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0年代后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政治、文化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漆飞[1](2021)在《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论文以当代批判理论的共同体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当代美学的问题域中聚焦审美共同体的问题研究,在内容上呈现为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美学之维、审美共同体的共识与差异、主体化与去主体化、边界与去边界等具体问题,以及审美共同体的理论批判五个章节。审美共同体研究以生命政治作为总体性的研究进路。福柯的生命政治思想经由微观政治与感性生命场域的重返生成了对政治和美学的不同理解路径。当代批判理论家不同程度地改写、颠覆和超越福柯对于生命权力的后现代式考察,以生命经验的感性之维重构当代生命政治与感觉共同体之间的理论关联。朗西埃转换了福柯的生命政治论题,以对政治与治安的讨论激活对感性共同体分配机制、去身份化和异质感知构成等问题的阐发,经由感性领域的重构生成了不同于福柯的感性政治进路。阿甘本、奈格里、哈特、埃斯波西托等人则基于对生命感知潜能的总体性观照,重新思考感觉共同体与审美感知、主体经验之间的张力,建构了不同生命政治进路下的审美共同体批判思想。共识与差异是审美共同体的本体性问题。当代批判理论接续和吸收早期批判理论和后批判理论对于宏大叙事、总体性和同一性逻辑的解构,但其并不全然地消解差异,而是在尊重差异和异质性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感觉和情感共通的审美共同体范式。通过颠覆和超越存在论对于共在的反思,当代批判理论家将总体性问题视为一种新的本体论,以独一性、任意独一性、独一复多来重新规定审美共同体内部无法被化约的差异性,阿甘本以任意独一性来指认无法被表征的非本质差异性,埃斯波西托以疫责的空无属性来回应它与普遍性的关系,奈格里和哈特则将差异视为具有生成共同性的重要机制,赋予其生产性的潜能。感知、经验、语言和情感多维度地参与审美共同体的主体表达,基于差异的多元共同体形构出诸多不同类型的去主体化范式。对生命的伦理-美学诉求贯穿在当代批判理论关于审美共同体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始终,通过秉承福柯晚年对于自我生存的去主体化思考,当代批判理论家以“去同一化”和“去身份化”来重新界定共同体内部感性生命存在的具体内涵。朗西埃以无分之分作为感觉共同体的解放主体,奈格里与哈特基于情感、认知和审美等感性系统来具有生产潜能的主体范式,以容纳差异的诸众来形塑审美共同体的发生,阿甘本则将纯粹潜能作为生命感知的触发机制,以语言和艺术的可交流性作为去主体化的具象呈现方式。“去身份化”是审美共同体的具有解放潜能的主体感性表达,其既没有返回到启蒙现代性时期被高扬的主体性,也未完全地落入后批判理论对于主体的全面批判和解构。基于审美共同体对于差异性和去主体化的内部构成,其外部存在形态呈现为从有边界的、实体的、稳定的向去边界的、非实体的、流动的等方面的转变。认同的危机与归属的困境是审美共同体存在形态问题的核心所指,埃斯波西托以免疫机制的否定性特征预设了一种非实体化感觉共同体的出现,作为边界机制的免疫范式彰显出对感性生命的纳入与排除逻辑,阿甘本以难民的现实问题激活了对生命政治边界的思考。媒介、信息和技术共同地参与着审美共同体的建构,传统基于血缘、宗族和地缘等自然关系纽带的共同体范型被松动,基于流动性的情感、感觉和意义的虚拟化审美共同体正在生成之中。审美共同体以情感和感性系统为内核建立起新的认同价值体系并延伸出诸多不同的表达范式,其自身也蕴藏着向审美乌托邦、异托邦、世界主义等诸多形态转变与对话的可能性。当代批判理论家经由共同体审美和感性维度的阐发,营构出一种基于容纳差异、去主体化的、无边界的、非实体的、流动生成的审美共同体范式,这一范式不仅构成了对于后现代以降总体性危机的重新反思和回应,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对当代美学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在回应后现代之后的总体性问题时,当代批判理论彰显出极强的现实介入品性和批判色彩,然而这一介入性常常体现为理论与思辨层面的介入性。在面向现实语境中的具体问题时,审美共同体思想呈现出其限度,一方面是在理论介入现实时存在转换的矛盾性和难以现实化,另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不可转换性。
谢静[2](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系统解读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将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理论特色和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以政治美学为核心线索将其一生的致思理路与政治运动实践贯穿起来,开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的革命潜能和政治批判功能。选定此主题的原因在于感性、理性、美与政治作为关键范畴充斥于马尔库塞着作文本之中,本文致力于将这些看似孤立且矛盾的范畴放置于马尔库塞的学术经历中加以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演变。马尔库塞回到“美”与“知觉”同源的古希腊哲学中,探索美与感性欲望的关系。在“美”的原初语境中,它指的是柏拉图所认定的那种低级的、发源于肉体的感性欲望。而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指出美不只代表着少年的肉体之美,更意味着超越一切形体之美的美的原则,而美的原则是爱欲之神的化身,是生命的源泉。马尔库塞在此意义上,发现了感性欲望与爱欲的关系,重新挖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与肉体欲望的关系,使爱欲超越性欲成为一种更大的生物本能,将体验快感的感官范围从生殖器官扩张到人的整个身体,实现身体的爱欲化。马尔库塞认为积淀在个体血肉之躯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爱欲的存在场域,爱欲是情欲的人化,是对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的理性塑造与陶冶过程,它以生物根源为基础,但其中具有理性的渗透,从而超越了动物的性质。他利用弗洛伊德关于的心理分析,挖掘审美中情欲因素与复杂性,在对“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的理解中,确定了美感是爱欲这个人性总体结构中的心理本体,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新感性这个情感心理本体。马尔库塞从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力比多)与自我、生欲与死欲的对抗中发现了爱欲作为人类集体的生命本能所蕴含的强大政治效力。因原本自由的主体意识与精神过程在权威国家的公共生存中被同化了,个人精神的失调、爱欲的压抑更直接地反映了社会总体的失调,于是心理学问题变成了政治学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美体现了反抗现实原则的快乐原则,是人类爱欲本能的最高精神产物,美学与艺术是审美形式的外化结果,是爱欲、快乐本能解放动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反叛统治秩序的革命潜能。可见,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改变了传统意义上非功利的美学,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在人的审美本质基础上将人类爱欲的解放界定为广义的政治学。他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有明确的批判指向——理性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理性。受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主体性原则与现代科技体系合谋将人性之中的感性丰富性从生存理性中排挤出去,人类以技术理性取代包含感性之维的生存理性,使理性中的自由、否定之义消失,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统治将历时的感性生命本身整合进压抑性的文明进程与消费性的社会生产领域。这种感性生存境况造成了爱欲与新感性作为情感本体的审美之维的缺失,是人类单向度的精神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审美人性的复归为批判理论的切入点与理论旨归,融合多种对抗技术理性与理性主义文化的思想资源,最终形成了以爱欲满足为中心的新感性政治革命路线。以人的自然生物本能为物质基础,将深藏于“类本质”之中导源于快乐原则的反叛激情挖掘出来,在理性的否定性推动力下,使人的整个身体重新回归到代表游戏与闲暇的审美冲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对感性与理性的沟通作用与为感性秩序立法的革命潜能,重建象征着完整人性的新感性。在不满于固定规训的审美形式的更迭性运动中寻求重建通往幸福与自由的新秩序的可能。这也是马尔库塞整个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致思理路。不能否认马尔库塞以艺术与美学为解放之途的批判方式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相比,缺少对资本逻辑的分析与批判,这使他的政治美学批判最多达到意识形态批判的水平,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所扭结而成的社会结构领域,削弱了其理论的现实性,造成了其理论中历史性与先验性之间的矛盾。但是,他承认与积极利用审美感性的多样性、偶然性、多变性,以此拯救感性力量的否定性和批判功能,这种对本真生命的尊重态度,是值得现代人反思与借鉴的。因此,对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情势变更的理论选择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满足物质匮乏的经济革命不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的主旋律,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民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生而为人所一直追求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研究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能够让我们在物质财富迅猛增长的今天,去冷静地分析资本的逻辑与审美的价值之间的博弈,尝试解答如何在市场洪流中不迷失自我和初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个体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刘静[3](2020)在《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是英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和文化理论家,他的文化政治批评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和文化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国内外的伊格尔顿研究因此主要集中在其文化政治批评方面。然而进入21世纪,伊格尔顿的文化理论经历了大幅度的转向,特别是转向了神学和形而上学。曾经的马克思主义斗士缘何大谈特谈上帝和撒旦?这令其学术声誉一度遭遇质疑。21世纪伊格尔顿并不仅仅展现了神学和形而上学转向,他同时还表现出文学转向和身体转向等倾向。伊格尔顿的各种理论转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20世纪60年代伊格尔顿以天主教左派业余神学家的身份登上学术舞台,参与创办并主编了天主教左派阵地刊物《斜向》,探索教会和牧师制在阐释和解决现实问题上的疆界。天主教左派政治辩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了高潮,紧接着就随着左派政治的失败而陷入低潮。21世纪伊始,面对资本主义全球叙事和恐怖主义的兴起,伊格尔顿大胆探索“理论之后”的理论,呼吁回到理论本身,以更好地应对愈加严峻的激进政治斗争形势。他一方面抨击文化理论政治感的缺失,一方面积极地提出了神学、哲学、文学、身体唯物主义等方面的补救措施。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20世纪70年代文化政治话题的延续和扩展,同时也体现了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理论家在不同时期对文化政治危机的普遍反应形式。“理论之后”伊格尔顿的文化理论始终把握着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和变化的脉搏,针对资本主义“改头换面”这个事实,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准则,跨学科地进行反思和追问,试图重组理性、感觉和经验,恢复主体的物质实在性来对抗主体的过度物化和美学化。伊格尔顿的转向或回归的内涵是对人类解放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从这一角度出发,伊格尔顿的文化理论总体上基于激进政治理想,以文化作为政治目标的实现方式,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的伊格尔顿研究对其文化理论政治动因的阐释并不十分充分,对伊格尔顿如何继承和发扬天主教左派政治的挖掘也不够充足。这些局限使对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评述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利于把握其精神实质。为了深入探索伊格尔顿文化理论中文化和政治的关系,解读伊格尔顿文化理论中神学、哲学、文学和文化对社会主义政治革命的促进作用,本文围绕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描述其发展轨迹,主要以伊格尔顿对文化的批判、神学和文学基本概念的重新阐释、文学哲学的思考、文学批评的加强、身体唯物主义的提出等理论建构为主体,追溯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来源和发展,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吸收和借鉴,分析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语境下,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当代发展的贡献,评价其意义和局限性。“理论之后”伊格尔顿从对后现代文化理论的批判与补救、文化的自大到神学、哲学等替代性话语的介入,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正确性的辩护以及对文化理论走向的探索。通过对神学话语的借用,伊格尔顿延续并拓展了对20世纪60年代天主教左派时期的神学思考,“重新”发掘并利用上帝与耶稣、恐怖与邪恶、悲剧与爱等激进神学概念,塑造神学对于激进政治的现代价值,通过神学与马克思主义“共同的”解放理想,传播革命的预言,加强团结和共识。在面对文学批评危机时,伊格尔顿则从文学哲学的视角对文学本质进行追问,坚守文学批评的修辞传统,号召兼顾“内容的政治”与“形式的政治”,并突出“形式的政治”以强化文化左派的政治敏感性。伊格尔顿高度重视当代文学批评家的责任,文学批评家的身份、责任意识使其始终以理论的普及化作为使命,对危机的阐释和应对构成了其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伊格尔顿反复论述文化的危机,以“作为社会无意识文化”为切入点,追溯了唯物主义传统并提出身体唯物主义,指出“理论之后”彰显身体唯物主义对建立社会主义文化离散空间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身体作为一种语言对政治批评的有效性。论文对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进行了反思,从辩证性、策略性、话语性等方面对伊格尔顿文化理论进行结构性剖析,描绘了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表征,通过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对文化、神学、文学等方面的探索和话语运用,指出伊格尔顿作为激进左派文化理论家,其政治批评体现了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汤向晖[4](2020)在《土耳其政党政治研究(1991-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耳其作为中东地区民主化程度最高的伊斯兰国家,其政党政治发展经历了从一党制到多党制再到正义与发展党一党独大的演变路径,体现出土耳其政党政治的发展与民主政治完善过程的高度结合。其中,在20世纪90年代政党政治的发展过程中联合政府更迭频繁、政党制度日益分裂、意识形态两极分化,种种政治乱象一定程度上为正义与发展党上台并长期执政奠定历史基础。本文研究的20世纪90年代的政党政治,既是对祖国党近十年单独执政的反思,又为正义与发展党连续执政提供历史根据。本文通过对1991-2002年间土耳其政府更迭频繁原因探析,明确该阶段政党政治的主要特征,以此说明该阶段在土耳其民主化进程的特殊地位及其对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影响。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篇章结构等内容,重点对国内外学界关于政党学理论、土耳其政党政治研究和政治民主化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同时为了较为科学详细的研究土耳其政党政治的问题,将国外内主流政党学理论进行说明并在研究中具体应用。第二部分是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土耳其共和国政党政治的演变。土耳其共和国自1923年建国至本文讨论的20世纪90年代,其政党政治经历从一党制时期、多党制产生时期、多党制发展时期以及政党政治稳定的四个时期。对土耳其政党政治各阶段发展特点与影响土耳其民主化进程的内外部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第二章全面梳理20世纪90年代联合政府时期主要政党发展谱系。对20世纪90年代活跃在土耳其政坛并组成联合政府的政党进行介绍,其中包括共和人民党、正确道路党、繁荣党、民族行动党、民族左翼党、社会民主平民党等,并结合政党学中政党类型的分类对其起源、发展、意识形态、执政实践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土耳其20世纪90年代联合政府时期政权更迭的过程。利用土耳其的选举制度与选举理论对20世纪90年代联合政府时期的议会与总统选举进行分析,进而梳理政党联合组阁与政权更迭过程以及历届联合政府的执政实践,并从土耳其选举制度、政党的发展、政党执政能力的政党政治角度与传统的社会经济宗教等因素出发深入探究历届联合政府政权更迭的原因。第四章主要论述土耳其20世纪90年代政党政治特征与其对土耳其的历史影响。主要从政党制度特征、联合政府特征、政治民主化、政党形象四方面入手分析土耳其20世纪90年代政党政治特征,并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联合政府的弱势地位对土耳其民主化进程以及正义与发展党连续执政的影响。第三部分是结语。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土耳其政党政治的研究,分析该阶段政党政治的主要特征,说明该阶段作为土耳其政党政治发展与完善承前启后的过渡阶段,其为正义与发展党通过选举上台执政奠定历史基础,并为正义与发展党长期执政提供政治经验与实际参考。土耳其政治发展路径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典型政党体制与民主制度的关系将给其他发展中国家以重要借鉴。
周琳[5](2020)在《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普列汉诺夫(1856—1918),全名为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是19世纪末俄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工人运动领袖。从1876年开始,他公开反对沙皇封建制度,寻求俄国社会出路,加入民粹派,走上革命道路。1880年流亡欧洲后,他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潜心研究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深入考察欧洲工人运动,逐步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翻译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发表了众多理论文章,成为俄国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批判民粹主义错误思想的第一人。他在西欧积极参与第二国际组织会议,与欧洲各国工人党领袖频繁交往,学习借鉴欧洲无产阶级建党经验,创办《火星报》和曙光杂志,发表文章鼓励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培养各地的通讯员以加强与工人群众的联系,统一各地革命小组的思想认识和革命行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推动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逐步形成。普列汉诺夫的一生不仅经历复杂,而且思想多变,对其评价很难进行盖棺定论。他的理论成果丰富,研究思想涉猎范围广泛,学界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他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是其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促进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但又存在复杂性、矛盾性。这也是学界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期深化对此领域的研究。本文以普列汉诺夫40余年政治生涯期间撰写的文章着作为依据,结合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形成发展过程,系统研究他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发掘其时代价值。研究采取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逻辑比较法等多种方法,围绕文献梳理——内容建构——实践论证——理性评价——现实启示展开。全文共分为五章,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章主要研究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包括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观条件和形成阶段。19世纪70、80年代,无产阶级运动在欧洲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纷纷建立。这一时期,俄国工人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开展革命斗争,努力探寻革命道路,需要先进的思想指导工人运动,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指导革命。普列汉诺夫在从事民粹派革命活动中受到沙皇统治当局的迫害流亡西欧,开始系统研究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学习西方工人运动和建设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经验,初步形成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1903年,他积极筹备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俄国第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党纲和党章,统一党的思想认识,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在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方面做出贡献,其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基本确立。但会议上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围绕党章、党纲的具体内容分歧越来越大,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又开始产生变化,经历了孟什维克立场、反对取消主义和马赫主义的合作立场和社会沙文主义立场三大阶段,晚年走向了令人惋惜的机会主义路线。第二章主要研究1903年前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内容,包括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四大方面。首先,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普列汉诺夫高度重视对无产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阐明马克思主义是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强调要实现“革命的代数学”,鼓励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他主张对工人阶级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鼓动,注重提高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他认为无产阶级在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定阶级立场,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抵制宗教思想的冲击,学会“用精神武器去阻止信教的同志”,争取其中的进步青年加入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其次,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普列汉诺夫主张要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明确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独立性;明确党的组成成分,确保“无产者的阶级是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是俄国革命的领导者和主力军地位;他坚定党的政治斗争,无产阶级必须争取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突出获取政治自由是俄国工人阶级追求的第一个政治目标,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政治建设最基本的要求;他主张落实党的斗争任务,将党的当前任务与最终目标相结合。在19世纪8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的最紧迫任务就是尽快成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明确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第三,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普列汉诺夫强调党的纲领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体现党的革命目标,无产阶级一定要密切落实;明确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性质,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性,加强组织纪律的严密性,促进党组织的团结,实现无产阶级的利益。他论证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他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突出实现政治自由、党内民主和权利平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主张落实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策略,最终“一切策略有利于实现革命的伟大胜利”。因此在革命活动中,无产阶级政党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革命策略。最后,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普列汉诺夫坚持从事实出发分析革命形势的思想作风,阐明工人阶级的现状、发展趋势和进步作用;坚持理论研究指导革命实践的作风,客观分析恩格斯晚年对暴力革命和议会斗争态度的正确认识;他坚持党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工作作风,强调了在革命中要团结一切具有革命愿望的进步力量,不要受统治者的蛊惑排斥外来民族或国家进行的革命斗争,正确看待犹太人、亚美尼亚人等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行为;他坚持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学派的战斗作风,指明民粹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及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危害,旗帜鲜明地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第三章主要研究1903年以后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转变,主要从组织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及无产阶级革命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党的二大后他对会上通过的党章、党纲产生动摇,将妥协退让看成一种在组织策略方面的灵活方式,在组织原则方面对政治自由与民主集中制理解出现偏差,在组织机构成员调整方面存在个人私心,偏袒孟什维克中的革命老战友。他希望通过各派之间的妥协能够换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形式上的统一,避免两派的争论导致组织上的分裂。其次,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他承认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但认为必须要具备一定条件,20世纪初的俄国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应配合资产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在工人阶级思想政治觉悟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才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对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之间的关系理解出现偏颇,弱化政治斗争的重要性,对俄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态度缺乏正确认知。这一系列态度的转变导致其放弃无产阶级的政治权益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领导地位。再次,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他认为提高无产阶级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至关重要,主张采取政治协商、议会斗争等和平方式,一方面可以争取无产阶级应有的政治权益,另一方面有利于进行党的思想建设。因此,他劝告无产阶级不要急于发动武装革命,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更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方面,他将暴力革命只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方式之一,认为20世纪初的俄国不具备发动暴力革命的主客观条件,提高无产阶级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不主张无产阶级进行武装起义。他认为目前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资产阶级自然为革命的主导,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协助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分开走,一起打”的革命策略,将革命领导权拱手让给资产阶级。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后期之所以发生转变,与俄国国内革命形势的错综复杂密切相关,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的派系斗争紧紧相连,与欧洲革命局势和西欧各国工人党领导思想的渗透不无关系,更与其自身思想僵化、性格孤傲、脱离实际影响重大。他的思想转变加剧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之间的斗争,导致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内部思想动荡、组织涣散,助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气焰。第四章重点对普列汉诺夫与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争论进行了比较研究。1895年,在苏黎世的首次会晤开启二人全方位合作,在思想领域宣传马克思主义抨击非马克思主义,在政治领域支持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在组织领域以《火星报》为平台培养党的领导后备力量,共同草拟纲领和党章。1903年党的二大之后,两人围绕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无产阶级革命等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首先,二人围绕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目标发生争论。列宁主张抓住革命时机,联合一切力量进行武装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普列汉诺夫主张先提高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觉悟,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并不成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不具备。普列汉诺夫在1903年之后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态度比较消极,教条地认为发动革命就是冒进、不符合俄国革命发展规律,实则丧失革命的主导权。其次,二人围绕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发生争论。列宁在入党条件方面要求严苛,认为党员必须在组织上和思想上入党,坚持民主集中制;而普列汉诺夫认为入党条件可以放宽要求,忽略党组织的严密性和纯洁性,主张党组织实行民主就要拒绝集中,忽视党组织的实际运行需求,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原则缺乏正确认识。第三,二人围绕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策略发生争论。面对1905年革命,列宁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主张实行工农联盟;而普列汉诺夫认为这场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由资产阶级进行领导,农民阶级思想落后,不提倡建立工农联盟;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认为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侵略战争,无产阶级应抓住机遇,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普列汉诺夫认为在一战中俄国属于防御方,无产阶级应协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扞卫俄国国家利益,然后集中精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面对1917年社会主义革命,列宁看到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快速成长,认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迫在眉睫;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较低,主张与资产阶级建立联合政府,召开立宪会议。二人之所以发生争执,与二人在20世纪初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水平及结合俄国实际的程度不同,对俄国革命形势和党内形势把握存在差距,与二人的革命经历和性格不同都有重大关系。二人的争论造成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的斗争愈加激烈,导致无产阶级政党重新洗牌,影响两人的政治生涯走向不同的道路。第五章对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进行了总体评价。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内容丰富,思想发展过程较为复杂,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一方面,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从思想内容上来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对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实地研究;从思想的实践意义来看他的这一思想深入分析俄国历史和西欧革命史,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历史研究有机契合起来,与民粹主义、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经济派、马赫主义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争论,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促进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从思想的国际影响力来分析,普列汉诺夫一直在西欧从事理论研究和革命活动,其思想有力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在第二国际组织中率先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对东欧和欧美等国的无产阶级思想启蒙具有一定作用,对中国早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他的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在思想内容上不够系统完善,思想表达不够清晰易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不够,其思想在后期发生转变给俄国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普列汉诺夫从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为一名机会主义者,背后的经验教训值得深思。我们在进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过程中,在思想建设方面要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在组织建设方面要正确处理党群关系,在作风建设方面要加强个人修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落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长远发展。
刘倩[6](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文中指出上世纪70年代末,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两场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一场是思想领域的解放,即从当时封闭、僵化的思想桎梏中脱离出来,重新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另一场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即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笔者以为,由邓小平领导的这两场改革和运动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意义与影响。首先,在“人事实上应当如何生活”的马基雅维利式的忧患意识的感召下,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重大历史转折,拉开了中国现代性发育的大幕,从此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次,思想解放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环境,为我国经济改革与现代化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更重要在于,其与这场经济改革之间形成了一股特殊的张力,指出了人的文化、人的思想与人的价值的建设问题的迫切性。这一点,与中国着名思想家唐君毅于上世纪70年代所发出的,通过对人文思想的重建反哺政治经济的呼唤一脉相承。因此,在这一历史转折所引发的中国现代性发育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研究与探析,在以下双重维度上彰显了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一是从反思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至今所显示的特点和历史质料的存在,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中所具有的不间断的历史进步性这两个方面,对马尔库塞的精神财富进行重新考察与评估;二是不仅仅依赖于文化哲学批判的单一视角,而是站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批判逻辑的高度对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评价,借鉴其所反映的“人文精神之沦丧”的国际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的现代性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资源与研究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文主义之政治经济”。围绕“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马克思思想遗产的轴心原则,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探析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主要通过以下六个部分进行阐述。导论部分揭示了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预设。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尔库塞的理论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比如将其归结为一种由卢卡奇等人开辟的文化批判,一种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支配原则的压抑性批判,以及一种反思技术文明的生产性破坏的技术理性批判等等。本文认为,虽然这些批判有其各自的阐释特点,但并没有全面地、深刻地把握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要义,也即没有揭示其与马克思理论的内在本质之间的关联,这一关联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本文认为,一方面,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以下三个方面延续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首先,它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相统一的哲学道统;其次,它一脉相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市民社会——国家”的批判逻辑;再次,作为一种针对社会各界面的总体性批判,它深刻反映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具有的社会复杂系统的批判功能。另一方面,在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中轴坐标的前提下,对社会历史重大思潮的高度敏感又使得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鲜明特征,包括哲学追问的主题和话语的不同,批判逻辑的路径不同,对异化问题的理解不同,对阶级分析的读解不同,以及所借助的批判工具不同。导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本质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主题的当下延续和问题域的不同转换。第一章梳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动因。他一生经历了20世纪许多重大社会事件,其理论思想的生发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俄国和德国革命的时代背景,促使马尔库塞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发生兴趣,试图为无产阶级革命在革命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之际却没能取得真正胜利的问题寻找理论上的解释。这一时期,马尔库塞的三篇重要论文《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具体哲学》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显示了他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底板,融合当代各种理论思潮,阐释人类生存境遇的最初尝试。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特殊历史现实使马尔库塞对法西斯主义的起源做了深入剖析。他认为极权主义是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产物,为抵御资本主义内在危机以及对该危机的各种反抗与革命提供了保障。通过对极权主义的批判,他呼唤着一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社会批判理论,它以唯物史观和辩证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宗旨,强调对现存秩序的彻底的批判、否定与超越。最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进入到“后工业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与审美方式等方面的剧烈变化带来了资本与精神对立的新形式,从暴力冲突转向了对心理能量的压抑,引导马尔库塞转向了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理论的融合探寻这一阶段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新特征。第二章阐释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第一个层次,即对经济界面的本质抽象。针对后工业社会全新的历史世俗基础,马尔库塞以经济现实为切入点,对纷繁杂芜的经济现象的新趋势和新发展进行了深刻剖析,并由此抽象出三个本质特征:1、消费社会。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社会的剧变之一,乃是马克思时代的生产与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转变成了消费对生产的牵引和驱动。消费成为一种主导的社会存在方式,其心理学逻辑预设从“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变成了力比多释放的函数,消费异化的秘密则在于“虚假需要”对真实需要的替代。2、高度垄断的资本及其技术化趋势。消费之所以成为经济本体的重要范畴,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来自于高度垄断以及高度技术化资本构成的本质。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高度发达阶段。作为这一转折的结果,垄断资本的运行方式相应发生改变,一方面是从帝国主义时期的海外殖民地转变为跨国公司,另一方面诞生了高端技术资本,即形成了以资本逻辑为驱动的技术逻辑,它通过建立起一套高度理性与权宜的生活系统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支配与操纵。3、剩余价值的新模式。马尔库塞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垄断及其高度技术化的资本逻辑的运行下,马克思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已经转变为“剩余意识”。它体现了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型所导致的资本扩大化的剥削问题,表明剥削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是遍及其他一切领域的空间,深刻显示出人类解放所面临的新障碍与新困难。第三章探讨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第二个层次:政治形式的新变化。马尔库塞对后工业社会经济界面新趋势的分析不单单反映了其经济领域的本质特征,更同时显示了政治领域的新变化,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从经济利益向政治利益的嬗变。第一个政治新形式是利益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资本逻辑的政治权力借助消费意识形态进行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潜意识操控,通过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与政治理性的共谋构建起一种新“极权主义”。面对这一新的“意义之网”,剩余意识的生产与再生产运动表现出二律背反的矛盾本质:一方面,它为发达工业文明维系其自身的剥削与控制的机制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这种动力同时又对一种新“革命主体”的萌芽起到了催化作用。第二个政治新形式是革命概念的新内涵。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对立面一体化的背景下,马克思的革命概念的涵义从贫困和匮乏的暴力革命转变为由丰裕社会和过剩体制所导致的危机,由此终结了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的禁忌,革命变成如何在重构技术的前提下建立一个与现存完全不同质的非压抑性社会。第三个政治新形式是新“革命主体”。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物化趋势日渐加剧,传统的革命主体正在淡去,因而只有对现存秩序的彻底“大拒绝”,才能够为新的“革命主体”的孕育提供生长空间。马尔库塞认为,新“革命主体”就是那些在资本主义一体化趋势中艰难地生存着的边缘团体与少数派,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意味着一种人类自治的新形式的可能。第四章揭示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最后一个层次:物质丰裕与精神匮乏,展现了从经济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哲学批判的内在逻辑联系。其哲学追问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富裕社会的内在本质是一个矛盾冲突高度累积的社会,物质充裕带来的享乐与满足同时隐含着形形色色的痛苦与匮乏。这是因为人被裹挟进彻底由物欲宰制的单维界面,而精神向度的需要被压抑和剥夺了。对这一重大现实遭遇所带来的人类命运的深层忧虑与关怀,成为贯穿马尔库塞毕生研究的宏大主题。第二,“爱欲与文明”。对晚期资本主义“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的本质的揭示,提出了人类如何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现实的革命问题不再体现为暴力的革命冲突与阶级斗争,而是显现为种种心理层面与文化维度的矛盾与冲突。所以,自由和解放首先意味着需要释放和升华由晚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压抑的心理能量,也即呼唤爱欲与文明在新时代的辩证统一。由此才能够塑造一种“新类型的人”,追求一种“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更加理想的社会形态。第三,审美救赎。马尔库塞晚年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学境界,特别强调对美学意义上的哲学升华及其价值的完整追求。但他的美学具有比单纯的审美艺术更深层的内涵,即将整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哲学升华的一种质料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人性的光辉,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最高意境的显现。第五章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评价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作用与意义,另一个是试图分析其所存在的不足与缺憾。本文认为,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向20世纪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过渡的标志性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为这一过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第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有着强烈的“追求行动哲学”的特征,始终以追求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全面复归为旨向,密切关注当代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发展,具有强烈的精神意向性。第三,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视域,为中国的现代性发育与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与思考的理论资源与理论启示。同时,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本与精神的关系的分析缺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系统性与深刻性,二是仅仅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危机与冲突的特征,但未能深入把握资本在当代对人的精神“再次异化”的实质。所以,对他的精神遗产需要批判性地继承。总之,通过探析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本研究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重大问题:一是丰富了现有的马尔库塞学术研究成果,为填补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考察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空白做出有限的尝试。同时,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轴心重释马尔库塞的理论思想,开创了马尔库塞理论研究的新路径与新内容,扩展了国内学术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域。二是通过将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置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中查审,补充与完善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史研究的学术链条,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素材。三是对一直以来伴随中国现代性进程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问题,即如何平衡物质利益的解放与感性精神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积极探索,从而为中国下一步的现代性发育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与理论问题。
平丰娜[7](2020)在《英国新左派及其对早期新社会运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秘密报告”的出台,引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剧烈变动。英国共产党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支力量,经历了建党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时刻,一大批知识分子脱离英国共产党,而英国新左派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英法入侵苏伊士运河暴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斯大林模式也开始遭受质疑。同时,英国国内传统左派的衰落,“愤怒的年轻人”文学思潮的推动,新左派理论平台的形成都进一步推动了新左派的发展。正如德沃金所指出的,新左派的一个主要成就在于他们针对英国工人阶级生活的富裕、消费资本主义以及大众媒体在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等现象,开创了以日常生活和经验为对象的文化研究。因此,新左派选择将文化分析与文化政治作为核心政治问题。英国新左派试图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进而探寻社会主义的可能道路。此外,新左派没有森严的等级结构,因而不同于传统的官僚化政党。人们可以自由地参加和退出新左派的讨论。他们既信奉马克思主义,又与西欧共产党保持着距离。因此,新左派致力于开辟斯大林模式和议会民主制之外的政治空间,寻找北约和华约组织之外的“第三条道路”。新左派推动了政党政治之外的公共空间的形成,脱离了斯大林模式的传统取向,掀起了一股将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新思想潮流,并将个人而不是体制置于政治论域之中。这些想法最终影响了政治和社会运动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核裁军运动、68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
王思楠[8](2020)在《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政治伦理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关于政治伦理问题的探讨,尽管在一些历史时期因某些原因,导致政治伦理遭遇过“寒冬”,但随着进入二十世纪人类经受了极权主义、民族主义等极端政治思潮的威胁,政治伦理问题不断凸显,因而重新引发了人们对政治伦理问题的思考和探讨。20世纪以来,关于政治伦理问题的探讨呈现出从宏观层面逐渐向微观层面转变的态势,思想家们越来越关注于政治背后的文化因素,关注日常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关系,主张多元化、差异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阿格妮丝·赫勒因经历过两次极权主义政权的迫害而极为关注政治伦理问题,从微观层面的政治伦理向度,探讨人的生存状态,人类社会的存在状态,以及思考人类的未来走向,从而形成了一种极具现实意义的人道主义的政治伦理思想。从总体上来看,赫勒政治伦理思想就是反思现代性历史背景下人类政治生活的状态,探寻政治生活回归伦理本质的路径。赫勒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运用宏观与微观、实然与应然、内在与外在、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一方面探讨了政治中的自由、正义、平等等价值中所蕴含的道德内容和政治生活中的伦理特征,另一方面探究了政治生活中的道德准则。赫勒以后现代视角反思现存世界,揭示出现存世界陷入危机和困境之中,现代政治生活失去了伦理本质,因此赫勒站在否定和超越现存世界的激进的人道主义立场上,探寻一种能够实现人人都有平等的自由和平等的生活机会的最佳的可能的社会-政治世界,进而促进新的生活方式的生成,满足人们追求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为此,赫勒从探究人的存在问题出发找寻人类社会政治生活能够走向人道化和民主化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为民主政治建构了以好公民为基础的政治伦理规范,强化了政治生活的伦理本质和道德内容,并从社会生活的政治伦理和日常生活的个性伦理相结合的视角探寻了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揭示了最佳的可能的社会-政治世界与多元化的良善生活之间互为前提的关系。赫勒的这一政治伦理构想使得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理论在现代性的背景下能够具体地体现出来,彰显出较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可参照性。
张娟[9](2020)在《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新旧交替、中西冲突使保种、保教、保国成了时代的主题。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上演了一幕幕轰轰烈烈的思想重构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活剧,其核心命题就是救亡图存。康有为作为戊戌维新的核心人物和领导者,是近代政治变革的先驱,他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社会变革之路,他的政治变革主张既内涵深厚的政治意蕴,又富有精湛的伦理思辨。他的政治伦理思想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对个体的重视以及对民权、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的普遍追求,也昭示了近代中西方伦理思想由交锋到融合的可能。康有为的政治理念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充斥着明显的分歧和断裂。戊戌政变前,他高呼“民权”、“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政治价值观来反对封建专制、等级伦理以及禁欲主义,提倡君主立宪政治制度,希冀对腐而不亡的封建君主专制以及等级伦理进行全面的变革。康有为的政治伦理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形成的资产阶级道德,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以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在革命高潮尚未掀起之前,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康有为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向西方学习救国真理的“先进中国人”。辛亥革命后,君主专制政治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资产阶级革命迅猛发展,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却仍停留于原位,固执地把“忠君”与“救国”、“封建皇帝”与“变法”联系起来,皇帝成为变法成功与救亡图存的必要条件,由此他提出“保皇”、“立教”的政治主张,甚至不惜参与违背历史发展的复辟帝制运动,曾经的维新派领导人物退变为最大的保皇派与反动的封建遗老。很显然,康有为后期政治伦理思想的价值诉求已经不再是争取民权与平等,而是侧重于对君主的效忠和对君权的坚守,这无疑是对传统等级伦理的复辟。与顺应了时代潮流与国情发展的革命思潮相比,康有为后期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倒退性与反动性。康有为为何没有继续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投入革命,他所谓的保皇、立宪、渐进、改良又是出于怎样的考量,看似矛盾的政治伦理思想背后是否隐藏着连接与贯穿的线索?他于历史交替之际所进行的政治变革与道德转型对于当今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有何警醒与借鉴,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天来深入探讨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原因所在。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生而平等的政治伦理基础、君主立宪的制度伦理设计、渐进改良的政治伦理实践以及太平大同的政治理想。贯穿于康有看似矛盾与断裂的政治伦理思想中的线索即“为民”与“为人”的仁道关怀。深受西方社会契约论以及天赋人权论的影响,康有为将国视为民之公产,认为君与民应是对等的关系,均为天下之主。又因人皆由元而生,人在本质上是平等且独立的,由此得出人人皆有自主之权。在生而平等的人类公理指引下,康有为指出非人道的专制政治终将被凸显人地位与价值的民主政治所取代,立宪政治体现了归之于众的政治正义,君主立宪制度则是近代中国在现实国情下能够发扬君主优势以克制激进民主乱相的最佳策略。康有为的政治伦理实践也遵循以“仁”为核心的价值指向,他执着于君主制与改良、反对激进革命的原因就在于最大程度地避免流血与伤民,“保民”、“安民”、“治安为尚”是其主张渐进路径的重要考量。为实现富国以养民,他提出发展物质为近代中国救国之急方。同时,重视“智”在世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近代教育体制改革,主张平民教育与普及教育,通过凸显“智”的先行性来修正儒家传统文化中“仁为本,智为辅”的仁本主义哲学体系;游离于政治实践之外,康有为构建了一幅远高于现实的大同理想社会的蓝图。大同以人人生而平等为构建准则,以仁道进化为前进动力,以“去苦求乐”为终极追求,在政治、经济、社会绝对公享、公有的制度化构建基础上,大同最终实现了德福一致的至乐境界。康有为的现实政治实践意在为国人“救苦”,而社会理想则意在为全人类“救苦”,为全人类谋求幸福是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最终目的,现实与理想这两条看似平行的思想线最终统一于“救苦”与“求乐”的人道关怀之中。受时代与阶级属性的限制,康有为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无法避免的历史局限与理论缺陷:他努力吸收西方的新文化和新观念,却又固执地将其镶嵌在传统文化的框架之中,带有“旧瓶装新酒”的色彩,反映了其革新思想的不彻底性;他宣扬民主与民权,却又顽固地坚守君主立宪;他设计了大同理想社会,却又用三世进化理论将其置于空想。总之,康有为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进步与保守的两面性,由于这些局限,导致他后期政治伦理思想明显的倒退与反动。他的政治伦理思想反映了近代思想变革的历史悲剧,但也是一种历史的探索,通过分析他的政治伦理思想,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深厚的学识涵养与强烈的爱国爱民情怀结合下所产生深邃洞见、他审视世事的理性精神、贯穿于其思想体系中的仁道情结与人道关怀、对人欲的认肯以及以“人”为政治价值核心的确立。这些积极的因素,值得后人借鉴。
杨玉龙[10](2019)在《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研究:起源、嬗变和现实》文中研究说明民族是现代人类社会最为稳定的人群共同体之一,民族政治对于当代世界有着重要影响,民族问题关涉相关国家政治稳定与族际和谐,与地区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密切的内在关联。中东地区自古至今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民族共同体,其中较为特殊的是非国家主体民族的库尔德人,库尔德民族对于寻求其民族权利平等化与库尔德自治等政治诉求构成了中东库尔德问题的重要内涵。自奥斯曼帝国晚期以降,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的雏形诞生于帝国中心城市和库尔德斯坦部落社会,自此出现的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发展进程对现当代中东国际政治和相关国家政治稳定等产生了多层面影响。因此,对于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运动历史与现实进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其考察和研究立足于历史问题,并且要关照当代库尔德政党的政治演进。本文以中东库尔德民族政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代中东库尔德民族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作为研究起点,分述中东四国库尔德民族运动发展与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内部发展动力和对外关系,分析中东国家库尔德政党间的内在政治关联和相互影响。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在以历史学为基础研究方法的同时,审慎地借鉴政治学、民族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为本文的论述和阐述创造更加客观和中立的立论基础和研究视角。本文由八部分组成,绪论和结论主要论述研究缘起和研究观点。正文由六章组成,主要论述了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运动的三个主要问题:早期库尔德民族主义与库尔德民族运动产生、现代库尔德政党创立与政治演变、当代库尔德政党的政治转型及其政治理念。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奥斯曼帝国晚期及其解体前后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在帝国内部的孕育与产生。本章认为,奥斯曼帝国中心城市的库尔德民族主义知识分子、部落贵族家庭和库尔德政治活动家是第一代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想与运动的创始者和传播者,为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奠定了历史基础。第二章分阶段论述了土耳其建国初期的库尔德民族运动,以及库尔德民族运动在共和国政治中的复兴进程,重点论述了土耳其库工党的建立、意识形态及其游击战争,以及土耳其政府应对库工党问题采取的多重策略。本章认为,土耳其建国后凯末尔政府制定的“一族一国”国家建构模式及其实行的土耳其化政策是引起库尔德民族运动抗争和复兴进程的根本原因,土耳其库工党的建立及其激进政策和行为手段是对土耳其政府民族同化政策的激烈反抗。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土耳其库工党政治转型以及库尔德和平进程产生、发展及其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章认为,厄贾兰被捕宣告了库工党游击战争和军事政策的失败,库工党进入政治转型期,并形成了扁平化和伞状化的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组织,实现了库工党政治体系、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整体转型。同时,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执政后在政治和法律层面承认了部分库尔德民族权利,2009年后打开了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大门。但是,库尔德和平倡议并未形成实质性政治共识,双方的关键性政治分歧以及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的地区形势变化导致库尔德和平进程暂时搁浅。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现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的起源,以及伊拉克库尔德政党运动演变进程的早期阶段。本章认为,20世纪40年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进入政党化时期,巴尔扎尼家族的部落主义权威与现代库尔德知识分子群体的政治结合生成了伊拉克库民党。50至80年代期间,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主要存在两个主要矛盾,其一是库尔德政党与伊拉克政府之间民族和解进程的失败及其军事冲突;其二是伊拉克库民党和库爱联党之间的民族政治分裂与相互内耗,这些因素导致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陷入低潮期。第五章主要论述了1991年以来伊拉克库区自治与政治体系建构,以及当代伊拉克库区政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章认为,1991年海湾战争为伊拉克库区自治创造了历史性条件,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的新伊拉克联邦制建构为伊拉克库区政治体系合法化和一体化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全面支持,由此,伊拉克库区历史性地产生了高度自治的政治体系。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叙利亚和伊朗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和现状问题,其中侧重于研究和阐释当代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政治格局,以及目前西库尔德斯坦自治相关问题。本章认为,叙利亚危机的全面爆发和发展进程是叙利亚库民联党政治方面崛起的主要因素,厄贾兰的民主邦联主义思想和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的政治指导是叙利亚库民联党的主要政治理念和实施其罗贾瓦自治的政治和思想基础,目前北叙利亚联邦的政治前景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伊朗库尔德民族运动在上世纪40年代曾一度成为中东库尔德民族运动中心,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传统伊朗库尔德政党走向衰败化和分裂化,新兴政党政治影响力有限。总之,本文以中东库尔德政党政治发展进程为中心,以纵向历史演变脉络和横向案例分析论述了一系列关于现当代中东库尔德民族运动和库尔德政党运动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
二、70年代后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政治、文化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0年代后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政治、文化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审美之维 |
第一节 生命政治的批判理论进路 |
一、微观政治与生命政治 |
二、生命权力与生命政治 |
三、治理术与生命政治 |
第二节 生命政治与感性共同体 |
一、感觉共同体的分配机制 |
二、感觉共同体的去身份化 |
三、感觉共同体的异质感知构成 |
第三节 作为否定性范式的感觉共同体 |
一、感性生命的原初典范 |
二、例外状态与共同体的界槛 |
三、朝向死亡政治的生命感知形式 |
第四节 作为肯定性范式的感觉共同体 |
一、以情感为核心的生命政治生产 |
二、超越生命政治的免疫式共同体 |
三、感知潜能与人类共在的张力 |
第二章 共识与差异:审美共同体的本体性问题 |
第一节 总体性问题的批判理论进路 |
一、非同一的星丛共同体 |
二、超越总体的绝对差异 |
第二节 歧感共同体与差异性感知的重组 |
一、重返感性经验的社会场域 |
二、可感性分配与审美感知的重构 |
三、制造差异的美学异托邦 |
第三节 容纳差异的多元共同体 |
一、超越存在的非同一共同体 |
二、无法被化约的差异性 |
三、共同性与差异的生成潜能 |
第三章 主体化与去主体化:审美共同体的主体性问题 |
第一节 主体性问题的批判理论进路 |
一、从先验主体到实践的主体 |
二、被建构的非中心化主体 |
三、人民作为去身份化的主体表达 |
第二节 生成性的诸众与艺术的生产 |
一、诸众与主体性的生产 |
二、非物质生产的感性装置 |
三、爱的政治与情感劳动 |
第三节 生命主体的感知潜能与语言经验 |
一、空无属性的赤裸生命 |
二、生命经验的纯粹表达 |
三、多元叠合时间中的潜能主体 |
第四章 边界与去边界:审美共同体的存在形态 |
第一节 从实体的/边界的向非实体的/去边界的转换 |
一、从共同体到共通体:感觉的共通 |
二、免疫范式的边界机制 |
三、难民与生命政治边界 |
第二节 从稳定的到流动的共同体 |
一、认同的危机与归属的困境 |
二、流动-生成中的情感纽带 |
第三节 审美共同体的形态转换与价值功能 |
一、审美乌托邦、敌托邦、异托邦 |
二、虚拟的感知远托邦 |
三、包容与对话的美学世界主义 |
第五章 审美共同体理论的限度 |
第一节 难以现实化的形式共通 |
一、作为规范性的生命-形式 |
二、感知潜能的非现实性 |
三、介于反乌托邦与虚无主义之间 |
第二节 主体性生产的转换困境 |
一、浪漫主义式的构成性力量 |
二、爱的政治是否可行? |
三、理想主义者的革命式乌托邦 |
第三节 想象式的边界机制 |
一、边界转换的有限性 |
二、归属的结构性难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人名索引 |
附录二 概念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背景与契机:理性逻辑的辩证法 |
第一节 理性的分裂 |
一、理性的原初统一 |
二、“理性”与感性的分裂 |
第二节 技术理性的统治 |
一、技术理性的产生 |
二、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 |
第三节 理性的颠覆与重建 |
一、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统治的颠覆 |
二、辩证理性的复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思想先声与理论来源 |
第一节 《德国艺术家小说》的美学思想 |
一、黑格尔的艺术形态演进理论对马尔库塞的启发 |
二、卢卡奇的生活、心灵、形式理论的影响 |
三、《德国艺术家小说》对浪漫主义反讽的继承与超越 |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影响 |
一、从浪漫主义文学到存在主义美学 |
二、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改造 |
三、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吸收 |
四、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批判与改造 |
第三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发 |
一、以审美人性为基础重释《手稿》的原因 |
二、人性基础在于哲学中的劳动概念 |
第四节 黑格尔的影响 |
一、历史总体性中的否定概念 |
二、否定辩证法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潜能”的实现 |
三、开启浪漫主义的深层构境:否定的乌托邦与革命的姿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思想展陈 |
第一节 政治美学的批判指向:单向度危机 |
一、发达工业社会 |
二、苏联社会 |
三、纳粹极权主义 |
四、肯定性的文化 |
第二节 政治美学批判的目标:爱欲解放 |
一、心理学范畴成为政治范畴 |
二、为爱欲而战的解放路线 |
三、美学形象成为政治形象 |
第三节 美学问题的政治意蕴 |
一、艺术“乌托邦”的现实性 |
二、艺术与革命 |
三、审美形式的自律性与异在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思想特质 |
第一节 作为政治美学的批判理论 |
一、政治美学的提出及内涵 |
二、政治美学化与美学政治化 |
三、以爱欲与新感性为批判武器 |
第二节 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的反叛 |
一、技术理性与新感性的博弈 |
二、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因素 |
三、新感性本体论的政治批判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评析 |
第一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贡献与限度 |
一、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视角 |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内的政治美学 |
第二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
一、对当代美学与政治研究的影响 |
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伊格尔顿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意义和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后现代文化理论:批判与补救 |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的自大 |
一、 再论“文化的观念” |
二、 “文化”与“文明”的辩证统一 |
三、 批判“文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
第二节 文化理论的危机 |
第三节 “理论之后”的理论走向 |
第二章 激进神学话语的借用 |
第一节 信仰与革命 |
一、 天主教左派政治 |
二、 激进神学话语的可能性 |
第二节 具有政治启发意义的神学概念 |
一、 上帝与耶稣 |
二、 悲剧与爱 |
三、 恐怖、邪恶与牺牲 |
四、 信仰与希望 |
第三节 神学话语的现代价值 |
第三章 文学批评危机的应对 |
第一节 文学的哲学思考 |
一、 维特根斯坦的启示 |
二、 再问文学的本质 |
第二节 坚守文学批评 |
一、 文本作为策略 |
二、 文本形式的政治 |
三、 细读——重新上路 |
第三节 当代的文学批评家 |
第四章 激进的文化理论:文化与身体 |
第一节 作为社会无意识的文化 |
第二节 身体唯物主义 |
一、 各种版本的唯物主义 |
二、 身体唯物主义的理论根基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的离散空间 |
第五章 反思伊格尔顿文化理论 |
第一节 整体关照下的辩证批评 |
第二节 策略立场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追求超语言和对批评的批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
(4)土耳其政党政治研究(1991-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源起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概况 |
0.3 理论与现实意义 |
0.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 1923-1991年土耳其政党政治的演变 |
1.1 土耳其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转变 |
1.1.1 共和人民党的一党统治 |
1.1.2 民主党的威权统治 |
1.1.3 军事政变下动荡的多党制 |
1.1.4 文官政治恢复下的多党制 |
1.2 影响土耳其政党政治演变的诸因素 |
1.2.1 经济体制转轨 |
1.2.2 军人政治传统 |
1.2.3 政治伊斯兰运动兴起 |
1.2.4 美苏冷战的遗产 |
2 1991-2002年间主要政党发展谱系 |
2.1 左翼政党发展谱系 |
2.1.1 共和人民党 |
2.1.2 民主左翼党 |
2.1.3 社会民主平民党 |
2.2 右翼政党发展谱系 |
2.2.1 祖国党 |
2.2.2 正确道路党 |
2.2.3 民族行动党 |
2.2.4 繁荣党 |
3 1991-2002年政党政治的具体实践 |
3.1 联合政府成立与平稳发展 |
3.1.1 1991年议会选举与德米雷尔联合政府 |
3.1.2 奇莱尔联合政府的执政实践 |
3.2 伊斯兰政党主导联合政府 |
3.2.1 1 995年议会选举与繁荣党短暂组阁 |
3.2.2 繁荣党主导的联合政府 |
3.2.3 2·28军事政变与联合政府解体 |
3.3 短暂的少数派的联合政府 |
3.4 联合政府的执政失序 |
3.4.1 1999年议会选举与少数派联合政府 |
3.4.2 三党联合政府的执政失序 |
4 1991-2002年政党政治的特征及影响 |
4.1 1991-2002年政党政治的特征 |
4.1.1 政党制度的过渡性 |
4.1.2 联合政府的“短暂特征” |
4.1.3 政党体制变化与民主政治的完善 |
4.1.4 传统政党形象的严重破坏 |
4.2 1991-2002年政党政治的影响 |
4.2.1 正义与发展党的上台执政 |
4.2.2 新时期经济政策的转型 |
4.2.3 “既东又西”的多元化外交路线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 |
一、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
(二)近代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
二、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一)接受与超越民粹主义思想 |
(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三)考察和借鉴西欧工人政党的建党经验 |
三、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
(一)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初步显现 |
(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基本形成 |
(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曲折发展 |
第二章 1903 年前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内容 |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 |
(一)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革命的代数学” |
(二)加强理论宣传与思想鼓动 |
(三)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 |
(四)抵制宗教思想的冲击,“用精神武器去阻止信教的同志” |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建设 |
(一)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体现阶级性、先进性和独立性 |
(二)明确党的组成成分,确保“无产者的阶级是革命的阶级” |
(三)坚定党的政治斗争,为“工人争取政治的统治地位” |
(四)落实党的斗争任务,将当前任务与最终任务相结合 |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建设 |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是党进行革命的旗帜 |
(二)坚守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性质,坚持科学性、严密性、团结性、人民性 |
(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实现政治自由与党内民主 |
(四)落实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策略,最终“一切策略都有利于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 |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作风建设 |
(一)坚持从事实出发分析革命形势的思想作风 |
(二)坚持理论研究指导革命实践的学风 |
(三)坚持党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工作作风 |
(四)坚持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学派的战斗作风 |
第三章 1903 年后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转变 |
一、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后期转变的阶段过程 |
(一)1903 年——1908 年的孟什维克立场 |
(二)1908 年——1914 年的反对取消派和马赫主义的合作立场 |
(三)1914 年——1918 年的社会沙文主义立场 |
二、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后期转变的集中表现 |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转变 |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转变 |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的转变 |
(四)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转变 |
三、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转变的原因及影响 |
(一)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转变的深层原因 |
(二)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转变带来的后果 |
第四章 普列汉诺夫与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比较 |
一、普列汉诺夫与列宁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中关系的变化 |
(一)苏黎世的初次会面 |
(二)全方位的并肩战斗 |
(三)双方的激烈论战 |
(四)再次合作打击取消派和马赫主义 |
(五)两人彻底的决裂 |
二、普列汉诺夫与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争论焦点 |
(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目标之争 |
(二)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方面的争论 |
(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策略的争论 |
三、对普列汉诺夫与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争论的评析 |
(一)二人思想产生分歧的原因 |
(二)二人思想争论在俄国无产阶级运动史上的影响 |
第五章 对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 |
一、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积极贡献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 |
(二)促进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
(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
二、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一)思想内容不够系统完善 |
(二)思想表达不够清晰易懂 |
(三)理论联系实际程度不够 |
三、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经验教训 |
(一)在思想建设中要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
(二)在政治建设中要坚持党的领导 |
(三)在组织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党群关系 |
(四)在作风建设中要加强个人修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马尔库塞的精神遗产? |
二、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逻辑框架 |
三、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单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点与研究方法分析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创新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动因 |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革命的忧患意识 |
一、垄断资本主义、战争与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
二、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遗憾 |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 |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社会批判理论的源起 |
一、法西斯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 |
二、哲学与社会批判理论 |
三、重建“理性”与“革命”的辩证原理 |
第三节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初探 |
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 |
二、“新”工人阶级的壮大 |
三、从暴力革命的外部冲突到心理能量的内部压抑 |
第二章 经济界面的本质抽象 |
第一节 消费社会 |
一、消费社会: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新成就 |
二、消费的心理学逻辑预设:从“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到力比多释放的函数 |
三、消费异化的本质:“虚假需求”对真实需求的替代 |
第二节 高度垄断的资本及其技术化趋势 |
一、高度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二、作为高度垄断资本特殊运行模式的跨国公司 |
三、技术资本的新特征 |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新模式 |
一、高度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剩余” |
二、马尔库塞对巴罗“剩余意识”范畴的解析 |
三、剩余意识的动力学机制 |
第三章 政治形式的新变化 |
第一节 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的嬗变:利益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的政治新形式 |
一、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潜意识操控:消费意识形态 |
二、新“极权主义”: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与政治理性的共谋 |
三、新自由主义浪潮下剩余意识的政治潜能 |
第二节 革命概念的新内涵 |
一、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 |
二、马尔库塞对马克思革命概念的扬弃和新“革命”概念 |
三、“乌托邦的终结” |
第三节 新“革命主体”与自治 |
一、“无产阶级的物化” |
二、“大拒绝”的革命之路 |
三、新“革命主体”的提出 |
第四章 物质的充裕与精神的匮乏 |
第一节 “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 |
一、“当代工业社会的攻击性” |
二、“富裕社会的不满者” |
三、“从富裕社会中解放出来” |
第二节 “爱欲与文明” |
一、压抑性的俗化趋势及其心理学基础 |
二、“新感性” |
三、追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 |
第三节 审美救赎 |
一、当代艺术状况及其与艺术本质的背离 |
二、艺术的政治实践功能 |
三、作为未来社会新构想的审美之维 |
第五章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
第一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意义 |
第二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含中译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英国新左派及其对早期新社会运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英国新左派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英国新左派形成的国际背景 |
一、苏共二十大和苏联出兵匈牙利 |
二、苏伊士运河危机 |
第二节 英国新左派形成的国内背景 |
一、英国传统左派的衰落 |
二、“愤怒的年轻人”文学思潮的推动 |
三、新左派理论平台的形成 |
第二章 英国新左派的主要思想理论 |
第一节 英国新左派的文化政治理论 |
一、文化转向 |
二、文化即政治 |
三、反传统文化的青年文化 |
第二节 全力以赴的社会主义 |
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
二、回归传统社会主义的结构 |
三、从“文化马克思主义”到“结构马克思主义” |
第三节 英国新左派的政治立场 |
一、对“新资本主义”和“旧劳工主义”的批判 |
二、新左派与工党 |
三、积极中立主义 |
第三章 英国新左派对早期新社会运动的影响 |
第一节 英国新左派对和平运动的影响 |
一、提供新型政治观念 |
二、推动单边核裁军政策的实行 |
第二节 英国新左派对68运动的影响 |
一、提供战略反抗思想 |
二、文化理论青年亚文化的形成 |
三、新左派思想家对68运动的支持 |
第三节 英国新左派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
一、打破传统政治空间,远离阶级分析 |
二、激进的文化政治:勇于抗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阿格妮丝·赫勒及其政治伦理构想概述 |
二、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逻辑框架 |
第一章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语境及其理论重释 |
第一节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
一、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的现实经历 |
二、东欧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现实背景 |
第二节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 |
一、对卢卡奇的承接与回应 |
二、对当代西方政治伦理观的反思 |
三、对后现代理论范式的吸收 |
第三节 赫勒对当代政治伦理观的重释 |
一、重新阐释政治之“恶” |
二、重新界定政治的概念 |
三、重新阐释政治伦理诉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前提:激进哲学 |
第一节 总基调:激进的人道主义 |
一、批判“异化的需要” |
二、批判“对需要的专政” |
三、走向激进需要 |
四、回归哲学价值:人道主义 |
第二节 激进的终极价值 |
一、政治伦理之真 |
二、政治伦理之善 |
三、政治伦理之美 |
第三节 激进的伦理探问 |
一、人们应该如何思考? |
二、人们应该如何行动? |
三、人们应该如何生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人如何存在 |
第一节 人的本体论问题 |
一、人的境况 |
二、人的自我意识与“为我们意识” |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 |
第二节 人之存在的伦理道德条件 |
一、人之存在与选择 |
二、伦理条件 |
三、道德条件 |
第三节 人之存在的社会条件 |
一、社会-政治规范 |
二、群体间的文化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方案:基于后现代的规范设定 |
第一节 基于后现代视角的现代性反思 |
一、反思现代社会状况 |
二、反思现代性道德状况 |
三、重构现代民主政治伦理的普遍价值 |
第二节 现代民主政治伦理的主体规范 |
一、好公民 |
二、公民道德准则 |
三、公民美德 |
第三节 现代民主政治伦理的政治规范 |
一、对称性相互作用原则 |
二、政治行动中的责任原则 |
三、作为道德准则的民主政治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旨归:建构多元化的良善生活 |
第一节 探寻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
一、日常生活伦理与政治伦理的交融:人类生活世界的重建路径 |
二、日常生活伦理的重建:向个性伦理飞跃 |
三、政治伦理的重建 |
第二节 良善生活的内在条件 |
一、良善生活的主体:正直的人 |
二、良善生活的个体发展:自我的构建 |
三、良善生活的人际关系:自由自觉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总体性评价 |
第一节 政治伦理的后现代取向 |
一、后现代的个性伦理 |
二、微观化研究范式 |
三、多元化的价值理念 |
第二节 赫勒对布达佩斯学派政治伦理思想的建设性贡献 |
一、布达佩斯学派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共识 |
二、赫勒对布达佩斯学派政治伦理思想的超越 |
第三节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意义与局限性 |
一、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
二、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历史剧变和时代主题 |
一、内外交困的生存危机 |
二、“天命论”衰弱带来的价值危机 |
三、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
第二节 康有为的学术历程 |
一、幼年家庭影响 |
二、师从朱次琦 |
三、广涉西学新思想 |
四、转向今文经学 |
第三节 近代中国政治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转折 |
一、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衰败 |
二、近代西方政治伦理思想的东传 |
三、近代中国新旧政治伦理的交锋 |
第二章 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想渊源 |
一、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 |
二、今文经学托古改制理论 |
三、佛教的慈悲平等观念 |
第二节 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 |
一、民主政治价值观念 |
二、自然科学理论 |
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
第三节 政治伦理的哲学基础 |
一、以元统天的本体论 |
二、爱恶自然的人性论 |
三、天欲人理的理欲观 |
四、三世进化的历史观 |
第三章 生而平等的政治伦理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人平等——平等为先验之公理 |
一、平等思想的本土源流 |
二、平等为人类之公理 |
三、平等之法最益于人道 |
第二节 天赋民权——人人有自主之权 |
一、中国民权思想的缘起 |
二、人人有自主之权的论证 |
一、国非一人一家所得私有 |
二、以君主之法行民权之意 |
第四章 君主立宪的制度伦理设计 |
第一节 破旧立新——专制政治的必然灭亡 |
一、君之专制其国鱼肉其臣民 |
二、废除专制为人道之所以然 |
第二节 立宪政治——归之于众的政治正义 |
一、中国宪政思想的缘起 |
二、宪政者合君民而共治 |
三、归之于众的政治正义 |
第三节 君主致治——扬君之势的现实策略 |
一、升平之世必君主立宪 |
二、千年制度非一日可除 |
三、共和之制今必不可行 |
第五章 渐进改良政治伦理实践的救国方略 |
第一节 渐进改良——治安为尚的路径选择 |
一、共和之制共争共乱 |
二、先求不乱而后求治 |
三、三世进化的渐进性 |
第二节 物质救国——近代中国的救国之方 |
一、中西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冲突 |
二、发展物质为救国之急药 |
三、欧美胜于物质中国胜于道德 |
第三节 以智为导——智统四端的伦理文化 |
第六章 太平大同的政治理想 |
第一节 众生平等——均平主义的制度构建 |
一、平等的制度构建 |
二、平等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去私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构想 |
一、去私为公的经济正义 |
二、天下为公的政治公正 |
第三节 以仁为本——顺乎人道的为政理念 |
一、“本体论说”的新立意 |
二、“仁道进化”的新构想 |
第四节 去苦求乐——德福一致的终极关怀 |
一、去苦求乐的终极追求 |
二、德福一致的最终实现 |
第七章 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历史局限与理论缺陷 |
一、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实质的掩盖 |
二、对中西方政治伦理思想认识与利用的扭曲 |
三、君主立宪制度表象与实质之间的相悖 |
四、政治伦理思想进步与保守的两面性 |
五、后期政治伦理思想的倒退与反动 |
六、大同社会理想的空想与虚妄 |
第二节 历史价值 |
一、强调了政治伦理的价值基础是以人为本 |
二、提倡以理性指导社会改造 |
三、启迪了近代的政治变革 |
第三节 当代启示 |
一、政治伦理的建构要吸收本土文化资源 |
二、政治改革要顺应国情与大势 |
三、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需有创新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研究:起源、嬗变和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库尔德研究学术史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评述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与现代库尔德民族运动 |
第一节 晚期奥斯曼帝国时期库尔德民族主义的起源 |
一、谢赫乌拜杜拉动乱及其性质辨析 |
二、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想的文化起源 |
三、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组织的孕育和出现 |
四、早期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的特征及局限性 |
第二节 自治或建国:库尔德斯坦独立进程的历史机遇及其失败 |
一、奥斯曼帝国解体与库尔德斯坦地位问题的产生 |
二、库尔德斯坦高度自治或独立建国失败的原因 |
第二章 土耳其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的兴起 |
第一节 现代土耳其库尔德民族运动的产生与演变 |
一、土耳其建国与谢赫赛义德动乱 |
二、亚拉拉特动乱与德西姆事件 |
三、土耳其库尔德民族运动复兴的背景 |
四、土耳其国家政治发展与库尔德民族复兴运动进程 |
第二节 土耳其库工党的建立与早期政治发展进程 |
一、土耳其库尔德斯坦工人党的建立 |
二、土耳其库工党游击战的历史兴衰 |
三、土耳其库工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目标的历史演进 |
四、土耳其库工党与伊拉克库尔德政党的复杂性关系 |
五、20 世纪90 年代土耳其政府应对库工党问题的政策与举措 |
第三章 土耳其库工党的政治转型和库尔德和平倡议进程 |
第一节 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与库工党的政治转型 |
一、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的社会政治理念及其建立 |
二、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的内部组织结构 |
第二节 正发党对库工党问题的政策 |
一、正发党对于库工党问题政策的提出 |
二、正发党政府提出库尔德和平倡议的动机及其举措 |
第三节 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产生、演变和失败 |
一、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启动 |
二、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第二阶段 |
三、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第三阶段 |
第四节 叙利亚危机对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影响 |
一、叙利亚危机对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影响 |
二、科巴尼战役的国际政治影响 |
三、叙利亚危机以来正发党对库尔德和平倡议政策的变化 |
第四章 现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运动进程 |
第一节 谢赫马赫穆德运动与南库尔德斯坦地位问题论争 |
一、南库尔德斯坦地位问题的产生与论争 |
二、谢赫马赫穆德的政治野心及其动乱的失败 |
第二节 现代伊拉克国家的形成与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兴起 |
一、现代伊拉克国家形成与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发展 |
二、早期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发展的局限性 |
三、巴尔扎尼家族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民主党的建立 |
第三节 伊拉克库尔德政党的政治发展与武装斗争 |
一、伊拉克中央政府与库民党的政治冲突与内战的爆发 |
二、伊拉克库民党的分裂与库尔德政党格局的二元化特征 |
第五章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自治及其政治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伊拉克库尔德自治与库区政治体系的建构 |
一、伊拉克库区政治体系建构与政党政党格局的变化 |
二、伊拉克库区自治政治体系的运行 |
第二节 伊拉克联邦制构建与库尔德自治政治体系的合法化 |
一、伊拉克联邦制的确立与库尔德地区政府的统一进程 |
二、近年来伊拉克库尔德政党政治格局的变化 |
三、库尔德执政党对于伊拉克库区的治理与建设 |
四、伊拉克库区政府的准外交政策及其总体外交形势 |
第三节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独立公投”政治与当代库尔德民族分离主义 |
二、伊拉克库尔德政党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部落因素及其影响 |
三、伊拉克库区军事安全部门派别化的历史、现状及其影响 |
第六章 叙利亚和伊朗的库尔德政党运动进程 |
第一节 叙利亚库尔德民族运动的萌生与库尔德政党运动演进 |
一、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与叙利亚库尔德政治运动的萌生 |
二、叙利亚库尔德地区自治运动的背景、演进和失败 |
三、库尔德人与叙利亚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四、叙利亚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 |
第二节 当代叙利亚库尔德政党格局与罗贾瓦自治 |
一、当前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政治格局 |
二、罗贾瓦地方自治的形成 |
三、叙利亚库民联党罗贾瓦自治的意识形态 |
四、叙利亚库民联党与美国的合作:共同利益的不稳定同盟 |
五、土耳其对于叙利亚库民联党的强硬政策 |
第三节 伊朗库尔德民族运动的产生 |
一、希穆科动乱的兴起及其性质辨析 |
二、马哈巴德共和国的建立与伊朗库尔德民主党的兴起 |
三、马哈巴德共和国衰亡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伊朗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与发展现状 |
一、伊朗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 |
二、加塞姆卢的民主思想与伊朗库民党的政治意识形态 |
三、1991 年海湾战争后伊朗库尔德政党的政治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70年代后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政治、文化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D]. 漆飞. 兰州大学, 2021(09)
- [2]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D]. 谢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3]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研究[D]. 刘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土耳其政党政治研究(1991-2002)[D]. 汤向晖. 辽宁大学, 2020(01)
- [5]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 周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D]. 刘倩.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5)
- [7]英国新左派及其对早期新社会运动的影响研究[D]. 平丰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王思楠. 黑龙江大学, 2020(12)
- [9]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张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研究:起源、嬗变和现实[D]. 杨玉龙. 西北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