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逻辑史上“类”概念发展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丁学文[1](2021)在《从《礼记·乐记》看儒家“乐”的思想意涵》文中指出礼乐生活是儒家一直魂牵梦绕的“圣地”,儒家对于礼乐生活的追求与思考也反映了其生存期望与理想世界。作为儒家“乐”文化的经典文本,《礼记·乐记》不仅是一部音乐美学着作,更是一部重要的哲学文献,其对礼乐生活的描述与思考较为集中,在塑造民族心灵和引导文化精神上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分析其思想意涵,首先要弄清楚传统文化中的“礼”与“乐”互渗相融的关系,继而分析其概念的逻辑结构与哲学思想,方可阐释儒家“乐”范畴的三个维度:本体之乐、情态之乐和生活之乐。本体之乐是表示本体层面的“乐”,其凭借和、序的内在精神,在天地中转化指引,为天地可理解性与可通性奠定了基础,成为了联结和组织天地的根基;情态之乐是个体在感悟了本体之乐过后,以具体的礼乐形式来展现出自己的生命情态,将自身生命主体的庄敬与宇宙维度的和顺来面对和联系天地、社会和人生;生活之乐是现实世界中的直接具体的礼仪形式、乐舞仪式和相关的制度器具,这种生活之乐是内化地连接了人与天地,是人用本真性情感受世界本原的一个媒介。
徐崇茗[2](2019)在《《荀子》论辩特征管窥》文中研究指明荀子生活在辩说之风盛行的时代,深受先秦诸子论辩思想的影响,他不仅主张“君子必辩”,而且还对论辩的作用、论辩的是非标准、论辩者应有的态度等有较深入的阐释,丰富的论辩思想促成了其“笃实沉博”的论辩特色。目前学术界对于《荀子》研究大多集中于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文学思想等方面,专门对其论辩特征进行总结的尚不多见,散见于其论辩思想、逻辑思想、语言艺术、文体等方面的研究之中。本文由绪论和四章正文组成。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研究现状,重点对《荀子》及其论辩特征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阐明本文研究的必要性。第一章“《荀子》论辩的语言特征”。通过与先秦诸子散文的对比分析,认为“善用修辞”“讲究文采”是《荀子》论辩语言的突出特色。第二章“《荀子》论辩的思想特征”。荀子在批判继承先秦诸子论辩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论辩思想,本章着重从“辩则尽故”“言必当理”“推类而不悖”等三个方面对《荀子》论辩思想特征进行探讨。第三章“《荀子》论辩的文体特征”。本章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先秦论辩散文文体演变成熟的过程,得出《荀子》是先秦专题论辩散文文体走向成熟的标志,进而从文本的角度阐明了《荀子》专题论辩散文成熟的具体表现。第四章“《荀子》论辩特征形成的原因”。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与转型时期,面对混乱的社会现实,如何重建社会秩序成为诸子百家致思论辩的主题,各抒己见,辩说之风盛行,这是荀子论辩特征得以形成的社会因素。荀子兼容百家之学说,怀揣“大一统”的政治抱负,以“君子必辩”息“奸言”、辟“邪说”,这是荀子论辩特征得以形成的个人因素。
胡兴东[3](2011)在《比、类和比类——中国古代司法思维形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司法适用中公开承认"比类"司法技术,其运用与中国古代逻辑思维形式有关。比、类和比类是中国古代逻辑思维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在法律适用中的比类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指整个司法适用的逻辑过程,狭义指法律适用中"法无正条"下的疑难案件。这种比类司法技术形式是在特有的"比"和"类"思维形式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使中国古代形成了特有的司法逻辑思维、特有的律与例的法律结构和具有独特性的判例结构。中国古代很多法律形式结构与法律术语都与比类司法技术有关。
王琳[4](2009)在《三晋名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新事物、新思想不断出现,社会上产生了许多新旧概念与新旧事物互相杂错的现象。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概念研究的学派,即名家学派。先秦名家人物,以其所在地区及主要活动区域来划分,惠施、公孙龙、毛公、桓团等四人应属三晋名家之列。本文试以先秦名家的发展为线索,针对三晋名家及其思想发展进行初步探察,以期对先秦三晋地区名家的发生、发展状况有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分四部分对三晋名家进行探讨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三晋名家产生和发展的地理与社会背景,华夏与戎狄族的交错杂居,促成了三晋地区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春秋时期晋国宗法制度的破坏,国君一级宗法血亲观念的淡泊,为名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名实相怨”的社会现实,更是直接促进了名家在三晋地区的发展。第二部分讨论了三晋名家产生发展的思想基础——名辩的土壤,孔子的正名思想,名家先驱邓析与尹文的名辩思想以及墨家的辩学,一步步将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引上了纯学术的道路。第三部分对惠施其人、生活的年代及其在魏国的活动进行考察,并讨论了惠施仕魏的经历对其哲学思想的影响。第四部分对公孙龙其人、其书及其在魏、赵的活动进行考察,并讨论了公孙龙政治思想与其名实思想的共同特点。
宋赛花[5](2004)在《先秦逻辑史上“类”概念发展浅探》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阐述了先秦逻辑史上名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关于“类”概念的思想及其发展脉络,分析了中国先秦逻辑史上“类”概念的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二、先秦逻辑史上“类”概念发展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秦逻辑史上“类”概念发展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1)从《礼记·乐记》看儒家“乐”的思想意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文化样式中的礼与乐 |
第一节 社会生活与礼乐传统 |
一、礼:天地之序 |
二、乐:天地之和 |
第二节 乐之和与礼之节 |
一、《礼记·乐记》文本中的礼乐关系 |
二、乐中礼外 |
三、礼乐相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礼记·乐记》的逻辑结构和哲学基础 |
第一节 《礼记·乐记》的概念与逻辑 |
一、《礼记·乐记》中的类名物概念 |
二、《礼记·乐记》的逻辑展开 |
第二节 《礼记·乐记》的哲学基础 |
一、天地之和与乐法天地 |
二、乐者敦和与天人合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儒家乐论的三个维度 |
第一节 天地和序的本体之乐 |
一、天地之和 |
二、乐以应天 |
第二节 治心导善的情态之乐 |
一、乐本乎情 |
二、乐以治心 |
第三节 感物而动的生活之乐 |
一、诗乐舞三位一体 |
二、生活之乐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结语:礼乐生活的必要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荀子》论辩特征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荀子》基础文献研究概述 |
(二)《荀子》论辩特征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荀子》论辩的语言特征 |
1.1 善用修辞 |
1.1.1 比喻 |
1.1.2 排比 |
1.2 讲究文采 |
第二章 《荀子》论辩的思想特征 |
2.1 “辩则尽故” |
2.2 “言必当理” |
2.3 “推类而不悖” |
第三章 《荀子》论辩的文体特征 |
3.1 专题论辩散文文体的成熟 |
3.2 成熟的主要表现 |
第四章 《荀子》论辩特征形成的原因 |
4.1 社会背景 |
4.1.1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
4.1.2 政治大变革和“士”阶层的兴起 |
4.1.3 思想文化大繁荣 |
4.2 荀子个人因素 |
4.2.1 荀子游学经历 |
4.2.2 荀子“大一统”理念及“君子必辩” |
4.2.3 《荀子》及其论辩思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3)比、类和比类——中国古代司法思维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司法技术中的“比” |
二、比的思想基础:类 |
三、比类的逻辑思维 |
四、比类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 |
(一) 形成了中国古代司法适用中的比类技术 |
(二) 开创了中国古代法律形式中律、例并存结构 |
第一, 律典不能穷尽所有的社会问题。 |
在商鞅改“法”为“律”后, 有秦朝律宗《法经》六篇的记载, 但是从《云梦竹简》看, 秦朝时“律”仅是一种法律形式的名称, 并没有严格的法典化。汉朝时虽然有萧何宗《法经》制定“九章”律的记载, 但汉朝在“律”的形式上也没有形成严格的“九章”律典, 汉代“律”的数量最多时达上百种。从史料来看, 汉初就没有坚持九章“律”的数量, 《张家山二年律令》就是明证。到曹魏时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因为从此以后“律”的数量开始固定下来, 并且每个王朝仅制定一部“律典”, 即使修改也是针对律典条文, 而不再增加篇章数量。同时, “律”被赋予了更新的地位与功能, 那就是“律”是基本的、不变的、原理性的规范。对此, 《史记·律志》中是这样称“律”的, “王者制事立法, 物度轨则, 壹禀于六律, 六律为万事根本焉”。 (88) 晋朝的张裴认为, “律者, 幽理之奥”。 (89) 唐朝以后, 律典的地位再次上升, 成为最稳定的法律, 加上中国人的遵祖观, 到宋明清时, 律典成为不能改变的法典, 三朝都仅制定了一部完整的法典, 于是针对律典适用发展起来的各种法律形式大量出现。可以说, 唐朝以后以“例”为名称的各种法律形式都与“律典”的地位、作用有关。同时, “例”从法源上都源自于“律”, 通过“比”的手段发展起来的。清人王明德宣称“律”是“上以鉴乎百王, 下以传乎万世, 中以遍及海隅日出, 无不可为共遵而守者”。 (90) 这种言论是经学中对待经文的态度。 |
(三) 特有的法律适用优先原则 |
(四) 特殊的判例制度 |
五、比类司法的反思 |
(4)三晋名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史的回顾及写作思路 |
1.3 三晋名家的界定 |
2 三晋名家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与社会背景 |
2.1 华夏与戎狄族交错杂居的地理环境 |
2.2 春秋时期晋国宗法制度的破坏 |
2.3 “名实相怨”的社会现实 |
3 三晋名家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名辩的土壤 |
3.1 孔子的“正名”思想——使“名”凸显于百家视野之中 |
3.2 邓析与尹文的名辩思想——使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又向纯学术的 方向跨进一步 |
3.3 墨家的辩学——把名实关系的研究引上了逻辑学与知识论的道 路 |
4 惠施仕魏 |
4.1 惠施略考 |
4.2 魏惠王十六年(前 354 年)——惠王后元十三年(前 322 年), 惠施去魏前的活动 |
4.3 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 年)惠施返魏后的活动 |
4.4 在魏国从政的经历是惠施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 |
5 公孙龙在魏与赵 |
5.1 公孙龙略考 |
5.2 公孙龙早年在魏国的活动 |
5.3 公孙龙在赵国的活动 |
5.4 公孙龙的政治思想与其名实思想的共同特点:重视“实”,强调名实 相符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先秦逻辑史上“类”概念发展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礼记·乐记》看儒家“乐”的思想意涵[D]. 丁学文.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荀子》论辩特征管窥[D]. 徐崇茗. 信阳师范学院, 2019(08)
- [3]比、类和比类——中国古代司法思维形式研究[J]. 胡兴东. 北方法学, 2011(06)
- [4]三晋名家初探[D]. 王琳. 山西师范大学, 2009(S2)
- [5]先秦逻辑史上“类”概念发展浅探[J]. 宋赛花.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