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高速公路与出版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施其明[1](2017)在《全媒体背景下“现代纸书”的运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亟待转型融合发展。一个全新体系——"现代纸书"的出现,为传统出版和整个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路径。文章以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壁垒为入口,通过多个案例分析,对"现代纸书"的核心概念、运营模式进行系统讨论,以期把握"现代纸书"体系的本质,为传统出版单位和编辑突破壁垒、真正实现"互联网+转型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张茜[2](2015)在《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新经济的产物,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产业。近十年来浙江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学界与地方政府的关注热点。对浙江省的研究不仅可以完善经济地理视角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发展差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更有利于指导浙江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和发展,对于优化浙江产业结构、增强其综合竞争力,提高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起着基础而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文化创意产业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差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以浙江11个市为基本研究单位,基于2004与2008年浙江经济普查数据,运用GeoDA、SPSS和ArcGIS软件,分析市域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条件与业态差异;采用空间分位图、空间自相关、基尼系数、区位熵方法,分析市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析市域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较完善,市际产业支撑条件各具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均衡,杭州的产业实力最雄厚,湖州、丽水、衢州、舟山的产业水平较落后;全省及各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均呈增长趋势,增速有较大差异,其中金华、绍兴、衢州增速最快;产业结构角度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可分为六大类和八大重点行业。2004与2008年浙江的全局Moran指数呈现负值和基尼系数小于0.2,表明在全省尺度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分散的特点;空间分位图直观地表明浙江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和中部两大区块,其中杭州、宁波、金华、台州4市为产业发展的四大高地,湖州、丽水、衢州、舟山4市为四大低谷;市域尺度,杭州、金华、台州、丽水的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化程度高,空间分布集聚,舟山与衢州专业化程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空间分布有集聚趋势,宁波、温州、嘉兴、杭州、绍兴专业化程度和空间集聚度均亟待提高。此外,运用多种方法对产业空间分布进行测度的尝试具有可行性。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全行业和重点行业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均以人才因素、政府因素和科技因素为主要因素。全行业角度,七类因素按对文化创意产业全行业发展影响程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列为:人才因素、政府因素、科技因素、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因素、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宽容因素。
段志勇[3](2013)在《西安市文化产业集聚与扩散的时空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文化产业在我国获得较快发展,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形成了文化产业门类,甚至文化产业聚集区。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西安市依托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文化产业发展在陕西省占据重要地位,文化产业在其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已经呈现出了集聚与扩散的趋势。本文以西安市文化产业企业为基本统计单位,通过《西安市黄页》、电子地图以及实际调研获得1997年、1999年、2002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2年的西安市文化产业企业空间分布点属性数据,以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内的51个街道办事处(镇)为研究的基本空间单元。对文化产业的集聚与扩散过程进行定量化研究,探讨其时空演化规律,进而优化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实现西安市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通过对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时空变化分析得出:(1)在时间序列上,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同集聚等级的街道数量发生显着变化,强集聚区和中集聚区的数量逐年上升,表明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在逐年增强;同时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空白区逐年减少,表明文化产业的空间扩散也在同步发生。(2)在区域变化上,集聚区的分布始终表现出城南高于城北的态势,集聚程度显着增强的区域主要是由长安路所穿越的街道或其两侧附近的街道组成,如张家堡、北关、自强路等;曲江街道在政策优势下文化产业发展也较快;新筑镇和斗门镇的文化产业发展十分缓慢,始终是空白区。第二,通过对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的时空变化分析得出:(1)对于各街道的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而言:①在时间序列上,不同扩散能力等级的街道数量发生显着变化,极弱等级街道数量下降明显,中等级街道数量逐年递增,强等级街道数量也有明显上升但数量较少,极强等级街道数量变化不大且数量少。②在区域变化上,部分街道的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显着增强,如张家堡、三桥、北关、等驾坡、长安路等;部分街道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增长极为缓慢,一直处于极弱等级,如新筑镇、六村堡、席王、王寺镇、斗门镇、红旗、辛家庙、汉城、谭家、灞桥镇、鱼化寨等。(2)对西安市城区整体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的变化而言,1997年以来文化产业空间扩散指数逐渐增大,且增长的幅度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说明西安市城区整体的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在逐渐增强。第三,采用等扇分析法,通过对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扩散方向的时空变化分析得出:(1)以钟楼为起始点,不同时段文化产业空间扩散方向存在显着差异:1997年—2002年时段,主导扩散方向为SW和S;2002年—2007年时段,在市中心南侧形成了以SW和SWW、SSW为主导方向的雁行扩散,在市中心北侧形成了以N和NE为主导方向的犄角扩散;2007年—2012年时段,主导扩散方向变为NWW、W和SWW;整个研究期,文化产业主导扩散方向为SW和NWW,同时N方向也呈现出相对的犄角扩散之势。(2)不同时段各方位的文化产业空间扩散速度类型发生显着变化:滞后扩散型,集中在1997—2002年和2002—2007年时段:低速扩散型,各时段均有分布,唯独1997—2002年时段最少。中速扩散型,集中在2007—2012年时段,高达10个;快速扩散型,集中在2007—2012年和1997—2012年两个时段;高速扩散型,只有整个研究期存在NWW和SW两个方位,说明西安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处在上升阶段。第四,采用环形系统分析法,通过对西安市文化产业及其内部主要行业空间分布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分析得出:(1)文化产业整体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在研究期内各圈层文化产业企业密度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距离市中心3.5Km内的文化产业企业密度增加显着,各年份企业密度最大值和企业密度变化最大值均在市中心,文化产业向市中心的集聚逐年增强,同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外围扩散趋势。(2)文化产业内部主要行业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表演业、文物及文化保护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广告业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向市中心或市中心附近区域集聚的态势,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在空间扩散上几大行业间的差异明显,其中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广告业的空间扩散最为显着,新闻出版业的空间扩散也比较明显,广播影视业、文化表演业、文物及文化保护业的空间扩散不明显。第五,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时空相关性特征,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时间尺度上,时空相关性随时间间隔的增加而降低,但相关系数一直较大,说明短时间尺度变化对时空相关性的影响并不显着。在空间尺度上,距离市中心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时空相关性十分显着,同时表现出随着区域间相邻距离的增加,时空相关性开始降低,区域间的相邻距离越大时空相关性变化越明显,说明文化产业发展的时空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尺度特征。
赖政兵[4](2012)在《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转型“首先是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同时还伴随着“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的深刻变迁”过程。转型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必然要求出版业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出版转型同时也是中国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论文认为,产业属性是出版业的自然属性,是根本的、基础的、本质的属性;而其传播内容的意识形态属性形成了出版业的社会属性,即出版业的文化属性和政治属性。这些属性衍生出了出版业的三大功能,即:宣传导向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商业经营功能。出版产业既不同于“僵化的为纯工厂功能”的“制造业”,也不同于直接提供劳务的“服务业”,它具有“实质物品价值低”而“内容的价值高”的“内容产业”特质。出版物是一种文化商品,消费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出版商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出版物是一种内含版权的商品;出版物有显着的差异化。在中国,出版业的制度变革应看作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制度变迁在总体上是由国家作为制度主体进行制度选择,国家扮演着制度决定者的角色,是制度供给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出版行业必然遵循路径依赖的规律,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因此,研究中国出版经济必须首先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出版经济研究的约束条件。总体来看,我国出版业主要由准入、内容和产权制度三部分构成。我国出版业现行制度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当时,建立和壮大国营出版社的力量,以及对私营出版业(包括出版、印刷、发行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后来我国的出版体制形成了巨大的影响。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但这个变迁过程所依赖的路径正是以“国营”为根本特点的计划体制。30年来,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相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出版业制度改革也逐渐深入,经历了增量发展、结构优化和深化改革三个阶段。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制度变迁的本质,也是为了解放被旧的出版制度所束缚的生产力,进而繁荣我国的出版事业。总体来说,我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特点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二者相结合;第二,我国出版业制度变迁的模式是“渐进式”的。这30年来,利益驱动是出版业制度创新的主要动力。利润的潜在驱动是出版业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但是,出版业的制度创新也往往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比如主体竞争程度、技术因素、交易费用的制约以及政府的行政干预等。本文从康芒斯的理论出发,把交易活动划分成三种类别,包括市场交易、管理的交易或称企业内交易和政府交易,与其相对应的是现代社会中三种基本的制度安排,即市场、企业和政府。这三种交易方式或三种制度安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首先是市场交易和企业内交易的关系。企业是选择市场交易方式还是选择企业内交易方式,取决于企业独立生产的生产费用节省和市场上的交易费用的比较。其次是企业内交易和政府管理的关系。企业内交易和政府交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个人选择和公共选择(即非个人选择)的关系。最后是政府和市场存在着既相互替代又相互补充的关系。一方面,市场失灵表现在政府能够替代市场是因为政府能够节约一定程度的交易成本,但另一方面,政府本身也会产生费用,比如运行成本以及腐败导致的经济无效率。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每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明确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描述、分析和总结目前与本选题相关的学术研究的现状,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创新点及不足。本文还分析了出版业企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政府对出版企业的规制问题。第二章是中国出版制度的构成及其特点。首先,本章对出版业的内涵、功能和经济特征进行了一个总结。出版业兼具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二者决定了出版业同时具有宣传导向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商业经营功能。出版物是一种文化商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是一种内含版权的商品,同时也有显着的差异化。在我国,出版业的制度主要由准入、内容和产权三部分构成。改革开放来,出版业制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先后经历了增量发展阶段、结构优化阶段和体制改革阶段。第三章是中国出版业制度的三角框架及博弈分析。本章提出了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分析框架,即三角分析框架。在制度三角的基础上引入博弈分析框架,建立了一个在出版业制度创新中政府和企业围绕着放权让利进行的博弈分析框架。模型证明,如果上缴利润控制权在政府手里,公司化的结果是政府给企业的补贴减少,同时上缴增加。同时非国有化比例增加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如果上缴利润控制权在企业手里,提高经理利润分配权同样会导致政府补贴减少,同时上缴增加。这意味着利润控制权无论是在政府手里还是出版企业手里,提高公司化比重以及非国有化比重都能够提高利润上缴水平同时减少政府对企业补贴,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第四章主要从企业制度的维度探讨我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问题。首先,本章阐述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业企业制度的经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国外出版企业大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然后,本章分析了我国出版业企业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大部分经营性出版单位的转制是通过政府主导来推动的,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导致转制流于形式,出版单位内部交易成本过高。接下来,本章探讨了我国出版业企业制度创新的路径。本章认为,企业的交易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出版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必须促进出版企业内部市场化,实现管理机制再造,降低企业内交易成本,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最后,本章还以广东出版集团、读者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五章为出版业市场制度的创新。首先探索了中国出版业发展的目标选择,出版业虽然具有与其他产业的差异,但更多的则是共性,尤其是在确立市场化的发展目标选择上,实践表明市场化的发展道路是有利于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的。而市场机制的确立和创新需要从产权、公司治理结构和竞争性市场等方面的制度准备,这样才能为市场机制的创新奠基机制,这些方面也是中国出版业在确定了市场化发展路径中所缺少和存在不足的。与此同时,市场机制也是存在缺陷的,尤其是在出版业发展的方面,存在与政府机制和企业内部机制的互补,需要准确界定企业、市场和政府的边界。探索市场制度创新的有效路径,需要从基础、主体、过程和方式上进行创新,即通过市场化方式重构出版企业产权制度,建立现代出版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竞争性的出版市场和发展新型的出版市场交易途径。第六章为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本章指出了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即不仅在规制指导思想上,在规制模式和内容上,出版业都存在路径依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章提出,出版业的政府规制应遵循市场规则,采用分类规制原则,推动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至于在具体制度方面,本章分别从规制模式、准入制度、审查方式和市场监管方面论述了具体制度的创新。第七章为出版业制度创新的评价、风险控制及对策。本章强调,在保证国家文化安全和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基础上,政府要创新对出版业管制的方式和方法,提高管制的效率。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出版业的制度三角分析框架,特别是将非政府组织和中介机构纳入到了出版业制度三角的理论分析框架中来。从康芒斯的理论出发,本文以制度三角为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政府交易、企业内交易和市场交易的角度出发来论述出版业的制度创新。不过,在政府、企业和市场的中间地带,还存在着另外两个重要的组织或者中介——非政府组织以及市场中介。在出版行业中,非营利性协会组织,一方面能够联系和调动出版企业自我规范和协作,同时便于政府与出版界的沟通,因而在很多方面往往可以发挥远超政府直接管理而能够发挥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本文指出,一方面,政府必须加强出版业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推动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建立,搭建起政府交易、市场交易以及企业交易的中介平台;另一方面,企业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使用各种市场中介服务来减低运营成本,改进企业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2)提出我国出版业政府规制模式应当由二重模式改革为三重模式。我国当前的规制模式是一种二重监管,即由要监管层次和配合监管层次构成。本文认为,我国未来出版业规制模式可以设置三层监管模式:第一重是中共党委负责意识形态控制,但不能以意识形态为指挥棒直接干预出版业。第二重是出版业政府专门规制部门。第三重是出版业行业协会。把行业管理职能交还出版业协会,改变出版业协会“二政府的状态”。当前我国出版业行业协会只不过是出版业政府主管部门的代言人,行政化倾向非常严重,并未真正起到行业管理的作用。今后出版业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步伐,从直接管理转变为加强监督,为出版业行业协会的运作创造空间。出版业行政管理部门在做好市场监管、产业调控的基础上,将大量微观的、技术性和事务性的职能向行业协会这样的社会组织转移,让行业协会把政府原来承担的行业统计、行业信息的发布、市场的整顿规范等一部分服务经济的职能承担起来。从体制上、机构设置上解决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的职能划分,确立出版行业协会的合法地位。(3)在制度三角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政企围绕“放权让利”的博弈分析框架,拓展了制度三角分析,使得制度三角分析更为深入。本文的政企博弈分析框架还为这个制度三角分析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数理分析基础,使得制度三角分析的逻辑更为严密,经济学直觉更为直接。借鉴最新的博弈论分析方法,本文发现政府主导的市场化——包括公司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提高非国有经济比重,显着提高了政府和企业的收益。同时本文的博弈分析框架也表明,在出版业企业改革进程中,不正当的企业寻租行为导致了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这个模型的结论也证明,市场化有助于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双方利益,结合实际,在保证国家文化安全和执政党地位的前提下,应创新出版业管制方式和方法,提高管制效率。
韩晶[5](2011)在《出版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探讨》文中指出信息化时代最大特征就是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和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可以肯定的说:当今计算机的应用就是基于网络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形成的"链接"使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融合和共享,进而创新出了更多新的管理与生产经营模式。无可否认,资源的全球配置和市场的全球化必将给我国的出版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以及无限的商机。与此同时信息化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出版业的发展模式,使出版业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笔者深刻的领悟到:出版业的信息化应用是大势所趋,也是科
王丹[6](2008)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下的出现的新现象,电信业、传媒业、出版业、IT行业等产业间的边界不断模糊或收缩,产业间的交叉业务越来越普遍。当前,产业融合现象虽然仍在部分行业内表现的比较充分,但是它的诞生释放出一个信号,即原来的产业分立观点,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假设或理论,已经在新技术革命中受到挑战与冲击,而且伴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伴随着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深入,这种冲击将越来越大。本文主要选取建立于产业分立观点之上的企业并购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产业融合下企业并购行为的新动向,找出其特点和特殊性,以此来发展并购理论。产业融合现象出现使得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产品特征等方面发生着变化,企业为了实现自我成长,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都采取并购策略,以迅速获取企业成长或调整战略的资源,保持企业的竞争力。研究发现,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行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从20世纪80年代的“以融合发展战略”为宗旨的企业并购阶段,到90年代“管制约束”下的电信与IT行业的跨行业业务融合阶段,再到21世纪的跨媒体、电信业、信息业全面融合性并购。企业并购行为演变阶段反映了产业融合对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加深,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产业融合认知的演进。从最初的行业管制,到管制放松,再到促进产业融合等一系列政策变化验证了这一变化。当前,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高潮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到来,企业并购仍以以往的并购形态为主,表现为跨区域、跨国界的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针对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行为,部分文献已经有所涉及,但是对其研究仍旧在原有企业并购理论的框架之下,按照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的划分方式对其进行拆分,没有对其形成一个统一和整体的认识,本文只是试图从整体上去把握这种新的并购形态,寻找其特性。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行为只有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相对成熟和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较多,本文没办法从整体上把握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行为的动态和表现,只有通过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该类并购的一些特征。文中选取了美国在线并购时代华纳、阳光文化并购新浪网、出版企业并购网络企业等三个案例,以此来代表三种产业融合并购类别。在案例的分析的基础之上,文中重点剖析了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的动因、企业并购的外部支撑条件、企业并购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以往的企业并购行为与该种并购行为的异同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对并购种类重新划分的设想。文中在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将企业并购种类重新划分“规模化并购”、“一体化并购”、“多元化并购”和“升级并购”。企业并购新的划分方式并不是对以往的企业并购类型的彻底抛弃,而是在划分方式与出发点上存在差异。新划分以企业并购的最终结果为出发点,这与原有的企业并购的行为出发点的划分方式不同。新划分方式把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行为也包含进去。文中提出了“升级并购”的概念,其目的也是用于概括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全篇行文围绕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行为展开,通过并购动因、并购支撑条件、以及并购特点的综合考量,旨在发展与延伸并购理论,并对现实产生一定指导或启发意义。
饶德江,莫梅锋,熊蕾,汪潇,刘潆檑[7](2005)在《2005年中国媒体发展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 在进行一项研究之前,我们必须对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了如指掌。因此,研究述评必不可少。研究述评不应该只是某些专家学者的专利,而应成为每一个研究者必备之能力。如何建构一套科学的述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个研究者来说都至关重要。研究述评的目的在于用最精简的语言呈现出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全貌。一般先科学地确定主题,再分别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研究成果进行"陈述"和"评论"。我们可采用三种计量方法来确定主题:一是单纯的主题词统计、排序,得出研究的热点,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不能挖掘出主题词之间的关系;二是共词聚类法(Co-word Cluster),共词聚类是对当前发表文献的直接统计,反映的是目前已有论文所集中关心的主题,它不仅寻求高频率出现的词,更注重这些词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反映主题之间的关系;三是同被引(Co-citedCluster)聚类法,通过对以往发表的论文的引用情况表现人们目前关注的焦点。但是,我国媒体发展研究缺乏引文索引工具,此法也难以顺利实现。
朱河囡[8](2006)在《中国出版业转型及其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文化产业研究的热潮,文化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可以预见,文化经济的出现,其意义比18世纪工业经济的出现更加深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逐步形成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分野,出版作为一种文化正形成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的分野。在计划经济时代,出版事业的分布格局带有鲜明的行政地域特色,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尤其是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出版业的地域分布格局在转型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结合文化地理学以及媒介地理学,旨在对中国出版业转型及其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意义,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同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第二章1980年至今中国出版业转型的历史进程。根据出版业转型的逻辑进程,即从出版业发行体制的改革——出版社内部机制的改革——出版体制的改革——明确提出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出版产业的形成),开始更深层次的出版体制改革,将出版业转型的历史演变分为四个阶段进行阐述。 第三章出版业转型的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上)——基于出版业内部基本要素的分析。从出版业内部基本要素角度包括出版生产角度和出版消费角度对出版业自1980年至今,出版业转型的城市——区域格局演变进行研究。 第四章出版业转型的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下)——基于出版业外部相关环境的分析。从城市产业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策环境角度对影响出版业转型的城市—区域格局演变的外部相关环境进行分析。并探讨高校与出版业的互动关联,以及由于城市环境的差异导致的除了出版业内部基本要素之外的出版业体制外要素(出版社分支机构及民营书业)的分布格局。 第五章城市内部的出版业空间布局研究。在介绍出版业与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对城市内部历史形成的出版产业特色街和通过行政力量推动的出版产业园区进行研究,并对出版产品与城市特性进行了探讨。 第六章信息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出版业转型与城市空间关系研究。在信息化与全球化背景下,探讨了技术进步与出版业的布局,出版业的区域分工与联合,以及出版全球化与版权贸易。 第七章总结。归纳了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以及若干推论,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肖明[9](2005)在《新形势下我国出版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出版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一方面,它肩负着积累文化,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负有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任务,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出版业的产品是精神产品的物质载体,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消费需要而产生的,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及实现其政治、文化使命的精神产品的物质载体,是具有特殊属性的商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实践、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分析结构作了简单描述;归纳、总结了出版业和出版产业概念及其特征,阐述了现代出版产业的特征;分析、研究了国外发达国家出版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其行业特征,为寻找发展我国出版产业的思路提供参照;研究了我国出版业发展及其政策历史的分析,了解我国出版业发展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和认清我国出版业发展的特点;面对当前我国出版业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时代,面对高科技发展、网络信息化等的严峻挑战,面临加入WTO后可能带来的新情况,揭示了影响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揭示了我国出版业置身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探讨、阐明了我国出版业发展的政策取向与措施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调整我国出版产业的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创新以及我国扶持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等内容。
李小明[10](2005)在《中国出版物流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发展现代出版物流,构建高效产业供应链,以相对低廉的物流成本获得更可能大的市场空间,并形成适应未来市场需要的以下游要求为导向的产、供、销系统,正在成为当今出版业做出面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在弥漫市场竞争硝烟的21世纪,谁掌握了现代物流和谁拥有了物流配送,谁就赢取了市场!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首次提出“出版物流”概念,并从出版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如何构建满足出版自营物流需求,同时又能提供社会物流服务的现代出版物流等方面作为研究线路和探讨目的。通过综合运用物流管理学、市场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基本理论,重点以战略发展理论、产业经济理论、设计规划理论、预警管理理论和全球一体化理论为指导,认真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出版物流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出版物流总体规划指导性意见”和省、市发展物流规划,提出:“整合出版物流资源,优化产业供应链,突出出版物流功能特色,提高物流科技含量并对接未来。”的出版物流建设构想。 本文在阐述发展出版物流战略涵义的同时,较为全面总结了出版物流建设经验及出版物流内在规律,对一哄而起,趋之若骛的出版物流建设热提出置疑,并针对可能造成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优势不突出、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提出“预警”与“诊断”,然后做出应对性与措施性问题研究。本文以湖北出版物流建设规划为研究实例,研究探讨中国出版物流建设模式,并得出下列结论:发展现代出版物流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对出版物销售物流进行整合,构造第三方物流,实行独立化运作,可以达到强化主业的目的。从而使得图书出版、发行企业能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提供更多的精品出版物和市场营销等主营业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行物流的独立化运作,可以取得专业化分工的效率和规模化效益;通过对库存商品资源整合和提高物流效率,可以降低整个出版物供应链商品库存数量、加速资金周转;出版物商品的集中存储,可以减少仓库面积,降低仓储保管费用;通过使用专用运输集装工具,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实现企业的低成本运营,从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信息高速公路与出版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高速公路与出版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全媒体背景下“现代纸书”的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出版业转型的最大壁垒——与读者持续失联 |
二、“现代纸书”的概念及意义 |
1.“现代纸书”:将“阅读”变为“链接” |
2.“现代纸书”的意义 |
三、传统出版社如何做好“现代纸书”的转型 |
1. 基于高速公路概念分析读者刚需 |
2. 基于交互功能打造“现代纸书” |
3. 基于读者的人格属性和图书的性别属性运营“现代纸书” |
(1) “现代纸书”的读者人格属性划分 |
(2) 图书的性别属性:雌、雄书 |
(3) “现代纸书”的两种运营方式 |
四、结语 |
(2)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文化创意产业国民经济增长效益明显 |
1.1.2 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中国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 |
1.1.3 浙江成长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高地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数据来源与课题支撑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进展 |
2.1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与统计范畴 |
2.1.1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 |
2.1.2 文化创意产业统计范畴 |
2.2 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创意城市理论 |
2.2.2 创意阶层理论 |
2.3 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差异研究动态 |
2.3.1 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差异的研究进展 |
2.3.2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研究进展 |
2.3.3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区域差异研究 |
2.3.4 浙江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进展 |
2.4 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因素研究动态与理论架构 |
2.4.1 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因素研究动态 |
2.4.2 影响因素理论架构 |
3 市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与业态差异 |
3.1 支撑条件差异 |
3.1.1 浙江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条件概况 |
3.1.2 各市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条件比较 |
3.2 发展水平差异 |
3.2.1 浙江文化创意产业总体水平 |
3.2.2 各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差异 |
3.3 发展速度差异 |
3.3.1 浙江及各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差异 |
3.3.2 浙江各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 |
3.4 产业结构差异 |
3.4.1 浙江及各市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差异 |
3.4.2 浙江文化创意产业热点行业选取 |
3.5 小结 |
4 市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 |
4.1 全行业的空间差异分析 |
4.1.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2 基于空间自相关与基尼系数的产业空间分布测度 |
4.1.3 基于分位图与区位熵的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
4.2 重点行业的空间差异分析 |
4.2.1 重点行业的确定 |
4.2.2 重点行业空间分布度测度 |
4.2.3 重点行业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
4.3 小结 |
5 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
5.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1 指标选取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标准化 |
5.2 研究方法 |
5.2.1 相关分析法 |
5.2.2 主成分分析法 |
5.2.3 回归分析法 |
5.3 全行业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影响因素分析方案 |
5.3.2 影响因素分析过程 |
5.3.3 影响因素判识 |
5.4 重点行业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影响因素分析过程 |
5.4.2 影响因素判识 |
5.4.3 八大重点行业主要影响因素比较 |
5.5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创新点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西安市文化产业集聚与扩散的时空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数据来源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 |
2.1.1 文化产业的概念 |
2.1.2 文化产业的行业分类 |
2.1.3 西安市文化产业的行业分类 |
2.2 产业集聚与扩散相关理论 |
2.2.1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
2.2.2 产业扩散相关理论 |
2.3 时空相关性相关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4.1 国外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4.2 国内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第3章 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时空变化分析 |
3.1 研究区基本空间单元的确定 |
3.2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测算方法 |
3.3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时空变化分析 |
3.3.1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时间序列分析 |
3.3.2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区域变化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的时空变化分析 |
4.1 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模型的构建 |
4.2 各街道文化产业空间分布重心的获取 |
4.3 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的时空变化分析 |
4.3.1 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的时间序列分析 |
4.3.2 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的区域变化分析 |
4.4 西安市城区整体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扩散方向的时空变化分析 |
5.1 文化产业空间扩散方向的指标和方法选取 |
5.2 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扩散的方向特征变化 |
5.3 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扩散速度类型的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安市文化产业的圈层分异与时空相关性分析 |
6.1 文化产业整体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 |
6.2 文化产业内部主要行业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 |
6.2.1 新闻出版业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 |
6.2.2 广播影视业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 |
6.2.3 文化表演业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 |
6.2.4 文物及文化保护业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 |
6.2.5 文化娱乐业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 |
6.2.6 文化旅游业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 |
6.2.7 广告业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 |
6.3 文化产业发展的时空相关性分析 |
6.3.1 时间尺度上时空相关性分析 |
6.3.2 空间尺度上时空相关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
7.1.2 文化产业空间扩散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
7.1.3 文化产业空间扩散方向的时空变化特征 |
7.1.4 文化产业整体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 |
7.1.5 文化产业内部主要行业的圈层分异特征变化 |
7.1.6 文化产业发展的时空相关性特征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
1.2.1 出版业面临的机遇 |
1.2.2 出版业面临的挑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述评 |
1.4.1 关于制度创新的主要研究成果 |
1.4.2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研究现状 |
1.4.3 简评 |
1.5 研究思路、难点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思路和逻辑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之处 |
1.7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中国出版业制度的构成与特点 |
2.1 出版业的特征 |
2.1.1 出版业的内涵 |
2.1.2 出版业的属性和功能 |
2.1.3 出版业和出版物的经济特征 |
2.2 中国出版业的制度构成 |
2.2.1 出版业的准入制度 |
2.2.2 出版业的内容制度 |
2.2.3 出版业的产权制度 |
2.3 中国出版业制度的形成、变迁和特点 |
2.3.1 我国出版业制度的形成 |
2.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制度变迁的阶段性 |
2.3.3 我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特点、动力和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3. 中国出版业制度的三角框架及博弈分析 |
3.1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三角分析框架 |
3.1.1 制度经济学中的“三角” |
3.1.2 三种交易方式之间的联系 |
3.1.3 制度三角分析的扩展 |
3.1.4 制度三角在出版业制度创新中的运用 |
3.2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博弈分析 |
3.2.1 出版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博弈关系 |
3.2.2 博弈模型的建立 |
3.2.3 博弈模型的求解 |
3.2.4 模型的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4. 中国出版业企业制度的创新 |
4.1 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业企业制度及其启示 |
4.1.1 基于明晰产权制度的兼并重组与分层管理 |
4.1.2 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制度 |
4.1.3 实施以绩效为导向的经营制度 |
4.1.4 西方出版企业制度的启示 |
4.2 我国出版业企业制度问题分析 |
4.2.1 企业内交易成本过高 |
4.2.2 产权改革不到位,产权安排的有效性不足 |
4.2.3 出版企业内部治理尚待完善 |
4.3 出版业企业制度创新之路径及而向 |
4.3.1 理顺产权关系,促进出版业产权安排的有效性 |
4.3.2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制度 |
4.3.3 发挥出版行业协会的支持作用 |
4.3.4 促进出版企业内部市场化 |
4.4 出版企业制度创新案例分析 |
4.4.1 企业基本情况 |
4.4.2 制度创新经验 |
4.4.3 制度创新总结与建议 |
本章小结 |
5. 中国出版业市场制度的创新 |
5.1 出版业市场化发展的目标选择 |
5.1.1 市场机制的优势 |
5.1.2 出版业发展与市场化的关系 |
5.2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制度准备 |
5.2.1 市场化的逻辑起点:产权制度 |
5.2.2 市场化的内部前提:公司治理结构 |
5.2.3 市场化的外部条件:竞争性市场 |
5.3 正确定位市场与企业、政府的边界 |
5.3.1 市场机制与企业内部机制的互补 |
5.3.2 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互补 |
5.4 制度三角互补下市场制度创新的有效路径 |
5.4.1 市场制度创新的基础: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5.4.2 市场制度创新的主体: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出版业市场主体 |
5.4.3 市场制度创新的实现过程:完善竞争性的出版业市场 |
5.4.4 市场机制创新的交易方式:发展新型的出版市场交易途径 |
本章小结 |
6. 中国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 |
6.1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的变迁 |
6.1.1 古代出版业的政府管理制度 |
6.1.2 近代出版业的政府管理制度 |
6.1.3 当代中国出版业的政府管理制度 |
6.2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6.2.1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指导思想变迁的路径依赖 |
6.2.2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模式变迁的路径依赖 |
6.2.3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内容变迁的路径依赖 |
6.3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指导思想的创新 |
6.3.1 遵循舆论导向原则 |
6.3.2 采用分类规制原则 |
6.3.3 遵循市场规则原则 |
6.3.4 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 |
6.4 出版业政府管理的具体制度创新 |
6.4.1 出版业规制模式创新 |
6.4.2 市场准入规制创新 |
6.4.3 出版审查方式创新 |
6.4.4 出版市场监管创新 |
6.4.5 市场退出规制创新 |
本章小结 |
7. 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评价、风险控制和对策 |
7.1 对我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评价 |
7.1.1 评价一:市场交易和出版企业内交易的替代上的发展 |
7.1.2 评价二:政府交易和出版市场交易的替代 |
7.1.3 评价三:出版行业企业间组织的发展 |
7.2 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风险控制 |
7.2.1 面临的风险 |
7.2.2 风险控制措施 |
7.3 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对策分析 |
7.3.1 政府在出版业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
7.3.2 市场在出版业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
7.3.3 企业在制度创新要注意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产业融合现象的兴起与发展 |
(二) 产业融合的理论解析 |
(三) 产业融合的影响效应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本文结构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并购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企业并购研究的阶段性 |
第三节 并购理论的两个纬度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 |
第二章 基于产业融合的并购案例剖析 |
第一节 美国在线并购时代华纳——网络媒体的兴起 |
(一) 并购行为的行业背景 |
(二) 并购双方的历史沿革 |
(三) 并购双方的主营业务及经营状况 |
(四) 并购方式 |
(五) 并购之后的影响效应 |
第二节 阳光文化并购新浪网——网络电视的兴起 |
(一) 并购行为的行业背景 |
(二) 并购双方的历史沿革 |
(三) 并购双方的主营业务及经营状况 |
(四) 并购方式 |
(五) 并购之后的影响效应 |
第三节 出版企业并购网络企业——网络出版的兴起 |
(一) 并购行为的行业背景 |
(二) 出版企业与网络企业主要并购表现 |
(三) 并购之后的影响效应 |
第三章 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并购是企业内生性成长的需求 |
一、构建企业的价值网络:基于企业价值提升的分析 |
(一) 企业价值链的构建与发展 |
(二) 企业价值链的重构 |
(三) 企业价值网络的形成及发展 |
(四) 价值网络构建中的企业并购冲动 |
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基于网络化下的交易分析 |
(一) 低成本数字替代品的出现 |
(二) 对网络环境公共性的利用 |
(三) 挖掘信息集合器的内在价值 |
(四) 基于成本收益优化的并购选择 |
三、挖掘企业流程再造的价值:基于核心竞争力重构的分析 |
(一) 从竞争优势到核心竞争力 |
(二) 流程再造中的核心竞争力选择 |
第二节 企业并购是企业对外部变化适应性选择 |
一、企业的潜在市场的拓展:基于管制放松的变化 |
(一) 管制放松引致市场进入门槛的降低 |
(二) 技术融合基础之上的市场融合兴起 |
(三) 企业适应管制放松的并购冲动 |
二、企业利润构成基础的变动:基于长尾利润的出现 |
(一) 虚拟市场的兴起与成长 |
(二) 从需求曲线到长尾需求曲线 |
(三) 为获取长尾利润的企业并购冲动 |
第四章 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条件分析 |
第一节 物理条件:基于企业技术环境的变革 |
(一)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条件 |
(二)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条件 |
(三)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与完善——信息条件 |
第二节 产业条件:基于企业竞争环境的变革 |
(一) 竞争环境——促使企业竞合关系产生 |
(二) 网络价值——虚拟市场的价值基础 |
(三) 边缘竞争——动态竞争优势的塑造 |
第三节 资本条件:基于企业融资环境的变革 |
(一)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二) 私募融资的兴起与发展 |
第四节 政策条件:基于融合政策的变化——以国外为例 |
(一) 美国促进产业融合的政策及影响 |
(二) 欧盟促进产业融合的政策及影响 |
(三) 日本促进产业融合的政策及影响 |
第五章 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结构特点 |
第一节 并购交易结构的变革 |
(一) 并购方式的创新 |
(二) 并购与合作的均衡 |
第二节 内部管理结构的变革 |
(一) 组织结构的转变 |
(二) 管理模式的变革 |
第三节 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 |
(一) 产品集成化趋势 |
(二) 产品营销的网络化 |
(三) 企业经营盈利模式的拓展 |
第六章 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与传统并购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传统并购的种类及特征 |
(一) 企业并购浪潮及产生背景 |
(二) 各种并购方式及特点 |
第二节 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的特征 |
(一) 此种并购产生的背景 |
(二) 此种并购的主要表现 |
(三) 此种并购的特征 |
第三节 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与以往企业并购的差异性 |
(一) 并购模式的差异性 |
(二) 并购动因的差异性 |
(三) 并购交易方式的差异性 |
(四) 并购支撑条件的差异性 |
(五) 并购过程的差异性 |
(六) 并购结果的差异性 |
第四节 对并购理论的补充与发展 |
(一) 设想的基本思路 |
(二) “升级并购”的定义及表现 |
(三) 企业并购新划分方式的影响意义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的一般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出版业转型及其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论文的框架及研究方法 |
2.1 论文框架 |
2.2 研究方法 |
3 相关理论综述 |
3.1 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
3.2 出版业转型研究综述 |
第二章 1980年至今中国出版业转型的历史进程 |
1 第一阶段(1980-1987):以发行领域改革为突破的起步探索 |
1.1 背景分析:文化政策的变动 |
1.2 出版社自主经营空间扩大 |
1.3 出版发行网络逐步形成 |
2 第二阶段(1988-1992):出版社机制改革与发行领域改革并重 |
2.1 背景分析:文化市场的提出 |
2.2 出版社内部机制改革 |
2.3 发行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 |
3 第三阶段(1993-2001):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体制改革 |
3.1 背景分析:文化产业的提出 |
3.2 出版市场体系逐步形成 |
3.3 出版体制改革整体推进 |
4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分野 |
4.1 背景分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分野 |
4.2 出版产业的形成 |
第三章 出版业转型的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上)——基于出版业内部基本要素的分析 |
1 出版业生产角度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变 |
1.1 要素之一:关于出版社数量的分析 |
1.2 要素之二:关于年出书种数的分析 |
1.3 要素之三:关于图书总印数的分析 |
1.4 要素之四:关于图书定价总金额的分析 |
2 出版业销售角度的区域空间格局演变 |
2.1 要素之一:关于图书发行网点的分析 |
2.2 要素之二:关于图书销售册数的分析 |
2.3 要素之三:关于图书购进册数的分析 |
2.4 要素之四:关于图书出版利润的分析 |
第四章 出版业转型的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下)——基于出版业外部相关环境的分析 |
1 城市产业环境 |
1.1 城市整体产业环境 |
1.2 城市自身出版业环境 |
2 城市社会文化环境 |
2.1 城市文化发展 |
2.2 城市人口状况 |
3 城市政策环境 |
3.1 国家政策的影响 |
3.2 城市自身优惠政策 |
4 高校与出版业的互动 |
4.1 高校与出版消费 |
4.2 高校与出版生产 |
5 出版社分支机构及民营书业 |
5.1 关于出版社分支机构 |
5.2 关于民营书业 |
第五章 城市内部的出版业空间布局研究 |
1 出版业与城市发展 |
2 城市内部出版业布局 |
2.1 历史发展形成的出版业集聚区 |
2.2 新兴出版产业园的建立 |
2.3 从大书城的选址看城市内部出版业布局 |
3 出版产品与城市特性 |
第六章 信息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出版业的城市—区域空间转变 |
1 城市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
2 技术进步与出版业布局 |
2.1 出版社网站建设城市间的差异 |
2.2 网上书店城市间差异 |
3 出版业区域分工与联合 |
4 出版全球化与版权贸易 |
4.1 出版全球化 |
4.2 版权贸易 |
第七章 总结 |
1 基本结论 |
2 若干推论 |
3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新形势下我国出版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过程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出版业与出版产业所面临的新形势 |
2.1 出版业的概念和内容 |
2.2 出版产业 |
2.2.1 出版产业的概念 |
2.2.2 出版产业的产业属性 |
2.3 现代出版产业所面临的新形势 |
2.3.1 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 |
2.3.2 高度的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 |
2.3.3 生产过程和手段的现代化 |
2.3.4 资本运作特征明显 |
2.3.5 国际间的密切合作与激烈竞争并存 |
第三章 国外出版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
3.1 国外出版业发展的现状 |
3.1.1 美国出版业的现状 |
3.1.2 英国出版业现状 |
3.1.3 日本出版业现状 |
3.1.4 德国出版业现状 |
3.2 国外出版业的特征 |
3.2.1 市场化程度高 |
3.2.2 组织结构优化编辑功能被强化 |
3.2.3 行业集中度高 |
3.3 国外出版业发展的趋势 |
第四章 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4.1 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4.1.1 起步发展阶段(1949 年10 月~1965 年) |
4.1.2 停滞阶段(1966 ~1976 年) |
4.1.3 恢复繁荣阶段(1977 年至今) |
4.2 我国出版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4.2.1 出版业实力增强,内部竞争初步形成 |
4.2.2 出版物质量提高,精品迭出,买方市场形成 |
4.2.3 科技应用水平提高,载体形式发生变化 |
4.2.4 出版管理体制逐步建立 |
4.2.5 出版的法制建设日趋完善,行政管理水平提高 |
4.2.6 出版队伍稳步发展,出版业的凝聚力增强 |
4.2.7 出版对外交流不断扩大 |
4.2.8 产权结构仍然单一 |
第五章 我国出版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 内在的制约因素 |
5.1.1 出版规模偏小 |
5.1.2 企业产权结构不合理 |
5.1.3 产业结构不合理 |
5.1.4 产品结构不合理 |
5.1.5 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不科学 |
5.1.6 产业布局过于均衡 |
5.1.7 技术创新能力低,出版手段落后 |
5.1.8 出版市场体系不完善 |
5.2 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 |
5.3 外部生存环境的制约因素 |
5.3.1 产业上游所处环境堪忧 |
5.3.2 产业下游所处环境恶化 |
5.3.3 产业融资不规范 |
5.3.4 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 |
第六章 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我国出版产业结构的调整 |
6.1.1 我国出版产业结构调整的设想 |
6.1.2 调整我国出版产业结构 |
6.1.3 调整我国出版企业组织结构 |
6.1.4 调整我国出版产业的产品结构 |
6.1.5 调整我国出版产业布局结构 |
6.2 我国出版产业的产业制度创新 |
6.2.1 产权制度创新 |
6.2.2 经营制度创新 |
6.3 我国出版产业政策的调整 |
6.3.1 调整产业融资政策 |
6.3.2 调整产业税收政策 |
6.3.3 调整产业保护政策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问题及思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国出版物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出版业物流概述 |
1.1 中国出版业概况 |
1.2 中国出版业物流现状 |
第二章 中国出版物流与国际出版物流的比较 |
2.1 国际出版物流的特点 |
2.2 中国与国际出版物流的比较 |
第三章 中国出版业物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1 出版业物流建设现状及特点 |
3.2 出版业物流建设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出版业物流体系的构建设想和框架 |
4.1 中国出版业现代物流体系构建设想 |
4.2 中国现代出版物流体系框架 |
第五章 中国出版业物流建设的对策 |
5.1 建设现代出版物流业 |
5.2 组建现代出版物流体系 |
5.3 组建出版集团后的出版业物流 |
第六章 湖北出版物流建设问题研究 |
6.1 湖北出版物流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6.2 建立与发展湖北出版产业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 |
6.3 出版物流建设选址及湖北出版物流建设条件 |
6.4 湖北出版物流功能设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信息高速公路与出版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媒体背景下“现代纸书”的运营研究[J]. 施其明. 出版广角, 2017(17)
- [2]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 张茜. 宁波大学, 2015(03)
- [3]西安市文化产业集聚与扩散的时空演化研究[D]. 段志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4]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研究[D]. 赖政兵. 江西财经大学, 2012(06)
- [5]出版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探讨[J]. 韩晶.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11(03)
- [6]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研究[D]. 王丹.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8(09)
- [7]2005年中国媒体发展研究述评[J]. 饶德江,莫梅锋,熊蕾,汪潇,刘潆檑.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05(00)
- [8]中国出版业转型及其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D]. 朱河囡.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9]新形势下我国出版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 肖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11)
- [10]中国出版物流建设研究[D]. 李小明.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