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否决(小说节选)

一票否决(小说节选)

一、一票否决(小说摘登)(论文文献综述)

苏小敏[1](2019)在《19781983年的《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转型》文中提出《文艺报》于1978年5月正式回归文坛。复刊后的《文艺报》不再只是“党的喉舌”,它顺应时代潮流兼具推动思想解放的任务,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在新时期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推动了文坛巨大动荡之后的“灾后重建”。但《文艺报》却在八十年代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冲击(尤其是“现代派”思潮),处于若不坚持现实主义走向形式技巧地探索,文学会被社会边缘化,而批判“现代派”又使得《文艺报》自身被文坛边缘化的两难处境。论文通过细读1978年至1983年的《文艺报》,充分挖掘《文艺报》在一个作家(刘心武)、一场风波(《苦恋》风波)和一个论争(“现代派”论争)背后对“新时期文学”转型的深层影响,考察它如何修复重创后的文学场,又是如何在“现代派”的冲击下,慢慢被“边缘化”的,以期从一个细小的层面来呈现新时期的文学状态。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以刘心武为中心,考察《文艺报》在“伤痕文学”论争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文艺报》通过支持“暴露”来进行文学场域的修复工作;第二章是从“苦恋风波”这一文学事件,去研究《文艺报》与文坛风气整顿的深层关联;第三章则以“现代派”思潮来审视《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思潮之间的关系,研究《文艺报》逐渐被新思潮边缘化复杂状态;第四章综合论述19781983年的《文艺报》对“新时期文学”转型的影响,《文艺报》初期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但在“现代派”的冲击下,《文艺报》及其所倡导的现实主义文学影响力渐弱。

杨匡满[2](2015)在《《马家军调查》回忆》文中指出沸沸扬扬的《马家军调查》事件已经过去16年了。《马家军调查》无疑是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坛最有影响也最有争议的一部纪实作品,它的波及面从一般文学爱好者直至社会各界各层面乃至上层政界;它也远远超出体育领域,涉及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新闻、法律、道德、文化心理、商业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是我在《中国作家》例行的发稿单上签字同意发表这部作品之前始料未及的。我肯定不是《马家军调查》的第一读者,但在《中国作家》

郝晓赛[3](2012)在《医学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医院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医院特性使已有医院建筑研究与建筑学、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密切关联。随着现代化发展,医院建筑中西方文化的印记逐渐弱化而社会影响则日益突显。当代欧美国家医院建筑呈现出与各国医疗服务提供的模式密切相关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我国主流医院建筑一直以“移植”西方经验为发展基础,改革开放后,因国情和医学社会软环境不同,医院中广泛存在着被称为“正确设计错误使用”的现代化场景与社会生活错位景象。这种医院建筑发展方式和社会环境特点,使得从医学社会学视野系统地探讨医院建筑与医学社会的关联、厘清当代问题的根源所在,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在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从医院物质空间研究需要出发,确立了医学社会学理论引入原则,并建立了医院的医学社会环境主要素框架;以英国和荷兰的医院建筑研究为主要对象,分析整合了已有散布的社会学思考,并在兼容于建筑规划领域的社会学理论基础上确立了本研究范式,构建了“医院建筑-医学社会学”各要素关联框架,并对其互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研究的历史回顾部分,分别沿着西医医院在华本土化演进中的“冲突-妥协”、当今国际现代医院与本土医学社会生活的“同步-错位”两条线索展开讨论,以“派生-类型建筑”概念、各时期医学社会要素对建筑物质空间形态的影响为基础,对中国和西方医院发展各阶段的建筑演进进行了比较研究,特别对中国医院建筑现代化过程进行了医学社会剖析;并从“疾病-病人-社会”角度讨论了与社会密切关联的传染病在中国医院建筑演进中的作用,用典型实例分析了传染病将疾病从个人范畴扩展至公共领域的特性对医院建筑发展的影响。在当代部分,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医改对医院建筑的影响;结合设计理论实践、医院社会议题和各用户群体的医院建筑观点,综合性地呈现了当代医院建筑社会图景,分析了医院建设两极化发展、前期策划和后评估薄弱或缺失,医院建筑宾馆化与迷宫化等问题的社会根源;指出医院人本设计面临着社会结构性困境。研究认为,当前政府将医疗卫生工作定位由过去的居民生活消费归位为重要民生问题之一的深化医改方向,是改观医院建筑现状的基本驱动力。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医院建筑领域和卫生服务领域应结束长期分离发展的局面,开展跨领域合作、共同推动面向社会医疗需求的医院建筑发展,研究并对此给出了具体建议。

覃哲[4](2012)在《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运动中的媒体角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之后环境运动中的变化与新闻改革的发展为考察对象,研究重点放在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政治、经济对环境运动以及大众媒介的作用。探求在这个转型背景下,媒介在环保运动过程中充当什么角色,是如何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因素展开互动的。论文以环境运动的组织者为标准,将中国的环境运动划分为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运动、无明确组织的环境群体抗争运动与NGO组织的环境运动三种形式。在山上自下的环境治理运动中,大众媒介最主要的角色是充当了国家管理的一个主体或说是国家管理的工具。它在“绿色大跃进”中承载着进行环境警示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协助国家从一元化社会中的单纯政治运动朝着多元的环境管理转变的任务。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与各种行政力量一道,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配合做好国家的议程设置,利用“舆论监督”的方式确保中央政策的落实。在“环评风暴”之中,中央政府通过媒体围观、塑造环保行政部门权威等方式,在未直接出面的情况下调整国家各部门的权力关系,巧妙地帮助环保部门“柔性扩权”,以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民间的环境抗争中,媒体主要承担着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的一个角色,由于制度内的协商和表达渠道还未完善,媒体搭建了一个政府与公众协商讨论的平台。它既担负起为社会发布环境风险的预警者角色,又尽可能地保证多元利益主体意见的碰撞和平衡。媒介的透明讨论能够保持着社会稳定,又为培育公民的协商参与素质、推进了国家的制度建设的向前迈进。在当前环保民间力量相对弱小的环境中,大众媒介与环保NGO共同分享各种社会资源,共同谋求自己的利益和发展。大众媒介能够为环保NGO争取到各种能见度,构建它们的合法性,吸收外部资源,提供精神动力,为环保民间组织以及它们所主导的环境运动扩展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这三种形式的环境运动中,大众媒介所扮演的角色虽然不同,但环境运动与大众媒介都共同承担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边缘突破”的任务,通过两者的实践去突破旧有的框架,推动制度完善和创新,为政治改革寻求契机。为了保证环保运动与大众媒介更有效的发展,我们需要减少运动式宣传,提高公民参与意愿,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增加公众有序参与的制度管道,媒介与NGO需在各自独立的状态中相互监督与发展。

王雪梅[5](2007)在《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的经济文化呈现全球化发展态势,随着国际性学术交流的蓬勃发展,我国对高素质外语专业人才的创造性、探索性等提出更高要求。英语专业研究生作为学术科研的重要生力军,其学术能力发展也逐步引起学界关注,而相关实证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阅读、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将语言学、心理学、二语习得、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与学术能力发展相融合,在厘定学术能力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借助翔实的数据和例证分析学术能力的相关因素,并尝试从学习者个体内部认知情感因素和外部因素角度探究学术能力的多维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教育学维面,思辨性较强,对研究生学术能力、学术能力发展过程、发展原则、学术能力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乏在一定调查分析基础上的研究。而以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为主题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活动尚需进一步丰富充实。本文尝试在评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学术、学术能力、学术感、学术能力连续体等概念。指出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认知习得能力、专业知识拓展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学术能力是动态发展的,而学术感为学术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探讨了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原则(规范性、创新性、多元性、发展性)、学术发展流程以及学术发展原则(目标导向、认知情感、系统创新、多元发展、互动反馈和协作探究等)。本文探讨了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动机、内向/外向、焦虑等认知情感因素与学术能力之间的关系。在每一部分都阐述了作者自己的定义和观点,剖析了相关研究对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的启示。强调在一定调查分析基础上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因素,了解其个体差异,激发其学术动机,促进其知识建构和情感提升。本文还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分析,阐释了调查工具、调查对象、调查与数据处理过程等,并具体剖析了学校管理、教师授课、教学资源、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学术水平、学术动机等情况,指出目前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建议端正学术动机,一方面从认知情感角度促进学术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发挥外部因素的积极作用,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本文尝试对自主学习、意义学习、协作探究、儒学知行观/修身观等理论与英语号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契合进行探索。厘定了各种理念的内涵、师生角色定位、学习过程与具体应用等,并辅之以具体案例和简明的图示,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期望对于研究生教学和学术能力发展有一定启示和参照作用。本文同时阐述了课程设置、教材、教学评估、导师、学术环境等外部因素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相关因素分别进行界定、分析,并结合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原则、策略、建议等,以切实促进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和英语学科的整体发展。总之,本文尝试从跨学科角度探讨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发展,对其概念、原则等进行系统梳理,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视角;所建构范式结合实际例证,对于研究生教育实践有一定参照价值。

庄西真[6](2005)在《学校行为的社会逻辑 ——关系网络中的学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为教育普及的缘故,学校成长为目前我国数量最多的组织之一,与学校的数量同步增加的是学校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段在学校生活的经历,而且学校也确实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与它的庞大的数量和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不相称的是我们对我国学校的了解却很少,相反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对学校的批评却很多。从现实的考虑,如果我们不了解学校的日常行为,我们就无法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学校改革的方案和措施,了解是改革的前提而不是反过来。论文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个乡镇中学为个案了解和认识学校行为的机制。论文共由七部分组成,分别是导论、第一章学校进入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学校行为的背景、第三章学校行为诸面相、第四章学校行为的动力、第五章学校行为的机制、结语。论文在以下方面作了讨论。 基于对现在的学校日益分化和异质化的判断,论文在学校行为研究方面引进了“关系论的方法论”,主张运用“典型个案分析"的方法分析学校行为,论文不仅对这种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辩护,而且尽量把这种方法贯彻到对学校行为的研究上面。 论文认为应该在国家——社会——学校三者关系的框架中认识学校行为,国家只是影响学校行为的一个因素,从国家的角度理解学校行为,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学校行为是同一的;不能忽视的是社会同样是一个对学校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在这里,社会是指与“国家’’有一定距离的具体学校所依存的地方社区或者“关系网络”,从关系网络的角度理解学校行为,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差别,也就是说学校的差异化来自于所在地方性知识的不同,也即不同的地方社会型塑了不同的学校行为。 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影响下,学校并没有丧失一定的自主性,恰恰就是因为国家和社会的既斗争又合作的关系,导致了学校行为的“半自主性”,这一点从学校获得资源以及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看的很清楚。

史立英[7](2004)在《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与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慢及国内有效需求不足,1998年我国政府相机抉择,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时至今日,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实施六年多,有效拉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但是,2003年伴随着成绩的取得,国民经济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矛盾,如消费需求滞后于投资需求,部分行业出现过热苗头,能源开始制约经济增长,粮食安全问题凸现,就业压力增大等。面对经济环境的变化,今年要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加强对财政政策措施的调整和完善,将扩大内需与增加有效供给相结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内生自主增长能力,实现社会、经济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财政政策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提出背景,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指出: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地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积极效应还未完全发挥。第二部分分析了当前的经济环境,探讨了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因素,为确定财政政策取向提供依据。第三部分运用有效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从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具体措施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对美国、日本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和借鉴。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今后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措施,指出:2004年要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重点在调整国债政策、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完善社会保障措施、进行税制改革及加强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调整和完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任爱华[8](2004)在《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土壤,二者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对农村社会进步及经济结构升级的双轮驱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工业化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今后推进我国工业化的重点在农村,但是,由于传统政策体制的束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使得城镇化的进程远远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小康建设必须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城乡差距加大、城镇化水平滞后、二元经济结构已明显制约全面小康建设的突出矛盾,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索我国加速新型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制约农民进城、务工的根本障碍。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过程与现状,指出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诸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工业布局较分散、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距大等问题;第二部分着重从融资、结构、劳动力素质、市场信息、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因素,指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三部分比较借鉴国内外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与模式,结合河北省的经验调查,分析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第四部分是论文的主要创新见解,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以提升城市工业、农村产业、乡镇企业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建立工业园区、创新制度、统筹规划来提高城镇化水平;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统筹城乡互动发展,调整政府支持“三农”的方式、重点,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

肖仁福[9](2003)在《一票否决(小说摘登)》文中研究指明 抓了蒋国帅,村民一片叫好声,说恶人终有恶报,这是罪有应得。这次行动的另一个效果,就是过去那些凭霸气和关系不肯纳税的人也主动到税务所来补了税,乡财政一下子就增加了40多万元收入。问题是工作成效出来了,可周正泉的日子也不得安宁了,这几天县里已有好几起人打来电话,要周正泉不要做得太过火,早点放人。其中还有县里一些很有身份的角色。周正泉口上答应着,过后则咬牙切齿道,我周正泉就不信邪,大不了丢掉这顶不值钱的乌纱帽。他干脆把手机关掉,还特意交代小宁,凡是找他的电话,就说他下了村,不在乡里。一个乡下的砖窑主出了点事,县里竟有那么多

肖仁福[10](2003)在《一票否决(小说摘登)》文中研究说明 没多久曾冬玉就去了县市场管理中心。毛富发对周正泉心存感激,工作上比原来主动多了。毛富发对乡里情况熟,对减负后怎样发展乡里经济,确保减负不减收有一些好的思路,便主动到周正泉的办公室去找他。周正泉正在接待蒋家村姓唐的两兄弟,由于是外姓人,他们常遭蒋家人欺侮,两年前蒋国相、蒋国臣、蒋国帅三兄弟强逼他们低价出租320国道旁的5亩上好水田给他们开窑做砖,可两三年下来,他们不但连那低得可怜的租金也未收到,去讨要时还挨了他们一顿好打。两兄弟从组里告到村里,又从村里告到乡里,也没谁肯出面,今天好不容易才拦住了周正泉。

二、一票否决(小说摘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票否决(小说摘登)(论文提纲范文)

(1)19781983年的《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文艺报》与“伤痕文学”思潮
    (一)《文艺报》与刘心武
    (二)《文艺报》与“暴露文学”论争
    (三)《文艺报》推动宽松风气
二、《文艺报》与《苦恋》风波
    (一)《苦恋》风波始末
    (二)《文艺报》平息风波
    (三)《文艺报》整顿文艺风气
三、《文艺报》与“现代派”论争
    (一)“现代派”论争
    (二)《文艺报》与“现代派”思潮
    (三)“现代派”论争分歧扩大
四、1978~1983年的《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马家军调查》回忆(论文提纲范文)

一、突然来的赵瑜留下的“重磅炸弹”
二、出版史上少见的争夺战
三、伍绍祖把电话打到我家里
四、文学圈、体育圈的最初声音
五、赵瑜没拽住马俊仁的四轮车
六、只有麦当劳矿泉水的研讨会赵瑜和马俊仁终于彼此关机
七、西园寺说:大松博文90年代要上法庭
八、中央的关注和我们的汇报
九、恐吓或赞美:两种观点竟如此对立
十、我代表《中国作家》做检讨
十一、陪王军霞去北京大学
十二、第一次去见我们的法律顾问
十三、马家军1号官司:小菜一碟
十四、“杨匡满同志做了检讨”之后
十五、与开来大律师过招
十六、两项统计和律师的介入
十七、“诺曼底登陆”

(3)医学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医院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为了更贴近社会需求的医院设计
    1.1 我国医院建筑现状与理论困境
        1.1.1 建设极化与本土研究匮乏
        1.1.2 医院特殊性与学科新方向
    1.2 选题概念界定与几点说明
        1.2.1 概念界定
        1.2.2 几点说明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
        1.3.1 医院建筑研究视角与现状
        1.3.2 医学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
        1.3.3 建筑规划领域新研究动向
    1.4 研究目的与线索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线索
    1.5 研究方法与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方法与理论基础
    2.1 引入:医学社会学方法与理论
        2.1.1 医学社会学研究方法与理论视角
        2.1.2 医学社会学主要内容和引入原则
        2.1.3 研究引入的主要概念与理论观点
    2.2 兼容:建筑规划领域的社会视角
        2.2.1 建筑学领域的社会视角
        2.2.2 城市规划社会学的发展
    2.3 整合:医院建筑研究领域已有社会思考
        2.3.1 英国:构筑建筑与社会需求的桥梁
        2.3.2 荷兰:从封闭医疗城到开放式医院
        2.3.3 医院建筑设计的社会学拓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本研究理论框架与“医院建筑-医学社会”关联初探
    3.1 本研究范式构建
        3.1.1 范式释义
        3.1.2 本范式构建基础
        3.1.3 范式内容和框架
    3.2 医院各发展阶段的建筑演进研究
        3.2.1 研究定义与内容
        3.2.2 医院的派生与类型建筑
    3.3 医院建筑与医学社会要素的互动
        3.3.1 社会结构、医疗不均等的建筑表达
        3.3.2 医疗体制对医院建筑的促进与制约
        3.3.3 医院社会角色影响设计重心的转变
        3.3.4 医院科层化和建筑服务目标的异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溯源:西方医院发展各阶段的建筑演进
    4.1 西方医疗服务的社会供给
        4.1.1 与医院同步的全科医生服务传统
        4.1.2 当代医疗服务的构成与使用特点
    4.2 西方医院发展分期与已有研究视角
        4.2.1 西方医院发展的四个阶段
        4.2.2 西方已有研究的四种视角
    4.3 作为宗教活动中心的医院建筑
        4.3.1 三种类型:合设、附设与独设
        4.3.2 建筑特点:医院“为神而建”
    4.4 贫民院与临终之家的医院建筑
        4.4.1 世俗社会的贫民院和临终者之家
        4.4.2 教会医院重启与宫殿式医院终结
    4.5 作为医学技术中心的医院建筑
        4.5.1 医院:从“社会仓库”到医学中心
        4.5.2 现代医院三特征:教会医院的遗产
        4.5.3 当代不同社会不同的医院建筑模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医院发展各阶段的建筑演进
    5.1 我国医疗服务的社会供给
        5.1.1 此消彼涨的本土医学与西方医学
        5.1.2 当代医疗服务的构成与使用特点
    5.2 中国医院已有研究与发展分期
        5.2.1 中国已有研究的三种视角
        5.2.2 中国医院发展的四个阶段
    5.3 作为行政机构与慈善场所的医院建筑
        5.3.1 汉至清末前的医院:官办机构与民间慈善事业
        5.3.2 传统中医医疗场所:控制模糊的亲情空间
    5.4 作为传教与殖民服务场所的医院建筑
        5.4.1 清末沿开埠城市扩散的西医院
        5.4.2 医院建筑“西学东渐”与本土化
    5.5 作为近代国家卫生服务场所的医院建筑
        5.5.1 经济与社会动荡中的医院建筑
        5.5.2 复杂社会环境的不同建筑表达
    5.6 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卫生设施的医院建筑
        5.6.1 计划经济卫生保健政策与医院
        5.6.2 勤俭建国的首次医院建设浪潮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作为历史指标的传染病与中国医院建筑演进
    6.1 传染病与中国医学社会进程
        6.1.1 传染病医学社会学议题
        6.1.2 传染病“隐喻“与歧视
        6.1.3 传染病与中国医学社会
    6.2 中国传染病医院建筑的发展
        6.2.1 我国传染病医院发展
        6.2.2 传染病医院的“隔离”
        6.2.3 东北鼠疫后的滨江医院
        6.2.4 北京地坛医院的留与迁
        6.2.5 速成的北京小汤山医院
        6.2.6 上海公共卫生中心组建
    6.3 传染病对普通医院建筑的影响
        6.3.1 推动医院发展与体系化
        6.3.2 医院灵活应对突发疫情
        6.3.3 防感染空间措施的强化
        6.3.4 近现代卫生观念的改变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当代医院建筑现状述评
    7.1 医改后近 30 年的医院建设
        7.1.1 医改三阶段与医院建筑发展
        7.1.2 医院评级对医院建筑的影响
        7.1.3 社会环境与建筑的同步国际
    7.2 现代医院场景与生活场景错位
        7.2.1 设计理论实践与社会议题重心错位
        7.2.2 设计理想愿景与使用错位
    7.3 医院建筑现存问题的社会学初步调研
        7.3.1 民众视角:医疗服务的场所
        7.3.2 医院工作者视角:工作场所
        7.3.3 主管视角:福利或经营设施
    7.4 医院人本设计的结构性困境
        7.4.1 服务目标异化下的医院建筑
        7.4.2 科层化医院的复杂建筑路线
        7.4.3 服务体系失衡下的空间环境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医学社会与医院建筑编年简表(1835-1985)
附录B 医院建筑现场调研问卷
附录C 医院建筑观点调查问卷
附录D 访谈记录-01
附录D 访谈记录-02
附录D 访谈记录-03
附录D 访谈记录-04
附录D 访谈记录-05
附录D 访谈记录-06
附录D 访谈记录-07
附录D 访谈记录-08
附录D 访谈记录-09
附录D 访谈记录-10
附录D 访谈记录-11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运动中的媒体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概念框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环境运动研究路径
        二、对于中国的环境运动研究
        三、传媒与环境运动关系的研究
    第四节 理论框架与章节安排
        一、理论框架
        二、章节安排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
        二、访谈、参与式观察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环境运动的三种类型及特点
    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运动
        一、运动国家中的“治理运动”
        二、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运动特点
    第二节 环境群体抗争运动
        一、环境集体抗争的发展趋势
        二、邻避与补偿——当前环境民间抗争的特点
    第三节 环境NGO运动
        一、我国环境NGO的诞生与发展
        二、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分类
        三、我国NGO运动的特点——温良恭顺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环境治理运动中的媒介角色——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动员
    第一节 由“红”转“绿”——“绿色大跃进”中的媒介转变
        一、“绿色大跃进”简述
        二、“文革”后的环境状况与治理思路的转变
        三、警示与科普——“解禁”后的媒介角色
    第二节 中华环保世纪行——以媒体监督促治理
        一、中华环保世纪行简述
        二、政府环境管理与媒介监督
        三、国绕政府工作设置议题
        四、配合相关法律宣传
        五、为决策高层提供信息
        六、正反典型,促进整改
    第三节 环评风暴——媒体围观中的环保部门扩权
        一、环评风暴简述
        二、打造环保部门的政治明星
        二、塑造权威挑战者
        四、聚拢民间力量,获取道义支持
        五、强调执法,树立环保权威
        六、媒体归因、推进环保法制建设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环境群体抗争——媒体搭建的协商平台
    第一节 转型间多元声音的表达与平衡
        一、媒体的分化与多元声音的出现
        二、不同媒介在抗争运动中的表现
    第二节 地方政府规制与媒介“临场发挥”的冲突与统一
        一、地方政府对媒体的控制
        二、媒体的各种“临场发挥”
    第三节 抗争过程中的稳定剂
        一、释放民意气球,避免众议激烈反弹
        二、信息横向流动避免信息火真
        三、培育公民协商素质、寻求理性共识
        四、充当社会减压阀,安抚公众情绪
    第四节 媒介何以能够成为协商的平台
        一、中央对群体事件的态度转变
        二、信息公开——公众环境信息的权利与需求
        三、公民参与和表达渠道的欠缺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环境NGO运动的媒介角色——扩展空间
    第一节 媒介——NGO的生存空间
        一、当代NGO与媒介的共生现象
        二、媒介的NGO平台
        三、NGO的媒体家园
    第二节 NGO获取身份认可的平台
        一、我国环保NGO的身份困境
        二、媒体资源的进入——获取社会和官方认可的途径
    第三节 NGO环境运动的推进剂
        一、放大倡议声音
        二、吸引外部资金、感召志愿者
        三、昭示自己的存在价值
        四、压力增值器
        五、搭建非正规的诉求渠道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二、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本研究的背景
        1.1.1 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1.1.2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1.1.3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举措及所存在局限
        1.1.3.1 学术能力发展举措
        1.1.3.2 学术能力所存在的局限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1.2.1 本研究的目的
        1.2.2 本研究的意义
        1.2.3 本研究的方法
    1.3 本研究的结构
第二章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研究现状
    2.1 导言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相关着述评析
        2.3.2 相关学术交流
    2.4 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研究的建议
    2.5 结语
第三章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相关理论解析
    3.1 导言
    3.2 学术和学术能力
        3.2.1 学术
        3.2.2 学术能力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
    3.3 学术感与学术能力连续体
    3.4 英语专业学术原则
        3.4.1 学术规范性原则
        3.4.2 学术创新性原则
        3.4.3 学术多元性原则
        3.4.4 学术发展性原则
    3.5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过程
    3.6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原则
    3.7 结语
第四章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
    4.1 导言
    4.2 认知风格与学术能力发展
        4.2.1 认知风格的界定
        4.2.2 认知风格的分类
        4.2.3 认知风格与学术能力发展
    4.3 学习策略与学术能力
        4.3.1 学习策略的定义
        4.3.2 学习策略的分类
        4.3.3 学习策略与学术能力发展
    4.4 动机与学术能力
        4.4.1 动机的定义
        4.4.2 动机的分类
        4.4.3 动机与学术能力发展
    4.5 性格与学术能力
        4.5.1 性格的定义与分类
        4.5.2 内向/外向与学术能力
        4.5.2.1 内向/外向的内涵
        4.5.2.2 内向/外向与学术能力发展
        4.5.3 焦虑与学术能力
        4.5.3.1 焦虑的界定与分类
        4.5.3.2 焦虑与学术能力发展
    4.6 结语
第五章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相关调查分析
    5.1 导言
    5.2 调查研究过程
        5.2.1 调查工具
        5.2.2 调查与数据处理过程
    5.3 调查对象分析
        5.3.1 问卷调查对象
        5.3.2 访谈对象
    5.4 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5.4.1 所在学校管理情况
        5.4.2 教师授课情况
        5.4.3 教学资源
        5.4.4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5.4.5 研究生对学术能力的基本观点
        5.4.6 研究生学术水平
        5.4.7 学术动机
    5.5 对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相关建议
    5.6 结语
第六章 内部因素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
    6.1 导言
    6.2 自主学习理论与学术能力发展
        6.2.1 自主学习的内涵
        6.2.2 自主学习中的师生角色
        6.2.3 自主学习示意图
        6.2.4 自主学习理论在学术能力发展中的应用
    6.3 意义学习理论与学术能力发展
        6.3.1 意义学习理论评析
        6.3.2 认知情感意义学习的界定与应用
        6.3.2.1 认知情感意义学习的界定
        6.3.2.2 学术环境下的认知情感意义学习示意图
        6.3.2.3 学术环境下认知情感意义学习的具体应用
    6.4 协作探究理论与学术能力发展
        6.4.1 协作探究理论评析
        6.4.2 协作探究式学术能力发展示意图
        6.4.3 协作探究理论基础上的学术能力发展
        6.4.3.1 语言认知习得能力发展
        6.4.3.2 理论知识建构
        6.4.3.3 学术研究能力的发展
        6.4.4 协作探究式学术能力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6.5 知行观、修身观与学术能力发展
        6.5.1 儒学的知行观与学术能力发展
        6.5.2 儒学的修身观与学术能力发展
        6.5.3 先秦儒家学说的合理应用
    6.6 结语
第七章 外部因素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
    7.1 导言
    7.2 课程设置与学术能力发展
        7.2.1 课程的界定与内涵
        7.2.2 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7.2.2.1 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
        7.2.2.2 具体课程设置
    7.3 教材与学术能力发展
        7.3.1 教材的内涵
        7.3.2 教材的评估与运用
        7.3.2.1 教材的评估
        7.3.2.2 教材的运用
    7.4 评估与学术能力发展
        7.4.1 评估的内涵与原则
        7.4.2 不同阶段的评估
        7.4.2.1 入学考试
        7.4.2.2 课程评估
        7.4.2.3 学位论文评估
        7.4.3 全息动态评估体系
    7.5 导师与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发展
        7.5.1 研究生导师的内涵
        7.5.2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
        7.5.3 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
        7.5.3.1 导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7.5.3.2 导师教学指导能力的提升
        7.5.3.3 导师元学术能力的提升
    7.6 学术环境与学术能力发展
        7.6.1 学术环境的界定
        7.6.2 学术客观环境与学术能力发展
        7.6.2.1 学术客观环境的现代性
        7.6.2.2 学术客观环境的建设
        7.6.3 学术软环境与学术能力发展
        7.6.3.1 研究性学术环境与学术能力发展
        7.6.3.2 和谐性学术环境与学术能力发展
    7.7 结语
第八章 本研究的结论、创新与展望
    8.1 导言
    8.2 本研究内容回顾
    8.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8.4 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附录二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问卷(英语专业研究生)
    附录四 访谈问卷(硕士生导师)
    附录五 访谈问卷(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
    附录六 问卷调查与访谈要求(调查员使用)
    附录七 访谈摘录
    附录八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通讯评议评价意见表(人文社会科学类)
    附录九 汕头大学遴选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暂行规定

(6)学校行为的社会逻辑 ——关系网络中的学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通过学校认识社会
    一、为什么研究
        (一) 个人的生活经历
        (二) 学校的重要性
    二、研究的是什么
        (一) 关于论文的题目
        (二) 关于研究对象的名称
        1、关系
        2、关系网络
    三、别人研究了什么
        (一) 文献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二) 与论文有关的文献述评
        1、对关系及关系网络的研究
        2、对中国社会关系的研究
        3、对学校以及把学校与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研究
        (三) 由此生发出来的有关学校行为的几个命题
        1、资源—学校成员的行为命题
        2、关系网络—学校成员的行为命题
        3、合法性—学校行为的命题
    四、分析框架及行文顺序
        (一) 学校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 作为社会主要内容的关系网络与学校
        (三) 行文的顺序
第一章 学校进入和研究方法
    一、关于学校研究的单位
    二、对学校研究的“典型个案分析”的辩解
    三、学校进入
        (一) 学校进入
        (二) 研究者的“自我”与研究工作的进行
    四、资料搜集
第二章 学校行为的背景—“后总体性社会”
    一、“总体性社会”和国家对资源的垄断
        (一) “总体性社会”中的资源垄断和配置
        (二) “总体性社会”中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概况
        (三) “总体性社会”中的农村基础教育
    二、“后总体性社会”的出现
        (一) “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
        (二) “后总体性社会”中的国家—社会关系概况
        (三) “后总体性社会”中的资源配置
        (四) “后总体性社会”中农村基础教育制度变迁
        (五) “后总体性社会”中的乡村
        1、乡镇情况
        2、乡村社会关系“次级化”的趋势
第三章 学校行为诸面相
    一、学校是什么
    二、莲花中学所在县镇的大致情况与教育沿革
    三、莲花中学
        (一) 学校坐落和空间
        (二) 学校行政架构
        (三) 学校的教干们
        (四) 学校的教师们
        (五) 学校规章制度
        (六) 学校的会
        (七) 学校边界及成员的生活半径
        (八) 学校内部的分化与流动
        (九) 学校内部的角色构成及社会关系“初级化”现象
        (十) 学校与国家
        (十一) 学校与社会
        1、学校从“政治人”到“经济人”的转变
        2、学校从被动接受资源的输入到主动争取资源
第四章 学校行为的动力:资源、权力、利益表达
    一、资源、权力和利益表达
        (一) 资源
        (二) 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种方式
        (三) 权力
        (四) 利益表达
    二、校及其成员与资源、权力和利益表达
        (一) 学校与资源
        1、学校生存与制度资源
        2、所谓学校制度资源的制度
        3、制度资源对学校行为的约束
        (二) 校长的资源和权力
        (三) 教师的资源和权力
        1、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2、教师的其他资源
    三、学校自主性
        (一) 学校自主性的含义
        (二) 学校自主性兴起的原因
        (三) 学校的“有限自由”和“无限受令”
第五章 学校行为的机制
    一、学校中的“差序格局”
        (一) “差序格局”的再认识
        (二) 基于“差序格局”的学校成员分类
        1、关系标准
        2、忠诚标准
        3、能力标准
    二、学校在科层结构中的行为机制
    三、学校在关系网络中的行为机制
    四、学校在派系结构中的行为机制
    五、学校成员对科层机制和关系网络机制的双重认可
    六、学校行政人员的“惯习”
        (一) 学校场域及其学校行政人员“惯习”
        (二) 学校行政结构与学校行政人员言行分析
        1、学校行政结构方面
        2、学校行政人员日常言行方面
        (三) 学校行政人员“惯习”的形成原因
结语: 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7)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与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2.1 财政政策基本理论
    2.2 积极财政政策的涵义
    2.3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
    2.4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内容
    2.5 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
3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与分析
    3.1 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3.2 宏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4 国外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经验与教训
    4.1 国外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理论借鉴
    4.2 美国、日本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实践
    4.3 治理有效需求不足、拉动经济增长所采取措施的国际借鉴
    4.4 国际上财政政策的应用对我国有重要启示
5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
    5.1 积极财政政策的进退权衡
    5.2 调整财政政策,促进积极财政政策转型
    5.3 加强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8)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与现状
    2.1 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基本涵义
        2.1.1 农村工业化
        2.1.2 农村城镇化
        2.1.3 研究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意义
    2.2 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演进
        2.2.1 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2.2.2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
    2.3 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2.3.2 农村工业布局较分散且技术落后
        2.3.3 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
3 制约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
    3.1 乡镇企业融资难
    3.2 农村工业结构不合理
    3.3 市场和信息流通不畅
    3.4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3.5 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
    3.6 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平衡
    3.7 城镇及乡镇企业管理粗放
4 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模式比较
    4.1 国内外主要理论与学术观点
        4.1.1 国外典型理论概述
        4.1.2 国内主要学术观点简介
    4.2 国内外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4.2.1 国外的几种不同模式
        4.2.2 河北省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调查
    4.3 国内外理论与模式借鉴
5 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5.1 以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为重点,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5.1.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城市工业带动农村工业
        5.1.2 提升农村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5.2 以完善功能为重点,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
        5.2.1 以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进行要素的集聚与重组
        5.2.2 以小城镇为依托,发挥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的功能
    5.3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城乡互动发展创造环境
        5.3.1 转变政府职能,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
        5.3.2 加大政府支持保护“三农”的力度,调整支持的重点与方式
        5.3.3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顺畅转移
6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四、一票否决(小说摘登)(论文参考文献)

  • [1]19781983年的《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转型[D]. 苏小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2]《马家军调查》回忆[J]. 杨匡满. 当代, 2015(01)
  • [3]医学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医院建筑研究[D]. 郝晓赛. 清华大学, 2012(07)
  • [4]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运动中的媒体角色研究[D]. 覃哲. 复旦大学, 2012(02)
  • [5]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D]. 王雪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04)
  • [6]学校行为的社会逻辑 ——关系网络中的学校[D]. 庄西真.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7]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与调整研究[D]. 史立英. 河北农业大学, 2004(04)
  • [8]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 任爱华. 河北农业大学, 2004(04)
  • [9]一票否决(小说摘登)[J]. 肖仁福. 农村.农业.农民, 2003(08)
  • [10]一票否决(小说摘登)[J]. 肖仁福. 农村.农业.农民, 2003(05)

标签:;  ;  ;  ;  ;  

一票否决(小说节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