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 大连市推广洁净能源初见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初亚奇[1](2012)在《办公建筑双层玻璃表皮的可调节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办公建筑双层玻璃表皮的可调节性这一课题,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以对外界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作为理论依据,了解办公建筑玻璃表皮的使用现状以及双层玻璃表皮与办公建筑室内舒适度的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国外应用双层玻璃表皮的建筑实例,提出采用双层玻璃表皮的可调节性设计原则与方法,在方法理论方面,对可调节双层玻璃表皮进行分类,论述不同调节层的调节方式、设计策略,以及它们在办公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并将理论联系实际,在办公建筑设计中根据基地自身的自然环境,为建筑的三个立面设计不同形式的双层玻璃表皮,运用可调节性进行调节作用,并结合智能技术的使用,为办公建筑带来良好的室内环境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丰富立面。为办公建筑双层玻璃表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办公建筑出现的问题,阐明了论文的研究研究目与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以及框架;第二章从仿生学角度出发,在了解双层玻璃表皮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思考双层玻璃表皮的构造以及与智能技术的结合;第三章分析办公建筑对玻璃表皮的应用情况,以及表皮与室内舒适度的关系,可调节性双层玻璃表皮对办公建筑的影响;第四章论述可调节双层玻璃表皮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总结出可调节双层玻璃表皮的类型、功能、理论与方法,以及智能技术的应用并分列建筑实例;第五章具体阐述作者设计的办公建筑对可调节双层玻璃表皮的应用,在理论原则下,运用双层玻璃表皮的玻璃、空气和遮阳调节层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并以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提供依据;第六章对办公建筑双层表皮的可调节性设计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郭汉全[2](2008)在《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以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为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面临着巨大压力,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违背生态发展和建设的科学规律,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建设所谓的“森林城市”,出现了大量引进外来植物,移种大树古树等高价建绿、铺张浪费的现象,使城市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遭到了破坏,也偏离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本文以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生态绿地格局理论、群落营造理论、循环工艺理论、生物修复理论、立体绿化理论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以及环境友好材料的应用几个方面探讨了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理论、原则和技术措施。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和内容,以及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是节约型园林绿地概述,主要探讨了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内涵以及浪费型园林的主要表现。第三部分为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研究,也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对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的原理、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行了探讨,并从节地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节水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节能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节材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和环境友好材料在园林中的应用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第四部分介绍节约型园林绿地在济南市泉城公园中的建设实践,在节约型园林研究的基础上对济南市泉城公园相关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了济南泉城公园在节水型园林、节能型园林方面的一些尝试。结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并对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做出了展望。
杨筠[3](2005)在《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说人类社会曾经历了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那么,现在整个世界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不仅对经济运行产生作用和反作用,而且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寻求平衡点,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成为学术界和各国政府,以至联合国所关注的世纪性和世界性的重大战略问题。 对于我国而言,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压力、重大的责任和艰巨的任务,区域生态建设是区域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本文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总论部分中,总结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视和忽略生态建设的利弊得失,借鉴国外生态经济区域发展的实例,结合我国区域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了中国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即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区域生态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社会就是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效益聚合,就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区域,区域生态建设在我国的整体区域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第三章至第八章的分论中,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生态公共产品、西部区域生态重建和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再开发等方面,探析了生态建设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具体关系。生态区域建设中,全面发展是前提,协调发展是中心,可持续发展是根本,切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是两个关键;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科教兴国战略,切实转变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区域产业生态化和区域生态产业化,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三个主要生态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都有相应的功能显示。区域空间结构调整中,生态城市、城乡生态经济一体化、区域生态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国际化的生态发展是关键;根据生态公共产品价格实现体系的缺陷,提出了四种基本途径的建议: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
二、北京市 大连市推广洁净能源初见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 大连市推广洁净能源初见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办公建筑双层玻璃表皮的可调节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Conten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办公建筑的快速发展 |
1.1.2 办公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办公建筑双层玻璃表皮与室内环境和节能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办公建筑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双层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课题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5.1 双层玻璃表皮及其可调节性的概念 |
1.5.2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关于双层玻璃表皮可调节性的理论思考 |
2.1 仿生学对可调节双层玻璃表皮的启示 |
2.1.1 适应性 |
2.1.2 多功能性 |
2.2 可调节双层玻璃表皮 |
2.2.1 双层玻璃表皮的发展进程 |
2.2.2 可调节双层玻璃表皮的构造与技术整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办公建筑玻璃表皮应用现状与室内舒适度 |
3.1 办公建筑玻璃表皮的使用现状 |
3.2 双层玻璃表皮与办公建筑室内舒适度的关系 |
3.2.1 与室内舒适因素的关系 |
3.2.2 办公建筑对室内环境需求 |
3.3 双层玻璃表皮的可调节性对办公建筑的影响 |
3.3.1 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
3.3.2 节能性影响 |
3.3.3 对立面形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办公建筑双层表皮可调节性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
4.1 可调节办公建筑双层表皮的设计原则 |
4.2 双层玻璃表皮玻璃调节层的设计方法 |
4.2.1 不同玻璃材质的特性 |
4.2.2 玻璃调节层的调节方式 |
4.2.3 玻璃调节层的设计策略 |
4.2.4 实例分析 |
4.3 双层玻璃表皮空气调节层的设计方法 |
4.3.1 空气调节层的分类及方法 |
4.3.2 空气调节层的设计策略分析 |
4.3.4 实例分析 |
4.4 双层玻璃表皮遮阳节层的设计方法 |
4.4.1 可调节式遮阳的类型 |
4.4.2 调节方式 |
4.4.3 遮阳调节层的设计策略分析 |
4.4.4 实例分析 |
4.5 智能技术的运用 |
4.5.1 Anidolic照明 |
4.5.2 主动太阳能系统 |
4.6 小结 |
第五章 办公建筑双层玻璃表皮的可调节性设计实例 |
5.1 项目背景及项目设计 |
5.1.1 项目介绍 |
5.1.2 场地分析 |
5.1.3 办公建筑平面及双层玻璃表皮设计策略 |
5.2 本项目中双层玻璃表皮的可调节性设计 |
5.2.1 本项目中玻璃调节层的设计 |
5.2.2 本项目中空气调节层的设计 |
5.2.3 本项目中遮阳调节层的设计 |
5.3 软件模拟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节约型园林绿地研究现状 |
1.2.1.1 乡土植物的研究 |
1.2.1.2 节能型园林研究 |
1.2.1.3 节水型园林研究 |
1.2.2 国外节约型园林绿地研究现状 |
1.2.2.1 节能型园林研究 |
1.2.2.2 节水型园林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节约型园林绿地概述 |
2.1 节约的内涵 |
2.2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
2.3 浪费型园林的主要表现 |
3 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
3.1 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理论 |
3.2 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
3.2.1 指导思想 |
3.2.2 基本原则 |
3.3 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技术措施 |
3.3.1 节地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
3.3.1.1 抓好规划设计 |
3.3.1.2 合理利用空间 |
3.3.1.3 综合考虑绿化效果 |
3.3.1.4 提倡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 |
3.3.1.5 其他途径 |
小结 |
3.3.2 节水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
3.3.2.1 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优化植物配置结构,发展节水、抗旱型绿地 |
3.3.2.2 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方式和技术,严格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
3.3.2.3 完善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体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
3.3.2.4 充分利用非常规水 |
3.3.2.5 采用化学调控节水 |
3.3.2.6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节水意识 |
小结 |
3.3.3 节能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
3.3.3.1 清洁能源利用与节能 |
3.3.3.1.1 太阳能利用 |
3.3.3.1.2 风能利用 |
3.3.3.2 其它清洁能源利用 |
小结 |
3.3.4 节材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
3.3.4.1 循环使用建筑材料 |
3.3.4.1.1 构筑物的改造设计 |
3.3.4.1.2 废弃建造材料的再利用 |
3.3.4.2 废物再生利用 |
小结 |
3.3.5 环境友好型材料在园林中的应用 |
3.3.5.1 环境友好材料的概念 |
3.3.5.2 环境友好型材料在园林中的应用途径 |
3.3.5.2.1 环境友好材料在地形塑造中的运用 |
3.3.5.2.2 环境友好材料在驳岸中的运用 |
3.3.5.2.3 环境友好材料的循环利用 |
3.3.5.2.4 植物的合理选用 |
3.3.5.2.5 环境友好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
小结 |
4 节约型园林绿地在济南市泉城公园中的建设实践 |
4.1 公园简介 |
4.2 节约用地方面 |
4.3 节水方面 |
4.3.1 喷灌系统的应用 |
4.3.2 中水利用 |
4.3.3 乡土树种与节水植物的推广应用 |
4.4 节能方面 |
小结 |
5 结语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社会实践经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论文结构 |
三、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相关范畴界定与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范畴界定 |
一、生态与环境 |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
三、生态工程与生态产业 |
四、生态效益与生态建设 |
第二节 生态与经济相关理论述评 |
一、生态经济问题概述 |
二、生态与经济发展理论演进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
第四节 国外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的典型实例 |
一、流域生态化区域开发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分析 |
二、老工业基地生态化区域再开发分析——德国鲁尔工业区再开发分析 |
第二章 中国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
第一节 中国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分析 |
一、生态资源配置的现状与特点 |
二、生态资源配置的缺陷与原因 |
三、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第二节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布局 |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分类 |
二、重点生态重建区域和重点生态工程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二、科学发展观与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三、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
第四节 法律制度建设与我国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一、现阶段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资源配置状况 |
二、区域生态环境法律实施的成效和缺陷分析 |
三、完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保障制度 |
第三章 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概述 |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 |
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 |
三、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理论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模式选择——PRED战略 |
一、PRED战略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二、PRED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状况分析 |
第三节 生态区域的提出与实现 |
一、生态区域的内涵 |
二、生态区域的实际运作 |
第四节 我国不同类型区域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 |
一、沿海省区 |
二、内陆省区 |
三、沿边省区 |
第四章 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涵 |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比较 |
三、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
四、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分析 |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 |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 |
二、循环经济 |
第五章 生态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 |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
一、区域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
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问题 |
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
第二节 生态建设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影响 |
一、生态产业的本质与特点 |
二、生态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生态工业 |
一、生态工业的内涵 |
二、生态工业对区域经济的功能展示 |
第四节 生态农业 |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 |
二、生态农业对区域经济的功能展示 |
第五节 生态旅游 |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
二、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功能显示 |
第六章 生态建设与区域空间结构 |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内涵 |
一、区域空间结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二、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 |
三、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
第二节 城市发展与区域生态化 |
一、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二、城市空间结构中的生态建设 |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生态化 |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
二、城乡生态经济一体化的实施 |
三、小城镇区域生态系统 |
第四节 区域一体化与区域生态化 |
一、区域一体化的内涵 |
二、区域生态经济一体化的实施 |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国际化与区域生态化 |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内涵 |
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国际化的生态发展 |
第七章 生态公共产品的价格及其实现机制 |
第一节 生态公共产品的内涵及其特征 |
一、生态公共产品的内涵 |
二、生态公共产品的特征 |
第二节 生态公共产品的价格构成 |
一、生态公共产品在区域发展中的配置 |
二、生态公共产品价格构成的原则和层级 |
第三节 生态公共产品的价格实现 |
一、生态公共产品价格的实现方式 |
二、生态公共产品价格实现体系的缺陷 |
第四节 生态公共产品价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算——绿色GDP |
一、绿色GDP的内涵及发展 |
二、绿色GDP为生态公共产品价格的区域经济核算提供了基础 |
第五节 生态公共产品价格的实现与完善 |
一、生态公共产品价格实现的基本原则 |
二、生态公共产品价格完善的基本途径 |
第八章 西部大开发的区域生态重建与老工业基地的区域生态再开发 |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的区域生态重建 |
一、西部大开发实施状况评析 |
二、西部区域生态重建的内涵 |
三、西部区域生态重建的对策建议 |
第二节 老工业基地的区域生态再开发 |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概况 |
二、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再开发的内涵 |
三、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再开发的对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声明 |
后记 |
四、北京市 大连市推广洁净能源初见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办公建筑双层玻璃表皮的可调节性设计研究[D]. 初亚奇. 沈阳建筑大学, 2012(06)
- [2]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研究[D]. 郭汉全.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3]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杨筠. 四川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