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态势(论文文献综述)
颜振军,李静,吴欣彦[1](2021)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基于对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的创业生态系统分析,探索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的内涵,从经济、人才技术和社会资源3个维度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省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省份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生态位排名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其经济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均为由东部沿海、中部至西部依次降低;各省份科技企业孵化器由于发展的资源基础和起步时间不同,态值差异远大于势值差异,在经济维度的差异更为显着;根据不同生态因子,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可划分为5类且各具特征。最后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持续推动创业孵化生态不断优化,充分发掘利用本地资源禀赋,抓重点、差异化全面提高孵化器发展水平,以及在融合共生中共同发展等。
文圆,危怀安,李旭彦[2](2021)在《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量化与演进研究》文中认为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是助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的制度动力。构建"政策工具—价值创造"二维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2000-2019年中央与地方颁布的182份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借助NVivo 12实现政策文本编码和统计分析,揭示政策横向协同情况与纵向演进态势。研究发现:孵化器政策工具应用表现出横向分化态势,政府介入程度较高的策略引导型政策工具和政府主导型政策工具应用较多,参与推动型和自由发展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并呈现出以政府主导型政策工具为主转向策略引导型政策工具与政府主导型政策工具并重的纵向演进态势;同时,孵化器政策工具应用集中在价值孕育阶段,价值初创和价值加速阶段政策工具应用较少。最后,提出完善政策工具组合、强化政策工具与价值创造阶段有效整合等政策建议。
周亚州[3](2021)在《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以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公司为其核心使命的一类服务组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诞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科技公司的创业风险,也体现了智能制造大环境下科技孵化器的重要性。源航机器人孵化器是一家专注于孵化、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孵化机构,经过一年多的运营与发展,孵化器管理者对于孵化器运营策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然而孵化器运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孵化器竞争优势不够突出,经营绩效不够理想。为此,本文围绕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管理问题展开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运营策略提升孵化器的综合竞争力。本文基于国内外典型孵化器运营模式,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识别;在此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了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现阶段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通过SWOT矩阵分析,提出了SO的主运营策略。围绕主运营策略,发现了孵化器运营过程中四个问题,分别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公共技术平台不完善、孵化器人才缺失、入孵企业类型不统一和毕业条件不明确,通过对四个问题的成因分析,提出了优化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技术平台、实施留住及吸引多方面技术人才策略、入孵企业筛选及毕业条件优化四个方面的解决方案,为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提供支持。本文通过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研究,为孵化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同时针对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的运营策略提供如下对应保障措施:加强孵化器员工服务考核;打造孵化器品牌文化;保障孵化器服务平台及技术平台对接;注重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工作;积极寻求国内先进孵化器达成战略合作。这样为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借鉴,为科技型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魏翘楚[4](2021)在《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孵化器中常见的形式为大学科技园,借助大学这个完美的平台,将科研活动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孵化科技型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大学科技园主要就是为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与科研的社会性延伸,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最近几年,政府陆续颁布鼓励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与制度,给科技园的发展创造了便利,同时也迎来了巨大挑战。江西北大科技园区通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硬件条件不断优化,服务能力显着提升。十三五期间,该科技园积极响应党中央制定的创新性政策与制度,利用自身核心优势,主动承担起应尽的职责,树立完成转型与升级。不过整体来讲,江西北大科技园当前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在此次研究中,首先用到的是文献研究法,针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相关理论作出描述,对现有的文献与资料进行梳理,形成此次研究的理论依据。然后利用案例研究法,借助于PEST分析工具,对江西北大科技园的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深入分析大学科技园的具体发展情况。结合对江西北大科技园实际运营情况的调研,分析了江西北大科技园的内部环境,指出了目前江西北大科技园在运营中存在的资金不足、当前所构建的组织框架难以适应服务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战略定位不匹配等问题,梳理了江西北大科技园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为解决江西北大科技园面临的问题,借助于SWOT分析工具,分析了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具体目标与定位,提出了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的一体化战略和专业聚焦战略,编制相应的战略规划,构建与健全科技成果的转化体系,为各行业提供相应的服务、打造高度开放化的服务平台、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确保孵化项目能够顺利启动,助力科技企业成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且,从加强科技园相关产业政策研究、加大科技园保障条件建设、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以及积极整合资源并加大投入力度等角度给出详细的保障举措。针对该科技园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展开探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依托于先进的理念,把江西北大科技园打造为拥有良好创业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明显、具有超强盈利能力的产业园区,同时也希望本文对其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有所启示。
钱芬芳[5](2021)在《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双创浪潮的到来,孵化器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峰,各种新型孵化器纷纷涌现,它们的运营模式灵活多样,这给作为传统型孵化器的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原有的传统运营模式急需改进。本文以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为研究对象,以其现有运营模式为具体研究内容,首先通过国内外孵化器理论文献的整理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利用PEST模型、SWOT模型分析工具对孵化器现有的内外部战略环境进行分析,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孵化器员工和在孵企业进行数据调研,找出孵化器现行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接着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作为理论工具提出对现行运营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和提出实施建议。本文将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分为管理、服务、盈利三个维度,在管理模式方面,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存在着管理模式复杂僵化的现象,建议从组织架构出发,由原来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架构逐步向现代化的扁平化组织架构转变,实现孵化器内部扁平化管理;在服务模式方面,现有服务模式缺乏层次性,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高,无法精准服务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建议按照企业每个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表现形态和基本特征提供不同孵化服务,提高孵化资源使用效率;在盈利模式方面,现行盈利模式存在着陈旧单一的突出问题,建议在保持原有基础性孵化服务收入的基础上,按照资源基础理论,利用A大学强大的学科人才资源、常年积累的大量企业资源等优势战略资源开拓新的增值性孵化服务,增加新的盈利点,如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持股孵化等。本文希望通过对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设计的研究探讨,为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战略领先地位提供实施建议,同时也为类似传统型孵化器在自身改良和发展方面提供借鉴。
舒佳乐[6](2020)在《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运营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金融科技近年来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随着央行发布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顶层部署更加清晰,落地应用逐步加快。日趋成熟的数字技术,对金融传统技术和服务进行了大量创新和迭代。传统金融机构对数字技术的需求迅速增长,金融科技各门类技术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这也催生了一大批数字技术创新创业主体。吉林省作为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有望利用数字技术风口,加快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发展优势。SKK集团作为吉林省省属国有金融企业,提出设立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打造聚焦于为金融科技企业服务的专业孵化器。这对SKK集团来讲,既是新的机遇,也是一项充满未知的挑战,需要对外部环境的利好与风险有充分的认知,加快形成清晰的运营思路与策略,构建核心优势,提升能力水平,以顺利实现其发展目标。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的运营对策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方法、文献情况和理论研究现状。第二章对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概况及发展定位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对其运营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在政策环境、设施环境、产业环境和人才环境方面,缺少适宜的配套条件,同时来自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此外,深入分析了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当前建设和运营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专业孵化能力欠缺、尚未融入产业链条、盈利模式不够清晰四个方面。重点针对管理机制方面,分别分析了在运营机构、管理体系、用人机制、政策体系和企业控制体系方面出现的不足之处。第三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支持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运营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从外部条件来看,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的规划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符合所在区位的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也符合孵化器向专业化发展的未来趋势;从内部条件看,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在国企股东背景、资源协调能力、硬件环境优势等方面具备相对优势。第四章借鉴传统的综合孵化器运作经验以及省外金融科技专业孵化器的经营思路,提出了完善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运营模式的思路。主要包括:通过明确主体操作,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细化企业进一步退出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强化垂直领域孵化服务;优化区域金融科技生态圈;拓展更加多元的盈利渠道等,进而在保障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达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张成[7](2020)在《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客组织是实现协同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平台。自“双创”制度实施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一项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的国家政策;以搭建创新生态系统为特征的创客组织是实现我国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创客组织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协同性和网络性特征的创新生态系统。基于创新的发展环境,探索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以创客组织为载体,以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为研究对象,本文深入探究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方法等方法,探析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创新机理。经调查得知,创客组织具有创新网络结构和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组织协同是创客、创客组织和协同组织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也是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和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针对多组织和多要素而形成的复杂系统,系统科学方法正是诠释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创新机理的主要方法。因此,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分析、组织协同机制、系统稳定状态和协同创新效率的研究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在“双创”制度背景下,创客、创客组织和协同组织基于组织协同系统而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创客组织是指以实现创新为目的为创客和协同组织提供各种创新创业服务的系统性平台组织。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具有开放性、网络性、协同性等特征。组织协同系统是实现协同创新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其组织间的网络链接关系和信任关系反映了组织协同的结构特征;(2)创客组织的类型。创客组织只是整个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一类系统,以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类别为依据,可以将创客组织分为科研院所主导的创客组织、高等院校主导的创客组织、企业主导的创客组织和个人主导的创客组织;(3)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组织协同是协同创新的基础,协同创新是基于组织协同系统而进行的要素聚合所实现的创新演化活动。组织协同系统具有开放性、层级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系统特征。创客、创客组织和协同组织共同组成多组织协同互交模型,具有多维度组织协同的特征,整个组织协同系统涉及到多主体、多子系统及要素体系间的资源交互行为,因而呈现开放性、层级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系统特征。创客、创客组织和协同组织之间的组织协同机制和资源要素交互行动机制是形成协同创新机理的动态机制;(4)通过波动系数模型计量和结果对比发现:以高校主导的创客组织衡量指标波动系数为标准,创客组织处于总体发展不稳定状态;高校或科研院所主导的创客组织的发展稳定性明显优于企业或个人主导的创客组织的发展稳定性。创客组织的发展主要受到自身内部因素和其他外部因素以及信息因素传导的影响;(5)基于投入和产出理论,通过60家创新组织的组织协同创新效率评价得知,只有少数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效率有效,多数创客组织存在组织协同能力不高和资源配置能力低下的情况。本文从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系统动力机制和系统稳态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主要研究贡献体现在:本文重新界定了创客组织和协同组织以及组织协同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结合创客、创客组织和协同组织的创新作用而构建了组织协同系统,利用系统动力软件分析了组织协同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建立了仿真研究模型,首次提出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创新机理和发展稳定机理,填补了创客组织发展稳定性规律的研究不足。本文含有图48幅,表35个,参考文献208篇。
刘羽嘉[8](2020)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的新模式,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研究可以反映其在创新发展中的成效和不足,但传统的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绩效导向,不利于园区健康协调发展。基于创新生态的视角,将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个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与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其良好创新生态的建设,实现园区创新要素集聚的有序性和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引领发展的目的。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农业科技园区生态位产生的功能作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创新群体、创新资源、创新效率、创新活力和创新环境5个维度、共24个评价指标。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在权重计算中的合理占比,利用G1法、G2法、熵权法和最大离差值法进行最优组合赋权,基于灰关联TOPSIS模型对我国98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3—2018年的创新系统生态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算。结果表明,东部园区生态位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园区发展较为稳定,西部园区发展较为落后,东北部地区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发展趋势。(2)根据园区创新生态位评价结果,分析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时空演化特征:采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水平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水平整体较低,但呈现上升的趋势且提升幅度明显增大;利用修正二阶段Theil熵系数模型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因素是影响园区创新发展的首要因素;使用Moran’s I指数探究园区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园区呈现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导、L-H聚集缺乏的空间格局,创新生态位发展水平较高的园区对较低的园区辐射带动能力较小,并没有实现园区协同创新发展。(3)为了发掘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采用K-Means聚类将我国的农业科技园区划分为创新引领型、创新示范型、创新稳健型、创新活力型、创新潜力型和创新探索型六种类型。利用限制性因子诊断模型明确影响我国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入驻企业总数、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当年授权发明专利数等方面,并给出促进园区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王欢欢[9](2020)在《多类别创新平台发展时空演变及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多类别创新平台的建设如火如荼,引发了学术界对创新平台相关研究的持续关注,但创新平台发展是否正向支持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等问题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基于2013-2017年中国大陆29省、市、自治区的创新平台相关面板数据,构建了创新平台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空间相关性分析对我国创新平台发展进行了测度和布局演化分析,并结合区域创新能力搭建起本文的实证模型,构建了 OLS和空间杜宾模型(SDM),并以政府调节变量为切入,探究政府对创新平台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多类别创新平台空间布局演变态势良好,但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尚未完全成型:除生产力促进中心外,创新平台空间集聚效应明显,热点区基本上都位于东、中部区域,这些地区是创新平台发展的集聚高值区,冷点区则主要位于以新疆、西藏、青海三地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从OLS和SDM模型的结果来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均显着正向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支持变量在所有模型中均显着为正,而政府支持可能负向调节创新平台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从溢出效应分解结果来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既对本地区创新能力有正向的直接溢出效应还会间接促进临近省份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调节变量仅在本区域内负向显着调节创新平台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从加大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发展力度、客观认识政府的负向调节作用以及扩大区域间的开放程度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鲁媛欣[10](2020)在《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如今,科技浪潮席卷全球,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科技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科技服务业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是我国推进创新强国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科技服务业具有知识的密集性、服务的专业性与系统性等特点,一方面,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能提升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为不同的创新主体和创新过程提供专业性和针对性的服务,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可加快如制造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科技服务业新业态,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本文研究中部地区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与影响因素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推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通过理论基础研究对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分类及特点进行说明,并对产业集聚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其次,基于2008年-2017年10年的可获得性数据从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规模、资金投入、成果产出、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对中部地区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从不同角度对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的集聚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中部六省各省市及与全国各地区存在的水平差异。再次,参考相关文献提出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采用中部地区80城2008年-2017年10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中部地区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就加快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参差不齐,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整体不高,但具有集聚发展趋势。在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开放经济和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80城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信息化水平、规模经济和金融发展对其产生了负向影响。最后,本文认为应从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引进与评价体系、加强对外开放程度、培育龙头企业和加强集聚区建设以及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等五方面来促进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二、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态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态势(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理论基础与评价模型 |
2.1 创业生态系统 |
2.2 孵化器生态位的内涵 |
2.3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
2.3.1 生态位宽度模型 |
2.3.2 指标体系 |
3 实证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生态位评价分析 |
3.2.1 综合生态位评价结果及空间分布格局 |
3.2.2 各维度生态位宽度评价结果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2)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量化与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孵化器政策量化分析框架 |
1.1 X维度:政策工具维度分析结构 |
1.2 Y维度:价值创造维度分析结构 |
(1)价值孕育阶段。 |
(2)价值初创阶段。 |
(3)价值加速阶段。 |
2 研究方法与样本来源 |
2.1 研究方法 |
2.2 样本遴选与编码 |
3 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
3.1 X维度:政策工具维度量化分析 |
3.2 Y维度:价值创造维度量化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研究结论 |
(1)孵化器政策工具应用不均衡,呈明显分化之势。 |
(2)价值创造三阶段政策工具使用情况存在显着差异。 |
4.2 政策建议 |
(3)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2.1.1 企业孵化器的概念 |
2.1.2 孵化器管理相关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实践进展综述 |
2.2.1 国内外孵化器管理的典型模式 |
2.2.2 国内外专业型孵化器的发展趋势 |
2.3 科技孵化器行业发展现状 |
2.3.1 科技孵化器地区发展现状 |
2.3.2 科技孵化器盈利状况 |
2.3.3 科技孵化器创办运营资金来源类型分布 |
3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
3.1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简介 |
3.2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竞争对手分析 |
4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管理现状及问卷调查分析 |
4.1.1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管理现状 |
4.1.2 孵化器服务质量问卷调查分析 |
4.2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2.1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服务体系不健全 |
4.2.2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不完善 |
4.2.3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人才缺失 |
4.2.4 孵化器入孵企业类型不统一和毕业条件不明确 |
4.3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的SWOT分析 |
4.3.1 优势 |
4.3.2 劣势 |
4.3.3 机遇 |
4.3.4 威胁 |
4.3.5 SWOT矩阵分析 |
5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设计与实施 |
5.1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的基本思路 |
5.2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服务体系优化策略 |
5.3 推进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策略 |
5.3.1 孵化器科技平台建设 |
5.3.2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研发中心平台策略 |
5.4 实施留住及吸引多方面技术人才策略 |
5.4.1 科技人才对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目标市场定位 |
5.4.2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对技术人才的引进策略及发展策略 |
5.4.3 科技人才对市场发展的策略优化 |
5.5 入孵企业筛选及毕业条件优化设计 |
5.5.1 入孵企业筛选条件设计 |
5.5.2 入孵企业毕业条件设计 |
6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孵化器员工服务考核工作 |
6.2 打造孵化品牌文化 |
6.3 保障孵化器服务平台及科技平台对接 |
6.4 注重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工作 |
6.5 积极寻求国内先进孵化器,达成战略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4)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2.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发展概述 |
2.1 大学科技园的概念界定 |
2.2 境外大学科技园发展概述 |
2.2.1 第一阶段(1951-1980 年) |
2.2.2 第二阶段(1980-1990 年) |
2.2.3 第三阶段(90 年代以来) |
2.3 境内大学科技园发展概述 |
2.3.1 起步阶段(1990-1995) |
2.3.2 成长阶段(1995-2000) |
2.3.3 发展阶段(2000-2010) |
2.3.4 蓬勃阶段(2010-2020) |
3.江西北大科技园外部环境分析 |
3.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大学科技园发展状况 |
3.2.1 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状况 |
3.2.2 企业孵化器发展状况分析 |
3.3 外部环境机遇与挑战分析 |
3.3.1 机遇分析 |
3.3.2 威胁分析 |
3.3.3 外部因素综合评价 |
4.江西北大科技园内部环境分析 |
4.1 江西北大科技园的基本情况 |
4.1.1 园区基本信息 |
4.1.2 组织架构 |
4.2 江西北大科技园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2.1 江西北大科技园的主要业务板块 |
4.2.2 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 资源分析 |
4.3.1 人才资源 |
4.3.2 技术和项目资源 |
4.3.3 丰富的政策资源 |
4.3.4 强大的集团背景 |
4.4 能力分析 |
4.4.1 科技园发展战略运行能力 |
4.4.2 企业孵化能力 |
4.4.3 创业公共服务能力 |
4.5 江西北大科技园优势、劣势分析 |
4.5.1 优势分析 |
4.5.2 劣势分析 |
4.5.3 内部因素综合评价 |
5.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定位 |
5.1 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定位及目标 |
5.1.1 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定位 |
5.1.2 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目标 |
5.2 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选择 |
5.2.1 战略选择依据 |
5.2.2 江西北大科技园的SWOT矩阵分析 |
5.2.3 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确定 |
6.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 |
6.1 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
6.1.1 建立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重点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 |
6.1.2 建设开放性服务平台,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 |
6.1.3 推进孵化项目落地,助力科技企业成长 |
6.1.4 优化增值服务 |
6.1.5 明确政府战略职能 |
6.2 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 |
6.2.1 加大科技园保障条件建设 |
6.2.2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 |
6.2.3 积极整合资源并加大投入力度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相关理论 |
1.3.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1.3.2 资源基础理论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概况介绍与运营模式现状 |
2.1 孵化器概念及运营模式内涵的界定 |
2.1.1 孵化器概念及发展历程 |
2.1.2 孵化器运营模式的概念 |
2.2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概况介绍 |
2.2.1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背景介绍 |
2.2.2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组织架构 |
2.3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运营模式现状 |
2.3.1 现有管理模式 |
2.3.2 现有服务模式 |
2.3.3 现有盈利模式 |
第3章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外部环境分析 |
3.1.1 法律政策因素(P) |
3.1.2 经济因素(E) |
3.1.3 社会因素(S) |
3.1.4 科技因素(T) |
3.2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SWOT分析 |
3.2.1 优势分析(S) |
3.2.2 劣势分析(W) |
3.2.3 机遇分析(O) |
3.2.4 威胁分析(T) |
第4章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的问卷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关于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的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1.3 问卷结果分析 |
4.2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孵化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管理模式复杂僵化 |
4.2.2 服务体系缺乏层次性 |
4.2.3 盈利模式陈旧单一 |
第5章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设计与实施建议 |
5.1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设计 |
5.1.1 管理模式优化设计 |
5.1.2 服务模式优化设计 |
5.1.3 盈利模式优化设计 |
5.2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的实施建议 |
5.2.1 采用扁平化组织管理模式 |
5.2.2 建立多层次服务体系 |
5.2.3 搭建技术服务平台 |
5.2.4 实现持股孵化功能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问卷1 |
问卷2 |
(6)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 |
第2章 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现状 |
2.1 我国金融科技孵化器发展现状 |
2.2 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基本定位和现状 |
2.3 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运营的挑战与困难 |
2.4 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运营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运营条件分析 |
3.1 外部条件 |
3.2 内部条件 |
第4章 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运营模式完善对策 |
4.1 建立和完善内控管理体系 |
4.2 强化垂直领域孵化服务 |
4.3 优化区域金融科技生态圈 |
4.4 拓展多样化盈利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检索与统计分析 |
2.2 创客与创客组织的概念界定 |
2.2.1 创客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
2.2.2 创客组织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
2.2.3 创客组织的界定及其评述 |
2.3 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综述 |
2.3.1 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结构 |
2.3.2 创新范式与创新生态系统 |
2.3.3 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转模式 |
2.3.4 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
2.4 组织协同的研究综述 |
2.4.1 组织协同的涵义 |
2.4.2 组织协同系统 |
2.4.3 组织协同的相关文献评述 |
2.5 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 |
2.5.1 协同创新的涵义与本质 |
2.5.2 协同创新的特征与类别 |
2.5.3 协同创新的动力与机制 |
2.6 组织协同与协同创新的关系分析 |
2.6.1 组织协同引起组织变革和影响创新绩效 |
2.6.2 组织协同促进协同创新的发展 |
2.7 本章小结 |
3 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模式与系统结构分析 |
3.1 “双创”制度与组织协同的关系分析 |
3.1.1 创客组织的制度距离分析 |
3.1.2 “双创”制度与组织协同的正向关系 |
3.2 组织协同模式和系统构成分析 |
3.2.1 创客组织的类型探析 |
3.2.2 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模式 |
3.2.3 组织协同系统的结构分析 |
3.3 组织协同系统的网络结构分析 |
3.3.1 组织协同系统的网络链接关系分析 |
3.3.2 组织协同系统的网络信任关系分析 |
3.3.3 网络链接关系与信任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
3.4 组织协同系统的信息协同机制分析 |
3.4.1 信息传导机理与组织协同 |
3.4.2 信息认知与组织协同稳定 |
3.4.3 组织协同与组织信息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制及仿真研究 |
4.1 方法引入与系统建构 |
4.1.1 系统理论与方法的概述 |
4.1.2 组织协同系统的协同模式 |
4.1.3 组织协同系统的成员体系 |
4.1.4 组织协同系统的多维协同机制 |
4.1.5 组织协同的系统界限与前提条件 |
4.2 组织协同系统的要素体系分析 |
4.2.1 系统要素概述 |
4.2.2 创客组织的人才体系 |
4.2.3 创客组织的资本体系 |
4.2.4 创客组织的创新成果体系 |
4.2.5 组织协同评价体系 |
4.3 组织协同系统的要素作用机制分析 |
4.3.1 组织资源要素的输入与输出 |
4.3.2 组织协同系统的交互响应机制 |
4.3.3 组织协同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
4.4 组织协同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
4.4.1 创新成果形成与转化机制 |
4.4.2 组织协同系统的资金循环机制 |
4.4.3 组织协同系统的创新人才流动机制 |
4.4.4 组织协同系统的协同度 |
4.5 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系统仿真研究 |
4.5.1 组织协同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4.5.2 组织协同系统仿真模型的试验样本 |
4.5.3 组织协同系统仿真模型的参数设定 |
4.5.4 组织协同系统模型的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协同创新的系统发展稳定机理及实证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命题 |
5.1.1 组织协同系统的稳定机理分析 |
5.1.2 组织协同系统的层级稳定性分析 |
5.2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5.2.1 指标体系建构 |
5.2.2 数据计量模型建构 |
5.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数据统计与计量结果 |
5.3.2 计量结果的特征分析 |
5.3.3 影响创客组织发展稳定性的原因分析 |
5.4 组织协同系统的稳定机理 |
5.4.1 组织协同系统稳定的影响因素 |
5.4.2 组织协同系统稳定性的运行机制 |
5.4.3 组织协同系统稳定性的传导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组织协同创新的效率评价研究 |
6.1 资源优化配置对组织协同创新的关系 |
6.1.1 创客组织的资源优化配置 |
6.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机制 |
6.1.3 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创新效率的关系 |
6.2 基于投入和产出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 |
6.2.1 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6.2.2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6.3 组织协同创新效率的BCC模型评价 |
6.3.1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
6.3.2 基于BCC模型的效率评价 |
6.3.3 组织协同创新效率的评价总结 |
6.4 本章小结 |
7 案例研究 |
7.1 案例研究的概论 |
7.1.1 案例选择的原由 |
7.1.2 典型案例的概述 |
7.1.3 案例研究的逻辑 |
7.1.4 案例研究的架构 |
7.2 典型案例的组织协同系统结构分析 |
7.2.1 组织协同的总体概况 |
7.2.2 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模式 |
7.2.3 组织协同系统的网络结构 |
7.3 典型案例的组织协同机制分析 |
7.3.1 组织协同系统的构成 |
7.3.2 组织协同系统的要素体系分析 |
7.3.3 组织协同系统的协同机制分析 |
7.4 典型案例的系统稳定机理分析 |
7.4.1 组织协同系统的波动性分析 |
7.4.2 系统发展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3 组织协同系统的稳定机理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研究贡献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节 |
2 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进展 |
2.1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 |
2.2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 |
2.3 生态位理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评价研究 |
3.1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
3.2.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3.2.2 灰关联TOPSIS方法 |
3.3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评价实证研究 |
3.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3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评价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的时空演化研究 |
4.1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的时序演化特征 |
4.1.1 园区创新生态位的动态演进研究 |
4.1.2 园区创新生态位的区域演化研究 |
4.2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的空间演化特征 |
4.2.1 园区创新生态位的空间分异格局演化 |
4.2.2 园区创新生态位的空间关联格局演化 |
4.3 本章小结 |
5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的限制性因子与对策研究 |
5.1 园区创新生态位的聚类分析 |
5.2 园区创新生态位的限制性因子诊断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9)多类别创新平台发展时空演变及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区域创新系统论 |
2.1.2 知识溢出 |
2.1.3 协同理论 |
2.2 现有文献述评 |
2.2.1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 |
2.2.2 关于创新平台的相关研究 |
2.3 现有研究不足 |
第3章 创新平台与区域创新能力指标选取及预处理 |
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2 创新平台的指标选取及预处理 |
3.2.1 创新平台的指标选取 |
3.2.2 创新平台的指标预处理 |
3.3 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 |
第4章 区域创新平台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 |
4.1 创新平台时空演变格局的差异化 |
4.2 创新平台空间集聚分析(ESDA) |
4.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_i~*指数) |
第5章 创新平台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实证 |
5.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5.1.1 模型构建 |
5.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
5.2 实证分析 |
5.2.0 OLS回归结果 |
5.2.1 空间杜宾回归结果及分析 |
5.2.2 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及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政策建议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综述 |
二 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的综述 |
三 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的综述 |
四 科技服务业计量方法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技服务业的界定与产业集聚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科技服务业的界定 |
一 科技服务业的内涵 |
二 科技服务业的分类 |
三 科技服务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 外部经济理论 |
二 区位经济理论 |
三 新竞争优势理论 |
四 新经济地理理论 |
第三章 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集聚水平分析 |
第一节 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
一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分析 |
二 科技服务业的资金投入分析 |
三 科技服务业的产出分析 |
四 科技服务业的体系建设分析 |
第二节 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分析 |
一 指标的选取 |
二 集聚程度的测度 |
第四章 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
一 经济发展 |
二 政府支持 |
三 开放经济 |
四 人力资本 |
五 信息化水平 |
六 规模经济 |
七 金融发展 |
第二节 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二 模型的设定 |
三 模型的检验分析 |
四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促进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
第二节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与评价体系 |
第三节 加大各省的对外开放程度 |
第四节 培育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和加强集聚区建设 |
第五节 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态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J]. 颜振军,李静,吴欣彦. 科技管理研究, 2021(18)
- [2]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量化与演进研究[J]. 文圆,危怀安,李旭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19)
- [3]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研究[D]. 周亚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4]江西北大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D]. 魏翘楚.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研究[D]. 钱芬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6]吉林金融科技产业园运营模式研究[D]. 舒佳乐. 吉林大学, 2020(04)
- [7]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研究[D]. 张成.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8]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综合评价研究[D]. 刘羽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9]多类别创新平台发展时空演变及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D]. 王欢欢. 南昌大学, 2020(01)
- [10]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鲁媛欣. 郑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