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西部凹陷L3-L35井区油藏研究

辽河西部凹陷L3-L35井区油藏研究

一、辽河西部凹陷L3-L35井区储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念[1](2020)在《冀中坳陷典型潜山带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潜山油气勘探是冀中坳陷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迫切需要油气成藏机理的理论研究来指导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实践。本论文以冀中坳陷北部河西务反转型斜坡潜山带和南部束鹿继承型斜坡潜山带两个典型潜山带为研究对象,基于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思路,综合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手段,运用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相结合、静态解剖与动态过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烃源灶规模及演化史,揭示了油气成因类型及来源,分析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机理,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本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冀中坳陷晚古生代以来的热历史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和始新世晚期两期热流高峰,其热流值分别为78 mW/m2~82 mW/m2和80 mW/m2~85 mW/m2。(2)冀中北部石炭-二叠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门限约为3550 m,二次生烃范围主要集中在廊固凹陷东部、武清凹陷、文安斜坡西北部以及杨村斜坡西部,对河西务潜山带天然气的贡献率为50%~80%。(3)河西务潜山带南、北部原油来源具有差异性,北部潜山原油主要来源于古近系孔店组-沙四段和石炭-二叠系混源,南部潜山原油主要来源于古近系孔店组-沙四段烃源岩。而束鹿潜山带洼中隆和斜坡带原油均来源于束鹿凹陷古近系沙三下段烃源岩。(4)建立了河西务潜山带双洼供烃-断层和不整合输导-多层系聚集和单洼供烃-不整合输导-顶部聚集的两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供烃、储层条件和油气输导体系的差异是河西务潜山带南、北潜山油气成藏差异的主控因素。(5)建立了束鹿潜山带近源断层输导断背斜聚集和远源不整合输导反向断块-高潜山聚集的两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供烃、保存条件以及反向断层遮挡是造成束鹿潜山带洼中隆和斜坡带油气性质和富集差异的主控因素。本论文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潜山油气地质理论,同时也为冀中坳陷潜山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杨旭东[2](2020)在《饶阳凹陷留70断块沙-上亚段沉积特征及储层构型研究》文中认为大王庄油田留70断块经过40余年的勘探开发,其地质储量采出程度仅为13.5%,表现出油层动用程度差、采油速度低、挖潜难度大。在开发过程中发现目的层位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及砂体叠置关系认识不清是制约油田开采低效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研究区沉积相、沉积微相研究以及砂体接触关系的评价对油田后续制定调整开发方案具有现实意义。本次研究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为指导,在地层对比过程中兼顾考虑砂体叠置、侧向沉积相变等因素,建立了大王庄油田留70断块的等时地层格架,对研究区的小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在对小层划分基础上,应用沉积学、构造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以大王庄油田区域沉积模式研究为依托,利用岩心、岩屑、测井曲线、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沉积相和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王庄油田留70断块沙一上亚段主要受西南部物源控制,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河口坝、分流河道间等沉积微相,其中,河口坝砂体为研究区的主要储集砂体。在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砂体内部结构的解剖,开展了砂体叠置关系和砂体接触关系的评价,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将河口坝储层砂体分为复合河口坝、单一坝及其内部增生体三个级次,单一坝砂体的长度与宽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单一坝砂体内部发育1—3期增生体,增生体间发育0.1—0.8m厚的泥质夹层,夹层在单一坝砂体靠近湖岸线方向近似水平分布,在单一坝砂体中心以低角度向物源方向倾斜。储层内部构型要素规模及展布特征研究表明:留70断块侧向上单一坝砂体分布包括“对接式”和“切割式”两种类型,垂向上分为“叠加式”和“切叠式”两种接触类型,每种类型砂体均表现出不同的连通特性;这些成果和认识对油田的精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肖肖[3](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丰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油气充注及调整改造,油气成藏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最新的地震、测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分析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油气藏遭受的次生化学作用。在分析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了塔中和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1)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油气可划分为古城地区的干气和塔中地区的凝析油、挥发油、正常油。塔中地区平面上“西部富油,东部富气”:西部为“断裂带富气,斜坡区距通源走滑断裂近处富气,远处富油”;东部为“断裂处富气,靠近内带处富油”。纵向上,塔中地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沿不整合面分布的特征。古城地区天然气分布于构造斜坡或高部位的断裂发育区,纵向上分布于云化滩储层内。(2)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过熟干气,由深部储层寒武系成因的古油藏裂解形成。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成熟度和气油比明显大于西部;南北向上断裂带处干燥系数较大,北部斜坡区较小。这主要由天然气成因差异和次生作用造成:古城地区过熟干气沿着塔中Ⅰ号断裂向西充注到塔中东部发生混合作用,使得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西部;北部斜坡区的西部分布有相对低熟源岩,生成的干酪根裂解气与深部原油裂解气共存,断裂带以深部原油裂解气为主。H2S为CIP离子驱动的TSR作用启动阶段的产物。西部地区地层水Mg2+和矿化度较东部高,TSR反应更易发生,H2S含量较东部偏高。塔中-古城地区CO2和N2均为源岩有机质热降解成因。(3)基于黄金管热模拟实验重新厘定了油源对比指标:芳基类化合物、碳和硫同位素。对比分析认为寒武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塔中东部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含蜡量等明显大于西部,全油碳同位素以及成熟度则小于西部。断裂带处原油密度、粘度较低,斜坡区稍大。原油性质差异主要由寒武系源岩在塔中东西部成熟度差异造成,西部源岩埋深超东部近千米,造成西部原油成熟度偏高,密度和粘度偏低。断裂带处原油物性除了与高熟源岩有关外,气侵等作用也会造成原油密度、粘度等减小。(4)塔中地区奥陶系烃类相态受源岩成熟度、次生作用和多期油气充注的影响:源岩成熟度和多期充注对斜坡区油气相态影响大;奥陶系顶部构造高部位生物降解相对强烈;TSR作用能降低油裂解门限温度且加速热裂解作用的进行;奥陶系储层温度相对较低,原油热裂解程度有限,寒武系原油裂解程度明显大于奥陶系原油。气侵作用在塔中地区较为重要,断裂区强度较大。塔中西部以深部原油裂解气垂向气侵为主,东部以古城地区过熟天然气侧向气侵为主。(5)晚加里东期,来自寒武系的原油运移至塔中-古城等成藏。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塔中地区古油藏遭受破坏;位于斜坡部位的古城地区油气藏遭受较低程度破坏。海西晚期,塔中地区源岩再次深埋生油,油气经断裂垂向运移至目的层,通过不整合等输导体系侧向运移至优质储层内,在致密盖层和隔夹层的封盖作用下,多层系成藏;古城地区源岩处于过熟阶段,聚集少量的油气。喜山期,塔中地区寒武系油裂解气沿断层向上充注到目的层形成凝析气等,古城地区原油裂解气也沿着Ⅰ号断裂运移至塔中东部形成凝析气藏;古城地区深部裂解气或保存至寒武系或运移至目的层形成干气藏。塔中地区分为油藏(正常油和挥发油)与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2类成藏模式。油藏分布于西部斜坡区、中部远离通源断裂处、东部内带区;凝析气藏分布于通源断裂处,根据气侵方式差异分为西部垂向气侵改造和东部侧向气侵改造2种成藏模式。古城地区为原油裂解气在走滑断裂和盖层作用下聚集成藏模式。

孔祥鑫[4](2020)在《湖相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特征、成因与油气聚集》文中研究说明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是指所含碳酸盐物质占到总成分2025%以上的,主要由粒径小于62.5μm的颗粒组成的岩石。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广泛分布在中国断陷湖盆内,是赋存页岩油的重要载体。但其成分复杂且来源多元,缺乏统一分类方案和生储评价的系统研究,因此针对该类沉积岩的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研究具有科学和勘探生产的双重意义。论文主要选取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和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富方解石细粒沉积岩和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富白云石细粒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其沉积特征、成因和油气富集规律的系统分析。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组成物质主要包括方解石、白云石、石英、长石、黏土矿物、黄铁矿、蒸发盐类矿物和有机质等,物质来源包括陆源输入和盆内自生两大类。盆内生物活动和有机质演化过程对矿物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其中自生碳酸盐物质主要通过有机-无机关联反应生成。根据细粒沉积岩的物质组成,以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长英质矿物和盐类矿物为四端元建立岩性分类方案。同时以有机质含量1%和2%为界划分低、中和高有机质,并根据层厚度与组合关系建立描述依据,从而建立岩相分类方案。在物质成分与沉积特征表征基础之上,强调岩相之间的组合关系和成因与环境因素,首次建立针对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的岩相组合划分方案。通过对各岩相组合的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的评价,结合沉积环境分析,确定有机质富集因素包括有机质来源、水体盐度和氧化还原条件。以有机-无机关联反应为主要物质形成机制的岩相组合其有机质类型以内源为主,TOC含量高,有机质富集条件好,生烃潜力大。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包括颗粒间孔、颗粒内孔、有机质孔和裂缝。其中碳酸盐矿物晶间孔多充注烃类物质,是有效的烃类存储空间。通过对各盆地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页岩油藏的成藏要素包括优质烃源岩、有效储层和有效烃类运移通道,并受沉积环境和矿物、岩相的形成机制影响。利用基于沉积成因的细粒沉积岩划分方案,可以更精准的确认页岩油分布规律。

姜新雨[5](2019)在《辽西凹陷双台子背斜双6储气库沉积微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6储气库在地理位置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的南部,构造上位于双台子背斜断裂带上,形成的圈闭面积约7.1km2,上覆盖层厚度约200-400m,周围的边界断层都具有较好的封闭性。为扩大储气库面积,需要将周围5个区块容纳进来,建立双6储气库群。因此需要对双6储气库进行地层精细划分和沉积微相精细描述,这对于双6储气库群的后续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主要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基础,运用INPEFA技术等多种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对双6储气库沙河街组兴隆台油层进行了地层划分。针对双6储气库区域面积广、底部厚砂层发育的特点,本文利用地震识别来控制油组界面、属性分析来划分不同砂组、岩心-测井综合分析来确定界面、根据旋回对比分析来划分小层等一系列技术分析方法,识别并划分出了三级、四级和五级层序基准面旋回,并对其进行了统层对比。通过建立标准井,对比单井井间测井曲线和岩性砂体发育特征,对单井钻遇断层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地震剖面进行互相验证,对原始分层数据进行了校正与划分。依据单井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结果,建立了双6储气库兴隆台油层中期高分辨率地层格架。通过对双6储气库兴隆台油层的泥岩颜色指数平面图、陆生孢粉分布数量平面图、砂厚和砂地比平面图等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单井相资料、岩芯资料和辽西凹陷沉积背景,综合分析认为双6储气库兴隆台油层物源来自于西北方向的西部凸起。研究区内泥岩发育的颜色类型以浅灰色和灰色为主,反映了弱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地层岩性以砂砾岩、泥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砂岩类型主要分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两种,长石与岩屑的含量较高,搬运距离较近;碎屑颗粒的磨圆程度比较差,表现为次棱-次圆,分选性差,风化程度较弱,以线接触和颗粒支撑为主要的接触和支撑关系,说明研究区沉积物源较近、碎屑颗粒受改造作用较小。研究区内发育强水动力环境下生成的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粒度概率曲线以三段式和两段式为主,结合砂砾岩发育较多的特点,综上分析认为双6储气库兴隆台油层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结合测井相标志,对双6储气库兴隆台油层18个小层的砂体平面展布特征、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和沉积微相剖面展布特征进行了描述,总结了研究区内水进的沉积演化规律,并最终建立了双6储气库兴隆台油层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

樊爱彬[6](2019)在《涠洲11-4N油田流一段储层压裂改造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进一步提高低渗油田的开采效果,往往采取储层压裂改造技术。根据涠洲11-4N油田流一段低渗储层性质及油藏特征及地应力研究,结合水平井分段压裂、定向井分层压裂改造工艺技术的优缺点,对涠洲11-4N油田流一段储层进行压裂改造可行性研究,不仅为流一段高效开发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对后续流三段低渗油藏高效压裂开发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论文依托涠洲11-4N油田二期的开发方案(ODP),在流一段储层性质及油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室内实验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岩石力学实验和地应力室内实验,建立了流一段砂岩和泥岩的动静态弹性参数的相关模型,得到了垂向、最大水平、最小水平地应力梯度;通过实验和测井参数,建立了各井岩石力学参数剖面和地应力剖面;基于成像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确定了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即N125°E-N130°E。分析表明,涠洲11-4N油田水平注水井不适合压裂,为了满足压裂后的1:1配注要求,建议注水井以接近破裂压力注水。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优选,初步筛选出5口可压裂井,并进行了排序。以模糊数学方法、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压裂后初期日产油量为定量评价指标评价,从中优选出2口井建议进行压裂措施(B11H井和B15井),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压裂效果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涠洲11-4N油田二期具有一定的压裂潜力,2口优选压裂井压裂后前3年累产油增加10.2万方,采油速度增加3.96%,20年累产油增加1.1万方,压裂效果明显。

高盾[7](2019)在《车排子地区白垩系沉积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车排子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凸起之上,白垩系是研究区的重点勘探层位,其沉积相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白垩系沉积相类型及空间展布规律存在争议,剥蚀地貌特征尚不明确等。针对这些问题,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震、测井、钻井等资料对研究区白垩系层序地层、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沉积演化模式、沉积相对油气分布的控制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及认识:(1)重新建立了研究区白垩系等时地层格架。白垩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清水河组、呼图壁组、胜金口组和连木沁组4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又划分出湖侵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整个白垩系共划分出17个砂层组。(2)明确了白垩系沉积期物源方向,阐明了其古地貌特征。研究区总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隆起剥蚀区,也是主要物源区;相邻为斜坡带,地形起伏呈现出谷梁相间的地貌特征;东部-东南部为洼陷带,地形较为平缓,已到达浅湖-半深湖区。(3)确定了白垩系各类沉积相标志和沉积相类型,分析了沉积相的空间展布特征。岩石相标志指示研究区是以泥岩为主的湖侵沉积体系,测井相标志和地震相标志反映出滩坝及扇三角洲沉积。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湖泊相和扇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道间等微相;湖泊相包括坝砂、滩砂及浅湖亚相,发育坝主体、坝侧缘、滩脊及浅湖泥等微相。扇三角洲主要发育于排63井区、排607井区清水河组下部;滩坝砂体发育于排639井区、排611井区等,呈条带状沿湖岸线断续分布。(4)阐明了研究区白垩系沉积演化规律,建立了扇三角洲-滩坝沉积模式。清水河组时期,冲积扇进入湖盆形成局部扇三角洲沉积,湖浪对扇体及碎屑物质的改造,形成了沿湖岸线分布的滩坝砂体;呼图壁组至胜金口组时期扇三角洲消失,发育大规模滩坝沉积。连木沁组时期,湖盆萎缩,滩坝砂体在湖盆内小规模孤立分布。(5)明确了沉积相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指出了有利勘探区块。认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砂体是研究区最有利的储集体。在构造高部位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不整合界面复合形成地层-岩性油藏,在构造低部位坝主体微相控制形成岩性上倾尖灭和砂岩透镜体油藏。将发育坝主体微相的排607井区、排611井区划为I类有利区。

王阳洋[8](2018)在《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海相盆地深部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油气是中国未来油气勘探的趋势之一。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碳酸盐岩广泛发育,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其中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的勘探实践表明该区下古生界油气资源丰富,油气相态分布复杂,不同相态烃类成因来源、相态控制因素不明,成藏过程存在争议、成藏模式有待总结。本论文基于塔中地区最新勘探成果和资料,综合利用地质剖析、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以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及成藏特征分析为主线,探讨了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的分布特征、控制因素、成因来源、成藏过程并建立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具有多相态分布的特征,主要可划分为凝析气、挥发性油和正常油三种。平面上,不同相态烃类呈现出自南向北“断裂带富气、平台区富油”、自东向西“东部富气、西部富油”的分布特征;纵向上,不同相态烃类表现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的分布特征。(2)相较塔中西部,塔中东部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重;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偏重。烃类气体地化特征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东部主要以成熟度较高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为主,混有少量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塔中Ⅰ号断裂带西部及北部平台区,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和高成熟度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均有分布。研究区下古生界CO2的含量普遍较低且主要为无机成因;N2含量较高且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类烃源岩热演化作用;H2S主要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初期的产物,其中塔中西部地层水活性硫酸盐结构浓度高于塔中东部,更易于促进TSR作用,生成高含量H2S。(3)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塔中Ⅰ号断裂带原油密度小、原油含蜡量高、原油碳同位素重;相较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下奥陶统鹰山组原油密度小、原油碳同位素偏重、成熟度高。原油性质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整体上,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藏主要为中上奥陶统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的混合成藏,其中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的贡献量相对较大。具体的,下奥陶统鹰山组较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的原油含量相对偏高,且随着埋深增加,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贡献量不断增大。(4)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多样:构造相对稳定区油气相态主要受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程度、多期充注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北部平台区经历烃源岩多期生排烃,主要为加里东期和晚海西期原油混合充注形成挥发性油藏、正常油藏;构造相对活跃区油气相态主要受晚期气侵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塔中Ⅰ号、塔中10号断裂带加里东期、晚海西期形成的油藏被喜山期高成熟度天然气强烈气侵改造,形成大面积凝析气藏;深部油气相态主要受高温热裂解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寒武系古油藏原油裂解,生成大量原油裂解气,其中TSR作用使原油的热稳定性和裂解气生成的门限温度降低、进一步促进烃类裂解生成天然气。(5)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混源油气,在加里东期、晚海西期通过断裂垂向运移进入目的层后,经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断裂的侧向输导分配,于构造高点圈闭的优质储层中优先汇聚,进而在盖层的遮挡下多层位富集成藏,喜山期生成的大量天然气对前期油藏发生大规模气侵作用,最终形成烃类多相态分布,成藏模式可划分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与充注混合型油藏两种,前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活跃的断裂带,后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平台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按气态组分特征可进一步分为高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与低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

葛伟峰[9](2018)在《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成藏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藏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原理、油气勘探地球化学、非常规油气地质及油气成藏理论等为指导,在综合应用前人研究成果、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基础上,采用多种分析化验手段,立足于已发现油藏的基础特征,对致密油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发育状况、储层条件、运聚特征及源储配置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沙四段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优选了致密油有利发育区。对沙四段已发现油藏的分析表明,沙四段以非常规致密油藏为主体,常规油藏仅在高升地区的局部发育且面积极小。对沙四段致密油藏的成藏特征研究表明:①沙四段油气来源于自身;②烃源岩累积厚度大,最高可达数百米,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Ⅱ1型次之,有机质丰度达到好-最好的标准,烃源岩整体处于成熟演化阶段,排烃效果较好;③致密储层单体较薄,累积厚度大,以泥质云岩为主,脆性较高,物性差,孔喉较细,孔隙连通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储集空间为微孔、微裂缝及宏观裂缝,以裂缝型及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主;④溶蚀及破裂作用对致密储层具有建设性作用,压实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⑤运移阻力主要为毛细管阻力,生烃增压是运移动力,裂缝不仅为运移通道,也是油气赋存空间;⑥烃源岩与致密储层呈互层状叠置发育;⑦源岩与储层的分布及厚度、裂缝的发育程度、源储互层发育是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⑧沙四段致密油大面积连片分布,主要发育于沙四期的凹陷斜坡区和凹陷中部。

冯顺[10](2018)在《浅水三角洲前缘储层隔夹层研究 ——以渤中34-1油田NmⅢ油组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对渤中34-1油田开发的深入,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注水驱替效率降低,以小层为研究基础的油藏地质模型,已经不能满足精细开发的需要,储层内单一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连通关系以及四级构型单元级次下的储层隔夹层所引起的储层内部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储层剩余油的富集。因此,为了提升油田开发精度,提高注水效率,需要在单层对比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储层构型单元特征和储层隔夹层的分布规律。本文结合岩心、测井、地震以及生产动态资料等,以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沉积岩与沉积相、开发地质学等为指导,在研究区目的层NmⅢ油组建立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将NmⅢ油组划分为9个小层,22个单层。在单层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岩心资料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对研究区NmⅢ油组的四个主力小层NmⅢ-1、NmⅢ-2、NmIII-3、NmⅢ-5进行构型单元的识别,在构型单元识别的基础上分析单层砂体在垂向上的相互叠置关系。在岩心观察描述以及储层构型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储层隔夹层的识别与划分并分析储层隔夹层的展布特征。通过对渤中34-1油田NmⅢ油组四个主力小层进行沉积微相、储层构型以及储层隔夹层的研究认为,渤中34-1油田为浅水三角洲沉积,目的层NmⅢ油组是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两类。研究区主力小层的构型单元垂向叠置关系分为孤立型、叠加型和切叠型,研究区目的层主力小层内构型单元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以叠加型为主,孤立型次之,切叠型基本不发育,在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的研究基础上绘制了主力小层各单层的水下分流河道展布图,主力小层中各单层水下分流河道呈条带状和树枝状由西南向东北、由东北向西南和由东向西延伸展布;研究区储层隔夹层可以划分为单砂层间泥质隔夹层、单砂层内泥质夹层以及单砂层内钙质夹层3类,其中单砂层间泥质隔夹层在单砂层间叠置区中广泛分布,且分布较稳定,呈现出在叠置区域中间薄甚至缺失,向叠置区域两侧和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变厚的趋势;单砂层内泥质夹层的累计厚度和频率分布呈现出在单河道砂体中间厚度大,频率小,向单河道砂体的两侧以及水下分流河道前缘末端厚度减小,频率增大的趋势;钙质夹层较少发育,零星分布。

二、辽河西部凹陷L3-L35井区储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河西部凹陷L3-L35井区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冀中坳陷典型潜山带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烃源灶研究现状
        1.3.2 油气成因类型与来源研究现状
        1.3.3 潜山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8 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2.3 油气地质特征
        2.3.1 烃源岩特征
        2.3.2 储层和盖层特征
        2.3.3 油气分布特征
第3章 热史及重点生烃凹陷烃源灶演化
    3.1 热演化史
        3.1.1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2 古温标数据
        3.1.3 热史恢复
    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1 古近系烃源岩
        3.2.2 石炭-二叠系烃源岩
    3.3 烃源灶演化
        3.3.1 古近系烃源灶
        3.3.2 石炭-二叠系烃源灶
第4章 典型潜山带油气成因与来源
    4.1 河西务潜山带油气成因与来源
        4.1.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4.1.2 天然气成因类型
        4.1.3 天然气来源分析
        4.1.4 原油宏观物性和化学组成
        4.1.5 油源分析
    4.2 束鹿潜山带原油成因与来源
        4.2.1 原油宏观物性和化学组成
        4.2.2 油源分析
第5章 典型潜山带油气成藏特征
    5.1 反转型斜坡潜山带油气成藏特征——河西务潜山带
        5.1.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5.1.2 油气成藏条件
        5.1.3 油气充注历史
        5.1.4 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模拟
    5.2 继承型斜坡潜山油气成藏特征——束鹿潜山带
        5.2.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5.2.2 油气成藏条件
        5.2.3 油气充注历史
        5.2.4 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模拟
第6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
    6.1 反转型斜坡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模式——河西务潜山带
        6.1.1 河西务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1.2 河西务潜山带油气成藏模式
    6.2 继承型斜坡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模式——束鹿潜山带
        6.2.1 束鹿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2.2 束鹿潜山带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饶阳凹陷留70断块沙-上亚段沉积特征及储层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成果
2 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油藏地质特征
3 小层细分与对比
    3.1 小层界面特征
    3.2 小层划分
    3.3 小层对比
4 研究区沉积相分析
    4.1 沉积环境与物源分析
    4.2 沉积相标志及相类型
    4.3 单井相分析及微相时空展布特征
5 研究区储层构型分析
    5.1 构型层次分析及构型要素分析
    5.2 复合坝砂体级次构型分析
    5.3 单一坝砂体级次构型分析
    5.4 单一坝砂体内部级次构型分析
6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油气相态研究及控制因素
        1.2.2 油气源对比
        1.2.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4.2 取样及实验
        1.4.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4.4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分布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地层特征
        2.1.3 构造演化特征
        2.1.4 断裂特征
    2.2 油气地质特征
        2.2.1 烃源岩特征
        2.2.2 储盖组合特征
        2.2.3 油气藏分布
第3章 烃类相态分类及特征
    3.1 烃类相态分类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3.2.1 平面分布特征
        3.2.2 纵向分布特征
    3.3 原油物性特征
        3.3.1 原油族组分及物性分布特征
        3.3.2 原油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3.3 原油轻烃及气相色谱特征
        3.3.4 原油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
        3.3.5 原油芳烃色谱-质谱特征
    3.4 天然气物性特征
        3.4.1 不同区域天然气组分特征
        3.4.2 不同层位天然气组分特征
        3.4.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3.5 地层水物性特征
        3.5.1 地层水组成特征
        3.5.2 地层水分布特征
第4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4.1 古城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4.1.3 基于地化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1.4 基于地质特征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2 塔中地区原油来源
        4.2.1 模拟实验
        4.2.2 重新厘定油源对比指标
    4.3 塔中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3.1 烃类气体来源
        4.3.2 非烃气体来源
第5章 油气相态影响因素
    5.1 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
    5.2 气侵作用
        5.2.1 气侵作用的识别及定量
        5.2.2 油气性质对气侵作用的响应
        5.2.3 东西部气侵作用差异
        5.2.4 气侵来源
    5.3 生物降解作用
    5.4 原油裂解和TSR作用
    5.5 油气充注期次
        5.5.1 塔中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5.5.2 古城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第6章 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6.1 油气垂向运移影响因素
        6.1.1 塔中地区断裂
        6.1.2 古城地区断裂
        6.1.3 盖层
    6.2 油气侧向运移影响因素
        6.2.1 塔中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2.2 古城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3 储层对油气分布影响
        6.3.1 塔中地区储层
        6.3.2 古城地区储层
    6.4 油气成藏过程
    6.5 油气成藏模式
        6.5.1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6.5.2 古城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湖相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特征、成因与油气聚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细粒碳酸盐矿物研究现状
        1.2.2 细粒沉积岩分类与表征研究现状
        1.2.3 页岩油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工作量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主要工作量
    1.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4.1 主要成果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束鹿凹陷
        2.1.1 构造演化
        2.1.2 地层特征
    2.2 东营凹陷
        2.2.1 构造演化
        2.2.2 地层特征
    2.3 潜江凹陷
        2.3.1 构造演化
        2.3.2 地层特征
    2.4 气候背景
第三章 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成分特征与成因
    3.1 物质成分类型与含量
    3.2 方解石
        3.2.1 自生方解石
        3.2.2 陆源灰质碎屑
        3.2.3 方解石成因分析
    3.3 白云石
        3.3.1 自生白云石
        3.3.2 陆源云质碎屑
        3.3.3 白云石成因分析
    3.4 其它物质
        3.4.1 石英
        3.4.2 长石
        3.4.3 黏土矿物
        3.4.4 黄铁矿
        3.4.5 有机质
        3.4.6 蒸发矿物
    3.5 物质形成对比
    3.6 断陷湖盆细粒物质来源模式
第四章 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岩石类型与特征
    4.1 岩石分类原则
        4.1.1 成分分类
        4.1.2 构造分类
        4.1.3 环境&成因分类
    4.2 主要岩相组合类型与特征
        4.2.1 半咸水韵律型有机-无机耦合岩相组合(F1)
        4.2.2 半咸水非韵律型物理沉积岩相组合(F2)
        4.2.3 半咸水特殊事件沉积岩相组合(F3)
        4.2.4 咸水韵律型有机-无机耦合岩相组合(F4)
        4.2.5 咸水-盐水韵律型有机-无机耦合岩相组合(F5)
        4.2.6 咸水-盐水非韵律型物理沉积岩相组合(F6)
        4.2.7 盐水化学浓缩岩相组合(F7)
第五章 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机制
    5.1 束鹿凹陷
        5.1.1 有机质丰度
        5.1.2 有机质类型
        5.1.3 有机质成熟度
        5.1.4 有机质富集机制
    5.2 东营凹陷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类型
        5.2.3 有机质成熟度
        5.2.4 有机质富集机制
    5.3 潜江凹陷
        5.3.1 有机质丰度
        5.3.2 有机质类型
        5.3.3 有机质成熟度
        5.3.4 有机质富集机制
    5.4 有机相
    5.5 有机质富集对比
第六章 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油藏特征
    6.1 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6.1.1 粒间孔隙
        6.1.2 粒内孔隙
        6.1.3 有机质孔隙
        6.1.4 裂隙孔隙
    6.2 储集物性
    6.3 油藏类型与特征
        6.3.1 自储型油藏(东营凹陷)
        6.3.2 混合-裂缝型油藏(束鹿凹陷)
        6.3.3 自储-裂缝/构造型油藏(潜江凹陷)
    6.4 页岩油成藏控制因素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辽西凹陷双台子背斜双6储气库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
2. 油田地质与开发现状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兴隆台油层地层及储层特征
    2.3 油田开发现状
3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兴隆台油层顶底界面识别
    3.2 兴隆台油层油组界面识别
    3.3 小层划分与对比
    3.4 地层划分方法与结果
    3.5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4 沉积微相研究
    4.1 沉积环境与物源分析
    4.2 相类型与相层序
    4.3 沉积微相与砂体平面展布
    4.4 沉积微相剖面特征
    4.5 沉积演化规律
    4.6 研究区沉积模式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涠洲11-4N油田流一段储层压裂改造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优选压裂井方法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现状
        1.2.3 模糊数学方法在压裂选井选层中的应用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流一段储层性质及油藏特征分析
    2.1 构造特征
    2.2 岩性及物性特征
        2.2.1 岩性特征
        2.2.2 物性特征
    2.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2.4 储层分类评价
    2.5 温压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流一段储层地应力研究
    3.1 岩石力学实验原理与实验仪器
        3.1.1 岩心纵横波速
        3.1.2 单轴抗压强度
        3.1.3 三轴抗压强度
    3.2 力学性质实验结果分析
        3.2.1 岩心三轴实验
        3.2.2 纵横波波速相关关系
        3.2.3 内聚力、内摩擦角的确定
        3.2.4 动静态弹性参数相关关系
    3.3 地应力研究
        3.3.1 地应力大小确定
        3.3.2 地应力方位确定
        3.3.3 地应力剖面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一段储层注水能力研究
    4.1 注水量计算
    4.2 应用实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一段压裂选井选层及产能预测研究
    5.1 压裂选井选层方法
    5.2 定性优选方法
        5.2.1 压裂井区/油组优选
        5.2.2 压裂井层优选
    5.3 定量评价方法
        5.3.1 模糊数学方法
        5.3.2 油藏工程方法
        5.3.3 数值模拟法
    5.4 产能预测模型建立
        5.4.1 流一段3 井区L_1Ⅲ油组产能预测
        5.4.2 流一段3 井区L_1V油组产能预测
        5.4.3 流一段6 井区L_1V油组产能预测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车排子地区白垩系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扇三角洲沉积研究现状
        1.2.2 滩坝沉积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沉积相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及成果认识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
    2.2 构造特征
    2.3 沉积背景
    2.4 油藏特征
第三章 地层格架分析
    3.1 地层界面识别
        3.1.1 三级层序界面的识别
        3.1.2 体系域界面的识别
        3.1.3 砂层组界面的识别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3.2.1 单井地层分析
        3.2.2 连井地层对比
    3.3 地层展布特征
第四章 沉积期古地貌恢复
    4.1 古地貌恢复方法
        4.1.1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目标层选取
        4.1.2 残余厚度求取及真厚度较正
        4.1.3 目标层压实恢复
    4.2 古地貌特征
    4.3 古地貌对砂体分布的控制
第五章 沉积相标志分析
    5.1 物源分析
    5.2 岩石相分析
        5.2.1 岩性特征
        5.2.2 成分特征
        5.2.3 粒度特征
        5.2.4 沉积构造标志
    5.3 测井相分析
        5.3.1 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
        5.3.2 利用特征参数判别测井相
    5.4 地震相分析
        5.4.1 同相轴组合形态与特征
        5.4.2 平面地震属性分析
第六章 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
    6.1 沉积相类型
        6.1.1 扇三角洲相
        6.1.2 湖泊相
    6.2 单井相分析
    6.3 剖面沉积相展布特征
    6.4 平面沉积相展布特征
    6.5 沉积演化模式
第七章 有利区块评价
    7.1 沉积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7.2 有利区块评价方法
    7.3 评价结果及分析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油气多相态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3.2 不同相态油气源精细对比研究现状
        1.3.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研究现状
        1.3.4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以及主要结论与认识
        1.6.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6.2 取样与实验
        1.6.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6.4 取得的主要结论与认识
第2章 塔中地区区域地质概况与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构造演化
        2.1.3 沉积地层分布
    2.2 石油地质特征
        2.2.1 烃源岩特征
        2.2.2 储-盖特征
        2.2.3 油气勘探现状
第3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划分及其分布
    3.1 烃类相态类型划分标准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3.2.1 平面分布特征
        3.2.2 纵向分布特征
    3.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3.3.1 烃类气体组分特征
        3.3.2 非烃气体组分特征
        3.3.3 烃类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3.3.4 天然气成熟度特征
    3.4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4.1 原油物性特征与族组分特征
        3.4.2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3.4.3 原油气相色谱特征
        3.4.4 原油色谱-质谱特征
第4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因与来源
    4.1 天然气烃类组分成因与来源
        4.1.1 成因类型判别
        4.1.2 成因来源分析
    4.2 天然气非烃气体成因来源
        4.2.1 H_2S成因及来源
        4.2.2 CO_2 成因及来源
        4.2.3 N_2 成因及来源
    4.3 原油的成因与来源
        4.3.1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
        4.3.2 全油碳同位素对比
        4.3.3 单体烃碳同位素对比
        4.3.4 地质条件分析
第5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及形成机制
    5.1 烃源岩母质类型与成熟度
    5.2 生物降解作用
    5.3 原油热裂解和TSR作用
    5.4 油气多期充注
    5.5 气侵作用
        5.5.1 气侵作用的地质条件
        5.5.2 气侵作用识别与证据
第6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特征
    6.1 油气垂向运移控制因素
        6.1.1 断裂控制油气的长距离运移
        6.1.2 源储接触关系控制油气的短距离运移
        6.1.3 盖层控制油气垂向运移的层位
        6.1.4 油气垂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6.2 油气侧向运移控制因素
        6.2.1 构造背景控制油气的侧向运移方向
        6.2.2 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与断裂构成油气侧向运移通道
        6.2.3 油气侧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6.3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6.3.1 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油气的垂向聚集层位
        6.3.2 优质储层展布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
    6.4 油气藏调整改造
    6.5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
        6.5.1 凝析气藏
        6.5.2 油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致密油的概念
        1.2.2 致密油发育的主要地质特征
        1.2.3 致密油的非常规特征
        1.2.4 致密油成藏特征
        1.2.5 工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 论文的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及范围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油气勘探概况
    2.4 沙四段地层及沉积特征
第3章 沙四段油藏地质特征
    3.1 已发现油藏地质特征
        3.1.1 雷家老区杜家台油藏
        3.1.2 A21及A23井区高升油藏
        3.1.3 H108区块杜家台油藏
        3.1.4 H119区块高升油藏
    3.2 沙四段非常规油藏的基本特征
第4章 致密油成藏条件
    4.1 烃源岩条件
        4.1.1 原油特征及油源对比
        4.1.2 有机质类型
        4.1.3 有机质丰度
        4.1.4 有机质成熟度
        4.1.5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4.2 沙四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4.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2.2 储层物性特征
        4.2.3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4.2.4 储集空间及储层类型
        4.2.5 成岩作用
    4.3 运聚条件及源储接触关系
        4.3.1 运聚条件
        4.3.2 源储接触关系
第5章 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5.1 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
        5.1.1 源岩分布及厚度控制石油富集范围
        5.1.2 储集体展布及优质储层控制石油富集区域及程度
        5.1.3 裂缝是良好的运移通道并改善储层的含油性
        5.1.4 源储接触关系决定储层中原油能否富集
    5.2 致密油成藏模式
第6章 致密油分布规律及有利区预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浅水三角洲前缘储层隔夹层研究 ——以渤中34-1油田NmⅢ油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油田地质特征
    2.3 油田勘探及开发现状
第3章 地层细分与对比
    3.1 地层对比依据
        3.1.1 标志层控制
        3.1.2 旋回对比
    3.2 精细地层对比
    3.3 单层划分方法
    3.4 小层与单层划分对比结果
第4章 沉积微相研究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石类型
        4.1.2 沉积构造特征
    4.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4.3 单井相分析
    4.4 小层沉积微相剖面分析
    4.5 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分析
第5章 储层构型研究
    5.1 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级次划分
    5.2 三角洲前缘发育构型单元类型
    5.3 构型单元边界的识别标志
        5.3.1 构型单元垂向边界特征
        5.3.2 构型单元侧向边界特征
    5.4 构型单元垂向叠置关系
        5.4.1 孤立型垂向组合关系
        5.4.2 叠加型垂向组合关系
        5.4.3 切叠型垂向组合关系
    5.5 构型单元平面特征
第6章 储层隔夹层研究
    6.1 储层隔夹层的类型
    6.2 储层隔夹层的识别标准
    6.3 储层隔夹层展布特征
        6.3.1 单砂层间泥质隔夹层展布分析
        6.3.2 单砂层内泥质夹层展布分析
        6.3.3 钙质夹层展布分析
    6.4 隔夹层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辽河西部凹陷L3-L35井区储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中坳陷典型潜山带油气成藏机理研究[D]. 刘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饶阳凹陷留70断块沙-上亚段沉积特征及储层构型研究[D]. 杨旭东.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周肖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湖相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特征、成因与油气聚集[D]. 孔祥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辽西凹陷双台子背斜双6储气库沉积微相研究[D]. 姜新雨.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涠洲11-4N油田流一段储层压裂改造可行性研究[D]. 樊爱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车排子地区白垩系沉积相研究[D]. 高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D]. 王阳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9]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成藏特征研究[D]. 葛伟峰.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8)
  • [10]浅水三角洲前缘储层隔夹层研究 ——以渤中34-1油田NmⅢ油组为例[D]. 冯顺.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辽河西部凹陷L3-L35井区油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