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恢复电信联系前后

共产国际恢复电信联系前后

一、中共同共产国际恢复电讯联系的前前后后(论文文献综述)

陈勇[1](2020)在《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抑或是在当今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世界局势和相关国家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都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各国了解中国政策方针和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翻译成外语的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对政治的敏感性等因素会影响外国人士对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理解,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对华态度。中国领导人着作对外翻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对这些翻译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评价其得失、效果,有助于改进当今和今后政治文献外译的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部领导人着作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探索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轨迹,发现这种翻译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为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鉴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能深刻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且与翻译规范(研究)在学术理念、研究视野、研究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本研究借用其学术理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以便有效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深入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造图里(Toury)等学者关于翻译规范的分类从而将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分为操作规范和社会规范,并借鉴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对标题、比喻、词语和注释四个方面的英译方法进行充分描写,发现其规律性,以此为基础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第二,从机构、外交、伦理和意识形态四个方面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分析社会因素对政治文献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第三,分析上述翻译规范所形成的总体秩序,主要包括:规范的层次结构,即每部译作及其所处时代中并存的主流规范、过时规范和先锋规范;规范的约束力,即当规范发生冲突时哪些规范约束力强哪些弱,以及从总体上来讲原语规范和目的语规范哪个约束力更强;“正确”观念,即当时的“正确”翻译的标准;此外,还分析层次结构、约束力和“正确”观念在三部着作英译中的变迁过程。通过微观的文本分析、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以及中观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所有规范中,国家利益伦理的约束力强于其它任何翻译规范。第二,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约束力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总有少数例外情况。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原语规范在领导人着作英译中有逐渐减弱之势,但均强于目的语规范。第四,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层次结构是动态的,“正确”观念也随之变化,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理论创新:提出了翻译规范秩序这一概念和翻译规范研究的话语分析框架;第二,观点创新:国家利益伦理具有最强约束力;第三,视角创新:挖掘出了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点,提出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视角。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检验并充实翻译规范理论,将其研究范围从文学翻译扩大到政治翻译;应用价值在于,为今后的领导人着作翻译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共中央编译局等中央文献翻译单位提供参考。

陈龙[2](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指明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孟祥健[3](2019)在《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是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国际理论家沿袭着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形态,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回应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新动态,形成了不同向度的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厘清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回顾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历史境遇是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的毕生追求就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社会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阐述了作为主体的无产阶级、作为手段的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作为结果的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主体——手段——结果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和范式。恩格斯为第二国际的创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恩格斯去世之后第二国际经历了分化、破产与重组。总的来说,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和平时期的合法斗争、恩格斯晚年的理论遗产、伯恩斯坦的“逆流”以及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具有三种向度,即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右派、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中派以及以罗莎·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域是“实现社会主义”,基于此,第二国际理论家思考了三个重要问题,即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以及实现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政治建构。主体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而人民群众是具体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是人民群众的核心部分,所以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主体。伯恩斯坦认为,无产阶级是阶层混合物,不可能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而作为先锋队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新的时代应当从革命党转变为改良党,伯恩斯坦否定和消解马克恩恩格斯所肯定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作用;考茨基认为,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无产阶级政党是先进的党和人民的党,肯定了党的历史作用,但十月革命之后,考茨基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理解却出现了“逆转”,消解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卢森堡强调,工人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先进力量,并且阐释了领袖、政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对主体的认识中,第二国际理论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或革命、或改良。革命和改良之辩是由伯恩斯坦的“最终目的”与“运动”命题引发的,考茨基与卢森堡批判了伯恩斯坦的“最终目的”与“运动”命题,他们认为最终目的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是不能放弃的(?)但考茨基晚年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则与伯恩斯坦相近。伯恩斯坦认为,新的历史(?)下,革命已经过时,社会主义可以通过改良和平长入;考茨基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要依据历史的具体形势,社会革命既包括和平形式也包括暴力形式,但考茨基在晚年也走上了改良的道路;卢森堡辩证地诠释了革命,认为革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革命理论回应革命现实中,伯恩斯坦、考茨基与卢森堡从不同回度评价了俄国十月革命。伯恩斯坦认为,十月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只是一次险行动,引起了历史的倒退;考茨基也否认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是最后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卢森堡强调,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十月革命挽救了国际社会主义的荣誉。而身处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二国际理论家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中考量政治建构,政治国家和政治价值是实现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政治建构的基本内容。伯恩斯坦认为,马克思的国家观是一种批判的国家观,以此为理论基础审视了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并肯定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民主,批判了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无产阶级专政。考茨基以他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理解为基础,审视了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把实现民主共和国作为未来国家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了对资本主义民主的评价,强调民主就是取消专政。卢森堡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优于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建立,只有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民族才能真正解放;“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卢森堡对“民主”阐释的中心命题,在这一命题的基础上卢森堡辩证批判了资本主义民主,在与列宁的争论中,阐述了她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列宁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分析批判集中在“领袖、政党、阶级与群众”、“国家与革命”以及“民主与专政”等方面。他批判了阿克雪里罗得混淆党与无产阶级的区别,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先锋队;批判了卢森堡夸大无产阶级运动自发性而忽视领袖作用的观点,强调领袖在主持无产阶级政党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大作用。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夸大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而消解阶级统治职能的错误,强调国家虽然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但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批判了考茨基等人否认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强调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批判了伯恩斯坦、考茨基等人把民主理解为“纯粹民主”,崇尚资本主义民主,强调民主的阶级性,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有得亦有失。从理论上看,其贡献主要是宣传和扞卫了马克思主义,并形成了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其缺陷主要是消解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思想的“革命性”与“辩证性”。从实践上看,其滞后性主要是第二国际理论家及各国社会民主党领导者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没能积极引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从而丧失了革命的机遇;其新探索主要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东方社会主义在改革中不断发展,而西方形成的民主社会主义,我们应该批判性地对待。以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得失为镜,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要正确理解和拥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既要坚持革命的政治意蕴又要把握革命的社会意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赵祥云[4](2018)在《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是国家赞助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活动,是中国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既存在共同特点,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体现出历时性的演进特征。因此,分析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及其嬗变特征,并探讨其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是当前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具有何种特征?二、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体现在哪些方面?三、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动因体现在哪些方面?四、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实现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的异域建构?本研究选取《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原文文本及其英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其中五种文本,即标题文本、口语化文本、修辞话语文本、政治话语文本和文化负载项文本,进行抽样分析。本研究从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入手,基于领导人着作英译文本的抽样分析,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规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共性特征和个体特征,并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社会文化动因。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第二,抽样分析方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章。本研究首先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文本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分析抽样文本的翻译策略,并据此提炼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第三,比较分析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基于抽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表格、折线图和柱形图,直观呈现不同时期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基本特征。第四,译例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和第七章。通过译例分析方法,对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总结提炼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第五,理论阐释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借助文化学派和社会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和阐释社会文化语境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诗学、赞助人、译者惯习等因素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形成和嬗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分别是“以我为主”、“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其操作规范分别为“异化主导”、“趋向多元”和“多元互补”。虽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体现出历史的演进特征,但“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都坚持以“以我为主”为基本原则。总体而言,领导人着作英译活动具有以下五种基本特征:翻译行为的政治性、翻译原则的明确性、翻译模式的集体性、翻译方向的逆向性和翻译策略的针对性等。基于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抽样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新时代语境下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文化移植、文化融合和文化重构,并指出不同模式所对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语境下中央政论文献英译的认识,对中央文献英译理论构建及其实践发展都具有启迪意义。

刘蕾蕾[5](2018)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自身历史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90余年里,党史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各种党史着作层出不穷。然而优劣难辨。在众多的党史着作中,《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无疑是其中耀眼的明星,其产生的影响让人无法忽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是纪念党成立30周年的重要成果,它回顾了党1921——1951年的历史,梳理了我党这三十年间的重要会议、重大事件,评价了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这部着作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自1951年出版以来,在较长时期被奉为中共党史着作的经典,对此后的党史着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改革开放后一部影响较大的党史着作,它在内容和形式上吸取了前人着史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前人的缺点。这部着作对后世的影响也较大。《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有许多相同之处。二者都以党的历史决议为写作依据,都以宣传中国共产党、宣传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写作目标,都注重总结经验教训,都善于思考,善于进行理论分析,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此外,二者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对党内斗争和路线斗争的态度、写作的范围、语言风格、史料选用等方面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很多,而特殊的时代背景显然不容忽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明显的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有较大的局限性;两相对比,《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产生的时代更为开放和包容,使得它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前者的局限,表现出成熟与理性的一面。将二者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党史研究和党史着作应该:坚持以科学性强化党性、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坚持论从史出克服以论代史、坚持以史育人、坚持视野开阔、坚持可信性与可读性相统一。

段照珂[6](2018)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的建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需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第一国际和恩格斯创立的第二国际的革命传统的继续和发展。共产国际(1919——1943)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机构。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加入共产国际的决议案,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长达21年之久。中国革命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密不可分。共产国际指导了中国革命的三个重要时期: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其中作为承上启下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在整个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参考并借鉴现已公布的档案材料以及学术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这一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进行全面、客观的梳理和分析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全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包括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以及发动的武装斗争;第二章,主要介绍土地革命战争中后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包括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导以及错误指导;第三章,在详细介绍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基础上,总结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分歧,即革命道路选择上的分歧和反“围剿”政策上的分歧。并得出启示: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必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杜立芳[7](2018)在《刘少奇研究史》文中指出“刘少奇研究史”,将对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和研究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刘少奇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进行相关的背景条件分析阐述,概括其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并将选取代表作,对内容、思想、成就、方法乃至缺陷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评论,点面结合,是刘少奇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梳理和评介,是展现刘少奇研究的发展史。这个课题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的研究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耻辱救亡和中国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催促对刘少奇这一革命人物的宣传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宣传和研究主要包括:少小时的他评和自评;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中共党内评价;简要的刘少奇传记作品。刘少奇重要着作的出版也有重要宣传和研究意义。总体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对刘少奇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等各方面思想理论的真实报道和出版宣传,研究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是刘少奇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最初的研究宣传资料,这些研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了中国革命。《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一文由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杂志》于1949年4月17日第3卷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呈现出“篇幅长、详细具体”深度报道的特点,是1949年之前刘少奇评传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此文作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二章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松的社会氛围、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提上日程、炭子冲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等等,使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有了可能性,由于刘少奇是不主张对自己的宣传研究的,没有《刘少奇选集》等真材实料做支撑,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科学研究很难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也只能是零星的,多见于一些文章理论的宣传、对刘少奇活动的一些报道和一些老同志对刘少奇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性文章。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也是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一些基础资料。建国后十七年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出政治化倾向明显,研究成果具有预热性、宣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实践上推进和理论上积累的价值。《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是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编着出的诸多宣传报道性的小册子之一,主要记录了刘少奇在山东的视察情况,是此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少奇地域性生平活动报道的小册子。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记述了刘少奇1942年3月到1942年12月底期间回延安途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英明决断、光辉伟大的领导人形象,是一篇幅较长的回忆文章。这儿都视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三章曲折和歪曲(1966.5-1976.10)。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非法打倒,刘少奇研究多为污蔑伪造不实之词,是“失真”的研究。“失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报刊杂志文章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各类书籍小册子对刘少奇的批判;中共党史书对刘少奇污陷、批判,而此时张志新等喊出人民心声。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具有政治宣传性,歪曲性、粗糙性等特点,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有不少研究的教训可以记取。《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一书,主要是对炮制出来的一个个所谓的刘少奇叛徒集团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刘少奇很多思想言行进行批判,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书籍,这里作为评介的代表作。这时大陆外的研究略显客观,如美国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等。第四章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刘少奇百年诞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局面尚未打开,刘少奇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政治、文化等政策环境的改变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正常化、学术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后,刘少奇研究的春天开始到来。最初,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制造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由于《刘少奇选集》和他的各种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刘少奇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版的书籍逐步增多,研究涉及到刘少奇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文艺等各方面思想理论。1988年7月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出版,1992年1月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出版,1992年8月王世谊《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出版,1993年4月商孝才《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1月谭献民《刘少奇建党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论纲》出版,1996年9月黄峥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出版,1997年7月李万青《刘少奇统战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出版,1998年10月《刘少奇传》出版,等等。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掀起了刘少奇研究和宣传的高潮,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总数达到60种之多。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经历了由比较粗线条的勾画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实过程,还原了被歪曲的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和风貌。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指导思想、领袖的思维逻辑方法和道德风范一览无遗,发挥了正能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刘少奇在白区》一书,系统地记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上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少奇白区工作研究最具权威性和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文中作为刘少奇实践和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一书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思想理论作深刻、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着,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在众多学术成果中,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最引人瞩目。《刘少奇年谱》,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对人物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梳理,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刘少奇传》,以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采访录为基础,记述了刘少奇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刘少奇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文中对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与《刘少奇传》进行了比较性的评介。第五章巩固和深化(1999-)。全国各地各类研讨会的举办和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等研究平台的搭建,再加上刘少奇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出版,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论着具有新领域的开创性,思维角度方式方法都比较新颖,丰富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1999年至今,出版了60多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专着。2001年2月鲁彤等《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出版,2001年12月胡长水等《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出版,2005年7月王双梅《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出版,2006年1月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出版,2008年陈成文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出版,2009年1月黄祖琳《刘少奇家世》出版,2011年5月徐占全等主编《工运领袖刘少奇》出版,2014年5月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出版,等等。这一时期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研究内容的纵深性,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研讨和成果汇集呈现的常态化,特别是研究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突出这些特点和价值。《刘少奇家世》一书,探寻了刘少奇家世的渊源历史,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的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这本书是在对家世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仔细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完成的,史料价值突显。此书视为代表作分析。《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一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一系列民生思想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刘少奇的民生思想,是研究刘少奇民生思想的第一本专着,开拓了刘少奇思想新领域的深入研究,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的妻子,作为刘少奇的秘书和最亲近的人,是刘少奇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对刘少奇宣传和研究贡献卓着,如刘少奇早期的口述资料和生平活动工作笔记,资料、文物的保存和捐赠以及纪念会和研讨会的参加,她还撰写和发表多篇回忆文章。访谈论着《王光美访谈录》,主角仍是刘少奇,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论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以后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方面的参考,并推动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推陈出新、更出彩出色。

高飞[8](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议题设置能力被称作软实力的“第二张面孔”。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硬实力的争夺转向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更加注重软实力尤其是话语权力及其集中体现的议题设置能力的争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的强弱,事关中国共产党能否在全媒体时代掌握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事关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更事关中国人民能否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出、设置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议程,从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集中讨论并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方向和进程的话题。“关注”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前提和出发点,能否形成“讨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成功与否的关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最终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本质是一定阶级思想表达权、利益诉求权和价值引领权的“三权统一”,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够表达一定阶级的思想,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诉求,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冲突,从而维护和实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具有阶级性、能动性、创新性、动态性以及时代性的特征。实质上,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要解决的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言什么”、“怎么说”的问题。议题的本质是一种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议题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设置、传播和运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可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热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力,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借鉴和吸收了与该文相关的其它理论,作为该文的理论依据。大众传播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尤其是大众传播理论中的议题设置理论、框架理论和政治传播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政治动员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是实现政治动员的有效方法,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政治动员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理论以及西方一些学者的政治动员理论也成为本文的理论依据之一。思想掌握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不仅对此有相当丰富的论述,中国共产党更是将思想掌握群众理论与中国革命、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使思想掌握群众理论成为教育、影响、凝聚和引导群众的重要理论,故思想掌握群众理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另外,古今中外,通过一定的议题设置,阐述与传播自身或某一阶级、国家的思想和主张,实现与维护特定的利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今中外议题设置实践的梳理,探索和总结议题设置的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提供参考,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实践依据。本文还对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过程和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不同于一般的舆论议题设置,它不仅要吸引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使民众对相关议题的态度和意见表达出来,更需要通过对议题的设置,改变人们主观认识世界,进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这就形成了通过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凝练议题——主动设置议题——引领主导议题——落实解决议题——评估反馈议题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与西方舆论议题的显着区别,即它以调查研究为起点,而不是凭空捏造议题,以落实解决议题为归宿,而不是只作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盖的“空中楼阁”,这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需求导向、主体互动、知行统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基本规律,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时效性。推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是本文的“初心”,也是本文的归宿。本文认为,推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要从五个方面着眼: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二是要定期进行研判,三是要凝练重大主题,四是要主动设置议题,五是要引导实践方向。这五个方面形成了以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为起点,以引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归宿的动态设置过程,在循环、往复中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的提升。

李佳怡[9](2017)在《东欧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理论》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理论一直是20世纪以来的焦点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地区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毫无疑问东欧各国的领导人和理论家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普遍认同的,因此,即便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面对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控制和束缚时,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否认社会主义道路,而是积极的推动社会主义改革以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控制。一方面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和理论家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另一方面他们积极的投身于各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当中,并且深刻的阐释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在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可以说是最大的憾事之一。从外因上讲,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是因为专制的、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东欧过于根深蒂固,再加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保守势力对这种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的维护,都无形之中为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上增添了许多障碍。就内因来看则是政界改革力量同理论界改革力量之间冲突,虽然两者都认同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但是在改革的程度和进度上却存在较大差异。理论家通过哲学着眼于事物的发展趋势,而政治家则是希望寻找到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法,这就难免不出现矛盾和冲突。但是无论是在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方面理论家的探索,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方面政治家的探索,甚至是两者之间有关社会主义改革的争论,都给后来的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留下极为珍贵的宝藏。

孙士庆[10](2017)在《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文中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面对中国向何处去,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作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重庆谈判、军事调处和中间势力的斡旋未能改变各自的政治立场,最终导致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在国共政争的过程中,两党在军事战场的较量之外还进行着激烈的宣传战较量,并对战后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舆论宣传是国共两党对外宣示本党理念、方针和政策,打击对手和争取民心的重要手段。善用舆论宣传能争取民心,增加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和推动军事斗争的进程。否则,便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在战后国共舆论斗争中,中共主动调整宣传体制,始终坚持党对舆论宣传的领导,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宣传内容和策略。中共正是通过灵活的宣传战术和对国民党舆论的反击,一方面赢得了民心,获得广大民众的一致支持,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斗争的开展,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也分化了国民党的军心和民心,使其最终不敌中共的政治和军事攻势,输掉了战争和大陆政权。反观国民党,面对中共凌厉的宣传攻势,国民党党营新闻体系无法做出有力的反击。“以党治报”的新闻统制政策和国民党高层的过多干预,使舆论宣传呆板保守,严重影响到宣传的效果;对中共的诋毁和军事上的虚假宣传,使国民党丧失公信力;未能有效地动员和发动群众,又失去民众的支持。国民党就在政治、军事和舆论宣传都难以与中共抗衡的情况下,颓势无力挽回,最终丢掉大陆政权。而以“中立”自居,幻想走“中间道路”的中间势力,战后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但随着国民党执意发动全面内战,在国统区实施恐怖统治,特别是变本加厉地对其实施政治迫害后,中间势力审时度势,最终集体转向共产党,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舆论宣传对战后国共政争的影响只是间接被动的,中共最后取代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主要还是“枪杆子”起的作用。同样,国民党的舆论宣传在其大陆败亡的过程中也并不起决定作用,军事上的失败才是最主要原因,舆论宣传的失利只是反映、并加速了这个败亡的进程而已。

二、中共同共产国际恢复电讯联系的前前后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共同共产国际恢复电讯联系的前前后后(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突破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领导人着作英译和出版过程
        2.1.1 《毛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2.1.2 《邓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2.1.3 《习谈》英译和出版过程
    2.2 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
        2.2.1 《毛选》英译研究
        2.2.2 《邓选》英译研究
        2.2.3 《习谈》英译研究
    2.3 话语视角下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对比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3.1 批评话语分析
    3.2 翻译规范
        3.2.1 翻译规范研究的源起
        3.2.2 翻译规范的分类和涵盖范围
    3.3 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契合之处
        3.3.1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3.3.2 从语言到社会的研究视野
        3.3.3 权力关系
        3.3.4 意识形态
        3.3.5 历史性
        3.3.6 中介性
        3.3.7 阐释性
        3.3.8 小结:“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的理据
    3.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3.4.1 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3.4.2 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3.4.3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第四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
    4.1 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4.1.1 标题语义信息的翻译方法
        4.1.2 标题语法形式的处理策略
        4.1.3 总结: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4.2 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4.2.1 比喻简述
        4.2.2 本研究中比喻的界定标准和翻译方法
        4.2.3 比喻翻译方法统计和分析
        4.2.4 总结: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4.3 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4.3.1 共同词译法分类
        4.3.2 分析
        4.3.3 总结: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4.4 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4.4.1 《毛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4.4.2 《邓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4.4.3 《习谈》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4.4.4 三部着作注释英译方法对比与分析
        4.4.5 总结: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
    5.1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机构规范
        5.1.1 外文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5.1.2 中共中央编译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5.1.3 外文局和中共中央编译局机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5.2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外交规范
        5.2.1 毛泽东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毛选》英译的影响
        5.2.2 邓小平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邓选》英译的影响
        5.2.3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政策及其对《习谈》英译的影响
    5.3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伦理规范
        5.3.1 作为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爱国伦理
        5.3.2 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分析思路
        5.3.3 三部译作的翻译伦理分析
    5.4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意识形态规范
        5.4.1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5.4.2 权力关系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5.4.3 翻译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翻译规范秩序的话语分析
    6.1 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及其变迁
        6.1.1 《毛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6.1.2 《邓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6.1.3 《习谈》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6.2 翻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6.2.1 三部着作标题英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6.2.2 “正确”观念及其变迁的社会动因分析
    6.3 翻译规范的约束力
        6.3.1 翻译规范约束力的非绝对性
        6.3.2 原语规范的减弱之势与相对于目的语规范的强势地位
        6.3.3 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家利益伦理
    6.4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两个“变”和两个“不变”
第七章 结论
    7.1 总结
    7.2 结论
    7.3 创新
    7.4 启示
    7.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一)党管党报
        (二)全党办报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余论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3)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一、政治哲学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三、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哲学遗产
    第一节 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
        一、无产阶级、阶级斗争与联合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力量
        三、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论说
        一、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之辩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和形式
        三、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国家与无产阶级专政
        一、国家的基本思想
        二、过渡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
        三、作为国家形态的无产阶级专政
        四、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社会主义民主
第二章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境遇
    第一节 第二国际的发展历程
        一、第二国际成立的阶级和组织基础
        二、第二国际的发展与分化
        三、第二国际的破产与重组
    第二节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
        二、和平时期的阶级斗争
        三、恩格斯晚年的理论遗产
        四、伯恩斯坦的“逆流”
        五、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三节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问题域及向度
        一、问题域:实现社会主义
        二、理论和实践中的向度
第三章 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
    第一节 伯恩斯坦对社会主义运动主体的阐释
        一、无产阶级是“阶层混合物”
        二、革命党应转变为改良党
    第二节 考茨基对社会主义运动主体的理解
        一、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
        二、阶级、职业与等级
        三、无产阶级政党是先进的党、人民的党
    第三节 罗莎·卢森堡对社会主义运动主体的认识
        一、历史范畴的工人阶级
        二、领袖、政党与群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
    第一节 “最终目的”与“运动”之争
        一、伯恩斯坦:运动就是一切
        二、考茨基:社会主义本身不是最终目的
        三、卢森堡:最终目的就是一切
    第二节 社会改良与社会革命
        一、伯恩斯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二、考茨基:既非不惜代价的革命,也非不借代价的合法性
        三、卢森堡:社会革命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第三节 十月革命之思
        一、伯恩斯坦:十月革命的本质不是社会主义
        二、考茨基:十月革命是最后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三、卢森堡:十月革命挽救了国际社会主义的荣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现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政治建构
    第一节 伯恩斯坦对政治建构的认识
        一、政治国家:马克思的国家观是批判的国家观
        二、政治价值:民主是不存在阶级的统治
    第二节 考茨基对政治建构的阐释
        一、政治国家:用民主共和国代替现存的国家
        二、政治价值:民主就是取消专政
    第三节 卢森堡对政治建构的理解
        一、政治国家:无产阶级革命优于民族国家
        二、政治价值: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社会主义民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列宁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认识与批判
        一、领袖、政党、阶级与群众
        二、国家与革命
        三、民主与专政
    第二节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得与失
        一、理论中的贡献与缺陷
        二、实践中的滞后与探索
    第三节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的意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与专政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借鉴与拓展
        一、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
        二、翻译规范研究的社会文化视阈
        三、本研究对翻译规范概念的借鉴与拓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简述
        一、《毛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奠基期
        二、《邓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转型期
        三、《治国理政》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探索期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国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选》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毛选》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毛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占主导
        二、异化策略对归化策略的遮蔽
        三、异化策略中的微妙变通
    第三节 《毛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二、尽量贴近原作形式
        三、保持译文通顺流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邓选》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邓选》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邓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二、归化翻译策略提升
        三、翻译策略趋向多元
    第三节 《邓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二、灵活调整语言形式
        三、注重翻译交际功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治国理政》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治国理政》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二、归化翻译策略增强
        三、翻译策略多元互补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准确传译原作精神——内容层面
        二、保持译文畅达明确——形式层面
        三、保持翻译折中平衡——翻译过程
        四、力求译文简单易解——翻译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动因
    第一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的基本特征
        一、翻译行为的政治性
        二、翻译原则的明确性
        三、翻译模式的集体性
        四、翻译方向的“逆向性”
        五、翻译策略的针对性
    第二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
        一、基于抽样分析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比较
        二、操作规范的嬗变:异化主导到多元互补
        三、起始规范的嬗变:以我为主到融通中外
    第三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一、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
        二、意识形态演进推动翻译规范的演进
        三、翻译诗学演变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塑造
        四、权力因素对翻译规范的影响
        五、译者惯习与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时代语境下的领导人着作英译与跨文化构建——以《治国理政》英译为例
    第一节 《治国理政》原文意义的异域构建模式
        一、《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特点
        二、《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
    第二节 《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一、《治国理政》的社会文化表征
        二、《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跨文化建构意义
        一、《治国理政》英译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二、《治国理政》英译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三、《治国理政》英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观点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贡献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毛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1.1 《毛选》(1-5卷)标题英译策略
        1.2 《毛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1.3 《毛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1.4 《毛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1.5 《毛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附录二:《邓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2.1 《邓选》(1-3卷)标题英译策略统计
        2.2 《邓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2.3 《邓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2.4 《邓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2.5 《邓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附录三:《治国理政》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3.1 《治国理政》(第1卷)标题英译策略
        3.2 《治国理政》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3.3 《治国理政》修辞话语英译60例
        3.4 《治国理政》政治话语英译60例
        3.5 《治国理政》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研究现状
        (二) 存在不足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一) 文本分析法
        (二) 比较研究法
一、两部中共党史着作的出版发行
    (一) 《三十年》的出版发行
        1.《三十年》的写作背景及出版发行情况
        2.《三十年》对中共的影响
    (二) 《七十年》的出版发行
        1.《七十年》的写作背景及出版发行情况
        2.《七十年》对中共的影响
    (三) 对两部中共党史着作的评价
        1.对《三十年》的评价
        2.对《七十年》的评价
二、《三十年》与《七十年》的相同之处
    (一) 写作依据相同—依据党的历史决议
    (二) 写作目标上的相同之处
        1.宣传中国共产党
        2.宣传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
        3.旨在用历史教育后人
    (三) 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1.主题鲜明
        2.注重总结经验教训
        3.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论断颇有新意
        4.注重理论分析
    (四) 指导思想相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三、《三十年》与《七十年》的不同之处
    (一) 写作目标的不同—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宣传上的差异
    (二) 写作内容的不同
        1.写作的范围不同
        2.对党内斗争和路线斗争的态度不同
    (三) 写作风格的不同
        1.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不同
        2.语言风格不同
    (四) 对史料的选用不同
    (五) 其他不同之处
        1.对党的历史决议的把握不同
        2.成书过程不同
        3.结构编排不同
四、两部党史着作的比较研究对我们的启示
    (一) 坚持以科学性强化党性
    (二) 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三) 坚持论从史出,克服以论代史
    (四) 坚持以史育人
    (五) 坚持视野开阔
    (六) 坚持可信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第一节 国共合作破裂后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一、共产国际指导下召开的八七会议
        二、罗明纳兹的“不断革命论”与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三、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反抗的指导
    第二节 国共合作破裂后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转变
        一、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左派国民党旗帜”的摒弃
        二、共产国际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中心论
        三、共产国际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关注
    第三节 中共六大前后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一、共产国际直接指导下召开的中共六大
        二、共产国际对中共六大前后制定的富农政策的指导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中后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第一节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导
        一、共产国际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二、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
    第二节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错误指导
        一、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与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二、共产国际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评价
    第一节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存在的分歧及原因
        一、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存在的分歧
        二、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存在分歧的原因
    第二节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中得到的启示
        一、加强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刘少奇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特定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 第二章
    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准备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少奇同志在山东》 第四节
    吕振羽、江明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 第三章
    歪曲和曲折(1966.5——1976.1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失真”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 第三节
    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卫东》编辑部《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 第四章
    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研究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陈绍畴与《刘少奇在白区》 第四节
    王世谊与《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 第五章
    巩固和深化(1999—) 第一节
    1999至今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黄祖琳与《刘少奇家世》 第四节
    董一冰与《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 第五节
    王光美的宣传和回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导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现状的述评
        一、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缘起
        二、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价值
    第一节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热点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
        三、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
    第二节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
        一、主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
        二、主导意识形态领域价值交锋
        三、主导社会多元文化有机融合
    第三节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
        一、引导社会思潮
        二、批驳错误议题
        三、凝聚社会共识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依据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大众传播理论
        二、政治动员理论
        三、思想掌握群众理论
    第二节 实践依据
        一、中国古代议题设置实践
        二、西方社会议题设置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议题设置实践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本质意蕴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内涵
        一、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本质
        一、思想表达权
        二、利益诉求权
        三、价值引领权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特征
        一、阶级性
        二、能动性
        三、动态性
        四、创新性
        五、时代性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过程规律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过程
        一、开展调查研究
        二、科学凝练议题
        三、主动设置议题
        四、引领主导议题
        五、落实解决议题
        六、评估反馈议题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规律
        一、需求导向规律
        二、主体互动规律
        三、知行统一规律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有效推进
    第一节 加强调查研究
        一、聚焦重大问题
        二、关注热点问题
        三、紧扣利益问题
    第二节 定期进行研判
        一、加强信息收集
        二、完善研判机制
        三、着重科学分析
    第三节 凝练重大主题
        一、分析社会需求
        二、把握重大交锋
        三、善于积极谋划
    第四节 有效设置议题
        一、议题设置恰当
        二、议题话语生动
        三、议题时机合适
    第五节 引导实践方向
        一、引导交往实践
        二、引导改革实践
        三、引导发展实践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东欧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东欧社会主义理论的独特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框架内容
第一章 东欧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性
    第一节 东欧的内涵
    第二节 独特的地缘政治位置
    第三节 多元的文化积淀和冲突
        一、多姿多彩的本土文化
        二、多种宗教文化的冲击
        三、犹太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 独特的历史经历
        一、屈辱的历史过往
        二、璀璨的历史成就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欧国家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发展的因素
        一、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兴起
    第二节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东欧四国
        一、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二、被民族问题困扰的南斯拉夫
        三、在德国和苏联之间的波兰
        四、受威胁的捷克斯洛伐克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欧
        一、东欧的反法西斯斗争
        二、苏联在东欧的目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民民主制度时期的东欧
    第一节 人民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战后斯大林的国际合作主张
        二、人民民主道路的形成
        三、多党合作的政体形式
    第二节 人民民主制度的终结
        一、“冷战”的爆发
        二、人民民主制度的结束
        三、苏联模式的确立
    第三节“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模式
        二、政治模式
        三、文化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斯拉夫——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一节 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一、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批判
        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问题的异化
        三、回到本原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自治社会主义理论
        一、具体国情决定本国发展
        二、劳动者的自治
        三、社会所有制
    第三节 自治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一、实现社会主义自治民主制
        二、实现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
        三、国家走向消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匈牙利——从改革到求稳
    第一节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弊端
        一、布达佩斯学派对苏联模式的分析
        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民主缺失
        三、对需要的专政
    第二节 摆脱苏联模式的尝试
        一、纳吉政府的“新方针”
        二、匈牙利事件
        三、卡达尔“静悄悄的改革”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民主化改革的设想
        二、激进民主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波兰——从斗争到依附
    第一节 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一、严格的意识形态统治
        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中的异化
        三、革命的异化
    第二节 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积极抗争
        一、波兹南事件和十月事件
        二、三月事件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争论
        一、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三权分立”
        二、扩大社会主义的社会自治
        三、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捷克斯洛伐克——从局部到全面的改革
    第一节 对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一、社会主义革命的危机
        二、新阶级的出现
        三、被操控的社会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革的初探
        一、“布拉格之春”的开始
        二、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干预
        三、再次走向“苏联模式”
    第三节 有关社会主义民主的设想
        一、马萨里克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二、知识分子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三、扩大工人自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性反思
    第一节 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原因
        一、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断裂
        三、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国情
    第二节 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与东欧剧变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危机
        二、政治危机
        二、国际形势
    第三节 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
        一、必须坚持走一条符合基本国情的道路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回顾 三、史料概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架构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后中国的政治与舆论环境 一、抗战胜利与国共受降之争 二、新闻接收与传媒复员 三、中共与民营传媒的发展 四、拒检运动与政治松动 五、民众心理与舆论导向 第二章
    国共“和谈”期间的舆论 一、“重庆谈判”与国共宣传战 二、“政协会议”召开问题上的国共宣传 三、国共关于“内战责任”问题的论争 四、中间势力的活跃与反战呼吁 第三章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舆论 一、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反战呼声 二、李闻惨案与各方舆论 三、内战中学潮与社会舆论 四、中间势力的反战宣传 第四章
    内战转折时期的舆论 一、“戡乱动员”与舆论反响 二、特刑庭与舆论钳制 三、中间势力的舆论转向 第五章
    国共舆论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一、国共宣传决策与管理 二、国共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结语 一、国民党宣传失利对政权转变的影响 二、中共成功的宣传对革命胜利的影响 三、从舆论宣传角度观察国民党大陆失败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四、中共同共产国际恢复电讯联系的前前后后(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D]. 陈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12)
  • [2]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3]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 孟祥健. 安徽大学, 2019(07)
  • [4]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D]. 赵祥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比较研究[D]. 刘蕾蕾.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6]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D]. 段照珂.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7]刘少奇研究史[D]. 杜立芳. 扬州大学, 2018(07)
  • [8]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D]. 高飞. 武汉大学, 2017(06)
  • [9]东欧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理论[D]. 李佳怡. 黑龙江大学, 2017(03)
  • [10]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D]. 孙士庆. 上海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共产国际恢复电信联系前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