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局大渡公司高楼建设创高产

十八局大渡公司高楼建设创高产

一、十八局大都公司高层施工创高产(论文文献综述)

万心[1](2017)在《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余江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血防之前的余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疫区社会,社会各阶层关系基本处于不良互动状态。这种对瘟疫“不设防”社会生态,为瘟疫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余江人民用“开新填旧”等办法,经过消灭血吸虫病和巩固血防成果等几个阶段的努力,不仅在全国率先取得了根除血吸虫病的胜利,而且很好的巩固了血防成果。作为地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血防对余江地域社会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得当代余江地域社会带有深刻的“血防”烙印。从政治上看,余江地域政治出现了明显的血防化趋势。表现为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保血防“第一面红旗”成为党和地方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领导人对余江血防的高度关注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使余江政治声誉远播国内外。同时,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从经济上看,血防对余江地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血防为生产提供了健康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善了疫区人民的生活。如:诸多血防工程的建设,直接推动了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送瘟神纪念馆的建立,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学习,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血防引发了余江地域文化急剧变化。随着血防的胜利,原来余江那种病态的地方文化,逐渐向健康文化演变。围绕血防,大量的文化产品不断出现,余江地域文化被打上了浓厚的“血防”色彩。在血防胜利的鼓舞下,余江血防精神得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争创一流、充满自信的余江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血防也给余江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血防运动中,党和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血防第一线“救死扶伤”;人民群众则积极参与血防,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血防运动。通过血防余江形成了社会各阶层良性互动、密切配合的良好社会关系。而且,血防使余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血防彻底改造了余江钉螺的滋生环境,消除了传染源,优化了余江水环境,使余江卫生环境大为改观。但从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推广的情况看,它只适应山丘型疫区,在湖沼型疫区效果有限,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湖区血防不能照搬余江模式,必须另辟溪径。总之,血防成为建国以来国家治理余江地域社会的手段,通过血防国家成功地介入余江地域社会,并成功地塑造了余江地域社会的“血防”色彩。

胡凯基[2](2017)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社会结构方面,国家权力主动收缩,社会自主性开始成长;社会流动加快;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缩小,不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加大,沿海地区崛起。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政府松开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逐级控制农民集体生产核算变为取消人民公社、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自主经营)、城市企业管理(主要是放权让利)、特殊地区管理(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的控制之手,撤回上级对下级和企业、农民个人无偿征调物资的“平调”之手,对社队企业(从1984年起称为乡镇企业)发展伸出扶持之手;社会秩序领域强调安定团结,进行了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活动,短时期内显着降低了犯罪发生率;生育领域加大力度推行计划生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然而不完全科学的人口出生率控制目标。政府府强社会弱、政府挤压社会的格局通过政府在保持强大的基础上主动把部分权力退还给社会,培育社会自主生长而开始迈向政府和社会双强的理想格局。在社会生活方面,婚姻恋爱进一步走向自主,商业化色彩变浓,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出现了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的转变,长期“左”的文化政策的结束后出现了求知爱美热;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在长期压抑之后显着增长;从相对封闭到对国外、境外各方面的交往大幅增加;精神生活虽有“左”的惯性思维的压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冲击,但总地来说是从禁锢大幅走向解放,帕累托改进带来了的全民满怀希望的可喜局面。在社会心理方面,社会各阶层都有变化,其中最显着的是农民、知识分子、个体私营经济者。农民开始摆脱依附性心理增强自主性心理,开始告别因循泥古追求生产生活的合理化,开始注意追求享受生活。政治上歧视和不信任的消失、对现代化前景的内在认同使知识分子焕发了崇高使命感,满怀热情地投入教育、科研、文化活动。相对于一般工人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快速致富,知识分子收入增长极其缓慢,这种长期存在而从这一时期开始愈益明显的物质生活待遇落差带来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心理失衡。个体私营经济者作为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其自我认同经历了从“边缘的人”到“光彩的人”的转变。在不同地区因为主政者的态度措施不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这些重大变迁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实现了对文革十年极左状态的突破,对1950年代以来传统社会主义中僵化思想与体制的突破,对几千年传统社会习俗指令经济加专制政治残余的突破。这些变迁和突破能够实现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这几年,总的来说,政府和民意实现了良性互动。二是建国前三十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群众痛感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缺少活力不能再继续下去,也认识到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来补救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只能是雪上加霜。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几十年历史中形成的强大的党政军系统的支撑。四是自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现代化因素。五是中国作为几千年来发达的连续文明体所享有的遗产。

迟道华[3](2016)在《甘肃省“大跃进”时期舆论宣传研究 ——以《甘肃日报》为考察对象》文中指出甘肃省“大跃进”运动以农业领域1957年冬与1958年春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积肥和造林运动为肇始,在工业领域主要表现为大炼钢铁和大办地方工业,体现在生产关系方面则以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代表。《甘肃日报》对省内“大跃进”的报道也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这场运动以提高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改变新中国落后面貌为初衷,但却造成了之后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甘肃省作为当时比较激进的省份之一,当时的情况亦比较严重,很多问题在运动过程中已有所显现。但是《甘肃日报》里的“大跃进”却是一派繁荣景象,群情激昂,成就辉煌。论文以《甘肃日报》——一份省级党报的视角呈现报纸上的“大跃进”景观,试图通过有重点的梳理和解析,总结出以报纸为代表当时甘肃省内舆论宣传的一些特点,并探讨党报在“喉舌”定位与发挥新闻媒体的功能间如何以自身的示范作用更好引领舆论方向。以下是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绪论分为四节,即“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创新点”。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主旨,通过对研究现状的概述明确研究方向。并在这个过程中理顺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分为“相关概念界定”和“《甘肃日报》概述”两节。从语义学的角度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宣传”和“舆论”作出界定,并对《甘肃日报》从创刊至“大跃进”这段历史的概况作一简要梳理,以为下面的论述作背景铺垫。第二章是论文主体部分,分为“对农业大跃进的报道”、“对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报道”、“对工业大跃进的报道”和“关于教育、文艺、卫生等方面的报道”等四节。其中前三节是报纸报道的主要内容,论文根据每一节内报道内容的不同分别予以归类概括,并力图在这种分条梳理中体现报纸的宣传策略和技巧、报道上的一些特点和倾向,挖掘出隐藏在报道背后的思想认识、情感表达和目的意图等。第三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对“大跃进”时期《甘肃日报》的报道特点作出总结,分为“铺天盖地密集报道”、“树立典型明确是非”、“舆论一律宁左勿右”、“社论与报道并重增强传播效果”等四节。第四章反思《甘肃日报》在“大跃进”时期的报道,主要总结为“坚守‘实事求是’原则”、“强化政策考察职能”、“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等三个方面。结语对全文的论述作出总结,提炼出主要观点,探讨以《甘肃日报》为代表的省级党报以及新闻媒体在“大跃进”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日后努力方向。

邢恩源[4](2013)在《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文中提出柯庆施于“文革”之前主政上海及华东十余年,是建国以后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领导人之一。1949年后,柯庆施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53年初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1954年10月调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从1956年起,柯庆施的政治生涯开始如日中天,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备受瞩目: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严厉指责所谓的“右倾保守主义”。1957年在上海贯彻毛泽东“引蛇出洞”反右方针,成为反右派运动主将。同年12月因发表《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得到毛泽东的夸奖。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柯庆施语出惊人地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大力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夏天放出华东钢铁产量八百万吨的“大卫星”,对毛泽东要求当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一 0七0”万吨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他首创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口号。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一方面对“大跃进”百般维护,另一方面严厉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刘少奇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总结报告表示不满,并希望继续跃进;1963年,为响应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倡导的“阶级斗争”,提出“大写十三年”口号,在华东迅速掀起现代戏运动,为“文革”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此后,他与江青合作在上海打造“文化革命的试验基地”,并提携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基本形成了日后上海“文革”的政治构架。在他的大力支持与运作下,上海成为“文革”爆发的重要策源地。柯庆施的举动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地位也随之不断攀升。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60年开始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同时继续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成为响当当的华东“第一人”。1965年初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关于柯庆施的学术研究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当时中共地方党政负责人中的一员,其表现出的政治姿态带有某种普遍性,只是更加突出和激烈而已。随着毛泽东“继续革命论”理论的变相发展,中共的执政主旨思想越来越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共中央及地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党内大环境的制约下,柯庆施一方面揣摩毛泽东的心态,一再表达迎合性的极“左”言论,进而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彻底贯彻毛泽东所提出的各项“左”的政治方针,一直冲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最前沿。但是,不可否认,在柯庆施的身上又充满了秉承“左”的路线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的矛盾。作为建国后在地方上最积极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极“左”路线的代表,柯庆施在1956—1965年间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说明了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在地方上的具体实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已经很不正常,整个社会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刘鑫渝[5](2011)在《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建国后土地制度变迁为着眼点,探讨哈萨克牧区社会在土地变革中的土地实践。由于自然条件、生产资料的差异与技术手段选择的不同,中国游牧地区的土地实践与内地农村存在着较大差异。民主改革以前,牧区牧地公有,即为部落、氏族共有,但实质上草场所有权归部落贵族、头人所有。而牧业民主改革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公营,牲畜私有私营。新疆草原的民族公有制延续了大约6年(1952~1958)。这6年中,牧民对自己的草牧场可以全面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牧业互助组和初级合作化阶段未触动草原集体所有和牲畜家庭经营的根基,符合哈萨克族游牧社会互帮互助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族侵略的传统,受到了牧民的普遍欢迎,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尽管牧业初级合作社是对互助组的替代,但在初期牧场集体所有,牲畜私有,牧民拥有比较充分的退出权,且退出的自由度与合作社的经营风险呈正相关。牧民不仅可以实施对合作社的监督,使管理者改善制度绩效,还可以参与对合作社的监督,对于社员来说,拥有较完整的退出权意味着有完整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初级社既成功地分割了部分私有产权,又通过给予社员较完善的退出权,有效化解初级社解散的风险。人民公社化实行草原全民所有,牲畜集体所有。变牲畜家庭个体经营为集体统一经营,加上国家控制商业和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牧民没有退社自由,降低了劳动的机会成本以维持牲畜及畜产品生产的低成本,也迫使牧民放弃了可能的边际生产和可能取得的边际收益。牲畜及畜产品国家征购及诸如关闭集市、限制区域交换等一系列规则,剥夺了牧民对其产品——牧业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草原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牲畜集体所有,牧民不再是独立的经济单元。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权力全面侵入农村。对单个牧民来讲,草原和牲畜都是一种公共物品,他不拥有相对于其它成员的对土地和牲畜的排他性使用、转让、收益和处置权,牧民土地和牲畜产权都出现“残缺”。人民公社、大跃进、公共食堂、牧业学大寨、牧民定居是与土地制度相伴生的国家自上而下理性设计的社会改造工程。这些体现了控制与改善逻辑的社会工程通过重新设计力图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与清晰,以便更加有效地对公共和私人领域进行治理。这些项目始于官僚知识分子、革命精英作为“立法者”的远大抱负和无限雄心,他们不仅主张“人为自然立法”,而且主张通过行动来对自然界或整个社会秩序进行彻底和理性的改造;而在这种雄心的背后,则是对持续的线性进步、科学知识发展、生产的扩大、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以及对自然甚至人类本性的控制能力的超强自信。“致命的自负”注定要走向失败。即使失败了的项目也并非没有任何积极的成效。我们是各种现代化项目的受益者,改善的目的本意是良善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善。是把自然和社会改造为容易被国家识别和控制的清晰而又简单的对象,还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关心和改善人民的福祉。国家将建基于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实施于牧区是国家强力推行下的简单化实践。在这一实践中牧民成了没有性别、传统和价值、特定个性的异常抽象的可以互换的个体。这种简单化设计因为忽视了牧民的生存传统、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而遭遇失败。草原生态恶化与牧民生计两难困境成为新项目实施的挚肘。为了避免仍然存活着的“国家乌托邦”,需要在牧区现代化现实路径选择的实施中,关注地方性知识和传统文化、注重项目谨慎推进、规划要有弹性,利用互助传统建设“新公共性”,建立完善的牧民参与机制。

韩承鹏[6](2007)在《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文中认为运用标语口号进行社会动员,是古今中外常见的现象。中国堪称标语口号大国。无论是在高耸入云的火箭发射架上还是在奔驰的车体上,无论是在城市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上还是在穷乡僻壤里那些斑斑驳驳的泥墙上,你都能找到标语的身影。研究标语口号的目的在于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分析这些标语口号的动员功能、效用、成因及改进形式,为今后更好地应用标语口号进行社会政治动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收集整理标语口号,可以积累史料,为他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标语口号在我国大行其道,主要原因在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群体心理感应和标语口号较好的动员传播效果。在我国历史上标语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用标语来昭示天下,彰显政绩,动员民众,服从统治。从此之后,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均仿效之。在封建朝代,口号发挥威力是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时。陈胜、吴广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太平天国洪秀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要求政治、经济、社会等全面平等,将口号在封建社会发挥作用推向了极至。随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这一千古绝唱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勇争先的动力引擎。在中国革命时期,人民军队撰写的标语口号遍布红色区域,是老百姓的指路明灯,是动员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参加革命队伍的强大武器。标语口号在建国后仍然发挥作用,在“文革”期间,标语口号的喧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标语口号之所以能长盛不衰,重要原因就在于:标语口号的目标对象是群体。群体在一定的氛围下,具有易于激情冲动、随大流及群体情绪相互感染的的特征。标语口号就象荷尔蒙一样,能加速催化群体特征的显现。标语口号一般使用简单常用的汉字,这就与中国普通人群文化素质不高的特点相契合。加之,标语口号一般工整对仗,琅琅上口,易于识记,便于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动员效果。标语口号具有内容的时代性、来源的特定性、制作材料的多样性、效果的鼓动性、目标指向的针对性等特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语口号。如土改时期的斗争性,大跃进时期的浮夸性,“文革”时期的狂热性等,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是哪一时期写的。在我国,有能力推出有影响力的标语口号主要是权威人士、特定的组织机构、一些重要会议和个别群众。标语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既可以因陋就简,也可以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书写标语可以用墨汁、油漆等传统材料,还可以用声光电等现代材料;标语可以写在石块、木板、横幅、墙壁上,也可以在报纸、电视等现代传媒上传播。标语口号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的放矢,一定要善于结合时代背景,结合完成中心工作任务和特定目标群体的需要创造性提出。标语口号主要发挥导向功能、动员功能和激励功能。通过将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概括浓缩为简明扼要的句子,来引领社会发展,动员激励社会力量朝既定的方向努力,从而争取达到预期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标语口号随处可见。透视这些标语口号,我们会发现,在浩瀚的标语口号之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动员力强大但内容欠妥。一些标语口号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但有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缺少人文关怀,有的法治意识淡薄,还有的泛政治化严重等。还有,个别标语口号制作者动机不纯,形式主义严重,不愿意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只想通过张贴标语,喊喊口号来虚张声势,不求实效,但求虚功。标语口号作为一种有效的动员方式,在现时代不但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而且会长期存在下去。但在发展市场经济语境下,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想能力增强,不再盲目跟着标语口号跑了。这就对政府和社会组织如何利用标语口号来动员社会提出了挑战。在依法治国已成为治国基本方略的背景下,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标语口号有待于转型和变脸。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标语口号的特点规律,把握正确撰写标语口号的原则理念,懂得正确使用方法,撰写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反映时代要求的标语口号,推动社会进步。

二、十八局大都公司高层施工创高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八局大都公司高层施工创高产(论文提纲范文)

(1)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和本文创新之处
    三、研究视角:血吸虫病防治与社会变迁
    四、研究内容和本文框架
    五、资料来源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血吸虫病与余江疫区社会
    第一节 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史
        一、余江县的地理环境
        二、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
        三、血吸虫病流行社会因素
        四、流行史
    第二节 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一、危害生命,毁灭村庄
        二、影响生育,破坏经济生产
        三、使生活贫困,造成社区恐慌
    第三节 余江疫区的社会状况
        一、政府“缺位”
        二、医疗界无奈
        三、富裕阶层缺乏义举
        四、迷信势力趁火打劫
        五、普通民众的挣扎与绝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国后余江血防的社会条件、历程与成就
    第一节 余江血防模式生成的社会条件
        一、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
        三、中共领导方式的惯性及时代的产物
    第二节 余江血防历程
        一、调查摸底
        二、制定规划
        三、全面防治
        四、巩固成果
    第三节 余江血防的成就
        一、发明“开新填旧”的灭螺方法
        二、成为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三、长期巩固了血防成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政治演化
    第一节 血防成为最大的政治任务
        一、崇高的政治使命
        二、各级领导的持续关注
        三、政府官员深入推进血防工作
        四、历届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
    第二节 迅速调动各级组织资源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防疫系统
        二、建立高效的血防领导工作机制
        三、密集出台政令,使血防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四、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
    第三节 血防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
        一、余江“血防圣地”声誉远播海内外
        二、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血防与余江地方经济发展
    第一节 艰苦奋斗的血防模式
        一、“勤俭办事”的血防措施
        二、余江血防的产出大于投入
        三、条件困难亦能战胜“瘟神”
    第二节 血防与生产相促进
        一、灭螺与水利建设相结合
        二、治病救人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三、灭螺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四、粪管、“三光”与农业积肥相结合
    第三节 血防促进余江经济发展
        一、提供大量劳动力
        二、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经济结构
        三、推动旅游业繁荣
        四、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血防与余江文化特色形成
    第一节 从“病态文化”到“健康文化”
        一、解放前余江疫区的“病态文化”表征
        二、血防胜利后余江“健康文化”出现
    第二节 血防对余江地域文化的塑造
        一、中共对余江血防文化的建构
        二、血防引起余江地域文化转变的原因
    第三节 余江血防文化的繁荣
        一、新闻报道宣传和学术论文
        二、血防文学和史学
        三、建立纪念馆——血防文化的物质载体
        四、经常性的血防纪念活动
    第四节 余江地域文化之魂:血防精神
        一、余江血防精神的内涵
        二、余江血防精神对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社会关系改善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一、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二、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
        三、把血防知识和技术交给群众
        四、建立群众性的血防队伍
    第二节 血防人员:救死扶伤、认真履责
        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
        二、解病人之所难
        三、吃苦耐劳
        四、把病人当亲人
    第三节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血防
        一、积极参加治疗,感恩政府
        二、积极参加灭螺运动
        三、积极开展“两管”工作
        四、自觉开展环境改造
    第四节 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
        一、干部、技术人员与群众三结合
        二、多部门联合血防
        三、官民同心,群防群控局面的出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变化
    第一节 虫-人-环境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
        一、血吸虫及其生命周期
        二、血吸虫的“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
        三、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四、血吸虫病的传播媒介——疫水
    第二节 余江血防“环改”特点及其对环境优化
        一、余江“环改血防”的主要措施
        二、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的优化
    第三节 余江血防模式的推广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一、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的推广
        二、余江血防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三、未来湖沼型疫区血防策略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范围界定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变迁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
        (一) 经济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二) 社会秩序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三) 生育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二、地区发展差距变动
        (一) 三类乡村发展差距变动
        (二) 沿海崛起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一、婚姻恋爱
        (一) 进一步走向自主
        (二) 商业化加剧
    二、社会风尚
        (一)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
        (二) 从文化压抑到求知爱美热
        (三) 消费增长
        (四) 对国外、境外交往增加
    三、精神生活
        (一) 从禁锢走向解放
        (二) 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全民希望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理变迁
    一、农民心理变迁
        (一) 从依附性到自主性
        (二) 从因循泥古到合理化转向
        (三) 开始追求享受生活
    二、知识分子心理变迁
        (一) 使命感勃发
        (二) 物质待遇影响
    三、个体私营经济者心理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3)甘肃省“大跃进”时期舆论宣传研究 ——以《甘肃日报》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甘肃日报》与舆论宣传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宣传
        二、舆论
    第二节《甘肃日报》概述(1949—1960年)
        一、创建初期
        二、“大跃进”时期 (1957年10月—1960年10月)
第二章“大跃进”时期《甘肃日报》的宣传报道
    第一节 对农业大跃进的报道
        一、关于兴修农田水利的报道
        二、关于积肥运动的报道
        三、关于造林运动的报道
        四、对粮食产量的报道
    第二节 对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报道
        一、普遍建立公社阶段的报道
        二、整社阶段的报道
    第三节 对工业大跃进的报道
        一、关于大炼钢铁运动的报道
        二、关于大办地方工业的报道
        三、关于煤炭生产、交通运输方面的报道
    第四节 关于教育、文艺、卫生等方面的报道
        一、对教育领域的报道
        二、对文艺方面的报道
        三、对卫生领域的报道
第三章“大跃进”时期《甘肃日报》的报道特点
    第一节 铺天盖地密集报道
    第二节 树立典型明确是非
    第三节 舆论一律宁左勿右
    第四节 社论与报道并重增强传播效果
第四章 对“大跃进”时期《甘肃日报》宣传的反思
    第一节 坚守“实事求是”原则
    第二节 强化政策考察职能
    第三节 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甘肃日报》(1957年10月—1960年7月)缺页统计表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去世后的哀荣
        一、病逝成都
        二、超乎常规的葬礼
        三、死因重提
    第二节 出身和早期经历
        一、出身
        二、新潮学生
    第三节 家庭和工作作风
        一、简朴的家庭生活
        二、勤恳的工作作风
第二章 早期生涯
    第一节 峥嵘岁月
        一、见到列宁
        二、年轻的共产党员
        三、在“王明路线”时期
    第二节 延安整风之中
        一、与刘少奇“结怨”
        二、延安整风的开展
        三、被“抢救”
    第三节 石家庄的“试验田”
第三章 在南京的日子
    第一节 主政南京
        一、刘少奇的一封电报
        二、接管南京
        三、基层政权的建立
        四、恢复生产
        五、推动城市转型
    第二节 江苏省委书记任上
        一、中共高层“过渡”时间上的分歧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
    第三节 推行农业合作化
        一、“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二、为江苏互助合作运动打下基础
        三、推行统购统销工作
第四章 在上海初显身手
    第一节 初露锋芒
        一、入主上海
        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三、上海的“对资改造”
        四、“论十大关系”对上海的影响
    第二节 关于反右运动
        一、整风运动
        二、鼓励鸣放
        三、反右主将
        四、上海反右派风暴
第五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第一节 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
        一、“主要矛盾”问题
        二、乘风破浪
        三、批评反冒进
        四、无限崇拜
        五、“急先锋”
    第二节 城市大跃进的楷模
        一、上海进入“大跃进”
        二、“一0七0”指标的提出
        三、大炼钢铁
        四、“技术革命”
        五、“全国一盘棋”
    第三节 上海农村人民公社化
        一、推波助澜
        二、大办人民公社
        三、短暂的纠“左”
        四、不服输
第六章 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
    第一节 庐山会议
        一、再度转向
        二、上海反右倾斗争
        三、打击刘顺元
    第二节 继续跃进
        一、工业再跃进
        二、“救命稻草”
        三、“穷过渡”
    第三节 跃进的代价
        一、更上层楼
        二、保钢
        三、农村危局
        四、不糊涂的糊涂账
第七章 七千人大会前后
    第一节 坚守最后的阵地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二、不同的反思
        三、最后的“社会主义阵地”
    第二节 分裂的开始
        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二、中央高层重心的偏移
        三、为毛泽东辩护
    第三节 重提“阶级斗争”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二、上海的阶级斗争之弦
        三、“四清”运动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基地
    第一节 倡导现代戏
        一、“大写十三年”
        二、华东各地贯彻
        三、毛泽东的支持
    第二节 “文革”前华东现代戏高潮
        一、华东成为现代戏的海洋
        二、全国现代戏高潮的出现
        三、高潮的背后
        四、柯庆施的文艺“四清”运动
    第三节 柯庆施与“文革”的发动
        一、与江青合作
        二、提携张春桥、姚文元
        三、关于“评海瑞罢官”的争议
结语
附1 1954 年—1965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附2 1949 年以后柯庆施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5)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牧区社会研究的知识谱系
        1.2.1 关于游牧社会的研究
        1.2.2 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的研究
        1.2.3 研究的贡献与缺憾
    1.3 典型个案、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3.1 个案简介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来源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资源、概念和分析框架
    2.1 牧区社会:边缘社会研究的切入点
        2.1.1 土地改革与牧区社会
        2.1.2 土地制度变迁:牧区社会研究的新视角
    2.2 相关理论资源
        2.2.1 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与“失败的逻辑”
        2.2.2 F·A·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与“限制国家权力”
        2.2.3 何·彼特的“空制度”理论
        2.2.4 诺思的“制度及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2.3 核心概念界定
        2.3.1 土地制度
        2.3.2 土地制度变迁
        2.3.3 牧区社会
    2.4 基本观点与基本思路
        2.4.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2.4.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2.5 论文结构
第3章 哈萨克族群背景与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3.1 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3.1.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3.1.2 牧区民主改革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3.1.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3.1.4 草原承包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3.2 哈萨克牧区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3.2.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土地制度
        3.2.2 民主改革时期的草原民族公有制
        3.2.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哈萨克牧区的土地制度
        3.2.4 草原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共存时期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主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4.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民主改革
        4.1.1 新疆哈萨克牧区的民主改革
        4.1.2 新源县哈萨克牧区民主改革
        4.1.3 草原民族公有:关照地方性的土地实践
    4.2 牧业合作化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4.2.1 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渊源
        4.2.2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性设计
        4.2.3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路
    4.3 牧业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4.3.1 大跃进和牧业人民公社:激进现代主义的牧区实践
        4.3.2 公共食堂:牧民生活方式的乌托邦实践
        4.3.3 阶级斗争:历史与传统的决裂
        4.3.4 牧业学大寨:激进现代化意识的表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承包责任制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5.1 牧业生产责任制下草原改革的时间序列
        5.1.1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开端(1978-1984 年)
        5.1.2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深化(1985-1991 年)
        5.1.3 从国家战略出发的产业调整(1992-2001 年)
        5.1.4 草原制度改革的战略转型期(2002 年以后)
    5.2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草原产权制度及其变迁
        5.2.1 《草原法》符号化背景下的草原产权
        5.2.2 牧区草原产权制度
        5.2.3 新疆哈萨克牧区草原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5.2.4 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法律期望
    5.3 牧民定居:强制村庄化运动
        5.3.1 哈萨克游牧社会的终结
        5.3.2 哈萨克牧民定居的运作逻辑
        5.3.3 牧民定居模式的考量:以新源县为个案
        5.3.4 游牧定居的生态后果
    5.4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两难
        5.4.1 草原生态状况:忽略牧民生存逻辑的土地实践结果
        5.4.2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退化根本原因
        5.4.3 草原管理制度对牧民生计的影响
        5.4.4 兼顾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相关措施
    5.5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
        5.5.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结构分化
        5.5.2 哈萨克牧区的社会整合
        5.5.3 草原承包制后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现牧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6.1 牧区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6.1.1 哈萨克牧区现代化现状
        6.1.2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现实路径
        6.1.3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状况
        6.1.4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6.2 牧区现代化与哈萨克牧民的现代化
        6.2.1 新牧村建设与人的现代化
        6.2.2 哈萨克牧民的综合素质状况
        6.2.3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牧民
        6.2.4 新牧村建设与农牧民权益保障
    6.3 新牧村建设与草原生态保护
        6.3.1 明晰草原产权与草原生态保护
        6.3.2 新牧区建设中草原生态保护的措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6)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提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标语、口号、动员的语义略解
    第二节 标语口号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一、本领域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
        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思路
        二、选题意义
    注释
第二章 标语口号的成因考察
    第一节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二节 强大的群体心理效应
        一、群体心理特征:激情盲从易感染
        二、群体力量探源:爆发强大潜能
    第三节 显着的动员传播效果
        一、标语口号契合了常人的文化知识水平
        二、标语口号易于识记
        三、标语口号能创设力量氛围
        四、口号能凝聚人心
    注释
第三章 动员型标语口号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标语口号动员内容的时代性
        一、古代中国
        二、近代中国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
    第二节 动员性标语口号来源的特定性
        一、权威人士
        二、组织机构
        三、重要会议
        四、人民群众
    第三节 动员类标语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一、工农红军时期的标语制作
        二、改革开放前的标语制作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标语制作
    第四节 标语口号动员效果的鼓动性
        一、情感型鼓动
        二、目标型鼓动
        三、理想型鼓动
        四、利益激励型鼓动
    第五节 标语口号动员目标的针对性
        一、针对中心工作
        二、针对特定人群
        三、针对特定需要
    注释
第四章 标语口号的动员效果透视
    第一节 动员导向功能
        一、政治动员导向功能
        二、政策动员导向功能
        三、政治社会化动员功能
    第二节 政治动员功能
        一、实现政治决策动员
        二、实现政治目标动员
    第三节 动员激励功能
        一、目标式激励动员
        二、激情迸发式动员
    注释
第五章 当代标语口号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动员力强但内容不妥
        一、动员力强大但却有碍社会发展
        二、虚幻理想但却昙花一现
        三、有强烈的震慑力但却缺少人文关怀
        四、权威动员但显法治意识淡薄
        五、动员目的明确但内容滑稽荒诞
        六、动员内容引起岐义
        七、动员内容泛政治化
        八、动员面太广缺乏针对性
    第二节 标语位置失当
    第三节 动员目的欠佳
        一、观念误区,以虚抵实
        二、作风不实,上行下效
        三、跟风应景,敷衍塞责
        四、频换口号,误导社会
        五、劳命伤财,华而不实
    注释
第六章 发挥标语口号动员功能的有效办法与措施
    第一节 把握制定标语口号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满足利益需求的原则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四、可行性原则
        五、准确把握口号时机的原则
        六、正确把握口号转换的原则
    第二节 正确表达标语口号
        一、明确标语口号的特性
        二、符合规范要求
        三、正确掌握表达方法
    第三节 加强对标语口号的监管
        一、端正思想,以人为本
        二、务求实效,力戒“虚功”
        三、讲求诚信,兑现承诺
    第四节 现时代标语口号的发展取向
        一、更新观念,依法动员
        二、创新发展,推陈出新
    注释
附录:中国近现代动员类标语口号例举
    第一节 政治动员
    第二节 社会动员
    第三节 科教文卫建设动员
    第四节 经济建设动员
    第五节 军事领域动员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十八局大都公司高层施工创高产(论文参考文献)

  • [1]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D]. 万心.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2]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D]. 胡凯基. 安徽大学, 2017(07)
  • [3]甘肃省“大跃进”时期舆论宣传研究 ——以《甘肃日报》为考察对象[D]. 迟道华.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8)
  • [4]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 南京大学, 2013(01)
  • [5]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D]. 刘鑫渝. 吉林大学, 2011(08)
  • [6]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D]. 韩承鹏. 复旦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十八局大渡公司高楼建设创高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