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中国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学排名(论文文献综述)
王薇[1](2020)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世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领头雁,代表了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学科种类较为单一,结构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建设仍有待提升。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源头、发展和变革作深刻的历史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探究,深入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察其制度建构及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为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应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及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呈现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分析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用主义哲学提倡的实用主义人才教育观铺垫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直接催生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早期专业协会推动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得创办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肇始阶段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此开启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发布开启了专业认证活动,此后各专业协会陆续制定各专业认证标准并展开专业认证活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推进阶段为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该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增长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复合化发展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特点,不仅出现了大量新兴应用性学科专业硕士,还出现了联合学位和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专业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全国性认证机构许可组织和社会评估媒介,评估指标呈现出学生结果导向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跃升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强势的数量优势压倒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最后在归纳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出其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且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紧密衔接,始终体现着职业导向;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学院实施教学,实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且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资格认定来引导和保障其培养方向和教育质量;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学位类型、学制年限、课程种类和教学方法,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此,我国在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倡导探索灵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刘俭[2](2019)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使作为知识生产单位的大学不可避免地被推向了经济社会的中心。在象牙塔的高墙之内,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传统学科的边界变得愈发模糊,与此同时,知识生产模式也越来越多地从原来的学科逻辑转向问题逻辑,人们关注多元化的技能、跨学科的合作、组织的柔性以及知识的实用价值。博士生教育中“探究的场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在象牙塔的高墙之外,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工商业、政府部门工作,博士就业的现实与博士生教育培养未来的大学教授这一传统目标之间出现较大的偏离。面对现实,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博士生教育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目前的博士生教育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其实,这些问题最后都聚焦在一个话题上,即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博士生培养目标处于博士生教育目标体系的中观层面,是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和最终成果的预想,代表了各高校或学科对博士生教育所要达到的期望规格或要求,有较强的学科和学校差异性。本研究关注的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工科是学术与现实连接最近的学科,近年来的工科博士就业去向也表现了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去向之间的背离。本研究通过访谈14位来自学术界和13位来自工业界的相关人士群体后,根据扎根理论法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思路,初步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要素清单》(以下简称《目标要素清单》),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参考。与此同时,本研究还通过考察我国18所高校292个工科领域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现状,一方面,调查了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的基本方向、特色及要求,另一方面,结合调查结果对初步构建的《目标要素清单》进修正,形成最终的《目标要素清单》并发现,当前各学科点的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体现了博士生教育的正确方向、对国家层面博士生培养总目标的重视以及部分的学科特性;但在目标设置的重要性、设置原则的把握及满足现实需求等方面,仍存不足。最后,本研究根据目标设定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在形成目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通过分析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及高校、学科特色,以及已有博士就业及职业发展状况等,在参考《目标要素清单》的基础上对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进行了构建尝试。总地来说,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设置,应在充分考虑博士生教育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关注当前越来越多的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毕业生进入工业企业就职的现实需求,通过借鉴国外大学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案例,把握目标设置的全过程,做好目标设置前的充分准备、目标设置中的广泛讨论和目标设置后的反馈检验等相关工作。
张卫民[3](2019)在《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在2009年发布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指出,大学生获得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接受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考夫曼基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鉴于创业的本质特性和广泛适用性,创业知识可以在具体课程层面和专业学科教育项目、主修或主修方向层面进行跨学科融合。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具有天然的必然性和现实需求。中国高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创业教育之初,就明确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校性创业教育方向,但全校性创业教育一直处在各高校自由探索阶段,各高校重视程度、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全校性创业教育效果尚不明显。开展全校性创业教育主要采取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从2012年开始,国家层面先后三次(2012年8月、2015年5月和2016年6月)发文,提出通过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来推进创业教育普及化的政策。从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来看,各高校推动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但总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一批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制度化成果作为支撑。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嵌入某一具体专业教育方面,没有探索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和跨学科创业教育制度,这不利于广泛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本研究正是聚焦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试图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为我国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与策略支持。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系统整理跨学科创业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出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的共性特征,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的基本特点、跨学科创业师资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特点。最后,在分析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教育实践的薄弱环节之后,给出了实施建议。在理论基础方面,本研究认为创业活动更加复杂,创业者不仅要懂得怎样筹集资金、怎样注册企业、怎样管理企业、怎样推销产品和怎样依法纳税等,更要不断“生产”科学管理企业的知识和新产品开发知识,从而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这种知识的生产过程,符合“知识生产模式II”。此外,创业家或企业领导角色具有特殊性,他们在企业中必须扮演多重角色和与各种企业成员发生相互作用,因此,经理角色理论和交往实践理论对跨学科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方面,对18所样本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进行了分析,依据企业家“个人知识”的特点及其知识生产方式,探究了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概括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提出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本研究认为,应然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为: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和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建设方面,研究发现跨学科创业中心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包括四个方面:跨越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师队伍的知识背景来源广泛;以教学和实践指导为主,科研为辅;服务对象超越跨学科中心涉及的学科范围。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方面,具有三个共性特征:一是创业课程跨学科融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将创业知识嵌入其中;二是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和讲授以非商学院教师为主;三是体验式教学法是跨学科创业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发现,跨学科师资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学历教育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二是通过创业实践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三是通过创业培训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方面,基于卡内基大学基本分类法,将考夫曼校园计划资助高校分为2类:授予博士学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和授予本硕学位的教学型学院或大学。综合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包括:(1)成立协调和管理全校范围创业教育的领导机构。(2)多种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混合使用,最大化实践效果。(3)发挥创业管理学科的引领作用,带动全校性创业教育开展。教学型学院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主要有:(1)采用相对单一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普及创业教育。(2)依托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3)强化第二课堂,丰富创业实践活动和指导。通过探究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和对中美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存在跨学科创业教育理念落后、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单一、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严重缺乏和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成熟等问题。由于对创业者和企业家“知识个人”生产方式,决定了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这也决定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同时,考夫曼校园计划参与高校的实践经验也给我国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以启示。因此,依据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以及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我国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本研究对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提出以下实施建议:利用大学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整合大学资源,建立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和提升各学科专业师资的创业素养,开发跨学科创业课程。
王守卫[4](2019)在《军队高等院校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研究 ——以某校指挥类学员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队伍不仅是军队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也是军队高等院校管理的基础队伍之一,是在普通学员与干部之间起“桥梁纽带”作用的一个特殊阶层。生长干部学员骨干在科学管理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学员骨干的管理、培养、使用、激励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科学的绩效管理理论运用到学员骨干这一重要的特殊群体,研究新时代下学员骨干的绩效考评问题,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紧迫性。本文采用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提出与军队院校特点和规律相适应的学员骨干绩效考评机制,从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主要运用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理论方法,建立学员骨干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模型。第一部分,论述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现状,掌握绩效管理及考核、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等基础理论。第二部分,重点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进行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掌握考评现状并分析原因,结合个人工作实践和经验访谈情况,提出学员骨干队伍应具备的“八方面素质”和“七点能力”;二是进行指标和模型构建,对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进行转换使其符合军校和骨干实际,提出学员骨干考评的34个关键绩效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建立标准体系,完成考评模型构建;三是进行案例分析,结合笔者工作单位实际,对提出的绩效指标和考评模型进行实例验证,对比效果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改进绩效和推广的建议。第三部分,对已做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平衡计分卡这一应用于企业绩效的理念引入到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骨干的绩效评估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构建了适用学员骨干绩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模型,为骨干评价和培养使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为军队院校管理乃至军事管理活动注入活力。
郭育[5](2018)在《新形势下推进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紧贴我军新的使命任务,为加快战斗力生成,习主席提出要开展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实践的指示要求。新形势下,为不断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研究如何围绕效能核心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实践走向深入,已经成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强军目标的现实课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研走访专家、研究文献资料、查找数据信息等方法,对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的概念、特点、新理念进行了深刻分析和系统论述,梳理出当前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三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与外军的差距。针对这些问题,一是按照理清体系架构、明确机构编设、理顺管理关系三个步骤,着力构建以效能为核心的专业化军事管理体系;二是按照区分精准掌握管理情况、简明规范管理筹划、精确管理控制协调、量化管理效能评估四个环节,优化以效能为核心的精细化军事管理流程;三是着眼影响联合作战能力生成的网信体系、多元力量、军事行动、联合保障四个关键点,分别使用目标管、智能管、过程管、精确管的方法,丰富以效能为核心的科学化军事管理方法运用;四是通过健全规章制度、优化人才队伍、整合信息资源、深厚文化积淀四种途径,强化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实践的支撑。最终通过多措并举,实现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将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实践引向深入。
许杰[6](2019)在《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T开发区管委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我国吹响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开发区将继续肩负着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使命,引领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面对新形势,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开发区的管理机构,其人员激励机制已满足不了转型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对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激励,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对公共部门激励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传统行政部门公务员的研究,而开发区管委会的管理体制机制与传统行政部门存在较大差异,至今鲜有专门针对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激励问题的研究。因此,本文将聚焦开发区管委会,运用当代激励理论,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的激励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围绕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激励问题,以T开发区管委会为例,首先对T开发区管委会概况及激励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其员工激励现状评价及激励需求因素进行调查,剖析T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激励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此外,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还对国内有关开发区的人员激励情况进行了研究,对可供参考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问题成因分析,结合其他开发区的经验,从管理理念、组织文化、管理基础、薪酬激励、绩效考核、晋升与职业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刘路[7](2018)在《“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价值、制度与行动》文中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双一流方案”的实施更是将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升到了新的国家战略高度。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需要诸多因素,而基本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具有“一流的治理”。为了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一流治理”的内在生成机理,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聚焦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综合运用统计分组、案例研究、比较分析、规范性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大学治理的“价值”、“制度”与“行动”三个维度探究其通过“良性治理”实现“一流治理”的关键成因,旨在弄清其权力关系、权利关系与利益关系有效整合、实现大学组织发展最优化目标的机制原理,进而提出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根据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观点,将大学治理视作大学系统中的“行动系统”,结合帕森斯对大学功能的分析,构建了大学治理的行动结构,阐释了大学自身的价值系统、制度系统、权力系统和文化系统在大学治理的过中发挥着重要的A-G-I-L功能的同时与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制度结构和行动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以“价值一制度一行动”作为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实现“良性治理”目标运行逻辑的理论依据。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是为满足治理主体需要,有助于指导大学治理活动和一切治理行为以实现“良性治理”目标的理性化思维模式;“制度结构”是维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利益关系,实现利益相关者权、责、利有效统一的内部规则结构方式;“行动模式”是在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三个环节中所形成的有助于实现多元利益相关主体良性互动、有效合作和相互制约的行动机制。(2)通过比较ARWU、THE与QS三大排行榜2010-2016年前100名的大学排名结果,遴选出了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样本。研究发现,在过去7年中,始终位居三大排行榜前100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共有45所,这说明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但其中也有一些变动性较大的特殊“个体”,这些大学N年前不在三大排行榜的前100名之列,而现在却均已进入,本研究将其定义为“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这类大学共有14所。对于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而言,持续保持稳定的经费投入、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制定专项战略规划是其中一些大学在短期内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成因。以C9高校为代表的中国一流大学在三大排行中的整体表现进步巨大,特别是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排名表现具有“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典型特征。虽然C9大学整体上与美国、英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双一流方案”的重点支持和大学自身的努力下,C9大学的学术竞争力在未来预计会继续提高,少数大学有望实现新突破。(3)对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制度结构和行动模式进行考察,凝练了实现“良性治理”目标的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在“价值维度”,构建基于“契约”的政府与大学关系,实现政府与大学的“共同治理”;完善学术自由权的司法保护与建立完善的学术伦理价值规范体系,维护学术自由精神;培育源于大学精神的平等、自由、协商、民主的治理文化,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治理氛围,是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在政治价值、精神价值和功能价值三个维度下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取向。此外,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在实践中还通过坚持权力的互补性原则、权力的共享性原则及权力的互动性原则来实现对决策权的协调和整合,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提升治理能力。在“制度维度”,一些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法人制度具有“法人性质”定位清晰,法人权力较强,政府管控与法人自治权责清晰等特点。在内部治理制度方面,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董事会制度具有成员构成多元、职责权限清晰和运行机制完善的特点;学术委员会制度则体现了成员代表分配均衡、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及职责权限清晰的共性特征。从“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权力机构的互动关系来看,董事会作为“指导核心”位于最顶部行使行政决策权,同时将有关学术事务管理与决策权的权力委托给评议会/学术委员会,把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权和执行权交给由校长领导的行政管理团队,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协调的关系。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学术取向”,其中,教师岗位聘用制度充分体现了合法性、有效性和民主性的特点;教师薪酬管理制度设计秉持着竞争性、公平性和激励性原则;学术评价制度具有注重人性化的制度设计、遵循教学和科研规律的学术评价内容与标准以及灵活的学术评价方式等特征。在“行动”维度,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广泛吸纳普通教师参与决策促进了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广泛吸纳学生参与决策提升了决策执行的有效性,积极吸纳校外人士参与决策有效缓解了冲突与矛盾。对“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广泛参与及利益兼顾的决策模式成因分析发现,成熟的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科学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以及松散联合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是影响这一决策模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保障决策的有效执行,“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通过精简学校职能机构数量,建立“上窄下宽”式院系结构以及建立矩阵式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等举措对决策执行模式进行了优化,建立起了符合大学治理理念的“大部制”治理框架。“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保障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另一个有效方式,是通过建立包括决策制定过程监督、决策执行过程监督和决策执行效果监督在内的一整套决策监督机制,使多元利益相关者都能在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起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作用。(4)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9所中国一流大学的治理生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究了改进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若干对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一流大学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提升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按照国家“依法治校”相关法律规范的要求,通过积极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优化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加强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建设和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这三个方面。在价值、制度和行动三个维度下,中国一流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由唯指标化导致的学术功利化、“人治”观念依然存在及缺乏对先进治理文化的充分关照等问题所引致的“价值取向偏离”问题;由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治理边界比较模糊、内部治理的方式仍以科层制与行政手段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的作用还未能完全凸显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的价值选择偏离了学术取向等问题所反映出的“制度创新缓慢”问题;由决策辅助和支持机制尚不健全、学术决策机构的工作机制仍比较薄弱、决策制定过程还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所造成的“行动模式滞后”问题。借鉴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治理经验,获得如下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对策建议:一是,通过向利益相关者宣传和灌输以共同治理为核心的大学治理文化,完善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及营造“共同治理”的民主氛围等手段强化大学治理的文化驱动力;二是,通过重塑政府与大学关系格局,更新治理手段与方式,完善董事会制度,强化教师管理制度的学术取向等方式推进大学治理的制度变革与创新;三是,通过加强决策咨询制度建设,完善学术决策机构的工作机制,强化决策制定过程监督等举措构建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的决策系统。
兰国帅[8](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张轶瑶[9](2015)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现代世界经济竞争已经逐渐演化成人才竞争,中国能否在21世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要看培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一大批博士生能否在知识经济挑战中为世界瞩目。为了大力发展博士生教育,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张,但是在注重量的背后,质的需要却被忽视了,博士生教育质量严重滑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声讨与质疑。因此,加强博士生培养管理工作,提高博士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头等大事。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简称“全国优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体质量。政策出台后引起了高校、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各高校纷纷出台措施,积极开展全国优博的争创工作,但随着活动的开展,优博评选的弊病日益显现,博士生培养越来越功利化,不少专家学者对全国优博评选开始提出争议,甚至有调查显示博士生教育质量并未因此有明显改善。这一政策的初衷似乎并未能得以实现,持续了15年的评选后,2014年全国优博评选最终却戛然而止。本文从对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分析入手,在这一政策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中,反思该优博论文评选活动背后的弊端,探索合理有效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评价方式。本研究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提出问题,阐述研究的意义,并对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界定相关概念,最后说明本论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过程。要想对全国优博论文评选进行整体性研究,首先需要找寻到这一政策的源头,明晰当年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情况。本章主要就优博论文评选政策出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政策出台的多方背景,对优博论文评选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解读,并对优博论文评选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以完整、清晰地呈现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情况。第二章主要是对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首先对历年来全国优博评选办法的变化进行梳理,体现了优博论文评选活动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其次归纳了其评选过程的具体步骤;最后对优博论文的评选结果进行了学科、单位、地域分布分析,归纳其分布特征。第三章在对全国优博论文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省、各校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政策以及优秀博士论文培育政策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全国优博论文评选背后所带来的跟随效应、利益之争和功利主义弊端,对优博评选政策深入反思,解释其走向终结的原因。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通过分析全国优博论文评选这一“选优”政策的象征性评估本质,预示着这一政策实质上必然阻碍博士生教育,进而提出了必须实现博士生论文评价方式由“选优”向“去劣”转向,才是有助于实现博士生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邱均平,曾倩,牛奉高[10](2013)在《继承与发展:2013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的做法与结果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对2013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公布本次评价结果,同时立足于近3年的评价数据,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得出结论: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区竞争力排名(前10)相对稳定,中国研究生院(前30)和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前50)变动较多,但总体变动幅度较小以及前30强高校的学科门类较为齐全。
二、2002中国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学排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中国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学排名(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位 |
(二)专业硕士学位 |
(三)第一职业学位 |
(四)专业认证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
第三节 《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 |
第四节 早期专业协会对专业教育的推动 |
第五节 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肇始(20世纪初~二战结束) |
第一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倡导 |
一、艾略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张 |
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确立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创 |
一、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
二、密歇根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陆续出现 |
第三节 专业认证活动的出现 |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开启专业认证活动 |
二、专业协会成为专业认证主体 |
三、各专业认证标准陆续出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推进(二战后~1970 年代末) |
第一节 战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
一、新型产业结构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大力资助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硕士教育的推动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系列标准的出台 |
一、全美大学联合会建立专业硕士教育标准 |
二、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规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标准 |
第三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规范化发展 |
一、哈佛大学教学文硕士课程的规范 |
二、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计划及其标准化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扩张及规范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确立 |
一、建立全国性专业协会许可制度 |
二、制定统一的专业协会认证标准 |
三、规范专业认证的程序和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复合化发展(1980 年代至今) |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变革的需求 |
一、高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跨学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
三、学科高度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革新政策的颁布 |
一、《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推动跨学科发展 |
二、《美国竞争法》之“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 |
第三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复合化发展 |
一、凯克研究所开设“生物加商学”交叉学科学位 |
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与工程硕士联合学位计划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多样发展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成熟 |
一、设立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
二、出现社会评估媒介 |
三、强化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指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始终体现鲜明的职业导向 |
二、依托专业学院与专业协会 |
三、灵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 |
第二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
二、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
三、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 |
四、倡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
五、建立健全专业硕士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美国部分专业学位发展史概览 |
附录2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型一览表 |
附录3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设置举足轻重 |
1.1.2 环境的重大变化使博士生培养目标泛焦 |
1.1.3 现实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定位博士生教育 |
1.1.4 我国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有待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博士生培养目标 |
1.3.2 研究型大学 |
1.3.3 工科领域 |
1.3.4 学术型博士生 |
1.4 研究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篇章结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扎根理论法(通过质性访谈法收集数据) |
1.6.3 文本分析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的教育目的 |
2.1.1 两种教育价值取向 |
2.1.2 最有效的和谐 |
2.2 博士生教育目的 |
2.2.1 21 世纪以来围绕美国博士生教育目的的讨论 |
2.2.2 博洛尼亚进程对欧洲主要国家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影响 |
2.2.3 我国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历史演进 |
2.3 博士生培养目标 |
2.3.1 以研究为本的博士生培养目标 |
2.3.2 就业现实对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冲击 |
2.3.3 博士生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与调整 |
2.3.4 博士生培养目标要素的探索 |
2.4 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 |
2.4.1 工科领域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普遍性与独特性 |
2.4.2 目标要素的探索 |
2.5 文献评述 |
2.5.1 观点的争论 |
2.5.2 文献的启示 |
2.5.3 潜在的研究缺口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查访谈与编码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访谈原则与对象 |
3.1.3 访谈过程的实施 |
3.2 数据收集 |
3.2.1 博士生导师群体 |
3.2.2 工业界相关人士群体 |
3.3 样本统计 |
3.3.1 博士生导师群体 |
3.3.2 工业界相关人士群体 |
3.4 编码分析 |
3.4.1 初始编码 |
3.4.2 聚焦编码 |
3.4.3 理论编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标意义阐释与构建 |
4.1 目标的内在意义及其结构关系 |
4.2 目标构建原则 |
4.2.1 理论基础 |
4.2.2 构建原则 |
4.3 初步构建的目标要素清单 |
4.3.1 清单的讨论 |
4.3.2 清单的使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状分析、对比与修正 |
5.1 调查对象 |
5.2 调查方法 |
5.3 调查统计与分析 |
5.3.1 从培养方案中提取目标要素 |
5.3.2 目标要素的频次统计分布 |
5.3.3 目标要素在现实与访谈中的比较 |
5.3.4 《目标要素清单》的最终形成 |
5.4 调查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尝试与政策建议 |
6.1 目标构建基础 |
6.2 选取案例的目标设置现状分析 |
6.2.1 目标内容的文本分析 |
6.2.2 目标设置原则的分析 |
6.3 选取案例的目标构建尝试 |
6.3.1 目标的意义阐释 |
6.3.2 目标的构建与分析 |
6.4 案例借鉴与政策建议 |
6.4.1 案例介绍 |
6.4.2 借鉴与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的研究发现及贡献 |
7.1.1 研究发现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性 |
7.4 未来可能的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3)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跨学科 |
(二)跨学科教育 |
(三)创业教育 |
(四)跨学科创业教育 |
三、文献综述 |
(一)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一般理论研究 |
(三)创业教育嵌入某一具体专业教育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界定 |
(一)本研究中的创业教育“跨学科”界定为跨出商科之外 |
(二)本研究中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限定在创业学术教育领域 |
六、创新之处 |
(一)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概括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
第一章 作为知识生产者的创业者 |
一、成功企业家的知识生产 |
(一)知识和知识生产模式 |
(二)“知识生产模式II” |
(三)成功的企业家的知识生产模式 |
二、成功的企业家的交往 |
(一)企业家的角色 |
(二)企业家的交往 |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
第二章 考夫曼校园计划(KCI) |
一、考夫曼基金会概况 |
二、考夫曼校园计划 |
(一)背景与理念 |
(二)资助与管理 |
(三)活动与影响 |
三、考夫曼校园计划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
(一)罗切斯特大学的创业学术项目 |
(二)维克森林大学的本科创业教育 |
(三)霍华德大学的本科创业辅修和证书项目 |
(四)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创业辅修与创业主修项目 |
(五)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
(六)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创业教育的混合模式 |
(七)伊利偌伊大学-香槟分校创业教育的辐射模式 |
(八)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 |
(九)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创业教育的辐射模式 |
(十)普渡大学的创业教育平台 |
(十一)雪城大学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
(十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 |
(十三)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县分校的学科方向创业教育 |
(十四)鲍德温华莱士大学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
(十五)伍斯特学院的创业指导 |
(十六)希拉姆学院的“创业住宿学习社区” |
(十七)伊利湖学院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
(十八)欧柏林学院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 |
第三章 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模式 |
一、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 |
(一)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的内涵 |
(二)KCI高校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的实践 |
二、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 |
(一)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的内涵 |
(二)KCI高校创业双学位和联合学位模式的实践 |
三、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 |
(一)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的内涵 |
(二)KCI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的实践 |
第四章 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跨学科创业中心 |
一、跨学科创业中心:一种跨学科学术组织 |
二、跨学科创业中心基本特征 |
三、KCI校园计划高校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情况 |
四、案例:罗切斯特大学全校性跨学科创业中心 |
(一)中心概况 |
(二)跨学科的组织架构 |
(三)跨学科的创业教师队伍 |
(四)跨学科的创业学术项目 |
第五章 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 |
一、跨学科创业课程、创业课程和商科课程的关系 |
(一)创业课程和商科课程的关系 |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的关系 |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的基本特征 |
三、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策略 |
(一)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步骤 |
四、案例: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艺术创业课程”开发 |
(一)艺术创业课程规划 |
(二)艺术创业课程标准研制 |
(三)艺术创业教材编写与实施 |
第六章 :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
一、跨学科创业师资的现实需求 |
(一)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兴起 |
(二)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和课程数量不断增加 |
(三)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跨学科创业教师的需要 |
二、跨学科创业教师的胜任力 |
(一)专业教师的胜任力 |
(二)创业学学科教师的胜任力 |
(三)跨学科创业教师的胜任力 |
三、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审视 |
四、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
(一)通过学历教育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
(二)通过创业实践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
(三)通过创业培训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
第七章 :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
一、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方法及KCI高校分类 |
(一)卡内基基金会的教育使命 |
(二)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 |
(三)2018版卡内基基本分类法 |
(四)基于卡内基基本分类法的KCI高校分类 |
二、跨学科创业教育视角下不同类型高校办学特点 |
(一)综合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特点 |
(二)教学型学院的办学特点 |
三、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
(一)综合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
(二)教学型学院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
第八章 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
(一)第二课堂为主的起步阶段(1997—2001) |
(二)创业学科化倾向的建设阶段(2002—2011) |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发展阶段(2012—至今) |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现状 |
(一)创业教育社会氛围逐渐浓厚 |
(二)所有大学生必须接受创业教育 |
(三)创业教育需融入大学人才培养体系 |
(四)创业教育仍然以第二课堂为主 |
三、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
(一)跨学科创业教育理念落后 |
(二)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严重缺乏 |
(四)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成熟 |
四、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建议 |
(一)利用大学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 |
(二)整合大学资源,建立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 |
(三)提升各学科专业师资的创业素养,开发跨学科创业课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KCI高校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项目运作与课程体系 |
附录二 :KCI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运作与课程体系 |
附录三 :罗切斯特大学和伊利偌伊大学创业师资学术背景和创业情况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4)军队高等院校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研究 ——以某校指挥类学员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意义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其贡献 |
1.3.1 针对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本文贡献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基础 |
2.1 绩效管理 |
2.1.1 绩效的概念 |
2.1.2 绩效的决定因素 |
2.1.3 绩效管理体系 |
2.2 绩效考评 |
2.3 绩效考评方法 |
2.3.1 体系方法 |
2.3.2 非体系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现状分析 |
3.1 概念描述及相应问卷调查的设计 |
3.1.1 概念描述 |
3.1.2 问卷调查设计 |
3.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 新时代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队伍应具备的素质 |
3.3.1 新时代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队伍应具备的素质 |
3.3.2 新时代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队伍能力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指标及模型的建立 |
4.1 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平衡计分卡转换 |
4.2 学员骨干绩效考评KPI体系设计程序 |
4.3 采用平衡计分卡建立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KPI体系 |
4.3.3 初步建立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系统 |
4.4 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KPI权重的确定 |
4.4.1 确定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KPI权重的方法 |
4.4.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
4.4.3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KPI的权重 |
4.5 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模型的建立 |
4.5.1 考评模型设计的方法 |
4.5.2 考评模型设计的原则 |
4.5.3 建立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案例分析 |
5.1 某学员大队基本情况介绍 |
5.2 某学员大队绩效考评的几项具体措施 |
5.3 实施学期综合考评 |
5.3.1 确定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的考评结果和等级 |
5.3.2 制定学期考评表 |
5.3.3 绩效总分值的计算 |
5.4 某学员大队绩效考评效果对比分析及建议 |
5.4.1 绩效反馈与改进 |
5.4.2 效果对比分析 |
5.4.3 某学员大队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工作经验推广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关于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有关问题的问卷调查 |
附录1 某学员大队2017年秋季学期学员骨干绩效考评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某学员大队2017年秋季学期学员骨干绩效主要考评指标调查问卷表 |
附录3 某学员大队2017年秋季学期学员骨干绩效考评指标调查结果统计表 |
附录4 某学员大队实施的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KPI评价模型 |
附录5 某学员大队2018年春季学期、秋季学期改进后生长干部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状况反馈调查问卷 |
(5)新形势下推进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军事强国以效能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成效显着 |
1.1.2 信息化局部战争制胜机理牵引军事管理向效能聚焦 |
1.1.3 国防和军队改革需要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保障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推进管理效能向战斗力生成聚焦 |
1.2.2 满足信息化战争对军事管理的需求 |
1.2.3 促进管理理论顺应新时代的发展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比较研究法 |
1.4.2 理论凝练法 |
1.4.3 定量分析法 |
1.4.4 访谈问卷法 |
第二章 新形势下推进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实践认识 |
2.1 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的界定 |
2.1.1 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的概念 |
2.1.2 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的特点 |
2.1.3 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的新理念 |
2.2 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实践比较分析 |
2.2.1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效能比较分析 |
2.2.2 军费管理实践效能比较分析 |
2.2.3 装备物资管理实践效能比较分析 |
2.3 新形势下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2.3.1 效能至上的管理理念还没有根本树立起来 |
2.3.2 新的领导管理体制未能充分释放管理效能 |
2.3.3 军事信息技术在效能管理的应用有待拓展 |
第三章 构建以效能为核心的专业化军事管理体系 |
3.1 理清以效能为核心的专业化军事管理体系架构 |
3.1.1 层级化架构 |
3.1.2 职能化架构 |
3.1.3 任务化架构 |
3.1.4 区域化架构 |
3.2 明确以效能为核心的专业化军事管理机构编设 |
3.2.1 军委层级管理机构 |
3.2.2 战区层级管理机构 |
3.2.3 军师层级管理机构 |
3.2.4 旅团层级管理机构 |
3.3 理顺以效能为核心的专业化军事管理关系 |
3.3.1 军事管理关系的区分 |
3.3.2 明确管理关系的要求 |
3.3.3 军事管理关系的调整 |
第四章 优化以效能为核心的精细化军事管理流程 |
4.1 精准掌握管理情况 |
4.1.1 确定信息采集对象 |
4.1.2 深度搜集整理信息 |
4.1.3 形成管理情况结论 |
4.2 简明规范管理筹划 |
4.2.1 明确管理目标 |
4.2.2 形成决策构想 |
4.2.3 拟制管理计划 |
4.3 精确管理控制协调 |
4.3.1 发布管理信息指令 |
4.3.2 掌握管理局势动态 |
4.3.3 响应管理情况变化 |
4.4 量化管理效能评估 |
4.4.1 明确评估对象 |
4.4.2 建立指标体系 |
4.4.3 权重比例分配 |
4.4.4 构建评估模型 |
4.4.5 评估结果运用 |
第五章 丰富以效能为核心的科学化军事管理方法运用 |
5.1 网络信息体系维护的目标管 |
5.1.1 目标管强化网信体系运维 |
5.1.2 目标管理法的基本步骤 |
5.1.3 目标管理法应把握的重点问题 |
5.2 多元力量整体融合的智能管 |
5.2.1 智能管助推多元力量融合 |
5.2.2 智能管理法的运用时机 |
5.2.3 智能管理法应把握的重点问题 |
5.3 军事行动整体协调的过程管 |
5.3.1 过程管维持军事行动秩序 |
5.3.2 过程管理法的四个阶段 |
5.3.3 过程管理法应把握的重点问题 |
5.4 联合保障集约高效的精确管 |
5.4.1 精确管支撑保障效益形成 |
5.4.2 精确管理法的核心要则 |
5.4.3 精确管理法应把握的重点问题 |
第六章 强化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实践支撑 |
6.1 健全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的规章制度 |
6.1.1 创造适应新形势需求的生成机制 |
6.1.2 强化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权威约束 |
6.1.3 理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各种关系 |
6.2 优化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的人才队伍 |
6.2.1 把好军事管理人才队伍的“选拔关” |
6.2.2 抓好军事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关” |
6.2.3 用好军事管理人才队伍的“淘汰关” |
6.3 整合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的信息资源 |
6.3.1 优化军事管理信息资源体系结构 |
6.3.2 提升军事管理信息资源支撑环境 |
6.3.3 加强军事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6.4 深厚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的文化积淀 |
6.4.1 实现以效能为核心的认知转变 |
6.4.2 形成以效能为核心的管理氛围 |
6.4.3 强化以效能为核心的知行合一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调查问卷 |
(6)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T开发区管委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激励 |
2.1.1 激励的概念 |
2.1.2 激励的过程 |
2.1.3 激励的功能 |
2.2 相关激励理论 |
2.2.1 需要层次理论 |
2.2.2 ERG理论 |
2.2.3 双因素理论 |
2.2.4 公平理论 |
2.2.5 期望理论 |
2.2.6 目标设置理论 |
2.2.7 总报酬激励理论 |
2.3 理论框架 |
第三章 T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激励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T开发区管委会概况 |
3.1.1 开发区及管理模式介绍 |
3.1.2 T开发区管委会简介 |
3.1.3 T开发区管委会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 |
3.1.4 T开发区管委会工作特点 |
3.2 T开发区管委会主要激励措施 |
3.3 T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激励现状评价及激励需求问卷调查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3.3.3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
3.3.4 调查结果 |
3.4 T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激励存在的问题 |
3.4.1 工作本身的激励不足 |
3.4.2 薪酬满意度不够高 |
3.4.3 绩效考核形式化 |
3.4.4 晋升与职业发展不畅 |
3.5 T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1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
3.5.2 文化氛围不具有激励性 |
3.5.3 不重视管理基础建设 |
3.5.4 薪酬缺乏公平与激励 |
3.5.5 绩效考核制度设计不科学 |
3.5.6 晋升与职业发展机制不完善 |
第四章 国内有关开发区工作人员激励经验启示 |
4.1 国内有关开发区工作人员激励方面的情况 |
4.1.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4.1.2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1.3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2 经验启示 |
第五章 T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激励改进对策 |
5.1 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
5.2 塑造具有激励性的组织文化 |
5.3 夯实管理基础 |
5.3.1 开展职位分析 |
5.3.2 构建胜任力模型 |
5.3.3 科学动态管理编制 |
5.3.4 推行聘任制改革 |
5.4 提高薪酬满意度 |
5.4.1 提高薪酬内部公平性 |
5.4.2 建立薪酬与绩效挂钩机制 |
5.4.3 建立薪酬晋级机制 |
5.5 完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
5.5.1 增强绩效管理系统化认识 |
5.5.2 改进绩效考核方法和程序 |
5.5.3 提高考核内容的针对性 |
5.5.4 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
5.6 满足员工发展期望 |
5.6.1 建立分途发展的多通道晋升机制 |
5.6.2 提高职务晋升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
5.6.3 增强培训对员工能力提升的作用 |
5.6.4 提供多维职业发展机会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调查问卷 |
(7)“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价值、制度与行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大学治理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世界一流大学 |
2.1.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 |
2.1.3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制度理论 |
2.2.3 社会行动理论 |
第3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样本遴选 |
3.1 排行榜的选用 |
3.2 遴选方法 |
3.3 遴选结果 |
第4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 |
4.1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核心价值取向 |
4.1.1 保持政府与大学之间张力的平衡 |
4.1.2 维护学术自由精神 |
4.1.3 营造民主和谐的治理氛围 |
4.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实践原则 |
4.2.1 权力互补性原则 |
4.2.2 权力共享性原则 |
4.2.3 权力互动性原则 |
第5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制度结构 |
5.1 大学治理制度结构的理想框架 |
5.1.1 保障大学自治的法人制度 |
5.1.2 协调权力配置的内部治理制度 |
5.1.3 遵循学术逻辑的内部管理制度 |
5.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法人制度 |
5.2.1 大学法人制度的缘起 |
5.2.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法人制度的特点 |
5.3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内部治理制度 |
5.3.1 董事会制度的现状与特点 |
5.3.2 学术委员会制度 |
5.3.3 权力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
5.4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制度 |
5.4.1 教师聘用制度 |
5.4.2 教师薪酬管理制度 |
5.4.3 学术评价制度 |
第6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行动模式 |
6.1 决策制定 |
6.1.1 “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决策模式建立的逻辑起点 |
6.1.2 “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决策模式的特点 |
6.1.3 “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决策模式形成的主要条件 |
6.2 决策执行 |
6.2.1 学校职能机构数量的精简 |
6.2.2 “上窄下宽”式院系结构的构建 |
6.2.3 矩阵式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建立 |
6.3 决策监督 |
6.3.1 决策制定过程监督 |
6.3.2 决策执行过程监督 |
6.3.3 决策执行效果监督 |
第7章 国外经验对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启示 |
7.1 中国一流大学的治理现状 |
7.1.1 优化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
7.1.2 加强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建设 |
7.1.3 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
7.2 中国一流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 |
7.2.1 价值取向偏离 |
7.2.2 制度创新缓慢 |
7.2.3 行动模式滞后 |
7.3 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对策建议 |
7.3.1 强化大学治理的文化驱动力 |
7.3.2 推进大学治理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
7.3.3 构建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的决策系统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致谢 |
(8)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说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
三、研究数据来源 |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主持的课题 |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与后记 |
(9)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相关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 |
第一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相关政策 |
第二章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政策的实施 |
第一节 全国优博论文的评选办法 |
第二节 全国优博论文的评选过程 |
第三节 全国优博论文的评选结果 |
第三章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的反思 |
第一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跟随效应 |
第二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利益之争 |
第三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功利主义 |
结束语 从选优到去劣: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转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02中国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学排名(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王薇. 河北大学, 2020(08)
- [2]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D]. 刘俭.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D]. 张卫民. 苏州大学, 2019(06)
- [4]军队高等院校本科学员骨干绩效考评研究 ——以某校指挥类学员队为例[D]. 王守卫.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5]新形势下推进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实践研究[D]. 郭育.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T开发区管委会为例[D]. 许杰.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7]“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价值、制度与行动[D]. 刘路.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9]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D]. 张轶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10]继承与发展:2013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的做法与结果分析[J]. 邱均平,曾倩,牛奉高.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