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钢小球团烧结系统生产工艺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胜,王梅菊[1](2021)在《改善烧结混合料透气性的途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八钢炼铁厂烧结分厂在2020年9月混合料透气性变差恢复生产为例,简要分析了影响烧结混合料透气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今后生产中预防混合料透气性变差的措施,以改善和稳定烧结生产条件,提高烧结矿产量,满足高炉用矿需求。
周密[2](2015)在《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流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铬型钒钛磁铁矿是一种矿物组成复杂的共(伴)生矿,因含有铁、钒、钛、铬等资源而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目前高炉—转炉流程是其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利用的主要选择。对其合理、高效的利用不仅对保障我国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改变我国“缺铬”的现状,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保障也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针对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流程中利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基础性研究。结合生产实际,从原料常规特性、高温特性、混合料制粒、含铬型钒钛烧结矿制备及优化、合理含铬型钒钛烧结矿炉料结构以及Cr203对含钛高炉渣高温粘度的影响等环节对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流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合理性及高效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及机理分析,为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系统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首先对5种含铬型钒钛铁矿粉进行了化学成分、粒度分布以及颗粒形貌的测定与观察,结果表明:5种含铬型钒钛磁铁粉均属于铁精粉,含铁品位高,Si02含量低,制粒困难。针对不同铁矿粉的高温物理化学性能差异较大,单一铁矿粉难以达到高温物理化学性能均优异的要求,在不同铁矿粉之间依据铁矿粉高温物理化学性能的优劣实现互补配矿,优化混合铁矿粉的高温物理化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承德地区的4种含铬型钒钛铁矿粉同化性较好,粘结相自身强度和连晶强度高,而液相流动性的不足是造成该类含铬型钒钛烧结矿有效粘结相较少、孔洞较多、强度较低的主要原因;ARICOM公司的含铬型钒钛磁铁矿粉同化性较弱,需选择同化性较好的铁矿粉与其配矿。基于铁矿粉的高温物理化学性能的优化互补,可实现将廉价劣质铁矿粉变“劣”为“优”的目的。针对含铬型钒钛磁铁矿混合料制粒效果差的问题,采用工艺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合料的制粒效果,满足生产的需求。制粒工艺优化后,含铬型钒钛混合料料层透气性改善,烧结指标和烧结矿矿物组成结构改善,尤其是铁酸钙的含量增加,制粒工艺优化为含铬型钒钛混合料发展高料层低温烧结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以ARICOM公司的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制备的烧结矿的固结机理研究表明:其主要依靠大约14%(体积比)的铁酸钙液相固结和大概15%的(体积比)硅酸盐液相固结,另外磁铁矿连晶固结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粘结固结方式。与普通烧结矿相比,铁酸钙含量过低以及钙钛矿含量较高,是导致含铬型钒钛烧结矿质量较差的原因。以ARICOM公司的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制备优质烧结矿需要优化粘结相的种类以及数量,同时要考虑固相固结。基于优化含铬型钒钛烧结矿产、质量的目的出发,通过烧结杯实验、熔化性试验以及矿相学分析等分别研究了MgO、燃料水平、硼氧化物和碱度在含铬型钒钛烧结矿中的作用及机理并通过综合指数法给予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MgO含量是2.63 wt%,燃料水平是4.0 wt%,配加5.0 wt%的含硼铁精矿适宜,最佳的烧结矿碱度是2.55。针对产质量均较好的(超)高碱度含铬型钒钛烧结矿在高炉冶炼中为了维持综合炉料R=1.10,所遇到的酸性球团矿产能不足的问题,开发了新的炉料结构“(超)高碱度烧结矿+酸性球团矿+酸性烧结矿”,并从熔滴性能角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及考察,结果表明与现有炉料“高碱度含铬型钒钛烧结矿+酸性球团矿”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优势,使得产质量均较好的(超)高碱度含铬型钒钛烧结矿在高炉冶炼中应用成为可能。从流变学的角度研究了Cr2O3对含钛熔渣高温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r2O3和V2O5含量对熔渣的高温粘度作用都不大,添加Cr2O3对熔渣熔化性温度的影响不如添加V2O5的作用明显;添加Cr2O3和V2O5的熔渣,在降温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剪切稠化的现象,温度发生变化时,剪切稠化现象消失。因此,从该视角看,高炉冶炼含铬型钒钛磁铁矿是可行的。综上所述,本文对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流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基础性研究,为其在烧结—炼铁流程中的高效利用奠定了技术支持并为现场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数。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在企业实际生产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效果良好。
杜斯宏[3](2014)在《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钢铁工业经过多年迅猛发展,特别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虽然通过行业调整与优化,但仍然存在盲目扩张,产能过剩,钢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受上下游产业的影响,行业总体盈利水平下降,钢铁行业已整体进入微利甚至亏损时代。在近两年,国家先后密集出台了《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针对钢铁行业的调控政策,有关政策的真正落实、凸显效果,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如何根据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变化和钢铁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制定自己的生产经营策略及发展规划,适应国家产业政策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保持可持续赢利能力,为攀钢钒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论文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分析了中国钢铁行业与炼铁厂的竞争状况,分析了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状况、其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因素、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以及近几年核心竞争力的实践发展情况等,得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具有相对较好的核心竞争力。本文认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具有独特的资源和与之相应的专有技术等优势,也存在固有的地理位置差等劣势;既面临着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实施等发展机遇,同时也受到周边钢铁企业争夺攀西钒钛铁矿资源等的威胁。文章提出持续创新和发展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的思路和主要措施。
倪洋[4](2012)在《优化翼钢烧结生产过程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炉的冶炼技术的进步,高炉产能的不断增加,山西翼城钢铁公司(简称翼钢)烧结的产能已经不能满足高炉高产的用料需求。在烧结生产中,由于受到二次混合机设备参数缺陷以及翼钢没有固定原料基地条件的限制,铁矿石大多需外购或进口,长期以来,精矿使用量只有15-20%,而且粒度偏粗,大部分精矿-200目的仅30%左右;粉矿用量达到40-45%,使得混合料粒度组成两级分化,其中-3mm含量很高,达到32%左右,而且波动很大,高低相差4-5个百分点。原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多变,这是目前制约烧结机产能进一步提高的限制性环节。为充分利用现有的原料条件,提高翼钢烧结的产能,对翼钢烧结生产进行了优化混合料制粒和优化烧结原料配比的实验研究,并结合翼钢现场实际,得出以下结果:1)圆筒混合机的倾角﹑转速﹑上料量对优化烧结混合料的制粒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适宜的圆筒混合机倾角为当圆筒混合机倾角为1.8°,转速为20rpm,上料量为20kg每次,低于或者超出这个标准时,制粒效果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差;随着混匀时间的增长,烧结混合料的制粒效果越好,适宜的混匀时间为5min,当混匀时间超过6min以后,烧结混合料的制粒效果改善幅度较小,基本上趋于稳定。2)在翼钢现有的原料条件下,通过大量的烧结实验可以发现,当原料的配比采用纽曼粉矿40%,低品印粉5%,,代县精矿25%,浮山精矿10%时,烧结矿产量有明显增加;碱度为2.10时,烧结矿有较好的转鼓强度,还原性和低温还原性也有显着的改善。3)采取优化制粒和原料配料措施后,将烧结实验结果和翼钢现场数据进行对比:烧结矿的成品率约提高了3个百分点,返矿率降低,转鼓强度明显增强,冶金性能良好。
虞海燕[5](2011)在《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较少,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属于欠发达地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发展。我国西北地区的钢铁工业虽然起步晚,但在其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西北地区钢铁工业的科学发展,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基于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以西北地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酒钢)为重点对象开展研究,以期为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咨询依据。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综合评述国内外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从矿山资源利用、选矿、冶炼以及轧钢等工艺设备情况、生产现状、综合能耗水平、环保和清洁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总结提出了酒钢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挑战。(2)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论证了酒钢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通过物质流、能量流、水资源流的减量化和再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降低、产品档次质量提高、污染物以及碳排放减少、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增强,使企业步入“资源效率提高—能耗降低—环境改善—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3)基于剖析酒钢生产设备、产品、能源、资源等的现状,结合酒钢“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以低成本、高效益、全方位、综合发展的思路来提升酒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酒钢铁前、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以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实施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论证了酒钢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并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4)基于西北地区的特点和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对酒钢钢材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产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酒钢在经历了由棒线材到扁平材、由普碳钢到不锈钢的二次重大产品结构调整后,今后必须由注重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转移到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轨道上。逐步形成普碳钢的拳头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扩大不锈钢的品种、产能和产量,是酒钢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5)西北地区钢铁工业下一步发展,要贯彻“依靠科技,重视创新,人才为本”的思想;通过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科研开发平台,汇聚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使酒钢等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的科技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完成之时,适逢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启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希望本文对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郑银珠[6](2010)在《水钢除尘灰造小球掺入烧结试验及工艺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随着我国钢铁工业产能的扩大,冶金尘泥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多,尘泥的回收和利用已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而目前大部分厂家选择将尘泥直接用于烧结生产,但其容易对生产过程造成波动。本试验针对水钢除尘灰直接配入烧结循环利用给生产稳定和产品质量带来的弊端问题,采用小球烧结法对除尘灰进行试验研究,以达到对其合理回收利用的目的。试验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确定适宜的造球参数,选择合理的造球粘结剂,对除尘灰造小球的成球性能及小球质量进行了研究,然后根据资源状况,对已造小球进行不同配量、不同料层高度的烧结试验,并分析和研究除尘灰小球掺入烧结的烧结性能及烧结矿质量,从中得出结论,为后期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造球试验研究表明:生石灰是除尘灰造小球较合理的粘结剂,其不但能较好的改善除尘灰的成球性能,也不会给后续工序带来有害杂质,同时将多种除尘灰配合成混合型除尘灰造小球,可以优势互补。本试验中,除尘灰适宜的造球参数为:成球时间12min,造球盘转速26r/min,小球水分控制在11%左右,且当除尘灰小球的粒径为Φ3~8mm时,其平均落下强度>3次/0.5m,小球的爆裂粉化温度达600℃,干湿强度指标完全可满足小球掺入烧结的要求。烧结试验研究表明:除尘灰造小球掺入烧结,可起到充分利用二次资源和成球核心物料的双重作用,不仅可以改善料层的透气性,也能稳定水碳、防止烧结矿的成分波动,且对烧结矿自然粉化无不利影响。试验中当料层高度分别为500mm、620mm、720mm,对应除尘灰和小球的添加量分别为4%、6%、8%时,掺入小球较加入除尘灰烧结,垂直烧结速度分别提高7.5%、12.3%和25.7%,成品率提高0.94%、5.4%和7.2%,转鼓强度提高3.12%、4.37%和12.67%,固体燃耗下降5.9%、13.2%和17.6%。试验结果还表明:在水钢现有原料条件下,料层高度为600~700mm时,最适宜的配矿方案为:澳粉17.1%、阳春7%、巴西34.8%、印度7%、焙烧矿3%、焦煤粉6.4%、石灰石7.1%、生石灰4.6%、白云石5%,小球配入量为6~8%。试验研究最终结果表明:除尘灰造小球掺入烧结是可行的,其造球性能和烧结指标均能满足生产要求,是一条回收利用二次资源的新途径,对企业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产生显着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徐泮来[7](2010)在《绿色钢铁的生产流程与环境协调性分析研究》文中提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属于能源、水资源、矿石资源消耗大的资源密集产业;在钢铁制造体系中大量的物质、产品流大量能量转换过程、多种形式的排放过程和大量的废弃物都对环境造成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因此钢铁工业发展必然面临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的严重制约。因此,推广“绿色钢铁”,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是钢铁业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绿色钢铁”的生产流程理论为基础,重点分析研究了“绿色钢铁”生产流程的模式及应用。探索适用于绿色钢铁生产流程的新形式模式,分析了“绿色钢铁”生产与制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将“减少原料(reduce)、重新利用(reuse)和物品回收(recycle) " (3R)生产模式引入钢铁生产流程,并对铁元素的循环情况进行了分析。运用冶金反应物质平衡理论分析研究了钢铁企业的投入产出物流,借入钢铁吨钢环境负荷建立物质流转换数学模型,并以具体企业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研究了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特点,探讨了评价体系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及结果丰富了研究钢铁业的环境负荷问题和钢铁业生态化生产问题的内容。
王介超[8](2009)在《配加转炉污泥制备氧化球团的研究》文中提出转炉污泥的综合利用始终是钢铁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氧化球团法处理转炉污泥作为新利用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氧化球团法处理转炉污泥的工艺及相关理论对于推动此项技术在钢铁企业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研究了转炉污泥的基本性能及其对铁精矿造球性能的影响、对配加转炉污泥生球的干燥、预热制度进行了优化研究,利用XRD、SEM、EDX和矿相显微技术探索了污泥球团的高温焙烧固结机理,考察了转炉污泥对球团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污泥球团造球工艺的研究得到本试验条件下生球制备时膨润土及转炉污泥的适宜配比为:膨润土1.5wt%,转炉污泥7wt%。污泥球团干燥、预热制度优化研究表明:干燥、预热制度只对污泥球团抗压强度和低温还原粉化影响较大,而对污泥球团的其它性能影响较小。综合分析确定的最佳干燥预热制度为:干燥温度580℃、干燥时间40min、预热温度850℃、预热时间20min。转炉污泥能够加速铁精矿的氧化速度,能够引起球团最终物相的变化,钙铁橄榄石是仅存于污泥球团中的物相;污泥球团同基准球团随高温固结表现出的共同点包括,主要反应皆为铁氧化物的氧化,皆产生磁铁矿衍射峰偏移的现象,铁精矿的氧化反应皆在1000℃结束,最终物相皆存在游离石英。转炉污泥能增强球团抗压强度。主要原因是添加转炉污泥后,孔隙率下降使微观抗压强度增加;除Fe2O3微晶键与再结晶固结方式外,污泥球团的粘结相钙铁橄榄石的单体抗压强度远高于基准球团的Fe2SiO4与其共熔混合物形成的玻璃质粘结相;污泥球团传热界面同氧化界面推进速度一致,未出现剥壳分层现象。转炉污泥改善了球团矿的还原性能。其主要原因是转炉污泥粒度细,表面能大,能够促进铁精矿的氧化反应,提高了球团矿的氧化度;转炉污泥含14wt%的CaO,提高了球团矿的碱度,使球团矿的粘结相及孔隙结构发生了变化。污泥球团赤铁矿含量较基准球团高,内外结构均匀;基准球团内外结构差异大,表层结构致密,不利于还原气体进入球团内部。基准球团同污泥球团的固相反应层厚度相近,但基准球团孔隙壁被极难还原的Fe2SiO4与其共熔混合物形成的玻璃质粘结相包裹,污泥球团的固相反应层是稍易还原的钙铁橄榄石,未形成包裹。污泥球团和基准球团的低温还原粉化指数相差不大。转炉污泥使还原膨胀率增大。转炉污泥提高了球团的软化开始温度、熔融温度、滴落温度。污泥球团在大多数条件下比基准球团的熔化区间窄,有利于高炉中气流运动,改善炉料透气性。
游春[9](2009)在《钢铁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的设计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类气体污染物及固体废物,为解决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钢铁生态工业园这一发展形式应运而生。钢铁生态工业园区是钢铁工业发展的新模式,它仿照自然界的物质利用及能量流动方式重构工业系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生态产业链的设计是生态工业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针对钢铁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和评价展开研究:(1)基于生态工业技术构建了“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该产业链的特点是:产业链一端输入的是园区的废物,另一端输出的产品用来处理园区(或区域)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提高废品资源化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双重作用。利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构建了包含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以及“以废治废”产业链的钢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并对“以废治废”产业链引入前后效果进行了定性评价,结果表明:“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可以有效提高钢铁工业园区的生态效率。(2)运用热力学参数—(火用)研究了钢铁生态工业系统的物质代谢及能量流动,分别对钢铁工业传统产业链和钢铁生态工业园区物质循环利用生态产业链进行了定量评价,揭示园区资源、能源利用的本质以及系统内部的能源利用的薄弱环节。评价结果表明:在园区内部存在两类(火用)损,即外部(火用)损和内部(火用)损,通过废物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外部(火用)损,而内部(火用)损的降低应通过系统节能、优化生产工艺来实现。钢铁生态工业园区物质循环利用生态产业链与传统产业链相比能显着提高资源利用率。本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钢铁生态工业系统,建立了钢铁园区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并基于(火用)评价了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为研究钢铁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提供了理论支持。
张松[10](2007)在《烧结机板辊联合布料器的实验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烧结机头端布料器是烧结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其布料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布料效果好即是料层内物料粒度和燃料偏析大,料层表面平整均匀,这样有利于提高烧结料层透气性,降低燃料消耗,提高烧结矿质量。为了实现烧结过程对混合料布料的要求,实现在混合料上、中、下层合理的粒度偏析,已开发了反射板式布料器、多辊式布料器等。 本文在对现有布料器的性能、特点全面分析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将反射板布料器和多辊布料器结合的板辊联合布料器。在鞍钢三烧90m2烧结机为原形的1/6烧结布料模拟实验装置上,用沙粒替代烧结混合料进行了不同布料器的布料实验研究。结果示出: 新型布料器(反射板和多辊布料器联合)布料效果好于单独反射板布料器或单独多辊布料器布料;反射板α=45°,多辊布料器β=40°时,多辊布料器的转速n=46.67r/min时二者联合布料效果最优;多辊布料器对大颗粒物料起到良好的偏析作用,反射板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物料运动轨迹,让物料获得水平方向较高的速度,有利于小颗粒物料的偏析。 基于Pro/E软件对新型布料器进行设计、绘图作为制作实验模拟装置的依据,对实验结果理想的新型布料器按照生产现场实际1:1的比例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和动态仿真模拟,以便增加可视化效果和装配效果。
二、八钢小球团烧结系统生产工艺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钢小球团烧结系统生产工艺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改善烧结混合料透气性的途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合料透气性对烧结的影响 |
2 影响混合料透气性的因素 |
3 改善烧结混合料透气性的措施 |
3.1 改善混合料粒度及组成 |
3.2 优化烧结配矿 |
3.3 强化混合制粒效果 |
3.4 强化烧结操作与控制 |
3.5 改进与完善设备功能精度 |
4 结语 |
(2)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流程中的基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 |
1.3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铁矿资源现状及钒钛矿资源分布 |
2.1.1 铁矿石需求及利用现状 |
2.1.2 钒钛磁铁矿资源现状 |
2.1.3 钒钛磁铁矿利用现状 |
2.2 铁矿粉烧结技术概述 |
2.2.1 现代铁矿粉烧结技术理论 |
2.2.2 优化烧结矿产质量的方法 |
2.3 高炉炉料结构的发展概述 |
2.3.1 高炉合理炉料结构的重要意义 |
2.3.2 国外高炉炉料结构的发展及现状 |
2.3.3 国内高炉炉料结构的发展与现状 |
2.3.4 攀钢冶炼钒钛矿炉料结构的发展 |
2.4 含钛高炉渣的研究概述 |
2.4.1 含钛高炉渣的性质 |
2.4.2 含钛高炉渣的矿物组成 |
2.4.3 化学成分对炉渣黏度的影响 |
2.4.4 含钛冶金熔渣非牛顿特性的研究 |
第3章 原料常规特性分析 |
3.1 化学成分 |
3.2 铁矿粉粒度分布测定 |
3.3 颗粒形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矿粉的高温物化特性及其应用 |
4.1 试验原料、设备及原理 |
4.1.1 试验原料及设备 |
4.1.2 微型饶结法简介、原理及试验参数设定 |
4.2 铁矿粉高温物化性能试验研究及分析 |
4.2.1 同化性实验研究及分析 |
4.2.2 液相流动性实验研究及分析 |
4.2.3 粘结相强度实验研究 |
4.2.4 连晶特性实验研究 |
4.2.5 小结 |
4.3 基于铁矿粉高温物化性能的配矿试验研究及其应用 |
4.3.1 基于铁矿粉高温物理化学性能的配矿试验研究 |
4.3.2 DMF粉在含铬型钒钛混合料烧结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铬型钒钛铁矿混合料制粒工艺优化 |
5.1 承德含铬型钒钛铁矿混合料制粒工艺优化 |
5.1.1 试验原料及方法 |
5.1.2 制粒效果考察指标 |
5.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4 小结 |
5.2 俄罗斯含铬型钒钛铁矿混合料制粒工艺优化及固结机理 |
5.2.1 试验原料及方法 |
5.2.2 制粒效果考察指标 |
5.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4 小结 |
5.3 两种混合料制粒效果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铬型钒钛烧结矿产、质量优化及矿相学研究 |
6.1 MgO在含铬型钒钛混合料烧结中的作用及机理 |
6.1.1 试验原料及方法 |
6.1.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3 本节小结 |
6.2 燃料水平对含铬型钒钛烧结矿产质量及矿物组织的影响 |
6.2.1 试验原料及方法 |
6.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2.3 本节小结 |
6.3 硼氧化物在含铬型钒钛烧结矿中的作用 |
6.3.1 B_2O_3对含铬型钒钛烧结混合料熔化特性的影响 |
6.3.2 含硼铁精矿配加在含铬型钒钛混合料中的试验研究 |
6.3.3 硼氧化物的作用机理 |
6.3.4 本节小结 |
6.4 碱度对含铬型钒钛烧结矿产质量及其矿物组织的影响 |
6.4.1 试验原料及方法 |
6.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3 本节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炉冶炼含铬型钒钛磁铁矿炉料结构的研究 |
7.1 含铬型酸性钒钛烧结矿制备 |
7.1.1 试验原料及方法 |
7.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1.3 本节小结 |
7.2 现场球团矿性能检测 |
7.3 炉料熔滴试验 |
7.3.1 试验原料、设备、方案 |
7.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3.3 本节小结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Cr_2O_3对含钛熔渣流变特性的影响 |
8.1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8.1.1 实验原料 |
8.1.2 含钛熔渣流变性测试设备及实验流程 |
8.1.3 本构方程建立与误差分析 |
8.2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8.2.1 Cr_2O_3对含钛熔渣流变特性及本构方程的影响 |
8.2.2 V_2O_5对含钛熔渣流变特性及本构方程的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3)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
2.1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
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的特性 |
2.3.1 显着增值性 |
2.3.2 难以替代性 |
2.3.3 难以模仿性 |
2.3.4 局部优势性(或核心性) |
2.3.5 延展性 |
2.3.6 动态性 |
2.3.7 持续性 |
2.3.8 异质性 |
2.3.9 整合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钢铁行业与炼铁厂的竞争状况 |
3.1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
3.1.1 中国钢铁行业的竞争状况 |
3.1.2 中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
3.2 炼铁厂在行业的竞争状况 |
3.3 国内部分同类型钢企炼铁厂的竞争力状况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研究 |
4.1 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现状 |
4.1.1 攀钢钒炼铁厂概况 |
4.1.2 攀钢钒炼铁厂的生产技术发展史 |
4.1.3 攀钢钒炼铁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4.1.3.1 攀钢钒炼铁厂面临的挑战 |
4.1.3.2 攀钢钒炼铁厂面临的机遇 |
4.1.4 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的概述 |
4.2 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的支撑 |
4.2.1 生产成本控制能力 |
4.2.2 技术创新能力 |
4.2.3 人力资源开发能力 |
4.2.4 特色企业文化建设能力 |
4.3 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 |
4.3.1 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
4.3.2 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的劣势 |
4.4 近几年攀钢钒炼铁厂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深化和实践情况 |
4.4.1 近几年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的深化 |
4.4.2 近几年攀钢钒炼铁厂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情况 |
4.4.2.1 生铁生产规模逐步上台阶 |
4.4.2.2 生铁成本控制能力大幅提高 |
4.4.2.3 不断完善专有技术,持续优化技术经济指标 |
4.4.2.4 攀钢钒炼铁厂提升核心竞争力取得的业绩 |
第五章 持续发展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
5.1 持续发展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的思路 |
5.2 持续发展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
5.2.1 原料结构优化 |
5.2.2 燃料结构优化 |
5.2.3 不断促进关键指标的优化 |
5.2.4 工艺技术创新和装备水平升级 |
5.2.5 研究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提升核心竞争力 |
5.2.6 加强人力资源的优化和开发 |
5.2.7 协助公司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 |
5.2.8 开展特色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优化翼钢烧结生产过程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烧结发展概述 |
1.2 烧结原料及其特性概述 |
1.2.1 铁矿石 |
1.2.2 铁矿石的质量评价 |
1.2.3 国内外铁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
1.2.4 熔剂与燃料 |
1.3 烧结生产工艺概述 |
1.4 烧结工艺的进步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翼钢烧结现状及实验研究方法 |
2.1 翼钢烧结现状 |
2.1.1 含铁原料成分分析 |
2.1.2 燃料成分分析 |
2.1.3 熔剂成分分析 |
2.1.4 烧结原料粒度组成 |
2.2 实验研究方法 |
2.2.1 铁矿粉烧结实验 |
2.2.2 铁矿石低温还原粉化指数的测定 |
2.2.3 还原性测定实验 |
2.3 优化烧结生产的措施 |
2.3.1 原料的准备 |
2.3.2 优化混合料制粒 |
2.3.3 漏风治理 |
2.3.4 保持适宜的返矿比 |
3 优化翼钢制粒实验研究 |
3.1 混合机倾角对制粒效果的影响 |
3.1.1 混合料组成 |
3.1.2 实验方案 |
3.1.3 圆筒混合机倾角对制粒效果的影响 |
3.2 混合机转速对制粒效果的影响 |
3.2.1 实验混合料物料组成 |
3.2.2 实验方案 |
3.2.3 混合机转速对制粒效果影响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混合机上料量对制粒效果的影响 |
3.3.1 混合料的物料组成 |
3.3.2 实验方案 |
3.3.3 混合机上料量对制粒效果影响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混匀时间对制粒效果的影响 |
3.4.1 混合料的物料组成 |
3.4.2 实验方案 |
3.4.3 混匀时间对制粒效果影响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优化翼钢烧结原料配比实验研究 |
4.1 优化翼钢烧结原料配比实验方案 |
4.2 烧结矿粒度组成及工艺指标 |
4.3 烧结矿的化学成分和冶金性能测定 |
4.4 优化翼钢烧结原料配比实验结果分析 |
4.4.1 原料配比对烧结矿工艺指标的影响 |
4.4.2 原料配比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 |
4.5 优化翼钢烧结生产的实践研究 |
4.5.1 实验原料配比 |
4.5.2 实验方案 |
4.5.3 烧结杯实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5)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 |
1.2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
1.2.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1.2.2 世界钢铁工业现状 |
1.3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
1.3.1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1.3.2 国内钢铁工业现状 |
1.4 国内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 |
1.5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 |
1.6 我国西北地区钢铁工业概况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现状分析 |
2.1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现状分析 |
2.1.1 矿山资源及开采现状 |
2.1.2 选矿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3 铁前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4 炼铁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5 炼钢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6 热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7 冷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8 能耗、环保、资源水平 |
2.2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2.3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3.1 西北地区能源资源禀赋特点 |
3.1.1 资源分布总体情况 |
3.1.2 铁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
3.2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3.2.1 煤资源梯度利用 |
3.2.2 铁矿资源开发利用 |
3.2.3 钢铁冶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
3.3 钢铁生产资源优化配置 |
3.3.1 物质流 |
3.3.2 能源流 |
3.3.3 水资源流 |
3.4 小结 |
第4章 酒钢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
4.1 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4.2 钢铁主业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
4.2.1 铁前发展战略 |
4.2.2 炼钢发展战略 |
4.2.3 轧钢发展战略 |
4.3 关联产业整合优化发展战略 |
4.3.1 铬、镍、钨、钼资源开发 |
4.3.2 伴生铜矿资源开发 |
4.3.3 电解铝及铝合金产业发展 |
4.4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
4.5 小结 |
第5章 酒钢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策略 |
5.1 产品结构现状分析 |
5.1.1 碳钢产品结构 |
5.1.2 不锈钢产品结构 |
5.2 产品结构调整思路 |
5.2.1 指导思想 |
5.2.2 产品发展方向 |
5.3 产品结构调整内容 |
5.3.1 不锈钢产品 |
5.3.2 棒线材产品 |
5.3.3 板材产品 |
5.4 小结 |
第6章 酒钢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 |
6.1 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
6.1.1 科技工作体系 |
6.1.2 科技工作现状 |
6.1.3 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
6.2 科技发展外部环境 |
6.2.1 钢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6.2.2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导向 |
6.3 科技发展战略 |
6.3.1 基本思路 |
6.3.2 科技发展目标 |
6.3.3 科技发展着力点 |
6.4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
6.4.1 人力资源现状 |
6.4.2 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 |
6.4.3 科技队伍建设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简介 |
(6)水钢除尘灰造小球掺入烧结试验及工艺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含铁尘泥的资源现状 |
1.2 国内外含铁尘泥的综合利用方法 |
1.2.1 含铁尘泥的分类及其特点 |
1.2.2 含铁尘泥的处理方式 |
1.2.3 国外含铁尘泥的利用方法 |
1.2.4 国内含铁尘泥的利用方法 |
1.3 水钢含铁尘泥综合利用状况 |
1.4 国内外小球烧结的生产研究状况 |
1.4.1 烧结工业概述 |
1.4.2 国内外小球烧结生产研究状况 |
1.4.3 小球烧结固结成矿机理 |
1.4.4 小球烧结法的特点 |
1.4.5 小球烧结矿高炉冶炼效果 |
1.4.6 小球烧结工艺的最新发展 |
1.5 含铁尘泥小球烧结法 |
1.5.1 尘泥小球烧结法简介 |
1.5.2 粘结剂的选择 |
1.5.3 含铁尘泥小球烧结法的新工艺 |
1.6 课题选题意义、目的及内容 |
1.6.1 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
1.6.2 课题内容 |
第二章 除尘灰造小球试验研究 |
2.1 细粒物料的成球机理 |
2.1.1 主要连接力 |
2.1.2 成球机理 |
2.1.3 成球阶段 |
2.1.4 影响细粒物料成球的因素 |
2.2 原料的理化性能 |
2.2.1 原料的化学成分 |
2.2.2 原料的粒度组成 |
2.3 试验流程、方法及设备 |
2.3.1 试验流程 |
2.3.2 试验方法 |
2.3.3 试验设备 |
2.4 除尘灰造小球粘结剂及造球参数的选择 |
2.4.1 试验所用粘结剂 |
2.4.2 造球时间对除尘灰小球质量的影响 |
2.4.3 成球转速对除尘灰小球质量的影响 |
2.4.4 造球水分对除尘灰小球质量的影响 |
2.5 试验方案 |
2.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6.1 除尘灰的成球性能 |
2.6.2 小球落下强度 |
2.6.3 小球爆裂粉化性能 |
2.7 小结 |
第三章 除尘灰小球掺入烧结试验研究 |
3.1 烧结成矿机理 |
3.1.1 烧结过程中的固相反应 |
3.1.2 烧结过程中液相的生成 |
3.1.3 烧结过程中的冷凝固结 |
3.1.4 烧结过程中铁酸钙的生成 |
3.2 原料性能 |
3.3 试验流程、方法及设备 |
3.3.1 试验流程 |
3.3.2 试验方法及设备 |
3.4 试验方案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1 试验结果 |
3.5.2 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除尘灰造小球掺入烧结工艺配置研究 |
4.1 工艺配置研究的目的 |
4.2 水钢烧结生产状况 |
4.3 除尘灰造小球及小球掺入烧结生产工艺流程 |
4.3.1 除尘灰造小球生产工艺流程 |
4.3.2 小球掺入烧结生产工艺流程 |
4.4 工艺计算及配置选择 |
4.4.1 计算依据及参数 |
4.4.2 工艺计算及配置 |
4.5 投资预算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绿色钢铁的生产流程与环境协调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时代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2 钢铁企业生产发展面临的问题 |
1.1.3 绿色钢铁生产流程的意义 |
1.2 国内外"绿色钢铁"与环境协调发展概况 |
1.2.1 国外"绿色钢铁"与环境协调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绿色钢铁"与环境协调的发展概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绿色钢铁评价模型及体系分析 |
2.1 "绿色钢铁"的概念与内容 |
2.1.1 "绿色钢铁"的概念 |
2.1.2 "绿色钢铁"思想技术实质 |
2.1.3 绿色钢铁的内涵 |
2.1.4 "绿色钢铁"的功能 |
2.1.5 推进及快速发展绿色钢铁应采取的措施 |
2.2 绿色钢铁的流通过程 |
2.3 钢铁冶金的工艺流程、资源消耗 |
2.3.1 绿色钢铁的评价指标范围 |
2.3.2 钢铁生产流程 |
2.4 绿色钢铁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
2.5 环境负荷评价指标及其指标体系 |
2.6 研究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3 我国钢铁行业区域发展情况分析 |
3.1 2009年钢铁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及变化 |
3.1.1 企业分布情况 |
3.1.2 资产分布情况 |
3.1.3 销售收入分布情况 |
3.2 2009年我国各地区钢铁行业发展情况 |
3.2.1 2009年华北地区钢铁行业发展情况 |
3.2.2 2009年华东地区钢铁行业发展情况 |
3.2.3 2009年东北地区钢铁行业发展情况 |
3.2.4 2009年中南地区钢铁行业发展情况 |
3.2.5 2009年西南地区钢铁行业发展情况 |
3.2.6 2009年西北地区钢铁行业发展情况 |
3.2.7 2009年钢铁行业各区域发展情况对比 |
4 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
4.1 钢铁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
4.1.1 重点政策 |
4.1.2 重点政策及重大事件分析 |
4.1.3 政策发展趋势预测 |
4.2 钢铁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
4.2.1 产能利用率 |
4.2.2 劳动生产率 |
4.2.3 钢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4.3 兼并重组情况 |
4.4 钢铁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
4.4.1 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分析 |
4.4.2 钢铁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
5 钢铁企业能源消耗与环境负荷研究分析 |
5.1 投入产出的概述 |
5.1.1 钢铁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
5.1.2 直接消耗系数 |
5.1.3 完全消耗系数 |
5.1.4 直接排放系数 |
5.1.5 工序能耗 |
5.1.6 产品能值 |
5.1.7 工序环境负荷 |
5.1.8 产品环境负荷 |
5.2 吨钢能耗和与环境负荷模型 |
5.2.1 物质平衡的概念模型 |
5.2.2 钢铁生产系统内的物质流动模型 |
5.2.3 吨钢能耗模型 |
5.2.4 吨钢环境负荷模型 |
5.2.5 吨钢环境消耗负荷与排放负荷之间的关系 |
5.3 模型应用—龙钢生产体系环境负荷分析 |
5.3.1 龙钢概况 |
5.3.2 主要工序能耗与吨钢能耗 |
5.3.3 2000-2007年间龙钢吨钢环境负荷的变化 |
5.3.4 龙钢吨钢环境负荷下降因素分析 |
5.3.5 龙钢与世界钢企强国的吨钢环境负荷对比 |
5.4 龙钢降低吨钢综合能耗潜力分析 |
5.4.1 影响综合能耗的主要因素回归分析 |
5.4.2 影响吨钢综合能耗因素影响大小分析 |
5.4.3 降低吨钢综合能耗潜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钢铁产品的环境协调性分析 |
6.1 钢铁产品的生命周期 |
6.1.1 钢铁产品的生命周期概念 |
6.1.2 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的生产阶段 |
6.1.3 钢铁产品生命周期评定指标 |
6.2 钢铁产品生产过程的铁流图 |
6.2.1 铁流图 |
6.2.2 铁的资源单耗 |
6.3 讨论产量年均变化率、平均使用寿命和铁的排放率对r-α关系的影响 |
6.3.1 钢铁制品产量参考年均变化率对r-α关系的影响 |
6.3.2 平均使用寿命对r-α关系的影响 |
6.3.3 铁排放率对r-α关系的影响 |
6.3.4 结论 |
6.4 龙钢资源单耗分析 |
6.4.1 龙钢各种资源的资源单耗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6.4.2 焦-钢资源单耗 |
6.4.3 矿-钢资源单耗 |
6.4.4 铁-钢资源单耗 |
6.4.5 龙钢降低资源单耗的方向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配加转炉污泥制备氧化球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铁矿球团法在当今钢铁生产中的地位 |
1.2 转炉污泥的基本性质及资源状况 |
1.2.1 转炉污泥的来源 |
1.2.2 转炉污泥的物化性质及物相分析 |
1.2.3 转炉污泥的资源状况 |
1.3 国内外转炉污泥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1 常规法处理转炉污泥 |
1.3.2 高附加值法处理转炉污泥 |
1.4 转炉污泥处理方法的评价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原料性能及研究方法 |
2.1 原料性能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流程 |
2.2.2 试验及检测方法 |
第三章 配加转炉污泥制备竖炉氧化球团的研究 |
3.1 转炉污泥配比对生球质量的影响 |
3.2 膨润土配比对污泥生球质量的影响 |
3.3 润磨工艺对生球质量的影响 |
3.4 干燥、预热制度研究 |
3.4.1 干燥、预热制度对污泥球团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2 干燥、预热制度对污泥球团矿还原性能的影响 |
3.4.3 干燥、预热制度对污泥球团矿还原膨胀率的影响 |
3.4.4 干燥、预热制度对污泥球团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影响 |
3.4.5 干燥、预热制度对污泥球团矿高温软熔性能的影响 |
3.5 污泥球团与基准球团性能对比研究 |
3.5.1 污泥球团与基准球团抗压强度对比研究 |
3.5.2 污泥球团与基准球团还原性能对比研究 |
3.5.3 污泥球团与基准球团还原膨胀性能对比研究 |
3.5.4 污泥球团与基准球团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对比研究 |
3.5.5 污泥球团与基准球团高温软熔性能对比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污泥球团机理研究 |
4.1 污泥球团高温固结机理 |
4.2 转炉污泥改善球团矿抗压强度的机理研究 |
4.2.1 基准球团与污泥球团主要固相扩散反应的差异 |
4.2.2 基准球团与污泥球团的微观结构对比 |
4.3 转炉污泥改善球团矿还原性能的机理研究 |
4.4 污泥球团低温还原粉化机理研究 |
4.5 转炉污泥增大球团矿还原膨胀率的机理研究 |
4.6 转炉污泥改善球团矿高温软熔性能的机理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钢铁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的设计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生态产业链设计与评价的研究进展 |
1.1 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 |
1.1.1 工业生态学 |
1.1.2 循环经济的理论 |
1.1.3 清洁生产理论 |
1.2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状况 |
1.2.1 工业园区的分类 |
1.2.2 国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状况 |
1.2.3 国内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状况 |
1.3 生态工业园区中生态产业链的研究 |
1.3.1 生态产业链的定义 |
1.3.2 生态产业链与食物链的关系 |
1.3.3 生态产业链概念的4个要素 |
1.3.4 生态工业技术 |
1.4 生态工业园区的热力学评价 |
1.4.1 (火用)的概念及发展 |
1.4.2 自然生态系统及工业生态系统中(火用)分析 |
1.5 钢铁工业园区 |
1.6 本章小结 |
2 钢铁生态工业园区循环模式研究及产业链设计 |
2.1 钢铁联合企业生产流程 |
2.2 钢铁生态园区各企业工艺流程 |
2.2.1 石灰厂 |
2.2.2 烧结厂 |
2.2.3 焦化厂 |
2.2.4 炼铁厂 |
2.2.5 炼钢厂 |
2.3 钢铁生态园区生态产业链设计 |
2.3.1 钢铁生态产业链设计原理 |
2.3.2 小循环生态产业链设计 |
2.3.3 中循环生态产业链设计 |
2.3.4 大循环生态产业链设计 |
2.4 “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的设计 |
2.4.1 “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的设计 |
2.4.2 “以废治废”技术 |
2.5 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生态效率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钢铁生态工业园区(火用)分析 |
3.1 (火用)的计算方法 |
3.1.1 化学(火用) |
3.1.2 物理(火用) |
3.1.3 燃料(火用) |
3.1.4 电力(火用) |
3.1.5 (火用)损失 |
3.2 案例研究 |
3.2.1 钢铁工业传统产业链(火用)分析 |
3.2.2 钢铁工业循环利用生态产业链(火用)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烧结机板辊联合布料器的实验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烧结生产中的布料偏析 |
1.2 烧结生产对布料的基本要求 |
1.3 国外烧结机布料器概述 |
1.4 国内烧结机布料器概述 |
1.5 实际生产使用中布料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问题的提出 |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8 烧结机新型布料器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内容和方法 |
2.1 模型实验方法 |
2.2 实验原理 |
2.3 实验设备 |
2.4 实验原料 |
2.5 实验内容 |
2.6 实验步骤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不同反射板角度产生偏析效果的比较 |
3.2 不同辊角度产生偏析效果的比较 |
3.3 不同辊的速度产生偏析效果的比较 |
3.4 不同辊数量产生偏析效果的比较 |
3.5 反射板不同长度产生偏析效果的比较 |
3.6 辊加板与单独辊及单独板三者之间效果的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
4.1 混合料颗粒在新型布料器上运动的影响因素 |
4.2 混合料颗粒在反射板上运动分析 |
4.3 混合料颗粒在多辊布料器上的运动分析 |
4.4 偏析机理研究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Pro/E软件的新型布料器的开发方法 |
5.1 机构运动仿真和 Pro/E软件简介 |
5.2 机构运动仿真意义 |
5.3 布料器机构运动仿真的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八钢小球团烧结系统生产工艺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改善烧结混合料透气性的途径探析[J]. 周文胜,王梅菊. 冶金与材料, 2021(06)
- [2]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流程中的基础性研究[D]. 周密. 东北大学, 2015(06)
- [3]攀钢钒炼铁厂核心竞争力研究[D]. 杜斯宏.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4]优化翼钢烧结生产过程的实践研究[D]. 倪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2)
- [5]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虞海燕. 东北大学, 2011(07)
- [6]水钢除尘灰造小球掺入烧结试验及工艺配置研究[D]. 郑银珠. 武汉科技大学, 2010(04)
- [7]绿色钢铁的生产流程与环境协调性分析研究[D]. 徐泮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1)
- [8]配加转炉污泥制备氧化球团的研究[D]. 王介超. 中南大学, 2009(04)
- [9]钢铁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的设计与评价[D]. 游春.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5)
- [10]烧结机板辊联合布料器的实验研究与开发[D]. 张松. 辽宁科技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