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调整结构 加强电网 开拓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张茜[1](2020)在《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更新换代,新兴产业、新发展模式不断涌现,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从而对电力服务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售电公司是电力体制化改革优化发展下的新兴产物,为我国电力企业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是电力行业领域新的发展动力。面对电力领域的垄断逐渐向市场化推进,市场环境逐渐优化规范,市场监管严格,市场主体竞争激烈等多重压力和挑战,持续完善售电公司服务营销策略并有效地开展营销活动是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论文以A售电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文献充分查阅的基础上,以国际和国内售电市场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立足于广东省售电市场发展现状。应用7Ps服务营销组合、PEST环境分析、SWOT分析等现代市场营销理论,通过对A售电公司营销环境进行分析,结合企业服务营销管理实际情况,明确公司营销发展现状,指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7Ps营销策略的基础上,提出A售电公司服务营销优化的策略。同时针对公司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和保障措施。A售电公司需从产品组合、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服务流程、有形展示七个方面制定、完善市场营销策略。其中,产品从产品的多样化和提供增值服务两个维度进行优化;价格策略应针对不同客户,分别采用保护定价、差别定价策略;从客户基础数据维护到建立“管家式”客户服务机制两个渠道提升渠道管理能力;从人员促销、企业形象促销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促销三个角度进行促销策略优化;人员优化策略包含建立复合型人才梯队,加强营销技能培训,提升营销队伍素质;完善考核激励,激发营销活力三个方面;有形展示从服务环境和服务内容展示优化两个方面展开;服务流程策略主要是从服务流程标准化、构建创新服务体系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希望能够找到更加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策略和建议,为公司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任慧[2](2020)在《新电改背景下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正式印发,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掀起了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的浪潮。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设计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电力体制架构,提出了“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的改革重点和路径。其中,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亮点和重点,《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多途径培育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给发电侧和用户侧提供公平交易的渠道,提升售电服务质量和用户用能水平。新电改的积极有序推进,售电市场的逐步放开,给电力市场新兴主体售电公司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创造了巨大的盈利空间。但售电公司普遍缺乏电力市场化交易技能与经验,同时,市场交易体制不完善、电改政策导向不明朗、售电市场复杂多变等因素都为售电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风险和挑战。本文基于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实际推进情况,针对电力市场新兴主体售电公司,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对其展开全面分析研究。LCJ能源销售公司作为国有大型发电企业的全资售电公司,研究其营销策略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及理论意义。首先,研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方案设计、改革进程,剖析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利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对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环境及竞争环境进行多角度分析,并通过对其营销业务的SWOT分析,识别出公司的竞争优劣势和风险。最后,开展全新的售电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进而制定公司市场营销策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为市场上同类型售电公司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依据。
苏志勇[3](2020)在《QJ公司商业模式分析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互联网应用的深入,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在商业界、学术界也日益盛行;当今市场的竞争,实际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一个初创企业如有好的商业模式,就成功了一大半。商业模式是一种很好地把高层战略理念与日常工作决策联系起来的工具。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与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加速以及各种精密电子产品的使用,电力用户侧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各行业的电能质量治理意识逐步增强,电能质量治理市场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相关专家预测,未来的中国电能质量治理市场将出现井喷式发展,产业规模将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态势。上述市场情况对于专业进行电能质量治理的QJ公司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因此,在QJ公司现有初创期的基础上对其商业模式进行梳理、优化,走出经营困境,推动其快速发展上升,为将来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是QJ公司的首要关键任务。本文以QJ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综述了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画布、商业模式设计及优化等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使用PEST、五力模型及商业模式画布等系统工具对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行业结构、行业内外竞争态势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再次,基于上述分析结果从商业模式的价值视觉查找QJ公司现有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四个方面对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制定了商业模式优化的实施步骤与实施保障。
余剑涵[4](2020)在《电力体制改革下XC电力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生产和供应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与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环境的深刻变革。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电企业对电量、电价的垄断局面也逐步被打破。在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电力体制改革也将不断的深入,电力行业发展环境以及电力市场的格局均会发生深刻的变革。面对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电力企业必须加大对市场规则、市场环境的研判,积极参与到电力市场改革与竞争中。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对特定的地方电力企业XC电力公司在电力体制改革中的电力营销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阶段文件的整理,再对目前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明确了本文研究的逻辑思路与基本内容。首先,通过对电力行业及市场特征的分析,明确了电力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电力行业形成有效竞争的结构,从而提高行业市场绩效,有效满足社会需求;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对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的组成内容等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研究打好基础。其次,针对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对XC电力公司所处地区的相关政策环境进行解读,对电力行业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研究,对企业的主要竞争来源进行分析,并从中去发现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竞争优势与劣质。再次,对XC电力公司的经营现状、营销策略等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环境分析、问题分析的结论,提出了XC电力公司营销策略改进的对策建议。
李帅[5](2019)在《茂名电力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逐渐打破了电力行业的垄断现象,电力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这种背景之下,供电企业逐渐转变传统经营模式,从传统的初级经营模式逐渐转向正规化、市场化。但是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起步较晚,电力企业市场化营销还面临还多问题,这种大背景之下提出适合于供电企业市场经营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茂名市电力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详述法、模型分析法、统计调查法及实证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茂名电力市场环境及所存在的问题,探求茂名电力市场的营销策略。本文共由五部分所组成。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方法思路,以市场营销学为基础,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电力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实际情况,对电力市场营销领域进行分析,得到适用于茂名供电局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其次,对茂名供电局市场环境进行了分析,该部分以国家产业政策、宏观经济形势、茂名供电局现状与问题为切入点,引用数据支撑,并对茂名电力市场的优劣进行了SWOT分析;再次,针对茂名供电局的现状与问题,制定营销策略,建立电力市场营销分析模型,得出未来几年茂名电力需求的整体态势。然后,针对第三部分策略实施过程中提出了实施建议,从而有力的保障营销策略的实施。最后,总结全文,为茂名供电局营销策略的实施提供思路。论文运用电力市场营销基本原理、电力市场营销理论、电力市场营销策略、SWOT分析等方法,通过对茂名供电局的社会用电水平、电力销售、用电结构、利润水平和经营形势的分析,以及开发的负荷预测模型对茂名电网的中长期负荷建模进行预测分析,结合茂名电力市场特点和茂名市能源竞争对手的情况,分析出茂名供电局当前电力市场营销主要存在产品质量提升缓慢、未明确营销策略实施方向、服务理念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为后续制定实施营销战略奠定了基础。论文针对茂名供电局的现状与环境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对应的市场策略,对今后茂名供电局运作、市场营销及客户服务等方面都有借鉴与实际意义。也对其他供电公司积极开展市场策略研究提供参考作用。
冯帆[6](2018)在《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电力改革政策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认为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电力行业都是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在我国,电力行业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性行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党中央提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体系开始逐渐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电力行业也开始了改革的步伐。从1978年第一道政策出台,到现如今已有40年的时间。随着公共管理体制的产生,西方国家迈出了电力行业改革的步伐。在公共管理体制模式下,西方国家的电力改革已经取得成效。而此时我国正处于公共管理体制下的电力改革新时期,因此在该管理体系下评价研究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政策效果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政策及成果为研究对象,借助公共管理体制,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及我国电力行业改革的标杆省份—广东省在新时期的电改情况为研究案例,参考英国、澳洲、日本的电改经验,以此对比分析了我国多年电力体制改革的政策效果。研究表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通过一系列电力体制改革措施,我们明确了电力的商品属性,初步建立了电力交易市场,形成了市场竞争机制,同时也促进了政府部门、发电企业、输配电及售电、用电环节的职能转变。另一方面,关于电价的改革也持续开展,区域输配电价的改革、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以及现货市场的开放,对于电力体制都有着进一步深远的影响。最后,监管职能的明确对于电力市场化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全员代表参与监管的方式,使得各方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也对各个环节、各方角色的权力、责任与义务有了更加清晰的约束。目前,学界内部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多存在理论基础之上。而本文将通过对新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政策及成效成果的分析,结合公共管理体制,加以新时期广东省电力改革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对我国未来电力体制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也为其他行业的变革提供参考。
支艳苓[7](2017)在《天正电气辽宁区域营销渠道改进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低压电器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组织,其品牌价值主张为“天正绿,不一样的来电感觉”,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可靠、更绿色、更智能的电气解决方案。天正电气的低压电器产品主要通过分销渠道进行销售,近年来随着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以及目标行业的不断扩展,天正电气逐步建立了分销管理部、工业信息部、工业与民用建筑部、电力能源部,在对行业进行细分的同时更有针对性的提高了产品及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营销渠道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影响渠道管理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只有根据市场变化对营销渠道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才能使渠道更好的为企业的营销服务。论文以天正电气在辽宁市场的销售情况为主体研究对象,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查询企业内部资料和大量参考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同业者深入交流,分析了低压电器行业传统营销渠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背景支持,通过系统的运用营销渠道相关管理及渠道概念理论、STP等理论知识,对天正电气辽宁区域原有营销渠道进行分析,提出原有营销渠道的发展所带来的企业内部面临的问题、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的问题等,总结出原有营销渠道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天正电气在辽宁区域渠道改进的内容,在渠道战略、渠道结构、渠道功能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并指出改进后的渠道从哪些方面能够规避传统营销渠道的不足,从企业的产品、服务、便利性等维度对改进后的营销渠道进行阐述,并参考行业内一些合资企业的成功经验来进行渠道改进的研究。希望研究结论能够为天正天气辽宁区域的渠道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也能使同类型企业作为参考应用到实践工作中。
王青松[8](2017)在《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巨大挑战,大力开发和使用新型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共识。在各可再生能源类别中,风能目前已成为除了水能之外,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有大规模商业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类型。具有丰富风能资源的国家均积极对其进行着开发利用,风能近年来持续保持着世界增长最快的能源的地位。从各国利用风能的实际情况考察,风能利用的高速发展与各国相关法律和鼓励政策的保障与推动密不可分,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石。因此,对典型国家的风能法律与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细致比较分析先进国家风能立法和政策,归纳各国具有共同性的政策制定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的具体建议,以期对我国风能产业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和进入更为良性的发展轨道有所裨益。本文选取了世界风电装机总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中国、美国、德国、印度和西班牙)以及风电在发电总量中所占比例和人均风电发电量均居于全球第一的丹麦共六个典型国家的风能利用法律和政策进行研究,将这些国家的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归纳为强制性法律制度、激励性法律制度和公共服务性法律制度三个类别分别进行了讨论。本文结构共六个部分,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导论分析了风能法律与政策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基本行文思路做了说明,对国内外现有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一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概况与政策制度变迁。本章第一节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整理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信息,对美国、德国、印度、西班牙、丹麦和中国六个全球风能利用先进国家的风能利用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览,为下文研究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本章第二节细致梳理了典型国家发展风能的立法和政策,将各国风能利用的政策导向与制度变迁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技术研发与制度初设阶段、早期商业化与制度发展阶段、市场形成与制度稳定阶段和形势变化与制度调整阶段四个时期,阐述了每个阶段中各国利用制度的制定和发展情况,为下文比较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背景信息。第二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强制性制度。本章对利用先进国家实施的推动风能发展的强制性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发展目标制度、强制上网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风能领域强制性技术标准制度和环境保护要求五个具体领域,对不同国家在每个具体领域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研究,其中重点介绍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设计和运行。强制性制度对风能利用可以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各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设计框架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第三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激励性制度。本章对利用先进国家实施的对风能利用发展起到引导作用的有关激励性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电价支持制度、直接财政补贴制度、税收优惠制度、融资优惠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五个具体领域,对不同国家在每个具体领域中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研究,其中特别是对在德国、西班牙、丹麦和我国均作为主要激励制度的电价支持制度以及丹麦的公众参与制度进行了重点分析。激励性制度通过增加经济收益的方式引导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自发参与风能开发利用,实践效果非常显着。但激励性制度的设计需要选择好刺激领域和拿捏好经济刺激的尺度,一旦适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扭曲市场规律,形成巨大浪费,因此具体激励措施的选择和内容安排上都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同时进行严格执行。第四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公共服务性制度。公共服务性制度主要指在为了促进风能利用,政府所采取的目的在于建立公平市场秩序、提供平等竞争机会的间接调控手段。该类制度措施虽没有上两类制度效果直接明显,但能够为风能业发展提供更公平的外部环境,从而起到保障风能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本文归纳的公共服务性制度主要包括电力体制改革、公共研发制度、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和征收化石能源税制度四个具体领域,本章对不同国家在每个具体领域中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研究。公共服务性制度可以引导投资者、生产商、设备供应商与消费者正确认识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环境意义、战略地位以及高成长性,为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其他制度的实行奠定外部环境基础。第五章为外国经验与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完善。本章第一节对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实施给我国的启示从成功经验和尚存问题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认为成功经验主要有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为引领,体系完备、内容具体的立法为保障,公正的市场环境为基础,政府激励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公众参与为支撑和技术进步为动力等;尚存的问题主要是单纯采用支持性电价制容易形成较大财政负担和电网建设和管理还有待加强等。第二节则以前四章研究为基础归纳了我国风能利用的的成绩和尚存的问题,本文提出我国风能利用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坚定的发展决心、明确的目标引领、有力的电价支持等,同时认为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还存在发展规划和目标设计需要加强、立法不够完备、市场化支持措施还不充分、部分政策措施有待调整、电力体制需要改革、公众参与不够等问题。第三节以前文各国风能法律和政策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发展目标的约束性和制定的科学性、制定能源基本法并完善相关领域立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确立以市场化措施为主的政策体系、坚持必要的财税优惠措施、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公众参与机会等完善我国风能法律与政策的对策建议。特别是针对我国风能行业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阶段的现实情况,重点提出了我国应当尽快规定法律责任和设计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制度,从而全面设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具体建议。
唐忠良[9](2016)在《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研究 ——以南方电网为例》文中认为电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电网朝着智能电网的方向发展。智能电网不仅是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基础设施,而且联接多种网络和基础设施,对于促进我国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具有全局性的推动作用。电网具有基础性、公益性以及准公共物品等特点,政府需要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好支持与引导的角色。财税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若能合理、充分地利用好,对于有效促进我国电网产业发展,有效推动我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国内外电网产业发展财税支持的理论基础及一般模式,为后续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方面进行了比较,找出了我国财税政策在促进电网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举例分析法,以我国两大电网之一的南方电网为例,分析了我国电网产业在财税支持方面现状、存在的不足及风险,结合南方电网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了财税支持总体要求,并分别从财税支持筹划和成员角色分析两方面提出了南方电网财税支持改善建议。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对我国财税支持电网产业发展提出了“合理安排与加大关键领域的财政投资;精准发力提升财政补贴效果;积极运用税收优惠减轻税收负担;充分利用财政贴息与金融支持;充分发挥电价的信号与调节功能、健全财税支持配套体系”等六点建议,期望有助于促进我国电网产业的发展。本文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从而揭示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并对本文的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理论研究。一方面,对“电网、智能电网、电网产业、电网企业、财税支持”等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为后续阐述与分析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分析了基于“外部性理论、规制理论、均衡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博弈论”等财税政策促进电网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揭示出我国电网产业发展需要财税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归纳指出了财税政策促进电网产业发展的一般模式,如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税收政策、电价政策、财政贴息、融资政策,为本研究的后续阐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国外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分析。阐述了北美、欧洲、亚洲发达国家电网产业发展情况及财税支持途径,对国外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特点进行了总结,为第四章研究我国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政策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第四章为我国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分析。该部分主要对我国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进行了阐述,总结分析了我国电网产业发展与国外相比存在的不足,如影响电网安全可靠性的因素较多,电网结构不完备、电网规划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一定问题、智能电网建设不足;以及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如财税政策支持电网发展尚未形成体系、政策制定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财税政策对电网技术及其商业化应用的引导力度不足、财税政策的支持领域与明确性有待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混合所有制和股权融资方面有待加强等。第五章为南方电网财税支持现状、问题及风险的案例。以我国两大电网之一的南方电网为例,具体分析南方电网在财税支持方面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以及现实财税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为下一章提出南方电网财税支持方案的建议打下铺垫。第六章为南方电网财税支持方案的建议。分析了南方电网在财税支持方面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了获得财税支持的总体要求,并分别从财税筹划和成员角色分析两方面提出了财税支持的具体建议,使本研究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普遍地参考性。第七章为促进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建议。结合前文财税支持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电网产业发展及其财税支持情况、我国南方电网财税支持现实情况,提出了“合理安排与加大关键领域的财政投资;精准发力提升财政补贴效果;积极运用税收优惠减轻税收负担;充分利用财政贴息与金融支持;充分发挥电价的信号与调节功能;健全财税支持配套体系”等六点财税政策促进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汤亮[10](2015)在《西门子中国公司风电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十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行业,以及社会各界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中国风力发电市场得以迅猛发展。短短数年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量已经位居全球之首,而在201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更是创纪录的占比全球新增装机量的四成以上,中国市场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全球风电业务中最重要的市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及能源制造企业之一,西门子公司在过去几十年间在传统能源发电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如今它在全球风电业务中也占据了显着的位置。在这种背景下,研究西门子公司在中国风电业务的营销策略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本文首先借鉴了国内外有关风电发展研究的文献,以PEST模型对中国风电市场的外部宏观环境,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其次,从西门子公司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内部环境进行分析,讨论西门子公司进入中国风电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次,利用STP理论,结合市场调研结果,对中国风电市场进行细分,并选择企业的目标市场。最后,基于市场营销组合的4P,制定西门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并确定策略实施所需要的保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西门子公司进入中国风电市场是十分必要的;而西门子公司进入中国风电市场的关键,就是在于制定出合适的产品、价格、渠道和市场推广的营销策略组合;除此之外,中国风电市场在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西门子公司风电业务进一步开拓市场,同时对于风电行业其它的相关企业的发展,以及政府和行业协会未来风电政策的制定,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广东:调整结构 加强电网 开拓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调整结构 加强电网 开拓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关于电力市场服务营销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归纳演绎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电力服务营销概念及特征 |
2.2 服务营销组合策略 |
2.3 PEST分析理论 |
2.4 SWOT分析 |
第三章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A售电公司概况 |
3.1.1 A售电公司的组织结构 |
3.1.2 A售电公司的主营业务现状 |
3.2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现状 |
3.2.1 A售电公司产品现状 |
3.2.2 A售电公司价格现状 |
3.2.3 A售电公司渠道现状 |
3.2.4 A售电公司促销现状 |
3.2.5 A售电公司人员现状 |
3.2.6 A售电公司流程现状 |
3.2.7 A售电公司有形展示现状 |
3.3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战略现状 |
3.4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4.2 价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3 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4.4 促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4.5 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4.6 流程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4.7 有形展示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四章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环境分析 |
4.1 A售电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策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技术环境分析 |
4.1.4 社会环境分析 |
4.2 广东售电市场状况与竞争行业分析 |
4.2.1 广东售电市场状况分析 |
4.2.2 竞争行业分析 |
4.3 A售电公司的微观环境分析 |
4.3.1 企业资源分析 |
4.3.2 企业能力分析 |
4.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4.3.4 用户需求分析 |
4.4 SWOT矩阵战略选择分析 |
第五章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的优化 |
5.1 提供多元化的电力产品及增值服务 |
5.2 制定灵活完善的价格策略体系 |
5.3 提升渠道管理能力 |
5.4 健全多元化的促销手段 |
5.5 打造复合型服务人才梯队 |
5.6 建立完善的服务流程体系 |
5.7 优化有形展示服务方式 |
第六章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
6.1 树立全新营销理念 |
6.2 建立专业营销团队 |
6.3 加强售电公司信息化管理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电改背景下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电力市场 |
二、市场营销基本概念 |
三、电力市场营销 |
第二节 市场营销理论及分析工具 |
一、4P营销理论 |
二、PEST分析 |
三、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四、SWOT分析 |
五、STP战略分析 |
第三章 新电改背景下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公司简介 |
第二节 电力体制改革概述 |
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 |
二、云南省电力体制改革 |
第三节 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现状 |
二、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形势分析 |
第一节 营销环境分析 |
一、PEST分析 |
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二节 营销业务SWOT分析 |
一、优势 |
二、劣势 |
三、机会 |
四、威胁 |
第五章 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
第一节 STP战略分析 |
一、售电市场细分 |
二、目标市场战略 |
三、市场定位战略 |
第二节 营销策略制定 |
一、产品策略 |
二、价格策略 |
三、渠道策略 |
四、促销策略 |
五、服务策略 |
第三节 营销策略的执行保障 |
一、构建新型电力营销体制 |
二、提升服务水平及质量 |
三、构建新型的营销信息化系统 |
四、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QJ公司商业模式分析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1.2.1 商业模式 |
1.2.2 商业模式画布理论 |
1.2.3 商业模式设计与优化理论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QJ公司概况与商业模式现状分析 |
2.1 公司基本情况 |
2.2 业务模式概况 |
2.2.1 三种典型的服务模式 |
2.2.2 典型服务模式总结 |
2.3 公司商业环境分析 |
2.3.1 PEST分析 |
2.3.2 五力模型分析 |
2.4 商业模式画布要素分析 |
2.4.1 九要素 |
2.4.2 现阶段商业模式画布 |
2.5 QJ公司商业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5.1 价值主张环节问题分析 |
2.5.2 价值创造环节问题分析 |
2.5.3 价值传递环节问题分析 |
2.5.4 价值获取环节问题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QJ公司商业模式的优化方案设计 |
3.1 QJ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
3.1.1 商业模式优化的目标 |
3.1.2 商业模式优化的原则 |
3.2 QJ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的总体思路 |
3.3 QJ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的主要内容 |
3.3.1 价值主张环节优化 |
3.3.2 价值创造环节优化 |
3.3.3 价值传递环节优化 |
3.3.4 价值获取环节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QJ公司商业模式优化方案的实施 |
4.1 商业模式优化方案的实施步骤 |
4.1.1 市场开拓 |
4.1.2 产品结构调整 |
4.1.3 管理模式优化 |
4.1.4 技术更新 |
4.2 商业模式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
4.2.1 人力资源保障 |
4.2.2 组织保障 |
4.2.3 资金保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期效果 |
5.1 优化后的商业模式画布和组织架构图 |
5.2 商业模式优化方案的预期成效设想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电力体制改革下XC电力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与局限 |
1.5.1 创新点 |
1.5.2 局限 |
2 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营销的相关研究 |
2.1 电力体制改革目的与影响 |
2.1.1 电力体制改革的目的 |
2.1.2 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企业的影响 |
2.2 电力市场营销的相关研究 |
2.2.1 电力市场的细分研究 |
2.2.2 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
2.3 小结 |
3 电力体制改革下XC电力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3.1 区位政策环境分析 |
3.1.1 地方性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 |
3.1.2 区位政策影响 |
3.2 电力供求环境分析 |
3.2.1 电力需求总体情况 |
3.2.2 四川省地方电力市场供求态势 |
3.2.3 凉山州电力市场供需态势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3.3.1 现有行业竞争者分析 |
3.3.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3.3 替代产品分析 |
3.3.4 客户分析 |
3.3.5 供方分析 |
3.4 小结 |
4 电力体制改革下XC电力公司营销现状分析 |
4.1 XC电力公司基本概况 |
4.1.1 公司基本架构 |
4.1.2 公司营销部门构成 |
4.1.3 成本及生产能力构成 |
4.2 XC电力公司营销现状及策略问题 |
4.2.1 公司的营销业绩 |
4.2.2 公司的目标市场定位 |
4.2.3 公司的营销策略现状 |
4.3 影响XC电力公司营销的相关组织问题 |
4.3.1 企业组织存问题,拖累企业营销 |
4.3.2 电网建设存问题,影响电力产品体验 |
4.3.3 营销信息管理不完善存风险 |
5 XC电力公司营销策略改进的对策建议 |
5.1 公司营销战略调整 |
5.1.1 明确经营战略 |
5.1.2 基于STP的营销战略调整 |
5.2 营销策略组合的优化 |
5.2.1 产品服务优化策略 |
5.2.2 优化价格策略 |
5.2.3 改进渠道策略 |
5.2.4 加强促销策略 |
5.2.5 利用政策力量及公共关系策略 |
5.3 XC电力公司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5.3.1 组织保障 |
5.3.2 技术信息化保障 |
5.3.3 基础设施保障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茂名电力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市场营销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电力营销策略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拟用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茂名电力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2.1 茂名电力公司简介 |
2.2 宏观环境分析 |
2.2.1 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
2.2.2 经济环境分析 |
2.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2.2.4 技术与自然环境分析 |
2.3 五力模型分析 |
2.4 茂名电力公司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
2.4.1 茂名电力公司营销现状 |
2.4.2 茂名电力公司问题分析 |
2.5 茂名电力公司SWOT分析 |
2.5.1 优势分析 |
2.5.2 劣势分析 |
2.5.3 机会分析 |
2.5.4 威胁分析 |
2.5.5 SWOT分析 |
第三章 茂名电力公司营销策略制定 |
3.1 茂名电力市场需求分析 |
3.1.1 全社会用电需求分析 |
3.1.2 用电结构分析 |
3.1.3 电力市场营销分析模型及算法 |
3.2 茂名电力市场存在问题 |
3.2.1 产品质量提升缓慢 |
3.2.2 未明确营销策略实施方向 |
3.2.3 服务营销文化理念需进一步提升 |
3.2.4 未根植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理念 |
第四章 茂名供电局营销策略实施建议 |
4.1 茂名供电局营销策略实施内容 |
4.1.1 提升产品质量 |
4.1.2 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 |
4.1.3 加强服务营销文化理念提升 |
4.1.4 强化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理念 |
4.2 茂名供电局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
4.2.1 电费回收保障 |
4.2.2 电力需求管理技术保障 |
4.2.3 企业文化保障 |
4.2.4 人才队伍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6)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电力改革政策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概要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公共管理体制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 |
2.1 我国电力改革历史沿革 |
2.1.1 第一阶段(1978年-1985年) |
2.1.2 第二阶段(1987-2002年) |
2.1.3 第三阶段(2002-2012年) |
2.1.4 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 |
2.2 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 |
2.2.1 电力市场的竞争特性 |
2.2.2 市场定价机制 |
2.2.3 新型电力体制的有效监管 |
2.3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电力改革 |
2.3.1 我国电力改革的方向符合公共管理的发展目标 |
2.3.2 我国电力改革的定位符合公共管理的体制 |
2.3.3 我国电力改革的体制结构需要通过公共管理体制完善 |
2.3.4 我国电力改革需要公共管理体制进行综合性指导 |
第三章 我国现阶段电力改革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现阶段电力改革的成效 |
3.1.1 明确电力的商品属性 |
3.1.2 电力市场人才成长 |
3.1.3 政府职能转变 |
3.1.4 企业角色转型 |
3.1.5 电力交易市场的建立 |
3.1.6 电力营销的推广 |
3.2 我国现阶段电力改革的成果 |
3.2.1 交易机构初步组建完成 |
3.2.2 售电侧市场竞争机制初步建立 |
3.2.3 输配电价格改革持续开展 |
3.2.4 加快放开市场化交易电量 |
3.2.5 现货市场建设开始推进 |
3.3 我国现阶段电力改革存在的问题 |
3.3.1 电改体制性设计不够整体 |
3.3.2 电改具体内容仍需完善 |
3.3.3 电力市场本质定位模糊 |
3.3.4 监管部门职责的固定性 |
第四章 国外电力改革政策效果研究与借鉴 |
4.1 英国电力改革 |
4.1.1 POOL与NETA模式 |
4.1.2 英国电力市场 |
4.2 澳洲电力改革 |
4.2.1 澳洲电力改革简述 |
4.2.2 澳洲电力市场 |
4.3 日本电力改革 |
4.3.1 日本电力改革简述 |
4.3.2 日本电力市场 |
4.4 国外电力改革的启示 |
4.4.1 建立符合国情的电力体制与价格机制 |
4.4.2 合理建立电价结构与分类 |
4.4.3 多方共赢的改革根本 |
4.4.4 透明电力市场、透明监管体系 |
4.4.5 完备监管机构与运行机制 |
第五章 广东省电力改革政策成果研究 |
5.1 广东省电力行业背景 |
5.1.1 广东省国民经济概况 |
5.1.2 广东省电力行业规模 |
5.2 广东省电力改革政策分析及电力交易市场建立 |
5.2.1 国家政策与广东省政策 |
5.2.2 广东省电力交易市场建立 |
5.3 广东省电力改革阶段性成果 |
5.3.1 电力能源结构性变化 |
5.3.2 电力市场发展成果 |
5.3.3 电力市场监管 |
5.3.4 其他创新机制 |
第六章 未来电力体制改革的对策与展望 |
6.1 有序推进电价改革 |
6.2 促进多元化市场机制建设 |
6.3 加快法制建设完善监管体系 |
6.4 推进发电计划变革与需求侧管理 |
6.5 加快售电侧改革步伐 |
6.6 推进电网升级改造 |
6.7 发展分布式能源新机制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天正电气辽宁区域营销渠道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研究法 |
1.2.2 访谈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营销渠道管理理论 |
2.1.1 营销渠道战略 |
2.1.2 营销渠道结构 |
2.1.3 营销渠道功能 |
2.1.4 营销渠道改进的影响因素 |
2.2 STP理论 |
2.2.1 细分市场 |
2.2.2 目标市场 |
2.2.3 市场定位 |
第3章 天正电气辽宁区域营销渠道现状及问题 |
3.1 天正电气简介及组织架构 |
3.1.1 低压电器行业简介 |
3.1.2 天正电气简介 |
3.1.3 天正电气营销系统组织架构 |
3.2 天正电气辽宁区域营销渠道现状 |
3.2.1 分销渠道现状 |
3.2.2 终端渠道现状 |
3.3 天正电气辽宁区域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
3.3.1 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
3.3.2 营销渠道改进的必要性 |
第4章 天正电气辽宁区域营销渠道环境分析 |
4.1 渠道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 |
4.1.2 经济环境的变化 |
4.1.3 技术环境的变化 |
4.1.4 竞争环境的变化 |
4.2 渠道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企业的实力变化 |
4.2.2 企业的渠道管理能力变化 |
4.2.3 企业的整体目标的变化 |
4.3 天正电气辽宁区域营销渠道环境分析总结 |
第5章 天正电气辽宁区域营销渠道改进策略 |
5.1 渠道战略调整 |
5.1.1 渠道体制调整 |
5.1.2 渠道运作调整 |
5.1.3 渠道成员关系调整 |
5.1.4 渠道激励调整 |
5.2 STP分析 |
5.2.1 市场细分 |
5.2.2 目标市场重新选择 |
5.2.3 产品重定位 |
5.3 渠道结构改进 |
5.3.1 渠道的长度结构改进 |
5.3.2 渠道的宽度结构改进 |
5.3.3 渠道的系统结构改进 |
5.4 渠道功能改进 |
5.4.1 渠道销售人员功能改进 |
5.4.2 经销商功能改进 |
5.4.3 经销门店功能改进 |
第6章 天正电气辽宁区域营销渠道改进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公司的各项资源支持 |
6.1.1 资金的投入 |
6.1.2 人员的投入 |
6.1.3 政策的倾向 |
6.2 组织结构的调整 |
6.2.1 设立分销大客户服务人员 |
6.2.2 新兴渠道招投标支持 |
6.2.3 调整市场部职能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概况及法律与政策变迁 |
第一节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概况 |
一、美国 |
二、德国 |
三、印度 |
四、西班牙 |
五、丹麦 |
六、中国 |
第二节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之变迁 |
一、技术研发和法律与政策初设阶段 |
二、早期商业化和法律与政策发展阶段 |
三、市场形成和法律与政策稳定阶段 |
四、形势变化和法律与政策调整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强制性制度 |
第一节 发展目标制度 |
一、美国等国家采取立法方式规定发展目标 |
二、我国和印度以规划方式对发展目标进行安排 |
第二节 强制上网制度 |
一、德国、西班牙和印度给予风电强制上网的扶持 |
二、美国和丹麦早期曾规定风电强制上网 |
三、中国的全额保障上网制度 |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
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在美国的实施 |
二、缓慢发展的印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
三、丹麦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尝试 |
四、形成中的中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
第四节 风机制造、风电入网等技术标准制度 |
一、严格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的典范——丹麦、美国和德国 |
二、西班牙的风电入网“双向义务”要求及调度控制 |
三、中国的技术标准与机组认证要求 |
第五节 风电场建设、风机树立环保要求 |
一、美国风能利用环境保护联邦立法 |
二、德国《环境相容性监测法》关于风能利用的规定 |
三、丹麦风能利用环境立法 |
四、主要存在于各类规划中的中国风能利用环境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激励性制度 |
第一节 电价支持制度 |
一、固定电价制的代表性国家——德国 |
二、西班牙和丹麦的灵活电价制 |
三、美国早期的电价支持制度 |
四、印度《可再生能源电价令》分级确定风电电价 |
五、中国的风电“标杆电价”制度 |
第二节 直接财政补贴制度 |
一、美国和丹麦的风机装机补贴 |
二、丹麦和德国的风机更新补贴 |
三、印度实施的实际发电量补贴(GBI) |
四、中国的财政补贴制度 |
第三节 税收优惠制度 |
一、美国的税收抵免和加速折旧制度 |
二、印度的税收减免和加速折旧制度 |
三、丹麦的公益性义务金减免和碳税返还制度 |
四、中国的税收优惠制度 |
第四节 融资优惠制度 |
一、美国形式多样的融资优惠安排 |
二、德国的信贷优惠措施 |
三、中国立法中对融资优惠的原则规定 |
第五节 公众参与制度 |
一、丹麦全面细致的风电公众参与制度安排 |
二、美国鼓励公众参与的措施 |
三、德国的“能源合作社”机制 |
四、中国鼓励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公共服务性制度 |
第一节 电力体制改革 |
一、美国电力体制改革实现充分竞争 |
二、欧盟“电力指令”与德国、西班牙和丹麦电力体制改革 |
三、印度电力体制改革尝试引入竞争机制 |
四、“渐入佳境”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公共研发制度 |
一、美国的公共研发投入和组织实施 |
二、德国的研发资金和机构支持 |
三、丹麦对风能技术研发提供专项科研基金 |
四、西班牙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支持技术创新 |
五、中国的研发支持制度 |
第三节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 |
一、丹麦《能源执政协议》对电网建设的规定 |
二、西班牙要求电网规划与风电场规划同步进行 |
三、德国的“智能电网”建设要求 |
四、美国通过立法要求电网现代化改造 |
五、中国电网建设的相关规定与实践 |
第四节 征收化石能源税 |
一、丹麦的能源税制度 |
二、德国的生态税制度 |
三、美国的能源税制度 |
四、我国的环境税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国经验与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之完善 |
第一节 其他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的启示 |
一、成功经验 |
二、尚存问题与挑战 |
第二节 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尚存问题 |
一、成功经验 |
二、尚存问题和挑战 |
第三节 中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之完善建议 |
一、科学制定发展目标,明确约束性目标的法律责任 |
二、出台能源领域基本法,同时完善相关领域立法 |
三、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升电网硬件水平 |
四、加大体现市场机制要求的法律与政策的适用 |
五、坚持必要的财税鼓励制度 |
六、完善公共研发制度、明确技术发展方向 |
七、扩大公众参与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书籍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研究报告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一、发表论文情况 |
二、科研项目情况 |
后记 |
(9)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研究 ——以南方电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电网产业相关概念 |
2.1.2 财税支持相关概念 |
2.2 财税政策促进电网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规制理论 |
2.2.3 均衡经济理论 |
2.2.4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5 技术创新理论 |
2.2.6 博弈论 |
2.3 财税政策促进电网产业发展的一般模式 |
2.3.1 财政投资 |
2.3.2 财政补贴 |
2.3.3 税收政策 |
2.3.4 电价政策 |
2.3.5 财政贴息 |
2.3.6 融资政策 |
3 国外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分析 |
3.1 国外电网产业发展现状 |
3.1.1 北美电网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欧洲电网产业发展现状 |
3.1.3 亚洲电网产业发展现状 |
3.1.4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3.2 国外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分析 |
3.2.1 美国 |
3.2.2 德国及欧盟 |
3.2.3 日本 |
3.2.4 国外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小结 |
4 我国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分析 |
4.1 我国电网发展历程及其产业状况 |
4.1.1 我国电网发展历程 |
4.1.2 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现状 |
4.1.3 我国一次能源发展情况 |
4.1.4 我国电网产业发展方向 |
4.1.5 我国电网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
4.2 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分析 |
4.2.1 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发展主要途径 |
4.2.2 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发展现状 |
4.2.3 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
5 南方电网财税支持现状、问题及风险的案例 |
5.1 南方电网公司行业典型性分析 |
5.1.1 南方电网公司基本情况 |
5.1.2 南方电网公司电网产业的典型性 |
5.2 南方电网财税支持现状 |
5.3 南方电网财税支持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
5.3.1 财政投入及补贴的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
5.3.2 税收政策适用困难及风险 |
5.3.3 电价模式单一 |
5.3.4 直接融资利用程度较低 |
6 南方电网财税支持方案的建议 |
6.1 南方电网财税支持环境分析 |
6.1.1 外部环境分析 |
6.1.2 内部环境分析 |
6.2 南方电网利用财税支持的总体要求 |
6.3 南方电网利用财税支持的筹划建议 |
6.3.1 增值税筹划 |
6.3.2 所得税筹划 |
6.3.3 电价政策支持 |
6.3.4 融资政策支持 |
6.4 南方电网成员单位利用财税支持的角色分析 |
6.4.1 集团母公司 |
6.4.2 跨区域电网运营企业 |
6.4.3 省地县级电网经营企业 |
6.4.4 科学技术研究机构 |
6.4.5 新能源及节能减排等综合能源企业 |
6.4.6 财务保险等金融机构 |
6.4.7 对外电力投资和合作企业 |
6.4.8 上市公司平台 |
7 促进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建议 |
7.1 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
7.1.1 立足国情积极借鉴 |
7.1.2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
7.1.3 统筹考虑密切配合 |
7.1.4 明确职责合力推动 |
7.1.5 平衡利益实现共赢 |
7.2 完善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
7.2.1 合理安排与加大关键领域的财政投资 |
7.2.2 精准发力提升财政补贴效果 |
7.2.3 积极运用税收优惠减轻企业负担 |
7.2.4 充分利用财政贴息与金融支持 |
7.2.5 充分发挥电价的信号与调节功能 |
7.2.6 健全财税支持配套体系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西门子中国公司风电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理论概述 |
1.5.1 宏观环境分析理论(PEST分析) |
1.5.2 STP理论 |
1.5.3 营销组合策略理论(4P理论) |
第2章 中国风力发电市场环境分析 |
2.1 中国风力发电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策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社会文化环境 |
2.1.4 技术环境 |
2.2 中国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
2.2.1 全球风电市场发展概述 |
2.2.2 中国风电市场发展概述 |
2.2.3 中国风电市场发展趋势 |
2.3 中国风力发电市场竞争分析 |
2.3.1 市场总体竞争分析 |
2.3.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第3章 西门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西门子公司概况 |
3.1.1 西门子公司整体概况 |
3.1.2 西门子公司全球业务经营概况 |
3.1.3 西门子中国公司业务经营概况 |
3.2 西门子公司风电业务发展概况 |
3.2.1 西门子公司风电业务全球发展概况 |
3.2.2 西门子中国公司风电业务发展概况 |
3.3 西门子公司进入中国风电市场的必要性 |
3.4 西门子公司进入中国风电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
第4章 西门子中国公司目标市场选择及定位 |
4.1 市场细分 |
4.1.1 根据市场环境应用划分 |
4.1.2 根据客户需求划分 |
4.1.3 根据地理位置划分 |
4.2 目标市场及客户选择 |
4.3 市场定位 |
4.3.1 海上风电领导者 |
4.3.2 高端市场产品供应商 |
第5章 西门子中国公司风电业务营销策略 |
5.1 总体市场规划 |
5.2 产品及服务策略 |
5.3 价格策略 |
5.4 渠道及市场推广策略 |
5.5 创新业务模式 |
第6章 西门子中国公司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6.1 本地化供应链 |
6.2 本土化销售团队 |
6.3 公司内部营销流程改造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广东:调整结构 加强电网 开拓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张茜. 广西大学, 2020(07)
- [2]新电改背景下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任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QJ公司商业模式分析和优化研究[D]. 苏志勇.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电力体制改革下XC电力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余剑涵.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茂名电力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李帅.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6]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电力改革政策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D]. 冯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天正电气辽宁区域营销渠道改进策略研究[D]. 支艳苓. 东北大学, 2017(02)
- [8]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D]. 王青松. 武汉大学, 2017(06)
- [9]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研究 ——以南方电网为例[D]. 唐忠良. 武汉大学, 2016(06)
- [10]西门子中国公司风电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汤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