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Q气溶胶 自动灭火技术及设计应用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蔡悦恒[1](2020)在《家用消防背包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防安全是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大事备受人们的重视,但随着城市的进步和高层住宅的兴起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家庭火灾,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现有的消防水平还只停留在灭火器和消防栓等老式消防设备上,无法真正提高灭火质量和救援效率,需要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再设计等步骤重新设计新型的灭火设备从而提高消防安全质量和家庭火灾自救能力。首先本课题将市场上的灭火器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找出设计方向和消防问题痛点。对影响灭火器设计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对人们在火灾中的心理状态进行调研,对新款灭火器设计进行借鉴。采用用户情境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用户角色建立法、情景模拟等方法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通过“KANO”模型期待值分析从而得出设计痛点和设计要点。其次将得出的设计痛点进行筛选、归纳、总结分析出家用消防产品现存的深度难点和痛点,提取出创新设计要点并且反复验证带入情景中调研,设计出满足火灾场景中多方位、多功能、多部件的综合家用消防设备。提升居民的消防自救能力和救援能力,同时将家用消防安全意识融入居民生活中,提升居民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最后通过分析火灾情景中用户普遍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结合现代灭火、逃生、照明、通讯等功能需求,设计整合式多功能消防背包,具备双喷口灭火管、烟雾照明灯、消防逃生绳、防烟防毒口罩等细节设计,多功能家用消防背包能够提高人们火灾逃生机率,增强救援和自救能力。
王文誉[2](2020)在《基于凝结粒子计数的机动车排放超细颗粒物数浓度在线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9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8亿辆。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机动车排放颗粒物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环境中PM2.5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为此,我国依次在《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排放法规中,新增了固态颗粒物数量(Particle Number,PN)排放限值。因此,机动车PN的在线测量对于准确评估机动车颗粒物排放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机动车排放PN的测量方法主要分为静电法和凝结粒子计数法两大类。静电法是通过反演测量的微电流值来反演获取颗粒物数浓度值,测量精度不高。凝结粒子计数法为直接对颗粒进行单粒子计数,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是目前国内外机动车排放PN法规台架测试的主流方法。然而,在凝结粒子计数过程中,超细颗粒物粒径一般已增长到微米尺度以上,单粒子脉冲信号有概率存在重叠的问题,从而限制凝结粒子计数技术的测量范围。为此,本文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移动污染源排放快速在线监测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的支持下,开展了基于凝结粒子计数的机动车排放超细颗粒物数浓度在线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设计并研制出超细颗粒物异质凝结增长装置和高带宽光学单粒子计数装置,提出了基于粒子脉冲宽度累积的重叠校正方法,建立了机动车排放超细颗粒物数浓度测量系统,完成了相关的性能评估测试,并开展了机动车台架测试等实验,主要成果如下:(1)在深入分析异质凝结成核理论、单粒子光散射测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超细颗粒物醇基凝结增长、光学单粒子计数与粒子重叠校正于一体的机动车排放超细颗粒物数浓度测量方案,可以实现凝结环境条件下小流量、高浓度、大粒径颗粒物的准确在线测量。(2)设计了一种基于连续全流方案的醇基超细颗粒物异质凝结增长装置,并建立了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温度、蒸汽分压和饱和蒸气压的非均匀空间分布,深入剖析了过饱和现象与粒子激活的成因,发现最大过饱和度和最小开尔文粒径均在冷凝腔体中心线附近实现。研究了冷凝腔尺寸参数、采样流量与过饱和度、开尔文粒径非均匀空间分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而确定了凝结增长装置的关键系统结构与工作参数。定量分析了凝结增长装置温度窗口与粒子激活效率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探测截止粒径动态调节的方法,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设计了循环液体式腔体结构和低能耗的高效温控方案,实现了±0.2℃的温控精度,从而保证了冷凝腔中蒸汽过饱和区域的稳定。(3)针对小流量、大粒径与高浓度颗粒物测量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高带宽粒子脉冲测量方案的光学单粒子计数装置。通过光学设计,实现了焦点光斑宽度为27μm的探测激光输出,以及115°粒子散射光收集角度。为研究粒子脉冲带宽对粒子重叠概率和浓度测量范围的影响,设计了-3dB带宽为190kHz和5.4MHz的光电转换电路,并提出了两种粒子脉冲硬件测量方案。在0.3L/Min采样流量、1mW激光功率和待测15μm标准球形颗粒的工况下,高/低速光电转换电路对应的粒子脉冲半宽分别为650ns和5μs。(4)设计了超细颗粒物异质凝结增长装置、光学单粒子计数装置、外围测控单元和系统主控程序,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完成机动车排放超细颗粒物数浓度测量系统。搭建了系统标定实验平台,对测量系统的探测效率、粒子重叠、浓度测量范围、测量准确度和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TW-10-35温度窗口(饱和腔体温度35℃,冷凝腔体温度10℃)工况下,自研系统50%探测效率对应的粒径(d50)约为4.5nm,TW-20-35工况下d50约为10nm,TW-32-38工况下,d50约为26nm。在15,000#/cm3的测试浓度下,5μs半宽的粒子脉冲信号对应的重叠概率约为56.4%,650ns半宽信号对应的重叠概率仅为9.5%左右。应用粒子脉宽重叠校正方法,自研系统实现了0-2.65x105#/cm3的浓度测量范围,全范围内测量偏差小于10%。在1L/Min旁路高流量模式下系统0-90%响应时间(Tr,90)约为3秒,0.3L/Min低流量模式下系统Tr,90约为3.5秒。(5)开展了测量系统比对测试实验及数据分析,通过与TSI公司的3788型、Airmous公司的A20型凝结粒子计数器进行环境大气气溶胶比对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自研系统与二者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均优于0.99。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与国Ⅵ法规PN测量设备(MEXA-2000SPCS,HORIBA)开展了柴/汽油机动车台架测试比对实验,结果表明自研设备与法规PN测量设备之间的统计相关性为94%。最后,在南开大学城市交通排放控制研究中心开展了机动车颗粒物排放特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某型国Ⅴ和某型国Ⅵ测试车辆排放尾气中23nm以下的PN与23nm-2.5μm粒径范围内的PN之比至少为2/5,证明了测试车辆存在大量23nm以下的颗粒物排放。
蓝优生[3](2019)在《综合管廊消防自动灭火系统方案优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但管廊将众多电力电缆敷设在一起也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概率,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影响大片区域的生产、生活用电。而《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仅要求应在电力电缆舱室设置自动灭火系统,该规范及其他专业设计规范都没有指明应采用哪种自动灭火系统,更没有明确的设置形式、设置参数上的指导,目前业内设计人员对管廊自动灭火系统的选择与做法还存在很大争议,前人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各灭火系统的性能进行简单对比分析的层面,本文针对此问题开展研究。本文以城市综合管廊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综合管廊的定义、组成、分类、特点等,明确综合管廊与其他建筑物相比,具有空间狭长、高压电缆众多、火灾荷载大等特点,无法完全照搬其他类型建筑物的消防灭火系统做法直接应用于综合管廊。管廊内的火灾起因主要是电缆起火,管廊火灾具有火灾隐蔽、蔓延速度快、难以从外部扑救、影响范围广等特点。管廊内的消防措施主要有土建防火措施、电气防火措施、通风防火措施和消防灭火措施等,其中消防灭火措施是唯一的主动灭火措施,承担主要的灭火功能。经性能分析指出:在综合管廊内主要适用的自动灭火系统有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和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这三大系统,其中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在简洁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水喷雾灭火系统在经济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三种自动灭火系统各有优缺点,仅从性能分析的角度还无法直接判定哪一种是综合管廊自动灭火系统的综合最优设置方案。在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综合管廊自动灭火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并利用专家打分的数据构造判断矩阵进行分析计算,此部分的研究表明:(1)一级指标层面,安全要素是综合管廊自动灭火系统选择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2)灭火成功率、输送管道大小、初始建设成本在各自一级指标中所占的比重最大;(3)二级指标层面,灭火成功率和输送管道大小相对于总体目标的合成排序权重最大,是选择总体方案最看重的两项评价指标;(4)通过层次总排序的计算,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的层次总排序值最高,为综合考虑所有评价指标的综合最优设置方案,工程实践中建议在综合管廊内采用超细干粉灭火装置。最后,本文对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在管廊内的设置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设计的建议。
朱安邦,刘应明,汪叶萍[4](2018)在《深圳前海合作区综合管廊自动灭火系统比选》文中指出《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规定,"干线综合管廊中容纳电力电缆的舱室;支线管廊中容纳6根及以上电力电缆的舱室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其他容纳电力电缆的舱室宜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目前国内综合管廊设置的自动灭火方式有水喷雾、细水雾、超细干粉、气溶胶等多种方式,但各种方式都有其限制条件和优缺点,综合管廊内的自动灭火方式的选择是行业内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在对几类自动灭火方式进行应用比较基础上,总结了各类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要点,并结合深圳前海合作区综合管廊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全域采用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在后期运营、使用性能及造价费用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幸德鹏[5](2018)在《输配电线路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电缆中间接头作为输配电线路中电缆运行的薄弱环节,其火灾会造成长时间停电,进而影响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提出一种可靠、安全、智能的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防灭火方案,对于降低电缆中间接头火灾发生频率,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电缆中间接头的火灾进行特性分析,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多级预警和自动灭火的电缆中间接头防灭火方案,并通过模拟火灾实验和模拟报警实验,验证其灭火系统和预警系统的可行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电缆中间接头火灾是由电缆中间接头故障产生的电弧、过热以及外来热源点燃了电缆中间接头导体外的绝缘层和保护层而引起的。2.电缆中间接头火灾特点有:电缆中间接头热量长期积累,容易突发火灾;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容易导致爆炸,破坏性强;电缆成束燃烧,火灾蔓延迅速;易产生并积聚大量高温有毒烟气;火灾损失严重、影响范围广。具有故障及火灾难以快速定位、扑救难度大、火灾后快速修复困难等处置难点。3.根据理论分析结合实际需求后进行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系统原型设计。系统由火灾预警系统和自动灭火装置两部分组成,其中火灾预警系统由火灾探测模块、火灾预警控制器、预警信号传输模块组成,自动灭火装置采用气溶胶灭火剂作为驱动动力的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火灾探测模块选择使用三种不同动作温度(60℃、90℃、120℃)的常开温控开关以实现系统的多级预警功能,火灾预警控制器包括预警单元和中转单元两部分,核心是STM8超低功耗单片机(MCU),预警信号传输模块采用SX1278 LoRa通信模组和GPRS模块。预警单元电源采用锂亚硫酰氯一次性电池供电方式,应急备用电源采用温差发电装置,确保供电可靠性,中转单元采用主备电源供电方式,即市电220V交流电(主电源)和12V铅酸电池(备用电源)。4.对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进行可行性实验研究。灭火系统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灭火剂用量越大,灭火效果越好,采用120g气溶胶灭火剂灭火效果最好;管网式喷放相对直接式喷放的灭火效果更好,且灭火时间也缩短50%以上;灭火效果受上盖不同开启方式影响,上盖未开启条件下火最易灭,上盖全开情况下火最难灭。因此采用120g热气溶胶灭火剂+20g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灭火装置在管网式喷放方式下效果最佳。预警系统的可行性实验表明:三种不同温度温控开关在达到其动作温度(60℃、90℃、120℃)时,都能成功在中转单元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发现其平均响应时间都在1s内。
孙瑞雪[6](2018)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灭火系统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土地利用情况越发紧张,可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的综合管廊逐渐成为我国市政基础建设的发展趋势。这种将各类市政管线集中在一起的做法虽有效地节省了城市地下空间,但密集的管线也增大了火灾发生几率,其中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管廊电力舱一旦发生火灾后极易造成城市大面积断电,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管廊内设置合理有效的灭火系统来预防和控制火势,尽可能扑灭早期火灾,最大程度的减小火灾带来的损失有利于保障消防安全。笔者调研发现我国《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中规定综合管廊中容纳电力电缆的舱室应设置有自动灭火系统,但未明确何种自动灭火系统及具体设置参数,前人对灭火系统选取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对比分析层面,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本文对比分析了干粉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气溶胶灭火系统和细水雾灭火系统在管廊内的适用性,认为对于地下综合管廊电力舱,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综合灭火效果好、性价比高、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相比于其他灭火系统有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实体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细水雾灭火系统在管廊电力舱内的灭火效果,并通过FDS数值模拟综合考虑了管廊通风、雾滴粒径、喷雾流量、雾锥角、喷射速度以及喷头布置间距等因素对细水雾灭火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实体实验(1)实体火灾实验表明开式高压全淹没式细水雾灭火系统在综合管廊中能够有效的抑制、熄灭电缆火,且没有发生复燃,具有很好的降低火场温度、衰减火焰热辐射和洗消烟气的作用。(2)细水雾冷态布水实验表明,本文实验平台内的两个相邻细水雾喷头中间点正切于电缆桥架方向上的第3层和第4层电缆为细水雾水量相对薄弱处。2.FDS数值模拟(1)始终保持通风,细水雾则无法灭火。建议将细水雾灭火系统与通风系统联动,火灾时关闭通风,提升细水雾的灭火能力。(2)粒径为100μm的细水雾动量小不容易穿透火焰,500μm、700μm的细水雾穿透力强但隔氧窒息作用不显着,综合考虑到粒径越小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参数要求越高,建议采用粒径为300μm的细水雾。(3)随着喷雾流量的增加,细水雾的灭火效果增强,但当喷雾流量大于13L/min时,细水雾的灭火效果增加不明显,考虑到水量越大造成线路短路及触电的可能性越大,本文研究中建议采用流量为13L/min的细水雾。(4)对于综合管廊电力舱电缆火,本文研究建议采用雾锥角为120°的细水雾。(5)适当增大细水雾的喷射速度可以增强细水雾的灭火能力,但当喷射速度为15m/s时灭火效果并没有显着优于10m/s的灭火效果,考虑到过高的喷射速度对设备压力等系统设计参数要求较高,本文研究中建议采用喷射速度为10m/s的细水雾。(6)喷头布置间距为6m的细水雾无法熄灭电缆火,小于3m时都可以灭火,考虑到管网压力和过量水可能造成的电缆短路危险,建议采用3m的喷头布置间距。
李鑫[7](2017)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作为新一代哈龙灭火系统替代产品,是一种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具有环保性能好、灭火效率高、使用安全、对被保护对象损坏作用小、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比较复杂,尤其由于七氟丙烷在管网中的流态变化、热量传递、高压氮气融入及管网参数、流速变化等多因素影响,导致很难精确、方便地设计计算其管网系统。因此,围绕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为研究对象,把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系统综合划分为防护区、存储装置和管网三个模块,建立了模型参数矩阵和结构设计矩阵,通过对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建立起了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模型和设计结构矩阵,对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确立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目标。2.针对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系统的参数计算、优化及管网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展开探讨和研究。结合现有管网系统设计方法计算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系统的参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应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存储瓶充装率进行优化,计算最优解;对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管网流动进行分析,研究管网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计算方法,提出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压力损失计算集成模型。3.提出一种基于灭火剂喷放过程离散化的管网迭代水力计算方法。针对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不能有效计算喷放压力、喷放时间的问题,根据喷放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的特点将喷放的连续过程进行基于时间的离散化,进而提出喷放过程迭代水力计算方法,对管网参数进行有效的计算。4.提出一种基于灭火时间、充装率和防护区参数驱动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计算方法,并开发了适用单防护区和多防护区管网设计的软件系统。在前面提出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设计参数要求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官网设计方法,并进行功能模块划分,开发了相应的设计计算软件系统,进行了工程管网设计应用验证。进行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实验和数据检测。结果证明,所提出的压力损失模型、迭代计算方法准确度较高,所开发的管网设计软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方便有效。
梁言慈[8](2018)在《内蒙古乌达煤火典型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革命以来煤及煤矸石长期暴露于空气而自燃引起的煤火相继显现于全球各主要产煤区,在我国当代亦出现了被学术界称之的“中国北方煤火”,并以1961年延续至今的流行在内蒙古中部乌达煤田的“乌达煤火”为典型。国际社会评论以我国最为突出的全球性煤火很可能将持续危及全球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但迄今直接科学证据甚少,相关环境化学基础研究薄弱。本文以乌达煤火为样本,以煤火烟气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及室内分析,力求切分出其烟气基本化学组成,为精细认识煤火排放的典型污染物及深入理解其成因机制与环境归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的煤火样本含三类具体形式:地下煤层自燃,地表巨型矸石山自燃,及矿坑回填场地下残留遗煤与填埋煤矸石混合自燃。这三类是乌达煤火以及中国北方煤火最常见的形式。本文研究的对象为此三类煤火排放的烟气及其衍生物,涉及的具体物理状态包括四类:气态,如汞(Hg)和二氧化硫(SO2);气溶胶态,如总悬浮颗粒物(TSP)及其内含物;液态,如凝析于海绵体中的水及水溶物;以及固态,如地表土。本文采用Lumex测汞仪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在乌达煤田五虎山矿区典型的八号地下煤层自燃火区现场检出地表裂隙和出气孔溢出烟气总汞,浓度均值达到464ng/m3(117-1239ng/m3,n=30),同样方法在苏海图巨型老矸石山表层出气口检出溢出烟气总汞,浓度均值达到5908ng/m3(1022-31750ng/m3,n=46),两者均值分别是大气汞背景水平(1.4-2.8ng/m3)的221倍和2813倍,从而验证了地下煤火和矸石山煤火均显着排放汞,且发现相对不引人注意的地表矸石山煤火事实上排放总汞强度更大,值得关注。进而,通过现场测汞和室内测汞的结合,验证了煤火烟气汞的扩散导致矿区及毗邻的乌达城区空气汞浓度和地表土汞及植物汞含量均呈现一定规律的提升,指示煤火排放的汞污染物不仅进入大气循环,而且对局地环境已经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大量现场踏勘和调查工作遴选出上述典型的八号火区中的A场,识别出地下40m深部9#/10#煤层自燃程度不同引起的该场岩石地表呈现的八类不同表观印迹裂隙区带,分别是:无印迹区、蜡染区、硫磺区、芒硝区、芒硝消失区、高温区、降温区和烧变岩破碎区,对应着地表温度从近常温开始依次升高但越过高温区(300°C)后渐恢复到近常温。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Piccaro氟化氢分析仪在分子水平上依次检测了不同裂隙点位溢出烟气(含无色气氛)的氟化氢(HF)体积浓度,总均值达到5069ppb(77.25-41042ppb,n=96)。进而发现,从硫磺区HF明显排放,到芒硝区显着递增,至芒硝消失区出现极大值,之后锐减。与硫关联的这三类区带烟气HF体积浓度均值依次是1325ppb(161-6149ppb,n=33)、3956ppb(1915-6602ppb,n=18)和18375ppb(1950-41042ppb,n=18),等同点位检测的烟气SO2浓度均值与烟气温度均值依次是14ppm/106°C、27ppm/130°C和86ppm/231°C。在此影响下,该区(约8000m2)近地表(1.2m)环境空气HF浓度提升至228ppb(108-643 ppb,n=12,t=144h);该区外缘为53ppb(44-67ppb,n=5,t=60h)。煤田下风向约10km处的乌达城区空气HF浓度约为2.8ppb;相同季节(秋季)的北京空气HF浓度约为0.28-1.00ppb。结论是地下煤火显着排放分子氟化氢,且煤火氟化氢排放与煤火芒硝排放同步,与地下煤层中黄铁矿相对温和氧化热分解直接相关,与煤中有机质更高温度下的快速分解或者明火燃烧无关。本文初步采集和研究了近源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最接近出气口的三个点位采集的TSP的质量浓度均值高达14367μg/m3(12600-17300μg/m3,n=3);其中硫的质量浓度为2717μg/m3(2340-3300μg/m3,n=3),占TSP的19%;总碳(TC=OC+EC)的质量浓度为36μg/m3(14-79μg/m3,n=3),仅占TSP的0.25%。其余烟气口集中区内的TSP的质量浓度均值达到4847μg/m3(2090-7620μg/m3,n=6),硫的质量浓度均值达到792μg/m3(208-1680μg/m3,n=6),与TSP的比值为16%;总碳仅为101μg/m3(6-140μg/m3,n=6),与TSP比值仅2%。集中区边缘的TSP为419μg/m3(393-466μg/m3,n=3);硫37μg/m3(19.5-48.4μg/m3,n=3),与TSP的比值为9%;总碳31μg/m3(14-63μg/m3,n=3),与TSP的比值为7%。这三组数据互证了煤火气溶胶(TSP)最富硫。通过元素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本文发现火区环境TSP可追溯至三类排放源,即地下煤层中黄铁矿的氧化分解,地下煤层中煤有机质的氧化分解,以及环境尘土排放源。此外,本文还现场试验了五种煤火气溶胶源采样方法并进行了讨论。国内外暂无类似前述分子水平的直接检测硫酸(雾)的商品仪器。因此,本文利用了现场发现的一种煤火烟气的天然捕集器——煤火海绵体,亦即,地下煤火烟气上升到含土层地表“顶”出的类蘑菇状含水蓬松黏土质凸起物,对煤火排放硫酸问题进行了研究。在9#/10#煤层残留煤与填充煤矸石自燃区上覆地表采集到33件煤火海绵体,化学容量分析其天然残留液含[H+]=5.60mol/L(pH=-0.75)和[SO42-]=3.17mol/L(304mg/g),按照化学计量得到海绵体残留酸的分子简式为N0.23H1.77SO4,其中N0.23代表烟气酸遇黏土损失的H+而取代的按一价计的金属阳离子。结论是地下煤火排放常量水平硫酸(水合物)。实证了上述海绵体富集难溶氟(1449μg/g)和水溶氟(774μg/g),且挥发氟化氢(260ppb)。此外还发现海绵体富集汞(16830ng/g)、砷(20.9μg/g)和多环芳烃(∑16PAHs=21933 ng/g),并通过对比场地采样分析数据,检验了煤火海绵体的长期存在和扩散已经导致相应区域地表土普遍出现酸,汞及多环芳烃的严重污染。结合以上发现,本文提出“氟化氢活性中间体”理论。要点是:煤火过程的煤及矸石中还原态硫如黄铁矿的相对温和氧化分解不仅释放SO2、硫磺和芒硝,而且释放硫酸;此硫酸扩散至其中通常呈高沸点又高熔点且难溶的氟化物如氟化钙将通过反应使之活化形成沸点仅19.8°C的氟化氢——活性中间体;后者自“空(或水)中路线”迁移、扩散和传播,直至与其他物质(如CaCO3)反应生成难溶盐(如CaF2)而在新场所出现氟的富集。这其中三步骤均属于自发过程。上述实测煤火排放的分子氟化氢和硫酸及实测的氟在煤火区地表的异常富集,为此理论提供了三点关键科学证据。本理论以硫与氟共存体系为前提,以自发过程为“启动”源,扩展适用范畴可能涵盖:地球火山系统和地球关键层表生地球化学过程;存在煤及黏土中硫自发吸(空气中)氧的温和且慢速人为燃煤系统,如传统地氟病区火塘燃煤(约350°C)及生活煤炉燃煤(封炉期或未燃区温度不超过350°C)。均期待检验。本文揭示了煤火海绵体改变着煤火排放污染物的环境归趋,将原本进入大气循环的污染物更多地遗留在原位并经扩散污染局地土壤和水体,使全球共同“买单”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更须各自“买单”。但另一方面,煤火海绵体作为煤火污染物的捕集器,功能上类似燃煤电厂的脱硫脱汞装置,为煤火污染物防控提供新思路。本文还提出了“常态地下煤火”概念。初步界定其范畴是始于煤层温和氧化分解而止于煤层焦化,这使煤火可区别于工业燃煤。指出认识和理解煤火环境影响应不以工业燃煤现有知识为“标型器”。建议国家明确矿区煤火责任主体,促进常态地下煤火治理常态化。
胡逸君[9](2017)在《汽车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购车需求旺盛,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然而人们享受汽车带来的交通便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汽车火灾事故也频繁发生,汽车火灾的发生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因此提出一种节能,安全,可靠的汽车防灭火方案,对降低汽车火灾发生频率,减少汽车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汽车火灾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多级预警和自动灭火的汽车防灭火方案,并通过汽车发动机舱模拟火灾试验,在证明了其工作可靠性的同时优化了系统的报警功能和灭火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火灾三要素和汽车组成特点发现,汽车火灾的发生是由电气系统的故障、排气系统及机械摩擦引发的过热、高温或者外来火源,引燃了因故障泄漏的燃油或汽车油脂、汽车内部其他的可燃材料等导致的。(2)根据引发汽车火灾的可燃物种类不同将汽车火灾分为A类(可燃固体物质),B类(可燃液体物质),C类(可燃气体物质),E类(电气)四类火灾。(3)汽车火灾具有以下五个特点:a.突发性;b.起火快、燃烧猛、蔓延迅速;c.发动机部位易着火;d.易产生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e.易造成较大损失。(4)汽车火灾的处置难点主要为初起火灾探测困难,扑救难度大,缺乏有效灭火设备。(5)根据之前的理论分析结合实际需求确定了汽车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的功能要求以及总体方案设计,然后对该系统进行了原型设计。该系统由汽车火灾预警系统和汽车火灾自动灭火装置组成,其中汽车火灾预警系统是由汽车火灾探测模块和汽车火灾预警控制器组成。其中汽车火灾探测模块由138℃的不可恢复式感温电缆和DS18B20温度传感器构成,具备多级预警功能。汽车火灾预警控制器的核心为STC15W4K60S4的单片机,预警显示模块采用的是3.2寸USARTHMI触摸屏,主备电源分别使用车辆蓄电池提供+12V电源经过转换电压变成系统正常工作的+5V电压和使用可太阳能充电的充电宝提供稳定的+5V电压。汽车火灾自动灭火装置根据汽车发动机舱特点选择的是S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6)对设计出的汽车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进行了汽车发动机舱模拟火灾试验,通过不同工况下的火灾试验,分析了灭火剂用量、喷放方式、火源位置及数量对系统灭火效果的影响以及分析了布置方式、火源位置及数量对报警时间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其工作可靠性的同时优化了系统的报警功能和灭火功能,为汽车的防灭火自动化提出了一种节能,安全,可靠的方法。
曾勇[10](2013)在《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在汽车发动机舱火灾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汽车发动机舱火灾的现状分析,对车载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主要特性进行比对和分析,并针对性地阐述了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在汽车发动机舱火灾的应用要点。
二、ZQ气溶胶 自动灭火技术及设计应用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Q气溶胶 自动灭火技术及设计应用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家用消防背包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室内灭火器市场调研分析 |
2.1 室内灭火器研究现状 |
2.1.1 家庭配备室内灭火器的必要性 |
2.1.2 我国室内灭火器的使用现状 |
2.2 目前市场现有消防产品的种类 |
2.3 现有灭火器存在的设计问题 |
2.3.1 现有灭火器的使用缺陷分析 |
2.3.2 现有灭火器安全性分析 |
2.3.3 现有灭火器可回收性分析 |
2.3.4 初步设计理念 |
第3章 室内灭火器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 室内灭火器的使用环境分析 |
3.1.1 城市居住环境特点 |
3.1.2 家庭常见火灾诱因及特点 |
3.2 火灾发生时用户心理及行为特征 |
3.2.1 火灾发生时人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
3.2.2 火灾发生时用户行为导向人性化分析 |
3.3 室内灭火器产品外型影响因素 |
3.3.1 灭火器颜色设计与用户心理 |
3.3.2 灭火器材质与结构分析 |
3.3.3 灭火器造型分析 |
第4章 用户需求分析 |
4.1 室内灭火器产品目标用户及其行为调研分析 |
4.1.1 确定目标用户及调研思路 |
4.1.2 调研方法及过程 |
4.1.3 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
4.2 目标用户对灭火器的需求分析 |
4.2.1 用户使用流程分析 |
4.2.2 目标用户居住环境分析 |
4.2.3 基于“KANO”模型理论的用户期待值分析 |
4.3 目标用户对产品具象需求分析 |
4.3.1 产品功能需求 |
4.3.2 产品造型需求 |
第5章 家用多功能消防背包设计实践 |
5.1 设计理念 |
5.2 设计定位 |
5.2.1 复合功能设计理念 |
5.2.2 人机工程学理论 |
5.3 功能定位 |
5.3.1 一键式灭火功能按键 |
5.3.2 双喷口灭火管设计 |
5.3.3 浓烟照明灯设计 |
5.3.4 破窗索降设备设计 |
5.3.5 防毒防烟设计 |
5.4 安全性功能设计 |
5.5 消防背包使用方式 |
5.6 消防背包尺寸 |
5.7 家用消防背包设计方案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目标用户对室内灭火器产品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2)基于凝结粒子计数的机动车排放超细颗粒物数浓度在线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机动车颗粒物排放标准 |
1.3 机动车排放超细颗粒物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凝结粒子计数方法研究进展 |
1.4.1 异质凝结增长方法 |
1.4.2 颗粒物光散射计数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凝结粒子计数测量原理 |
2.1 引言 |
2.2 异质凝结成核理论 |
2.3 超细颗粒物凝结增长方式 |
2.4 光散射法单粒子测量原理 |
2.4.1 单粒子光散射理论 |
2.4.2 散射光强模拟分析 |
2.4.3 散射光集光结构分析 |
2.4.4 粒子脉冲测量与重叠校正方法 |
2.5 测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细颗粒物异质凝结增长装置仿真分析与设计 |
3.1 引言 |
3.2 连续全流式凝结增长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
3.3 异质凝结增长装置仿真及关键参数分析 |
3.3.1 异质凝结增长装置数值模型 |
3.3.2 过饱和度与开尔文粒径典型空间分布 |
3.3.3 冷凝腔尺寸对凝结增长装置性能的影响 |
3.3.4 采样流量对凝结增长装置性能的影响 |
3.3.5 温度窗口对粒子激活效率的影响 |
3.4 异质凝结增长装置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带宽光学单粒子计数装置设计与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光学单粒子计数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
4.3 粒子计数装置光学关键模块仿真分析与设计 |
4.3.1 超窄光斑激光模块仿真与设计 |
4.3.2 大角度粒子散射光收集模块仿真与设计 |
4.3.3 光学关键模块装调结构设计 |
4.4 粒子计数装置电子学关键模块分析与设计 |
4.4.1 激光器恒功率驱动电路设计 |
4.4.2 光电探测器的选取与性能分析 |
4.4.3 光电转换电路模型分析 |
4.4.4 低速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
4.4.5 高速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
4.4.6 粒子脉冲测量电路设计 |
4.5 粒子计数装置单粒子脉冲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集成与实验数据分析 |
5.1 引言 |
5.2 系统集成 |
5.2.1 关键测控单元 |
5.2.2 测控流程与通讯 |
5.3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1 颗粒物探测效率 |
5.3.2 数浓度范围测定实验平台 |
5.3.3 粒子脉冲带宽对数浓度测量范围的影响分析 |
5.3.4 脉冲峰值鉴别法数浓度测量性能分析 |
5.3.5 重叠概率校正法数浓度测量范围分析 |
5.3.6 脉冲宽度校正法数浓度测量范围分析 |
5.3.7 系统响应时间测试与分析 |
5.4 环境气溶胶对比测试实验 |
5.5 机动车台架测试实验 |
5.5.1 实验平台搭建 |
5.5.2 机动车台架对比测试实验结果分析 |
5.5.3 不同工况下机动车颗粒物排放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综合管廊消防自动灭火系统方案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综合管廊消防灭火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合管廊消防灭火系统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2 综合管廊消防灭火系统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综合管廊火灾特性分析 |
2.1 综合管廊概述 |
2.1.1 综合管廊的基本概念 |
2.1.2 综合管廊的特点 |
2.1.3 综合管廊的国内外建设情况 |
2.2 综合管廊火灾的起因 |
2.3 综合管廊火灾的特点 |
2.4 综合管廊防火措施 |
2.4.1 土建防火措施 |
2.4.2 电气防火措施 |
2.4.3 通风防火措施 |
2.4.4 消防灭火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管廊自动灭火系统的性能分析 |
3.1 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 |
3.1.1 水喷雾灭火系统概述 |
3.1.2 水喷雾灭火系统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 |
3.1.3 水喷雾灭火系统的性能分析 |
3.2 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 |
3.2.1 细水雾灭火系统概述 |
3.2.2 细水雾灭火系统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 |
3.2.3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性能分析 |
3.3 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
3.3.1 超细干粉灭火装置概述 |
3.3.2 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 |
3.3.3 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的性能分析 |
3.4 其他自动灭火系统 |
3.4.1 气体灭火系统 |
3.4.2 自动巡检机器人灭火装置 |
3.5 综合对比分析 |
3.5.1 安全性方面 |
3.5.2 简洁性方面 |
3.5.3 经济性方面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管廊自动灭火系统优化研究 |
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3 构造判断矩阵并分析 |
4.3.1 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 |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及结果分析 |
4.4 一致性检验 |
4.5 层次总排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管廊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优化探讨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深圳前海合作区综合管廊自动灭火系统比选(论文提纲范文)
1 综合管廊内消防设置 |
1.1 综合管廊内火灾分析 |
1.2 综合管廊内针对电力电缆的消防措施 |
1.3 综合管廊内针对天然气管道的消防措施 |
2 综合管廊内常用灭火系统比较 |
2.1 常见自动灭火系统比较 |
2.2 综合管廊消防设计经验借鉴 |
3 前海综合管廊自动灭火方案比选 |
3.1 概况 |
3.2 超细干粉自动灭火系统方案 |
(1) 产品选型 |
(2) 部分设计参数 |
(3) 超细干粉自动灭火系统费用测算 |
3.3 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方案 |
(1) 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组成 |
(2) 部分设计参数 |
(3) 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费用组成 |
(4) 费用测算 (现金流量贴现值法) |
3.4 方案比选 |
4 结语 |
(5)输配电线路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1 本论文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3.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特性分析 |
2.1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发生的原因 |
2.2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的特点 |
2.3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的处置难点 |
2.4 小结 |
第3章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方案设计 |
3.1 系统的功能设计要求 |
3.2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3.3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探测报警模块研究 |
3.3.1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探测模块研究 |
3.3.2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控制器研究 |
3.4 自动灭火装置研究 |
3.4.1 电缆中间接头自动灭火装置的性能要求 |
3.4.2 常用自动灭火装置的灭火剂种类及灭火机理 |
3.4.3 对比分析 |
3.5 防爆功能研究 |
3.6 小结 |
第4章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原型设计 |
4.1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控制器的原型设计 |
4.1.1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控制器的总体设计 |
4.1.2 预警控制器的模块设计选择 |
4.1.3 主要功能设计 |
4.1.4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控制器的整体设计 |
4.1.5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控制器备用电源电源设计 |
4.2 自动灭火装置的原型设计 |
4.2.1 自动灭火装置的基本组成 |
4.2.2 热气溶胶发生剂及超细干粉用量设计 |
4.2.3 热气溶胶发生剂药柱的设计 |
4.2.4 自动灭火装置的内筒设计 |
4.2.5 自动灭火装置的点火包设计 |
4.2.6 自动灭火装置的外壳及隔热与防水设计 |
4.2.7 自动灭火装置的喷放方式设计 |
4.3 电缆中间接头保护槽盒防爆功能原型设计 |
4.4 小结 |
第5章 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可行性实验研究 |
5.1 实验模型的搭建 |
5.2 火灾场景的设置 |
5.3 系统灭火实验研究 |
5.3.1 研究目的 |
5.3.2 研究方案 |
5.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4 预警系统可行性验证 |
5.4.1 可行性验证目的 |
5.4.2 可行性验证方案 |
5.4.3 可行性验证结果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灭火系统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介绍 |
1.1.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 |
1.1.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危险性 |
1.1.4 实际火灾案例 |
1.1.5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消防安全研究现状 |
1.2.2 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章节安排 |
第2章 常用灭火系统简介及管廊灭火系统适用性分析 |
2.1 细水雾灭火系统 |
2.2 干粉灭火系统 |
2.3 水喷雾灭火系统 |
2.4 气体灭火系统 |
2.5 气溶胶灭火系统 |
2.6 管廊灭火系统适用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体火灾实验设计及结果 |
3.1 实验平台搭建 |
3.2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选取及参数 |
3.3 数据采集系统及其布置情况 |
3.3.1 温度采集系统 |
3.3.2 辐射热通量采集系统 |
3.4 细水雾灭火实验 |
3.4.1 实验过程及现象 |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细水雾布水实验 |
3.5.1 布水实验布置情况 |
3.5.2 布水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细水雾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力舱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模拟软件FDS介绍 |
4.2 模型的搭建及适用性验证 |
4.2.1 模型的搭建 |
4.2.2 模型的适用性验证 |
4.3 模拟实验工况设计 |
4.4 细水雾各参数对灭火特性的影响 |
4.4.1 管廊通风对细水雾灭火特性的影响 |
4.4.2 雾滴粒径对细水雾灭火特性的影响 |
4.4.3 喷雾流量对细水雾灭火特性的影响 |
4.4.4 雾锥角对细水雾灭火特性的影响 |
4.4.5 喷射速度对细水雾灭火特性的影响 |
4.4.6 喷头布置间距对细水雾灭火特性的影响 |
4.5 针对布水实验薄弱处的优化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研究现状 |
1.3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压力损失计算研究 |
1.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
1.5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计算软件研究 |
1.6 研究现状分析 |
1.7 课题提出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1 课题的提出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1.7.3 论文组织形式 |
第2章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及管网设计建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结构 |
2.2.1 系统组成 |
2.2.2 系统工作原理 |
2.3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系统建模 |
2.3.1 防护区建模 |
2.3.2 存储装置建模 |
2.3.3 管网建模 |
2.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系统设计矩阵 |
2.4.1 设计结构矩阵 |
2.4.2 管网系统参数间相互关系 |
2.5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方法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参数计算、优化及管网压力损失计算 |
3.1 引言 |
3.2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参数设计计算 |
3.2.1 防护区灭火剂设计用量计算 |
3.2.2 存储参数计算 |
3.2.3 管网参数设计计算 |
3.2.4 防护区泄压口计算 |
3.2.5 存在问题分析 |
3.3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充装率优化设计计算 |
3.3.1 模拟退火算法 |
3.3.2 灭火剂充装率优化结果分析 |
3.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压力损失计算 |
3.4.1 现有管网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 |
3.4.2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压力损失计算方法 |
3.4.3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压力损失仿真对比分析 |
3.4.4 管网局部管件当量长度测量实验 |
3.4.5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压力损失实验 |
3.4.6 管网压力损失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喷放过程离散化及喷嘴开口直径优化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迭代水力计算 |
4.1 引言 |
4.2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喷放过程离散化及优化目标分析 |
4.2.1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喷放过程阶段划分 |
4.2.2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喷放过程离散化处理原理 |
4.2.3 喷嘴开口直径优化目标分析 |
4.3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喷放过程迭代水力计算及管网参数优化 |
4.3.1 计算模型建立 |
4.3.2 存储瓶氮气实时压力P计算 |
4.3.3 管网阻力损失h_(w0-p)计算 |
4.3.4 灭火系统喷放时间time计算及管网参数优化 |
4.3.5 喷嘴工作参数计算 |
4.3.6 迭代水力计算方法计算流程 |
4.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参数优化计算实验及结果对比分析 |
4.4.1 实验条件 |
4.4.2 喷放实验 |
4.4.3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软件系统开发及实验 |
5.1 引言 |
5.2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方法 |
5.3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软件开发 |
5.3.1 设计计算软件总体框架构建 |
5.3.2 关键计算算法流程 |
5.3.3 设计计算软件实现 |
5.3.4 管网设计计算软件系统功能界面 |
5.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计算实验 |
5.4.1 实验条件 |
5.4.2 均衡系统实验 |
5.4.3 非均衡系统实验 |
5.4.4 非均衡系统改进优化实验 |
5.5 设计计算软件工程实例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8)内蒙古乌达煤火典型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火大气污染物研究进展 |
1.2.2 人为源汞排放研究进展 |
1.2.3 大气颗粒物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选题过程与思路、工作量 |
1.3.1 选题过程与思路 |
1.3.2 工作量 |
1.4 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乌达煤田概况 |
2.3 乌达采煤简史 |
2.4 乌达煤火与治理 |
2.5 矸石山与煤火 |
2.6 乌达煤火未来风险探讨 |
2.7 小结 |
3 野外工作主要仪器介绍 |
3.1 汞测量仪 |
3.2 氟化氢测量仪 |
3.3 现场辅助仪器与设备 |
4 煤火汞排放特性研究 |
4.1 研究区域 |
4.2 仪器和方法 |
4.2.2 原位测量方法 |
4.2.3 区域测量方法 |
4.2.4 市区测量方法 |
4.2.5 植物采样及测量方法 |
4.3 地下煤火汞排放规律 |
4.3.1 地下煤火原位汞排放 |
4.3.2 地下煤火汞排放局地环境影响 |
4.4 矸石煤火汞排放规律 |
4.4.1 矸石山煤火原位汞排放 |
4.4.2 矸石山煤火汞排放局地影响 |
4.4.3 矸石堆汞排放及消减途径 |
4.5 地下煤火及矸石煤火汞排放对比研究 |
4.6 地下煤火及矸石煤火汞排放区域影响 |
4.6.1 市区地表大气汞浓度分布特性 |
4.6.2 植物吸收汞浓度分布特性 |
4.7 大气汞浓度风险评估 |
4.8 本章小结 |
5 煤火海绵体汞与砷 |
5.1 样品与实验 |
5.2 煤火海绵体中汞富集及砷富集 |
5.3 煤火海绵体汞及砷的扩散 |
5.4 煤火海绵体汞及砷富集机制探讨 |
5.5 煤火海绵体汞污染 |
5.6 煤火汞释放及其环境归趋 |
5.7 相关建议 |
6 煤火海绵体多环芳烃 |
6.1 样品与实验 |
6.2 煤火海绵体富集多环芳烃及其扩散 |
6.3 污染评价 |
6.4 毒性评价 |
6.5 污染特征讨论 |
6.6 小结 |
7 煤火海绵体酸与氟 |
7.1 引言 |
7.2 样品与实验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煤火海绵体富集酸与氟 |
7.3.2 水溶氟与氟化氢 |
7.3.3 海绵体酸的化学组成 |
7.3.4 海绵体成因探讨 |
7.3.5 煤火硫酸排放探讨 |
7.3.6 煤火海绵体与生态恢复 |
8 煤火氟化氢排放 |
8.1 引言 |
8.2 研究区描述 |
8.3 现场实验 |
8.4 结果与讨论 |
8.4.1 平台外围空气背景 |
8.4.2 平台环境空气 |
8.4.3 煤火烟气氟化氢 |
8.4.4 基本结论 |
8.4.5 煤火排放氟化氢的机理 |
9 地下煤火颗粒物排放研究 |
9.1 样品采集 |
9.2 分析测试 |
9.3 煤火气溶胶概况 |
9.4 煤火气溶胶质量浓度涨落模型 |
9.5 煤火气溶胶元素富集因子特征 |
9.6 煤火气溶胶TSP来源解析 |
9.7 煤火气溶胶源采样探索与经验教训 |
9.8 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论文回顾 |
10.2 工作回顾 |
10.3 主要结论 |
10.3.1 煤火汞排放 |
10.3.2 煤火氟化氢排放 |
10.3.3 煤火硫酸排放 |
10.3.4 煤火富硫气溶胶排放 |
10.3.5 煤火多环芳烃排放 |
10.3.6 煤火砷排放 |
10.3.7 煤火排放污染物的环境归趋转换器——煤火海绵体 |
10.3.8 煤火排放污染物计量的局限性 |
10.4 理论创新 |
10.5 其他创新点 |
10.6 新观点 |
10.7 展望 |
10.8 其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9)汽车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车火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汽车火灾预警与灭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1 本论文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3.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汽车火灾特性分析 |
2.1 汽车火灾发生的原因 |
2.2 汽车火灾的分类 |
2.3 汽车火灾的特点 |
2.4 汽车火灾处置难点 |
2.5 小结 |
第3章 汽车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方案研究 |
3.1 系统的功能设计要求 |
3.2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3.3 自动灭火装置研究 |
3.3.1 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的性能要求 |
3.3.2 常用的自动灭火装置 |
3.3.3 对比分析 |
3.4 汽车火灾探测模块研究 |
3.5 汽车火灾预警控制器研究 |
3.6 小结 |
第4章 系统原型设计 |
4.1 汽车火灾预警控制器的原型设计 |
4.1.1 汽车火灾预警控制器的总体设计 |
4.1.2 单片机的选择 |
4.1.3 主要功能设计 |
4.1.4 汽车火灾预警控制器的整体设计 |
4.1.5 汽车火灾预警控制器的备用电源选择 |
4.2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原型设计 |
4.2.1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基本组成 |
4.2.2 热气溶胶发生剂用量设计 |
4.2.3 热气溶胶发生剂药柱的设计 |
4.2.4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内筒设计 |
4.2.5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电引发器设计 |
4.2.6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外壳设计 |
4.2.7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冷却处理 |
4.2.8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喷放方式设计 |
4.3 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体试验研究 |
5.1 试验模型的搭建 |
5.2 火灾场景的设置 |
5.3 系统灭火试验研究 |
5.3.1 试验目的 |
5.3.2 试验方案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系统报警试验研究 |
5.4.1 试验目的 |
5.4.2 试验方案 |
5.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在汽车发动机舱火灾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发动机舱火灾现状分析 |
1.1 引起汽车发动机舱着火的原因 |
1.2 汽车发动机舱火灾特点 |
1.2.1 火灾初起时不易发现。 |
1.2.2 火势蔓延速度快。 |
1.2.3 火灾扑救难度大。 |
1.3 汽车发动机舱火灾处置难点 |
2 车载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主要特性比对和研究 |
2.1 灭火效能 |
2.2 适应性 |
2.3 安全性 |
2.4 经济性 |
3 车载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实际应用要点 |
4 结论 |
四、ZQ气溶胶 自动灭火技术及设计应用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家用消防背包设计与研究[D]. 蔡悦恒.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2]基于凝结粒子计数的机动车排放超细颗粒物数浓度在线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王文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综合管廊消防自动灭火系统方案优选研究[D]. 蓝优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深圳前海合作区综合管廊自动灭火系统比选[J]. 朱安邦,刘应明,汪叶萍. 中国给水排水, 2018(18)
- [5]输配电线路电缆中间接头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研究与设计[D]. 幸德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6]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灭火系统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 孙瑞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2)
- [7]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方法研究[D]. 李鑫.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1)
- [8]内蒙古乌达煤火典型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D]. 梁言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5)
- [9]汽车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胡逸君.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10]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在汽车发动机舱火灾的应用[J]. 曾勇. 江西化工,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