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赋属骈文之一体(论文文献综述)
武超[1](2021)在《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文中指出不同文学研究者关于文学批评的定义或许会有些许差异,但学界普遍认为的文学批评活动,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批评主体、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批评对象、批评方法、批评主体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这其中,批评主体身份主要与批评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批评者所遵照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主要与当时时代大背景下的文学思潮、文学观念密不可分;批评对象是批评活动的焦点;批评方法是批评活动的外在具体表现;而表达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则是批评活动的最终目的。以上各部分之间都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按照这样的逻辑理解,所谓文学批评转型就是指构成文学批评活动的上述要素均发生实质性变化的过程。本论文的选题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是立足于清末民国历史变革时期的特殊社会文化背景,将此期文学批评之一的骈文批评作为研究重点。清末民国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总结期,而且也是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不仅骈文批评的主体身份发生了改变,由传统封建儒士变为了现代知识分子,而且作为骈文批评转型核心动力的“文学”观念,其内涵和外延也在古与今、中与西的错综交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这也直接导致了骈文批评转型几种不同的路径选择。在具体的骈文批评转型过程中,此期出现的大量骈文研究类论着除了在批评形式、批评媒介等外部形态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外,而且在批评框架、批评内容等内部体系构建上呈现出现代性的特征。当然,清末民国骈文批评的转型对当代骈文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以上思路,本文拟在介绍清末民国特殊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从骈文批评主体、文学观念变革下的骈文批评、骈文批评的外部形态、骈文批评的内部体系构建以及转型对当代骈文研究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骈文批评的转型进行一番综合研究。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为绪论。考虑到清末民国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期而且也是文学发展的转型期,所以论文首先拟对清末民国骈文研究的整体现状进行一番综述和总结,并针对研究现状的成绩和不足提出自己的思考,另外对本论文的研究范围进行一个时间界定。第二章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背景。骈文批评在清末民国发生转型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因素促成的。清末以来的西学东渐思潮以及白话文运动,一方面加速了中国传统文体——骈文的衰落;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骈文整理与总结活动的开展。而且,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此期骈文批评的主体身份也发生了转换,由传统的封建儒士转变为受过新式学堂教育或者具有留洋经历的新型知识分子。这些新型知识分子认识到了骈文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因而在继承传统文学批评成果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文学理论知识对骈文进行了一番整理和总结。这不仅直接导致二三十年代骈文整理和研究活动的兴盛,而且间接促成了骈文批评的转型。第三章为“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路径,主要从清末民国“文学”观念变革的角度出发,对此期“文学”观念演进下骈文批评转型不同的路径选择进行梳理和论述。文学观念作为骈文批评发展的核心动力,它的变革会直接导致不同时期持不同“文学”观念的批评者对待骈文的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从骈文批评形成的六朝开始一直到清末,骈文批评一直围绕传统文章学观念展开;到了清末民国,“文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古与今、中与西错综交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这也直接导致了骈文批评转型几种不同的路径选择。以刘师培、章太炎、黄侃等人为代表的学者仍旧希望通过挖掘传统文学资源来构建中国式“文学”观,因而他们在尝试过程中不仅对骈文这一典型的传统文体进行了重新阐释,而且赋予了其新的意义和价值。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白话文倡导者则试图构建白话文学观,他们主张将由文言文构成的古代文学彻底摒弃,因此作为文言文学典型代表的骈文无疑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但是这种做法也遭到了一些新文化运动内部成员的质疑和反对。当然,清末民国中国文学观念的演进与西方“纯文学”观念的引入是密不可分的。西方“纯文学”观念引入的初期,因其强调文学审美的属性与讲求语言之美属性的骈文“不谋而合”,所以谢无量等人直接将受西方“纯文学”观念而形成的“美文”概念与骈文进行对接阐释。此外,也有像李详、孙德谦等人继续着旧的批评模式而有所发展。到了二三十年代,随着中国现代意义上文学观念的逐步确立,学者对于骈文的整理和总结也呈现出现代性特征,这也标志着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第四章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外部形态表现,主要对骈文批评的外部形态转型进行研究。清末民国“文学”观念的逐步现代化,不仅促成了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而且在具体的批评活动中,其批评的外部形态也从传统注重直觉感悟的文话、选本、评点式批评向着逻辑清晰、结构严谨、论证充分的论着式批评发展。当然,骈文批评外部形态的转型不仅包括骈文研究论着的产生,而且诸如文话、选本这两种传统批评形式借助高校骈文讲义和新式骈文选本实现“旧瓶装新酒”式的转换过程。此外,这一时期报刊的出现不仅直接促成了骈文专题论文的产生,而且极大开拓了骈文批评的公共领域。第五章为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内部体系构建,是在第四章骈文批评外部形态分析的基础上由表及里地深入研究,着重探讨民国骈文批评如何在体系构建上向现代逐步转型。清末民国以前的传统骈文批评多侧重于在选本、文话中对骈文具体体裁进行单独且零散的总结,并没有形成宏观且系统的骈文批评体系。民国以来出现了大量的骈文作法、骈文概论类着作以及骈文专题式论文,虽然这些论着作者并没有明确提出构建骈文批评体系的口号,但却在客观上做着骈文批评体系现代性构建的努力。他们不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逐步确立了骈文批评的框架,而且使得骈文批评的内容逐步理论化和科学化。这不仅是骈文批评在民国转型成功的标志,而且也对现代骈文批评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章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意义。骈文批评的转型对当代骈文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清末民国骈文批评的转型为当代骈文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一大批骈文研究者的努力,不仅使骈文研究独立为一门专深的学问,而且其形成的多维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式为当代骈文研究指明了路径。另一方面,清末民国先辈学者在骈文批评转型路径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对我们当下骈文研究极具借鉴和启发意义,他们的经验表明“贯通古今,融会中西”才应该是我们当下骈文研究的恰当选择。
肖瑶[2](2020)在《刘师培两汉文体研究之宗骈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刘师培对"文"的定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的外在形式,而这种外在形式的转变出现在两汉时期,此时文章写作活动频繁,文体种类不断增加,他本人所推崇的"美媲黄裳"的六朝之文,如果溯其源头,两汉文章无疑为六朝文章形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文从文体基本结构出发,结合刘师培的文体观,探讨两汉文章句式、音节、文辞部分,分析西汉与东汉文章体式的变化,以此来研究刘师培以"宗骈"为中心的文体观。
范高强[3](2018)在《论汉魏六朝文体视域下的赋与骈文》文中提出赋与骈文是中国特有的两种文学样式,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皆为"一代之文学"。虽然二者有着各自不同的体式特点和发展轨迹,但同是介于韵文与散文的它们又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由于在汉魏六朝时期赋与骈文相继达到发展的鼎盛期,二者不仅于此时各自确立了文体特征、奠定了文学成就,而且在彼此的演进过程中又存在着相应的文体交互性。所以在汉魏六朝时期的文体视域下进一步梳理赋与骈文的互动关系,能够更好地把握二者的异同。
尹华君[4](2017)在《新世纪以来国内骈文研究述略》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国内骈文研究发展较快,在诸如骈文的形式特徵与美学特徵研究、骈文的历史演变和规律研究、骈文与其他文体关系研究以及骈文学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爲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缺点和不足依然明显:一是骈文及骈文研究所受的偏见仍未根本性改变,二是研究力量的单薄与研究方法的单一仍未改变,三是研究资料的整理出版还有待加强。
张建国[5](2017)在《《风俗通义》言说方式研究》文中指出《风俗通义》又名《风俗通》,是东汉末期汝南人应劭所作,记述了汉代以及汉代以前大量的社会风俗。近代以来,《风俗通义》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对《风俗通义》的研究多集中在文献学、史学、语言学方面,《风俗通义》的文学研究还较少,从言说方式的角度切入对《风俗通义》进行研究至今还未出现,本文回归文本,探究《风俗通义》引经据典、谨案、对比三种极富特色的言说方式,对这三种言说方式的选择进行探因,揭示这三种言说方式对《风俗通义》文学、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对应劭和《风俗通义》作一简介,指出《风俗通义》研究取得的成就和有待研究之处。第二部分为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对“言说方式”这一概念进行界定。这一部分共梳理了1983年至今所有关于“言说方式”概念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蕴含期、起步期、发展期,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言说方式”进行概念的界定,分析了从言说方式角度切入《风俗通义》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创新性。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二章,引经据典是《风俗通义》在言说方式上最大的特点,笔者将这些典籍分为四类,并对《风俗通义》所引典籍进行数量上、思想上的分析,认为《风俗通义》的学术归属当为子部儒家类而非子部杂家类,并对引经据典的言说方式进行探因,揭示引经据典言说方式对《风俗通义》的价值和意义。第四部分为本文第三章,本章首先对“谨案”言说方式进行举例说明,从历时和共时的两个维度对这一言说方式的形成进行探因,并探究“谨案”言说方式对《风俗通义》的价值和意义。第五部分为本文第四章,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大量使用了对比的言说方式,本章探究了对比言说方式与“春秋笔法”的关联,认为《风俗通义》在言说目的上继承了“春秋笔法”惩恶扬善的目的,在具体的创作手法上则体现为对“春秋笔法”中“直书其事”和“微婉隐晦”的继承,揭示出对比言说方式的价值和意义。
刘涛[6](2013)在《试论二十世纪中国古代骈文研究之进程》文中研究指明综观二十世纪中国古代骈文研究之进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因循与突破期(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和拓展与繁荣期(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两个阶段。总体来看,因循与突破期的古代骈文研究的特点为:研究范围较大,视点较多,如对于骈文的形式要素、对待骈文的态度、风格特点、骈体作法、骈文发展史等问题多有所论,既继承前人的部分观点,又有明显的突破。拓展与繁荣期的研究成果质量颇高,涉及的问题较多,如对骈文的评价、骈文的文体特征及美学特征、成因及发展演变、与其他文体的关系、关于骈文理论批评着作、骈体作家作品、骈文史研究等,角度不一,方法灵活,论述透彻,观点鲜明。
陈春保[7](2011)在《赋是汉代文学宏大叙事的典型样本——以汉大赋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赋中表现出鲜明的国家—天下意识、浓重的历史情绪和高昂的政治热情,呼应着时代的共同主题,成为汉代社会精神的集中表现,是汉代文学宏大叙事的典型样本。
莫山洪[8](2007)在《十年骈文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对十年来的骈文研究作一综述,指出在骈文史、骈文批评史、骈文与其他文体相互影响及其他的研究情况,并对各种骈文研究资料的整理作一简单描述。
宁俊红[9](2007)在《20世纪骈文研究若干问题述评》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骈文研究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比较突出。阶段性特点表现为,30年代、90年代分别出现了两次骈文研究的高峰。地域性特点主要体现在,70、80年代台湾学者的骈文研究成果比较显着,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陆地区在90年代的骈文研究。
周海霞[10](2007)在《刘宋骈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骈文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中闪耀着独特光辉。然而,尽管骈文创作如此丰富,但新中国建立以来,对骈文的研究却未能得到相应重视。20世纪80年以后,骈文研究逐渐兴起,涌现了大量专着、论文。但由于起步晚,研究队伍不够壮大,骈文研究仍不深入。通过对学术界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作为骈文初成的历史阶段——南朝刘宋的骈文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充分重视。而实际上,刘宋骈文在对偶、用典、辞采、声律等方面都存在独特性,研究刘宋骈文对了解骈文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刘宋还首开骈文大量用典的风气,这一点在骈文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把论文设置为三部分。第一章,刘宋骈文的界定。针对学术界关于骈文界定、骈文与骈赋的关系等分歧进行辩证,从而对骈文进行合理界定,确认骈文、骈赋的关系,为确定刘宋骈文作品范围提供依据。再依据这些标准,对严可均所辑《全宋文》1396篇作品进行逐篇分析,从而确立出刘宋骈文的主要研究范围。第二章,分析刘宋骈文的具体特征。首先,刘宋骈文的骈化水平比西晋有所提高,有的甚至句句为骈;隔句对的使用也有所增加。其次,刘宋骈文开始大量用典,这在骈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刘宋骈文的辞采,并非人们一惯认为的只是“华丽”,而是具有简洁、繁缛、新奇、工巧等多种特点。最后,谢庄、鲍照的部分骈文片段,尽管具备了平仄协调的声律特征,但毕竟只是少数人的少数行为,而多数骈文作品并不具备声律特征,因此,我们只能说刘宋骈文“初试声律”。第三章,确定刘宋骈文的历史地位,并分析原因。通过第二章对刘宋骈文具体面貌的分析,结合成熟骈文的标准特点,指出刘宋在骈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骈文于刘宋初步形成,而刘宋骈文首开骈文大量用典之风,掀起了骈文广泛用典的历史帷幕。最后,结合政治、文化、社会风气等因素探讨形成刘宋骈文地位的原因。
二、汉赋属骈文之一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赋属骈文之一体(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1 民国时期的清末骈文研究概况 |
1.1.2 1980 年以后的清末、民国骈文研究概况 |
1.1.3 台湾、香港地区的清末民国骈文研究概况 |
1.2 论文的研究范围界定以及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1 论文的研究范围界定 |
1.2.2 论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2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背景 |
2.1 清末民国骈文文体的衰落 |
2.1.1 西学东渐对传统骈文的冲击 |
2.1.2 白话文运动对骈文地位的挑战 |
2.2 清末民国骈文的整理与总结 |
2.2.1 保存国学与清末民初骈文的整理 |
2.2.2 民国中后期对骈文的回顾与总结 |
2.3 西学东渐与骈文批评主体的转型 |
2.3.1 骈文批评主体身份的转变 |
2.3.2 新型骈文批评者的特点 |
3 “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过程 |
3.1 清末以前传统文章学观念下的骈文批评概述 |
3.1.1 六朝至隋唐:作为一般文章形态下的骈文批评 |
3.1.2 宋、元、明:作为专门文章体制的四六批评 |
3.1.3 清代以来:骈散相对观念下的骈文批评 |
3.2 建构中国式“文学”观的尝试与骈文批评 |
3.2.1 刘师培“藻饰”文学观与骈文正宗论 |
3.2.2 章太炎“泛文学”观与骈文的归属问题 |
3.2.3 黄侃“文质兼备”文学观与骈散互融论 |
3.3 “五四”白话文学观下的骈文批评 |
3.4 西方“纯文学”观念的传入与骈文的嫁接阐释 |
3.4.1 审美超功利文学观的传入与“美文”“实用文”的形成 |
3.4.2 “美文”与骈文的嫁接阐释 |
3.4.3 “美文”与骈文嫁接阐释的利弊得失 |
3.5 主流“文学”观之外的传统式骈文批评 |
3.5.1 李详的骈文批评 |
3.5.2 传统式骈文批评的殿军之作《六朝丽指》 |
3.6 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与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 |
3.6.1 现代文学观念范畴下骈文的逐渐缺席 |
3.6.2 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 |
4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外部形态表现 |
4.1 清末之前骈文批评的主要形态 |
4.1.1 清末之前的骈文批评形态 |
4.1.2 清末之前骈文批评的特点 |
4.2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的主要形态 |
4.2.1 传统骈文批评形式的新生 |
4.2.2 新式骈文批评形式的出现 |
4.3 报刊与骈文批评形态的转型 |
4.3.1 报刊与骈文批评专题论文的产生 |
4.3.2 报刊与骈文批评公共领域的开拓 |
5 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内部体系构建 |
5.1 民国以前传统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
5.1.1 六朝至唐代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
5.1.2 宋、元、明三朝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
5.1.3 清代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
5.2 民国骈文批评框架的逐步确立 |
5.2.1 骈文作法类文本中骈文批评框架的初步构建 |
5.2.2 骈文论着类文本中骈文批评框架的逐步确立 |
5.3 民国骈文批评内容的理论化和科学化 |
5.3.1 骈文发生原因的探讨 |
5.3.2 骈文发展史的探讨 |
5.3.3 骈文与其他文体关系的探讨 |
5.3.4 其他方面的探讨 |
6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意义 |
6.1 为当代骈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
6.1.1 使骈文研究独立成为一门专深的学问 |
6.1.2 为当代骈文研究指明了路径 |
6.2 为当代骈文研究提供了启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刘师培两汉文体研究之宗骈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章句式:文与古殊,由简而繁 |
二、音节:由文气而生,疏朗不砌实 |
三、文辞:赞颂铭诔文由质趋华 |
四、结语 |
(3)论汉魏六朝文体视域下的赋与骈文(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体渊源及特征 |
二、汉魏六朝时期赋与骈文的互动关系 |
(一) 辞赋促进骈文的确立 |
(二) 骈文之于辞赋的影响 |
三、赋与骈文文体形态之异同 |
(一) 文体的相同之处 |
(二) 文体的不同之处 |
(5)《风俗通义》言说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风俗通义》简介 |
二、《风俗通义》研究综述 |
(一)文献学、史学、语言文字学 |
(二)文学 |
(三)《风俗通义》文学研究述评 |
第一章“言说方式”概念界定及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言说方式”的学术史梳理 |
一、蕴含期(1983 年—1990 年) |
二、起步期(1990 年—2000 年) |
三、发展期 (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言说方式的概念界定 |
一、言说方式的使用情况述评 |
二、言说方式的语言学读解 |
三、言说方式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用言说方式研究《风俗通义》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引经据典的言说方式 |
第一节 《风俗通义》直接征引的“经典” |
一、经传类 |
二、史书类 |
三、诸子类 |
四、其他类 |
第二节 《风俗通义》所引“经典”特征分析 |
一、《风俗通义》所引“经典”的数量特征及分布情况分析 |
二、《风俗通义》所引“经典”的思想特征分析 |
第三节“引经据典”言说方式的时代探因 |
一、引经据典与汉初奏议的文风铺垫 |
二、引经据典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导向 |
三、引经据典与汉儒“通经致用”的政治诉求 |
四、引经据典与应劭对“通学”的时代追求 |
第四节 引经据典言说方式的价值和意义 |
一、引经据典言说方式与《风俗通义》的“辨风正俗” |
二、引经据典言说方式对《风俗通义》语言风格的影响 |
第三章“谨案”的言说方式 |
第一节“谨案”言说方式举隅 |
第二节“谨案”言说方式的形成探因 |
一、“谨案”言说方式的历时探源 |
二、“谨案”言说方式的共时梳理 |
第三节“谨案”言说方式的价值及其意义 |
一、对全篇内容和结构的完善 |
二、为小说因素提供生长空间 |
三、“谨案”言说方式对《风俗通义》议论的影响 |
第四章 对比的言说方式 |
第一节 对比言说方式举隅 |
一、同一事件不同人行为的对比 |
二、同一人物生平的前后期对比 |
第二节 对比的言说方式与春秋笔法 |
一、对比言说方式与春秋笔法的惩恶扬善 |
二、对比言说方式对春秋笔法的运用 |
第三节 对比言说方式的价值与意义 |
一、对比言说方式与“辨风正俗” |
二、对比言说方式与《风俗通义》的文学色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试论二十世纪中国古代骈文研究之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骈文研究的因循与突破期(1900—1949) |
二、古代骈文研究的拓展与繁荣期(1949—2000) |
(7)赋是汉代文学宏大叙事的典型样本——以汉大赋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鲜明的国家—天下意识 |
二、浓重的历史情绪 |
三、高昂的政治热情 |
(8)十年骈文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骈文史的研究 |
二、骈文批评史的研究情况 |
三、骈文与其他文体相互影响及其他的研究情况 |
四、各种资料的整理情况 |
(9)20世纪骈文研究若干问题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骈文文体特征与骈文起源 |
二骈文史分期、发展规律及断代史 |
三骈体与散体消长、融合 |
四骈文的形式 |
结语 |
(10)刘宋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刘宋骈文的界定 |
一 骈文的界定 |
(一) 古人关于骈文的称谓 |
(二) 现代学术界关于骈文的说法 |
二 刘宋骈文作家、作品的数量统计 |
第二章 刘宋骈文的特点 |
一 刘宋骈文的句式 |
(一) 骈化水平有所提高 |
(二) 对偶方式——延续中又有新变 |
(三) 对句的语言形式依然多变 |
二 刘宋骈文用典始繁 |
(一) 刘宋骈文用典之繁 |
(二) 刘宋骈文的用典方式 |
三 刘宋骈文的辞采特征 |
(一) 简洁 |
(二) 繁缛 |
(三) 新奇 |
(四) 工巧 |
四 初试声律 |
(一) 刘宋一代,“四声”渐成 |
(二) 刘宋骈文的声律表现 |
第三章 刘宋骈文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因探微 |
一 刘宋在骈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二 形成这一地位的原因探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汉赋属骈文之一体(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D]. 武超. 辽宁大学, 2021
- [2]刘师培两汉文体研究之宗骈探析[J]. 肖瑶.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09)
- [3]论汉魏六朝文体视域下的赋与骈文[J]. 范高强. 临沂大学学报, 2018(04)
- [4]新世纪以来国内骈文研究述略[J]. 尹华君. 骈文研究, 2017(00)
- [5]《风俗通义》言说方式研究[D]. 张建国. 西南大学, 2017(01)
- [6]试论二十世纪中国古代骈文研究之进程[J]. 刘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8)
- [7]赋是汉代文学宏大叙事的典型样本——以汉大赋为中心[J]. 陈春保.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01)
- [8]十年骈文研究综述[J]. 莫山洪. 柳州师专学报, 2007(04)
- [9]20世纪骈文研究若干问题述评[J]. 宁俊红. 文学遗产, 2007(04)
- [10]刘宋骈文研究[D]. 周海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