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筋小麦春季灌溉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双双,姚艳荣,张敏,李清瑶,付陈陈,徐东娜,史金平,蔡瑞国[1](2021)在《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淀粉组分与理化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春季灌水次数对冀东平原强筋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理化特性的影响,选用中麦998和津农7号2个强筋小麦品种,分析了3个灌水次数(W0春季不灌水;W1拔节水;W2拔节水+开花水)对强筋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和晶体特性的影响,并对淀粉组分与淀粉理化特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灌拔节水(W1)显着提高了2品种的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中麦998提高了9.88%,8.45%,津农7号提高了9.35%,6.34%;且春灌拔节水(W1)时产量较高,仅次于W2处理。随灌水次数增加,2个品种的高峰温度、糊化焓先上升后下降;但峰值粘度和稀懈值以W0处理最高,糊化时间先上升后下降,最终粘度和糊化温度存在品种间差异,中麦998先上升后下降,而津农7号呈上升趋势;晶体强度和相对结晶度先上升后下降。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谷值粘度呈显着正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高峰温度、终止温度、糊化焓、糊化温度、糊化时间、相对结晶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峰值粘度、稀懈值呈极显着负相关。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春灌拔节水可以有效提高强筋小麦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及籽粒产量,进而影响淀粉理化特性;与直链淀粉相比,支链淀粉含量与淀粉理化特性更密切相关。
冉午玲,张文玲,黄麒,常萍[2](2021)在《2021—2022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文中提出对2020—2021年度河南省主要推广小麦品种(郑麦379、百农4199、百农207、西农511、新麦26、周麦36号、郑麦1860、中麦578、平安11号、丰德存麦5号)进行评价,针对北部麦区、中南麦区、东部麦区、南部麦区、旱作麦区提出2021—2022年度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针对北部强筋麦区,中南部强筋、中强筋麦区,豫南沿淮弱筋麦区提出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与布局意见,以期为全省小麦丰产稳产奠定基础。
王晓森,吕谋超,王森,蔡九茂,李迎,秦京涛,范习超,王和洲[3](2021)在《种植密度和灌溉、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状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索农业节水、减肥背景下豫北地区冬小麦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方法】采用测坑试验设置了密度、灌溉和追氮3因素,其中密度因素设置2个水平(D1:500万株/hm2基本苗;D2:300万株/hm2基本苗),灌溉因素设置3个水平(W1:返青和灌浆初期灌水;W2:返青、拔节和灌浆初期灌水;W3:返青、拔节、抽穗和灌浆初期灌水;各生育期灌水定额均相同),追氮因素设置2个水平(N1:氮肥返青期一次性追施;N2:氮肥在返青期和抽穗期分2次追施)对冬小麦土壤水分状况、叶片生理指标、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小麦春季灌返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处理(W2)可在1 m深度土层内形成由浅至深逐渐增加的土壤水分梯度,即能形成适宜冬小麦生长的土壤水分环境又提高了不同土层土壤水的利用。灌水生育期越多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越高,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则随灌水生育期的增多而降低;D2处理Pn高于D1处理Pn;N2处理Pn高于N1处理Pn。种植密度地增加能极显着的提高单位面积小麦穗数(P<0.01),但导致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极显着下降;灌溉因素对穗粒数、千粒质量、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均达显着水平(P<0.05),其中千粒质量随灌水生育期的增加而增加,IWUE随灌水生育期的增加而降低,而穗粒数和产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W2处理,其次才是W3处理和W1处理;在氮肥追施总量相同的情况下,N2处理的千粒质量和产量均值比N1处理均值有显着增加。此外,小麦籽粒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随灌水生育期的增加而减少;N1处理氨基酸和蛋白质均值比N2处理的稍高。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氨基酸和蛋白质量随产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结论】豫北地区大穗型冬小麦节水减肥推荐种植模式为: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基本苗,足墒播种条件下春季灌返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每次灌水定额为75 mm;基施复合肥养分量N、P2O5和K2O均为90 kg/hm2,返青期和抽穗期各追氮肥1次,每次施纯氮60 kg/hm2。
李清瑶[4](2021)在《灌水量对强筋小麦旗叶衰老和籽粒发育特性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研究于2018-2020年在冀东平原昌黎县施各庄村试验基地进行。两年度试验均以中麦998、中麦1062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春不灌水(W0)、春灌300(W300)、春灌600(W600)m3·hm-23个灌溉水平和春不灌水(W0)、春灌225(W225)、春灌450(W450)m3·hm-23个灌溉水平。探究减少灌水量对强筋小麦旗叶衰老特性、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形成的生理基础和影响机制,明确该地区强筋小麦节水高效生产的最适灌水量,为实现冀东平原节水高产优质的栽培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随灌水量的减少,产量下降,蛋白质含量升高,蛋白质产量降低。中麦998和中麦1062在W450处理下穗数和穗粒数均最大,且产量最高。两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均于W0处理下最高;蛋白质产量均于W0处理下最低,且2018-2019年度,中麦1062处理之间差异显着。(2)随灌水量的减少,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处理间差异达到显着水平;灌水量对2个小麦品种花后粒重比的增加和叶重比的下降有显着影响;氮素积累量降低,中麦998三个处理之间差异显着;中麦998和中麦1062旗叶中C含量和根系中N含量逐渐降低,随开花天数的增加,旗叶C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系和旗叶中N含量逐渐降低,籽粒N含量逐渐升高。灌水量与旗叶、根系、籽粒中N含量表现出显着相关关系。(3)随灌水量的减少,植株衰老时间加快,旗叶叶绿素含量降低;花后14-21d叶绿素a和叶绿素b降解速率最快;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峰值出现时间提前;旗叶丙二醛(MDA)、脱落酸(ABA)含量逐渐升高,籽粒灌浆中后期增量显着。综上,适度减少灌水量可以延长旗叶内衰老有关物质、激素和酶峰值出现的时间,有效提高叶片的持绿性,延缓小麦衰老时间,改善库源器官中碳、氮的吸收和转移,维持较高的花后干物质、氮素积累量和转运效率,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强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率,初步实现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协同提高强筋小麦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目的。
孙茹[5](2019)在《我国北部冬麦区生态适应性小麦品种遴选与栽培技术评价》文中提出北部冬麦区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近些年农业发展方式调整、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加之小麦种植面积比重下降,品种结构不均衡,故筛选生态适应性冬小麦品种对区域小麦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我国1980-2015年农业气象站观测数据和英国HadGEM2-ES模式下北部冬麦区2011-2050年RCP4.5气候情景数据,分析了北部冬麦区过去36年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并根据代表站点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产量与品质特性,确定区域不同小麦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优良品质特性,并借助DSSAT模型模拟2011-2050年不同品种在不同灌溉措施下的产量变化,进而筛选高产节水优质中强筋小麦品种。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北部冬麦区小麦生长季气候要素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北部冬麦区1980-2015年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平均为201.62mm,太阳辐射平均为4058.91MJ·m-2,二者均呈微弱下降趋势,但未达显着水平。空间分布上降水量变化率由北向南变化趋势逐渐降低,太阳辐射变化率自北向南由负转正。1980-2015年北部冬麦区生育期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以0.30°C·(10a)-1和0.51°C·(10a)-1趋势极显着上升,二者平均值分别为12.5°C和0.06℃,空间分布上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且近36年北部冬麦小麦生育期内各亚区30°C、34°C高温事件出现的频次呈增加的趋势。(2)探明了北部冬麦区生态适应性品种及其产量和品质性状特征本研究以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北京顺义试验基地为代表站点,于2016-2018年度开展了区域不同冬小麦适应性品种遴选与品质特性比较的田间试验工作。田间试验表明不同品种中麦1062产量最高,亲本含有京冬8号的京花9号、京冬22、京生1号品质最好。不同水分处理间产量要素和品质要素存在显着差异,春季2水处理穗粒数、千粒重、湿面筋显着高于0水,而容重春季0水处理最大,硬度指数、稳定时间、形成时间、沉淀指数、面筋指数均随水分的增加而增加。品种特性指标的聚类分析得到中麦系列品种中麦1062、中麦175、中麦996为高产优质适应性品种。(3)解析了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潜在产量时空变化借助DSSAT模型,在作物品种参数校验基础上,模拟分析了未来2011-2050年北部冬麦区各小麦品种潜在产量,不同小麦品种潜在产量差异较大,变化区间6120.014969.6kg/hm2,中麦1062潜在产量最高,其次产量较高的品种依次为衡4399、中麦175、衡4444。时间变化上除中麦1062和衡4444,其余品种生产潜力随年份的推移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其中轮选987、石麦15光温生产潜力变化较大。在空间分布上北部冬麦区小麦潜在产量由东向西,从北向南逐渐增大。(4)揭示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各品种小麦产量的区域表现差异及变化特征北部冬麦区高产品种节水模拟得出春季2水灌溉小麦品种产量由南向北、自西向东产量逐渐增大,春季1水和春季0水灌溉产量空间变化和降水量空间格局近似。三种水分处理品种间产量差异均不显着,春季2水灌溉中11个品种平均产量为8398.42kg/hm2,相对其潜在产量减产41.5%。春季1水和0水灌溉产量相对春季2水情况分别降低15.3%和34.0%。不同品种中,潜在产量较高的为中麦1062、衡4399、中麦175;而春季灌溉2水的丰产性品种为农大212和衡4399;在春灌1水即节水高产品种为农大212和良星99;在春季0水即抗旱品种为衡4399。随着灌溉次数的减少冬小麦产量相应的减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栽培措施、当地的水肥环境等综合选择生态适应性品种。
黄忠勤[6](2018)在《高产优质小麦徐麦31的选育与推广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黄淮地区是我国和江苏省、安徽省的小麦主产区之一,主要生产品种为中强筋类型,蛋白质含量和质量优于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由于优质、抗性强和高产的优质小麦品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本地企业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推广应用产量与品质同步提高、耐肥抗倒的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实施区域化布局、大规模种植和产业化发展已成为黄淮地区小麦生产发展的当务之急。本研究主要在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采用搭台阶的办法,选用烟辐188作母本,徐州26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法,加强田间农艺性状监测,优中选优,定向选择、创新,从而不断改良不利性状,促进优良基因累加,最终筛选育成高产优质强筋新品种徐麦31(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5)。徐麦31的主要特点是中强筋,高产,稳产,中熟,半冬性,多穗型,三个产量要素协调,分蘖成穗率高,结实较好,籽粒大。综合抗病性好,茎秆具有良好的弹性,抗倒伏性强,耐晚播,适应性广。经2007至2011年江苏省淮北片早播组及黄淮南片等区域试验,徐麦31平均亩产量达524.82kg,相较于对照品种淮麦18、周麦18产量高约3%,高产示范方实产达到650kg/亩,高产潜力突出。2013年“强筋小麦新品种徐麦31示范推广”被列入国家级星火项目。经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徐麦31具有较好的抗白粉病,抗条锈病,高抗梭条花叶病,中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田间表现具有较好的综合抗性,较强的抗倒性,成熟期中等,熟相较好。大面积示范显示徐麦31的抗赤霉病、抗干热风及抗倒伏能力明显好于烟农19、矮抗58、济麦22等品种,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较抗赤霉病的绿色品种之一。2009和2010年国家黄淮南片地区试验样品的品质检测结果显示,该品种小麦容重 795.5/785.0 g/L、蛋白质(干基)15.06/16.13%、湿面筋 33.0/35.6%、沉降值 46.7/53.0 mL、吸水率57.8%/57.4%、稳定时间8.4/6.4min、最大抗延阻303E.U./218E.U.、拉伸面积70/58 cm2,延伸性169/188 mm,子粒硬度指数58.5,符合国家二等强筋小麦标准。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该品种适宜在苏皖北部、豫中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种植。通过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密度和肥料等因素对徐麦3 1产量的影响,发现该品种的播期弹性大,适合早、中、晚不同茬口种植,适应性广。在生产中,可以调节氮肥的施用,以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降值,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其加工品质。建议每亩施用1000kg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肥力。建议每亩施用氮肥(以N计)15-18kg、磷肥(以P2O5计)8-10g、钾肥(以K2O计)8-10kg、硫酸锌1-1.5kg。通过试验示范,研究集成了徐麦31的生产技术规程,并构建了以扩大示范种植范围、完善营销网络、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完善售后服务、实施品牌策略为核心的产业推广策略。通过总结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由于气候、生产技术落实情况、人为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实际入库合格种子数量(kg)≈基地面积(亩)×亩产量(kg/亩)×0.618,接近黄金比例。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按以销定产的原则下,按比例适当扩大繁殖面积,满足市场需求。2015年秋播徐麦31推广种植481.6万亩,2009-2015年推广总面积为1994.4万亩,增产小麦3.51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7.72亿元,目前徐麦31已成为黄淮地区稻麦周年高产的首选品种,促进了本区小麦生产提质增效。
赵虹,王西成,胡卫国,曹廷杰,陈渝[7](2017)在《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建议》文中研究指明依据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生产条件、气候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河南省小麦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提出2017-2018年度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品种布局和利用意见。介绍了部分适宜河南省生产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近两年新审定的小麦品种及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并提出了这些品种的利用建议。
杨春玲,薛鑫[8](2010)在《豫北地区小麦产业技术发展报告》文中研究表明12010年本区域小麦生产情况1.1小麦生产概况及主导品种黄淮海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生产优质强筋小麦,豫北部地区的区域优势更大。根据农业部颁布的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该区是发展强筋小麦的重点地区。由于我国缺乏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因此种植优质强筋小麦对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可以获得双赢的局面,优质麦收购价格要高于普通小麦10%~15%,
马少康[9](2010)在《小麦产量和品质对水氮运筹和化学调控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试验于2008年9月~2009年6月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圃场和防雨棚肥水控制池进行。主要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及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两组:第一组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二组以中任1号为材料,研究了氮肥和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开花水有利于抑制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和氮素的降解,延长旗叶功能期,提高产量;小麦籽粒产量以春季灌3水(B4)最高,但与灌2水(B2)差异不显着;增加春2叶露尖水(返青水),籽粒产量和各品质指标均有降低的趋势;后期增加灌浆水(B4)使蛋白质品质和加工品质指标均显着降低,不利于品质的提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节省返青水和灌浆水,灌春5叶露尖水(拔节水)和开花水,以达到产量和品质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施氮180kg /hm2条件下,籽粒产量及千粒重、容重和穗粒数均高于270kg/ hm2的施氮处理,但增施氮肥有利于贮藏蛋白以及加工品质的改善。2.氮肥和化控处理对籽粒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与180kg/hm2的施氮量相比,施氮270kg/hm2显着提高了清蛋白、干湿面筋含量以及面粉吸水率,但增施氮肥不利于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的提高;与对照相比,起身期喷施麦巨金对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有明显的正调节效应,其中对清蛋白、干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的影响达显着水平;喷施乙膦水剂有利于粉质参数的改善;喷施多聚氨基酸钾盐对沉降值和吸水率有一定的正调节效应。
杨桂霞[10](2010)在《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对若干栽培措施的反应》文中研究表明试验于2008年9月~2009年6月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圃场试验田进行,以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两组:第一组以中筋小麦中任1号为材料,研究播期和密度处理对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二组以皖麦38(白麦)、绿麦1号(绿麦)、kz6061(紫麦)为材料,研究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不同粒色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生育后期,晚播有利于延缓旗叶叶绿素的降解,提高旗叶叶片含氮量,延长旗叶的功能期。播期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着影响。研究表明千粒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随播期的推迟呈先升后降趋势,以适播处理最高。穗粒数和容重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以晚播处理最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密度处理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不显着,但对穗粒数有显着影响。此外,播期对清蛋白、醇溶蛋白和总蛋白有显着影响,醇溶蛋白、谷蛋白、总蛋白随着播期的推迟先升高后降低,以A2播期处理最高。而密度处理对总蛋白及其它组分影响不显着,但对球蛋白含量影响显着。最后,播期对加工品质也有显着影响,晚播有利于延长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提高粉质评价值,有利于改善加工品质。2.白麦籽粒产量随灌水次数增多而提高,灌3水处理显着高于灌2水处理,而绿麦和紫麦籽粒产量随灌水次数增多呈下降趋势。灌3水处有利于提高了白麦的清蛋白、醇溶蛋白、干、湿面筋含量,不利于提高绿麦和紫麦的干、湿面筋含量。灌水处理对白麦的吸水率有显着影响,对流变学特性的其它指标、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影响不显着,对绿麦和紫麦流变学特性各项指标、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影响均不显着。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粒色小麦品种处理在容重、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沉降值、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中差异显着。其中紫麦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比白麦分别提高了19.6%、18.5%,比绿麦分别提高了50.3%、46.6%。总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以绿麦最高,显着高于紫麦;沉降值、面筋指数、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评价值、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以白麦最高,显着高于紫麦。干、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和弱化度以紫麦最高,显着高于白麦。最后,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白麦和绿麦蛋白质及其组分影响不显着,对紫麦醇溶蛋白有显着影响,使三种粒色小麦面筋指数显着低于对照,而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不显着。在灌水条件下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白麦的清蛋白和球蛋白,绿麦的球蛋白和吸水率,紫麦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以及吸水率均有显着影响,对面筋指数和面包评分亦有显着影响。3.在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处理下对不同粒色小麦灌浆,穗部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千粒重增长符合Logistic方程,呈“慢—快—慢”的“S”型变化趋势,籽粒灌浆速率呈“慢—快—慢”的抛物线型变化,花后10天颖壳和籽粒叶绿素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移而降低。花后5-30天,三种粒色小麦灌2水(拔节水+开花水)处理较灌3水(返青水+拔节水+开花水)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速度快,灌水对灌浆速率的影响与千粒重相似。千粒重、灌浆速率、籽粒、颖壳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在不同粒色小麦中存在显着差异。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三种粒色小麦千粒重和灌浆速率影响不显着。花后10天,显着提高白麦颖壳叶绿素含量,花后20天,显着提高白麦和绿麦籽粒叶绿素含量。
二、强筋小麦春季灌溉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筋小麦春季灌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淀粉组分与理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总淀粉含量及其组分的测定 |
1.2.2 淀粉理化特性的测定 |
1.2.3 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淀粉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2.2 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2.3 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4 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淀粉晶体特性的影响 |
2.5 强筋小麦淀粉组分与淀粉理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2.6 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淀粉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3.2 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3.3 强筋小麦淀粉组分与淀粉理化特性相关性分析 |
3.4 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021—2022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 河南省主要推广小麦品种评价 |
1.1 郑麦379 |
1.2 百农4199 |
1.3 百农207 |
1.4 西农511 |
1.5 新麦26 |
1.6 周麦36号 |
1.7 郑麦1860 |
1.8 中麦578 |
1.9 平安11号 |
1.10 丰德存麦5号 |
2 2021—2022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
2.1 北部麦区 |
2.2 中南部麦区 |
2.3 东部麦区 |
2.4 南部麦区 |
2.5 旱作麦区 |
3 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河南省适宜种植区域与布局意见 |
3.1 北部强筋麦区 |
3.2 中南部强筋、中强筋麦区 |
3.3 豫南沿淮弱筋麦区 |
(3)种植密度和灌溉、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状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1.2 试验地气象条件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试项目与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2.2 冬小麦旗叶生理指标 |
2.3 冬小麦产量、品质和灌溉水利用效率 |
2.4 冬小麦产量、品质构成因子及灌溉水利用效率间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冬小麦春季适宜灌溉模式 |
3.2 试验因素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 试验因素对冬小麦籽粒品质指标的影响 |
4 结论 |
(4)灌水量对强筋小麦旗叶衰老和籽粒发育特性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分短缺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水分短缺对小麦旗叶衰老发育的影响 |
1.2.3 水分短缺对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1.2.4 水分短缺对小麦地上地下碳、氮吸收和转化的影响 |
1.2.5 水分短缺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品种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土壤耗水量的测定和水分利用效率 |
2.4.2 植株干物质积累和转运 |
2.4.3 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 |
2.4.4 旗叶叶绿素含量测定 |
2.4.5 旗叶衰老关键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4.6 旗叶衰老主要激素含量的测定 |
2.4.7 旗叶、根系、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4.8 旗叶、根系、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4.9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2.4.10 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强筋小麦生育期内土壤耗水量动态变化 |
3.1.1 土壤总耗水量动态变化 |
3.1.2 不同土层耗水量变化 |
3.2 减少灌水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1 强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 |
3.2.3 灌水量与产量、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关系 |
3.3 减少灌水量对强筋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3.3.1 强筋小麦干物质、氮素的动态积累变化 |
3.3.2 强筋小麦各营养器官干物质、氮素动态积累变化 |
3.3.3 强筋小麦各营养器官干物质、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 |
3.3.4 灌水量对强筋小麦叶重比和粒重比的影响 |
3.4 减少灌水量对强筋小麦碳、氮含量吸收和转化的影响 |
3.4.1 强筋小麦库源器官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4.2 强筋小麦库源器官碳氮比值的动态变化 |
3.4.3 库源器官碳、氮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4 碳、氮含量与产量、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5 减少灌水量对强筋小麦旗叶衰老发育的影响 |
3.5.1 强筋小麦旗叶衰老有关酶活性变化 |
3.5.2 强筋小麦旗叶衰老有关激素含量变化 |
3.5.3 强筋小麦旗叶衰老有关物质变化 |
3.5.4 旗叶衰老程度与碳、氮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灌水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调控效应 |
4.1.2 灌水量对强筋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4.1.3 灌水量对强筋小麦库源器官碳、氮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4.1.4 灌水量对强筋小麦生育后期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论文受资助情况 |
致谢 |
(5)我国北部冬麦区生态适应性小麦品种遴选与栽培技术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小麦生态适应性品种差异及评价方法 |
1.2.2 环境因子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3 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4 DSSAT作物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气候状况及种植制度 |
2.2 研究资料及来源 |
2.2.1 冬小麦品种 |
2.2.2 冬小麦田间管理资料 |
2.2.3 气象资料和气候情景数据 |
2.2.4 土壤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田间试验设计 |
2.3.2 小麦品质参数测定 |
2.3.3 冬小麦气候资源评价方法 |
2.3.4 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 |
2.3.5 DSSAT模型遗传参数及其验证 |
第三章 冬小麦生长季气候资源特征分析 |
3.1 冬小麦生育期内气候变化趋势 |
3.2 冬小麦生育期内气候变化年代际特征 |
3.2.1 降水量年代际特征变化 |
3.2.2 太阳辐射年代际特征变化 |
3.2.3 最高温度年代际特征变化 |
3.2.4 最低温度年代际特征变化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冬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特性比较 |
4.1 不同品种的产量特性分析 |
4.1.1 品种间生育进程及农艺性状比较 |
4.1.2 不同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 |
4.2 不同品种品质特性比较 |
4.2.1 品种间品质差异 |
4.2.2 品种、年份及其互作对品质特性的影响 |
4.3 节水栽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3.1 节水栽培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4.3.2 节水栽培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
4.4 冬小麦的品种特性聚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生态适应性冬小麦品种筛选 |
5.1 DSSAT模型验证及模拟设计 |
5.1.1 冬小麦遗传参数校验 |
5.1.2 模型模拟条件设计 |
5.2 高产节水冬小麦品种的筛选 |
5.2.1 未来北部冬麦区气候变化特征 |
5.2.2 不同冬小麦品种产量潜力 |
5.2.3 冬小麦品种潜在产量年代变化特征 |
5.2.4 高产冬小麦品种潜在产量空间分布特征 |
5.3 区域高产品种节水与产量潜力比较 |
5.3.1 春季2 水灌溉(丰产) |
5.3.2 春季1 水灌溉(节水) |
5.3.3 春季0 水灌溉(抗旱)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北部冬麦区气候要素变化 |
6.1.2 代表站点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分析与筛选 |
6.1.3 区域品种潜在产量、节水产量变化特征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高产优质小麦徐麦31的选育与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的现状发展与趋势 |
1.2 国内外小麦育种现状 |
1.3 黄淮地区小麦品种的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杂交亲本材料 |
2.2 方法 |
2.2.1 品种选育方法 |
2.2.2 分子辅助筛选法 |
2.2.3 小麦抗病能力鉴定 |
2.2.4 小麦品质分析方法 |
2.2.5 栽培试验方法 |
2.2.6 高效栽培技术的形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徐麦31的选育 |
3.1.1 选育目标 |
3.1.2 徐麦31选育过程 |
3.1.3 徐麦31选育效果 |
3.1.4 徐麦31的产量表现 |
3.1.5 徐麦31的品质鉴定 |
3.1.6 徐麦31的抗性鉴定 |
3.1.7 徐麦31生长的特征特性 |
3.2 徐麦31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3.2.1 不同播期与密度对徐麦31生产特性的影响 |
3.2.2 不同施肥策略对徐麦31生产特性的影响 |
3.2.3 叶面肥对徐麦31产量构成的影响 |
3.2.4 不同施肥量对徐麦31产量的影响 |
3.2.5 不同施氮量对徐麦31籽粒品质的影响 |
3.3 徐麦31高产高效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
3.3.1 徐麦31播种范围 |
3.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3.3 产地环境 |
3.3.4 籽粒品质 |
3.3.5 产量及产量结构 |
3.3.6 栽培技术要点 |
3.4 徐麦31的产业化开发 |
3.4.1 扩大示范种植范围 |
3.4.2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
3.4.3 建立营销网络 |
3.4.4 实施品牌战略 |
5 总结 |
个人简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地区小麦品种利用原则和布局意见 |
1.1 河南省中北部麦区, 包括许昌、郑州及黄河以北的水浇地 |
1.2 河南省中东部麦区, 包括驻马店中北部、漯河、周口、商丘、平顶山东部等地的中高产麦区水浇地 |
1.3 南阳盆地麦区, 包括南阳市和驻马店的泌阳县 |
1.4 豫南稻茬麦区, 包括信阳、驻马店南部及南阳桐柏等地的稻茬麦区 |
1.5 豫西、豫西南、豫北旱作麦区, 包括洛阳、三门峡、济源、平顶山、安阳等浅山丘陵地区 |
2 适宜河南省种植的部分优质强筋和优质中强筋品种介绍及利用意见 |
2.1 郑麦366 |
2.2 新麦26 |
2.3 西农979 |
2.4 郑麦7698 |
2.5 丰德存麦5号 |
2.6 郑麦3596 |
2.7 隆平518 |
2.8 存麦8号 |
2.9 郑麦583 |
2.1 0 郑麦379 |
2.1 1 周麦32 |
2.1 2 郑麦119 |
2.1 3 周麦30 |
2.1 4 淮麦30 |
2.1 5 西农509 |
2.16西农529 |
3 部分新审定小麦品种介绍及利用建议 |
3.1 德研麦16 |
3.2 恒进8号 |
3.3 泉麦890 |
3.4 丰德存麦12 |
3.5 濮兴5号 |
3.6 沃德麦365 |
3.7 瑞华麦523 |
3.8 洛麦28 |
3.9 豫农186 |
3.1 0 中育1211 |
3.1 1 洛麦31 |
3.1 2 百农4199 |
3.1 3 天民184 |
3.1 4 豫信11 |
3.1 5 宛麦21 |
4 国家黄淮南片水地区域试验苗头小麦品种 |
4.1 轮选66 |
4.2 郑育麦16 |
4.3 中金13 |
4.4 郑麦618 |
4.5 郑麦369 |
4.6 涡麦66 |
4.7 新科麦169 |
4.8 高麦6号 |
4.9 新麦36 |
4.1 0 西农511 |
4.1 1 周麦36号 |
4.1 2 淮核12013 |
(8)豫北地区小麦产业技术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2010年本区域小麦生产情况 |
1.1 小麦生产概况及主导品种 |
1.1.3 区域化、规模化、程序化生产 |
1.2 主推技术 |
1.2.1 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 |
1.2.1. 1 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1.2.1. 2 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的优点 |
1.2.2 氮肥后移技术 |
1.2.2. 1 氮肥后移可显着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 |
1.2.2. 2 氮肥后移可明显改善小麦的籽粒品质。 |
1.2.3 小麦垄作高效栽培技术 |
1.2.4 小麦定额灌溉技术 (这个思想与核心任务的节水灌溉相似) |
1.2.5 加强冬前及春季肥水管理技术 |
1.2.6 加强小麦生育过程的化控技术推广。 |
1.3 大田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
2 当地小麦下年生产能力预测 |
3 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粮食增产问题 |
3.2 小麦种子包衣剂使用问题 |
3.2.1 安阳市及豫北地区一样, 近几年由于实施了种子直补, |
3.2.2 如果国家实施种子包衣补贴, 能减轻农民用种负担, 减少部分用种量, 培育壮苗, 增加抵抗力和抗逆性, 增加亩产量。 |
3.2.3 如果大规模实施小麦种子包衣, 每亩需要增加包衣剂、用工、机械等生产成本0. |
3.2.4 为了避免小麦专用包衣剂使用过程中出现大的问题, 在 |
(9)小麦产量和品质对水氮运筹和化学调控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1.2 灌水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1.3 化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1.4 小麦叶片生理参数的研究 |
1.2 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济麦20 产量和品质的影 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处理 |
2.1.4 分析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水氮处理对济麦2 0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2 不同水氮处理对济麦2 0 叶片含氮量的影响 |
2.2.3 不同水氮处理对济麦2 0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4 不同水氮处理对济麦2 0 籽粒蛋白组分的影响 |
2.2.5 不同水氮处理对济麦20 加工品质的影响 |
2.2.6 不同水氮处理各项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不同水氮运筹对济麦2 0 叶片生理参数的影响 |
2.3.2 不同水氮运筹对济麦2 0 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3 不同水氮运筹对济麦20 蛋白组分的影响 |
2.3.4 不同水氮运筹对济麦20 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三章 氮肥和化学调控对中任一号产量和品质的影 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处理 |
3.1.4 分析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肥和化控对中任一号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2 氮肥和化控对中任一号含氮量的影响 |
3.2.3 对中任一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4 对中任一号蛋白组分的影响 |
3.2.5 对中任一号加工品质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氮肥和化学调控对中任一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2 氮肥对中任一号品质的影响 |
3.3.3 化学调控对中任一号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4.1 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 不同施氮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3 不同化控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对若干栽培措施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 灌水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小麦灌浆过程及相关参数的关系 |
1.4 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5 小麦产量与品质以及加工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
1.6 小麦叶片生理指标的研究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处理 |
1.4 分析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播期和密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 播期和密度对叶片氮含量的影响 |
2.3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4 播期和密度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5 播期和密度对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2.6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
2.7 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 播期和密度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播期和密度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3.4 播期和密度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三章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叶片含氮量的影响 |
2.3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
2.4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2.5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
2.6 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旗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3.3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3.4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灌水及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灌浆及穗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措施对灌浆的影响 |
2.2 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2.3 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
2.4 籽粒、颖壳叶绿素含量与籽粒灌浆过程的关系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灌浆的影响 |
3.2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穗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蛋白质含量动态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四、强筋小麦春季灌溉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淀粉组分与理化特性的影响[J]. 郭双双,姚艳荣,张敏,李清瑶,付陈陈,徐东娜,史金平,蔡瑞国. 华北农学报, 2021
- [2]2021—2022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J]. 冉午玲,张文玲,黄麒,常萍. 种业导刊, 2021(06)
- [3]种植密度和灌溉、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状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王晓森,吕谋超,王森,蔡九茂,李迎,秦京涛,范习超,王和洲. 灌溉排水学报, 2021(09)
- [4]灌水量对强筋小麦旗叶衰老和籽粒发育特性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D]. 李清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
- [5]我国北部冬麦区生态适应性小麦品种遴选与栽培技术评价[D]. 孙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8)
- [6]高产优质小麦徐麦31的选育与推广应用[D]. 黄忠勤. 安徽农业大学, 2018
- [7]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建议[J]. 赵虹,王西成,胡卫国,曹廷杰,陈渝. 种业导刊, 2017(09)
- [8]豫北地区小麦产业技术发展报告[J]. 杨春玲,薛鑫. 中国产业, 2010(11)
- [9]小麦产量和品质对水氮运筹和化学调控的响应[D]. 马少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2)
- [10]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对若干栽培措施的反应[D]. 杨桂霞. 扬州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