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滦南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艾新军[1](2011)在《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9—1961年的大灾荒,历年来被史学工作者及一部分经济学、社会学工作者所广泛关注。但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灾荒的严重程度及造成灾荒的原因两个方面,对于灾荒的救助则鲜有人研究。本文借助历史学、社会保障学、社会救助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理论,对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的救灾渡荒问题进行全面探究。本文从灾情的历史回放、成因分析、应对举措、成绩与不足、经验教训等几个方面全面考察了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的救灾渡荒工作,勾勒出了唐山地区灾荒的全貌,指出此次灾荒是在自然灾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通过对城镇和农村救灾渡荒工作的考察,认为此次救灾虽然省级政府反应有些迟缓,但由于唐山地区各级政府的积极领导与高度重视,加之前期的各类防灾措施的有效落实,使得救灾渡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避免了大规模社会动乱的发生,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到1961年底,唐山地区灾荒得到基本遏制。唐山地区在救灾渡荒工作中留下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王文录[2](2010)在《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人口城镇化的视角,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技术,探究了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功能、改革与变迁模式,特别是针对户籍制度规则中“入市”条件这个核心概念进行了阶段性、层次性的全面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具体的实现路径,将为我国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我国户籍制度变迁“三阶段”的观点,认为我国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二是提出了“多条件、低门槛”改革模式的构想,并对此提出了分步实施的改革具体方案;三是在人口城镇化背景下围绕人口迁移的“入市”条件展开对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变迁的研究,为户籍制度变迁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实际的分析平台。全文共分十一章三个板块展开讨论。第一个板块主要是对现有户籍制度及其改革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是整个文章的基础部分;第二个板块主要是对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内容与步骤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特视野的观点;第三个板块主要是把研究的视角引向配套制度改革领域,属于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制度保障部分。
郑枫[3](2008)在《四川省德阳市地方政府负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府负债是指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直接借入、提供担保、土地抵押等形成的最终必须由政府偿还的债务。本文在调查研究四川省德阳市政府债务负担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分析,试图探索解决政府债务过高的途径。研究表明德阳市政府过度负债与风险是显着的。截止到2006年末德阳市政府负债余额达101.22亿元。德阳市政府负债存在如下特点:(1)负债总额巨大且面广。全市各级政府负债总额达101.22亿元,在全省排列第二位,仅次于成都市;(2)对单位和个人债务比例大。全市各级政府负债中对单位和个人的债务达26.93亿元,占全市负债总额的26.61%,其中对个人的债务5.76亿元(含清理“两金、三乱”未兑付的个人债务),占全市负债总额的5.69%。(3)地方金融风险转化而成的政府负债大。地方政府清理整顿“两金、三乱”、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各类地方金融风险形成的政府负债达26.04亿元,占全市负债总额的25.73%。从负债原因上来看:(1)政策性因素是导致巨额负债的主要原因之一;(2)部门各自为政,政府分散决策,缺乏集中统一管理及不规范行政造成的损失,是导致政府负债总量过大的直接原因;(3)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缺乏借款、投资、担保风险意识,轻易介入竞争性领域,造成大量政府债务;(4)为追求城市形象和政绩,超财力举债,使政府行政行为目标短期化,给地方政府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提出的对策措施包括:(1)统一认识,增强债务风险意识,把政府负债问题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2)借鉴其他地区化解债务的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化现有债务;(3)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4)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建设,积极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5)加强对或有债务的管理和控制;(6)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财政管理制度创新,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7)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为乡(镇)政府尤其债务消化创造有利条件;(8)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壮大市域、县域财源基础,增强财政实力,为消化债务提供重要的财力支持。
周洪军[4](2005)在《全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国对社会就业和人才工作越来越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劳动就业是重大、长远的战略问题,党和政府要作为头等大事来抓。2003年12月26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国涉海就业人员是全国劳动就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对涉海就业没有开展过专门调查,不掌握全国涉海就业的基本情况。因此,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及人才工作的指示精神,围绕国家实施海洋开发的需要,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了全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本次调查,为了解和掌握我国涉海就业基本状况和特点,量化涉海就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落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劳动就业和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内容框架共包括五部分,分别是调查工作概况、调查技术规定、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调查结果分析、主要沿海区域涉海就业调查分析、全国涉海就业人员的特点、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肖丕楚[5](2005)在《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成的规模比较大的国有企业和国有存量资产,尤其是重化工业、原材料制造业和采掘业内的传统优势企业,构成了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它们曾经具有的竞争优势不断丧失,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优势并没有建立起来,表现为制度残缺、流程缓慢、组织机械、经营困难,缺乏自生能力,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包袱。而且,和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传统体制的弊端和痕迹在国有大企业中表现最为突出和集中,改革的难度也更大。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如果这部分庞大的存量资产不能够得到有效盘活,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就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 传统优势企业是指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指标进行评价,并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能够有效运行和具有一定优势的资源消耗型的大型国有企业(包含国有控股企业)。从时间上看,它主要指建成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尤其是“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一批骨干企业;从投资主体来看,它主要是由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直接兴办和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从组织机构和形式来看,大多数依旧采用传统的科层制、官僚制等刚性的大型组织结构;从行业分布来看,它包括冶金、石化、机械制造、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从空间分布来看,它们广泛分布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成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微观基础和载体。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传统优势企业,可通过时间判断标准、产权主体标准、企业规模标准和产业分布标准四个标准进行界定。 中国落后地区工业化路径的选择与传统老工业基地的崛起,需要用一种全
刘常玲,尹新彦,王玉忠[6](2003)在《滦南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王玉忠,李雪凌,刘常玲,尹新彦,马增旺,张续根[7](2003)在《河北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二、滦南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滦南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本文所考察的唐山地区的地域范围 |
三、相关资料与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唐山地区灾情的历史回放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灾情的历史回放及影响 |
一、灾情回放 |
二、灾情所带来的影响 |
第二节 灾荒成因分析 |
一、自然原因 |
二、人为原因 |
第二章 唐山地区应对灾荒的举措 |
第一节 城镇救灾渡荒工作的开展 |
一、整顿市镇粮食供应和开展节约粮食运动 |
二、大量压缩城镇非农业人口 |
三、生产自救,大搞“瓜菜豆代” |
四、开展防病、灭病工作 |
第二节 农村救灾渡荒工作的开展 |
一、政府救援 |
二、灾民自救 |
第三章 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的评价 |
第一节 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的成绩与不足 |
一、救灾渡荒的成绩 |
二、救灾渡荒的不足 |
第二节 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的经验教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一:1949—1962 年唐山市总人口 |
附录二:1949—1962 年唐山市死亡人口 |
后记 |
(2)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 |
1.1.1 经济持续发展,城乡融合成为趋势 |
1.1.2 内需不足,城镇化被看成是解决良策 |
1.1.3 "以人为本"思想深入人心,迁徙权受到应有重视 |
1.1.4 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制度创新势在必然 |
1.2 户籍制度变迁研究综述 |
1.2.1 户籍制度变迁历史溯源与国别比较研究 |
1.2.2 户籍制度变迁动力机制研究 |
1.2.3 我国户籍制度弊端研究 |
1.2.4 户籍制度变迁经济社会后果研究 |
1.2.5 户籍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研究 |
1.2.6 户籍制度安排中"入市"条件研究 |
1.3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1.3.1 户籍制度从"计划"走向"市场"的问题 |
1.3.2 户籍"门槛"设定及其逐步降低的问题 |
1.3.3 试点改革及其逐步推广的问题 |
1.3.4 附着在户籍之上的福利逐步剥离的问题 |
1.3.5 人口迁移与落户城市的法律保护问题 |
1.3.6 逐步实现人口自由迁徙的问题 |
第2章 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
2.1 制度变迁一般理论 |
2.1.1 制度变迁理论 |
2.1.2 制度惯性理论 |
2.1.3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 |
2.2 本文的的分析结构框架 |
2.2.1 "经济人"假设 |
2.2.2 未完成的改革任务 |
2.2.3 新的变迁机遇 |
2.2.4 关注的核心问题 |
2.2.5 变迁的终极目标 |
2.3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资料来源 |
第3章 户籍制度的历史变迁 |
3.1 春秋战国时期的敛收赋税、征集兵员制度 |
3.2 近代警察制度与保甲制制度 |
3.3 建国后的二元户籍制度 |
3.3.1 建国初期:人口迁移限制宽松 |
3.3.2 "大跃进"、"文革"时期:人口迁移限制严格 |
3.3.3 改革开放以后:人口迁移限制逐步放宽 |
第4章 境外户籍制度综述 |
4.1 概述 |
4.1.1 户籍立法 |
4.1.2 户籍管理 |
4.1.3 户籍登记 |
4.1.4 户籍迁移 |
4.2 各国(地区)户籍制度 |
4.2.1 美国 |
4.2.2 加拿大 |
4.2.3 日本 |
4.2.4 法国 |
4.2.5 瑞典 |
4.2.6 中国台湾 |
4.2.7 泰国 |
4.2.8 朝鲜 |
4.3 各国户籍制度评述 |
第5章 户籍制度的功能 |
5.1 户籍制度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
5.1.1 户籍制度的内容 |
5.1.2 户籍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
5.2 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功能 |
5.2.1 常住人口登记 |
5.2.2 暂住人口登记 |
5.2.3 出生登记和死亡登记 |
5.2.4 迁移登记 |
5.2.5 变更更正登记 |
5.3 户籍制度的社会管理功能 |
5.3.1 镇压反革命和维护新生人民政权 |
5.3.2 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
5.3.3 限制人口迁移 |
5.3.4 进行人口数据统计 |
5.4 户籍制度的福利分配功能 |
5.4.1 户籍制度使不同户口居民的粮油供应待遇不同 |
5.4.2 户籍制度使不同户口居民的住房福利待遇不同 |
5.4.3 户籍制度使不同户口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同 |
5.4.4 户籍制度使不同户口居民的就业待遇不同 |
5.4.5 户籍制度使不同户口居民的受教育条件不同 |
第6章 多样化户籍制度改革模式 |
6.1 "亲属投靠"模式 |
6.1.1 概念和特点 |
6.1.2 主要案例 |
6.1.3 分析评价 |
6.2 "投资入户"模式 |
6.2.1 概念和特点 |
6.2.2 主要案例 |
6.2.3 分析评价 |
6.3 购房落户模式 |
6.3.1 概念和特点 |
6.3.2 主要案例 |
6.3.3 分析评价 |
6.4 "人才引进"模式 |
6.4.1 概念和特点 |
6.4.2 主要案例 |
6.4.3 分析评价 |
6.5 居住证模式 |
6.5.1 概念和特点 |
6.5.2 主要案例 |
6.5.3 分析评价 |
6.6 务工落户模式 |
6.6.1 概念和特点 |
6.6.2 主要案例 |
6.6.3 分析评价 |
第7章 不同规模城市户籍制度及其改革的差异性 |
7.1 经济水平和福利水平的差异 |
7.1.1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7.1.2 福利水平的差异 |
7.2 改革基本导向的差异 |
7.3 准入条件的差异 |
7.4 户籍管理的差异 |
7.4.1 户籍身份符号不同 |
7.4.2 户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复杂程度不同 |
7.4.3 户籍管理政策严格程度不同 |
7.5 改革效果的差异 |
7.5.1 迁移效果差异 |
7.5.2 城镇化质量差异 |
7.5.3 未来改革影响差异 |
第8章 户籍制度改革经验 |
8.1 改革基本经验 |
8.1.1 "计划制"向"条件制"转变:顺应市场化规律的改革才有生命力 |
8.1.2 渐进式改革:适应我国国情的改革更容易被接受 |
8.1.3 探索性改革:区域化特色改革更能取得显着成效 |
8.2 改革启示 |
8.2.1 地方探索性改革难以突破,深化改革需要中央政府主导 |
8.2.2 "入市"条件设定过高,应该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 |
8.2.3 单个地方改革问题较多,需要形成户籍制度改革的合力 |
8.2.4 户籍制度本身的改革效果有限,需要同时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 |
8.2.5 超大城市改革滞后,同步改革已成当务之急 |
8.2.6 改革政策反复无常,应该保障政策的稳定性 |
第9章 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动因和基本方向 |
9.1 深化改革的机遇与条件 |
9.1.1 制度惯性:客观性与不合理性 |
9.1.2 改革动因:深化改革势在必然 |
9.1.3 改革条件:现实可能性分析 |
9.2 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9.2.1 指导思想 |
9.2.2 基本原则 |
9.3 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向 |
9.3.1 总体思路 |
9.3.2 基本方向 |
第10章 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构想 |
10.1 改革条件及前景设想 |
10.2 近期改革:降低门槛 |
10.2.1 门槛条件的设定 |
10.2.2 降低门槛的程序 |
10.2.3 走向市场化 |
10.3 远景改革:迁徙自由 |
10.3.1 剥离社会福利 |
10.3.2 消除迁移障碍 |
10.3.3 还原户籍制度功能 |
10.3.4 实行自由迁徙 |
第11章 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保障条件 |
11.1 创新理念 |
11.1.1 政府理念要创新 |
11.1.2 迁移者理念要创新 |
11.2 创新改革手段 |
11.2.1 法律手段 |
11.2.2 经济手段 |
11.2.3 行政手段 |
11.3 加快配套制度改革 |
11.3.1 教育制度配套改革 |
11.3.2 医疗制度配套改革 |
11.3.3 劳动就业制度配套改革 |
11.3.4 社会保障制度配套改革 |
11.3.5 住房制度配套改革 |
11.3.6 土地利用制度配套改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3)四川省德阳市地方政府负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政府债务风险相关理论研究 |
1.2.2 国内关于政府债务风险相关理论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思路 |
1.3.4 研究的步骤 |
1.3.5 可行性论证 |
1.3.6 研究的方法 |
2 地方政府负债的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2 地方政府负债的类型 |
3 德阳市地方政府负债的规模及构成情况 |
3.1 政府负债构成情况及规模 |
3.1.1 按债务来源和分布划分 |
3.1.2 按债务表现形式与用途划分 |
3.2 对负债的规模及构成情况的分析 |
4 德阳市政府负债的总体评价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
4.1 对德阳市政府负债的总体评价 |
4.1.1 德阳市政府负债的特点 |
4.1.2 对负债合理性的分析 |
4.2 德阳市政府过度负债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
4.2.1 地方金融风险 |
4.2.2 政府分散决策,缺乏集中统一管理 |
4.2.3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
4.2.4 追求政绩,超财力举债 |
4.2.5 偿还责任转嫁 |
4.2.6 财税体制缺陷,事权与财权不统一 |
5 德阳市政府负债形成的债务风险影响 |
5.1 德阳市政府财政风险现状分析 |
5.1.1 财政风险已经形成 |
5.1.2 政府负债呈上升之势 |
5.1.3 企业债务政府化趋势明显 |
5.1.4 政府财政职能难以发挥 |
5.2 德阳市政府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 |
5.2.1 赤字风险 |
5.2.2 管理风险 |
5.2.3 转嫁风险 |
5.2.4 偿债风险 |
5.2.5 债务加重风险 |
5.2.6 投资风险 |
5.2.7 调控风险 |
5.3 德阳市政府财政风险的危害 |
6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对策措施 |
6.1 增强债务风险意识 |
6.2 借鉴其他地区化解债务风险的经验 |
6.3 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
6.3.1 有效控制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
6.3.2 着力抓好社会信用环境的优化 |
6.3.3 着力推进金融改革,提升金融创新和服务效率 |
6.3.4 着力营造良好金融法制环境 |
6.3.5 强化地方政府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
6.4 建立政府债务控制系统 |
6.4.1 建立政府债务预测预警系统的方法 |
6.4.2 建立政府债务控制比例系数 |
6.4.3 建立政府债务控制制度 |
6.4.4 政府债务控制系数的运行控制 |
6.4.5 建立政府债务的管理制度 |
6.5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 |
6.5.1 制定地方政府负债中长期规划 |
6.5.2 制定地方政府负债管理办法 |
6.5.3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清偿机制 |
6.5.4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
6.5.5 建立和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统计制度 |
6.6 加强对或有债务的管理和控制 |
6.7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 |
6.8 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
6.8.1 科学界定乡镇政府的事权与财权 |
6.8.2 正确处理市县乡的财力分配关系 |
6.8.3 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办法 |
6.8.4 建立健全债务考核奖惩制度 |
6.8.5 建立定期核减、核销呆死账制度 |
6.8.6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管理 |
6.8.7 及时披露审计报告 |
6.9 壮大市域、县域财源基础 |
6.9.1 加大地方资源开发,加快财源建设步伐 |
6.9.2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培植壮大县域财源基础 |
6.9.3 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缓解基层财政压力 |
6.9.4 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6.9.5 加大扶持协调力度,解决发展瓶颈制约 |
6.9.6 积极发展县域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全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调查工作概况 |
1.1 调查标准 |
1.2 调查方法 |
第二章 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调查技术规定 |
2.1 主要指标概念界定 |
2.2 区域划分标准界定 |
2.3 行业分类技术规定 |
2.4 数据采集技术规定 |
2.5 数据处理技术规定 |
2.6 调查分析技术规定 |
第三章 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调查结果 |
3.1 涉海就业基本情况 |
3.2 涉海就业结构布局 |
3.3 涉海就业人员素质 |
3.4 涉海就业区域性分析 |
3.5 涉海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
第四章 主要沿海区域涉海就业人员调查分析 |
4.1 天津市涉海就业情况 |
4.2 山东省涉海就业情况 |
4.3 上海市涉海就业情况 |
4.4 广东省涉海就业情况 |
第五章 全国涉海就业人员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
5.1 全国涉海就业人员特点 |
5.2 全国涉海就业存在问题 |
5.3 全国涉海就业发展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1.3.2 案例分析与行业分析相结合 |
1.3.3 系统分析方法 |
1.3.4 集成分析法 |
1.4 基本假设 |
1.4.1 产业演进路径与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完全一致性假设 |
1.4.2 企业能力重于企业资源的假设 |
1.4.3 企业契约本质论假设 |
1.4.4 企业资产专用性与通用性假设 |
1.4.5 企业五维变量的集成假设 |
1.5 框架结构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7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传统优势企业: 界定、演进与分化 |
2.1 传统优势企业: 定义与特征 |
2.2 传统优势企业的类型 |
2.3 传统优势企业的生成与演进路径 |
2.3.1 传统优势企业的生成阶段 |
2.3.2 传统优势企业成长阶段 |
2.3.3 传统优势企业扩张阶段 |
2.3.4 传统优势企业稳步发展阶段 |
2.3.5 传统优势企业的调整阶段 |
2.4 传统优势企业的地位评价 |
2.4.1 传统优势企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物质载体 |
2.4.2 传统优势企业是社会就业和财政收入的提供主体 |
2.4.3 传统优势企业是落后地区经济腾飞的物质基础 |
2.5 传统优势企业的分化 |
2.5.1 地区间分化 |
2.5.2 行业间分化 |
2.5.3 行业内分化 |
3 企业转型: 理论、现实与拓展 |
3.1 产业经济学的分析与解释 |
3.1.1 结构—行为—绩效范式 |
3.1.2 衰退产业中的企业战略 |
3.2 组织理论与组织学的研究成果 |
3.2.1 组织理论简单的历史回顾 |
3.2.2 组织衰退及其治理 |
3.3 企业再造: 转型的流程视角 |
3.3.1 企业再造的定义 |
3.3.2 企业再造的背景和动因 |
3.3.3 企业再造理论的适用对象 |
3.3.4 业务流程重组——企业再造的核心 |
3.3.5 流程再造的三个层面 |
3.3.6 从再造到企业X再造 |
3.4 企业转型: 基于集成的视角 |
3.4.1 企业转型的定义 |
3.4.2 企业转型——公司大变革 |
3.4.3 传统优势企业转型: 一种拓展 |
4 复兴之路: 诱因、目标与路径 |
4.1 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的诱因分析 |
4.1.1 经济全球化与外部推动 |
4.1.2 经济转轨: 运行模式的转变 |
4.1.3 科学技术: 企业转型的物质载体 |
4.1.4 产业环境: 产业衰退与资源枯竭 |
4.1.5 市场因素: 市场需求与市场秩序 |
4.1.6 企业自身: 改制的不彻底性 |
4.2 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的目标定位 |
4.2.1 整体目标——目标的阶段性与统一性 |
4.2.2 地位目标——由传统的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转变为独立的企业法人 |
4.2.3 目标分解——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的基本内容 |
4.3 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的路径分析 |
4.3.1 传统优势企业路径依赖与设计 |
4.3.2 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的动力学分析 |
5 制度约束与体制转型 |
5.1 产权多元化的假设与思路 |
5.1.1 一股独大与产权多元化 |
5.1.2 产权多元化的现状和困难 |
5.1.3 多元化产权制度的设计 |
5.2 债权约束与主银行制度 |
5.2.1 预算软约束的创新性解释 |
5.2.2 主银行制度与相机治理 |
5.2.3 重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5.3 人力资本产权与契约重构 |
5.3.1 人力资本置换: 资产置换的拓展 |
5.3.2 信息甄别: 人力资本置换的前提 |
5.3.3 要素重整: 人力资本置换的核心 |
5.3.4 契约锁定: 人力资本置换的强化 |
5.4 再造传统优势企业创新机制 |
5.4.1 传统优势企业面临双重陷阱的原因解释 |
5.4.2 再造传统优势企业创新机制的现实选择 |
6 功能约束与流程再造 |
6.1 传统优势企业功能定位分析 |
6.1.1 传统优势企业功能的复合性 |
6.1.2 传统优势企业功能的冲突性 |
6.1.3 传统优势企业功能分解的三大命题 |
6.2 传统优势企业主辅业分离 |
6.2.1 问题的提出 |
6.2.2 关于主辅业资产的重新解释 |
6.2.3 主辅业分离的步骤和路径 |
6.2.4 主辅业分离的操作模式 |
6.2.5 主辅业分离的案例剖析 |
6.3 传统优势企业流程再造 |
6.3.1 业务流程再造的模式创新 |
6.3.2 业务流程再造案例解析——以杭钢集团为例 |
7 “大企业病”与组织转型 |
7.1 “大企业病”: 产生与预防 |
7.1.1 大企业病产生的机理分析 |
7.1.2 大企业病的典型症状剖析 |
7.1.3 大企业病: 治疗与克服 |
7.2 “大企业病”: 组织视角的审视 |
7.2.1 企业冗员较多,运作效率低下 |
7.2.2 沟通链条过长,委托—代理关系复杂 |
7.2.3 过细的部门分工割裂企业流程 |
7.2.4 组织整体上缺乏顾客导向的思想 |
7.2.5 缺乏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 |
7.3 组织裂变与空间扩张 |
7.3.1 组织裂变: 定义和特征 |
7.3.2 组织裂变: 动力与阻力 |
7.3.3 组织裂变: 物质基础与条件 |
7.3.4 组织裂变: 方法和模式 |
7.3.5 组织裂变与空间再造 |
7.4 组织演进的趋势与流程型组织 |
7.4.1 组织演进与变革的趋势分析 |
7.4.2 从传统组织到流程型组织 |
8 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 |
8.1 产业转型与多元化路径选择 |
8.1.1 产业转型的壁垒分析 |
8.1.2 产业转型的适用对象 |
8.1.3 产业转型的方式选择 |
8.1.4 产业转型与多元化序列 |
8.1.5 产业转型的风险防范 |
8.2 产业深化与产业升级 |
8.3 产业分解与企业共生 |
8.3.1 共生理论研究成果简单回顾 |
8.3.2 共生模式选择 |
8.3.3 共生机制及其传导: 数学模型解释 |
9 成本分担与政府援助 |
9.1 改革成本分担问题 |
9.2 政府援助问题 |
9.2.1 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制定的援助政策 |
9.2.2 以印度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政府援助 |
9.2.3 我国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的政策选择 |
10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滦南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研究[D]. 艾新军. 苏州大学, 2011(06)
- [2]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 王文录. 吉林大学, 2010(09)
- [3]四川省德阳市地方政府负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郑枫. 重庆大学, 2008(06)
- [4]全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D]. 周洪军. 天津大学, 2005(06)
- [5]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研究[D]. 肖丕楚. 四川大学, 2005(03)
- [6]滦南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J]. 刘常玲,尹新彦,王玉忠. 河北林业科技, 2003(S1)
- [7]河北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J]. 王玉忠,李雪凌,刘常玲,尹新彦,马增旺,张续根. 河北林业科技,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