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镜过程中发现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一例

配镜过程中发现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一例

一、配镜过程中发现Terrien边缘性角膜变性1例(论文文献综述)

程钧,陈敏,谢立信[1](2022)在《飞秒激光辅助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周边角膜病变》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飞秒激光板层切削联合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周边角膜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青岛眼科医院因周边角膜病变行飞秒激光板层切削联合带角膜缘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术的6例(6只眼)患者作为飞秒组, 其中男性4例, 女性2例;年龄(46.7±17.9)岁;另收集同时期行传统全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周边角膜病变患者8例(8只眼)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的视力和屈光参数;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和角膜植片透明情况;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观察角膜植片和植床的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2±8.4)个月。对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度数和散光度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和角膜植片上皮愈合时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飞秒组6例患者包括2例蚕食性角膜溃疡, 3例Terrien边缘变性, 1例Pellucid边缘变性;对照组8例患者包括4只眼蚕食性角膜溃疡, 4只眼Terrien边缘变性。飞秒组术后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的对数)为0.35±0.09, 显着高于术前的1.17±0.15(t=9.01, P<0.001)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0.78±0.29(t=-3.96, P=0.003);等效球镜度数较术前降低(4.8±2.7)D(t=-3.71, P=0.014);散光度数较术前降低(10.1±4.1)D(t=6.04, P=0.002)。飞秒组和对照组角膜植片上皮愈合时间分别为(8.5±3.3)和(12.8±6.1)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 P=0.149)。飞秒组术后6个月时角膜植片中央厚度为(525±47)μm, 角膜植床中央厚度为(189±119)μm;术后角膜内皮损失率为7.5%±2.1%。对照组1例发生术中穿孔, 2例术后出现角膜层间积血, 1例出现角膜层间上皮植入性囊肿和角膜植片溃疡, 飞秒组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飞秒激光辅助板层切削联合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周边角膜病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飞秒激光在角膜中央光学区制作平滑的光学切面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预后, 并减少了机械剥除时导致角膜穿孔的风险, 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戴馨萱[2](2021)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对行板层角膜移植患者的病因及术前眼部情况与并发症的关系、术后视力及角膜植片透明率、术后并发症及治疗进行分析。并探究角膜基质透镜及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作为角膜移植材料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变的可行性,研究其确切疗效、远期效果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对自2014年7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行板层角膜移植术且进行术后定期随访的50例患者(50眼)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病变均未累及角膜全层,其中诊断为感染性角膜溃疡共计29例29只眼(真菌感染12只眼,细菌感染11只眼,病毒感染5只眼,真菌合并病毒混合感染1只眼),蚕食性角膜溃疡4眼,边缘性角膜变性6眼,角膜扩张症1眼,角膜皮样瘤6眼,假性胬肉2眼,复发性胬肉1眼,角膜热烧伤1眼。对50例患者依据术前原发病的不同进行分类,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材料(新鲜角膜、甘油保存角膜、角膜基质透镜、脱细胞猪角膜基质)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或者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羊膜移植术。其中,行板层角膜移植术29例,行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羊膜移植术21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行裂隙灯检查,眼前段照相或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眼科辅助检查,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植片透明度的情况,移植片排斥反应、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植片溶解、角膜植片感染、早期角膜缝线松弛等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并从性别、年龄、患眼眼别、术前诊断、植片直径、植片位置等因素对视力改善、植片透明度、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患者全部恢复眼前段正常解剖结构,重建眼表,改善外观,并保存部分有用视力。1.本组病例中,因各种角膜疾病行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患者共50例(50眼,其中男性35眼,女性15眼)。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82岁,平均年龄48.44±19.976岁。其中以50-70岁之间患者居多。本组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的病例显示,术前最常见的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感染性角膜溃疡(29眼,其中真菌性角膜溃疡12眼,细菌性角膜溃疡11眼,病毒性角膜炎5眼,真菌合并病毒混合感染1只眼)。2.本组病例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提高34眼,占68.00%,视力不变者16眼,占32.00%。术前盲眼共16眼,术后复明10眼,脱盲率(复明率)为62.5%。术前、术后视力差异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3.本组病例50眼术后3个月植片透明35眼,植片半透明15眼,总透明率100.00%。术后出现并发症15眼中植片透明7眼(占46.67%),未出现并发症35眼中植片透明28眼(占80.00%),差异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0),并发症的发生是植片透明度的影响因素。4.本组病例患者术后有3眼出现排斥反应,排斥反应率为6.00%。经过全身及局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局部点眼等治疗后均能得到有效控制。5.本组病例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有10例出现角膜新生血管,2例角膜植片溶解,4例角膜植片感染,5例早期角膜缝线松弛,2例术后浅前房,1例角膜植片与植床层间积血,经相应对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结论:1.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病变未累及角膜全层的感染性角膜溃疡、蚕食性角膜溃疡、边缘性角膜变性、角膜皮样瘤、假性胬肉、复发性胬肉及角膜热烧伤等角膜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2.角膜基质透镜及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作为新型供体材料,应用于板层角膜移植术中,可有效控制角膜病变进展,且能缓解角膜供体匮乏的情况。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用于治疗未侵及角膜全层的感染性角膜溃疡安全有效。3.术后应密切观察并发症,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引起的严重后果,提高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成功率。

高睿遥[3](2020)在《AMT联合冷冻与LKP治疗Mooren溃疡的疗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研究羊膜移植(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AMT)联合冷冻与板层角膜移植(Lamellar keratoplasty,LKP)治疗Mooren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Mooren溃疡且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共40例(42眼),其中男15例(16眼),女25例(26眼),平均年龄57.35±9.60(37~76)岁。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羊膜移植联合冷冻组(AMT组)和板层角膜移植组(LKP组),其中AMT组共纳入20眼(男9眼,女11眼),LKP组共纳入22眼(男7眼,女15眼)。对比观察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原病复发、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角膜上皮化时间、溃疡病灶愈合情况、角膜透明度、角膜植片透明度、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植片新生血管等情况,随访时间1年。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资料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非参数的秩和检验完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后1、3、6、12个月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AMT组分别为:0.720±0.385、0.595±0.301、0.555±0.264和0.625±0.318;LKP组分别为:0.968±0.095、0.623±0.177、0.336±0.121和0.311±0.137;术后1、6、12个月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分别为0.037、0.005和0.000),术后3个月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为0.507)。2.原病复发:AMT组与LKP组手术后原病复发的共15例,其中AMT组有4例,LKP组有11例,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为0.044)。3.溃疡愈合:AMT组与LKP组首次手术后溃疡愈合的共20例,其中AMT组有6例,LKP组有14例,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为0.029)。4.AMT组:(1)角膜透明度:0级:7例,Ⅰ级:10例,Ⅱ级:3例。(2)角膜上皮愈合时间:13.50±2.21(天)。(3)角膜新生血管:3(+),17(-)。5.LKP组:(1)角膜植片透明度:0级:9例,Ⅰ级:13例。(2)角膜上皮化时间:9.50±1.26(天)。(3)角膜植片新生血管:4(+),18(-)。结论:1.板层角膜移植技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角膜移植手术方法,以植入角膜植片方式使手术操作更加简单。2.平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LKP组明显优于AMT组,且随着时间延长视力逐渐趋于稳定。3.术后BCVA,两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显着提高,且LKP组术后视力明显优于AMT组。4.溃疡病灶愈合情况方面,LKP组明显优于AMT组,LKP组首次未愈合的患者有5例经保守治疗后溃疡愈合,3例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溃疡愈合,AMT组首次未愈合的患者有10例经保守治疗后溃疡愈合,有4例保守治疗后无效,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溃疡愈合。5.对于药物或一次手术失败以及眼前节情况较复杂的患者,如浅前房、合并白内障等,LKP技术亦能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

王晶晶[4](2019)在《202例感染性角膜病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感染性角膜病占角膜盲的首位,是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由于自然环境、气候地理状况、社会经济学状态等不同,感染性角膜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人群,甚至同一地区不同时间都有差别。我国目前尚没有以人群为基础的感染性角膜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缺乏基线数据和人群分布特征。本课题拟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近年来收治入院的感染性角膜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收集2014-2018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住院的202例感染性角膜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第二部分:6例典型复杂、难治感染性角膜病病例报告。第一部分目的:通过对我院2014到2018年收治住院的202例感染性角膜病患者进行详细的人口学特征、临床发病诱因、病原学检查、临床诊疗及治疗结局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各类角膜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住院且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202例感染性角膜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临床体征,病原学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2例感染性角膜病病人中,男性121例(59.9%),女性81例(40.11%),性别比为1.49:1,患病年龄集中在41岁~70岁,职业以农民(52.0%)为主。病原学分类中,病毒性角膜炎占首位73例(36.1%),其次为真菌性角膜炎53例(26.2%),细菌性角膜炎48例(23.8%),混合菌感染(包括棘阿米巴)18例(8.9%),不明原因感染10例(5.0%)。细菌性角膜炎患病率呈逐年减少趋势,真菌性角膜炎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农民与其他职业人群患真菌性角膜炎的概率具有统计学差异。9~11月感染性角膜病总患病率较高,冬季的感染性角膜病病人以病毒感染居多,秋季以真菌感染居多。除河南、河北及安徽4例外省病人,其余188例患者均来自山东省各地级市,其中德州(21.39%)、菏泽(14.9%)、济南(13.9%)三市所占比重较大。致病主要危险因素有角膜外伤(27.79%)、继发上呼吸道感染(13.4%)及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12.9%),眼局部既往疾病中病毒性角膜炎占首位(18.39%)。细菌性角膜炎或混合细菌感染病人刮片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3例,肺炎链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各2例,草绿色链球菌1例,培养阳性率为17.49%。在真菌性角膜感染病原学检查方法中,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真菌菌丝检出率高于角膜刮片镜检及培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例真菌培养结果中镰刀菌占17例(77.3%),其次为曲霉菌4例(18.2%)。感染性角膜病溃疡或浸润病灶多集中于角膜中央(82.2%),对细菌、真菌、病毒三种类型角膜炎病灶位置行统计学分析,三者无显着差异。37眼(18.3%)发生前房积脓,16眼(7.9%)发生角膜穿孔,统计分析得出现前房积脓患者角膜穿孔概率与无积脓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真菌、病毒三种角膜炎感染类型发生角膜穿孔概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既往史中有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较无此病史患者发生角膜穿孔概率大(P<0.05)。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患细菌、真菌、病毒三种感染性角膜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161例(79.7%)病人接受单纯药物治疗,61例(30.3%)病人接受不同程度非药物干预,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碘酊灼烧、角膜基质注药及结膜瓣或羊膜覆盖治疗等,治疗有效率为91%。病人住院天数大多集中在1-2周(42.69%)。结论:1.感染性角膜病病人以男性农民居多,病毒感染居于首位,其次为真菌、细菌感染。细菌性角膜炎病患病率逐年降低,而真菌性角膜炎患病率逐年上升。农民相较于其他职业人群患真菌性角膜炎概率高。冬季的感染性角膜病病人以病毒感染居多,秋季则以真菌居多。致病主要危险因素仍是角膜外伤。2.在真菌性角膜感染病原学检查中,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阳性率较高,优于角膜刮片镜检及真菌培养。培养得出的真菌以镰刀菌最常见,我国角膜真菌感染菌属未变。3.感染性角膜病溃疡或浸润灶多位于角膜中央,出现前房积脓患者角膜穿孔概率与无积脓患者无统计学差异,既往史中有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较无此病史患者发生角膜穿孔概率大。4.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占感染性角膜病危险因素第三位,19.2%患者因眼科首诊发现血糖升高,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患细菌、真菌、病毒三种感染性角膜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

王琳梦[5](2019)在《33例免疫性角膜炎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收住本院的33例免疫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比较药物及手术治疗免疫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诊断明确的共33例(35只眼)免疫性角膜炎患者的人群特征、致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免疫性角膜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3岁至77岁,男性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1.29岁,女性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5.22岁;患者男:女比例为1.1:1;单眼发病占93.93%(31/33);其中蚕食性角膜溃疡,男:女=1.3:1;发病年龄25~70岁,男性发病的平均年龄43.27岁,女性发病的平均年龄51.37岁;患者的城乡居民比=1:1.36;其中蚕食性角膜溃疡21例(63.6%);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角膜炎10例(30.3%),明确眼科手术史后出现的免疫性角膜炎2例(6.06%)。2.33眼中病变主要累及上方角膜缘2例(6.06%),主要累及下方角膜缘3例(9.09%),主要累及鼻侧角膜缘12例(36.37%),主要累及颞侧角膜缘11例(33.33%),主要累积范围超过两个象限5例(15.6%)。3.33例免疫性角膜炎患者中风湿三项异常者15例(45.46%);其中,血沉增快检出率13例(39.39%);类风湿因子阳性为5例(15.15%);免疫五项异常者8例(24.24%),ANCA筛查试验阳性为6例(18.18%),21例蚕食性角膜溃疡患者中7例患者血免疫学检查可见异常的免疫指标,并无确诊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4.将35例患眼进行分组:轻症组:病变侵及角膜缘圆周<1/3且浸润深度未达深基质层;重症组:病变侵及角膜缘圆周>1/3和(或)浸润深度达深基质层。轻症组免疫性角膜炎患者18例(54.54%),重症组免疫性角膜炎患者15例(45.46%)。轻症组免疫性角膜炎18例中单纯药物治疗13例(15眼),有效率达84.62%;重症组免疫性角膜炎15例中单纯药物治疗3例(患者要求保守治疗),有效率33.33%。轻症组免疫性角膜炎18例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5例,有效率达100%;重症组免疫性角膜炎15例中单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12例,有效率75.0%。结论:免疫性角膜炎以蚕食性角膜溃疡最常见,其次为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引起的角膜病。患者多病情反复,血清学指标是辅助诊断依据,单纯药物治疗宜应用于轻度角膜溃疡患者,重度角膜溃疡患者应及时合并相应的手术治疗。

宋耀文[6](2017)在《薄角膜的近视散光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长期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薄角膜(<500μm)近视散光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长期(≥60月)的角膜生物力学状态、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1998年9月至2010年9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准分子激光科行LASIK手术且资料完整的薄角膜患者89人(175眼),观察术前及术后末次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矫正视力(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球镜度数、散光度数、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以及术前的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术后末次复查时的CCT、角膜瓣厚度与剩余基质床厚度(residual stromal bed thickness,RSBT)及角膜地形图。计算安全指数、有效指数、准确性以及PTA(Percent Tissue Altered)与PSBT(Percentage stromal bed thickness,即RSBT占术前CCT的百分比)。结果:安全指数为1.09,有效指数为0.99,末次复查的SE在±0.50D、±1.00D范围之内的百分比分别为71.2%、87.7%。PTA为(40%±6%)(20%-55%),PSBT为(61%±9%)(51%-85%),无术眼发生继发性圆锥角膜。结论:PSBT达到50%及以上时,薄角膜(459-499μm)近视散光眼行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状态长期稳定,且安全有效。

董燕玲[7](2016)在《蚕食性角膜溃疡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的远期观察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蚕食性角膜溃疡病例进行临床观察,总结分析复发病例和未复发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统计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累积复发率,探讨可能影响蚕食性角膜溃疡复发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判断患者复发危险度、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提供循证依据。研究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199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住我院且有完整复诊资料的蚕食性角膜溃疡病例。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溃疡复发对所有病例进行分组:未复发组:药物和/或手术治疗达溃疡愈合后未再发生原发病复发;复发组:溃疡愈合后任何时间内再次发生蚕食性角膜溃疡。查阅并整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分析复发病例和未复发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分析蚕食性角膜溃疡在治疗后不同时间复发的累积危险函数。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单眼或双眼发病、血免疫学指标、角膜是否穿孔、手术方式、溃疡位置及溃疡累及范围等可能与蚕食性角膜溃疡复发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估蚕食性角膜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39例(173眼)蚕食性角膜溃疡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47.3±14.7岁(2382岁),平均病程15.5±15.5月,随访期4.5月122月,男女发病比例为1.62:1。37人(38眼)治疗后发生原发病复发,其中男性28人,女性9人,13只眼反复多次复发。106例年龄>35岁的患者中32例发生复发,33例年龄≤35岁的患者中5例复发。41人为双眼发病(其中7位患者各有1只眼在来我院就诊前已摘除,不纳入本研究),98人为单眼发病,分别有10人和27人发生复发。角膜病灶累及睑裂区角膜缘和下方角膜缘明显多于上方角膜缘(p=0.022)。复发眼中有30只患眼(78.9%)在原发病灶位置发生复发。173眼中20只眼发生角膜穿孔,其中8只眼(40.0%)治疗后发生复发。38只复发眼中27眼(71.1%)的复发发生于溃疡愈合后12个月内,所有复发眼中92.1%经过治疗可以保住眼球。截至末次复诊,173只眼中169只眼(97.7%)保住眼球,141只眼(81.5%)裸眼视力≥0.05。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和48个月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0.4%、17.1%、22.5%、27.2%和28.6%,而手术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和48个月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3.5%、22.5%、27.6%、32.8%和34.7%。男性患者(p=0.046)和手术治疗(p=0.028)是蚕食性角膜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患者的年龄(p=0.095)、单眼或双眼发病(p=0.154)、溃疡范围(p=0.495)、溃疡位置(p=0.627)、病程长度(p=0.490)、是否发生角膜穿孔(p=0.103)及血免疫学指标(p=0.589)等因素则与蚕食性角膜溃疡的复发没有相关性。结论本文总结分析了蚕食性角膜溃疡复发病例和未复发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远期治疗效果。蚕食性角膜溃疡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复发比例为22.0%,大部分患者的复发发生于原发病灶部位。治疗后四年的累积复发率为28.6%。板层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蚕食性角膜溃疡的主要术式(65.3%),术后复发比例为28.3%。男性患者和病情较重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复发。经过合理治疗,97.7%的眼球得以保存,81.5%裸眼视力≥0.05。

宋耀文,贺瑞[8](2016)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致病因素的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迄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已经得到了认可[1-4]。但是,LASIK术也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其中LASIK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5]。早期圆锥角膜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角膜基质环植入术(intrastromal corneal

李琳[9](2015)在《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边缘性角膜变性的手术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边缘性角膜变性患者接受板层角膜移植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散光度及角膜厚度等的变化,并对行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及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患者的术后屈光状态比较,以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边缘性角膜变性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中边缘性角膜变性患者均完善视力、散光度、病变区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术前检查。对所有患者实施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手术均由青岛眼科医院角膜病科角膜移植术操作熟练的医生进行。具体手术方式根据病灶范围大小及剩余角膜厚度决定,其中接受部分板层角膜移植组56眼,全板层角膜移植组15眼。根据病程中是否伴有明显的反复发作的眼部刺激症状,将患者分为炎症型(30例)和非炎症型(33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每天、术后3个月内每12周,之后根据情况每23个月随诊1次。记录术后屈光状态、植片情况及并发症等。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本研究入选患者共63例(71眼),其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就诊时患者年龄平均(50.35±16.78)岁。病程平均(11.00±3.54)年。术后随访(2.40±0.93)年。33例(52.38%)患者主诉仅为进行性视力下降,无眼红、眼痛病史,表现为非炎症型。30例(47.62%)患者主诉有明显的眼部刺激症状,为炎症型表现。炎症型与非炎症型患者相比TMD的穿孔率及初发年龄均无显着性差异(x2=0.002,p=0.964;t=-1.271,p=0.209)。2.病灶特征:角膜边缘变性病灶累及角膜鼻上、颞上、鼻下与颞下象限的比例分别为85.92%、56.34%、35.21%与25.35%。病变多呈弧形,宽度约为1.5mm3mm,变薄区角膜厚度平均为(310.75±75.43)μm。所有患眼均表现为角膜边缘变薄,但角膜变薄程度略有差异,其中合并后弹力层膨出者19眼(26.76%),角膜穿孔者9眼(12.68%)。后弹力层膨出患者病变处角膜平均厚度为(179.57±47.40)μm。角膜穿孔的9眼中,8眼无明显诱因,1眼因轻微眼部外伤导致角膜穿孔。穿孔患者年龄(39.00±22.86)岁,低于非穿孔患者(51.71±15.13岁;t=-2.091,p=0.04)。穿孔患者与非穿孔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84,p=0.487)。3.屈光状态及植片情况:本研究中56眼行部分LK术,15眼行全LK术。患者平均裸眼视力由术前(0.83±0.38)logMAR提升至术后(0.35±0.18)logMAR(t=-7.304,p=0.000),且术后裸眼视力部分板层角膜移植组患者显着优于全板层角膜移植组(t=-4.085,p=0.001)。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2±0.09)logMAR与(0.21±0.15)logMAR(t=0.379,p=0.711)。手术前后等效球镜分别为(-2.23±2.34)D与(-0.75±2.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7,p=0.012)。角膜植片多在术后12天轻度水肿,以后水肿逐渐消退。所有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降低(t=1.105,p=0.301)。随访期有4眼发生角膜植片上皮缺损,对症治疗后角膜上皮缺损愈合。4.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中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植床穿孔(7.04%),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角膜层间积液(11.27%)、新生血管长入植片(4.23%)、植片溃疡(2.82%)和角膜边缘变性复发(2.82%)。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明板层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边缘性角膜变性安全、有效的手段。它不仅可以去除变性的角膜病灶,重建眼部正常解剖结构,降低角膜穿孔的风险,而且可大大减少角膜散光,获得满意的视力效果。

黄丹[10](2014)在《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的临床特征及冰冻保存供体的周边深板层角膜移植或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总结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Terrien’s marginal degeneration, TM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历分析。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TMD患者,共77例123眼。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临床特征、有无误诊情况、治疗及转归等。根据角膜变薄程度将TMD分为早期、进展期、扩张膨隆期及穿孔期;根据有无反复发作的眼红眼痛病史将所有病例分为炎症型和非炎症型。结果:本研究患者79%来自浙江省内,21%来自周边省区,农民和工人占72%,男女性别比例为1:1.4,患者平均年龄47.8±16.4岁(12-78岁),小于20岁患者占7.8%,21~40岁患者占24.7%,41~60岁患者占44.1%,大于60岁患者占23.4%。本研究中炎症型患者占41.6%,非炎症型患者占58.4%,两组年龄无差异。平均病程为14.1±16.0年(1-60年)。双眼与单眼发病比为1.5:1,双眼病变不一致。累及鼻上、鼻下、颞下、颞上分别占86%、47%、51%、81%;87.5%的后弹力膜膨出和55.6%的穿孔都位于上方;炎症型较非炎症型累及的象限范围更广(P=0.004)。TMD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周边角膜局部变薄、混浊、细小新生血管侵入、前缘脂质沉着、上皮完整。病变处于早期1.4%,处于进展期27.6%,处于扩张膨隆期53.7%,处于穿孔期7.3%。11.4%的患眼合并假性胬肉。自发及由于轻微外伤引起的穿孔率为7.3%。炎症型较非炎症型脂质沉着更明显(P=0.01)。炎症型TMD易误诊为Mooren角膜溃疡和泡性角结膜炎。TMD进展缓慢,早期及进展期对视力影响不大;扩张膨隆期后患者的散光和视力明显受影响,会出现自发穿孔或由于轻微外伤而穿孔,需进行手术治疗。38例42眼(34%)的患眼接受了手术治疗,所有手术眼均达到了恢复眼球完整性的目的,71%的患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0.5。结论:本研究基本代表了浙江省及周边省区TMD的临床特点,与文献报道的基本相符。与文献有差异的地方包括:本研究显示TMD好发于中老年女性;部分病变的内缘脂质沉着呈典型的锯齿状;就诊时多已处于扩张膨隆期;自发穿孔或由于轻微外伤引起的穿孔率较文献报道相对低;炎症型TMD并不少见,其累及的范围及脂质沉着较非炎症型更显着,其余与非炎症型无明显差异,需与Mooren角膜溃疡和泡性角结膜炎鉴别;根据我们的分期,病变进展到扩张膨隆期后为手术指征。第二部分冰冻保存供体的周边深板层角膜移植或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观察采用冰冻保存供体的周边深板层角膜移植或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的临床疗效,探讨TMD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成功接受周边深板层角膜移植或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TMD病例38例42眼。根据病变的范围和大小,我们分别行环形深板层角膜移植、“D”形深板层角膜移植及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所有的植片均于-20℃冰冻保存。冰冻保存的角巩膜环植片用于环形深板层角膜移植,冰冻保存的整个眼球用于“D”形深板层角膜移植和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我们对所有术眼的病历资料、视频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并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表现、术后角膜结构的变化、屈光及视力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42眼中有30眼行环形深板层角膜移植,3眼行“D”形深板层角膜移植,9眼行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随访时间为28.44±24.8月。术后所有眼均达到了角膜结构的解剖重建,恢复了眼球的完整性,长期随访未见复发。术后未发现免疫排斥反应。术后平均散光及平均BCVA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0,P=0.00)。“D”形深板层角膜移植的3眼(100%)中,术后散光及BCVA均无提高;环形深板层角膜移植中有11眼(36.6%)在术后出现眼压升高,术后高眼压与植片范围相关(P=0.039),80%的全周环形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均出现高眼压且1眼发展为继发性青光眼。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植片透明,术后散光及BCV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2,P=0.02),术后高眼压发生率较环形深板层角膜移植明显降低(P=0.045),未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冰冻保存供体的周边深板层角膜移植或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可以有效地恢复角膜结构的完整性和提高视力,且没有排斥反应。对于病变靠近周边且累及范围不超过2个象限者,环形深板层角膜移植具有操作简单且节约供体的优点;对于病变累及中央或累及周边3~4个象限的患眼,可考虑行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来替代“D”形深板层角膜移植和大范围环形深板层角膜移植。

二、配镜过程中发现Terrien边缘性角膜变性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配镜过程中发现Terrien边缘性角膜变性1例(论文提纲范文)

(2)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板层角膜移植术
        2.1.1 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分类
        2.1.2 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方法
        2.1.3 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供体材料
        2.1.4 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羊膜移植术
    2.2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
        2.2.1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的制备
        2.2.2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的组织及生物学特性
        2.2.3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的免疫学
        2.2.4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的适应症
        2.2.5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的临床应用
        2.2.6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2.3 角膜基质透镜
        2.3.1 角膜基质透镜的获取方法
        2.3.2 角膜基质透镜的细胞生物学
        2.3.3 角膜基质透镜的免疫学
        2.3.4 角膜基质透镜的生物力学特点
        2.3.5 角膜基质透镜的临床应用
第3章 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和排除标准
        3.2.1 纳入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3 材料来源
    3.4 手术方法与步骤
    3.5 术后处理及用药
        3.5.1 术后处理
        3.5.2 术后用药
    3.6 随访和观察指标
    3.7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患者的一般情况
    4.2 患者的术前原发病情况
    4.3 板层角膜移植的手术方式及植片情况
    4.4 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视力
    4.5 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植片透明度
    4.6 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第5章 讨论
    5.1 板层角膜移植术适应症的讨论
        5.1.1 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的讨论
        5.1.2 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蚕食性角膜溃疡的讨论
        5.1.3 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边缘性角膜变性的讨论
        5.1.4 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皮样瘤的讨论
        5.1.5 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假性胬肉及复发性胬肉的讨论
        5.1.6 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热烧伤的讨论
    5.2 板层角膜移植术疗效评价及手术要点
        5.2.1 板层角膜移植术疗效评价
        5.2.2 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手术方法和技巧的讨论
    5.3 术中并发症
    5.4 术后并发症
        5.4.1 角膜植片水肿
        5.4.2 角膜植片植床层间积血
        5.4.3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5.4.4 角膜新生血管
        5.4.5 角膜植片溶解
        5.4.6 缝线松脱
        5.4.7 角膜植片感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AMT联合冷冻与LKP治疗Mooren溃疡的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1. 研究对象
        2 角膜供体来源
        3 羊膜材料来源
    二、手术方法
        1 手术种类
        2 手术方法
    三、术后处理
    四、术后用药
    五、术后随访
    六、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视力
    二.原病复发
    三.溃疡愈合
    四.角膜上皮化时间
    五.角膜上皮愈合时间
    六.羊膜溶解脱落时间
    七.LKP组术后角膜植片透明度
    八.AMT组术后角膜透明度
    九.新生血管
    十.角膜植片排斥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蚕食性角膜溃疡临床治疗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4)202例感染性角膜病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202例感染性角膜病的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6例典型复杂、难治感染性角膜病病例报告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病例6
综述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33例免疫性角膜炎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综述
附图及附表
参考文献
特殊病例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薄角膜的近视散光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长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与术后检查
    1.3 手术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视力
    2.2 屈光状态及安全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2.3 中央角膜厚度、剩余基质床厚度
    2.4 PTA与PSBT
    2.5 术后角膜地形图
    2.6 RSBT<250μm的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蚕食性角膜溃疡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的远期观察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蚕食性角膜溃疡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的远期观察
    1.1 资料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1.2 诊断方法
        1.1.3 治疗方法
        1.1.4 评估指标
        1.1.5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蚕食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特征
        1.2.2 蚕食性角膜溃疡治疗效果的远期临床观察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蚕食性角膜溃疡复发累积危险函数分析
    2.1 资料和方法
        2.1.1 一般资料
        2.1.2 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2.1.3 患者分组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所有入选病例的首次复发累积危险函数分析
        2.2.2 不同治疗方法组的首次复发累积危险函数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蚕食性角膜溃疡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3.1 资料和方法
        3.1.1 一般资料
        3.1.2 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3.1.3 影响因素的选择和分组
        3.1.4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蚕食性角膜溃疡复发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2.2 蚕食性角膜溃疡复发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3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致病因素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LASIK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概述
2 LASIK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致病因素的三种观点
    2. 1术前检查时已发现角膜形态异常改变但仍行手术治疗
    2. 2术前检查时未发现角膜异常形态改变从而在异常角膜上手术
    2. 3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降低
        2.3.1薄RSBT
        2.3.2年龄
        2.3.3术前薄角膜
        2.3.4高度近视
3总结

(9)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边缘性角膜变性的手术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2.2 病灶特征
    2.3 屈光状态及植片情况
    2.4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的临床特征及冰冻保存供体的周边深板层角膜移植或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索引
引言
1. 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1.1 前言
    1.2 病人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2. 冰冻保存供体的周边深板层角膜移植或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2.1 前言
    2.2 病人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配镜过程中发现Terrien边缘性角膜变性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飞秒激光辅助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周边角膜病变[J]. 程钧,陈敏,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2022(02)
  • [2]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D]. 戴馨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3]AMT联合冷冻与LKP治疗Mooren溃疡的疗效对比研究[D]. 高睿遥.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4]202例感染性角膜病回顾性分析[D]. 王晶晶. 山东大学, 2019(09)
  • [5]33例免疫性角膜炎回顾性分析[D]. 王琳梦. 山东大学, 2019(09)
  • [6]薄角膜的近视散光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长期疗效观察[D]. 宋耀文. 山西医科大学, 2017(02)
  • [7]蚕食性角膜溃疡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的远期观察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D]. 董燕玲. 青岛大学, 2016(12)
  • [8]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致病因素的研究现状[J]. 宋耀文,贺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08)
  • [9]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边缘性角膜变性的手术疗效分析[D]. 李琳. 济南大学, 2015(04)
  • [10]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的临床特征及冰冻保存供体的周边深板层角膜移植或全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分析[D]. 黄丹. 浙江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配镜过程中发现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