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注意表外风险

需注意表外风险

一、应重视资产负债表外的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师伟哲[1](2021)在《A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控研究》文中认为

陈锐炜[2](2020)在《基于AEG估值模型的数字经济公司价值评估探讨 ——以顺网科技为例》文中指出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过后,全球经济格局进入了深度调整的新阶段,传统经济持续低迷的同时数字经济正异军突起。数字经济概念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提出的,是指以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为关键生产要素,借助现代信息网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进行经济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的一种经济形态。在中国,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数字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同时,数字经济不断渗透到传统经济实体,数字经济产业链逐渐形成,大量数字经济公司散布在数字经济产业链各个环节,在提高传统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价值增长点。数字经济公司往往有独特的价值创造模式、资产特征及商业盈利模式,高成长、高盈利特征使其在资本市场广受青睐。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重视数字经济公司的价值创造逻辑以及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数字经济公司具有盈利不稳定、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有大量的表外资产,且往往表外资产才是其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因此,数字经济公司的估值有很大难度,没有一个成熟的估值体系可以参考,为促进此类公司的经营管理、融资和投资决策,各方人员都需要更科学有效地对数字经济公司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AEG模型能更好地适用于数字经济公司价值评估。AEG估值法是基于超额收益的一种估值模型,用于辅助数字经济公司价值评估非常恰当,可以很好地弥补其他估值模型对于表外资产的忽视,同时也可以反映这类公司的超额成长性,从而更客观地评估数字经济公司的内在价值。目前,价值投资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主流投资逻辑,价值投资的核心理论就是股价总围绕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长期来看将向内在价值回归。因此,作为理性投资者,只有准确地评估公司内在价值,才能合理确定标的投资价值并进行合理投资决策。对于经营管理者,通过有效并客观的价值评估体系进行自我估值,能够帮助其发现公司价值创造和增长逻辑,从而提升长期价值管理能力,加速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简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深入调查关于数字经济相关概念、数字经济产业的特征及其商业模式、数字经济公司估值、AEG估值理论及模型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述研究的思路以及方法进而定下本文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从数字经济、AEG估值模型、AEG估值模型在数字经济公司估值中的应用等角度进行理论概述,作为后续案例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引入案例——顺网科技,以数字经济大背景为前提,详细介绍估值案例及其背景,从而分析AEG估值模型应用于顺网科技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四章,以价值驱动分析为起点,将顺网科技带入AEG估值模型进行估值研究,经过稳健性检验后得出最终估值结果。第五章,通过整个案例的分析过程,得出相关启示:(1)对于数字经济公司管理者来说,AEG估值可以有助于其了解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以及价值创造的特点,帮助其进行价值管理,提高公司价值创造效率,从而使公司价值最大化;(2)从投资者角度,AEG模型有利于对数字经济公司进行科学定价,揭示其价值创造逻辑和成长机制,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3)对于市场监管机构,应用AEG模型估值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数字经济公司的内在价值,有助于监管方对数字经济公司进行定价管理,考察公司长期价值创造能力。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字经济公司的普遍化,相信未来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会加大对数字经济公司价值评估以及AEG模型在数字经济公司估值中的应用研究,针对数字经济公司的估值体系也会越来越完善,为公司管理层、投资者、监管方等相关者提供一个科学的参考体系。

毛思颖[3](2020)在《新租赁准则对春秋航空财务管理的预期影响和对策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12月13日,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财会[2018]35号)由财政部发布。实施主体包括在境外上市但采用企业会计准则或者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的在境内外上市的企业。本租赁标准自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部分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的公司可延后2年执行新租赁准则。该准则将承租人会计处理由“双重模型”调整至“单一模型”,并要求承租人采取租赁负债、使用权资产确认方式进行会计操作,对依赖经营租赁业务的上市航空公司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梳理了租赁准则的发展过程,以经济后果论为写作基础,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选取经营租赁占比高的春秋航空公司作为案例公司,分析新CAS21的修订给该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会计操作方法、财务报表相关指标的变化,如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及租赁负债指标显着提高。最终,根据新租赁标准内容变化和对航空公司的影响,提出春秋航空可实施的应对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包括:(1)应用新租赁标准后,春秋航空公司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有所增加,将进一步提升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指标,进而给公司财务费用平衡带来冲击,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偿债水平。(2)资产负债表中相关科目的改变,直接影响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并给资产使用效能带来一定的冲击。(3)新租赁准则的修订对春秋航空公司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的内容均有一定的影响。因利息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的支出,导致利润表中成本费用存在先高后低现象,进一步降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利润率,使公司盈利水平有所降低。

李洁[4](2020)在《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对世界经济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危机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人们。融资流动性问题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之一,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更是让银行体系重新了解了融资流动性风险,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其突发性及严重性。2013年以来,“钱荒”事件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常态,2013年的“大钱荒”和2016年的“小钱荒”事件产生的原因是银行间同业拆借业务的膨胀,在“钱荒”期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多次突破6%,导致了融资流动性问题的加剧。虽然中国金融市场在不断完善融资功能,但是目前在中国融资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业务,商业银行依然是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中介,所以,控制融资流动性风险可以提高转化效率,促进金融业安全发展。为了减少银行体系对市场批发性融资的依赖,降低流动性风险,巴塞尔协议III全球准则和美国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对融资流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新的要求是否对降低银行风险有显着的作用,是否会使整个金融体系更加稳定还需要验证。因此,当全球银行监管改革聚焦于让银行变得比过去更有流动性时,更好的理解银行的融资流动性与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潜在关系显得至关重要。基于以上考虑,研究此课题。研究发现具有更高融资流动性的商业银行会更倾向于承担风险。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融资流动性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也不同,融资流动性越高,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和整体风险越高,即农村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承担风险,而融资流动性增加却会降低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研究也表明在高资本缓冲下,融资流动性越高,商业银行越不倾向于承担风险,即资本充足的商业银行往往倾向于承担较少的风险;相较于小型商业银行来说,大型商业银行融资流动性越高,越不倾向于承担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当融资流动性增加时,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降低了。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及研究结论,从控制融资流动性范围、加强对放贷的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使金融系统持续稳定发展。

许晓芳,陆正飞[5](2020)在《我国企业杠杆操纵的动机、手段及潜在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自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去杠杆要求以来,去杠杆被列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然而,在诸多现实约束下,高杠杆企业去杠杆并非易事,因而可能出于以下动机进行杠杆操纵:(1)迎合政策和监管要求,形式上完成去杠杆任务;(2)粉饰企业杠杆状况,增强企业投融资能力。杠杆操纵的常用手段主要有:(1)表外负债;(2)名股实债;(3)其他会计操纵手段。杠杆操纵的潜在影响主要表现有:(1)增大会计信息风险,误导股东、债权人和政府等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相关决策;(2)增大代理成本,降低企业投融资效率。鉴于此,应当同时从微观企业层面和宏观监管层面采取措施,防范和限制企业杠杆操纵行为。

冯铸[6](2019)在《我国采用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采用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必要性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PPP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PPP基本理论、PPP可行性、PPP实践机制三个方面,关于PPP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在PPP与财政的相关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且侧重于定性分析和可行性方面的研究,关于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必要性的理论推导还不充分;其次,由于国内PPP起步较晚,缺乏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多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再则,目前对国内外案例的研究单纯分析国内或国外,缺乏对比分析和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在梳理PPP研究现状和实践状况的基础上,本文确定研究主题,计划从理论研究、历史沿革分析、实证研究三个方面论证我国采用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性。从理论研究方面论证PPP对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当期财政支出压力、提升社会福利的作用;从我国公共物品及PPP模式历史沿革方面揭示公共物品需求扩大与政府职能转变、地方财力有限之间的矛盾;从实证研究方面分析我国PPP申报并非以满足公共物品需求为目标、依靠政府付费的回报理念还未转变的实际问题;并在总结国内外具体PPP案例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采用PPP模式有效提供公共物品的相应建议。本文在理论研究方面,从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入手,将部分物品以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强弱进行渐进式罗列,细化物品分类;提出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并非一定要由政府充当生产者,提供某些类别的公共物品时,政府更适合充当安排者、管理者角色,由私人部门进行具体生产。分析了民营化理论的发展,发现虽然民营化存在利弊之争,但很多弊病是由于机制不完善造成,PPP模式在规模及影响力方面,都居于民营化的首位,由于其合作理念和共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营化弊病,将社会资本用于提升社会福利。分析了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认为公共财政应是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财政,以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为宗旨并非一定要政府充当生产者角色。分析了共治理论的发展,政府和市场都是有缺陷的,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合作将更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PPP模式将政府和私人部门的优势有效整合,形成共同目标利益,是最能体现共治精神的一种实践探索。分析了目前对于PPP理论的利弊之争,发现争论主要集中于项目成功了能带来哪些益处,失败了又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都属于可行性的研究。在分析了相关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必要性的研究,分析发现代际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以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为前提,公共物品当期效用大于下期效用,意味着应尽早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PPP模式并不引起财政支出总量变化,只是将一次性的财政支出分散在整个运营期进行支付,能减轻当期财政支出压力、避免扭曲性税收;相对于政府负债,PPP模式能够引入竞争,使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模式趋向竞争性均衡,从而增加社会福利。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技术进步使公共物品呈现出排他性进一步强化、原有竞争性出现改变、无形化、全球化、界限模糊化的特点,并以一个新的视角,提出公共物品可以分为预防型公共物品、管理型公共物品和制度型公共物品,针对管理型公共物品,政府更多的是进行管理、指导、监督、协调,PPP模式则是政府进行管理、市场进行生产和维护的典型模式。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状况。改革开放前,城市实施单位制,由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及家属的公共物品;农村地区由人民公社负责提供基本的公共物品,呈现出公共物品供给水平较低,由政府单一供给,公私不分、供给内容扩大化,逐步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经济制度、国企经营制度和财政制度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探索后,逐步稳定下来。分税制改革后,政府定位和职能更加清晰,明确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独立主体的思想,政府慢慢从经济建设中退出,从经济参与者转变为管理者、服务者和监督者。政府开始更加关注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均等化发展,慢慢建立了公共物品和服务多元供给模式,公共物品的供给范围逐渐回归理性,公共物品的地区间差异形成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公共物品的诸多领域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在外资的引导下,逐步开展了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的探索,社会资本主导、地方政府参与配合、缺乏相关制度成为探索阶段的标志。随着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我国PPP模式进入了试点阶段,政府开始尝试充当项目的发起方,中央政府开始逐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并陆续出台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虽然在推进过程中由于财力的变化,项目推进力度时高时低,但总体上为后来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制度基础。2014年以来,PPP进入大力推广阶段,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鼓励PPP模式,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进入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并集中出台与PPP相关的配套制度。可以从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和PPP模式发展的历史沿革发现,随着公共物品供给日趋市场化,PPP模式的应用也在逐步扩大。而公共物品需求不断增大与政府职能转变、地方财力有限的矛盾,则反映在现实国情的约束下采用PPP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11715个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不同维度下发现了以下几方面规律:从申报地区角度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PPP项目申报积极性较高、项目识别率较低;经济发达地区PPP项目申报积极性较低、项目识别率较高;从申报级别角度分析,发现省、市、县三级中,项目申报级别越高,申报数量越少、识别率越高;从回报机制角度分析,政府承担支出责任越大、承担风险越多的项目落地率越高;从运作方式分析,传统BOT项目申报意愿和执行数量最多;从项目所属行业分析,市政工程和交通运输类项目申报意愿和执行数量最多;从示范层级分析,示范层级越高,项目落地率越高;从东、中、西部地区各类项目执行率上分析,东部地区优于中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这些规律说明PPP项目的申报意愿和项目执行率与经济状况、地区差异、所属行业、运作机制存在一定的关系。进而采用多项指标的截面数据,通过逐步回归法进行模拟测算,发现PPP的申报意愿主要受财政收入和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影响,财政收入将引起PPP项目的申报投资额减少;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加将引起PPP项目的申报投资额增加,与公共物品的状况没有显着关系,说明我国PPP项目申报的动力主要是财政压力,而不是公共物品需求。发现PPP的项目执行率与财政收入增量、回报机制、高速公路里程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有显着关系,财政收入增量越大,项目执行率越高;政府承担支出责任越大、承担风险越多,项目执行率越高;公共物品现有水平对项目执行率有负面影响。实证研究论证了我国PPP并非以满足公共物品需求为出发点、依靠政府付费的回报理念还未转变的实际问题。本文从公共物品需求测算、供给理念的转变、供给管理有效性及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多个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发现公共物品需求测算是政府和社会资本都十分重视的一环,在难以准确测算公共物品需求的情况下,可变合同期限提供了一个平衡性较好的思路,促进参与者达成共识,减少双方博弈。政府和民众关于公共物品采用市场化供给的态度也会决定项目的成败,与民众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转变公共物品必须免费的理念,设身处地为民众考虑,将促进项目取得成功,实现三方共赢。采用PPP模式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手,否则将会把公共物品市场化变为公共物品垄断化,需要政府积极介入,提升供给管理有效性。仅有理论的支撑和良好的意愿,并不能保证PPP项目的成功,合作机制是实践中的关键部分,项目参与方清楚的了解各方的角色定位、责任义务、潜在风险、预期回报、项目灵活度和沟通处理机制是PPP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并在吸收案例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案例启示。最后,在PPP理论分析、历史沿革梳理、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采用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具有必要性的研究结论;从改变传统公共物品供给理念、准确把握公共物品需求、优化PPP项目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在分析本文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展望。

徐伟[7](2019)在《2018《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理财需求较为旺盛,个人理财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已然成为各大银行的竞争热点,其中尤其是高净值人士、高净值家庭的个人及家族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业中收重要的来源。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纲领性文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的正式落地给当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带来巨大变革。变革即意味着新的发展机会,百万亿资管产品面临转型调整,对国内银行业理财业务影响深远。本文从对中国理财业务的起源及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特点、管理模式及现状进行纵向及横向的对比,结合对《资管新规》出台背景的社会及经济背景的分析,提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当下的理财业务存在刚性兑付、多层嵌套、“资金池”操作模式积累资金风险、监管盲点等诸多风险隐患。《资管新规》的相关条例直指前述问题,旨在打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实现理财的净值化管理,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即禁止银行不允许再发行保本理财;规范资金池降低期限错配风险,要求银行成立资管子公司独立管理和运营理财产品等。笔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资管新规》主要规定及其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的探讨,提出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当从健全现有的理财产品体系、打破原有刚性兑付、转变现有理财业务盈利模式、设立专业化、精细化的销售队伍、设立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资产管理子公司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整,才能在《资管新规》发布后的过渡期实现平稳转型,以适应未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根据前述相关的分析,结合国外个人理财暨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情况横向研究我国未来理财在《资管新规》过渡期(2020年)后,对商业银行理财未来业务转型发展的方向及对策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李竞妍[8](2019)在《Y外资银行表外业务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迅速,推动了全球金融创新。表外业务,是相对于传统的表内业务而言的银行创新业务,不列式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不构成银行的真实资产和负债,但对银行损益有影响。随着国际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加入WT0,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并为中国的金融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由于我国本土银行的网点分布覆盖率已经非常高,外资银行在我国一般保持着较小的业务规模。除了发展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高收益性和高创新性的表外业务是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业务的重点。表外业务的高盈利能力也决定了其高风险性,因此,深入研究表外业务及其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对促进我国外资银行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表外业务的理论基础入手,明确表外业务及其财务风险的定义,对表外业务的种类和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其隐藏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外资银行Y为例,从实践角度出发,研究其现有的表外业务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工具和机制,发现并提出Y外资银行目前在表外业务财务风险管控方面尚存在的不足,分析可能的原因;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有助于银行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归纳外资银行表外业务财务风险控制的关键点,这对我国外资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也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完善监管政策,促进外资银行表外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国内现有的关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文献大多基于中资银行角度,且主要偏向于理论研究,有关在华外资银行表外业务财务风险控制的实证研究很少;本文立足于在华外资银行,结合Y银行的实际案例,介绍并分析目前外资银行表外业务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控制建议,丰富了有关银行业表外业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指导意义。

梁枫[9](2015)在《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研究 ——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不仅对商业银行来说是“最致命的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甚至实体经济也具有强大的破坏冲击力。由于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较多,形成机制较为复杂,不确定性较强,特别是资本充足、风险管理状况良好的商业银行也可能出现流动性危机,加大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难度。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大量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揭示出各国金融监管体系在流动性风险监管中存在较大不足,引发了全球范围对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反思和探讨。流动性风险监管成为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传统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属于微观审慎监管的范畴,仅着眼于单个银行机构的稳健运行,然而诸多现实表明,微观审慎监管无法实现银行体系整体的安全与稳定,许多金融危机的发生往往与宏观审慎监管的缺失有关。宏观审慎监管在次贷危机之后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微观审慎监管相比,宏观审慎监管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关注整个金融体系的共同风险暴露,而不仅仅是单体金融机构的安全。因此,宏观审慎监管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弥补微观审慎监管的缺陷。回顾我国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演进过程,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监管规则也逐渐与国际标准趋同,但面对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业务发展模式、融资渠道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更趋复杂,导致流动性风险监管压力上升,亟待加强。2013年6月和12月,我国银行间市场先后出现两次阶段性流动性紧张现象,尤其是2013年6月的“钱荒”事件中,商业银行出现恐慌情绪,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最高攀升至13.44%,在央行向市场紧急投放流动性之后,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才逐渐缓解,而从微观角度来看各家商业银行在此期间流动性风险指标大多在正常范围之内,运行状况也未出现异常。现实表明,我国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仍不完善,流动性风险监管仅着眼于微观审慎监管难以应对突发的流动性风险事件。鉴于此,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审视我国流动性风险监管中的不足与缺陷,探寻如何提升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效果、如何更好地控制流动性风险并防止其传导和扩散,从而最大程度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进行理论剖析,奠定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石;其次分析巴塞尔委员会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演进及新监管框架,并从宏观审慎监管的视角考察美国、英国及欧盟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实践与经验;接着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视角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现实状况,探寻其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通过构建实证模型检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寻求提高流动性风险监管效果的合理途径;基于前文研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建思路,并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了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策略取向,最后对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环境保障进行了探讨。本文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主要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两条主线。既有对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剖析,又针对国内外的监管实践进行了研究。在定性分析中采用了历史分析、比较研究与经验借鉴等方法,定量分析则主要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并结合数据资料分析,力图使论文的论证更加具有严密性。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突破了以往从保持单个银行机构稳定运行的微观审慎监管视角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进行研究,本文则以提高银行体系乃至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性作为出发点,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视角,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并非片面强调宏观审慎监管,更不排斥与否定微观审慎监管,而是从宏观审慎视角探寻如何弥补流动性风险微观审慎监管的盲点与不足,从而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第二,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检验流动性风险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动态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风险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效果之间存在动态的相互促进关系,从宏观审慎视角研究流动性风险监管具有现实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建思路。第三,本文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策略取向。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存在不利影响并放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现有的研究很少涉及流动性风险的顺周期性,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从时间维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顺周期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构建流动性风险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机制的建议。本文还从空间维度提出了实施差别监管、扩大监管范围与防止风险跨境传导的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策略。

朱博文[10](2015)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银行治理与银行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货币政策传导就是从货币政策的执行到经济结果产生的整个过程,它既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货币理论与政策的核心内容。而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方面研究就是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经济变量,进而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研究先后经历了传统货币渠道、信贷渠道再到风险承担渠道的过程。其中,传统货币渠道只关注银行负债(存款及货币)而忽视了银行资产(贷款)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而信贷渠道观点持有者则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银行贷款改变局部投资水平,进而影响产出。传统的货币渠道是建立在完全信息的金融市场假设条件下,个人和企业的各种资金来源可以方便相互替代,而实际上金融市场存在摩擦,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资产不具有完全替代性(如债券不能完全替代银行贷款),因此,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市场对特定借款人(如中小企业)的授信能力及授信条件得以强化。金融危机发生后,学者们又进一步提出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强调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的风险认知和风险容忍,进而影响银行投资的风险头寸,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产生影响。货币政策各传导渠道的存在性与有效性在国内外文献中均得到了充分验证,货币政策的货币渠道、信贷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同时存在,但一方面,不同国家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体制不同,其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银行显性特征,如资本充足情况、流动性和规模或是商业模式等差异也使得同一国家中不同商业银行在面临相同货币政策冲击时的信贷行为和风险承担行为不同。本文研究则认为,银行贷款和风险是银行行为的最终结果,这一最终结果是商业银行基于货币政策调整进行反应并调整行为而最终形成的。而公司治理方面研究认为,公司治理作为一国产权制度、市场结构、政治文化背景、法律法规体系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中就己证明治理结构能直接影响公司行为,因此,商业银行在不同货币政策条件下行为差异应是货币政策与银行治理的共同作用结果,货币政策是一种外部冲击,而银行治理结构是银行行为的内在决定因素。在银行当中,董事会有责任审核和批准银行的贷款政策和投资决策,因此,银行董事会以及其他治理机制都可以通过影响银行董事会决策来影响银行贷款和投资,最终影响银行绩效与风险。本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理论以及银行公司治理研究,考察了治理机制这一隐性特征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中所发挥的异质性作用。从多个治理机制和综合治理指数两个方面构建银行治理的代理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化衡量的货币政策变动显着影响了银行贷款规模和风险承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多带来的紧缩效应能够降低银行贷款规模并有效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而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和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的紧缩能够有效降低银行同业业务风险。在考察不同银行治理机制在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中的作用方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是否上市等治理机制显着影响了银行贷款行为,而董事会结构对银行贷款影响并不显着。衡量监督作用的治理指数越大,贷款规模更低,并且监督指数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交乘项显着为负,表明监督作用越强的银行的贷款更为谨慎且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反应更为敏感,其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时,更多的减少了银行的贷款规模。在考察不同银行治理机制在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中的异质性作用时发现,各治理机制对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并不显着。衡量银行总体治理水平的治理指数与银行信贷风险显着负相关关系,表明治理水平较好的银行,其信贷风险水平更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总指数交叉项的系数也显着为负,表明治理水平好的银行的信贷风险对货币政策反应更加敏感。对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的研究中发现,除董事会规模外,其他治理变量对同业业务风险影响并不显着,并且银行治理水平越高的银行的同业业务风险更大且对货币政策反应更不敏感。论文在最后一章中还联系中国实际,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以及加强银行治理与监管协调,防范银行业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应重视资产负债表外的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重视资产负债表外的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AEG估值模型的数字经济公司价值评估探讨 ——以顺网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数字经济相关概念的研究
        1.2.2 数字经济产业及其商业模式的研究
        1.2.3 数字经济公司估值的研究
        1.2.4 AEG估值理论及模型的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数字经济公司、AEG估值模型与价值评估理论概述
    2.1 数字经济公司及其价值评估的相关概述
        2.1.1 数字经济公司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2.1.2 数字经济公司的价值创造特征
        2.1.3 数字经济公司的价值评估方法
    2.2 AEG估值模型的相关理论
        2.2.1 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
        2.2.2 AEG估值模型的估值原理
        2.2.3 AEG估值模型的适用环境及优缺点
    2.3 AEG估值模型应用于数字经济公司估值的价值动因
        2.3.1 数字经济公司的估值难点及其现实迫切性
        2.3.2 AEG估值模型应用于数字经济公司估值的理论可行性
        2.3.3 AEG估值模型应用于数字经济公司估值的现实必要性
    2.4 AEG估值模型应用于数字经济公司估值的实施框架
        2.4.1 识别数字经济公司的公司战略及其AEG价值驱动因子
        2.4.2 推测数字经济公司预测期间的AEG绩效
        2.4.3 判断数字经济公司的AEG风险折现率
        2.4.4 计算数字经济公司的AGE估值结果及其稳健性检验
        2.4.5 提出数字经济公司基于AEG估值结果的价值改进对策
    2.5 AEG估值模型应用于数字经济公司估值的价值体现
        2.5.1 揭示数字经济公司价值创造过程,有助于公司加强价值管理效率
        2.5.2 反映公司超额增长特征,揭示其超额增长关键驱动因素
        2.5.3 客观反映公司内在价值,正确引导投资者投资决策
    2.6 相关理论基础
        2.6.1 内在价值理论
        2.6.2 资本成本理论
        2.6.3 微笑曲线理论
        2.6.4 产业融合理论
3 AEG估值模型应用于顺网科技价值评估的案例介绍
    3.1 顺网科技公司情况简介
        3.1.1 顺网科技公司基本情况
        3.1.2 顺网科技的数字经济特征
        3.1.3 顺网科技的“数字平台”战略模式回顾
    3.2 AEG估值模型应用于顺网科技价值评估的评估背景
        3.2.1 顺网科技“数字平台”导向的公司战略
        3.2.2 顺网科技历史业绩情况回顾
    3.3 AEG估值模型应用于顺网科技价值评估的适用前提
        3.3.1 顺网科技的“数字平台”轻资产特征及其估值难点
        3.3.2 AEG估值模型应用于顺网科技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3.3.3 AEG估值模型应用于顺网科技价值评估的可行性
4 AEG估值模型应用于顺网科技价值评估的案例分析
    4.1 顺网科技AEG估值的价值驱动因子识别分析
        4.1.1 公司“云平台”资源层面的AEG价值驱动因子
        4.1.2 数字产业整合层面的AEG价值驱动因子
        4.1.3 数字经济市场层面的AEG价值驱动因子
    4.2 顺网科技AEG估值的假设体系与模型构建
        4.2.1 建立顺网科技“数字经济”价值评估的经营假设
        4.2.2 构建顺网科技可持续资产/收益观下“三阶段”AEG估值模型
        4.2.3 选择基于AEG的顺网科技关键价值评估参数
    4.3 顺网科技AEG价值评估的估值假设体系
        4.3.1 基于可持续资产/收益观下的顺网科技历史报表重组
        4.3.2 顺网科技AEG价值驱动因子的财务分析
        4.3.3 顺网科技的“数字经济”收益预测假设
        4.3.4 顺网科技的“数字经济”投资预测假设
        4.3.5 顺网科技的“数字经济”筹资及分配预测假设
    4.4 顺网科技AEG估值的价值评估实施及稳健性检验
        4.4.1 顺网科技AEG估值的实施准备
        4.4.2 基于AEG模型的顺网科技“三阶段”估值计算
        4.4.3 基于AEG模型的顺网科技“数字经济”公司整体价值
        4.4.4 顺网科技AEG估值的稳健性检验
        4.4.5 顺网科技AEG估值的效果评价
    4.5 顺网科技AEG估值的价值管理改进对策
        4.5.1 顺网科技应合理改善资本结构,提高AEG创造能力
        4.5.2 顺网科技应改善长期营运能力,提高AEG创造效率
        4.5.3 顺网科技应加大对平台和新业务的投资,稳定AEG创造水平
5 AEG估值模型应用于数字经济公司的估值案例启示
    5.1 AEG估值模型有利于管理者加强数字经济公司价值管理
        5.1.1 AEG估值模型有利于管理者了解公司价值来源,加强价值管理
        5.1.2 AEG估值模型有利于管理者科学考评公司业绩,真实反映公司价值
    5.2 AEG估值模型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数字经济公司
        5.2.1 AEG估值模型帮助投资者洞察公司内在价值,提高投资决策合理性
        5.2.2 AEG估值模型帮助投资者了解公司价值成长机制,揭示投资价值源泉
    5.3 AEG估值模型有助于监管者加强公司监管能力,维持市场稳定
        5.3.1 AEG估值模型有助于监管者进行市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定价科学性
        5.3.2 AEG估值模型有助于考察公司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维持数字经济行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3)新租赁准则对春秋航空财务管理的预期影响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租赁准则修订相关研究
        1.3.2 表外融资相关研究
        1.3.3 经营租赁资本化相关研究
        1.3.4 新租赁准则对企业的影响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1.1 文献研究法
        1.4.1.2 案例研究法
        1.4.1.3 归纳总结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关键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关键概念
        2.1.1 租赁
        2.1.2 融资租赁
        2.1.3 经营租赁
        2.1.4 使用权资产
    2.2 理论基础
        2.2.1 经济后果观
        2.2.2 资产负债观
        2.2.3 风险报酬观
        2.2.4 信息不对称观
第3章 新租赁准则的主要变化
    3.1 新租赁准则颁布背景
    3.2 新租赁准则颁布意义
        3.2.1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2.2 真实反映企业资产
        3.2.3 联动企业业务管理
    3.3 新租赁准则修订内容
        3.3.1 完善租赁的识别与确认
        3.3.2 修订单一模型会计处理
        3.3.3 修订租赁分类原则会计处理
        3.3.4 修订售后租回交易会计处理
        3.3.5 改善承租人的后续计量内容
        3.3.6 补充相关的信息披露和列示
    3.4 新租赁准则实施范围与时间安排
    3.5 新旧准则承租人会计处理差异
第4章 新租赁准则对春秋航空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
    4.1 案例公司的选择与简介
        4.1.1 案例公司的选择
        4.1.2 案例公司主营业务概况
        4.1.3 案例公司飞机租赁概况
    4.2 会计处理方式的变化
        4.2.1 新租赁准则实施前会计处理
        4.2.2 新租赁准则实施后会计处理
    4.3 新准则实施对春秋航空财务报表列报的影响
        4.3.1 资产负债表列报的变化
        4.3.2 利润表的变化
        4.3.3 现金流量表的变化
    4.4 新准则实施对春秋航空财务绩效指标的影响
        4.4.1 对偿债能力评价指标的影响
        4.4.1.1 资产负债率
        4.4.1.2 利息保障倍数
        4.4.1.3 产权比率
        4.4.2 对营运能力评价指标的影响
        4.4.3 对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影响
        4.4.3.1 春秋航空盈利能力的横向对比分析
        4.4.3.2 春秋航空盈利能力的纵向对比分析
        4.4.3.3 春秋航空盈利能力纵向对比的例外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新准则下预期经济后果与相关对策
    5.1 投资决策相关的经济后果
    5.2 融资能力相关的经济后果
    5.3 风险管理相关的经济后果
        5.3.1 对利率风险管理的影响
        5.3.2 对汇率风险管理的影响
        5.3.3 对融资风险管理的影响
    5.4 纳税行为相关的经济后果
    5.5 应对措施
        5.5.1 提前披露相关数据信息
        5.5.2 合理搭配不同合同期限
        5.5.3 利用合同分拆简化租赁
        5.5.4 控制扩张速度节俭成本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一、 作者简历
    二、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
        1、基本思路
        2、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拟创新点
二、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基本概念界定
        1、融资流动性
        2、银行风险承担
    (二)相关理论分析
        1、委托代理理论
        2、博弈论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三、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分析
    (一)融资流动性通过银行代理人影响银行风险承担
    (二)融资流动性通过清算成本影响银行风险承担
    (三)资本充足率影响融资流动性对风险承担的作用
四、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的提出
        2、模型设定
        3、样本选取
        4、数据来源
    (二)统计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2、平稳性检验
        3、相关性检验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1、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2、资本缓冲对融资流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相关性的影响
        3、银行规模对融资流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相关性的影响
        4、金融危机对融资流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相关性的影响
    (四)内生性检验
    (五)稳健性检验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措施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措施
        1、合理控制融资流动性的范围
        2、加强对放贷的管理
        3、提高巴塞尔协议III在我国的适用性
        4、加强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5、提高监管的针对性
        6、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相关机制
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我国企业杠杆操纵的动机、手段及潜在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杠杆操纵的基本动机
    (一)迎合政策和监管要求,形式上完成去杠杆任务
    (二)粉饰企业杠杆状况,增强企业投融资能力
三、杠杆操纵的常用手段
    (一)表外负债
        1.将租赁设计为“经营租赁”
        2.避免并表
        (1)避免合并结构化主体报表
        (2)避免合并清算中的子公司报表
        3.创新衍生金融工具
        4.隐瞒或有负债
        5.其他表外负债
    (二)名股实债
        1.将实为“债权”的永续债确认为“股权”
        2.非实质性的债转股
        3.设计结构化主体投融资模式
    (三)会计操纵手段
        1.不适当的公允价值计量或估值
        2.不适当的研发支出资本化
        3.不适当的折旧(摊销)与减值计提
        4.不适当的非经常性损益
        5.不适当的资产分类
四、杠杆操纵的潜在影响
    (一)增大会计信息风险,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相关决策
    (二)增大代理成本,降低企业投融资效率
五、政策建议
    (一)企业(微观)角度
        1.认清操纵风险,避免不利影响
        2.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内部制度
        3.提升资本管理能力,降低杠杆风险
    (二)监管(宏观)角度
        1.加强监管制度,加大处罚力度
        2.完善会计准则,提高审计质量
        3.优化配套政策,提升去杠杆能力

(6)我国采用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世界各国采用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的简况
        二、我国采用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的简况
        三、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的可行性研究
        三、PPP实践机制研究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
        二、论文结构
    第五节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理论研究
    第一节 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
        一、区分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二、物品和服务的精细化分类
        三、公共物品(服务)提供方式的发展
    第二节 民营化理论的兴起
        一、民营化理论存在的争议
        二、民营化的实施方式
    第三节 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
        一、定位于弥补市场缺陷
        二、以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为主旨
        三、遵循民主决策原则
        四、依法开展财政收支
        五、需要接受民众监督
    第四节 治理理论的发展
        一、政府边界的争论
        二、共治理念的产生
        三、合作治理中政府的角色
    第五节 PPP理论的发展
        一、PPP的优势
        二、PPP的缺陷
    第六节 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必要性的理论探索
        一、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可以优化代际资源配置
        二、PPP模式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三、PPP模式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四、技术进步给公共物品供给带来的变化
        五、一个公共物品提供方式的新视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及PPP模式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历史沿革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情况
        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情况
    第二节 我国PPP模式的发展路径
        一、我国PPP开展的历史背景
        二、PPP起步探索阶段(1984 年-1993 年)
        三、PPP逐步试点阶段(1994 年-2013 年)
        四、PPP大力推广阶段(2014 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采用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PPP项目库描述性分析
        一、PPP项目一维分析
        二、PPP项目二维交叉分析
    第二节 我国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回归分析
        一、PPP申报回归分析
        二、PPP项目执行率回归分析
        三、不同回报机制的PPP项目执行率回归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PP案例分析
    第一节 公共物品需求问题
        一、德国罗斯托克瓦诺隧道项目
        二、青岛海湾大桥
        三、智利68号公路
        四、葡萄牙弹性期限公路特许经营
    第二节 公共物品供给理念问题
        一、英国M6收费公路项目
        二、英国赛文河第二大桥项目
        三、波兰华沙S8快速公路项目
    第三节 公共物品供给管理问题
        一、土耳其公共设施垄断
        二、安徽合巢芜高速公路
        三、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水务项目
        四、美国军队零能耗住宅项目
    第四节 合作机制问题
        一、美国马萨诸塞州3号公路北段修缮扩建项目
        二、法国西班牙跨国铁路项目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建议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采用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具有理论必要性
        二、我国采用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具有现实必要性
        三、我国有必要优化PPP机制,有效提供公共物品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改变传统的公共物品供给观念
        二、准确把握公共物品需求
        三、优化PPP项目管理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理论研究方面
        二、实证研究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7)2018《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研究
    第一节 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及其发展过程
        一、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定义
        二、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过程
    第二节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及其特点
        一、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分析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状及特点
第二章 《资管新规》对理财业务的影响
    第一节 《资管新规》出台的背景及原因
        一、刚性兑付导致信用风险累积
        二、多层嵌套致使金融风险传递
        三、“资金池”模式加大流动性风险
        四、影子银行隐藏系统性风险
    第二节 《资管新规》主要规定及其影响
        一、《资管新规》主要规定及解读
        二、《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影响
第三章 境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情况及启示
    第一节 境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及管理
        一、境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进程
        二、境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管理情况
    第二节 国内外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对比及启示
        一、资管业务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二、资管业务服务和产品存在差异
        三、从业人员素质和盈利模式存在差异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方向及对策
    第一节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方向
        一、打破刚性兑付模式,重塑理财市场格局
        二、“双保”产品逐步退市,向净值化产品转型
        三、盈利模式转变,业务收入转为管理费模式
        四、由弱投研向重投研转变,注重差异化营销
        五、明确资管子公司战略定位,提高资源协同效应
    第二节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对策
        一、商业银行发挥规模优势,开拓新的市场份额
        二、加速处置存量保本产品,抢占新客转型先机
        三、强化自主投资研发能力,建立品牌效应体系
        四、加速设立理财子公司,形成基础系统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Y外资银行表外业务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表外业务相关理论
    2.1 表外业务概念界定
        2.1.1 表外业务的定义
        2.1.2 表外业务的种类
        2.1.3 表外业务的特点
    2.2 表外业务财务风险
        2.2.1 表外业务财务风险的含义
        2.2.2 表外业务财务风险的种类
        2.2.3 表外业务财务风险的特征
    2.3 理论基础
        2.3.1 金融中介理论
        2.3.2 金融创新理论
        2.3.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第3章 Y银行表外业务的财务风险控制分析
    3.1 案例背景及选择依据
        3.1.1 Y银行背景介绍
        3.1.2 案例选择的依据
    3.2 Y银行表外业务种类及其财务风险
        3.2.1 Y银行表外业务种类
        3.2.2 Y银行表外业务财务风险
    3.3 Y银行表外业务财务风险控制现状
        3.3.1 管理架构建设
        3.3.2 财务审计控制
        3.3.3 规范操作流程
        3.3.4 严格控制授信
        3.3.5 风险测量与监控
        3.3.6 风险分散与转移
第4章 Y银行表外业务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Y银行表外业务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4.1.1 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核执行不足
        4.1.2 缺乏专门表外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4.1.3 授信后的持续性风险评估不到位
        4.1.4 理财销售的匹配度评估流于形式
        4.1.5 未建立同业信息共享及合作机制
    4.2 原因分析
        4.2.1 监管法规未作要求且银行缺乏动力
        4.2.2 系统研发阻力较多且运行风险较高
        4.2.3 风险评估内容单薄且职责设置欠佳
        4.2.4 风险道德意识薄弱且缺乏约束机制
        4.2.5 银行同业竞争激烈且合作意识薄弱
第5章 Y银行表外业务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5.1 树立风险意识,细化审核措施
        5.1.1 树立正确风险意识
        5.1.2 增加业务审核资料
        5.1.3 寻求风险与成本的平衡
    5.2 完善落实研发计划,防范系统运行风险
        5.2.1 加强研发投入力度
        5.2.2 制定完整研发计划
        5.2.3 确保计划有效落实
        5.2.4 防范系统运行风险
    5.3 深化风险评估,引入专业机构
        5.3.1 拓展风险评估内容
        5.3.2 参考5C风险评级体系
        5.3.3 聘请专业评估机构
    5.4 加强人员管理,完善约束机制
        5.4.1 管理销售人员资质
        5.4.2 提高客户风险意识
        5.4.3 监控复核两重把控
    5.5 树立合作理念,优化合作模式
        5.5.1 树立正确合作理念
        5.5.2 建立双赢合作模式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局限性
    6.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研究 ——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1.2.3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1.3 本文的研究视角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视角的选择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
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剖析
    2.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阐释
        2.1.1 商业银行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的界定
        2.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类型
        2.1.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特征
        2.1.4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2.1.5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风险的关系
    2.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阐释
        2.2.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与维度
        2.2.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
        2.2.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模式
        2.2.4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成
        2.2.5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边界
    2.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3.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2.3.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可行性分析
    2.4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2.4.1 市场失灵理论
        2.4.2 最后贷款人理论
        2.4.3 金融脆弱性理论
        2.4.4 经济管制理论
        2.4.5 信息不对称理论
    2.5 小结
3 宏观审慎视角下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3.1 国际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历史追溯
        3.1.1 流动性风险监管的萌芽阶段
        3.1.2 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初步发展阶段
        3.1.3 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逐渐形成阶段
        3.1.4 流动性风险监管强化与改革阶段
    3.2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演进
        3.2.1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探索期(1992-2006 年)
        3.2.2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发展期(2007-2008 年)
        3.2.3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完善期(2009 年至今)
        3.2.4 宏观审慎视角下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风险新监管框架
    3.3 宏观审慎视角下美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
        3.3.1 美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架构
        3.3.2 美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下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
    3.4 宏观审慎视角下英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
        3.4.1 英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架构
        3.4.2 英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下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
    3.5 宏观审慎视角下欧盟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
        3.5.1 欧盟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架构
        3.5.2 欧盟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下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
    3.6 宏观审慎视角下国际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的经验借鉴
        3.6.1 扩大流动性监管范围
        3.6.2 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流动性监管
        3.6.3 重视流动性风险的事前监管
        3.6.4 提升流动性风险报告要求
        3.6.5 实现不同监管部门的协调统一
        3.6.6 加强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3.7 小结
4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现状探析
    4.1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发展历程及现行监管框架
        4.1.1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发展历程
        4.1.2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行监管框架
    4.2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实状况
        4.2.1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总体状况
        4.2.2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状况
        4.2.3 中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状况
        4.2.4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更趋复杂
    4.3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评价
        4.3.1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成效
        4.3.2 宏观审慎视角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不足
    4.4 小结
5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证分析
    5.1 相关研究文献梳理
    5.2 指标的选取与实证模型的构建
        5.2.1 指标的选取
        5.2.2 实证模型的构建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3.1 数据来源说明
        5.3.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4 小结
6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建
    6.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6.1.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选择
        6.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想
    6.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工具
        6.2.1 对现有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体系的改进
        6.2.2 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开发
    6.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压力测试
        6.3.1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现行监管要求
        6.3.2 强化流动性风险的宏观压力测试
    6.4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与危机处理机制
        6.4.1 从宏观审慎视角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
        6.4.2 从宏观审慎视角完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危机处理机制
    6.5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
        6.5.1 建立与完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
        6.5.2 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
        6.5.3 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
    6.6 小结
7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策略取向
    7.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两大支柱
        7.1.1 基于时间维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
        7.1.2 基于空间维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
    7.2 基于时间维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逆周期监管机制构建
        7.2.1 银行体系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分析
        7.2.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顺周期性的实证分析
        7.2.3 流动性风险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机制的构建
    7.3 基于空间维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策略
        7.3.1 实施流动性风险差别监管
        7.3.2 扩大流动性风险监管范围
        7.3.3 防止流动性风险跨境传导
    7.4 小结
8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环境保障
    8.1 健全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法律制度环境
        8.1.1 在立法层面提高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地位
        8.1.2 加强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
        8.1.3 完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
    8.2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8.2.1 存款保险制度对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意义
        8.2.2 进一步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
    8.3 加强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
        8.3.1 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状况
        8.3.2 加强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
    8.4 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
        8.4.1 发挥货币市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调节作用
        8.4.2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8.5 加强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育
        8.5.1 大力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8.5.2 加强高等学校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8.6 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本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可行性的理论推导
    附录 2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演进
    附录 3 流动性覆盖率(LCR)通用披露模板
    附录 4 相关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计算公式
    附录 5 关于存贷比计算口径的调整
    附录 6 零售存款项目及无抵(质)押批发融资项目现金流出折算率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10)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银行治理与银行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货币渠道
        2.1.1 利率渠道
        2.1.2 汇率渠道
        2.1.3 资产价格渠道
    2.2 信贷渠道
        2.2.1 资产负债表渠道
        2.2.2 银行贷款渠道
    2.3 风险承担渠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
    3.1 货币政策传导体系分析
        3.1.1 中国银行业发展
        3.1.2 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改革
    3.2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3.3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银行治理机制分析
        3.3.1 银行治理与银行贷款渠道
        3.3.2 银行治理与风险承担渠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
    4.1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 统计分析
    4.3 模型设计
    4.4 计量结果与分析
        4.4.1 基于多个治理机制检验
        4.4.2 基于治理指数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件

四、应重视资产负债表外的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 [1]A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控研究[D]. 师伟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AEG估值模型的数字经济公司价值评估探讨 ——以顺网科技为例[D]. 陈锐炜.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3]新租赁准则对春秋航空财务管理的预期影响和对策研究[D]. 毛思颖. 华侨大学, 2020(01)
  • [4]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D]. 李洁.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5]我国企业杠杆操纵的动机、手段及潜在影响[J]. 许晓芳,陆正飞. 会计研究, 2020(01)
  • [6]我国采用PPP模式提供公共物品问题研究[D]. 冯铸.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2018《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研究[D]. 徐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Y外资银行表外业务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 李竞妍.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9]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研究 ——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视角[D]. 梁枫. 山西财经大学, 2015(09)
  • [10]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银行治理与银行行为[D]. 朱博文. 山东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需注意表外风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