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一、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李若曦[1](2021)在《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论文聚焦老药二次研发方向,以抗肿瘤临床候选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结构精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并系统研究了其抗疟疾活性、安全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同时发现抗心律不齐临床药物普罗帕酮具有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并以普罗帕酮为先导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药物化学改造工作。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Quisinostat的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流行性最广,危害最大。由于耐药疟疾的威胁愈演愈烈,目前临床上急需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与多时期杀虫药效的抗疟疾新药。多年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PfHDAC)具有成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标的潜力。前期研究中本团队合作方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员团队发现临床Ⅱ期异羟肟酸类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良好的体内外多时期抗疟疾药效。Quisinostat由于细胞毒性大、治疗窗口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潜力,但Quisinostat可作为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绝佳的起点。因此,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展开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安全性,同时保持Quisinostat原有的优秀抗疟疾活性。根据HDAC抑制剂的结构特征以及Quisinostat与PfHDAC1的分子对接结果,可将Quisinostat结构分为Zn2+结合基团(ZBG)、连接链(linker)和表面结合基团(CAP)三个区域。首先,我们保持Quisinostat原有嘧啶异羟肟酸药效团(ZBG区)和N-甲基吲哚(CAP区)不变,基于骨架跃迁策略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二胺linker衍生物A1~A6,并基于对人源细胞选择性较高的衍生物A5与A2,通过精心修饰CAP基团,分别合成了具有全新结构骨架的衍生物B1~B39与C1~C30。其中,衍生物B35、B39和C9体外抑制红内期野生型恶性疟原虫3D7的IC50值分别为11.3 nM、11.5 nM和3.19 nM,与Quisinostat 的活性相当(IC50=5.2 nM),而 B35、B39 和 C9 对人源细胞(HepG2 和 293T)的选择性分别比Quisinostat提高60~80倍、100~140倍和8~10倍,充分表明通过结构改造可以显着提升衍生物的安全性。B35、B39和C9可有效抑制数种多重耐药型红内期临床恶性疟原虫增殖,不与常用抗疟疾临床药物产生交叉抗性,特别是环期生存实验表明C9可以有效抑制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6218和6320的增殖,表明新衍生物具有克服临床耐药疟疾的潜力。体外肝微粒体实验与小鼠药代实验表明B35、B39与C9的代谢稳定性与部分药代性质优于Quisinostat。小鼠急性毒性和体内药效实验表明B35、B39与C9等新衍生物的动物安全性优于Quisinostat,其中B35和B39在75~150 mg/kg下具有部分红内期体内药效,C9可在60 mg/kg下治愈小鼠红内期约氏疟原虫(P.yoelii)感染,30 mg/kg下部分治愈小鼠肝期伯氏疟原虫(P.berghei)感染,同时在有效剂量下不影响小鼠存活情况。该结果初步表明C9具有多时期(红内期和肝期)体内抗疟疾疗效。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杀虫实验表明C9与Quisinostat类似,可清除红内期的环状体、滋养体与裂殖体疟原虫,其中针对裂殖体的药效最好,是一个有良好开发潜力的临床前抗疟疾候选化合物。为了探究新衍生物抗疟疾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Western blot表征恶性疟原虫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实验证明B35、B39与C9均为PfHDAC抑制剂。我们进而利用glmS核酶构建了PfHDAC1/2基因敲减虫株,并通过测试化合物抑制基因敲减虫株增殖的活性表明PfHDAC1是C9的作用靶点。体外重组蛋白活性抑制实验进一步表明C9抑制PfHDAC1活性的IC50为0.34 nM,强于其它已知PfHDAC1抑制剂,仅弱于Quisinostat(IC50=3 pM)。人源HDAC抑制实验表明C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与Quisinostat相近,而B35与B3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下降10~20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 75个嘧啶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抗疟疾药效、安全性和成药性,从中发现具有针对红内期与肝期的多时期杀虫活性、可有效清除耐药恶性疟原虫且体内外安全性显着提升的新型PfHDAC1抑制剂C9。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PfHDAC1作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点的研究潜力。目前基于C9的深入结构改造与药效及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我们发现泛PfHDAC抑制剂B35与B39安全性显着提升且具有一定的抗疟疾活性,同样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第二部分为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结膜黑色素瘤(conj unctival melanoma,以下简称CM)是一种致命性的眼部恶性肿瘤,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的罕见疾病领域。目前临床上既无公认的CM治疗方案,也无治疗CM的有效药物,且缺乏系统的CM治疗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报道。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抗CM药物迫在眉睫。通过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贾仁兵研究员课题组共同合作筛选本团队老药库抑制CM细胞增殖的活性,我们首次发现1C型抗心律不齐药物盐酸普罗帕酮具有抗CM新用途。然而普罗帕酮体内外抗CM活性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了推动抗CM新药研发,本论文以普罗帕酮为先导化合物展开抗CM药物化学研究,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根据普罗帕酮的结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结构域,并经过三阶段结构改造合成了衍生物D1~D46。体外研究表明衍生物D33和D34抑制CRMM1细胞增殖活性(IC50分别为0.57和0.13 μM)分别比普罗帕酮(IC50=24.70 μM)提高了 43倍和190倍。同时,D33和D34对人源黑色素细胞PIG1的选择性(SI分别为14.5和19.1)分别比普罗帕酮(SI=2.3)提高了 6.3倍和8.3倍。综上所述,我们以普罗帕酮为先导,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选择性显着提升的新衍生物,初步达到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基于新衍生物的抗CM结构改造与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刘静[2](2021)在《混合碳四烷基化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化行业中催化裂化、延迟焦化、蒸汽裂解、甲醇制烃等装置均会副产大量的碳四,利用碳四烷基化技术生产无硫、无烯烃、无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一方面可以解决市场对高辛烷值清洁汽油不断增大的需求量,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路线,提高其利用价值。为此,本文开展了混合碳四间接烷基化(异丁烯叠合)和直接烷基化工艺及催化剂制备技术的详细研究。针对混合碳四组分的特性,制定了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路线:混合碳四先经过间接烷基化,消耗掉大部分异丁烯,保留1-丁烯,得到高品质的叠合油及以异丁烷和正丁烯为主的碳四,随后经过直接烷基化得到高品质烷基化油。以纯异丁烯、催化裂化副产碳四及配制的混合碳四为原料,大孔磺酸树脂为催化剂,开展了间接烷基化工艺技术的研究,考察了工艺条件、树脂酸容量、抑制剂及原料组成对反应的影响,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6-31G(d,p)的计算方法,对乙醇-混合碳四叠合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以异丁烷和1-丁烯为原料,开展了直接烷基化固体催化剂制备和工艺技术的研究,制备得到了改性HUSY和SZ/HUSY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其具有优良的烷基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间接烷基化技术中,以纯异丁烯为原料时,当树脂酸容量降低、温度降低及空速增大时,异丁烯转化率降低,C8=(C8烯烃)选择性提高,当树脂酸容量≤2.45 mmol H+/g,温度为50℃,空速为2h-1时,C8=选择性达到95%以上,当树脂酸容量≤2.91 mmolH+/g时,C8=中2,4,4-TMP=(2,4,4-三甲基戊烯)的含量接近100%。以FCC混合碳四为原料时,利用醇类的强极性,添加乙醇或叔丁醇抑制剂,抑制多聚反应及1-丁烯的转化,提高了 C8=选择性及C8=中TMP=的占比。以配制的混合碳四为原料时,随着醇烯比(乙醇/异丁烯摩尔比)的增大,异丁烯和1-丁烯转化率降低,ETBE(乙基叔丁基醚)的收率增大,聚合物和2-丁烯的收率减小,聚合物中C8=及C8=中TMP=的占比均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1-丁烯转化率逐渐增加,异丁烯转化率先逐渐增加然后趋于平缓,ETBE的收率减小,聚合物和2-丁烯的收率增大,醇烯比不同时温度对聚合物中C8=占比的影响不同,但乙醇可以降低C8=中TMP=含量受温度的影响;空速对转化率及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与醇烯比相似,但空速的影响相对较小。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异丁烯、1-丁烯和乙醇在树脂上的吸附顺序为:乙醇>异丁烯>1-丁烯,醚化反应的能垒低于异丁烯叠合,1-丁烯双键异构的能垒低于异丁烯和1-丁烯的共二聚。乙醇主要是通过减少树脂上有效活性中心的数目、降低树脂的酸强度以及降低异丁烯的实际浓度来抑制异丁烯和1-丁烯的转化,从而降低1-丁烯的转化率并提高二聚体的选择性。对于直接烷基化固体酸催化剂,首先采用氟化铵改性、柠檬酸改性和La3+金属离子交换三种方法对HUSY进行后处理,对改性后HUSY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分析,并评价其直接烷基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改性方法均可改善HUSY的烷基化反应性能,HUSY-5F,HUSY-0.1CA 及 HUSY-0.2La 上的 C8 选择性最高分别为 74.5%,72.8%,71.2%,较HUSY母体分别提高了 15.6%,13.9%,12.3%。将改性前后分子筛的结构和酸性质及其评价结果相关联,可知较大的B/L及中强B酸/总B酸有利于抑制聚合并提高负氢转移速率,从而改善C8选择性,充足的B酸中心有利于维持催化剂稳定性;改性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孔结构有助于反应物及产物的扩散,降低多烷基化的可能性,改善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性能。其次,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备了 SZ/HUSY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ZrO2负载量、硫酸化试剂种类及水洗处理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及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USY上负载SZ后,其烷基化反应性能明显改善,其中5SZ/HUSY的C8选择性最高为72.9%,较HUSY母体提高了 14%。SZ引入后催化剂上形成了新的酸性中心,中强B酸在总酸中的占比提高,负氢转移速率提高,有利于烷基化反应的进行;以硫酸为硫酸化试剂的SZ/HUSY-H和以硫酸铵为硫酸化试剂SZ/HUSY-N上初始C8选择性相近,但SZ/HUSY-H的稳定性优于SZ/HUSY-N;经过水洗处理后SZ/HUSY的烷基化反应活性显着降低,水洗处理使催化剂上部分硫物种流失,SZ形成的酸中心减少,烷基化反应活性降低;机械混合法所制备的SZ/HUSY的烷基化性能较原位沉淀法差,可能是因为后者的SZ在HUSY上呈高度且均匀分散的状态,可以充分发挥SZ固体超强酸的作用,更好的改善催化剂的酸性质。然后,以效果较好的HUSY-5F为催化剂,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较低时,聚合反应速率较快,温度较高时,裂解反应速率较快,较低的温度有利于高辛烷值组分TMP的生成,在温度为80℃时,催化剂有较长的寿命以及较高的C8选择性;空速对反应稳定阶段的C8选择性影响较小,但对催化剂的寿命具有较大的影响。对不同在线反应时间及失活后的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分析,N2吸附脱附和NH3-TPD的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及酸量随反应时间均逐渐减少,但完全失活的催化剂仍具有一定的孔道结构及酸中心;TG分析表明催化剂的表面或孔道内有积碳沉积物不断累积,所提取积碳的GC-MS分析表明沉积物主要以长链烷烃的形式存在,空气气氛下原位红外结果也证明了沉积物主要是烃类物质,而且可以通过高温燃烧的方式脱除。将失活催化剂在520℃空气气氛下再生300 min后烷基化活性可基本恢复,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伍卿平[3](2021)在《异质框架宿主的活性位构筑及其增强锂硫电池转换反应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受益于单质硫经过多硫化物到硫化锂(Li2S)的多电子转换反应,锂硫电池(LSBs)理论上具有高达2600Whkg-1的能量密度,远高于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LIBs),其活性物质硫的比容量高达1672mAhg-1,并且具有无毒、价廉易得、自然储量丰富等特点,这些优点使得LSBs成为下一代储能系统中的主要研究热点。然而,活性物质硫及其放电产物(Li2S2/Li2S)的电子绝缘性、正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多硫化物的溶解以及锂金属负极的枝晶生长等缺点严重阻碍了 LSBs的实用化发展。近年来人们致力于发展极性多孔材料或人工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层等策略,以期达到改善电极导电性、抑制多硫化物溶解和缓解锂枝晶生长等目的,但是缓慢的多硫化物转换反应和锂离子迁移速率仍然阻碍着LSBs倍率性能和实际能量密度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旨在设计具有丰富活性位点(催化或亲锂位点)的异质框架宿主材料,优化硫正极侧的吸附多硫化物和催化转换反应能力,降低锂负极侧的锂离子在SEI层中的迁移壁垒、调控其嵌入/脱出过程,从而发挥硫正极与锂负极的协同作用,以全方面增强LSBs中多电子转换反应动力学,进一步实现可商业化的高能量密度LSBs。为此本论文展开了以下研究工作:(1)采用离子热法合成了Co/N共掺的褶皱状二维多孔碳(Co-CNCs)作为硫正极宿主材料,其中Co作为亲硫催化位点、N作为亲锂位点,其独特的极性表面可实现S/Li2S在褶皱状二维碳层提供的宿主框架中均匀的负载和沉积,对多硫化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且可改善其转换反应动力学。将复合硫正极S@Co-CNCs应用于锂硫电池,在0.2C下具有1290.4mAh g-1的高初始比容量,在2C下的600次循环内每圈容量衰减率为0.029%,其倍率性能可达20C。即使在高达92 wt%的硫含量和9.7mg cm-2的硫载量下,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在6.0mAh cm-2。(2)利用铝基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前驱体,制备了有序的阶梯状3D碳框架,并与负载的MoS2纳米片催化剂相结合构建了具有内置催化功能的纳米反应器(C@MoS2),用作硫正极宿主材料。得益于MoS2与导电碳层之间的2D界面相容性,使得C@MoS2具有良好的固硫能力和对多硫化物转化的内置催化效应。得到了具有吸附-催化-转化一体化功能的复合硫正极S-C@MoS2,硫含量接近80wt%。其在0.2 C下具有1240.0 mAhg-1的高初始比容量,在2C下具有1000个循环的长循环稳定性(每圈容量衰减率为0.03%),并且具有高倍率耐受性可达20C。即使在高硫载量(6.0mg cm-2)和低E/S比(5μL mg-1)下仍具有相当大的容量输出和可逆循环性。(3)设计了具有立体亲锂位的开框架MOF膜(OA-MOF),用于增强SEI层的动力学,优化锂硫电池负极的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MOF(Cu2(BDC)2)纳米片的适当厚度和垂直堆积形态有利于界面电荷转移和致密锂沉积形貌。开框架结构中捕获的DMF分子,可提供更好的润湿和溶解效果,促进锂离子通过Cu2(BDC)2。丰富的羧基作为亲锂中心,OA-MOF可均匀地调节锂离子流,从而促进更有效的锂沉积。OA-MOF/Cu@Li负极在锂铜电池中即使在15mA cm-2的高电流密度下,也表现出高库仑效率和低电压滞后,并且在锂锂对称电池的重复沉积/剥离过程中,具有持久的小过电势电压分布。得到的锂硫电池在电流密度高达5C时,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倍率性能。(4)采用一步法热分解Mg-MOF,设计了富氧缺陷的MgOx纳米晶与富羧基的非晶碳相互交联的3D纳米多孔涂层(MgOx-C),同时作为锂金属宿主和人工SEI层,实现了均匀的锂沉积并改善了锂硫电池中多电子转换反应动力学。羧基作为亲锂位引导均匀锂离子流,而氧缺陷可作为亲阴离子位吸附电解质阴离子,以减轻负极附近空间电荷的耗尽。Li与MgOx之间的转化和合金化反应可在锂脱出后形成均匀的锂形核中心,有利于提高后续锂负极的循环稳定性。所得Li@MgOx-C负极分别在容量为10mAh cm-2和电流密度为15mA cm-2下,实现了稳定的锂嵌入/脱出过程,且具有较低的过电位和较高的库仑效率。组装的锂硫电池即使在5C的高倍率下,放电期间的两个典型平台特征也得到了很好的维持。

刘莹[4](2021)在《流动控制与多元应对:县域街道的行动策略研究 ——以潮城M街道“三社联动”政策执行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和城乡—体化进程的加快,基层社区不断涌现出各类社会问题,仅靠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显然无法应对复杂的治理环境,这也造就了“三社联动”独特的历史背景。尽管近几年潮城的基层社会治理逐渐从“引进模仿”向“渐进创新”转变,但其接连下达的政策文件导致基层处于疲于应付的忙乱状态,“三社联动”目前仍浮于表面,即由社区工作人员同时承担社会组织负责人、社区专职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三重身份”。而笔者在本文的案例中发现,虽然M街道在执行过程中为应对政策变化出现策略性行为,但与潮城三社变一社的结果不同,其政策执行效果已经初显,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个联动主体基本形成。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为:在潮城动态化发展的政策环境中,面临“政策创新”“政策打架”“政策负担”的内在结构张力,M街道采取了哪些行动策略加以应对?其政策执行效果为何没有滑向“形式主义”泥潭,反而—定程度上实现了三社之间的互动沟通与协作呢?以往研究鲜少从政策执行角度关注到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三社联动”机制,且“社区为本”的理论视角对于社会力量较为薄弱、社区活力还未激发的潮城不具有恰适性和解释力。因此,本研究基于“控制权”理论和“政社分工与合作”视角,运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构建流动控制与多元应对的分析框架。本文首先概述了 M街道推动“三社联动”的原因及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内在结构张力,并将与潮城不同的政策执行效果加以呈现。其次,M街道在以“文件治理”促“三社联动”的趋势下并非完全被动,而是通过与上级政府、社会组织、社区进行互动,凭借自身资源和利用规则发展出“灵活变通”、“横向借道”、“上下共谋”三种行动策略,以应对潮城动态化发展的政策环境。研究发现,当控制权上移时,即便出现“政策打架”,作为实际执行者的街道也只能通过灵活变通的方式加以应对。当某项作为创新举措的政策文件下达时,控制权也随之下沉,街道通过“借”专业社工机构之力弥补自身局限,同时社工机构发挥其专业性促进政策有效执行,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三社之间互动沟通与协作。当控制权上下分层时,街道面临“政策负担”和考核压力不得不与社区达成“共识”,运用自身权力对社区进行庇护。本研究进一步讨论了以县域作为研究方法的可能性,同时认为社会工作在县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姚慧[5](2020)在《教育进城: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社会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县城作为我国城市层级的最低一级,由于基础设施齐全,离乡村近、生活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的理想选择,而将子女送去县城接受义务教育即“教育进城”逐渐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选择,也成为了农村家庭城镇化的主要动因,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本研究将布迪厄场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来自江苏DF县、安徽SS县、浙江CA县、河南Y县、辽宁CH县等13县的农民家庭、县城学校、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访谈和调查资料,对农村家庭的教育惯习、资本策略、持续保障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具体而言,本文从农村家庭出发,探讨县城教育场域中的地方政府、县城学校等其他行动主体及其惯习系统和资本运作,剖析教育进城的形成、运作与达成以及教育进城的盛行对城乡教育造成的意外后果。该项研究一方面可以反映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以及教育吸纳下的城乡互动新趋势;另一方面,教育进城也放大了县城教育拥堵、质量下滑等问题。因此,本项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发现,农村家庭是否选择教育进城受到城镇化逻辑和农村家庭教育惯习的双重影响。第一,农村家庭子女进城读书合乎城镇化的建设逻辑,受到城市建设、城镇化率指标提升的需求以及教育产业化的红利推动,义务教育的办学主体—县级政府将教育进城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大力推行。第二,农村家庭教育进城的教育选择不仅要整合家庭资本采取不同资本策略进行进城博弈,还需要以经济资本、父母情感与精力为多重保障。第三,县域教育场域凭借国家办学规则和排斥农村边缘家庭而确立场域的边界,并且城乡教育差距在县域教育场域中得到再生产。第四,教育进城的教育选择将再生产的城乡教育差距传递到更大范围的城乡场域中,城乡关系出现了“彻底剥夺”的新互动形式。总得来说,在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城镇化率已经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县城教育蓬勃发展而乡村教育日益凋敝。教育进城不仅作为跨越城乡的教育行动对当下城乡教育关系以及城乡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印证了“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道路探索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此外,增加县城教育投入,保障提高县城教学质量的同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是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指向。受到教育进城影响而不断加深的城乡不对等关系,应该得到纠正和改善,继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沈少凰[6](2020)在《食一氧化碳梭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制醇发酵过程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一碳气体,如CO和CO2等,是地球上丰富的碳资源。一碳气体来源广泛,包括工业废气和含碳物质如工农业废料、城市垃圾气化而来的合成气等。实现一碳气体能源化有助于缓解当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食气微生物通过化能固碳,将一碳气体转化为各类大宗化学品和生物燃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气体转化和产物合成效率尚不能满足工业发酵的要求。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是极少数被发现能够利用一碳气体合成高级醇(丁醇和己醇)的食气微生物之一,本研究旨在利用该菌实现钢厂尾气的重新利用。作者系统地研究了 C.carboxidivorans P7的基础生理代谢特征,为提高合成气制醇效率优化了发酵条件,同时探究了相关代谢机制,并基于5L搅拌式反应器建立了合成气转化平台,发展了连续进气发酵工艺。本文为提高C.carboxidivoransP7转化钢厂尾气效率、推进其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基础研究依据,为有效解决废气污染和生产生物燃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探究了C carboxidivorans P7的营养模式。结果表明,C.carboxidivorans P7在合成气(模拟钢厂尾气,CO:CO2:H2:Ar=56:20:9:15)自养条件下主要以CO为底物,生产乙醇和乙酸;在2.0 g/L葡萄糖的异养条件下,培养密度和产物碳浓度分别只有自养模式的67.2%和48.6%;而在合成气和葡萄糖同时存在的混养条件下,菌体只消耗葡萄糖。因此推断,有机碳源的存在可能会抑制P7合成气的利用。为增强菌株合成气制醇能力,本研究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三步统计学策略优化了培养基中的微量金属组成。结果表明,在标准培养基微量金属组成的基础上,MoO42+减少到0.55倍,Cu2+增加到3.48倍,并额外添加44.32mMFe3+,总醇产量提高了 103.7%,即从原来的2.16 g/L提高到4.40 g/L,总酸产量从2.37 g/L减少到0.50 g/L,总醇占发酵总产物的碳比例从54.2%提高至92.0%,极大地提升了菌株产醇的效率。其次,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温度(25-37℃)对于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37和33℃的培养温度虽然促进了生物量快速增长,却造成了细胞结团和高级醇低产;而29和25℃的培养温度虽然避免了细胞结团,但缓慢的生长速率造成培养密度低下。本文提出了一种37℃(0-24 h)-25℃(24-144 h)的两步温度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克服菌体结团,同时促进有机醇生产。在该条件下,乙醇、丁醇和己醇产量分别达到3.97、1.67和1.33 g/L,这是目前在摇瓶发酵中报道的最高总醇产量。另外,通过对八种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发现,在发酵液中添加0.1%(w/w)浓度的皂素或者Tween 80能够显着缓解37℃培养中的成团问题,延长有效发酵周期,进而提高菌体密度和增加产物浓度。然而,相比于表面活性剂的抗细胞成团作用,两步温度培养更有利于高级醇的生产。比较转录组学分析37℃、25℃和37-25℃三种培养模式下菌体生长前后期的转录反应后发现,温度主要影响了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此外,Wood-Ljungdalii途径的相关基因偏爱37℃的转录环境,而负责酰基缩合反应的催化酶编码基因则倾向于在25℃的环境中高表达。然后,本文测试了九种氮源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P7不仅可以利用丰富的有机氮源,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无机氮源;以蛋白水解产物为主且富含微量营养物的有机氮源更适合作为其合成气发酵的底物。然而,只有酵母提取物(YE)能够显着促进高级醇合成;而铵根虽能支持其生长,但会导致较长的延滞期且产物中几乎没有高级醇。此外,RT-qPCR结果揭示了在培养后期,菌株以YE为氮源时,负责高级醇生产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是以铵根离子为氮源时的3.3-8.4倍。在2.0 g/L硫酸铵的基础上,通过加倍浓度添加优化后的微量金属以及标准培养基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可以形成一个支持高级醇产量达到YE添加时的发酵水平的全合成培养基。最后,基于实验室规模的5L搅拌式反应器,通过在线控制系统和尾气质谱实现对整个发酵过程的pH、氧化还原电位(ORP)、CO摄取率(COUR)和CO2释放率(CER)等重要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结合离线生理数据,首先确定了 pH和ORP分别作为判断发酵阶段和细胞活力的宏观生理指标。通过跟踪操作过程发现,初始ORP在-273 mV以下时,P7的发酵表现较为稳定;罐压(0.03-0.10 MPa)会抑制细胞生长;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少量葡萄糖可以促进菌株在移种后复苏,继而稳定发酵初期的ORP值,保障后续自养发酵的正常进行。至此,建立了C carboxidivorans P7连续进气发酵的基本工艺操作。然后,通过发酵过程的pH控制发现,pH 5.6有利于细胞生长和产物积累,而pH 5.2虽能促进有机酸向有机醇转化,但损害细胞生长。亚硫酸钠稳态法评估了低通气环境中不同搅拌转速下反应器的体积传质系数(kLa)。同时生物发酵实验发现,搅拌转速也会影响细胞的生理状态。最后,建立了两个基于在线参数调控的高效发酵工艺:1)基于在线pH指导间歇补加YE的工艺:发酵过程中,当pH有回升趋势时,YE溶液被补入发酵体系,每次终浓度为0.5 g/L,该工艺通过三次补加后,生物量、乙醇、丁醇和己醇产量分别达到0.96、4.36、1.87和0.77 g/L;2)基于在线COUR指导调控搅拌转速的发酵工艺:发酵前后期控制低搅拌转速以促进接种后细胞复苏和减少剪切力对细胞的损害,生长期则根据COUR调整搅拌转速以满足细胞碳源需要,该工艺实现的生物量、乙醇、丁醇和乙酸产量分别达到0.93、3.70、0.93和1.74 g/L。

王晨[7](2020)在《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诱导秀丽隐杆线虫衰老效应及健康风险分子机制》文中指出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ris(1,3-dichloro-2-propyl)phosphate,TDCPP)是一种含卤素有机磷化合物,一般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应用于多类消费品中,是多溴联苯醚(poly brominated diphenylethers,PBDEs)的重要替代品之一。目前,TDCPP 及其主要二酯代谢物磷酸二(1,3-二氯-2-丙基)酯(bis(1,3-dichloro-2-propyl)phosphate,BDCPP)已在多种环境介质、生物体甚至人类母乳、血浆、胎盘、精液和尿液样品中广泛检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研究证实,TDCPP污染暴露能够诱导生物体神经损伤、发育迟缓和生殖能力衰退等严重退行性病变,极有可能诱导生物体衰老效应、降低寿命。但迄今为止,关于TDCPP暴露诱导生物体衰老效应规律及分子机制的研究尚很有限,无法完整解释其诱导生物体多种退行性病变的原因,亟需深入研究TDCPP暴露诱导生物体衰老效应规律及作用机制,为揭示TDCPP生态毒理和人体健康损害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取秀丽隐杆线虫为衰老研究模型,凝练TDCPP诱导衰老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科学问题,系统研究TDCPP对线虫衰老效应规律及作用机制。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分析生理、生化变化特征和基因、蛋白表达差异;综合运用转录组学、生物信息学、转基因品系和突变体验证等技术,识别TDCPP诱导衰老显着相关靶标基因、蛋白及生物标志物,探究TDCPP诱导衰老的关键信号通路;结合人类体外细胞实验、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等分析,探究TDCPP对包括人类、斑马鱼和线虫在内的不同物种关键同源蛋白及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揭示氯化有机磷酸酯TDCPP暴露诱导衰老的物种间同源性及潜在健康危害。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TDCPP暴露能够诱导秀丽隐杆线虫运动行为损伤、寿命降低等衰老毒性效应。多场景(急性、亚急性)不同浓度TDCPP暴露(control、0.1、1、100、1000 μg/L)对线虫生理、生化毒性效应评估结果显示,相同浓度下,亚急性(L1-72h)暴露比急性暴露(L4-24h)更加敏感,毒性效应更显着。环境浓度TDCPP暴露能够降低线虫体长、子代数目、运动行为和存活寿命,增加线虫肠道通透性、氧化应激水平、细胞凋亡水平和脂褐素累积水平。其中,运动行为与寿命呈正相关,亚急性暴露后,头部摆动和身体弯曲频率10%效应浓度(EC10)分别为11.5μg/L和39.4 μg/L,属于环境浓度范围。最高浓度组1000μg/L TDCPP亚急性暴露能够诱导线虫平均寿命降低17%,衰老生物标志物脂褐素水平显着提高32%、氧化应激水平显着提高34%,表明TDCPP能够以剂量依赖方式加速线虫衰老进程,降低寿命。(2)TDCPP通过诱导氧化自由基损伤机制加速秀丽隐杆线虫衰老、降低寿命。TDCPP暴露诱导线虫产生过量活性氧(reactive oxide species,ROS),并进一步与脂质发生链式反应放大最初氧化损伤,导致脂褐素水平升高、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2-enal,4-HNE)等脂质过氧化关键产物累积,最终诱导线虫衰老、降低寿命。同时,通过mRNA转录组测序技术(mRNA-seq)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TDCPP暴露后线虫整体mRNA表达特征及信号通路富集情况后发现,谷胱甘肽代谢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5、gst-6、gst-9、gst-10、gst-19、gst-24、gst-26、gst-29、gst-33、gst-38)在抗氧化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进一步表明脂质过氧化累积和氧化自由基损伤机制在加速线虫衰老过程中的关键作用。(3)TDCPP通过触发非常规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Insulin/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Signaling pathway,Insulin/IGF-1 信号通路)降低秀丽隐杆线虫寿命。该途径并非常规性破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DAF-2/IGF1R,而是直接通过抑制下游肿瘤抑制因子DAF-18/PTEN进行激活,这种抑制能够降低第二信使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3,4,5)P3的去磷酸化水平,激活下游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PKB,进一步提高Insulin/IGF-1信号通路中寿命中心因子DAF-16/FoxO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DAF-16/FoxO表达,阻止DAF-16/FoxO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最终降低寿命。(4)TDCPP暴露诱导特定microRNA(miRNA)抑制寿命中心因子DAF-16/FoxO降低线虫寿命。通过Small RNA测序(Small 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TDCPP暴露后线虫整体miRNA表达特征及信号通路富集情况后发现,TDCPP暴露同样能够触发非常规Insulin/IGF-1信号通路,这与mRNA研究结果高度吻合。因此,本研究建立了 TDCPP诱导衰老及寿命降低的miRNA-mRNA小型互作网络关系,其中miRNA突变体品系研究表明let-7家族miR-48和miR-84能够抑制DAF-16/FoxO转录、调节衰老相关运动行为和寿命。此外,计算机建模及分子对接结果从三维结构角度深入表明TDCPP与miR-48和miR-84的作用靶点和结合亲和力,证明TDCPP能够通过干扰线虫关键miRNA(miR-48 和 miR-84)表达抑制非常规 Insulin/IGF-1 通路中 DAF-16/FoxO 的功能,最终影响寿命。(5)TDCPP暴露激活非常规Insulin/IGF-1通路具有高度的物种间同源性。首先,非常规Insulin/IGF-1信号通路在人体正常肝细胞L02中得到验证,通路中关键同源基因及同源蛋白表达与线虫中结果相一致,证实该信号通路在人体细胞具有高度同源性。此外,利用同源建模技术分别提取和构建人类、斑马鱼、秀丽隐杆线虫IGF1R和PTEN蛋白三维结构,分别进行TDCPP与多物种IGF1R和PTEN蛋白分子对接研究,具体对接位点及结合亲和力分析揭示了 TDCPP暴露诱导衰老分子机制的物种间同源性及潜在健康危害,并再次证明抑癌因子PTEN在TDCPP降低寿命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综上所述,环境浓度氯代有机磷酸酯TDCPP能够诱导秀丽隐杆线虫运动行为损伤、寿命降低等多种衰老毒性效应,主要通过诱导自由基损伤、干扰非常规Insulin/IGF-1信号通路、诱导特定miRNA(miR-48/84)抑制寿命中心因子这三种分子机制发挥作用,其中,非常规Insulin/IGF-1信号通路具有高度的物种间同源性。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更深层次了解典型氯代有机磷酸酯TDCPP的毒性效应和作用分子机制,为构建环境氯代有机磷酸酯污染的健康风险预警及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甘杰[8](2020)在《氧还原Pt/C纳米催化剂结构调控与反应机理》文中提出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清洁、高效地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但阴极氧还原反应(ORR)速率相对缓慢,是整个电化学过程的控制步骤。目前,商业化Pt/C催化剂负载量高和稳定性差,极大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而且,对已投入使用的燃料电池,空气中PM2.5等污染物会显着影响其ORR性能。考虑到Pt/C纳米催化剂上ORR是一个典型的结构敏感性反应,厘清催化反应性能与Pt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炭载体表面化学性质、催化剂表界面结构、外界环境等之间的依赖关系对指导Pt/C催化剂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至关重要。本论文从催化剂活性位角度出发,将Pt/C催化ORR活性表达为Pt活性位的数量(即Ni)与活性位活性的乘积(即TOFi),即r=Ni×TOFi,发展催化剂活性位的辨认、设计及调控方法,并结合实验研究与理论计算,设计和构筑高效、稳定的Pt/C纳米催化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了炭载Pt氧还原催化剂粒径效应和电子效应解耦的策略,结合晶体原子结构模型计算和DFT计算揭示了 Pt/C催化剂的粒径效应根源,辨认出Pt(111)为该反应的主要活性位。对于电子结构相似、不同铂颗粒尺寸的Pt/CNT催化剂,基于Pt表面不同类型原子计算得到随Pt颗粒尺寸变化的TOF,发现只有基于Pt(111)数量计算得到的TOF是不随粒径变化的,这预示着Pt(111)面的原子是ORR的主导活性位。ORR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Pt(111)同时是四电子路径生成水和两电子路径生成双氧水的活性位,因此粒径依赖的ORR选择性根源在于Pt电子结构的差异。利用炭载体表面化学性质差异调变Pt电子结构,结果表明更高的Pt0 4f结合能有利于促进水的形成,反之促进双氧水形成。(2)发展了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实现炭载Pt基催化剂活性中心结构精准调控的方法,阐明了 Pt/C催化剂活性位数目、电子性质及局域环境对ORR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对比研究原子层沉积法(ALD)和浸渍法(impregnation)制备的Pt/CNT催化剂对ORR活性、选择性的影响,发现ALD-Pt/CNT催化剂均比impregnation-Pt/CNT表现出更高的ORR活性和选择性。结合电化学考评、催化剂表征以及晶体原子结构模型计算的方法,建立了铂纳米颗粒的活性位数目、电子特性以及局域环境与催化性能的定量关联,发现ALD-Pt/CNT催化剂较优异的ORR性能归因于更可控的粒径和较窄的分布范围、更合适的Pt0 4f结合能以及不含Cl的局域环境,从而使得Pt(111)活性位的数量和活性同时得到了提高。(3)提出了 Pt-CoO界面对催化ORR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调变机制,建立了Pt颗粒粒径及电子结构与ORR活性和选择性之间的火山型曲线。本章节采用高比表面积、缺陷丰富的炭黑(VC)为载体,利用ALD技术依次沉积Pt和CoO构建独特的Pt-CoO界面结构,通过Pt与CoO之间的协同作用、Pt与炭载体相互作用,实现了 Pt电子结构的精准调变,使得合成的Pt-CoO/VC催化剂表现出比商业20 wt%Pt/C催化剂更优异的ORR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铂原子利用效率得到显着提高。通过关联不同催化剂的活性位数目与电子性质同ORR活性、选择性的结果,建立了 Pt颗粒粒径及电子结构与ORR活性和选择性之间的火山型曲线,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催化剂设计和性能优化。(4)建立了外界环境PM2.5对Pt/C催化ORR性能之间的依赖关系,揭示了 PM2.5中离子对Pt/C催化剂位阻效应、电子性质、ORR反应机理的调变机制,并据此基于ALD技术构筑出高效、稳定的Pt/C纳米催化剂。以商业20 wt%Pt/C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化学实验和Tafel动力学分析了 PM2.5中不同水溶性离子对ORR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l-是抑制氧气吸附进而导致ORR活性降低的主导因素。进一步结合DFT计算发现,Cl-导致铂活性位失活的原因有位阻效应、电子效应,并且改变了反应机理和决速步骤。随Cl-浓度增大,ORR决速步骤从OOH*形成基元步转变成O*质子化生成OH*的基元步,过电势显着增加,从而使ORR活性显着降低。为了克服PM2.5污染对ORR催化剂的毒害,本论文利用ALD技术的合成优势,研制了兼具高性能和强抗毒性的Pt/C纳米催化剂。

唐伟强[9](2020)在《纳微界面体系扩散/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需求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绿色化工技术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界面调控与强化是发展绿色化工的重要途径,并逐渐成为现代化工活跃前沿。目前人们对纳微界面特性及作用机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难点在于缺定量研究模型。针对这一挑战,本论文瞄准纳微界面体系,采用量子和统计(或二者耦合)密度泛函理论(DFT),从分子水平层面研究纳微界面体系分子扩散、反应与表界面属性的相互关系,进而获得调控方法,为实现新型化工过程扩散/反应强化提供微观机制和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铝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材料开发的活跃前沿,其性能受制于离子在能源材料中嵌入、扩散性能。目前,铝离子在不同类型新能源材料中的扩散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针对铝离子在TiO2材料中的嵌入/脱出,围绕不同晶型(金红石TiO2、锐钛矿TiO2和TiO2(B)),通过采用第一性原理DFT计算来研究铝离子嵌入TiO2材料中结构变化、稳定的嵌入位点、嵌入电压、离子扩散路径和能垒,从原子尺度分析Ti0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铝离子嵌入过程之间的联系,并据此提出可能的改性方法,为新型水系铝离子电池的宿主材料开发及改性设计提供理论参考。(2)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是发展绿色化学的重要内容。大部分慢反应都在溶液中发生,溶剂对于反应速率、平衡甚至反应机理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对良性溶剂的选择主要基于经验或试错,能够揭示溶剂效应机理、提供溶剂筛选的理论模型依然缺乏。针对这一挑战,本文采用量子力学结合统计力学模型,耦合不同描述精度的量子密度泛函理论和统计密度泛函理论,构建多尺度反应密度泛函理论(RxDFT),其中本征反应用量子密度泛函理论描述,而反应介质响应则用统计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两个尺度之间的信息传递基于反应体系与溶剂的微观相互作用。随后反应密度泛函理论进一步拓展应用到限域体系、界面体系中水相反应和有机相反应,成功阐述了溶剂对几类化学反应的影响机理。多尺度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为良性反应溶剂选择和溶剂化效应机理研究提供了可行模型,为材料层次介尺度研究提供了成功案例。(3)界面体系中分子扩散与反应耦合是提高界面反应效率的关键,目前尚缺乏合适的微观模型来描述界面反应—扩散耦合机制。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拓展了反应密度泛函理论模型,通过耦合动态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反应碰撞理论和量子密度泛函理论,发展了多尺度的动态反应密度泛函理论(DRxDFT),提出表界面体系反应—传递耦合研究新方法。应用动态反应密度泛函理论,初步研究了不可逆双分子模型反应A+2B→2C,并系统探索了界面吸附能力、分子扩散速度、温度、反应物初始浓度、反应能垒等因素对于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归纳出界面反应机理的一些共性与特性,从而为界面反应过程优化和催化剂的设计提供支持。本文的创新点可分为三个方面:研究了铝离子在不同晶型TiO2材料中的扩散动力学,从电化学性能方面首次评估了不同晶型作为铝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潜能;发展了多尺度反应密度泛函理论,并拓展应用到水相、有机相、限域反应和界面反应中,揭示了液相反应机理和溶剂化效应;进一步发展了动态反应密度泛函理论,为界面反应体系中分子扩散—反应耦合提供微观理论模型,并初步研究了界面吸附能力、分子扩散能力、温度、反应物初始浓度、反应能垒等反应条件对于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归纳出界面反应机理的一些共性与特性。

余樾[10](2019)在《中小民营企业迁移中的家乡偏好研究 ——基于安徽省J县的调查》文中提出区域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可阻挡,而产业转移的微观过程就是企业迁移。在全国性的企业迁移中,数量庞大的中小民营企业成为了活跃的行动主体、进行着区位的再次选择,由于规模及类型限制,中小民营企业并不具备大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规范化的迁移决策机制或部门,其决策主要取决于企业主的个人判断与意志。实践中虽然中小民营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企业行业性质存在差异,但创业于发达城市、迁移时选择返回企业主家乡的现象较为普遍,于是称之为“家乡偏好”。本文从制度主义和嵌入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安徽省J县的调查,运用结构-政治分析框架,从结构性解释和政治过程分析两方面来对家乡偏好现象进行了阐述,试图了解中小民营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影响。家乡偏好本质上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一种区位选择。经济学通过对区位因子的挖掘来探讨企业活动空间的最优化,但实际上企业的决策环境是复杂的,趋同选择的背后有着社会结构因素的作用,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脉络来看,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地缘性协会的影响和企业主群体的特征是家乡偏好的结构性解释。国内产业结构不平衡的状况由来已久,区域非均质化造成了地区的差异,也为中小民营企业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同时位于中西部的家乡存在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需求,企业与家乡借此契机得以达成合作;地缘性协会通过生成身份认同机制,将企业主效用的影响因素从个体行为扩大至他人行为的影响和自我身份认同感;中小民营企业主群体的成长与商业经历、家庭结构以及商业观共同促成了返乡行为。在政治维度考察家乡偏好时,本文将其纳入一种过程分析。首先是地方政府之间的推-拉作用:一方面迁出地政府对地方利益权衡下,对不符合地方发展的企业进行驱赶,另一方面家乡政府囿于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利用社会关系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其次在县域投资市场的形成、稳定及转型过程中,政企之间的互动也在不断变化:返乡企业早期享有政策和资源倾斜,但因为不能满足地方政府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而逐渐失去关注度;地方政府招商逻辑发生规模化的转向,着重招大引强,此时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入驻对中小民营企业造成了资源挤压作用。最后处于劣势的返乡中小民营企业通过参与家乡区位营造以寻求生存,在实践中表现出不同的行动策略。研究发现,家乡偏好不是一个单纯的寻求空间最优的经济学问题,而是结构和政治双重维度上被建构起来的社会行为,但中小民营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的能动性不容忽视。

二、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老药新用与老药二次研发简介
第一部分 基于Quisinostat的新型抗疟疾衍生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疟疾及其危害
        1.2 疟原虫及其生命周期
        1.2.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1.2.2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1.3 疟疾防治药物的历史与现状
        1.4 耐药疟疾的威胁
        1.5 抗疟疾临床候选新药研究概况
        1.6 抗疟疾新药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7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HDAC抑制剂在抗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2.1 疟原虫HDAC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性
        2.2 恶性疟原虫HDAC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2.3 抗疟疾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2.3.1 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
        2.3.2 其它种类HDAC抑制剂
        2.4 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优势与不足
        2.5 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Quisinostat的发现
        2.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3.1 前期研究进展
        3.2 衍生物设计思路
        3.3 衍生物的合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衍生物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4.1 Linker衍生物A1~A6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2 衍生物B1~B39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3 衍生物C1~C30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4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4.4.1 衍生物构效关系总论
        4.4.2 Linker衍生物A1~A6的构效关系
        4.4.3 CAP衍生物B1~B39与C1~C30的构效关系
        4.5 衍生物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4.6 衍生物B35和B39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估
        4.7 衍生物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1 B35与B39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2 A2、C9与C14~C17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3 红内期体内药效实验小结
        4.8 衍生物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1 B35与B3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2 C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9 衍生物小鼠体内药代性质评价
        4.10 衍生物抑制多重抗性疟疾临床虫株活性评价
        4.11 衍生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性质评价
        4.12 本章小结
    第5章 衍生物抑制恶性疟原虫与人源HDAC活性研究
        5.1 衍生物抑制PfHDAC活性研究
        5.2 PfHDAC1/2基因条件性敲减虫株的构建
        5.3 衍生物抑制PfHDAC1活性研究
        5.4 衍生物对人源HDAC的抑制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6.2 疟原虫相关药效与机制测试
        6.2.1 恶性疟原虫的培养
        6.2.2 化合物红内期体外杀虫活性测试
        6.2.3 化合物细胞毒性测试
        6.2.4 化合物肝微粒体代谢测试
        6.2.5 体内药效实验中化合物溶液的配置
        6.2.6 化合物红内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7 化合物肝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8 化合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药效实验
        6.2.9 RSA测试
        6.2.10 流式细胞计数
        6.2.11 Western Blot实验
        6.2.12 PfHDAC1/2敲减虫株的构建及化合物抑制活性测试
        6.2.13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人源HDAC活性测试
        6.2.14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PfHDAC1活性测试
        6.2.15 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性质测试
        6.2.1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罕见病CM及其临床预后情况
        1.2 C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3 CM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1.3.1 CM传统治疗方法
        1.3.2 CM的潜在疗法
        1.4 CM治疗药物(孤儿药)研发的困境
        1.5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普罗帕酮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的发现
        2.1 新型抗CM化合物普罗帕酮的发现
        2.2 普罗帕酮的临床用途、老药二次研发现状及其抗CM研究潜力
        2.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活性研究
        3.1 衍生物的设计
        3.2 衍生物的合成
        3.3 衍生物的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3.4 衍生物构效关系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部分
        4.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2 化合物体外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博士就读期间申请专利
致谢

(2)混合碳四烷基化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间接烷基化工艺(异丁烯叠合)
        1.2.1 异丁烯叠合及磺酸树脂简介
        1.2.2 异丁烯叠合催化剂的研究
        1.2.3 叠合-醚化工艺研究
    1.3 异丁烷/丁烯直接烷基化工艺
        1.3.1 异丁烷/丁烯直接烷基化反应过程
        1.3.2 典型的固体酸烷基化工艺
        1.3.3 固体酸催化剂在直接烷基化中的研究
        1.3.4 分子筛的改性研究
    1.4 研究目的、研究路线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路线
        1.4.3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异丁烯叠合反应催化剂的预处理与改性
        2.2.1 催化剂的预处理
        2.2.2 催化剂的改性
    2.3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催化剂的制备
        2.3.1 氟化铵改性HUSY
        2.3.2 柠檬酸改性HUSY
        2.3.3 La离子交换改性HUSY
        2.3.4 SZ/HUSY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2.4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2.4.1 异丁烯叠合反应评价
        2.4.2 异丁烷/1-丁烯直接烷基化反应评价
    2.5 催化剂表征方法
        2.5.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2 孔结构参数分析
        2.5.3 傅立叶红外分析(FT-IR)
        2.5.4 扫描电镜分析(SEM-EDS)
        2.5.5 热重分析(TG)
        2.5.6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2.5.7 吡啶红外分析(Py-IR)
        2.5.8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2.5.9 酸容量测定
第3章 磺酸树脂催化异丁烯叠合反应研究
    3.1 催化剂的表征
        3.1.1 孔结构分析
        3.1.2 热重分析
        3.1.3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3.1.4 SEM-EDS分析
    3.2 纯异丁烯叠合反应研究
        3.2.1 酸容量的影响
        3.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3.2.3 空速的影响
        3.2.4 反应前后树脂性能的比较
    3.3 混合碳四叠合反应的影响
        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3.3.2 抑制剂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添加乙醇时混合碳四叠合反应研究
    4.1 原料组成及反应网络
    4.2 工艺条件的影响
        4.2.1 醇烯比的影响
        4.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4.2.3 空速的影响
    4.3 催化剂的稳定性
    4.4 添加乙醇时混合碳四叠合反应体系的理论计算
        4.4.1 磺酸树脂模型的建立
        4.4.2 醚化反应与异丁烯叠合反应对比
        4.4.3 1-丁烯双键异构反应与二聚反应对比
        4.4.4 不同物质在磺酸基上的吸附能力的对比
        4.4.5 乙醇的作用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HUSY的改性及其直接烷基化反应性能研究
    5.1 异丁烷/1-丁烯直接烷基化体系的产物分布
    5.2 氟化铵改性HUSY
        5.2.1 催化剂的表征
        5.2.2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评价
        5.2.3 氟化铵的改性机理
    5.3 柠檬酸改性HUSY
        5.3.1 催化剂的表征
        5.3.2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评价
        5.3.3 柠檬酸的改性机理
    5.4 La~(3+)离子交换改性HUSY
        5.4.1 催化剂的表征
        5.4.2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评价
        5.4.3 La~(3+)的改性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SZ/HUSY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直接烷基化反应性能研究
    6.1 氧化锆负载量的影响
        6.1.1 氧化锆负载量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
        6.1.2 氧化锆负载量对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6.2 水洗处理的影响
        6.2.1 水洗处理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
        6.2.2 水洗处理对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6.3 硫酸化试剂的影响
    6.4 SZ/HUSY制备方法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直接烷基化工艺条件的考察及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7.1 工艺条件的影响
        7.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7.1.2 空速的影响
    7.2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机理研究
        7.2.1 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7.2.2 C_8组成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7.3 催化剂的失活研究
        7.3.1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能对比
        7.3.2 催化剂的失活过程分析
    7.4 催化剂的再生性能研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3)异质框架宿主的活性位构筑及其增强锂硫电池转换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硫电池概述
        1.2.1 结构及原理
        1.2.2 性能影响因素
        1.2.3 硫载量和E/S比
    1.3 正极改性
        1.3.1 非金属杂原子
        1.3.2 金属纳米颗粒或单原子
        1.3.3 过渡金属化合物
    1.4 隔膜改性
    1.5 负极改性
        1.5.1 人工SEI层
        1.5.2 锂金属宿主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表征设备与方法
        2.2.1 形貌结构表征
        2.2.2 物理性质分析
        2.2.3 化学成分分析
    2.3 电池组装及性能测试
        2.3.1 电极制备
        2.3.2 电池组装
        2.3.3 性能测试
    2.4 计算及模拟
        2.4.1 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计算
        2.4.2 有限元分析模拟
第3章 亲锂-亲硫位共掺杂褶皱状石墨化多孔碳催化转换反应
    3.1 引言
    3.2 材料制备
        3.2.1 制备Co-CNCs
        3.2.2 制备S@Co-CNCs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与成分表征
        3.3.2 吸附和催化性能分析
        3.3.3 电化学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具有内置催化功能的限域纳米反应器催化转换反应
    4.1 引言
    4.2 材料制备
        4.2.1 制备Al-MOF的碳基衍生物
        4.2.2 制备C@MoS_2
        4.2.3 制备S-C@MoS_2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形貌与成分表征
        4.3.2 吸附和催化性能分析
        4.3.3 电化学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具有立体亲锂位的开框架MOF膜增强锂负极SEI层动力学
    5.1 引言
    5.2 材料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形貌与成分表征
        5.3.2 动力学行为分析
        5.3.3 电化学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氧缺陷丰富的纳米多孔涂层调控锂离子迁移动力学
    6.1 引言
    6.2 材料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形貌与成分表征
        6.3.2 动力学行为分析
        6.3.3 电化学性能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流动控制与多元应对:县域街道的行动策略研究 ——以潮城M街道“三社联动”政策执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述评
        1.2.1 政策执行理论及过程的研究
        1.2.2 基层政策执行及执行偏差研究
        1.2.3 “三社联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1.3.1 理论基础: “控制权”理论及“政社分工与合作”视角
        1.3.2 分析框架: 流动控制与多元应对
    1.4 核心概念
        1.4.1 政策执行
        1.4.2 县域“三社联动”
        1.4.3 基层社会治理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伦理
        1.5.3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1.6 内容架构
第2章 “推陈出新”: “三社联动”政策环境的动态化发展
    2.1 “内外推动”: M街道推行“三社联动”的现实动因
        2.1.1 政策驱动: 潮城社会治理创新潮流兴起
        2.1.2 内在诉求: 城乡融合进程中的基层治理困境
    2.2 “文件治理”: M街道“三社联动”政策结构张力凸显
        2.2.1 政策打架: 市县两级社服中心运营管理规范标准不一
        2.2.2 政策创新: 社会工作站建设与治理品牌创新
        2.2.3 政策负担: 公益创投项目“水涨船高”与社工“考证热”
    2.3 “意外之喜”: M街道“三社联动”政策执行的三重效果
        2.3.1 转变政府职能,破解治理困境
        2.3.2 赋能社会组织,拓宽发展空间
        2.3.3 推动社区建设,打造创新品牌
    2.4 小结
第3章 灵活变通: 街道对上级政府的策略回应
    3.1 控制上移与向上负责
        3.1.1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街道自主行动空间
        3.1.2 事有轻重缓急: 一切围绕中心工作
    3.2 多层级政府与信息不对称
        3.2.1 一体两用: 有限的资源做更多的事
        3.2.2 信息优势: 街道工作汇报的“砝码”
    3.3 正式规则的隐秘变换
        3.3.1 移花接木: “政策打架”的解决之道
        3.3.2 一箭双雕: 创新基层治理与创造政绩并举
    3.4 小结
第4章 横向借道: 街道与社服中心的协同应对
    4.1 控制下沉与政社互动
        4.1.1 压力甩锅: 责任转移与行政逻辑
        4.1.2 政强社弱: 项目合同反复修改与态度转变
    4.2 资源互补下的政社分开与团结
        4.2.1 项目资金: 社会组织的生存之本
        4.2.2 专业能力: 街道工作开展的迫切需要
    4.3 正式规则的非正式运作
        4.3.1 灰色地带: 合同中的“协助性工作”
        4.3.2 关系运作: 额外工作与项目内容协同
    4.4 小结
第5章 上下共谋: 街道对社区的纵向庇护
    5.1 控制上下分层与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5.1.1 在其位谋其政: 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双重角色
        5.1.2 达成共识: 硬性指标的“保量”完成
    5.2 组织间的互惠性与依赖性交织
        5.2.1 垂直依赖: 社区配合街道“要求”的动力源泉
        5.2.2 频繁迎检: 街道答应社区“请求”的现实处境
    5.3 内生式隐性规则: 组织延伸关系与同谋关系的混合
        5.3.1 责任连带: 压力型体制下的指标达成
        5.3.2 关系网络: 关键人物的作用发挥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1.1 流动控制下街道推动政策执行的多元应对策略
        6.1.2 县域“三社联动”的运作机理
    6.2 研究讨论: 以县域作为研究方法的可能性
    6.3 研究评价与未来展望
        6.3.1 研究评价
        6.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教育进城: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乡村教育研究
        1.2.2 城镇化研究
        1.2.3 教育选择研究
        1.2.4 既有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城镇化
        1.3.2 教育选择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理论基础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方法论
        1.5.2 资料收集方法
        1.5.3 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县城义务教育场域的时空结构
    2.1 两极分化:县级义务教育场域的城乡空间
        2.1.1 县城教育规模集中
        2.1.2 农村教育萎缩孱弱
    2.2 变迁:县级教育场域的时间流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教育进城的惯习系统
    3.1 农村家庭:教育进城的社会行动者
        3.1.1 家庭代际间的教育惯习
        3.1.2 家庭教育的自发责任
        3.1.3 村庄中的隐形压力
    3.2 理性策略:教育进城的实践
        3.2.1 进城读书
        3.2.2 乡镇读书
        3.2.3 辍学:读书无用论的蔓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育进城的规则和资本
    4.1 撤点并校:教育进城的国家规则
        4.1.1 办学责任转移
        4.1.2 教育经费
    4.2 圈地扩城:教育进城的地方逻辑
        4.2.1 城镇化率指标的推动
        4.2.2 城市建设的需求
        4.2.3 教育产业化的红利
    4.3 教育进城的行动策略
        4.3.1 户籍:教育进城的准入门槛
        4.3.2 关系:教育进城的非正式通行证
        4.3.3 收入:教育进城的持续保障
        4.3.4 精力与情感:教育进城的无尽付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县城义务教育场域的整合与再生产
    5.1 城乡教育一体化
        5.1.1 “以县为主”的办学模式与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对等
        5.1.2 被牺牲的农村边缘家庭
    5.2 难以平衡的城乡教育质量
        5.2.1 “超级班级”:县城教育的拥堵
        5.2.2 “画点建校”:县城教育的稀释
        5.2.3 教育“内卷化”:农民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
    5.3 彻底剥夺:县城与农村间的新型互动
        5.3.1 县城的单向吸纳
        5.3.2 城市文化的排斥
        5.3.3 教育进城对乡村振兴的阻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与启示
        6.1.1 结论
        6.1.2 本项研究的启示
    6.2 政策建议
        6.2.1 增加县城教育投入,保障县城教育质量
        6.2.2 缩小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6.2.3 改善城乡关系,加快乡村振兴
    6.3 创新与不足
        6.3.1 创新之处
        6.3.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调研访谈提纲
    第二轮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6)食一氧化碳梭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制醇发酵过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能源的发展概述
        1.1.1 能源的总体发展现状
        1.1.2 生物燃料的发展现状
    1.2 合成气发酵概述
    1.3 合成气发酵研究进展
        1.3.1 合成气发酵菌株的选择与改造
        1.3.2 产乙酸菌的代谢途径与能量机制
        1.3.3 合成气发酵培养基优化
        1.3.4 合成气组分的影响
        1.3.5 发酵过程调控
        1.3.6 产物的细胞毒性
        1.3.7 气液传质
        1.3.8 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1.3.9 生物燃料的经济性分析与商业化进程
        1.3.10 生物燃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菌种
    2.2 培养基
        2.2.1 活化培养基
        2.2.2 固体培养基
        2.2.3 发酵培养基
    2.3 培养方法与条件
        2.3.1 菌株保藏与活化
        2.3.2 摇瓶发酵
        2.3.2.1 自养发酵
        2.3.2.2 异养发酵
        2.3.2.3 混养发酵
        2.3.3 连续进气发酵
    2.4 分析与检测方法
        2.4.1 pH与ORP的检测
        2.4.2 生长与生物量的检测
        2.4.3 菌体元素含量的检测
        2.4.4 菌体生物学形态观察
        2.4.5 合成气成分的检测
        2.4.6 发酵产物的检测
        2.4.7 葡萄糖含量的检测
        2.4.8 铵根离子的检测
        2.4.9 相关指标计算
        2.4.10 数据处理与作图
    2.5 常用试剂
    2.6 特殊耗材
    2.7 主要仪器
第3章 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的基础生理代谢特性与发酵培养基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与培养条件
        3.2.2 摇瓶发酵
        3.2.3 检测与分析
        3.2.4 三步统计学策略
        3.2.4.1 Plackett-Burman设计
        3.2.4.2 最陡爬坡实验设计
        3.2.4.3 Box-Behnken实验设计
        3.2.4.4 拟合模型的验证
        3.2.4.5 方法矩阵与方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carboxidivorans P7的形态学特征与主要元素含量
        3.3.2 C.carboxidivorans P7在WCB中的生长与产物
        3.3.3 C.carboxidivorans P7不同营养模式下的生长与产物
        3.3.3.1 C.carboxidivorans P7的自养模式
        3.3.3.2 C.carboxidivorans P7的异养模式
        3.3.3.3 C.carboxidivorans P7的混养模式
        3.3.4 发酵培养基的微量金属优化
        3.3.4.1 Plackett-Burman实验
        3.3.4.2 最陡爬坡实验
        3.3.4.3 Box-Behnken实验
        3.3.4.4 最优培养基的确定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温度对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与表面活性剂的抗细胞成团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4.2.2 摇瓶发酵
        4.2.3 检测分析
        4.2.4 转录组测序样本的制备
        4.2.5 转录组数据的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恒温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4.3.2 两步温度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4.3.3 表面活性剂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4.3.4 两步温度策略与表面活性剂添加的组合影响
        4.3.5 转录组分析
        4.3.5.1 样品比对分析和关系分析
        4.3.5.2 样品的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
        4.3.5.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4.3.5.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途径富集分析
        4.3.5.5 Wood-Ljungdahl途径和产物生成途径的转录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氮源对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与支持高级醇生产的全合成培养基设计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5.2.2 摇瓶发酵
        5.2.3 检测与分析
        5.2.4 RNA分离与反转录定量PCR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有机氮源及其浓度的影响
        5.3.2 无机氮源及其浓度的影响
        5.3.3 基于无絮凝发酵过程考察氮源对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5.3.4 混合氮源对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5.3.5 转录水平验证高级醇的生产差异
        5.3.6 全合成培养基的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在线生理参数调控的合成气连续进气发酵工艺的建立与优化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6.2.2 5L反应器发酵
        6.2.3 检测与分析
        6.2.4 验证ORP变化的冷模实验
        6.2.5 pH控制实验
        6.2.6 传质相关的检测
        6.2.6.1 不同流场条件下的气泡检测
        6.2.6.2 不同流场条件下的传质系数检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5L反应器基础发酵工艺的建立
        6.3.1.1 微量金属优化培养基在5L反应器中的验证
        6.3.1.2 初始ORP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1.3 罐压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1.4 基于在线pH指导YE间歇补加工艺
        6.3.1.5 种子培养基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与探究
        6.3.2 两步温度策略在连续进气发酵中的应用
        6.3.3 pH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4 流场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4.1 传质效果的表征
        6.3.4.2 搅拌转速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4.3 基于在线COUR指导调控搅拌转速的发酵工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Ⅰ
附录Ⅱ

(7)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诱导秀丽隐杆线虫衰老效应及健康风险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TDCPP概述
        1.2.1 TDCPP的理化性质
        1.2.2 TDCPP的生产及应用
        1.2.3 TDCPP的立法及监管措施
    1.3 TDCPP的环境赋存及生物暴露
        1.3.1 TDCPP在灰尘中赋存现状
        1.3.2 TDCPP在空气中赋存现状
        1.3.3 TDCPP在水环境中赋存现状
        1.3.4 TDCPP在土壤中赋存现状
        1.3.5 TDCPP在沉积物中赋存现状
        1.3.6 TDCPP在生物体赋存现状
        1.3.7 TDCPP人体暴露情况
    1.4 TDCPP的毒理学效应及分子机制
        1.4.1 急性毒性
        1.4.2 神经毒性
        1.4.3 内分泌干扰效应
        1.4.4 发育毒性
        1.4.5 生殖毒性
        1.4.6 肝肾毒性
    1.5 TDCPP对人体健康风险
        1.5.1 TDCPP对人体细胞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
        1.5.2 TDCPP人群暴露健康风险
    1.6 环境污染物暴露的衰老效应及分子作用机制
        1.6.1 氧化自由基损伤机制
        1.6.2 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机制
        1.6.3 进食限制延缓衰老机制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研究内容
    1.9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秀丽隐杆线虫品系及菌株
        2.1.2 人体正常肝细胞
    2.2 实验药品
    2.3 实验仪器
    2.4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2.4.1 主要溶液配制
        2.4.2 培养基配制
    2.5 实验方法
        2.5.1 TDCPP溶液配制
        2.5.2 E.coli OP50的培养和冻存
        2.5.3 线虫冻存、复苏、培养及同步化
        2.5.4 线虫暴毒
        2.5.5 细胞复苏、冻存及传代
        2.5.6 细胞暴毒
    2.6 测试方法
        2.6.1 秀丽隐杆线虫TDCPP外暴露和内暴露定量检测
        2.6.2 秀丽隐杆线虫生理指标测定
        2.6.3 秀丽隐杆线虫生化指标测定
        2.6.4 秀丽隐杆线虫有参转录组mRNA测序
        2.6.5 秀丽隐杆线虫有参转录组Small RNA测序及数据分析
        2.6.6 mRNA基因表达测定
        2.6.7 miRNA基因表达的测定
        2.6.8 人体肝细胞L02蛋白表达测定
        2.6.9 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
    2.7 数据分析
第3章 多场景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效应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多场景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发育行为的影响
        3.2.2 多场景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繁殖行为的影响
        3.2.3 多场景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运动行为的影响
        3.2.4 多场景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影响
        3.2.5 多场景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3.2.6 多场景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3.2.7 多场景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
        3.2.8 多场景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褐素水平的影响
        3.2.9 秀丽隐杆线虫内暴露水平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TDCPP暴露诱导氧化自由基损伤机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4.2.2 氧化应激水平对脂质过氧化累积的影响
        4.2.3 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整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4.2.4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O分析
        4.2.5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KEGG分析
        4.2.6 谷胱甘肽S-转移酶差异基因表达验证
        4.2.7 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TDCPP暴露干扰非常规Insulin/IGF-1信号通路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Insulin/IGF-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转录情况
        5.2.2 DAF-18对秀丽隐杆线虫运动行为的影响
        5.2.3 DAF-18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影响
        5.2.4 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的影响
        5.2.5 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DAF-16::GFP核质定位水平的影响
        5.2.6 DAF-16/FoxO对秀丽隐杆线虫运动行为的影响
        5.2.7 DAF-16/FoxO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影响
        5.2.8 非常规Insulin/IGF-1信号通路中关键指标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TDCPP暴露诱导miR-48/84抑制寿命中心因子
    6.1 引言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秀丽隐杆线虫Small RNA测序分析
        6.2.2 TDCP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整体miRNA差异表达分析
        6.2.3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注释及富集分析
        6.2.4 Small RNA测序中寿命相关显着富集通路
        6.2.5 寿命调节关键miRNA确认及表达验证
        6.2.6 TDCPP与cel-miR-48-5p/cel-miR-84-5p三维建模及分子对接
        6.2.7 miR-48和miR-84对寿命调节的关键作用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TDCPP暴露诱导衰老分子机制的物种间同源性
    7.1 引言
    7.2 结果与讨论
        7.2.1 非常规Insulin/IGF-1信号通路同源基因在L02细胞中的表达
        7.2.2 L02细胞中非常规Insulin/IGF-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
        7.2.3 多物种IGF1R蛋白同源建模
        7.2.4 TDCPP与多物种IGF1R蛋白分子对接分析
        7.2.5 多物种PTEN蛋白同源建模
        7.2.6 TDCPP和多物种PTEN蛋白分子对接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8)氧还原Pt/C纳米催化剂结构调控与反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燃料电池
    2.2 氧还原反应
        2.2.1 反应路径
        2.2.2 反应机理
    2.3 ORR催化剂研究进展
        2.3.1 ORR催化剂的特点
        2.3.2 催化剂的载体类型
        2.3.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3.4 炭载铂基ORR催化剂的研究内容
        2.3.4.1 炭载铂基催化剂的几何结构调控
        2.3.4.2 炭载铂基催化剂的电子性质调控
        2.3.4.3 炭载体的表面化学性质
    2.4 外界因素对ORR的影响
第3章 实验和计算方法
    3.1 实验试剂和气体
    3.2 载体改性和催化剂制备
        3.2.1 炭载体的织构性质
        3.2.2 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
        3.2.3 炭载铂基纳米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
    3.3 催化剂表征
        3.3.1 氮气物理吸附表征(N_2-physisorption)
        3.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3.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3.4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3.3.5 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
        3.3.6 双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AC-STEM)
        3.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3.3.8 X射线粉末衍射(XRD)
        3.3.9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3.3.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3.4 电化学评估
    3.5 理论计算方法
第4章 氧还原Pt/C纳米催化剂的活性位结构辨认
    4.1 前言
    4.2 实验和计算方法
        4.2.1 Pt/CNT催化剂制备
        4.2.2 催化剂考评
        4.2.3 截断八面体模型原子数计算
        4.2.4 理论计算方法和模型
        4.2.5 自由能计算
    4.3 Pt/CNT催化剂的尺寸效应
    4.4 Pt/CNT催化剂ORR活性位的辨认
    4.5 Pt/CNT催化剂的ORR选择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氧还原Pt/C纳米催化剂的结构调控
    5.1 前言
    5.2 催化剂制备方法
    5.3 ALD合成的Pt/CNT催化剂的ORR性能
    5.4 ALD合成和传统合成的Pt/CNT催化剂结构和性质的差异
    5.5 尺寸效应、电子效应和局域环境与ORR选择性的关联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性能氧还原Pt/C纳米催化剂的研制
    6.1 前言
    6.2 催化剂制备及初步筛选
    6.3 Pt-CoO/VC催化剂的ORR性能分析
    6.4 Pt-CoO/VC催化剂的结构与电子特性
    6.5 高性能Pt基ORR催化剂的拓展研究
    6.6 构-效关系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PM2.5对铂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影响机制
    7.1 前言
    7.2 PM2.5离子对Pt/C催化剂的ORR性能影响
    7.3 Cl~-对ORR活性的影响机制
    7.4 Cl~-对Pt/C催化剂ORR反应机理影响
    7.5 强抗Cl~-毒性的炭载Pt基ORR催化剂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纳微界面体系扩散/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纳微界面及其特性
    1.3 纳微界面体系中的扩散/反应
    1.4 纳微界面体系的热力学和分子传递
        1.4.1 纳微界面体系的热力学
        1.4.2 纳微界面体系分子传递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第2章 密度泛函理论
    2.1 量子密度泛函理论
        2.1.1 Thomas-Fermi模型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2.1.3 Kohn-Sham方法和方程
        2.1.4 量子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各类密度泛函近似
        2.1.5 量子密度泛函理论常用计算软件介绍
    2.2 经典密度泛函理论
        2.2.1 概率密度与巨势
        2.2.2 热力学基本定律与巨势
        2.2.3 密度分布和内在自由能泛函
        2.2.4 过剩Helmholtz自由能
        2.2.5 外势势能模型
        2.2.6 分子密度泛函理论
        2.2.7 聚合物密度泛函理论
        2.2.8 平衡态密度泛函理论数值计算
    2.3 动态密度泛函理论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TiO_2材料中铝离子插层和扩散的量子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和计算方法
        3.2.1 铝嵌入电压计算
        3.2.2 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计算
    3.3 铝离子在金红石和锐钛矿TiO_2材料中的研究
        3.3.1 晶体结构和铝嵌入位点
        3.3.2 嵌入电压
        3.3.3 铝化动力学和铝扩散
        3.3.4 结论
    3.4 铝离子在TiO_2(B)材料中的研究
        3.4.1 晶体结构和铝嵌入位点
        3.4.2 嵌入电压
        3.4.3 电子结构
        3.4.4 铝化动力学和铝扩散
        3.4.5 结论
    3.5 本章总结
第4章 反应密度泛函构建及在液相异构化反应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反应密度泛函理论构建
        4.2.1 RxDFT理论框架
        4.2.2 反应自由能和活化自由能
    4.3 水溶液对甘氨酸互变异构化反应的影响
        4.3.1 甘氨酸互变异构化反应
        4.3.2 计算方法和细节
        4.3.3 分子几何构象
        4.3.4 能量和反应路径
        4.3.5 结论
    4.4 水溶液对1,3,4-恶二唑衍生物互变异构化反应的影响
        4.4.1 简单和水分子协助AOO互变异构化反应
        4.4.2 计算方法和细节
        4.4.3 简单AOO互变异构化反应的自由能分布图
        4.4.4 水分子协助AOO互变异构化反应的自由能分布图
        4.4.5 结论
    4.5 受限空间中烷烃分子的构象转变
    4.6 催化基底表面亲疏水改性对氢氧催化反应效率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机溶液中对称和非对称S_N2反应的溶剂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分子模型和理论
        5.2.1 分子模型
        5.2.2 理论
    5.3 计算细节
        5.3.1 Quantum DFT计算本征自由能
        5.3.2 Classical DFT计算溶剂化自由能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对称的S_N2反应的自由能分布图
        5.4.2 非对称的S_N2反应的自由能分布图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动态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6.1 引言
    6.2 分子模型和理论
        6.2.1 分子模型
        6.2.2 动态反应密度泛函理论
        6.2.3 数值细节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密度分布
        6.3.2 温度、表面势和流体密度对反应-扩散的影响
        6.3.3 扩散系数和活化能对反应-扩散的影响
        6.3.4 稳态密度分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10)中小民营企业迁移中的家乡偏好研究 ——基于安徽省J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企业迁移的研究
        1.2.2 关于区位选择的研究
        1.2.3 关于民营企业与政府的相关研究
        1.2.4 简要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中小民营企业
        1.3.2 家乡偏好
第2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2.1.1 家乡偏好: 一个制度主义的思路
        2.1.2 结构-政治分析框架
    2.2 研究方法
        2.2.1 个案介绍
        2.2.2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第3章 家乡偏好的结构性解释
    3.1 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企业与家乡
        3.1.1 区域非均质化: 企业发展空间差异性的根源
        3.1.2 县域经济发展: 本质上是一种“人”的经济
    3.2 地缘性协会内的身份认同机制
        3.2.1 生成机制: 偏好存在下的个体效用最大化
        3.2.2 激励机制: 发挥企业主之间的朋辈效应
        3.2.3 内化机制: 作为内群体成员的自我认同感
    3.3 返乡企业主群体面面观
        3.3.1 “创一代”相似的成长时代与商业经历
        3.3.2 企业主的家庭结构现状
        3.3.3 商业观: “努力促进企业生存”
第4章 政治过程中的家乡偏好
    4.1 地方政府的“无意识合谋”
        4.1.1 推: 迁出地政府软硬兼施下的迁移政策
        4.1.2 拉: 家乡政府基于关系网络的招商逻辑
    4.2 县域投资市场的政企互动
        4.2.1 “衣锦还乡”: 早期占优的中小民营企业
        4.2.2 “招大引强”: 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变化
        4.2.3 “亲清之间”: 地方政府与返乡企业的关系构建
    4.3 返乡企业主生存策略分析
        4.3.1 市场转型: 借“互联网+”东风
        4.3.2 政策追逐: 助力地方产业扶贫
        4.3.3 政治参与: 能人挂职村委书记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结构、政治与区位选择
        5.1.2 “经济嵌入社会”与“市场即政治”
        5.1.3 能动性:从区位选择到区位营造
    5.2 讨论:社会学视野下的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四、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D]. 李若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混合碳四烷基化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D]. 刘静.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异质框架宿主的活性位构筑及其增强锂硫电池转换反应动力学研究[D]. 伍卿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流动控制与多元应对:县域街道的行动策略研究 ——以潮城M街道“三社联动”政策执行为例[D]. 刘莹.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教育进城: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社会学分析[D]. 姚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6]食一氧化碳梭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制醇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 沈少凰.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7]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诱导秀丽隐杆线虫衰老效应及健康风险分子机制[D]. 王晨.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8]氧还原Pt/C纳米催化剂结构调控与反应机理[D]. 甘杰.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9]纳微界面体系扩散/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 唐伟强. 华东理工大学, 2020
  • [10]中小民营企业迁移中的家乡偏好研究 ——基于安徽省J县的调查[D]. 余樾.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