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后主要农产品关税配额数量(万吨)(论文文献综述)
吴庆君[1](2020)在《中国棉花进口双关税政策效果评价与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农产品贸易被纳入WTO谈判议程以来,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就成为谈判的重要内容。自2005年5月起,我国对进口棉花实行双关税政策,即89.4万吨税率为1%的关税配额加一定数量的滑准税配额,对配额外棉花征收40%的固定关税。由于我国棉花长期供不应求,且进口数量往往超出配额量,仅从经济学角度考虑,有学者指出关税配额和滑准税并非有效率的政策工具,应该彻底取消。近年来我国棉花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国家加大了对棉花生产者的支持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补贴保障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生产;二是棉花产业发展从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确立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在国内补贴背景下,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使棉花及相关产业在开放经济环境中受益,从而增加国家整体经济福利,这对完善我国棉花贸易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本文分别利用质性访谈法和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对我国棉花进口关税政策的效果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并对我囯棉花关税政策优化方向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双关税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我国棉花生产成本的上涨,因此不能很好的实现稳定国内棉花生产、保障棉农收益的既定目标;滑准税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低质低效的棉花生产。第二,双关税政策的效果受国内支持政策的影响显着。双关税政策执行之初有效抑制了棉花的大量进口,平抑了棉花市场价格波动,还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棉花进口结构和国内棉花资源配置。但是随着国内棉花支持政策的调整,双关税政策产生了一系列负效应,这种负效应在国内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时期最为严重。第三,在目标价格补贴时期,双关税政策发挥了较好的政策效果。目标价格补贴保障了棉农收益,同时国内棉花价格形成回归市场,这一时期的双关税政策有效平衡了棉农和纺织企业的利益,既让纺织企业获得较低税率的进口棉花以保障生产,又限制了棉花大量进口。第四,双关税政策的调整要视目标价格补贴标准而定。首先确定引导棉花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合理目标价格,并以此锚定关税税率的上限,然后以追求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为目标优化双关税政策。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短期内可以继续保留双关税政策,适当降低滑准税税率。按照WTO规则要求制定合理的目标价格,并以此作为确定滑准税率上限的前提;长期内逐步取消双关税政策,实行单一、透明的关税政策。第二,完善棉花调控政策体系,优化政策组合配置,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棉花价格形成机制,强化对价格风险预防和监控。第三,推进国内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产棉花竞争力;同时努力改善贸易环境,拓宽进口渠道,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
王赟[2](2020)在《我国粮食关税配额政策调整的影响研究 ——以玉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粮食是我国开展一切生产生活的根本。粮食安全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还关系着经济稳定和社会平稳。因此,保障粮食安全是保障国泰民安的重中之重。关税配额政策是国际上流行的贸易保护工具,我国粮食关税配额政策的实行和调整影响着粮食贸易,也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国内粮食的生产和消费。研究我国粮食关税配额政策的影响机制,不仅有利于为我国稳定粮食市场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我国粮食市场的良好发展,也有利于我国未来面临国际压力时能够更加从容有效地进行应对。本文首先从国外形势环境、国内市场现状和WTO的相关政策及谈判进展分析了我国现行粮食关税配额政策面临的形势环境;接着,梳理了我国粮食关税配额的执行现状,并与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从关税配额政策的理论影响机制出发,以玉米为例,将GTAP模型重新进行国家和部门归类,并设置模拟方案模拟了玉米降低关税后,玉米及相关产业在价格、产出、需求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在GTAP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将玉米主产省归类为四大产区,并建立了供给反应模型及消费函数,对各地区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我国粮食配额规模目前仍有不小的可利用空间。二、现阶段中美矛盾一再升级,美国已经将焦点对准到了我国的关税配额政策上,且国内粮食价格倒挂、粮食生产稳定但增长乏力、国内消费增长将使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排除进一步放开关税配额政策的可能。三、当我国玉米进口关税降低时,相对于其他农产品及国外玉米市场,国内玉米市场受冲击最大。在进口低价玉米的冲击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下跌,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导致玉米产出下降。玉米价格的降低导致了玉米需求、玉米相关行业的产出和需求增加,玉米出口国的玉米价格和产量也相应增加。四、从玉米主要产区来看,当玉米价格下降时,玉米产区的种植面积将会减少,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增加,并且对玉米价格越敏感的地区,在玉米关税税率降低时,生产和消费受到的影响最大,其中西北产区在玉米种植面积上受影响最大,北部产区在玉米消费上受影响最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从优化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稳定粮食生产,谨慎开放玉米市场、增强玉米进口有序性,理清市场准入底线、坚守农业谈判立场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杨伟[3](2020)在《“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战略对接,产能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随着我国近年农业发展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单位农产品产出效益下降,依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农业产能合作,成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的重要手段。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与我国农业资源要素互补性强,双边政治外交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农业合作发展早、群众基础好,中俄之间的农业产能合作具备了良好的政治互信基础和经济要素互补性。据此,本文在“一带一路”视域下,以“国际合作的市场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利益驱动背后的‘成本—效益’相互作用”为研究范式,通过对我国与俄罗斯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运用相关实证和规范分析方法,对中俄农业产能合作进行了研究。其中,基于比较优势互补和竞争优势相互作用,为中俄农业产能合作背后的贸易和产业转移提供了动力,而基于生产要素流动不及时带来的调整成本和客观的贸易环境所引致的贸易成本,共同对中俄农业产能合作形成成本约束。研究发现,中俄农业贸易和产业转移潜力巨大,但受到明显的调整成本和贸易成本阻滞,并存在显着的农产品贸易转移效应。但整体看,通过对动力和成本两个方面的研究,结合中俄双边农业合作的客观需求,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应尽量降低双边农业合作的成本阻滞,充分释放双边农业合作潜力,达成双边农业合作的双赢局面。最后提出通过加紧对俄农业合作规划定位、促进对俄农业合作服务升级,在打造“中俄双边农业跨境产业链”的基础上,提高整合水平,获得成本节约和协同效应,达成中俄农业产能合作价值链升级、效益提升。
朱晶,李天祥,林大燕[4](2018)在《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问题挑战与政策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世界市场的融合程度显着增强。农产品贸易在调剂余缺、保障供给、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国内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功能仍在逐步增强。与此同时,过去40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农产品贸易的品种结构持续优化,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贸易逆差日趋常态化,大宗农产品呈现全面净进口的格局。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化主要受到国内外贸易环境、本国农产品供求形势及农业生产成本和汇率变化等因素变动的影响。同时,现阶段我国传统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下滑、大宗农产品大量进口已经对国家粮食安全、国内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农业就业和农民收入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对如何适应国际规则、应对国际争端压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选择更加合理的进出口贸易策略,制定更为有效的农业国内支持与贸易政策,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今后中国农业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的发展趋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晋乐[5](2018)在《国际规则约束下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选择研究 ——基于WTO和OECD指标评价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入世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以增产为导向的粮食国内支持体系。然而,随着中国开放步伐的加快,这种国内支持方式正面临较大国内外压力。国内方面,粮食生产成本上涨、国际竞争力不足,在缺乏有效边境保护条件下,以增产为导向的国内支持面临生产、进口、库存“三量齐增”的尴尬局面。国际方面,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越来越多的受到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与影响。美国于2016年向世界贸易组织(Wto)起诉,声称中国在2012-2015年间粮食国内支持水平已超过“入世承诺”规定上限。同时,作为Wto贸易谈判重要参考的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每年向全球发布、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农业“国内支持”指标也显示出中国粮食生产者支持水平处于历史高位。贸易规则的“天花板”已开始对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构成实质性约束。面对国内外双重挑战,粮食国内支持政策急需调整,如何调整国内支持政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研究目标是甄别出既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与国际公认的农业政策评价体系,又能缓解国内粮食产业“三量齐增”现实压力的最优政策,以期为今后粮食国内支持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根据国际惯例,“国内支持”政策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市场价格支持、收入支持和农业综合服务支持。三种政策选择中,哪种政策将是今后符合国际规则的调整重点?作为选择之一的市场价格支持政策,对保障国内粮食生产具有显着效果,但同时具有较强的贸易扭曲效果,故属于Wto限制的“黄箱”政策,受到多边贸易规则约束,同时使用该政策还会导致Oecd生产者支持这一国际主流农业政策评价指标上涨,带来较大Wto、Oecd农业政策评估压力。作为选择之二的收入支持政策,对保障农民收入具有一定效果,但以目标价格补贴为代表的挂钩收入支持,具备较强贸易扭曲效果,会增大Wto、Oecd农业政策指标评价压力;以直接补贴为代表的脱钩收入支持,虽然贸易扭曲效果较小,但仍会增大Oecd农业政策指标评价的压力。作为选择之三的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属于Wto与Oecd均允许并倡导的农业支持方式,但是这种政策不针对特定品种,通常短期内无法使得产量与农户收入显着增长,往往被认为“支持效果相对较弱”、“投资效率不高”。为此,本文将对市场价格支持、收入支持与农业综合服务支持这三种“国内支持”政策缓解国内外压力的效果进行评估与比较。通过构建中国主粮局部均衡模型、政策评估模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量化比较生产成本上涨条件下,三种政策对Wto、Oecd这两种国际主流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及对国内压力的缓解效果,以期甄别出符合国际规则的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最优政策选择。本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如下:第一,市场价格支持政策面临较大Wto、Oecd指标评价压力。政府干预价格收购政策会增大Wto、Oecd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压力,尤其在生产成本上涨时期,生产成本与干预收购价格的螺旋式上升,将加剧政策面临的两种国际主流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压力。一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由边境政策与国内支持政策共同组成,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彼此替代,因此提升关税水平或是缓解“市场价格支持”政策压力的路径之一。但本研究发现,增加关税只能缓解Wto指标评价压力,不能缓解Oecd指标评价压力。不仅如此,模拟结果显示中国与日本、韩国不同,在国内外价格差不断扩大条件下,65%的最高配额外关税水平仍不足以让粮食产业免受进口冲击,一旦叠加政府干预价格收购政策,Wto“国内支持”指标水平会进一步提高,给我国市场价格支持政策使用带来更大的国际压力。根据通货膨胀水平,调整基期参考价格是缓解Wto指标评价压力的另一路径。测度显示,对1996~1998年基期价格进行平减后,中国三种主粮2011~2015年Wto“国内支持”水平均不超过8.5%的微量允许上限。但是,此次中美主粮的“国内支持”贸易争端能否调整基期参考价格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第二,收入支持政策仍将面临Wto、Oecd指标评价上涨压力。目标价格、直接补贴是两种典型的“收入支持”政策。现阶段目标价格政策采用“生产成本+合理利润”的方式制定目标价格,但理论分析与美国经验数据均表明,在生产成本上涨阶段,根据生产成本制定目标价格将会使补贴陷入扩张式增长,增加Wto、Oecd指标评估压力。直接补贴政策虽不计入Wto综合支持总量指标,但仍将计入Oecd生产者支持指标,生产成本越高,为达到相同的激励效果直接补贴数量也会增加,随之Oecd生产者支持评估压力增大。模拟结果表明,增加“收入支持”政策并不能缓解中国面临的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压力。基于土地给付的“收入支持”增加,会导致土地要素价格上涨,带动产品生产成本上涨。以玉米为例,单位玉米收入支持增加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将上升0.6%。生产成本上升会触发更加强劲的“国内支持”投入需求,增加国际指标评估压力。政策评估模型显示,即使考虑在减少“市场价格支持”政策的同时增加“收入支持”政策,在边境保护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涨的条件下,Wto与Oecd“收入支持”指标评价仍可能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第三,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缓解Wto、Oecd指标评价压力。“农业综合服务”不针对特定产品与特定生产者,不增加Wto、Oecd指标评价压力,但也往往被认为支持效果不直接。对比发现,现实中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家“农业综合服务”水平普遍低于具有竞争优势国家、甚至呈现下降趋势(如印尼、越南、中国等)。但实证结果表明,有针对性地选择“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方式,能通过直接替代私人投入、优化投入要素结构两种效应降低中国粮食生产成本,从根本上缓解两种国际主流的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压力。以农业基础设施为例,总体上农业基础设施存量增加1%,粮食生产成本降低0.4%。其中,着力改善水土条件的Wto新增“绿箱”政策更倾向节约劳动投入,传统“绿箱”政策(电力、道路)更倾向节约资本与物质资料投入;Wto新增“绿箱”政策中,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能显着降低三种主粮生产成本;改善水利条件的新“绿箱”对玉米的节本效应更为突出。故结合Wto规则变化、根据不同粮食主产区地域特征、成本结构特征,有针对性的增加农业公共投资,可更高效地发挥政策效果,缓解主粮“国内支持”指标评估压力。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逐步优化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水平与结构。依据市场规律,适度调减“市场价格支持”政策;根据国际贸易规则与国内政策需求,更谨慎地论证使用农民从事粮食种植的收入保障政策;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增加“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投资。第二,有的放矢提升农业综合服务投资力度。在考虑国际规则变化、种植成本结构差异、主产地域差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粮食主产区制定相区别的农业公共投资方案。第三,持续关注、积极融入国际农业“国内支持”规则构建。在全球贸易谈判中立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呼吁将关税水平、通货膨胀等“非国内支持”因素纳入政策评价体系,并通过国际协商谈判寻求改善。
吴国松[6](2013)在《边境措施、国内支持与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效应研究 ——基于贸易限制指数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之一,必须履行入世关于农产品边境措施和国内支持政策的承诺,中国农业保护支持体系必须受到WTO农业协议的约束。入世后的中国农业保护支持体系由边境措施和国内支持政策两部分构成:农业边境措施将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的框架进行调整,诸多农产品关税税率将被降低,诸多非关税贸易措施将被取消或调整;同时与农业协议相违背的国内支持政策措施也需适当调整,变“黄箱”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为“蓝箱”、“绿箱”政策。入世十年,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的变化最为显着,边境措施和国内支持已经基本调整到入世承诺水平,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的调整对国内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影响已经基本体现出来。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生产和贸易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2004年首次出现农产品贸易逆差,至今已连续九年,且逆差额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因此基于中国农业比较优势现状,今后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的调整需要在与WTO农业协议保持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符合中国农业实际发展状况的最优农业保护格局,追求国家农业利益最大化。在未来新一轮农业谈判中,中国主张今后的农业谈判要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消除贸易壁垒,减少农业保护,促进农产品公平贸易,要充分考虑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实际和需要,保证谈判结果在体现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总体平衡。因此,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下,探讨如何既不违背WTO规则,又合理利用农业保护与支持政策实现中国农业比较优势的提升和农业稳定发展对我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调整会改变农产品市场机制条件下国内外比价关系,进而会对农产品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造成扭曲性影响,进而最终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量及贸易福利。因此有必要在系统测度我国农业边境措施调整对农产品贸易保护效果的基础上,量化入世以来不同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对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加总效应,衡量中国农业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的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调整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效果,衡量十年来中国不同类别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中的边境措施和国内支持调整对农业总体、农业进口竞争和出口部门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在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下,只有国内支持政策和边境措施的有效配合才能有效提高一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作用。因此现阶段如何调整农业保护支持体系中的边境措施和国内支持政策,有效提升农业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贸易格局,是切实处理好合理的进出口农产品贸易结构与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国内生产和市场稳定关系的关键,进而本研究相关计算结果可以为其提供一定依据,也有助于为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中边境措施和国内支持的调整和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在对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调整变动详细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发展和贸易现状,进而利用农业生产、贸易及相关价格等数据分别从农业总体、不同农业部门、不同类别农业保护支持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对入世前后的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的贸易保护效果进行实证测度,进而将中国的测算结果和其他国家相对比,探讨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所引致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希望从贸易限制指数和等值关税的视角对我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调整及农业贸易保护进行探讨,讨论不同产品、不同农业部门因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调整所引致的贸易量和贸易福利限制效果及不同类别农业保护支持政策措施对贸易量和贸易福利的影响,为中国今后的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并最大限度的获取贸易福利的贸易开放政策制定和选择提供依据。1、本文运用贸易限制指数对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的农产品贸易总体保护效应展开了细致测算。首先对分类农产品需求价格和收入弹性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需求几乎都缺乏弹性,同时主要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也较小,说明农产品价格变动与农产品产量的关联不强。其次为了测算农产品边境价格,需要对入世十年来的中国农业边境措施调整的总体效果进行测度,进而需要对非关税贸易措施的贸易保护效应进行量化。而非关税贸易措施种类繁多,不同农产品因非关税贸易措施所引致的贸易保护效应也不相同,需要科学解决加总集合问题。研究在测算农产品进口需求弹性的基础上结合非关税贸易措施的关税等值等数据对中国农业边境措施政策组合调整对农产品贸易保护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研究基于贸易量和贸易福利限制指数对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调整的农产品贸易总体保护效果展开了全面量化分析,研究得出不同权重加总量化方法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并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国家地区相对比,得出不同国家的农业保护支持政策的贸易保护效果也存在显着差异。2、本文进一步运用基于农业部门的贸易限制指数,对中国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和不同农业部门(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的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所引致的农业进口竞争部门和农业出口部门的贸易保护效果展开分析、测度和对比。因融入了价格弹性等反映农产品特征的参数,研究结果优于已有研究中的生产者名义支持率和消费者税收等价,能够更加真实反映中国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的农产品贸易因农业保护支持体系调整受到的影响。3、最后本研究将焦点集中于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调整框架下的农业边境措施与国内支持政策的变动对贸易量和贸易福利的影响。农业保护支持措施体系中的边境措施和国内支持政策的综合运用将对中国农业生产贸易产生多重多层次影响,亟需科学评价不同类别的农业保护支持政策措施的调整实施对不同农产品贸易的保护效果。本研究拟分别采用不同政策工具的贸易限制指数方法来衡量和比较不同农业保护支持措施类别的实施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效果。首先基于相关文献估算中国农业不同类别保护支持政策措施对农产品贸易量和贸易福利限制水平及不同类别农业保护支持措施的相对贡献程度;其次借助世界银行的全球贸易扭曲数据库,横向比较不同国家不同类别的农业保护支持政策措施对贸易量和贸易福利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了不同类别农业保护支持政策措施对生产者和消费贸易量和贸易福利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还揭示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农业保护支持政策的相互作用与贡献,当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较明显时,不同类别农业政策的贸易保护效果也存在差异。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农业保护支持政策效果的对比来看,与发达国家的边境措施的贸易保护效应基本持平,但是仍然低于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总体水平,中国现有农业边境措施对农产品贸易量的影响较小。就国内支持政策措施而言,因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显着的差异,在入世前后发生了显着变化,中国国内支持政策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效应在所考察的国家地区中是最低的。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作为世界贸易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必然需要对中国农业在今后的贸易谈判中的得失做综合考虑,最大化中国农业参与世界交换的净福利。在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不断调整的过程中,考虑我国入世前后不同类别农业支持政策调整引致的贸易量和贸易福利效果,及不同农业部门、不同农业支持政策措施调整效果的国内外对比,并据此调整和制定相应的后过渡期的保护和缓冲政策,是决策者和公众都关心的问题。由于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调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扭曲,进而影响到中国农业生产和贸易格局,乃至影响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调整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效应,因此本文对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调整系统梳理后进行实证分析,试图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农产品贸易谈判的目标和农业边境措施和国内支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和选择参考。
肖文兴[7](2012)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近九亿农业人口的生存问题和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农业进行保护,确保入世后的农业产业安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紧迫。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经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时,能够基本上不受威胁、干扰和破坏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不会引发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保障农业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如外资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增强,潜在风险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等。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投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农业产业的竞争。一些开放度高、缺乏有效调控手段的产品受贸易和外资进入影响大,产业安全状况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羊毛、棉花、大豆是较为典型的三个品种。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作物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些,包括棉花、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玉米、大豆和大麦。而小麦和大米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入世会对水果、蔬菜和畜产品带来有利影响。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大于机遇。根据何维达和何昌(2002)的研究,中国农业在2001前基本安全,本文改进研究方法,借鉴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IMD和WEF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建立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探索性的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加入“WTO”后,2002-2009年,中国农业的安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业仍然是“基本安全”,接近“不安全”的边缘,因为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加,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防范措施。与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而且,首次对湖南农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同时,编写了附录一的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根据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的五个安全度区域及其状态标识本研究创新地设置相应的预警灯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它国家农业保护政策启示我们:应完善我国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我国农业;产业保护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扩大内需和开拓国际市场应并重,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保护手段力求多样化和灵活性;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运用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和规定,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在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下,我国要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农业保障体系,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推进农业税制改革和国家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外资。我们必须要构筑起确保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大安全”的农业产业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于扩大开放的相互依存中促进大发展,于大发展的相互合作过程中谋求大安全。但是,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其产业特色所要求的特殊性,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建立灵敏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防范产业安全风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中国农业企业要做大做强,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品牌,自主定价体系,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保障产业安全。
王东辉[8](2010)在《多哈农业协议及其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WTO农业多边谈判为主线,从多个层面出发,研究了多哈农业协议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提出了我国的谈判立场与策略选择。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包括5个方面:(1)农业多边贸易谈判历程及主要内容分析。从历史演变的视角出发,分GATT谈判历程、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达成、多哈农业谈判的进展及谈判框架形成等3部分剖析了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的历程和主要特征;讨论了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了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与多哈回合模式草案4点主要差异。(2)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分析。综合分析了多边协议实施对我国农业产生的实际效果,我国加入WTO极大地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农产品贸易高速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文中从正反两方面对加入WTO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总结。(3)模式草案的主要条款及其影响分析。对于国内支持条款,作者详细测算了目前的国内支持水平,并做了系统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基础OTDS和非特定产品AMS限制均远高于目前能够提供的支持水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财政资源有限是我国支农政策的主要约束条件。在市场准入方面,作者设计了分层公式削减我国农产品关税的效果研究方案,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分层公式使平均约束税率从15.76 %削减到10.38%;使用新成员条款,削减后的平均税率上升到12.34%;灵活性条款使削减后的平均约束税率上升到13.30%,净削减幅度为15.6%。此外,还对特殊保障机制的使用进行了模拟分析,对特殊产品条款和新成员待遇的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4)多哈回合模式草案对WTO主要成员的影响,以及主要谈判方的立场分析。论文选择美国、欧盟、印度、巴西为主要对象,从多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它们受多哈回合模式草案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模式草案对于各方的影响较小,多哈农业谈判改革力度有限。文中对美国、欧盟、G20、G10、凯恩斯集团、G33等6个主要谈判方的立场、利益关注和方案主张进行研究,探讨了我国在这种复杂谈判格局下的策略思路。(5)我国在WTO框架下实施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研究。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是以市场准入条件为主,探讨我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我国参加多边谈判的目标、核心关注和谈判立场,从总体策略定位、实现途径选择两个层面出发,提出了我国参与多边谈判的策略体系和主要措施;二是从国内支持政策出发,探讨符合WTO框架的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选择,提出了“支持、保护、调控、促进”四位一体的政策思路。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3点设想。
尤晓林[9](2009)在《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WTO后过渡期”,一些经过三年适度保护的产业领域将陆续结束过渡期,开始到达“入世”承诺的终极目标。在农业领域,我国步入“WTO后过渡期”以后,WTO规则下的农产品贸易要求各国只能通过有限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不能或尽量减少非关税使用。而随着各国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各个区域农业政策不同而导致农产品国际贸易不能完全按照自由贸易原则进行,随着加入WTO农产品贸易和市场更加开放,我国农产品整体竞争力的降低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着各种压力和风险。本文以“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为题对黑龙江省在“WTO后过渡期”的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即从WTO规则解读和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研究出发,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区域农产品出口与WTO规则应用,根据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及政策体系现状,建立黑龙江省农产品的WTO农业政策干预模型,并以设置不同参数组的方式,对黑龙江省粮食、畜牧产品和果蔬产品出口政策的评价实现良好的适应性和拟合优度,并根据模型预测和评价,针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相关政策和措施调整,提出建议。通过对WTO相关规则阐述与解释,国内外应对措施和相应效果与政策调整,结合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实际状况,分析黑龙江省运用这些规则和措施的效果,并且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型实证考查政策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贸易的影响,并在实证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分别从理论基础、宏观政策分析、黑龙江省省情、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模型实证与政策建议等几个层次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主要讨论贸易政策与格局演变下,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和效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参考,提出本文的逻辑框架,并着重谈论农业协议产生过程和主要内容,其次,对包括中国农业政策在入市后的调整与适应,应用规则前提下国内农业的支持内容与作用,与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不同与对比在内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历史分析和国内外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完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相应对策措施。再次,在前几部分中的理论阐述和中国应对农业开放对策措施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实际进行实证,并且通过建立出口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量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效率,通过政策干预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考查了建立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是全文总结和对策建议,主要对以上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进行总结和概括,提出利用规则前提下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相关对策措施。本文系统地对WTO规则、WTO后过渡期的特征、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区域政策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国内支持、财政补贴、市场准入和动植物卫生为重点,分析了我国在WTO后过渡期政策层面调整应对复杂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其中分析了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提出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和黑龙江省的比较优势,打好品牌战略。利用黑龙江省的土地和水资源优势及气候条件,发展本省的支柱产品出口,如黑龙江的大豆产业可以利用我国特殊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强农产品贸易加工产品的出口。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是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增强农产品加工环节,加强农产品出口贸易是一项既扩大出口又解决过多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好方法。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边境贸易,进一步开发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的边境贸易及非洲国家的市场。中俄有着超过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交通运输条件便捷,地缘优势突出。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日趋活跃,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对俄出口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并有利于进一步开发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潜力。建立健全农产品出口质量监管体制。现行的出口农产品质量管理体制仍存在多头管理、分而治之的现象。如畜禽产品,出口过程中国内的商检部门要检测检疫,畜牧部门也要检测检疫,而且部门之间宽严不同,标准不一。这种多头检、重复检、矛盾检的做法,不仅令出口企业左右为难,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而且使出口产品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是扩大农产品贸易强化硬件和改善软件的需要,条件成熟时可在俄境内选择适宜地点建立仓储基地或批发中心,同时发展果蔬产品的加工业务,开发果汁、罐头及各类深加工产品,提高对俄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健全应对预警机制。健全应对预警机制可以及时指导企业改进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规避出口风险,改进企业管理和积极参加应诉工作,以确保黑龙江省出口贸易发展。本研究从区域农业品出口政策调整的角度来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不仅局限于对作为外因的WTO规则的解读,还进一步对显着影响区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区域政策制度的演变和调整进行分析。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由于政策及其效应研究问题的性质,大量引入定性变量,以点带面,构建出完整并且真实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政策干预的影响,建立干预分析模型,研究农产品出口问题,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预测。
吴强[10](2008)在《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变动之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农产品贸易处于一个极其特殊的地位。农业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使其关联着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国内政治等诸多问题,因此在GATT(关贸总协定)时代,尽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却一直游离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体系之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业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主要表现为欧美之间的农产品出口补贴战。直到1986年,在GATT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农产品贸易才被正式纳入到谈判范围。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取得了突破。自此,农产品贸易不再是贸易自由化的例外领域,各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在此后的多边贸易谈判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必须履行入世时所承诺的对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的各项削减义务:诸多农业边境保护措施将被取消,农产品市场准入将逐步扩大。同时,现行的与WTO规则不一致的国内农业支持措施也需做出调整,特别是目前政府对农业支持的最重要手段——价格支持政策的使用将受到严格限制。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在入世后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将会给中国的农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对农民的利益影响又是如何?中国当前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外,入世后,中国作为正式成员之一,全面参与了WTO新一轮农业谈判,此轮谈判中,谈判集团按照各自利益提出了不同的削减方案,中国应当做出怎样的政策选择值得深入研究。基于对已有文献和相关理论的回顾与分析,本研究运用GTAP模型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采用了最新的GTAP6数据库,并采用Holt-Winters外推预测方法对GDP、人口等外生宏观变动做出预测,进而采用动态递归的方法来改善一般均衡在比较静态下的局限性。此外,本研究还根据Elbehri和Pearson于2002年提出的方法,对模型的结构和数据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模拟关税配额变动产生的影响。入世后,棉花成为贸易逆差最大的农产品之一,国内棉花贸易政策不仅事关棉花产业本身和棉农的切身利益,而且对下游纺织服装业的生产和贸易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首先运用改进后的GTAP模型,着重分析了入世后棉花的市场准入制度变化对其产业本身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进一步研究了该贸易政策变动对棉农收入和就业带来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积极按照入世承诺履行削减义务将能够更好地确保各方利益。当前棉花产业以及棉农利益受到冲击在于配额外关税没有按照入世承诺实行高关税,而是采用了与配额内等同的低关税。模拟结果还表明,在未来棉花贸易政策的调整中,只要严格履行配额外的高关税,政府就能够通过关税配额数量的限制有效调控棉花进出口市场。这一结论对中国今后农产品关税配额政策方面的制定和调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本研究还模拟了入世后的“三补两减免”政策给中国粮食生产、贸易以及农民收入和就业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入世后的“三补两减免”政策促进了中国粮食生产,减少了对进口粮食的依赖程度并保障了粮食安全。同时该政策的实施在促进农民收入及就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未来加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力度,能够显着提高农民收入,但对粮食产量以及农民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相反,未来加强粮食投入品补贴政策能够显着地促进粮食产量以及农民就业,但对农民收入提高的促进作用很小,这使得政策实行的效果受到影响,因此粮食投入品补贴政策还不能完全代替粮食直接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最后,本研究对新一轮农业谈判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市场准入、国内支持以及出口补贴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根据谈判所形成的不同力度的削减方案,模拟了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对中国农业生产、贸易、农民收入和就业产生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在三种模拟方案下,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和进口从整体上都得到了提高,且贸易壁垒削减力度越大,出口和进口增长的幅度就越大,但农产品进口的增长幅度要远远低于出口的增长幅度,这表明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成功将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然而由于绝大部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加幅度以及绝对数量都不明显,因此仅靠其它国家贸易壁垒的削减并不能实现中国农产品贸易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二,在三种模拟方案下,农产品的价格普遍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给消费者带来的收益有限。同时,农产品产量也会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相应调整,但所有农产品产量增减的幅度都非常小,因此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不会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过大的影响。第三,在三种模拟方案下,农民收入总量呈上升趋势,但主要集中在粮食、果蔬和肉类产业。同时,农民收入的变动也给农民就业带来了相应变化。可见,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会提高中国农民收入,并促进农民就业。总体看来,更有力度的削减方案将给中国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带来利益,但是该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成功给中国带来的最积极影响是,比较优势将在农业生产和贸易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资源更为有效的配置。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力图为中国未来农产品贸易政策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更好地促进农业与农民利益和谐统一的发展。
二、入世后主要农产品关税配额数量(万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主要农产品关税配额数量(万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棉花进口双关税政策效果评价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棉花市场开放对世界棉花市场的影响 |
1.3.2 关税配额政策影响相关研究 |
1.3.3 滑准税政策及其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双关税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
2.2.2 农产品保护相关理论 |
2.2.3 理论评述 |
第三章 棉花进口关税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关税配额的经济影响 |
3.1.1 关税配额的经济效应分析 |
3.1.2 扩大配额的经济效应 |
3.2 滑准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
3.3 国内支持与双关税政策的综合效应分析 |
3.3.1 国内补贴与关税配额的组合效应 |
3.3.2 国内补贴与滑准税政策的相互作用 |
3.3.3 目标价格补贴背景下的关税政策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关税政策对棉花及相关产业的影响 |
4.1 中国棉花进口关税政策演变 |
4.1.1 入世前的棉花市场进口政策 |
4.1.2 入世承诺的棉花关税政策 |
4.1.3 入世后关税政策的履行及调整 |
4.2 国内棉花生产 |
4.3 棉花贸易 |
4.3.1 棉花进出口现状 |
4.3.2 棉花进口来源与进口安全性 |
4.4 纺织、服装业发展 |
4.4.1 双关税政策实施后纺织服装业概况 |
4.4.2 双关税政策对纺织行业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花进口双关税政策效果与调整模拟 |
5.1 模型简介及研究方案设计 |
5.1.1 模型简介及数据处理 |
5.1.2 数据处理 |
5.2 双关税政策实施效果模拟 |
5.2.1 模拟方案设计 |
5.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 双关税政策调整的影响模拟 |
5.3.1 模拟方案设计 |
5.3.2 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2)我国粮食关税配额政策调整的影响研究 ——以玉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 |
1.3.4 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我国粮食关税配额政策面临的形势环境 |
2.1 国内外形势环境 |
2.1.1 国际经贸形势变化与压力 |
2.1.2 粮食竞争优势总体不强 |
2.1.3 粮食安全的战略要求 |
2.2 国内玉米市场现状 |
2.2.1 供给形势相对稳定 |
2.2.2 消费增长趋势明显 |
2.2.3 进口市场转移 |
2.3 WTO相关政策 |
2.3.1 WTO农业协定对市场准入政策的相关规定 |
2.3.2 新一轮农业谈判的进度及成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粮食关税配额的执行现状及国际对比 |
3.1 我国粮食关税配额的执行现状 |
3.1.1 我国的粮食关税配额政策 |
3.1.2 粮食关税配额的分配及完成情况 |
3.2 其他主要国家(地区)关税配额的使用情况 |
3.2.1 关税配额的完成情况 |
3.2.2 配额的发放及剩余配额的处理 |
3.3 配额执行情况的国际比较 |
3.3.1 配额政策及执行情况比较 |
3.3.2 配额未完成的原因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税配额政策调整的影响分析 |
4.1 关税配额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1 关税配额政策的效应分析 |
4.1.2 降低配额外关税的影响分析 |
4.1.3 扩大进口配额的影响分析 |
4.2 关税配额政策影响的模拟分析 |
4.2.1 GTAP模型及方案调整 |
4.2.2 总体影响分析 |
4.2.3 国内各地区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启示 |
5.2.1 优化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稳定粮食生产 |
5.2.2 谨慎开放玉米市场、增强玉米进口有序性 |
5.2.3 理清市场准入底线、坚守农业谈判立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1.1 国际贸易理论和内生动力溯源 |
1.4.1.2 国际合作与贸易受到成本约束:调整成本和贸易成本 |
1.4.1.3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和动因 |
1.4.1.4 关于中俄农业合作互补性的研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2.1 中俄农业合作互补性研究 |
1.4.2.2 中俄农业贸易和产业内水平研究 |
1.4.2.3 调整成本和贸易成本的相关研究 |
1.4.2.4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 |
1.4.2.5 对俄农业投资与合作的风险防范研究 |
1.4.2.6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对外发展战略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中俄农业贸易现状及增长潜力 |
2.1 俄罗斯农业发展概况 |
2.1.1 俄罗斯的农业资源条件 |
2.1.2 俄罗斯的农业生产情况 |
2.1.3 俄罗斯的农业政策转变 |
2.2 农业在中俄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
2.3 中俄农业贸易特征分析 |
2.3.1 中俄农业贸易竞争力分析 |
2.3.2 中俄农业贸易互补性分析 |
2.4 中俄农业贸易增长潜力评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中俄农业产业转移测度分析 |
3.1 引言和文献回顾 |
3.2 模型介绍和数据来源 |
3.2.1 模型方法介绍 |
3.2.2 数据来源和说明 |
3.3 实证结果和分析 |
3.3.1 中俄农业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及对比分析 |
3.3.2 中俄两国主要的农业转入来源国和转出承接国 |
3.4 中俄农业产业转移状况和评析 |
3.4.1 中国对俄农业投资状况分析 |
3.4.2 中俄农业产业转移评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中俄农业生产要素调整成本测度分析 |
4.1 引言和文献回顾 |
4.2 方法介绍和数据来源 |
4.2.1 方法介绍 |
4.2.1.1 A、B、S指数 |
4.2.1.2 贸易调整空间模型 |
4.2.2 数据来源和说明 |
4.3 实证测算结果和分析 |
4.3.1 A、B、S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4.3.2 俄罗斯入世前后调整成本结果对比分析 |
4.4 中俄农业调整成本变化解释和评析 |
4.4.1 来自双边农业贸易自由化的解释 |
4.4.2 中俄农业调整成本影响评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俄农业贸易成本测度分析 |
5.1 引言和文献回顾 |
5.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贸易状况分析 |
5.2.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贸易具有较高集中度 |
5.2.2 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贸易主要集中在经济距离较近国家 |
5.3 方法模型介绍及数据说明 |
5.3.1 方法模型介绍 |
5.3.1.1 贸易成本测度模型 |
5.3.1.2 贸易增长分解模型 |
5.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中国与俄罗斯及其他13国的农业贸易成本对比分析 |
5.4.2 中国与俄罗斯及其他13国农业贸易增长因素分解对比分析 |
5.5 中俄农业贸易成本总结评析 |
5.5.1 结果分析 |
5.5.2 贸易成本视角的评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俄农业产能合作外部环境状态分析 |
6.1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俄农业产能合作优势分析 |
6.1.1 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 |
6.1.2 “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有效对接 |
6.1.3 国际大环境对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的促进作用 |
6.1.4 中俄农业合作开发早、互补性强、已取得一定成果 |
6.1.5 中俄双边相关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助力农业合作 |
6.1.6 中俄双边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取得良好进展 |
6.2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俄农业产能合作困境分析 |
6.2.1 俄罗斯从地缘经济战略上对中国还有防备 |
6.2.2 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使得中俄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 |
6.2.3 俄罗斯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且农业产业政策保护性强 |
6.2.4 中国企业对俄农业投资缺少集体行动和合理规划部署 |
6.2.5 中国对俄农业投资面临从进入、运营到退出的多重风险 |
6.2.6 中国对俄农业投资融资渠道单一、缺乏资金支持 |
6.3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俄农业产能合作潜力行业分析 |
6.3.1 农业种养殖业 |
6.3.2 农业机械等农业生产资料 |
6.3.3 农业技术合作 |
6.3.4 农产品加工 |
6.3.5 农业跨境合作服务业:跨境电商、金融、物流 |
6.4 本章小结 |
7 “一带一路”视域下深化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的建议 |
7.1 加紧对俄农业合作的定位谋划和双边政策对接 |
7.1.1 明确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的定位 |
7.1.2 树立正确的对俄农业合作理念 |
7.1.3 加强对俄农业合作整体规划和双边政策对接 |
7.2 黑龙江省要抓住机遇助推对俄农业产能合作 |
7.2.1 培育和支持龙头企业集团,推进对俄全产业链农业合作 |
7.2.2 加强哈尔滨新区和黑龙江自贸区建设 |
7.3 推进中俄农业产能合作跨境产业链建设 |
7.3.1 加强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建设 |
7.3.2 完善双边农业生产要素过境和粮食回运通道建设 |
7.3.3 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 |
7.3.4 推动农产品销售与合作项目的品牌化建设 |
7.4 加强对俄农业投资服务体系建设 |
7.4.1 加强对俄农业投资智库咨询服务建设 |
7.4.2 促进企业熟悉对俄农业投资实务和加强人才培养 |
7.4.3 多渠道融资深化对俄农业合作资金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问题挑战与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四十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开放的主要发展阶段 |
(一) 双重体制、探索开放:1979—1991 |
(二) 深化改革、加速开放:1992—2001 |
(三) 接轨世界、全面开放:2002年至今 |
二、四十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动情况与主要特征 |
(一)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贸易地位和影响显着增强 |
(二) 大进大出格局形成, 贸易逆差持续增长 |
(三) 贸易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贸易合作伙伴日趋多元 |
(四) 大宗农产品全面净进口, 主要产品自给率显着下滑 |
三、四十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
(一) 国内外贸易环境因素 |
(二) 需求与供给因素 |
(三) 生产成本与汇率因素 |
四、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一) 国际竞争力下滑, 优势产品出口增长乏力 |
(二) 国内外价差倒挂严重, 非必需进口难以控制 |
(三) 进口来源高度集中, 进口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待提升 |
(四) 大量进口冲击显现, 威胁农业就业与农民收入 |
(五) 国内支持保护空间受限, 国际争端压力显着增加 |
(六)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国际贸易形势日益复杂 |
五、前景与政策选择 |
(一) 转变粮食安全观念, 树立新的总量平衡思路 |
(二) 完善农业对外开放的总体规划, 改革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 |
(三) 推进农业“走出去”和市场多元化战略, 稳步扩大农产品进口来源 |
(四) 创新国内农业补贴方式, 拓宽农业就业和农民增收渠道 |
(五) 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制定, 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话语权 |
(5)国际规则约束下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选择研究 ——基于WTO和OECD指标评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结构安排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国内支持”政策 |
2.1.2 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体系 |
2.1.3 粮食品种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由贸易理论与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2.2.2 贸易保护理论与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WTO农业“国内支持”测度与评价研究 |
2.3.2 OECD农业“国内支持”测度与评价研究 |
2.3.3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
2.3.4 近期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 |
3.1 研究背景 |
3.1.1 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体系面临国际规则的约束与压力 |
3.1.1.1 WTO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 |
3.1.1.2 OECD农业政策评估的压力 |
3.1.2 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体系面临国内的压力与挑战 |
3.1.2.1 国内粮食生产、进口、库存三量齐增压力凸显 |
3.1.2.2 国内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不足的挑战 |
3.2 分析框架 |
3.2.1 政策选择一: 市场价格支持 |
3.2.2 政策选择二: 收入支持 |
3.2.3 政策选择三: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 |
3.2.4 缓解国际、国内压力的政策选择 |
第四章 评价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国际指标体系: WTO与OECD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分析 |
4.1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国际评价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4.1.1 WTO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价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4.1.2 OECD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价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4.2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国际评价体系构成与测度方法 |
4.2.1 WTO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价体系构成与测度方法 |
4.2.2 OECD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价体系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国内支持”政策选择与WTO、OECD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 |
4.3.1 “市场价格支持”政策是两种指标体系的测度重点 |
4.3.2 “收入支持”政策在两种指标体系中占比不断上升 |
4.3.3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等政策免受两种指标体系约束 |
4.4 “非国内支持”因素与WTO、OECD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 |
4.4.1 两种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前提假设比较 |
4.4.2 “非国内支持”因素与两种农业“国内支持”核心指标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市场价格支持政策对WTO与OECD“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
5.1 “市场价格支持”政策调整: WTO与OECD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
5.1.1 市场价格支持政策调整 |
5.1.2 WTO、OECD“市场价格支持”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
5.1.2.1 “市场价格支持”总量: WTO与OECD指标评价的国际比较 |
5.1.2.2 特定产品“市场价格支持”: WTO与OECD指标评价的国际比较 |
5.2 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 |
5.2.1 收购价格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
5.2.2 收购数量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
5.2.3 “非国内支持”因素对中国主粮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
5.2.3.1 关税水平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机制 |
5.2.3.2 通货膨胀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机制 |
5.3 中国主粮干预收购政策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
5.3.1 干预收购政策、“非国内支持”因素与“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关系 |
5.3.2 模型构建与参数设定 |
5.3.2.1 模型构建 |
5.3.2.2 参数设定 |
5.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3.1 自由贸易情形 |
5.3.3.2 最高关税情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收入支持政策对WTO与OECD“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
6.1 “收入支持”政策调整: WTO与OECD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
6.1.1 收入支持政策调整 |
6.1.2 WTO、OECD“收入支持”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
6.1.2.1 “收入支持”总量: WTO与OECD的对比分析 |
6.1.2.2 特定产品“收入支持”水平: WTO与OECD的对比分析 |
6.2 两种“收入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 |
6.2.1 目标价格政策对两种“收入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
6.2.2 直接补贴政策对两种“收入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
6.2.3 “非国内支持”因素对两种“收入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
6.3 中国主粮收入支持政策对两种“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
6.3.1 收入支持政策、粮食生产成本与“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关系 |
6.3.2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3.2.1 模型构建 |
6.3.2.2 数据说明 |
6.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6.3.3.1 中国主粮“收入支持”政策与国际指标评价的关系检验 |
6.3.3.2 中国主粮由“市场价格支持”调整为“收入支持”影响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对WTO与OECD“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
7.1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调整: WTO与OECD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
7.1.1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调整 |
7.1.2 WTO、OECD“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
7.2 两种“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 |
7.2.1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对两种“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
7.2.2 “非国内支持”因素对两种“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
7.3 中国农业综合服务政策对主粮产品“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以农业基础设施为例 |
7.3.1 农业基础设施、粮食生产成本与“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关系 |
7.3.2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7.3.2.1 模型构建 |
7.3.2.2 变量选择 |
7.3.2.3 数据说明 |
7.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3.1 不同种类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私人成本替代效应 |
7.3.3.2 不同种类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私人成本结构的调整效应 |
7.3.3.3 不同种类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总成本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全文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逐步优化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水平结构 |
8.2.2 有的放矢提升农业综合服务投资力度 |
8.2.3 持续关注、积极融入国际农业“国内支持”规则构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边境措施、国内支持与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效应研究 ——基于贸易限制指数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安排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说明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说明 |
1.3.3 技术路线和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可能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保护支持 |
2.1.2 农业保护支持政策类别 |
2.1.3 贸易保护效应 |
2.1.4 主要农产品 |
2.1.5 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 |
2.2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2.2.1 农业保护与贸易开放 |
2.2.2 边境保护措施调整 |
2.2.3 国内支持调整 |
2.2.4 农业保护支持效应测度 |
2.2.5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演变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体系演变 |
3.1.1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演变 |
3.1.2 中国农业边境保护措施演变 |
3.2 中国农业保护支持下的农业生产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中国农业生产状况 |
3.2.2 中国农产品贸易状况 |
3.2.3 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的贸易保护效应量化分析:基于农业总体研究 |
4.1 引言 |
4.2 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效应量化方法 |
4.2.1 研究框架 |
4.2.2 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与农产品贸易限制指数 |
4.2.3 农产品供需弹性测算方法 |
4.2.4 农产品边境价格测算方法 |
4.3 实证结果及解释 |
4.3.1 主要农产品弹性测算结果 |
4.3.2 农产品边境价格测算结果 |
4.3.3 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与农产品贸易保护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的贸易保护效应量化分析:基于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研究 |
5.1 引言 |
5.2 不同农业部门农业保护政策调整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效应量化方法 |
5.3 实证结果及解释 |
5.3.1 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与主要农产品贸易保护效果 |
5.3.2 中国农业保护支持调整与进口竞争、出口部门贸易保护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的贸易保护效应量化分析:基于不同类别农业政策措施研究 |
6.1 引言 |
6.2 不同类别农业保护支持政策调整的贸易保护效应量化方法 |
6.2.1 研究框架 |
6.2.2 不同类别农业保护支持措施与进口竞争部门的贸易保护研究 |
6.2.3 不同类别农业保护支持措施与出口部门的贸易保护研究 |
6.3 实证结果及解释 |
6.3.1 中国农业边境措施与国内支持的贸易保护效果:农业总体 |
6.3.2 中国农业边境措施与国内支持的贸易保护效果:不同农业部门 |
6.3.3 不同国家间的农业边境措施与国内支持的贸易保护效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全文结论 |
7.1.1 非关税贸易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保护性 |
7.1.2 农业保护支持政策的贸易保护效果呈现下降趋势 |
7.1.3 不同农业部门农业保护支持政策的贸易保护存在一定差异 |
7.1.4 不同类别的农业保护支持措施的贸易保护效果存在差异 |
7.2 政策建议 |
7.2.1 优化和调整农业边境措施组合 |
7.2.2 完善和优化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7.2.3 加强农业保护支持体系规范化和法律化 |
7.2.4 加快依据比较优势的农业结构与区域布局调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情况 |
(7)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 本文研究的目的,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的意义,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4 当前研究的缺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2 本文研究的内容,设计方案、预期效果 |
2.1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和效果 |
2.4 研究框架 |
2.5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
第二章 产业安全与农业产业安全 |
1 产业安全的内涵 |
2 用模型诠释产业安全 |
2.1 基本假设 |
2.2 基本理论模型 |
2.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
2.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
3 农业产业安全 |
3.1 农业产业安全的定义 |
3.2 农业产业安全的决定因素 |
3.3 农业产业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
1 按照“WTO”规则,调整农业政策 |
1.1 调整农业法律法规 |
1.2 调整国内支持政策 |
1.3 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
1.4 调整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政策 |
1.5 减让农产品进口关税 |
2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
2.1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 |
2.2 其它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状况 |
3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
3.1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变化情况 |
3.2 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影响 |
4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生产者的影响 |
5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产生的安全风险 |
5.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5.2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的风险 |
6 展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与新一轮WTO谈判 |
6.1 展望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
6.2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WTO谈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与预警 |
1 中国农业现状 |
1.1 食物与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面临5个方面的矛盾 |
1.2 食物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存在的“三个不可逆转” |
1.3 中国农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
2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及竞争因素分析 |
2.1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
2.2 价格竞争因素分析 |
2.3 质量竞争因素分析 |
3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 |
3.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
3.2 对中国农业安全度的估算 |
3.3 湖南农业产业安全度的初步估算 |
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 |
4.1 产业安全预警的涵义 |
4.2 建立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紧迫性 |
4.3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的阶段 |
4.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执行 |
5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危机的事发、事后管理 |
5.1 中国产业安全危机的特征 |
5.2 政府是产业安全危机管理的主体 |
5.3 农业产业安全危机事发、事后管理的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国际经验 |
1 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保护农业 |
1.1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
1.2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 |
2 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措施 |
2.1 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
2.2 大量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关税等措施保护国内农业 |
2.3 实行适度的政府配售和购销价格政策,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
2.4 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出口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外向型发展 |
2.5 加大农业投资和补贴,提供农业信贷优惠,支持农业发展 |
3 世界各国农业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3.1 完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农业 |
3.2 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内需并重 |
3.3 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利用世贸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 |
3.4 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 |
3.5 应用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保护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 |
1 在WTO《农业协议》条件下,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
1.1 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
1.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1.3 增加国家财政支持和农业税制改革的力度,合理利用外资 |
1.4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
1.5 建立农业创新体系 |
1.6 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 |
1.7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 |
1.8 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
2 维护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政策保障 |
2.1 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 |
2.2 健全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
2.3 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 |
2.4 做好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产业安全预警系统 |
2.5 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保障产业安全 |
2.6 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 |
2.7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
2.8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研究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中国紫菜出口日本案” |
附录二:《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8)多哈农业协议及其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贸易理论基础 |
1.2.2 多边贸易规则制定的基础 |
1.2.3 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相关研究综述 |
1.2.4 多边农业协议对中国影响的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多边贸易谈判历程及主要内容分析 |
2.1 GATT 农业谈判历程 |
2.2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 |
2.2.1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基本框架 |
2.2.2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内容 |
2.2.3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局限性 |
2.3 多哈农业谈判的进展及谈判框架 |
2.3.1 多哈农业谈判的进展 |
2.3.2 多哈农业谈判的框架 |
2.4 多哈农业谈判模式草案的内容 |
2.4.1 国内支持 |
2.4.2 市场准入 |
2.4.3 出口竞争 |
2.4.4 其他议题 |
2.5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与多哈回合模式草案的比较 |
2.5.1 背景不同但目标相同 |
2.5.2 框架相同但内容不同 |
2.5.3 矛盾类似但阵营有变 |
2.5.4 方向相同但力度不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入WTO 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分析 |
3.1 我国的入世承诺 |
3.2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调整 |
3.3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变化情况 |
3.3.1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总体变化情况 |
3.3.2 入世后我国主要进出口农产品的贸易变化 |
3.3.3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
3.4 入世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
3.4.1 入世给我国农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
3.4.2 入世给我国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
3.5 进一步开放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
3.5.1 农业进一步开放的机遇与挑战 |
3.5.2 进一步开放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式草案的国内支持条款及其影响分析 |
4.1 我国的国内支持水平 |
4.2 农业模式草案中的国内支持条款 |
4.3 国内支持条款对我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式草案的市场准入条款及其影响分析 |
5.1 我国参与市场准入谈判的基础 |
5.2 市场准入措施 |
5.3 分层公式、敏感产品与特殊产品 |
5.4 分层公式对我国农产品关税的削减效果 |
5.5 关税升级和热带及多样化产品 |
5.6 市场准入模式草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式草案的其他关键议题及其影响分析 |
6.1 特殊保障机制议题 |
6.1.1 特殊保障机制的含义 |
6.1.2 特殊保障机制对我国的意义 |
6.1.3 我国特殊保障机制的模拟分析 |
6.2 特殊产品条款 |
6.2.1 特殊产品条款的含义及意义 |
6.2.2 特殊产品设置的效果分析 |
6.2.3 特殊产品谈判的可能结果对我国的含义 |
6.3 新成员议题 |
6.3.1 我国在新加入成员问题上的立场 |
6.3.2 模式草案中有关新成员特殊待遇的条款 |
6.3.3 新成员特殊待遇对我国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哈回合模式草案对WTO 主要成员的影响分析 |
7.1 比较分析的基本框架 |
7.1.1 主要成员的选择 |
7.1.2 主要议题的选择 |
7.2 市场准入方面的影响分析 |
7.2.1 主要成员的关税水平及削减义务 |
7.2.2 主要成员的关税削减分析 |
7.3 国内支持方面的影响分析 |
7.3.1 农业模式草案对欧盟和美国的影响 |
7.3.2 农业模式草案对印度和巴西的影响 |
7.4 出口竞争方面的影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WTO 主要谈判方的立场与我国策略研究 |
8.1 主要WTO 成员及谈判集团的立场 |
8.1.1 美国 |
8.1.2 欧盟 |
8.1.3 G20 |
8.1.4 G10 |
8.1.5 凯恩斯集团 |
8.1.6 G33 |
8.2 我国的谈判目标和立场分析 |
8.2.1 我国的谈判目标 |
8.2.2 我国的核心关注 |
8.2.3 我国的谈判立场 |
8.3 我国的谈判策略分析 |
8.3.1 我国参与新一轮谈判的总体策略定位 |
8.3.2 我国谈判策略的实现途径选择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9.2 我国符合WTO 框架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选择 |
9.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论文结构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 WTO 农业框架评述 |
2.1 经济全球化与WTO 的概述 |
2.1.1 WTO 农产品贸易规则发展沿革 |
2.1.2 关贸总协定有关农产品贸易的缺陷 |
2.1.3 乌拉圭回合中的农产品贸易谈判 |
2.2 WTO 农产品贸易规则框架的基本内容与主要内涵 |
2.2.1 WTO《农业协定》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2.2.2 WTO《农业协定》三大支柱的内容 |
2.2.3 WTO《农业协定》的规则、义务和实施时间 |
2.3 中国加入WTO 关于农业问题的主要承诺 |
3 WTO 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
3.1 中国现行农产品贸易体制、政策及目标 |
3.2 WTO 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
3.3 加入WTO 与中国农业及贸易政策调整 |
4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4.1 农业与国内支持政策 |
4.1.1 农业政策的一般理论 |
4.1.2 农业是一个需要政策扶持的特殊产业 |
4.2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国内外比较 |
4.2.1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现状 |
4.2.2 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比较 |
4.3 WTO 规则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改革与调整 |
4.3.1 加大力度,增加国家对农业的预算 |
4.3.2 以WTO 规则为导向,优化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结构 |
4.3.3 对“绿箱政策”支持的项目应择优重点扶持 |
5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实证分析 |
5.1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现状及分析 |
5.1.1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现状 |
5.1.2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实证分析 |
5.2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现状及分析 |
5.2.1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现状 |
5.2.2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实证分析 |
5.3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现状及分析 |
5.3.1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现状 |
5.3.2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实证分析 |
5.4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5 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效率评价 |
6.1 “WTO 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干预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6.1.1 黑龙江省农产品的WTO 农业政策干预模型的机理分析 |
6.1.2 模型的相关假设与参数设定 |
6.1.3 预测及模型质量评价 |
6.1.4 小结 |
6.2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6.2.2 评价目的 |
6.2.3 指标筛选 |
6.2.4 畜牧业产业链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6.3.1 层次分析法对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2 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结果的评价 |
6.3.3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
7 基于WTO 规则的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对策 |
7.1 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出口 |
7.2 发展“三高”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 |
7.3 进一步增加“绿箱”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 |
7.3.1 增加“绿箱”投入 |
7.3.2 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资本和外资进入农业领域 |
7.4 积极利用WTO 贸易规则,努力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
7.5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 |
7.6 加快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 |
7.7 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
7.7.1 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全面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 |
7.7.2 加强磋商和谈判,合理运用规则 |
7.7.3 建立一批外向型农业生态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 |
7.7.4 提高产品质量,走发展品牌的道路 |
7.8 健全黑龙江省农产品检验检疫体系 |
7.9 黑龙江省主要出口农产品的具体对策 |
7.9.1 玉米 |
7.9.2 大豆 |
7.9.3 水稻 |
7.9.4 畜产品 |
7.9.5 蔬菜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变动之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论文结构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世界与中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 |
2.1 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艰难历程 |
2.1.1 肯尼迪回合 |
2.1.2 东京回合 |
2.1.3 乌拉圭回合 |
2.1.4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回顾 |
2.2 中国与WTO农业谈判 |
3 农产品贸易理论分析 |
3.1 自由贸易理论 |
3.1.1 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 |
3.1.2 新自由贸易理论 |
3.2 农产品贸易保护理论 |
3.2.1 农产品贸易保护的传统理论 |
3.2.2 开放条件下的农产品贸易保护理论 |
3.3 农产品贸易理论评述及对中国的启示 |
4 研究方法及数据 |
4.1 一般均衡(CGE)模型 |
4.1.1 GTAP模型 |
4.1.2 TRQs在GTAP模型中的处理 |
4.2 数据及其改进 |
4.2.1 GTAP_6数据库 |
4.2.2 数据的动态递推 |
4.2.3 TRQs数据的处理 |
5 入世后的中国农产品市场准入及其影响分析 |
5.1 中国农产品市场准入的入世承诺 |
5.1.1 农产品关税的入世承诺 |
5.1.2 农产品关税配额的入世承诺 |
5.2 中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承诺的履行 |
5.2.1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关税承诺的履行 |
5.2.2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关税配额的履行 |
5.3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变化 |
5.4 农产品市场准入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
5.4.1 关税的经济学分析 |
5.4.2 关税配额的经济学分析 |
5.5 入世后农产品市场准入的影响分析—以棉花为例 |
5.5.1 模拟方案设计 |
5.5.2 模拟结果和分析 |
5.6 本章结论 |
6 入世后的国内支持及其影响分析 |
6.1 WTO框架下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基本目标 |
6.2 中国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
6.2.1 入世前中国国内支持的发展 |
6.2.2 入世后中国农业国内支持的调整 |
6.3 国内支持政策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
6.3.1 价格支持与直接收入支持的经济影响比较 |
6.3.2 投入品补贴与直接收入支持的经济影响比较 |
6.4 入世后国内支持政策的影响分析—以“三补两减免”政策为例 |
6.4.1 模拟方案设计 |
6.4.2 模拟结果和分析 |
6.5 本章结论 |
7 新一轮WTO农业谈判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
7.1 多哈回合的阶段性成果 |
7.1.1 国内支持 |
7.1.2 市场准入 |
7.1.3 出口补贴 |
7.2 模拟方案设计 |
7.3 模拟结果和分析 |
7.4 本章结论 |
8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8.1 全文总结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入世后主要农产品关税配额数量(万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棉花进口双关税政策效果评价与模拟研究[D]. 吴庆君.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我国粮食关税配额政策调整的影响研究 ——以玉米为例[D]. 王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研究[D]. 杨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4]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问题挑战与政策选择[J]. 朱晶,李天祥,林大燕.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2)
- [5]国际规则约束下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选择研究 ——基于WTO和OECD指标评价视角[D]. 晋乐.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6]边境措施、国内支持与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效应研究 ——基于贸易限制指数的实证分析[D]. 吴国松.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6)
- [7]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D]. 肖文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1)
- [8]多哈农业协议及其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D]. 王东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9]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D]. 尤晓林.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2)
- [10]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变动之影响分析[D]. 吴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