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蓬勃发展的湖北林业(论文文献综述)
唐志强,李秀梅,杨繁,白涛[1](2021)在《高职院校林业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2008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恢复招生,已为湖北林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校企合作不深入、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有限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搭建了林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构建了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采用了"赛研产训"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产教融合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高职林业院校林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关伟,过聪,向发云,陈锋,韩永超,曾祥国,张庆华[2](2020)在《湖北省花卉产业调研报告》文中认为通过走访调查湖北省花卉生产经营企业,调研花卉专业市场,查阅相关文献、文件、新闻报道等方式,了解湖北省花卉市场的现状、产业优势及劣势,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找到湖北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方向,缩小与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差距,促进产业快速发展,为政府决策、科研、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张翰瑶[3](2020)在《让“北斗”照亮护林之路》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6月23日上午,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我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作为天地一体部署的大国重器,北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时空信息保障,也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是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对北斗系统的寄语。随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以及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与国民经济各行业、大众生活各领域广泛融合,"北斗+"时代已经到来。
容怀钰[4](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闫蓬勃[5](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郝燕[6](2019)在《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文中认为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严重短缺,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对缓解能源紧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结合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实践,分三个时段研究了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情况。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地区能源严重短缺,由于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经济环境,外部供给的能源的尤为匮乏。该时期,政策的设计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技术政策的实施主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各地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小煤炭、沼气、小水电资源。第二阶段(1980—1995年),这一阶段农村能源政策实现了从“单项能源技术”到“多能互补”、从“注重解决能源短缺”到“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讲求实效”到“讲求效益”的三大转变,在“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进行了营造薪炭林试点、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生态农业试点三大实践,农村能源消费得到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第三阶段(1996—2006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逐步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各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屡有创新,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的开发和试点推广,探索出了农村现代化的炊事用能方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出北方“四位一体”和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满足了农民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魏家鸿[7](2019)在《湘南千年桐林药间作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千年桐(Aleurites montona(Lour.)Wils)是优良的工业油料树种,也是潜在的生物质能源树种。千年桐属落叶高大乔木,树冠庞大、枝叶浓密,林下林荫空间充足,如果采用纯林种植,林地生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利用林下空间进行作物间种,可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中药材具有较高和稳定的经济效益,且多数中药材植物较喜阴,在千年桐林下间种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国内关于桐药间作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为探究千年桐林下种植中药材的具体效益,本研究选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玉竹(Polygonatum odorutum(Mill-)Druce)、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 Hook.f.ex Regel)、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等5种耐阴中药材植物,与千年桐组成千年桐+草珊瑚(Ⅰ)、千年桐+玉竹(Ⅱ)、千年桐+山豆根(Ⅲ)、千年桐+金银花(Ⅳ)、千年桐+菊花(Ⅴ)、千年桐纯林(Ⅵ)(对照)等六种模式进行试验,观测不同种植模式的千年桐生长量、千年桐结实量、药材产值、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水土流失、林下植被生长等七项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Ⅰ~Ⅳ种植模式对千年桐年胸径增长量、年树高增长量都具有不同的影响,年蓄积增长量分别为17.8m3·hm2·a-1、14.2m3·hm2·a-1、9.7m3·hm2·a-1、19.9m3·hm2·a-1、5.0m3·hm2·a-1、5.9m3·hm2·a-1 模式Ⅳ蓄积量增长量最大,效益最优,模式Ⅰ和Ⅱ较大,显着高于其他3种模式(P<0.05),模式V蓄积生长量显着低于模式VⅥ(P>0.05),模式Ⅲ与模式V]Ⅵ没有显着差异(P>0.05)。(2)Ⅰ~Ⅵ种植模式中平均单株产果量依次为6.70kg、7.17kg、6.33kg、7.13kg、5.77kg、6.10kg,模式Ⅱ和模式ⅣV显着提高了千年桐的结实产量(P<0.05),其中模式[Ⅱ效益最优,模式1和模式Ⅲ与对照没有显着差异(P>0.05),模式V与对照相比则显着降低了结实产量(P<0.05)。(3)Ⅰ~Ⅵ种植模式每公顷药材平均年产值依次为1.2万元、2.1万元、6.0万元、10.8万元、5.3万元,模式ⅣV的产值最高,经济效益最佳,与其它模式相比均呈显着差异(P<0.05)。(4)Ⅰ~Ⅳ种模式的土壤平均涵养水源能力分别为1799.7t·hn-2、1760.3t·hm-2、1776.4t·hm-2、1707.5t·hm-2、1817.2t·hm-2,1680.2t·hm-2,模式Ⅰ、Ⅲ、Ⅴ显着降低了表土层和心土层(0-40cm)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总体相对提高,与对照相比,此3种模式的土壤储水能力显着提高(P<0.05),模式Ⅱ、Ⅳ对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和储水能力具有改良作用,但与对照相比不显着(P>0.05)。(5)Ⅰ-Ⅵ种植模式的平均土壤冲刷量分别为299.3t·km-2、329.2t·km-2、396.7t.km-2、423.7t·km2、410.3t·km-2、504.5t·km-2,各模式都显着降低了土壤冲刷量(P<0.05),其中模式Ⅰ固土效益最强,其它依次为模式Ⅲ、Ⅳ、Ⅴ,Ⅵ。(6)Ⅰ~Ⅵ种植模式的土壤pH值略微有所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且表土层(0~20cm)的含量较心土层(20~40cm)稍高,模式Ⅰ、Ⅱ、Ⅳ、Ⅴ、Ⅵ的土壤表土层和心土层(0~40cm)全氮含量略有下降,模式Ⅲ的土壤全氮含量则有所上升;土壤表土层和心土层(0~40cm)全磷含量都现出下降趋势;在土壤表土层中(0~20cm),模式Ⅰ-Ⅳ土壤的全钾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模式Ⅴ、Ⅵ的全钾含量则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土壤心土层中(20~40cm),模式Ⅰ、Ⅲ的土壤全钾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模式Ⅱ、Ⅳ、Ⅴ、Ⅵ则呈现上升趋势。(7)在Ⅰ~Ⅴ种植模式中,林下植被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呈现出模式Ⅳ>模式Ⅰ>模式Ⅴ>模式Ⅲ>模式Ⅱ>模式Ⅵ,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呈现出模式Ⅳ>模式Ⅰ>模式Ⅵ>模式Ⅴ>模式Ⅲ>模式Ⅱ,Simpson指数呈现出模式Ⅳ>模式Ⅰ>模式Ⅴ>模式Ⅲ>模式Ⅱ>模式Ⅵ。(8)根据千年桐生长量、结实量、药材产值、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水土流失、林下植被生长等7项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其综合效益千年桐+金银花和千年桐+草珊瑚最高,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发展。
张维,张家来,郑兰英,熊德礼[8](2018)在《湖北林业精准灭荒对策与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取分层抽样和典型取样的方法对湖北省林业精准灭荒所涉及有关政策和科技支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充分肯定了精准灭荒在我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湖北省精准灭荒有关对策及巩固精准灭荒成果主要措施及相关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作出有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王谷[9](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研究指明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周五更[10](2017)在《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是我国传统木材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木材流通与贸易频繁。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地段,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是发展木材贸易的主要基础。省会城市武汉,水路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清末发展成为全国着名的木材集散中心。全国各地的木商云集于此,有着发达的木商组织,同时拥有发达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周转贸易,支持长途运输木材,故木材销量大,辐射面广。湖北木材贸易集湘、黔、川之木材,输往江南、京师要地,为当时园林建设、运河堤坝的巩固、城市发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有利于摸清木材贸易的规律,为我国当前林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认为湖北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适宜的自然条件有利于林木的生长。湖北人民在继承前代林业经营传统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林业教育学习,普及林业科学技术,传播林业知识,这些举措对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湖北是清代朝廷皇木采办的重点区域之一,皇木采办促进了当地木材贸易的发展,繁荣了当地木材市场。湖北以武汉为中心,汇集鄂西北从汉江运输而来的木材,鄂西南的木材经清江在宜昌汇入长江,再周转到武汉。乾隆年间,汉口木材贸易大发展,其交易额、交易量都位列汉口全行业第三,直接关系着汉口城市的兴衰。至道光、同治、光绪三代以及民国初年,木材贸易更是达到鼎盛时期。木材贸易的繁荣离不开木商的组织经营,日益活跃的商业活动,大量而频繁的人员往来,促进了木商组织的建设。湖北境内,商帮云集,汉口会馆如林,显示了商帮、行业的实力和地位。木材生产兴则木材贸易兴,与之相应的木商及其组织活动也兴旺。木材经营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必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进行科学规划。从生态文明的视野出发,在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兼顾其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之效益。
二、蓬勃发展的湖北林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蓬勃发展的湖北林业(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林业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
(二)校企合作不深入 |
(三)课程体系不完善 |
(四)教学方法单一 |
(五)教学资源有限 |
二、高职院校林业技术专业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创新 |
(一)“政、校、企、行”四方联动,搭建林业职业教育平台 |
1.面向林业行业实施定向招生 |
2.发挥林业行业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
3.与林业企业合作开展协同育人 |
(二)重构基于生产过程的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
1.构建分层递进的4段式课程体系 |
2.更新教学内容 |
3.构建实践教学提升体系 |
(1)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
(2)开展课堂实训、认知实习、生产综合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
(三)采用赛、研、产、训“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
1.以赛促学,赛教融通 |
2.以研促学,科研反哺教学 |
3.以产促学,产学结合 |
(1)承接社会服务项目 |
(2)开展生产实训 |
4.以训促学,育训结合 |
三、高职院校林业技术专业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取得的成效 |
(一)教师教学成果丰硕,教学能力提高 |
(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
(2)湖北省花卉产业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省花卉产业现状 |
1.1 湖北省花卉产业基本情况 |
1.2 国内外花卉产业情况对比 |
1.2.1 自然资源对比 |
1.2.2 国内外经济效益对比 |
2 湖北省花卉产业特征 |
2.1 花卉苗木产业迅速发展,产业进程加快 |
2.2 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产业水平较低 |
2.3 园林绿化花卉、鲜切花、切叶、盆栽花以外来为主 |
3 湖北省花卉产业优势 |
3.1 科技力量雄厚 |
3.2 花卉市场巨大 |
3.3 地域优势 |
4 湖北省花卉产业劣势 |
4.1 气候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子 |
4.2 科技投入不足 |
4.3 科研与产业脱节 |
4.4 从业工人科技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
4.5 资金缺乏是短板 |
5 湖北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5.1 增加科技投入和技术培训 |
5.2 因地制宜提高设施栽培比例 |
5.3 政策引导支持 |
5.4 找准定位,明确湖北省花卉产业优势 |
5.5 思路创新,逐步提高花卉附加值 |
5.6 勇于探索,充分利用乡土物种优势 |
(3)让“北斗”照亮护林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实时监控:巡护状态可视化 |
消息管理:信息采集多样化 |
历史轨迹:护林工作规范化 |
报警管理:险情上报快捷化 |
管护调度:指挥决策科学化 |
统计分析:绩效考核数据化 |
(4)“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
2.7 本章小结 |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
3.7 本章小结 |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
4.1.1 水土保持林 |
4.1.2 水岸防护林 |
4.1.3 农田防护林 |
4.1.4 护村林 |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
4.2.1 用材林 |
4.2.2 特用经济林 |
4.2.3 苗圃 |
4.2.4 果园 |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
4.3.1 铁路 |
4.3.2 公路 |
4.3.3 交叉口 |
4.3.4 道路绿化 |
4.4 本章小结 |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
5.1.1 公园园林化 |
5.1.2 车站园林化 |
5.1.3 纪念地园林化 |
5.1.4 广场绿化 |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
5.2.1 居住区园林化 |
5.2.2 学校园林化 |
5.2.3 工厂园林化 |
5.3 本章小结 |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树种规划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
4.3 小结 |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及断限与分期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49—1979 年) |
第一节 严重的能源短缺与不良生态后果 |
一、严重的燃料短缺状况 |
二、燃料短缺的原因 |
三、燃料短缺带来的不良影响 |
第二节 就地开发、分散用能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
一、恢复开办小煤窑,就地供应农村民用 |
二、“土洋结合”办沼气,为解决燃料开辟新路径 |
三、坚持“小、土、群”建设小水电,推动农村电气化 |
第三节 1949-1978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
一、建设成效 |
二、建设中的不足 |
小结 |
第二章 “多能互补”的综合建设阶段(1980—1995 年) |
第一节 农村能源建设政策方针实现三大转变 |
一、建设格局从单项能源技术向“多能互补”转变 |
二、建设目标从重解决能源短缺向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 |
三、建设方针从“讲求实效”向“讲求效益”转变 |
第二节 “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
一、营造薪炭林试点 |
二、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 |
三、生态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
第三节 1980-1995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
一、建设成效 |
二、建设中的不足 |
小结 |
第三章 以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96—2006 年) |
第一节 农村能源概念内涵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措施 |
一、严禁焚烧秸秆,开发秸秆气化技术实现能源转化 |
二、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
三、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建设呈现出两大特征 |
一、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注重技术创新 |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 |
小结 |
结论 |
一、农村能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 |
二、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 |
三、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湘南千年桐林药间作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区域主要概况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3 中药材选择 |
2.4 研究方法 |
2.5 观测因子 |
2.6 研究技术路线 |
2.7 数据处理和课题来源 |
2.7.1 数据处理 |
2.7.2 课题来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桐药间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
3.1.1 不同种植模式对千年桐生长量的影响 |
3.1.2 不同种植模式对千年桐结实量的影响 |
3.1.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药材产值 |
3.2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1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3.2.2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 不同种植模式对林地水文效应的影响 |
3.3.1 不同种植摸对土壤储水能力的影响 |
3.3.2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
3.4 不同种植模式对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 |
3.5 综合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湖北林业精准灭荒对策与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林业精准灭荒历史地位及重要意义再认识 |
1.1 精准灭荒是开启新时代三步走战略及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
1.2 精准灭荒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大保护重大行动 |
1.3 精准灭荒是精准扶贫的主要途径 |
2 湖北林业精准灭荒策略与对策 |
2.1 坚定信念, 先灭“心荒”再灭地荒 |
2.2 全民动员, 全面落实行业责任 |
2.3 应灭尽灭, 不留任何荒山死角 |
2.4 尽力而为, 建立有效灭荒模式 |
2.5 备足苗木, 保证灭荒造林用苗 |
2.6 强化监管, 确保青山流淌“绿水” |
3 湖北林业精准灭荒成果巩固措施 |
3.1 甄别精品、成品及次废品 |
3.2“村村通”延伸到“山山通” |
3.3 灭荒更要灭火 |
3.4 建立长效机制 |
(9)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地形与气候 |
二、水系与土壤 |
三、植物与动物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人口政策 |
二、清代人口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
二、人口构成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
二、清代土地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种植新趋势 |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一、森林资源衰减 |
二、水土流失 |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清代湖北林业发展概貌 |
2.1 政府、民间同进步,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 |
2.1.1 政府主导加强对外交流的官办林业 |
2.1.2 乡绅名流护林意识增强的民办林业 |
2.2 林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培育优质木材 |
2.2.1 嫁接技术的重大突破 |
2.2.2 林木虫害的防治技术 |
2.2.3 利用植物间相生因素的营林技术 |
2.3 新式林业教育的兴起促进了林业发展 |
2.4 小结 |
3 清代湖北木材采伐、运输研究 |
3.1 清代湖北木材采伐 |
3.1.1 居主导地位的官办采木 |
3.1.2 受财力、人力限制的民间采木 |
3.2 清代湖北木材运输 |
3.2.1 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木材输入 |
3.2.2 主要流向江南地区和北方的木材输出 |
3.3 清代湖北木材市场及水运路线分析 |
3.3.1 木材市场的分类与分布 |
3.3.2 清代湖北木材水运路线 |
3.4 小结 |
4 清代湖北木商及其组织研究 |
4.1 清代湖北木商 |
4.1.1 木商的类型和职能 |
4.1.2 木材行情是木商经营好坏的重要因素 |
4.1.3 清代湖北木商的特点 |
4.2 清代湖北木商组织 |
4.2.1 地域划分的木材商帮 |
4.2.2 由同乡的人构成的商人会馆 |
4.2.3 由同业的人构成的木商公所 |
4.2.4 木商组织功能 |
4.3 清代湖北木商及其组织活动下的木材销售 |
4.4 小结 |
5 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的影响与启示 |
5.1 清代湖北木材贸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5.2 清代湖北木材贸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5.2.1 导致湖北境内的森林覆盖率下降 |
5.2.2 引起水旱灾害 |
5.2.3 致使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减少 |
5.3 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的启示 |
5.3.1 对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的思考 |
5.3.2 对现代木材贸易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蓬勃发展的湖北林业(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林业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唐志强,李秀梅,杨繁,白涛. 中国林业教育, 2021(03)
- [2]湖北省花卉产业调研报告[J]. 关伟,过聪,向发云,陈锋,韩永超,曾祥国,张庆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0(S1)
- [3]让“北斗”照亮护林之路[J]. 张翰瑶. 城乡建设, 2020(19)
- [4]“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D]. 郝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7]湘南千年桐林药间作效益分析[D]. 魏家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湖北林业精准灭荒对策与措施[J]. 张维,张家来,郑兰英,熊德礼. 湖北林业科技, 2018(06)
- [9]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10]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研究[D]. 周五更.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