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牧区机械化》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马洪清[1](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用市场化的方式“改造小农”,将传统小农转变为市场化小农、现代小农,是当代中国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的关键,以提升广大农民实现“实质性自由”的“可行能力”。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小农传统的农业大国。数千年盛衰兴亡周期循环的史实表明,小农兴则国家兴,小农衰则国家衰,千千万万小农共同构筑了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时代,大国小农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从提升农民实现“实质性自由”和“可行能力”的基点,构建了一个认识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又或者说,研究视角的创新,使“组织与自由”这一主线贯穿于全书始终,得出一些主要的理论观点与结论,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建议。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任务,主要对选题背景、作者、作品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及其分类和意义。第三章为翻译实践报告的案例分析,采用理论、例句、分析三者结合的方式,探讨翻译过程中所发生的层次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结构转换及内部系统转换,对该文本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是翻译实践总结,主要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翻译过程中的缺点。译者通过选取《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第五章以及第六章作为翻译文本,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理论,阐释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中日翻译过程中起到的指导作用,提高了对该理论的重视,进而为翻译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在词汇翻译中,通过范畴转换理论对词类加以处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介词之间的转换。在句法翻译中,通过结构转换理论将大量的中文长难句处理为日语短句,汉语主动形式译作日语被动句等方式,大幅提升译文文本可读性。译者通过对翻译报告的撰写和理论的研究,发现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农业经济类文本有很强的适应性。该实践报告对于译者自身今后的翻译实践以及其他译者对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认识和应用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译者认为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可以帮助译者翻越语言障碍,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将译文更加通顺、流畅地表达出来。此外,译者认为在充分理解翻译转换理论的基础上,译员还应学会如何在翻译实践中选取最合适的转换方式。
周维现[2](2013)在《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着,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高飞[3](2011)在《新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次一、新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之历史回顾二、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变迁之成因分析三、变迁中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制度属性四、结论与启示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土地既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中国的土地制度,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根源。中国的治乱,基于土地制度的兴废,国民生活的安危,也基于土地制度的整理与否",[1]故历代王朝均重视对土地的
徐文修[4](2008)在《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当前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给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农业生产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巨大冲击。本文应用数理分析、经济学分析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949-2005年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绿洲耕作制度演变的驱动因子,深入研究了影响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和关键技术,并对各个农作区未来耕作制度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为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优化的耕作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1949年以来,新疆农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农业生产结构逐渐向种植业产值比重减少、畜牧业、林业产值比重增加的趋势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粮、经、饲“三元”结构体系仍未建立。作物布局形成以棉花、小麦为主、玉米为辅,蔬菜、甜菜、油料、果用瓜不断增长的新格局。新疆粮食总产量经历了缓慢增长、波动徘徊、直线上升及波动上升四个发展阶段,从1983年开始彻底改变了新疆粮食长期以来依靠外调的历史,由缺粮省转变为富余省,自1987年起,新疆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保持在400kg以上,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棉花生产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波动徘徊和快速增长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其单产、总产、播种面积位均居全国首位。新疆复种指数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由1949年的103.6%发展到2006年的113.41%,而且种植模式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疆农田培肥制度由解放初期的主要依靠土地轮歇及施用粪肥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苜蓿轮作和草田轮作,进而发展到以施用化肥为主的农田培肥制度。对推动耕作制度演变因子的研究表明: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每次政策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农民行为、进而影响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耕作制度改革与之相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动力,而作物产量的提高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耕作制度演变提供了重要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比较优势直接影响着作物种植的规模,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推动耕作制度的演变。本研究揭示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的变化趋势: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速效钾呈下降趋势: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积累的残膜数量越多;随棉花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总量呈减少趋势,而且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朝着不利于作物养分吸收的方向发展,即土壤微生物区系从高肥的“细菌型”土壤向低肥的“真菌型”土壤转化。系统分析的结果明确了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目标与方向:首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将在保障新疆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适当降低种植业产值比重,逐渐改变新疆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初级水平。其次,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和棉花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多元结构转变,逐步使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为发展农区畜牧业提供饲料保障。第三,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则是坚持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肉、毛、乳品生产和畜产品加工,实现新疆畜牧业产业化突破性进展,使畜牧业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蒋宏飞[5](2008)在《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河北省坝上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退耕还林(草)持续发展的同时调整区域内产业结构,使农户切实的从结构调整中解决收入问题而不反耕,是退耕还林(草)工程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河北省坝上地区为例,试图通过对区内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得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再通过可行性分析得出产业结构调整最优方案。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比较退耕前后坝上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及对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退耕还林工程基本上只对种植业和牧业产生了影响,对第二、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内部的林业和渔业的影响不大,具体表现在:第一,退耕区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但还存在传统夕阳产业比重过大的现象。第二,退耕区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坝上地区畜牧业的竞争力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即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以减少区域畜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代价的,并同时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坝上地区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农户没有找到相应的替代产业,境遇甚至比退耕前的还要差。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存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使得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障碍而不能顺利进行。因此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要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在分析坝上退耕区域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还要了解进行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在对政策、资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等约束条件的可控制程度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总结出坝上地区不宜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并揭示了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两方面的约束条件构成了坝上退耕还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主要障碍,如难以找到突破点,也就宣告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可能走向失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经济并重的产业代替传统产业、区域内资源的适度开发、区域间资源的互补开发来解决区域内的问题,以及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结合坝上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推导出三种具体结构调整方案,分别是退耕—还经济林、退坡梁劣耕地—还林(草)—滩洼良田种菜、退耕—还草—养畜。经过三种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在比较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结果后得出退坡梁劣耕地—还林(草)—滩洼良田种菜方案是最优方案。
杨伟坤[6](2006)在《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畜牧业发展迅速,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然而作为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的饲草产业才刚刚起步,科技水平和生产方式明显滞后于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不了现代畜牧业的巨大需求,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随着畜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优质饲草的短缺日益成为河北省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高效饲草产业体系的建立成为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促进河北省饲草产业的顺利发展则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本文采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学层面对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河北省饲草的供给和需求,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饲草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布局,草业产业化经营及支撑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河北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全文按照背景分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对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顺序展开。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作为背景分析。其中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基本概念与范围的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内容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是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分析。首先阐述国内外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其次分析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最后总结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作为基础研究。第三章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阐述新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以及草业系统工程理论,上述理论不仅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给予了具体的技术支持。第四章是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分析。首先对饲草供给与需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次对河北省饲草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指出优质饲草的严重短缺日益成为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优质高效人工饲草地是饲草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最后,对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这些因素共同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和饲草产业结构的变动及发展。第五章是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指出生产推动和需求拉动是河北省饲草产业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动因,优化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草业势在必行。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作为应用研究。第六章是河北省饲草业的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研究。首先对四个主要发展模式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对饲草产业进行了
马云[7](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夏建国[8](2005)在《四川农业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农业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将会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和配套措施,才能使区域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对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在灌区的研究较为完善、系统,但对大区域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仍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为此,本研究拟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四川农业水资源利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缺少大型骨干调蓄工程;农业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工程老化失修;农业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农转非”趋势日趋明显;农业水资源分割管理,难以更好发挥综合效益等,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区域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解决四川农业水资源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本研究通过专家咨询和典型调查,分别构建了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和节水农业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对四川农业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针对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运用用水定额法、回归分析和灰色系统模型对2010和2020年农业需水量进行了预测,从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和水权制度角度探讨了农业水资源的分配,提出相应的配置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以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基础,计算出了四川农业水资源量。全省农业水资源量为4005.36亿m3,其中土壤水资源量为1457.79亿m3,占全省农业水资源的35.80%,各类农业用地和各市州之间土壤水资源量差别较大。2003年全省包括土壤水资源量在内的农业耗水总量为1584.57亿m3,由土壤提供的非重力水资源占其92.00%,表明土壤水资源也是农业用水的供给者,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土壤水资源对农业的贡献。 (2)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建立了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17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评价,并分别按准则层和目标层探讨了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隶属度为0.3210,总体上处于较低可持续利
郭洋[9](2005)在《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度,但也给现代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时代下管理思想变革的产物,它集信息时代的特征及管理的思想于一身,越来越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对象。如何更快速、更准确获得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以及如何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对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日益显现出重要与迫切。 目前,学术界对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进行的专门研究还很缺乏,以系统的、综合的方法对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实施整体管理的研究尚待深入。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尝试着把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新兴的管理理论导入到农业机械化中,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了界定。 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现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文献信息资源发展比较成熟,而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网络信息资源还处于比较零散、规模偏小的发展阶段。研究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状况,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接下来对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流动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一是对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进行全程管理;一是根据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流动中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核心环节管理。根据上述研究,总结、设计与创立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为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些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
陈晓鸣[10](2004)在《中心与边缘:九江近代转型的双重变奏(1858—1938)》文中提出九江特殊的位势,使其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带有明显的双重性。传统社会,九江在江西经济体系中处于边缘,但在长江流域却发挥着货物调剂中心的功能;近代开放以后,九江的角色随着全国市场和流通格局的变化发生了转换。在江西内腹地区,九江从传统社会经济的边缘转为近代进出口贸易的中心;在长江流域则由传统社会的货物调剂中心转为近代贸易体系的边缘。这种角色换位决定了九江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方向。本文选择从中心到边缘双重角色换位的角度对九江进行专题研究。全文综合运用历史学、城市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有关理论和方法,将九江与其所处的江西腹地和长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深入探讨了九江社会的传统功能与近代角色的转换;论证了九江以内外贸易为纽带,与江西内腹地区以及长江贸易中心城市之间互补互动的双向关系;剖析了九江从中心到边缘的变换历程;最后,以九江城市为基点,从经济转型、城市发展、城市社会变迁等方面对九江近代社会的转型进行梳理,揭示了九江近代转型不完整性这一基本特征,进而探讨了九江在中国城市近代转型中所具有的类型学意义。
二、《农村牧区机械化》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牧区机械化》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タクスの绍介 |
1.1 テキスト选択の背景 |
1.2 テキストの绍介 |
1.2.1 テキストの出典 |
1.2.2 着者のプロフィール |
1.2.3 テキストの内容 |
第二章 キャトフォードの翻訳シフト论 |
2.1 翻訳シフト论の概要 |
2.2 キャトフォードの翻訳分类 |
2.3 関连研究 |
第三章 実例分析 |
3.1 レベルのシフト |
3.2 カテゴリーのシフト |
3.2.1 构造的シフト |
3.2.2 クラスのシフト |
3.2.3 ユニットのシフト |
3.2.4 体系内シフト |
第四章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附録Ⅰ:原文 |
附録Ⅱ:訳文 |
谢辞 |
(2)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区域经济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经济增长理论 |
四、产业发展理论 |
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科学发展观 |
二、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三、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 |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县域经济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重要地位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 |
一、县域经济的性质 |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
一、高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高品质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高质量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因素 |
一、经济体制因素 |
二、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 |
三、投资与经济发展因素 |
四、市场因素 |
第二节 政治因素 |
一、执政能力 |
二、管理适度 |
三、政治清明 |
四、加强监督 |
第三节 文化因素 |
一、县域文化的内容 |
二、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三、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第四节 社会因素 |
一、人口因素 |
二、教育和人才因素 |
三、社会保障因素 |
四、社会稳定因素 |
第五节 科技因素 |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
第四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
一、基础条件较差 |
二、公共设施落后 |
三、主导产业缺乏 |
四、农业经济明显 |
五、劳动力素质低 |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环境建设滞后,竞争能力不强 |
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 |
四、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
一、思想观念落后 |
二、经济基础薄弱 |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
五、区域内融资较难 |
六、教育科技水平落后 |
第五章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
一、县域基本竞争力差距 |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县域发展竞争力差距 |
三、县域经济市场化差距 |
四、县域经济工业化差距 |
五、县域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
六、县域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 |
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
第二节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
二、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 |
三、历史文化因素 |
第六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工业主导的陕西兴平模式 |
一、兴平工业发展优势 |
二、兴平工业发展思路 |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兴平工业跨越发展 |
四、兴平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五、对兴平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第二节 农业主导的福建安溪和山东寿光模式 |
一、安溪、寿光以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 |
二、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
三、选择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做法 |
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启示 |
第三节 贸易主导的黑龙江绥芬河模式 |
一、绥芬河市基本情况 |
二、对外贸易对绥芬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绥芬河市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
四、绥芬河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旅游主导的河南栾川模式 |
一、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栾川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
三、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和“栾川模式”分析 |
四、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
五、“栾川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第五节 服务业主导的湖南津市模式 |
一、津市基本情况 |
二、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 |
三、选准切入点,发展服务业 |
四、强化保障,加快服务业发展 |
五、津市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一、日本“造村运动”模式 |
二、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
三、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四、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五、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一、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二、韩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三、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四、法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五、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一、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
二、深化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
三、加强基础工作,服务县域经济 |
四、深化科研体系改革,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 |
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
第二节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
二、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 |
三、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增长点 |
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
一、坚持工业化导向 |
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
三、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 |
第四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 |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三、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
四、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五、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 |
六、做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县域经济 |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三、建设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 |
第六节 把握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
一、用好土地资源丰富优势,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空问 |
二、发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
三、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
四、引入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 |
第七节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
一、发展生态经济 |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三、建立生态投融资机制 |
四、征收环境保护税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 国内研究状况 |
2.3 小结 |
第三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现状特征 |
3.1 新疆农业资源状况 |
3.2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
3.3 新疆耕作制度区域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
4.1 农业生产结构演变趋势 |
4.2 耕地面积演变趋势 |
4.3 新疆粮食、棉花播种面积、总产演变趋势 |
4.4 全疆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
4.5 全疆复种指数、种植模式变化趋势 |
4.6 农田培肥制度的变化趋势 |
4.7 新疆畜牧业发展变化趋势 |
4.8 小结 |
第五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5.1 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 |
5.2 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种植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
5.3 比较优势是种植业生产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
5.4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耕作制度的变革 |
5.5 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农作物产量增加的物质基础 |
5.6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
6.1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及地位 |
6.2 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6.3 棉田长期连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6.4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调整优化的发展对策 |
7.1 新疆耕作制度优化调整指导思想及原则 |
7.2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方向 |
7.3 各农作区耕作制度优化调整发展的对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河北省坝上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区域的确定及代表性 |
2 坝上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及退耕还林(草)情况 |
2.2 河北省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2.2.1 退耕前后农业生产结构对比 |
2.2.2 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2.3 当前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原因 |
2.3.1 各产业比重不协调 |
2.3.2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
2.3.3 种植业结构单一 |
2.3.4 畜牧业缺乏产品竞争力 |
2.3.5 收入结构不稳定 |
3 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 |
3.1 政策约束 |
3.2 资金约束 |
3.3 自然资源约束 |
3.4 劳力约束 |
3.5 技术约束 |
3.6 其他约束 |
4 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4.1 约束条件的可控性 |
4.1.1 可控制的约束条件 |
4.1.2 难以控制的约束条件 |
4.2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区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 |
4.2.1 退耕还林(草)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
4.2.2 退耕还林(草)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
4.2.3 退耕还林(草)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前提条件 |
4.2.4 退耕还林(草)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4.2.5 退耕还林(草)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
4.2.6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 |
4.3 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4.3.1 基于现状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4.3.2 基于约束条件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5 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合理性选择 |
5.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
5.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5.2.1 退耕—还经济林方案可行性分析 |
5.2.2 退坡梁劣耕地—还林(草)—滩洼良田种菜方案可行性分析 |
5.2.3 退耕—还草—养畜方案可行性分析 |
5.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方案的确定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6)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饲草产业发展研究 |
1.2.2 关于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研究 |
1.2.3 草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 |
1.2.4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3 基本概念与范围的界定 |
1.3.1 饲草、草地和草原 |
1.3.2 产业 |
1.3.3 饲草产业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基本思路、框架结构与内容布局 |
1.4.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1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2 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饲草产业发展概况与特征 |
2.1.3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2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2.1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2.2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3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3.1 河北省饲草资源概况 |
2.3.2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3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 饲草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新增长理论 |
3.2 新制度经济学 |
3.3 产业布局理论 |
3.4 博弈理论 |
3.5 草业系统工程理论 |
3.6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分析 |
4.1 饲草供给分析 |
4.1.1 饲草供给总量及其区域布局 |
4.1.2 不同饲草产品的品质结构及比较 |
4.1.3 饲草的投入产出分析 |
4.2 饲草需求分析 |
4.2.1 国内外饲草市场需求的基本概况 |
4.2.2 河北省畜牧业发展概况 |
4.2.3 河北省饲草需求的定量分析 |
4.2.4 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对比分析 |
4.2.5 河北省饲草市场需求预测 |
4.3 影响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分析 |
4.3.1 自然环境因素 |
4.3.2 经济发展因素 |
4.3.3 畜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 |
4.3.4 消费因素 |
4.3.5 市场效益因素 |
4.3.6 制度因素 |
4.3.7 技术因素 |
4.3.8 资本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 |
5.1 发展饲草产业是农业发展到新阶段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结果 |
5.2 发展饲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
5.3 发展饲草产业,可确保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 |
5.3.1 从“食物安全”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 |
5.3.2 实施草地农业系统,确保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 |
5.4 发展草业综合效益显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5.4.1 发展草业可确保生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5.4.2 发展饲草产业可提高大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
5.4.3 发展草业社会效益巨大,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
5.5 发展草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外汇贡献和市场贡献 |
5.6 草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饲草业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 |
6.1 饲草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类型 |
6.1.1 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
6.1.2 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
6.2 河北省饲草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其分析评价 |
6.2.1 天然草地改良利用模式 |
6.2.2 林(果)草间作模式 |
6.2.3 人工饲草地建设模式 |
6.2.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
6.3 河北省区域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配置 |
6.3.1 河北省区域饲草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
6.3.2 河北省饲草产业的区域布局与模式选择 |
6.3.3 典型案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饲草产业化经营分析 |
7.1 草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探讨 |
7.1.1 草业产业化理论基础 |
7.1.2 草业产业化内涵和要素构成 |
7.2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分析 |
7.2.1 草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
7.2.2 草业产业化是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
7.3 草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运行模式 |
7.3.1 主要组织运行模式 |
7.3.2 草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绩效评价 |
7.4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7.4.1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7.4.2 典型案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
8.1 政府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8.1.1 进行该博弈分析的前提条件 |
8.1.2 河北省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8.2 基于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草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深入分析 |
8.2.1 基本面的深入分析 |
8.2.2 博弈模型中重要环节的分析 |
8.3 博弈模型分析中假设前提条件的释放 |
8.3.1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是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
8.3.2 实现草业产业化的金融制度创新探讨 |
8.3.3 技术进步(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 |
8.4 构建合理机制化解饲草种植过程中的意外风险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
9.2.2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对策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7)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
一 农村 |
二 扫盲教育 |
三 社会控制 |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
二 扫盲教材解读 |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
一 集中学习 |
二 分散学习 |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四川农业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1.1.1 国际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1.1.2 中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1.2 节水农业效益评价研究 |
1.2.1 国际节水农业效益评价研究 |
1.2.2 中国节水农业效益评价研究 |
1.3 农业需水预测研究 |
1.3.1 国际农业需水预测研究 |
1.3.2 中国农业需水预测研究 |
1.4 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
1.4.1 国际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
1.4.2 中国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
1.5 水权理论与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
1.5.1 国际农业水权制度与水资源配置研究 |
1.5.2 中国农业水权制度与水资源配置研究 |
1.6 农业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 |
1.6.1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1.6.2 节水农业效益评价 |
1.6.3 农业需水预测 |
1.6.4 农业水资源配置 |
1.6.5 水权制度与农业水资源配置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1 四川水资源状况 |
2.1.2 四川农业水资源利用的问题 |
2.1.3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5 技术路线 |
第3章 四川农业水资源评价 |
3.1 四川农业水资源的估算 |
3.1.1 农业水资源估算方法 |
3.1.2 四川农业水资源量 |
3.1.3 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2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3.2.1 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
3.2.2 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评价 |
3.3 小结 |
第4章 四川节水农业效益评价研究 |
4.1 四川节水农业现状分析 |
4.1.1 节水灌溉 |
4.1.2 旱作农业 |
4.1.3 四川节水农业的问题 |
4.2 节水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节水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值 |
4.3 节水农业效益评价 |
4.3.1 主成分分析 |
4.3.2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
4.4 小结 |
第5章 四川农业需水预测 |
5.1 农业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
5.1.1 灌溉面积变化趋势 |
5.1.2 供用水变化趋势 |
5.1.3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供水趋势分析 |
5.1.4 水旱灾害变化趋势 |
5.2 现状农业需水量的估算 |
5.3 农业需水预测 |
5.3.1 回归分析 |
5.3.2 GM(1,1)灰色预测 |
5.3.1 用水定额法 |
5.4 小结 |
第6章 四川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模型应用 |
6.1 农业水资源配置模型的建立 |
6.1.1 单一作物种植制度模型 |
6.1.2 多种作物之间水量分配模型 |
6.1.3 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模型 |
6.2 农业水资源配置模型的求解 |
6.2.1 单一作物灌溉制度的求解 |
6.2.2 农作物间面积的优化 |
6.2.3 区域农业水资源量优化模型 |
6.3 四川农业水资源系统优化 |
6.3.1 非充分灌溉制度下的灌溉制度 |
6.3.2 作物最优种植比 |
6.3.3 区域农业水资源的优化分配 |
6.3.4 农业水资源优化分配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四川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农业水权制度 |
7.1 四川农业水权制度构建 |
7.1.1 建立农业水权制度的必要性 |
7.1.2 四川农业水权制度的现状 |
7.1.3 建立农业水权制度的主要环节 |
7.1.4 农业水权的取得 |
7.1.5 农用水权制度的形式 |
7.1.6 农业水权制度的建立 |
7.2 四川农业水权转让与农用水期权 |
7.2.1 农业水权转让 |
7.2.2 水权制度配置农业水资源的思路 |
7.2.3 农业水权的期权 |
7.3 农业水价机制与体系 |
7.4 改革农业水权制度的建议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特色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课题 |
(9)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分析 |
2.1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概述 |
2.2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发展情况 |
2.3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统计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 |
3.1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
3.2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的管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过程管理 |
4.1 信息资源流概述 |
4.2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流构成要素分析 |
4.3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流动过程 |
4.4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的过程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构建 |
5.1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组织结构的变革 |
5.2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管理 |
5.3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 |
5.4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需求分析及建设 |
5.5 农业机械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构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中心与边缘:九江近代转型的双重变奏(1858—1938)(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和资料综述 |
(一) 研究现状评述 |
(二) 资料综述 |
三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 基本理论 |
(二) 研究方法 |
四 本文的研究取向 |
(一) 相关问题的界定 |
(二) 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双重角色:九江的传统功能 |
第一节 江西地方行政中心与经济边缘 |
一 府治:地方行政中心 |
二 四镇之繁荣与九江经济的边缘性 |
第二节 “七省通衢”:长江流域货物调剂中心 |
一 九江关:长江流域重要榷关 |
二 直隶九江卫:粮食漕运基地 |
第二章 开埠通商:九江近代角色的转换 |
第一节 九江开埠 |
一 开埠经过 |
二 关税机构 |
第二节 通商口岸:直面世界的窗口 |
一 租界和避暑地的开辟 |
二 洋行的设立 |
三 教会与西方文化的楔入 |
第三节 江西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 |
一 商路变迁与货流的逆转 |
二 传统市镇的衰落与九江贸易中心的形成 |
第三章 江西门户:九江与江西内腹地区关系透析 |
第一节 市场:结构与关系 |
一 多层级市场网络 |
二 市场重心的位移 |
三 各级市场之关系 |
第二节 流通:进出口贸易 |
一 土货出口 |
二 进口货物 |
三 进出口贸易状况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局部调整 |
一 农业作物结构的变化 |
二 非农产业的变动 |
三 近代工矿业的产生 |
第四节 社会生活的缓慢变迁 |
一 信息的吸纳与传输 |
二 社会风气的变化 |
第四章 边缘化:九江与长江流域关系新构架 |
第一节 长江口岸开放的基本格局 |
一 沿江口岸城市的逐步开放 |
二 长江贸易中心城市的形成 |
第二节 九江与贸易中心城市的互动 |
一 九江与上海 |
二 九江与汉口 |
第三节 九江在长江中游的张力与边缘化 |
一 九江在长江流域张力 |
二 九江边缘化趋势 |
第五章 新旧杂糅:九江近代社会的转型 |
第一节 九江经济的逐渐转型 |
一 对外贸易与商业的转型 |
二 近代工业企业相继建立 |
三 金融业的逐渐转型 |
第二节 城市结构与功能的转变 |
一 人口的增加和城区规模扩大 |
二 市政建设与管理的改善 |
三 城市功能的改变 |
第三节 城市社会生活的缓慢变迁 |
一 居民结构和家庭功能的变化 |
二 中间组织的变化和正规化 |
三 城市文化的优化 |
第四节 社会转型的重叠性 |
一 传统政治功能的沿续 |
二 传统商业的经济功能 |
三 传统文化的继续流传 |
结语: 九江开埠的影响力度与制约因素 |
附表1-23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农村牧区机械化》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马洪清.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维现. 武汉大学, 2013(10)
- [3]新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启示[J]. 高飞. 私法研究, 2011(02)
- [4]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文修.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5]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河北省坝上地区为例[D]. 蒋宏飞.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6]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杨伟坤.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1)
- [7]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8]四川农业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D]. 夏建国.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9]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D]. 郭洋.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3)
- [10]中心与边缘:九江近代转型的双重变奏(1858—1938)[D]. 陈晓鸣.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