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丹司琼预防斜视矫正后恶心呕吐的体会

昂丹司琼预防斜视矫正后恶心呕吐的体会

一、恩丹西酮预防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李洁月,杨珺[1](2020)在《共同性斜视患者全麻下斜视矫正术后并发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影响共同性斜视患者在全麻下进行斜视矫正手术后并发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全麻下斜视矫正手术的患者86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全麻诱导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复合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将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并发症的一组作为观察组,术后未发生恶心呕吐现象的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共同性斜视患者全麻下斜视矫正术后并发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长、下直肌手术、下斜肌手术以及眼外肌手术操作均可影响术后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长、下直肌手术、下斜肌手术以及多条眼外肌手术均是影响共同性斜视患者全麻下斜视矫正术后并发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控制手术时长,加强手术操作,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恢复期,避免产生过多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医疗学习和运用。

张轶[2](2015)在《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麻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初步了解在全麻下眼心反射(oculocardiac reflex,OCR)对29岁的斜视患儿血糖值的影响,据此推断出在儿童斜视手术中所需的补液种类。2.对部分术中能够配合的1014岁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进行局麻复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临床观察,拟为处在这一年龄段的斜视患儿提供一种除全麻以外的安全舒适的,并且能够在术中唤醒测试矫正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麻醉方法。内容1.OCR对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29岁儿童的血糖值的影响。2.局麻下复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在1014岁儿童斜视手术中的效果。方法1.选取100例年龄29岁ASAⅠ级,拟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性别不限。入室常规监测,静吸复合诱导全麻,喉罩通气。术中吸入低浓度七氟烷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保留自主呼吸,补液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在上开睑器前,测定全麻诱导与OCR发生之间的血糖值。术中发生OCR即刻开始计时,分别于反射发生后2min、5min、10min取血测定血糖值,并将两相邻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OCR发生后患儿血糖值的变化趋势。2.选取70例1014岁ASAⅠ级的斜视患儿,随机分为Ⅰ组:局麻组和Ⅱ组:局麻复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组。无麻醉前用药。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鼻导管吸氧,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Ⅰ组点滴表面麻醉结合球结膜下0.5%地卡因棉球填塞。依据患者要求或监测指标的变化酌情加用表麻药物。Ⅱ组则是在Ⅰ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5μg/kg,复合舒芬太尼首次量0.08μg/kg,静脉维持0.01μg/(kg?min)。术中出现低氧血症、呼吸暂停等镇静过深表现时可托下颌、唤醒等使之恢复。分别记录入手术室后、局麻时、手术开始时及开始后8min和术毕时的监测指标、术中并发症及手术时间。术后即刻由另一位不参与本研究的麻醉医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在手术期间的疼痛水平及手术过程的记忆。结果1.OCR发生前至反射后5min内任一相邻两时间点的数据对比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反射后10min与反射后5min血糖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低血糖。2.两组患者一般状况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后至术毕,Ⅱ组患者的各监测指标、术中并发症与VAS评分显着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术中发生OCR后,患儿血糖值持续增长的趋势大约可维持10min。反射后患儿血糖值的变化与性别无关,但体质量因素可能影响血糖变化趋势。2.在良好的局麻基础上,合理使用镇痛镇静药物可使1014岁的斜视矫正术患儿镇痛镇静、维持满意的自主呼吸以及对医生指令做出正确反应,同时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可使手术效果及时得到评定,提高手术成功率,但少数患儿出现呼吸抑制。

安玉洁[3](2014)在《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术后恶心呕吐(PONV)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的患者150例,将病例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手术结束时(缝皮时)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5ml;B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mg;C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mg+地塞米松10mg;D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E组:手术结束时(缝皮时)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mg;记录术后24h内各组患者发生PONV的情况。结果各组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麻醉维持时间、手术时间、气腹时间、输液总量、芬太尼总量、丙泊酚总量和基础疾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A组相比,其余4组24h内PONV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D组、E组(P<0.01),B组(P<0.05);相同剂量不同给药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B组和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剂量同一时间给药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B组和D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烷司琼2mg+地塞米松10mg与单纯使用2mg托烷司琼的比较:B组和C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烷司琼2mg+地塞米松10mg与5mg托烷司琼的比较: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防PONV的效果相当。术后24小时内观察各组不良反应,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均未报告发生椎体外系症状。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各试验组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A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其他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诱导前或术毕缝皮时两个时间点给予托烷司琼,均能有效减少患者PONV的发生,两种给药时间对预防PONV的效果无明显影响;托烷司琼5mg是安全有效的恰当剂量。

吕建琴,潘慧,李宁[4](2013)在《针刺治疗术后恶心呕吐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在防治术后恶心呕吐(PONV)中的作用与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6月收治的1例全身麻醉下行小脑血肿清除术后出现持续性恶心呕吐症状,后辅以针刺治疗好转的病例报道,就针刺治疗对PONV的穴位选择,刺激方式,介入时间等相关研究进行复习和总结。结果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在选取中脘、足三里(双)、内关(双)穴针刺治疗3次后(30 min/次)明显减少,自诉恶心程度较前缓解,连续针灸6次后呕吐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目前有关针刺治疗PONV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

陈樱,沈卫华,陈倩茹[5](2011)在《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与阿扎司琼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术后疼痛及呕吐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术前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阿扎司琼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6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标准的Ⅰ~Ⅱ级、年龄8~14岁、择期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均采用异丙酚、芬太尼及阿曲库胺全凭静脉麻醉,根据诱导前辅助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n=20):FA组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1mg/kg+阿扎司琼0.2mg/kg;F组给予氟比洛芬酯lmg/kg+等量生理盐水;A组给予阿扎司琼0.2mg/kg+等量生理盐水,均在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观察术前、术始、术毕、术后各时点的镇痛评分(VAS)及血糖变化,并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术后咽喉部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FA组和F组术后VAS评分显着低于A组(P<0.05),术后各时点A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FA组和F组(P<0.05),FA组和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术前氟比洛芬酯与阿扎司琼联合应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既可明显改善术后疼痛又能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张莉莉[6](2010)在《联合应用止吐药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ing,PONV)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它的发生率平均为20%一30%。在腹腔镜手术后PONV发生率为5372%。病人术后因恶心呕吐而推迟出院或重新收入院,不但增加病人的负担,而且也直接影响医院的手术质量。因此PONV的预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长久以来,麻醉医生都使用单纯止吐药物来处理术后恶心呕吐。有时效果不错,有时效果并不理想。1988年以后,联合应用止吐药物在麻醉领域得以使用。两种药物联合针对两种受体,止吐效果明显增强。各种组合经实验验证止吐效果均优于单一止吐药。更重要的是二者互相降低不良反应。而对于高恶心呕吐风险的病人,两种药物联合有时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止吐效果。在国外已经提出三药联合的想法。本实验旨在研究联合应用三种止吐药物对于高恶心呕吐风险患者在预防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及对血清5-HT的影响。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均采用吸入全麻。Ⅰ组于缝皮前30分钟给予恩丹西酮0.08mg.kg-1,Ⅱ组于缝皮前30分钟给予恩丹西酮0.08mg.kg-1+地塞米松0.08mg.kg-1,Ⅲ组于缝皮前30分钟给予恩丹西酮0.08mg.kg-1+地塞米松0.08mg.kg-1+氟哌利多0.025mg.kg-1。三组病人麻醉及补液方法均相仿。结果显示:Ⅲ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Ⅰ,Ⅱ组。Ⅲ组T3血清5-HT浓度与Ⅰ,Ⅱ组比较P<0.05,有显着差别。同一组内比较,P>0.05说明各时间点的5-HT浓度与T0时无显着差别,给药后患者5-HT浓度下降,全麻腹腔镜手术应激导致恶心呕吐的可能性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药联合预防高呕吐风险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药组和两药联合组。三药联合减少了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机率,减轻患者术后痛苦。

于玲,薛富善[7](2008)在《小儿术后呕吐的预防和治疗》文中研究说明术后呕吐是麻醉后常见的副作用,也是患者对麻醉处理不满意的常见原因之一。此文简要综述小儿患者术后呕吐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顾观金[8](2007)在《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文中认为

冯昌栋,秦帆,张慧娟,杨建平[9](2006)在《术后静脉镇痛并发恶心、呕吐的防治210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21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使用不同药物配方,观察其对自控静脉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术后静脉镇痛应用氟哌利多、地塞米松、恩丹西酮或三种药物相加均可明显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其中地塞米松加恩丹西酮的效果最佳。

金珏,江维娜,于布为,郑民华[10](2005)在《地塞米松复合恩丹西酮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有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病人恶心呕吐(PONV) 的发生率在53%-72%,PONV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还可导致脱水、碱中毒和电解质失调等内环境紊乱,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麻醉前给予镇吐药可以预防 PONV的发生。具有高度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可对抗由多巴胺受体和运动导致的呕吐,并能在手术后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术前静脉注射能有效预防全

二、恩丹西酮预防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恩丹西酮预防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麻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全麻儿童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前后血糖变化的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病例入选/排除标准
        1.1.3 药品与仪器
        1.1.4 方法
    1.2 结果
        1.2.1 学龄前儿童观察结果
        1.2.2 学龄儿童观察结果
    1.3 讨论
        1.3.1 术前访视
        1.3.2 儿童斜视矫正术麻醉前用药
        1.3.3 眼心反射
        1.3.4 术前并存全身疾病
        1.3.5 术中生命体征监测
        1.3.6 儿童斜视矫正术的全麻选择与实施
        1.3.7 术后手术眼无敷料遮盖
        1.3.8 术后常见并发症
二、镇痛镇静麻醉在青春期儿童斜视矫正术中的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一般资料
        2.1.2 病例入选/排除标
        2.1.3 药品和仪器
        2.1.4 方法
    2.2 结果
        2.2.1 一般资料比较
        2.2.2 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 BIS 值比较
        2.2.3 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比较
    2.3 讨论
        2.3.1 监测下麻醉管理与镇静镇痛术
        2.3.2 唤醒麻醉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3)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仪器与药物
    3. 质量控制
    4. 麻醉方法
    5. 试验方法
    6. 观察项目
    7.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针刺治疗术后恶心呕吐一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讨论
    2.1 手术类型研究
    2.2 穴位的选择
    2.3 刺激方式的运用选择
    2.4 针刺介入时间的确定

(6)联合应用止吐药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 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恶心呕吐的生理学研究
    2.2 呕吐过程分期
    2.3 5-HT3 受体与PONV
    2.4 5-HT 与静脉全麻药的关系
    2.5 恶心呕吐相关危险因素
    2.6 目前常用止吐药及其作用机理
    2.7 如何预防PONV
    2.8 预防PONV 用药的临床进展
    2.9 术后恶心呕吐的处理
第3章 临床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麻醉方法
    3.3 药品和试剂
    3.4 主要仪器
    3.5 标本采集与测定
    3.6 术后随访
    3.7 ELISA 放免法测T_0,T_1,T_2,T_3 各点的血清5-HT 浓度
    3.8 统计学处理
第4章 结 果
第5章 讨 论
第6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0)地塞米松复合恩丹西酮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四、恩丹西酮预防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同性斜视患者全麻下斜视矫正术后并发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分析[J]. 张颖,李洁月,杨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21)
  • [2]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麻醉研究[D]. 张轶.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4)
  • [3]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观察[D]. 安玉洁.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4]针刺治疗术后恶心呕吐一例并文献复习[J]. 吕建琴,潘慧,李宁. 华西医学, 2013(11)
  • [5]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与阿扎司琼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术后疼痛及呕吐的影响[J]. 陈樱,沈卫华,陈倩茹.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05)
  • [6]联合应用止吐药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D]. 张莉莉. 吉林大学, 2010(09)
  • [7]小儿术后呕吐的预防和治疗[J]. 于玲,薛富善.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08(01)
  • [8]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J]. 顾观金. 浙江临床医学, 2007(09)
  • [9]术后静脉镇痛并发恶心、呕吐的防治210例分析[J]. 冯昌栋,秦帆,张慧娟,杨建平.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02)
  • [10]地塞米松复合恩丹西酮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效果[J]. 金珏,江维娜,于布为,郑民华.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5(12)

标签:;  ;  ;  ;  ;  

昂丹司琼预防斜视矫正后恶心呕吐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