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关联性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尢佳[1](2021)在《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货币体系长期维持美元作为单一结算货币的格局,强大的美元本位制网络效应诚然提高了多边贸易中的金融效率,然而美元在国际货币兑换上的非对称性也带来了难以解决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美国借助美元的国际地位来降低本国货币错配风险、增加国际融资能力,甚至向海外转嫁国内金融危机的危害。因此,各国对于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的需求日益强烈。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正式启动以来,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在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证券市场投资等领域的使用渠道不断拓展,并于2016年10月加入SDR货币篮子。即便如此,人民币在全部国家和地区的整体支付份额占比依然较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中心-外围”体系短时期内不会被打破,人民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作为外围货币,人民币亟待建立自身的支付网络效应。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不容忽视,全球孤立主义和保守思想抬头,贸易摩擦时有发生,外部政治经济环境有所恶化;同时随着国内市场不断开放,跨境资本流动、汇率市场波动程度加大,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风险有所增加。货币替代是指一种货币对于另一种货币在价值尺度、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和贮藏价值中一个或多个职能上发生替代,并使得一国货币需求受到国际货币输出国的经济变量影响的现象。货币替代是一种法定货币实现国际化、履行世界货币职能的基础和重要阶段。由于微观上搜寻、兑换、文化差异等原因和宏观上货币制度建设成本的存在,境外居民和企业选择使用外币进行交易时,国际货币对其国家本币不会是“无摩擦”的完美替代,必然存在宏观和微观上的交易成本。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促进人民币在经济贸易活动和金融交易中的国际使用,因此本文从交易这一最基础的分析单位切入,从交易成本角度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交易成本在货币替代中所产生的作用。参考和借鉴经典货币替代理论,论述了微观和宏观的交易成本特点及相互影响关系,构建了含有交易成本的货币替代理论模型,通过对香港离岸市场的实证分析总结出现阶段人民币货币替代的特点,从货币替代的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了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经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货币替代的交易成本可以划分为由私人部门承担的微观交易成本和由国家和政府组织承担的宏观交易成本,微观和宏观交易成本都对货币替代进程产生作用;(2)微观交易成本主要通过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选择对货币替代产生影响,微观主体会根据本币通货膨胀率和外币微观交易成本等因素决定使用哪种货币,外币的交易成本越低,则越有可能发生货币替代;(3)宏观交易成本由国际货币发行国承担,当存在强势国际货币国、新兴国际货币国和被货币替代国三个参与方时,作为输出国际货币的后发国家,宏观层面上依然可以采取给予被货币替代补偿的方式,承担宏观交易成本,推动货币替代进程;(4)货币替代在持续过程中具有棘轮效应,交易成本是棘轮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香港地区2004年开展人民币活期存款业务以来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香港地区人民币货币替代已经显示出棘轮效应,而且主要是出于交易便利性目的而持有人民币;(5)交易成本视角下,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特点是“宏观层面承担交易成本,利用政策推动微观交易成本的降低,微观主体享受人民币交易成本降低的好处”。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有效推动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建议一方面可以利用新技术直接降低人民币的微观交易成本,并且推行双赢的对外经济合作政策,赢得其他国家支持共同推动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另一方面应控制宏观交易成本,通过离岸市场发展尽快形成人民币货币替代的棘轮效应,降低政策推行成本,并且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丰富风险管理手段,以降低货币替代进程中的宏观风险。
邱蓉[2](2021)在《基于Mean-ES模型的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每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危机越来越近,而这会导致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缺口问题。为了满足人口老龄化时代的社会保障支出要求,我国于2000年成立全国社保基金,主要用于补充社会保障基金,满足养老金支付需求,其管理主要以委托投资的形式,以安全性、增值性为投资原则。然而从其收益情况看,存在一些年份实际收益率为负值,大大拉低了社保基金的年均收益率,主要是由于其极端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鉴于此,我们选取社保基金为研究对象,基于新的金融风险度量方法,将极端风险纳入投资组合管理范畴,探究社保基金投资组合最优化问题。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有关社保基金投资的概况,包括它的构成及管理结构,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去向和投资理念,以及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一些限制条件、目前的规模、收益情况,还有社保基金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本文提出构建一种模型来管控极端风险,通过对比Va R和期望损失ES的定义和发展状况,挑选出更能描述极端风险程度的指标,选取GARCH-Copula模型作为其风险测度模型,同时以传统投资组合理论为基础,构建Mean-ES模型。基于上述理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对投资标的收益率序列进行相关检验,求解各类投资标的的最优边缘分布时发现序列是平稳的,同时存在自相关和ARCH效应,基于多种信息准则最终选取GARCH(1,1)-t作为标的资产的边缘分布;考虑到资本市场中金融产品收益的相关性问题,本文选取Copula函数来处理金融资产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以最小化平方欧氏距离准则为基础,发现t-Copula最为适合。以此为基础,建立GARCH(1,1)-t-Copula分析框架刻画几类金融资产收益率及波动情况,利用MATLAB对未来收益率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在投资约束下,求解得出不同期望收益率以及不同置信度下的全国社保基金最优投资组合。最后,为了验证模型在应对极端风险时的有效性,以构建的模型为基础,求解2008年最优投资组合,带入后计算发现,模型所得出的最优投资组合收益显着高于2008年全国社保基金实际收益率,说明将Mean-ES模型与GARCH-Copula模型有机统一以后,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时,利用其预防极端风险问题是有效的。最后,以上述结论为依据,提出政策建议:1、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逐步优化对于各类资产的投资约束条件;2、遵循市场化原则和风险分散原则扩大投资范围;3、加快国内金融投资工具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创新速度。
唐伟峰[3](2021)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行业,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对战略意义。商业银行资产是否优质,不良资产率是否偏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变缓,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加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得过去经济高速发展的遗留问题正在逐渐暴露。即使在政府监管层面不断的高压与高约束规范的背景之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仍然逐年攀升。截止2019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高达2.41万亿元,相较于2010年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293亿,攀升了5.61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不仅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性产生影响,更是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健发展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找出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相关因素,是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攀升的不良贷款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上,将影响因素分为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两个关键点。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的基础上,对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两个方面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选取31个省份的宏观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其中样本数据包括GDP增长率、M2增长率、贷款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四大指标;从微观角度选取八家上市银行2009至2018年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其中样本数据包括净资产收益率、非利息收入占比、拨备覆盖率、净资产负债率四大指标。通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宏观因素GDP增长速度、M2增速、款利率水平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呈负向相关;二是微观因素,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拨备覆盖率、非利息收入占比与不良贷款呈负向相关,商业银行杠杆率与不良贷款呈正相关关系。最后,在本文实证研究基础上,并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的实际情况,提出控制甚至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相关建议。从宏观政策方面: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首先需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其次应就是制定适应经济发展对货币政策;再次需要优化信贷结构,适当调整利率水平。从商业银行微观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首先应该以提升自身效益为中心,并培养信贷人员贷款安全责任意识;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再次拓宽盈利渠道,积极开展多元化业务;最后应该增强对宏观经济对观测与预判,实现银行转型升级。
王未卿,刘祥东,李慧忠[4](2020)在《房地产股票投资能对冲通货膨胀吗?——基于Markov转换GRG copula的相关性测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是近年来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其股票投资能否对冲通货膨胀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在采用AR(m)-EGARCH(p,q)-GED模型对金融时间序列进行边缘分布建模的基础上,构建基于Markov转换GRG copula的相关性测度实证检验了中国房地产股票指数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在极端和非极端情况下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从2001年1月到2017年12月,房地产股票指数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Markov转换的两种相关结构状态。其中,两者之间的正相关结构为经济系统的主要状态,在该状态下,房地产股票投资有一定的对冲通胀能力。而在负相关的相依结构中,房地产股票投资不能对冲通胀。此外,相关性的强度在极端情形和非极端情形也有显着差异,在主要状态中两者的正相关关系在非极端条件下更强。
陈曦[5](2020)在《灰色理论下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保险业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保费收入更是不断持续增长。保险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反映了保险公司较强的偿付能力,因为偿付能力的强弱影响着保险公司的生死存亡,较强的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想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公司一定要有足够的偿付能力。保险属于高收益行业,不仅会使被保险人蒙受经济损失,还会造成金融行业的波动,甚至会冲击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因此,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保证一个公司能否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条件。本文以财务管理及保险监管为理论基础,以XH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对XH保险公司的经营现状和偿付能力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着重分析制约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列出目前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存在的问题。在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后,将XH保险公司作为一个系统,运用灰色理论中灰色关联分析法,将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作为参考数列,其他十一个影响因素作为比较数列,进行灰色相关度序列分析。最后对各个相关度排序结果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各财务指标对该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作用,再运用灰色理论中GM(1,1)模型,预测了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原因对XH保险公司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此项研究对XH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其在偿付能力优化改善来说,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叶伟[6](2020)在《金融开放、新兴经济体特征与货币国际化》文中研究说明自从1994年外汇储备开始实行统一管理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坚持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理念。外汇储备结构日益分散,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9)》,美元占比从1995年的79%下降至2015年的58%,同期非美元货币从21%上升至42%。本文首先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内涵及其特征进行界定,再分析了新兴经济体特征中货币替代率的影响因素。结合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经验后,本文将重点转向对于主要储备货币份额影响因素的新兴经济体特征与货币参照锚的研究。结合储备货币国、新兴经济体、全球宏观风险等对于储备货币份额及货币参照锚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从而为受贸易摩擦及全球化面临威胁影响下中国推进货币国际化提供政策建议。第一章为引言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概括,阐明整体文章的研究思路及内容,并引出研究方法、概述研究创新及贡献。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分析,本章梳理概括了金融开放及货币替代的成因、影响因素。资本项目开放与货币国际化关系,在总结已有文献的主要结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做出评述并总结概括本文的改进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第三章分析了新兴经济体货币替代的影响因素。新兴经济体国家普遍存在的货币替代的现象。本章基于传统货币替代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扩展,避险情绪和资本开放度对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替代具有深刻的影响。在传统货币替代模型中加入的避险情绪及资本项目开放度变量证明了,在全球资本流动的宏观经济条件下,投资者的避险情绪间接加深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替代。相比而言通货膨胀率似乎还不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投资者选择货币的主要原因。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实践中,新兴经济体已经能够有效防御其对货币替代率加深的负面影响。第四章运用时间序列VECM模型的检验分析对于汇率与经济景气度联动中的货币替代及贸易开放的作用。对中国而言,货币替代主要是显着影响到国内的工作生产指数变动率。贸易开放度对国内工业增加值指数变动率没有显着影响,但显着影响到汇率的变动率。我国在2010Q1-2018Q3期间基本保存在很小的货币替代率,均值为2.57%,且我国的对外贸易开放度为22.6%。总体上我国保持着经常项目顺差的局面。对我国而言,货币替代与贸易开放度呈现出负向相关关系,中国经济逐步走向繁荣,经济景气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下可以降低我国的货币替代,提升贸易开放度。在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中,中国应通过稳定经济增长,通过经济景气度的稳定来带动汇率变动率,使得汇率稳定在均衡水平。第五章结合金融开放度以及货币替代等因素对美元储备货币份额进行了面板数据线性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金融市场规模对美元储备货币份额表现没有直接显着的影响。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会正向影响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美国的进口贸易全球占比的上升有效妨碍了美元储备货币的霸主地位,具有显着的负面效应。而加强出口贸易全球占比则会提升有效促进美元在新兴经济体中的储备货币份额。从贸易角度来看,近些年来中美贸易战以及欧美贸易摩擦等,都是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持美元货币地位而致力于减少逆差。降低进口、促进出口是当下美国当局所努力的方向。在新兴经济体特征因素方面,新兴经济体的资本账户开放度提升有利于提升美元的储备货币份额。而在货币替代层面上,货币替代削弱了美元储备份额。可能的解释是居民的外汇存款不算外汇储备,货币替代是外币计价的存款(主要为美元)在广义货币供给量中的占比。在一定的资产配置规模需求下,美元存款的增加对官方的美元储备有负向影响作用。在债务方面,短期债务产出占比明显不如外债存量占比。整体上债务的流量不如外债的存量的影响。另外,全球恐慌指数vix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元作为储备资产的份额。而在全球恐慌条件下,新兴经济体的财富很多配置到美元债券上,美元债券的避险性质使得收益率一度出现走低甚至倒挂的现象。在国际货币体系不断变革的国际背景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需综合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在国内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有序的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增强人民币的回流能力。第六章分析了新兴经济体货币参照“隐性锚”,从“隐性锚”的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的驱动及影响因素。本章研究表明: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变动参照锚排序的系数大小依次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货币变动参照传统的四大国际货币较为显着且基本符合旧版(人民币尚未正式纳入到篮子)SDR货币篮子权重中各货币权重排序。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变动参照人民币汇率变动不显着。表明,人民币目前还没有起到稳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参照锚的作用。新兴市场经济体贸易开放度、货币替代率以及资本项目开放度并没有起到促进人民币货币汇率锚参照的作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常账户余额占比GD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着促进其货币变动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参照。由于中国最初的与美元脱钩的外汇体制改革在2005年,再到2016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人民币才最终纳入到SDR货币篮子中,截止到2017年的样本研究表明,人民币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汇率“参照货币锚”任重而道远。第七章对全文的研究结论做了总括并给出政策实践建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未来的金融开放以及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双边合作的渠道提供政策建议。第一、中国需要为人民币国际化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同时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便利跨境资金的流动。另外,有序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推进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配套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框架,更好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格局,做好人民币“走出去”“引进来”的相关工作同样也非常的重要。第二、在贸易方面,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巩固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石振宇[7](2020)在《政策不确定性、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周期波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等相继爆发、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以及各国为应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相继出台非常规经济政策,导致全球政策不确定性持续上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随着中国面对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也随之上涨。在避险情绪的驱动下,国际投资者倾向于重新调整其跨境投资的金融资产配置,将此前投入金融市场的短期投机资本撤回,加剧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投资者避险情绪驱动的市场短期波动可能掩盖由经济基本面支撑的长期趋势,导致跨境资本流动呈现短期化投机倾向。当市场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冲击时,短期投机资本大规模避险外逃将冲击金融周期从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并倒逼货币政策在“杰克逊霍尔共识”指导下对金融稳定作出反应,以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双稳定”。文章探讨全球政策不确定背景下的跨境资本冲击与金融周期调控,有助于促使各国政策当局在宏观调控中维持政策调控的连续性和政策取向的稳定性,以避免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加剧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冲击金融周期平稳运行。文章主要探讨“政策不确定性→跨境资本流动→金融周期波动←货币政策调控”传导链条。首先,将政策不确定性引入市场供求模型并基于跨境资本流动效用理论,推导了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运用PVAR模型和TVP-VAR模型探讨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方向与力度。其次,考虑到信贷和房价是刻画金融周期的基准指标,本文分别基于信贷总量渠道和房地产价格渠道梳理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周期波动的传导机制;运用面板和时变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识别和判断资本流动对金融周期的冲击方向与力度。最后,构建了考虑金融周期波动的拓展泰勒规则模型,通过理论推演探讨了关注金融周期波动与否的两种调控规则下,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稳定效应的内在机理;基于全球和中国视角探讨货币政策调控金融周期方向与力度的地区异质与时变调整特征。基于此,文章得到如下主要结论:第一,与发达国家相比全球政策不确定性对新兴市场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的负向溢出效应更强。随着中国资本账户逐步放开,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且流入流出频繁交替出现,加之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爆发并不断升级使得政策不确定性上涨对跨境资本流动负向冲击作用有所增强。第二,跨境资本流入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周期下行,推动发达国家金融周期上行。随着中国货币政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加之中国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均接近均衡稳定水平,使得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周期的冲击不断减弱。第三,新兴市场国家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的政策调控力度均高于发达国家。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扩张性货币政策释放的资金仅在金融领域内部循环,加之随着货币政策逐渐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使得数量型(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运行的调控效果有所减弱(增强)。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研究程序遵循由外部到内部、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范式,在探索和借鉴全球经济规律与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完善中国政策调控实践,进而形成“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周期波动的冲击→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运行的有效调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研究思路。第二,将政策不确定性引入市场供求模型并基于跨境资本流动效用理论,推导了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分别基于信贷总量渠道和房地产价格渠道,梳理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周期波动的传导机制;通过构建考虑金融周期波动的拓展型泰勒规则模型,探讨了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稳定效应的内在机理。第三,分别基于全球和中国视角,运用PVAR模型和TVP-VAR模型的面板和时变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识别和判断“政策不确定性→跨境资本流动→金融周期波动←货币政策调控”链条传导方向与力度的地区异质与时变调整特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探讨该溢出、冲击或调控效应是否以及如何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康维义[8](2020)在《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oVaR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事件,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系统性风险对金融稳定以及实体经济具有巨大的冲击。因此,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度量、传导和防范变的越来越重要,这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2018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任务,要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由于系统性风险存在隐蔽性,以及市场机制本身的特性,使得系统性风险在金融经济活动中不断积累。所以研究系统性风险的测量、传导机制和影响因素对防范和治理系统性风险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在量化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首先,本文以James Thomson定义的狭义系统性风险为基础,从溢出风险的视角,运用Adrian、Brunnermeier提出的Co Va R方法测量系统性风险,即当一个金融机构发生损失时对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其次,在数据处理方面,由于数据可得性、平稳性等因素,本文把金融系统划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个主要机构,运用市值加权方法,通过对数差分得出每一类型的综合收益率。最后,再通过得到的收益率计算和模拟他们各自在险值(Va R),再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下的多元条件异方差模型拟合他们之间的溢出效应(VAR-DCC-MGARCH),继而计算出系统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贡献。在测量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正交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发现,银行业对保险、证券、信托业都存正向冲击,金融其他行业对信托业都存在冲击,证券业对保险业也存在正向冲击;第二,通过多元条件异方差模型拟合他们的溢出效应时发现,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的关联性最高,动态相关系数高达0.716。四类金融机构之间的波动记忆力强,而且他们之间的溢出效应大小依此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第三、通过个体风险和溢出效应计算出的系统性风险Co Va R和系统性风险贡献(35)Co Va R发现,虽然银行业对系统产生的溢出风险较大,但是随着置信水平的下降即极端情况的放宽,产生溢出风险相比其他金融机构下降的要更多,说明银行业居于金融系统的核心地位,具有巩固金融系统稳定性作用。在研究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方面。将估计得到四类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另外,选取影响系统性风险因素的宏微观指标构造四类金融机构9年的面板数据。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要注重自身风险比较大的机构,因为其不仅会产生较大的系统性溢出风险,而且对于抵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较弱;第二,各个机构要努力经营自己的公司,使得自身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增强,这样不仅会降低自身风险而且还会增强抵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但不容忽视,表现越好的企业它的系统性溢出风险越大;第三,在构建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实证分析中发现,影响系统风险的偿债能力和杠杆率因素,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仍然会对本期产生显着影响。而上期的盈利能力则对本期释放和抵抗系统性风险影响不显着;第四,上期波动会稳定本期系统性风险的释放,滞后两期的自身风险则会稳定本期抵抗系统性风险,说明金融业间权益资本市场的波动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第五,在宏观层面发现,上期的通货膨胀会削弱本期抵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人名币升值会抑制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王冰冰[9](2020)在《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结构性变迁,在金融领域,新时代的货币创造渠道和金融深化水平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提出客观要求。与此同时,在即将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发挥逆周期调控功能,在此背景下分析并解决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本文从新时代的特征出发,遵循“理论基础——文献述评——现实基础——理论模拟——实证研究——政策分析”的总体研究思路,采用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相结合、理论模拟与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学术分析和政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框架,综合使用理论和文献归纳方法、NK-DSGE模型、SV-TVP-VAR模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系统性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量价转型的问题,并延伸至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并轨以及其他经济和制度改革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理论和文献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仍有诸多的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交织影响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比如“利率双轨制”问题,使得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量价转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现有研究对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的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因素的探讨较少,在构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模型方面也有所欠缺,对经济学以外其他领域的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形成机理以及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关注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第二,国内外实践研究表明,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并非一开始就是以价格型为主,发达利率体系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量价转型的问题在历史上同样存在。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中介目标选择与我国的差异性背后更多体现了体制性因素以及经济金融发展阶段的不同。美国、日本、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均属于典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均是利率指标,其传导机制依赖于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主要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最终目标是保持内部和外部均衡,中介目标方面关于数量型和价格型的争论一直存在且仍未结束,政策工具包含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和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仍然以商业银行广义信贷为主导。第三,本文对货币政策量价调控效果进行了理论模拟,基于包含“双粘性”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在没有传导环节阻塞和摩擦的情况下,我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均可以对最终目标产生逆周期调控效果。对比分析得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货膨胀率、消费、投资、劳动力需求、工资水平的最大传导效应均明显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最大传导效应,表明现阶段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更高,价格型指标更加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第四,基于SV-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现阶段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以及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汇率等重要变量均可以产生逆周期调控效果。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均有所增强。随着汇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均有所增强。除通货膨胀率外,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其他所有指标的调控效果总体强于数量型货币政策,表明价格型中介目标更优。第五,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内在逻辑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金融体系发展水平和融资结构,影响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利率市场化程度和微观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货币创造渠道变迁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同时可以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货币化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同时提升数量型中介目标和价格型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金融结构变化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金融创新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综合来看,我国数量型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下降,价格型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提升,货币政策量价转型的必要性凸显。第六,本文进一步对利率双轨制、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转轨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阶段已经完成了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但是实际上的利率管制和利率双轨制问题仍然存在。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典型特征是由基准存贷款利率决定的信贷市场利率(计划轨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以及债券市场利率(市场轨利率)并存,计划轨利率和市场轨利率同时发挥作用。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市场轨利率和计划轨利率均起到了逆周期调控效果,在低波动区制下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率的调控效果更强,市场轨利率的调控强度明显大于计划轨利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市场基准利率或利率走廊机制尚未形成、居民储蓄偏好和监管制度导向导致存款利率刚性、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定价体系和管理能力滞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部门的预算软约束导致对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信贷方面的数量管制和窗口指导。综合上述研究结论和现阶段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第一,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第二,在货币市场改革方面,要逐步淡化存贷款基准利率,着力培育一个更加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或者利率走廊。第三,在资本市场改革和完善监管政策方面,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健全金融体系制度和监管机制。第四,在商业银行改革方面,应提升内部资金定价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五,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应突破单一的金融改革思路,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第六,在信贷政策和汇率改革方面,应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化运行机制。第七,在宏观经济调控方向方面,应保持战略定力,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韧性。
朱梦岚[10](2019)在《宏观经济因素对房地产企业估值折现率影响的测度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企业作为周期性比较强的企业,其估值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利用收益法估值时,折现率的测算应关注到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实务中,评估人员虽然注意到了宏观因素的重要性,但是现在不存在具体的模型以修正折现率,评估结果公允性难以保证。基于以上的背景,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总结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可能对房地产行业折现率产生影响的宏观经济因素——市场平均收益水平、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产业政策还有货币政策中的货币供给量变动、利率结构、汇率变动。其次逐一介绍它们的影响机制,并选择最终可以纳入模型考量的因素。接着结合周期理论和我国房地产发展情况,选取2008年至2018年共计十年零九个月的数据作为样本,经过前期数据预处理、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最终逐步回归得到最后的模型。分析模型各自变量的影响方向、弹性,重点关注实证结论和理论分析的差异。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本文中所选取的宏观经济因素有三个会对房地产行业的折现率产生影响,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和利率结构对房地产行业折现率呈同方向变化,而通货膨胀对房地产行业折现率产生负效应。其中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另外两个宏观经济因素指标——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结构对房地产行业折现率的影响程度较为微弱。剩下原本理论分析的三个宏观经济因素——经济增长率、货币供给量增长率、汇率变动率并不能很好的解释房地产企业估值折现率。另外,总体来看,宏观经济因素对折现率的影响弹性比较少,后续应该考虑更多的宏观经济因素,并尝试将特定产业因素细化并一一量化,这样可以完善关系模型,使研究成果更有实践意义。
二、资产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关联性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产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关联性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三、主要观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货币替代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货币替代的内涵及经济影响 |
一、货币替代的含义 |
二、货币替代的分类 |
三、货币替代的度量 |
四、货币替代的决定因素 |
五、货币替代的经济影响 |
第二节 货币替代的基础理论述评 |
一、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理论 |
二、货币替代的边际效用理论 |
三、货币替代的资产组合理论 |
四、货币替代的预防需求理论 |
五、反货币替代的“无行动区间”理论 |
第三节 货币替代与交易成本的相关研究 |
一、含有交易成本的货币替代理论模型 |
二、货币替代的棘轮效应相关研究 |
第四节 人民币货币替代问题研究 |
一、人民币反向货币替代的定义 |
二、人民币货币替代的影响因素 |
三、人民币货币替代的经济效应 |
四、货币替代视角下的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
第三章 国际主要货币的货币替代经验借鉴 |
第一节 主要国际货币的货币替代进程回顾 |
一、美元货币替代进程回顾 |
二、德国马克货币替代进程回顾 |
三、日元货币替代进程回顾 |
第二节 货币替代发生的经济基础 |
一、经济长期稳定繁荣 |
二、贸易强大 |
三、币值稳定 |
四、发达的金融市场 |
五、制度性因素 |
第三节 货币替代进程中的政策推动 |
一、货币替代的发生依赖政策推动培育市场 |
二、货币替代的实现依赖政策推动克服先发货币的棘轮效应 |
三、货币替代的政策推行具有显着的宏观成本 |
第四章 货币替代中的交易成本 |
第一节 交易成本概念的不同层次 |
一、狭义的“交易的成本” |
二、广义的“制度的成本” |
第二节 货币替代的交易成本两分 |
一、货币替代的微观交易成本内涵及特点 |
二、货币替代的宏观交易成本内涵及特点 |
第三节 交易成本在货币替代进程的作用 |
一、货币替代发生的前提 |
二、宏观交易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货币替代政策目标的确立 |
三、微观交易成本的首次比较:货币替代的发生 |
四、微观交易成本的再次比较:货币替代的持续进行 |
第五章 交易成本对货币替代进程的影响 |
第一节 微观交易成本对货币替代的影响 |
一、模型假设 |
二、最优化与市场均衡 |
三、模型的扩展 |
四、模型小结 |
第二节 宏观交易成本对货币替代进程的影响 |
一、博弈规则 |
二、模型求解 |
三、模型小结 |
第三节 政策含义 |
第六章 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实证分析: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为例 |
第一节 香港人民币市场概况 |
一、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历史 |
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概况 |
第二节 香港人民币货币替代交易成本考察 |
一、逐渐降低的微观交易成本 |
二、不断凸显的宏观交易成本 |
第三节 人民币与美元在香港货币替代棘轮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一、实证模型设定、计量方法与数据说明 |
二、模型估计与检验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香港地区人民币货币替代经验总结 |
第七章 降低人民币货币替代交易成本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利用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直接降低微观交易成本 |
一、以结算货币为初期试点方向 |
二、以引入外部智库为主要合作模式 |
三、以新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
第二节 推行与被货币替代国双赢的经济合作政策 |
一、积极扩大进口,形成与被货币替代国的贸易逆差 |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人民币融资方案相结合 |
三、扩大货币互换协议使用范围至日常经贸活动 |
第三节 依托离岸市场尽快形成人民币替代的棘轮效应 |
一、以优质人民币债券产品为突破口 |
二、完善外汇定价机制,形成在岸与离岸外汇市场的协调 |
三、继续推动在岸与离岸的互联互通机制创新 |
四、利用开放银行模式提高中资银行的海外服务能力 |
第四节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丰富风险管理手段 |
一、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对系统风险的识别能力 |
二、对高频投机交易开征金融交易税 |
三、慎重稳步开放资本市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基于Mean-ES模型的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我国社保基金运营概况 |
1.2.1 社保基金的构成 |
1.2.2 社保基金管理模式 |
1.2.3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对象与投资原则 |
1.3 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现状 |
1.3.1 社保基金投资限制 |
1.3.2 基金规模和资金配置情况 |
1.3.3 投资收益情况 |
1.3.4 我国社保基金重仓分析 |
1.4 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不足 |
1.5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投资组合理论 |
2.2 社会保障基金理论 |
2.3 投资组合风险度量理论 |
2.4 文献评述 |
3 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风险测度研究 |
3.1.2 GARCH-Copula模型 |
3.1.3 传统的投资组合理论 |
3.2 基于均值-期望损失(ES)的资产组合优化模型 |
3.2.1 基本思想 |
3.2.2 基于Mean-ES的资产组合模型 |
3.3 研究设计 |
4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实证分析 |
4.1 投资标的选取的约束条件 |
4.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4.2.1 描述性统计 |
4.2.2 统计检验 |
4.3 GARCH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4.4 Copula函数的选取 |
4.5 基于GARCH-Copula和 Mean-ES模型的最优投资组合求解与分析 |
4.5.1 最优投资组合求解 |
4.5.2 结果分析 |
4.6 基于GARCH-Copula的 Mean—ES模型有效性检验 |
4.6.1 数据的选取 |
4.6.2 实证求解 |
4.6.3 模型有效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文章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
2.1 不良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
2.1.1 不良资产的概念 |
2.1.2 不良资产的分类 |
2.2 不良资产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1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2.2 商业银行危机理论 |
2.2.3 信用扩张理论 |
2.2.4 银行行为理论 |
第3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形成机理分析 |
3.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分析 |
3.1.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总体现状 |
3.1.2 不良资产的分机构类情况 |
3.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宏观经济因素 |
3.2.2 微观因素 |
第4章 宏观因素对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与变量的选取 |
4.2 研究假设 |
4.3 模型的构建 |
4.3.1 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
4.3.2 单位根检验 |
4.3.3 协整检验 |
4.4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章 微观因素对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样本的选取 |
5.2 研究假设 |
5.3 模型的构建 |
5.3.1 单位根检验 |
5.3.2 协整检验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应对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的建议 |
6.2.2 应对微观经济影响因素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房地产股票投资能对冲通货膨胀吗?——基于Markov转换GRG copula的相关性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模型构建 |
2.1 房地产股票指数收益率对冲通货膨胀率的建模 |
2.2 时间序列的AR(m)-EGARCH(p,q)-GED建模 |
2.3 基于Markov转换GRG Copula的相关性测度 |
2.4 相关性测度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与步骤 |
3 实证分析 |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3.2 房地产股票指数回报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边缘分布建模 |
3.3 Markov转换的 GRG copula参数估计 |
3.4 实证结果分析 |
4 结语 |
(5)灰色理论下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灰色理论原理 |
2.1.1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
2.1.2 灰色预测理论 |
2.2 偿付能力相关界定 |
2.2.1 偿付能力的概念 |
2.2.2 偿付能力的内容构成 |
2.3 偿付能力监管制度 |
2.3.1 偿二代监管要求 |
2.3.2 偿付能力监管的原则 |
第三章 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XH保险公司综合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经营能力分析 |
3.1.3 资金投资及运用 |
3.1.4 XH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水平 |
3.2 XH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状况 |
3.2.1 认可资产分析 |
3.2.2 认可负债分析 |
3.2.3 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搭配状况 |
3.3 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 |
3.3.1 偿付能力额度和充足率分析 |
3.3.2 偿付能力风险结构分析 |
3.4 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
3.4.1 资金运用不合理 |
3.4.2 风险评估的缺陷 |
3.4.3 责任准备金提存潜在问题较多 |
3.4.4 监管手段存在缺陷 |
3.4.5 经营效率较低 |
第四章 灰色理论对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分析 |
4.1 XH保险公司灰色理论应用实施的可行性 |
4.2 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指标选取 |
4.2.1 影响偿付能力的内部因素 |
4.2.2 影响偿付能力的外部因素 |
4.2.3 影响因素指标的收集和选取 |
4.3 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1 绝对灰色关联度 |
4.3.2 相对灰色关联度 |
4.3.3 综合关联度 |
4.3.4 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
4.4 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灰色预测 |
4.5 结果与评价 |
第五章 完善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建议与措施 |
5.1 完善资金运用管理 |
5.1.1 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 |
5.1.2 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 |
5.1.3 拓宽资金运用渠道提高投资收益 |
5.2 加强公司内部监管 |
5.2.1 明确风险组织管理架构 |
5.2.2 建立专门寿险投资与偿付能力联合监管管理部门 |
5.3 加强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的外部防范措施 |
5.3.1 创新业务风险控制 |
5.3.2 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审计师和精算师制度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金融开放、新兴经济体特征与货币国际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二、本文结构安排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及可能的改进拓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金融开放文献综述 |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与新兴市场经济的货币替代特征 |
第三节 金融开放与货币国际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兴经济体货币替代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引言及背景 |
第二节 货币替代理论模型及研究设计 |
一、基于传统货币需求的替代理论模型 |
二、基于微观基础的替代理论模型 |
三、货币当局的本外币资产配置 |
第三节 货币替代影响因素分析 |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说明 |
第四节 实证分析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汇率与经济景气度联动中的货币替代及贸易开放 |
第一节 VECM模型 |
第二节 变量含义处理 |
第三节 VECM模型分析结果 |
第四节 模型结论及政策含义建议 |
第五章 新兴经济体储备资产币种份额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主要货币国际化历史经验及人民币国际化推动 |
一、主要货币国际化历史经验 |
二、人民币国际化推动 |
第三节 影响货币国际化因素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及变量选择 |
二、变量定义 |
三、实证模型设定 |
第五节 实证分析结果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兴经济体货币参照“隐性锚”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一、隐性货币锚背景 |
二、货币替代对汇率决定及波动的影响 |
第二节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
第三节 实证检验结果和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及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及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选择 |
第二节 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缺陷及货币替代转换 |
第三节 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建设与开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博士阶段研究成果介绍 |
(7)政策不确定性、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周期波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政策不确定性及其测度 |
2.1.2 跨境资本流动及其测算 |
2.1.3 金融周期及其指标合成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不确定性经济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
2.2.2 跨境资本流动多重动因的传导机制 |
2.2.3 金融实体经济内生联动的传导机制 |
2.2.4 理论整合 |
2.3 文献综述 |
2.3.1 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 |
2.3.2 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周期波动的冲击 |
2.3.3 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运行的有效调控 |
2.3.4 文献述评 |
第3章 现状分析与经验初探 |
3.1 政策不确定性测度及溢出效应分析 |
3.1.1 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 |
3.1.2 政策不确定性的历史走势 |
3.1.3 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 |
3.2 跨境资本流动测算及驱动因素分析 |
3.2.1 跨境资本流动的测算方法 |
3.2.2 跨境资本流动的历史走势 |
3.2.3 跨境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 |
3.3 金融周期指标合成及经济联动分析 |
3.3.1 金融周期波动的指标合成 |
3.3.2 金融周期波动的历史走势 |
3.3.3 金融周期波动的经济联动 |
3.4 传导路径的中介效应检验 |
3.4.1 传导路径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3.4.2 基于全球视角的中介效应检验 |
3.4.3 基于中国视角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4章 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 |
4.1 引言 |
4.2 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理论分析 |
4.2.1 政策不确定性对驱动因素的溢出 |
4.2.2 驱动因素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 |
4.3 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经验分析 |
4.3.1 基于全球视角的地区异质特征 |
4.3.2 基于中国视角的时变调整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周期波动的冲击 |
5.1 引言 |
5.2 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周期波动的冲击:理论分析 |
5.2.1 信贷总量传导机制 |
5.2.2 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 |
5.3 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周期波动的冲击:经验分析 |
5.3.1 基于全球视角的地区异质特征 |
5.3.2 基于中国视角的时变调整特征 |
5.4 小结 |
第6章 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运行的有效调控 |
6.1 引言 |
6.2 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运行的有效调控:规范分析 |
6.2.1 拓展的货币政策调控规则模型 |
6.2.2 货币政策调控规则的数值模拟 |
6.3 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运行的有效调控: 实证分析 |
6.3.1 基于全球视角的地区异质特征 |
6.3.2 基于中国视角的时变调整特征 |
6.4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平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
7.2.2 完善资本流动监管体系 |
7.2.3 维持金融周期平稳运行 |
7.2.4 健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8)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oVaR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2 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理论 |
2.1 系统性风险的概念和界定 |
2.1.1 系统性风险的概念 |
2.1.2 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
2.1.3 系统性风险的结构 |
2.2 产生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理论 |
2.2.1 金融内在脆弱性理论 |
2.2.2 经济周期性理论 |
2.2.3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理论 |
2.2.4 市场机制的缺陷理论 |
2.3 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理 |
2.3.1 宏观因素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理 |
2.3.2 微观因素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理 |
3 金融机构风险及系统性风险的测量 |
3.1 风险及系统性性风险的测量方法 |
3.1.1 风险(VaR)测量的方法 |
3.1.2 溢出效应测量的方法 |
3.1.3 系统性风险(CoVaR)测量的方法 |
3.2 金融机构风险及系统性风险的测量 |
3.2.1 样本数据的选取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2 金融机构风险的测量 |
3.2.3 金融机构溢出效应的拟合 |
3.2.4 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测量 |
3.3 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机制 |
4 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
4.1.1 变量的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实证模型的构建和变量的定义 |
4.2.1 实证模型的构建 |
4.2.2 变量的定义 |
4.3 实证分析 |
4.3.1 异方差检验 |
4.3.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3.3 豪斯曼检验 |
4.3.4 实证结果分析 |
4.3.5 金融机构及影响因素的对应分析 |
4.4 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的构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研究框架和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和主要创新及不足 |
1.4.1 文章结构安排 |
1.4.2 主要创新 |
1.4.3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货币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货币本质理论 |
2.1.2 货币供给理论 |
2.1.3 古典货币数量论 |
2.1.4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
2.1.5 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
2.1.6 现代货币理论 |
2.2 货币政策理论基础 |
2.2.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 |
2.2.2 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泰勒规则 |
2.2.3 数量型货币政策与麦科勒姆规则 |
2.2.4 量价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研究 |
2.3.2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 |
2.3.3 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研究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货币政策调控及转型的国内外实践 |
3.1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践 |
3.1.1 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1.2 美国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1.3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
3.2 日本的货币政策实践 |
3.2.1 日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2.2 日本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2.3 日本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 |
3.3 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
3.3.1 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3.2 欧元区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3.3 英国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4 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
3.4.1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变迁 |
3.4.2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
3.4.3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及操作 |
3.4.4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DSGE理论模拟 |
4.1 包含双粘性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构建 |
4.1.1 家庭部门 |
4.1.2 最终产品生产厂商 |
4.1.3 中间产品生产厂商 |
4.1.4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
4.1.5 市场出清 |
4.2 参数校准和先验分布设定 |
4.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模拟 |
4.3.1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
4.3.2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
4.3.3 量价调控效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对比的实证研究 |
5.1 SV-TVP-VAR模型 |
5.2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实体经济指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2.1 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5.3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资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
5.3.1 中国资产价格运行的典型特征 |
5.3.2 数据和实证结果 |
5.3.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调控效果分析 |
5.3.4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分析 |
5.4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汇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4.1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和运行趋势 |
5.4.2 变量、数据和估计结果 |
5.4.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内在逻辑分析 |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
6.2 货币创造渠道变迁对货币政策转型的影响 |
6.2.1 中国货币创造渠道的结构分解 |
6.2.2 货币创造渠道变迁的影响 |
6.3 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转型的影响 |
6.3.1 金融深化的影响 |
6.3.2 金融创新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利率双轨制、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转轨政策研究 |
7.1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利率双轨制特征 |
7.1.1 利率市场化进程 |
7.1.2 利率双轨制特征 |
7.2 计划轨和市场轨利率调控的实证研究 |
7.2.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 |
7.2.2 变量、数据和经济周期运行区制划分结果 |
7.2.3 不同区制下计划轨和市场轨利率调控的脉冲响应分析 |
7.3 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和利率转轨政策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宏观经济因素对房地产企业估值折现率影响的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特色与创新 |
1.4.1 论文特色 |
1.4.2 论文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周期性企业估值相关研究 |
2.2 宏观经济因素对折现率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房地产行业和企业相关概念 |
3.1 房地产行业分析 |
3.1.1 房地产行业和企业的范围界定 |
3.1.2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阶段 |
3.2 房地产行业和企业的周期性介绍 |
3.2.1 经济周期理论 |
3.2.2 房地产行业和企业发展周期 |
第4章 宏观经济因素与房地产企业估值折现率关系的理论分析 |
4.1 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分析 |
4.2 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及其影响分析 |
4.3 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分析 |
4.4 利率的作用分析 |
4.5 汇率变动及其影响分析 |
4.6 通货膨胀的作用分析 |
4.7 产业政策及其影响分析 |
4.8 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总结 |
第5章 宏观经济因素对房地产企业估值折现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5.1.2 样本选择 |
5.2 指标采集与预处理 |
5.2.1 指标的采集与计算 |
5.2.2 数据预处理 |
5.3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5.3.1 房地产行业平均月度收益率分析 |
5.3.2 数据描述性统计 |
5.4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5.4.1 单位根检验 |
5.4.2 协整检验 |
5.4.3 回归分析 |
5.5 模型结果解释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 |
后续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宏观经济因素统计数据 |
致谢 |
四、资产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关联性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分析[D]. 尢佳.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基于Mean-ES模型的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研究[D]. 邱蓉. 浙江大学, 2021(10)
- [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 唐伟峰.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房地产股票投资能对冲通货膨胀吗?——基于Markov转换GRG copula的相关性测度研究[J]. 王未卿,刘祥东,李慧忠. 中国管理科学, 2020(12)
- [5]灰色理论下XH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研究[D]. 陈曦.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6]金融开放、新兴经济体特征与货币国际化[D]. 叶伟.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7]政策不确定性、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周期波动[D]. 石振宇.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8]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oVaR方法[D]. 康维义.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9]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D]. 王冰冰.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宏观经济因素对房地产企业估值折现率影响的测度研究[D]. 朱梦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投资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