芩、金银花、甘草、桔梗能在HIV病毒复制阶段作用于不同靶点发挥抗病毒作用。结论:鱼芩解毒免煎饮片在改善艾滋病合并咳嗽患者总体症状,缓解患者咳嗽、咳痰,帮助患者肺部平片恢复正常、缩短病程、稳定病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IV病毒复制且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可运用于临床治疗的方剂,为治疗艾滋病合并咳嗽痰热郁肺证提供了新的诊疗路径和思维。

胡晓[6](2021)在《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估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开展完全随机对照的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临床研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48周,对照组给予单药恩替卡韦治疗48周,检验及记录各个观察点(0周、24周、48周)两组患者HBs Ag(定量)、肝功能(ALT、AST)、HBV-DNA、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结果:1.两组患者HBs 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比较:接受治疗2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HBs Ag阴转率均为0,治疗48周后,两组HBs Ag阴转率仍为0。经治疗24周、4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BV-DNA阴转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24周、48周后,观察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0.00%、96.67%,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6.67%、86.67%,两组患者ALT复常率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比较两组治疗24周后ALT复常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ALT复常率仍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HBs Ag滴度比较:治疗24周,两组HBs Ag滴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48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比较:治疗后第24周、48周,观察组与对照组ALT、AST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第24周时,观察组AS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8周,观察组ALT、AST仍低于对照组且P<0.05。4.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24、4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下降,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佳,P<0.05。5.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用药4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的安全性比较:治疗期间,试验组2名患者出现腹泻,未经其他药物治疗,腹泻症状可在3日内缓解痊愈,不考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余未发现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HBs Ag定量,改善肝功能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恩替卡韦,说明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卢婷[7](2020)在《基于聚乳酸微球佐剂的乙肝疫苗研究》文中提出慢性乙肝的治愈之路充满挑战。与传统的抗病毒疗法相比,疫苗疗法是慢性乙肝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潜力途径。但是如何使疫苗获得有效的细胞免疫效果满足治疗性需求,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本课题提出生物相容性好的聚乳酸(PLA)微球合理装载抗原和免疫刺激剂,实现按需递送的功能,作为治疗性乙肝疫苗,同时以PLA微球为佐剂探索免疫针次减少的疫苗制剂。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免疫刺激剂5,6-二甲基黄酮-4-乙酸(DMXAA)在特定细胞位置发挥作用的需求,成功制备了按需释放抗原的DP微球及抗原/刺激剂的DP-D微球,并验证了其在细胞水平的效果。通过向PLA微球中引入阳离子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微球可以温和高效携载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吸附率85%以上);并且借助质子海绵效应,促进溶酶体逃逸,使DMXAA释放到胞质中,与其受体结合,激活下游通路。在分子水平上,DP-D与抗原组相比,其STING通路的IRF-7和IFN-β表达分别提高了 12和8.2倍。同时微球携载HBsAg后易于被树突状细胞(DCs)摄取及引起溶酶体逃逸,提高DCs表面共刺激分子及MHC分子的表达,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在高效促进DCs活化的同时诱导后续免疫应答。2)评价了 PLA微球佐剂在健康鼠上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效果,探索了其应用于疫苗时的作用机制。微球疫苗制剂诱导了注射部位IL-1β和CXCL-10等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同时招募DCs及巨噬等免疫细胞到注射部位,经APCs转运至淋巴结后,促进了淋巴结内DCs、B及滤泡辅助T细胞(Tfh细胞)的活化。在免疫健康鼠后,诱导产生了高水平的HBsAg特异性抗体IgG,提高IgG2a/IgG1比例、Th1细胞数量及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实现了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双重提升。3)成功构建了慢性乙肝(CHB)模型鼠,并基于该评价模型开展了微球疫苗制剂的免疫及治疗评价。采用尾静脉注射重组乙肝腺病毒的方式构建CHB模型鼠。结果表明,DP、DP-D组诱导产生高水平的HBsAg特异性抗体IgG,可促进脾细胞增殖活化与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提升了 HBsAg特异性CTL反应,产生免疫记忆起到保护效果。两组模型鼠血清中HBsAg转阴率均达到50%,显着降低了肝脏中HBcAg的表达,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4)验证了以PLA微球为佐剂,用两针代替三针铝佐剂疫苗的长效免疫保护效果。微球疫苗制剂两针免疫后产生与铝佐剂相当的抗体水平,且抗体半年内维持较高水平,在HBsAg再次入侵时可快速产生抗体。优化了该疫苗制剂的冻干保护剂种类及相应浓度,考察了冻干制剂在室温下的稳定性。总体结果明确了微球疫苗佐剂具有减少免疫针次及可冻干的特性,具备临床转化的潜力。综上,本课题设计的PLA微球疫苗制剂应用于乙肝疫苗有较大潜力。

林彬[8](2020)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文中指出[目 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但是当前的分期系统缺乏对HCC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能力。我们旨在探索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术后2年内)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模型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方 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04月期间收治的13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别、饮酒史、糖尿病史(Diabetes,DM)、肝硬化背景、乙肝病史、肿瘤最大直径(cm)、肿瘤数目、肿瘤位置、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Child-Pugh 分级、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lbumin-Bilirubin,ALBI)、肿瘤分化程度、大血管侵犯、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等资料。137例患者以2年为界分为早期复发组和晚期复发组。同时将137例病例按8:7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进行预测模型及列线图的构建及验证,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采用COX回归模型构建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正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校准度;最后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其中P值采用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得出,如计数变量有理论数<10,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得出,文章中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 果]随访137例肝癌根治术后的病例,2年内复发的总病例43例(31.4%),2年内未复发的病例94例(68.6%),其中随访最短复发时间为2月。早期复发组与晚期复发组在乙肝病史、肿瘤最大直径及肿瘤数目有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集和验证集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乙肝病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肿瘤数目、肿瘤最大直经是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乙肝病史、中性粒与淋巴细胞比、肿瘤数目、肿瘤最大直经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以上四个危险因素纳入COX构建的预测模型且该列线图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0.7279,敏感度为0.7500,特异度为0.6667,准确度0.6875;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0.7053,敏感度为0.4815,特异度为0.8478,准确度0.7123。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校准度(P>0.05),决策曲线分析法(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证明列线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 论]乙肝病史、中性粒与淋巴细胞比、肿瘤数目、肿瘤最大直经是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由这四个因素构成的列线图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价值,对于有HBV复制、淋巴细胞低、大肝癌和多发病灶的患者应早期个体化辅助治疗,以减少早期复发

杨定康,沈昌山[9](2019)在《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联合组采用TACE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甲胎蛋白(AFP)水平;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及预后。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7.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5.0%(P﹤0.05);治疗24周和48周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HBV-DNA、ALT和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2年,联合组患者的2年累积生存率39.4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7.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2.0个月,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7.0个月(P﹤0.05)。结论 TACE联合抗病毒疗法治疗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较单纯的TACE疗法可提高化疗效果、达到抗病毒目的,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侯志君[10](2019)在《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旨在评估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并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5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其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中西医结合队列261例和西医队列260例,对两队列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阴转率、抗-HBs阳转率、肝功能(TBiL、ALT、AST、ALB复常率)、肝组织病理学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长期中医药治疗在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作用。结果:1.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均为8年。两队列治疗5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5%vs 11.9%,治疗7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5%vs 13.5%,治疗10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9%vs 13.5%,两队列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随访终点,中西医结合队列有18例进展为肝硬化,西医队列有35例进展为肝硬化,两队列总体肝硬化发生率为6.9%vs 13.5%,有统计学差异(P=0.013);2.在治疗0.5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HBVDNA阴转率为64.4%vs55.76%,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时,两队列的HBVDNA阴转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耐药发生率为8.81%vs 1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治疗5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3.48%vs 24.43%,治疗7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9.16%vs 24.28%,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随访终点,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HBsAg阴转率为10.73%vs 6.54%,但统计学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抗-HBs阳转率为5.7%vs 3.5%,统计学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治疗3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ALT复常率为90.04%vs 80.7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队列治疗5年、7年、10年时两队列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年和10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AST复常率分别为86.9%vs 77.3%、93.24%vs 81.2%,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5年、7年,两组队列间的AS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年和5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的ALB正常率为96.93%vs 90%、98.21%vs 94.6%,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7年、10年时,两组队列间的ALB正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共有38例患者完成治疗前后肝穿刺组织检查,其中中西医结合队列20例,西医队列18例。治疗后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纤维化分期总改善率为45%vs 11.11%,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中医证候总体有效率为95.4%vs 83.1%(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在治疗3年、5年、7年和10年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基于基线资料的肝硬化发生情况的单因素分析,男性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女性(P=0.038),年龄≥40岁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年<40岁的患者(P=0.012);HBV感染病程10~15年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0~5年的患者(P=0.007),HBV感染病程>15年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0~5年的患者(P=0.001);治疗前HBeAg阳性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P=0.04);治疗前HBV DNA载量≥107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V DNA≥载量103的患者(P=0.036);有HBV相关家族史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无HBV感染家族史的患者(P=0.022),有饮酒史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无饮酒史的患者(P=0.000);不同ALT水平之间的肝硬化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542);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肝硬化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653);7.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95%CI:0.080-0.917,P=0.031)、年龄≥40岁(95%CI:1.001-1.050,P=0.040)、有HBV感染相关家族史(95%CI:1.335-4.327,P=0.006)、饮酒史(95%CI:2.477-11.174,P=0.000)、HBVDNA定量≥ 107(P<0.05)、HBeAg 阳性(95%CI:1.032-4.563,P=0.041)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中医辨证治疗是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保护因素。8.在接受中医药长期辨证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的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指标,结果提示患者在接受长期中医辨证治疗期间,未出现病情加剧或恶化。9.药物频数分析显示,累积使用频率达到30%以上的中药包括炒白术、苍术、延胡索、茵陈、茯苓、炒山栀、六月雪、乌贼骨、制半夏9味;药性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以寒性药为主,温性药和平性药次之,凉性、热性药物使用频率较低,热性药物使用频数最少;药味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以苦、甘味药为主,辛味药次之;药物归属足厥阴肝经最多,其次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结论:1.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2.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相对提高病毒学应答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ALT复常率,显着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肝脏组织学和影像学,治疗安全性良好。3.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男性、年龄≥40岁、有HBV相关家族史、饮酒史、HBeAg阳性、HBV DNA定量≥107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4.导师陈建杰教授主张从“湿”论治慢性乙型肝炎,强调“清热化湿,顾护中州”的治疗原则,同时认为当以“和”为主,攻补兼施,不忘兼症,讲究用药剂量,用药平和轻灵。5.真实世界研究符合中医临床实际情况,可为评判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抗病毒疗法治疗肝炎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病毒疗法治疗肝炎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被动免疫疗法联合抗病毒法对妊娠合并乙肝患者母婴阻断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治疗方法
    1.3 检测方法
    1.4 母婴情况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肝功能生化指标比较
    2.3 ALT水平及HBV-DNA载量比较
    2.4 治疗效果比较
    2.5 新生儿免疫指标比较
    2.6 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2)IgA肾病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肾脏替代终点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IgA肾病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2.1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IgA肾病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肾脏替代终点危险因素分析
    3.1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IgA肾病与感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定义、分类及发病机制
    2.2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2.3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2.4 当前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预测模型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病历筛选流程
    3.2 术前肝功能储备评估和手术切除适应证
    3.3 患者临床信息
        3.3.1 本病历资料
        3.3.2 实验室检验资料
        3.3.3 影像学检查资料
        3.3.4 结局指标
        3.3.5 补充说明
        3.3.6 部分指标的定义
第4章 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及结论
    4.1 统计分析
        4.1.1 选取自变量及处理数据
        4.1.2 描述及分析数据
    4.2 统计学结果
    4.3 结论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522例肝细胞癌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调查内容
    1.4 数据录入与管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HCC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2.2 HCC患者肿瘤最大直径(MTD)影响因素分析
    2.3 HCC合并大血管侵犯(MVI)影响因素分析
    2.4 AFP、AFP-L3%、DCP对于HCC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3.1 HCC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HCC患者的肿瘤学特征分析
    3.3 AFP、AFP-L3%、DCP对于HCC的诊断效能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HBV相关HCC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鱼芩解毒免煎饮片治疗艾滋病合并咳嗽(痰热郁肺证)临床疗效回顾性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病毒学特征
    1.2 艾滋病流行病学
    1.3 课题研究背景
    1.4 试验研究背景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选择
    2.2 诊断标准
    2.3 入选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退出标准
    2.6 剔除标准
    2.7 受试者脱落标准与处理
    2.8 实验设计与方案
    2.9 疗效评价标准
    2.10 医学伦理
    2.11 质量控制
    2.12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体疗效变化
    3.2 临床证候积分变化
    3.3 安全性指标分析
    3.4 鱼芩解毒免煎饮片方中抗HIV病毒活药物分析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合并咳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1
附表 2
致谢

(6)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理论研究
    1.1 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研究
        1.1.1 慢性乙型肝炎的概述
        1.1.2 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1.1.3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和自然史分期
        1.1.4 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治疗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研究
        1.2.1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概述
        1.2.2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1.2.3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
        1.2.4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 临床研究
    2.1 研究资料与方案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标准
        2.1.3 实验方案
        2.1.4 观察指标
        2.1.5 疗效评价
        2.1.6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
    2.2 研究结果
        2.2.1 两组患者HBs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比较
        2.2.2 两组患者HBsAg滴度比较
        2.2.3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2.2.4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2.5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
        2.2.6 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
        2.2.7 脱落病例分析
3 讨论
    3.1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难点和挑战
    3.2 补肾健脾方临床疗效探讨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附表1 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基于聚乳酸微球佐剂的乙肝疫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慢性乙肝概述
        1.1.1 乙型肝炎病毒
        1.1.2 慢性乙肝的疾病进程
        1.1.3 慢性乙肝的免疫耐受
        1.1.4 慢性乙肝的药物治疗
    1.2 乙肝疫苗的免疫学基础及当前研究进展
        1.2.1 免疫概述
        1.2.2 预防性乙肝疫苗
        1.2.3 治疗性乙肝疫苗
        1.2.4 慢性乙肝模型鼠
    1.3 疫苗佐剂概述
        1.3.1 免疫刺激剂类佐剂
        1.3.2 递送系统类佐剂
        1.3.3 疫苗及其佐剂研发的挑战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目标
第2章 DDAB-PLA微球制剂制备及细胞水平评价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微球的制备
        2.2.4 微球的表征
        2.2.5 微球的体外释放
        2.2.6 抗原活性与稳定性的检测
        2.2.7 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的提取
        2.2.8 微球细胞毒性检测
        2.2.9 STING信号通路表达水平检测
        2.2.10 微球在BMDCs中的内化及转运
        2.2.11 BMDC的活化水平检测
        2.2.12 BMDCs细胞因子检测
        2.2.1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球的表征
        2.3.2 微球的体外释放
        2.3.3 抗原的稳定性与免疫原性
        2.3.4 微球的细胞毒性检测
        2.3.5 STING信号通路表达水平检测
        2.3.6 微球在BMDCs中的内化及转运
        2.3.7 BMDCs的活化水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DDAB-PLA微球的作用机制探索及体内免疫效果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注射部位的炎症反应
        3.2.4 注射部位免疫细胞的招募
        3.2.5 小动物成像检测
        3.2.6 淋巴结中滤泡辅助T细胞检测
        3.2.7 淋巴结中DC、B细胞的激活
        3.2.8 免疫方案
        3.2.9 抗体水平检测
        3.2.10 脾细胞的提取
        3.2.11 脾细胞增殖
        3.2.12 淋巴细胞的激活与杀伤
        3.2.13 脾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
        3.2.14 Th1型细胞免疫检测
        3.2.15 微球疫苗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3.2.16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球制剂在注射部位的驻留
        3.3.2 注射部位的炎症反应
        3.3.3 注射部位免疫细胞的招募
        3.3.4 淋巴结中DCs和B细胞的活化
        3.3.5 淋巴结中滤泡辅助T细胞检测
        3.3.6 体液免疫评价
        3.3.7 脾细胞增殖
        3.3.8 脾细胞的激活与杀伤
        3.3.9 脾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
        3.3.10 Th1细胞免疫水平
        3.3.11 微球疫苗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DDAB-PLA微球制剂在慢性乙肝模型鼠中的治疗效果考察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慢性乙肝模型鼠的构建
        4.2.4 免疫方案
        4.2.5 血清转阴率检测
        4.2.6 体液免疫水平检测
        4.2.7 脾细胞的提取
        4.2.8 脾细胞增殖
        4.2.9 淋巴细胞活化和杀伤检测
        4.2.10 记忆性淋巴细胞水平检测
        4.2.11 肝脏HBcAg和浸润程度检测
        4.2.12 肝功能检测
        4.2.13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模型鼠的构建
        4.3.2 脾细胞增殖
        4.3.3 淋巴细胞的活化和杀伤
        4.3.4 细胞因子分泌
        4.3.5 治疗效果评价
        4.3.6 免疫记忆水平
        4.3.7 安全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DDAB-PLA微球制剂的长效免疫及冻干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免疫方案
        5.2.4 抗体水平检测
        5.2.5 脾细胞的活化和杀伤
        5.2.6 安全性评价
        5.2.7 冻干制剂研究
        5.2.8 统计学分析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抗体水平检测
        5.3.2 脾细胞活化杀伤
        5.3.3 安全性评价
        5.3.4 冻干制剂探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总结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符号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疗效评价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临床疗效的比较
    2.2血清HBV-DNA、ALT和AFP水平的比较
    2.3生存情况的比较
3讨论

(10)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的计算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类型及队列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2.4 临床随访
        2.5 疗效指标及判定标准
        2.6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病例纳入情况
    2. 两队列基线资料的分析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基线HBV DNA比较
        2.3 基线肝功能比较
        2.4 基线AFP水平比较
        2.5 基线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比较
        2.6 中医证型分布
        2.7 病例随访情况
        2.8 抗病毒治疗情况
    3.临床疗效分析
        3.1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病率
        3.2 不同基线特征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
        3.3 HBV-DNA阴转率
        3.4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3.5 HBsAg阴转率
        3.6 抗-HBs 阳转率
        3.7 耐药的发生率
        3.8 肝功能主要指标比较
        3.9 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善情况
        3.10 中医证候学改善
        3.11 影像学改善率
    4.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 安全性分析
        5.1 血常规正常率的比较
        5.2 肾功能正常率的比较
    6. 中药处方分析
        6.1 药物频数分布
        6.2 药物四气五味统计
        6.3 药物归经统计
讨论
    1 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临床研究
        1.1 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现状
        1.2 RWS与RCT的比较
        1.3 中医药临床研究与RWS
    2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转归的影响
        2.1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自然史
        2.2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状
        2.3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和诊断方法
    3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
        3.1 中医病因病机转化
        3.2 中医辨证论治
    4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4.1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
        4.2 不同基线特征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关系
        4.3 HBV DNA阴转率
        4.4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4.5 HBsAg阴转率和抗-HBs阳转率
        4.6 对生化学的影响
        4.7 对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4.8 对中医证候学的影响
        4.9 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4.10 长期使用中药的安全性分析
        4.11 导师陈建杰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和临证经验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文献综述 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3. 查新报告

四、抗病毒疗法治疗肝炎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被动免疫疗法联合抗病毒法对妊娠合并乙肝患者母婴阻断效果[J]. 吴秀秀,杜文玲,占思思.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02)
  • [2]IgA肾病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肾脏替代终点危险因素分析[D]. 王凯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D]. 李昌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4]522例肝细胞癌临床分析[D]. 王蓉.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5]鱼芩解毒免煎饮片治疗艾滋病合并咳嗽(痰热郁肺证)临床疗效回顾性究[D]. 赵鑫.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 胡晓.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基于聚乳酸微球佐剂的乙肝疫苗研究[D]. 卢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1)
  • [8]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D]. 林彬.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9]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J]. 杨定康,沈昌山. 癌症进展, 2019(24)
  • [10]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D]. 侯志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