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高起点拓展新领域在建设生态化城市中发挥“半边天”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方芳[1](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法宝”和“利器”。而近年来,传统的“十八般武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经难以发挥其应有“功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越发丰富多彩,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是用尽浑身解数,但教育效果却总是难如人意。对此,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项“时代难题”,激起学界各路“大军”竞相去探索。随着“生态化”理念从生态学中发掘出并成功运用于指导许多学科的发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也开始将其“嫁接”过来,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其哲学高度的系统性、整体性理念对于破解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以是”论域上的解读。具言之,认真辨析了“生态”与“环境”的区别与联系;解读了何为“生态化理念”和“生态化”;阐明了社会生态的内涵及其三大要素(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的逻辑关系;界说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内涵,突显了其整体性、人本性、动态性、竞争性、开放性、生活性、平衡性等表征,还论证了其“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内在逻辑。反思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为何能”论域上的思考。首先,从理论、实践、方法三个层面的适切性来讲清楚生态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其次,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对于“内生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外生态”——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价值意蕴;再次,探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需要坚持的六大规律,即“立德树人律”“主体需求律”“叠加增值律”“资源配置律”“环境育人律”“顺应超越律”等;最后,从理论、应然、现实三个维度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可行性。支撑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有何理”论域上的阐析。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理论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是理论指导。再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理论溯源。最后,西方关于生态学的哲学思考是理论镜鉴。现实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以困”论域上的审视。首先从整体上审视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态势,然后通过实证调研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不协调的表征与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主体的主体性亟需彰显、客体的自觉性有待提升、目标的统摄性尚且不够、内容的营养性需要充实、方法的艺术性尚需着力、情境的涵润性仍要拓展等几个方面。最后还对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不平衡的表现与渊薮进行了阐析,主要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下仍显复杂严峻的经济生态、“不断净化”中仍有“污染”的政治生态、多元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的文化生态这几个方面。实践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如何做”论域上的探赜。在生态化理念指引下,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链条上的每一个链条的最优化建设与完善,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整体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建设,需要从建设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统一的主体生态;需求性与自觉性有机统一的客体生态;统摄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的目标生态;科学性与契合性有机统一的内容生态;适宜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的方法生态;可控性与涵容性有机统一的情境生态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建设,需要从建好经济生态,营造出富足祥和的物质生活氛围;建好政治生态,营造出山清水秀的政府执政氛围;建好文化生态,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氛围等几个方面着力,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生态。保障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能续”论域上的建构。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力,形成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规,形成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着眼于从“有方向”“有力量”“有底蕴”“有保障”这“四有”来巩固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区文谦[2](2018)在《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珠江三角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存在大量的传统村镇历史文化遗产,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亟需更科学、系统的保护更新。沙湾古镇作为典型的岭南历史文化村镇,经历了十几年的保护更新,是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城镇变迁的“活化石”。本文将沙湾古镇作为研究客体,从理论溯源、经验总结及策略推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得出此类不完整风貌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方法与策略。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理论溯源,通过研究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相关理论和价值体系,梳理保护价值理论的演进历程。其次,用以上理论体系对沙湾古镇的保护更新成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沙湾的保护规划、实施过程、后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指出以往不足主要源自缺乏对其整体环境及原真性的深入调查,最终导致风貌保护和社区发展不平衡,有失文化公正与社会公平。因此,古镇的保护更新不仅是技术与专业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最后,在前文经验总结基础上,针对沙湾古镇的原真性调查和持续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并总结出两个层面的策略,分别为保护规划层面的分层级网络化规划策略和社区营造管理层面的社区发展策略。在保护规划层面上,由于传统村镇物质环境的保护与人文环境、社会空间关系紧密,故理清传统村镇文化遗产的层级特性和社会--空间的生产、发展、演变历程不仅有助搭建文化遗产网络体系,同时也将夯实原真性调研和保护规划方案编制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提出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其有利于统筹文化遗产的信息层,梳理文化遗产的主客关系,认知村落空间的总体格局。运用定位分层和管理分层的手段亦可进一步建构保护对象网络体系,可更全面地完成对网络化、时空混合型传统村镇保护规划方案的编制。在社区营造管理层面上,引入社会学上的社区发展理念,提出了“社区发展引入风貌保护规划”的新模式——即在角色与观念转变背景下,将社区发展理念引入传统村镇保护更新,并从社会方式、社会资本两方面对此模式在沙湾古镇开展实证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引入社会学分析方法、社区发展规划技术,提高保护规划及更新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度及主体多元化。传统村镇风貌的保护更新,唯有真正贯彻传统村镇风貌和保护过程的“整体性”、“原真性”原则,注重社区的和谐与活力提升,兼顾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才能使传统村镇得以永葆生机。
张大维[3](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杨琳[4](2008)在《新农村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是科技、社会蓬勃发展的世纪。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发展是靠人们过度开发和浪费换取的,它破坏了生态环境,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危及生态环境安全的问题,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农村是林业发展的基地,多数地方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林业发展息息相关。现今农村林业发展已摆脱了单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林业产业为主导的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是以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发展的新的发展思路。因此研究农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出发点的林业发展对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介绍了林业对于一般生态系统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后,着重阐述了林业在“农村”这一特定领域内的基础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为营建一个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氛围林业发展进程中的困难所在,针对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这些对策从五个方面来论述:一、从财政上,以公共财政支出为主,多渠道筹集林业基金,减轻林业税费,实行生态效益补偿的创新林业基金制度;二、从科学技术上,加强林业科学技术自身建设,做好林业科技在农村范围内的推广;三、从开发人力资源上,培养和提高农民的林业生态意识,调动广大林农的积极性;四、从政治保障上,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各项职能部门通力协作;五、从创建特色上,以培育经济林为突破口,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为切入点。文章以高淳作为实例,在分析了林业现状和潜力之后,从以上五个大的方面具体介绍了高淳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为农村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参照。
敬少丽[5](2006)在《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文中指出古往今来,教育机会均等一直是人类所要追求的美好理想。尽管世界各国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研究和努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且没有一个统一而普遍适用的标准,但是人们仍在不懈努力地去探索和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教育机会均等也是古今中外任何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世界各国的各级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更主要的是它触及到了阶级或等级差异,种族,民族、性别,等等。但是,就像西方社会总是从阶级差异或种族歧视方面来揭示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根源,这种途径虽然正确,但并不适用于不同体制的国家。当代女性主义思想对人类和社会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对传统教育现象的反思与批判,通过对传统哲学命题的批判,以她们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审视和分析传统哲学在内容上和方法上所充满的男性中心的思想和意识,提出她们自己对教育独有的观点、看法和主张,努力改革传统教育理论体系。因此,本文以女性主义独特的视角来揭示她们是如何思考并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并给当代教育以深刻的启示;同时,对女性主义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美好的展望。 本论文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国内部分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作为自己的调查对象,以山西某中学的几位教师作为自己的访谈对象,以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革在教育机会方面所发生的嬗变作为自己考察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女性主义独特的视角作为分析和思考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方法论基础,对当今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进行性别社会学的考察和剖析,以期为有效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贡献可供参考的建议。 本文的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前言部分,说明了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提出了本论文要分析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与论文的研究思路,以及文章的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方法和视角进行了说明。 第一章,问题的渊源——追求平等。通过对平等意义的阐释,说明追求平等是人类永恒的理想。但是,由于平等发展的丰富性、多元性以及人类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概念理解上的多样性。不同的社会发展、不同的文化传统,理解教育机会均等的视角也会有所差异。由于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使得教育机会均等广泛地受制于各种社会因素及其他社会不平等因素的影响。同样,由于社会存在着不平等现象,使得女性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和多变性,也使得人们对女性主义的理解也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 第二章,女性主义的不懈努力——争取平等。女性主义通过对传统本质论、
臧漫丹[6](2006)在《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许多城市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仍然沿袭政府单一治理模式,往往取得效果不理想。这是因为传统思维模式无法回避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局限。本文认为,依据现代治理理论,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引进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城市管理框架,并综合运用国家机制与政府组织、市场机制与营利组织、社会机制与公众组织三套工具,建立针对政府、企业和社会三类主体,针对土地、能源、水、重要原材料等不同领域,针对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包括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在内的综合性政策体系。这是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 本文从经济学和新公共管理学出发,对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思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和行动领域;运用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理论深入分析了治理理论应用于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建立了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和相应的政策矩阵;建立了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其评价了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通过预测上海市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倍数4战略,并依据治理理论建立了3P+3R+3I政策体系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上海市土地、能源和水等重要物质流领域。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一,不同于目前研究城市循环经济的常规路径,本文从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的治理理论出发,应用参与式治理、民营化等概念工具,构建了由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主体组成的城市循环经济管理框架。第二,不同于以往以单一规制性政策为主的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思路,本文构建了针对政府、企业和社会三类主体,针对土地、能源、水、重要原材料等不同领域,针对物质流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三个阶段,包括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在内的综合性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第三,应用本文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充分研究上海市有关情况,运用情景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倍数4战略,并构建了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主体、三过程、三政策的全方位政策矩阵(即3P+3R+3I模型)。为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殷艳[7](2005)在《三峡库区万州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并且向多方面渗透。不断提高生态化水平,建设适宜人居的生态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这既是世界各国为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谋求全球、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在获得改造世界巨大能力的同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更理想的人居环境的结果。生态城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理想的聚居地模式,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三峡库区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量要区域,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势在必行。但三峡库区人口密度大,环境的人口承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因此,把城市化进程与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库区资源环境对城市化的承载力的基础上,实现三峡库区城市建设的生态化、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库区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三峡库区如何构建生态城市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本文从三峡库区的实际出发,在参考大量的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第一人口大区,也是三峡工程移民总量第一大区——万州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从理论角度对生态城市建设相关概念、理论、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进行分析,然后就万州区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评价与分析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提出了万州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万州区生态城市建设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及三峡库区范围的界定。 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目标,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几大理论支柱,即:城市生态学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等。 第三部分,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国外主要介绍了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伯克利、丹麦哥本哈根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国内主要介绍了山东威海市、广东珠海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国际上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有些措施并不需要多高深的理论、高额的投入和高新的技术,而主要在于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但其效果却很明显。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较之发达国家难度大,但在文化上却是富有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及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由于其强调平衡、和谐的思想而在国际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学习的对象,并成为他们进行经济、社会和环境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我国的传统文化将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进行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的精神支持和理论指导。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将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系统、和谐、平衡的思想发扬光大。
赵爱军[8](2005)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代替的基础资源。我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水土资源相对贫乏,以占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世界22%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2%,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土资源匮乏是我国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土壤侵蚀是造成我国水土资源损毁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地力下降,生态失衡,洪涝灾害频发,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相当于流失6.67万hm2耕作层,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国每年因土壤侵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因此,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协调系统中各个组分的关系,用系统的思想来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剖析现有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管理制度和技术障碍,从法律政策、资金投入、技术支撑、治理成效的评价、国家、农民和社会组织的角色等多角度探索、构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模式,以促进我国水土流失防治速度的加快和防治水平的提高。这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客观的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运用系统论、资源价值论、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博弈论的方法,在系统分析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现状及部分有代表性的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念、主体、法规体系、社会伦理、效益评价体系、资金投入、技术支撑、机构设置、实施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创造性地提出了量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评价体系,构建了相应的制度框架,并在此框架内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小流域治理模式。新模式包括以下4个要素:科学和谐的治理理念,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不断完善的技术体系,政府引导的市场运行组织方式。最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三峡库区的乐天溪流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出了创建新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对策。通过研究、提出新的模式和对策,有助于促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两个可持续”的根本目的,即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通过实现“两个可持续”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威海市妇联[9](2001)在《立足高起点拓展新领域在建设生态化城市中发挥“半边天”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是中国与韩国海上最近的地方,辖三市一区和两个开发区,共有79个镇(办事处),2855个村(居委会),其中农村妇代会2733个,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总人口245万,妇女人口120万.自从1987年组建地级市以来,威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海滨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和对外开放的依托,提出了“规划合理、设计新颖、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市容整洁、居住舒适、精神文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城市的目标,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一起抓,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子,夺得了多项殊荣,1992年我市跨入
二、立足高起点拓展新领域在建设生态化城市中发挥“半边天”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足高起点拓展新领域在建设生态化城市中发挥“半边天”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相关问题概述 |
2.1 “生态”和“环境”内涵辨析 |
2.1.1 概念维度——“环境”和“生态”的内涵 |
2.1.2 关系维度——“环境”和“生态”的关系 |
2.1.3 价值维度——“环境”到“生态”的意义 |
2.1.4 学科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环境”和“生态”的审视 |
2.2 生态化相关概念解读 |
2.2.1 何为“生态化理念” |
2.2.2 何为“生态化” |
2.3 社会生态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
2.3.1 社会生态的内涵分析 |
2.3.2 社会生态的逻辑构成 |
2.4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界说与特征 |
2.4.1 内涵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具体界说 |
2.4.2 基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表征论析 |
2.4.3 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系统结构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理性省思 |
3.1 有“桥”相通:生态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 |
3.1.1 理论适切性 |
3.1.2 实践适切性 |
3.1.3 方法适切性 |
3.2 有“值”内蕴: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现实意义 |
3.2.1 内生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3.2.2 外生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好氛围 |
3.3 有“道”可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规律遵循 |
3.3.1 规律一:“立德树人律” |
3.3.2 规律二:“主体需求律” |
3.3.3 规律三:“叠加增值律” |
3.3.4 规律四:“资源配置律” |
3.3.5 规律五:“环境育人律” |
3.3.6 规律六:“顺应超越律” |
3.4 有“机”可乘: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可行性 |
3.4.1 理论可行性 |
3.4.2 应然可行性 |
3.4.3 现实可行性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理论支撑 |
4.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4.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学思想 |
4.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学思想 |
4.2 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 |
4.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的论述 |
4.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哲学思想 |
4.3 理论溯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4.3.1 儒家之“天人合一”“仁民爱物”“人文化成” |
4.3.2 道家之“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知足知止” |
4.3.3 佛家之“众生平等”“依正不二”“圆融无碍” |
4.4 理论镜鉴:西方关于生态学的哲学思考 |
4.4.1 阿伦·奈斯关于深层生态学思想 |
4.4.2 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现实审视 |
5.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态势 |
5.1.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
5.1.2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的有序运转 |
5.1.3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的平稳发展 |
5.2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不协调的表征及其归因 |
5.2.1 主体生态:主体性亟需彰显 |
5.2.2 客体生态:自觉性有待提升 |
5.2.3 目标生态:统摄性尚且不够 |
5.2.4 内容生态:营养性需要充实 |
5.2.5 方法生态:艺术性尚需着力 |
5.2.6 情境生态:涵润性仍要拓展 |
5.3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不平衡的表现及其渊薮 |
5.3.1 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下仍显复杂严峻 |
5.3.2 政治生态:“不断净化”中仍有“污染” |
5.3.3 文化生态:多元文化交融中仍会有乱象 |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建设 |
6.1 主体生态: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统一 |
6.1.1 前提——明确主体性意识,筑牢“思想战线” |
6.1.2 根本——强化主体性素质,练好“打铁硬功” |
6.1.3 抓手——发挥主导性功用,做到“行为世范” |
6.2 客体生态:需求性与自觉性有机统一 |
6.2.1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差异性需求 |
6.2.2 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接受的主体性 |
6.2.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文化免疫力 |
6.3 目标生态:统摄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 |
6.3.1 确立统摄性的目标 |
6.3.2 确立实践性的目标 |
6.4 内容生态:科学性与契合性有机统一 |
6.4.1 内容供给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
6.4.2 内容供给需要把握的总体思路 |
6.4.3 内容供给需要着力的具体实践 |
6.5 方法生态:适宜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 |
6.5.1 吸收中国传统教化与修身之良“术” |
6.5.2 借鉴西方国家公民道德教育之“技” |
6.5.3 创新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法” |
6.6 情境生态:可控性与涵容性有机统一 |
6.6.1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态建构的原则 |
6.6.2 探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开发的具体路径 |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建设 |
7.1 建好经济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富足祥和的物质生活氛围 |
7.1.1 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抑制贫富差距两极分化 |
7.1.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致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
7.1.3 不断改善民生利益机制,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
7.1.4 融入先进思想道德元素,助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7.2 建好政治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府执政氛围 |
7.2.1 根本要求:继续扩大党内民主 |
7.2.2 关键之举:加大党内监督力度 |
7.2.3 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反腐倡廉 |
7.2.4 活力基因:加强党员干部管理 |
7.2.5 必要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7.3 建好文化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氛围 |
7.3.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 |
7.3.2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
7.3.3 吸收和借鉴域外有益文化,实现洋为中用 |
7.3.4 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创造活力 |
7.3.5 加强网络舆论生态的治理,净化传媒氛围 |
第8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长效机制建构 |
8.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 |
8.1.1 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的分析 |
8.1.2 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的运行 |
8.2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力,形成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 |
8.2.1 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的分析 |
8.2.2 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的运行 |
8.3 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 |
8.3.1 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的分析 |
8.3.2 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的运行 |
8.4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规,形成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 |
8.4.1 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的分析 |
8.4.2 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状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2)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既有研究概况 |
1.3.1 沙湾古镇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外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基础 |
1.4.4 研究视角 |
1.4.5 研究方法 |
1.4.6 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1)系统总结沙湾古镇保护和更新历程经验及提出后续改进策略 |
(2)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逐步实现沙湾古镇历史风貌完整 |
(3)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应与社区发展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统村镇保护相关理论的研究 |
2.1 历史保护价值理论及思想演进 |
2.1.1 遗产价值的构成分类 |
2.1.2 遗产价值观体系建立 |
2.1.3 遗产价值体系的研究 |
2.1.4 保护价值的思想演进 |
2.2 传统村镇保护原则与方法 |
2.2.1 保护原则 |
2.2.2 保护方法 |
2.3 历史保护管理体系与社会组织 |
2.3.1 资金管理体系 |
2.3.2 保护管理体系 |
2.3.3 教育科研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湾古镇的建筑文化生态保护价值 |
3.1 沙湾古镇的历史传统人文特色 |
3.1.1 耕读文化—耕读传家诗书世泽 |
3.1.2 名门望族—宗族管理烟火相传 |
3.1.3 和谐人居—青萝八景古韵流风 |
3.1.4 传统工艺—三雕一塑薪火相传 |
3.1.5 传统美食—珍馐百味香飘百里 |
3.1.6 传统风俗—色飘狮舞粤韵回响 |
3.2 沙湾古镇的外部环境风貌特色 |
3.2.1 地形—西高东低左山右田 |
3.2.2 地貌—退海成田山冈群立 |
3.2.3 山脉—峰峦叠嶂萝巅旭日 |
3.2.4 河川—河涌绕镇二八分地 |
3.3 沙湾古镇的格局风貌与文化脉系 |
3.3.1 坊里制度—一居三坊及十三里 |
3.3.2 农商富户—三街六市商贾云集 |
3.3.3 同乡共里—梳式布局五族分治 |
3.3.4 水乡文化—六脉连海岭南水乡 |
3.3.5 防御体系—环乡堡墙筑碉驾炮 |
3.4 沙湾古镇的建筑风貌与思想源流 |
3.4.1 多元开放—居住建筑 |
3.4.2 祖神同祭—宗祠神庙 |
3.4.3 谨学享乐—书院戏台 |
3.4.4 等次颂礼—坊门牌坊 |
3.4.5 其他构筑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实施过程回溯与策略提出 |
4.1 沙湾古镇的保护规划与实施总体历程 |
4.2 沙湾古镇整体保护规划实施过程 |
4.2.1 古镇风貌要素整体记录与设计导则 |
4.2.2 基于原真环境的整体保护 |
4.2.3 基于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 |
4.2.4 基于原真生活的整体保护 |
4.2.5 基于旅游系统的整体保护 |
4.3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实施中的困境 |
4.3.1 规划重编制轻落实 |
4.3.2 制度不健全缺资金 |
4.3.3 实施区域覆盖面窄 |
4.3.4 公众参与不足 |
4.3.5 利益诉求多样 |
4.3.6 实施周期较短,难以精细 |
4.3.7 原真人文环境,挖掘不足 |
4.3.8 重局部功效,轻长远规划 |
4.3.9 实施团队混杂,技艺参差 |
4.4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策略 |
4.4.1 制度层面策略 |
4.4.2 理念层面策略 |
4.4.3 技术层面策略 |
4.5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后的存留问题 |
4.5.1 边缘区域的集体自发更新与风貌协调的矛盾 |
4.5.2 局部物质空间衰退与社会空间需求多样的矛盾 |
4.5.3 社会网络的动变与文化景观的综合协调问题 |
4.5.4 保护更新实践与运营过程中居民的反抗情绪 |
4.5.5 地方部门的保护更新困境:资金的平衡之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层及网络化规划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
5.1 分层与网络化规划理论的阐述 |
5.1.1 分层规划的理论阐述 |
5.1.2 网络化规划理论阐述 |
5.2 分层与网络化理念的适用性 |
5.2.1 沙湾古镇社会空间结构 |
5.2.2 沙湾古镇历史文化资源 |
5.3 分层规划保护历史信息的操作方法 |
5.3.1 定位分层 |
5.3.2 保护分层 |
5.4 网络化规划补充古镇规划的编制 |
5.4.1 保护规划需关注“社会文化空间”网络的保护 |
5.4.2 保护规划需重视物质空间网络系统的保护 |
5.5 分层规划与网络化规划的意义 |
5.5.1 分层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
5.5.2 网络化规划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
5.6 建构网络体系助力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
5.6.1 区域分层规划—多核共存 |
5.6.2 历史空间廊道—串联整合 |
5.6.3 多核区域并联—共谋发展 |
5.6.4 古街巷系统化—疏通脉络 |
5.6.5 引导空间渗透—织补节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结合社区发展 |
6.1 社区发展理念基本内涵及应用 |
6.1.1 社区发展理念内涵及外延 |
6.1.2 历史风貌保护向社会发展的思想演进 |
6.2 社区发展之于完整风貌保护的经验借鉴 |
6.2.1 欧洲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
6.2.2 日本的社区营造与街区保护经验 |
6.2.3 台湾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
6.2.4 国内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
6.3 社区发展规划与风貌保护更新规划的研究 |
6.3.1 社区发展规划与保护更新规划的比较探究 |
6.3.2 社区发展对于传统村镇保护发展的意义 |
6.3.3 保护更新规划引入社区发展的具体路径 |
6.4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结合社区发展的可行性探索 |
6.4.1 人文、社会与经济基础 |
6.4.2 社会方式—公共参与齐协力 |
6.4.3 社会资本—经济转型谋发展 |
6.4.4 制定目标—协同社区共发展 |
6.5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更新中引入社会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 |
6.5.1 兼顾社会公平,尊重本土居民 |
6.5.2 利于共筑“环境美好、和谐沙湾” |
6.5.3 调整“重物轻人”的保护更新规划 |
6.5.4 促进沙湾古镇公民社会的发展 |
6.5.5 促进沙湾古镇经济增长、培育传统文化,提升古镇活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2.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
2.基本概念 |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研究方法 |
2.资料来源 |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
1.创新之处 |
2.主要限度 |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
1.社会分层 |
2.社会流动 |
3.社会组织 |
4.社会分工 |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4)新农村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本文特色 |
5. 研究的方法 |
6.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概况 |
一、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分析 |
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亲和力分析 |
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分析 |
三、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和要求 |
第二章 林业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 |
一、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1. 蓄水保土 |
2. 调节气候 |
3. 净化大气 |
4. 愉悦身心 |
二、林业是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多效益生态系统 |
三、林业在农村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第三章 新农村林业发展若干对策 |
一、重投入、新税费,创新林业基金制度 |
1. 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乡村林业基金 |
2. 轻税薄费,还利于民 |
3.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的创新机制 |
二、提高林业科技技术水平,加强林业科技推广 |
1. 先进的数字化林业科技 |
2. 强化林业科技服务网络建设 |
3. 着重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 |
4. 加强林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兴林能力 |
三、提高生态环境意识,调动林农参与积极性 |
1. 提高林农的生态意识 |
2. 以农户为主体,增强妇女在林业建设中的作用 |
四、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部门群策群力 |
1.政府在宏观上对林业生态建设进行督导 |
2. 各职能部门为林业生态建设做出支持和配合 |
五、以特色经济林为突破口,森林生态旅游为切入点 |
1.特色经济林是农村林业生态建设的突破口 |
2. 森林生态旅游是农村林业生态建设的切入点 |
第四章 实例分析 |
一、高淳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状况 |
1. 高淳人文社会状况 |
2. 高淳经济发展状况 |
3. 高淳环境、自然灾害状况和特点 |
二、高淳森林资源概况及特点分析 |
三、林业发展问题和潜力 |
1. 林业存在的问题 |
2. 潜力分析 |
四、高淳新农村林业发展对策的要点 |
1. 财政投入 |
2. 林业科技 |
3. 农民参与 |
4. 政府督导 |
5. 创建特色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高淳县农民生态意识调查问卷 |
详细摘要 |
(5)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 |
四、研究的视角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进路 |
第一章 问题的渊源:追求平等 |
一、追求平等的意义 |
1. 什么是平等? |
2. 人类追求进步和文明的必要前提——教育机会均等 |
二、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思潮 |
1. 女性主义的涵义 |
2. 女性主义历史发展简介 |
3. 女性主义流派及其有关教育的认识 |
第二章 女性主义的不懈努力——争取平等 |
一、女性主义对本质论的批判 |
1. 本质和本质论的基本涵义 |
2. 女性主义对传统本质论的批判 |
二、女性主义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 |
1. 传统伦理学中的性别偏见 |
2. 女性主义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与反思 |
三、女性主义对知识论的批判 |
1. 传统知识论是如何体现女性的? |
2. 女性主义对知识论的反思与批判 |
四、女性主义对科学的质疑 |
1. 科学的意义和作用 |
2. 女性主义对科学的质疑和批判 |
第三章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
一、儿童入学机会和选择学校机会方面的问题 |
1. 教育机会均等的意义 |
2. 女性主义如何认识教育的基本权利问题 |
3. 儿童入学机会方面的文献资料分析——女童的入学和辍学问题 |
4. 教育的选择问题——高等教育内部学科的性别隔离现象 |
二、教育历程中的机会均等问题 |
1. 刻板印象的涵义 |
2. 女性主义有关性别和社会性别的认识 |
3. 教育历程中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 |
三、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的性别问题 |
1. 什么是课程 |
2. 女性主义有关课程的研究 |
3. 对现阶段教材课本的研究分析——课程内容的性别取向和性别偏斜 |
四、学生学业成就动机方面的性别差异 |
1. 什么是成就动机 |
2. 女性主义如何理解女性在科学领域中的成就 |
3. 对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发展现状的调查—性别的视角 |
五、女性教育资源的问题 |
1. 什么是教育资源?女性教育资源? |
2. 女性主义如何认识资源的问题——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
3. 女性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四章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个案研究 |
一、采用个案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女性主义研究方法使然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选择 |
四、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
1. 教师的性别意识及其影响因素 |
2. 女教师对自身地位和期望的认同——不平等的合法性 |
3. 教师于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
第五章 教育机会均等的性别社会学分析——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
一、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政治因素 |
1. 社会政治发展及其作用 |
2. 女性主义的政治观 |
3. 当前女性参政的现状 |
4. 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对受教育机会的影响作用 |
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 |
1.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作用 |
2. 女性在经济领域中的发展状况分析—女性主义视角 |
3. 社会经济发展对女性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作用 |
1. 科学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意义 |
2. 科学技术领域发展中的社会性别分析——女性主义的视角 |
3.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女性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作用 |
四、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 |
1. 大众传播媒体及其功能、意义 |
2. 女性主义有关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性别分析 |
3.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对女性受教育机会影响 |
五、家庭的发展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 |
1. 家庭及其功能作用 |
2. 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变化——女性主义观点 |
3. 家庭的发展变化对女性受教育机会的影响 |
六、女性自我概念的发展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 |
1. 什么是自我概念? |
2. 女性主义关于“主体”与“他者”的认识 |
3. 女性自我概念发展的现状分析 |
4. 女性自我概念的发展与教育机会均等 |
第六章 反思与启示:促进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策略 |
一、宏观层面上的策略 |
1. 制定相应的法律,建立健全两性平等教育的法律法规 |
2. 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
3. 努力构建社会先进性别文化 |
4. 建立并完善性别统计数据库,性别统计应纳入国家统计制度 |
二、中观层面上的策略 |
1. 关注女童教育,落实女童教育发展措施,进一步实施义务教育 |
2. 兴办女子学校,注重女子教育,建立健全两性平等的学校教育制度 |
3. 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扩展女性人力资源 |
4. 建立妇女教育研究机构或性别教育研究中心,以提升女性人力资源,发展女性教育理论,探索女性教育规律 |
三、微观层面上的策略 |
1. 教师性别观念和性别意识的养成 |
2. 女性课程的设置和研究 |
3. 学校文化建设不可忽视性别因素的存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论: 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城市循环经济管理框架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指向 |
1.1.1 发展的困境 |
1.1.2 库兹涅茨曲线揭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1.1.3 中国未来发展的生态压力 |
1.1.4 发展模式的变革 |
1.1.5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
1.2.1 循环经济的思想 |
1.2.2 参与式治理的思想 |
1.2.3 民营化的思想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
2.1 循环经济文献综述 |
2.1.1 从线形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的几个阶段 |
2.1.2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2.1.3 循环经济研究方法 |
2.1.4 循环经济的实践 |
2.2 循环经济研究 |
2.2.1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
2.2.2 循环经济的物质流程 |
2.2.3 循环经济减物质化模式 |
2.2.4 循环经济非物质化模式 |
2.2.5 循环经济的实现路径集成 |
2.2.6 城市循环经济的行动领域 |
2.3 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
2.3.1 政府管理思路的变革 |
2.3.2 治理的概念及普遍的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研究 |
3.1 第一类市场失灵和第二类市场失灵 |
3.1.1 资源环境物品的经济学属性 |
3.1.2 外部性和成本构成 |
3.1.3 市场失灵 |
3.1.4 第一类市场失灵一外部不经济性 |
3.1.5 第二类市场失灵一外部经济性 |
3.2 城市管理中的第一类政府失灵和第二类政府失灵 |
3.2.1 城市管理中的政府失灵 |
3.2.2 第一类政府失灵 |
3.2.3 第二类政府失灵 |
3.3 中国资源环境管理综述与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的必要性 |
3.3.1 中国城市资源环境管理综述 |
3.3.2 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的必要性 |
3.4 循环经济治理案例借鉴和评述 |
3.4.1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 |
3.4.2 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 |
3.4.3 上海“3分钱”清除塑料饭盒大污染 |
3.4.4 对我国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的启示和借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及其政策体系 |
4.1 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 |
4.1.1 城市循环经济的三类治理主体 |
4.1.2 城市循环经济三类治理主体的作用 |
4.1.3 三类组织在城市循环经济治理中的优势比较 |
4.1.4 基于治理理论发展城市循环经济 |
4.2 城市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作用机制 |
4.2.1 政策重点的转移 |
4.2.2 政策设计必须遵循的几个关键原则 |
4.2.3 基于治理理论的政策体系发生作用的机制 |
4.2.4 与传统政策体系的对比 |
4.2.5 城市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 |
4.3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制性政策 |
4.3.1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制性政策类型 |
4.3.2 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规制性政策探索 |
4.4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性政策 |
4.4.1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性政策类型 |
4.4.2 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市场性政策探索 |
4.5 支持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参与性政策 |
4.5.1 循环经济参与性政策类型 |
4.5.2 公众参与城市循环经济建设的探索 |
4.5.3 行业协会的参与性政策 |
4.6 建立城市循环经济治理主体及其政策体系的关键 |
4.6.1 城市政府的职能 |
4.6.2 培育参与城市循环经济管理的多元化主体 |
4.6.3 提高政府的实施政策的能力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5.1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5.1.1 国内外城市循环经济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状况与进展 |
5.1.2 研究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5.2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的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 |
5.2.1 自然资源的功能属性及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贡献 |
5.2.2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
5.2.3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 |
5.3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4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CEI)的建立 |
5.4.1 生态效率类指标 |
5.4.2 物质流状况类指标 |
5.4.3 人类发展类指标 |
5.4.4 城市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及三类指标的互补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用治理理论发展上海循环经济 |
6.1 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
6.2 运用CEI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
6.2.1 用生态效率类指标评价 |
6.2.2 用物质流状况类指标评价 |
6.2.3 用人类发展指标评价 |
6.2.4 分析结论 |
6.3 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目标和思路研究 |
6.3.1 上海市未来发展模式: 几种不同的情景 |
6.3.2 上海市未来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倍数4模式 |
6.4 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及政策体系 |
6.4.1 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评述 |
6.4.2 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和政策体系模型 |
6.4.3 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模型 |
6.5 上海市率先发展循环经济政策建议 |
6.5.1 规制性措施 |
6.5.2 市场性措施 |
6.5.3 参与性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上海土地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 |
7.1 上海市土地资源及利用情况 |
7.2 上海市土地利用情况评价及问题分析 |
7.2.1 上海市土地资源生产率变化趋势评价及问题分析 |
7.2.2 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规模评价及问题分析 |
7.2.3 土地资源利用效益评价及分析 |
7.3 土地资源治理的战略目标及思路 |
7.3.1 土地资源发展的倍数4战略 |
7.3.2 目标 |
7.3.3 土地资源利用流程图 |
7.3.4 土地资源利用思路 |
7.4 构建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土地资源的管理框架 |
7.4.1 上海市土地资源管理体系综述 |
7.4.2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土地资源的管理框架及政策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上海能源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 |
8.1 上海市能源利用概况 |
8.1.1 上海市能源利用流程示意 |
8.1.2 上海市能源利用流程概况 |
8.1.3 上海市分领域能源消费情况 |
8.2 上海市能源利用情况评价及问题分析 |
8.2.1 对上海市能源结构的分析与评价 |
8.2.2 对上海市能源消费规模的分析与评价. |
8.2.3 对上海市能源生产率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
8.3 上海市能源利用的战略目标及思路 |
8.3.1 上海市能源利用的倍数4战略 |
8.3.2 上海市能源利用的目标 |
8.3.3 上海市能源管理的思路 |
8.4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能源管理框架 |
8.4.1 上海市能源管理体系综述 |
8.4.2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能源管理框架和政策体系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上海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 |
9.1 上海水资源利用现状 |
9.1.1 上海水资源现状 |
9.1.2 上海水资源消费结构 |
9.2 上海水资源利用评价及问题分析 |
9.2.1 对上海市水资源生态效率评价及问题分析 |
9.2.2 上海水资源利用规模评价及问题分析 |
9.2.3 对上海市水资源利用总体评价 |
9.3 上海市水资源治理的战略目标及思路 |
9.3.1 未来趋势判断 |
9.3.2 上海市水资源治理的倍数4战略 |
9.3.3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水资源利用流程 |
9.3.4 上海市水资源治理的目标 |
9.3.5 上海市水资源治理的思路 |
9.4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水资源管理框架和政策体系 |
9.4.1 上海市水资源管理体系综述 |
9.4.2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水资源管理框架和政策体系 |
9.5 3P+3I+3R模型在上海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展望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束语 |
10.1 本论文的重要研究结论 |
10.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0.3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三峡库区万州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 三峡库区范围的界定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2.1 生态城市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
3.1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
3.2 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
第4章 万州区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
4.1 万州区概况 |
4.2 万州区建设生态城市的有利条件 |
4.3 万州区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
第5章 万州区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社会人文要素 |
5.1 社会人文要素 |
5.2 万州区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社会人文要素 |
第6章 万州区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与分析 |
6.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6.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 指标标准的确定 |
6.4 指标体系的评价 |
第7章 万州区生态城市建设对策 |
7.1 制定城市生态建设规划 |
7.2 推动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
7.3 实现空间结构的生态化转变 |
7.4 加强交通建设,提升三峡库区交通枢纽地位 |
7.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
7.6 大力发展生态建筑 |
7.7 改进和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办法及指标 |
7.8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
7.9 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水土流失已成为全球一种最主要的土地退化类型 |
(二) 水土流失已成为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灾害的防治阶段 |
(二) 流域综合治理阶段 |
(三) 流域治理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阶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结构 |
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小流域综合治理内涵和技术体系 |
(一) 小流域的概念分析 |
(二) 小流域综合治理内涵 |
(三)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传统技术体系 |
二、小流域生态系统分析 |
(一) 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组成 |
(二) 小流域生态系统的功能 |
三、小流域经济系统 |
(一) 小流域经济系统的内涵 |
(二) 经济系统的功能 |
四、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济理论基础——资源价值论 |
(一) 边际效用理论 |
(二) 产权经济理论 |
(三) 外部性理论 |
五、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点和功能 |
(一)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点 |
(二)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功能 |
第三章 国外流域治理的经验借鉴 |
一、国外流域治理法律述评 |
二、国外流域综合治理管理体制 |
(一) 美国 |
(二) 日本 |
(三) 澳大利亚 |
三、国外流域治理成功案例 |
(一) 美国甜水河小流域 |
(二) 澳大利亚埃普洛克流域 |
四、国外经验借鉴 |
(一) 强化组织建设,加强管理机构 |
(二) 建立健全法制,依法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
(三) 加大政府投入,保证治理进度和效益 |
(四) 重视科研工作,提高防治水平和效益 |
(五) 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参与式管理 |
(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
第四章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一、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推演 |
(一)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沿革 |
(二)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的发展阶段 |
二、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法律述评 |
(一)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法律的积极作用 |
(二) 法律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方面表现出的缺陷 |
三、我国流域治理资金投入与管理分析 |
(一) 投资主体 |
(二) 主体特征 |
(三) 投资结构 |
(四) 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
四、我国流域治理技术分析 |
(一) 在基础性研究方面 |
(二) 在应用研究方面 |
(三) 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 |
五、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问题 |
(一)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彻得不够 |
(二) 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得不够 |
(三) 建设管理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
(四) 预防监督有待加强 |
(五) 工程建后管理不力 |
(六) 行业管理不到位 |
(七) 资金管理不规范 |
(八) 基础工作薄弱 |
第五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体分析 |
一、政府 |
(一) 政府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
(二) 政府发挥作用的手段 |
(三) 地方政府 |
二、社会组织 |
(一) 社会组织的必要性 |
(二) 社会组织的功能 |
三、农户 |
(一) 农户行为方式影响水土流失状况及治理难易 |
(二) 农户参与机制的障碍 |
(三) 农户参与机制的保障措施 |
四、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
第六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社会伦理分析 |
一、水土保持伦理的内涵和发展 |
(一) 水土保持伦理的内涵 |
(二) 水土保持伦理的发展 |
二、我国水土保持伦理的现状 |
(一) 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 |
(二) 各级政府的职能逐步转变 |
三、倡导的水土保持伦理观 |
(一) 水土保持伦理观的内容 |
(二) 水土保持伦理观的特点 |
(三) 树立新的水土保持伦理观 |
第七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
一、评价目的和意义 |
二、小流域效益评估的原则 |
三、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 |
(一) 方法综述 |
(二) 指标体系的确定 |
(三) 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步骤 |
四、水土保持价值评估方法 |
(一) 水土保持功能 |
(二) 指标的确定与评价 |
(三) 基于遥感的评价技术体系 |
(四) 生态参数测量 |
(五) 水土保持价值计算 |
第八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案例分析 |
一、乐天溪流域概况 |
二、乐天溪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其变迁 |
(一) 乐天溪流域水土流失历史推演 |
(二) 乐天溪流域治理措施选择 |
(三) 乐天溪流域水土流失变迁 |
三、乐天溪流域治理效益评价 |
(一)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二) 流域治理前后指标值变化及其隶属度函数 |
(三) 评价结果及解释 |
(四) 流域水土保持价值估算 |
四、乐天溪流域治理的管理机制 |
(一) 流域综合治理中具体管理办法 |
(二) 流域综合治理中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不足 |
五、乐天溪流域治理的社会伦理意识状况 |
第九章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模式 |
一、我国小流域治理的典型模式分析 |
(一) 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 |
(二) 黄土高原世行贷款治理模式 |
(三) 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吸纳社会资金的模式 |
(四) “公司+基地+农户”治理模式 |
(五) 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
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模式 |
(一) 科学和谐的治理理念 |
(二) 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 |
(三) 不断完善的技术体系 |
(四) 政府引导的市场运作组织方式 |
第十章 对策与建议 |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
(一) 尽快修订《水土保持法》,提高依法治理水平 |
(二) 加强预防监督,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
(三) 完善和落实政策,多渠道增加投入 |
二、强化政府行政推动力 |
(一)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行为 |
(二) 坚持归口管理,加强部门配合 |
(三) 广泛宣传,提高全民水保意识 |
三、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科技工作 |
四、强化机构队伍建设 |
(一) 健全和理顺水土保持机构 |
(二)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
五、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机制 |
(一) 农民用工承诺制 |
(二) 工程建设公示制 |
(三) 工程质量监理制 |
(四) 资金使用报账制 |
(五) 治理成果产权确认制 |
六、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考核机制 |
七、切实加强生态修复工作 |
八、加强水土保持监测预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立足高起点拓展新领域在建设生态化城市中发挥“半边天”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D]. 陈方芳. 湖南大学, 2019(07)
- [2]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D]. 区文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3]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 [4]新农村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杨琳. 南京林业大学, 2008(09)
- [5]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D]. 敬少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6]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 臧漫丹. 同济大学, 2006(06)
- [7]三峡库区万州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殷艳. 西南大学, 2005(04)
- [8]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 赵爱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9]立足高起点拓展新领域在建设生态化城市中发挥“半边天”作用[A]. 威海市妇联. UNDP妇女与环境国际研讨会文集,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