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让剧中人蒙羞(论文文献综述)
吴月颖[1](2020)在《莎士比亚罗马剧对《希腊罗马名人传》中“领袖”形象的改编研究》文中认为“领袖”群体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种典型人物,他们承载着更多的社会关注与期望,其行为容易受到更强烈的限制,因此对领袖人物的刻画是展现人物矛盾性与复杂性的一种突出表达。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科利奥兰纳斯都是古罗马社会中地位显赫的军事、政治领袖,作者在刻画其形象时以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以下简称《名人传》)为创作蓝本。《名人传》中鲜明的文学特征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提供了情节线索与人物形象的灵感来源。但莎士比亚借由对领袖人物的重点刻画,使罗马剧超越了普鲁塔克作品中道德宣教的核心目标,最终呈现为以人本意识为终极关怀的,将社会性与审美性高度统一的人文主义巨作。本文意在研究莎士比亚对三部以古罗马为背景的戏剧《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科利奥兰纳斯》中的“领袖”人物,在普鲁塔克《名人传》的基础上做出了怎样的改编。全文共有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是对本文主体部分的概述以及对研究状况进行的总体把握。首先笔者将国内外对本题材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认清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之处,并试图在接下来的撰文中填补些许空白。其次笔者将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探讨文学作品与戏剧文本之间改编的价值。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从而提升本文的学理价值。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为《名人传》与莎士比亚戏剧的关系探究。笔者先从“存同”的维度探寻莎士比亚与普鲁塔克互为契合的创作基调,之后分析莎士比亚“求异”的创作追求,从情节设置、形象研究和语言风格这三个方面探究莎翁对普鲁塔克的超越性。第二章为莎士比亚对《名人传》中的“领袖”形象的扩充与改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笔者将选取《名人传》和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科利奥兰纳斯、凯撒与安东尼三组人物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结合普鲁塔克叙述中的罗马史实,将人物放置在当时罗马城邦的语境中,论证这些“领袖”在普鲁塔克的裁断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接着本文从具体的戏剧化处理角度,梳理并总结莎士比亚笔下的领袖形象特征。第三章为莎士比亚对《名人传》中“领袖”改编的意蕴探析。本章着重探讨莎士比亚对《名人传》改编的内在含义。罗马剧中不乏作者对时局的批判,其深刻的社会性是作者创作的一大特征。但莎士比亚在创作时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一层面的表达。在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双重作用下,作者破除阶级局限性,使艺术作品的审美性特征与社会性特征达成有机融合的局面,从而形成了一种包容、平衡的美感。在结语部分,笔者再次梳理了普鲁塔克与莎士比亚的创作特征,从“存同”的角度分析了普鲁塔克史学作品中的文学特质,并探讨其特质为莎士比亚笔下的多元人物性格创作提供了怎样的素材。另外笔者又从“求异”的立场探寻莎士比亚对普鲁塔克道德教化目标的超越,并进而挖掘莎士比亚立足于人文关怀的戏剧理想。
周白羽[2](2020)在《影视人物建构研究:叙事心理学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心理学和影视的关系密不可分,心理学的每一次发现都为影视创作增添了实现的可能性,为影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和方法。将叙事心理学概念和方法应用到影视叙事中的人物建构中,从叙事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影视人物建构的过程和方法,这不仅是影视学和叙事心理学的一次深度结合,是叙事心理学研究的又一个领域,同时,也为影视人物塑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具体手段。影视人物的形成和角色的建构是影视作品的核心,论文的核心研究对象和研究角度是从叙事心理学角度研究影视人物的形成和角色的建构方法和逻辑。从叙事心理学的视角考量影视人物的建构,体现在首先从影视人物初创的角度,围绕人物的人生故事、情境设定、情感动机三个维度来建构人物。再以影视作品建构人物为主要内容,从角色塑造、人格设定两个维度来建构人物,这一层面的人物建构应该要考虑到影视作品在建构人物时涵盖的元素,如演员介入、视听语言转换,对于人物建构的探讨更加侧重社会心理与现实意义层面的讨论。“外化问题”与“发展替代故事”是叙事心理治疗的核心方法,运用到影视人物心理分析中,有助于探索影视故事与影视人物对观众产生的叙事治疗效果。叙事研究传统、叙事研究方法、叙事分析方法是挖掘、捕捉、选取叙事材料的方法和依据,影视人物建构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到建构人物的素材,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验证叙事研究对于建构人物的有效性。叙事心理学视角下的影视人物建构主要探讨影视人物创作的原始来源与影视人物初期构思的维度;影视作品中人物角色形成的依据;影视作品中人物对观众的影响和作用;影视人物创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叙事心理学为影视人物在初创和形成期的建构提供了心理学逻辑,并探索出影视人物角色对受众的心理治疗作用与效果,探索基于叙述心理学视角的影视人物建构的方法。
董茳桐[3](2019)在《孙德民戏曲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河北省当代剧作家孙德民的戏曲创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共时性的全景视角和历时性的动态视角,剖析孙德民从话剧创作走向戏曲创作的转变过程与内在动力,揭示孙德民在戏曲创作中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点,对其戏曲创作理论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本文第一章按照孙德民创作的时间顺序,结合个人经历及创作背景对其舞台剧创作的成果进行梳理。其总体的戏剧创作之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探索、奋进、超越与回归传统戏曲创作。孙德民植根于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创作了多部取材于燕赵土地上的历史剧与现代农村戏,开创了“山庄戏剧”的艺术长廊。孙德民于2007年创作唐剧《这一场大雪来晚了》,由此展开他戏曲创作的历程。之后,他又创作河北梆子《女人九香》《石门风萧萧》和评剧电视剧《成兆才》,在戏曲界崭露头角。孙德民在2010年后又有相继十部戏曲剧本问世。无论从主题选取、人物塑造和结构技巧等角度研究,孙德民的戏曲创作有着独立于话剧创作的鲜明艺术特色。而且,其同题材话剧改编为戏曲,特别是同题材戏曲跨剧种再次改编,这类深度的再创造“重耕”模式,是孙德民独特的创作特点。本文第二章对孙德民戏曲创作进行了主题意蕴的分析。作品往往渗透着作者的人生领悟和情感体验,孙德民以“官员作家”这一身份明显区别于现当代其他戏曲作品,决定了作者创作题材的选择与主题意蕴开拓上的个人特色烙印,并进一步表现为作品的风格特征。他在戏曲创作的主题选取上体现了弘扬主旋律与彰显燕赵核心文化价值。其中反映农村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改革变迁和农村发展新问题的作品有《耿长锁》和《晚雪》等,《李保国》是一首书写知识分子科教下乡、鞠躬尽瘁的动人诗篇,还有表现燕赵历史文化的长歌《班禅东行》、爱国篇章的抗日评剧《小英雄雨来》等作品,《成兆才》则讴歌了一代戏圣为评剧艺术鞠躬尽瘁的精神。其作品在戏曲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文第三章将剧作现象与戏剧理论相结合,对孙德民戏曲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和系统的观照。一是孙德民坚持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打破了“主题先行”类戏剧刻板和说教的禁锢。他将叙事焦点聚焦于个人,确立了以人情人性为情节出发点及基本情节骨架的叙事建构。二是孙德民在戏曲创作中仍践行着对剧本深度挖掘的“重耕”再创作,在戏曲作品的“重耕”过程中,孙德民更加注重冲突、结构与情节之间的关系,对人物心理的描摹刻画给予高度关注。三是在语言上孙德民大量使用方言、俗语,集中反映了燕赵文化的诸多精神特质。孙德民的戏曲创作表现了燕赵地区自古以来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爱国情怀,人物具有燕赵文化慷慨悲歌、好气任侠的美学范式。
付晓[4](2019)在《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78至1984年间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是二战后香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是推动香港电影第二次转型的主体力量,深刻影响了香港电影的本土化和现代化。本文以现代性作为对“香港电影新浪潮”进行整体研究的基本视角,同时运用文化身份探寻、性别政治分析和版本流变考证等多种研究方法,将“新浪潮”置于香港电影发展史的宏观脉络中,考察它的界定、发生、创新和影响。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说明选题意义。其次,在梳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已有成果存在下列问题:对新浪潮的整体性研究欠缺,缺少界定新浪潮导演和作品的标准,对新浪潮创新性的阐释流于表面而未深入到价值内核,漠视对影片的版本考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研究构想并概述了可取得的创新和突破。第一章,重绘新浪潮创作图谱。界定新浪潮电影的导演、作品和版本,明确研究对象,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学界并未对新浪潮的导演和作品做出清晰的界定,缺乏一套学理性的评价和甄选标准,造成新浪潮的创作图谱虚焦化。对此,本章要解决三个问题:如何界定新浪潮导演?如何甄选新浪潮作品?以及如何考证新浪潮作品的原作版本?由对以上问题的解答,绘制出清晰的新浪潮创作图谱。第二章,新浪潮兴起的背景分析。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电影新浪潮脱胎于电视新浪潮,此观点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传承性,但同时它又忽视了电影工业内部在新浪潮之前的先锋探索。正是电影工业自身的发展出现了瓶颈,才给了新浪潮主流导演从“电视”跨界进入“电影”的时代契机。新浪潮的兴起,其背景应从电影和电视两方面进行分析。据此,笔者分别阐释20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先锋探索潮与电视新浪潮的探索价值,指出前者在探索路径上为后者及电影新浪潮提供了参照和导向,电视新浪潮亦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电影新浪潮的创作风格。第三章,新浪潮电影的现代价值阐释。过往的研究强调新浪潮之“新”在于“电影技巧的翻新”,这种表面的现象判断未能深入到价值内涵的发掘。新浪潮电影在“现代化”的物质外壳包裹下,还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它是“人”的“主体性”的电影,其“主体性”的现代价值通过“弑父”和“宿命”这两个既不同又相互关联的主题传达出来。其中,“弑父”指向忤逆“父权”的主体意识,包括追求个体命运自主和社会主体性自由;“宿命”指向欲“弑”不能的主体困境,有“困兽之境”和“无根之惑”两种体现。第四章,新浪潮电影的形式探索。新浪潮电影在审美表现上将现代化的西方电影语言本土化,形成主体性的“新浪潮美学”,它的创新体现在“半纪录”的写实新风格,“暴戾剪辑”的动作情感表现以及色彩美学的先锋实验等方面。形式上的“新浪潮美学”与新浪潮的现代价值内涵交相辉映,共同体现“人”的“主体性”。第五章,新浪潮对香港电影的影响研究。在制作上,阐述新浪潮首创的“美术指导”职务对推动香港电影专业化的贡献;在创作精神上,以“后新浪潮”部分核心导演的创作为例,阐释新浪潮精神的影响和传承;在类型进化上,以“卧底片”的历史嬗变为核心,论述新浪潮对主流电影类型的新拓展。结语部分,总结新浪潮的历史贡献、创新价值和启示意义。同时反思其不足:首先,在形式审美表征上,相对于“大陆第五代”和“台湾新浪潮”,缺少统一的“视觉标签”;其次,新浪潮融入主流后,强化了电影工业的商业化,使原本就式微的艺术类电影创作,处境更为艰辛。最后,期待当下香港电影“新的新浪潮”能继承并发扬“新浪潮”当年叛逆的青春本色,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再掀起一场壮阔的青春风暴!
张雪梅[5](2018)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自由意志主题》文中研究指明莎士比亚研究与批评在历经了四百多年的发展之后,时至今日,已积累了浩若烟海的丰硕成果,但是,囿于十分有限的剧作家生平记述,这位声名响彻了整个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学世界的“埃文河畔的诗人”身上仍然存留了较多的疑团。研究者们围绕着他的容貌、婚姻生活、性取向、宗教观、“迷失的年头”等等进行了多番考证与争辩,很多谜题的答案至今无法形成定论。诸多疑团中,关于莎士比亚宗教倾向的猜测大约最为复杂难解。这一现象的形成,除了传记资料匮乏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因:对自己的宗教信仰,一生着有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和两首叙事长诗的莎士比亚,却在自己的作品中执着于一种含蓄而隐晦的表达。进入20世纪,艾略特、弗莱等一批里程碑式的文学批评家身体力行地倡导对基督教、《圣经》原型与西方文学的关联研究,莎士比亚学者们因此以史无前例的热情开始关注剧作家的宗教信仰倾向(基督徒身份),进行了大量的莎士比亚作品与《圣经》文本的对比研究,而这些研究结果倾向于相信:如果基督教的核心文本——《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渊源不被刻意夸大的话,《圣经》和莎剧、基督教背景和莎士比亚之间其实一直都呈现出极为深刻的精神关联。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初始作为基督教概念的自由意志和后来在哲学、伦理学甚至普遍意义中出现的“自由”和“解放”的概念密切关联,发展至今,已有逾一千六百年的历史。事实上,从圣奥古斯丁起,到阿奎那、伊拉斯谟、路德、加尔文,再到康德、黑格尔、尼采,无论是在基督教化时代还是进入“后基督教时代”,关于自由意志的争辩从未停止,已然构成了一条横跨神学、哲学和伦理学的传统思辨脉络。而作为基督教语境中的一组意义相悖的概念,围绕自由意志和“预定论”或“恩典”展开的争议不仅先后引发了早期教父时代的圣奥古斯丁和摩尼教派、佩拉纠派,改教时期的路德和伊拉斯谟之间几场着名的辩论,界定了圣奥古斯丁、阿奎那、路德与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传承,而且也在实质上构筑了新教(包括英国国教)和罗马天主教教义的核心分歧。因此,本论文主要运用莎学批评传统的角色分析法和基督教伦理学的思辨模式,以自由意志这一基督教基准概念和与之关联的“恩典”、“罪”、“救赎”等永恒命题为出发点,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背景、主题、人物性格及命运中蕴含的宗教元素进行再审视,力图勾描一副以自由意志为编织脉络的莎剧全景,还原一个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作品中隐匿呈现的“属灵世界”。论文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思路:一、不同的戏剧人物判断和行使他们的自由意志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他们对“神-人”关系的认知和接受,即:他们超出“日常关注”或“一般关注”之上的“终极关注”(宗教信仰、精神世界);二、研究文学文本中的自由意志主题,其实就是对其间透露出的作家个人的“终极关注”的解构。具体到莎士比亚戏剧,就是从自由意志这一宗教维度重新审视剧中人物命运和主题,推导在英国国教背景下生活和创作的剧作家的自由意志观和从中反射的基督教信仰。论文的“引言”首先解释了选题缘起及意义:选取自由意志主题的呈现来切入莎士比亚戏剧解读,需同时考察莎剧的创作背景、对莎士比亚宗教身份认识的误区以及自由意志论题的永恒性、普世性和开放性特质等三方面元素。接着介绍了自由意志概念在基督教教义史上的溯源及流变,阐释了论证过程中会频繁使用的关键词(包括“预定论”、“神人合作说”、“神恩独作说”、“耶稣救世论”和“基督教人文主义”等),剖析了与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论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按照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年份和阶段的传统划分,以历史剧、悲剧、悲喜剧这三种戏剧类型的代表性作品为细读文本,系统梳理其中藉由主题呈现和人物塑造来具体呈现的自由意志主题。第一章主要研究莎士比亚两部历史四联剧。在论述第一历史四联剧的政治神话和宗教内涵以及第二历史四联剧的救赎寓意的基础上,着力分析在基督教视阈中,四位基督徒国王(亨利六世、理查三世、理查二世和亨利五世)在自由意志被束缚和被放纵之后,各自经历的堕落与拯救之路。第二章主要研究莎士比亚纯粹悲剧。按照A.C.布雷德利的莎剧归类原理,本章的分析涉及九部莎士比亚悲剧,以及包括凯撒、麦克白与麦克白夫人、李尔王、奥瑟罗、哈姆莱特、科利奥兰纳斯与安东尼等众多悲剧人物的性格及命运,从自由意志的恩赐、判断和行使三个维度,考察身处英国国教氛围中进行戏剧创作的莎士比亚对自由意志和“预定论”这一对意义相悖的基督教概念的接受、认知和偏向。第三章主要研究莎士比亚悲喜剧。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中,不同教派之间主要围绕着罪与救赎、理性与信仰、自由意志及必然性等根本性主题展开争辩、触发分歧和分裂,因此,本章通过自由意志与恩典、自由意志与罪、自由意志与救赎的关联分析,梳理三部悲喜剧(《冬天的故事》、《辛白林》和《暴风雨》)中年长人物的形象塑造和命运走向,推导同时作为人文主义者和基督徒的莎士比亚针对自由意志命题最后可能呈现的答案。论文以不同体裁的莎剧文本细读为依准,在深入分析相关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基础上,主要得出如下重要结论:一、莎士比亚第一历史四联剧所反映出的自由意志观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路德宗(信义宗)教义、加尔文主义和英国国教教义,其实质是伊拉斯谟式的;二、与莎士比亚第一历史四联剧相比,创作于稍晚时期的第二历史四联剧(亦称“亨利四部曲”)中反映出的与自由意志命题相关联的“救赎”观是英国国教式的;三、莎士比亚纯粹悲剧中反映出的自由意志观,可以视为作家在进一步探讨“神-人”关系的背景底下,对“命运-意志”关联的启示性思考;四、莎士比亚悲喜剧中反映出的自由意志观,表现出剧作家在临近职业生涯末期和人生晚年之时,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世人挣脱自由意志的束缚的无限渴求。以基督教自由意志命题的定义和理解为参照,莎士比亚在不同人生阶段,藉由不同戏剧作品呈现出来的宗教观或许历经了潜在的变化,或许呈现了自相矛盾的倾向,这一现象其实也吻合了许多现代莎学者所认同的莎士比亚最有可能的宗教身份:表面的英国国教教徒,内在的天主教教义同情者。因此,与马丁·路德和路德宗(信义宗)教义所坚称的“被缚的意志”相反,莎士比亚的自由意志观一定程度上是“伊拉斯谟式的”,即“反路德式”的;或可定义为“挣脱了束缚的意志”,做如下三层意义解读:其一,剧作家可能并无奥古斯丁和路德所谓的“真信仰”,其宗教虔敬度可能低于大众的想象;其二,剧作家倡导的自由意志观倾向于伊拉斯谟的主张,相信堕落后的人仍然拥有自由和行善的能力,这样的自由意志能引领他们与上帝合作,最终获得救赎;其三,以此自由意志观为例证,莎士比亚的信仰或许并不囿于罗马天主教和英国国教,他的创作旨趣及意图更是超脱于任何宗教教义的框架之外。
克里斯托弗·马洛,华明[6](2017)在《迦太基女王狄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剧中人:神只朱庇特赫尔墨斯,神使伽尼墨得斯①丘比特维纳斯朱诺特洛伊人埃涅阿斯②阿斯卡尼俄斯,埃涅阿斯之子阿凯提斯伊利昂纽斯克罗恩忒斯塞格斯图斯伊阿巴斯,加图利亚①国王狄多,迦太基女王安娜,狄多之妹保姆特洛伊士兵,迦太基贵族,侍从第一幕第一场[幕启,朱庇特在逗弄他膝上的伽尼墨得斯,赫尔墨斯在睡觉。朱庇特:来吧,温柔的伽尼墨得斯,和我玩耍。我很喜欢你,说说朱诺她要什么。
夏延华[7](2016)在《论爱德华·邦德戏剧中的人性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当代英国左翼剧作家爱德华·邦德的戏剧因惯用暴力书写而独具一格,他的戏剧具有情节的暴力性、内涵的悲剧性和主题上的人性反思诉求。本论文以对邦德作品的历时研究为基本方略,意在探究邦德戏剧中人性书写思想的变化过程和意义所在。在厘定邦德人性观的基础上,论文通过以《战争三部曲》为界,将邦德暴力戏剧分为“理性剧场”阶段和“戏剧事件剧场”阶段,并对这两类戏剧的缘起、特点和艺术诉求展开论述,用以作为后文解读文本的理论铺垫。在文本研究的过程中,论文依次解读两个阶段共十部代表作,系统考辨理性剧场和戏剧事件剧场所含蕴的不同人性书写思想。邦德的人性观是将人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进行思考的结果,其本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其内涵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做人之责任的担当”,而不是传统主流人性观所论的“人之本质属性”。邦德人性观与传统主流人性观的区别是“做人之标准”与“人之本性”的区别,即‘’humanness"与"humanity"的区别。鉴于邦德把人性理解为做人的标准,便可以通过戏剧对其进行诠释。换言之,戏剧可以拷问人性——展示戏剧人物是否为人,也可以建构人性——展示戏剧人物立人的过程。在文本研究阶段,第三、四章以《被拯救》、《李尔》两部经典再写剧和《赢了》、《清晨》两部历史剧为例,从中辨识邦德理性剧场向外鞭挞现实的同时向内拷问人性的艺术诉求;第五、六章以《战争三部曲》和《椅子三部曲》为例,分析论证“极端境遇下的抉择”这一戏剧事件剧场的根本艺术特征及其重建人性的艺术诉求。在戏剧事件剧场中,通过书写恶托邦中的邦德式英雄为扞卫人性正义的价值理性而行的自我牺牲,邦德用对人性正义的信心展示出“在人性受到极度挑战的环境下可以立人”的可能。论文结论认为,邦德是一个借暴力书写人性而自成一家的异数。他的早期理性剧场通过经典再写与历史重读拷问人性,后期戏剧事件剧场则以一系列向死而生的未来叙事重建人性。在“以问题剧拷问人性何在”向“以答案剧展示人性重建”转变的过程中,邦德戏剧看似挑战观众视听觉的惊悚秀,实则在现实、历史与未来中不断追问何以为人。他在重新界定戏剧使命的同时恢复了戏剧与现实的清新关联,是对当今人性危机的审美救赎。
崔武杰[8](2015)在《明清之际名教爱情剧研究》文中认为明清之际出现许多恪守名教的爱情传奇作品,论文将其称为名教爱情剧。此类剧目约有六七十种,在特征上也多共同之处,如:多与明清政治大事相关;其创作目的在于教化;婚宦并重,婚姻上要求才子配佳人、妻妾俱全,仕途上以入翰林、做科道为目标等。论文认为名教爱情剧的出现与明清之际封建秩序由混乱走向稳定、思想由王学转向理学、文学由个性解放变为文以载道的现实密切相关。为了更好的解释剧作与现实间的关系,论文主要从婚姻、科举、仕途、政治、文学风气五个方面来研究。才子配佳人、妻妾俱全构成名教爱情剧婚姻的基本特点。但剧中妻妾形象完全不同:妻多为良家闺秀,且受过闺范教育、四德俱全;妾多是贫家女子或下贱之丫鬟娼妓,而贫女缺教育、丫鬟娼妓多淫奔之举。由此,剧作安排妻妾时遵守良贱相逢,良者妻贱者妾;贫富共处,富者妻贫者妾;出身相同,姐妹相称三条原则。封建婚姻要门当户对,且父母有儿女婚姻之决定权,因此剧中父母之命、科举功名对婚姻起着决定性作用。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及文化对剧作影响颇深。剧中对科举院、乡、会、殿试制度的描写极为细致,而又以乡会试为最。凡考生、考官、考场、考试、判卷、录取等皆无遗漏。此外,剧作也将科举文化影响下的相关社会现象展现出来:官僚为等级最高之阶层,又享受特权,故社会对科举成功者多奉承而对失败者多嘲讽;为满足虚荣、转移失落,许多科举失意者成为沽名钓誉之假名士;明清之际科举混乱,权奸为私利干涉科举,考生为利禄考场作弊。又科举被录取者多迂腐无能之辈,故明清之际科举批判在剧中也有所反映。剧中书生科举后多任职于翰林院。这既与明清两代宰相即内阁大学士大多由翰林选拔而来有关,也与明清之际社会现实脱不开关系。明清之际社会处于大动荡之中,而能负天下太平之责者首推宰相。科道是剧中书生及其亲朋任官的第二选择。科道在明清两代司职纠察,因此对纠正当日社会黑暗现实具有积极作用。二者在剧中的结合表明名教爱情剧的出现确实与明清之际的现实密切相关。剧作在反映晚明政治大事如农民起义、民族战争、党争结社、奸臣专权、宦官柄政等的同时,也对社会其他畸形现象如文武官员爱财怕死、变节事敌,官吏盗贼互化,男风,篾片等也予以描写。不过二者在剧中所起作用不同:重大事件在作时代背景的同时也起确定作者政治立场的作用,而社会畸形现象则起扩大作品反映现实广度与深度的作用。名教爱情剧各剧作的创作原则并不一致,整体呈现出由偏胜向包容、集大成转化的趋势,而这与明清之际文学风气的变化相适应。明代文学风气多呈偏胜、极端之态度,而清代则以包容、集大成为特点。作为明清文学转化的过渡期,明清之际的文学风气则兼具两代的特征,偏胜、包容、集大成在其中皆有体现。此外,受程朱理学复兴的影响,明清之际文学的思想立场向理学靠拢,教化性增强,而这也正是名教爱情剧恪守名教、主张教化的根源所在。除上述内容外,论文还对名教爱情剧的内涵、影响,明清之际的特征等做了研究或说明。
黄子明[9](2013)在《论悲剧的必然性》文中研究指明对于悲剧的本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所谓的"过失说",近代黑格尔的"伦理冲突论"、叔本华的"意志原罪"、尼采的"酒神精神"说,都曾经盛极一时,还有的人对悲剧的必然性从命运观和外在的偶然性来解释,但这些都经不起具体悲剧作品的检验。本文在对所有上述观点质疑之后,从几部典型的悲剧作品出发,尝试将悲剧主角的行为分为被动的悲剧行为和主动的悲剧行为,从中归纳出悲剧的普遍规律,并指出,被动的悲剧行为在更高层次上被归结为主动的悲剧行为,悲剧必然性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更不在于人自身的过失或弱点,而恰恰是人身上的有价值的东西由于人的自由意志而导致的自我毁灭,这种必然性是一种最高级的必然性即自由本身的必然性。悲剧人物处在特定的"悲剧困境"中,由于执着于自己的意志而导致不幸的结局。本文最后澄清了对悲剧必然性常见的几种误解,并探讨了各种悲剧学说对苦难意义的理解。
樊晓君[10](2014)在《爱德华·阿尔比戏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1928-)是20世纪后半叶美国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剧作家、美国最重要的先锋剧作家。他三次获得普利策奖,分别是《微妙的平衡》(A Delicate Balance,1967)、《海景》(Seascape,1975)和《三个高大的女人》(Three Tall Women,1994),以及托尼终身成就奖、终身成就先锋奖等。阿尔比登上美国戏剧舞台正是美国戏剧危机的关键时段,奥尼尔戏剧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田纳西威廉斯等人戏剧叙事逐渐陷入僵化模式,阿尔比通过对戏剧叙事形式及内容的革新和实验给美国戏剧舞台注入新鲜血液,使美国戏剧重新繁荣和充满生机。阿尔比擅长以荒诞派戏剧表现艺术手法,通过具有独特美国本土化的严峻凝练、晦涩多义、诙谐滑稽戏剧语言,表现多重、复杂、深刻的美国化戏剧主题。他的戏剧风格多样化、戏剧内容具有深刻复杂性,这些与其对20世纪中期美国传统写实主义戏剧艺术的大胆反叛、广泛实验分不开。国内学界对具有多元化、实验性戏剧风格的阿尔比戏剧研究开始较晚,且多集中在阿尔比早期戏剧的部分作品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关于阿尔比戏剧的翻译仅有9部作品,作品翻译的滞后导致国内阿尔比戏剧研究发展十分缓慢。此外,国内学界对阿尔比戏剧研究角度单一,研究角度偏狭,且有贴标签的嫌疑。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多角度综合理论视野考察阿尔比戏剧与美国传统戏剧、欧洲荒诞派戏剧之间的关联,厘清阿尔比戏剧与美国传统戏剧、欧洲荒诞派戏剧之间的关系;探索阿尔比戏剧艺术表现手法,深入研究阿尔比戏剧在戏剧主题、戏剧人物、戏剧结构,以及戏剧语言等方面的叙述风格、叙述模式,以及创作特色等。本文研究阿尔比对美国现当代戏剧艺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新与突破,研究其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对国内美国戏剧研究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首先,本文从宏观角度,采用多种理论综合分析研究阿尔比戏剧文本特色,弥补国内阿尔比戏剧研究的不足,纠正国内学界对阿尔比戏剧的研究角度单一,研究角度的偏狭;其次,本文通过探讨阿尔比在美国戏剧危机时刻对美国戏剧形式与内容的实验和变革,给国内相关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提供借鉴,对探索拯救国内戏剧危机提供可能性的方法和措施;再次,本文对阿尔比戏剧特色的研究为国内戏剧从创作到舞台表演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最后,对阿尔比戏剧的研究将推进国内阿尔比戏剧的翻译和研究深度与广度,加强中美戏剧交流。本文通过考察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等美国传统剧作家对阿尔比戏剧的影响,探究阿尔比戏剧在主题和风格上与写实主义戏剧共通之处;通过考察阿尔比戏剧与欧洲荒诞剧共通的写作技巧、哲学基础、悲喜剧风格,探究阿尔比戏剧与欧洲荒诞剧的一脉相承关系。根据阿尔比戏剧的两大创作渊源可以看出,阿尔比是以荒诞派戏剧艺术风格为主,以美国传统写实主义戏剧艺术风格为辅的先锋剧作家。阿尔比对美国戏剧的反叛和开拓首先表现在戏剧主题上。阿尔比戏剧比较突出的三类主题为:伦理扭曲的婚姻家庭主题;美国梦破灭的社会主题;世界荒诞、人类异化的哲学主题。阿尔比通过伦理扭曲的家庭主题、美国梦破灭的社会主题,表现人类生活在异己的世界上,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都难以和谐相处,人被异化、被隔膜,人所能感觉到的世界荒诞、人生荒诞。阿尔比之前的美国戏剧以写实主义戏剧为主,戏剧主题倾向于家庭伦理剧、社会现实主义问题剧,戏剧基调倾向于乐观主义。美国梦破灭是阿尔比戏剧主题的重要特色,而异化、荒诞的哲理主题是阿尔比对美国梦破灭主题内涵和外延哲理深化和拓展,对20世纪后期美国戏剧主题有重要影响。阿尔比反叛传统戏剧人物塑造观念,一方面切断人物与现实的联系,否认人物的可知性;另一方面其戏剧中的人物塑造具有类型化特点,多表现出分裂和异化的非人化特征。如《沙箱》、《美国梦》中的爸爸、妈妈几乎是其戏剧作品中所有中年男性、女性的总体形象代表,都具有异化、分裂的典型特征。阿尔比人物塑造具有符号化、类型化、非人化、边缘化特点,是阿尔比对美国戏剧人物塑造手法的多样化的重要贡献,反映人类生存的荒诞、不合理现状,鞭策、警醒人们认清现实、直面现实。阿尔比是较早关注到戏剧危机的剧作家,也是较早进行戏剧形式改革试验的剧作家。在戏剧结构形式上,阿尔比几乎与传统美国叙事剧结构形式全面决裂。阿尔比主要通过仪式化形式与戏中戏结构相结合,复调与锁闭式倒叙相结合,以及通过情节并置达到解构传统戏剧结构的目的,他用反常的戏剧表现手法将生活中的复杂性、荒诞性直接呈现在戏剧舞台上,展现给读者和观众。阿尔比戏剧结构的多层性、立体性结构,突破传统戏剧结构的定式,拓展了戏剧危机下戏剧结构形式的多种可能性。阿尔比的戏剧对话质疑并革新传统美国戏剧语言表现方式。他的戏剧语言含混、多义,人物之间对话具有跳跃性、无逻辑性,一方面造成其戏剧对话含义不明、晦涩多义,另一方面阿尔比正是通过这种碎片化对话,在嘲讽、戏谑对话中展示人物的智慧、语言的魅力,通过将语言变化成语言游戏的方式,游走在真实和谎言之间,深化了语言表现的哲理深度。阿尔比戏剧语言以荒诞性戏剧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融合美国戏剧的滑稽、粗俗、直白特色,质疑、拆解传统戏剧语言的基本表意和沟通功能,重建新型戏剧语言形式审美标准,不仅表现戏剧语言的多种可能性,拓展戏剧语言表现的艺术魅力和哲理深度,也为戏剧语言的表现形式到阐释方式提供新方法、新视角。阿尔比为美国后世戏剧提供了一套独特戏剧创作的方法,他通过夸张、变形、荒诞的艺术形式,一方面表达剧作家对美国社会、美国现代家庭和婚姻的批判,对美国旧文明的缅怀,另一方面表达剧作家对现实生活荒诞性的主观感受。阿尔比的戏剧作品风格主要以荒诞派戏剧风格为主,美国本土写实主义戏剧风格为辅,风格多样化;他的戏剧语言有时则充满粗俗的谩骂;他所表现的社会则是纯粹美国式的;他所表现的爱、恨、孤独等人类的生存、生活体验则是现代社会人类普遍的生存、生活体验。他将荒诞派戏剧思潮引入美国,革新五、六十年代平庸、刻板的美国戏剧舞台,他打破了美国戏剧传统主题、人物塑造、戏剧结构、戏剧对话的固定化模式,通过拼贴、糅杂、戏仿、解构了传统戏剧创作模式,建立和发展了立体、多重戏剧表现方式;通过反传统、反模式、反深度,用剧场性的直接呈现方式,直接表达人性的异化、社会的失序、世界的荒诞与不合理。此外,他并不满足于美国荒诞派代表剧作家的形象,一直以先锋性、实验性、革新性不断进行戏剧实验,阿尔比对美国戏剧的贡献一方面体现在其戏剧形式到内容的反叛和革新上,更重要是的,他为拯救戏剧危机提供了多种方法和多种可能性,他对戏剧不懈探索的实验精神为后世剧作家树立了重要的榜样,从而使其成为美国剧坛至今屹立不倒的常青树、世界戏剧艺术大师之一。
二、不要让剧中人蒙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要让剧中人蒙羞(论文提纲范文)
(1)莎士比亚罗马剧对《希腊罗马名人传》中“领袖”形象的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对莎士比亚罗马剧研究回溯 |
(二)国内外于普鲁塔克对莎士比亚罗马剧的影响研究回溯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名人传》与莎士比亚戏剧的关系探究 |
第一节 相互契合的创作基调 |
一、超自然因素与人性的关系辨析 |
二、失落的道德在新时代的复归 |
第二节 互为融通的艺术承载形式 |
一、结构:从编排意识到布局设置 |
二、人物:从性格描写到心理分析 |
三、着述风格:散文体到文体混用 |
第二章 莎士比亚对《名人传》中的“领袖”形象的扩充与改写 |
第一节 《名人传》中的“领袖”叙述 |
一、普鲁塔克视角中的“领袖”形象 |
二、普鲁塔克政治观对“领袖”形象塑造的影响研究 |
第二节 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领袖”形象叙述 |
一、凯撒——重构荣誉观念的绝对王者 |
二、安东尼——重构世俗观念的反叛者 |
三、科利奥兰纳斯——重构自我意志的放逐者 |
第三章 莎士比亚对《名人传》中“领袖”改编的意蕴探析 |
第一节 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社会形态反思 |
一、对罗马单一价值观念的批判 |
二、政治理想的表达——为政治灵魂塑形 |
第二节 以人为尺度的审美本质 |
一、罗马剧中领袖人物的双重“主动性” |
二、对人类精神完整性的探求 |
第三节 艺术典型——社会性与审美性的有机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影视人物建构研究:叙事心理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价值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对叙事心理学学科与理论的分析 |
(二)对叙事心理学解读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分析 |
(三)对叙事心理学解读影视作品的分析 |
(四)叙事心理学文献研究总结及启示 |
四、创新阐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叙事研究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影视人物初创的叙事心理学基础 |
一、建构影视人物的人生故事逻辑 |
(一)人生故事是影视人物的初始来源 |
(二)人生故事透析剧本建构故事逻辑 |
(三)分析人物故事奠定影视人物原型 |
二、建构影视人物的情境设定逻辑 |
(一)人物场景建构:剧本对场景的组织与布局 |
(二)人物心理建构:情感放大和心理放大的效果 |
(三)人物冲突建构:承诺剧本和核心剧本的对抗 |
三、建构影视人物的情感动机逻辑 |
(一)情感体验与情感记忆成为动机 |
(二)动机预期与结局反差的原因 |
(三)动机预期与结果实现的条件 |
第二章 影视作品建构人物的叙事心理学视角 |
一、影视人物角色塑造的叙事心理学逻辑 |
(一)叙事心理学角色和影视角色的相同点 |
(二)叙事心理学角色和影视角色的不同点 |
(三)用叙事心理学理论指导影视角色塑造 |
二、影视人物人格设定的叙事心理因素 |
(一)倾向特质:描述人物人格的初步特征 |
(二)个人关注:勾勒人物人格的发展轨迹 |
(三)自我叙事:组建认知人物的自我图式 |
第三章 影视人物故事与影视叙事心理治疗 |
一、叙事心理治疗与治疗过程 |
(一)人物与问题进行剥离 |
(二)开发与发展替代故事 |
(三)重构人物认同与关系 |
二、影视人物自我映射与关照心理机制 |
(一)认同缺失导致身份转移与价值寻觅 |
(二)自我探寻抗衡社会身份与社会话语 |
(三)心理治疗恢复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
三、影视叙事作为治疗的方法与效果 |
(一)观众借助影视人物实现幻想治疗 |
(二)作者借助影视叙事抒发心理情结 |
(三)社会借助故事重写治愈民族创伤 |
第四章 叙事心理学作为人物建构的新取向 |
一、叙事研究传统作为深挖人物信息的指南 |
(一)生活史研究捕捉人物人生过程信息 |
(二)心理传记研究探索人物内心世界 |
二、叙事研究方法作为捕捉叙事材料的方法 |
(一)叙事研究方法具有建构人物的优势 |
(二)利用研究访谈获取人生故事的资料 |
(三)访谈资料的分析提炼建构人物素材 |
三、叙事分析方法指导人物故事选取的维度 |
(一)整体—内容分析 |
(二)整体—形式分析 |
(三)部分—内容分析 |
(四)部分—形式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文献 |
二、期刊文献 |
三、学术会议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孙德民戏曲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孙德民的舞台剧创作成果 |
第一节 孙德民的话剧创作 |
一、20世纪70年代的探索与跋涉 |
二、20世纪80年代的沉淀与成熟 |
三、20世纪90年代的重耕与升华 |
第二节 新世纪的戏曲创作 |
一、21世纪初的自觉与回归 |
二、21世纪10年代的砥砺与超越 |
第二章 孙德民戏曲创作主题的时代意味 |
第一节 反映新时代弘扬主旋律 |
一、反映农村建设的改革与进程 |
二、反映农村社会发展新问题 |
三、反映知识分子科教下乡建设新农村 |
第二节 根植燕赵大地彰显核心价值 |
一、书写燕赵历史 |
二、宣扬红色传统 |
三、弘扬戏曲艺术 |
第三章 孙德民戏曲创作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对人物人情与人性审美主体的回归 |
一、将叙事焦点聚焦于个人 |
二、确立以人情与人性为情节出发点及基本情节骨架的叙事建构 |
第二节 对戏曲作品的“重耕”新变 |
一、情节与结构调整 |
二、人物设置及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三节 孙德民戏曲创作的燕赵文化烙印 |
一、农耕文化与乡土情怀下的本土语言 |
二、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的人物范式 |
结语 |
附录 :孙德民戏曲作品创作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理论创新 |
第一章 重绘新浪潮创作图谱 |
第一节 新浪潮导演的界定 |
第二节 新浪潮作品的甄选 |
第三节 新浪潮电影版本考证 |
第二章 新浪潮兴起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电影先锋探索潮(1970-1979) |
第二节 电视新浪潮(1975-1980) |
第三章 新浪潮电影的现代价值阐释 |
第一节 “弑父”:忤逆“父权”的主体意识 |
第二节 “宿命”:欲“弑”不能的主体困境 |
第四章 新浪潮电影的形式探索 |
第一节 “半纪录”风格的新写实 |
第二节 “暴戾剪辑”的动作创新 |
第三节 超越类型的先锋实验 |
第五章 新浪潮对香港电影的影响 |
第一节 制作专业化 |
第二节 创作精神的传承 |
第三节 主流类型的新拓展 |
结语对新浪潮的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自由意志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自由意志:概念的溯源及流变 |
第三节 关键词释义 |
第四节 研究传统及现状 |
第一章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自由意志主题 |
第一节 束缚与放纵:第一历史四联剧 |
第二节 堕落与拯救:第二历史四联剧 |
第二章 莎士比亚纯粹悲剧中的自由意志主题 |
第一节 自由意志的恩赐 |
第二节 自由意志的判断 |
第三节 自由意志的行使 |
第三章 莎士比亚悲喜剧中的自由意志主题 |
第一节 自由意志与恩典 |
第二节 自由意志与罪 |
第三节 自由意志与救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迦太基女王狄多(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幕 |
第一场 |
第二场 |
第二幕 |
第一场 |
第三幕 |
第一场 |
第二场 |
第三场 |
第四场 |
第四幕 |
第一场 |
第二场 |
第三场 |
第四场 |
第五场 |
第五幕 |
第一场 |
(7)论爱德华·邦德戏剧中的人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论 |
第一节 在抗争中走向经典化的剧作家 |
第二节 国内外邦德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本文选题与架构 |
第二章 邦德的人性观及其戏剧理论 |
第一节 比较视域下的邦德人性观解析 |
第二节 理性剧场与人性批判 |
第三节 戏剧事件剧场与人性建构 |
第三章 经典再写剧与人性缺场 |
第一节 《被拯救》:单向度社会的人性塌方 |
第二节 《李尔》:城墙政治伦理下的人性灾难 |
第四章 历史剧与人性质疑 |
第一节 《赢了》:被金钱绑架的人性 |
第二节 《清晨》:历史寓言背后的正义缺位 |
第五章 战争剧与人性淬炼 |
第一节 《红、黑、无知》:伦理困境中的伪人性选择 |
第二节 《罐头人类》:废墟上的人性呐喊 |
第三节 《伟大的和平》:反抗与疯癫中的人性自觉 |
第六章 教育剧与人性重建 |
第一节 《我一无所有吗》:记忆扞卫与人性彰显 |
第二节 《地下室》:极权之下的人性重生 |
第三节 《椅子》:恶托邦中勇敢为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爱德华·邦德北京访谈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明清之际名教爱情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现状及方法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二 相关概念的内涵 |
(一)明清之际 |
(二)名教爱情剧 |
(三)名教爱情剧剧目 |
第一章 名教爱情剧之特征与影响 |
第一节 名教爱情剧之特征 |
一 、有助教化之创作宗旨 |
二 、婚宦并重之人生追求 |
三 、才子佳人、妻妾俱全之婚姻模式 |
四 、翰苑风流之科举梦想 |
五 、与史相近之现实描写 |
六 、活用经典之调笑语言 |
第二节 名教爱情剧之影响 |
第二章 封建闺范与名教爱情剧之妻子形象 |
第一节 闺范书籍及基本要求 |
一 、闺范书籍 |
二 、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四德与妻子形象 |
一 、妇德 |
二 、妇言 |
三 、妇容 |
四 、妇工 |
第三章 妾、妻妾关系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一节 出身低微、风流轻佻之庶妾形象 |
一 、身份低贱之家庭定位 |
二 、基本出身:娼妓与丫鬟 |
三 、妾之人格修养 |
第二节 妻妾之辨及其安排原则 |
一 、妻妾地位之辨 |
二 、妻妾身份安排原则 |
第四章 父母、科举与名教爱情剧婚姻之关系 |
第一节 父母对男女婚姻之影响 |
一 、儿女婚姻之关怀者 |
二 、儿女婚姻之决定者 |
三 、婚姻违礼之惩罚者 |
四 、允许儿女自行择配 |
第二节 科举对婚姻之影响 |
第三节 不守妇道行为之惩罚 |
一 、嫉妒行为之惩罚 |
二 、失节行为之惩罚 |
第五章 明清科举制度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一节 乡会试制度在剧中之反映 |
一 、乡会试资格 |
二 、考官身份及回避 |
三 、考场制度 |
四 、考试百态 |
五 、考试题型与写作格式 |
六 、判卷制度 |
第二节 院试、殿试等制度在剧中之反映 |
一 、院试阶段 |
二 、殿试阶段 |
三 、其他科举制度 |
第六章 科举百态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一节 考试不公现象及原因 |
一 、特权者之干涉 |
二 、考场作弊 |
三 、科举作弊处罚 |
第二节 人情冷暖之世俗百态 |
一 、冷落讽刺 |
二 、逢迎巴结 |
第三节 科举名士与名教爱情剧 |
一 、名士条件 |
二 、名士批判 |
第四节 科举八股批判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七章 明清翰林、科道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一节 翰林对名教爱情剧之影响 |
一 、翰林与内阁之关系 |
二 、翰林与师生之关系 |
三 、翰林作诗与诗词传情 |
四 、翰林貌选与才子佳人 |
第二节 科道与名教爱情剧之关系 |
第八章 明清之际政治、世风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一节 时政大事与名教爱情剧 |
一 、民族战争 |
二 、农民起义 |
三 、政治斗争 |
四 、时政描写之作用 |
第二节 丰富多彩之社会画卷 |
一 、政治军事之腐败 |
二 、光怪陆离之特殊人群 |
第九章 时代文学风气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一节 诗文与戏曲关联之条件 |
一 、诗曲同源观念 |
二 、剧中论诗观点 |
三 、诗人与剧作家 |
第二节 时代文学风气影响戏曲之表现 |
一 、由偏胜到融合之创作原则 |
二 、重视名教之内容要求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9)论悲剧的必然性(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关于悲剧本质的几种学说 |
(一) 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 |
(二) 黑格尔的“伦理冲突论” |
(三) 叔本华的意志原罪 |
(四) 尼采的“酒神精神” |
二悲剧的必然性 |
(一) 补充两种观念 |
1.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悲剧必然性的否定 |
2. 谢林的客观必然性 |
(二) 意志的不可逆性 |
(三) 悲剧困境 |
三对悲剧必然性的几种误读 |
(一) 混淆悲剧的原因与“悲剧困境”的原因 |
1. 对命运悲剧的误读 |
2. 对偶然悲剧的误读 |
(二) 外来的抽象原则不能构成悲剧意味的必然性 |
(三) 人物的犹豫无损其坚定性 |
四受难的意义:悲剧哲学 |
(一) 乐观主义者眼中的悲剧不幸 |
(二) 悲观主义者眼中的悲剧不幸 |
(10)爱德华·阿尔比戏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阿尔比戏剧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阿尔比与美国传统戏剧 |
第二节 阿尔比与荒诞派戏剧 |
一、荒诞派戏剧 |
二、阿尔比与荒诞派戏剧 |
第二章 异化与荒诞 |
第一节 家庭主题:伦理扭曲化 |
一、夫妻关系畸形化 |
二、性道德混乱 |
三、亲情关系扭曲化 |
第二节 社会主题:美国梦破灭 |
一、伦理道德沦丧 |
二、美国梦破灭 |
第三节 哲学主题:异化与荒诞 |
一、人性异化 |
二、死亡意识 |
三、荒诞哲理 |
第四节 阿尔比代表作品《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多重主题分析 |
一、家庭主题 |
二、社会主题 |
三、哲学主题 |
第三章 分裂与变形 |
第一节 阿尔比与厌女症 |
一、邪恶女性形象 |
二、二元性别女性形象 |
三、阿尔比与厌女症 |
第二节 阿尔比戏剧中的男性 |
一、中年男性的可怜虫形象 |
二、年轻男性的灵肉分离 |
三、畸形人的丑陋与邪恶 |
四、缺场人物的功能和作用 |
第四章 结构与解构 |
第一节 戏剧叙事结构理论 |
第二节 驱魔仪式与戏中戏结构 |
一、驱魔仪式结构 |
二、戏中戏结构 |
第三节 复调与锁闭式倒叙结构 |
一、复调结构 |
二、锁闭式倒叙结构 |
第四节 情节并置与反叙事结构 |
一、情节并置 |
二、反叙事 |
第五章 质疑与变革 |
第一节 阿尔比对戏剧语言的质疑和变革 |
一、语言变革的背景 |
二、语言的革新与重建 |
第二节 戏剧语言的含混与多义性 |
一、戏剧语言的含混与双关现象 |
二、游离于语言现象之外的语义多重性 |
第三节 语言游戏:虚构与重建 |
一、语言现象:真话与谎言的转换 |
二、语言游戏目的:虚构与重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四、不要让剧中人蒙羞(论文参考文献)
- [1]莎士比亚罗马剧对《希腊罗马名人传》中“领袖”形象的改编研究[D]. 吴月颖. 河南大学, 2020(02)
- [2]影视人物建构研究:叙事心理学视角[D]. 周白羽.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孙德民戏曲创作研究[D]. 董茳桐. 中国戏曲学院, 2019(02)
- [4]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D]. 付晓. 南京大学, 2019(01)
- [5]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自由意志主题[D]. 张雪梅. 西南大学, 2018(05)
- [6]迦太基女王狄多[J]. 克里斯托弗·马洛,华明.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7(04)
- [7]论爱德华·邦德戏剧中的人性书写[D]. 夏延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8)
- [8]明清之际名教爱情剧研究[D]. 崔武杰. 山西师范大学, 2015(08)
- [9]论悲剧的必然性[J]. 黄子明. 德国哲学, 2013(00)
- [10]爱德华·阿尔比戏剧研究[D]. 樊晓君.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