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系统与CSCW框架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代磊[1](2013)在《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市场竞争在科技推动下不断加剧,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新产品在未经充分实验的情况下进入市场,增大了技术风险的概率和出现产品缺陷的可能性。“缺陷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多。缺陷产品的召回范围已从最早的汽车制造业逐步扩展到涉及公众安全的诸多领域。然而,尽管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通过法律明确了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但从三鹿“毒奶粉”事件和丰田召回事件来看,光依靠政府的强制召回,无法有效地应对因缺陷产品进入市场而带来的生存危机。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主动、快速召回的重要性,但如何及时捕捉到缺陷产品信息,又如何做出科学、快速的处理,这是企业普遍存在的困惑。现有的企业内部结构和职能划分导致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组织混乱,管理流程设计不合理、召回管理决策缓慢,更制约了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敏捷性。而缺陷产品召回本身存在信息流动量大、操作复杂、设计部门多、决策难度高、管理困难等特点。结合缺陷产品召回特点及现有企业内部结构情况,本文从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入手,探索将敏捷制造思想因素引入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中。从理论研究上来看,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研究更多是从政府角度出发,探究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行政性制度,而忽略了对主动召回的研究,学术界对召回模式以及实现方式的研究更少,从敏捷制造理论方向探讨企业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根据以上的研究思路,本文通过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分析了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现状,立足于缺陷产品召回的要求,综合应用敏捷制造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等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进行了科学、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以下几部分:(1)将敏捷制造思想引入召回管理流程设计中,对召回管理的流程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出了缺陷产品召回的敏捷管理流程,实现了召回管理流程的敏捷性。(2)对符合敏捷制造思想的多种备选组织结构形式进行评价,结论是虚拟组织结构模式对支持企业缺陷产品召回的敏捷性最为有效,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缺陷产品召回的敏捷管理组织结构。(3)根绝缺陷产品召回的敏捷管理流程,设计出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的系统平台,包括客户信息管理子系统、信息反馈子系统、产品缺陷分析子系统、召回预警子系统、产品追溯子系统、召回产品处理子系统、召回评价子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在缺陷产品召回过程中有效、敏捷管理。(4)文章设计了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专家打分、层级分析法选取指标并确定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本研究通过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影响企业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敏捷性问题,将敏捷制造思想引入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当中,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应对产品缺陷这一类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顾客的伤害。利用敏捷制造思想,对现有缺陷产品召回的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整合,设计出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流程,为系统深入研究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打下基础。本人还确定了虚拟型组织结构最适宜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的组织结构,为企业在缺陷产品召回时建立组织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文章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的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系统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实现对产品缺陷召回的敏捷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顾客的伤害及企业损失。以上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对理论界和实践界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曾鹏飞[2](2011)在《面向共享与交换策略的多领域协同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针对多学科领域协同产品设计过程的产品信息共享、数据一致性管理、过程互操作、多媒体支撑环境等涉及信息、数据、知识共享和交换方面的关键技术与平台系统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某型高压往复泵设计为例,对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首先对协同产品设计的概念、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细致地进行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分析,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方向,阐明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主要研究目标,并给出了论文的组织结构。(2)在多学科领域产品模型共享与交互方面,提出了基于共享产品信息模型的多学科协同设计方法。构建了一种可共享的产品信息模型及其创建与发布机制。建立了多领域协同的轻量化共享产品设计框架及其体系结构。实现了消息驱动的设计应用共享模式。基于扩展的事件驱动过程链(eEPC)图,建立了共享信息模型环境下的协同设计过程模型。提出了双令牌的基于设计优先权和排序时间的协同设计过程交互控制机制。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有限源排队系统理论完成了共享协同设计系统运行指标的分析与仿真。基于XML构建了设计信息共享的表达方法。(3)在跨企业领域协同设计过程动态数据共享与一致性管理方面,提出了基于P2P网络的协同设计过程数据一致性控制与管理方法。建立了P2P网络环境下的协同设计数据管理模型。构建了协同过程的P2P设计群组模型、设计Peers的动态管理方式和设计对等群组的交互模式。提出了一种设计数据非一致性的侦测模型,建立了基于设计约束的P2P数据更新的一致性控制。构建了基于JXTA开发平台的协同产品设计过程数据一致性管理框架体系。(4)针对群组协作环境下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与冲突消解的需求,构建了多媒体支撑的多学科协同设计环境。建立了多媒体协同环境的系统运行模式、功能体系和网络结构。描述了系统开发的结构方案设计、交互过程实时媒体流事件处理以及RTCP控制方法。完成了系统的服务器端设计、客户浏览器端设计。完成了会议系统的角色定义与管理,及其安全认证。实现了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集成,并实施了系统的测试工作。(5)在跨企业协同的过程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方面,将过程描述语言—PSL本体引入协同产品设计过程,提出了基于PSL本体的产品设计过程互操作方法。构建了设计过程的本体结构模型及其OWL描述,实现了设计过程本体与PSL本体的映射以及基于PSL参考本体的过程系统语义交换。提出了设计过程本体概念之间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基于Web服务实现了协同过程设计服务的组合与协调模式。构建了基于PSL本体的协同设计过程互操作的实现框架,以及互操作过程本体的XML映射与通信机制。(6)在综合分析现有产品设计的多领域学科耦合和跨企业协同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多学科协同产品设计过程为中心的适应性服务系统平台模式。建立了多学科协同设计的服务集成框架和设计服务组合的层次结构,分析了设计过程服务系统平台的内容与功能层次。确立了平台系统的主要内容与建设任务。完成了原型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程序开发工作,并以某型高压往复泵设计为例.,进行了应用验证。
冯雷[3](2010)在《基于网络的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了网络化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理论、支持技术及过程实施管理的问题。研究了现代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特征,分析了过程管理建模的要求,讨论了过程管理建模的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建立了支持网络协同的多视图过程管理模型。该模型适应Internet环境,支持分布式的结构方式,支持多视图的过程表达方式。研究了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在提出的过程管理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框架、过程分解和过程执行机构,并建立了系统框架的体系结构。研究了任务分解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设计了过程的执行机构,包括过程执行的状态、条件和规则。研究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支持技术。分析了分布式工作流和任务管理技术作为管理工具在产品协同开发中的协作支持作用。提出过程级分布式控制,应用分布式工作流过程建模方法建立跨企业产品开发的过程模型,同时提出将组织模型与工作流模型分开以提高工作流执行的柔性。建立了一个包括生产过程特征的任务模型,给出了表示不同层次任务的三种任务对象模型以及具体功能,并根据模型结构提出了面向子任务目标管理的协同设计任务管理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基于XML的任务管理系统。研究了系统开发中的两个关键技术。提出了异构系统数据的集成即系统过程管理信息与其它系统之间的集成和交换方法。设计了一个应用于数据交换的过程信息共享模型并应用基于线程工作的系统结构支持多用户工作模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协同产品开发的过程管理系统PCD-PMS。该系统采用网络化产品协同设计支持系统作为其运行环境,能够对协同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管理。系统基于网络环境运行,支持用户进行异地方式的分布式产品开发;系统支持基于过程集成方式的协同设计。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以某厂一个产品开发过程为例对PCD-PMS进行了应用验证,达到了研究效果。
曲巨宝[4](2009)在《基于CSCW的敏捷制造内涵及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提出了CSCW之于敏捷制造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敏捷制造的特征,提出在我国实现敏捷制造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郑军[5](2009)在《气钉枪产品开发流程重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之一,因而如何运用现代设计技术和控制管理技术,去重组产品开发流程,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开发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是制造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目的。本文在分析研究已有的企业产品开发流程成果以及PDM系统中的工作流过程管理和数据版本管理的基础上,依据业务流程再造、先进制造技术等相关理论对产品开发任务的分散以及开发活动模型、产品开发流程模型及共享模式、流程重组过程控制管理及集成交互、支持协同型的产品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将PDM中的工作流技术和版本管理技术运用于产品开发流程重组过程中的过程控制与集成方法,进而建立一个协同型的产品开发流程重组的系统环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产品开发流程重组、协同开发、PDM工作流过程管理等相关技术的现状、作用和发展趋势。研究了流程重组技术及其使能技术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2.建立了气钉枪产品的开发流程重组设计和任务描述分散原则;提出了基于协同型的产品开发任务分散以及分散过程模型;构建了开发流程活动模型和框架体系结构并提出了协同型数据共享模式;提出了多层次协同开发流程模型;建立了协同型的开发流程重组过程和气钉枪产品开发基本流程。3.分析了气钉枪重组流程的开发进程及组织形式;建立了开发流程重组过程状态转化和信息交互模式;提出了基于进程的协同型流程重组过程管理模型并通过PDM系统进行实现和应用;提出了基于PDM的产品开发项目管理过程和控制过程模型并建立了项目-过程集成模型。4.以某企业的气钉枪产品开发为例,分析企业开发流程重组的需求分析、产品数据分析;建立了流程重组PDM系统的功能需求及描述;构建了该PDM系统功能框架、设计流程和各个子系统流程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协同型的PDM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模型;完成了整个协同型的流程重组PDM系统平台相关功能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该PDM系统与整个平台、各个子系统及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的集成。最后,通过在企业的实际运行验证了该PDM系统在气钉枪产品开发流程重组过程的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对全文做了总结以及对后续工作做了展望。
雷延军[6](2008)在《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环境下,武器装备制造系统呈现出需求规模与结构不确定性、高技术集成性、平战时期需求的不均衡性、战时保障的快速供应性、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性以及军民结合性等复杂性特征。信息化战争环境下武器装备的需求特点与需求规律对其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运作方式、运作机制以及保障策略提出了全新的革命与挑战。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适应传统机械化战争的武器装备“预置储备”模式在新的需求状况下日益暴露出它的不适应性:其储备方式的静态性与刚性、运作成本的高负担性、军事目标的模糊性已不能保证国防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目标的实现。因此,产生了信息化战争对武器装备的“强需求”与现有制造系统的“弱能力”之间的矛盾,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正是为了有效的解决以上矛盾而提出来的。本文基于“大制造”概念,围绕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涵义,综合运用敏捷动员理论、快速扩散理论、协同学等理论知识,对其理论体系与支持策略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框架。提出了制造能力的概念集成模型,给出了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涵义、特点与功能。其次从制造能力储备的目标侧,着重从时间维、成本维、质量维、柔性维和数量维5个角度分析了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的目标体系。最后研究了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能力束体系,构建了包括目标侧和能力束的多维空间结构模型。研究了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机理。首先分析了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现实溯源和理论溯源;研究了美国的“能力型”储备模式、中国传统的“预置型”储备模式、以及“哑铃型”结构和“小核心、大协作”结构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需求约束机理和决策机理。研究了基于研发的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实现。研发能力是形成制造能力的强大技术基础。在国外军工企业研制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武器装备研发特点,运用松散耦合理论和细胞结构理论,提出了基于松散耦合系统的武器装备细胞式研发网络结构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松散耦合性及运作机理,该模型能够很好的提高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其次,基于供应链理念,研究了武器装备的预研技术供应链模式,给出了预研技术供应链的涵义、分析了其特征以及预研的主要内容。最后在军民一体化环境下,建立了两用能力研发网络。研究了基于两用技术流动的制造能力储备模式实现。两用技术流动是制造能力提升的“加速器”。基于流的观点,提出了两用技术流动的概念。在分析两用技术流动形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军民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基础之上的两用技术流动模式。针对两用技术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技术-市场二维矩阵模型。最后研究了两用政策实施的数学模型以及两用政策体系。研究了基于可拓制造“超网络”链的制造能力储备模式实现。可拓制造“超网络”链生产模式是形成制造能力的核心要素。结合可拓学与协同学理论,提出了可拓协同制造资源的概念,建立了武器装备可拓协同制造资源的集成模式,并给出了其可拓学选择方法。针对战时武器装备的变批量生产需求,提出了武器装备可拓制造“超网络”链结构模型,界定了该模型的内涵与特征,建立了模型的体系结构,对体系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制造能力储备模式实现的支持策略体系。制造能力储备作为国防战略的提出,其理论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需要一系列政策体系的支持。本章从武器装备的预案管理、“预备役”生产企业运行模式、以及武器装备动员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给出了解决对策。
赵海峰[7](2008)在《网络化制造模式下MES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网络化制造是在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正发生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网络化制造是制造企业各种制造活动及制造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总称,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机械制造、计算机、网络、信息、自动化、电子等)的综合学科,其理论是在协同论、系统论、信息论、模糊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MES)是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场车间管理系统优化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完善程度,因此它的研究已经成为制造业研究的热点。制造车间作为制造企业的物化中心和制造信息集散地,MES只有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时反映现场生产运作状况、资源约束、资源优化配置等实际问题,并从网络化制造模式角度描述车间信息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复杂性,体现出MES在优化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上优势,才能满足网络化制造模式的需求。因此,研究制造执行系统的控制理论和实践对于完善网络化制造平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相关项目基金的资助下,针对离散型制造企业生产车间管理特点,应用系统工程、控制理论、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调度算法等知识,研究了基于网络化制造模式下MES系统模块设计等最为基本的理论,并且采用多种先进技术,设计并开发出适于实际应用的N-MES原型系统。本论文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制造执行系统的结构特征,提出了N-MES系统概念,确定N-MES系统在网络化制造平台中的位置;设计出适于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离散型制造企业的N-MES系统结构,确定N-MES系统功能组成。(2)为了满足网络化制造实时集成要求,将嵌入式实时数据库作为一个关键技术引入N-MES系统中;对制造数据特征作定义与约束,建立ERTDBS数据库并确定数据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集成结构,从而实现N-MES系统实时集成结构的设计。(3)结合Markov调度规则、Fuzzy判断等计算方法,在离散型Hopfield神经网络决策系统基础上,建立N-MES系统动态调度结构,满足了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企业对分散的制造资源实时性、自适应性以及优化配置的要求。(4)从沈阳鼓风机厂对车间信息管理实际要求出发,以网络化制造战略发展目标作为指导思想,结合N-MES概念,在已建立的实时集成结构和动态调度结构基础上,采用Visual Studio.net、SQLServer、VRML、JavaScript等技术,设计N-MES原型系统—MESNEU.net v1.0系统。并采用软件测试工具WinRunner 8.0对其各种性能指标进行评测,经过验证,MESNEU.net v1.0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很好的实用程度。(5)通过对沈阳鼓风机厂具体生产问题的解决,演示了MESNEU.net v1.0系统各项功能的单独作用,以及各项功能之间的关系和集成使用方法,从而验证了N-MES原型系统初始设计目的,即满足实际需求又面向网络化制造先进战略发展目标。
袁永富[8](2008)在《宜宾金洋汽车零配件制造厂敏捷化策略及实践》文中认为敏捷制造是为了使企业能够在不可预测、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提高响应速度、取得竞争优势而提出的一种现代制造模式。敏捷制造的思想提出后,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纷纷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研究相关的技术并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敏捷制造被一致认为是21世纪的先进制造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敏捷制造这一先进的制造模式在我国制造业中象宜宾金洋汽车配件厂这样的企业中的实施策略。文中首先介绍了敏捷制造的起源、敏捷制造企业及其敏捷性、敏捷制造的支撑技术、动态企业联盟等技术背景。然后详细分析了金洋汽配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敏捷制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针对金洋汽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金洋汽配的敏捷化实施策略,即:企业自身必须主动的、不懈的努力,牢固地树立竞争与合作共赢并存的新观念;不断的提高其自身信息化水平与组织的敏捷性;加强员工培训与授权自制,努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等。介绍了金洋汽配敏捷化制造的实践情况,分析了实施敏捷化制造取得的成效。文中最后分析了金洋汽配敏捷化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相关对策,提出了为促进类似企业的敏捷化,应加强适应敏捷制造的现代企业间公共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国家敏捷制造网络,加强敏捷制造支撑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建立较完善的为中小型企业敏捷化实践提供支持的融资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及在全社会树立敏捷制造的思想观念等。这样,在企业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改善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敏捷性一定会得到不断地提升,最终使敏捷制造这一先进的制造模式在我国得到成功的实施,并使我国制造业在不可预测、日益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取得竞争的优势。
童一飞[9](2007)在《网格环境下的工艺准备资源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企业环境向复杂化、分散化、动态化、知识化方向的发展,网络化制造、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全球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相继出现,并在制造业领域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为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网格技术的特点与提供的新功能能够极好地吻合网络化制造系统的需求,将网格技术引入网络化制造,构建支持全球资源共享与协作的网格制造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网格框架的工艺准备系统体系结构(PPSG)及其资源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首先介绍了课题组研究的早期成果—数字化敏捷工艺准备系统(DAPPS)的总体结构、功能规划与系统特色;在分析了DAPPS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后,研究了网格技术在工艺准备系统中应用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基于网格框架的工艺准备系统(PPSG),给出了PPSG基于OGSA的六层体系结构;研究了PPSG的应用流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PPSG系统实施中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关键技术。2)研究了网格工艺准备资源的查找与定位算法。研究了网格环境下工艺准备资源的分类与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聚类的分级网格资源发现方法:在分析了工艺准备网格的小世界特性后引入小世界概念,按照资源的类别构造资源虚拟组织,并基于属性对资源进行动态聚类——根据网格QoS需求提出以复合λ值模糊聚类树为基础,资源簇内聚合度和资源簇间分离度为目标的资源聚类优化的数学模型;运用并行GA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资源聚类模型的并行GA操作流程;同时针经典遗传算法存在的“早熟”不足,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矩阵交叉方法,并以应用实例证明了该聚类方法的高效性。最后,按照资源簇中心优先、逐级扩散的查找策略在资源覆盖网内实现资源的查找与定位。3)研究了基于信息公理与粗集理论的网格资源QoS优选。结合网格环境与工艺准备资源的特点,给出了5种QoS度量的概念及其量化定义。提出了基于信息公理与粗集理论的资源模糊优选模型:利用公理设计论中的信息公理将模糊数学与香农信息论相结合对网格资源进行定量评价,以信息熵(信息含量)对资源作出评价;最后,引入粗集理论中的依赖度,利用条件属性类对决策属性类的依赖度来代替常规的权重确定方法。4)研究了基于QoS的网格工艺准备资源经济调度。分析了网格资源管理体系结构的特点及基于经济模型进行资源管理的优点;研究了基于经济模式的网格工艺准备资源分配模型,将资源分配问题分为确定各类资源的均衡价格、根据资源价格及各自策略实现有效的资源分配与调度两个子问题;提出了基于QoS的网格工艺准备资源调度模型与算法,基于经济学原理研究了网格资源价格与需求的动态调整与确定,从而使得资源请求者与资源拥有者的效用最大化。5)研究了基于资源预测的网格工艺准备资源预留机制。提出了在资源预留请求时考虑资源性能与任务时间特性的预测,建立了预测任务起始时间与持续时间的预测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残差GM(1,1)模型进行资源性能的预测;同时基于资源性能的预测,结合知识推理,研究了任务时间特性的预测。最后,提出了基于预测的工艺准备资源预留、接纳与响应控制算法,提高网格系统的服务质量。6)初步研究了基于STEP AP214的工艺特征提取以及PPSG系统实施的安全机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网格框架的工艺准备资源管理系统。本文最后介绍了该原型系统的实现环境及实现方法。
杨雪春[10](2007)在《虚拟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虚拟制造的基本概念,虚拟制造的核心技术,以及虚拟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创新。
二、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系统与CSCW框架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系统与CSCW框架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与敏捷制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产品管理相关理论 |
2.1.1 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 |
2.1.2 产品管理的目标 |
2.2 危机管理相关理论 |
2.2.1 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 |
2.2.2 危机管理的主要学派 |
2.2.3 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
2.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3.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主要学派 |
2.3.2 企业社会责任的类型 |
2.3.3 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因 |
2.4 敏捷制造理论 |
2.4.1 敏捷制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
2.4.2 敏捷制造理论的主要学派 |
2.4.3 敏捷制造理论的主要特征 |
第3章 企业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现状分析 |
3.1 国外发达国家制造业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现状 |
3.1.1 国外发达国家汽车召回管理制度 |
3.1.2 国外缺陷产品召回主要管理过程 |
3.1.3 国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成功经验 |
3.2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现状 |
3.2.1 我国缺陷产品管理的起步与发展 |
3.2.2 我国汽车召回管理制度 |
3.2.3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缺陷产品召回的敏捷管理流程构建 |
4.1 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流程构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1.1 必要性分析 |
4.1.2 可行性分析 |
4.2 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流程设计的方法 |
4.2.1 方法介绍 |
4.2.2 方法的主要特点 |
4.3 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流程的设计 |
4.3.1 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流程的顶层设计 |
4.3.2 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流程的阶段设计 |
4.3.3 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流程的综合设计 |
4.4 支持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流程构建的主要技术 |
4.4.1 信息服务技术 |
4.4.2 敏捷管理技术 |
4.4.3 敏捷设计技术 |
4.4.4 可重组和可重用的制造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 |
5.1 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的备选组织结构类型 |
5.1.1 古典组织结构 |
5.1.2 现代组织结构 |
5.1.3 新兴组织结构 |
5.2 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及依据 |
5.2.1 组织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
5.2.2 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 |
5.3 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的组织结构评价 |
5.3.1 评价方法的设计 |
5.3.2 评价数据的收集 |
5.3.3 评价结果的分析 |
5.4 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的具体组织结构设计 |
5.4.1 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 |
5.4.2 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组织设计的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
6.1 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开发 |
6.1.1 评价指标体系开发的原则 |
6.1.2 评价指标体系开发的方法 |
6.2 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 |
6.2.1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的选取 |
6.2.2 指标权重的主客观赋值原理及步骤 |
6.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 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的确定 |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6.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主要步骤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的系统设计 |
7.1 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7.2 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
7.3 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
7.3.1 客户信息管理子系统 |
7.3.2 信息反馈子系统 |
7.3.3 产品缺陷分析子系统 |
7.3.4 召回预警子系统 |
7.3.5 产品追溯子系统 |
7.3.6 召回产品处理子系统 |
7.3.7 召回评价子系统 |
7.4 数据库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贡献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面向共享与交换策略的多领域协同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协同产品设计 |
1.2.1 CAD技术的发展 |
1.2.2 协同产品设计产生的背景 |
1.2.3 协同产品设计的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课题来源与选题意义 |
1.4.1 课题来源 |
1.4.2 选题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协同设计模型共享与交互 |
2.1 多领域协同产品设计需求 |
2.2 多学科协同模式下的产品信息共享模型 |
2.2.1 共享产品模型视图 |
2.2.2 共享信息模型文件格式—.3D |
2.2.3 共享信息模型的创建与发布 |
2.3 基于共享信息模型的协同设计框架及其体系结构 |
2.4 设计信息共享的消息驱动模式 |
2.5 协同设计过程建模与交互控制 |
2.5.1 基于共享信息模型的设计过程建模及其环境定义 |
2.5.2 共享模型的交互过程控制 |
2.5.3 设计请求的冲突消解 |
2.6 协同过程共享设计信息的表达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P2P网络的设计数据一致性 |
3.1 P2P网络 |
3.1.1 P2P定义及特点 |
3.1.2 P2P网络的应用 |
3.1.3 JXTA—开放式P2P开发平台 |
3.2 基于P2P的设计过程数据管理 |
3.2.1 基于P2P环境的协同产品设计 |
3.2.2 P2P环境下的协同设计数据管理 |
3.2.3 P2P协同设计数据管理模型 |
3.3 协同设计的P2P群组建模 |
3.4 基于P2P的协同设计数据一致性控制 |
3.4.1 设计数据非一致性检测 |
3.4.2 P2P数据更新控制方法 |
3.4.3 基于设计约束的P2P数据更新 |
3.4.4 基于设计约束的数据更新一致性控制 |
3.5 基于JXTA的协同设计数据一致性管理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时协同过程的多媒体支撑环境 |
4.1 CSCW与协同设计多媒体支撑环境 |
4.2 基于Java的多媒体应用技术 |
4.2.1 流媒体传输与控制技术 |
4.2.2 Java媒体框架技术 |
4.2.3 组播技术 |
4.3 多媒体实时协同支撑环境的体系构建 |
4.3.1 多媒体交互模式与体系结构设计 |
4.3.2 系统开发方案设计 |
4.3.3 实时媒体流的传输 |
4.3.4 基于RTCP的媒体流控制 |
4.3.5 服务器端设计 |
4.3.6 客户浏览器端设计 |
4.4 多媒体支撑环境的安全性 |
4.4.1 交互过程角色定义与管理 |
4.4.2 系统程序模块的安全认证 |
4.5 多媒体支撑系统与PDM系统的集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同产品设计的过程互操作 |
5.1 企业协同与互操作 |
5.1.1 互操作的定义 |
5.1.2 集成与互操作 |
5.2 协同产品设计的互操作 |
5.2.1 协同产品设计的互操作需求 |
5.2.2 面向互操作的协同设计过程模式 |
5.3 基于本体论的过程描述 |
5.3.1 过程描述语言——PSL |
5.3.2 PSL核心 |
5.3.3 PSL扩展 |
5.3.4 基于PSL的过程本体语义交换方法 |
5.4 基于PSL本体的协同设计过程建模 |
5.5 设计过程本体的语义相似性 |
5.5.1 设计过程本体映射发现 |
5.5.2 设计过程本体概念相似性 |
5.6 基于Web服务的协同设计过程组合与协调 |
5.6.1 Web服务技术 |
5.6.2 面向服务的协同产品设计过程 |
5.7 协同设计过程的互操作框架 |
5.8 过程本体的XML映射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学科协同的适应性设计过程服务平台 |
6.1 多学科协同的适应性设计过程服务体系 |
6.2 适应性服务组合的结构层次 |
6.3 适应性服务平台的目标与任务 |
6.3.1 多学科协同设计与优化环境 |
6.3.2 设计过程互操作服务 |
6.3.3 多学科协同过程数据服务 |
6.3.4 设计过程的知识服务 |
6.4 原型系统开发与应用实例 |
6.4.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6.4.2 应用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获奖情况 |
(3)基于网络的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传统产品开发模式 |
1.3 现代产品开发特点 |
1.3.1 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
1.3.2 制造业产品开发过程特点 |
1.4 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中的难点 |
1.5 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概述 |
1.5.1 产品协同开发需求背景 |
1.5.2 产品协同开发支持系统 |
1.6 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技术 |
1.6.1 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的概念 |
1.6.2 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第2章 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建模方法 |
2.1 产品开发模式分析 |
2.2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特点 |
2.3 产品开发过程管理建模的要求 |
2.4 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相关理论和技术 |
2.5 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的相关技术 |
2.5.1 工作流管理技术 |
2.5.2 产品数据管理技术 |
2.5.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CSCW) |
2.6 协同产品开发的过程管理模型的建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布式工作流在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
3.1 网络化运行支持系统 |
3.2 分布式工作流 |
3.3 产品协同开发过程中工作流过程建模 |
3.4 分布式过程建模 |
3.5 分布式工作流建模和执行的基础 |
3.6 工作流执行服务的发布 |
3.7 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的组织模型 |
3.8 开发过程建模实例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任务管理的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技术 |
4.1 基于任务管理的过程集成 |
4.2 任务管理模型 |
4.3 任务管理系统支持技术 |
4.4 任务管理系统设计 |
4.5 任务管理系统的实现 |
4.6 应用示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5.1 协同开发过程管理系统框架 |
5.1.1 协同开发过程管理系统框架的特点 |
5.1.2 协同开发过程管理系统过程管理框架 |
5.1.3 协同开发过程管理系统框架结构 |
5.1.4 协同开发过程管理系统框架体系结构 |
5.1.5 协同开发过程管理系统框架网络体系结构 |
5.2 协同开发过程分解模块 |
5.2.1 产品开发过程的要素 |
5.2.2 任务分解的原则、方法和流程 |
5.3 协同过程执行机构 |
5.3.1 协同过程的执行状态 |
5.3.2 协同过程的执行条件 |
5.3.3 协同过程的执行规则 |
5.4 协同过程管理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
5.4.1 数据集成技术 |
5.4.2 协同过程数据同步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
6.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6.1.1 系统建模 |
6.1.2 系统功能视图 |
6.1.3 系统数据视图 |
6.2 系统技术路线 |
6.2.1 系统分布式体系实现机制 |
6.3 系统开发难点 |
6.3.1 数据支持技术 |
6.3.2 用户权限验证 |
6.4 系统开发应用 |
6.4.1 系统安装 |
6.4.2 系统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1.1 主要工作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4)基于CSCW的敏捷制造内涵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1. CSCW的概念 |
2. 敏捷制造的概念 |
二、CSCW是敏捷制造的关键技术 |
三、敏捷制造内涵 |
1. 企业信息网 |
2. 虚拟制造 |
3. 敏捷制造的特征 |
四、我国制造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
1. 我国制造业现状 |
2. 发展对策 |
五、结论 |
(5)气钉枪产品开发流程重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依托项目及背景 |
1.2 产品开发流程重组技术研究意义 |
1.2.1 气动工具简介 |
1.2.2 产品开发流程重组技术研究意义 |
1.3 相关技术研究及应用状况 |
1.3.1 开发流程重组技术研究现状 |
1.3.2 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DM)研究现状 |
1.3.3 协同开发及其过程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产品开发流程重组理论与相关技术研究 |
2.1 企业产品开发业务流程重组(BPR)理论 |
2.2 产品开发任务分散方法 |
2.3 产品开发工作流技术及模型 |
2.4 协同型产品开发及其过程建模技术 |
2.4.1 现代设计技术方法 |
2.4.2 协同型的产品开发流程技术 |
2.4.3 PDM在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
2.4.4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及功能流 |
2.5 产品开发数据管理技术 |
2.5.1 面向对象的产品数据管理(PDM)建模技术 |
2.5.2 PDM系统下工作流的管理模式 |
2.5.3 产品数据管理(PDM)与业务流程重组(BPR)技术 |
2.6 项目管理技术 |
2.7 小结 |
第3章 分散协同型的产品开发流程重组设计研究 |
3.1 产品开发流程重组设计原则 |
3.2 产品开发任务描述及分散原则 |
3.2.1 产品开发任务描述 |
3.2.2 产品开发任务分散原则 |
3.3 基于协同型的功能流产品开发任务分散模型 |
3.3.1 产品功能模块分散模型 |
3.3.2 产品结构单元的建立 |
3.3.3 基于协同型的产品开发任务分散过程模型 |
3.3.4 产品开发任务优化分解结果判定模型 |
3.4 产品开发流程活动建模 |
3.4.1 产品开发任务流程建模 |
3.4.2 产品开发流程活动模型 |
3.4.3 产品开发工作流程的框架体系结构 |
3.5 多层次协同型开发流程模型 |
3.5.1 协同型数据共享模式 |
3.5.2 多层次协同型开发流程模型 |
3.6 基于PDM的气钉枪产品开发流程重组设计 |
3.6.1 气钉枪产品功能模块结构分散规划 |
3.6.2 气钉枪各个组件、零部件分散设计 |
3.6.3 基于协同型的气钉枪开发流程重组 |
3.6.4 气钉枪产品子系统开发流程重组 |
3.7 小结 |
第4章 产品开发流程重组过程控制模型及集成研究 |
4.1 产品开发进程的定义及组织形式 |
4.2 产品开发流程重组过程状态及信息交互 |
4.2.1 产品开发流程重组过程中状态模型 |
4.2.2 基于功能流的产品开发过程及其集成 |
4.2.3 基于并行递进模式的过程间信息交互 |
4.3 基于进程的协同型流程重组过程管理模型 |
4.3.1 产品开发流程重组过程管理集成结构 |
4.3.2 产品开发任务分配及优化模型 |
4.3.3 基于进程的过程管理模型 |
4.4 协同型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模型及其集成 |
4.4.1 项目定义及项目协调 |
4.4.2 并行协同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体系结构 |
4.4.3 开发过程协同型设计模式 |
4.4.4 基于活动控制关系模型及集成模型 |
4.5 面向气钉枪开发流程的PDM控制管理模型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PDM的气钉枪开发流程重组设计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
5.1 基于PDM的气钉枪开发流重组设计平台的原则及功能描述 |
5.1.1 企业需求及信息化建设要求 |
5.1.2 流程重组PDM系统设计原则 |
5.1.3 流程重组PDM系统功能需求及描述 |
5.2 系统功能框架及子系统流程设计 |
5.2.1 系统的功能框架及设计流程 |
5.2.2 子系统的流程规划设计 |
5.3 气钉枪产品开发流程重组的实现 |
5.3.1 气钉枪产品开发相关数据定义 |
5.3.2 PDM系统平台的接口设计 |
5.3.3 PDM系统平台的集成及数据交互 |
5.3.4 流程重组PDM系统运行实例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6)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课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生产动员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两用技术转移理论研究现状 |
1.3.3 制造能力储备理论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框架体系 |
2.1 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
2.1.1 生产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
2.1.2 制造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
2.1.3 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
2.2 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特点 |
2.2.1 动态性 |
2.2.2 网络系统性 |
2.2.3 协同性 |
2.2.4 应变性 |
2.3 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功能 |
2.3.1 资源集成功能 |
2.3.2 协调功能 |
2.3.3 威慑功能 |
2.3.4 技术溢出功能 |
2.4 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目标侧 |
2.4.1 时间维 |
2.4.2 成本维 |
2.4.3 质量维 |
2.4.4 数量维 |
2.4.5 柔性维 |
2.5 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能力束 |
2.5.1 研发能力 |
2.5.2 两用技术流动能力 |
2.5.3 快速变批量生产能力 |
2.5.4 协同管理能力 |
2.6 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框架 |
2.6.1 制造能力储备多维框架结构 |
2.6.2 研发与生产协作配套关系 |
2.6.3 技术流动与研发生产协同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构建机理 |
3.1 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溯源 |
3.1.1 现实溯源 |
3.1.2 理论溯源 |
3.2 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需求机理 |
3.2.1 信息化战争需求 |
3.2.2 国防战略需求 |
3.2.3 面向台海战争的武器装备需求 |
3.3 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约束机理 |
3.3.1 体制机制约束 |
3.3.2 资源力约束 |
3.3.3 经济力约束 |
3.3.4 规律性双重约束 |
3.4 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构建规划机理 |
3.4.1 制造能力储备需求分析 |
3.4.2 制造能力储备目标设定 |
3.4.3 目前制造能力评估 |
3.4.4 制造能力缺口分析 |
3.4.5 制造能力储备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研发的制造能力储备模式实现 |
4.1 武器装备研发概述 |
4.1.1 武器装备研发活动特点 |
4.1.2 国外武器装备研发特点 |
4.1.3 中国武器装备研发特点 |
4.2 基于松散耦合的武器装备细胞式研发网络 |
4.2.1 松散耦合系统概念模型 |
4.2.2 细胞式研发网络结构模型 |
4.2.3 细胞式网络结构的松散耦合性 |
4.2.4 细胞网络结构耦合机理 |
4.3 武器装备预研技术供应链 |
4.3.1 武器装备预研技术供应链涵义 |
4.3.2 预研技术供应链特征 |
4.3.3 美军武器装备预研的主要内容 |
4.4 两用能力研发网络 |
4.4.1 两用能力研发网络涵义 |
4.4.2 两用能力研发类型 |
4.4.3 武器装备研发能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两用技术流动的制造能力储备模式实现 |
5.1 两用技术与两用技术流动能力 |
5.1.1 两用技术概念 |
5.1.2 两用技术流动概念 |
5.1.3 两用技术储备与制造能力储备的关系 |
5.2 两用技术流动模式 |
5.2.1 Yong-Tae Park 的技术流动模式分类 |
5.2.2 Hai Zhuge 的技术流动模式分类 |
5.2.3 两用技术流动的空间路径模式 |
5.2.4 基于军民协同国家创新体系的两用技术流动模式 |
5.3 两用技术流动的技术-市场二维矩阵模型 |
5.3.1 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的差异性溯源 |
5.3.2 技术-市场二维矩阵模型 |
5.4 两用政策模型与两用政策体系 |
5.4.1 两用政策涵义 |
5.4.2 两用政策适用的条件和原则 |
5.4.3 两用政策体系 |
5.5 两用技术流动的案例分析 |
5.5.1 两用技术流动过程 |
5.5.2 两用技术流动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可拓制造“超网络”链的制造能力储备模式实现 |
6.1 可拓协同制造资源观 |
6.1.1 可拓协同制造资源涵义 |
6.1.2 可拓协同制造资源的多维度 |
6.1.3 可拓协同制造资源集成 |
6.1.4 可拓协同制造资源的可拓学选择方法 |
6.2 可拓制造“超网络”链生产模式 |
6.2.1 可拓制造“超网络”链结构模型 |
6.2.2 可拓制造能力单元的可拓模式 |
6.2.3 可拓制造能力单元的RKCQ 流模型 |
6.2.4 可拓制造能力扩散域 |
6.3 可拓制造“超网络”链体系结构 |
6.3.1 核心理念层 |
6.3.2 过程层 |
6.3.3 使能技术层 |
6.3.4 环境需求层 |
6.4 案例分析 |
6.4.1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简介 |
6.4.2 生产协作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运作策略 |
7.1 构建制造能力储备的预案管理系统 |
7.2 武器装备“预备役”生产企业运行方式 |
7.2.1 “预备役”生产企业的概念 |
7.2.2 “预备役”生产企业运作策略 |
7.3 两用技术储备策略与方式 |
7.3.1 建立两用技术流动的体制机制 |
7.3.2 大力发展两用高技术园区 |
7.3.3 两用技术储备管理方式 |
7.4 制造能力储备快速转换的支持策略 |
7.4.1 构建制造能力储备敏捷转换链 |
7.4.2 加强制造能力储备主体协调管理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网络化制造模式下MES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网络化制造发展现状研究与分析 |
1.1.1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企业生产特征 |
1.1.2 国外网络化制造发展研究 |
1.1.3 国内网络化制造发展现状 |
1.1.4 国内网络化制造发展遇到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2 制造执行系统(MES)现状研究与分析 |
1.2.1 制造执行系统(MES)基本概念 |
1.2.2 国外MES发展概况 |
1.2.3 国内MES发展概况 |
1.2.4 制造执行系统(MES)主要功能与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意义、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1.3.2 课题来源 |
1.3.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N-MES系统结构研究与建立 |
2.1 引言 |
2.2 网络化制造车间生产管理模式发展研究 |
2.2.1 车间管理模式发展研究 |
2.2.2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车间管理特征 |
2.3 N-MES系统定位及概念建立 |
2.3.1 N-MES系统在企业信息建设中的定位 |
2.3.2 N-MES概念建立 |
2.4 N-MES系统结构建立 |
2.4.1 背景企业网络结构 |
2.4.2 N-MES系统结构的建立 |
2.4.3 N-MES系统功能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N-MES系统实时集成结构研究与设计 |
3.1 引言 |
3.2 嵌入式系统在N-MES系统应用研究 |
3.2.1 嵌入式实时数据库研究 |
3.2.2 N-MES系统实时集成要求 |
3.3 N-MES系统实时集成结构设计 |
3.3.1 背景企业制造数据特点研究 |
3.3.2 设计嵌入式实时数据库 |
3.3.3 实时数据的传输 |
3.4 N-MES系统数据实时集成 |
3.4.1 制造过程数据流分解 |
3.4.2 设计数据集成流程 |
3.4.3 设计实时集成序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N-MES系统动态调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
4.1 引言 |
4.2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动态调度结构设计 |
4.2.1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离散型企业生产特征 |
4.2.2 建立动态调度结构 |
4.2.3 确定调度数学算法 |
4.3 面向用户的时间性能调度标准计算 |
4.3.1 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工件生产响应时间计算 |
4.3.2 工件生产时间与完成时间计算 |
4.3.3 针对时间参数的调度仿真计算 |
4.4 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调度方案综合决策设计 |
4.4.1 设计综合决策结构 |
4.4.2 自适应控制结构部分设计 |
4.4.3 调度方案多目标优化选择计算 |
4.5 N-MES系统动态调度模型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
4.5.1 仿真计算结果 |
4.5.2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N-MES原型系统开发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N-MES原型系统开发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
5.2.1 背景企业对N-MES系统需求分析 |
5.2.2 可行性研究 |
5.3 系统功能设计 |
5.3.1 系统运行环境 |
5.3.2 实现功能目标 |
5.4 MES~(NEU).NET v1.0系统结构设计 |
5.4.1 系统结构设计 |
5.4.2 数据库与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5.5 MES~(NEU).NET v1.0系统测试 |
5.5.1 设计测试流程 |
5.5.2 设计测试内容 |
5.5.3 确定测试软件 |
5.5.4 MES~(NEU).net v1.0测试结果 |
5.6 MES~(NEU).NET v1.0系统功能介绍 |
5.6.1 MES~(NEU).net v1.0系统应用环境 |
5.6.2 在线生产调度子系统 |
5.6.3 实时生产数据子系统 |
5.6.4 产品生产信息子系统 |
5.6.5 系统管理子系统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证明材料 |
(8)宜宾金洋汽车零配件制造厂敏捷化策略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敏捷制造的内涵与外延 |
2.1 敏捷制造提出的背景及其概念 |
2.1.1 敏捷制造提出的背景 |
2.1.2 敏捷制造的概念及其哲理 |
2.1.3 敏捷制造的特点 |
2.2 敏捷制造对制造业的影响 |
2.3 敏捷制造企业 |
2.3.1 敏捷制造企业的概念 |
2.3.2 企业的敏捷性 |
2.3.3 敏捷制造企业的组织运行模式 |
2.3.4 敏捷企业的主要工作方式——并行工程(CE)和协同工作 |
第三章 敏捷制造的支撑技术与动态企业联盟 |
3.1 敏捷制造的支撑技术 |
3.1.1 先进的信息网络基础结构及支持敏捷制造的技术信息集成系统 |
3.1.2 国家敏捷制造网 |
3.1.3 异地并行工程设计技术 |
3.1.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3.1.5 敏捷车间系统 |
3.1.6 虚拟制造技术 |
3.1.7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
3.2 动态企业联盟 |
3.2.1 动态联盟的概念 |
3.2.2 动态联盟的特征 |
3.2.3 动态联盟的建立 |
第四章 金洋汽配实施敏捷化的背景及必要性 |
4.1 金洋汽配实施敏捷化的背景 |
4.1.1 实施敏捷化前企业的基本情况 |
4.1.2 面临的竞争环境 |
4.1.3 存在的问题 |
4.2 金洋汽配实施敏捷化的必要性 |
4.3 在金洋汽配实施敏捷化的可行性 |
第五章 金洋汽配敏捷化的策略 |
5.1 实施敏捷化的总体规划 |
5.2 合作与共赢现代观念的树立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
5.3 正确敏捷化思想观念的树立 |
5.4 内部组织结构敏捷性的提高 |
5.5 企业信息化水平与竞争能力的提高 |
5.6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
5.7 员工素质的提高与授权自治 |
5.8 加强与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
第六章 金洋汽配的敏捷化实践 |
6.1 敏捷化规划及思想观念的转变 |
6.2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
6.2.1 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前的信息化情况 |
6.2.2 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实施 |
6.2.3 信息化系统结构 |
6.3 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与组织结构的优化 |
6.4 先进技术与管理思想的应用 |
6.5 运用敏捷制造的思想,加强与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
6.6 员工素质的提高 |
6.7 实施敏捷化以来取得的绩效 |
6.8 实施敏捷化以来的成功经验分析 |
第七章 金洋汽配敏捷化实践遇到的问题及思考 |
7.1 现代企业间信息化环境的建设 |
7.1.1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
7.1.2 国家敏捷制造网络的建立 |
7.2 敏捷制造支撑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
7.3 全民素质的提高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
7.4 全员敏捷制造思想观念的培育 |
7.5 有利于中小企业敏捷化的融资体系的建立 |
7.6 进一步提高金洋汽配敏捷性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网格环境下的工艺准备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背景 |
1.2.1 制造业背景 |
1.2.2 网格技术 |
1.2.3 网格模式下的制造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工艺准备技术研究 |
1.3.2 网格体系结构研究 |
1.3.3 网格资源管理研究 |
1.4 课题来源、意义及本文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选题意义 |
1.4.3 本文主要内容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2 基于网格框架的工艺准备系统体系结构 |
2.1 引言 |
2.2 数字化敏捷工艺准备系统研究 |
2.2.1 数字化敏捷工艺准备的概念 |
2.2.2 数字化敏捷工艺准备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功能规划 |
2.3 网格技术在工艺准备研究中应用的需求分析 |
2.4 基于网格的工艺准备系统体系结构 |
2.4.1 基于网格的工艺准备系统功能目标 |
2.4.2 开放网格服务 |
2.4.3 PPSG体系结构 |
2.4.4 PPSG应用流程 |
2.5 工艺准备网格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关键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3 网格工艺准备资源的查找与定位算法 |
3.1 引言 |
3.2 工艺准备资源信息管理 |
3.2.1 工艺准备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
3.2.2 工艺准备资源的描述 |
3.3 基于资源聚类的网格工艺准备资源发现研究 |
3.3.1 工艺准备网格的小世界效应 |
3.3.2 基本术语定义 |
3.3.3 基于属性的资源动态聚类方法 |
3.3.4 基于资源聚类的网格工艺准备资源发现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信息公理与粗集理论的网格资源QoS优选研究 |
4.1 引言 |
4.2 优选方法与网格服务的QoS量化 |
4.3 模糊公理设计法的基本原理 |
4.3.1 公理设计原理 |
4.3.2 多属性模糊公理设计方法 |
4.4 基于粗集理论的属性指标权重求解 |
4.4.1 粗集理论原理 |
4.4.2 基于粗集理论的权重求解 |
4.5 基于信息公理与粗集理论的网格资源QoS优选过程 |
4.6 应用实例 |
4.6.1 模糊公理设计的优选 |
4.6.2 加权模糊公理设计的优选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QoS的网格工艺准备资源经济调度 |
5.1 引言 |
5.2 网格资源管理相关研究 |
5.2.1 网格资源管理的目的与功能 |
5.2.2 网格资源管理模型 |
5.3 基于经济模式的网格工艺准备资源分配 |
5.4 基于QoS的网格工艺准备资源调度模型 |
5.5 基于QoS的网格工艺准备资源经济调度算法 |
5.5.1 基本符号 |
5.5.2 优化数学模型 |
5.5.3 各层效用函数及其优化 |
5.5.4 价格与需求调整 |
5.5.5 网格工艺准备资源经济调度算法 |
5.6 优化算法仿真与实验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资源预测的网格工艺准备资源预留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资源预测与预留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
6.2.1 工艺准备资源预留研究的必要性 |
6.2.2 资源预测研究的必要性 |
6.3 资源预测模型的建立 |
6.4 基于改进残差GM(1,1)的资源性能预测 |
6.4.1 改进残差GM(1,1)模型 |
6.4.2 周期外延模型的建立 |
6.4.3 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 |
6.5 基于资源预测的工艺准备资源预留、接纳与响应控制 |
6.6 研究算法仿真与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其他相关技术及原型系统开发 |
7.1 引言 |
7.2 基于工艺信息提取的工艺规划 |
7.2.1 基于STEP AP214的特征提取 |
7.2.2 技术特征的提取 |
7.3 面向任务生命周期的网格系统的安全机制研究 |
7.3.1 网格系统安全需求 |
7.3.2 网格系统安全策略 |
7.3.3 网格系统安全问题与挑战 |
7.3.4 已有技术研究 |
7.3.5 网格系统安全实施 |
7.4 原型系统的开发 |
7.4.1 工艺准备项目的管理 |
7.4.2 PPSG中工艺准备资源的管理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一、发表论文情况 |
二、参加科研情况 |
四、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系统与CSCW框架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缺陷产品召回敏捷管理研究[D]. 代磊. 吉林大学, 2013(05)
- [2]面向共享与交换策略的多领域协同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曾鹏飞. 东北大学, 2011(07)
- [3]基于网络的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 冯雷. 吉林大学, 2010(08)
- [4]基于CSCW的敏捷制造内涵及发展研究[J]. 曲巨宝.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05)
- [5]气钉枪产品开发流程重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郑军.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2)
- [6]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研究[D]. 雷延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02)
- [7]网络化制造模式下MES系统研究与实现[D]. 赵海峰. 东北大学, 2008(06)
- [8]宜宾金洋汽车零配件制造厂敏捷化策略及实践[D]. 袁永富.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4)
- [9]网格环境下的工艺准备资源管理研究[D]. 童一飞. 南京理工大学, 2007(11)
- [10]虚拟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创新[A]. 杨雪春. 第三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